高等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相关感想

时间:2019-05-12 03:56: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等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相关感想》,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等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相关感想》。

第一篇:高等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相关感想

高等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相关感想

10级CGA 李泓(2010050061)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强国必先强教。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

21世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世纪。从现在起到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世界格局深刻变化,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更加迫切。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凸显了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根本在教育。

然而,我国教育还不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教育体制机制不活,学校办学活力不足;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滞后;教育投入不足,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尚未完全落实。接受良好教育成为人民群众强烈期盼,深化教育改革成为全社会共同心声。而其中最与我们密切相关的莫过于高等教育改革了。那么,为什么要进行高等教育改革?高等教育改革的内涵是什么?这是我们在讨论有关高等教育问题时必须首先考虑的。

新中国成立之始,由于长期战乱,经济水平较低,教育类专家严重缺失,我们选择了仿照前苏联的高等教育模式,细化专业,大力加强专业人才培养,这项举措适应了当时国民经济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随后进入90年代,我国教育则慢慢开始向西方靠拢,尤其是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式高等教育模式作为蓝本来设计中国的高等教育。不可否认,定学习先进的高等教育理念是提高自身水平的一大趋势。但是,对世界一流高校的过分强调追赶及高校自身定位的缺失导致资源配置严重不平衡、各大高校没有自身特色。在国内一流高校追赶世界一流高校的浪潮中,国内许多二流、三流高校也开始忽视了自身的基础条件和办学水平,同样地追赶国内一流高校,形成了一股的追赶潮。“赶超”现象在高等教育领域普遍存在,这使得高等教育改革显得势在必行。

有研究认为:“人们对高等教育改革的本质与特征的解读似乎都与高等教育的实力或贡献密切相关”。即认为高等教育改革是一个综合性概念,评价指标是系统而多元的。然而,无论人们对高等教育改革的涵义做何种解释,也无论高等教育改革的概念是综合的还是的多元的,有一点应该是可以确定的:在高等教育改革的诸多内涵中,培养人才的大规模、高质量是其基本内涵。不仅因为培养人才是高等教育自产生以来就具有的基本功能,而且在当今高等教育社会功能不断扩展的状况下,高等教育为社会能够做出的最大且为其他机构所不能代替的贡献仍然是培养高水平、高质量人才。

那么,怎样的人才才算是高水平、高质量人才呢?而高水平、高质量人才有应该如何培养呢?

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是以多样化为基本特征的。所谓多样化是指在高等教育的各个领域,如办学、管理、教学、研究等体现出多元、多样的态势。培养人才也不例外。现代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从层次上讲有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之分;从类型上讲有学术型、应用型、技能型之别;更不用说学科类别上的多种多样。因此,这就给我们讨论什么是高水平、高质量的人才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不过,综合众多的有关高校人才培养的研究、论说,我们似可以对高水平、高质量人才做以下一些基本的定义。一方面,由于高校所培养的人才类型较多、层次有别,因此高水平、高质量人才不应是固定尺度、固定标准,如高水平、高质量的学术型人才与高水平、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的衡量标准肯定是不一样的。另一方面,不论高校培养的哪种类型、哪一层次的人才,要达到高水平、高质量必须具备一些共同的品质与能力。在这些共同的品质与能力中,具有较高的知识素养与较强的创新能力应该是最为基本的。

就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来讲,虽然很难给出一个有关高等教育改革对高校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的准确的数量或质量要求,但是我们可以从世界上一些高等教育发达国家(这些国家中有的毫无疑问可以称作为高等教育强国)培养创新人才的实践中找到一些认识高水平创新人才数量或质量的思路。例如,诺贝尔物理学、化学、生理学·医学奖被公认为是世界自然科学界最具权威意义的奖项,它被授予那些在这些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成果的研究人员。因此,这些诺贝尔奖的获奖人数不仅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一所大学乃至一个国家的自然科学研究水平,也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一所大学乃至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培养学术型创新人才的能力。

如何才能培养适应新时代的需求的人才呢?根据我国当前的教育体系,我想或许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积极进行课程体制的改革,优化教学质量。

二、加大教学投入完善教学体制: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课程教材等教学基本建设;推进和完善学分制,实行弹性学制,促进文理交融;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推进创业教育。

三、提升科学研究水平:鼓励高校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和区域创新中积极探索。在服务国家的大前提下鼓励自由探索,加强基础研究;以重大实际问题为主攻方向,加强应用研究。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教育资源共享,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

四、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提高学生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开展科学普及工作,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积极推进文化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积极参与决策咨询,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作用。鼓励学生参与志愿服务。

教育是一门艺术,而且是一门个性化很强的艺术,没有一种通用有方法可以适合所有的学生。只有通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不断的改革与创新,才能在科技高速发展的21世纪培养出高效的人才。

第二篇:高等教育改革与大学生成才

高等教育改革与大学生成才

闫婧10523024 眼下正值春季招聘旺季,但应届大学生就业趋势依然严峻,专家指出中国的大学生就业难将是一个长期态势,农民工的高薪更是让应届毕业生心生羡慕。高等教育不断改革的今天,还是让许多寒窗苦读二十年的学生一片茫然的应对未来。

无疑改革开放让高等教育改革真正有了发展,建立了学术研究模式,高校成了新兴科学研究的重要阵地。重要的学术论文更是居世界前列,力求达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大学生真正能学有所用。更多的人则在探讨大学生应该在大学里学到什么。这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研究的地方。有位专家就提出大学生在大学所学的专业知识在日后不会用到百分之一。大学应是寻找人生信仰,树立人生观和人生态度的时候,最应该学的不是专业知识而是哲学和历史。也有人说一个人的成功不在知识,而在思维。当一个人有了与世界相容的成熟思维,也就有了成功的重要资本。许多大学生空有一肚子埋头苦学的知识,却没有运用知识的思维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努力没有收获。

高等教育改革从过去的重理论,到现在理论结合实际,但是学生依然没有足够的操作能力,没有足够的实践就发现不了问题,看问题就只能浮于表面,不深入则无法创新,没有创新研究的成果或产生的论文虽然在数量上有绝对优势,但在影响力上则略逊一筹。改革中最迫切的就是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既有知识又有运用知识的思维。

想要在人才市场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就必须让自己无可替代,而大学这四年正是让自己开始具备特色的时候。改革就是要让大学生各具魅力,让用人单位各取所需。所以改革应是适应时代的,相关学校的相关专业研究人员适时对用人单位进行交流,了解本行业现行发展状况,了解对人才能力的要求的变化,适时改变教学模式与时俱进。同时还要把握不变的就是对于学生思维的开发。在改革中将宏观的概念转化成微观而具体的方法,处处体现改革的可行性。许多大学生上大学渴望过轻松的大学的生活,而不是学习知识,对自己的未来毫无概念。在经过严苛的高考后,大学生基本都具备成为人才的基础。在此基础上高等教育难在为学生提供灯塔,指明方向规避风险。改革应更注重对学生心灵的建设,在漫长的求学生涯中心有所依。同时即使学生走上社会不论外物如何依然能依着原来的路前行,不至于步入社会就手足无措。过去学校是相对封闭的,而现在学校的开放是许多大学生可以更早体验社会上的人和事,改革也让大学生创业成为一种趋势,经验和丰富的实践是大学生向成才之路迈进一步。因为就业难,许多人开始批判高等教育,怀疑高等教育改革的功效。但任何改革都有一定的过程,大学生从大一到大四的成才之路也需要千锤百炼。过多的竞争机制使得学生争名逐利忘记了投入学习反而一无所获,教育改革不仅要告诉学生怎么学,学什么,更要告诉学生为什么而学。有了正确的动力,才有了充足的动力,无论怎样努力才能成才。

教育改革就是为了培养更适合社会和国家发展的人才。李开复曾说:要做有用的创新。无论怎样教育改革赋予我们每个人独立发展的机会,只有改革的继续深入才能使每个人成为有用的人,就业难同缺人才的矛盾才能调和。

第三篇:教育改革与感想论文

教育改革与感想论文

(姓名:刘平班级: 09222班学号:13号)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教育也凹显出了它重要的一面,就从我国现在教育的发展看,还存在很多问题,诸如教育公平问题突出;教育产业化;应试教育;扩招争议等。

【关键词】教育;改革;发展;感想

引言:教育不仅关系着个人的发展,而且还关系到整个民族的进步,抓好教育的质量,重视教育问题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一、研究制定一个教育改革《规划纲要》的重要性

1、研究制定《规划纲要》是积极应对国际竞争的迫切需要。进入21世纪以后,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美、日、俄等国家也把本国的教育问题放在了首要问题,要发展经济的前提是要有人才。但是从我国看,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部分行业产能过剩,财政金融领域存在潜在风险,教育的问题有待解决。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提高我国在国家的竞争力,制定《规划纲要》成为了教育上的迫切需要。

2、需要。

进入2010年第二季度后,我国经济增速开始出现回落趋势。4月份我国出口销售继续上升,但增速已从3月份的接近历史最高记录放缓至2009年七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我国PMI指数已经持续16个月保持在50%以上,显示经济增速出现减缓迹象,预示中国经济增长在一季度强势冲高之后出现平稳回调。又随着四月到五月份长达184天世博会的召开,在一定方面预示着我国对人才需求的迫切,加深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步伐的迫切需要。

3、研究制定《规划纲要》是教育自身改革创新的迫切需要。制定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步伐的迫切

一个东西要想发展与创新,不仅要靠自身的努力,还要靠一个纲领的指导,此时研究制定《规划纲要》似乎就是教育自身改革创新一个迫切的需要。

4、制定《规划纲要》是顺应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

我国的人民把孩子送入学校就是想让自己的孩子学到很多东西,能够有所作为,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孩子不仅是祖国的未来,而且也是一个家庭的未来。此时为教育制定一个专门的纲要就是摆在我们所有人面前的一个行为准则,它也是人民群众迫切的需要。

二、教育改革工作的发展

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要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重点是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进思路是坚持德育优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

1、我国教育工作的发展应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以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创新是一个名族进步的灵魂,社会要发展离不开创新,教育工作上也如此。

2、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只有教育抓好了,才会有高素质的人才,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在实质上也是把国家的进步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3、4、5、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两基本,一进入”,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三、我国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优点

1、全民上下形成了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

尊师重教;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随着国家和公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

越高,教师和教育的社会地位也越来越高,教师福利待遇比起以往也有了提高。

2、素质教育迈开步伐

社会对多素质的人才要求越来越高,只是光懂得书本上的知识,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因此国家对多素质高能力的人才要求也越来越多,前几年提出的“阳光体育”活动“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快乐一辈子”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了国家对素质教育上的改革。另外,随着家长自身思想意识觉悟的提高,对自己孩子素质教育的问题也很重视,在很小的时候就给他们报各种兴趣班。

3、实行义务教育“免费”

为了让我国的每一个孩子都能上学,而且上得起学,国家制定的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免除学杂费,并且还给予贫困学生一定补助的政策,给了每一个学生实质性的帮助,又特别是给山区等边远地区的孩子带去了福音。

4、高等教育的成就

现在我国高校在每年的招生工作中基本上都有加名额,扩招的实行,让很多学生圆了自己大学梦。另外,无论是名牌大学、普通本科院校、高等职业学校对学生的素质方面的教育也进行了很多的改革,比上中学时的教育,高校多了很多空间供学生自己发展,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的创新思维也打好了一定的基础,大学是青年一代踏入社会的跳板,在这里也为很多同学踏入社会做好了一个心理准备。

四、教育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教育公平问题突出

我国的教育,无论是普通中小学校还是高校都存在教育公平问题,政府官员、企业高干等有权、钱、势家庭的孩子,交上“则校费”就能够上理想的学校。而贫困家庭孩子则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才能让自己发光,在以后的就业问题上,前者家庭的孩子凭借关系似乎也可以有好的工作,而后者家庭的孩子即使有很好的能力,都有可能被好工作栏在门外。

2、教育产业化的发展扩大了教育的产业属性

我国还存在很多民办高校,不少“企业家”也想在教育这块宝地上分一杯

羹,于是很多跟风的后者也就出现了,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似乎也产业化了。

3、高等教育合并、扩招存在争议

一些地方的政府为了自己的地方能够有一个很有名的高校,于是牺牲一些好的大学,把它们都合并在一起,这样就有很多好学校被世人所遗忘,另外高校的扩招虽然让很多大学生圆了大学梦,但由于人数的增加,很多招进来的学生还有很多地方有所改进,对人才质量的重视,越来越成为整个社会共同的话题。另外,由于扩招,在校大学毕业生人数急剧上升,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加。社会失业问题空前突出,大学生就业率也随之不断下滑。

4、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师的教学质量还有待提高

在当前高校的教育形式下,很多学生似乎都在应付最后的那一次期末考试,所以平时上课就很多睡觉,或者干脆不来上课的学生,学校和老师都应该重视这个问题的出现,积极采取一些措施。

五、自己的一些感想和建议

1、高校可以多重视素质教育的实施,比如说建立一个专门的舞蹈室,可供

爱跳舞的同学在有空的时候练习。另外,我觉得高校也可以设置专门的声乐室,在这里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弹奏古筝、吉他、钢琴等。

2、高校也可以多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对专科学校和工科学校的学生来说就很重要,每一个高校都可以根据自己学校的情况建立一个可供学生自由实验的专业地方,这里可以免费为学生提高一些实验器材。

3、我觉得高校对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也可以多费一点心,多联系一些企业给

毕业的同学参考,只有就业率高了才可以取得同学们对学校的信任也会提高以后同学选择此学校的概率。

六、结后语

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而要使教育的发展则需要进行好的改革,上面的很多都代表我个人观点,如果有什么不妥的地方,还望老师批评纠正。

第四篇:高等教育改革

摘 要:供给主体多元化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政府应从过去的单一供给主体转为供给主体之一,与其他供给主体平等竞争。此外,政府作为供给主体,不仅要进一步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更应从制度和方法上对高等教育供给整体进行管理和监督,使其能够满足社会有效需求,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关键词:高等教育改革;公共产品理论;改革路径选择;供给主体多元化公共产品理论作为一种系统的理论,最初出现于19世纪80年代。它是为适应国家干预经济的需要而确立的,从理论上说明了政府行为是与市场经济活动融为一体的。所谓公共产品,是指在消费上不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产品和服务。萨谬尔森对公共产品的经典定义是:每个人对这种产品的消费,都不会导致其他人对该产品消费的减少。

高等教育,无疑是国家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天之骄子,也是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希望之源。然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深化,许多问题也使得我们困惑不已,如扩招后教育教学质量的滑波问题、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等。面对社会的质疑,高等教育改革何去何从,业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高等教育作为一种适度规模下的公共物品(也有人称为准公共物品或者俱乐部公共物品),政府有义务、有责任利用看得见的手去介入、影响和校正高等教育改革的思路、路线和目标,使其向着有利于社会进步、国家强盛的方向发展。

一、基于公共产品供给理论下的高等教育特征分析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取得了不少进展,特别是高校扩招以来,大大增加了人们享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有利于社会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了整个国家的进步和发展。

1.高等教育的公共特质。不同教育性质的确认,一直是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如厉以宁从供给主体和教育经费承担方式来看,认为我国现行教育产品有以下五种类型:具有纯公共产品性质的教育(如义务教育)、基本具有公共产品性质的教育(如政府投资提供的各类学校教育等)、具有混合公共产品性质的教育(如某个组织为自己的成员设立的学校或培训班等)、基本具有私人产品性质的教育和具有纯私人产品性质的教育。王善迈从教育属于非营利的公共部门出发,认为教育提供的是公共产品或混合公共产品,而不是私人产品;义务教育属于公共产品,非义务教育属于混合公共产品。劳凯生则认为,从教育非垄断性质、公共产品与市场的关系、产品的竞争性和可分性程度来看,教育这种公共产品可以进一步转化为私人产品或准私人产品。高等教育属性的确认可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政府是高等教育唯一的供给主体,且完全承担教育经费,此时的高等教育属于纯公共产品的范畴;第二阶段,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高等教育供给主体和经费承担方式的变化,使得高等教育的性质也相应改变,具有混合公共产品的特点,我们可称之为准公共产品。所谓准公共产品,是指不严格遵守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和服务,即高等教育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但是却可以轻易地做到排他。例如,高校向学生收取一定的费用,来为特定的群体提供产品和服务。

这些产品和服务在一定的规模下(学生数量)具有良好的外部效应,但是超过一定规模后,必将发生拥挤效应,从而影响其他消费者的消费数量和质量。因此,我们又可以称之为俱乐部产品。高等教育作为一种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具有公平性和正的外部效应。所谓公平性是指作为一种教育机构,它是面向社会全体成员的,每一个人均能够享受这种产品和服务。如早期的高等教育,通过公平竞争(高考)被择优录取的考生能够免费获得这种教育的权利;当前的高等教育同样需要通过公平竞争(高考),才能够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只不过教育经费不再由国家承担。正的外部效应是指个人获得高等教育之后,不仅个人受益,而且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如从知识传递的贡献来说,它对于提升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弘扬本民族文化、传播人类科技和文化知识、提高大众的民主意识等起着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高等教育的公共产品属性如表1所示。

2.高等教育的经济特质。高等教育产品和服务的消费会产生巨大的效益。首先,个人精神层次的提升(精神收益)和社会文明程度的进步(社会收益)等等,这些无形的收益是无法具体测量和估算的。另外,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高等教育也具有相当的经济特质,具体表现为:(1)新的增长点。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拉动消费、扩大内需的手段乏力,什么才能够成为我们社会新的增长点?显然,高等教育无疑处于声名显赫的位置。这在世界经济和教育发展史上是罕见的,可以说是一个伟大的创新。多项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家庭储蓄的首选目标是用于子女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投资,正是这一具体国情强化和放大了高等教育的经济特质。对此亚洲开发银行的汤敏博士早在1999年2月19日《经济学消息报》中就提出,若三年内使我国高校的招生量增加一倍,且新增学生一律实行全额自费,学费每年1万元,其他费用每年4—5千元,则届时高校每年可多收学费200亿,其在校消费约为40亿。再考虑这笔钱所带动的间接消费,用我国的投资乘数来计算,这240亿可拉动近1000亿左右的投资与最终消费。在笔者看来,此观点可信度多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高等教育确实能在短期内大大拉动国内消费需求,刺激短期经济增长。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我国居民具有对高等教育经费的支付意愿和能力,这就使得高等教育成为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点有了可能。(2)产业化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势头迅猛,特别是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高校扩招重大决策后,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据教育部资料显示,截至2005年底,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1%,在校生数211210万人,居世界首位。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是马丁·特罗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创立的,他分别将15%和50%作为大众化和普及化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的划分标准,即将毛入学率低于 15%的高等教育称为精英教育,在15—50%范围之内称为大众化高等教育,而在50%以上称为普及化高等教育。我国巨大的高等教育需求和相关数据表明,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已到来,为此很多学者提出了高等教育产业化发展的口号。所谓教育产业化,是指运用现代产业发展机制和管理方式推进高等教育办学主体多元化、办学方向社会化和办学投入产出效益化的过程。尽管教育产业化问题见仁见智,争论很大,但事实上,当前在我国还是有具体表现的——主要就是利用社会闲散资本兴建并经营大学城、职业院校、二级学院以及民办高校等,并允许营利的一系列行为。

二、政府在高等教育改革进程中的责任 作为高等教育供给主体之一,政府不仅需要在财政投入、制度和管理水平上努力提高,还需要强化市场意识,并在宏观上对高等教育领域进行全面的规范和引导。1.加强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构建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大财政投入,优化配置,整合各种教育资源,搭建强有力的高等教育平台,能够发挥显著的引领作用,从而有效地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稳定发展。以“211工程”和“985工程”为例,政府集中资源对部分基础好、水平高的高校进行重点建设,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模式的成功尝试。这两大工程很好地实现了通过重点建设进而推动整体发展的战略构想,较大程度改善了高校的办学条件,提高了高校培养高层次创新性人才和进行高科技开发的能力,一批重点学科已成为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主要基地。

2.不断调整知识结构和教育模式,满足社会有效需求。高等教育作为专业教育,直接为社会输送各类高层次人才和服务,因此必须与市场保持紧密的联系。而我国传统高等教育存在的与市场需求联系不紧密、办学模式封闭滞后等弊端,导致其不能及时准确地反映经济发展态势,无法满足社会有效需求的变化。因此,政府必须洞悉当前社会的需求发展态势,审时度势,不断对高等教育的知识结构和教育模式进行调整,从而引导高等教育保持正确的前进路线。

3.建立现代产权理念,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从产权理论的角度来看,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是我国高等教育取得快速发展的前提。政府和高校的关系并非不可变化,应该看到,由传统政府控制型向政府管理型转变应是高等教育改革目标之一。因此,建立现代产权理念,实现高校所有权和办学权的分离,使高校成为具有经营自主权的产权清晰的市场经济主体,既是重构政府和高校关系的契机所在,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内在要求。

4,建立严格的准入、核查和激励制度。随着高等教育领域向社会(私人)资本开放,使得某些院校的办学规模、质量等指标没有一个严格而统一的标准。更有甚者,仅仅把高等教育当成自己的摇钱树,只重视自己的经济效益,一切向钱看,最终会导致我,国高等教育体系遭到社会的质疑,从而失去公信力。因此,政府首先应设立一定的门槛,并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及配套措施,对高等教育供给主体进行资格审查,并在其提供高等教育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实行有效监督。其次应对其提供的高等教育产品进行全面评估和核查,保证质量,提高消费主体的竞争力。

第三,建立合情合理的激励制度,通过诸如财政补贴、税收减免或者其他市场化手段对提供优质高等教育服务和产品的供给主体予以奖励。

三、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困境分析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困境主要表现为供给和需求的发展不平衡,单一的供给无法满足日益多样化、多层次的社会需求。高等教育资源的这种短缺具体表现在其供给数量的匮乏和供给质量的缺陷两个方面。

1.人口基数过大。随着知识经济的深入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日显旺盛。尽管近几年来,高等教育获得了快速壮大和发

展,但相对于我国过大的人口基数,仍然显得有些供给不足。笔者参阅教育部相关数据,总结了我国2003。2006年的高考招生数据,如表2所示。由表

2可知,虽然2003—2006年高校招生名额增加了150万人,但是随着报考基数的增加,高考毛录取率却下降了6个百分点,因而2006年就有 420万人得不到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可以预见在未来五年之内,毛录取比例在达到人口峰值之前还有可能下降,还会有更多人失去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因此,笔者认为,庞大的人口基数是造成我国高等教育资源严重供给不足的主要原因之—。

2.低质供给和知识结构的错位。高等教育供给不足不仅包括数量上的供不应求,还包括质量上的低质供给以及知识结构上的错位,导致该资源供给无效或者低效,进一步加深了其供给不足的程度。首先,由于消费高等教育资源的绝对数量不断增加,从而使得拥挤效应的发生率大大提高,出现了规模低效的现象,使得教育资源的消费质量大打折扣,主要表现在教师总量不足、组织管理水平落后、教学事故发生率(诸如旷课等)提高等方面。据有关部门对99所高校外语教师情况调查,周课时一般为14节以上,其中20 —29节的占教师总数的32%,30节以上的占5.4%。而据研究外语教师周课时在8节左右最为适宜。班级教学规模膨胀过快,合班上课,一两百人上大课现象增多,教师组织教学难度加大,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3.高投入和低产出的矛盾。2006年8月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开展了一项由8777人参与的调查,结果显示,34.7%的受访者在谈到自己的大学生活时,都觉得“后悔”。高等教育的消费不仅具有抽象的精神收益,还有看得见的经济收益,因此我们就无法逃避对其投入产出进行比较分析,也就是说要看高等教育的回报率是否大于(或等于)预期。许多教育经济学家在一般教育投资和高等教育投资等方面作过深入的研究,也给出了不同的估算值。表3是关于不同收入国家对于不同类型的教育投资社会回报率及个人回报率的估算。从表3可以看到,高等教育投资的回报率,无论对社会还是个人,都是非常高的。值得注意的现象就是,不同国家高等教育投资的回报率随着其收入高低呈递减趋势,也就是说,收入高的国家,高等教育的回报率比低收入国家普遍要低。这说明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的收入越高,高等教育的回报率将逐渐减低。换句话说,假定投入(不计机会成本投入)一定,抛开其他诸如知识结构、专业设置不合理等不利影响,当前中国对高等教育投资的产出是低于其预期水平的。

四、我国高等教育供给主体多元化的改革路径选择 由于高等教育的公共产品特性,供给高等教育的产品和服务成为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特别是我国传统的计划指派特点以及人们对政府的强烈信任,更使得政府当仁不让地成为高等教育供给的核心力量。然而,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政府供给并不等于政府生产。政府供给。可以通过政府直接生产和委托社会(私人)部门生产两种方式来提供高等教育产品和服务。

1.政府直接生产。所谓政府直接生产,是指政府建立高等教育机构对高等教育产品和服务进行直接生产。根据我国历史现状,政府对高等教育的供给可以划分为两种形态:

第五篇:高等教育改革形势政策

浅谈中国高等教育改革

【摘要】随着《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的出台,中国新一轮教育改革渐渐走上前台。而中国作为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国家,教育问题随着教育规模的发展也越来越严峻了,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密切关注中国教育改革的进程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中国当代高等教育的改革。

【关键词】中国高等教育教育改革《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

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前瞻

当今社会高等教育变得十分普及。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取得了不少进展,特别是高校扩招以来,大大增加了人们享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有利于社会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了整个国家的进步和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刚要》(2010-2020)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全面提升,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但就目前的水平而言,距离世界一流大学的路还很遥远。原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说:“中国目前没有世界一流大学。”因为按照许院士的话,要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一是有从事一流研究工作的国际知名教授;二是有一大批影响人类文明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三是培养出一大批为人类文明做出很大贡献的优秀学生。[1]

二、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各项事业改革的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成为高等教育各项改革的关键。改革的总目标是:理顺政府、社会和高校之间的关系,建立和完善政府统筹规划和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新体制。经过几年的努力,高等教育在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投资体制乃至高校内部的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方面都取得了一定进展。在1999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清华大学之后,2000年北京大学和北京医科大学又行合并,组建新的北京大学。2000年初,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意见》,提出,从2000年起,用3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实现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

三、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是学生生活后勤改革。在对新建的学生宿舍及其他后勤服务设施的资金投入方面,应坚持主要依靠并充分利用社会的力量和资金的方针;中央和省、市人民政府,还应区别情况,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所有学生宿舍及其他后勤服务设施,均要采用新机制经营、管理。在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方面,也已经迈出了较大步伐。现在全国所有高校招生均实行“并轨”改革,即所有新生不再分为国家的任务和调节性计划两大类,都按同一类录取,并且缴纳学费。学校为贫困生提供贷学金。在学生就业方面,随着劳动人事制度的完善,目前主要实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就业办法。并将逐步实行除定向招生和享受定向或专项奖学金的学生,按规定方向或合同就业外,其他毕业生基本实行在国家政策指导下自主就业的制度。研究生教育得到空前发展。[2]

四、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路径

中国大学距离世界一流大学还有很大距离,那么必须走出自己的改革步伐才能紧跟上世界的潮流和趋势尤其是应该步入现代大学制度的行列中。西方的现代大学制度产生于11世纪的教会学校,成熟于13世纪。而中国的现代大学的建立以1928年的国立清华大学的建立为标志,尽管起步很晚,但是起点很高。因为其从开始之处就与西方大学的根源一致,那就是大学独立和教授治校原则。而1949年之后,尤其是从1952年的院系调整之后,中国大学便慢慢剥离掉现代大学的内容和形式。尽管到了21世纪的今天,中国的大学还远远没有世界一流,或者说水平相去甚远。所以,必须在当前的情况下努力找寻出高等教育改革的路径,在众多的路径中探索可行的选择。

路径一:西南联大模式。西南联大,是西南联合大学的简称。这是一所与抗战共存亡的学校,历时八年多。它的存在具有时效性但也具有借鉴意义。原因之一就是现在很多教育学者谈论和探讨的话题,这说明其存在的意义影响深远。这所学校在当时和现在来说都是成功的,尽管它是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组成的。但没有一个校长,只有三个原来的校长作为委员,他们分别是梅贻琦、蒋梦麟、张伯苓。

西南联大的成功来源于其与现代大学制度的吻合[3]。大学独立和教授治校是其两个基本特征。据当时的政论周刊《观察》评价其为“民主传统,宽容精神”。这些也得益于当时的社会条件下,社会制度对于学校的约束不是很严密。再者,就是教授群体的庞大,陈寅恪、朱自清、刘文典、钱锺书、费孝通、潘光旦等等当时的大师级人物汇聚在西南联大。这个教授群体教育出来的学生既有杨振宁、李政道这样的自然科学家,也有何柄棣、王浩这样的社会科学家,更有如殷海光这样的具有自由气质的思想家。西南联大的成功具有时效性,历史

不能重演。但其成功的精髓值得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借鉴,但不会成为一种可行的路径选择。

路径二:C9高校联盟模式。据10月14日《中国青年报》报道:国内9所顶尖大学的校长们在10月10日至12日齐聚复旦大学,参加他们一年一度的联谊会。不仅是老友间的叙旧,他们更为一项重大的使命而来。在民众普遍对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不甚满意的情况下,校长们此次探讨一个雄心勃勃的话题: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中国模式。

本次联谊会提出了中国大学的“中国模式”,但存在与否存在质疑。这就所学校都是211工程院校和首批“985”建设高校。但无论如何都是体制内的大学,这九所大学的联名希望走出当年的西南联大的气候是不可能的。这九所高校尽管占据了高等教育资源的大头,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但是按照现实的眼光来看,无论如何也解决不了“钱学森之问”的难题。不过,这也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可以探索的一条新的路径。

路径三: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中外合作办学可以看做是教育领域的“洋务运动”。从最初的京师同文馆开始算起,随后,便是西学东渐的教会大学进入中国境内。今天,很多高校的前身无不是当初的教会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圣约翰大学、东吴大学等等一批教会大学。现在,新型的中外合作办学模式风起云涌,项目和机构纷繁无杂。这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2003年的《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出台之后出现的。

这种办学模式能够吸引国际上先进和优质的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和世界化。但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出现“消化不良”乃至“不土不洋”的现状。因为在这个过程中,监管漏洞的缺失是一个重大的失误。在很多情况下,出现了盲目引进教育资源的现象,这自然跟整个社会的急功近利风气有关系。但中外合作办学毕竟是新鲜事物,对于这样的一种新鲜事务,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遭遇到挫折。

但在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教育主权第一的原则。否则,教育主权的旁落将是一种巨大的损失。当然,强调教育主权不是要对其加强行政化、官僚化进程。只是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进行宏观的指导和规划,让其走上正确的道路。

路径四:南方科技大学模式。据10月20日《人民日报》报道:南方科技大学校园建设9月30日正式开工,55名应聘者参加了首批教辅、行政岗位的公开招聘考试。位于深圳的南方科大因国际化办学理念和“教授治校”模式一直备受外界关注,希望可以从中探索出中国高教改革之路。然而,南科大筹办3年半仍未获教育部正式批复。

南方科技大学,深圳,朱清时。这些字眼无不与改革联系在一起。这个借鉴隔壁香港科技大学的新型大学一开始就走了一条不寻常的路。但在这个“行政化”重重环绕的国度进行“去行政化”改革,的确是比较困难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随着国家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进,探索建立符合学校特点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克服行政化倾向,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假如南方科技大学能成功,将会给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那就是国际化理念和教授治校模式。这也是“大学独立”的要求之一。假如南方科技大学能够坚持这样的路线走下去,走好,那么,深圳将无愧“中国改革开放试验田”的称号。

五、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之我见

教育产业化,是指运用现代产业发展机制和管理方式推进高等教育办学主体多元化、办学方向社会化和办学投入产出效益化的过程。

政府在高等教育的改革进程中也有一定的责任。作为高等教育供给主体之一,政府不仅需要在财政投入、制度和管理水平上努力提高,还需要强化市场意识,并在宏观上对高等教育领域进行全面的规范和引导。

首先,需要加强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构建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大财政投入,优化配置,整合各种教育资源,搭建强有力的高等教育平台,能够发挥显著的引领作用,从而有效地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稳定发展。

其次,要不断的调整知识结构和教育模式,满足社会的有效需求。高等教育作为专业教育,直接为社会输送各类高层次人才和服务,因此必须与市场保持紧密的联系。而我国传统高等教育存在的与市场需求联系不紧密、办学模式封闭滞后等弊端,导致其不能及时准确地反映经济发展态势,无法满足社会有效需求的变化。因此,政府必须洞悉当前社会的需求发展态势,审时度势,不断对高等教育的知识结构和教育模式进行调整,从而引导高等教育保持正确的前进路线。

再次,可以建立现代产权理念,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从产权理论的角度来看,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是我国高等教育取得快速发展的前提。政府和高校的关系并非不可变化,应该看到,由传统政府控制型向政府管理型转变应是高等教育改革目标之一。因此,建立现代产权理念,实现高校所有权和办学权的分离,使高校成为具有经营自主权的产权清晰的市场经济主体,既是重构政府和高校关系的契机所在,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内在要求。

最后,要建立严格的准入、核查和激励制度。随着高等教育领域向社会(私人)资本开放,使得某些院校的办学规模、质量等指标没有一个严格而统一的标准。因此,政府首先应设立一定的门槛,并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及配套措施,对高等教育供给主体进行资格审查,并在其提供高等教育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实行有效监督。其次应对其提供的高等教育产品进

行全面评估和核查,保证质量,提高消费主体的竞争力。第三,建立合情合理的激励制度,通过诸如财政补贴、税收减免或者其他市场化手段对提供优质高等教育服务和产品的供给主体予以奖励。

现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困境主要表现为供给和需求的发展不平衡,单一的供给无法满足日益多样化、多层次的社会需求。高等教育资源的这种短缺具体表现在其供给数量的匮乏和供给质量的缺陷两个方面。

现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还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因此,不论是政府的投资还是社会投资,高等教育的供给主体不能够简单的孤立开来。高等教育改革需要更多的社会(私人)力量的参与,需要多元化的供给来使高等教育有更好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的高等教育向着一个更高的层次发展,使我国的教育水平得到更好的提高。

参考文献:[1]人民日报

[2]《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3]谢泳著:《西南联大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福建教育出版社

2011年4月10日

下载高等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相关感想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等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相关感想.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等教育改革理论心得

    近年来,无论是高等学校或是普通中等学校,先后陆续地进行名目繁多的教育评估,可谓你方唱罢我登场。提起检查、评估,教育界的人士并不陌生,它们不仅给学校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影响了正......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及其未来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及其未来 发布时间:2011-04-20 08:55:59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中国高等教育在量上有很大的成就,这些大家都很清楚,所以本次讲座主要谈一些批评......

    高等教育改革步伐加快

    高等教育改革步伐加快 ——质量报告;留学逆差;高教座谈会;学科评估;直属大学 2016年04月,将深深影响中国高等教育。本月,高等教育方面的大事有:第一,多位政治局常委深入高校调研,预示......

    高等教育改革历史成就及发展方向

    改革开放30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重视高等教育事业,作出了一系列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决定.出台了一系列重要的有关高等教育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全面推动了高等教育改革,实现了......

    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工作方针有哪些?(合集)

    “優先發展,育人為本,改革創新,促進公平,提高質量”二十字工作方針是教育規劃綱要精神的集中體現。這二十字方針是一個有機整體,集中體現了科學發展觀在教育領域的總體要求。育人......

    教育改革之感想

    我眼中的中小学教育 甘宇 思政二班*** 即将踏上教育岗位,作为一名未来的中学教师,对当前中国的教育体制有一些自己的体会,一学期的小学支教经历也让我对中国的教......

    国际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势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

    国际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势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 中文摘要: 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系统的介绍了国际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发展特点及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并结......

    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谈谈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 一.我国大致将高等教育类型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按学科设置特点进行分类,又有两种分法。一种按学科设置数量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