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九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

时间:2019-05-12 05:32: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西藏自治区九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西藏自治区九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

第一篇:西藏自治区九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

西藏自治区九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西藏自治区“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十二五”规划)拉开了西藏自治区“十二五”发展的序幕。“十二五”时期,是西藏自治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精神,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时期。在“十二五”期间,西藏要大力实施“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经济发展战略,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具体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度增长。居民消费率逐年提高,城镇化率达到30%,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15%,以实现西藏自治区具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

贯彻落实好“十二五”规划。要牢牢把握好一个主题: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西藏所有问题的关键;稳定是硬任务,是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的前提。没有稳定就不可能有发展,没有发展就不可能有长久的稳定。一定要抓住发展和稳定这两件大事不放松,切实把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贯穿到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的全过程,更加自觉地把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作为一种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凝聚起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各族人民的力量,共同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而奋斗。

贯彻落实好“十二五”规划。要紧紧抓住一个主线不放松,即:实施“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个主线是坚持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开创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新局面的基本途径和方法。中国特色,是引领我们前进的旗帜;西藏特点,是西藏具体实际的体现。从西藏自治区的产业情况来看,一方面,农牧民占全区总人口的近80%,农牧业发展水平较低,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牧民收入始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另一方面,西藏自治区资源丰富,特色优势明显,第二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一定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突出重点,重点突破,体现特色,特色增效,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潜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产业协调发展。

贯彻落实好“十二五”规划。要把握好“中国特色,西藏特点发展路子”。西藏发展体现“中国特色”,是说选择西藏发展道路时,要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更要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去理解这条发展道路的实质,即要解决落后的社会生产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这一社会主要矛盾。西藏发展体现“西藏特点”,是说选择西藏发展道路时,要考虑到现在长期受民族分裂势力的干扰破坏这一特殊矛盾。这一特殊矛盾,使得西藏与祖国内地在发展环境上有很大的特殊性,也使西藏加快发展具有更多、更强的紧迫性。

贯彻落实好“十二五”规划。要以人为本,让全体社会成员共享发展成果。“富民”是“十二五”规划的主要价值取向和鲜明特点。“十二五”规划强调,持续加大民生投入,保障和改善民生,逐步建立符合西藏自治区特点、覆盖城乡的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公共资源向低收入人群、困难群体、农牧区及贫困地区倾斜,逐步实现包容性增长和共享式发展。对于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积极扩大就业鼓励创业、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强人口事业和妇女儿童事业等问题也作了细致部署,更加注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贯彻落实好“十二五”规划。还要落实好“六个坚持”的基本要求,力争取得“六个突破”。即:坚持加快发展,着力在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上取得突破;坚持共享发展,着力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取得突破;坚持可持续发展,着力在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上取得突破;坚持和谐发展,着力在长治久安能力建设上取得突破;坚持统筹发展,着力在优化空间发展布局上取得突破;坚持创新发展,着力在体制机制完善上取得突破。

“十二五”规划对“十二五”时期西藏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战略目标、发展重点、政策措施等重大方面,都进行了全面部署,是指导西藏在新的发展阶段推进改革与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行动纲领。“十二五”期间,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就是“一个主题”、“一条主线”、“一个基础”,即以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为主题,以实施“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为到2020年同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西藏十二五发展的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好西藏自治区的“十二五”规划纲要,努力实现西藏自治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式发展。

(责编:长卿)

相关新闻   “十二五”末西藏实现村村能上网 “十二五”拉萨积极发展现代农牧业

第二篇:九届人大四次会议闭幕式讲话

在淮上区九届人大四次会议

闭幕式上的讲话

区委书记、区人大主任 宋长士

2009年1月28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淮上区九届人大四次会议,经过全体代表和与会同志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即将胜利闭幕了!

会议期间,代表们以对人民高度负责和求真务实的精神,审议批准了各项报告,通过了各项决议,顺利完成了选举任务。会上提出的各项意见建议,凝聚着全体代表加快淮上区发展的真知灼见;会议通过的各项决议决定,倾注着淮上区人民致力于加快淮上发展的深切愿望;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展现了全区人民开创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心。这次大会,是一次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共谋发展的大会,是一次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奋力崛起的大会,拉开了淮上区新一轮跨越发展的序幕。在此,我代表区委,1 向大会的圆满成功,向新当选的区人民政府区长洪斌同志表示热烈祝贺!

会议选举我为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我将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恪尽职守,勤勉工作,竭诚为淮上区的发展不懈努力,绝不辜负各位代表和全区人民的信任和重托。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我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开拓创新,奋力拼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一年来,全区上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为目标,加快经济提速增效,统筹协调城乡建设,全面落实民生工程,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全区经济社会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区人民锐意进取、顽强拼搏的结果,是与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分不开的。一年来,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紧紧围绕全区工作中心,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在审议决策、依法监督、代表工作、加强自身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较好地发挥了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为推进淮上 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努力。期间,全体人大代表忠实履行代表的神圣职责,立足本职岗位,积极投身于淮上区的大发展、大建设。在此,我代表区委,向区人大常委会全体组成人员和全体人大代表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为“十二五”规划启动实施奠定基础的关键之年。本月初召开的区委一届七次全会,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提出了今年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和战略措施,提出了实施城市大建设,带动经济社会大发展,实现主要经济指标五年再翻一番,初步建成城市副中心的宏伟目标,为淮上区站在新起点、实现新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这次会议又进一步细化了全年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措施。我们要以这次会议成功召开为契机,积极调动各级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确保各项决策部署得到全面落实,在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上争创新业绩。

实现既定目标,争创新业绩,必须把握大势、抢抓机遇。总体上看,2010年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区经济发展 环境总体向好,面临许多有利条件和机遇。一是从宏观政策看,日前中央、省市相继召开了经济工作会议,会议提出将进一步加大“三农”、民生等投入,尤其是中央提出要把城镇化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战略,这为推进我区城乡一体化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二是从国内产业发展态势看,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经济危机的双重影响,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资金外溢的态势十分明显,省委判断,今后3-5年可能是国内产业重新分工、产业转移的重要时期。三是从省内市内发展状况看,总体上进入厚积薄发、加快发展的时期,招商引资趋热、经济发展提速。四是从我区自身情况看,通过几年的建设,“两园”建设初具规模,农村经济有了新的提高,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特别是近年来每年保持了30亿元以上的投资,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两桥”收费的取消,解决了制约我区发展的瓶颈问题;大庆路淮河大桥和中环线的开工建设,进一步拉开了城区发展框架,有效融合新老城区城市资源,为我区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目前,全市上下普遍看好淮上区发展前景,最重要的是我区发展思路十分明确,几年来在实践中培养锻炼了一批懂经济、会建设、敢 于打硬仗、善于破解难题的干部队伍,也正是有一批这样的干部队伍奠定了淮上区未来快速发展的基础。同时,剖析自身,我们面临困难也不容忽视:发展不足、还不够快问题仍然是当前我区的主要矛盾;经济总量仍然不大、支撑性、带动性强的大项目还不够多,招商的氛围还不够浓;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综合承载力不强;全市财政体制调整后,我区财政总量小,加上从2010年元月起大幅度提高职工住房公积金,财政支出压力较大;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依然繁重;一些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工作作风与加快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认真研究,逐步解决。

综合判断,2010年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区的发展面临难得机遇,今后几年将是我区加快发展的黄金期、机遇期。因此,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当前发展大势,进一步坚定信心、振奋精神,紧紧抓住有利时机,全力克服制约制约发展的不利因素,努力实现淮上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实现既定目标,争创新业绩,必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区委一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确定今年全区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城市副 中心、打造蚌埠“浦东”的目标,以城市大建设为主线,以项目为支撑,以招商引资和全民创业为抓手,深入实施“四大战略”(即:工业强区、商贸兴区、城建举区和环境立区战略),加快推进“三个集中”和“四化”(三个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业主集中;四化:城市化、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努力实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其中,实施城市大建设,带动经济社会大发展,是当全区工作的中心和大局。围绕这个中心,服务这个大局,就是要求全区上下要牢牢把握招商、项目和投入等关键环节,全力推进城市大建设,实现五年建成城市副中心的目标,着力打造宜业宜居宜游的新城区。就是要加快工业经济和商贸物流业发展,着力培育主导产业,促进经济全面提速增效。就是要以提高综合承载力为重点,加快推进中心城区和小城镇建设。就是要以实施土地整治工程为抓手,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就是要以人为本改善民生,全面加强社会建设,促进全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就要是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和政府自身建设,全面优化发展生态。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把思想统一到区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切实把好方向、突 出重点、落实措施,把加快发展的要求转变为具体行动和实际成效。

实现既定目标,争创新业绩,必须凝心聚力、真抓实干。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更好地凝聚全区人民的力量推进各项工作。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不断推动人大工作和人大自身建设。各级人大要进一步增强做好新时期人大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认真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进一步提高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府两院”要自觉接受人大监督,不断推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各级人大代表来自于人民,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忠实代表,是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希望大家不负人民重托,密切联系群众,深入体察和反映社情民意,并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带头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精神,带头宣传、贯彻本次大会精神,创造性地推动大会的各项决议落到实处。

各位代表、同志们,当前,淮上区的发展已进入加速 发展的新阶段,人大工作大有可为,人民代表使命光荣,希望大家带头把大会精神宣传好、贯彻好、落实好,与广大人民群众一道,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振奋精神,坚定信心,抢抓机遇,扎实苦干,为把我区早日建成经济繁荣、生活富裕、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城区而努力奋斗!

新春佳节即将来临,借此机会,我代表区委、区人大常委会,向在座的各位并通过你们向全区人民和所有关心支持淮上区建设和发展的各界人士,致以新春的祝福,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万事如意!

第三篇:学校审议通过材料

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审议结果

经研究决定,关于xxx老师在本校组织的足球社团课程。受到校全体领导组及全体教师好评褒奖。

学生通过练习足球,认识足球,增加了自信心,懂得了集体荣誉感。知道自已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无形之中提高了学生的素养,也提高了学生们的身体素质。有助于我校开展全校师生运动的良好环境,特此全校领导组一致同意开展此社团组织。

xxxxxx第三初级中学校本开发领导组

2018.10.10

第四篇:政府工作报告-2001年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

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2001年3月5日在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 朱镕基各位代表:从今年开始,我国将实施新世纪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国共产党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提出了未来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指导方针和主要任务。根据《建议》的精神,国务院认真听取各方面意见,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草案)》。现在,我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报告,请各位代表连同《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全国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九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回顾过去五年,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团结奋斗,开拓创新,各个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国内生产总值2000年达89404亿元,平均每年增长8.3%。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任务,已经超额完成。在经济持续增长和效益改善的基础上,2000年国家财政收入达13380亿元,平均每年增长16.5%。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商品短缺状况基本结束。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实现了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淘汰落后和压缩过剩工业生产能力取得成效,重点企业技术改造不断推进。信息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迅速成长。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显著,能源、交通、通信和原材料的“瓶颈”制约得到缓解。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大多数国家重点企业进行了公司制改革,其中相当一部分在境内外上市。企业扭亏增盈成效显著,2000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392亿元,为1997年的2.9倍。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和脱困的三年目标基本实现。在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同时,私营、个体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市场体系建设继续推进,资本、技术和劳动力等要素市场迅速发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明显增强。财税体制继续完善。金融改革步伐加快。城镇住房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政府机构等方面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国家宏观调控体系进一步健全。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对外经贸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外向型经济迅速发展。2000年进出口总额达4743亿美元,其中出口2492亿美元,分别比1995年增长69%和67%。出口商品结构改善,机电产品和高技术产品所占比重提高。对外开放领域逐步扩大,投资环境继续改善。吸收外资规模增大、质量提高。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2894亿美元,比“八五”时期增长79.6%。国家外汇储备2000年底达1656亿美元,比1995年底增加920亿美元。人民生活继续改善,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0年分别达到2253元和6280元,平均每年实际增长4.7%和5.7%。市场商品丰富,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平均每年增长10.6%。城乡居民住房、电信和用电等生活条件有较大改善。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五年增长1倍多,股票、债券等其他金融资产迅速增加。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八七”扶贫攻坚目标基本实现。科技、教育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863”计划顺利实施。航空航天、信息、新材料和生物工程等高技术领域获得一批重要成果。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取得新进展。部门所属应用型科研院所企业化改革基本完成,其他科研院所体制改革全面展开。科技成果市场化、产业化进程加快。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发展。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初步实现。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扩大高校招生受到群众普遍欢迎。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成绩。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力度明显加大。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继续发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取得成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国防和军队建设迈出新的步伐。“九五”期间,我国政府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取得历史性进展。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以来,“一国两制”方针和基本法得到全面贯彻执行。特别行政区政府工作卓有成效,香港、澳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随着“九五”计划的完成,我们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为实施“十五”计划、开始迈向第三步战略目标奠定了良好基础。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九五”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是克服重重困难取得的,来之不易。我们成功应对了国际突发事件的挑战,有效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既克服“九五”前期通货膨胀的影响,又抑制了中后期的通货紧缩趋势,并战胜了严重的水旱灾害。这些成就的取得,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诸多矛盾和困难交织的局面,运筹帷幄,及时作出一系列正确决策和部署,全国上下团结奋斗的结果。我代表国务院,向在各个领域和岗位上辛勤劳动、作出贡献的全国各族人民致以崇高敬意!向关心与支持祖国建设和统一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和台湾同胞以及海外侨胞,表示诚挚的感谢!“九五”时期的实践,丰富了我们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强和改善宏观经济管理与调控的经验。第一,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发展是硬道理。面对各种社会矛盾,我们始终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从而为处理好其他矛盾提供了基础。同时,坚

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为集中精力从事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政治社会环境,并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第二,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适时调整宏观调控政策取向和力度。在治理通货膨胀时,注意保持经济持续增长,成功实现“软着陆”。在抑制通货紧缩趋势时,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果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各项政策措施。既增发国债、扩大投资,又适当增加城镇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鼓励增加消费,从两个方面拉动经济增长。采取提高出口退税率和严厉打击走私等措施,千方百计扩大出口,以平衡国际收支,稳定人民币币值。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运用利率等多种手段支持经济增长,同时注意调节货币供应量,引导信贷投向,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第三,把扩大内需和调整经济结构紧密结合起来。根据一般加工工业生产能力普遍过剩的现实状况,把国债投资重点放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同时增加对农业和科技、教育的投入,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利用生产资料生产能力相对富余的时机,办成了一些多年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既拉动当前经济增长,又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第四,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在复杂、困难的情况下,改革没有停滞,而是迎难而上,积极有序地向前推进,有力推动了经济发展。同时,始终注意使改革的力度同社会承受能力相适应。在结构调整和改革深化不可避免地触及深层利益关系时,高度重视和采取各种政策措施,维护广大群众的基本利益。大力实施再就业工程,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坚持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从总体上维护了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经济和社会生活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地区经济发展不协调;国民经济整体素质不高,国际竞争力不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因素仍很突出;科技、教育比较落后,科技创新能力较弱;水、石油等重要资源短缺,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就业压力加大,农民和城镇部分居民收入增长缓慢,收入差距拉大;一些领域市场经济秩序相当混乱,重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贪污腐败、奢侈浪费现象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还比较严重;一些地方社会治安状况不好。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不少也同我们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有关。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进一步采取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十五”期间的奋斗目标和指导方针展望新世纪初的国内外形势,未来五到十年,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极为重要的时期。世界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许多国家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周边国家正在加快发展。国际环境既对我们提出了严峻挑战,也为我们提供了迎头赶上、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性机遇。从国内看,我们正处在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改革处于攻坚阶段,加入世贸组织又会带来一些新的问题。各方面任务十分繁重,许多深层次矛盾需要解决,形势要求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同时,我们也具备许多有利条件,能够在一个较长时期实现国民经济较快发展。根据“十五”期间的形势和任务,《纲要》提出今后五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发展速度,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明显成效,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为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奠定坚实基础;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取得重大进展,社会保障制度比较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进一步开展;就业渠道拓宽,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物质文化生活有较大改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得到加强;科技、教育加快发展,国民素质进一步提高,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十五”计划《纲要》,体现了以下重要指导方针。坚持把发展作为主题。强调速度与效益相统一,在提高效益的前提下实现较快的发展。有市场、有效益的速度,才是真正的发展,才是硬道理。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十五”期间年均经济增长速度预期目标为7%左右。这个速度虽然比“九五”实际达到的速度低一点,但仍然是一个较高的速度。要在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实现这个目标,必须付出艰巨努力。同时,由于国际国内都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计划的预期目标要留有余地。这样,有利于引导各方面把主要精力放在调整结构和提高效益上,也有利于防止经济过热和重复建设。坚持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我国经济已经到了不调整就不能发展的时候。按原有结构和粗放增长方式发展经济,不仅产品没有市场,资源、环境也难以承受。必须在发展中调整结构,在结构调整中保持较快发展。今后五年要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和城乡结构,特别要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关键。要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工业改组改造和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服务业,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坚持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都要靠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来推动。今后五年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扩大开放,突破影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要把发展科技、教育放在突出位置,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振兴科技,培养人才,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紧密结合。坚持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不断改善城乡人民生活,既是我们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也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持续增长的迫切需要。要坚持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摆在重要位置,扩大就业门路,增加居民收入,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关系,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保证人民群众向更加宽裕的小康生活迈进。坚持把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确保社会稳定。高度重视和认真解决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进一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十五”计划《纲要》突出了战略性、宏观性、政策性,减少实物指标,增加反映结构变化的预期指标;围绕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重点发展领域,提出努力方向和相应的政策

措施。强调计划的实施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政府宏观调控要更多地运用经济杠杆、经济政策和法律手段。在计划制定方法上,力求提高社会参与度,使计划制定过程成为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过程,成为各有关方面达成共识的过程。

三、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十五”期间要把全面贯彻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和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这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在切实保护耕地,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的同时,以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为中心,积极调整种植业结构,加快发展畜牧业、林业、水产业。发挥各地农业的比较优势,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的区域布局,发展特色农业,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的生产格局,提高商品率。大力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龙头企业,推广“公司加农户”、“订单农业”等多种形式,发展农产品加工、储运、保鲜等产业,提高农业的后续效益。引导乡镇企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体制创新。发展小城镇,繁荣小城镇经济,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拓宽农民的就业空间和增收渠道。大力推进科教兴农,加强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应用,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积极扶持农业科技产业发展。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农产品市场信息、食品安全和质量标准与检测体系。调整结构要因地制宜,依据市场规律,维护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不搞强迫命令。积极推进农村各项改革。在长期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积极探索土地经营权流转制度改革。根据粮食生产和流通的新情况,继续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在适当扩大中央储备粮规模的同时,粮食主销区要加快粮食流通市场化进程,通过与粮食主产区建立长期稳定的购销关系,以及中央储备粮的轮换与调控,保证粮食需要。粮食主产区要继续坚持“三项政策、一项改革”,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中央财政继续给予资金支持,以充分发挥其粮食生产的优势。这样做,既可为主产区腾出粮食销售市场,促进粮价合理回升,也有利于推进主销区农业结构调整,全面增加农民收入。要保护好基本农田,决不允许擅自将耕地改为非农用地,这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推进农村税费制度改革,取消乡统筹、村提留和其他面向农民征收的一切行政性收费,同时适当提高现行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税率。这是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减轻农民负担的治本之策。要在总结安徽省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加快改革步伐。同税费改革相结合,精简乡镇机构,裁减人员,减少村组干部补贴人数;有条件的地方,适度撤并乡镇。继续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积极探索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农村金融体系。因地制宜加快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关键是要明确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落实防范和化解风险的责任。农村信用社要坚持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方向,加强经营管理,充分发挥在农村金融中的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作用。农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要加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持。深化农村供销社改革。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增加投入,加快大江大河大湖治理,抓紧主要江河控制性工程建设和病险水库加固,提高防洪调蓄能力。着力抓好大型灌区节水工程改造,积极开展群众性农田水利建设,搞好水土保持。加强国家商品粮和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搞好农业综合开发。继续加强农村电网、通信、广播电视、道路、供水等设施建设,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和市场条件。继续搞好农村扶贫工作。“八七”扶贫攻坚任务虽已基本完成,但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地区面貌,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继续加大扶贫力度,重点做好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边疆地区和特困地区的扶贫工作。坚持开发式扶贫,多方面增加扶贫资金投入,扩大以工代赈规模,支持贫困地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四、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点,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要把传统产业的改组改造放在重要位置,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技术进步为支撑,抓好几个环节。一是围绕增加品种、改善质量、节能降耗、防治污染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在能源、冶金、化工、轻纺、机械、汽车、建材及建筑等行业,支持一批重点企业技术改造,切实提高工艺和装备水平。二是通过自主创新和引进技术,加快对推动结构升级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的开发。振兴装备制造业,开发制造急需的大型高效和先进成套技术装备。三是通过上市、兼并、联合、重组等形式,在主要行业形成若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使之成为调整结构、促进升级的骨干和依托。四是积极支持和促进老工业基地改造,充分发挥其基础雄厚、人才聚集的优势,努力提高产业水平。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大矿区,要因地制宜发展接续和替代产业。与此同时,要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继续依法关闭产品质量低劣、浪费资源、污染严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厂矿,淘汰落后和压缩过剩生产能力,并严禁转移重建。长期亏损、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企业和资源枯竭的矿山,要实施破产关闭。积极疏通和逐步规范企业退出市场的通道。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从实际出发,有选择地加快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点支持建设高速宽带信息网络、关键集成电路、新型运载火箭等重大高技术工程,形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群体优势和局部强势。加快发展信息产品制造业,提高自主开发能力和系统集成能力。积极发展软件产业。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要在企业技术开发和生产营销、社会公共服务、政府行政管理等方面广泛应用数字化、网络化技术,把工业化和信息化更好地结合起来。加强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高度重视资源战略问题。水资源短缺,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要把节水放在突出位置,建立合理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和水价形成机制,全面推行

各种节水技术和措施,发展节水型产业,建立节水型社会。加强水污染防治,搞好污水处理和利用。加紧南水北调等重大项目的规划和建设。要加强公路、铁路、港口、航道、机场、管道系统的建设,建立健全畅通、安全、便捷的现代综合运输体系。能源特别是石油问题,是资源战略的一个重要问题。国内石油开发和生产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必须千方百计节约和替代石油,加快石油和天然气勘探与开发,积极利用国外资源,并尽快建立石油等战略资源的储备制度。积极推进大型煤矿改造,建设高产高效矿井,重视洁净煤技术的开发利用。充分利用现有发电能力,积极发展水电、坑口大机组火电,压缩小火电,适度发展核电。加强城乡电网建设和改造,推进全国联网。深化电力体制改革,逐步推进厂网分开、竞价上网。重视发展各种新能源。加快发展服务业。这是促进结构升级和增加就业的重要途径。积极发展信息、金融、会计、咨询、法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整体水平。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服务技术,改造商贸流通、交通运输、市政服务等传统服务业,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益。发展面向居民消费的房地产业、社区服务、旅游、餐饮、娱乐、健身等产业,增加服务内容。要深化改革和采取必要的政策措施,形成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环境。

五、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地区协调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是我国迈向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重要部署。“十五”期间要突出重点,搞好开局,着重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力争五到十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同时使科技、教育有较大发展。要集中力量建设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等一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项目。把水资源的保护、节约和开发放在突出位置,加强规划,合理配置,努力提高水的利用效率。有步骤而因地制宜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以及防沙治沙、草原保护等重要工程的建设,注意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逐步建成我国西部牢固的绿色生态屏障。积极发展教育事业,加快培养急需的各类人才。增加科技投入,提高科技开发能力。要从各地实际出发,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农业,加快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培育和形成各具特色的地区经济。西部开发要依托亚欧大陆桥、长江水道、西南出海通道等主要交通干线,发挥中心城市的集聚功能和辐射作用,以线串点,以点带面,培育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长江上游经济带和南(宁)贵(阳)昆(明)等经济区,带动周围地区发展。国务院已颁布重点支持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措施,国家将增加对西部地区的投入和财政转移支付。西部地区要立足于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发扬艰苦创业精神,作好长期奋斗的准备;加快改革开放步伐,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更多更好地吸引境内外资金、技术和人才参与西部开发。要加强干部交流。中部地区要发挥区位优势和综合资源优势,加快经济发展步伐。以主要水陆交通干线地区为重点,发挥中心城市作用,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经济带。巩固和发展农业,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加大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力度,提高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东部沿海地区要面向国内外市场,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外向型经济,提高经济的综合素质和国际竞争力,有条件的地区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与中部、西部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支持和带动中西部经济发展,拓展东部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的空间。

六、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开发人才资源这是《纲要》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今后五年各项任务的重要保证。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为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一要积极推进具有战略意义的高技术研究,力争在一些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二要为传统产业升级提供技术支持。重点在农产品加工及转化、装备制造、节水节能、纺织品后整理等方面的技术取得进展,加快高新技术向传统产业渗透。三要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加强基础科学重点领域的前沿性交叉性研究。选择我国具有优势和对发展有重大意义的领域,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力争在基因组学、信息科学、纳米科学、生态科学和地球科学等方面取得新进展。促进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融合,推动管理科学发展。重视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理论创新。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进一步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推动企业成为技术进步和创新的主体。继续鼓励技术开发类科研院所进入企业或改制为企业。积极推进社会公益类科研院所改革。培育和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科研机构。发展社会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业。完善风险投资机制,建立创业板股票市场,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加大国家和社会对科技的投入。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坚持教育适度超前发展,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发展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着力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巩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成果,加快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发展,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建立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教育体系。发展成人教育和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逐步形成终身教育体系。重视发展儿童早期教育。利用信息技术发展远程教育。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继续调整教育结构和布局,优化专业设置,更新教材,改革课程体系、考试评价制度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德育,尤其要重视青少年的品德教育,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搞好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的思想和业务素质。深化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依法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继续推进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鼓励、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办学。增加国家和社会对教育的投入。

适应农村税费改革后的新情况,县级政府要负责对基础教育经费的统筹,落实教师工资统一发放的措施。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要加大对困难地区、民族地区教育的转移支付和专项投入。健全奖学金、助学金和助学贷款等制度。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制止学校乱收费。实施人才战略,把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作为一项重大任务。着眼于现代化建设全局和长远发展,培养和造就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较高政治理论素养和开拓精神,掌握现代科学文化和管理知识,并经过实践考验的高素质领导人才队伍。培养和造就具有公仆意识,廉洁、勤政、高素质、专业化的公务员队伍。培养和造就掌握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知识、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专业人才队伍和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重视培养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学科带头人。普遍提高全体劳动者的科学素养和劳动技能。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对各级各类人才的选拔任用、考核评价、流动配置、激励监督的制度,形成有利于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机制。建立和完善人才市场。依法保护知识产权。吸引聘用海外高级专门人才。鼓励留学人员回国工作或以适当方式为祖国服务。

七、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要按照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的要求,积极推进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重点是加快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规范上市、中外合资和相互参股等形式,实行股份制,转换经营机制。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企业,国家必须控股;对其他企业,不必都要控股。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管理的有效形式。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特别要建立和完善对国有企业的监管机制,充分发挥监事会的作用。深化企业人事、劳动和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强化科学管理。要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推进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继续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进一步实行政企分开,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减少行政性审批。发挥商会、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作用。推进电力、铁路、民航、通信等行业管理体制改革,引入竞争机制。通过改革,使政府与企业的关系真正转到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轨道上来。继续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支持、鼓励和引导私营、个体经济健康发展。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进一步发展市场体系。这既是保证当前经济正常运行的迫切需要,又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举措。要健全市场法律法规,严格执法。完善市场监督机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大监管力度。坚持不懈地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偷税、骗税、骗汇、走私等违法犯罪活动。整顿建筑市场。整顿和规范金融秩序。严肃财经纪律。加强审计监督工作。规范社会中介机构的行为。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安全监察。打破部门、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反对地方保护主义,尽快建立和完善全国统一、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重点培育和发展要素市场,尤其是资本市场。大力倡导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加快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继续深化财税、金融、投资体制改革。根据经济形势变化,实施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近期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带动投资和促进消费。全面推进依法理财,强化税收征管,严格财政监督,加快税费改革和预算制度改革,健全税制。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共财政框架。在继续扩大国内需求和抑制通货紧缩趋势的情况下,注意防止可能出现的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适时调节货币供应量,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按照现代银行制度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进行综合改革,发挥政策性银行功能,办好中小金融机构。规范和健全证券市场,保护投资者利益。进一步发展保险业。改善和强化金融监管,实行严格的经营管理考核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改进金融服务,努力提高金融资产质量,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全面实行投资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健全投资约束机制。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一要抓紧做好加入世贸组织的准备和过渡期的各项工作。采取切实措施,转变政府管理方式,提高企业竞争能力。深化改革,健全符合国际通行规则和我国国情的对外经济贸易体制。加快修订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抓紧培养熟悉国际贸易规则的专业人才。二要进一步发展进出口贸易。继续实施以质取胜、科技兴贸战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提高高新技术产品比重,增加大宗传统商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扩大服务贸易规模。规范加工贸易管理,提高加工贸易的增值率。大力推进市场多元化战略,开拓新的出口市场。同时,重点进口国内急需的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和重要原材料。积极参与多边贸易体系和国际区域经济合作。三要努力提高利用外资水平。有步骤地推进服务领域对外开放。鼓励外商特别是跨国公司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基础设施等领域,以及在我国建立研究开发机构,参与国有企业的改组改造。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上市。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积极探索采用收购、兼并、风险投资、投资基金和证券投资等形式,扩大利用外资规模。积极引导外资更多地投向中西部地区。要继续办好经济特区、浦东新区。四要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到境外投资,开展加工贸易,合作开发资源,发展国际工程承包,扩大劳务出口等。建立和完善政策支持体系,为企业到境外投资兴业创造条件。同时要加强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八、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使人民生活有较大改善,逐步向更加宽裕的小康生活迈进,是今后五年的重要任务。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这是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大事。要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结合西部大开发,加大支持力度,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和进步。全面贯彻党的宗教政策,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认真贯彻党的侨务政策,充分发挥海外侨胞在祖国现代化建设与和平统一大业中的作用。进一步维护社会稳定。正确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重视群众的来信来访。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打击各种危害社会与国家安全的犯罪活动。依法打击民族分裂活动、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活动、邪教和利用宗教进行非法活动。继续开展同“FLG”邪教组织的斗争,深入揭露和批判其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的邪教本质,及其沦为国内外敌对势力反对我国社会主义政权工具的反动面目,依法严厉打击极少数违法犯罪分子,坚持不懈地团结、教育、挽救绝大多数被蒙骗的群众。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这是国家安全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在集中力量发展国民经济的同时,必须积极推进国防建设,增强国防实力。要大力加强军队思想政治建设,确保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和军队建设的正确方向。认真贯彻新时期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坚持改革创新,坚持质量建军,科技强军,勤俭建军,依法治军,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全面提高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水平。强化全民国防意识,健全国防动员体制。加强国防科研,推进国防科技工业调整、改革,发展新型武器装备,增强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防卫作战的能力,做好应付各种复杂情况的准备。各位代表!进入新世纪,我们将继续按照“一国两制”方针和基本法,全力支持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和政府依法施政,加强港澳与内地的经济合作及交流,维护香港、澳门的长期繁荣稳定。尽早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是我们面临的重大任务。我们将继续执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和江泽民主席提出的八项主张,与广大台湾同胞一道,坚决阻止任何制造分裂的图谋,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统一。我们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在此基础上继续推动两岸对话与谈判,发展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我们坚信,经过中华儿女的不懈奋斗,祖国统一大业必将早日完成。面对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国际形势,我们将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进一步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争取一个长期的国际和平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中国将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实现共同发展,为推动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作出新的贡献。各位代表!2001年是进入新世纪、实施“十五”计划的第一年。全面贯彻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对于实施“十五”计划起好步、开好局,至关重要。要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的方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继续发行1500亿元长期建设国债,集中用于在建项目和西部开发项目。同时,适当增加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提高城镇低收入者收入。把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和增加农民收入放在经济工作首位,采取有力措施切实解决当前农业、农村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巩固和扩大国有企业改革成果,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换经营机制和加强科学管理上狠下功夫。抓紧做好加入世贸组织的各项准备工作。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多渠道扩大就业,改善人民生活。要把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作为一项紧迫的重要任务。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继续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支持北京市申办奥运。要统筹兼顾,乘势前进,保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各位代表!我们已经跨进了21世纪,迈上了向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任何艰难险阻都挡不住中国人民胜利前进的步伐!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振奋精神,扎实工作,为实现“十五”计划目标,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

第五篇:2011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学习体会

《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会议》学习体会

张昌富

2011年3月5日9时,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听取和审议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审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审查国务院关于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审查国务院关于201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回顾“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内外复杂形势和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国家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这五年,我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显著提高。我们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胜利完成“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国民经济迈上新的台阶。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8万亿元,年均增长11.2%,财政收入从3.16万亿元增加到8.31万亿元。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级计算机等前沿科技实现重大突破。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这五年,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全面进步。城镇新增就业5771万人,转移农业劳动力4500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实际增长9.7%和8.9%;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

这五年,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实现新突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去年对外贸易总额达到2.97万亿美元,开放型经济水平快速提升。

这五年,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我们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的建设性作用,有力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全方位外交取得重大进展。我们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

这些辉煌成就,充分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展现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力量,极大增强了全国各族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必将激励我们在新的历史征程上奋勇前进。

五年来我国加快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和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增强高校创新能力。制定并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央财政科技投入6197亿元,年均增长22.7%,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

展望未来国家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指出:科技、教育和人才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和根本,必须始终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并强调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加多样、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并提出了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公办民办并举,增加学前教育资源,抓紧解决“入园难”问题。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公共资源配置重点向农村和城市薄弱学校倾斜。切实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支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做好“双语”教学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教育改革,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注重引导和培养孩子们独立思考、实践创新能力。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一项项具体的构想使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温总理指出,落实和完善国家助学制度,无论哪个教育阶段,都要确保每个孩子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必将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向更加幸福的康庄大道,迎来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

下载西藏自治区九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word格式文档
下载西藏自治区九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渭城区六届人大四次会议

    渭城区六届人大四次会议 备受全区人民关注的渭城区六届人大四次会议圆满完成大会各项议程,于2月23日下午在燕园宾馆会议中心胜利闭幕。会议号召全区人民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

    考评细则(2014年11月26日九届四次教代会审议通过)1

    教师学年工作考评方案 (2014年11月26日九届四次教代会审议通过) 为推进教师工作评价体系的改革,进一步调动全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努力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全面贯彻落实课程改革......

    人大计划生育审议意见

    xxx人大常委会关于我县人口和计划生育 工作情况的审议意见 xxx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听取审议了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局长xx受县政府委托所作的xx县人口和计划生育......

    句容市十四届人大 四次会议文件

    句容市十四届人大 四次会议文件( ) 句容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2011 年 1 月 日在 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毛康林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

    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列席人员名单

    隆德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 列席人员名单(草案) (共214人) 1.自治区十届人大代表(2人) 马俊花(女、回族) 县妇幼保健所妇产科主任 马梅英(女、回族) 杨河中学教师 2.固原......

    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汇报提纲

    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汇报提纲 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是在深入贯彻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八届十一次全会精神,规划“十二五”,建设中原经济区,实现中原崛......

    扎兰屯九届人大二次会议

    扎兰屯市九届人大二次会议 全体会议文件() 扎兰屯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2018年3月13日在扎兰屯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扎兰屯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李保华 各位代......

    白山浑江区九届人大(范文大全)

    白山市浑江区九届人大 二次会议文件(12) 关于白山市浑江区2017年财政预算预计 执行情况与2018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2017年12月27日在浑江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