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小学校本教研与教研组建设专题研修班学习体会.陈剑

时间:2019-05-12 04:28: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全国中小学校本教研与教研组建设专题研修班学习体会.陈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全国中小学校本教研与教研组建设专题研修班学习体会.陈剑》。

第一篇:全国中小学校本教研与教研组建设专题研修班学习体会.陈剑

校本研修教师在行动中成长

‚全国中小学校本教研与教研组建设专题研修班‛学习体会

7月2 0日至7月2 7日我与何敏老师参加了市教科研中心组织的在北京师范召开的‚全国中小学有效校本教研与教研组建设专题研讨会‛。学习时间十天,聆听了四位专家的校本研修方面的报告,观看了一些现场及教学研讨活动。通过观看校本研修的现场观摩和专题培训,实地考察了一些的教研组建设、课堂教学和教学功能室现场,通过学习,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开拓了思维。为进一步探寻启迪我校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奠定了可行性基础。

一、全员参与的课堂教学评选——教师在‚磨课‛中成长

我们观摩了‚第九届西城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选活动‛现场�他们的课堂教学评选活动更象是课堂教学研讨活动�通过主持人的介绍和上课教师的说课�我们了解到他们的课堂教学评选活动大概分三个环节进行:�第一环节�各校教研组推选出参加课堂教学评选活动的人选�然后学校组织本教研组的教师对这位教师的课进行打磨�其中北京奋斗小学的刘海颖老师在说课中说到�她这节课在学校经过了五次打磨�她的教案修改了五次�每一次修改她都觉得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有了一定的进步�通过这次活动�她觉得自己无论是在课堂教学理论水平还是执教水平都比以前有了质的飞跃。第二环节是课堂教学评选�在这一环节他们更侧重于评选的过程�让全区的各校小学数学教师都有机会参与到评选的过程中去�他们更重视课堂教学评选活动的培训功能�而不是仅仅评出谁是一等奖�谁是二等奖。课堂教学评选活动在一个大会场内举行,上课的教师和学生在会场的舞台上上课,评委和全区的同学科教师在主席台下听课。其实在下面听课的教师更多的是台上授课教师的磨课团队,他们既是在展示自己团队磨课的成果�同时也在品评别的团队的成果�在对比中他们会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他们这个团队的优点和缺点�以便更好地改进教学�他们实际上就是这次评选活动的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第三环节是课后研讨�先由做课的教师简单介绍自己在学校教研组内磨课的过程�尤其重点说明学校教研组内经过了几次磨课�每次磨课在教学设计上有哪些改进�以及本节课还有哪些方面没有达到设计的预期效果。然后是评委和听课教师团队针对课堂教学感兴趣的环节或有困惑的地方进行质疑�做课教师现场答辩。

通过这样的评选活动�做课的教师和听课的教师都深度地参与到这种情境培训中去�特别是对于一些青年教师更是了解怎么备课、如何上课、如何使环节设计更科学、如何才能拓展学生的思维。这是最有效的培训方式�因为它更贴近教师的实际。做教师身边的培训是最好的�也是最受欢迎的培训。不是培训的培训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通过这一片段的观摩�我们有两点收获�

�一�增强教研活动的参与度。每一位教师都参与的教研活动才是最有效的教研活动�这里的参与是主动地参与而不是被动地参与。如何实现主动的参与�关键的一点是教研活动的结果与团队的每一个人有关联�让团队的每一个人肩上都有压力、有责任、有担子�这样才能促进团队成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果我们组织的‚优秀课堂教学改革成果评比‛活动也能是以学科组为单位�推荐一名教师参加评比�评比结果代表这个团队的每一个人的成绩�这样每一位教师都能积极地参与到评比的过程中去�在活动过程中提升自己�促进自己专业成长。

�二�关注教研活动的培训功能。我们所进行的一切教研活动�其终极目的是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并不仅仅是为了教研活动的结果�无论是集体备课还是公开课,我们往往关注的是教师做了没有�而很少关注教师学到了什么没有�由‚做‛到‚学‛的转变其实就是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变。再比如我们的优质课评比�实际上参与的只是少数几个比赛的教师�其他教师虽然也有少许的参与�但是也不会有大面积的收获�因为大家都在关注的是评选的结果�而没有关注过程的重要。

二、带着任务观察课堂——最基本最有效的研课方式

我们观摩了由西城区教育学院组织的研课活动。研课的目的在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更好地促进教学�问题的发现从观察开始�而带着任务带着问题观察课堂是最基本的也是最有效的研课方式。在观察课堂之前�辅导老师给我们每个组都分配了一个任务或问题�

1、有效设问�要求学员记录所有的问题�并分析这些问题的有效度。

2、资源使用的有效性�要求学员观察教师的课堂教学中使用了哪些教学资源�以及每一种教学资源使用的恰当与否�还有哪些教学资源没有很好地作用�或课堂上遗失了哪些教学资源。

3、学生活动的有效性�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进行了哪些学习活动�包括听、说、读、写、看、思、辩等�这些活动的有效性如何。

4、教师的理答如何�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做何回应�释疑、激趣效果如何�

5、学科特色是否鲜明�

然后每组学员带着自己的问题观察录相课�作课的教师是北师大二附中的徐燕。观课结束以后�辅导老师让每一组的学员回答本组的问题。

第一组的学员代表回答�教学问题的设计思维含量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但是执行不到位。一是教师没有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提问之后马上让学生起来回答,这样大部分学生没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少数学生垄断了课堂的时空权和话语权�二是大部分问题都是老师自问自答�教师的设问只是老师讲解的传话棒�设问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第二组回答�教师在课堂上除了利用课本上的教学资源处�还适时地补充了学生身边的生活资源�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创设了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但是对教学资源的利用不充分�浅尝辄止�没有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总结、表达能力�思维训练不彻底�能力培养不到位。再一个就是没有充分关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即时资源�学生的学习活动、课堂环境氛围的变化也是课堂教学资源�在这一点上教师没有意识到�没有很好地利用。

第三组总结�这节课学生所进行的学习活动�主要是看和听�看和听的有效性通过思考来表现�看和听是接受知识�是为思考输入原材料的�没有思考的看和听只能是浅层次的学习,是被动的接受。原则上只要动脑就是有效的学习�而真正有效的学习是以知识生成为特征的�所以真正有效的学习活动是看学生生成了什么�并能通过一定的方式表现出来�在表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

最后辅导老师总结到�她很惊讶我们山东的校长对课堂观察得这么仔细这么深刻,她说我们每一位都是课堂教学研究的行家里手„„

通过这次课堂观察培训�我们意识到:�

�一�每一次研修活动�研修氛围的创设非常重要。正如课堂教学教师要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学校的校本研修活动�组织者也应创设相应的适合成人的研讨氛围�先让参与人员入境�才能放松心情�集中精力投入到研修活动中去。

�二�课堂观察或研究课应该成为校本培训的常态活动。每一次校本研修活动都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1、主题明确�研修活动要解决什么问题或者完成什么任务�并把这些问题和任务层层分解到每一位参与人员�只有带着目标参与活动才能增强活动的针对性�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实现研修活动的有效性�

2、追求内在价值�改进课堂的教与学�

3、就课论道�开展校本研修活动以课例为载体�但不能就课论课�要重点关注观念上的、规律上的东西�要引导参与者举一反三�达到举一隅而以三隅反的境界�

4、合作团队�有效的校本研修活动应基于团队、为了团队、促进团队的共同提高�

5、持续进行�就有计划、有主题、有序列地进行课堂教学观察或课堂研究活动,让每一位参与者每次能有一点收获�每次参与后都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有一点改进是我们校本研修活动的最美好的目标�

6、有效观察�最有效的观察就是专题观察�每个人带着一个任务观察课堂的一个方面�才能科学地总结出课堂教学的规律。

三、主题研究�同伴互助——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

我们还观摩了‚大兴区小学语文‘主题研究,同伴互助’研修活动‛�活动分七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研讨课观摩。由大兴七小房建莲老师执教《小蝴蝶花》�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有两个地方印象比较深刻:�

一是小学生的学习习惯与行为习惯培养的好。无论是坐、立还是行�学生的动作一律整齐划一。比如上课时师生问好�学生都是分别向左向右迈一步�然后向老师鞠躬问好�动作很整齐�听不到一点挪动凳子的声音。在课堂学习中学生无论是举手�还是回答问题�还是到黑板上板演�或者到讲台前演讲也都是动作整齐标准划一。曾有专家对此举进行过质疑�但是我认为只要是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只要是有利于孩子发展的统一要求还是有必要的�比如正确的书写姿式有利于保护眼睛�有利于骨骼的正常生长�有利于字的美观�就应该大力提倡。当然一节课过多的要求使学生疲于应付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就适得其反了。

二是老师把课堂营造成了情感场。表现在教师方面�教师对学生倾注了满腔的爱心�

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教师总是能以最佳的方式理答�并且让每一个回答问题的学生都心花怒放。这也许正如她本人在课后说课时所说�她这节课是很多老师集体智慧的结晶。但她敏锐的课堂机智�举手投足所释放出来的对学生天然的爱心�是无法准备与设计的,它来自于教师的本能�来自教师对自己工作的无限的热爱。对于回答问题犹豫的学生,她会说�‚说吧�孩子�‛鼓励的话语和激励的眼光使孩子放弃了胆怯�大胆作答。对于回答问题声音比较小的学生�她会说�‚大声点�孩子�你会更棒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句话被房老师在课堂上诠释得淋漓尽致。另一方面�老师在教学时也非常重视学生情感的投入�在读生字词时�我们一般的老师只会注意到让学生读准就可以了,但是这位老师不是�她不但要求学生读准字词的发音�还要读出字词所表现的意境�还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神态把这种意境表现出来�这就给枯燥的知识注入了生命的色彩�让学生感觉到这是在学习自己的知识�在活动中授受了教育�丰富了情感�感受到了乐趣�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第二阶段�组织者介绍这次主题研修活动的前期准备课的过程。执教教师共上了五次课�变了六次教案�并播放了同一环节三次上课的课堂录相�通过录相�可以明显地感觉到教师对课堂的优化。

第三阶段�房桂莲老师反思课堂。她说她磨课最深的感受是课堂教学要从孩子的学习出发�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要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老师要有意识地把自己放在次要位臵等。

第四阶段�听课教师质询。听课教师共分成了三个大组�青年组、同伴组、中心组。每组分别把自己地这节课的理解、感悟与困惑以大字报的形式到讲台前展示。

第五阶段�团队研讨。根据上一阶段各团队提出的问题和困惑�团队有选择地进行研讨�商量应对措施。

第六阶段�研修团队代表发言。问题解决的措施与方法�并接受其他教师的质询。

第七阶段�教研员总结提升�专家引领。教研员总结了教师研修的理念�你告诉我,我会忘记�我参与我会理解�我做我会记住。这个研修理念同样适应于我们的课堂。

我的认识�

�一�同伴研修是适合教师的学习方式。

同伴研修活动增强了教师的分享意识�不是单纯地去看、去听、去思考�是适合教师的成人学习活动。它具有以下特点�

1、满足教师‚学以致用‛的学习需求�

2、努力改变旧有的、类同于学生‚授受式学习‛的教研活动模式�

3、适时提供围绕明确主题�适合于有相近学习需求的教师进行分享互助的平台�

4、尝试建立对教师已有经验进行分析、加工与提炼的资源再生机制。�二�关注同伴研修的实施策略

同伴研修指的是有着相似或相近的教师群体�在组织者的引领下�结合共同关心的话题、主题�依据自身已有的经验展开的个人反思、平等交流与后续实践的建构性学习过程。

1、组织者要搞好活动设计�包括研修主题、参与人员、参与过程、后续研究、加工提升等�

2、参与者要树立不同于以往的学习心态�研修活动的特征是开放与接纳�没有批评没有建议�就没有办法改进�

3、研究主题的确立要指向明确�一定是真实情景中的真问题�

4、关注经验型教师资源�研修团队一定要吸纳经验型教师参与�最好能吸收各类教师进入研修团队�通过多元智慧碰撞�把局部问题归纳成系统的经验。

5、搞好校本教研�落实同伴研修的实效性�要坚信每一位教师都是资源。

四、教研组姓应‚研‛不姓‚教‛——落实校本教研有效性的根本保证 我们观摩了两节课堂教学�下午听取了中关村中学校长邢筱萍的《努力创新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报告。通过一天的观察与思考�我们一致认为�搞好教研组建设是落实校本教研有效性的根本保证。

�一�重新审视新课程下学校教研组功能

1、发挥教研组研究功能。教研组应该姓‚研‛不姓‚教‛。以‚研究‛搭台使教研组有学术气。具体操作可以是�教研组——研究主课题�备课组——确立子课题�教师——承担具体研究任务。一个主导教研组活动的研究课题�往往决定着教研活动的方向、价值、深度和效果。组织本组教师研究教材、教学方法、学情、学习方法等�通过经常性的研讨活动�教师的思维、兴趣与激情必然会得到培养与激发�教师的业务水平也自然会得到提高。教研组的地位与重要性也才能很好地得到体现。

2、确立教研组指导监督、激励功能。教研组的指导功能要以教研组确立的‚目标‛来引领。教研组目标的确立要与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相结合�从而使教研组的发展有志气。这样就更能发挥目标的导向作用�目标的激励作用�目标的凝聚作用�目标的动力作用。于是大家都朝着即定的目标努力�就会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的进行研讨、寻找解决的途径。从而使本组教师切实感觉到教研组的指导作用。

3、抓好教研组资料搜集整合、实现资源共享�充分发挥教研组培养功能。学校的发展主要依靠教师�而培养教师的职能离不开教研组。因此说教研组是学科教师专业成长的摇篮与土壤。教研组要以‚活动‛优化来体现教研组有朝气。作为教研组�必须把培养本组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任务摆在重要位臵�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空间�成长发展的平台。让优秀的教师成为名师�使落后的教师成为先进�推动本组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提升。

4、发挥教研组组织服务和管理功能。学校的基本构成是教师与学生。学生的管理非常重要�但是最终还得落实到教师身上。教研组是学校管理的基本单位�同学科教师聚集在一起�大家可以一起学习、讨论、研究�一起交流解决问题的心得�分享工作经验。同时教研组必须承担起管理本组教师的重任。从常规工作到教育教学对本组教师进行必要的督促与管理�帮助本组教师提高认识�自觉遵守劳动纪律�爱岗敬业�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

�二�教研组应立足校本教研�搞好四个研究

1、案例研究。案例是一种记载教育教学典型事例的有效手段。课例研究、题例研究本质上属于案例研究。案例研究体现了校本研究的实效性。一线教师拥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遇到过许多具有典型意义和研究价值的案例。教师要有挖掘典型案例的意识�要懂得案例研究的基本方法�要形成积累和交流案例的习惯和制度。

2、专题研究。专题即专门的问题�专门的话题。当前学校教研活动流于形式�问题在于�主题不够突出�范围比较宽泛�内容经常重复。提倡教研活动专题化�形成‚问题库‛�问题转化成‚系列专题‛�专题尽可能小��一个活动研讨一个专题�解决一个问题。专题研究体现了校本研究的针对性。

3、叙事研究。叙事研究是以故事为载体�通过对过去事件、现在的影响以及未来的期待的描述来建构教育生活意义的一种研究方式。教师要勤于思考�善于观察�做有心人。处处皆留心�时时要反思�不要放过任何细小环节。叙事研究体现了校本研究的生成性。其成果表现形式有教学故事、教育访谈、教育随笔等。

4、反思研究。反思是一种内省活动�‚吾日三省吾身‛。反思是人的一种积极的生命活动,是教师对教育教学活动的深层次的思考和理性的探究。反思研究体现了校本研究的生命性。学校应该提倡教师撰写教学反思,并将教学反思编辑成册,以积累和形成校本研究的成果。

五、双师同堂�体验建构——有效的校本研修方式

我们听取了北京市教科院小学部主任吴政宪教授作的报告《以高质量的研修活动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吴政宪教授成立了以北京市部分骨干教师为成员的小学数学教师研修团队,并定期到师资薄弱的县区开展教师研修活动,她们把研修的目标聚焦在课堂实践,锁定在一线教师身上,以案例为主线采用行动干预的研究方法,通过生动形象的研修现场震撼教师的心灵,使一线教师和研修团队产生思想上和情感上的共鸣,从而产生我要改变课堂教学的愿望。她们提出的研修口号是‚每节课改变一点点,我们会走得越来越远。‛她在报告里提出了一种崭新的教师研修模式---双师同堂。所谓双师同堂,顾名思义就是两位教师同上一堂课,当然这两位教师的教学水平相差很大,一位应该是专家型教师,他在课堂中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另一位是职初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实施者。双师同堂共分为四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原汁原味的生态课堂。以专家引领下的教师研修团队走进一位教师的课堂进行现场听课。

第二步�共同会诊�集体备课。研修团队对这节课进行会诊,指出问题并商讨改进措施,彼此分享同伴的智慧。并帮助执教教师进一步修改教案�形成新的教学方案。第三步�双师同堂。专家和执教教师同时上课�执教教师仍然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实施者�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问题时�执教教师想直接告诉学生答案时�专家教师会站起来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去�她不是直接告诉学生该怎么做�而是以问题引领问题�用问题启发问题�通过学生的思考去清扫学生学习道路上的障碍。吴政宪老师讲了她和一位青年教师双师同堂时的一个片断�青年教师让一位学生到黑板上用量角器量一个角的大小�而这名学生身体比较矮小�他怎么也够不到黑板上的角�青年教师好象没有发现这个学生的困难�这时吴老师走上了讲台�把孩子抱了起来让他量角。事后青年老师感慨地说�‚我怎么就没有想到把学生抱起来呢�‛双师同堂能够更好地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能够更好地关注学生在课堂中出现的错误�因为问题和错误是课堂教学中最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双师同堂是有效的校本研修方式�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参与者是心动的�是促使参与者思考的�铃声响了而思未断�这个过程是成就他人而丰富自我的过程。

第四步�巧设再研修。研修团队对双师同堂的课堂教学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在认识分享他人的经验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一位教师什么时候进步快�当这位教师能进行主动反思的时候。一位教师什么时候能够主动反思�当教师受到刺激�当他心动的时候�当他的教学情感受到震撼的时候�他就会进行主动的反思。所以�好课不是说出来的�不是模仿出来的�是练出来的�是研磨出来的。好教师不是教出来的�是在教学实践中摸爬滚打历练出来的�

六、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以课例为载体的校本研修 7月2 5日我们听取了上海市教科院张丰博士做的《教师在教育行动中成长�旨在改进课堂的校本研修》的报告。通过他的报告我们了解了以课例为载体的校本研修意义、途径和方法�他的基本观点是�

�一�校本研修的基本理念�

1、研修的目的�改进教学、发展自我�为自己而研究�研究自己。

2、研修的方法�行动中研究�行动中学习�一边工作�一边研究。

3、研修的形式�以课例为载体�正式与非正式研究相结合。

4、研修的过程�强化合作交流�开发差异资源。

5、研修的关键�

有主题�每次研修要解决一个什么问题�

有基点�第二次研究在第一次研究的基础之上�每一次都有共识� 有方法�方案设计、全息记录、黑板、大字报� 有改进�把研究成果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去。

6、研修的成果�个人情景化的知识�不断地行为改进� �二�课例研究的基本途径�

1、原行为阶段�关注个人已有经验的教学行为。

首先是对教师个人的课堂教学进行全程录相�然后研修团队根据分工对录相进行全息记录�全息记录一定要反应教师课堂教学的真实情况�包括师生在课堂上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进行详细的真实的记录。接着对课堂记录进行细致的分析�

⑴教学结构的分析。分析课堂教学的教学结构、教学环节�每一个教学环节可分为几大板块�每一个板块的时间份额。根据每一个教学环节在课堂教学中的位臵及所占用的时间�可以看出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哪里�并与目标相对照�看时间与精力是否合适。

⑵教学活动的转换。教学活动可以分为四类�教师讲、师生交流、学生独立思考、学生合作探究。通过教学活动的转变的分析可以总结出师生在课堂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⑶课堂提问的记录与分析。包括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共有多少问题�问题的有效度�问题的思维含量等等。

⑷课堂反馈记录。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的回应方式�理答的种类�理答是否科学合理。

⑸结构性语言记录。

⑹学生回答�学生回答的人数、种类�全面度、思维度、深刻度。⑺学生学习状态的记录。⑻移动线路记录�通过记录教师在课堂内的移动路线�可以总结出教师关注的是哪些学生�哪些学生被边缘化。

⑼叙事性的文字。⑽师生语言的互动分析。

总之�课例分析我们要关注两点�一是关注知识的传授�即高认知水平�二是关注学生发展�即高参与度�根本目的在于提高教学质量。

研修团队根据课堂的全息记录根据小组分工对课堂教学的具体问题进行细致分析,形成观察分析报告�报告包括�小组研究的主要任务即课堂观察的主题�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参与度还是问题创设的有效度�是学生活动的有效度还是教师的教学面向等等�根据课堂教学全息记录所筛选出的针对小组研究问题的课堂教学实况�针对课堂实况的观察与分析�重点是存在问题及问题所产生的后果�针对课堂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改进措施或应对方案。

整个研修过程执教教师都要全程参与�最后研修团队把第一次的研修的结果以材料的形式递交给执教教师�目的在于让执教教师通过研修活动寻找出自身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差距�便更好的改进教学。以课例为载体的校本研究�不仅关注文本的学习和相互讨论�而且更多的关注教师教学行为的连环跟进。

2、新设计阶段�关注新理念新经验的课例设计。

通过研修团队的分析、记录、讨论、研究�新的教学理念在活动过程不断地碰撞新的教学经验不断地产生�同伴间方法的交流与智慧的共享不断积累�促进执教教师改良自己课堂教学的愿望。

在专家引领、同伴互助和自我改良的促进中�执教教师根据第一阶段的研修成果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方案进行再设计�这次设计要体现新理念、新经验和研修团队共同研修的成果。

3、新行为阶段�关注学生获得的行为调整。

执教教师使用新设计的教学方案走进课堂�通过教学行为的改善体验教的方式和学的方式的改变而引起的课堂行为的变化�树立专业发展的信心。

整个研修活动应该引导教师产生两反思:反思一�寻找自身与他人的差距�这个反思应发生在一二阶段之间;反思二�寻找设计与现实的差距,发生在第三阶段后。有效的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最有效的方式。

�三�我的反思

1、校本研修应该以‚做‛为中心�做教师自己的问题。

研究有主题�校本研修的目的在于解决教师自己的问题�从教师教学的实际出发,做有主题的校本研究是落实校本研究实效性的先决条件。骨干教师领跑�充分发挥学科骨干、教学带头人、课改积极响应者的带头、辐射作用�有这些教师的领做才能形成校本研修的氛围�是有效校本研修成为可能的基本保障。注意研究策略�我带你�你帮我�大家帮大家�做透、看透、想透。

2、养成对家常课质量经常检视的习惯。

校本研修的常态化的前提是关注常态课�研修团队对常态教学进行审视、观察、研究�不断积累有效的实作性的经验�使课堂教学处于不断地跟进性的改进过程中。

3、校本研修的三个关注点。

关注学科内部及其实质。迄今为止的课堂�大多数以学科教学为载体�‚去学科‛的课堂改进至少是一种缺失�不了解、曲解学科本意的改进甚至是一种危险�

关注小组学习。强调集体智慧�建立教师与教师�研究者与研究者合作学习的行为主体�

关注主体悟性。强调‚学懂的东西做出来�做好的东西说出来‛�注重通过主体悟性把行为与理性联结起来�做到‚说中学�做中学�学中学‛。

七、我们的总结

经过十天的紧张学习、观摩与讨论�我对校本教研有了更加准确和清醒的认识,只要是基于学校的教研活动都属于校本研修的范畴。通过不断地学习与反思�我们普遍认为�学校的发展关键在教师,教师的发展在课堂�课堂的改善在于问题的不断解决�解决教学问题最佳方式是建立教师研修团队。作为校长,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应认识到促进学校良性地发展,不断地进步要做到四个关注:�

1、关注教师。特级教师于渏说�‚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发展。‛对于学生来说�教师质量这个变量远比其他变量重要的多�提高教师的真功夫才是解决课程教学问题的最后保障。一位校长应该树立的最重要的教育理念就是教师优先发展理念�优质学校是以让学生成功为标志的�而学生的成功要基于教师的成功�那么教师成功的平台由谁来找寻�应该由校长来搭建�这样评价好校长的标准就有了�那就是看这位校长是否为教师的成功搭建平台。

著名教育专家李希贵曾说�‚当学校把教师放在第一位的时候�教师也会把学生放在第一位。‛一所学校有什么样的教师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而不是有什么样的学生就有什么样的教育。当教师感到被领导重视时�当他们感到自己独一无二时�教师就会以无比豪迈的心情就会创造出比平时多得多的价值。校长的工作就是让每一位教师感觉到自己被不断地重视�自己的专业水平在不断的增长�学校在不断地为教师创造专业成长的机会与平台。

2、关注课堂。关注教师就是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专业成长的地点在哪里,在课堂。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主阵地,脱离课堂的校本教研必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师的专业成长实质上就是课堂教学水平的成长。

校本教研实质上就是草根教研�草根就是一线教师的教学实际�校本研修必须以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为研修的主要原则�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老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为研究的主要目标�以课堂教学和学生的成长为主要的研究对象�真正把校本研修作为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发展的一个抓手和助推器。

关注课堂首先应关注教师的原生态课堂�关注原生态课堂的目的在于发现问题�通过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工作思路�使课堂教学不断改善�使教师实现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专业成长模式�通过不断的反思�不断的行为跟进,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3、关注专题。关注课堂就是关注课堂中的问题�关注问题的目的为校本教研寻找专题。专题即问题�问题即校本研究之标。校本研究应采取层进式的研究方式�每次解决一个问题�每次使课堂教学有一点点的进步就是最好的效果。学校在推进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建设中�就十分强调�学校、教研组、教师个体在一定阶段都要基于实践选择研究专题�确定研究重点�围绕重点做出亮点�创出特色。

每次校本研修活动可以借鉴以下步骤:基于实践、选择专题;学习理论、思考问题;确定课例、集体备课;课堂观察、评议研讨;总结反思、提升经验;用于实践、行为跟进。

4、关注团队。团队研修是校本研究的基本组织方式�同伴互助�智慧共享是校本研修的基本特征。学校内教研组是一个基本的校本研修团队�他们的校本研修行为最经常,解决的教学问题最多,但是以教研组为本的校本教研多是解决一些学科层面的教学问题�并且随机性比较强�缺乏层次性、递进性、系列性、跟进性�并且形式化现象严重�应该加强教研组的校本教研的实效性研究�去除校本教研形式上的内容�增强计划性、系列性、递进性�增强以教研组为本的校本教研的实施性。

学校可以成立跨学科的校本研修团队�成员可以是学科骨干、业务骨干�主要任务是研究全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教学问题与困惑�研究应以课堂为平台�以课例为载体�以文字分析和观察调查为主要手段�以递进式指导为主要的行为方式�促进团队及团队以外其他教师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区域内可以成立学科校本研修团队�成员由学科教研员和学科骨干及中心组成员组成�发挥强强联合、优势辐射�分层推进的作用。通过对全区的骨干教师、青年教师、职初教师的不断的研课、磨课活动实现对全体学科教师的分层指导、分类推进。学科研修团队也可以走进薄弱学生�象吴政宪小学数学团队那样进行双师同堂、同课异构等形式�促进薄弱学校师资水平的提高。

松下总裁幸之助在为松下公司定位时说�‚松下公司主要是制造人才�兼而制造电器。‛有感于幸之助的这句话�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说�我们学校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名师。我们把学校的每一位教师都朝着名师的方向去培养�那么谁还会心有旁骛呢�今天我们的学校�应该成在有效的校本教研。

第二篇:最新中小学音乐教研组校本教研工作计划

最新中小学音乐教研组校本教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针对我校实际,以 “构建快乐高效的音乐课堂教学模式”为目标,建立一种“求实、创新、合作、探究”的教育理念,紧紧围绕音乐课程新标准,努力创建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音乐课堂,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以课程改革实验为契机,把更新教育观念脚踏实地地贯彻到教育改革的全过程中去,结合新的教育思想,提倡音乐教学在“基础性、科学性、开放性、创新性”上开创新路。抓教学常规管理,建立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规范指导教师的教学的行为,对提高音乐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发展。

二、教研主题

关注音乐活动设计

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

三、教研组成员分析

本教研组成员共7人,其中,邓婉雁老师、王磊老师都是高级教师,陈微微老师、秦碧簧老师、郑婉婉老师、白艳艳老师都是一级教师,付小娜老师为代课老师,他们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教研能力强,有较强的责任心,平时也非常认真。

四、主要工作目标

1、加强对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积极参加校本培训,强化校本研究。

2.本学期,我们音乐组全体成员将认真贯彻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要点,认真执行工作计划,以更新观念为前提,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组织全组成员认真研究校本教研,努力创建先进的,积极的音乐教研组。

3.采用“集体备课”“一课多研”等形式,将“学习,实践,反思”始终贯穿于教学活动中。

4.营造“学习型”“研究型”的音乐教研组。学习理论运用于乐教学实践,促进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五、具体措施

1、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九年义务教育音乐新课程标准,转变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运用新课程理念研究新教材的知识结构,把握新教材的教学要求,探索新教法,研究新学法,建立有效的教学常规,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将课改精神落到实处,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结合课改精神提出以下教学建议:

(1)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2)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学生为主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为一体的教学目标体系;构建以“合作、探究、自主、创新”为主要特征的主体式发展性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采用听、说、唱、玩、想、演、做、画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在活动过程中体验、感受,培养兴趣,提高能力。

(4)灵活选用各种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利用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来创设情景,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3、县市中小学生艺术节比赛工作

4、加强教科研方面工作力度,要求专职教师每人每学期至少撰写一篇课改论文或案例,参加各级音乐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

5、团结音乐组成员,形成积极向上的教研组风气。通过听评课活动,作到听、评、导、学,推动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达以教师教学经验的丰富。同时中青教师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6、抓好师资培训,造就高素质教师队伍。支持音乐教师加强自身素质,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学习以及各级各类音乐比赛。采取相应措施促使音乐专职教师的专业素质、使教学能力进一步提高,优秀专职教师教学水平达到区优质课标准,新教师教学水平达到新课改合格课的标准。

“优秀教研组”校本教研活动策划书

周次

主题

校级活动

主   持

第1周(9.2--9.8)

1.希沃白板操作信息技术培训

1.师德培训

2.制定教研组计划

周第2周(9.9--9.15)

布置本学期音乐学科相关工作内容

1、音乐组成员计划制定

2、音乐计划上交,上传智

慧校园、博客

3.教研组长会议

第3周(9.16--9.22)

筹备校园艺术节活动方案

分配各项工作任务

第4周(9.23--9.29)

制定项目学评评价方案

年段制定项目学评方案

第5周(9.30--10.6)

如何撰写案例、反思

案例、反思叙事评比

第6周(10.7--10.13)

关注音乐活动设计提高学生音乐核心能力(一)

主题教研开课——白艳艳

《放牛山歌》

第7周(10.14--10.20)

集体备课

组内教研活动

第8周(10.21-10.27)

关注音乐活动设计提高学生音乐核心能力

(二)主题教研开课——秦碧簧

《愉快的梦》

第9周(10.28--11.3)

艺术素养监测活动

准备迎考艺术素养监测

第10周(11.4--11.10)

关注音乐活动设计提高学生音乐核心能力

(三)邓婉雁校长讲座

第11周11.11--11.17

声乐比赛

艺术节活动一

第12周11.18--11.24

器乐、舞蹈比赛

艺术节活动二

第13周(11.25--12.1)

课本剧比赛

艺术节活动三

第14周(12.2-12.8)

大合唱比赛

艺术节活动四

第15周(12.9-12.15)

集体备课

组内教研活动

第16周(12.16--12.22)

小学音乐“新常规·新设计”评比

组内学习分享

第17周(12.22-12.29)

期末教学检查

期末教学工作总结

第18周(12.30-1.5)

教研工作总结

根据考核情况,结合数据质量分析

第三篇:沈河区中小学校本教研优秀教研组申报材料

沈河区中小学校本教研优秀教研组申报材料

我校自进入“改革试点示范校”行列以来,九十四中学语文教研组在校领导及各部门支持配合下,开展了各种学习、研究活动,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了教研组的整体实力和教育教学质量,走在学校校本教研的前列。也逐渐形成了自有的教育教学模式,具备了独特的“校园文化”。在学校的大力推荐下,我们语文教研组特此申报“沈河区中小学校本教研优秀教研组”,申报条件及具体内容如下:

自然条件:我校语文教研组现有语文教师13人,均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其中市级语文学科骨干教师1人,区级语文学科骨干教师5人。

学科教研活动情况:

语文教研组把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放在首位。教师不仅具备良好的政治道德素质,还具有健康的心理性格和良好的行为情操。因此在工作中同志们具有很强的亲和力,永远将团结协作精神放在第一位。同时大家更重视知识能力素质的提高,共同钻研基础专业知识,经常研讨创新,拓宽教育教学思路。为此,各备课组教师为实现授课的目的性、科学性、实践性、艺术性及实效性,组长认真组织每周的集体备课活动,做到“三定”、“三研究”、“四统一”。即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研究重难点、研究双基能力、研究教学方法;统一目标、统一作业、统一测试内容、统一进度。将组内教师共同研讨通过的最科学、实用、有效的方式方法在学校推广普及。在我们组内对一名教师的评价标准是:由看谁课讲得好,到看谁对学生指导得好,看谁对问题分析得透,看谁的学生学习效率高。为此,语文教研组在校领导的支持下,根据我校的学生情况,积极开发语文学科校本教研课程,集集体智慧,共同编撰了“创新阅读”一书,为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质量开辟了一条新路。而这些都离不开学校的支持和帮助。学校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外出学习机会,也安排了各种形式的学科教研讲座来提升我们教研组的整体素质。

自2004年暑期以来,学校与首都师范大学联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吸纳先进的教育理念,开拓教师视野,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机会。语文教研组的全体成员很荣幸的分三期参加了首都师范大学改革发展学校的培训,接受了许多新鲜的信息,新鲜的理念。回来之后,大家展开了多次座谈,交流自己的学习感受,并将理论学习运用到学校开展的“四课”当中去。骨干教师上好示范课,带动青年教师的教学热情,给青年教师提供一个学习的机会。青年教师则上好每一节汇报课,并请组内教师及区教研室语文教研员一起听课、评课、议课,展开交流,提出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形成良好的研讨氛围。得到了区教研室的好评。也正是我们组内教师毫无保留的畅谈,给大家一个学习、交流、提升的平台,使我们语文教研组的整体实力和教育质量有了较大的提升。

目前,组内部分教师已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模式,得到了市区专业人士的好评,在学生和家长中享有良好的声誉。

语文学科市级骨干教师高雅军同志是一位有着丰富经验和独特见解的教师,在新形势下更注重学生的实际学情,走在了学校语文学科校本教研的前列。她的课堂清新、有序,短短几个月时间,学生们已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与教师心有灵犀,配合十分默契,既体现了教师的引领作用,又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再配以高老师那清亮、优美的朗读,任何一位听课者都会有意犹未尽之感,让人流连往返。如果用文学体裁来表述的话,高老师的课堂就如同一篇清新、隽永的配乐散文。

语文学科区级骨干教师钱文玲同志,从教仅仅几年时间,就小有成绩,多次做区级以上的观摩课、优秀课,并获一等奖。她是我们语文教研组最具个性化的教师,是学生眼中最具魅力的朋友。她的语言风趣、幽默,她的课堂时有笑声,她的学生活泼可爱,极具表现力。她似乎天生就是一名学生喜爱的教师,但是我们知道欣赏的背后是她孜孜以求的那份执着事业心。钱老师的课堂高潮迭起、时有冲突,更像是一场扣人心弦的戏剧。

而语文学科区级骨干教师孙艳丽同志,则相对沉稳、成熟。她的创新教研课曾在2005年全国教学研讨会评优活动中荣获二等奖,撰写的论文也相应获奖。多年来坚持指导学生写作,每届均有学生在省市、全国作文大赛中获奖。她的课堂就如“周庄水韵”娓娓道来,老师讲得动了心,学生听得忘了情。她的课堂有始有终,有理有情,让人心潮起伏,难以割舍,就如同张爱玲笔下的篇篇小说。

此外,组内还有多名教师及学生在省市区级各类大赛中获奖,并得到了校领导及同行们的好评。

我们教研组还积极配合区教研室开展各种教研活动,并不断的总结经验,在组内及区内进行交流,每周上交一份教学案例及课后反思,在工作中进步,在总结中提高。而且每学期组内的教师都设置一个研究课题,抓住教学工作中的细枝末节,从中发现问题,有所创新,使我们在学习中探索,在探索中成长,尽快完成由学习型教师到研究型教师的转型,更好更专业的进行教育教学。

目前,九十四中学语文教研组校本教研活动已形成制度,教研活动的目的性、针对性较强,活动纪实专人、规范,形成了一整套具有自己的独特风格,符合学生学情的教育模式。故特此申报“沈河区中小学校本教研优秀教研组”。我们九十四中学语文教研组全体教师期待并接受评选领导小组前来检查指导。

申报单位:沈阳市第九十四中学语文教研组

二〇〇五年十二月八日

第四篇:中小学校本课程建设与开发

中小学校本课程建设与开发

南宁市第二中学

岑盛锋

2018.8.26

南宁市第二中学

课程文化和综合实践课程介绍

评价一所学校好不好,关键看

两点,一是卓越严谨的课堂教

学,二是充分全面的课外活动。

而一所学校的实力是由这所学校的课程数量和质量决定的。

一、背景:学校的样本课程应顺应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

2014年9月4日

教育部《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两依据一参考

2016年9月教育部公布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一个中心三大方面六项内容18个基本点”

2017.9.24“两办”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关键能力

2017年9月25日,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

课程指导纲要》的通知

一个中心:全面发展的人

三大方面: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

六项内容: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

18个基本点: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乐于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劳动意识、问题解决和

技术运用这18个基本要点

二、校本课程建设的关注点

1.课程原则

全面发展

个性选择

档案袋需要(新高考)

二、新形势下课程建设的关注点

2.课程目标:支撑终身发展的关键能力

(1)培养认知能力

(2)培养合作能力

(3)培养创新能力

(4)培养职业能力

三、新课改背景下的学校课程变化趋势

综合性、校本化、谱系化

【案例】上海中学课程图谱示例:上海中学的学校课程图谱由

“重立志”的资优生德育课程子图谱、“重激越”的学习领域课程子图谱、“重挖潜”的优势潜能开发课程期望子图谱三大部分组成。三个分图谱都有基础型和发展型两大部分,三个分图谱既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形成了近10个学习领域的880多个科目与模块供学生选学,为高中阶段推进创新人才的早期培育提供了良好的载体。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学校课程变化趋势

【案例:建平中学课程谱系】

语言学科群

文史哲学科群

自然科学学科群

艺术学科群

STEAM

学科群

四、新课改背景下学校课程建设的重点

实效德育课程

学科拓展课程

思维创新课程

财商培养课程

STEAM

课程

综合实践课程

职业体验课程

社团活动课程

学校校本课程设计:

学校目标—学生需求—教研组计划—教师申报课程系列结构:

领域——学科——模块

五、高中校本课程建设案例分享

南宁二中课程文化设计与实践

第一部分

顶层设计---构建魅力课程体系

基于促进学生潜能全面开发、个性充

分发展的生态型课程

1.创建魅力课程图谱

2.完善魅力课程体系

基于以人为本,基于加德纳多元智能

理论和马斯洛需要

层次理论,基于潜

能充分开发,基于

彰显个性气质魅力,基于因材施教原则,构建二中特色课程

体系。

完善魅力课程体系的路径选择:

(1)

国家必修课程开足开齐、吃透研透,形成校本化

(2)

国家选修课程优化分解、模块多选,形成个性化

(3)

校本必修课程精心打磨、传承创新,形成品牌化

(4)

校本选修课程开放开发、深挖潜能,形成特色化

在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的开发过程

中,已提供与核心素养培养相配套的拓展选修课程150多门,涉及7大领域:

(1)

科技创新类课程

(5)公民素养类课程

(2)

学术拓展类课程

(6)国际视野类课程

(3)

艺体特长类课程

(7)社团实践类课程

(4)

大学先修类课程

形成了4大系列特色课程模块:

(1)

通用技术课程—技术实践,科技创新

(2)

心健教育课程—健康成长,终身幸福

(3)

大学先修课程—高端需求,个性培养

(4)

苗圃计划课程—专业引导,提前育苗

四大课程模块

四大课程模块

着力打造国防军训教育、绿色环保教育、校情校史教育、三典仪式教育等4门校本必修精品课程和

30门校本选修精

品课程。

国家与校本的必修与选修课程

四大课程模块

国家与校本的必修与选修课程

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内化课程



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等7大学习领域

四大课程模块

学术拓展类、体艺特长类、科技创新类、综合实践类、公民素养类、大学先修类、国际视野类等7大类型

国家与校本的必修与选修课程

二中校本特色

化的创新课程

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内化课程

四大课程模块

国家与校本的必修与选修课程

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内化课程

二中校本特色

化的创新课程

从“供给型过渡到需求型”的二中显隐课程

第二部分

课程实践

学术拓展:元祖论坛、百家讲坛、慧弘讲堂

元祖论坛

第二部分

课程实践

学术拓展:元祖论坛、百家讲坛、慧弘讲堂

慧弘讲堂

百家讲坛

第二部分

课程实践

体艺特长:运动会、艺术节、艺术特色选修课

戏曲进校园

启天艺术节

世界冠军进校园

第二部分

课程实践

体艺特长:运动会、艺术节、艺术特色选修课

舞蹈选修课

书法选修课

第二部分

课程实践

科技创新:科技节、机器人竞赛、信息竞赛、创客(VR)

机器人竞赛

青少年科学体验

创客实践室

第二部分

课程实践

科技创新:科技节、机器竞赛、信息竞赛、创客(VR)

创客竞赛

科技节

第二部分

课程实践

综合实践:志愿者活动、社会实践

保护母亲河

义务植树

第二部分

课程实践

公民素养:道德讲坛、爱国主义教育、卫生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成人礼、消防安全教育

感恩教育

防溺水安全教育

第二部分

课程实践

公民素养:道德讲坛、爱国主义教育、感恩教育、卫生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成人礼、消防安全教育

成人礼

反恐防爆教育

第二部分

课程实践

大学先修课:同济苗圃计划

结题报告

苗圃夏令营

第二部分

课程实践

国际视野:夏令营冬令营游学、英美国家文化选修课

全球青少年文化大使活动

英美文化选修课

第二部分

课程实践

精品校本选修课

认识一百种鸟类

古琴

第二部分

课程实践

精品校本选修课https://mp.weixin.qq.com/s/K9KZCbPBS8ezewwWWuzxeQ

生活中的物理

环境化学

学校在办学过程中要始终在思考与实践这三个问题:

一是培养什么样的人?

二是怎样培养人?

三是为培养这些人能提供哪些支持和服务?

1.校本课程建设第一步:做好课堂内与外的平衡

工作。

现实中的学校太关注了课堂教学,而忽视了课外活动。需要说明的是,课外活动、学生社团大多数都与具体的课程相联系的。课外活动是课程的延伸与应用。从某种意义上讲,一所学校的实力,是由这所学校课程的数量与质量决定的。

2.学校课程建设第二步:课程分与合的统整工作

学生在校要经历一件事情、一种项目、一个活动,理论意义上讲,这些事件都有可能成为课程,因此,学校就拥有了不计其数的课程。当

这么多课程在学校产生时,学校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要这些课程进行

分类。但无论哪一种分类方法,一要能够自圆其说,二要能够反映学校

传统,三要能够体现特色优势。而这一切必须建立在课程目标、课程内

容、课程实施、课程组织、课程管理和课程评价等基础上,才能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课程

珠海市香洲区香洲一小校本课程开发的总目标

是构建幸福人生素养,下设五个子目标,分别为人文素养、健康素养、科学素养、艺术素养、实践素养。为实现这五个目标,学校从四个层面三个层级分别给予落实,并设置相关课程。第一层落实在学科基础类课程,主要是打造幸福人生的课堂文化,这是按照学校的目标对国家课程进行校

本化改造。第二层次是开展活动拓展,第三层次是活动探究类课程开发。这一课程设置将原有的国

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扁平化,通过整合、拓展、补充等方式整体构建学校课程。

3.学校课程建设第三步:做好课程选择定与动的设置工作。

不同学段,课程的性质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单科课

程与综合课程并存;高中阶段,以单科课程为主。

正因为如此,在课程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段的特点、学生的特点以及课程的特点根据培养目标,学校应该设置哪些课程是必选的,因为这

是体现了学校的意志和要求;哪些课程是自选的,因为这是反映了学生个性化的需求。

4.学校课程建设第四步:做好课程推进先与后的计划安排。

学校在课程建设过程中,一定会进行一个系统的梳理,这个梳理包括从专家的视角、行政的视角、师生的视角、家长的视角以及教育发展的趋势等方面对学校课程进行诊断,拟出学校课程建设最需要解决的若干个问题,然后将之排序。

在选择突破的时候,是选择最难解决的呢?还是选择最易操作的呢?教育只能从可以改变的地方做起。在完全不可改变的地方,哪怕再强势的教育也很难发挥功效;在容易改变的地方,哪怕是在弱势的教育也可以产生影响。我们经常付出了很多,但收获却很少,这很可能是因为我们在很难改变的地方停留太久,却忽略了容易改变的地方。

5.学校课程建设的第五步:课程质量高与低的研发

21世纪技能包括:一是学习与创新技能(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创造性和创新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二是数字化技能(信息素养;媒体素养;ICT(信息、通讯与技术)素养)。三是生活与职业技能(灵活性和适应性;主动性和自主性;社交与跨文化交流能力;生产能力与绩效能力;领导力与责任感)。

因此,学校课程建设过程中,要尽可能想清楚核心学科是哪些?21世纪技能如何培养?能否形成一个技能序列,尽可能体现学段的特点、学生的特点、教育的特点、学校的特点,倘若能够实现,这样的学校课程一定是最有生命力的,一定是学生最喜欢的,一定是教师们最认同的。

谢谢聆听

第五篇:加强教研组建设 提升校本教研实效性(写写帮推荐)

加强教研组建设 提升校本教研实效性

万州区 重庆市万州沙河中学 杜 兵 电话:*** 中 学

内容摘要:校本教研是教师改善自身行为的反思性实践和专业成长的过程,它强调教师在实践中开展研究,把自己的实践行为看作是一个研究的过程,实质是教师反思性的实践。校本教研的实施需要借助于教研组这样的团队平台,通过组内成员间的分工合作,共同研究,思维互补,经验共享。因此,教研组作为学校管理教研工作的基层组织,其活动效率对校本教研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教研组 校本教研 实效性

校本教研是立足于学校,以增强教育教学活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为目的的研究与改革活动。这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收效最为直接、最为显著的教研层面。它是以教师所面对的实际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者,以课堂为主阵地的教育教学的研究活动。校本教研是教师改善自身行为的反思性实践和专业成长的过程,它强调教师在实践中开展研究,把自己的实践行为看作是一个研究的过程,实质是教师反思性的实践;同时教师反思性的实践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研组是教师最基层、最日常、最具研讨性的学习型组织,是学校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实施校本研究,培养研究型教师的教学业务组织,是把先进教学理论转化为教师自觉行为的智慧型集体,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摇篮。重视并不断强化教研组工作,对优化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名学科、名教师,构建学习型校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由于教研组工作形式化、单一化,竞争机制不合理,工作反馈机制不够健全,教研工作缺失校本关照等问题的存在,使得教研活动流于形式,根本无法体现出校本教研的实效性。所以教研组建设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校教学工作的成败。搞好教研组工作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是提高校本教研实效性的保证。所以,为了有利于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提升校本教研的实效性,必须要加强教研组建设,完善教研工作机制。下面就我校在加强教研组建设,提升校本教研实效性的工作中,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一、教研组的内涵建设,是提升校本教研实效性的基础 课题研究是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主要途径,只有让课题研究扎根在课堂教学中,才能调动教师参与研究的积极性,课题研究也才更具有生命力,校本教研才能落到实处。学校教务处就充分利用学校教研组的活动时间,指导教师从身边的教学中确定课题,以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切入点,将校本教研活动提升为教育科研活动,把行动研究作为开展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小切口的进行课堂教学的应用性研究,让校本教研的实效性得以体现。如政治教研组由于多数教师都在从事班主任工作,他们就从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出发,选定《“‘问题’学生心理问题的转化教育的案例研究”》、《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作为本组的课题研究,以便更好地做好班主任工作。初中数学组选定《新课标下初中数学“课题学习实践活动课”的实践研究与思考》、初中语文组选定《写字教育如何提高学生艺术审美情趣和综合文化素养》、高中中数学组选定《试卷评讲课教学设计最优化探讨》、高中语文组的《高中生硬笔书法训练》、物理组选定《物理教学中的实验及自制教具》、化学组选定《化学教学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信息组选定《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校本研究》、艺术组选定《艺术欣赏中的情景创设》、历史组选定《高中历史问题教学法的研究和实践》,这样就形成全员参与、全程反思,教师广泛开展对自己教学实践的感悟与反思活动,逐步形成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相结合的校本教研机制,实施教学、科研一体化战略。目前,学校各学科教研组教师参与应用性教学课题研究热情高涨,在研课题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二个——《普通中学校本教研管理的研究》、《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性评价实施策略研究》;区级课题研究四个——《单亲家庭中学生特殊教育研究》,《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与途径研究》、《高中生物学科课堂有效训练研究》、《普通中学传统文化教育实效性研究》。已结题的重庆市教育规划办实验课题《在学科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在参加课题成果评选活动中获得市级三等奖、区级一等奖;区级课题《中学生自主学习智能化练习及题库的开发与应用》、《开放阅读空间 优化语文教学》结题并获区级优秀课题成果奖三等奖。这些直接针对教育教学中遇到的现实问题,真正使课题研究活动与教师的日常教学活动紧密结合,真正使日常的教学实践活动转化为教育科研活动,这样不但提升了校本教研的实效性,更有利于促进教师加速从“经验型”向“科研型”、“专家型”教师的转化。

二、教研组的制度建设,是提升校本教研实效性的重要保证

教研组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地,学校要注重建立健全学科教研组建设网络和相关制度,构建促进教学、教研管理的有效管理机制,规范校本教研的管理体系,促使以学科教研为中心的校本教研活动正常化、制度化。我校根据上级相关部门的文件精神,形成了与自己学校实际相适宜的一系列教研组活动制度。如《沙河中学校本教研管理条例》、《沙河中学校本教研过程管理制度》、《沙河中学校本研究课题申报评审制度》、《沙河中学校本教研课题结题评审制度》、《沙河中学课题管理手册》、《沙河中学教研组长职责》、《沙河中学先进教研组评选细则》、《沙河中学先进教研组长评选细则》、《沙河中学先进教研个人评选细则》、《沙河中学科研教研奖励细则》、《沙河中学校本课程开发管理奖励制度》、《沙河中学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等,并相应建立了领导干部深入教研活动的听评课制度、教师参加校本教研活动的考核制度。通过制度建设,大大提高了学科教研组的管理职能和效果,形成更为开放、有效的学科教研机制。从制度上保障了教研组活动的正常有效地开展。

三、教研组的特色建设,是提升校本教研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教研组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的质量,决定于其活动开展的内容。如果活动内容一般化,久而久之就会流于形式,无法保证活动质量。学校应加强宏观调控、微观指导,使各学科教研组的活动内容体现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指导思想,体现新课程改革实验的理念,更有针对性、层次性、实效性。为此,教务处要求教研组在开展校本教研活动过程中坚持 “四个必须”的指导思想,即:必须有明确的研究专题;必须以科研带动教研;必须使教研活动制度化;必须突出青年教师的培养。如初中语文组在教研活动中极为重视自己教研组的专题研究计划、主题教研活动方案的设计,并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的修改完善,在完成课题《写字教育中如何提高学生艺术审美情趣和综合文化素养》的研究过程中,经常招集教研组成员和课题研究人员结合日常出现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和修改,到课题结题时,研究的对象初一初二的娃娃大面积提高了书写水平及审美情趣,效果明显。重视教研组内老中青的传帮带和课堂教学发展性评价研究;在开展 “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专题研究时,请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谭晓琴老师给大家上示范课,听课教师受益匪浅;重视教研组内青年教师的培养,凡是本组里经验丰富、获得高 3 级职称的老教师们都积极主动与年轻教师结对子,教研组长谭崇元老师就主动接纳刚参加工作的王莹玺、邬德慧二位老师为徒,直接指导他们的教育教学,促进了年轻教师的成长。所以,刚出大学校门的王莹玺承担的片区“创新阅读教学模式的”公开课教学,在李河中学执教的《老王》一课,深受片区全体与会领导教师的好评;重视搭建校本教研的交流平台,初中语文组不但采取了“走出去”,还采取了“请进来”的办法,邀请丁阳中学的余宏老师前来献课,给本组教师提供与之进行切磋交流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示范作用。就这样通过开展名师引领,理论学习,同伴互助,课堂观摩,比武交流,课题带动,总结反思等活动,把教学、科研、培训三者融为一体,切实保证教研组活动的有效性,努力促进教师专业的提升。目前我校初中语文组的教师深受学生及学生家长的好评,该组也被评为区级先进教研组。

总之,加强教研组的建设,落实各项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深化学科教研组活动的各层面要求,有利于提升校本教研的实效性,有利于学校内涵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将借助重庆市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抓住我校创建市级重点学校的时机,进一步推进优秀教研组的建设,以创建人文校园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教研组的机制创新与管理创新,使教研活动从形式到内容走进实际教学生活、走进教师的关注视野、贴近教师提高的需求领域。通过创设浓厚的教研学术氛围,为教研活动注入新的活力,使学科教研组真正成为教师汲取教学精华、实现专业发展的重要组织,以打造出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教研模式,充分发挥校本教研的实效性,实现我校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贾桂林《创新教研组管理机制,提高校本教研实效性》

2、张云洁《以合作为基础的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3、黎炳学 《校本教研要在实效性上做文章》

4、朱宁波 张萍 《校本教研中的教师同伴互助》教育科学,2005,(5).5、严冰 《关注校本教研的实效性》云南教育2009年02期

6、钟 炜《加强学校教研组建设优化校本教研活动》2011年04月

7、牟映雪 《教研组协作文化构建与教师专业发展》课程·教材·教法,2006,8、刘泽平《教研组工作的组织与管理》教学与管理,2004,(1).9、朱国美《以校本教研为支点,加强教研组建设》

下载全国中小学校本教研与教研组建设专题研修班学习体会.陈剑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全国中小学校本教研与教研组建设专题研修班学习体会.陈剑.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