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课程改革中体育课实质和新教学方法的融合
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已经过去了十几个年头,古老而年轻的学校体育教育事业要更好、更快的发展,就需要我们这些在基层的一线体育教育工作者将理论和实践更好、更有效的融会贯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课程改革初始的目标。以下是我这些年来在工作中总结出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对待新教学方法的态度
在整合活动过程中,我一直秉承实事求是、不怕困难和勇于探索的精神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在对课程整合工作上的问题能做到虚心向学、认真反思和自我批评。在反思中发现问题,抓关键问题进行分析解决、讨论交流。
有效的将二者整合是重点、难点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采取思考、实践、反思、再实践的方法。这样做之后,我逐渐找出了一些问题的解决方法。
二、体育课课堂常规的必要性
其实课堂常规是一种让教学顺利开展的手段,对体育课来说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也是不可或缺的环节,第一,这项内容的实施主要是为了方便教师了解清楚学生的出勤情况,使体育课堂教学井然有序。第二,让学生适应上课的气氛,让课堂纪律得以保证,明确所学的内容,制定初期的锻炼目标。更好的学习体育课所教的内容。这项内容在整个课中具有相当重要地位。具体实施的办法如下:
(1)上课铃声响后,学生排列成四列或三列横队。在这项内容中具体的要求“快、静、齐”。
(2)体育委员整理队伍并检查出勤的情况,然后向教师报告。教师安排有特殊情况的学生进行见习,要求学生要配合体育委员,听从教师的安排。
(3)师生之间相互问好。
(4)教师向学生宣布课的内容并提出具体的要求,学生认真的听清楚。
三、新理论对体育课提出的要求和改变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要一改原来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被动的接受知识,大运动量反复操练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在各科的国家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的意义以及如何通过国家课程标准促进探究式学习实施的问题,得到了普遍的重视。科学探究不仅被作为重要的理念强调,还作为教学建议提出,而且被列入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之中,作为必须实施的内容要求。这势必对教学实践产生重大的影响。在刚开始的时候,总感觉在教学中找不着北,其实是找不到一个度。为了这个度我在教学活动中不断的实践、总结、记录、找相关的材料,进行不断的学习领会,领会这样的一个度的具体尺度。
四、如何在体育课过程中更好、更有效的实现新的改革理念
(1)体育课自身的实质不能丢
什么是体育课的实质?是通过体育教学,学生在学习各种体育技能的同时,培养人心理素质和毅力、意志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没有的优越性。
在刚刚进行课程改的开始阶段,会出现放得“太松”了,过了的现象。不能在课上完成教案中预期的计划,上课的组织也变得相当吃力。感觉有点“放出去了,收不回来。”虽然学生是开心了,但课的本质并没有体现出来。我们现在上的体育课,并不是让学生进行自由的体育活动练习,这两者之间是有差别的。前者的目的和要求是学生要通过课学会或掌握与体育相关的知识,后者是只需要参与就已经达到了目的了。前面已经提到,我们进行的是教学改革。这个改革的内容是教学,如果教学得不到体现,那就不是教学改革,而是变成了另外的一件事情了,教学就不存在了。可以说,这是一种原则性的错误。
(2)合理运用方法,更有效实现教学目标
在课的过程中有的部分要大胆的“放”,有的部分要牢牢的控制。做到放得出,更要收得回,在学生分散学习后,我们利用约定教学法,让“收”更有成效。
如何具体的做到这一点呢?下面举个例子来讲讲。在上课时,在入主教材前的这一段时间和练习里。课堂常规要抓,而且要严格的抓紧。为何?俗语有云:无规矩无以成方圆。要学生清楚明白这么一点――现在是在上课。也许有人会这么认为,这有什么好强调的?我个人认为这太有必要强调了,为什么?在课程改革当中要求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自主的、探究性的学习,这点很重要。在教学中要实施这一点的前提就是,必须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在这些时间内学生要靠自己的自觉性进行学习,教师只做一个引导和组织的工作,但是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是每一位学生都是很自觉的学习和练习。并不完全是。所以很有必要在平时上课前,在这项工作上要花力气和时间。
New basic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has been in the past over ten years, old and young school sports education business to better and faster development, we need these a gleam of sports education workers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to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better and more effective achieve mastery through a comprehensive study, only in this way can we truly achieve the objectives of the curriculum reform initial.Here is my work in these years summarizes some of the comments.One, the attitude towards the new teaching method In the process of integration of activities, I have always been adhering to seeking truth from facts, the spirit of not afraid of difficulties and courageous enough to probe into the effective work, in the curriculum integration work problems can make it for school, serious reflection and self criticism with an open mind.Found the problem in the reflection, grasp key problems are analyzed to solve communication and discussion.Effective integration of both is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roblem.I take thinking on this question, practice, reflection and practice method.After doing so, I gradually found out some methods to resolve the problem.Second, the necessity of regular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 Classroom routine is actually a kind of means of teaching to go smoothly, for physical education, is an ordinary but again,www.xiexiebang.com www.xiexiebang.com also is the indispensable link, first, the content is mainly in order to facilita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eachers know the students' attendance, the sports classroom teaching orderly.Second, let the students to adapt to the atmosphere of the class, let the classroom discipline to ensure that clear the content of the learned, make exercise at the early stage of the target.Better learning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content.The content is quite important status in the whole class.Concrete implementation method is as follows:(1)the class after the bell rang, students arranged in four columns and three columns line abreast.In the content of specific requirements “fast, static, qi”.(2)the athletics member of committee organizing team and check the attendance situation, and then report to the teacher.Trainee teachers arrange students in special circumstances,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cooperate athletics member of committee, obey the arrangement of the teachers.(3)say hello to each other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4)the teacher announced the class of content to students and puts forward specific requirements, students seriously listen to clear.Three, and change to the require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puts forward a new theory The new course standard requires that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activities to change the original students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passively accept knowledge, learning style of the great physiological load of exercise as many times as possible.Advocate the active participation of students inquiry learning, in the various branches of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standard, the meaning of science inquiry, and how to promote enquiry-based learning by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standard implementation, obtained the widespread attention.Scientific inquiry is emphasized as an important concept not only, also as teaching Suggestions put forward, and was included in the curriculum goal and the content standard, as the content requirements must be carried out.This is bound to have a great impact on teaching practice.In the beginning, always feel unable to find north in the teaching, is to find a degree.In my teaching activities to the degree of constant practice, summarize and record, find relevant material, to constantly learn to grasp the specific measure of such a degree.Fourth, how to in the process of physical education better and mor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new reform idea(1)the nature of physical education itself cannot lose What is the essence of physical education? Is through th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students in a variety of sports skills at the same time, develop people psychological quality and willpower, will have the advantages of other subjects have no.In just the start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there will be more “is too loose,” the phenomenon.Is not completed in class lesson plan expected in the plan, the class organization also becomes quite difficult.Feeling a bit www.xiexiebang.com www.xiexiebang.come back.“ While the students are happy, but the class does not reflect the essence of it.We are now on the PE class, not to let the students to practice free sports activities between the two is distinct.Purpose and requirements of the former is the student lesson to learn and master the knowledge related to sports, the latter is only need to participate have already reached the goal.As mentioned earlier, we in the teaching reform.If this is the content of the reform of teaching, teaching is not reflected, it won't be teaching reform, but another thing, the teaching does not exist.Arguably, it is a kind of principle error.(2)the reasonable using method, realize the teaching goal more effectively In the process of course some part to bold ”put“, some part to firmly in control.Put, do more to collect back, after the students scattered, teaching method, we use agreed to ”closed" more productive.How to do this? The following example explain.In class, in front of the main materials in this period of time and practice.Regular class to grasp, and to strictly grasp.Why? Idioms have cloud: without rules without bluewind.To ask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at, now is in the class.Some might think so, what's the emphasis? I personally think it's necessary to emphasize the, why? In curriculum reform demands to let the students to think and independent, inquiry-based learning, it is very important.In the teaching to implement this premise is, must set aside enough time and space.Students should rely on their own self-consciousness in the time to study, teachers only do a guidance and organization of work, but not in the usual teaching every student is a conscious learning and practicing.Is not all.So it is necessary in front of the classroom, it takes effort and time on the job.
第二篇: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索
吴桂美
内容摘要:随着社会形势和人才需求的变化,尤其文化情境的变迁,当今古代文学教学面临着巨大挑战。为提高学生兴趣,除了对教学内容合理选择安排、利用多媒体丰富教学手段等普遍方法外,课前十分钟、课外作品抄写、教学内容的多样演绎、走出课堂、开展读书报告,以及考试改革等多种手段可谓古代文学教学有益地尝试和探索。关键词:古代文学课程 教学方法 改革
古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一门传统核心课程,一直颇受学生喜爱和重视。但近几年来随着社会形势和人才需求的变化,尤其文化情境的变迁,古代文学教学开始面临巨大的挑战。教学与现实的疏离,教学模式的单一,学生的不重视等等带来的诸多问题迫切需要任课教师认真反思,积极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以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和目标实现。笔者长期从事古代文学教学,深切感受到教学日渐面临的变化和挑战,而进行了教学方法改革的一定尝试和探索。现将一些有益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以就正于方家。
当今古代文学课堂教学面临的最直接问题是学生兴趣普遍不高,如何提高学生兴趣,是任课教师首要思考的一个问题。除了对教学内容合理选择安排、采用多媒体丰富教学手段等普遍方法外,笔者还采取了课前十分钟、课外作品抄写、教学内容的多样演绎、走出课堂、开展读书报告,以及考试改革等多种手段尽可能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兴趣。一.“课前十分钟”活动
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下,实践课时的增加使得大量理论课时被不断削减和压缩。较之以往,古代文学任课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时明显感到课时不足。在古代文学教学中,作品是其中最主要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说是古代文学教学的核心。课时的压缩让不少教师作出无奈选择,即教学只注重文学史线性理论知识的梳理,而放弃对大量作品的解读。这样的授课方式极易造成学生对作品感悟能力的缺乏,并使文学史的理论学习变得空洞和浮泛。为了避免这一弊端,不少授课教师采取自主补课、课外背诵等方式试图对压缩的课时进行一定补足。但若补课课时太多,教师不仅要花费更多精力,而且容易引起学生反感,可以说费力不讨好。笔者在这几年教学中尝试开展了“课前十分钟”活动,取得了较好效果。
所谓“课前十分钟”就是要求学生提前十分钟进入教室,一起阅读作品选在课上无法精读的作品、或者检查学生背诗背文情况、或者交流读书心得等等。提前十分钟进教室,由于时间不长,教师和学生都不会感到太大压力,从而保证了活动的持续进行。由于课时压缩,作品选上的大量作品是无法讲授的,学生兴趣的降低也影响了学生在课下的自主学习。因此课前十分钟的阅读,相当于巧妙地拓长了课堂时间,而让学生在课堂上可以更多地熟悉和了解文学作品。中文专业的学生必须背诵大量作品,这是基本素养之一。课上检查会占去授课时间,让本不充足的课时更感有限。利用课前十分钟,就可以比较灵活地去了解和把握学生背诵以及课下学习的情况。笔者也在课前十分钟,开展过学生读书心得交流活动。即每个学生在课前将自己近期读书情况、心得、体会和思考,或者写作的诗词等学习内容在五分钟内作一个简短的汇报,其余学生参与提问和讨论。
“课前十分钟”活动的开展在学生中反响较好。对于教师来说更加充分利用了时间,减少了课堂教学的课时压力,也对学生学习情况有个了解和把握。对于学生来说,可以在较少的时间里更多地去了解、拥抱作品,更是一个学习的促进。因为笔者学校文学史作品选为繁体字版本,学生在认识和熟悉繁体字方面也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效果。二.课外作品抄写
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一般由文学史和作品选两部分构成。文学史理论的梳理来源于学者对历代作品的解读和归纳,因而学习古代文学的基础就是作品的学习,《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就成了古代文学的必备教材之一。但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数量繁多,可谓浩如烟海,《作品选》这样的教材也只是编者按照自己对文学的理解和喜好选取了各个时期各种体裁一些重要作家或代表性作品,虽然尽可能地注意作品题材的广泛性和风格的多样性,但范围还是过窄,并且带有强烈的主观性。
如何跳出一般文学史知识的限制,形成自己对文学史的认识和把握,就需要学生尽可能多地阅读作品。为补足《作品选》篇幅有限及编者主观性等问题,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一步扩大阅读量,在课下对相关作品进行抄写补充是一个不错的方法。以先秦两汉文学的学习为例,《诗经》是这一段文学史的重点,一般《作品选》会选择二十几篇左右作品,相对于305篇的整体数量来说是偏少的,因而笔者要求学生在作品选外另外增抄五十篇。又如诸子说理散文的学习,作品选一般很少选编《老子》,选抄或全抄会让学生对老子思想及文学特点有个更清楚地把握。又如汉代文学的学习,汉赋虽然后世评价不一,但它却是汉一代文学之代表,不容忽视。作品选在选取汉赋作品时,其代表作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由于篇幅较长,一般只选其中一篇。这就造成了上下文义的脱节,也很难让学生去把握司马相如赋作的变化以及汉一代之文学散体大赋的特点,补充抄写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又如学习唐诗宋词时,让学生抄写百首唐诗百首宋词,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将不再停留于书本,而是有着自己对诗词格律、语言、意境、风格等的理解,等等。三.教学内容的多样演绎
古代文学教学内容因与现实生活较为疏离,让不少学生产生了学习无用的思想。而在另一方面,古代文学在长期教学中形成的传统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不太完全适应现代文化情境和当今学生需要。为提高学生兴趣,笔者采取了多样化展现教学内容的方法去丰富教学形式,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教学内容的多样演绎即是让学生各尽其能用演唱、话剧、小品、朗诵、舞蹈、乐器演奏等等方式去演绎古代文学作品。古代文学浩瀚的资料,为学生的这一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这几年教学中,这项活动得到了学生的积极响应,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一个教学环节。有的朗诵《离骚》、演唱《诗经》、有的将《孔雀东南飞》改编成小品、有的将《左传》《史记》里的历史事件改编成戏剧、有的将诸子和屈原同台改编成话剧,有的将古代爱情诗进行汇编形成一个爱情故事等等,形式相当丰富。教学内容的多样演绎不仅仅通过生动活泼的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通过活动促使学生参与教学,让学生了解古代文学的现代性及魅力,让学生明白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化的现代延续问题,不再形成与古代文学的时代疏离。通过这样的活动,也让不少学生展现了他们各自的才华,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了解。
但是在演绎过程中,笔者也遇到了不少困惑。因现代嘻哈文化盛行,网络发达造成网络语言的被推崇和滥用,学生在作品演绎过程中,非常喜欢用各种流行的网络语言或用喜剧形式对作品进行改编,让古代文学作品打上了清晰的时代印记。这是好,还是不好,是值得教师思考的一个问题。但是有一点笔者是强烈建议的,即无论何种演绎,文言语言的运用是基本要求。
四.课堂教学与地方文化的结合
笔者所在学校长江大学地处荆州,是古代楚文化的一个重要地域,是古代著名诗人屈原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三国文化的一个重要中心。荆州留存和修建了不少与屈原和三国故事有关的古迹和建筑。这就为我们学习屈原、《三国演义》等内容提供了大量的实景资源,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有益补充。
屈原是先秦文学段重要的一个学习内容。楚辞浪漫的风格直接根植于奇异瑰丽的楚文化。带学生参观荆州博物馆,可以了解楚文化的发展历史及特点,更为我们把握楚辞特点提供了详实的资料。比如,屈原在楚辞作品中写到了许多楚地乐器和音乐,荆州博物馆出土的乐器实物和楚乐楚舞表演,让学生对这些记载有了直观感受。又如,出土的墓葬文物、漆器图案鲜明体现出楚国巫文化的特征,这可以加深我们对屈原楚辞作品中神话传说、巫鬼信仰、以及浪漫风格等特点的把握。荆州的三国文化更是发达,民间留存大量三国传说,并兴建了不少与三国文化有关的建筑。带学生游城墙、关公祠、关公庙,登公安门、一担土,可以清晰感受到三国文化的浓郁氛围,并促进学生学习《三国演义》和了解三国文化的兴趣。这就将疏离的古代文学教学与现实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让一些看来了无生趣的古代文学知识变得触手可及和亲切。
将地方文化与古代文学的教学结合起来,学生是相当喜欢的。利用一个或两个半天带学生近距离参观旅游,不仅让学生了解了古代文化、当地文化,更让学生将枯燥的古代文学知识与现实文化结合起来。五.读书报告活动
大学的学习是自主学习,对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出了较高要求。而且大学教学不仅仅是传播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以及初步的科研能力,这就给老师的授课提出了较高要求。课堂的问题式教学之外,笔者在每学期教学中必定开展一次读书报告交流活动。
开学第一次课,就将读书活动作为学期平时考察作业布置下去。即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爱好,在本学期古代文学教学时段内选择一部书或一位作家进行精读,记载下自己的读书收获,更重要的是写下自己的思考或问题,在临近学期末时选择时间开展读书交流。读书报告活动不仅可以去了解学生课外读书情况,更重要的是希望学生籍此养成阅读原著、积极思考,形成自我观点的习惯和能力。从活动开展来看,大多数学生态度都是非常认真的。当某个学生的报告非常精彩时,同学们总会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样会在学生中起到一个引领作用,形成一种热烈读书及积极向学的良好氛围。学生阅读的兴趣面很广,有时阅读的作品可能老师都没有细读过。这在另一方面,也给老师提出了挑战。尤其如何评价作品,点评学生的阅读心得以及回答学生问题也促使老师不断学习。六.考试改革
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核心主干课,古代文学课程基本上都在学期末以闭卷方式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考核。单一的考核机制不能准确地对学生知识情况作出全面地评价,尤其是有特长的学生,而且并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遂逐渐成为古代文学课程的弊端之一。因此如何完善评价考核机制是任课教师必须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笔者认为完善考核机制可以从科学设计试卷以及考核多元化两方面入手。从现有情况来看,闭卷考试虽有其不可避免的缺陷,但仍然不失为一个较为客观公平的考核方式。我们需要的是对考试内容、考试题型等进行科学地设计。传统的古代文学考试偏重于基础知识的考核,基础知识固然重要,但学生为应付考试,往往死记硬背,或者临时抱佛脚,一定程度上并不能体现教学理念和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乐趣。因此应该将基础知识的掌握与能力分析的考核结合起来,这样既可以考察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以及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如笔者在试卷中除常识填空、名句填写、一般简答、论述题外,还增加了材料分析题、作品解析题、观点辨析题等考试内容。材料分析题即是将一些古人评论罗列若干条,让学生指出评论对象,并结合自已观点进行述评。作品解析题即是让学生对具体的诗词曲等作品进行自我解读,考察学生对作品的感悟和理解,这是中文专业学生必备素养之一。观点辨析题即是让学生对学界不同观点进行辨析,并可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这些考试题型较为灵活,既有对所学知识的回顾,更有对所学知识的拓展和前后知识的贯通。
考核多元化即打破单一的闭卷考,增加丰富的考核模式。笔者将发表学术论文、创作古典诗词、出版相关著作等都作为了通过文学史考试的形式之一。在开学初,笔者就与学生约定,若能在本课程学期结业前,在公开省级刊物发表古代文学学术论文,或创作五十首古典诗词作品,或完成了十五万字的相关著作(不论出版),都可以提交由古代文学专业教师组成的考核小组进行评估。若考核小组三分之二老师认为这些作品已经达到了古代文学课程学习的目的,并能体现出学生的古代文学知识素养和水平,与闭卷考试效果一致,则学生可以不参加期末闭卷考试,并至少以八十五分的分数完成该课程的学习。考试模式的多样化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动力,发掘和培养有特殊才能的学生,更体现了古代文学知识的有用性及现实性。当然考试形式的改革不是一个任课老师所能做到的,它更需要相关职能部门如教务处、学院领导的肯定和支持,尤其需要改革的勇气和魄力。遗憾的是,取代闭卷考试的其它考核形式颇具难度,笔者所在院系至今还没有学生以这样的方式去完成古代文学的学习。但是考试的改革和多元化是今后古代文学课程改革的趋势,我们期待优秀学生的努力和尝试。
上述课前五分钟、作品抄写、教学内容的多样演绎、走出课堂、开展读书报告活动,以及考试改革等等形式都是笔者在古代文学教学中所作的一些改革和尝试。大多数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和支持,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有些活动也给教师提出了挑战,如走出课堂,教学与地方文化结合的形式需要教师课外精力的投入以及对当地文化的了解,读书报告会活动需要教师自身知识素养的提高等等。这就需要教师进一步地继续总结和反思,在当前文化情境下,真正让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走出现实困境,实现它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喜爱上这门课程,并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一代代传承下去。
本论文是湖北省教学研究项目成果。项目名称:当今时代背景下古代文学教师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2261);当代文化情境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新思路(项目编号:2011243)。
第三篇:创新教学方法推进课程改革交流材料
创新教学方法推进课程改革交流材料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很高兴和大家在一起交流教学改革的心得体会。课程改革三年来,我们第四中学数学教研组始终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校领导高度重视下,在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下,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有了较快提高和较大进步。总体看,主要有三个变化:一是教师思想观念有了新变化。说实话,一开始推行课程改革的时候,受传统的教育思想和陈旧的教学方式束缚,我们对新推行的教育改革都很难接受,大家都存在着一种抵触心里,正是因为这种思想作怪,刚开始我们的教学改革步伐很慢,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领导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改革力度不断加大,一些好的教学成果的不断展示,学生综合素质的明显提高,我们也逐渐地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转变了对教学改革的抵触情绪,自觉地投身到了教学改革中。现在,我校数学教师的课程观、学生观、教学形式观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大家不在单纯地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全面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不是只注重学习的结果,而是更多地关注学生感受知识获取的过程。二是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新变化,现在学生由原来单
一、被动的接受式学习变得更加积极主动了;由原来习惯于听老师讲解变为能独立思考,大胆表达看法。学生的合作意识明显增强,解题方法更加灵活,学习兴趣更浓了。三是课堂教学形式有了新变化。数学课程改革实施后,课堂教学形式也由过去单
一、呆板的模式变得更加多样化。我们在导学议练教学方法的指引下,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了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开展了分层次教学,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学案导学,自主探究”教学法。这些教学形式的运用,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扎实开展。
虽然我们在数学教学中有了一些变化和收获,但是我们没有停止不前,还在努力地探索更适合于我校数学教学发展的新方法。下面将我们在数学教学中探索的一些方法向大家做以汇报,请各位批评指正。
1、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开展了分层次教学。我们“本着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发展”的原则,打破班级界线,把同一层次的学生安排在同一个教室中开展分层次教学。我们针对学生的不同基础,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我们要求,A层学生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灵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有较强的理解、迁移知识的能力。B层次学生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要求他们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C层次学生的基础比较弱,这类学生我们只要求他们掌握基础知识。通过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目标,真正做到了因人而宜,因材施教。经过一段时间分层次教学,我们发现课堂中那种无助的眼神变少,而且学生觉得自己有事做,课堂的学习氛围更浓了,家长反映学生在家里爱学习、能主动学习了。
2、注重提高学生能力,实行小组合作学习。我们以前认为合作学习就是分组讨论,所以不管什么问题都让大家讨论一番,学生往往自言自语,谁也不听谁的,讨论、争论一阵,就算合作学习了。后来经过实践和不断地探讨研究,我们感到在课堂合作学习之前,首先要让学生独立自学,在自学的基础上互相检测和交流,我们提出在合作交流中没有主角、配角的区分,大家平等的交流,能者为师。这样开展的学习活动,不仅使我们学生合作意识有了逐渐提高,而且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增强,特别是后进生大家都愿意帮助他,他的学习信心增强了。
3、加强自主探究,探讨学案导学教学方法。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自主学习,我们形成了学习目标、自学指导、重点难点等内容一目了然的导学案。为了使这个导学案的各项内容更加符合教学需要,更加符合学生实际,我们还采取了集体备课的形式,由每个学年组的数学教师集中在一起,针对每节课专题设计教学环节,找出知识点,确定重点难点,明确每个层次学生的讲解方法,根据每个层次学生的不同特点,把教学目标、自学指导、课堂检测、家庭作业等内容都集中在一张导学案中印发给学生,让学生根据导学案去预习,虽然这样我们教师的备课量大了,但学生学习效果好了,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我们发现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强了,参与课堂积极性高了,课堂效果也好了。
以上是我们在数学改革上的一点不成熟的经验和做法,还有许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我们第四中学的数学老师还会继续探索符合我校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希望各位领导和教师多宝贵意见和建议。
第四篇:3ds Max课程的教学方法及课程改革
3ds Max课程的教学方法及课程改革
摘要:3ds Max是一个三维动画渲染和制作软件。其软件的应用范围极广,再加上本身庞大复杂,是_个较难掌握的绘图软件。如何在高职高专院校对3ds Max课程进行一系列的教学方法的调整和课程的改革,使学生能很快地掌握3ds Max技术的应用技巧,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满足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对此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3ds Max;三维动画渲染和制作;高职高专;教学方法;课程改革
3ds Max(全称为3D Studio Max三维超级工作室)是由Autodesk公司开发的,它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的三维动画渲染和制作软件,它广泛应用于游戏、影视动画、室内设计、工业设计、广告设计等领域。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熟悉和理解3D建模和简单的三维动画学习,为将来从事影视后期制作、游戏人物设计、装潢、广告设计、平面设计等领域的工作提供感性和理性认识,并奠定良好的技能基础。
13ds Max软件使用现状及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计算机图形软件的高速发展和普及,3ds Max软件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遍布诸多行业,我们常能在建筑、影视动画、广告、医疗、教学等各领域中看到3ds Max的身影。再加上软件本身庞大而复杂,它的命令功能和参数选项很多,是个比较难掌握的绘图软件。有些学生在初学时较感兴趣,对所做的作业得心应手。但是随着课程的深入,实例中运用的命令参数复杂性增加,作业需要耗费的时间延长,有些意志力薄弱的学生对课程失去了兴趣,甚至感到负担。在课程的实验部分,学生上机调试的实例,依照教材都可以完成,但当要求其独立创作时,很多学生的作品就没有自己的设计理念,过分依赖教师的指导,达不到融会贯通的教学效果。因此,如何研究这门课的教学方法和改革该课程,不断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满足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ds Max课程的教学方法
由于高职高专的学生普遍具有这样一个特点:基础相对薄弱,不喜欢理论,喜欢实践,喜欢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
根据这个特点解决的方法是通过多媒体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方法,具体如下:(1)讲授和实践相结合。在课堂中以有限时间对理论进行精选,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交替进行,耐心讲解和示范与理论相关的实例。(2)欣赏优秀作品。通过欣赏和分析优秀的作品,让学生从中得到启发与灵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3)作业评分法。在学生做作业时走到学生中去,时刻观察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在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给予适当引导。在学生完成作业后,继续调动学生的创作欲望,进一步完善作品创作。作业的检查评分既能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运用情况,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独立设计作品及举一反三的能力。作业检查后对完成较好的同学提出表扬,对没有掌握的同学进行集中辅导。(4)培养学生职业意识和设计能力。对于高职高专学生开设这门课程,应当从一定程度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因而在实例选择中需尽量选择符合职业需求的实例。3ds Max是一门设计类课程,如果把这门课仅仅当成是计算机技术操作,则失去生命力。因此在提供素材方面,除了给出演示效果的图片以外,还可以提供大量图片供学生挑选,学生完全可以按自己的审美取向,做出他们自己满意的贴图效果,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创造性。除了素材外,还可以允许学生在原来作业上有所创新,对作业能提出建设性意见或改进措施的学生进行表扬鼓励。(5)自我专业素质提升。由于3ds Max是设计类课程,需要有美术基础,因此授课教师也应利用课余时间,不断从各方面来提升自我的专业艺术素养。
3课程的改革
3.1教学的理念改革
3ds Max的应用范围较广泛,因此教师在选择教材时应当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来进行。课程的开设也最好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和专业基础知识后再学习。因此该课程的先修课程为美术基础、原画设计、平面广告设计等,后续课程为Maya三维动画软件等。
课程的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及独立设计作品的能力上。同时,应向学生明确一个优秀的三维图形设计师应当具备2个方面的素质:(1)良好的设计创意。这是设计的核心,反映设计的主题和理念。(2)高超的制作技术。这是实现设计创意的基本手段,如果软件操作技术达不到要求,任何好的创意也是空谈。
在理论教学和上机实践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们认识到:该软件不但是一种绘图工具和手段,也是思维和创意的工具。另外,可以把学生的好作品在班级展示,让学生共同欣赏及展开讨论,这样既能活跃课程的学习氛围,又能让学生从中得到启发和灵感,从而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发散性思维有很大的帮助。
除此之外,还要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评价,认真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他们是如何解决困难的。评价以鼓励性为主基调,尽量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当个别学生完成的作品未符合要求时,也尽量不采用批评的方式,而是多鼓励学生努力探索新的方法,耐心对其进行指导,帮助其完成合格的作品。
3.2教学的内容改革
3ds Max软件有强大的功能和广泛的适应性,教师不可能要求学生掌握该软件的所有功能,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对理论内容进行精讲。教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包括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3.2.1内容要突出专业特点
教学内容应尽量符合高职高专教育的需要,符合未来职业的特点,在教学实例和作业的选择上尽量选择能够突出专业的特点并且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实例。教学内容需与学生的实际能力相适应,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3.2.2在讲授内容时需深入浅出,理论与实践交替进行
3D软件的功能十分强大,命令较多且难度较大。由于是在高职高专院校开设这样一门课,软件非常复杂,若一味地讲授理论知识,则容易打消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如何将复杂命令精简化,将建模技巧及实例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教学面临的首要问题。调整课程内容,以案例教学贯穿始终,将理论与实践交替进行,要求学生在完成实例的过程中也掌握好各建模命令的使用,要求学生将建模技巧更好地应用到实例中。
第五篇:《统计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势在必行论文
《统计学》教学因其应用广泛且学习有难度而备受关注。为了解学生对《统计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课题组专门组织了一次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765份,回收率83.62%。调查发现,《统计学》课程教学中存在普遍认可度不高、课堂教学缺乏案例分析、课程学习有难度等主要问题,究其原因可归结为社会认可度不高、教学方式单一,缺乏实践教学教师、学生不重视统计学学习,主动学习性差、统计学学科内容枯燥,概念抽象复杂四个主要方面。现实助推《统计学》教学改革。
为切实了解学生《统计学》课程学习情况,以更好地为《统计学》教学方法改革提供更为客观的决策参考,课题组于2013年12月-2014年1月期间,以湖南省高校为重点调查区域对省内外11所高校学生展开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共发放问卷916份,回收有效问卷765份,回收率83.62%。包括学生基本信息、学习基本情况、自我评价、统计学课程评价以及专业建设(教学)意见等方面。
一、受访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1.受访学生学校区域分布较广
本次调查区域较广,包括湖南、湖北、浙江和广东四省六市,涵盖985、211及普通一本、二本、三本10所院校。分别是湖南商学院(本部和北校区)、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和长沙理工大学、湖南文理学院、湘潭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和广州商学院。
2.受访学生性别和年级分布特点
因研究需要,主要选择学习过《统计学》的学生作为受访对象。受访者中,女生占60.69%,男生占39.31%,男女性别比约为0.648:1。由于大四学生毕业实习离校较早,因此受访者大多数来自大一至大三年级的学生,约为96%;大二与大三年级的学生分别占34.55%与42.67%,其余18.85%为大一年级的学生。
3.受访学生专业分布较全面
随着统计方法在社会经济、金融、管理等方面应用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专业对统计理论和方法的需求不断提高,这与统计学在很多领域应用广泛而引起重视相关。因此很多院校已将统计学课程作为经管类专业的基础课程。这次调查专业分布较广,如统计28.3%、金融14.4%、会计21.5%、经济学8.9%、法学7.9%、国际贸易6%、保险5.0%、应用数学4.2%、其他3.9%。
二、《统计学》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为更好地分析统计学课程教学情况,设计李氏克特量表对学生学习中的重要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加总每个受访者态度分值,其总分能说明他的态度强弱或他在这一量表上的不同状态,在效度和信度上能够很好地表现出学生对统计学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因选取指标较多,需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其进行降维分析。经过因子提取,将13个调查指标降维形成3个因子,分别得出3个因子初始特征值和提取平方和载入,这些因子能够保留原始数据81.51%的信息,其中第一因子提取了原始数据的48.36%,第二因子为24.06%,第三因子为9.08%。三个因子保证了原始数据的实际性和可靠性。经提取、旋转后,因子成分矩阵整理结果如表1。
三个因子分别反映授课内容与教师、课程的实用性与学生自主学习方面的基本情况。通常学生对于实用的专业课程学习态度较认真;而授课教师的讲述对于学生形成课程的第一印象至为关键,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多学生对于自己感兴趣的课程会产生自主学习欲望,并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统计学课程教学现状表现为三个特点:
1.《统计学》课程受欢迎程度因课程实用性、专业不同而异
在受访者中,学习过统计学课程的占76.8%,主要分布在大二至大三年级。其中,表示喜欢或较为喜欢统计学课程的占比仅为36.1%,而表示不太喜欢或不喜欢该课程的学生占18.4%,还有45.5%的学生对统计学课程学习持中立态度。受访者中统计学专业学生,表示喜欢或较为喜欢统计学课程的占比仅为54.7%,而表示不太喜欢或不喜欢该课程的学生占6.5%。喜欢或不喜欢统计学课程的原因归结于课程的实用性和概念的枯燥性等方面。
学生不喜欢统计学的原因排名前五位的,分别为难度大22.7%、不实用18.2%、教师授课不满意13.6%、课程内容枯燥13.6%、自身数学基础较差9.1%,五个原因占比77.2%。而学生对统计学感兴趣的原因前三名分别为课程实用性48.3%、课程内容有趣17.2%h和专业需要15.5%,占比81%。
选择“认为统计学课程比较实用”的学生,主要集中在统计、金融、会计、保险和经济学专业,分别占58.8%、17.6%、11.8%、其余均为5.9%。这些专业的实践性较强,而且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用到统计学理论和方法的机会较多,因此认同程度较高。
2.《统计学》课程逃课现象时有发生
当问及“统计学课程您逃课的次数”时,有28.6%的受访学生有过逃课行为,是受访学生综合所有课程逃课率的3.04倍,令人担忧。分析有过逃课行为的学生分布,发现男生占57.5%;逃课学生中32.9%是因为统计学课程枯燥、课程难度大等不喜欢或不太喜欢统计学专业而逃课。认为统计学课程难度大与学生数学基础薄弱相关程度较高,但认为统计学课程枯燥的主要原因是教学方法单一,从概念到公式,都比较抽象,如果能联系实际用案例导入,就会大大降低学生掌握的难度。
3.以学习简单统计软件为主
统计学学习离不开统计软件,受访学生中学习过专业统计软件如SAS、R软件的只有17.4%;学习过菜单式操作、易于上手的统计学软件如SPSS、Eviews的比重较高,两者占比达42.8%;Excel虽然不是统计软件,其统计功能也非常有限,但由于其流行性、简单性,学习者的比重最高,达到26.1%。
三、《统计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剖析
为进一步揭示《统计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选取14个评价指标,设计李氏克特量表,分析评价学生对统计学的总体认可度、课程学习的侧重点以及统计学课程学习的难易程度,选择因子分析法对所选指标进行降维处理,经过因子提取,将14个调查指标降维形成3个因子;这些因子能够保留原始数据70.83%的信息,其中第一因子提取了原始数据的44.26%,第二因子为19.16%,第三因子为7.41%。三个因子保证了原始数据的实际性和可靠性。经过提取、旋转后,因子成分矩阵整理如表2。
三个因子,分别反映学生对统计学课程的总体认可度、课程学习的侧重点与统计学课程学习的难易程度评价。虽然学生认为统计学方法很重要,但是对于统计概念的理解与讲解方面总体得分较低。《统计学》教学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统计学》课程普遍认可度不高
第一个因子包括1-6个指标,从各指标的得分可知,《统计学》课程认可度不高,具体表现在受访学生对统计学课程不太感兴趣,并不会自主深入学习,统计学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掌握,.而且概念较多、且较枯燥,课程内容不实用,不知道统计学开设的具体意义,也不能够学到很多知识。特别是对于非统计学专业学生来说,《统计学》课程是一门基础
必修课程,而非专业课,因而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据调查,约占四分之三(72.53%)的受访学生表示对专业课更感兴趣,仅有27.47%的学生最喜欢的课程为非专业课程,说明大部分学生对专业课程或与专业有关的课程比较感兴趣。对于学生感兴趣的课程,他们更具有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及学习自主性,因而表现为倾向于更多的参与课堂,以及更好的对其进行自主学习。对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有64.5%的学生从不逃课,仅有9.4%的学生有较高的逃课率。可见在课程教学中,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兴趣至关重要,这可以从学生对课程的认可度和老师适宜的教学方法两方面做出努力。
2.《统计学》课堂教学缺乏案例分析
第二个因子包括第7和第8个指标,从各指标的权重系数看,受访学生较注重统计方法学习,虽然在课堂能听懂统计学的相关知识,但不能灵活运用统计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主要原因一是《统计学》课堂教学中缺乏相应的案例分析,教师没有将传授的新知识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讲解,导致学生能听懂,但不会运用统计学知识解决问题,最终,《统计学》课程教学也就失去了现实意义;二是由于学生忽视或不重视统计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统计思想的学习。从根本上来说,明确基本概念是学好统计学的基础,知晓基本原理和统计思想是学好统计学的精髓所在,统计方法是在基本原理和统计思想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量化手段,如果没有掌握统计理论,统计方法运用也就寸步难行。
3.《统计学》课程学习有难度
第三个因子包括第9-14个指标,反映统计学课程学习的难易程度,受访学生普遍认为统计学课程学习有难度,具体表现为:一是教师的授课方式单一,且严肃,使《统计学》课程缺乏活力和趣味性,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二是《统计学》课程本身内容较枯燥,基本概念抽象难懂,特别是对于文科背景的学生来说,学好统计学并非一件容易的事;三是受访学生认为统计学的实用性并不是很高,认为学好统计学并没有多大的实际作用,单纯只是为了获得学分而学,这使得学生被动学习《统计学》,导致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四、《统计学》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调查分析发现,《统计学》教学存在统计学普遍认可度不高、课堂教学缺乏案例分析、学生学习有难度等现实问题,使得《统计学》教学效果不佳。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可以从社会、教师、学生和统计学课程本身四个层面展开分析。
1.社会认可度不高
虽然统计学能广泛运用在各行各业中,但就目前而言,整个社会对统计学专业的认可度并不高。首先,统计以前主要为宏观服务,与社会大众关系不大,尽管现在统计公开度大大提高,但要改变一个习惯不可能一蹴而就;其次,统计学学科并没有一个特定的职业范畴与之相匹配,不像诸如会计学、土木工程、交通设计等这些专业,都有一个特定的职业范畴与之相匹配。统计学作为一门方法论学科,可以从事与数据分析类相关的工作,这一方面增加了未来职业发展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专业数据分析类工作的需求量并不大,使得本专业学生大部分跨领域就业。虽然改革开放30多年统计地位日益提高,但其社会认可度仍不高。
2.教学方式单一,缺乏实践教学教师
教学方式单一。《统计学》教学主要以“灌输式教学”为主,教师照本宣科,主要介绍课本的基本知识,较少地联系实际问题进行知识的讲解,学生被动接受,课堂参与性不高,使得课堂缺乏生动性和趣味性,这样不仅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缺乏实践教学教师。统计知识与方法的应用性较强,这对统计学教师的实践经验及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实际上,统计学教师大多是从高校直接毕业的博士或硕士研究生,他们具备扎实的统计学理论知识,但缺乏统计学相关的实践工作经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只能“就概念解释概念”,不能联系实际问题或自身工作经验,对统计学基本概念进行生动地阐述,这样也就不能满足多样化教学的需求。
3.学生不重视统计学学习,主动学习性差
非统计学专业学生不重视统计学的学习的主要原因:一是统计学专业的社会认可度不高,导致学生对统计学的学习产生误解,认为统计学的实用性不高,所以不愿意在统计学学习上花费精力;二是统计学只是非统计学专业的学生一门基础必修课程,而非专业课程,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学生对专业课程更感兴趣;三是学生对于统计学的学习仅仅侧重于统计方法的掌握,而不重视统计理论学习,容易产生学生不会灵活运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现象。
4.统计学学科内容枯燥,概念抽象复杂
统计学学科本身的性质特点也是《统计学》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之一。主要源于统计学内容枯燥,基本概念抽象复杂难懂,教师要将既枯燥又抽象复杂的知识绘声绘色地传授给学生,学生要充分的理解统计知识背后的真正含义,以便更好地运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学科特点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其次,诸如参数估计、假设检验等统计学内容涉及到概率论、数学等相关理论知识,这对于文科背景的学生具有一定难度。再次,统计学学科课时设置较少,而统计学学科内容较多,若干内容涉及计算机操作,所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要学好统计学并非一件容易的事。
综上所述,由于统计学的数学基础要求较高、课程逻辑性较强,从理论到公式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使其掌握难度较大;同时随着统计学应用越来越广泛,各高校开设统计学课程的专业越来越多,特别是数学基础较薄弱的文科学生,这种从理论到公式的照本宣科式教学方法,要掌握其原理,并运用其理论和方法进行计算和分析,难度较大,如果能有一种教学方法,它能从学生熟悉的问题出发引入统计专业术语和方法,就会大大降低学生掌握统计学的难度。可见,统计学教学方法改革创新势在必行,案例导入式教学方法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