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品质意识报告心得
品质意识报告心得
意识,就是指人们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对品质(包括产品品质、工作品质)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活动的客观及主观的看法和态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对提高产品品质的认识程度和重视程度,以及对提高产品品质的决心和愿望。提高我们多氟多“六氟”产品质量认识,在这个前景势头良好的状态下,更要严格把关,提高作为员工的操作水平和质量责任心。只有当他的思想意识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再加上相应的工作技能,他才会做出好的产品
品质作为企业的命脉,产品的品质不好,就会失去市场,没有市场,企业就失去生命。所以,作为企业的职员工,必须具有这种提高产品品质的决心和愿望,也就是要求企业的全体职员工树立良好的品质意识。
那么,怎样才能树立良好的品质意识?
第一,树立品质是企业的命脉意识。
要全员认识到:产品的品质不好,产品就没有市场,产品没有市场,企业就失去了利润来源,时间长了,企业就会倒闭,随之而来的就是员工失业。当然对于我们公司来说,目前产品市场良好,也希望以后更好,但我们要“居安思危”,要把我们的产品品质做得更好。
第二,树立品质的客户意识。
一切以客户为中心,把自己看成客户,把自己看成是下一道工序的操作者,把自己看成是产品的消费者。这样,在工作当中就会自觉地把工作做好,大家都把工作做好了,产品的品质才会有保证,如果在工作中偷工减料,危害的将是自己的切身利益。
第三,树立品质的预防意识。
“产品的品质是生产出来的、设计出来,不是靠检验出来的,第一时间就要把事情做好。”这不是一句口号,这很好地体现了产品质量的预防性,如果我们的品质控制不从源头控制,我们将很难控制产品的质量。即使生产中投入大量的检验人力去把关,生产时由于没从源头去控制而产生的大量次品甚至废品,产品的成本将大大提高,给企业的生产成本造成沉重负担及损失。况且有些产品的质量问题可能无法从后工序发现弥补,这更要求我们在第一时间把事情做好,预防品质问题的发生。
第四,树立品质的程式意识。
品质管理是全过程、全公司的,而各个过程之间,全公司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必须是有序的、有效的,要求全体品质管理人员、操作人员严格按程式做,如果不按程式工作出错的机会就会增多,产品的质量也就无法保证。
第五,树立品质的责任意识。
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博士认为,质量问题有80%出于管理层,而只有20%的问题起源于员工,也就是说,管理者可控缺陷约占80%,操作者可控缺陷一般小于20%。
区分操作者可控缺陷也管理者可控缺陷的原则:
A.操作者知道他怎么做和为什么要这样做;
B.操作者知道他生产出来的产品是否符合规范的要求;
C.操作者知道他生产出来的产品不符合规格将会产生什么后果;
D.操作者具备对异常情况进行正确处理的能力。
●如果上述四点都已得到满足以及生产中设备、工装、检测及材料等物质条件均具备而故障依然发生,则认为是操作者可控的缺陷。
●如果上述四点中有任何一点不能得到满足或者生产中设备、工装、检测及材料等物质条件不具备而产生故障,那就是管理人员的责任。只有了解品质问题的责任,才能有的放矢地去改善问题将品质提高。
第六,树立品质的持续发送意识。
品质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品质改善是一个持续的、回圈的、不断完善的过程,它遵循PDCA回圈模式,PDCA回圈模式可简述如下:
P—计划:根据产品的要求,制定改善计划;
D—实施:实施计划;
C—检查:根据产品要求,对过程和产品进行检验;
A—处置:采取措施,以持续改进产品品质。
只有这样,我们的产品质量才会不断上升,也只有这样不断地提高质量及创新,才会不断地取胜于市场。
第七,树立品质的成本意识(即品质标准意识)。
保证品质,追求利润是企业永远的目标。企业要发展,不得不注重生产的成本,然而成本与品质息息相关,品质做得好,可以将产品的成本降到最低,如果产品的质量不好,经常遭到客户退货投诉,那么他的成本将会很高,甚至将企业逼到绝境。好多企业衰败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没有客源、没有订单,而是因企业内部管理得不好,成本降不下来而无法参与市场竞争,我们应该引以为戒。但品质也不是越严对企业越有利。相反,过分地提高产品品质将造成品质过剩,也同样提高生产成本。所以我们在生产时,要求各工序和环节严格按客户标准要求去做,这样我们才会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优势。
第八,树立品质的教育意识。
伴随时代的发展,品质管理观念也在不断地更新,需要学习。二十一世纪成功的企业将属于那些学习成长型企业,加强内部培训,提高全员工作创新能力,将会使企业欣欣向荣,日新月异。所以说,“品质始于教育,终于教育。”
随着人们对品质意识的认知的不断提升,其品质意识也会相应提升:
判断一个企业的品质达到什么程度,大体可以依据此表进行推断。
第一阶段模糊 第二阶段启蒙 第三阶段明白 第四阶段行动 第五阶段自觉 对质量管理的认识和态度 没有认识到质量管理是一项管理工具。发现质量问题往往指责质量部门 承认质量管理工作的作用,但不能花费时间和财力去开展这项工作 逐步了解质量管理的意义和内容,支持并帮助这项工作 认识到质量管理的权威性,知道自己在这项工作中的责任,参与这项工作 认识到质量管理工作是企业工作的基础和核心
质量管理机构在组织中的地位与状况 质量部门从属于设计或制造部门,重点限于检验,而检验工作与质量部门是分开的 把较为能干的人派到质量部门任职,质量部门依然从属其他部门,工作的重点限于检验 质量部门对企业最高管理者负责,发生质量问题直接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质量负责人发挥重要作用 质量主持人成为企业主要人员,他提供的质量报告影响企业决策,质量部门还同用户建立联系 质量主管人员是企业主要负责人之一,质量问题是第一的
解决质量问题的方法 出现质量问题之后才着手处理,不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只是指责具体部门不能解决问题 建立了解决质量问题的专门小组,但对问题的长远解决没有研究 建立起有关质量的信息反馈系统,正视质量,采取系统的方法对待 能早期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各部门接受质量部门的建议和告诫 除个别情况外,质量事故均能做到事先预防
对质量成本有无研究和分析 没有质量成本的概念,不知道发生的质量成本情况 初步技术质量成本,计算方法正确,没有成本分析,只是为了记账 注意研究分析质量成本,报告与实际数差别缩小 分析研究质量成本,进行质量成本控制。报告与实际数接近报告数与实际数基本一致,自觉进行质量成本控制
提高产品质量的活动情况 对如何提高质量一无所知,没有解决质量问题的组织活动 采取一定方法,进行短期努力,取得短期效果 理解提高质量活动的重要性,从产品质量形成的各环节入手,提高质量,不限于事后和短期努力 以“预防为主”为方针,作好各环节的质量工作,包括用户环节 提高质量工作达到日常化和制度化
第二篇:品质管理简介及品质意识心得报告
品质管理简介及品质意识心得报告
一:简介
姓名:XXX
部门:品质部
职位:主管
学历:大专
毕业院校:XXXX学院
专业:机械制造与设计 从业时间:2010-03~ 2012-07
单位:东莞XXXXX五金有限公司 从业时间:2012-07~ 2013-03 单位:深圳市XXXXXXX有限公司 从业时间:2013-03~ 2014-04 单位:(台湾)东莞XXXXXXX有限公司 工作内容:
1.定时对厂商进行稽核(主要稽核厂商异常改善后的效果及执行性)
2.定期对各厂商召开品质会议(会议主要针对重复发生异常所不能改善进行重点宣导及协助厂商进行改善)3.主导对厂商的异常回复进行审核,如有回复不切合实际,且回复异常的对策不执行的厂商将对品质无法保
证的货物进行退回处理
4.每周三定期召开远程QIT会议,会议主要和美国及台北客户讨论上一周的异常处理结果及改善
5.对客户投诉之重大异常的会议主持,并进行分工对异常的处理,最后对异常的8D进行拟写及审核
6.定期对QC/IPQC进行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为《检验技巧》《质量概念》《QC7大手法的运用》《8D Report 的格式及初步了解》等
7.对公司内部品质计划及成本计划,制定/月度改善方案,曾多次主导国企——浪潮/曙光/富士康/华为
/富港等,美企——SUPERMICRO Computer Inc异常,成功改善案例多件。
二:品质意识及心得报告
意识,就是指人们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对品质(包括产品品质、工作品质)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活动的客观及主观的看法和态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对提高产品品质的认识程度和重视程度,以及对提高产品品质的决心和愿望。提高我们多氟多“六氟”产品质量认识,在这个前景势头良好的状态下,更要严格把关,提高作为员工的操作水平和质量责任心。只有当他的思想意识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再加上相应的工作技能,他才会做出好的产品 品质作为企业的命脉,产品的品质不好,就会失去市场,没有市场,企业就失去生命。所以,作为企业的职员工,必须具有这种提高产品品质的决心和愿望,也就是要求企业的全体职员工树立良好的品质意识。那么,怎样才能树立良好的品质意识?
第一,树立品质是企业的命脉意识。
要全员认识到:产品的品质不好,产品就没有市场,产品没有市场,企业就失去了利润来源,时间长了,企业就会倒闭,随之而来的就是员工失业。当然对于我们公司来说,目前产品市场良好,也希望以后更好,但我们要“居安思危”,要把我们的产品品质做得更好。
第二,树立品质的客户意识。
一切以客户为中心,把自己看成客户,把自己看成是下一道工序的操作者,把自己看成是产品的消费者。这样,在工作当中就会自觉地把工作做好,大家都把工作做好了,产品的品质才会有保证,如果在工作中偷工减料,危害的将是自己的切身利益。第三,树立品质的预防意识。
“产品的品质是生产出来的、设计出来,不是靠检验出来的,第一时间就要把事情做好。”这不是一句口号,这很好地体现了产品质量的预防性,如果我们的品质控制不从源头控制,我们将很难控制产品的质量。即使生产中投入大量的检验人力去把关,生产时由于没从源头去控制而产生的大量次品甚至废品,产品的成本将大大提高,给企业的生产成本造成沉重负担及损失。况且有些产品的质量问题可能无法从后工序发现弥补,这更要求我们在第一时间把事情做好,预防品质问题的发生。
第四,树立品质的程式意识。
品质管理是全过程、全公司的,而各个过程之间,全公司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必须是有序的、有效的,要求全体品质管理人员、操作人员严格按程式做,如果不按程式工作出错的机会就会增多,产品的质量也就无法保证。
第五,树立品质的责任意识。
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博士认为,质量问题有80%出于管理层,而只有20%的问题起源于员工,也就是说,管理者可控缺陷约占80%,操作者可控缺陷一般小于20%。区分操作者可控缺陷也管理者可控缺陷的原则:
A.操作者知道他怎么做和为什么要这样做;
B.操作者知道他生产出来的产品是否符合规范的要求;
C.操作者知道他生产出来的产品不符合规格将会产生什么后果;
D.操作者具备对异常情况进行正确处理的能力。●如果上述四点都已得到满足以及生产中设备、工装、检测及材料等物质条件均具备而故障
依然发生,则认为是操作者可控的缺陷。
●如果上述四点中有任何一点不能得到满足或者生产中设备、工装、检测及材料等物质条件不具备而产生故障,那就是管理人员的责任。只有了解品质问题的责任,才能有的放矢地去改善问题将品质提高。
第六,树立品质的持续发送意识。
品质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品质改善是一个持续的、循环的、不断完善的过程,它遵循PDCA循环模式,PDCA循环模式可简述如下: P—计划:根据产品的要求,制定改善计划; D—实施:实施计划;C—检查:根据产品要求,对过程和产品进行检验; A—处置:采取措施,以持续改进产品品质。只有这样,我们的产品质量才会不断上升,也只有这样不断地提高质量及创新,才会不断地取胜于市场。
第七,树立品质的成本意识(即品质标准意识)。
保证品质,追求利润是企业永远的目标。企业要发展,不得不注重生产的成本,然而成本与品质息息相关,品质做得好,可以将产品的成本降到最低,如果产品的质量不好,经常遭到客户退货投诉,那么他的成本将会很高,甚至将企业逼到绝境。好多企业衰败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没有客源、没有订单,而是因企业内部管理得不好,成本降不下来而无法参与市场竞争,我们应该引以为戒。但品质也不是越严对企业越有利。相反,过分地提高产品品质将造成品质过剩,也同样提高生产成本。所以我们在生产时,要求各工序和环节严格按客户标准要求去做,这样我们才会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优势。
第八,树立品质的教育意识。
伴随时代的发展,品质管理观念也在不断地更新,需要学习。二十一世纪成功的企业将属于那些学习成长型企业,加强内部培训,提高全员工作创新能力,将会使企业欣欣向荣,日新月异。所以说,“品质始于教育,终于教育。” 随着人们对品质意识的认知的不断提升,其品质意识也会相应提升: 判断一个企业的品质达到什么程度,大体可以依据此表进行推断。第一阶段模糊、第二阶段启蒙、第三阶段明白、第四阶段行动、第五阶段自觉; 对质量管理的认识和态度 没有认识到质量管理是一项管理工具。发现质量问题往往指责质量部门 承认质量管理工作的作用,但不能花费时间和财力去开展这项工作 逐步了解质量管理的意义和内容,支持并帮助这项工作 认识到质量管理的权威性,知道自己在这项工作中的责任,参与这项工作 认识到质量管理工作是企业工作的基础和核心 质量管理机构在组织中的地位与状况 质量部门从属于设计或制造部门,重点限于检验,而检验工作与质量部门是分开的 把较为能干的人派到质量部门任职,质量部门依然从属其他部门,工作的重点限于检验 质量部门对企业最高管理者负责,发生质量问题直接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质量负责人发挥重要作用 质量主持人成为企业主要人员,他提供的质量报告影响企业决策,质量部门还同用户建立联系 质量主管人员是企业主要负责人之一,质量问题是第一的 解决质量问题的方法 出现质量问题之后才着手处理,不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只是指责具体部门不能解决问题 建立了解决质量问题的专门小组,但对问题的长远解决没有研究 建立起有关质量的信息反馈系统,正视质量,采取系统的方法对待 能早期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各部门接受质量部门的建议和告诫 除个别情况外,质量事故均能做到事先预防 对质量成本有无研究和分析 没有质量成本的概念,不知道发生的质量成本情况 初步技术质量成本,计算方法正确,没有成本分析,只是为了记账 注意研究分析质量成本,报告与实际数差别缩小 分析研究质量成本,进行质量成本控制。报告与实际数接近报告数与实际数基本一致,自觉进行质量成本控制 提高产品质量的活动情况 对如何提高质量一无所知,没有解决质量问题的组织活动 采取一定方法,进行短期努力,取得短期效果 理解提高质量活动的重要性,从产品质量形成的各环节入手,提高质量,不限于事后和短期努力 以“预防为主”为方针,作好各环节的质量工作,包括用户环节 提高质量工作达到日常化和制度化
第三篇:品质意识培训
2009-4-5 19:23 上传下载(42.27 KB)
第一张幻灯片:我想以提问的方式来展开,那么就把这个资料定义为“探求质量的回答”。
2009-4-5 19:23 上传下载(41.3 KB)
第二张幻灯片:
这些问题是大家可能密切关心的“质量是什么?”、“质量是怎么来的?”“质量关我什么事?”“QC老找我的麻烦?”“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
这一系列的问题也可能是我们工作中时常考虑的。那么质量是如何来回答的呢?
先看一下“质量”这个字眼。
2009-4-5 19:23 上传下载(37.63 KB)
第三张幻灯片:
从结构上,质是“厂”头 一个 “+” 号,底下是一个“贝”,我们可以把厂看作是我们公司,贝是古代的货币,那么要建立“质” 必须有贝作支撑,这里引申为成本的概念。“量”既是“数量”也是“监视测量”的含义。
那么综合起来考虑,在我们制造业,企业的发展是需要靠有市场的产品并且对产品实现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努力的控制成本,才能实现利润。
企业的发展这个方式方法也是最基本的。
2009-4-5 19:23 上传下载(47.17 KB)
第四张幻灯片:
“究竟什么是质量?”还要从其定义出发:ISO9000中的定义: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这里强调一下“固有特性”和“要求”。
“固有特性”是指 事物或产品本身就有的,尤其是那种永久的特性。例如我们公司的电池能够提供稳定的电源,其本身能够能充放电,容量等就是它的固有特性。
和固有特性相对的就是“赋予特性”,它不是事物固有的,是后来人为定义上去的,如电池的价格等。
这两个特性有时候可以相互的转化,例如有的服务行业要求有及时性,送货的及时性是物流行业的一个固有特性。
关于“要求”:
明示的隐含的或者必须履行的 需求或者期望。
明示的是需要规定下来,例如在合同或者采购协议,针对产品来说一些尺寸的规格,等就是明示的要求。
隐含的是不需要特别的规定,是一种常理或者一种常规的做法。
必须履行的:是指
法律法规的要求
或者一些强制性的要求。如食品需要符合食品安全法等。
对于“要求”,我个人还有一个看法:
针对体系本身的,这个9000体系是西方发达国家在企业达到一定管理水平的时候提出的对发展中国家的要求。
所以变相的“质量也可以定义为:质量是满足发达国家相关要求的一组固有特性的水平。”
2009-4-5 19:23 上传下载(44 KB)
第五张幻灯片:
看一下这个质量环,首尾相接:质量是可以测定的、质量无所不在、质量可以学到。质量是可以测定的:
1:很多企业现在都施舍 目标方针管理,并且目标在制定上有一个原则就是是可以测量的,任何的目标的设定最好能够去量化。因为模棱两可的目标既实现不了,也不能给人以说服力。2:监视和测量只谈产品的监视和测量,应该是在产品实现(特性)的各个阶段进行,以确认产品要求得到满足。(策划的结果是否得到了满足)
质量无所不在:
1:质量发展的阶段: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控制阶段和全面质量管理三个阶段。前面的2个阶段不多说,就全面质量管理阶段进行一下说明:所谓全面质量管理就是以质量管理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以实现相关方收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一种管理途径。从TQ“C”到TQ“M”更突显了“管理”的重要。
2:全员参与。质量管理原则的一个内容,全员参与,包括高层 中层 基层和一线的员工共同参与到质量管理之中。
3:ts16949。这个体系综合了QS9000
AVSQ
VDA 精益生产等等方面的精华,从人力、设备、环境、信息到产品、内外部顾客,供方,从管理者到基层员工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如:对影响产品质量的人员(作业者或QC)提出能力的要求。我们公司的作业员要持证上岗 并且还要不断进行考核和培训。
质量可以学到:
1:在管理方面:我们可以学习外国先进的管理模式,如六西格玛管理,TPS精益生产,或者同行业先进的管理方法。
2:在个人方面:我们个人的职业发展和择业要做质量管理方面,(有个质量人的说法啊)就要学习质量管理的知识和技能。
当然不管是企业行为或者是你的个人行为,学不是简单的模仿,学以致用是要到达的目的。
第六张幻灯片:
这个幻灯片的内容也是我自己的总结。(对与不对,大家就不要追究了啊)
我把它定义为质量三步曲,并不是朱兰三部曲啊。
一个旋转的楼梯,台阶下面是“思维质量”,台阶上面是“行为质量”,最上面是“结果质量”。
这个楼梯呢,也不是直上直下的,有些旋转。寓意是,走的路并不是直来直去,会有很多弯路要走,才能到达目的地。
那么就这三步曲进行逐一的展开:
2009-4-5 19:25 上传下载(53 KB)
第七张幻灯片:“我们该怎么思维?思维什么?”
罗列了很多的词汇:方针、政策、策划、资源、过程、培训......1:方针
每个企业都会有一个方针,是企业发展的一个总体指挥思想和方向。如我们企业的方针是:顾客满意,质量第一、求实创新,持续改进。质量方针在体系要求方面 可以写进质量手册,并且方针还要让企业全员都能够了解熟悉。
2:政策
和方针紧密的结合,不谈政府行为,也有它阶级性的一面,也是一个根本。不多说,我们每个人可以去体会,我们公司对各个管理层次的政策行为。
3:策划
PDCA循环,也叫戴明环,计划、执行、检查、行动。这个也是质量管理活动的一个精髓原则,任何的质量行为都可以按照这个进行。那么策划这个阶段非常重要,没有策划,行动就会忙无目的。
听起来这个词汇和大家有些发空,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策划,比如买一件衣服,你要事先想 要花多少钱,什么样的牌子,款式 颜色,等等,这些 就是你买衣服做的策划。只要有人为的行动,我们就要策划。
在质量上,更需要策划。如 产品实现过程,过程之间等等。
4:资源
资源有很多 如设备、原材料、劳动力、信息、厂房,社会环境的应用也属于资源的范畴。制造业就是整合这些资源的综合经过管理手段来实现利润。
5:过程
输入过程输出任何一个行动都可以归纳为这个模式。每个过程还可以包含子过程。任何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动作我们都可以认为是一个过程。
(1)
产品实现过程如技术部的产品开发 生产部的生产步骤
(2)
支持过程如采购管理部的人员招聘等
6:供方 客户
这两个部分是一前一后,在质量体系中有2个原则,就是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和与供方的互利的关系
这也是2个关注。
供方 可以是内部的也可以是外部的。内部供方就是上道工序。人机料法环各因素的提供者都是供方。
客户:也可以是内部和外部,内部顾客就是下道工序当然 老板也可能是客户,部门之间也可以相互为顾客,视接受一件事物的归口。最大的客户就是社会或政府,因为我们首先要遵守法律法规的要求。
如我们的废液的排放要符合天津环保局的相关污水处理的规定等。
7:要求。前面已经讲到了。不多说了。
8:领导
有时候我们还可能思考我们的领导,这个是一个组织内部经常谈起的,某个领导如何如何,体现的是一个团队的凝聚力。
9:目标
大家都切身体会过目标,比如我们每个人的日产量就是个人的工作目标。达成率等。对于目标不给大家说太多的理论,只要大家要明白本部门的目标是什么就可以了。10:标准
标准是标准化行动的产物。
每一项活动都要有标准作为衡量的标尺。
11:关键质量特性
这个是产品制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也是我们日常质量工作最最关心的一个部分。
特殊特性可以理解为 如果某项性能超出了规定的要求(负面的影响),会造成整个产品失去其功能或者对安全有致命的影响。
如电池的容量,内阻都是关键质量特性
12:职责与义务
这个很好理解。
俗话说干什么吆喝什么,你日常工作中只要做你应该做的事情就可以。
13:培训最后说找个
实际这个也是一个行为。但是我们要提前思考。
“始于教育终于教育”是日本人石川馨的名言。
我不喜欢“教育”这个词。感觉还是培训好一些。对于品质人员、基层作业员(特别是关键质量特性工序——关键工序),特殊岗位人员,都要进行培训并且考核合格上岗。得到了工资
这个也是“我们思维什么?”这个问题最直接的回答。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要为了生活质量。
以上这个都是我们思维的,我只总结这些,大家还可以展开,继续深入。
我老婆说她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可是我不怨她,因为我每天基本不回家!
回复 引用 举报评分 TOP
djsh821 发短消息加为好友djsh821 UID: 45249最后登录2010-9-3 体力1066SQ币10268热心482注册时间2005-9-12 阅读权限100 帖子2308 主题11 精华1 积分1047昵称:品质管理赝品
黑带初级
6SQ币10268热心4823#
发表于 2009-4-5 19:26 | 只看该作者
2009-4-5 19:26 上传下载(69.61 KB)
第八张幻灯片:
我们该怎么行为?
也是罗列几个词汇。控制计划,工艺要求,作业指导书,士气,设备维护、自检互检专检、及时报告、改进方法、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现场5S 做好标识
也是逐个的解释一下:
1:控制计划
在坐的组长更要应记住这个控制计划,控制计划描述了过程的每阶段所需的控制措施。并且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方法措施的实施。
2:工艺文件
这个和我们日常工作最直接,每生产一个型号都要查看工艺文件,它上面规定了产品所需要的步骤,以及尺寸外观性能方面的要求。并且规定了其公差的要求。是产品策划的直接结果。3:作业指导书
是控制计划后做出来的,它教会我们该怎么做,如何做。
4:士气
很重要。
我经常讲的一句话就是:“不要把你不好的情绪带到你的工作中”。也是工作中需忌讳的。我们不妨举个例子:
在去年春节前夕,多少人为了不能回家,而情绪低落,在座的各位可以想一下自己当时的情绪是怎么样的。
一个人在节假日来临前夕情绪是最高涨的,也是最没有心情工作的时候。
一周之中,是形成了一个两端低中间高的曲线。
另外一个方面:激励比任何的惩罚更有效,最廉价的奖励就是依据表扬的话。
每个人都希望被肯定。因为人有这种被肯定的心理需求。(科学行为理论稍微展开一下)所以建议每个组长,你的员工犯了错误不要一味的埋怨,一句安慰的话 比任何的惩罚和警告更有效,不妨一试,也是你管理能力的一个提高。
5:设备维护
生产制造业没有了设备一切都不能实现,就像一个人的两条胳膊和两条腿。
这两个零件要是废了,你想你还能做什么?
所以设备要保养。
设备维护有1:预防性维护 和预见性维护。
预防性维护是对设备最基本要求的执行,如备件啊,加润滑油啊。
预见性维护是需要对日常的SPC结果进行分析,在我们公司 这个工作有工程师来完成,和大家不是直接就不说了。大家只要做好 设备指导书中 的注意事项就OK了。
6:自检互检专检
质量管理制度上称作 三检制
自检就是自己检讨自己的工作成果。互检上下工序或者同类工序不同操作者相互检讨。专检更多是有QC完成。
7:及时报告
义务与职责提前说了一下。这个及时报告也是你的职责,体现的是质量管理的一个只能。这里我们把塔看做是实际行动中的一项。
即使是出现了很小的问题,只要是你不能解决的,都要及时上报你的领导或者现场工程
师,避免出现大的隐患。
8:改进方法
永恒的话题,改进永无止境。
每个人都思维发挥一下,你的工序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并提出来。
9:第一次就把事情作对
这里我那这句话拿出来放在这里可能有些不妥,但是找不到更合适的归类。这句话是美国质量学家克劳氏比先生的名言,零缺陷的指导思想。
我们知道 第一次就把事情作对是最经济的。
特别要说的是,希望大家把这句话当作以后的生活工作自己的行为标准吧。对你个人是有帮助的。
10:现场5S
这个工作大家每天都做,整理整顿清理清洁习惯。
前4个S是行动方面的也是务实的;后面的习惯是务虚的,是前面4S的直接行为结果。我用一句话理解5S:工厂的“做家务事”式管理。你没有第二次机会去建立第一印象。11:做好标识
相当重要。也可以是看作看板管理的一个内容,其目的就是给别人和自己一个比较清楚的信号。
对产品状态的标识避免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使用,设备状态的标识避免设备的误用和混用。等等。
那么到现在前面的两部曲已经说完了。
从思维到行动,希望大家都要以一个准则来约束自己,多想一些为什么,为了好的结果,或者说有质量的结果去努力行动。
2009-4-5 19:26 上传下载(36.17 KB)
下面我们来说一下结果质量:(第九张幻灯片)
不言而喻,前面的你做好了,或者努力了,自然上帝(企业,客户,你自己的良心)就会垂青于你。
最后一张幻灯:我用了一些人物来比喻“你眼中的质量人”
医生:包含2个角色
治病的医生
保健医
警察:也包含2个角色
抓小偷的警察
火警
全能战士:(哪吒的形象)
在你眼中
我们公司的这个品质部的同事处于什么角色,大家去自己思维吧。
第四篇:品质意识及其意义
一、概述
品质意识就是指人们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对品质(包括产品品质、工作品质)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活动的客观及主观的看法和态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对提高产品品质的认识程度和重视程度,以及对提高产品品质的决心和愿望。而人的行动受大脑意识支配,有什么样的意识,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行动,一个有错误品质意识的人,很难想象他能做出好的产品。只有当他的思想意识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再加上相应的工作技能,他才会做出好的产品。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高度”很重要,它反映出一个人的修养和内涵,一个做过大事或见过大事的人,想平庸都难。可想而知,品质意识对产品品质的重要作用。
品质作为企业的命脉,产品的品质不好,就会失去市场,没有市场,企业就失去生命。所以,作为企业的职员工,必须具有这种提高产品品质的决心和愿望,也就是要求企业的全体职员工树立良好的品质意识。编辑本段
二、怎样树立品质意识
第一,树立品质是企业命脉意识
要全员认识到:产品的品质不好,产品就没有市场,产品没有市场,企业就失去了利润来源,时间长了,企业就会倒闭,随之而来的就是员工失业。当然对于我们公司来说,目前产品市场良好,也希望以后更好,但我们要“居安思危”,要把我们的产品品质做得更好。第二,树立品质的客户意识
一切以客户为中心,把自己看成客户,把自己看成是下一道工序的操作者,把自己看成是产品的消费者。这样,在工作当中就会自觉地把工作做好,大家都把工作做好了,产品的品质才会有保证,如果在工作中偷工减料,危害的将是自己的切身利益。
第三,树立品质的预防意识
“产品的品质是生产出来的、设计出来,不是靠检验出来的,第一时间就要把事情做好。”这不是一句口号,这很好地体现了产品质量的预防性,如果我们的品质控制不从源头控制,我们将很难控制产品的质量。即使生产中投入大量的检验人力去把关,生产时由于没从源头去控制而产生的大量次品甚至废品,产品的成本将大大提高,给企业的生产成本造成沉重负担及损失。况且有些产品的质量问题可能无法从后工序发现弥补,这更要求我们在第一时间把事情做好,预防品质问题的发生。
第四,树立品质的程式意识
品质管理是全过程、全公司的,而各个过程之间,全公司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必须是有序的、有效的,要求全体品质管理人员、操作人员严格按程式做,如果不按程式工作出错的机会就会增多,产品的质量也就无法保证。
第五,树立品质的责任意识
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博士认为,质量问题有80%出于管理层,而只有20%的问题起源于员工,也就是说,管理者可控缺陷约占80%,操作者可控缺陷一般小于20%。区分操作者可控缺陷也管理者可控缺陷的原则:
A.操作者知道他怎么做和为什么要这样做;
B.操作者知道他生产出来的产品是否符合规范的要求;
C.操作者知道他生产出来的产品不符合规格将会产生什么后果;
D.操作者具备对异常情况进行正确处理的能力。
如果上述四点都已得到满足以及生产中设备、工装、检测及材料等物质条件均具备而故障依然发生,则认为是操作者可控的缺陷。
如果上述四点中有任何一点不能得到满足或者生产中设备、工装、检测及材料等物质条件不具备而产生故障,那就是管理人员的责任。只有了解品质问题的责任,才能有的放矢地去改善问题将品质提高。
第六,树立品质的持续意识
品质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品质改善是一个持续的、回圈的、不断完善的过程,它遵循PDCA回圈模式,PDCA回圈模式可简述如下:
P—计划:根据产品的要求,制定改善计划;
D—实施:实施计划;
C—检查:根据产品要求,对过程和产品进行检验;
A—处置:采取措施,以持续改进产品品质。
只有这样,我们的产品质量才会不断上升,也只有这样不断地提高质量及创新,才会不断地取胜于市场。
第七,树立品质的成本意识
保证品质,追求利润是企业永远的目标。企业要发展,不得不注重生产的成本,然而成本与品质息息相关,品质做得好,可以将产品的成本降到最低,如果产品的质量不好,经常遭到客户退货投诉,那么他的成本将会很高,甚至将企业逼到绝境。好多企业衰败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没有客源、没有订单,而是因企业内部管理得不好,成本降不下来而无法参与市场竞争,我们应该引以为戒。但品质也不是越严对企业越有利。相反,过分地提高产品品质将造成品质过剩,也同样提高生产成本。所以我们在生产时,要求各工序和环节严格按客户标准要求去做,这样我们才会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优势。
第八,树立品质的教育意识
伴随时代的发展,品质管理观念也在不断地更新,需要学习。二十一世纪成功的企业将属于那些学习成长型企业,加强内部培训,提高全员工作创新能力,将会使企业欣欣向荣,日新月异。所以说,“品质始于教育,终于教育。”
随着人们对品质意识的认知的不断提升,其品质意识也会相应提升:
判断一个企业的品质达到什么程度,大体可以依据此表进行推断。
第五篇:强化品质意识
强化品质意识,提高执行能力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我是来自总二的××,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强化品质意识,提高执行能力。不知道哪位大师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品质没有折扣”,是的,品质是企业的生命线,是品牌的尊严。品质之于企业正如水和空气之于生命,它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订单和前景。对我们美的集团、制冷集团、乃至我们工厂和生产线也是如此。作为一名生产一线的基层品质人员我认为要做好品质工作要做到两点:强化品质意识,提高执行能力。
俗话说知之而后行,提高产品质量首先应该强化品质意识,我们的品质人员在品质意识上还存在以下问题:
1:差不多就行!作为生产人员甚至我们的生产工艺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一件物料有一点小问题,而生产线在不停的运作,物料也比较紧张,这时凑合的心理就出现了,殊不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试想一台空调这一件物料有点小问题,那一件有点小瑕疵,集合起来就是很多的小问题,它在客户的眼中反应的可能不是性能的问题,而是我们美的做空调的责任心问题,每一个瑕疵到最后在客户心理都是贴在美的商标上的。所以我们作为品质人员必须杜绝这种思想。要有坚定的立场,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没有第三条路。2:我们的良品率已经很高了!这种想法是不对的,作为企业,零缺陷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因为即使良品率已经达到了99.9%,对于购买到不良品的那0.1%的客户来说,你的良品率就是0%,你就有可能失去这个客户,长此以往我们会失去多少个客户,又会失去多少订单?所以作为品质人员应该始终把零缺陷的目标记在心里,不给合格率打折扣。3:品质是检验出来的!错!品质是做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能被检验出来的只有缺陷和问题。生产现场的品质问题是多种多样的,很多问题点是始料不及甚至是没有先例的。这些问题大多琐碎和微小,但就是这些小问题才是品质工作的天敌。我们的过程检查很容易忽略他们,而成品检查又是抽检,很有可能漏掉一些不良品。所以作为我们基层品质人员就不仅做要好检验工作更重要的是督促一线工人提高品质意识,真真正正的把好品质“做”出来。真正做到“全员抓品质,力求零缺陷”。
所以对于品质意识,我们的口号是“不怕危言耸听,就怕麻痹大意”
为企之道,贵在力行,重在履事。对于品质尤其如此。用美的的话说就是执行力,执行力不仅是能力问题,也是制度问题,责任问题。我认为执行力的强弱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因素:执行能力和执行态度。能力是基础,态度是关键。作为一名基层的品质工作人员我认为提高品质执行力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
首先是严于律己,责任为先。责任感是执行力的关键,责任感的强弱决定着执行力的强弱。作为品质人,保证产品的品质就是我们的责任,产品品质就是我们的脸面。要切切实实地抓好每项工作,多做检讨少找借口,出了问题多从自己身上找问题,发现不足,及时改进。在日常工作中力求将自己的工作状态调到最佳,工作标准调到最高,对工作不消极应付,得过且过。这样既是对工作的负责,也是对自己职业生涯的负责。
其次是努力学习,提高能力。如果说责任是执行力产生之源,那么能力就是执行力输出之梯。执行力说到底要的还是结果,用我们的美的的话叫做“搞定”。一个人再有责任感如果缺乏各种知识和技能,只能是一个志大才疏之辈。作为基层品质人员我们的知识就是对现场的熟悉,对物料的熟悉,对标准的熟悉,我们的能力就是沟通生产、技术、物料配送的能力。只有掌握了这些才谈得上保证产品质量。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培养生产岗位人员的知识和技能,对于新来的生产人员多加注意,这样才能做到提高全员的岗位技能及业务素质,提升过程品质控制能力
再次是积极沟通,团队合作。积极沟通和团队合作避免可以避免组织的内部冲突和消耗,也避免了不同模块相互推诿,不负责任。作为我们基层品质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就应该相互尊重,积极配合他人的工作,不相互拆台。不激烈批评同事,避免私人积怨影响工作效率。杜绝本位主义:出了问题就指摘其他部门的责任,这样会使部门之间内耗降低执行力。
这是我作为一个基层品质人员对于强化品质意识和品质标准执行的一些看法,我相信在部门的带领下,在全体品质人员和生产人员的努力下,“零缺陷”不会再是一个口号,我们触手可及。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