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铸造企业调研报告与司法局三调联动工作报告[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2 04:17: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台湾铸造企业调研报告与司法局三调联动工作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台湾铸造企业调研报告与司法局三调联动工作报告》。

第一篇:台湾铸造企业调研报告与司法局三调联动工作报告

台湾铸造企业调研报告

在前一个公司做产品开发的时候接触的供应商多半是大型的台湾铸造厂,如今换到新单位后经常打交道的是一些国内民营的铸造企业。相形之下,差距显见。可悲的是我们很多国内的铸造企业根本没意识到这一问题,借着目前自己成本低下手上又有大量订单,往往目空一切,只求短期利润而不求长期发展。

我们一直鼓吹和欧美的差距如何的小,根本不把亚洲企业放在眼里。感觉要是承认落后日本,台湾就丢了泱泱大国的份。可是事实呢,我们看看吧:

1,规模上的差距。台湾的铸造企业往往规模比较大,年产5万吨以上的有很多。有的企业譬如勤美达,六合集团已经把铸造厂集团化。他们的铸造厂在亚洲各地有很多,很多原材料集中采购降低了成本。而国内的铸造厂达到年产2万吨的已经寥寥。大部分的铸造厂的年产量都在3000吨到15000吨这个区间内。

2,发展速度上的差距。台湾目前很多大规模的铸造企业如果要追溯到其建立,时间都很短。往往通过10-XX年就发展成了5万吨级的大企业。其成长速度是惊人的。而我们国内企业通过20-30年的发展还经常在原地徘徊,往往产量一到XX0吨就遇到瓶颈,再也上不去了。

3,设备上的差距。这里的差距是让人震撼的。一个在国内民营企业里服务30年的老工程师,老专家可能连disa,ace的使用方法都不知道(更有甚者一辈子都没见过自动线)。我们无法想像年轻的铸造工程师在这些老专家的教导下未来怎么去使用先进的铸造生产设备。我拜访过很多国内铸造企业,生产设备大多是148,fd4,或纯手工的造型。这些设备怎么可能去和disa,fbm,ace竞争呢。我们很多人在舞刀弄枪的同时看不到友邦的飞机大炮还沾沾自喜。

4,技术上的差距。这里我要说明一下,如果把台资铸造厂里的工程师和国内铸造厂的工程师单独拿出来比。毫无疑问,国内的工程师将以绝对优势胜出。但是我们看到的事实是很多民营企业里做不出来或者做不好的铸件,台资却可以完成。这就是台湾人的高明之处了。同样技术人员都是大陆人,台资企业把每道工序分开,用专业的技术人员负责单一的工序,大大提高了效率和技术人员的专业性。而民营企业仰仗的几个老专家,负责从头到尾,一步到位。我们常常看到他们因为意见不一而吵得面红耳赤,或者因为那一天找不到他们签字而将整个开发计划停顿搁置。这样有什么效率可言。而且在一个行业再资深,始终都有不懂的地方,往往现实中一个环节的出错将会导致整个项目的崩溃。

5,质量意识的差距。让客户满意主要就是让客户对你提供产品的质量满意。这里的质量有两个方面:产品的质量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我们经常看到很多铸造厂在式样阶段能够做出好的产品,但是一到量产什么问题都出来了。这就是只做好了产品而没有分析考虑影响质量稳定性因素的后果。这一点台湾的铸造厂都做得很好,这也是他们质量模式师从日本的结果。一套逐步改良的质量体系足以保证产品的稳定。在台资铸造厂里基本上每个月都会去分析当月的不良原因及改善,既然产品不良是永远存在的那么改善也就要一直进行下去。很多通过数据能发现的问题其实并不难做,而民营的铸造厂很难去推行这一措施。先进的新做法通常被掐死在老观念的口水里。剩下的只有面对居高不下的不良率而去盯着客户涨价。

6,掌舵企业未来能力的差距。一个企业的发展靠的是领导的战略眼光,如果大方向出现了偏差就会事倍功半。事实证明,铸造厂要有长远发展,光靠单一的客户的大订单和单领域的发展是没有前途的。一个很浅显的道理,做企业切忌一棵树上吊死,但是很多民营铸造厂的领导却不明白,手上拿着一个客户的大订单自我满足,失去了开拓新客户新市场的进取心。没有忧患意识总有一天会被无情的市场竞争吞噬。而所谓单领域发展就是指“我只要做好铸造就可以了”这种心态。首先,在成本飚升的大环境下,要把增加的成本全部转移给客户是很困难的,那么势必利润就会减少。其次,铸造在整条产业链里是最前端的环节。通俗的讲就是乙方的乙方的乙方。而只有在产业链中向后延伸才能赚更多地钱,才是出路。我的建议是一定要从只提供毛坯转向提供机加工成品。减少环节间的利润外流。至于最终做出自主研发的产品那是后话了。事实证明很多台湾铸造厂就是这么做的并且取得了成功。民营铸造企业领导管理意识上的不到位主要原因还是领导素质的低下。很多领导都是技术工人出身,没有文化也不懂管理。而目前这些企业领导的待遇也无法吸引真正高水平的人才来掌舵企业。

还有其他一些问题我实在写不下去了,我无意贬低国内铸造企业,关键是我们要看到差距,才能去改善,去进步。这不是单个铸造企业去解决的问题,而是要求整个中国铸造界达成共识的当务之急。

司法局三调联动工作报告

一、抓组织网络,开辟“大调解”阵地。

工作举措的创新,机制的完善,组织机构是保障,是关键,一年来,我县在“三调联动”调处的组织保障上始终坚持“党委、政府领导,综治部门协调,政法机关实施”,有效开辟了我县“大调解”格局。

一是切实加强了组织机构。为了加强对活动的组织领导,及时成立了由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亲自担任组长,公、检、法、司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三调联动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活动的研究部署、督促检查。并设立和谐平安联创中心,专门负责“三联调动”的组织协调工作,以县矛盾纠纷调处中心为平台,由中心统一承办矛盾纠纷的受理、分流、调处、督办、报结、回访等相关具体工作。使组织网络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确保了三调联动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是着力充实了队伍力量。今年以来,我县在积极筹建并逐步完善了“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和“行政调解”三大协调指导办公室建设的基础上,要求公、检、法、司等部门成立了专门的“三调联动”工作联络点,在工作联络点上又进一步明确了工作联络员,专门负责日常联动工作的衔接配合。广泛吸纳律师、法律工作者、退休法官、检察官、警察等积极参与“三调联动”的调解工作。

三是继续完善了基层调解网络。实践证明,利用亲情、乡情等外界力量是最行之有效的调处方式。于是,我县坚持继续完善以县矛盾纠纷调处中心为龙头,以村调委会和纠纷调解员、纠纷信息员、法制宣传员为基础,其他调解组织形式为补充的基层调解网络。以民主法治村的规范标准建设为契机,要求在每个村委会都设立了矛盾纠纷调处室,形成上下贯通、左右衔接、配合联动的基层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网络体系。今年,在基层人民调解员的经费保障上我县也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落实了调解员的补助津贴,有效调动了他们的调处工作积极性。

二、抓责任落实,构建“第一责任人”格局

第二篇:台湾休闲农业考察报告与司法局三调联动工作报告

台湾休闲农业考察报告

应台湾农场经营协会的邀请,2018年7月30日--8 月4日,由市政协牵头组织的福州市休闲农业交流团成员6人赴台湾考察学习。在台期间,先后参访了源鲜智慧农场、新峰农场、茉莉花坛梦想馆、魔菇部落生态休闲农场、台一生态休闲农场、桃米生态村、花露休闲农场、坪林茶业博物馆等休闲企业。拜访了台湾农场经营协会、福建省长乐同乡会、马祖经贸交流协会,并分别召开了座谈会,就休闲农业发展模式、休闲农业用地、休闲农业资金筹措等问题进行座谈交流,深入了解台湾休闲农业的发展过程。考察期间,全体学员不仅虚心学习台湾发展休闲农业经验,而且不断探讨新问题,提出新思路,通过考察学习,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更新了观念,达到了学习交流、借鉴经验及寻找差距的目的。

一、台湾休闲农业发展情况

80年代初,台湾开始推广以观光、休闲、采摘为主要内容的观光农园。台北市政府率先在木栅推行“观光茶园”计划,标志着政府部门正式开始辅导休闲农业。到了80年代后期,政府又着力推行“农业+旅游业”性质的休闲农业。1990年台湾农委会设立了《发展休闲农业计划》,从技术、经费、宣传等方面加大了对休闲农业支持力度。1992年台湾农委会颁发了《休闲农业区设置管理办法》,规定面积50公顷以上为设置休闲农业区的条件,并编印指导教材。此后,台湾农业逐步从传统的种植农业到种植+观光农业,再发展到现代的种植+观光+休闲度假的农业结构。具有高观光品质、高服务与高附加值的

经营模式,提供休闲服务,集农产品生产经营和三产服务业于一体。据相关统计截至XX年为止,台湾将近有600家休闲农场,全年共接待游客约5000万人次,营业总收入超过55亿元,休闲农业不仅解决了农产品滞销、农民和市场脱节的问题,还大大提升了农民的收入,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1.注重政策扶持引导。台湾“农委会”对发展休闲农业高度重视,在“农委会”下设立休闲农业管理及辅导处,各县市也相应设立休闲农业管理及辅导机构,从上到下形成了休闲农业管理和辅导体系,同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扶持休闲农业发展。先后出台了《发展观光农业示范计划》《休闲农业辅导管理办法》《发展休闲农业计划》《休闲农业区设置管理办法》《民宿旅游管理办法》《精致农业健康卓越方案行动计划》等扶持政策,并在台湾农场经营协会的辅导与协助下,休闲农业各项工作逐步走向正规化和程序化。台湾农业逐步从传统的种植农业到种植观光农业,再发展到现代的种植+观光+休闲度假的农业结构,使休闲农业的功能进一步得到了拓展。

2.注重突出主题创意。台湾休闲农业创意无处不在,主题创造经典,凸显地方风情,以深度开发见长,不求“大而全”,而是追求“小而美”。花露休闲农场场长陈基能提出,创意是立场之本,立志把花露农场建设成为世界上最精致最美丽花园。他创意的二便文化概念馆确实美,卫生间外的水龙头也很有型,男女卫生间的水龙头各用了翩翩飞舞的蝴蝶及象征智慧的猫头鹰造型,而男性卫生间更是有惊喜,每个小便兜都变成美丽的花朵,去小便就是去尽情地“浇花”。再如地震灾区桃米村蕴藏着丰富的生态资源,桃米拥有台湾原生23种青

蛙,56种蜻蜓。桃米村民挖掘资源潜力,不断宣传各种各样的青蛙和色彩斑斓的蜻蜓,把两种小动物设计出各种可爱的卡通形象,遍布乡村醒目位置,鼓励村民动手,用纸、用布、用石头等乡村材料,制作手工艺品,很快使桃米村从一个地震废墟变成一个昆虫生态文化体验休闲区。

3.注重体验项目设计。台湾休闲农业内涵丰富,休闲项目精彩纷呈,不仅仅局限于吃农家饭,住农家屋,更加注重游客情感和生活的体验。如台一生态休闲农场,前身为 “台一种苗场”。XX年起开始发展农业观光,兴建了亮眼雅致且温馨舒适的花卉驿栈,充满浪漫与新奇感的水上花屋。兴建南芳花园宴会厅,其并推出花餐养生料理。花卉造景、自然生态与悠闲住宿,从赏景看花到自然学习再到体验农事,台一生态农场都让尽情享受其中的乐趣。从入口缓缓进入,花卉、植物融进建筑、屋顶、墙面。置身其中,仿佛参加一场小型花博展,所到之处,繁花盛开,花香四溢。精心规划的主题馆可谓别出心裁,不仅主题与文化结合,还利用多种农业废弃有机质打造基础设施,采用环保绿色建材兴修建筑物,自行培植花卉,自建花柱花屋,营造水上餐厅,让我们感受到台湾岛的生态风情。

4.注重民宿发展。台湾 的和谐相处。民宿已成了主人个性的最佳秀场和吸引志趣相投之人的聚集地。如台一生态农场民宿整体建筑设计采用环保的绿色建材,精心营造“春露”、“夏荷”、“秋枫”、“冬恋”的季节楼层和欧式风格的水上木屋。晚上可以在露台上吃水果、看星星,如同在家中一样亲切。再如花露休闲农场设计了梦幻之城--精油城堡。城堡房间设计非常现代化,原木床、高级纾压床垫、精油泡澡浴缸、落地景观窗台、落地玻璃,让你在床上或浸浴时既可欣赏原始的农村风貌,亦可远眺大雪山的美景。傍晚的夕阳,还有夜晚伴随着蛙鸣虫唱观星赏月,别有一番享受。

5.注重产品深度开发与推广。台湾利用食品加工技术、自动化技术等方面优势,根据企业的特点特色研发出自己的主导产品、系列产品、创意精品。如源鲜智慧农场采用农业4.0,植物工厂化、益生菌水耕蔬菜、利用Led照明模拟太阳光等技术,生产听音乐喝豆桨长大的绿色蔬果。再如魔菇部落生态休闲农场利用蘑菇做的黑美人菇饼干、杏鲍菇脆片饼干等各种零食,香皂、面膜和护手霜等深加工产品。二、一些启示

通过考察学习台湾休闲农业发展经验,结合我市休闲农业现状,获得一些启示。

1.发挥政府的扶持引导作用。发展休闲农业既符合经营农产的根本利益,顺应城市居民休闲旅游需求的形势,又符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方针。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在休闲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应积极推动休闲农业的发展。县、乡镇政府的主导作用体现在:一是积极引导,二是统筹规划,三是必要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如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

施建设,增加资金投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为休闲农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突出休闲农业品牌创建。休闲农业旅游品牌,应当是一个持久而稳定可靠的品牌形象。在旅游消费者心中,树立对其的认知,进而形成一种差别。也正是这种差别才成为吸引旅游者的兴趣,提高其消费欲望,最终凝聚成休闲农业品牌的无形资产。因此,休闲农业项目的布局应注重与客源市场的联系,考虑项目所在区域的交通区位,还应考虑与其周围的其他休闲项目及名胜古迹等风景区的关系。各地应结合本地资源特点,发展有本地特色的休闲农业项目,避免与周围已有休闲项目开发上的雷同,力求与周围其他休闲项目相互协调、优势互补、相互促进。

3.完善休闲农业服务体系。休闲农业是一种观光、游览、度假的形式,旅游者是以体验农村和农民生活这种特殊的方式来休闲,而不是一般地到农村去观光或“学农”;尤其“农家乐”,是旅游者直接深入到农民家里,吃住在农家面对面地感受农村文化和农民文化。所以,一方面不应该游离于农民家庭之外,把城里的宾馆、标房简单“克隆”到农村;另一方面,作为一种休闲度假,必须对环境、接待、服务提出相应的要求,诸如环境整洁、居住干净、餐饮卫生、安全方便、基本设施保障等,以及接待人员自身的健康、礼仪和素质,让旅游者在农民家里既享受到规范的服务,又感受到宾馆旅舍所没有的家庭式温馨,因而能够充分放松、尽情休息。休闲农业要在服务上下大功夫,提高休闲农业层次,这也是一个地区休闲农业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从观光线路的策划到每个景点内容的确定,从农业观光的导

引介绍到田园风光的品味鉴赏,从日间的餐饮到夜晚的住宿,都需要一支专门的服务队伍。

4.加强休闲农业产品开发。休闲农业具有使游客深入体验乡村氛围和田园生活的功能,是体验经济的一种重要形式。休闲农业与一般旅游产品相比突出的特点是高度参与性,游客可在农园或休闲农业区参与农业生产过程,亲自制作食品、礼品、艺术品,租赁农场自己经营管理,根据爱好设计个性化的游憩活动,实践环境保护和绿色生活理念,开展农业科普知识宣传和相关研究活动,这是休闲农业旅游产品及客源市场开发的优势之一。因此,休闲农业必须针对消费场的新特点,增强互动参与性,创造性地开发出更加个性化、人性化、绿色化、高附加价值的体验式旅游产品,以满足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消费需求。

5.加强两岸合作与交流。台湾的休闲农业积累了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可邀请台湾有创办休闲农业经验的专家学者和经营者前来指导和投资创业。两岸联手互补发展休闲农业,前景不可估量。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吸引有识台商来大陆投资。

司法局三调联动工作报告

一、抓组织网络,开辟“大调解”阵地。

工作举措的创新,机制的完善,组织机构是保障,是关键,一年来,我县在“三调联动”调处的组织保障上始终坚持“党委、政府领导,综治部门协调,政法机关实施”,有效开辟了我县“大调解”格局。

一是切实加强了组织机构。为了加强对活动的组织领导,及时成立了由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亲自担任组长,公、检、法、司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三调联动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活动的研究部署、督促检查。并设立和谐平安联创中心,专门负责“三联调动”的组织协调工作,以县矛盾纠纷调处中心为平台,由中心统一承办矛盾纠纷的受理、分流、调处、督办、报结、回访等相关具体工作。使组织网络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确保了三调联动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是着力充实了队伍力量。今年以来,我县在积极筹建并逐步完善了“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和“行政调解”三大协调指导办公室建设的基础上,要求公、检、法、司等部门成立了专门的“三调联动”工作联络点,在工作联络点上又进一步明确了工作联络员,专门负责日常联动工作的衔接配合。广泛吸纳律师、法律工作者、退休法官、检察官、警察等积极参与“三调联动”的调解工作。

三是继续完善了基层调解网络。实践证明,利用亲情、乡情等外界力量是最行之有效的调处方式。于是,我县坚持继续完善以县矛盾纠纷调处中心为龙头,以村调委会和纠纷调解员、纠纷信息员、法制宣传员为基础,其他调解组织形式为补充的基层调解网络。以民主法治村的规范标准建设为契机,要求在每个村委会都设立了矛盾纠纷调处室,形成上下贯通、左右衔接、配合联动的基层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网络体系。今年,在基层人民调解员的经费保障上我县也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落实了调解员的补助津贴,有效调动了他们的调处工作积极性。

二、抓责任落实,构建“第一责任人”格局

第三篇:台湾铸造企业调研报告

在前一个公司做产品开发的时候接触的供应商多半是大型的台湾铸造厂,如今换到新单位后经常打交道的是一些国内民营的铸造企业。相形之下,差距显见。可悲的是我们很多国内的铸造企业根本没意识到这一问题,借着目前自己成本低下手上又有大量订单,往往目空一切,只求短期利润而不求长期发展。

我们一直鼓吹和欧美的差距如何的小,根本不把亚洲企业放在眼里。感觉要是承认落后日本,台湾就丢了泱泱大国的份。可是事实呢,我们看看吧:

1,规模上的差距。台湾的铸造企业往往规模比较大,年产5万吨以上的有很多。有的企业譬如勤美达,六合集团已经把铸造厂集团化。他们的铸造厂在亚洲各地有很多,很多原材料集中采购降低了成本。而国内的铸造厂达到年产2万吨的已经寥寥。大部分的铸造厂的年产量都在3000吨到15000吨这个区间内。

2,发展速度上的差距。台湾目前很多大规模的铸造企业如果要追溯到其建立,时间都很短。往往通过10-15年就发展成了5万吨级的大企业。其成长速度是惊人的。而我们国内企业通过20-30年的发展还经常在原地徘徊,往往产量一到20000吨就遇到瓶颈,再也上不去了。

3,设备上的差距。这里的差距是让人震撼的。一个在国内民营企业里服务30年的老工程师,老专家可能连DISA,ACE的使用方法都不知道(更有甚者一辈子都没见过自动线)。我们无法想像年轻的铸造工程师在这些老专家的教导下未来怎么去使用先进的铸造生产设备。我拜访过很多国内铸造企业,生产设备大多是148,FD4,或纯手工的造型。这些设备怎么可能去和DISA,FBM,ACE竞争呢。我们很多人在舞刀弄枪的同时看不到友邦的飞机大炮还沾沾自喜。

4,技术上的差距。这里我要说明一下,如果把台资铸造厂里的工程师和国内铸造厂的工程师单独拿出来比。毫无疑问,国内的工程师将以绝对优势胜出。但是我们看到的事实是很多民营企业里做不出来或者做不好的铸件,台资却可以完成。这就是台湾人的高明之处了。同样技术人员都是大陆人,台资企业把每道工序分开,用专业的技术人员负责单一的工序,大大提高了效率和技术人员的专业性。而民营企业仰仗的几个老专家,负责从头到尾,一步到位。我们常常看到他们因为意见不一而吵得面红耳赤,或者因为那一天找不到他们签字而将整个开发计划停顿搁置。这样有什么效率可言。而且在一个行业再资深,始终都有不懂的地方,往往现实中一个环节的出错将会导致整个项目的崩溃。

5,质量意识的差距。让客户满意主要就是让客户对你提供产品的质量满意。这里的质量有两个方面:产品的质量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我们经常看到很多铸造厂在式样阶段能够做出好的产品,但是一到量产什么问题都出来了。这就是只做好了产品而没有分析考虑影响质量稳定性因素的后果。这一点台湾的铸造厂都做得很好,这也是他们质量模式师从日本的结果。一套逐步改良的质量体系足以保证产品的稳定。在台资铸造厂里基本上每个月都会去分析当月的不良原因及改善,既然产品不良是永远存在的那么改善也就要一直进行下去。很多通过数据能发现的问题其实并不难做,而民营的铸造厂很难去推行这一措施。先进的新做法通常被掐死在老观念的口水里。剩下的只有面对居高不下的不良率而去盯着客户涨价。

6,掌舵企业未来能力的差距。一个企业的发展靠的是领导的战略眼光,如果大方向出现了偏差就会事倍功半。事实证明,铸造厂要有长远发展,光靠单一的客户的大订单和单领域的发展是没有前途的。一个很浅显的道理,做企业切忌一棵树上吊死,但是很多民营铸造厂的领导却不明白,手上拿着一个客户的大订单自我满足,失去了开拓新客户新市场的进取心。没有忧患意识总有一天会被无情的市场竞争吞噬。而所谓单领域发展就是指“我只要做好铸造就可以了”这种心态。首先,在成本飚升的大环境下,要把增加的成本全部转移给客户是很困难的,那么势必利润就会减少。其次,铸造在整条产业链里是最前端的环节。通俗的讲就是乙方的乙方的乙方。而只有在产业链中向后延伸才能赚更多地钱,才是出路。我的建议是一定要从只提供毛坯转向提供机加工成品。减少环节间的利润外流。至于最终做出自主研发的产品那是后话了。事实证明很多台湾铸造厂就是这么做的并且取得了成功。民营铸造企业领导管理意识上的不到位主要原因还是领导素质的低下。很多领导都是技术工人出身,没有文化也不懂管理。而目前这些企业领导的待遇也无法吸引真正高水平的人才来掌舵企业。

还有其他一些问题我实在写不下去了,我无意贬低国内铸造企业,关键是我们要看到差距,才能去改善,去进步。这不是单个铸造企业去解决的问题,而是要求整个中国铸造界达成共识的当务之急。

第四篇:三调联动工作调研报告[定稿]

破解工作困局 发挥联动优势

在现行国家司法制度中,矛盾纠纷化解途径可分为三种:即社会组织化解矛盾纠纷,行政机关化解矛盾纠纷和人民法院化解矛盾纠纷。无论哪一种途径化解矛盾纠纷,都实行调解优先原则。

调解是指当事人就争议的权利义务,在人民法院或行政机关或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主持下,自愿进行协商沟通,通过教育疏导,促进各方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办法。现行的国家司法(行政)法规,针对不同的社会矛盾纠纷,规定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三种不同的调解制度。在具体调解某一社会矛盾时,三种调解制度既可以单独使用,发挥独特优势,也可以三调联动,发挥联合优势。一、三种调解制度的功能优势 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三种不同的调解制度,调解主体不同,功能优势各不相同。

(一)人民调解是指群众自治组织,建立的人民调解委员会,通过说服疏导等方法,促使当事人在平等协商基础上自愿达成调解协议,解决民间纠纷的活动,具有群众性、自治性、民间性的基本属性和特征。在法治社会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1)人民调解的本质是基层群众自治。宪法和现行有关法律关于人民调解是人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属性及定位,是人民调解制度赖以存在的基础,也是长期以来人民调解工作保持生机与活力、深受人民群众欢迎的根本原因。尽管在新时期人民调解的组织形式、调解领域、工作方式、保障机制有许多新的发展,但这一性质始终没有改变,也不能改变!(2)人民调解具有广泛的群众性。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委员由群众推选产生。人民调解委员会根据需要、依照法定条件从群众中聘任其他人民调解员,所有调解员都来自群众、代表群众、服务群众。人民调解通过群众平等协商解决自己的矛盾纠纷,双方当事人之间地位平等,当事人与人民调解员之间地位平等。这些,都决定了人民调解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3)人民调解具有鲜明的民间性。人民调解的自愿平等、不违背法律法规政策和尊重当事人权利三项原则和人民调解不收费的基本制度,充分保障当事人意思自主,突出了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的有机结合,体现了调解过程中情、理、法相融合的民间性特征。人民调解方式方法的规定,既体现了确保调解活动顺利开展的基本要求,又不拘形式、灵活便捷,保持了人民调解区别于其他纠纷解决机制的民间特色。

(4)人民调解还具有司法辅助性质。人民调解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的有民事权利义务内容,并由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的调解协议,具有民事合同性质。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调解协议;人民法院依法确认有效的调解协议,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或者未全部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5)人民调解制度是社会主义法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宪法》第111条明文规定,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专职调解民间纠纷。这是对人民调解制度宪法地位的明确规定。2010年8月公布,2011年1月1日起实施的《人民调解法》,是我国第一部专门、系统、完备规范人民调解工作的法律,全面确立了人民调解法律制度。

(6)人民调解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社会治理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调动各种社会力量齐抓共管,才能实现社会的稳定和谐。人民调解把大量的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解决在民间、解决在萌芽状态,防止纠纷的激化和转化,消除当事人之间的隔阂,有力地推动着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7)人民调解是党和政府连结群众的纽带,是落实人民民主权利的重要途径。全市现有人民调解员1万3千余人,已形成了遍布城乡的较完善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这些人民调解员是经人民群众推选,由群众信得过的、为人公正、办事公道、热心为群众服务,有一定法律知识和政策水平的人担任。他们深入千家万户,化解矛盾纠纷,同时人民群众也通过他们的言行了解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因此,人民调解工作在扩大党和政府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已经成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二)行政调解是行政主体(包括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居间对纠纷当事人进行的调解活动。目前没有专门的法律对行政调解进行统一的规范,有关行政调解的规定大多散见于《行政复议法》、《婚姻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商标法》等法律和国务院关于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一系列文件(行政法规)中。与司法调解、人民调解相比,行政调解具有显著的特征:

(1)具有行政管理权威性。即便行政调解强调居间调停的属性,一方面由于行政主体行使行政权,纠纷当事人自然对行政主体产生敬畏心理;另一方面行政主体掌握着众多行政资源,可以通过行政指导等方式对当事人施加影响。因此,在行政调解中,当事人可能相互妥协,更容易达成协议。

(2)具有更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随着高新技术的应用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诸如专利、版权等各种新型纠纷不断出现,给调解工作带来了新的难题。行政主体工作人员长期从事行政管理工作,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技术,能够在纷繁复杂的新型纠纷中及时找到症结,可以对当事人提出更有针对性的调解意见,利于当事人接受并达成协议。(3)具有综合运用惠民政策解决问题的优势。行政部门掌握所有的惠民政策,在行政调解中,可以综合运用惠民政策,缩小当事人诉求差距,通过为当事人办实事或者提供救助帮助等方式,促进双方达成协议,定纷止争。

(三)司法调解是指在人民法院审判人员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通过自愿协商,达成协议,解决民事争议的活动和结案方式。司法调解是一种重要的审判行为和结案方式。司法调解的这种性质,使之区别于诉讼外的调解、仲裁以及诉讼中当事人的和解。司法调解制度具有以下特征:

(1)司法调解既是一种审案方式,又是一种结案方式。司法调解实质上是人民法院在行使审判权。人民法院具有证据认定权、定罪刑罚权和赔偿决定权,法官在调解过程中,扮演着更为权威、积极、主动的角色。经法官调解达成的调解协议,在调解书送达双方当事人后,即产生与生效判决同等的法律效力,产生终结诉讼的法律后果。

(2)司法调解是在自愿合法基础上,由双方当事人进行的平等友好协商。自愿是指调解活动的启动须经双方当事人同意,调解协议也必须在当事人自愿基础上达成的合意。合法主要是指调解活动必须符合民事诉讼程序法律的规定,调解协议不得违反民事实体法的规定,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国家利益和第三人的合法权益。

(3)司法调解贯穿民事诉讼的全过程,是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民事诉讼第一审程序、第二审程序和再审程序均适用调解,庭审前可以进行调解,庭审中可以进行调解,庭审后也可以进行调解。只要在法院裁判作出前,均可进行司法调解,可见司法调解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在法院处理民事案件活动中得到广泛运用。二、三调联动的基本工作机制

在实际工作中,三调联动主要有四种实现途径即一个互动衔接机制和三个主导联动机制。

(一)三种调解制度的相互衔接机制。(1)人民法院在案件受理审理时,向当事人宣传人民调解的优势,告知诉讼风险,将一些未经人民调解组织调解,案情简单、争议不大,双方当事人均在同一个辖区的民事纠纷,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告知当事人选择所在地(所在单位)或纠纷发生地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经调解双方当事人达成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撤诉。如双方达不成协议,则恢复诉讼。(2)行政机关(信访部门)在受理处理纠纷时,对一些适宜人民调解组织调解的案件,引导当事人选择所在地(居住地)或纠纷发生地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如双方达不成协议,则进入行政程序处理。(3)人民调解委员会在受理处理纠纷时,经调解未能达成协议,对适宜行政程序处理的案件,引导当事人申请行政调解;对适宜诉讼处理的案件,引导当事人进入诉讼程序。

(二)人民调解主导三调联动化解民间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在调解民间纠纷时,邀请法官、律师和干部参加,通过群众说事、律师(法律工作者)说理、干部专家解读政策、调解员细说社情民意、法官模拟释法断案等环节,宣传政策法律,弘扬社会公德,引导当事人转变思想,沟通缩小诉求差距,将法与情融合在调解过程中实现有机统一,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自主达成协议,实现问题解决,彼此理解,心顺气顺。人民调解组织遍布城乡,人民调解员大多是村(居)民委员会的干部或者当地有影响的杰出人士,生活在群众之中,非常了解社情民意。当事人在人民调解组织的主持下,就近、及时地化解民间纠纷,以最短的时间完成对矛盾纠纷的处理,能降低纠纷解决的成本,减轻人民群众和国家司法的负担,因而最受群众的欢迎。

(三)行政调解主导三调联动化解信访纠纷。行政机关(信访部门)在受理处理走访(信访)纠纷时,邀请法官、律师和人民调解员参加,通过群众说事、律师(法律工作者)说理、干部解读政策、调解员细说社情民意、法官模拟释法断案等环节,以行政管理权威性,影响纠纷当事人产生敬畏心理,以综合运用的惠民政策和救助帮助上的优待,宣传政策法律,弘扬社会公德,引导当事人转变思想,促进双方达成协议,定纷止争。行政(执法)部门是社会治理工作的主体。管理与被管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有效治理社会必须有效化解矛盾。通过行政调解定纷止争,是落实协商民主,发挥人民主体地位的最佳社会治理方式。所以三调联动工作是行政(执法)部门解难题、办实事,密切联系群众的主要社会职责。

(四)司法调解主导三调联动化解诉讼纠纷。人民法院在受理审理诉讼纠纷时,邀请干部、律师和人民调解员参加,通过群众说事、律师(法律工作者)说理、干部解读政策、调解员细说社情民意、法官释法断案等环节,以证据认定权、定罪刑罚权和赔偿决定权的权威影响,引导当事人转变思想,促进双方达成协议,定纷止争。经法官调解达成的调解协议,在调解书送达双方当事人后,即产生与生效判决同等的法律效力,产生终结诉讼的法律后果。三、三调联动的基层实践

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的衔接联动,在基层有着丰富的工作实践和便捷灵活的务实做法。

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的衔接联动,务实做法主要有诉前引导、诉中调解和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三种。

1、诉前引导进入人民调解。主要是三种做法:(1)基层人民法院及其派出法庭在立案接待时,主动向当事人宣传人民调解的优势及特点,告知诉讼风险,将一些未经人民调解组织调解、案情简单、争议不大,特别是双方当事人均在同一个辖区的民事纠纷,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暂缓立案,由人民调解组织介入先行调解。具体做法包括:由人民法院向当事人发放人民调解告知书,引导当事人到司法所或镇村(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的,人民法院恢复诉讼。这种做法的优势在于,不必因专设联动机构而投入专职人员、办公机构及相应的经费,不足之处在于缺少专门的经办人或联络员,需要派出法庭与司法所及其人民调解组织建立起良好的沟通。(2)县区司法局协助基层人民法院,在法院内部(或附近)设立人民调解工作室,配备专职调解人员和办公机构。目前10县区都建立了“诉前人民调解工作室”。其具体做法是,当事人到法院起诉,符合委托调解条件的,立案庭告知并建议当事人首先选择人民调解。当事人同意接受人民调解的,立案庭将案件转移至“诉前人民调解工作室”,由相应调解人员负责调解,或者负责转至纠纷所在镇村(街道)的调委会调解。其优点除了联动更深入、渠道更畅通之外,也使当事人可以更方便地选择调解方式。但不足之处在于需要专职调解人员的参与和相应的投入。由于调解工作经费欠缺,“诉前人民调解工作室”调解员主要选聘法院工作人员兼任以减少费用,使当事人容易把诉前人民调解混淆为司法调解。(3)在审查起诉阶段,检察机关对于轻微刑事案件和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基本事实清楚、基本证据确实、充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悔罪表现,认为可以委托人民调解的,且当事人愿意调解或刑事和解的,将案件委托给相关镇村(街道)的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

2、诉中调解对接。主要是三种做法:(1)诉中委托人民调解。对于民事案件,人民法院在立案后庭审前,或案件审理中,将部分有可能通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的纠纷,在征得当事人的同意后,将案件委托辖区内的调委会、或者驻法院“诉前人民调解工作室”进行调解。经调解,双方当事人达成协议的,当事人可以选择由人民法院出具调解书,也可以撤诉,由人民调解组织出具调解协议书。对于轻微刑事诉讼案件的委托调解,人民法院建议检察机关将案件委托相关调解组织调解。这种方式有助于减轻人民法院的工作压力,实际上也能最大限度地为当事人争取到最大限度的利益。(2)吸收人民调解员参与诉讼调解。对于一般的民事纠纷,人民法院酌情邀请人民调解员参与诉讼调解,具有专业身份的人民调解员可介入特殊、疑难、复杂案件的调解,发挥调解员扎根群众、熟悉社情民意的优势,协助人民法院提高诉讼调解效率。(3)执行调解。对于那些经人民法院判决的案件,在判决执行过程中遇到阻力时,可商请人民调解组织参与执行调解。人民调解员大多是村(居)有威望人士,生活在群众之中,非常了解社情民意,由他们出面做思想工作,当事人更易于接受。

3、人民调解协议的司法确认。主要是指人民法院遵循“法律不禁止即为合法”的原则,对人民调解协议进行合法性审查确认,经司法确认的人民调解协议书,具有与法院判决书同等法律效力。

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的衔接联动,主要有邀请调解、委托调解、移送调解和联合调解四种。

1、邀请调解。对于可以并且需要人民调解组织参与调解的与行政管理相关的民事纠纷,有关职能部门发出邀请函,邀请当地人民调解组织指派人民调解员参与行政调解活动。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出具行政调解协议书。对于人民调解组织已经受理的重大或者社会影响广泛的民事纠纷,有关人民调解组织认为有必要的,邀请行政调解机构联合进行调解。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出具人民调解协议书。

2、委托调解。对于可以由人民调解组织调解的与行政管理有关的某些民事纠纷,行政机关与所在地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协商,建立委托调解机制。在双方当事人自愿的前提下,征得人民调解组织同意后,出具委托调解函,由双方当事人持函申请人民调解。人民调解组织收到委托函和双方当事人申请后,依法调解。调解不成的转由行政机关继续处理。

3、移送调解。在行政调解过程中,对于适合进行人民调解的民事纠纷,当事人对进行行政调解有异议,并且双方自愿要求人民调解的,行政机关引导双方当事人向人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经人民调解组织调解达成协议的,出具人民调解协议书,并告知行政机关。双方当事人中若有一方不同意进行人民调解的,继续由行政机关处理。

4、联合调解。(1)对于重大的行政争议或者社会影响广泛的民事纠纷,行政机关认为有必要与人民调解组织联合进行调解的,向当地人民调解委员会发出邀请函,邀请人民调解员联合进行调解。经调解达成协议的,视具体情况出具行政调解协议书或人民调解协议书。(2)由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协会)主导设立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提供相应的办公条件、人员和经费保障,实现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的无缝对接。(3)建立区域人民调解委员会。宁陕、平利、紫阳、岚皋4县和安康高新区还已经建立起区域人民调解委员会,成为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的衔接平台。四、三调联动工作困局

三调联动工作从2011年开始探索推进,为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联动程度的不断深入,实际操作层面上的工作困局日益凸显。

(一)现实需要与立法滞后的困局。(1)2014年2月24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第二次廉政工作会议上讲话时强调,对市场主体是“法无禁止即可为”,对政府则是“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三调联动工作尚无专门法律,工作依然停留在号召探索创新层面,现有的行政机关“法无授权不可为”,致使联动工作职责无法落实到法定部门承担。(2)新《预算法》第35条规定:地方各级预算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不列赤字。地方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不得以任何方式举借债务。第57条规定: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的支出必须按照预算执行,不得虚假列支。依法限制了各部门对探索创新的财力支持,使三调联动工作经费难以落实。(3)国务院令第486号令《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与编制管理条例》第10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行政机构职责相同或者相近的,原则上由一个行政机构承担。第11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议事协调机构,应当严格控制;可以交由现有机构承担职能的或者由现有机构进行协调可以解决问题的,不另设立议事协调机构。第12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议事协调机构不单独设立办事机构,具体工作由有关的行政机构承担。这些法规更限制了处于创新阶段的三调联动机构的设立。

(二)人民调解的群众需求与提供能力的困局。《人民调解法》第6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人民调解工作所需经费应当给予必要的支持和保障,对有突出贡献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和人民调解员按照国家规定给予表彰奖励。安康的10个县区,9个是国家贫困县,1个是省级贫困县。300万人口中100万是贫困群众。政府运转主要靠中省转移支付„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大量的社会矛盾群众无力诉讼化解,期盼调解解决。而地方政府又无力保障调解工作所需经费,严重影响日常工作。以2014年人民调解矛盾纠纷16000件,按每件3人600元调解工作出勤补助计算,人民调解员出勤补助就需要960万元;以每人每年800元培训费计算,全市13306名调解员的培训费需要1065万元;仅此两项支出就达2025万元,而实际到位的人民调解经费仅60万元。大量的调解工作主要靠调解员无私奉献完成,调解工作越来越难以组织。

(三)群众期盼解决问题与惠民政策难以整合的困局。三调联动化解矛盾纠纷,核心是解决问题,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从现实层面上看,解决问题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基本路径只有三条即有过错承担赔偿、受益人承担补偿和无力赔(补)偿时惠民政策帮(救)助。《侵权责任法》规定的“有过错承担赔偿”“受益人承担补偿”,在无力赔(补)偿时,只能交由地方党委政府通过多项惠民政策给予帮(救)助。然而惠民政策散布各个不同的部门,而要彻底解决群众实际问题又需要多项政策组合。比如一位48岁的中年男子生活困难---工作收入低,看病怕花钱,有病常请假,因此被工作单位辞退而下岗失业,妻子和他离了婚,一个孩子正上大学,需要较大的学费„„无奈而信访。像这样的多重叠加问题,就不能简单的以解决生活困难为由,交给某个单位救助。而应该多项惠民政策组合,帮其彻底解决问题:运用低保制度解决生活困难;运用医疗保险制度解决看病困难;运用助学金制度解决孩子上学学费问题;运用下岗再就业制度解决失业问题。在实际操作层面上,要同时落实五项惠民政策,不是一个下岗职工自己能办到的,也不是某一个部门可以牵头协调落实的,惠民政策经常难以整合运用,从而严重影响了三调联动功能优势的发挥。五、三调联动工作现状

2010年市委政法委综治办安综治办发[2010]9号文件引发了《关于建立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衔接联动机制的实施意见》;2011年市委政法委综治办安综治办发[2010]9号文件引发了《关于深入推进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的实施意见》,三调联动在全市不断深入推进。从人民调解工作角度看,2014年三调联动机制中,人民调解受理矛盾纠纷16891件,涉及当事人37655人,调解成功16326件,调解成功率97%„„人民调解组织受理委托移送案件324件,其中法院委托移送案件26件,公安机关委托移送案件45件,信访部门委托移送案件167件,其他部门委托移送案件86件。人民调解组织在镇(办事处)、村居(社区)实现全覆盖。全市已建立43个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建成企事业单位建立人民调解委员会30个,在10县区人民法院建立了“诉前人民调解工作室”。宁陕、平利、紫阳、岚皋4县和安康高新区建立了县区域人民调解委员会,成为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联系平台,成为县域重大疑难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的重要力量。

第五篇:三调联动调研

关于我省“三调联动”工作开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字体:大 中 小】 2009年07月14日

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各方面、多层次的矛盾日益凸显,加大对矛盾纠纷的调解力度,完善调解手段,成为目前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对促进社会稳定显得尤为重要,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近期,省人大副主任、省综治委副主任刘晓带领省综治办、省司法厅等部门领导赴西宁、海东、海南和海西四州(市、地),通过听取工作汇报、召开座谈会、走访基层单位等形式,对各地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各地“三调联动”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三调联动”工作,通过有效整合调解资源,全面推行“三调联动”调解机制,基本实现了以人民调解为基础,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的有机结合,逐步建立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综治委(办)牵头协调,职能部门协作联动的工作格局。

(一)加强组织领导,整合调解资源。一是将“三调联动”工作作为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力维护社会稳定,着力化解矛盾纠纷的主要措施来抓,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三调联动”工作的具体意见,明确了“三调联动”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职责、运行机制和工作要求。二是州县两级成立了由综治、政法和职能部门参加,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领导小组,加强了对“三调联动”工作的协调指导和督办考核。三是县乡两级建立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协调)中心,实行综治部门牵头协调、司法部门业务指导,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社会各界整体联动的工作模式,推进了“三调联

动”工作的有效开展。四是在村(社区)、企事业单位等加强了调委会、调解小组建设,基本形成了依托基层、多方参与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网络。

(二)加强机制建设,健全工作制度。一是建立健全了党委领导、综治牵头、公安、司法行政、信访、民政、社会保障、国土等多部门参与领导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责任机制,强化了领导责任。二是建立完善了组织协调机制,对矛盾纠纷排查工作按地区、部门和单位三个层次进行划分,明确了责任主体。三是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听取情况汇报,分析形势,部署工作。对涉及范围广、影响大,可能诱发群体性事件的矛盾纠纷,及时研究工作对策和处置方案。四是建立了排查调处制度、联合调解制度和应急处置机制,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将地区排查、部门排查、单位排查有机结合起来,组织开展大排查大调解活动,防止了矛盾纠纷扩大升级。五是严格落实“四排查”(层层排查、集中排查、超前排查、定时排查“和”四调处“(边查边调、归口调处、重点调处、共同调处)工作制度。六是建立了信息通报交流制度和矛盾纠纷分流指派制度。此外,海南州针对可能影响全州稳定的突出矛盾纠纷,坚持”一个问题、一名领导、一个班子、一套方案、一查到底“的领导包案制度和律师参与研判矛盾纠纷的工作制度。海西州在建立鼓励调解结案激励机制、特困上访群体救济扶助机制的同时,针对全州企业因金融危机造成经营困难可能引发的矛盾纠纷,建立了经济运行安全风险预测评估制度。

(三)加强衔接配合,发挥整体效能。各地在构建”三调联动“,”三位一体“大调解工作格局中,注重加强三种调解手段的相互衔接、相互配合,认真执行”先调解、后诉讼,在诉讼中先行调解“的原则,切实将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贯穿于解决矛盾纠纷的全过程,促进了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的对接联动、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的对接联动、行政调解与司法调解的对接联动。各地通过实施”三调联动“工作的优势互补,及时有效地解决了大量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将大量的社会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维护了社会大局的持续稳定。

二、当前”三调联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是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部分地方领导干部对于”三调联动“在整合调解资源、强化调解职能、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功能与作用上,缺乏足够的认识,思想上存在着形式主义,工作上务虚有余务实不足,从而使”三调联动“的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经费开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二是调解资源整合衔接还不够顺畅。由于相互衔接配合的责任意识还不够,一些复杂矛盾纠纷,如房屋拆迁纠纷、征地纠纷、劳资纠纷等,涉及面广,需要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协同调处。但由于部分部门责任意识不够或无力解决,参与意识不强,加之”三调联动“的衔接和责任履行机制不够健全完善,存在推诿、拖延等现象,个别地方”三调联动“工作还”联不起来“、”动不到位“,影响了工作的整体推进。三是调解规范化程度不够。三大诉讼法和行政许可法都强调了程序的合法性,即不论结果怎样,程序必须合法。同样,在调解工作中也必须做到规范化调解,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人为的失误。但在目前,三大调解工作程序中,除司法调解履行着固定的调解程序外,人民调解和行政调解的程序有时过于简单,有失调解工作的权威性。四是调解人员素质和调解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调解人员的政策业务水平和群众工作能力是做好调解工作的重要基础,目前各地针对”三调“工作,特别是人民调解工作开展专业培训,加强业务指导,强化政策理论学习的经常性和普遍性还不够,造成调解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业务能力不强,普遍缺少业务骨干,从而直接影响了调解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因此,进一步加大业务培训力度,全面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不断增强调解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是当前做好”三调联动“工作中亟需加强的重要环节。五是办公经费少,缺乏保障。基层政法单位条件较差,人头办公经费不多,基层政府财政困难,加上调解案件基本不向当事人收费,因此长期缺乏必要的办公经费,工作积极性受到挫伤,从而制约了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六是人民群众依法维权的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虽然近几年来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很大一部分人对产生的矛盾纠纷仍不能主动寻求法律途径解决,依法办事的观念还亟待加强。

三、加强”三调联动“工作的建议

要做好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工作,使三者更好的运转、衔接、联动,就必须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与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努力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

调解“格局。

(一)要着力加强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工作。要通过全面深化基层平安创建活动,夯实综治基层基础工作,进一步夯实”三调联动“衔接配合机制,合理配置调解资源,发挥职能作用,形成整体合力,及时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各级党政主要领导要把平安建设和维护社会稳定作为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内容,真正担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高度重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切实加强”三调联动“大调解工作体制机制建设,使”三调联动“程序、内容、措施、责任、考评等更加明晰、规范,能够更有效地提高处置各类社会矛盾纠纷的能力,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二)要着力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三调联动“中的基础作用。要按照《青海省人民调解工作条例》的要求,通过大力加强人民调解组织建设、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和乡镇司法所建设,进一步提高人民调解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水平,强化人民调解预防矛盾纠纷的功能,完善预警、预测、排查、调处机制,扩宽人民调解领域,严防个体矛盾演化成群体性事件,民间纠纷转化为刑事案件,最大限度地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切实地发挥在维护治安秩序和社会稳定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

(三)要着力加强司法调解工作,深化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的衔接配合。要始终坚持调解优先原则,做到”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案结事了“,积极探索建立民事纠纷、轻微刑事案件委托人民调解组织调解制度和劝导调解制度,强化诉讼调解,尝试建立诉前告知人民调解机制、诉中委托人民调解机制,积极引导当事人尽可能选择调解方式解决纠纷。

(四)要着力加强行政调解工作,深化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的衔接配合。要探索建立部分轻伤治安案件委托人民调解机制,建立健全人民调解与信访、行政部门相互衔接配合机制,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和调解、教育、协商等方式,积极化解矛盾纠纷。同时,要提高和扩展行政调解范围,充分发挥行政调解功能,加强行政调解的统计和宣传。

(五)要着力加强调解工作的衔接联系。一是建立调解案件登记制度。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在事件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加强调解工作的衔接联系,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节省的资源解决问题。具体来说,就是建立调解联络机制和调解登记制度。在开展人民调解过程中,对各类矛盾纠纷包括调解、处理、结果等情况进行登记,对无法通过人民调解处理的案件,要及时将登记记录报送具体行政调解机关或司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要及时衔接,研究处理问题,及时调解化解矛盾。通过行政调解还无法达成调解议的,行政调解机关应及时将案件情况通报司法机关,使司法机关能及时了解和掌握相关情况,对双方当事人进行庭前调解,尽可能不使矛盾激化。二是建立调解网络信息共享机制。实现调解网络信息共享,必须要充分发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构的协调职能,加大法院、信访、公安、建设、劳动、民政、工商等职能部门参与镇街、村居调解网络的力度,形成一个统一指挥、各方参与、配合联动的调解机制。最终实现受理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案件时,相关部门能够快速通过调解网络在第一时间内掌握案件发生的因由、动向,能做出科学的判断。三是要规范”三大调解“程序,积极探索出适用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的联动调解程序,最终达到化解矛盾,息事宁人,维护和谐稳定的目的。对不适于调解处理的,要及时建议双方当事人通过司法诉讼途径解决。

(六)要着力加强对”三调联动“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指导。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州县乡三级”三调联动“组织协调机构,在县乡两级健全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协调)中心,确保”三调联动“工作健康有序发展。要加强对实施”三调联动“工作检查考评,将人民调解工作和实施”三调联动“工作纳入本地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工作目标考核内容,对组织协调指导不力,导致调解工作不到位,出现矛盾激化,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领导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同时,要加强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和”三调联动“工作的宣传教育,努力使广大群众知晓”三调"工作的内容,选择通过调解方式表达诉求,维护自身权益。

下载台湾铸造企业调研报告与司法局三调联动工作报告[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台湾铸造企业调研报告与司法局三调联动工作报告[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山东汽车铸造企业调研报告

    山东汽车铸造企业调研概况 2012年3月,中国铸造协会汽车铸件分会秘书处在副理事长于永来先生带领下赴山东调研。 一、此次调研目的: 1、了解山东地区汽车铸造发展趋势。 2、了......

    三留守人员情况调查报告与三级联动工作报告

    三留守人员情况调查报告 一、基本情况。 (一)人数。我镇辖5个村一个居委会,面积22.5平方公里,人口7914人。据统计,我镇现有“三留守人员”总数2459人,占总人口的31%。其中:留守老人......

    司法局公正处“三农”调研报告

    一、公证处服务“三农”的现况(一)公证作为一项预防性的司法制度,在保护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预防纠纷、减少诉讼方面起着独特的作用。近年来,我国不断重视农村繁荣......

    企业调研报告_三电汽车空调

    百企调研报告 摘要:2011年8月19日,上海理工大学机械专业的同学参观了上海三电汽车空调有限公司,参观和了解了三电汽车空调有限公司的企业文化以及生产过程,实地考察了整个流水线......

    乡镇财政调研报告与乡镇远程教育工作报告

    乡镇财政调研报告 目录 第一篇:乡镇财政调研报告 第二篇:乡镇财政调研报告 第三篇:乡镇财政调研报告 第四篇:关于消化乡镇财政赤字的调研报告 第五篇:关于消化乡镇财政赤字的调研......

    2011企业离职与调薪调研报告

    《2011企业离职与调薪调研报告》员工主动离职率上升 职场思变,2011年企业加薪预期达8.4%国内最大的人力资源服务商前程无忧(NASDAQ: JOBS)近日发布《2011企业离职与调薪调研报......

    2016企业离职与调薪调研报告

    2013离职与调薪调研报告 日前,国内最大的人力资源服务商前程无忧(nasdaq: jobs)发布《2013离职与调薪调研报告》。报告称, 2012年员工整体流动性略降,离职率平均为16.7%,2013年......

    企业与职工队伍稳定情况调研报告

    当前,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以及个别企业领导对和谐劳动关系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再加上企业改制,企业与职工稳定情况不尽如人意。我们对委属企业进行了调研,分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