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之感想

时间:2019-05-12 14:07: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育改革之感想》,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育改革之感想》。

第一篇:教育改革之感想

我眼中的中小学教育

甘宇 思政二班

***

即将踏上教育岗位,作为一名未来的中学教师,对当前中国的教育体制有一些自己的体会,一学期的小学支教经历也让我对中国的教育体制产生的很多感想,是以往都未能感受到的。同时,作为一名大生学生,也是经历过中小学教育的学生,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来体会现在的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对于我国目前的中小学教育体制存在诸多质疑。以下就是我对中国中小学教育现状存在的一些问题的感想和体会。

一、教育仍很不公平

所谓教育公平,是指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时所依据的合理性的规范或原则。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层次(1)确保人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2)提供相对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3)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的相对均等,即每个学生接受同等水平的教育后能达到一个最基本的标准,包括学生的学业成绩上的实质性公平及教育质量公平、目标层面上的平等。这里我们主要谈论的是过程的平等问题即提供相对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虽然教育公平是相对的,但是现存的教育不公平问题十分明显。特别是地区、城乡、阶层差异尤其明显。从2002年全社会5800多亿元的教育投资来看,当年,占全国总人口60%以上的农村只获得了其中的23%,而占人口少数的城市却获得了绝大部分,从这个数字可见一斑。在很多农村、山区,九年制义务教育根本得不到保障,很多适龄孩子没能力和机会入学,辍学率相当高;在偏远地区,基础设施、师资得不到保证,学生们坐在危房中读书很常见,学校根本找不到合适的教师,只能上最基础的几门课。反观,在城市中的学生,却享受着不断升级换代的教育设施,选择自己所喜爱的课程,在家长的安排下上着各种课外辅导班。就拿我支教的那所学校来讲,是一所矿工子弟校,学校师资力量相当缺乏,学校共七个老师,三个是才毕业的专科院校的艺体专业的新老师,对于文化课程的教育缺乏专业性。其次四个老老师中只有两位是师范专业,其余是矿上职工转职的。和镇上的中心小学相比,差距甚远,不管是从师资还是学校的教学条件。

这种越是在需要的地区越是得不到投资和发展导致公平缺失严重,挫伤了农村的可持发展的能力,相对城市,农村的孩子一直接受着劣等的教育,并将农村居民的低素质持续下去,造成长期性的城乡差异。在城乡、地区、阶层差异日益拉大的今天,要想跨越城乡、地区、阶层界限,实现跳跃,从而过上更为康实的生活,教育是极其重要的一个途径。但现实状况是教育公平现状很不理想。然而社会的稳定,往往依赖于各种差异之间的和谐、融合与流动。假如一个体系内的差异扩大到不可调和的地步,差异之间的界限森严到不可流动的地步,这个体系必陷入混乱和崩溃。通过教育,处于弱势的群体获得了通往较高层群体的渠道,他们有了奋斗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会有益地降低对现状的不满。反之,如果没有了教育这个通路,或者教育不公平,通路走不通,这个群体便会找不到一种改变自身状况的方式,社会失去了自我调节的机制,以至矛盾无处化解、不满无处释放,于是混乱便不可避免了。要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高度重视教育公平问题。

二、教育理念存在严重偏差

中小学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基础教育,它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而进行的不定向的非专门的基础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学校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然而,如今的中小学教育只是评价一所学校办学水平高低的标准,是以升学人数的多少为尺度的;评价教师的业绩也以学生成绩的优劣为指标。导致当前的中小学教育呈现出 “教育产业化”的奇怪模式。学生就如工厂生产产品一样,每一个都是按照相同的模式和方法生产出来的,每个产品都是一样,产业化的教育必定只能生产同一个型号的学生,而不是真正的自主发展的人。自学生一进学校,教师就开始把他们当做专才来训练和塑造,强迫学生按教师的意愿行事,使学生难以通过主体的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自身的素质,这样长久下去学生的思维都会形成一个固定的模式,毫无创造性,这样培养出来的都是会学习的机器,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懂得运用于实际操作只是的人才。

学校为了升学率只注重学生知识的培养,从而忽略了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一个健全的社会人,一个健全的社会人必须有健全的人格。学校还应培养良好的品德的社会人。而现在许多学校往往忽略这一点,只重视学生的成绩,而不注重对学生的德育进行教育。导致现在许多中小学生行为品质问题的产生。

在以学习成绩评判学生制定人才标准这种错误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导致学生成为最终的受害者。社会以升学率评价学校,学校迫于压力不得不狠抓学习。学生的资料书堆满了书桌,没日没夜的拼命学习,特别是面临升学压力的学生更是学习负担重。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在这样一个以学习成绩作标准竞争激烈的社会大环境下,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落后,许多不顾孩子的实际接受能力和他们的主观愿望,向孩子提出各种苛刻的要求,报各种各样的培训班,更加加重了孩子的负担。

处于中小学阶段的学生是其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沉重的学习负担让学生的绝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学习上,根本没注重身体锻炼,很多学校更是删减体育课,艺术课等,导致现在我国的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严重不良。其次是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很不理想,沉重的学业负担代替了童年应该有的玩耍的快乐,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每个阶段有不同的任务,特别是小学初中阶段,学生的最主要任务应该是建立健全的人格,而不是各种各样的不是他们年龄阶段该承受的知识。过于沉重的学业负担严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带,导致近些年来“问题”学生越来越多,更甚至因为学习自杀的学生也是越来越多,学生的厌学情绪也越来越明显。这样的教学理念已经延续了多年,要改变也不是一时能办到的,特别是在这个以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前提下,高考中考都是一个坎,要想改变这个现状,从根本上是改变整个社会,整个教育体制的指导理念和思想。学校,教师应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的健全人格为教育目标,培养社会合格公民。

三、教育改革落实不到位

国际著名教育改革理论专家哈维洛克(R.G.Havelock)教授曾对“教育改革”作过如下定义:“教育改革就是教育现状所发生的任何有意义的转变”。有意义的转变是教育改革所期望看到的,也是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我国提出教育改革,提出素质教育已经有些年了,但是反看这些年实行的所谓的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有何区别呢?不过是给应试教育披上了一个比较好看的外衣。面对钱学森先生“中国为什么出不了杰出人才”的追问,我们不得不好好反思我们的教育。为什么中国十几亿人口都出不了一个诺贝尔奖,这和我们的应试教育不无关系,完全抹杀了学生的自主创新性,学生只会死板地学习书本上的知识,都是学习能手,但是动手创造力不行。国人也认识到了应试教育存在的严重弊端,因此提出了素质教育。到底什么是素质教育呢?素质教育是为人的基本教育。素质教育的内容比较广泛,我认为,最主要的是爱心、创造力、自我心理调控力这三种素质的培养。素质教育不是单独进行的,它潜在于 智育、德育、美育、体育等以及各种日常的活动。但是现在的许多学校对于素质教育要么就是“有名无实”只是一个口号,要么就是单纯地强调美育和体育,开展一些课外活动课,而没有真正做到对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的培养。素质教育提出已经有些年了,但是我们现在看到的仍然是应试教育的模样,其根本原因也在于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的供给不足,要想彻底改变应试教育,开展素质教育,我国必须大力发展高等教育。

四、教师素质还有待提高

这里所说的教师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教学能力素质,二是教师的个人品德素质,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师德。所谓“师范”即身正为师,学为示范。近些年来,我国大力培养优秀的中小学教师,免费师范生的政策也是由此而产生的。但是,总体来看,我国的教师数量还严重不足,特别是在一些经济不发达落后的地区,在数量都不能保证的前提下,何来保证教师质量。中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其重要地位是很明显的。一个好的建筑大楼只有有了稳固的基础才能有更好地往上发展。中小学教育也是如此,对于学生今后的成长成才是至关重要的。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很多中小学老师,特别是西部地区、乡镇地区的教师总体水平十分落后,教师没有经过专业的教师教育训练和学习,许多教师本身的知识文化水平也是非常落后的,因此他的教学可想而知也不可能好到哪里去。其次,教师的个人品质问题值得重视。如今的许多教师一味地追逐个人利益,为了多赚钱搞副业,心思完全不放在教学上,对于教学知识敷衍了事,对学生不负责,教书反而成了他的“副业”,还有一些教师把学生当成了“摇钱树”,向学生要钱的现象屡见不鲜;还有一些教师个人品质存在问题。老师是学生的榜样,身正才能为师,但如今的许多教师个人作风问题实在不堪。因此,在培养教师的时候应特别注重对教师师德的培养和教育。要有“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来实施教学。

以上这些只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和意见,我国当前的中小学教育问题存在也不是一朝一夕,要想一下子改变也是不可能的。我认为存在诸多问题的一大重要因素在于我国的教育投入不够,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正因为对教育投入不够造成教育资源不足,教育公平难以实现;教育投入不够,教师的个人生活问题得不到满足使其想法设法地去赚钱;教育投入不够,教育改革也不能落实到位。我国对于教育的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还达不到4%,虽然温家宝总理表示今年会达到4%。但是这个水平是远远不够的。国之发展,教育为本。只有好的教育才能有好的人才,有好的人才才能建设更好地国家。因此要想解决我国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首先国家得高度重视教育,加大教育投入。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

2.刘克汉,论中小学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成因及解决对策,教育探索,2001.3

第二篇:教育改革在出发感想

教育改革在出发

——*** 物理师范 徐明树

作为未来的教师,教育是我们的本职工作,而当今炙手可热的教育改革自然成了我们极其关注的问题。

我们得先知道什么是教育,教育是以使人通过不同角色的变化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为目的的一种人类道德、科学、技术、知识储备、精神境界的传承和提升行为。其以学生为本,辅助学生成才。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失败案例引起了人民与教育机构的思考,什么是教育?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正确的?需不需改革?怎么改?当今教育还有哪些大问题?一系列的问题由此引发…… 其中一个大问题是有关高考的,前几年,包括现在部分地区和学校还有这一政策,即高考加分,高考加分政策是高考中的特长生加分政策,主要为了弥补高校招生制度的某些缺陷而制定的。参加高考的学生拥有体育、文艺等方面的专长,又经过了专业部门的测试,在考试成绩之外给予一定的加分,是在目前应试教育体制下,鼓励学生注重全面素质提高的一项措施。由于存在一定的不公平性,引起社会的议论。高考加分政策的出现让有的父母兴奋,有的父母愁容满面。父母们开始相信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各种课外班,器乐、舞蹈、体育,各种学习,孩子们用小小的身躯肩负起父母的期望,自己的未来,可是,他们开心吗?孩子的童年不是应该充满着快乐么?而这时,就需要我们的教改来改变现状了,教育部的加分规定只有14种,而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却有近200种的加分规定。是不是一考定终身。现在有自主招生,艺术招生,体育招生,都是单独划线,综合性越来越大的。到2014年,奥赛与高考将基本脱钩。参加竞赛获奖的同学,在同等条件下高校应优先考虑给予参加考核资格。教改的进行让高考加分这一政策再次相对的公平,虽然还是有很多人不满意,但是教改已然在出发。抛开高考加分这一点,社会中还存在很多与教育有关的问题,比如山村孩子上学难,当我们看到支教教师在网上曝出山区孩子的心愿时,大家都会有去支教的冲动,山区孩子做错了什么?他们的愿望其实真的很简单,他们只想无负担的上学,教学硬件设施的不完善,师资的缺乏让孩子们的愿望很难实现,但是我们还有教改,它做了很多,比如取消村小,整合资源,实行规模办学,创办寄宿制学校。国家加大对贫困山区专项经费的划拨,用于添置设备设施。国家加大对培养教师方面的投入,教师分配应该向贫困山区倾斜,首先保证量上的满足。其次是质 有网友在网上爆料说以上所说的措施都是官方的,根本就落不到实处,特别是教师待遇这一块儿,但是,这时,我们可以做的是相信教改,它做了这么多,它也还可以做更多,而现实中很多迹象表明,教育改革已然在出发。

第三篇:教育改革与感想论文

教育改革与感想论文

(姓名:刘平班级: 09222班学号:13号)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教育也凹显出了它重要的一面,就从我国现在教育的发展看,还存在很多问题,诸如教育公平问题突出;教育产业化;应试教育;扩招争议等。

【关键词】教育;改革;发展;感想

引言:教育不仅关系着个人的发展,而且还关系到整个民族的进步,抓好教育的质量,重视教育问题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一、研究制定一个教育改革《规划纲要》的重要性

1、研究制定《规划纲要》是积极应对国际竞争的迫切需要。进入21世纪以后,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美、日、俄等国家也把本国的教育问题放在了首要问题,要发展经济的前提是要有人才。但是从我国看,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部分行业产能过剩,财政金融领域存在潜在风险,教育的问题有待解决。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提高我国在国家的竞争力,制定《规划纲要》成为了教育上的迫切需要。

2、需要。

进入2010年第二季度后,我国经济增速开始出现回落趋势。4月份我国出口销售继续上升,但增速已从3月份的接近历史最高记录放缓至2009年七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我国PMI指数已经持续16个月保持在50%以上,显示经济增速出现减缓迹象,预示中国经济增长在一季度强势冲高之后出现平稳回调。又随着四月到五月份长达184天世博会的召开,在一定方面预示着我国对人才需求的迫切,加深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步伐的迫切需要。

3、研究制定《规划纲要》是教育自身改革创新的迫切需要。制定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步伐的迫切

一个东西要想发展与创新,不仅要靠自身的努力,还要靠一个纲领的指导,此时研究制定《规划纲要》似乎就是教育自身改革创新一个迫切的需要。

4、制定《规划纲要》是顺应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

我国的人民把孩子送入学校就是想让自己的孩子学到很多东西,能够有所作为,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孩子不仅是祖国的未来,而且也是一个家庭的未来。此时为教育制定一个专门的纲要就是摆在我们所有人面前的一个行为准则,它也是人民群众迫切的需要。

二、教育改革工作的发展

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要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重点是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进思路是坚持德育优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

1、我国教育工作的发展应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以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创新是一个名族进步的灵魂,社会要发展离不开创新,教育工作上也如此。

2、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只有教育抓好了,才会有高素质的人才,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在实质上也是把国家的进步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3、4、5、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两基本,一进入”,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三、我国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优点

1、全民上下形成了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

尊师重教;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随着国家和公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

越高,教师和教育的社会地位也越来越高,教师福利待遇比起以往也有了提高。

2、素质教育迈开步伐

社会对多素质的人才要求越来越高,只是光懂得书本上的知识,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因此国家对多素质高能力的人才要求也越来越多,前几年提出的“阳光体育”活动“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快乐一辈子”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了国家对素质教育上的改革。另外,随着家长自身思想意识觉悟的提高,对自己孩子素质教育的问题也很重视,在很小的时候就给他们报各种兴趣班。

3、实行义务教育“免费”

为了让我国的每一个孩子都能上学,而且上得起学,国家制定的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免除学杂费,并且还给予贫困学生一定补助的政策,给了每一个学生实质性的帮助,又特别是给山区等边远地区的孩子带去了福音。

4、高等教育的成就

现在我国高校在每年的招生工作中基本上都有加名额,扩招的实行,让很多学生圆了自己大学梦。另外,无论是名牌大学、普通本科院校、高等职业学校对学生的素质方面的教育也进行了很多的改革,比上中学时的教育,高校多了很多空间供学生自己发展,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的创新思维也打好了一定的基础,大学是青年一代踏入社会的跳板,在这里也为很多同学踏入社会做好了一个心理准备。

四、教育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教育公平问题突出

我国的教育,无论是普通中小学校还是高校都存在教育公平问题,政府官员、企业高干等有权、钱、势家庭的孩子,交上“则校费”就能够上理想的学校。而贫困家庭孩子则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才能让自己发光,在以后的就业问题上,前者家庭的孩子凭借关系似乎也可以有好的工作,而后者家庭的孩子即使有很好的能力,都有可能被好工作栏在门外。

2、教育产业化的发展扩大了教育的产业属性

我国还存在很多民办高校,不少“企业家”也想在教育这块宝地上分一杯

羹,于是很多跟风的后者也就出现了,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似乎也产业化了。

3、高等教育合并、扩招存在争议

一些地方的政府为了自己的地方能够有一个很有名的高校,于是牺牲一些好的大学,把它们都合并在一起,这样就有很多好学校被世人所遗忘,另外高校的扩招虽然让很多大学生圆了大学梦,但由于人数的增加,很多招进来的学生还有很多地方有所改进,对人才质量的重视,越来越成为整个社会共同的话题。另外,由于扩招,在校大学毕业生人数急剧上升,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加。社会失业问题空前突出,大学生就业率也随之不断下滑。

4、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师的教学质量还有待提高

在当前高校的教育形式下,很多学生似乎都在应付最后的那一次期末考试,所以平时上课就很多睡觉,或者干脆不来上课的学生,学校和老师都应该重视这个问题的出现,积极采取一些措施。

五、自己的一些感想和建议

1、高校可以多重视素质教育的实施,比如说建立一个专门的舞蹈室,可供

爱跳舞的同学在有空的时候练习。另外,我觉得高校也可以设置专门的声乐室,在这里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弹奏古筝、吉他、钢琴等。

2、高校也可以多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对专科学校和工科学校的学生来说就很重要,每一个高校都可以根据自己学校的情况建立一个可供学生自由实验的专业地方,这里可以免费为学生提高一些实验器材。

3、我觉得高校对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也可以多费一点心,多联系一些企业给

毕业的同学参考,只有就业率高了才可以取得同学们对学校的信任也会提高以后同学选择此学校的概率。

六、结后语

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而要使教育的发展则需要进行好的改革,上面的很多都代表我个人观点,如果有什么不妥的地方,还望老师批评纠正。

第四篇:教育改革之反思陋见

教育改革之反思陋见 东河南中心校 赵建志

一、应试教育之根,难以结出素质教育之果 中国的应试教育根深蒂固,其辉煌历史可以由此上溯到大约1400多年前的隋朝,由隋文帝、隋炀帝开创的科举考试制度经唐朝一代的发展、成熟,最终形成此后封建社会选拨人才、任用官吏的一种主要的不可替代的制度。其间只有元朝开国初期,蒙古统治者曾一度取消科考,但后期迫于社会士人阶层的强大压力,也予以恢复。到明、清时期更是发展到鼎盛,甚至成为一种变态的疯狂。平心而论,科举考试选拨制度的出现,较之隋唐以前的选拔人才制度,不论是世袭制,还是举荐制,都应该算是社会的一大进步,它扩大了选拔人才的范围,给下层士人阶层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平的竞争平台,能够使真正具有治国安邦之才能者通过考试出人头地,使国家能够发现和笼络到比较优秀的人才,故而才有了历史上的大唐盛世、两宋辉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制度逐步僵化、腐朽,到了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制度已经蜕化成一张禁锢士人阶层,扭曲其灵魂、摧残其身心的罗网,选拔上来的已不再是人才精英,充其量也只能是国家统治机器的工具和皇家的忠实奴才。正如鲁迅先生指出的,读书已成为一块升官发财的“敲门砖”,门一敲开,“砖”也就丢弃了。为了能够金榜题名,无数读书人穷经皓首,苦读四书五经,甚至到了疯狂、变态的地步。“十年寒窗无人晓,一举成名天下知”,到那时便可“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遍长安花”了,无怪乎,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了。最终大清王朝在世界滚滚发展的潮流中,日落西山,“无可奈何花落去”,科举考试制度也宣布“寿终正寝”。我们新中国成立后,选拔人才的制度也是屡经改革,也先后经历了基层推荐、唯成分是举、考试选拔等,实践证明,仍然只有考试选拔制度最为社会认同和相对公平,所以当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后,广大知识青年欢欣鼓舞,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经过考试选拔充实到各行各业,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提供了强大的人才资源。但不可否认,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其弊端也逐步暴露,并日益严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令人望而生畏、触目惊心。读书就是为了高考、升大学,升上去者万事大吉、高枕无忧;升不上去者学无所用、难有出路。虽说近年来,国家的改革力度也不小,取消统招统分,扩大高校招生,但直接结果却是上大学代价越来越大,甚至出现了老百姓倾家荡产供出大学生,却就业无门,难找工作,于是更推动了考名牌、读名校,甚至是“考研热”“考公务员热”等非理性热潮。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提出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已经过了二十余年,素质教育仍然是一个令人沉重而叹息的话题,基本上是“雷声大雨点小”,年年喊推进,年年没长进,素质教育仍然还是说在嘴上、写在纸上,而难以落实到实际中。究其原因,根本还在于我国现行的选拔人才制度,社会上普遍实行和认同的仍然是应试教育,在众多家长、教师、学生的心目中,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考名牌大学,毕业找一份好工作,如果达不到这个目的,读书的意义与作用就大打折扣,从整个教育评价机制来看,仍然是以考试论英雄,以成绩定成败。素质教育之推进,难矣!家长不买帐、社会不认同、教师受质疑、学校受排斥,缘何推进?故而我国也只能在国际奥林匹克学科竞赛中一项一项拿大奖,但却与世界尖端的发明创造无缘,培养不出一位拿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培养出的理论家多,实干家少,高级打工白领多,发明创新人才少。国家虽然在整体上已经断了奶,但社会上仍传承和追求的是“学而优则仕”的思维模式,所以在我国创造出了世界绝无仅有的“百万大军考公务员热”。应试教育之根,的确难以结出素质教育之果。

二、“复古”与“西化”的两种极端变革 面对当前中国教育的种种弊端,众多有识之士也是不断“把脉会诊,开方治疗”。国家以及一些高校也相继采取了很多措施,甚至在社会中还出现了“复古”与“西化”两种极端变革走向。据悉,在南方一些地方,又重新出现了久违了的家庭私塾,“人之初,性本善”“赵钱孙李,周武郑王”的朗朗读经声又穿越历史的隧道重新响荡在现代人耳畔。创办者的美好宗旨是宏扬传统文化与国粹精华,改变物质世界、经济社会带来的道德滑坡、礼仪沦丧,这确有可取之处。我国两千多年来的文化积淀确实不容泯灭与遗弃,教育的发展确实不能割断我国的历史,老祖宗留下的珍宝------很多光辉的教育思想和理论,在现在也确实还熠熠闪光,值得传承发扬。但回头走老路,“复古”却是没有出路的,现在靠读“四书五经”能把载人飞船、“嫦蛾一号”送上天吗?正如邓小平同志早已指出的,教育改革如果不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没有出路的,我们当前需要的是改革创新,而不是“复古”,重新回到老路上去。但另一种“西化”思想也应该慎重。有些改革激进人士,大谈特谈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体制、考试制度,似乎我国只要“全盘西化”,则所有问题就会迎刃而解。确实我们进行教育体制改革应该大力借鉴人家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尤其是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的变革和考试招生制度方面,应该说对我们颇有启发借鉴价值。例如像人家的开放式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能力,不拘一格、注重个性的选拨制度等,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借鉴。但毕竟国情不同,基础不同,全盘拿来,可就会水土不服,出现“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枳”的状况,且不说别的,如果当下突然取消考试选拔制度,是否会使社会无所适从,出现波动呢?须知,凡事“过犹不及”,矫枉过正,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做法不仅会适得其反,而且往往会引起社会的强烈波动。目前情况下,我们应该在现行体制的基础上,坚持批判继承与选择学习的原则,立足我国的基本国情、民情,吸取我国古代传统思想之精华,并广泛借鉴发达国家之成功经验、优秀成果,一方面改革与完善现行的考试招生制度,突出“以人为本”,注重发展个性,坚持成人、成才并举,扩大高校自主招生的权利、范围,突出高校的办学特色,突出教育的国家公共资源服务角色,尤其是要理性领引大众的升学就业思想意识,根据社会需求形成培养人才的不同层次界面,缓解高校的招生就业压力,最终形成我国人才结构的“金字塔”式构造,实现社会需求与个人追求的理性和谐统一。

三、教育改革之根本在体制,之关键在教师 教育全面改革,实施素质教育之所以二十多年来进展艰难缓慢,之根本在于现行体制之痼疾,现行之教育体制统一有余,灵活不足,偏重分数,忽视能力,考试定终身,分数定命运,就业重学历品牌,轻实际能力,直接导致社会愈来愈烈的“高考大战”、“考研热”等非理性行为。要一下子彻底扭转改变社会上这种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行为,也确非易事,不是一朝一夕、呐喊几声、呼吁几下就可以实现的,尤其是搞一些表面文章,做一些皮毛事情,不仅于事无补,甚至还会适得其反,更加推波助澜。回想笔者读书之上世纪八十年代,那时也未大肆宣传什么素质教育,搞什么学生减负,我感觉那时大家思想却比现在轻松,课余生活也比现在丰富得多,考试论分排名、以分定高下的做法也不甚强烈。现在大喊减负,学生负担却一年比一年重,小学一、二年级学生的书包就塞得满满的,沉甸甸地背不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却几乎只剩下了以分数一项论英雄。体制不改革,光空喊口号是无济于事的,必须从上至下,真正转变思想观念,变“成才”教育为“成人”教育,变培育精英为培养公民,形成一种“人人发展,人人成才;学有所专,学有所用”的社会氛围,要建立一种全面、科学、人文、协调的教育评价体系,改变那种单一以考分排名列队的做法,真正减轻学校、教师的压力,使其能够“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消除那种迫于压力,急功近利、杀鸡取卵的做法,使学生消除读书的压力感、恐惧感,达到一种“快乐读书,快乐成长 ;全面发展,突出个性”的境界。果真如此,则负担不减自轻矣,“素质教育”不喊自落实矣。而教师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具体落实者,地位作用至为关键,教育政策制定的再好,关键还在于教师能够真正落实好,“经”再好,和尚不会念,甚至念歪了,怎能修成正果?所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整个教育工作者的整体素质至关重要、影响深远。纵观我国一些名校,无一不是有一位好校长带出来的好学校,无一不是优秀师资汇聚的地方,诸如民国时期蔡元培校长治领下的北大、当代魏书生校长带领下的盘锦中学、蔡林森带领下的洋思中学,莫不如此,概无例外。所以,要想真正实现教育体制的改革突破、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须要重视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建设,改革现行的师资培养模式,真正提高教师的社会和经济地位,吸收更多的优秀人才进入教师队伍,实行严格的教师资格准入机制,实现社会出类拔萃人才向教师队伍的汇聚。同时要切实加强现有师资力量的培训,用先进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武装其头脑,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方法提高其能力。实行教师在岗继续教育和脱岗培训相结合,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其工作成就感和荣誉感,使其真正承担起“培养人、教育人、健全人、成就人”的社会角色作用。如此,则教育方可驶入良性发展的轨道,素质教育之开花结果则指日可待。笔者自感身居下层,坐井观天、管中窥豹,偏于己见。但古人云“位卑未敢忘忧国”,在此将自己十余年来在教育一线之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凑合成文,望能够为国家之教育大计,素质教育之落实摇旗呐喊、鼓噪声势,虽难免为有识之士贻笑大方,但也就在所不顾了。

第五篇:教育改革年2014之两会教育改革

教育改革年2014之两会教育改革“最强音”

摘要:2014年两会召开之际,与会代表和网名们讨论的热点话题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教育改革”则是首次进入到热点话题前十,可见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教育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该包括各级各类教育。各级教育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改革则要体现出“以人为本”,在不同阶段要体现出不同的要求,婴幼儿与少儿,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都各有不同规律。

关键字:两会;教育改革;首次;各类教育;以人为本;特点

0 前言

2014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3月3日-12日)和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3月5日-13日))相继在京召开。值此2014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之际,某网就公众关注的21个热点问题展开网上调查。截至2月25日18时,已吸引330多万人次参与,如下图所示,其中“教育改革”以34万多票暂列关注度排行榜第八,其中教育资源分配,小升初,异地高考,农村教育,依旧为社会关注热点。回顾历年两会调查,今年教育制度改革问题备受网友关注,首次跻身两会调查热点前十名,而社会保障问题连续三年成为最热话题。

图1 2014年网名关注的十大热点话题 1 各省教育改革背景

2013年山东、北京、江苏、上海等省市推出的各项中高考教育改革方案无形中又将教育改革拉近了人们的视线中,而英语更是被严重“降热”,具体改革如下:

(1)山东取消外语听力考试

2014年考生外语听力成绩将以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听力成绩记入考生电子档案,招生院校可在招生章程中对考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的外语听力成绩提出要求。

(2)北京2016年高考改革:英语分值下调50分

北京市教委初定2016年高考改革要点:①语文从150分上调到180分;②英语从150分下调到100分;③文理科综合从300分上调到320分;④数学150分不变。

(3)江苏英语将“退出”高考

高考考语文、数学以及文理“小综合”,而英语将实行一年两考,不再计入总分,而是以等级形式计入高考成绩,高校在录取时将对英语等级提出要求。

(4)上海学业考实现一考多能

从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先行改革,拟先取代自主招生笔试,并最终取代上海高考。

(5)广东不同层次学校不再用同一试卷

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在实行普通类、高职类分类招生考试的基础上逐步在普通类实行不同层次、考查知识能力各有侧重的考试。

(6)湖南取消艺术特长生加分

2016年起取消由湖南省教育厅举办的“三独”(独唱、独奏、独舞)比赛获奖的加分政策。

(7)陕西取消“奥赛”加分

2014年取消五类考生加分照顾政策,调整为“与其他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指出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具体来说,包括3个重要组成部分: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基本模式;健全考试与招生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可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人才成长“立交桥”。各类教育需要做出的改革

今年两会上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对教育改革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何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具体如下:

声音一:高考改革

俞敏洪:支持高考英语降分 不影响培训市场

全国政协委员黄德宽:高校自主招生不宜扩大规模;

全国人大代表李光宇:高考应改成国考+校考;

人大代表王战:加快高考改革步伐 取消高考分批录取; 全国政协委员王执礼:将学生健康素质纳入全国高考; 人大代表张志勇:高考改革核心在于打破“一考定终身”。

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指出高考改革重点在两个方面:一是推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其意义在于,引导学生学好每门课程,不偏科,全面发展;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兴趣、优势、志向的课程,充分发展个性潜能和学科特长;引导学生参加公益服务和社会实践等,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减轻学生不必要的课业负担。二是改革高考。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为高考科目、内容改革提供了空间,通过改革高考,使之更加科学、简单、公平。根据《决定》精神,要探索“减少考试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实行社会化一年多考”等改革,外语不再在统一高考时举行,由学生自主选择考试时间和次数,增加学生的选择权,并使外语考试、成绩表达和使用更加趋于科学、合理。

普通高校(本科)逐步推行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使高校招生录取更加适应各类人才选拔培养规律,更加适合不同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有利于消除“一考定终身”的弊端。声音二:去行政化 全国政协委员姜耀东:某种程度上,中国只有一所大学,就是教育部大学,我们都是分院。

教育部长袁贵仁:中央正起草文件逐步取消高校行政级别,去行政化文件。

人大代表刘占芳:提高高校教育质量,去行政化去商业化;

重庆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副院长刘占芳在回答高校如何提升教育质量提出3条建议:延迟毕业生双选会时间、推进高校去行政化、去商业化。

目前在中国没有那个学校校长不是由政府任命,也没有那个学校的学历不经过教育部门认可就能得到社会的肯定,更没有那个学校完全不依靠政府的资金扶持能够正常办学。西方所有的大学都是自己发自己的文凭,唯有中国,所有的大学都发教育部的文凭,在民国时期中国的大学也是自己发自己的文凭。文凭的统一化是中国大学教育的特色,一种计划经济体制的遗留下的产物。其实“中国只有一所大学”也不仅仅是指中国统一的文凭、统一的办学模式,更关键的是强调中国教育缺乏特色,缺乏创新、缺乏突破。

中国只有一所大学”不是说中国体制的不好,而是意在强调全国的大学都是一个模式、一种体系、一种机制,没有亮点和特色。中国的大学只有突出创新、突出特色、突出亮点,呈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才能更好的推进教育的全面深化改革。声音三:性教育

全国政协委员:“防性侵”教育应纳入中小学课程;

两会代表委员:我国义务教育阶段防性侵教育尚止步不前。

2013年全年国内一共有125起媒体公开报道的性侵女童案例,平均每2.92天就有一起曝光案例,其中受害者8-14岁居多。3位全国政协委员建议,应将儿童安全教育纳入九年义务教育课程体系,让“安全教育第一课”作为小学新生入学第一课;落实四部委意见,出台权威的防性侵教育教案;同时完善立法保护,废除嫖宿幼女罪等。在2014年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不约而同地发出了“保护孩子”的呼吁。“目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防性侵教育还止步不前。”全国政协委员、民进湖南省副主委汤素兰在她今年的提案中写到。声音四:高校腐败

大学常常被誉为象牙塔,是许多人心目中的“道德高地”。然而,曾几何时,高校腐败案频频发生,严重抹黑大学这块“金字招牌”,不断受到社会的诟病和质疑,高校领导腐败“落马”源于教育体制改革滞后!所谓的高校腐败案,涉案者多为大学管理者,其中不乏书记、校长、副书记、副校长以及学院院长、副院长等等,绝大多数是高校的“实权人物”,掌握着高校教育的人、财、物等重要资源。

(1)全国人大代表呼吁教育部门出台反贪污浪费细则

针对教育系统中的腐败现象,我呼吁教育部门出台一个类似中央制定的各级党政机关杜绝贪污腐败浪费的实施细则――教育部门反贪污反浪费细则。”

(2)政协委员:治理高校腐败应建立公权人员廉政档案

“自主招生、科研经费和基础建设是高校腐败重灾区。”郭大成说,自主招生这一块,弹性很大,去年一些高校在自主招生考试方面也出了腐败案。

教育腐败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它反映出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仍严重滞后。事涉教育管理的“内部化”、“集权化”弊端、财务管理和制度的混乱、社会监督的乏力以及道德建设的滑坡等方面的问题。同时,我们应该进一步看到,教育腐败是社会腐败的一个延伸。高校领导腐败的发生和发展,对中华民族来说是一个十分痛心的话题。过去“清水衙门”的说法实际是对学校的褒奖,它除了指教学工作清苦外,还有慰励教育界人士人格清高的意思。可这些年,某些教育界人士(特别是学校领导)对金钱无孔不入的追求,严重败坏了教育界的清名。教育腐败的严峻现实,对国人心理已形成有力的冲击。

清除教育腐败,已成为当前反腐败斗争的一个新的领域,除了全力以赴的加速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外,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堵着这个黑洞。声音五:义务教育

(1)政协委员严琦:应逐步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畴;

教育部:未来3年全国基本解决入园难入园贵。

随着学前教育投入大幅增长和教师队伍的持续壮大,幼儿园办园水平和保教质量不断提高。国家出台了《幼儿园收费管理暂行办法》,教育部组织修订了《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建设标准》等。各地积极完善幼儿园准入制度,提高幼儿园教师专业素质,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扩总量、调结构、建机制、提质量是未来3年的主要任务。(2)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将高中纳入义务教育范围

义务教育关乎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和民族的复兴,对整个民族的发展具有奠基性意义和深远的历史作用。

关于将高中纳入义务教育的问题,在全国和各地“两会”中都引起了激烈的讨论,有些地方政府已将12年义务教育列入地区发展规划。然而,义务教育的特性决定了其只能实现“同质平等”,而这与高中阶段受教育者自由、多样发展的需求是相悖的,若过分延长义务教育年限,则会侵犯到公民自由选择的权利,亦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元需求,故不可盲目将高中纳入义务教育,决定义务教育年限需慎重。

声音六:大学生就业

(1)初一就辍学但后来成为中国首善的全国政协委员曹德旺:不去北上广,照做人上人;

我国高校教育体制改革过程缺乏明确绩效评价体系,学科建设、学术发展,特别是专业设置难以满足市场经济对人才的发展要求,这使得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乎经济升级、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

(2)女代表谈女大学生就业:重塑男女平等新观念。

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郑州海龙集团董事长徐晓4日表示,缓解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状况,需要社会重塑男女性别平等新观念,消除企业重男轻女的用人观。

男性与女性的生理差异、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与女性生育成本之间的矛盾、社会文化传统的刻板印象和评价偏见、法律政策的缺失及执法不力等因素是造成性别歧视观念产生的根源。了促进女大学生就业,学校需要进一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女生要树立性别平等意识、合理的就业目标和就业意识,在实践中培养自己过硬的思想素质、较强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同时也要注意在应聘中保护自我、警惕陷阱,在应聘的过程中需要做到人格上自尊、能力上自立、专业上自信、竞争中自强。声音七:教育公平

(1)王路委员建议:用信息化助推义务教育公平。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不能忽视城乡教育一体化。”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住琼全国政协委员王路十分关注如何促进农村和边远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公平的问题。

(2)全国政协委员李景虹:让基础教育更公平。

李景虹委员对教育公平问题尤为关注。去年全国两会时,他提交了“完善义务教育就近入学政策,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提案。由于城乡教师待遇的不同,造成了好的生源和师资队伍集中在县城的现象,乡镇学校的整体素质和水平都普遍不高。他建议省委书记对乡镇学生的教育问题予以重视,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声音八:职业教育

(1)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职业教育需经济实体支持

中国人说到技能时都说是雕虫小技,这就是不重视技能教育。经济实体部门一定要支持职业教育,企业没有积极性就没有办法。

(2)吕新华:建议对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加大资金支持

全国政协调研组对近年来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要进一步加大资金支持和政策倾斜等建议。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说:“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转方式、调结构的战略举措。由于中国职业教育发展不够充分,使中国制造、中国装备质量还存在许多缺陷,与发达国家的高中端产品相比,仍有不小差距。‘中国制造’的差距主要是职业人才的差距。制造产品主要靠职业人才,但我们制造业从业人员中,中级职称以上的人员比例,与发达国家的比例差距还很大。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必须要依靠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的力量,职业教育改革要跟上社会步伐。” 声音九:教育经费

代表杜玉波:把教育经费花到最需要的地方。

突出重点,用好增量,多做“雪中送炭”的事,新增教育经费主要向农村、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倾斜,向弱势群体倾斜,向教师队伍建设倾斜,主要用于保基本、补短板、促公平。

董雅娟代表:希望国家进一步加大科研经费投入。

今年两会,她的建议一是希望国家进一步加大对科研和教育经费的投入,再就是建议国家出台一些母牛养殖的补贴政策。目前教育经费改革的重点是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实质集中体现在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分担、经费省级统筹、管理以县为主。“经费省级统筹”的涵义是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经费统筹以省为主。“管理以县为主”的涵义是县级政府作为义务教育经费的直接管理者和使用者,要按照改革的要求,认真履行职责,将中小学各项经费全额纳入预算,科学合理分配资金。

声音十:雾霾天上课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黄玉斌委员:雾霾天学生体育课怎么上值得探讨。

两会微谈:雾霾下学校停不停课?近日中国中东部地区大部分省份再次被重度雾霾笼罩,部分地区发布了重污染“橙色预警”。北京、天津、河北等地教育部门要求中小学和幼儿园停止户外活动和体育课。有学校给学生放“雾霾假”,网民热议雾霾天工作应该发放“雾霾补贴”。目前各地基本都已出台了详细的空气质量监测和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各地教育部门也针对学校制定了相应的应急预案。以北京为例,当发布空气重污染橙色预警时,小学、幼儿园停止户外运动,中学可以停止室外体育课、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及业务训练;当发布红色预警时,中小学及幼儿园全部停课。也有专家指出在重度雾霾情况下,室内室外的空气污染指数差距较小,即便在室内,剧烈运动同样会给人体带来很大危害,因此并不适合进行体育锻炼。而一旦雾霾指数达到橙色预警,儿童青少年应尽量减少运动或者选择从事一些相对静态的活动。结束语

素质教育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正确的大方向,我们需要做的是,研究探索出一条全方位的、高质量的素质教育之路,让各种唯分、唯应试的喧嚣不再有市场。这种愿景迫切的需要政策与财政方面的支持,在革新的道路上我们步履蹒跚的走着,在避免各种错误的同时,如履薄冰,反而闯入了一个又一个怪圈。不得不说,完美的改革绝非易事,然而凡事自有平衡,在合理决策与革新收效的杠杆上,一定会有一个平衡点,带领我国教育走向宽阔深远的新天地。

下载教育改革之感想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育改革之感想.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等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相关感想

    高等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相关感想 10级CGA 李泓(2010050061)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强国必先强教......

    教育改革之师资力量平衡

    教育改革之师资力量平衡的探讨 关键词:教育 师资平衡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力度的提升,家庭在子女教育上的投入越来越大。很多家庭在子女初入学时都会花费大量精力和物力,让孩子......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感想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感想 《规划纲要》是一份指导未来10年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它明确了从今年一直到2020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

    学习魏书生的教育改革之创新

    认识魏书生的教育改革之创新 人的价值在于他的创造性,教育教学工作更是如此。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实施,“创造”这一词使用频率愈来愈高,翻阅相关文献资料时就会发现,这应该......

    北爱之感想

    北爱观后感 经过几个晚上的“努力”,终于把《北京爱情故事》看完了。一直以来,个人觉得自己不是个喜欢看电视剧的人,总觉得太浪费时间,没有多少意义。但是没有想到我看了进去,而......

    工作会之感想

    贯宣2012年地铁建设工作会议精神 2012年X月X日下午,XX市地铁指挥部召开XX年地铁建设工作会,会上,认真听取了XX常务副指挥长对地铁XX年建设工作总结及当前形势与任务的分析,以及2......

    狂人之感想

    狂人之感想 ————狂人总是时时害怕着,提防着被人活生生地吃掉。 盐官镇乔川九年制学校张恒 《狂人日记》是鲁迅的小说代表作之一。最初发表于1918年5月《新青年》第4卷第5......

    培训之感想

    培训之感想 短短的一个星期的培训就这样结束了,经过这几天的学习,我自己学到了很多东西,同时也认识了很多老师和朋友。 在培训期间,首先王总给我们上了第一课——南风的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