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园空间与人的行为感受
1、我们的话题:公园空间与人的行为感受
2、我们所指的空间是指由植物或是园林建筑形成的、人可进入休憩或活动的空间,人在其中具有一定的控制控制感。空间特征为静态的、向心的、内聚的,空间垂直面与顶面的特征突出。空间尺度以人体尺度为参照,人在空间中感觉空间具有可控制性,具有一定的心理安全感。
3、研究方法:设定园建或植物高度为H,人处于空间中,人与空间边界的距离为W,根据H与W的比值关系,将空间分为开敞空间,半围合空间,围合空间。
4、开敞空间: 1︰3≤H︰W≤1︰2 H︰W 约等于1︰3 H︰W<1︰3 H︰W远小于1︰3 5、1︰3≤H︰W≤1︰2,空间对人的个体尺度而言十分开敞,外向性、离散性较强。H在5米以上,则空间内径约二三十米或更大。一般数目达到几十甚至上百人的大群人会选择这样的空间来进行集体活动,比如小型露天音乐会、集体春游等。此外一些场地需求较大的体育活动也可能在这样尺度的植物空间中进行,比如踢足球。
6、H︰W 约为1︰3时 能产生最小程度的围合感,7、H︰W<1︰3,空间基本上失去围合感,外向开敞,人或其他物体在空间中称为被观察的对象,空间对其而言是范围控制而不具有心理庇护作用,在这样的空间中小群人或单个人会产生局促感,不会做长时间停留,但是这类大的围合空间常被适用为集体体育运动场所。
8、H︰W远小于1︰3的空间一般进行大型公共活动的团体才会用到,其通常会成为景观空间以及穿行空间。根据人的安全感与赏景需要,该类空间的边缘如林下或林缘常被选择为休憩地,人们可以面向开敞空间享受园林景色。与许多西方国家的人不同,中国人不习惯于被欣赏与暴露自己,因此茵茵草坪在国外很多地方是进行阳光浴的好场所,在中国则主要成为欣赏对象。
9、半围合式植物空间
1︰2≤H︰W≤1︰1 H︰W =1︰2
10、当1︰2≤H︰W≤1︰1时,围合而成的空间较为宽敞,形成半围合式空间,11、H︰W =1︰2是空间具有内向性的临界值。值得重视的是,空间的围合感会随着植物的竖向层次丰富而增强,适当地采用复层景观设计有助于空间的领域感与安全感的增强。
此类空间在公共绿地中通常很受欢迎利用率较高,尤其在南方草坪具有较强的耐践踏性,人们习惯于在草地上休息畅聊或者进行一些不太剧烈的活动周末或是节假日,人们习惯于结伴在公园中享受轻松假期,嬉戏玩乐或是听音乐看书聊天等等。中等大小的人群(7~8人以上至数十人不等)习惯于选择这样的围合空间来进行活动,动作和视听联系更多,如进行坐谈、踢毽子等其它对抗性不强的活动。在这样的空间中,大于7、8人的群体难于齐心,除非同时集体参加某个活动,其成员往往“三心二意”,或是选择参与,或是选择靠边欣赏,自发形成更小的群体活动,随意性较强。
12、围合式空间
1︰1≤H︰W≤2︰1
13、当1︰1≤H︰W≤2︰1时,构成围合式空间,人在其中具有控制感,领域感较强。公园中,常被人们自发地选择为休憩场地或者进行一些动作幅度小的活动,能满足人们潜意识中寻求依靠与安全感的需求。如果植物空间中树冠相互交接,则形成顶面封闭式空间。美国建筑师蒂尔(P.Thiel)对空间围合感受进行研究,通过真人试验,证明空间上水平界面被判断为空间围合感产生的最重要因素,当人们需要寻求一个安全感与领域感强的地方时,设计者应该已经为其提供了一个树冠能交相覆盖的植物空间,尤其是当人们希望安静地交流、休息的时候。小群人(2~7人)比较亲睐此类围合式植物空间,以进行休息、聊天、看书等动作量很小的活动,相互间视听联系强。
如果植物空间的两三面郁闭度较高,则形成竖向封闭式空间,空间围合程度也比较高(图5)。根据蒂尔(P.Thiel)的研究,空间顶面在空间围合感作用中被赋值30,左右前方三个界面被赋值20,虽然绿地中的植物不一定树冠相接,但如果其竖向郁闭度高,即左右前方三个界面郁闭度较大,则其空间围合感依然会比较强,甚至大于树冠相接所带来的空间围合感,植物空间的感受更为完整,私密性与安全感也更强,人处其中排他性大。
但是,如果树木过高竖向郁闭度过大,空间将对人产生压迫感,人们会自发选择在植物空间的边缘活动,树木成为心理依靠对象。因此,除非场地十分开阔,一般不建议选用竖向性很强的植物(植物干茎很高而树冠很小的植物,如南洋杉、水杉、新疆杨、钻天杨等)来营造密林控制空间。
第二篇:城市公园与人的行为
城市公园与人的行为
摘要:环境行为学注重环境与人的外显行为之间的关系与相互作用,力图运用心理学的一些基本理论、方法与概念来研究人在城市与建筑中的活动及人对这些环境的反应,本文通过基本的“观察法”将公园中人的行为和环境的关系进行总结,把一些“感觉”与“体验”提到理论的高度来加以分析与阐明,对以后的设计与规划产生了新的启发。
关键词:公园;使用人群;环境行为
引述
环境行为学又称环境心理学。环境心理学,它把人类的行为,经验与其相应的环境(包括物质的、社会的和文化的)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与相互作用结合起来加以分析。相对于环境心理学,环境行为学的范围似乎要窄一些,它注重环境与人的外显行为之间的关系与相互作用,因此其应用性更强。环境行为学力图运用心理学的一些基本理论、方法与概念来研究人在城市与建筑中的活动及人对这些环境的反应,把建筑师一些“感觉”与“体验”提到理论的高度来加以分析与阐明,这样对设计与规划的思路将得到新的启发。
一、月坛公园简介
月坛公园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月神的地方。是北京著名的五坛八庙之一,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是中国首都著名古典园林。园内古建为市级文物保护对象。
月坛公园占地8.12公顷,分为南园和北园两部分。北园以红砖绿瓦的古建筑和规则式的道路为主要特征;而南园则以山石水池、迂回曲折的园路组成一个自然山水园的格局。
北园以红砖绿瓦的古建筑和规则式的道路为主要特征;而南园则以山石水池、迂回曲折的园路组成一个自然山水园的格局。北园的建筑主要有月坛;北、西二大门;西大殿;南大殿;四角攒尖亭;西院东大殿;西院南大殿;钟楼;具服殿等。坛台由白石砌城的方台,面东,高1.5米,面积13平方米,四周为矮墙,墙外有神库、宰生亭、祭器库和钟楼等建筑。
南园又名邀月园或蟾宫园,中部新建一组小园,南园格局以山石水池和曲径而著称,并长年展出盆景。由五开间油漆彩画北房和游廊、花墙组成,院中植桂花,以取“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之意,命名天香院,内有露天音乐茶座,播“月光曲”“春江花月夜”等名曲,观光赏月,开展月光晚会,夜有彩色音乐声控喷泉把人引入“溶溶月夜花千朵,灿灿花前月一轮”境界。
二、环境设计要点
1、调研内容及方法
月坛公园属于开放型公园,使用人数较多,易于在日常情况下观察、分析。
本次调研以现场调查为主,以拍照或摄影的方式记录不同个体或群体在公园不同区域发生的行为,同时考察游人活动后留下的痕迹并对行为发生场所的环境进行分析,通过现场体会,对各类行为的动机进行分析和评价。
“观察”是在环境行为研究中最有趣的一种研究方法,因为任何人都对观察别人的活动感兴趣。把观察变成一种运用高技术的手段,有可能降低其趣味性。观察虽已能运用高技术手段,然而又是一种最基本的方法,只需最简单的训练就可运用。观察必须注意五方面的问题,才能使观察的结果有实用价值,即行为、环境、时间、观察人员,观察记录。
2、使用者概况
3、使用者环境行为分析
3.1边界效应
心理学家德克?德?琼治(Derk?de?Jonge)的边界效应理论指出:树丛、林中空地、建筑广场的边缘、建筑的凹处、柱下等,是人们喜爱停留的区域。对于一块场地来说,人们往往更多关注的是场地边缘的特征,而不是场地的中央,人的活动也多集中于场地的边缘。在城市公园的空间设计过程中,我们大都会注意设计丰富的边缘空间,以供人们停留和休息。
3.2看与被看
理论和实验都表明,人们在公共场所中普遍存在窥视的偏好,看和被看是公园内最生动的游戏,林荫中和隐蔽处、广场和草地边缘,都是最佳的窥视场所。因此在公园的设计过程中应该充分尊重人们的这种心理。在公园内一般通过设置座椅来满足人们窥视的愿望,因为只有当人们坐着的时候,进行的活动才会显得比较自然舒适。
3.3细节设计
城市公园是供人们休闲娱乐和公共活动的场所,设计人性化的基本条件要求我们深入研究场所内各个元素的设计细节。尤其要注意内部景观小品的细节设计与处理。暂以城市公园内常见的两种小品设计为例,探讨心理学在细节设计中的应用。座椅是广场上人们进行休闲活动的重要的凭借物。它的作用主要有休息、谈话、赏景等。有西方学者认为每个人的身体周围都存在着一个不可见又不可分的空间范围,它是心理上个人所需要的最小的空间范围,由于这个范围的存在,每个人都会不自主的与周围的陌生人保持一定的距离,当人与人之前关系突破安全距离的时候,你就会感到不安。因此,与陌生人同坐一个座椅会保持一定的距离,几乎没有人愿意去坐在两个陌生人之间,因此座椅设计时一般都会只设计足够两个人坐的空间,太长或者太短都不利于人们的使用。同时,人们在小坐时,如果背后有依靠就会增加坐者的安全感,所以座椅一般都靠场地的边缘设置。另外,当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人有交谈愿望时,他们希望能够舒服的坐着与对方交谈,因此广场上应该注意设计一些L型或者凹型的座椅,以满足更多人的时候一般喜欢的心理需求。
很多情况下,人们会发现有这样一种现象:游园或草坪中铺设了各种材质的人行道,但在其周围不远的地方常常有人们踩出来的脚印。经济学家认为,人有追求低投入高产出的天性,人们也常会为了追求“经济”而随意在草地上走出一条路来,或是在围墙上敲出一个门。因此,设计师在进行设计作业时若一味追求一些艺术的美感,违反人们的生活习惯,往往不会长久。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公园在人民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公园的建设反映了科技与人文的共同进步,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也在经历文化导向上的转型,向更加理性、科学、开放、创新的文化主流发展,寻求人性化、高品质、个性化的景观环境已成为居公园发展的追求方向,并从“以人为本”的原则出发,更大程度地考虑到居民对环境的需求,这就更多地表现为居民对公园环境营造和维护的参与性,更大范围的遵循使用者的需求与情感体现,实现人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共生。建设更加体现精神特色的美好环境,是公园景观环境建设未来的发展目标。
如果我们真正从人的心理学角度做出深入分析,以此为根据深入到公园设计的每个细节,相信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就不会再被束之高阁,失去其实际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道增,环境行为学概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丹麦)扬?盖尔,《交往与空间》,何人可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第三篇:游运河公园感受
游运河公园、瓷画艺术馆感受
清晨,伴随着老师的一声令下。我们这个由六个班组成尽300多人的高二队伍就浩浩荡荡的出发了。经过1个半小时的徒步行进,我们到达了今天秋游的第一站通州大运河森林公园。
说到运河,这使我不由联想到了距今已有600多年的隋朝和那位受万人唾弃的隋炀帝杨广。其实,之所以说他是一个万人唾骂的暴君也与这条有着百年历史的古运河有关。传说隋炀帝杨广生平最好坐船,但由于北方河流较少无法满足他的需要,所以当时的一些权宠就投皇帝所好,名人将稻草铺在船下后用百人拉动,犹如在河上航行一般。但由于摩擦过大,船只磨损严重还是无法满足皇帝的喜好。一次隋炀帝梦见了一株美丽的花朵但由于不知道此花的名字,就让画工将自己所梦之花画出,传示众大臣,遂有人说是扬州有名的琼花,皇帝大喜,下令征召天下之壮丁修通扬州之河,于是之就有了今天的运河,隋炀帝杨广也因此才有了暴君的恶名。
纵观历史全局,我们不难发现运河在促进南北经济政治文化交往上有着不小的功劳。由于运河的开凿,使得沿河两岸的经济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有的河道至今还在发挥着重要的运输作用;随着商业的发展南北间的文化也得到了交流,为后来的经济、政治中心南移奠定了物质基础;同时运河的开凿也为当时军事信息的传递提供了方便有利的条件,使得南北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隋唐运河由通济渠、永济渠等几部分河段组成,就连著名的京杭大运河也是后来在它的基础上修筑而成的,50年代的时候由于河道年久未修泥沙淤积部分河段已经失去通航能力,后来进行过拓宽就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样子。而我们所来到大运河森林公园就建在了这百年运河之畔,由于是早上所以公园内初了我们学校的人以外,还有不少晨练、跑步、以及家在公园附近经常来这里遛弯的人,所以感觉并不会很单调。
河堤周围绿荫环绕,徐徐微风伴着绿柳为你送来秋天的问候,让人感到丝丝凉意。在堤上你经常可以看见结伴同行的路人,和不少的自行车爱好者,他们的出现让这河堤显得热闹了不少。顺着河堤继续向前,你会来到一座石拱桥,顺着石桥过河你可以看到一个游船观光处,如果你已经筋疲力尽,不想再走路了游船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坐完游船,我们今天的运河公园之旅也将要结束了,就等一些掉队的同学过来重整队伍,向秋游的第二站进发。瓷画艺术馆是今天秋游的第二站,在这里我们每人制作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瓷盘、泥塑。并由工作人员带领着参观了艺术馆里的许多艺术瓷画,还听老馆长讲述了农耕历史的进程,并且看到了不少古代农业生产所使用的工具,有犁地的工具、翻土的工具、还有许多叫不上来名字的。这是我不经感叹,中国古代的那些先人们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作为他们的后代我想我们有义务珍惜每一粒粮食,因为那里有他们智慧的结晶,和辛劳的汗水,尊敬这来之不易的劳动果实。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在学习的这片土地上用辛劳和汗水开垦出一方属于我们自己的希望的田野。
随着馆长讲解的结束,我们今天的秋游也就到此画上了一个完整的句号。经过一个半小时的徒步我们回到了学校,以上就是我此次秋游的经历和感受。
晚上,躺在宿舍的床上我很快进入了梦乡,可能是玩的太累了。
第四篇:《宇宙与人》观后感(偏个人感受)
《宇宙与人》观后感
今天上课时,我们观看了科普教育片《宇宙与人》。看后感触很多,记录如下: 首先,这部影片让我十分深刻的意识到“世界是物质的”,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物质的世界中。我们所赖以生存的地球只是宇宙物质体系中很小很小的一部分。地球是太阳的一颗行星,除地球外,太阳还有金星、木星、火星、水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七个行星。就一些行星来说,还会有一些卫星,比如月球就是地球的卫星。太阳系虽然宽广无边,但也还不是最大的。太阳系只是银河系的一部分,而银河系又只是整个宇宙的一小部分而已。想到此,我不得不承认,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
其次,我直观地感受到“物质的世界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的”。就宇宙而言,它像一个气球一样在不断地膨胀,宇宙里的星体在不断地远离。就太阳而言,其内部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它在燃烧,在不断地衰老。我了解到,约40亿年以后,太阳会爆炸,那对地球来说将产生毁灭性的影响。就地球而言,地核的不断运动,不断向外散发能量,最终导致了大陆的分裂与漂移。所以说,我们所处的世界在发展着、运动着,即便很多时候我们感觉不到。
还有,我意识到,宇宙是可以被人类所认识的,不过人类认识宇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很早以前,人们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以为自己所生活的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后来,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人类认识宇宙的工具也越来越先进(比如望远镜的发明与使用),人类发现自己错了,原来太阳才是宇宙的中心。再后来,人类发现自己又错了,原来太阳只是银河系的中心,银河系之外还存在更为广阔的世界。所以,我坚信,智慧的人类一定会越来越多地认识宇宙,了解宇宙的奥秘。
最后,我深深地感受到,相对于浩瀚的宇宙来说,人类是那么的渺小。我也才真正的领悟苏东坡所说的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人类是在恐龙灭绝之后才出现的,存在也只有几百万年的历史。就个人而言,我们只能存在百年而已。只希望自己在有生之年,可以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2013年3月20日星期三
第五篇:野鸭湖湿地公园感受
感受野鸭湖的魅力
今年的深秋,十月22日,我们初二的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延庆县的湿地公园野鸭湖。我记得,深秋的延庆,天是很高很高,瓦蓝瓦蓝的上空,飘着一阵阵呱呱的雁鸣。悠悠的秋风吹的芦苇唰唰做响,湖中的野鸭嬉戏展转,绸缎般的湖面被柔柔的风儿撩泼的泛起团团的涟漪,晶莹体透的水花儿静静地冲向湖边的游人,三五成群的游人好象怕惊动了湖中的五彩斑斓的鸟儿(成群的野鸭),我们不动声色地看着那嬉戏而欢腾的世界,恐怕搅乱它们的欢乐与宁静——我们走着,看着,拍了几长湖水与野鸭游荡的照片。记录了下了水鸟们的精彩瞬间——
野鸭湖位于北京延庆县西北部官厅水库上游,是一个水库-湿地-鱼塘复合湿地地形,非常适合鸟类的生存。
十月中下的延庆野鸭湖已有些凉意,但是,也是最好玩,最舒服的时节。这里的沟汊很多,水气非常的清新,远山凝黛,湖光潋滟;蓝天白云,苇荡芦湾;那落日的渔舟,那草原辽阔,带着徐徐飘来的阵阵野花的飘香,真是美不胜收啊!
听说这里的冬季,也是白雪皑皑冰湖中栖息成千的大雁,那湖中的灰鹤,金雕与苍鹰常常悬停湖的空中,时而奔跑俯冲搏兔,那是非常好看的情景。
到了冬去春来的光景,数万只雁鸭、白鹳、黑鹳、仙鹤从远方飞临,在此驻足,湖上时而白鹭冲天,时而雁行阵阵,鸟语声屏,一派生机昂然的景象。
这时,我想象着这里的夏季,清凉的湖畔一望无际,草鹭、白鹭、苍鹭、野鸭在草丛中喂养小鸟的情景,在黄鹂绿柳间鸣啼,那些云雀在白云中飞舞欢歌。
这里眼下的秋季,异常的喧闹,成群的野鸭聚集湖湾,各种水鸟在湖中游弋,惊飞,遮天蔽日的搅拌得水面微波粼粼——惊跳的鱼儿们欢天喜地,数不清的飞禽聚集在这鸟儿的乐园。
当你身处湖坝绿荫远眺时,或肩背行囊健步草原时,或设帐露营举目星空时,或纵马驰骋蓝天之下,或执杆垂钓于静谧水湾,或轻荡一叶小舟……面对着生命的源头,品味着那绿色的生机,眺望那在水一方的芊芊芦荡,静聆那鸟语与清风之中,你会身心融入这绝美世界;亲身感悟那回归自然的浩瀚与归真!在这里你能让你的灵魂缔造人的渺小与伟大!遐思的空间与灵感的世界是多么的浩瀚而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