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双创”背景下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浅谈“双创”背景下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摘 要:实证结果表明:大学生素质教育与“双创”精神的培养密不可分,本文主要讲述在“双创”背景下,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应当如何实施,概括了通过“双创”背景下,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也阐述了高校如何培养大学生素质教育、大学生所面对的巨大就业压力等问题。
关键词:创新创业 素质教育 大学生 创业
当今社会处于变革的时代,对于大学生素质教育更应与时代共同前进。学生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进行大学生素质教育不仅可以促进大学生创新和创业,使解决就业难、人才结构不合理等困境得以摆脱,还可以促进大学生适应社会角色、发展健全人格。本文对此做出详细的说明。[1]
一、“双创”的提出背景
1.“双创”如何被提出
从15年起,教育部就开始下达“双创”教育的改革,更在16年10月18日创建了全国双创周,而“双创”的最早提出,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4年9月时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公开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由此,大众开始逐渐关注“双创”,而“双创”也逐渐走进了大学生的生活中。[2]
2.“双创”提出后对大学生的影响
“大学生创业”是近两年比较热门的一个话题,由于我国是世界上人口第二大国,但是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们,经济并不发达,许多大学生走出校园的同时,面临着失业的挑战,而且许多用人单位也不愿用新人,一些企业更不愿花费大把的时间和金钱去培养。所以,许多大学生就选择了创业。
在“双创”这个大背景下,努力抓住机遇去创新转型,是各行各业工作者所面临的巨大挑战。而作为社会主义未来的接班人和建设者的我们,又要如何创造机会、把握时机呢?“双创”提出后,不少高校也同时开展了不少与大学生创业有关的活动,如成立“跑腿公司”、“家教公司”等,而且大学生创业的风险需要我们自己承担,这对大学生教育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3]
3.“双创”教育提出的原因
目前,我国的国有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下岗职工近1000万人,社会失业人员高达570万人,每年新增劳动力更是高达800万人,而这三流合一,就汇聚成了我国巨大的就业压力,使我国的就业问题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就业问题更是与日俱增,而这些都成为了大学生们所要面临的就业问题。因此,“双创”教育刻不容缓。
二、“双创”给大学生素质教育带来的影响
1.高校如何将“双创”落实
何为“双创”精神呢?“双创”精神不但包含“创新创业”这种行为层面,而且还包括“精神”这种思维层面。高校们更是举一反三,今年1月18日,教育部公布了首批深化“双创”教改师范高校名单,这则说明了“双创”正在接近每一个大学生,逐渐的融入我们的生活。
高校应当注重校园与社会的关系,加强高校服务社会的能力。在这个全球化的信息时代中,高校应当紧跟时代的步伐,更加开放,让企业家进入校园,从而使大学生创业更加面向社会乃至全国市场。
2.高校“双创”素质教育的具体途径
培养“双创”性人才,是每所高校必不可少的教育理念之一。在“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双创”精神的素质培养主要有三点:一是将大学生们对不良路径的依赖打破,使大学生完全的自主创新;二是利用高校的特长,建立由高校主导的大学生“双创”精神培育“大众支持网络”;三则是利用校园的优势,建立校园孵化中心让大学生们将创业先在校园进行实践,在校园内进行实践创业,然后再逐渐走出校门,面向大众。[4]
三、大学“双创”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兼容性
1.大学素质教育与“双创”的重要性
首先,大学的教育与高中大不相同,因此,就需要从高三的阶梯上来的学子们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与自制力。其次,有些大学生可以做到“足不出户”,并不是单纯的不出校园,而是思想被校园牵制。并不可能每??大学生都可以做到面面俱到。最后,素质教育的灵魂是加强思想政治素质,而思想政治正是“双创”的基石。因此,素质教育是“双创”的垫脚石,而“双创”可以给大学生提供一个活动的平台,让我们用自己的思想并为之付出实际行动。
2.素质教育给“双创”带来的好处
素质教育的宗旨是提高全民素质,由实践可证:加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思想上高度重视对“双创”教育的建设,而这一思想正是需要素质教育的实践。[5]
3.二者相融之处
当前,大学生是“双创”活动的主力,而高校又是“双创”活动的主战场。高校对“双创”的教育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对“双创”精神的建设,而这一思想则需要素质教育实践。从教育上讲,素质教育与创业教育存在着明显的重合处。如:培养创业者的创新精神,是创业教育中不容忽视之处。而创业者精神中勇于进取、不畏挫折等的良好品质,又是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参考文献
[1]李克强.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的讲话[R]2014(9)
[2]于淑玲,张占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机制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3(5)
[3]王鸣.创业教育视域下王鸣创业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10)
[4]刘蓓蓓.”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创曲镇巧培育娇究[D].山东大学,2016.(5)
[5]张秀英-《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5-30
第二篇:“双创”背景下新福建建设研究
“双创”背景下新福建建设研究
摘要:面对“双创”这一全新的发展机遇,福建省积极从思想观念到体制机制,再到发展模式等各方面展开建设。在对福建省“双创”的基础和现状展开研究基础上,不难发现福建省的“双创”活动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困境。基于此,福建省展开了一系列有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路径探究。关键词:双创;福建省;发展
自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公开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以来,福建省坚定不移地抓住”双创“战略的良好势头,凭借“爱拼才会赢”的创业创新热情和胆识,不断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各市区普遍绽放蓬勃生机,积极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福建省展开“双创”的基础和现状
“双创”服务作为一个全新的领域,并不是表面上涉及的积极发挥人民群众在创业创新方面的主观能动作用,它实际上蕴含着对创新创业体制机制的结构性改革与创新。因此,在我省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仅仅是一个鼓励和号召的问题,而是要从思想观念到体制机制、从发展方式到政策措施等方面解决一系列问题。当前,我省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创新创业的环境,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涌现。具体而言,我省继续开展“双创”的基础和现状如下:
1.创业创新环境不断优化。福建省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如率先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十条措施的通知》,全面落实“双创”有关政策,多方面鼓励支持推动创业创新,全力营造有利于“双创”发展的良好环境。具体措施包括:第一,优化财税政策,强化创业扶持等政策。成立规模达1.2亿元的福建省创业创新天使投资基金,投资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载体内的初创企业。同时,福建省积极建设和发展一批具有明确产业指向和区域特色的孵化器,并对符合条件的国家级和省级孵化器给予一次性50万、100万元的奖励。对一大批创业大本营(互联网创业园,孵化基地)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第二,福建省还积极鼓励和支持科研人员等各类人员创新创业。出台《关于支持国有企事业单位科研人员保留人事(劳动)关系离岗创业的实施意见》,支持符合条件的科研人员离岗创业,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企业高级科研人员带领团队参与协同创新,鼓励闽籍在外工程技术人员回乡创业创新;第三,积极争取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工作。如推荐三明市申报2015年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并成功获批。泉州海西电子信息产业育成基地和源和1916创意创业园被认定为第一批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第四,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我省已经连续三年举办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鼓励有想法的初创企业不能的发展创新。同时,我省还积极实施“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为创业创新提供优质服务。积极探索与国家顶层设计相一致的“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第五,不断加强知识产权服务。我省建立专利快速维权与维权援助机制。创新执法维权工作机制,设立福建省专利侵权判定专家咨询办公室,建立专利侵权判定咨询专家库,推动建立创业创新企业专利快速维权与维权援助机制;第六,积极推进创业创新教育培训。积极完善大学生创业课程教育——创业竞赛——项目孵化全过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机制,鼓励普通高校、职业学校、技工院校开设创业创新类课程,让创业创新融入专业课程和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第七,培育示范平台。福建省级财政安排1140万,给予除厦门市外的38个示范平台单位每个一次性30万元补助。这些政策措施对于解除创业创新者的后顾之忧意义重大。
2、各市区已做好各自的战略定位。在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双创示范基地中,福建福州新区是其中一个。福州新区依托闽台(福州)文化创意产业园,加快与台湾文化创意产业的交流合作,大力推进夫走台商投资区、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福清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闽侯青口投资区、海西高新技术产业园、福清江阴经济开发区、长乐空港工业集中区等对台园区发展,构建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合作重要集聚区。可见,福州新区不盲从于其他任何的双创示范基地,而是积极发展特色经济,建设对台金融合作示范区,培育两岸交流交往平台,以此打造福州新区外围的绿色生态屏障,建设生态型新城区。这一规划范围包括马尾区、仓山区、长乐市、福清市部分区域的双创示范基地。又如厦门的火炬高新区,就汇集了就美亚柏科、弘信电子、三维丝环保、科华恒盛、清源科技等一批创新型“小巨人”企业。概而言之,福建省各市区已做好各自的战略定位:如厦门市把重点在微电子与集成电路、稀土功能材料、生物医药、海洋装备等领域打造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产业集群;福州市在两岸深度融合发展、协调创新和创新生态环境等方面建设创新型城市;泉州市则继续汇集民间资本、调动民营企业活力、创新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推动新福建的建设。它们面对具有时代性的“双创”的机遇面前,不断地将各类创新资源进行集聚,进而集中力量发挥各自的优势,积极打造特色城市发展战略。
二、“双创”发展的困境与路径
尽管我省当前的创业创新条件不断优化,创业创新资源不断集聚,省各市区积极做好自己的战略定位,对“双创”具有极大的决心。但同样值得留意的是,“双创”并不是谋求让所有人都放下本职工作都去创业,而是要为有创新精神的广大群众提供一个创业创新的平台,激发他们的潜在能力和为我省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提供新引擎。就我省当前的“双创”条件和现状来看,我省的“双创”发展仍存在一定的困境。
第一,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发展不平衡。受各地经济发展水平、政策支持力度,创业人员等因素的影响,福州、厦门、泉州等地发展得相对快一点,其他地区创业资源相对薄弱,需要结合当地创业人员和产业特点加强引导;第二,我省结合区域产业特点的创新创业企业(团队)数量还不够多、质量上还有待提升,特别是在行业细分领域上挖掘得还不够;第三,高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等内部科技人员创新创业还需要加强,源头技术创新有效供给还需增加;第四,创业孵化服务能力还有待加强;第五,创新力量还较薄弱,创客数量、创业项目还不够多,创业者聚集效应发挥得还不够明显。第六,利益驱动有待强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涉及的种种利益分配问题,是调动研发人员和创业创新主体积极性的大事。创新驱动,实质上就是创新人才的驱动。
面对我省“双创”发展的困境,我们有必要积极探寻适合福建省发展的“双创”路径,激发全省群众的创新潜能和创业活力,构建新福建。具体而言,我省的“双创”路径要留意一下几点:
第一,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省的“双创”举措应更加注重资源和效率的竞争。鼓励更多的民间投资的众创空间的发展,政府应积极为创客提供服务平台,为初创企业提供一个积极宽松的环境,提升初创企业成功率,如鼓励电商创业等。福州的优空间就试图构筑一个“创客+、行业+、资本+,资源助推”创业生态圈。此外,我省还可以通过更多的举办互联网经济创业创新大赛等活动来激励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如,2016年8月,三明市成功举办了首届创新创业大赛。可见,在互联网时代下,如何促进市场各个主体按照“互联网精神”联合在一起,协同构建创业创新生态圈,建立一个联合、共享的互动机制尤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降低创业创新成本,提高创业创新的成功率。使各个市区的“双创”发展不至于失衡太重。
第二,转变经济价值观,逐步从传统精英创业创新向大众创业创新过渡,为新福建创造一个理性繁荣的条件。以往创业办工厂,成本高,现在互联网创业门槛低,打破了垄断壁垒,低成本化,年轻人创业很快就能进入。当前,青年创业创新已经成为“双创”的拐点和主力军。并且,以往那种认为只有社会精英才可以创新的观点被我们所否决,在当前社会,社会是更加公平正义的,人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活动幸福。此外,转变经济价值观,要求我们要广泛传播创业创新文化,推介众创空间典型模式、创业创新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让众创空间成为创业创新的新选择,使百姓生活的有新方式、价值追求有新取,创造幸福美好生活,构建新福建。
第三,培植众创,共筑创业创新摇篮。优化众创平台。支持建立创业创新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进一步开放相关部门信息库,为创业者和投资人搭建沟通桥梁,让更多的投资人及早关注、发现成长中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让更多的创业者容易找到投资机构和融资渠道。
第四,我们要学习国内外的创新经验。如学习国内其他省市的“双创”经验。这一点厦门的火炬高新区就积极展开与北京的中关村展开项目合作,学习引进中关村的创新资源、围绕产业升级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经验,试图进一步提升厦门火炬高新区的创新能力。而在外国经验上,美国国会与政府十分关注初创企业的发展,不仅从法律法规和经济政策层面优化创新系统,还从金融创新、市场中介服务体系构建等市场机制方面多方着手,不断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对小企业创新成长的全方位支持。还有德国的经济发展成功的经验,德国的经济之所以多次位居欧洲第一,并在制造业等领域具有世界竞争水平,与起注重创新的传统密切相关。中小企业的创业创新已成为德国经济持续保持增长的重要动力。这些国家对待初创企业的态度和政策机制值得我省学习。
结语 “双创”为我省经济发展提供机遇和新动能,对新福建建设意义重大。首先,“双创”有利于提升了福建省的创新质量。2015年,全省专利授权6.16万件,同比增长62.8%,增幅居全国第4位,其中发明专利授权5730件,同比增长67.3%,增幅居全国第10位。全省知识产权综合实力居全国第7位。其次,“双创”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和人民群众的自我实现。使创业创新从最初的精英创新到现在的大众创业创新,人人都有平等的创业机会,有平等获取幸福的权利。此外,“双创”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自我创业、自主发展、使他们在自主创业和创新过程中自我实现和自由全面的发展,这有助于福建省真正实现一种“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第三篇:“双创”背景下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分析
“双创”背景下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分析
【摘要】新时期社会上对人才的要求又有了更高的标准,特别是在“双创”背景下,更加迫切需求创新型人才,所以这也为高校的教学提出了新的培养目标。当前很多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的专业技能不足,创新意识缺乏,很难满足实际工作岗位的要求,对此必须要深入开展教学改革,转变教育观念,突出专业特色,构建系统化的理论教学体系,丰富实践训练内容,完善教学考试方式,从而提高教育水平,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本文主要针对“双创”背景下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的途径和建议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双创” 市场营销专业 问题 教学改革 途径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高校深化教育改革提供了政策支持,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近年来,许多高校不断探索和尝试,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并取得了一定进展,为社会培养了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但很多学校依然存在着大量亟待改善的问题,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就包括在专业特色、课程设置、实践教学、考核方式等方面的弊端,对此仍需要不断深入开展教学改革,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一、当前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专业特色
对于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培养具备经济、管理等方面知识和能力的工商管理人才。市场营销专业在很多高校都已开设,但各学校对其定位有所不同,培养目标也是各异,虽然有些学校能够结合实际开展相关的创新创业教育,但很容易造成其他各院校的效仿和抄袭,导致专业定位存在同质化的问题,缺乏自身的实际特色,这样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
很多高校在市场营销专业的课程设计上也缺乏针对性,课程覆盖面较广,表现出“大而空”的问题,学生在学习中就感觉对于什么都要接触,但对什么都不精通,只是学到了皮毛而已。再者,还表现出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专业实践课较少,理论知识过多,学生的实践锻炼机会不多。
(三)实践教学形式化
当前很多院校也更加关注实践教学,更多地开展案例教学、营销沙盘模拟等,但在实验室建设上存在很多不足,计算机比较陈旧,运行缓慢,软件系统简单,而且对于学生的实习也缺乏追踪监督,难以保证实践锻炼效果。在校企合作方面,一般也就是组织学生进行参观学习,没有真正的接触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没有充分利用企业相关实习资源,岗位从业能力没有提高。
(四)考核方式不科学
但前高校主要采取闭卷考试和论文答辩等考核形式,这样存在很多不可续的问题,很多地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理论知识,论文考查也不严格,不关注学生的创新思维。对于实习报告也是根据指导教师的主观意识来评价,很容易出现有损公平公正、考查片面化等问题。
二、“双创”背景下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的途径和建议
(一)转变教育观念,加快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创新是当今时代发展的主题,高校是培育未来人才的摇篮,所以学校领导者必须要及时转变教育观念,深入学习领会“双创”的国家发展理念,统筹规划,加快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学校要对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设施进行完善,加大资金投入,建设新型的实训基地和实验室,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形式的创新创业比赛活动,当取得优异表现时可适当增加学分,营造一种创新创业的良好校园氛围,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培养。
(二)优化课程设置,突出专业特色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特色课程的学习,只有具备特色才能体现出差异化,才能在竞争中凸显优势。在市场营销专业的课程设置方面,高校应该从当地实际状况出发,重点要突出地方特色,要培养出符合地方实际岗位需要,进而辐射全国的人才,促进毕业生实现当地就业创业。在理论基础上也根据学生未来的职业规划,有针对性的、有侧重的进行课程学习,比如门店运营管理、市场营销策划、市场调查与预测、现代推销技术等等,真正让学生所掌握的技能做到专而精,在实践课程上则要重点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
(三)构建系统化的理论教学体系,丰富实践教学内容
在理论教学方面,高校要注重构建更为系统化的理论教学体系,可以组织相关教师、专家及企业家进行教学内容的编写和设计,融入更多优秀企业家及优秀毕业生的事例,调动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树立自信心。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面,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实际体验,比如运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的方式,这样更能让学生对知识深化认知,并培养创新意识。此外,在实践教学方面,学校应该注重实训内容的丰富,要构建信息化实训平台,改善教学条件,创建创新创业实践示范基地、大学生科技园等,鼓励学生研发创新。对于校企合作的开展,可以采取订单式培养、顶岗实习、专业技能竞赛等方式,建立校企深度长效合作机制,促进研究成果的实际转化应用,从而线上线下、理实一体培养多技能和高素质营销人才。
(四)完善考核方式,关注创新意识
在对学生进行考核的过程中,绝不是仅靠理论知识的笔试成绩,或者说是毕业论文设计就能决定的,学校应该不断完善考核方式,建立系统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市场营销专业一般需要灵活的、团队性的完成实践活动,所以还应该综合学生的平时学习表现、模拟企业运营状况、校外实习效果等方面,特别是要关注学生的创新意识,关注学生是否开展自主创业项目,而且评?r主体除了教师和同学外,还应该加入校外企业等方面。
三、结语
总之,在当前“双创”社会背景下,高校要注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对于市场营销专业要深入教学改革,构建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平台,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充分涌流。
参考文献:
[1]王晓民,李妙然.基于创新创业导向的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6,(16).[2]李坚雄“双创”背景下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现状与提升策略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6,(08).[3]陈昱.“双创”背景下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经济师,2017,(05).
第四篇:双创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培育体系研究
双创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培育体系研究
摘 要:文章以高校大学生创业环境现状分析,对当前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培育体系提出不足并进行对策研究。
关键词:大学生 创业 创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12-0-01
一、现高校大学生创业环境现状
成功的创业者喜欢到处分享经验,失败的创业者往往躲得远远的不让世人所了解,久而久之容易让大家犯了“幸存者偏差”,可实际上失败的公司多如过江之鲫!很多年轻人特别是大学生凭一腔热血贸然上了战场,拿着市面上的创业教材一头扎进创业堆中,殊不知创业是一条九死一生的荆棘路。中国每天诞生的新公司多达4千家,但从中国工商局2013报告显示,从2008到2012年内,退出市场的企业平均寿命为6.09年,寿命短语5年的接近60%,我国企业存活率十分低。
在双创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对创业关注极高,增幅也较快。在2016年创业报告调查涉及的来自一千多所高校的四十万余名大学生中显示,九成考虑过创业,超过十二万名大学生正在创业或有过创业经历,且主要目的是有创新的意愿即“机会型创业”,渴望靠自己的知识和努力成就一番事业。随着双创时代的持续推进,如何为高校大学生逐渐壮大提供更健康高校的保障将尤为重要。
二、当前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培育体系分析
1.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够完善
中国知网查询显示被SCI和EI等国际权威检索引擎检索到的我国创业教育类文章屈指可数,说明我国创业教育理论研究层次有待提高,在创业教育理论、课程设计、培训流程、效果评价等方面的研究需有待深入。目前,国内高校虽陆续开设了创业基础(KAB、SYB等)类课程,但课程体系还处于初级阶段有待创新,在教育方式、教育资源等方面有待完善,对毕业生离校创业缺乏跟踪指导。
高校教师授课大都还是讲授的方式,而创业教育需要学生不单单基本的课程理论知识,还需更多的课程实践中总结经验,实践教学在大部分高校中未能开启,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会逐渐遗忘,只有真正参与创新创业,才能发现实际情况与书本理论之间的差别,才能自如地运用理论知识,遇到?L险与困难时才不会自乱阵脚。
2.高校大学生创业资源不够完善
创业是一项系统性行为,创业需要资金支持、技术支持、经验指导,风险控制等等,要创业需从这几方面做好充分准备。而在高校中创业大学生往往不能获得资金、技术、经验上的支持,很多项目无法持续进行下去,最终失败告终,不成功的创业会使学生产生挫败感,影响他们正确认识创业。
3.师资力量不够完善
许多高校对创业创新教育不够引起重视,师资力量配备主要来源于行政单位及教育单位,结构比较单一,大部分教师本身没在企业工作、不具有创业实践经验,使得课堂教学无异于纸上谈兵,无法取得良好效果。从成效上来看创新创业教育周期性较长,一般高校倾向于选择能够给学校迅速带来效益项目,也使得创业教育在高校中师资力量投入有待商榷。当然也有高校通过聘请在企业方面经验丰富的优秀人才以讲座形式完成授课,这种方式不固定、不系统、不完善,对学校的整体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起不到真正的推动作用。
三、双创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培育体系对策研究
1.建立完善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一套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的构成,不仅包括具体的培训科目、课程设置和培训内容,还包括培训的目标设计(培训何人做何事)、培训过程和方法(谁用什么手段培训谁)、培训绩效评价(如何衡量培训结果)等。创业教育体系设计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开拓精神、满足现代经济发展要求的创业人才。因此,创业教育体系应由政府、高校、企业和学生多方参与建设。
实践教学力度加强。理论教学为高校大学生提供创业过程中的理论知识,但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在实践教学中动手动脑,不断的将理论知识融会贯通,不断总结经验,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促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创业人才。
奖励机制设立。为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团委、创新创业学院等负责机构可设立合理的奖励激励机制,创业目的是为了他们毕业后有更好地生活,在学校学习过程中,如通过自己的模拟创业获得适当奖励予以激励,会点燃他们心中的创业热情,激发他们的创业兴趣。以教育分院为例,学院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专业实习,如学生心理辅导、学生的集体建设等,并给予相应奖励。
2.成立高校创新创业学院,建立高校创业园
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在创新创业教育领域责无旁贷。为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号召,各高校应成立创新创业学院,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教学模式,配备专职行政、教师团队,给与大学生在校园期间更加专业的创业理论、实践教学,通过学院的力量整合资源,更好地促使高校创业教育协调发展。
3.引入政府资源,校企合作
师友计划进高校。师友计划是以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目标,坚持“引领、陪伴、成长、分享”的生本理念,借助政府、高校、企业、导师、学生五方联动的平台优势,搭建在校大学生对话社会需求的沟通桥梁,以社会精英与在校生结对联谊的方式,鼓励社会导师站在学生的身后,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深层次兴趣点和职业发展需求,助推大学生就业创业。
校企合作深度融合是一种双赢的发展模式。学校方面,校企合作可以更好地为学生提供创业机会,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提高领悟能力;企业方面,校企合作可以进行人才储备,在抢夺人才的市场上占得先机,可以促进企业改革。强化校企合作可以达到学校、企业、学生的三方获利效果。
4.培养专业化创业导师
建立高校教师资源共享。将各高校的优秀师资有效整合,发挥其专业特点,各高校、创业教育培训机构间打通,建立师资库,并吸引优秀企业家、职业经理人等社会力量加入到创业教育师资库。在创业教育培训时,针对培训内容和环节的特点,从师资库中择优选配师资,通过这种创业师资共享模式来快速提高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水平。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培训,高校教师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中坚力量,培养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培养优秀的创业者是新形势下高校的新使命。高校教师与大学生联系紧密,培养一批优秀的高校创业导师对大学生创业教育教学将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浅析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问题与对策.尼菲尔 陶丹.经贸实践
[2]“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之改革.姜莹,2012(1):75-80.[3]新时期背景下高校创业扶持体系探析.段炼.2015(4):24-26.
第五篇:素质教育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探讨
素质教育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探讨
摘 要 在当前高中政治课程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阻碍着政治教学效果的提高。在本文中,笔者主要针对素质教育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问题进行探讨,并且以此提出改善措施,希望对未来高中政治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 素质教育 高中教育 政治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7.04.050
On the Politics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Quality Education
LU Guanghui
(Longlin Middle School,Longlin,Guangxi 533400)
Abstract At present,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of politics in high school.In this paper,the author focuses on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high school political teaching problems,and to propose improvement measures,hope to help for the future high school politics teaching.Key words quality education; high school education; politics teaching
在高中教育??中,政治课程也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对学生的升学也有着巨大的影响。然而,从实际的高中教学中,笔者却发现,政治课程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而这种忽视,不仅体现在学校的课程设置,同时也表现在教师对于政治课程教学的不重视。而在这两者的影响之下,对于高中政治课程教学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首先,就是教师的不重视,让家长和学生也没有意识到政治课程学习的重要性。而之所以会导致教师与学生观念上的不重视,是因为进入高中后阶段的学习,会开始进行文科与理科的划分。而在高考当中,理科学生不需要考政治,在没有升学压力的情况下,教师、学生和家长自然不会重视政治课程的学习。除此之外,文科生虽然在升学考试中需要考政治,但是,政治在高考中所占的分数要远远低于语文、数学和英语这三门课程。因此,即便是文科生,也会将学习重点放在这三门课程的学习当中,而对于政治、历史、地理等课程较为忽视。然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所进行的学习完全是出于应试教育的要求,素质教育根本无从谈起。而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教师对于政治课程教学的不重视同样也是因为当前应试教育的影响。
除了应试与升学以外,在教育过程中更应当要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及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提高学生的素质,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而政治课程的学习,正是培养学生政治素养及政治思维的重要途径。之所以要培养学生的政治思维与政治素养,是因为面对当前社会上泛滥的错误价值观,譬如“拜金主义”、“笑贫不笑娼”、“享乐主义”及“极端自我主义”等,都需要通过政治教育来加以纠正。与此同时,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从萌芽到成熟的阶段。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更要注重政治课程的教学,通过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及政治思维,帮助学生树立符合社会主流价值的思想道德观念。然而,在当前的高中政治课程教学中,除了前文笔者所提到过教师、学生、家长观念上的忽视以外,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阻碍着高中政治课程教学效果的提高。当前高中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
在当前高中政治教学中,明显存在一个问题,即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之所以会导致这个问题,是因为在高中教育中,政治课程属于文科课程。因此,当文理分科之后,对于理科学生来说,政治课程就如同鸡肋。而在这个过程中,高中政治教师一般都认为政治知识只是文综考试的一部分,因此也缺乏足够的重视程度。这样一来,就导致教师没有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导致高中政治课程的教学效果很难有所提高。而在文科班的教学当中,考虑到政治是文综考试中的重要部分。因此,政治教师的重视度会相对高一点。但是,对于政治课程的教学也往往停留在让学生死记硬背的层面。然而,这样的方法较为死板枯燥,很容易就会让学生失去对政治课程的学习兴趣,从而影响到政治课程学习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1.2 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
从当前笔者对政治教师的教学情况来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最容易忽视的一点就是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或者是性格特点,这就导致在政治课程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都是千篇一律,既没有针对性,也没有充足的吸引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对政治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并不高。素质教育背景下提高高中政治教学效果的策略
2.1 在课堂上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各个学校中都开始了教学理念及教学模式的改革。而在这个过程中,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在课堂上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最为重要的。因此,在素质背景之下,要想提高高中政治课程的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就必须要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这样一来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出发:
(1)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在课堂教学中,要想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活动当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就需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这样一来,才能改变以往枯燥乏味的政治教学课堂,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当中。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需要的就是教师一定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思想状况以及行为偏好,这样一来才能根据高中生特殊的心理以及情感状态,有针对性地创设教学情境。除此之外,在课堂导入环节,目前有许多教师都只是采用寥寥几语来导入,这样一来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很难让学生进入较为兴奋的学习状态,遑论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因此,一定要采用较为生动、新颖的导入语来开启政治课程的教学。可以采用提问或是设置悬疑的形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抱有疑问,这样一来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和好奇心,让他们能够更加热情地投入到探索学习活动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2)加强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在素质教育背景之下,除了注重学生课程知识的掌握以外,更加重视的是学生个性以及能力的发展,强调的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在政治课程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加强课程内容的传授,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课程知识以外,还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能够自主进行合作及探究学习,这样一来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并且通过探究与思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实现综合素质的提高。
(3)加强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兴趣。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没有什么是比兴趣更好的老师。也只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政治课程学习当中,化被动为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使高中政治课程教学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然而,众所周知,在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影响之下,高中政治课程教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十分枯燥乏味的。政治教师只重视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及应用能力,学生大多也只是死记硬背以应付考试。这样一来,不用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即便是在考试之前,学生也只是采取较为敷衍的态度来进行课程的复习及练习,这样一来,学生很难在政治课程学习中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要想提高政治课程教学效率,首先要做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实践活动,譬如社会调查、辩论赛等,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更好地应用所学到的政治课程知识来解决问题。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刺激学生更加积极自主地进行探究,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让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当中,也能够运用政治思维去思考并解决问题。
2.2 改善政治课程教学方式
素质教育背景之下,要想提高政治课程教学效果,必须要改善当前政治课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改变当前政治课程教学现状,这样一来,才能真正扭转当前政治课程教学所面临的困境,从而提高政治课程教学质量。而要做到这一点,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点出发:
(1)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高中政治课程教学内容中,有一个极为重要的知识点,那就是“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自然而然,在高中政治课程教学中,更是要做到?@一点。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指的就是在进行政治教学中要将政治的理论知识与当下时事及以前的历史事件相结合。这样一来,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政治课程知识。同时,通过挖掘时事背后的政治理论,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未来的生活与工作中,能够更好地将政治理论与时事及其他问题相结合,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创新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手段,有助于为学生创设更加轻松活泼的教学情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当中,从而提高政治课堂教学效果。而教学手段的创新,指的就是结合常规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技术以及其他辅助教学手段来帮助教师开展教学活动。
(3)因材施教。在进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需要的是充分了解并且接受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以此来挖掘学生的特长与优势,并且针对学生的优势加以培养,从而做到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健康成长。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背景之下,要想提高高中政治教学效率,就必须要正视当前高中政治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且根据这些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扭转当前高中政治教学困境。而笔者认为,任何解决措施的实施,都是要围绕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以及改善当前的教学方式来进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使高中政治课程教学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夏岩.素质教育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探讨[J].江苏科技信息,2013(24):90-91.[2] 吴称风.素质教育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探讨[J].学子:理论版,2015(23).[3] 吴琼.素质教育背景下的高中政治教学应用探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181-181.[4] 王冬梅.基于素质教育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方法[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15):59-59.[5] 康德才.素质教育背景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路径探索[J].读与写:上,下旬,2012(8):144-145.[6] 顾佳.试论素质教育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J].教育,2016(11):00243-00243
[7] 白金春.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发展及问题探讨[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113-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