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宿州市第四次党代会市委工作报告(印发稿2011.9)

时间:2019-05-12 04:05: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共宿州市第四次党代会市委工作报告(印发稿2011.9)》,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共宿州市第四次党代会市委工作报告(印发稿2011.9)》。

第一篇:中共宿州市第四次党代会市委工作报告(印发稿2011.9)

科学发展

兴宿富民 为加速崛起而努力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宿州市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李宏鸣

(2011年9月19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共宿州市第三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这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总结市第三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进一步明确未来五年宿州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党的建设的目标任务,动员全市党员干部和群众,科学发展、兴宿富民,为加速崛起而努力奋斗。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

市第三次党代会以来,市委团结带领全市人民,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有效应对金融危机,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谱写了科学发展、加速崛起的新篇章。

五年来,我们全力加快经济发展,综合实力显著跃升。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由348.1亿元增加到650.6亿元,增长近1倍;财政总收入由13.4亿元增加到43.2亿元,增长2.2倍;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148.8亿元,是“十五”时期的3.8倍。三次产业结构更趋合理,二产比重上升12.7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由75.9亿元增加到214.4亿元,年均增长22.1%。华电宿州电厂、钱郢孜煤矿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百丽、康奈、鸿星尔克等企业成功入驻,中国中部鞋都初具雏形。6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实现产值134.7亿元,增长9倍。新型乡村工业园“百千万”工程试点成效显著,吸纳就业2万多人。粮食生产连续七年丰收,“4168”工程扎实推进,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开局良好,农业产业化、农机化综合水平全省领先。今年以来,经济发展势头更为强劲,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加快,位次在全省靠前,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统筹协调,城乡面貌深刻变化。中心城区由30平方公里扩大到50平方公里,人口由34-23

果丰硕,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129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顺利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大力加强社区建设,积极做好信访稳定工作,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平安宿州建设深入推进。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成效明显,国防教育逐步深化,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

五年来,我们大力加强党的建设,政治生态持续优化。扎实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等活动,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强化理论武装,开办宿州大讲堂,推进思想解放,倡导“五破五立”,各级干部的思想理论水平不断提高。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公开招考选拔了一批年轻优秀的县处级干部和副处级后备干部。县区、乡镇党委换届圆满完成。对全市108个难点村开展集中整治,成效显著。深入开展“四民”、“四企”、“四型”机关创建活动,推动“五倡导五反对”,集中解决了一批群众和企业关注的突出问题,干部作风进一步改进。扎实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建立科级以上干部勤廉档案,开展廉政风险点排查,切实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党风政风进一步好转。不断加强市委全委会和常委会自身建设,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积极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积极支持人民政协依照章程履行职能。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作用进一步发挥。统战、民族、宗教、外事、对台等工作取得新成绩。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作用得到更好发挥。全市上下形成了以党组织为核心,齐心协力、共谋发展的强大合力。

各位代表、同志们,过去五年,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的五年,是城乡面貌变化显著的五年,是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更多的五年。五年来宿州大地日新月异的变化,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宿州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展示了全市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奋力拼搏、勇于赶超的昂扬斗志,凝聚了各条战线、各个方面的心血和贡献。在此,我代表中共宿州市第三届委员会,向全市广大党员和640万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宿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向所有关心支持宿州改革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五年来的生动实践,深刻启示我们: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把解放思想作为加速崛起的头道工序,不断深化市情认识,完善发展思路,创新发展举措,坚定-67

展、持续发展、和谐发展,全面加强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党的建设,为建设实力宿州、活力宿州、和谐宿州、幸福宿州,实现加速崛起而努力奋斗。

——建设实力宿州,就是要全力以赴增强综合实力。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壮大经济总量,主要指标增速居皖北前列,生产总值超过1500亿元,年均增长13%以上;财政收入超过150亿元,年均增长2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超过4500亿元,年均增长25%以上;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二、三产业的比重超过85%,中心城区力争达到100平方公里,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5%。

——建设活力宿州,就是要千方百计激发发展活力。深入推进机制创新,进一步扩大开放,营造更加宽松优越的发展环境,开放型经济加速发展。各级干部精神更加振奋,干事创业氛围更加浓厚。民营经济更加活跃,全民创业热潮涌现,各行各业生机勃发。

——建设和谐宿州,就是要坚定不移促进和谐发展。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创新社会综合管理,加强环境保护,促进资源集约利用,努力形成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良性互动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建设幸福宿州,就是要锲而不舍追求民生幸福。大力推进民生幸福工程,实现城乡居民收入五年倍增,不断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建设实力宿州、活力宿州、和谐宿州、幸福宿州,是科学发展的时代要求,是全市人民的共同期盼,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切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凝心聚力、锐意进取,努力建设经济繁荣、民生殷实、生态优美、充满活力的新宿州。

未来五年的目标宏伟、任务艰巨,我们要集中力量抓好六项工作。

(一)整体承接产业转移,全力推进工业经济新突破。当前是我市工业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把加快工业化作为首要任务,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扩张战略,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锻造加速崛起的坚强脊梁。到2016年末,全市工业增加值超过800亿元,实现工业经济的重大突破。

011

自然风光独特的优势,大力开发旅游产品,着力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旅游市场推广营销,建设皖北旅游大市。

(二)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大力实施农业提升战略,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

深化农村发展体制创新。坚持以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农村发展繁荣。要以生产社会化、农民组织化、城乡一体化为方向,积极培育家庭农场、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提高组织化程度。要建立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基础上,有序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要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农村金融组织,健全农业保险制度,优化农村金融服务。全力做好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申报和推进工作,深化以乡镇职能调整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提高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力。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深入实施“4168”工程,加快推进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要突出发展主导产业,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培育粮食、果蔬、畜牧和林木四大主导产业,提升现代农业实力。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坚持以工业理念发展农业,培育国家级龙头企业,壮大省、市级龙头企业。要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提高科技贡献率。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田水利、物质装备等生产条件,提高综合生产能力。要加快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健全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强化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加强农产品商标、品牌工作,打响宿州农产品品牌。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着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不断改善农村面貌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深入开展土地整治整村推进,调整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实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科学编制村镇建设和村庄布点规划,引导各类涉农资金和项目集中配套,高标准建设农村新型社区。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加强道路、通讯、教育、卫生、文化等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农村清洁工程和村庄整治,建设美丽乡村。深入开展农村文明创建活动,扎实推进示范小城镇和文明生态村建设,促进-1415

(四)加速振兴县域经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县域经济的强弱直接影响全市加速崛起的进程。县域经济发展不足、总量不大,是我市发展的短板。要以更大的力度、更有效的措施,推动县域经济加速振兴,力争各县区发展速度超过全省县域经济平均增速,县域经济总量占全市比重提高10个百分点。

深化县域经济发展思路。各县区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以加速工业化为核心,以承接产业转移为抓手,深入推动“三化同进”,加快构建特色取胜、竞相发展的良好格局。埇桥区要重点培育纺织服装、食品、林产品、煤电化、机械、建材等六大产业集群,加快建设宿州纺织服装产业城、宿州林产品生产基地,提高首位度,当好排头兵。砀山县要着力打造果蔬加工、板材家具、畜禽加工、轻纺服装四大百亿元产业,打响全国水果加工第一大县品牌,县域经济达到全省中等以上水平。萧县要进一步壮大新型建材、绿色合成革、煤电、农副产品加工四大支柱产业,实现全市率先、皖北争先目标。灵璧县要全力打造轻纺、服装、食品、建材、电子、新兴产业等产业集群,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力争跻身皖北县域发展第一方阵。泗县要大力发展轻纺服装、农副产品加工、新型建材、机械电子四大主导产业,打造纺织服装、农副产品加工双百亿产业,县域经济在全省位次明显前移。

强化县域经济发展举措。加大承接产业转移力度,强化招商引资,借助外力求发展。推动全民创业,优化创业服务,降低创业门槛,实现民营经济的大跨越。做大做强载体,各县区要加快开发区建设,促进各类要素向园区集中、关联产业向园区聚集。大力发展新型乡村工业,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试点,引导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体系建设,深入探索,加强示范,夯实县域经济发展基础。提高县城在县域经济中的首位度,做大做强镇域经济,建设一批工业强镇、商贸重镇、旅游名镇。坚持科学发展,注重集约利用资源,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加强县域经济发展支撑。要充分用好省委、省政府加快皖北振兴的政策措施,加强指导、全面支持,推动县域经济加速发展。要集中力量抓好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抢抓国家大兴水利的历史性机遇,掀起兴修水利热潮,大力推进公路、铁路、水运等重大项目建设,确保宿淮铁路、泗-1819

成特色和优势。加大自主品牌的开发,大力培育更多的创新型企业,不断提升创新能力。

(六)坚持和谐发展,努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包容性增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

实施民生幸福工程。要紧紧围绕改善人民生活,整合各种资源,调动各方力量,大力实施八大民生幸福工程,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施收入倍增工程,着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五年实现收入翻番。实施就业创业工程,把促进就业放在优先位置,努力增加就业岗位,建设集岗位培训、职业介绍、就业帮扶、创业扶持为一体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实施社会保障工程,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形成制度完善、保障有力的社会保障体系。实施教育公平工程,全面落实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网络教育、社区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终身教育体系。实施卫生健康工程,强化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和卫生监督,加强城市社区和农村医疗机构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和看病贵问题,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形成覆盖城乡的卫生健康体系。实施安居宜居工程,规范发展房地产市场,抓好城乡危旧房改造,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形成多渠道、多形式解决群众住房需求的住房保障体系。实施平安祥和工程,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面落实安全生产措施,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管理,完善应急管理机制,形成健全高效的公共安全体系。实施和谐村居工程,坚持以服务群众为中心,以居民自治为方向,以维护稳定为基础,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的城乡社区服务体系。

努力建设文明城市。继承和弘扬优秀地方文化,全力打造戏曲、奇石、马戏、书画等地方文化品牌,积极参与中国大运河申遗活动,加快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强市迈进。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实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全面提高城乡居民思想道德水平。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升-2223

价值体系,引导广大党员加强党性锻炼、提升党性修养。广泛开展岗位培训,对全市党员干部进行综合培训,使各级党员干部进一步开阔视野、提高本领。解放思想是思想政治建设的长期任务,也是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要持续开展以解放思想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始终保持清醒头脑,认清形势,抢抓机遇,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进一步强化科学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不断更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思路,为科学发展、加速崛起注入强大的思想动力。

(二)努力锻造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和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实现加速崛起的决定性因素。要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突出勤廉双优,真正把政治上靠得住、发展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优秀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以提高素质、优化结构、改进作风和增强团结为重点,切实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尤其要选好配强一把手,进一步优化领导班子年龄、知识、专业和能力结构,充分发挥整体功能。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知行统一的培养机制、公正公开的选拔机制、科学客观的考核机制和全面有效的监督机制,建立完善竞争机制,注重在经济社会的一线岗位考察和评价干部。积极推进干部交流,加大市、县(区)、乡(镇)干部纵向交流挂职、任职力度,加强机关干部内部轮岗和跨部门转任。大胆培养选拔使用优秀年轻干部,早压重担、从严要求。加强后备干部、妇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的培养使用。全面落实老干部的政治和生活待遇,充分发挥老同志在改革发展稳定中的作用。坚持党管人才,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加快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切实用事业凝聚人才,用实践造就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

(三)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基层党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要以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把做好群众工作、引领科学发展、提高社会管理能力作为核心任务和基本职责,努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以抓好带头人队伍建设为重点,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深化拓展“三级联创”活动,进一步提高农村党员干部带领致富、推进发展、维护稳定的能力。以服务群众为重点,围绕建设和谐社区,建立健全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社-2627

下运行。全面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建立完善动态管理的干部勤廉档案体系,加强对关键环节、重要部位和重点领域的监督。要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对腐败分子和腐败现象一查到底、决不手软、决不姑息,以反腐倡廉建设的新成效聚民心促发展。切实抓好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要进一步加强纪检监察机构和干部队伍建设,积极稳妥推进县级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勤廉并重、牢记“两个务必”,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做到清正廉洁严守底线、勤政善政力促发展。

各位代表、同志们,宏伟蓝图已经绘就,发展目标催人奋进。我们肩负着重大责任,承载着光荣使命。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励精图治、开拓创新,抢抓机遇、奋力拼搏,为加速宿州崛起而努力奋斗!

大会秘书处

2011年9月18日印发

(共印700份)

第二篇:中共广安市第四次党代会工作报告

坚持三次创业

推进富民强市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努力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广安市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1年10月30日)

王 建 军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广安市第三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

中国共产党广安市第四次代表大会,是在圆满完成“十一五”规划任务、顺利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大会的主要任务是:总结三届市委的主要工作及基本经验,明确今后五年目标任务,组织和动员全市15万党员和470万人民坚持三次创业,推进富民强市,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努力奋斗!

三届市委的主要工作

二、坚持不懈地抓项目、增投资、强后劲,实现了基础条件大改变。坚持组织大投入、建设大项目、推动大发展,举全市之力兴建了一批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发展的基础条件得到前所未有的改善,2007年以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1050.4亿元。襄渝铁路复线建成通车,兰渝铁路加快建设,邻垫、南合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全市公路总里程突破10000公里,县县实现通高速,广安直达重庆江北机场客运专线投入运营,广安港建设快速推进,广安至重庆快捷通道即将开工,大路网、大港口、大通道的“大交通”格局初步形成。一大批农业、水利基础设施项目迅速实施,农业抵御灾害的能力明显增强。坚定不移实施“两个加快”战略,全市城镇化率提升近10个百分点,广安主城区面积达到3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28.7万。

三、坚持不懈地办实事、解民忧、谋民利,实现了人民生活大改善。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努力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4754元、5377元。集中财力物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市共投入资金117.24亿元,办理惠民实事113711件,圆满完成了扶贫解困、教育助学、医疗卫生、百姓安居、饮水安全等民生工程目标,广大群众充分享受到了改革发展成果。投入就业资金3.16亿元,开发公益性岗位9100个;大力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城乡居民社会保险覆盖人数达120万。大打扶贫攻坚战,成功争取省上将广安市纳入秦巴山区扶贫开发规划范围,将广安各区市县认定为革命老区并上报国务院。投入扶贫资金2.64亿元,帮助11.67万名贫困人口走上致富道路,水淹区三年扶贫计划目标圆满完成,连片推进扶贫开发的成功经验成为全省样板。投入资金3亿元,解决了6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实施“挂包帮”活动,全市149名干部挂点、538个部门包村,9565名干部结对帮户,“大扶贫”的格局基本形成。战胜连年发生的特大洪涝灾害和特大干旱、特大雨雪冰冻灾害等突发自然灾害,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四、坚持不懈地破难题、添活力、拓空间,实现了改革开放大突破。始终把完善体制机制、拓展发展空间作为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着力破除影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乡镇机构改革顺利实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入,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全面完成,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水务、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有序开展,扩权

6度全面推行。市档案馆竣工落成,成功创建国家一级综合档案馆。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环保工作得到加强,“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目标圆满实现。残疾人事业发展呈现新的气象,残疾人体育、艺术、职业技术培训等多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六、坚持不懈地聚人心、保稳定、促和谐,推动了社会管理大创新。积极顺应广大干部群众加快发展的热切愿望,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三次创业的强大合力和良好氛围进一步形成。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大工作的意见》,支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出台《党政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参加政协会议工作制度》等四项制度,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更加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不断巩固和壮大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坚持党管武装,加强国防教育、人民防空和民兵预备役工作,2007年成功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两连冠”,目前正全力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三连冠”。依法治市、依法行政全面推进,科学民主决策制度进一步健全,基层民主建设不断加强。率先在全省构建起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相互衔接配合的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体系,“大调解广安模式”在全国政法工作会上交流经验。建立健全信访工作体制机制,强化领导干部信访工作“一岗双责”,认真开展各级领导定期接访、干部定期下访活动,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依法按政策解决了一大批信访突出问题,信访秩序进一步规范。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断深化三大主题活动,大力实施天网工程,巩固强化三基建设,维护了社会大局稳定,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连续三年保持在92.5%以上。

七、坚持不懈地抓班子、带队伍、聚合力,推动了党的建设大加强。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为改革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效明显,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各项集中教育活动受到了中央、省委巡回检查组高度评价。理论学习、宣传和研究深入开展,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工作纵深推进。邓小平理论研究迈上台阶,先后与中央文献研究室联合召开邓小平改革与发展思想学术研讨会、全国“学习邓小平理论,努力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

10还是扩大内需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必须像重视经济建设那样重视社会建设,像抓经济工作那样抓民生改善,使全市人民成为跨越式发展的积极参与者和最大受益者。事实证明,群众满意、群众受益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四是始终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把借力重庆、融入重庆作为重要战略,努力在“一轴一区块” 的激烈竞争中奋勇争先。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永久动力。五是始终坚持改革力度、发展速度与社会可承受程度相统一,切实维护好团结和谐稳定的大局。事实证明,和谐安宁的社会局面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六是始终坚持“解放思想、保持激情、克难攻坚、严守纪律、无私奉献”20个字工作要求。只有大力弘扬创业精神,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才能创造出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检验的业绩。事实证明,务实奋进的工作作风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要求。七是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我们全面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廉政建设,增强了各级党组织的生机与活力。事实证明,坚持党的领导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保证。这些经验,是我们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宝贵财富,必须坚持好、运用好。

同志们,近五年来,在不沿边、不靠海、比较优势不明显的条件下,广安实现了大发展快发展,这是全市干部群众付出辛勤汗水和巨大努力干出来的、拼出来的。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今天,我们回首奋斗的岁月、感受创业的艰辛、分享成功的喜悦,感到无比的激动和自豪。这些成绩的取得,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正确指引的结果,归功于省委的坚强领导,归功于全市15万共产党员的无私奉献,归功于各级干部群众的团结拼搏,归功于建区设市以来历届地委、市委和历任老领导奠定的坚实基础,同时也离不开中省各部门的大力支持,离不开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社会各界人士、海内外朋友的积极参与,离不开驻市企事业单位、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指战员的共同努力。在此,我代表市委,向全市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社会各界人士,向解放军驻广部队和武警部队指战员,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广安建设与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是:经济总量偏小,发展质量不高,产业结构不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难度较大;农村经济

314响。我们只有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推进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建设与发展中赢得先机、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三是对外开放进入提速期。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冷静审视广安发展外部环境随着区位条件的不断改善而发生的深刻变化,可以看出一个大的趋势:广安正由川东北的路网末梢转变为南北东西要素聚集的经济走廊,由四川盆地边缘变为我省面向重庆开放的前沿阵地。尤其是川渝合作示范区的全面建设、国家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深入推进,为我市对外开放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我们必须乘势而上,以只争朝夕的精神、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拥抱新一轮改革发展的“春天”。

四是文化事业进入繁荣发展期。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在区域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广安有伟人故里和革命老区的红色文化,有积淀深厚的巴渝文化,有历史悠久的宗教文化,有异彩纷呈的群众文化,推进广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基础良好,优势独特。我们必须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推动文化基础设施大改善、文化事业大繁荣、文化产业大发展、文化软实力大提升,为跨越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动力、有力的舆论支持和良好的文化条件。

五是社会建设进入转型期。我市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人们的价值取向更加多元,权利意识更加高涨,社会建设面临多重压力,给我们在较长过程中面对利益格局调整和社会矛盾凸显带来了严峻挑战。与此同时,人民群众对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对于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对于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将更加关注。

基于以上研判,未来五年,广安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建设川渝合作示范区为载体,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目标,以党的建设为保障,坚定不移地转化三大优势,实施三化联动,推进三大跨越,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努力让广安更开放,让广安城乡发展更协调,让广安百姓过上更加富裕文明生活,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未来五年,广安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718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产值达到300亿元以上。坚持培育高端产业,抢占产业高端。要大办企业、办大企业。坚持以大企业支撑大产业,鼓励和支持大企业大集团进行战略联合和重组扩张,延伸产业链或技改扩能。全市规上企业突破1000户,培育年销售收入上100亿元企业2户、50亿元企业5户、10亿元企业15户。抓好中小企业培育发展,大力实施“小巨人”计划。深入推进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市建设,大力推进“质量兴市”,深挖广安制造品牌价值,积极争创中国名牌、四川名牌产品。要大办园区,办大园区。举全市之力做大育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促进企业集中、产业集聚、要素集约,加快推进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调位扩区,培育成千亿级工业园区。力争岳池县工业集中区、武胜县经济开发区、邻水经济开发区、华蓥广华工业集中区升级为省级经开区,建成产业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综合效益明显的200亿级产业集聚区。

(二)强化重点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坚持以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市为目标,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不断探索完善整体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广安模式”。未来五年,农业增加值达到210亿元以上。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基地进程。以现代农业示范片为依托,以“发展四大主导产业,壮大四大特色产业”为重点,积极打造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优质柑桔基地、现代林业产业基地、优质蚕桑基地、生态渔业基地和林木良种基地,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加快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进程。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抓紧建设一批既解决当前急需又关系长远发展的水利项目,开工建设升钟二期武胜灌区、向阳桥水库等一批水源工程,综合治理渠江流域,继续推进农村安全饮水、防汛抗旱、中小河流治理、水生态环境保护、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五小水利”等农田水利建设,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五年内新增有效灌面30万亩,新增节水灌面25万亩。严格保护耕地。加快清洁能源、信息畅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坚持集中连片实施规划、发展产业、改善基础,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以发展农村经济为关键,培育新产业;以试点示范为龙头,建设新样板;以素质建设为重点,培育新农民;以农民增收为核心,构建新机制;以科学生产、文明生活为重点,树立新风貌。加快涉农服务体系建

122设广安港,全力打通出川水运通道,实现1000吨级通江达海的能力。加快铁路建设,建成兰渝铁路广安段,开展遂(宁)广(安)利(川)高速铁路等项目前期工作。完善公路网络,建成渝广巴高速公路境内段、广遂高速公路境内段,力争开工建设广潼资高速公路境内段,打通与重庆等周边地区的断头路。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完善区域内公路交通网络。

(三)注重品质提升,打造川东渝北地区中心城市。按照双百城市的目标和川东渝北中心城市的定位,以广安主城区组团、前锋-代市组团、华蓥组团和岳池组团为空间载体,实施组团式大城市发展规划。以广安主城区为中心,加快建设港前大道、广岳大道、广华大道、广罗(渡)大道等连接各组团城市间的快速通道,形成一体化、组团式的城市架构。强化城市产业支撑,构建分工明确、相互联系、合理交叉的城市功能体系。围绕产业园区、产业聚集、产业新城三个层次,依托广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渠江广安港,促进城区和园区沿渠江向南拓展,实现产城互兴、融合发展。全面加强智慧城市建设,将信息技术植入城市建设与管理,推进城市现代化进程。

(四)注重城乡统筹,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以广安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样板,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资源要素配臵市场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行政社会管理一体化。统筹城乡规划,合理引导产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向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集中;统筹城乡产业,促进三次产业互动、城乡经济相融;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基础配套向农村延伸;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促进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

三、突出创新发展,不断增强发展活力

要加大改革攻坚力度。以优先发展民生、优化资源配臵、提高行政效能、保障科学发展为目标,消除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推进各领域综合配套改革攻坚步伐。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坚持以科技创新助推经济发展,提升企业研发能力,加快“创新型广安”建设进程。完善创新服务支撑体系,优化有利于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积极开展“院地合作”、“企校合作”,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大力建设农业专家大院,积极培育科研成果孵化园区。鼓励创新创造,实施自主品牌带动战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产业技术改造升级。加强科普教育,提高公众科学素质。要加大政策创新力度。

526要做好央企文章,争取重特大项目落户广安。充分发挥政治优势,争取中央企业在广安布点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支撑广安经济快速发展。

五、突出先进文化引领发展,推动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深入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突出文化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战略性、先导性地位,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不断增强支撑广安跨越发展的软实力。

(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倡导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和行为规范,筑牢全市人民共同奋斗、加快发展的思想道德基础。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教育群众。弘扬广安城市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开展社会志愿服务,深入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优化城乡环境和公共秩序,弘扬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社会风气,形成和谐包容的社会心态。

(二)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和队伍建设,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切实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强化基层文化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加强新闻媒体建设,提高对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管控能力。深度挖掘广安文化内涵,整合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及宗教文化等资源,打造一批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发展一批结构优化的文化产业,培育一批适应市场的文化企业。

(三)推动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紧紧抓住部省共建广安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的重大机遇,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优化教育结构,切实加强基础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努力提升高等教育,积极扶持民办教育,着力推进教育公平,实现区域内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均衡、科学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基本医疗卫生的社会公益性,强力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支持有条件的县级医疗机构创建三级医院,将市人民医院建成集医、教、研于一体的川东北区域性医疗中心。健全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完善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积极发展中医药产业。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等惠

930的生态型宜居宜游宜业城市,让全市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大力实施民生工程,确保人民生活更加幸福。深入实施民生工程,进一步做好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各项工作。加快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为改革发展提供可靠的社会保障。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加快推进城乡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加强社会助学、医疗求助、临时救济等社会救助,全面建立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实现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应保尽保,逐步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农村五保供养水平。坚持完善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臵,完善和落实促进就业的扶持政策,努力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就业率。增强住房保障,改善城乡困难群众住房条件。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建立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机制,进一步和谐劳动关系。加强价格调控,保障供给,稳定群众生活水平。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确保人居环境更加优美。坚持环境保护与发展综合决策,科学规划,突出预防为主的方针,从源头防治污染和生态破坏。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等生态建设工程,加强嘉陵江、渠江、御临河等重点流域的水土保持,搞好城乡绿化美化,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努力营造洁美环境。加强环境保护,积极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强化节能降耗,全面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等工作,积极发展低碳经济。

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为跨越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广安经济社会超常规跨越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一、围绕坚定理想信念加强思想理论建设。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教育党员干部自觉开展党性锻炼和党性修养。要按照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要求,教育和引导党员、干部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学习为重点,扎实抓好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真正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要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牢记光荣使命,永远保持昂扬锐气、蓬勃朝气、浩然正气,为推动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而不懈奋

334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各级党委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紧紧抓住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这个“龙头”,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形成齐抓共管、协同作战的良好局面,不断增强反腐倡廉建设的整体性、协调性、系统性和实效性。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深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要加强廉洁从政教育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加强对权力运行特别是党政“一把手”用权行为的监督和制约,强化经济责任审计,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运行机制。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最大限度减少体制障碍和制度漏洞。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工作力度,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坚决遏制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势头。

同志们,今后五年是我市推进跨越发展的关键五年。我们的任务艰巨而光荣,我们的使命重大而神圣。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励精图治,开拓进取,坚持三次创业,推进富民强市,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2015教育工作报告(印发稿)

适应新常态 促进新发展 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

——在2015年全县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教育局局长、党委书记

赵军辉

(2015年2月7日)

同志们:

今天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和县委十一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暨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去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今年发展任务,进一步动员系统上下振奋精神,改革创新,勇于担当,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县政府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侯县长今天亲临会议并将作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领会、抓好落实。下面,根据班子集体研究的意见,我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肯定成绩,提振精神,坚定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2014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教育系统上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一创双优”活动为动力,抢抓机遇,凝心聚力,克难攻坚,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全县教育事业持续快速发展。回顾一年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八个方面:

(一)硬件建设持续加强。多方筹资实施县三实小搬迁工程,完成了教学楼、办公楼、大门、围墙、厕所等基础设施建设。实

积极对接;预算外的资金,我们超前谋划,大力争取。各学校充分发挥人缘优势,千方百计跑项目、争资金,2014年全县中小学校争取资金数额达210万元。

一年的发展和实践,使我们深切体会到:是领导重视,才保障了教育赶超发展。县委、县政府支持教育、倾斜教育,优先保障教育人力资源需要,招录教师,持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优先满足教育公共资源需要,县三实小搬迁、县一实小扩建、南乐新一中选址、农村标准化学校建设,都是把最优质的资源让给了学校。第30个教师节,县政府拿出100万元奖励做出突出成绩的学校和教师,还确定了加快教育发展的10件实事。是高扬担当敬业为民主旋律,才加快了教育快速发展。教育局领导班子是一个团结务实、开拓进取、创业为民的班子,班子坚持一切以大局为重、团结为重、发展为重,同心同德,务实重干,开创了南乐教育科学发展、赶超发展的新局面,可以这样说,这几年是南乐教育史上发展最好的时期之一。尤其是去年,局班子成员认真践行群众路线,坚持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心系教育发展,心系广大师生,切实为学校和师生解难事、办好事。是务实重干,团结协作,才凝聚了赶超发展的强大合力。面对既要爬坡、又要赶路的双重压力,我们的干部不事张扬、埋头苦干,无论是学校管理的主战场,还是项目建设的第一线,无论是农村学校的最基层,还是教育教学的最前沿,没有旁观者,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发展,实干加苦干的作风已经成为南乐教育人的一种风尚、一种品格。各股室奋力争先,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在市局的排名,绝大多数股室保持了去年或更高一档的位次。广大干部立足本职,爱岗敬业,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对大家的工作,领导班子是满意的,对大家的成绩,领导班子是肯定的。是优化作风,才打通了联系服务师生的“最后一公里”。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自选动作求实效,以“四围绕四促进”为主题,在教育系统开展“基层服务年”活动,广大党员干部切实转作风,积极到一线去,到工作最需要的地方去,破解了一大批关系师生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这些经验弥足珍贵,我们将牢牢坚持,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

总的看来,过去的一年,是系统上下凝心聚力、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一年,也是广大干部攻坚克难、苦干实干、奋力赶超的一年。经过不懈努力,我们先后荣获河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全市教育工作先进县区、全市教育目标管理先进单位等50项表彰奖励。被县委、县政府记集体三等功。《中国教育报》《教育时报》《濮阳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先后对我县教育教学改革经验进行专题报道。这些成绩的取得,既是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大力支持的结果,是社会各界热切关注、鼎力相助的结果,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扎实工作、拼搏进取的结果。在此,我代表教育局,向在座的诸位及全县广大教育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关心支持教育的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县教育发展中

全部完成建设任务。三要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扎实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积极推进网络直播教室建设,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学科教学能力。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作用,坚持“建、管、用”齐头并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扩大数字化校园建设试点,探索数字化校园建设新经验。电教中心要制定出数字化校园建设详细规划。四要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切实做好项目谋划工作,加强与上级部门的对接沟通,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积极利用春节探亲访友的机会,宣传我县教育的发展成果,多渠道寻找信息源、项目源,促使今年争取资金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深化课堂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教育的根本使命是育人,育人的核心是质量。要坚持把教育教学质量作为永恒的主题,全力以赴抓提升、上水平。一要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继续加大课改力度,在全县推广“四主五步”课堂教学基本模式。在推广的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几个关系,一是处理好与各校现有教学模式的关系,学校原来的教学模式要继续坚持,在“四主五步”模式上实践、探索;二是“四主五步”模式不是哪一年级、哪一学科的模式,是基本模式,对全县课堂教学模式起指导作用;三是鼓励教师创新,在“四主五步”模式的基础上搞探索,进一步升华;四是区分学科的特殊性,灵活运用这一教学模式。加大课堂改革的跟踪督查督办、反馈推动力度,大力推介课堂改革先进典型。二要积极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立南乐县家庭教育

协会,利用家长学校平台,指导家庭教育工作,让家长配合学校教育好孩子,探索学校和家庭联合育人新模式。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落实每一门学科、每一位教师的德育责任,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切实加强体育工作,重点抓好体育课和每天两个大课间活动,广泛开展阳光体育活动,让孩子真正动起来。三要扎实推进教科研改革。利用好校本教研、网络教研、学科专题教研等形式,开展好教研沙龙、校长论坛、班主任论坛、课题小组等活动,搭建有效平台,解放学习力,努力把课堂教学改革引上新水平。教研室和内涵办要深入基层,接触地气,加强教育教学实践研究、理论总结和经验推广。四要打好教育改革这场硬仗。关于高考改革,国家非常慎重,2014年启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首先选择了上海市、浙江省作为试点,要求其他省市根据自身情况从2015年到2017年相继实施。我省目前正在组织专家起草改革方案及相关配套文件,积极向国家争取进入第二批试点。如果得到批准,今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将实施新方案。校长要当教育家,不要当教书匠,要有前瞻性和战略眼光,认真思考自己担负的责任,认真思考如何适应教育改革新形势。各高中学校要认真分析研究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切实加强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研究、以学生为主体的学法研究,加强以高考制度改革为重点的考试研究,深入学习新精神,跟踪研究新趋势,在提高育人质量上下工夫,提升重点本科上线率和尖子生比例,力争实现一本上线率有较大增长,名牌大

破。县三实小、县一实小、五花营小学、古寺廊小学等新建学校要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开展绿化美化工作,确保建成花园式学校。

(五)着力加快发展,提高各类教育办学水平。一要积极发展民办教育。民办学校要依法办校,严格遵守教育法律法规。要认真贯彻落实民办教育发展的方针和政策,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民办教育发展,民办学校享有与公办学校同等地位的待遇。二要加快发展幼儿教育。年内,基本实现全县每个乡镇有1—2所公办幼儿园的目标。幼儿园建好了,下一步关键是如何管。校长要把幼儿园的管理当成大事,切实加强幼儿园监管,加强业务指导,逐步提高保教质量。教育股要认真研究,拿出方案。三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职业教育要向校企合作转变,紧密联系服务外包和服装集团,积极承载培训员工项目。定期召开校企合作联席会议,搭建合作平台,促进校企深度融合。

(六)落实责任追究,维护安全稳定大局。安全责任重于泰山。要始终把安全工作作为一根红线、高压线、警戒线来对待,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以高度的责任感,切实把各项工作做细、做实、做好。一要认真落实安全管理责任。严格落实“属地管理”和“一岗双责”要求,严格实行“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安全责任制。二要切实加强安全教育。推行“1530”安全教育模式,即充分利用每天放学前一分钟、每周五放学前五分钟和假期放假前最后一课的30分钟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不断增强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要重点围绕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等,定期开展知识教育、技能训练和应急演练,提高各类突发事件预警、防范和处臵能力。三要切实加强校车安全监管。进一步加强校车驾驶员安全教育和资格审核。充分发挥卫星定位系统的作用,加强校车行驶道路管控和安全巡查,定点、定线、定员接送学生,全力确保学生、幼儿乘车安全。四要强化学校安全检查。实行安全检查“三不两直”工作法,即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直达基层,直进现场,对学校安全工作进行不定期检查,对发现的重大安全隐患采取问责前臵的办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新学期开学后,要开展一次校园安全集中整治活动,重点做好食堂、校外寄宿点及校园周边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不漏项、不留死角,全方位排查整改,确保学生学习、生活和人身安全。

(七)加强作风建设,提升教育良好形象。打铁还需自身硬。教育系统各级班子是全县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一言一行备受方方面面的关注,尤其需要加强自身思想作风建设和能力建设,为系统上下当好模范、作出表率。一要讲学习提能力。当前,教育改革全面深化,管理事务日益增多,工作标准不断提高,教育面对的新问题、新挑战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我们每一名干部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大兴尚学之风,向书本学习,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不断提升依法治教的能力和水平。二要讲规矩守纪律。强化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折不扣地执行各项决策部署。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认真贯彻执行新预算法,强化预算约束,314

三要务实重干。要把务实体现在真抓实干上,不图虚名,不务虚功,直面矛盾、动真碰硬,说了算、定了干、遇到困难不改变,一抓到底。要把重干体现在深入具体上,重大部署、重要工作,“一把手”要亲力亲为,大事难事亲自上、重点工作亲自抓;要把重干体现在快速高效上,目标一旦确定,任务一旦明确,就一刻也不懈怠,一刻也不放松,踏石留印、抓铁有痕,争分夺秒把任务落到实处。

四要争先创优。凡事争先进,工作创一流,别人能做到的,我们也要做到;别人没做好的,我们努力做好。要瞄准先进确立更高标杆,既要纵向比较上台阶,工作标准一年比一年高;又要横向比较争先进,常规工作出经验、业务工作出亮点、整体工作创一流,努力创特色、树品牌、争第一。

同志们,改革增添活力,形势催人奋进。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用信心凝聚力量,用实干谱写华章,砥砺奋进,开拓创新,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建设富裕和谐美丽新南乐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四篇:鄂尔多斯市市委第四次党代会学习心得

鄂尔多斯市市委第四次党代会学习心得

鄂尔多斯市市委第四次党代会学习心得一

10月31日下午,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召开扩大会议,传达贯彻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龚毅主持会议并讲话。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刘桂花,党组成员、副主任张月清、刘恒发、杨明,党组成员、秘书长乔明,党组成员云卫东出席会议。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党组成员、各委员会负责人列席会议。刘桂花传达了市委书记白玉刚所作的题为《创新引领,绿色转型,为全面建成较高质量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的报告精神。

龚毅指出,市第四次党代会是在我市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意义重大深远。当前,我市正处在”十三五”开局的关键时期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和常委会机关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会议精神,学深学透,用报告精神统一思想,深化对”五大发展理念”和鄂尔多斯转型发展的认识,深刻把握今后5年的主要任务,切实保持充满激情的状态,增强奋发有为的干劲,强化排头引领的意识,求真务实,奋力开拓创新发展的新境界。

龚毅要求,市人大常委会要按照市第四次党代会的部署,进一步发挥好立法、监督、重大事项决定、任免等职权,全力落实好市第四次党代会的各项决策部署,敢于担当,依法担当,为全面建成较高质量小康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要按照党代会精神认真审视市人大常委会各项工作,认真检查梳理前三季度工作,查遗补漏,圆满完成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同时要认真思考谋划明年主要工作,为明年工作顺利开展打好基础。

鄂尔多斯市市委第四次党代会学习心得二

10月28日至10月30日,历时三天的”中国共产党鄂尔多斯市第四次代表大会”胜利闭幕。此次”党代会”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国际会展中心召开。为做好此次”党代会”消防安保工作,鄂尔多斯市消防支队及时对安保工作提出要求。

按照支队要求,执勤中队迅速制定了会议场所灭火救援及应急疏散预案,”党代会”期间基层中队官兵提前入场对现场进行了消防安全检查及熟悉演练。并针对此次执勤现场人员密集,勤务规格高,任务重等困难因素,在执勤出发前,首先对执勤人员进行了思想动员,要求执勤人员要高度重视此次任务,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严防各类事故的发生,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执勤过程中,中队队员始终保持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对活动现场情况进行详细的熟悉了解,并且严格按照”定人、定地、定时、定责”的要求,两人一组,不间断地在执勤现场等重点区域进行巡视,对活动现场的灭火设施进行了消防安全检查,排除一切火灾隐患,防止火灾发生。

整个执勤保卫过程,中队全体执勤官兵精神饱满,斗志昂扬,作风严谨,文明执勤,为”党代会”的顺利召开保驾护航。在现场保卫中,中队队员始终坚守岗位,有效预防了各类突发事件的发生,圆满完成了此次消防安全保卫任务,得到了参会领导的一致肯定。

鄂尔多斯市市委第四次党代会学习心得三

10月26日下午,鄂尔多斯市青年联合会在鄂尔多斯市委党校举办了”立足岗位、奉献青春”专题论坛,传达了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并围绕”立足岗位、奉献精神”主题展开讨论。

会议认为,市第四次党代会是在鄂尔多斯市全面建成较高质量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对把鄂尔多斯建成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上的璀璨明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党代会报告中四次提到青年工作,体现了市委对青年工作的重视。市青联号召全市各级青联组织和全体青联委员:要深刻认识市第四次党代会的重要意义,把学习宣传贯彻党代会精神转化为加快青年工作发展的实际行动,竭诚服务鄂尔多斯青年成长成才;要增进共同理想信念,筑牢青年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要立足服务大局、服务青年的工作理念,汇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正能量;要深化青年”伙伴”关系,努力实现与各界青年密切联系;要强基固本,完善体制,切实加强青联组织自身建设。

[鄂尔多斯市市委第四次党代会学习心得]

第五篇:五次党代会市委工作报告(终稿)

抢抓新机遇 实现新跨越 为建设“文明、幸福、魅力”新东港而努力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东港市第五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1年3月23日)

刘 胜 军

同志们:

中国共产党东港市第五次代表大会,是在东港面临新的历史机遇、全面步入新的跨越发展阶段召开的大会,具有继往开来的重要意义。这次大会的主题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十七届五中全会以来中央、省委和丹东市委重要会议精神,动员全市各级党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为建设“文明、幸福、魅力”新东港,实现大气秀美新丹东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现在,我代表中共东港市第四届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请各位代表审议。

一、过去五年的主要成绩和基本经验

市第四次党代会以来,我们在省委和丹东市委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跻身全国百强县、建设现代化沿海港口城市的目标,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在跨越赶超的征程上阔步前进,胜利完成了市第四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可以说,过去的五年是东港发展史上思想解放程度最高、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

化最大、社会事业发展最好、人民群众受益最多的五年。

经过五年的奋斗,东港县域经济发展实现新突破,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通过全面扩大对外开放,大力实施“一城两港三区三带”战略,科学配置生产要素,不断优化生产力和主导产业布局,三大经济区建设有了明显进展,沿海乡镇工业园区初具规模,中北部地区发展步伐加快,产业承载功能不断完善,呈现出强劲的后发优势。成功跻身全国百强县,标志着东港县域经济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45.4亿元,年均递增21.5 %,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达到8200美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6.7亿元,是2005年的4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457.6亿元,是“十五”时期的6.1倍。农业经济稳步发展,产业化经营水平持续提高。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四大产业集群初步形成,二次产业比重提高了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繁荣活跃,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大幅提升。

经过五年的奋斗,东港城乡面貌发生明显变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重要成果。通过科学规划城乡布局,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加快城市“东联西扩”,港城形象全面提升。开展了农村道路、水利、电力等一批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有了较大改善,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扎实成效。实施了污水处理厂、农民饮水安全、垃圾卫生填埋场、城市集中供热、节能减排等重点工程建设,城乡生态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全面加快富民进程,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14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200元,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134.9亿元,分别是五年前的2.2倍、2.1倍

和2.3倍。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完成了老城区改造、经济适用房建设等一批惠民工程,居民生活质量排行位居全省第四位。

经过五年的奋斗,东港各项社会事业全面推进,社会大局更加和谐稳定。行政体制、机构和人事制度改革稳步实施,行政效率大幅提高。农村综合改革迈出重大步伐,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广泛开展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进一步健全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网络,市民综合素质得到新提升。不断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和化解工作力度,妥善处置了各类突发事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有效遏制了各类重特大事故发生。积极做好“五五”普法工作,深入开展了系列平安创建活动。全市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人口与计划生育、广播电视等各项工作得到了长足发展。先后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市、全国科技示范市、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市、全国双拥模范城两连冠、省级平安市七连冠等荣誉。

经过五年的奋斗,东港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展现出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理论武装工程扎实推进,宣传思想工作和新闻舆论工作有效加强,成功开办了“东港讲坛”,党员干部政治素质和思想解放水平进一步提高。高质量地开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等多项实践活动,“三级联创”活动扎实推进,各级党组织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有了新提高。在全省率先推行了“设岗定责”、“双岗双责”、“双包双联”、“四议一审”等多项制度,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

干部的作用得到较好发挥。不断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结构得到优化。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广大党员干部的拒腐防变能力进一步增强。人大和政协的重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爱国统一战线进一步巩固壮大。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工作取得新成绩,武装、民族宗教、老干部等工作得到加强。连续荣获“辽宁省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称号,基层党建工作经验在全国地市级组织部长培训班上进行了交流。

回首五年的历程,成绩来之不易,奋斗充满艰辛。我们之所以能取得令人鼓舞的新成绩,主要归功于省委、丹东市委的正确领导,归功于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全市人民的团结奋斗,归功于历届市委打下的良好基础、老同志的关心帮助和全社会的支持配合。在此,我代表四届市委,向奋战在全市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向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驻港部队,向所有关心支持东港建设与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回顾五年来的工作实践,我们进一步加深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和体会。这些认识和体会既是对过去的经验总结,也是指导今后工作的重要原则。

第一,必须坚持把科学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之路,坚持把挑战当机遇、把压力变动力,在落实宏观调控政策中推进发展;坚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跨越发展;坚持更新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在转变增长方式中提升发展。

第二,必须坚持把执政为民作为第一宗旨。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坚持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把好事办在群众心坎上,把实事办在群众需要上,让广大人民群众切切实实得到实惠,真正赢得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第三,必须坚持把维护稳定作为第一责任。稳定是发展的前提。必须牢固树立发展是政绩、稳定也是政绩的理念,切实把维护社会稳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加注重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统筹兼顾各方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切实承担起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

第四,必须坚持把开放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改革开放是时代的主旋律,开拓创新是跨越发展的力量源泉。必须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坚定不移地扩大开放,坚持不懈地深化改革,不断以科学发展的理念、改革创新的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增创新的发展优势。

第五,必须坚持把埋头实干作为第一要求。科学发展靠实干,社会和谐靠实干,为民谋利靠实干。必须坚持“工作主题化、主题载体化、载体具体化”,说了就干,干就干好,努力营造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浓厚氛围,形成心齐、气顺、劲足、风正的生动局面。

五年来的实践和成绩,为今后发展积累了宝贵财富,打下了坚实基础。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是:思想解放还不够,创新意识还不强,影响了工作向更高层次迈进;对外开放程度不高,开放成效与我们

所处的区位优势有一定差距;产业配套能力不强,关联度不高,经济增长方式仍处于粗放型阶段,县域经济绿色指数相对较低;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仍然很突出,公共事业特别是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一些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解决得不尽如人意;个别部门、个别领导对政策的学习领悟不透,在执行上缺乏灵活性,投资环境仍需进一步优化;干部队伍的思想工作作风还不能适应跨越式发展的需要,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得还不够充分。这些问题,亟待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解决。

二、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战略重点

今后五年是我市加快发展、大有作为的黄金机遇期,是强市富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飞跃期。这一时期,我们既面临难得的机遇,也面临新的挑战,必须科学分析,做出正确判断。

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宏观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随着辽宁沿海经济带战略效应的全面释放,全省新一轮县域经济三年倍增计划的大力实施,丹东经济发展重心向西转移,“一桥两岛”和边境自由贸易区的全面启动,“全国百强、临港亲海、国家级再生资源产业园区”等一系列名片优势的逐渐放大,我们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新机遇。同时,经过多年的持续快速发展,东港发展格局逐步优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新兴产业迅速崛起,投资环境日益改善,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日渐高涨。特别是,东北东部铁路、大东港、海洋红港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将在今后五年集中发挥作用,一批重大产业项目陆续步入贡献期,一些制约项目落地的瓶颈得到了

有效破解。这些都为东港实现跨越赶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现实的保障。

在看到有利条件的同时,也要看到不利因素。当前,国际竞争日益加剧,国内区域竞争更加激烈。东南沿海和京津唐地区县域经济在国内继续保持着率先发展的优势,省内中部城市群正在崛起,大连、营口等地县域经济发展态势咄咄逼人,这些都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还要面临市场、资源、技术、人才的激烈竞争,面临通胀压力加大和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价格攀升的严峻挑战。但是,只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牢固树立机遇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实干意识,就一定能审时度势,阔步前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对实现东港新一轮赶超跨越充满必胜的信心!

今后五年全市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丹东市委十届十一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以跻身全国百强县50强为目标,充分发挥港口和沿海两大优势,进一步优化“一城两港三区三带”战略,重点发展临港亲海经济,大力推进“工业集群化、农业产业化、城镇特色化、农村新型化”进程,统筹城乡社会全面发展,努力打造“文明、幸福、魅力”新东港,为实现大气秀美新丹东的目标而奋斗。

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是:

——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100亿元,一般预算收入超过60亿元。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评

价指数和环境指数大幅提升,确保进入全国百强县50强。

——城乡建设展现新面貌。区域发展更加协调,城乡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形成以中心港城、特色小城镇、农村新型社区、自然村落为主体的城镇框架,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显著提高,充分展现东港临港亲海的独特自然风貌和港口城市的现代化气息。城市化率达到60%以上。

——人民生活达到新水平。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居民储蓄存款力争比2010年翻一番。家庭财产普遍增加,生活更加富足。城乡居民衣食住行条件显著改善。

——社会和谐创造新局面。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城乡文明程度大幅提高。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社会就业更加充分,公共服务更加完善。

——生态环境得到新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运行质量显著提高,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新进展。通过水土资源有效保护和利用、环境综合整治、节能减排、持续扩大绿地和森林覆盖面积,使人居质量明显提高,生态环境更加优化,万元GDP能耗下降20%。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科学配置生产要素,全面优化生产力布局,大力实施“一城两港三区三带”战略。

在城区建设上:遵循城市总体规划,全面拉开城市框架,形成由“主城—辅城—集镇”为构架的多核心、多层次城镇空间布局;着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推进土地集中整理和综合利用,突出“亲海”和“亲水”两大主题,增加

城市亮点。

在港口建设上:牢固树立“港为市用、市以港兴”的发展理念。全力支持大东港向亿吨大港迈进,带动临港工业和现代物流业发展;积极创造条件,加快推进海洋红大型商港建设步伐,拉动西部区域快速发展,打造东北东部新的出海大通道。

在区域经济发展上:充分发挥三大经济区独特优势,创新发展机制,加快产业集聚,实现错位发展。东港经济区全力打造再生资源、装备制造、食品加工产业和港口物流基地;前阳经济区全力发展壮大纺织服装、机械装备、造纸化工、煤炭加工和现代物流产业;孤山经济区全力实施港口及其基础配套工程建设,打造丹东北黄海重化工产业基地。

在三条经济带发展上:南部以滨海路为轴,重点发展现代渔业、临港经济和以滨海旅游、商贸居住为主要内容的亲海产业;中部以201国道为轴,重点发展以园区为依托的工业产业集群和规模农事企业为龙头的特色农业;北部以集龙线为轴,重点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产品市场和风电等新型能源产业,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新突破。

三、合力共建“文明、幸福、魅力”新东港

丹东市委十届十一次全会提出了构建“大气秀美”新丹东的总体要求,这既是丹东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定位,也是我们工作的努力方向。建设“文明、幸福、魅力”新东港,是结合东港实际,全面贯彻落实丹东市委要求的具体实践,是对东港未来发展方向的全新定位,对全域形象的全新塑造,对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全新要求。

建设“文明”新东港,就是要使东港更加富强。通过全力

推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经济发展强劲、城乡差别缩小、市民素质较高、生态环境良好的东港,营造健康向上、团结友善的社会氛围,实现人与社会共同发展、人与人和睦相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建设“幸福”新东港,就是要把发展的成果惠及于民。通过政府对民众的制度关怀和理想承诺,为民谋福祉,打造居民收入高、社会和谐度好、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东港,全面提升居民幸福指数,增强人们对生活的满足感和期望值。

建设“魅力”新东港,就是要推进东港的全面开放。通过挖掘内涵、提升品位、放大优势,打造充满开放活力、具有城市个性和文化张力的东港,使东港的名气越来越响,人气越来越旺,让本地人热爱东港,外地人向往东港。

建设“文明、幸福、魅力”新东港,是党的执政理念在东港的具体实践与充分体现,是广大群众的热切期盼和福祉所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追求的是发展内涵的新拓展、发展境界的新提升、发展水平的新飞跃。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凝心聚力,突出重点,扎实推进。

(一)以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为关键,建设文明新东港 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全面加快发展是建设文明新东港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根本前提。

第一,大力发展临港亲海经济。紧紧围绕临港和亲海两大优势培育壮大主导产业,提升产业丰厚度,力争把东港建成“生态型临港产业基地、亲海型休闲城市、区域性物流中心”。一是大力推进工业集群化,壮大工业经济。充分发挥港口对产业要素的集聚效应,加快引进一批新型材料、装备制造、重化工

业、电子信息、高新技术等新兴产业项目,积极打造“城市矿产”基地,努力形成综合性、多领域的临港产业集群,实现产业与港口的良性互动。坚持扩张增量、延伸链条、横向配套,全力推进再生资源、风电装备、食品加工等现有支柱产业集群壮大规模,大力实施工业企业提升工程、项目工程、并购工程、产业集群工程及节能降耗和淘汰落后产能等五大工程,鼓励和引导重点企业加快技改、加强合作、加速扩张,增强新产品开发和品牌创建能力,提高产品质量、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大力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引进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行业高端企业,抢占发展的制高点,促进传统产业技术升级,积极推进丹东丰能、精化科技等企业挂牌上市。二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提升现代农业水平。重点推进“海上东港”建设,大力发展海参养殖等设施渔业,支持企业走出国门发展合作捕捞和远洋捕捞。围绕“一县一品”,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保护性农业,加强水稻、草莓等绿色和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不断扩大标准化、集约化、机械化生产规模,保持东港草莓产量全国第一的领先地位。加快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经纪人队伍建设,大力实施龙头牵动和品牌战略,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推动现代农业提质增效。三是大力推进商贸服务现代化,培育壮大第三产业。以构建“一核两带”旅游格局为目标,全面整合旅游资源,重点推进滨海路旅游景区改造升级步伐,加快椅圈、北井子温泉等旅游资源开发利用,逐步实现“东港旅游无淡季”。进一步健全覆盖城乡的商贸服务网络体系,加快推进专业化大市场、综合集贸市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尽快完成黄海步行街、地下商城等项目,大力发展大型超市、连锁

经营、家庭服务等新型业态,积极引进国内外商业和餐饮业知名企业,提升服务业档次和品位。依托海洋与港口,开发建设丹港国际物流园区,逐步形成高效顺畅的港口物流配送产业体系。在产业发展上,更加注重资源的科学配置和项目的质量提升,坚持“资源集约、企业集聚、产业集群”的原则,坚决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

第二,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加强“三农”工作,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镇化带动农村、以产业化提升农业。抓住中央加强农村水利建设等有利契机,积极争取资金,大力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公共财政的投入力度,推动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向农村延伸,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卫生等公共事业,着力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加快培育新型农民,引导农民转变就业观念,大力实施农民培训工程,增强农民生产就业和创业致富能力,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快农民向小城镇转移。实施“百村帮扶”工程,使经济薄弱村和低收入农户跟上全市农村发展、农民致富步伐。实施城乡规划全覆盖工程,抓好村庄建设改造,形成合理的镇村布局和村庄形态。加大南北交通路网和中北部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提升中北部乡镇区位优势,加快发展步伐。

第三,努力提高全民素质。全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质量。以“四城联创”(全国生态市、全国卫生市、全国平安市、全国双拥模范城)活动为载体,大力实施全民素质提升工程,坚持开展以“做文明城市主人”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坚定全市人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信念,了解东港市情、建设成就和发展前景,掌握社会礼仪、生活礼仪、职业礼仪等常识,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道德规范。大力开展全民读书和各类创新活动,加快建设学习型城市,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扎实开展文明单位、文明企业、文明市场等基础性文明创建活动,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做好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树立和宣传先进典型,激发全市人民热爱东港、建设东港、发展东港的责任感和创造性。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加快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增强全社会诚实守信意识。特别是要大力加强机关建设,广泛开展“比服务、比创新、比效率、比贡献”活动,不断增强机关干部综合素质和引领科学发展的能力,让广大机关干部切实成为提升全民素质的“排头兵”。

第四,强化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的原则,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环保产业、低碳经济,并紧紧抓住再生资源产业园上升为国家级园区的契机,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做大做强循环经济产业链。新建工业园区按照生态园区标准进行整体规划,杜绝资源消耗大、污染重的项目进入园区。大力实施节能降耗、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完成城市集中供热和燃气集中供应工程。加强对铁甲水库等饮用水源保护区的生态

建设,确保城乡饮水安全。加大对废水、废物、烟尘、大气、噪声等综合治理力度,完成城市垃圾卫生填埋场工程,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0%。加大对河流、水库、湿地等生态敏感区的保护力度,强化对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的管理,全力营造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人居佳地。

(二)以改善民生为根本,建设幸福新东港

让群众更富裕,生活得更体面、更有尊严是衡量幸福的重要标准,也是我们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一,大力提高居民收入。始终坚持以富民优先为第一导向,使整体收入水平明显提高,收入来源结构进一步优化,中等收入户比例继续扩大,社会群体结构更趋合理。到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40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9300元。积极鼓励和引导全民创业,进一步创新模式、落实政策,以创业带动就业。加大财政投入,建立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坚持在经济发展中培育就业增长点,积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中小企业,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和公共服务性岗位,继续树立和表彰一批创业典型。建立规范、统一、高效的劳动服务保障中心,形成和谐的劳动关系。全面落实国家有关收入分配和低收入群体的保障机制,实现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劳动报酬和生产效率共同提高,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第二,大力促进社会和谐。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普惠民生”的发展理念,大力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启动新

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完善被征地农民保障制度,让城乡各类人员平等享有基本社会保险。继续实施城市保障性住房和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大力改善城乡居民居住环境。深化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大各类扶贫帮困力度,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救助水平。加快新型城乡社区建设,把城乡社区打造成造福群众的第一平台。更加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树立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促进家庭和美、邻里和睦、人际和谐。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基层民主,积极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和司法公开,深入开展“六五普法”活动,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提升依法行政和依法治市水平。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完善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诉求,妥善处置和预防群体性事件,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有效预防和遏制海上安全生产等各类重特大事故发生。强化食品药品监管,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建立健全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体系,增强综合防范和抵御危机的能力。

第三,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继续加大公共财政对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公益文化、群众体育的投入力度,促进城乡、区域社会事业协调发展,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推进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改善城乡中小学办学条件,提升教师素质和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和学前教育水平,确保未来五年达到全省领先水平。坚持“科技兴市”战略,加大科学技术普及力度,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5%以上。进一步健全医疗服务体系、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和医疗保障体系,实施西城区综合医院新建、第二医院扩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村级卫生所等项目建设,不断提升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巩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参合农民受益率。加大体育事业投入力度,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推进全民健身中心、健身广场、社区健身活动设施等项目建设,力争实现“农民健身工程”全覆盖。以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三连冠活动为载体,不断提升武装、双拥工作水平。加快推进人口与计划生育、妇女儿童、广播电视、老龄等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坚持培育发展和管理监督并重,健全社会组织,增强服务社会功能。

(三)以提升港城品位为主题,建设魅力新东港 一座城市的品位,反映着城市的综合实力和外在形象,影响着城市的对外开放度,决定着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竞争能力。我们要树立全新的城市发展理念,努力把东港建成富有时代气息、具有开放胸怀、拥有独特个性的魅力之城。第一,打造开放名片。全面扩大对外开放,使东港具有开放的眼界、学习的理念、合作的意识、包容的胸襟。加快转变思维方式,在全市深入推进思想大解放活动,强化敢为人先、合作共赢、永不满足、改革创新的开放意识,积极借鉴发达地区先进理念和成功模式,创造性开展工作。强化对外合作,主动与发达地区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签订合作协议,定期开展领导互访、投资洽谈、经贸合作、人员交流等活动,以政府间的合作带动企业、民间的广泛合作。加大对外招商和项目引进力度,力争在引进国际国内500强企业、引进百亿元以上项目上

实现重大突破。加快再生资源产业园等重点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对海岸线和临港区域进行全域规划,整理开发和储备一批大宗土地,为大项目入驻创造条件。加大各项改革力度,推进制度创新,有效破解土地、资金、用工等生产要素的制约,以开明的政策、灵活的机制,打造对外开放的政策高地和投资洼地,为扩大开放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大力优化投资环境,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全面落实岗位责任制、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等制度,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建立健全人才机制,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力度,加强区域间人才交流合作,尽快形成东港开放型人才群体。加大对外宣传工作力度,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地宣传东港、推介东港,不断扩大东港知名度,提升对外吸引力。

第二,打造城市名片。良好的城市形象是城市最具吸引力的名片,也是培育市民自豪感、满足感的直接载体。以构建新型现代城镇体系为目标,以建设亲海亲水宜居型城市为方向,进一步提高城市化水平。在城市规划上,舍得投入,彰显气魄,综合考虑东港的历史文脉、地域特征和既有的标志性建筑,注重城市建筑与道路街景、城市色调与城市风貌的相互协调,充分展示城市个性。在城市建设上,强化精品意识,力争使每栋建筑都成为一件艺术品。全面开发建设城市西区,使之成为新的行政、文体和商贸居住区;加快大东沟两岸的整体协调开发和绿化亮化工程,形成城市水系主题居住区;精心建设海景居住新区、城市主题公园、滨海广场、温泉度假区,牵动黄海岸线景观带建设;高质量完成东西出口改造、城中村改造等重点工程,全面提升城市形象;在住宅小区建设上,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完善文体娱乐、健身休闲等功能,注重打造绿色生态环境,满足群众多样性的生活需求。在城市经营上,创新城市投资与发展模式,将城市可经营项目、可社会化的资产和可资本化的资源推向市场,多渠道筹措城市建设资金,实现城市建设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在城市管理上,坚持“建管并举、重在管理”的方针,从群众关注度高、影响面广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第三,打造文化名片。文化是一座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地区整体形象的标志,城市发展以文化论输赢。以建设文化特色市为目标,在加强对文物、优秀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和大力弘扬以江海交汇、鱼米之乡、妈祖文化、海洋温泉、民风民俗、甲午海战、后洼遗址等为主要内容的海洋文化和历史文化,形成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影响力和冲击力的文化名片。继续加大文化投入,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的总体要求,改善公共文化设施条件,加强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影剧院、镇村文化活动站、农家书屋等项目建设,重点建成一批文化标志性工程和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阵地,形成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注重运用市场机制,重点发展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文化旅游、工艺美术等文化产业。赋予观鸟节、海鲜节、草莓节等大型节庆活动新的文化内涵,以文化扩大影响,打造品牌。

四、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党的建设

建设“文明、幸福、魅力”新东港,党的领导是关键。我们要以改革的精神、创新的思路、扎实的举措,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充分发挥各级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建设新东港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一)加强思想建设,努力提升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完善和创新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加强和改进理论武装工作,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提高理论素养。全面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深入办好“东港讲坛”,在全市上下营造崇尚学习的氛围,把加强学习、提升能力作为紧迫任务,引导广大党员带着问题学习,围绕工作钻研,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大规模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创新培训形式和内容,创造条件让干部走出去,开阔眼界、开阔思路,不断提高科学决策、驾驭全局、开拓创新、综合协调的能力。逐步建立党组织集体学习、基层党员轮训等长效机制,确保在职干部三年轮训一遍,切实把学习的成果转变为谋发展的动力、抓工作的思路、促成效的方法。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提高舆论引导水平,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舆论氛围。

(二)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全面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进一步强化为发展配干部的用人导向,重点选拔任用“有激情、有能力、有业绩;会发展、会管理、会创新”的干部,打造一支“善谋、能断、敢担当”的干部队伍。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把握好班子总体年龄结构,大力选拔和培养优秀年轻干部、女干部、党外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形成梯次格局。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四项制度,进一步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切实增强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能力,改善党的执政方式和领导方法,完善各级党委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落实常委会向全委会、全委会向党代表大会负责、定期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等各项制度。支持人大依法行使职权,支持政府对经济和社会事务的管理,支持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巩固发展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全面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重视做好外事、对台工作。支持人民法院、检察院独立行使职能。进一步增强国防意识,加强国防动员建设,做好民兵预备役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开展工作,重视发挥老干部、老同志在改革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形成团结各方、共促发展的强大合力。

(三)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围绕迎接党的十八大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着眼解决实际问题,使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不断提高“双带”能力。建立健全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和丹东市委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各项工作部署。大力开展基层党组织“三查三评”活动,全面推行村级重大事项民主决策“四议一审两公开”制度,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积极推进乡镇为民服务中心建设,构建为民服务网络体系,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深化“双包双联”活动,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扎实开展社区党建“四联四共”活动,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建设文明和谐社区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机关党建工作,深入开展“双岗双责”活动,建设诚信文明、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队伍。积极探索在非公有制经济和新型社会组织中开展党建工作的有效途径,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健全村干部待遇保障机制,加大村干部破格选拔和基层干部考录力度,调动广大基层干部的积极性。

(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树立为民清廉的良好形象。坚持密切联系群众之风,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加强调查研究,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作决策、定政策充分考虑群众利益和承受能力,切实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站在高处谋大事,沉到下面办实事,以实干为本、以创业为荣。各级干部都要把精力和重点集中到抓落实上来,集中到服务发展、服务企业、服务基层上来,机关工作重心下移,基层干部坚守一线,领导干部定期下访。进一步强化目标管理考核,严格实行问责机制,以雷厉风行、事不过夜的作风抓落实、求实效。大力倡导开短会、讲短话、发短文,严格控制会议的数量和规模。全市上下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切实形成凝心聚力求发展、团结实干不争论的良好氛围。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中央关于反腐倡廉的工作部署,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做到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严格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自觉筑牢拒腐防变的道德防线。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把反腐倡廉工作落到实处。严肃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坚决纠正不正之风,营造政治清明、政风清新、政通人和的良好局面。

同志们,新形势、新任务赋予了我们神圣的历史使命和重大的历史责任。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倍加珍惜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倍加珍惜团结和谐的大好局面,倍加珍惜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向着建设“文明、幸福、魅力”新东港的目标奋勇前进!

下载中共宿州市第四次党代会市委工作报告(印发稿2011.9)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共宿州市第四次党代会市委工作报告(印发稿2011.9).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利川市七次党代会市委工作报告

    解放思想 科学发展 崛起争先 为建设“武陵明珠、锦绣利川”而努力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利川市第七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郑开国 (2011年11月6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

    学习赣州市第四次党代会工作报告心得体会

    学习赣州市第四次党代会工作报告心得体会 带着全市党员建设创业、宜居、平安、生态、幸福赣州的豪情壮志和美好憧憬,中国共产党赣州市第四次代表大会顺利召开了。会上,史文清......

    【山西晋城市六次党代会:市委工作报告】

    勇当全省转型跨越发展排头兵 为提前五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而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晋城市第六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张茂才 (2011年8月18日)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

    中共大泉乡第九次党代会工作报告(定稿)

    解放思想 抢抓机遇 为实现大泉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而努力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大泉乡第九次党员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王 道 强 (2011年2月23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我受中......

    中共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第四次代表大会筹备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根据党章规定和我校建设发展的实际情况,为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人才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更好地坚持和维护党对......

    腈纶部第四次党代会纪委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20171110

    严明纪律规矩 强化责任担当 为开创“国内领先、世界一流”腈纶企业新时代保驾护航 ——在中国共产党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腈纶部 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纪委工作报......

    中共XX镇第三届党代会纪委工作报告

    标本兼治 惩防并举 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在中国共产党XXX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1 年 9 月28日) 肖祖功 同志们: 受中共XXX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委托,今天我向......

    深圳第五次党代会关于四届市委工作报告的决议大全

    中国共产党深圳市第五次代表大会 关于四届市委工作报告的决议 (2010年5月25日中国共产党深圳市第五次代表大会通过) 中国共产党深圳市第五次代表大会审查并批准王荣同志代表四届市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