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司法局公正处“三农”调研报告
一、公证处服务“三农”的现况
(一)公证作为一项预防性的司法制度,在保护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预防纠纷、减少诉讼方面起着独特的作用。近年来,我国不断重视农村繁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以促进社会稳定、国家富强。公证作为法律服务的一部分,在服务“三农”改革与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自至4年间,勐腊县公证处办理的主要涉农公证大多数为土地承包(租赁)、林地承包、集体土地发包竞标现场监督等几种事项,基本没有新型的涉农公证事项。农林牧副渔业承包公证事项372,收费115588元;农林牧副渔业承包公证事项169件,收费98750元;农林牧副渔业承包公证事项95件,收费75658元;农林牧副渔业承包公证事项39件、农村集体土地发包竞标现场监督1件,收费50340元。
(二)公证在服务“三农”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一是因为考虑不到公证服务“三农”的社会效益及长远利益,所以未能主动抓住服务“三农”的有利契机,积极投入农村市场,拓展公证服务领域,改变服务模式,还在依然固守等人上门办证的老一套。二是公证法律效力宣传力度不够。
二、公证服务“三农”现状的成因
公证作为一种预防性的司法制度,是国家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中长期以来形成的对法律权威和法律信仰的淡漠直接导致了对公证意识的缺失,很多农民甚至不知道“公证”是什么,遇到问题想不到公证,对公证的作用不了解,即使想公证,也是“怕麻烦、怕花钱、怕没用”,因此,目前涉农公证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和出租的过程中,大多数农民签订了书面合同后,不会想到办理公证。
三、勐腊县公证处服务“三农”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建立常规宣传制度,组织公证人员利用节假日走进农村、社区开展公证法律服务。采用法律咨询、发放宣传单、宣传手册之外,举办公证知识讲座、知识竞猜等方式逐步在农村、社区营造浓厚的公证氛围,重点宣传《公证法》及《农村土地承包法》、《土地管理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涉农法律法规,让农民了解公证知识,认识公证的作用,知道怎么运用公证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为拓展公证工作的发展空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法治文化建设出一份力。
(二)建立“上门联系、上门受理、上门办证、上门送证”的“上门服务、就地办证”机制,节省农民的劳动时间,使农民不出村便可享受优质的公证服务。
四、公证服务“三农”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一)加强涉农法律法规学习,提高公证员服务“三农”水平。针对农村工作的实际和对公证服务的特殊要求,公证人员必须加强对涉农法律、法规和其他相关政策的学习力度,努力提高公证服务
“三农”质量和水平、最大限度地满足当事人的需求,用优质高效的服务让农民朋友满意。
(二)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不断拓展涉农公证证源。积极主动与农业局、基层司法所等部门联系,及时了解掌握涉农公证信息情况和群众期望办理的有关公证事项,不断拓展涉农公证证源。
(三)公证人员要进一步对农村情况进行调研,关注农村政策、实际情况的发展、变化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涉及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了解现状、分析原因、寻找对策,从中了解农民对公证的需求所在,立足新农村建设发展,找准农村公证工作的突破口。通过对农村集体土地发包竞标现场监督、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所涉及的合同公证等公证事项逐步介入,让农民切实了解公证带来的好处。
第二篇:三农调研报告
三农调研报告
作为一名西南的农村孩子,我真正知道农村和城镇的巨大差距。这一次根据学校的要求,结合自身的特点,在我的家乡重庆市开展了“关注民生,服务三农的”调研活动。
我对三农的了解是这样的,所谓的“三农问题”就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其中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中的核心问题,集中表现为农民的经济收入低,增收难,素质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贫富差距大;农村问题集中表现为农村面貌落后,基础设施不齐全,经济不发达;农业仍然是制约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集中表现为农民种的东西卖不出,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没有形成规模经济,农业产业化程度低。
由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农村的发展对国家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三农问题成为当今社会显著的问题。三农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有一下几点,1.农民的收入水平低,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这是三农问题产生的根源。2.土地资源不足,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及土地产权模糊。中国由于人多地少的国情,因而农民得到的土地很少,甚至有些地方的农民没有土地,所以在农村种就出现了劳动力过剩的现象。在我国,土地的直接所有权属于乡﹑村社集体,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城市经济日益发达,因而城市经济的发展对土地的需求加剧,使得地方政府和村社集体不断抢占农民的土地使用权,获取农民的土地,但是地方政府以“经济发展”的名义过分使用土地的代理权,从而村社集体对土地的使用权日益模糊。3.资金投入少。农民由于收入少,增收难,就越来越少的投入资金在农业上;国家虽然拨发了大量资金用于经济发展,但大部分都用于二﹑三产业,因此在农业和农村上的投入很少,缺乏强劲的经济后盾。4.农民的素质普遍较低。现在是知识经济时代,科技是
第一生产力,经济的发展需要高科技的支撑,农业也一样,但很多农民由于素质低,缺乏知识,不能掌握高科技术,不能将其转化为生产力。5.农民的负担重。虽然国家推行农业税,要求减轻农民的负担,但一些地方政府还是压榨农民,农民的负担并没有得到减轻,使农民的收入减少,这严重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6.农业产业化程度低,这是引发三农问题的重要原因。在我国,还是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并没有完全形成规模的经济。
近些年国家对“三农问题”投入了相当大的人力和财力,但是毕竟我国是农业大国,同时农业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因此三农问题任然存在。要解决三农问题,主要有以下一些措施:1.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差距,这是解决农村问题的“重大新思路”。以工代农,以城促乡,把中国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2.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继续延续中央和政府对对农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推行农村税费改革,在2003年,中国政府发出《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的文件;二是国家领导人温家宝承诺推出给农民减负具体方案;三是取消农业税,在2005年的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上经过表决决定,农业税条例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2005年中央通过的《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设》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其核心是发展农业和建设农村,加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巩固基础设施建设;
4.依靠科技,建立现代化农业。一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应该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走科教兴农战略,还要大力发展技术培训和职业技术教育,进一步提高劳动人民的素质,创新理念,创新思维。二是要大力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业产品的升级和资源的优化配置,走公司+农户的道路。
通过本次调研,我再一次了解到三农问题,同时也看见了这几年农村发生的变化,希望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农村越来越好。
姓名:刘 浩
班级:交通10—班
学号:15
第三篇:“三农”问题调研报告
“三农”问题调研报告
“三农”问题调研报告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党根据中国国情和顺应时代潮流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事关我国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的大问题,也是党中央高度关注的问题。我们必须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用科学发展观破解“三农”难题,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切实维护广大农民利益。
一、坚持全面发展,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的。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低、社会援助体系覆盖面小、义务教育和公共卫生等公共服务相对滞后,使“三农”问题由单纯的经济问题演变成经济和社会问题。因此,破解“三农”难题必须摒弃传统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坚持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在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将重点放在促进农村社会发展上,努力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由政府承担农村“文化教育、公共卫生和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公共产品供给的责任,使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由依靠农民自身向以政府为主的政策目标过渡,让农民能够分享经济发展成果。
1、明确各级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责任。长期以来,农村公共产品主要靠农民自身解决。如果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履行其提供农村公共物品的服务职能,把农民从自我供给的状态中解放出来,就会大大减轻农民负担,使农民将更多资源用于提高收入的投资上来,由此产生收入效应、消费效应和就业效应,极大地化解“三农”问题。因此,必须根据公共产品供应的特点,明确各级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责任,合理界定中央与地方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责任和范围:受益范围遍及全国的公共产品,由中央政府提供;受益范围主要是地方的公共产品,由相应层次的地方政府提供;具有外溢性的地方性公共产品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或各个受益的地方政府共同提供。
2、确立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重点。目前政府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重点应是:(1)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标准要参照当地居民维持最低生活所需要的基本支出来确定,并制定出相应的实施细则,增强其可操作性。(2)建立农村义务教育免费制度。建立农村义务教育免费制度关键是要增加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建立各级政府分担的义务教育投入体系和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机制,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转移支付,建立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监管机制,保证该拨的经费及时足额到位和义务教育经费不被挪用、侵占。
3、完善农村公共产品资金的筹集制度。对于全国性公共产品,中央政府应本着公平的原则无偿足额提供,或按经济状况通过转移支付的形式对农村卫生防疫、基础教育、环境保护、计划生育等的供给予以支持,不应再向农民征收。地方政府提供的某些公共产品具有很大的正外部性,如果没有相应的补偿,这些公共产品供给就会陷入不足的境地。对于部分准公共产品可以采用政府与市场混合的方式来提供,在明确产权的前提下,积极引进民间资金和外资,按照“谁引进、谁收费”,“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大力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政府还应提供优惠政策,鼓励经济实体、个人和其他社会力量投资农村公共产品,推动多渠道、竞争性供给格局的形成。
二、坚持协调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体制
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改革开放后,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我国农村和城市经济发展迅速,城乡联系显著增强,但受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影响,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缓慢。城乡二元结构体制还存在,“三农”问题就无法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因此,破解“三农”难题必须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坚持城乡协调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建立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市、农民与市民之间的良性互动与转换机制,实现城乡发展双赢。
1、农业与工业互动,推行以农民参与为主旨的工业化路线。一是要用工业组织和生产方式不断对农业进行改造,引导和鼓励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境外资本等投入农业,改造农业的传统生产方式,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使农业由小生产向社会化大生产转变,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高农产品的深加工水平,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市场综合竞争力。二是实施工业逐步反哺农业政策,引导工业企业强化品牌意识,培育名优产品,努力开发和生产先进适用的农业生产资料,通过现代流通方式为农户和农业企业提供更便利的服务。三是整合城市工业和农村工业的发展战略,城市工业一方面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另一方面要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农村转移和扩散;乡镇工业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攻方向,以农产品加工业为发展重点,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直接带动农民增加收入。
2、农村与城市互动,建立城乡合理流动的市场配置资源机制。一是要按照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要求,加快发展和培育城乡一体化的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市场网络。二是要充分发挥城市的集聚效应和辐射功能,使之在区域发展中起到中坚作用,通过城市市场引导和带动农村市场的发展,提高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和农业市场化程度,大力培育各种以农民为主体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并鼓励和引导城市的工商经济组织向农村延伸和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组织化程度的提高。三是要根据当前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状况,调整城乡发展政策,政府要在财政、金融、产业政策上更多考虑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现农村与城市互动,保持农村与城市的协调发展。
3、农民向市民转换,推行以吸纳农民为主要内容的城市化战略。只有实现大多数农民向市民转换,使之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进入城市定居,并在城市中获得稳定职业和收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部分农民脱贫致富问题;只有大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已转移到城市中,留在土地上的农民才有可能实现农业集约经营和规模经营,农业才有可能成为现代化产业;也只有将大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中,农民才能完全融入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从根本上摆脱传统小农经济的束缚,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有巩固的基础。从农民向市民转换出发,推行以吸纳农民为主要内容的城市化战略,以城市化促进农民市民化,要求城市化应注重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选择农村城市化道路,应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根据不同区位、资源条件、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中等城市和有重点的发展小城市(镇)有机结合起来。
三、坚持可持续发展,建立农业保护与支持体系
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体现。科学发展观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准则,强调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1、调整农业发展战略,合理开发利用环境,全面保护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1)尊重自然与经济有序发展规律。农业系统是生产、经济、生态三者的统一,正是通过人类对原有农田环境的改良,良种、化肥、灌溉、机械、农药等的外部投入,才能改善环境质量,提高系统的生产力及其持续性,增加经济效益。(2)坚持集约化与持续性协同。农业集约化与持续性关系是双向、互为反馈的,农业行为可能破坏环境,也可以改善环境。要探索出一条既高产优质(即集约)又有良好资源环境生态(持续化)的发展道路。这就要求我们从我国国情出发,坚持农业集约化与持续性协同,发展集约可持续农业。(3)要千方百计地保护耕地资源。耕地是农业生产的最基本空间,它的多少及优劣直接关系到农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千方百计地保护耕地资源。
2、增加财政资金投入,支持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一是要认真贯彻落实《农业法》,确保各级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提高农业财政支出占整个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各级财政每年应从新增财力中拿出一定份额用于农业。二是要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吸引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外商资本投向农业领域;通过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增加农业信贷投放,引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广大农民增加投入;完善以工补农、以商促农、反哺农业的机制,吸引工业资本、商业资本以及其他生产要素向农业流动;增加农业贷款的财政贴息,扩大支持农业生产贴息的范围,以政策优惠鼓励社会资金投向农业。三是逐步将以改善农民基本生产条件和生活质量为重点的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各级政府基本建设投资的范畴,重点支持节水灌溉、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农村水电、农村沼气、草场围栏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投入,以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3、深化农村体制改革,建立农村服务体系,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一是改革土地征用制度,对国家重点工程、公益性事业建设用地,可以通过国家征用耕地的途径获得土地使用权,但要大幅度提高土地补偿费、安置费标准,为失地农民提供能够参加失业、医疗、养老保险的费用,解决农民的长期生活问题;二是探索建立农业保险服务体系,国家应鼓励现有商业保险公司开展农业保险业务或建立政策性保险机构;支持农民和农业经营组织建立为农民生产服务的互助保险合作组织。三是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促进小额信贷等扶贫信贷的发展,发挥各种类型小额信贷贷款额度小、期限短、手续简单、方便易行的优势,为贫困农民提供信贷服务。
2009年4月6日
第四篇:“三农”问题调研报告
“三农”问题调研报告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党根据中国国情和顺应时代潮流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事关我国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的大问题,也是党中央高度关注的问题。我们必须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用科学发展观破解“三农”难题,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切实维护广大农民利益。
一、坚持全面发展,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的。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低、社会援助体系覆盖面小、义务教育和公共卫生等公共服务相对滞后,使“三农”问题由单纯的经济问题演变成经济和社会问题。因此,破解“三农”难题必须摒弃传统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坚持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在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将重点放在促进农村社会发展上,努力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由政府承担农村“文化教育、公共卫生和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公共产品供给的责任,使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由依靠农民自身向以政府为主的政策目标过渡,让农民能够分享经济发展成果。
1、明确各级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责任。长期以来,农村公共产品主要靠农民自身解决。如果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履行其提供农村公共物品的服务职能,把农民从自我供给的 1
状态中解放出来,就会大大减轻农民负担,使农民将更多资源用于提高收入的投资上来,由此产生收入效应、消费效应和就业效应,极大地化解“三农”问题。因此,必须根据公共产品供应的特点,明确各级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责任,合理界定中央与地方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责任和范围:受益范围遍及全国的公共产品,由中央政府提供;受益范围主要是地方的公共产品,由相应层次的地方政府提供;具有外溢性的地方性公共产品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或各个受益的地方政府共同提供。
2、确立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重点。目前政府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重点应是:(1)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标准要参照当地居民维持最低生活所需要的基本支出来确定,并制定出相应的实施细则,增强其可操作性。(2)建立农村义务教育免费制度。建立农村义务教育免费制度关键是要增加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建立各级政府分担的义务教育投入体系和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机制,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转移支付,建立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监管机制,保证该拨的经费及时足额到位和义务教育经费不被挪用、侵占。
3、完善农村公共产品资金的筹集制度。对于全国性公共产品,中央政府应本着公平的原则无偿足额提供,或按经济状况通过转移支付的形式对农村卫生防疫、基础教育、环境保护、计划生育等的供给予以支持,不应再向农民征收。地方政府提供的某些公共产品具有很大的正外部性,如果没有相应的补偿,这些公共产品供给就会陷入不足的境地。对于部分准公共产品可以采用政府与市场混合的方式来提供,在明确产权的前提下,积极引进民间资金和外资,按照“谁引
进、谁收费”,“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大力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政府还应提供优惠政策,鼓励经济实体、个人和其他社会力量投资农村公共产品,推动多渠道、竞争性供给格局的形成。
二、坚持协调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体制
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改革开放后,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我国农村和城市经济发展迅速,城乡联系显著增强,但受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影响,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缓慢。城乡二元结构体制还存在,“三农”问题就无法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因此,破解“三农”难题必须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坚持城乡协调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建立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市、农民与市民之间的良性互动与转换机制,实现城乡发展双赢。
1、农业与工业互动,推行以农民参与为主旨的工业化路线。一是要用工业组织和生产方式不断对农业进行改造,引导和鼓励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境外资本等投入农业,改造农业的传统生产方式,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使农业由小生产向社会化大生产转变,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高农产品的深加工水平,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市场综合竞争力。二是实施工业逐步反哺农业政策,引导工业企业强化品牌意识,培育名优产品,努力开发和生产先进适用的农业生产资料,通过现代流通方式为农户和农业企业提供更便利的服务。三是整合城市工业和农村工业的发展战略,城市工业一方面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另一方面要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农村转移和扩散;乡镇工业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攻方向,以农产品加工业为发展重点,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直接带动农民增加收入。
2、农村与城市互动,建立城乡合理流动的市场配置资源机制。一是要按照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要求,加快发展和培育城乡一体化的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市场网络。二是要充分发挥城市的集聚效应和辐射功能,使之在区域发展中起到中坚作用,通过城市市场引导和带动农村市场的发展,提高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和农业市场化程度,大力培育各种以农民为主体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并鼓励和引导城市的工商经济组织向农村延伸和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组织化程度的提高。三是要根据当前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状况,调整城乡发展政策,政府要在财政、金融、产业政策上更多考虑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现农村与城市互动,保持农村与城市的协调发展。
3、农民向市民转换,推行以吸纳农民为主要内容的城市化战略。只有实现大多数农民向市民转换,使之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进入城市定居,并在城市中获得稳定职业和收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部分农民脱贫致富问题;只有大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已转移到城市中,留在土地上的农民才有可能实现农业集约经营和规模经营,农业才有可能成为现代化产业;也只有将大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中,农民才能完全融入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从根本上摆脱传统小农经济的束缚,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有巩固的基础。从农民向市民转换出发,推行以吸纳农民为主要内容的城市化战略,以城市化促进农民市民化,要求城市化应注重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选择农村城市化道路,应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根据不同区位、资源条件、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中等城市和有重点的发展小城市(镇)有机结合起来。
三、坚持可持续发展,建立农业保护与支持体系
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体现。科学发展观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准则,强调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1、调整农业发展战略,合理开发利用环境,全面保护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1)尊重自然与经济有序发展规律。农业系统是生产、经济、生态三者的统一,正是通过人类对原有农田环境的改良,良种、化肥、灌溉、机械、农药等的外部投入,才能改善环境质量,提高系统的生产力及其持续性,增加经济效益。(2)坚持集约化与持续性协同。农业集约化与持续性关系是双向、互为反馈的,农业行为可能破坏环境,也可以改善环境。要探索出一条既高产优质(即集约)又有良好资源环境生态(持续化)的发展道路。这就要求我们从我国国情出发,坚持农业集约化与持续性协同,发展集约可持续农业。(3)要千方百计地保护耕地资源。耕地是农业生产的最基本空间,它的多少及优劣直接关系到农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千方百计地保护耕地资源。
2、增加财政资金投入,支持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一是要认真贯彻落实《农业法》,确保各级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提高农业财政支出占整个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各级财政每年应从新增财力中拿出一定份额用于农业。二是要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吸引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外商资本投向农业领域;通过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增加农业信贷投放,引导农村集体经
济组织和广大农民增加投入;完善以工补农、以商促农、反哺农业的机制,吸引工业资本、商业资本以及其他生产要素向农业流动;增加农业贷款的财政贴息,扩大支持农业生产贴息的范围,以政策优惠鼓励社会资金投向农业。三是逐步将以改善农民基本生产条件和生活质量为重点的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各级政府基本建设投资的范畴,重点支持节水灌溉、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农村水电、农村沼气、草场围栏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投入,以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3、深化农村体制改革,建立农村服务体系,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一是改革土地征用制度,对国家重点工程、公益性事业建设用地,可以通过国家征用耕地的途径获得土地使用权,但要大幅度提高土地补偿费、安置费标准,为失地农民提供能够参加失业、医疗、养老保险的费用,解决农民的长期生活问题;二是探索建立农业保险服务体系,国家应鼓励现有商业保险公司开展农业保险业务或建立政策性保险机构;支持农民和农业经营组织建立为农民生产服务的互助保险合作组织。三是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促进小额信贷等扶贫信贷的发展,发挥各种类型小额信贷贷款额度小、期限短、手续简单、方便易行的优势,为贫困农民提供信贷服务。
2009年4月6日
第五篇:关于公正处英语的资料
1.出生证明(Birth Certificate)
Birth Certificate
(81)Ning Zi, No.1232
This is to certify that Guangzu Wu, male, was born on May 21, 1941, in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Guangzu’s father is Yide Wu, and Guangzu’s mother is Meiqin Shi.Nanjing Notary Public Office
Jiangsu Province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Notary: Xiao Nan
September 20, 1981
出 生 证 明 书
(81)宁公证字第1232号
吴光祖,男,1941年5月21日在江苏南京市出生。父吴义德,母史美琴,特此证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
江苏省南京市公证处
公证员:肖南
1981年9月20日
2.死亡证明(Death Certificate)
Death Certificate
(78)Ning Zi, No.859
This is to certificate that Yide Wu, died of illness on November 27,1967.Yide Wu, male, native of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born in July, 1908.Nanjing Notary Public Office
Jiangsu Province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Notary: Xiao Nan
Feburary 19, 1978
死 亡 证 明 书
(78)宁公证字第859号
兹证明吴义德,男,1908年七月生于江苏南京,于1967年11月27日病故。
中华人民共和国
公证员:肖南
1978年2月19日
3.学历证明(Schooling Record Certificate)
Schooling Record Certificate
(81)Ning Zi, No.1233
This is to certify that Guangzu Wu, male, born in May, 1941, studied Chinese Language in the Chinese Department of Jiangsu Teacher’s College from September, 1962 to July, 1966, and then he was enrolled in September, 1977 to study in the Chinese Department of Nanjing University as a postgraduate on Modern Chinese.He had been studying there for two years and finished the courses in July, 1979.The report of the results in his examinations are followed: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anguage: Good
Chinese Literature: Good
Modern Chinese: Excellent
Debate: Pass
Graduation Thesis: Pass
Nanjing Notary Public Office
Jiangsu Province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Notary: Xiao Nan
October 17, 1980
学历证明书
(81)宁公证字第1233号
吴光祖,男,生于1941年5月。1962年9月至1966年7月在江苏师范学院中文系中国语文专业学习,1977年9月入南京大学中文系为现代汉语研究生,学习期限两年,于1979年7月毕业。
其学习成绩如下:
中国语言学:良
中国文学:良
现代汉语:优
答辩:合格
毕业论文: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
公证员:肖南
1980年10月17日
一、公证书标题的翻译
一般来说,公证书翻译为“Notary Certificate”。要注意,切忌将公证书翻译成“Notarial Certification”。
公证书标题必须全部大写或大写标题中每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除非位于局首,公证书标题中的冠词(Articles)及少于5个字母的连词(Conjunctions)、介词(Prepositions)不应大写。
在具体应用中,涉外公证书翻译工作量最多的往往是:毕业证公证书(Notarization of Diploma)、学位证公证书(Notarization of Degree Certificate)、成绩单公证书(Notarization of Academic Transcription)、亲属关系公证书(Notarization of Family Relation)、婚姻状况公证书(Notarization of Marital Status)、无刑事犯罪记录公证书(Notarization of No Record of Criminal Offense)、及(涉外)收养公证书(Notarization of Adoption)等。
二、公证词的翻译
我国公证书公证词多以“兹证明„„”开头,其英文翻译(English Equivalent)应该是:“This is to certify that„”。
而外国公证书公证词开头一般为“我,xxxx,xxxx公证员,特此证明„„”(I, xxxxx,Notary Public, duly authorised, admitted and sworn, practising in the City and County of Dublin DO HEREBY CERTIFY that„„)。
2.公证词翻译应忠实于原文(Conformity)
在结尾方面,中国公证书一般为“特此证明”,翻译为“It is hereby certified”。
而外国公证书结尾一般为一段宣誓这类的语句,如“In Faith and Testimony whereof I have hereunto set may hand and affixed my Seal of Office this10th December 2008”。这段公证词翻译成中文比较费解,一般来说采用意译更符合中国国情,翻译成“我宣誓,上述公证属实„„”。特别注意,英文公证词结尾在描述日期上不使用“on”这个词。
三、涉外公证书的落款
涉外公证书翻译落款须注明:
公证员(Notary)姓名和签名(Signature)或盖章(Seal); 公证处名称及盖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字样; 日期。日期的格式一般为月/日/年。COURTS SERVICE
An tSeirbhis Chúirteanna
I, Name of the Registrar, Assistant Registrar of the Supreme Court hereby certify that it appears from the Records of this Office that Name of Notary Public whose name is subscribed to the annexed document was on the 30th day of July 2000 appointed a Notary Public for the City and County of Dublin and that her name is at the present time on the Roll of Notaries.And I further certify that upon comparison of the signature Name of Notary and the seal affixed to the said document with a specimen of the signature and seal of the above-mentioned Notary Public on record in this office I verily believe the same to be her proper handwriting and her seal.Dated this 18 day of October 2008 th
Signature
---------------------Name of the Registrar
Assistant Registrar
Seal of the Supreme Court 公证是国家公证机关根据法律的规定和当事人的申请,按法定程序证明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的非诉讼活动。公证书应包括的内容有:(1)公证书编号;
(2)当事人的基本情况;(3)公证证词;(4)承办公证员的签名(签字章)、公证处印章和钢印;(5)出证日期等。英文公证书的格式比较规范,一般来说,公证地名写在左上方,须全用大写字母,ss.(或SS.)写在地名中间。这个缩略语的意义不详,有人认为它代表拉丁字cilicet,表示to wit或namely(“即”),也有人认为它有其他来源及含义。公证书正文应和地名相隔三行。
经济合同公证书
1、国外使用的公证书格式
------, COMMONWEALTH)
ss.ACKNOWLEDGEMENT
OF THE NORTHERN MARIANA ISLANDS)
On this----day of----, 20----, personally appeared before me------and------, known to me to be the person(s)whose signature(s)is/are subscribed to me to be the foregoing instrument and who acknowledged to me that he/she/they executed the same as a voluntary act for the purposes set forth therein.IN WITNESS WHEREOF, I have hereunto set my hand and official seal on the day and year first written above.------
NOTARY PUBLIC
------联邦马里亚纳群岛公证书
兹证明------和------于---年---月----日,在我的面前,签订前面------合同。经查,此行为是他(她)(他们)按合同精神自愿履行的。
------
公证员(签名)
2、中国通用的公证书格式
------合同公证书
()字第----号
兹证明------(单位全称)的法定代表人(或法定代表人的代理人)------和------(单位全称)的法定代表人(或法定代表人的代理人)------于---年---月---日,在---(地点或本公证处),在我的面前,签订了上述《------合同》。
经查,上述双方当事人的签订合同的行为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五十五条的规定,合同的内容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的规定。
---省---市(县)公证处
公证员(签名)
---年---月---日
NOTARIAL CERTIFICATE
()Zi, No----
------NOTARIAL PUBLIC OFFICE,------PROVINCE,THE PEOPLE'S REPUBLIC OF EHINA
On this----day of----, 20----, personally appeared before me Mr.------, acting on behalf of------(full mane of the corporate body), and Mr.------, acting on behalf of------(full name of the corporate body), known to me to be the persons whose signatures are subscribed to the foregoing------Contract.It is investigated and found that the signing of the foregoing instrument is in accordance with Article 55 of “The PRC's General Civil Rules ” and “The PRC's------”.IN WITNESS WHEREOF, I have hereunto set my hand and official seal on the day and year first written above.------------------以下为其它格式----------------
NOTARIAL CERTIFICATE
()字第号
()Zi, No.兹证明(招标单位全称)于年月 日在地对(招标项目名称)举行了公开招标,(投标单位全称)参加了投标,(中标单位全称)中标(或全部投标单位均为中标)。
THIS IS TO CERTIFY thatinvited competitive tenders foratonday,and [ ], [ ] and [ ] made bids for the above mentioned project whilebecame the successful bidder(or none of the bidders herein was successful).经审查和现场监督,招标项目与招标活动已或主管部分批准,招标方与投标方(投标单位全称)均具有合法的招标、投标资格(或因原因不具有投标资格),投标方(投标单位全称)所投标书均符合招标文件的规定,为有效书[或增加(投标单位)全称]所头标书,因(原因)无效],整个过程的投标、开标、评标、定标,活动均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招标文件的规定,招标结果合法,有效。
It was verified and testified at the site the site that the tendering project and the tenders activities were all approved by the relevant authorities, the tendering partyand the tenders,andwere all entitled to the tender(orwas not entitled to the tender because of)and the outcome of the tender is legal and valid.IN WITNESS WHEREOF, I have hereunto set my hand and official seal on the day and year first written abovve
中华人民共和国[ ]省[ ]市公证处
公证员
[ ]年[ ]月[ ]日 Notary:[ ](Signature)
[ ] Notary Public Office(Seal)
[ ] Province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请:翻译毕业证公证书(英文)
crvtq 10级 被浏览119次2013.03.10
学院ХХ年Х月Х日发给ХХ的第ХХ号毕业证书,兹证明ХХХХ(女,ХХ年Х月Х日出生)于ХХ年Х月至ХХ年Х月在ХХ大学专科ХХ专业学习,学制ХХ年,于ХХ年ХХ月毕业。中华人民共和国ХХ省ХХ市公证处公证员(签名)ХХ年Х月Х日
carinevyxg
采纳率:41% 10级 2013.03.11
检举
参考翻译。建议你去威客中国发任务,这样得到的稿件肯定更专业。This is to certify that Lilei,female,born in 1988-01-01,was enrolled in XXUniversity,majoring in XX(four year full-time undergraduate education)in September 2006.She graduated in June 2009.XX Notary Public Office XX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Notary XX mm-dd-y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