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太极拳名家实战用法总结

时间:2019-05-12 06:48: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杨氏太极拳名家实战用法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杨氏太极拳名家实战用法总结》。

第一篇:杨氏太极拳名家实战用法总结

杨氏太极拳名家实战用法总结

一、起势实战用法(口诀:全体大用意为主体松气固神在凝)1、杨澄甫:

此为预备动作之姿势,„„尤要精神内因。气沉丹田,一任自然,不可牵强,守我之静,以待人之动,则内外合一,体用兼全。人皆于此势易为忽略,殊不知练法用法,俱根本于此。2、牛春明:

预备动作,灵活运用。两臂上提是掤劲,即用掤劲接住(粘住)以待势反击,下落是采劲,采敌来力,化力借用,有四两拨千斤之用。3、李雅轩传授陈龙骧

李敏弟:

起势以安静心神,养其虚灵之气,以备对方不测之来手,周身各部都可相机而动,切勿轻视之。4、崔毅士传授崔仲三:

用法(1):对方双手死握我双腕下压,我顺势向下沉肩,缷对方之力。趁着对方回抽瞬间,我力发于肢,提髋紧腰,双臂向前提起送出,破坏对方重心,使之向后倾倒。

用法(2):再如对方双掌向我迎面扑来,或如对方双掌抓我双肩,我以双肩虎口向上接应对方双肘或双臂下侧,将对方向后掀起,随之用双掌攻击对方胸部。

用法(3):对方正手或反手握我双腕,我松腰沉髋,沉肩垂肘,以挑掌动作结合弧形路线,赂内引进化解;使之身体重心前倾,脚跟拔起,力量落空。

用法(4):结合上势动作,我虽已破坏对方重心,但未解脱,此时,我即刻向下、向两侧分掌,使对方处于被动局面,在对方想撤手变化之时,我随之放长击远,双掌向对方胸部推按,以脚、脚、腰之力将对方推出。

用法(5):我双手进攻对方胸部,对方处于被动局面,对方由内外分拨我双掌时,我即时松肩肘,双手拿住对方双腕,迅速下落使之身体重心前倾,趁对方身体前倾时,起腿以膝关节顶撞对方。

二、揽雀尾(掤、捋、挤、按)实战用法(口诀:掤捋挤按雀尾生)

(一)左掤右掤实战用法 1、杨振基:

《太极体用全书》上说:“敌人对面用左手击我胸部,我„„以我之腕贴在彼之肘腕中间,用横劲向前往上掤去。”这里的掤法是向前向上转腰横出,用的是横劲。

掤手是杨式拳的总手之一,也是推手中的接手。意念在腕的上缘,打手时一般以腕部与人相接,劲点也在腕的上缘。掤手在杨式太极拳中使用最多,也最有效。2、杨振铎:

左掤:设对方以右掌或拳向我击来,我即将左臂提起,用掤劲(粘劲)将对方之臂架起,使其不得接近我胸,如果以腰带臂,使臂、手齐向外翻,变掌心向外,即可将对方之臂握住,利用采劲将其力引化至一侧,使其落空,失去重心,必为我制。

右掤(双手掤):设对方以左掌向我击来,我急上右腿,以右臂置对方左臂近肘处,并以左手掌心侧向外,接住对方腕部,握住对方手腕,再以右臂向上掤起,而左手在下面用采的手法向下采,再加以按劲,此时就会使对方两臂之间的肘部处于上提、下压被撅之势,轻则被动双脚离地,重则定被撅断臂。3、郑曼青传授 黄性贤:

实战中,如右手抓住对方右手腕,则上左步,此时有两种击法; 用法(1):如自己左手在对方手臂下,则用左小臂横劲对方胸腋部; 用法(2):如果自己左手在对方手臂上,则用左手臂掤对方臂部及胸口。

4、董英杰传授 董虎岭:

对方从右侧面左拳打我胁部,我速向右转身,同时右手抬起将其拨开。对方继续用右手击我胸部,我左手提起将其掤开,同时左脚横迈一步,弓腿,两腿坐实。避过对方攻势后,我右手从下往内绕一小圈,转到对方胸部,右脚上步弓腿,全身整劲向其掤去。

(二)捋式的实战用法

1、杨振基:

《太极拳体用全书》上说:“设敌人用左手击我侧肋部„„速将我右腕肘间,侧贴彼肘节上,侧仰左腕,以腕背粘彼之腕背臂上„„内向胸前、左侧捋来”。捋是拖腕捋肘,施用时,顺对方的来力,向里引进,使对方力量落空,即转腰将对方向一侧捋出。

捋对方的手臂时要管住对方的腕、肘关节。杨式太极拳在推手中有一条重要原则是管活的,不管死的。意思是管住了对方身上活动的关节,则对方转动不灵,不易走化。就手臂而言,腕和肘是活动的关节,捋对方时,管住了这两个关节,就容易拿住对方。

捋式右手意念在手掌,劲点在掌下缘。左手意念在手背,劲点在手背或虎口处。实施捋法时,注意与对方“贴随”,因为捋时左手是用手背粘人,必须与对方贴住。才能随对方的变化而变化。粘连贴随这里重点突出“贴随”二字。2、杨振铎:

由前式,对方感觉我有撅意之前,很快坠肘欲走,我即由左向右转身,速将我之右臂向内翻转,搭在对方之肘臂部上方,由右向左向下压,握住对方手腕之左手向上提,这样一压一提,使对方之肘关节处于向下被撅之势,这自然会使对方失去重心,难以自制。3、傅钟文:

我即向内胸前、向左侧捋来,那么他的根力就被拔起,身体也就随着倾斜了。

偏着:如对手要抽臂回去,我即乘势前按;

如对手用靠进攻,我即垫左步、右足虚步(脚尖点地)、含胸、用右手击对方左肩,使之向左跌出。

(三)挤式实战用法

1、杨振基:

《太极拳体用全书》上说,由捋式对方往回抽其臂,我则乘其抽臂之际,随出挤之。

挤法是使用合劲和长劲。合劲是两手合成一劲施于对方身上,长劲是全身由脚而腿而腰,形于手臂,串成一劲,伸腰长往而发。直线发劲。挤法是直线发劲的。杨式太极拳发放时“曲中求直”,看准对方的焦点、重心线,得机得势,直线发劲,不走弧形。

左手按住右前臂时,不能用手指或腕根,要用手心。用手指易打折自误,用腕根易滑动,使不上劲,用手心贴住右小臂,助力方便。

挤式意念在右手背至右肘一侧,劲点在右小臂外侧。左手劲点在手心。

2、杨振铎:

由前式,当对方察觉我有下撅之意,即往回抽其左臂,我将顺势速将右臂向里翻,掌心向内,并以左手搭在右手腕臂之间,掌心向外,乘其抽臂之际,向前挤出,彼自当跌出。3、董英杰传授 董虎岭:

接上捋式,对方因不得力,欲将手抽回,我右手心翻向上,将其黏住,不使走脱,左手心翻向上,合于右腕上。乘其抽回之际,我弓前腿,蹬后腿,发劲挤出。

(四)按式实战用法 1、杨振基: 《太极拳体用全书》中说:“由前势,设敌人乘势从左侧来挤,我即将两腕从左侧往上用提劲,空其挤力。”“速用两手心按其肘及腕部,向前逼接去。”“伸左腿,腰也同时往前进攻,眼神随动往前从上送去。”按手使用的是提劲与长劲。提劲为向上向左引化对方来力,以获得发长劲的机会。演练时两手开按的距离是自己两肩的宽度,使用时两手按的位置是对方腕肘的位置,同时贯彻管活不管死的原则。

直线进攻。按法在得机得势时,对准对方的焦点,直线按逼,不走弧形,以获得最快的速度。按手的机关在腰,发按劲靠腰的长往进攻,不是单靠手的力量。2、杨振铎:

设对方在我未挤出之前又有准备,继以坠肘摆脱,我即以左手掌心向外搭在对方手臂近腕处,右手同时也以掌心向外搭在对方上手为甲,下手为乙,如二人对敌乙执右拳直打四之胸部,甲自己右膊下招起双手手,绕外边转上,与乙膊靠接,以意连气往外推去。右足同时往前上一步,左足在后蹬劲将乙打出。掤、捋、挤、按、由揽雀尾内变化换劲化劲是也。2、杨振铭:

太极拳之揽雀尾内中含有掤、捋、挤、按四法,掤是用粘劲,捋是拔其根力,挤是敌人被捋而抽回其臂时顺势将敌人挤出,按是设有敌人以右脚在前用右拳击我胸部,我急用右手在敌人右腕下向上化一小圈转正,粘住敌腕,同时上右脚一步弓腿坐实,左手亦随同粘住敌人之右肘上,含胸拔背,沉肩坠肘,用沉劲将敌人按住,按时需要虚灵顶劲,眼神贯注敌力。3、牛春明:

1、掤:对方用右手袭我胸部,即提右手腕,贴对方腕,用横劲向前往上掤之。

2、捋:对方用双手正面击来,以右肘腕间,贴对方手肘,用左手接对方腕背,两臂随腰转动,而往左捋,顺对方来势,用捋劲化解,对方用力愈大,愈失重心。

3、挤:交手时,对方进攻之手失势而想往回拗时,则双手随之跟进。

4、按:对方用挤劲进攻,则用捋劲化之,对方若被捋空,随即乘机按进。

4、郑曼青传授 黄性贤:

掤式用法:实战中,对方用手击来,我先用双手掤架,再借势掤发敌人。

捋式用法:接上掤式,如我已掤开对方右手,对方换用左拳击我腹部(肋部),我则用右小臂粘贴对方肘部,同时用左手采抓对方左腕,向左则用腰腿劲捋之,致其前跌。

挤式用法:接前式,对方被捋后,如向下抽回其被捋之手,我则屈右膝,伸腰腿,顺势向前挤出,至已劲贴上对方时,顺小臂向外上翻出,击对方面部。

按式用法:此式用法可举两例:

(1)接上式如对方双手下压我小臂,我可把两手从左右向后分化,空缓其来势,待其劲将断时,两手再按其胸部;

(2)接挤式,如对方从左侧挤来,我则将两手左右上提,缓冲其来势,接着再用双手按之。腕部,控制其腕,肘两关节,向前推去。

(五)揽雀尾综合用法

1、杨澄甫:

上手为甲,下手为乙,如二人对敌乙执右拳直打四之胸部,甲自己右膊下招起双手手,绕外边转上,与乙膊靠接,以意连气往外推去。右足同时往前上一步,左足在后蹬劲将乙打出。掤、捋、挤、按、由揽雀尾内变化换劲化劲是也。

2、杨振铭:

太极拳之揽雀尾内中含有掤、捋、挤、按四法,掤是用粘劲,捋是拔其根力,挤是敌人被捋而抽回其臂时顺势将敌人挤出,按是设有敌人以右脚在前用右拳击我胸部,我急用右手在敌人右腕下向上化一小圈转正,粘住敌腕,同时上右脚一步弓腿坐实,左手亦随同粘住敌人之右肘上,含胸拔背,沉肩坠肘,用沉劲将敌人按住,按时需要虚灵顶劲,眼神贯注敌力。

3、牛春明:

1、掤:对方用右手袭我胸部,即提右手腕,贴对方腕,用横劲向前往上掤之。

2、捋:对方用双手正面击来,以右肘腕间,贴对方手肘,用左手接对方腕背,两臂随腰转动,而往左捋,顺对方来势,用捋劲化解,对方用力愈大,愈失重心。

3、挤:交手时,对方进攻之手失势而想往回拗时,则双手随之跟进。

4、按:对方用挤劲进攻,则用捋劲化之,对方若被捋空,随即乘机按进。

4、郑曼青传授 黄性贤:

掤式用法:实战中,对方用手击来,我先用双手掤架,再借势掤发敌人。

捋式用法:接上掤式,如我已掤开对方右手,对方换用左拳击我腹部(肋部),我则用右小臂粘贴对方肘部,同时用左手采抓对方左腕,向左则用腰腿劲捋之,致其前跌。

挤式用法:接前式,对方被捋后,如向下抽回其被捋之手,我则屈右膝,伸腰腿,顺势向前挤出,至已劲贴上对方时,顺小臂向外上翻出,击对方面部。

按式用法:此式用法可举两例:

(1)接上式如对方双手下压我小臂,我可把两手从左右向后分化,空缓其来势,待其劲将断时,两手再按其胸部;

动挥全臂,由上往下压,化中有打;拦法,整个手臂随腰行动,追、封、打合一;捶,及时跟上;三法合一,一瞬间连环连击出,让人防不胜防。搬拦两动作意念和劲点在手臂外侧,捶的动作意念和劲点在拳面。

4、杨振铎:

设有人用右手击来,我即以右手逐渐握拳以腰带臂由右向左以俯腕握捶将对方右手之力化于左侧,或由左向右转身以腰带臂以翻腕握捶将对方之左手之力化于右侧,此谓之搬。

左手以掌拦击对方之右手,谓之拦。当对方空出前胸,我即以右捶随腰腿一致向对方打击,此谓之捶。此上为搬拦捶之用法。

5、牛春明:

对方以右拳击我胸腹,我以右拳将其右拳压住,我以折叠劲化除来势,并以左掌迎击面部。对方用左手接我左掌,我急以右拳击其胸、腹。这种连环手法又叫“紧三拳”或“紧三捶”。

6、郑曼青传授 黄性贤:

技击时,如用右足蹬人腿部,左肘抓人臂,对方出右拳击来,我则左手向下沉化,如对方手转至我手外部,似击我胸部,我则将左手向上往左拦去,上左步用右拳击其胸口。

7、傅钟文:

此拳妙用,全在化对手击来的右拳,先用我的右手腕,黏他的右手腕,从左肋上搬到右肋下,这时恐怕对手抽臂换步,我即将左手直前随步追去,含有开劲。拦他的右手时,即速将我右拳,向对手胸前击去,那末对手来不及躲避,必为我所击中,所以此拳的妙用,全在搬拦的合乎方法。

偏着:如对手右掌击来力量特别大,我即乘其劲势,听其劲(高、低、左、右)随机,我右臂往右搬,左手向左拦对方右小臂,即以我右拳猛击对方。

八、如封似闭实战用法(口诀:如封似闭护正中)

1、杨澄甫:

如甲右手打乙,乙用左手封挡,甲的左手从自己右膊下边往前逼住乙左手腕,甲右手速抽回,再去按乙左横肘上,双手按劲往前推去,左足在前作弓式,右足在后为直线,足根不可欠起,其根在足。

2、杨振铭:

由搬拦捶式,设敌人以右足在前,用左手推我右拳,我即含胸松胯,坐在右腿,同时仰左手在自己右肘下穿出,向敌人左手腕格去粘住,右手速抽回,放在敌之左肘上,左手即翻转速弓左腿,双手向前按去,使敌不得走化又不得分开,如即如封似闭之谓。

如敌人含胸缷我按力,并向前弓腿,用右拳向我头部用横劲击来,我急向后闪身,用右手把握敌右手腕用左肘放在敌人右肘上,向我右方用横劲击去,旋用左手握住敌右腕,向我左方挒开,以牵动敌人根力,随急翻左手,右手置于自己左腕内侧向敌人胸部挤去,此变法也。

3、杨振基:

《太极拳体用全书》上说此式的用法是:对方以左手握我右拳,我即仰左手穿过右肘下,以手心缘肘护臂,向敌左手腕格去。如对方想换手按来,我即将右拳伸开,向怀内抽拆,至两手心朝里斜交。如一斜交十字封条形,使对方不得进。分开两手,以手心按住对方肘腕,照按式用长劲按去。

此式有以守为攻的内容:

(1)对方握住我右手,我以左手助右手脱手,以双手封闭对方来手。这是守。此时左手与对方左手相粘,我右手向怀内抽拆后即找对方的肘,转为攻击。一分即合,了防即攻,相连不败。

(2)脱手法用左挒手配合,两手交叉时成左右挒手随机使用。(3)左手伸穿时,意念在大拇指一侧,劲点在腕根;两手分开时,意念在全掌,按出时劲点在掌心。

4、杨振铎:

设对方以右手握我右拳,我即仰左手穿过右肘下,以左手沿肘护臂向对方左手腕击去。

如对方欲换手按来,我即将右拳伸开,向怀内抽回,两手斜交,如一斜交十字封条形,使对方不得进。此谓之封。

速以我之右手搭在对方左肘上,转身弓腿双手向前按出,使其不得走化与分开,此谓之闭。

5、牛春明:

对方推我右拳或肘,我以左手由右肘外接住其左腕,掤住来势,顺其力

劲,甲同时飞右腿扬打乙胸,左足千万立实,倘敌自后打,用转身摆莲腿亦好。

2、杨振铭:

由退步跨虎式,变转身摆莲,左脚坐实,右脚尖点地,设敌人以左脚在前用左拳击我腹部,我急含胸松腰胯,用左手在敌腕下翻上握住敌之左腕,用右手由敌之左肘下转上搭在敌之左膊上,向左侧履来,使敌失去重心,同时飞起右脚用横劲向敌人腹部分去。

如敌人以右拳直击我面部,我急用右手在敌腕下转上握住敌之右腕,右脚急向左斜角退一步,重心坐于右腿,左手搭在敌人右肘上,向右转身用腰手合劲向下撅去。此变法也。

3、杨振基:

根据《太极拳体用全书》所述,此式用法是:对方在我前面用左手打来,我以双手粘住对方左腕肘,向左履带,用右脚背向对方胁部用横劲踢去。拳式中的右转体有以左脚和双手刮向对方意识。此式意念

和劲点在两掌和右脚面。

4、杨振铎:

设我前后受敌,情况紧急。我即使右脚在原地,向右后方悬起左脚,随身转动,先以两手及左腿用旋风势,向对方下部扫去。再用两手右履,用右脚横踢对方腰部。

5、牛春明:

在技击上,以横劲摆踢,谓“柔腰百折若无骨,撒去满身都是手。”比如对方由身后来击,我就以旋风般旋转身体,以手脚向敌人上下部还击,两手或挒或采或掤,并以右脚用横劲踢之,使对方上下受攻难以招架;如对方以右拳击来,则以右手向右引领,并以左手推其肘,旋转身躯,再用右脚踢其腹或胸。

6、郑曼青传授 陈龙骧、李敏弟:

用法(1)接上势,我右手采抓对方右手腕,左手抄于右臂上,用掌向前斜击对方面部,如果对方仍向前追击,我闪身假避之,并将身后右圆转,至原来方向时,再用右手采抓对方右手,同时用右脚缘踢

对方右肋部或腰部,这是败中取胜之法,如能应用得势,甚为巧妙迅猛。

用法(2)对方右手击我胸部,我右手采抓对方来手,同时用右脚缘踢其肋部或腰部。

7、崔毅士传授 崔仲三:

对方以右拳进击时,我以右掌握其腕,左掌虎口卡其上臂形成撅臂之式,同时向右转体,以左脚勾挂对方一起,使之倾倒将其制服。

8、董英杰传授 董虎岭:

接退步跨虎式,设对方右拳向我头部打来,我左手往右,右手往左,我左手往右,右手往左,收置身前保护胸部,如对方右脚横扫来,我速右转身退步避开,此时仍面向对方,右脚抬起,左脚坐实。趁对方扫空之时,我右脚往右向其胯部横踢,如对方再左右手打来,我两手同时往左捋,手足并用。

9、傅钟文:

接前势,如前有对手,而又有对手自我身后用右手打来,在前后都要守的紧急情况下,我即将右脚就原地旋转,左脚向后方悬起随身旋转,同时用两手及左腿用旋风之势,以手脚一起向对手的上下部刮去,旋转一周,仍转到原来的位置,紧接将在前面对手的右肘腕粘住,随即绕到对手的腕的里裆,往左用履带挒抽回,同时急用右足背向对手胸肋部用横劲踢去。

二十五、弯弓射虎实战用法(口诀:弯弓射虎挑打胸)

1、杨澄甫:

如乙右掌打来劲大,甲随用右手靠接住,同时左掌拂乙右肘,可用提劲往右高处粘提,将乙足根领活,然后甲用按劲向斜下打去。

2、杨振铭:

设敌人以右脚在前用右掌向我面部击来,我急上右脚半步,用右手背接住敌人右腕,同时用左手握住敌肘,向右后方斜角用提劲粘住,以牵动敌人这根力。

如敌人抽回其臂,我顺势翻右手握住敌右腕,左手握住敌右肘,用沉劲向我右膝外侧采下,敌人失去重心,左脚必向前冲一步,如敌人向后退回右脚一步,我急随上右脚半步,敌向右转身,并坠肘抬起右手扣住我之右腕,并用左手搭在我右膊上移右手放在我左腕上,用挤法击来,我急含胸坐退,坠肘反右腕用沉劲放在敌人右腕上,同时将左手放在敌人右肘上,向前微动,用合劲向敌人胸部按去,此连续变化也。

3、杨振基:

根据《太极拳体用全书》所述,此式用法是:对方往回撤身,我双手粘住对方,左手沉住对方右肘部,右拳向前击去。也可用右臂上提对方左臂里侧,左拳沉住对方右肘部向对方胸腹击去。如果对方用右掌向我面部击来,我摆好步法,以右背接对方右腕,用左手握对方肘部用提劲粘住,牵动对方的根力。

此式意念先在双掌,双手由左向右转时,在右腕小指一侧,握拳时意念在拳,双拳打出时,意念和劲点在两拳面。

4、杨振铎:

设对方以两手击我未遂,欲后撤,我即坐腿上步,用左手搭对方肘部,右手握对方腕部,向我右侧用提劲粘住,拔其根力。再由向向左以沉劲随之转动弓出右腿,用合劲以双手握拳,右拳击对方头部,左拳击对方胸部。

5、牛春明:

对方左侧击来,我即将腰向右转,以避开其来势,用左拳击之,右拳为辅,形如射虎。又如对方将右臂向右推,我顺其来势向右送,即以右拳转至对方右肋下,用腰劲攻之,左拳击其胸或背部。

6、李雅轩传授 陈龙骧、李敏弟:

假定对方以右拳击我面部,我即以右臂向右挂开,同时出左拳击其胸肋部。

7、郑曼青传授 黄性贤:

对方用右拳击我胸部,我右手勾抓其右手腕,左手按击其右肩,身体向右偏转,乘势提拿对方,使其落空,并顺势用双手发之,如对方左手外合我右手,我双手借腰腿势随化随转,击其胸口。

8、董英杰传授 董虎岭:

对方右手自前打来,我双手往右将来手拿住,右脚上步,我双手顺势稍向上提起,以消其力。对方被拿住,必更出力抵抗,我作弯弓势,随一撒手,将他连手带人整个射出。

以上内容摘自太极拳论坛,内容不是很全面,后面有几式没有找到 请各位谅解。

第二篇:杨氏太极拳理论

逸湘居士:年龄:52岁

所在地:台湾,台北县

杨氏太极拳目前看的到的最好的一本书.该是魏树人前辈的"杨氏太极拳述真″与续集.可是系针对中高级拳法.对入门功著墨不深.个人蒙杨允中老师传授杨氏太极入门功法.为方便广大杨氏太极拳初学者.故简述杨氏太极拳入门指引.一、松:练拳须从无极始,就先要练松,返归无极。具体功法就是本门入门功「三线放松功」,南怀瑾先生在「太极拳与道功」一文中所说「风摆梅花」就是说的这功法。

二、无极生太极:一路的松下去,是练不出太极拳的,松了之后要练「站桩」,本门的站桩功称为「立禅」。慢慢就会练出丹田之气,而太极拳讲究「动静相间」,要同时练「坐功」与配套的「道功」,要练气长,要练「吐纳」。

三、无意识力:魏前辈书中称为「无意念力」,书中“九曲珠解”提到:老拳谱讲“有气则滞,无气纯刚”,这里的无气,是指无意念所支配的行气方式,而无意参杂其中,自然产生的内气运行能使全身透空,并延身外形成意想之无边无沿的浑圆气球。这「无意识力」主要是与我们平常用力的「非自主神经系统」做区分,这「无意识力」用的是「自主神经系统」,练到双手能「浮」至约与肩同高,就初步功成,这恰是「起式」,就可开始练拳架了。

魏前辈书中“内功理法释要”提到:“起式”尚未抬手之际,而意念早已开始在周身酝酿,使各部位的内功理法依序到位。

四、丹气脉动:这是入门初级班的验收功法。太极拳有所谓「九曲球」之说,这「丹气脉动」就在引动体内之气球,使其跳动,动到能带动全身上下震动,就初步功成,第一阶段验收。

逸湘居士: 别小看这“入门”指引.在杨氏是只教“入室弟子”的.杨澄甫前辈当初在杭州中央国术馆是不教这个的.又比如这入门功法的“坐功”

魏前辈的书中也没教(他书中只提到杨健侯前辈经常练坐功的)。又比如说这无意识力, 或许我见识少, 我所接触过除本门传承外, 没一个练过的.所谓不点不通,一点就通, 若再练中级功法的“太极劲气”, 就不会怀疑“杨无敌”这称号是怎麼来的了? 也因何说,明师难求!!

入门功法除丹气脉动外都已发完

另有辅助功法,礼敬式,与易筋经十二式这三个功法不适合文字叙述只能口传心授故未发上.我只知道我师父叫杨允中.他是来台第二代.他们那一代只有十人(第一代仅一人)

我是来台第三代.杨氏太极拳入门指引之二

上文提到鍊出”无意识力”就可开始练拳架了

可 这拳架怎麼打

一般的练法是照著老师的示范依样画葫芦 可是画虎画皮难画骨,何况是这讲究”内功”的内家拳

如何看得出这老师的”内功”是如何”用”的呢? 这太极拳这麼慢慢的打是何原因呢?如何出功夫呢?

照一般的练法 这些问题很难解

可是如果第一阶段的基本功扎实

就根本不是问题了

这运起无意识力 双手浮起至与肩同高

守著这个大气球 以意导形去比划出拳架就是了 刚开始练的慢是气跟不上形 慢慢的练到”意到气到”就可越打越快 快到一定程度就成了有技击功用的拳了 不再是常被外人批评的”太极操”了

这是初级拳法

这阶段要持续站桩与坐功以养内气 要进入中级功法就要练”太极劲气”

转气成劲

杨氏太极内功入门功法:三线放松功

三线放松功

练太极内功首重松、静、自然,故以三线放松功为入门功法

(1)双手结太极印:双脚并拢,膝盖放松,左手拇指尖置於无名指根,右手拇指穿入此洞,其余四指置於外,双手置於小腹,女生相反。

(2)第一线:运用心念想像天降甘霖,由头顶经身体前方流下至脚底,把身体洗得乾乾净净。

(3)第二线:由头顶经身体后方洗向脚底,把身体洗得乾乾净净。

(4)第三线:由头顶经身体两侧洗向脚底,把身体洗得乾乾净净。

(5)然后想像全身由脚底向上逐渐变透明,脚部变透明、膝盖变透明、大腿变透明、腹部变透明、胸部变透明、头部变透明,全身像玻璃一般透明。

(6)在观想透明的放松态持续十分钟以上。

(7)收功:舌头逆时针转九圈,口水分三口吞下,第三口吞下后,吸一口气纳入丹田,闭住呼吸,吐气。共做三次。

(8)调息

杨氏太极内功入门功法三线放松功与立禅的手式

为方便初学者学习

上传几个三线放松功与立禅的手式

网友问:

功法我已经大致明白,还想请教先生:三线放松什么时间练习较为合适?每次多长时间?在其间是否要注意呼吸?身体的重心在哪里?最后的调息有什么要求?怎么才知道“松”与否?

逸湘: 三线放松功通常练完接著练立禅 初学著最佳时间是傍晚六时前后一小时 其次是早上太阳出来后一小时内 午夜十二时至第二日太阳出来前不可练 太饿或太饱不宜 女性生理期勿练 调息把呼吸调匀即可

三线放松功加立禅要三十分钟以上 松与否要自己体会 若有老师 老师看得出来 有问题请随时提问

杨氏太极内功入门功法开合桩

杨氏太极内功入门功法开合桩之手式

当丹田气生可练开合桩.双手置於小腹前,如抱著一个气球,气球大小视个人感觉,如下图一

然后让气球胀大,到极限,如下图二

再慢慢将气球缩小.如此反覆九至十二次.====================== 逸湘: 前日我父亲(杨玉振先生入室弟子)说当年黄性贤大师传下过一个“太极球”的练法 可与此一起练做辅助功法.双手如抱著一个太极气球(大小视个人气感)然后转动这个球.自转还可加公转(移动球心位置)这个太极球玩得熟练了 练起拳架更能得心应手.请参考

逸湘: 还有一种“太极球”玩法

就是让双手手心各自“生出”一个小气球 双手带著这个气球游走 高段的功夫还可将这气球放出 大气球加小气球

就是杨氏太极拳之基本功之一

在魏树人先生“杨氏太极拳述真续集”一书中也有提到大气球与小气球 不过没说具体练法.其实这是入门基本功.有了基本功.再去读魏前辈的书(中高级功法)就豁然开朗了

杨氏太极内功入门功法之三: 无意识力

练这无意识力要从“开合桩”下手 双脚张开约与肩同宽 双手置於小腹前,手心相向 去感觉两手之前有个“气球” 如感觉到气球,让气球如吹气一般胀大

胀到最大后,让气球变小,慢慢回到小腹前的“小气球” 如此反覆9至18次,以9为倍数 气球能顺利胀大缩小后 将手掌翻向下

试著让手浮起(好像让气球往上顶),浮至可浮起的最高点(刚开始气不足,浮不高)慢慢下降(好像手放在气球上,球往下降)降到小腹前,再往上浮 如此反覆9至18次 当能浮到与肩同高 就功成了 可练拳架了

杨氏太极内功入门功法四: 吐纳

一、两脚张开略与肩同宽,双手於两侧自然下垂。

二、吸气入丹田,吸气同时双手前平举,手掌向前,全身放松,膝盖略弯。

三、吐气,吐气同时双手紧握拳,手心转向上收回腰际。全身紧绷,膝盖伸直,脚趾扣地,收会阴,提肛。

四、如此吐纳约二十回,吸气,闭住呼吸,双手与下单田圈成一圆如抱大球一般。至不能忍耐,吐气,继续吐纳。至呼吸调节顺畅后,再闭气,如此反覆三次。最后一次闭气后调节呼吸至顺畅后收功。

五、收功:同立禅。

太极拳之练 基本上是由无到有再返无的过程这里来说点有的东西 杨澄甫大师的定型架是很多练杨式奉为经典的拳架这里就由头来谈谈 上面是杨澄甫的示范与说明,可是目前好像没人这麼做(至少我没见过)我们来检视一下依我认为要做的到上述要求 才合乎开始打拳的条件

首先颈宜正直 意含顶劲(检视一下做到没,很多人打了几年拳也没搞懂“顶劲”)含胸拔背(又是一个难题)

沉肩垂肘(很多人打了几年拳也没搞懂)

两手指尖向前 掌心向下(很多老师不解为何 就给改了)

松腰胯(不少人打了几年拳也没搞懂胯在那 如何松)气沉丹田(气在那? 丹田又在那)这些都做到了 可以开始打拳了

两手向上平举(这是外形)“内”是如何呢? 丹田气一发 会感觉到尾履“自然”一收 气向上到腰

此时摸后腰会摸到鼓起的两条肉(脊柱两旁)然后由脊柱两旁向上经肩到上臂外侧到小臂 如果此时去按两手会感到一股向上抬之力 若压的多一点 会被发出 这是掤劲(太极八劲之源)也是杨太的起手式 练到这步功夫就可以开始打杨式太极拳了 这说的是太极拳的“有”

混元桩分下元中元上元 分别对应下丹中丹上丹

练无极桩练到手能上浮到下丹位置 改为报球就是下元桩 如手不能上浮要用力上举 则练之无益

若手能上浮到中丹位置可练中元桩 请参考!

站桩时不可有导引 只有放松 但要保持头脑清醒 不可昏沉

不可舌顶上颚(要气通后自然上顶)要符合自然 才能无中生有 生出生生不息

无中生有是太极入门第一关 无极生太极 才能称为 太极拳

初学者开始时要多听多看 然后选定一派 一门深入

每派有每派的教学系统 不尽相同 切忌三心二意 将一事无成 尤其是基本功 要相当时间的

太极与形意都有十年不出门之说 练个几天或几月要有功夫是不可能事 可

练拳不练功 到老一场空 以形意拳为例

形意最基本的五行拳是练功体用的 看起来朴实又简单 可是就得傻傻地练 而练法与打法是不同的

梢节领劲是河北派形意拳的打法 若用在练法就不妙了 可是这梢节领劲能发挥功效又是那傻傻练的五行拳的功效 杨太的一个起手式内含了多少基本功在内 若自行检验还没达到起手式的要求 个人建议多磨磨基本功是实在三线放松功两脚就得完全并拢 才能返无 一分开就别练了

双脚并拢一放松自然会摆 不用刻意摆 初学者最好接著练立禅 但记住练完一定要 收功

太极印男女左右手相反 请留意!

杨氏太极内功入门功法之二:站桩

站桩(立禅)体空映彻 气沉涌泉 乾坤定位 坎离升降 配置五行 八卦是用

一、双脚张开略与肩同宽,双脚掌平行,略下坐至稳,身略向前倾,重心在前。双手置两腿旁,虎口对裤缝,前四指微向上翘,使头顶百会,下身会阴及双脚底涌泉之连线中点,三点连成一直线

→松百会 →松会阴,两眉向旁开,开玄关窍(玄关位于两眉之间)。意念如秋阳照身,全身酥暖。

(重心在涌泉 脚跟是虚的 上身要直 如向前贴墙)

二、收功:收左脚同时吸气,头下压弯腰吐气,双手下垂,伸直腰吸气,头最后上抬,双手由胸前双掌相叉导气入丹田。

三、心法:松、静、自然。

四、练功时间:最佳为下午六点前后一小时;次佳|为早晨日出后一小时内。凌晨至日出前不宜。吃饭前后一小时不宜,太饱或太饿不宜。

五、立禅的功效:立禅初学者可强化肾经能量,根据王唯工博士气的乐章一书中研究,初学者练立禅(其书中称为站桩功)后马上以经络仪量测,可测得肾经能量明显提高。肾经能量中医称为「先天之气」,实为将下半身血液送回心脏的能量,心脏有充分的血液回流才能有充分的血液送出,也能减轻心脏的负荷。故肾经在血液循环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肾经能和心脏充分配合完成血液循环在中医称为「心肾相交」。如此全身血液循环可逐步改善,最后达到「打通任督」的境界。立禅又可代替坐禅,目前一般人肾经大都不好,其实不适合坐禅,不坐没事,坐下去可能「未蒙其利先受其害」,反坐出一身病来。而且很多人不坐杂念不来,一坐下去杂念纷沓而来,立禅则较不会有杂念。

早上六点要小心,注意衣著别著凉 晚上八点半到九点半时间可以 三线收功是舌头转一次九下 若接著练立禅中间可不收功 立禅练完再收功就行 无极桩是不同系列的桩

在本门是以三线放松功代替无极桩 更适合练“无” 立禅已是有

记得脚上的活意就在涌泉 涌泉是肾经的起点 养生也在这 下肢属肾经 肾经强了 下肢就强了

舌头应该是先抵上颚然后左下右上

1.身体要往前靠,好像前面有一道墙,上身往前靠,如此身体的重量才会压到涌泉。2.舌抵上颚,要气通自然去抵,不可刻意去抵。

3.拳架到了不同人身上,有变化是正常现像,别太介意。魏树人书上,不是特别提到汪永泉作了一个'白鹤晾翅“那一段,注意拳意而不是拳架!

道功(坐功的收功)

1.乾沐浴(各6~12次)

(1)双手掌双互搓热,由上向下按摩脸部。

(2)双手拇指背双互搓热,由内向外按摩上眼眶、下眼眶,按压眼角。

(3)双手拇指背双互搓热,按摩太阳穴。

(4)双手掌双互搓热,按摩耳朵,以食指按摩耳前、耳后。

(5)双手食指插入耳中,头后仰,食指弹出。

(6)双手掌按住双耳,以食指敲后脑(左右鸣天鼓)。

(7)双手食指按摩鼻骨与脸骨相接处。

(8)右手握拳轻敲口四周。

(9)叩齿36次。

(10)双手交替由上而下按摩喉部。

(11)双手交替由上而下按摩头部与颈部。

(12)双手由上而下按摩胸部。

(13)双手由上而下按摩身体两侧。

2.气涌带脉

双手由后向前沿腰部按摩带脉。

3.拍腿排浊

左脚伸直,左手握拳,以手掌软肉处敲击大腿骨与屁股相接处外侧,沿外侧敲击至脚掌;再沿内侧向上敲,敲完换右脚。双脚敲完后以双手按摩左脚膝部,再换右脚。

4.热透涌泉

双脚掌相对置於身前,双手相交,手背相对,按摩脚底涌泉穴。

5.长生吞津

双脚散盘,双手置於双膝,舌头逆时针转九圈,口水分三口吞下,第三口吞下时,吸一口气,灌入丹田,闭住呼吸,感觉丹田火热。

6.通体火热

吐气,感觉从丹田处有一股强烈的火热,烧遍全身。(此是为"武火″)

最后右手握拳敲丹田一下

南怀瑾先生在”太极拳与道功“一文中说到的”风摆梅花“

且贡献大家太极拳之一项基本动作,亦就是内功的「摇」。什麼是摇?即人站直,两足并紧,全身没有任何一处著力,四肢百骸都放松随之轻摇,身如老树迎风,就是台风之来也不著意,随之而摇,身体逆动,这叫作「风摆梅花」,名字极富诗意。摇之久,可将身内气机摇通,老年人练它,功效不减於太极拳,更可能比太极拳还要太极。

说的就是这”三线放松功"

不能这麼练 难怪会酸 肩要松 等气生出后 气会撑开大臂 那时看似馒头

气撑开大臂就是掤劲之始

立禅一开始要手掌与地平行劳宫接地 你看杨澄甫大师的照片也是如此 但若气感来了或手酸就可自然下垂 开始练气不足涌泉疼可双脚活动一下再练!要意想顺著抖动 放松就好 松到那就会抖到那 这是初步的生气 如想不抖绷紧肌肉就行 注意保持清醒 确实收功 收功后不能再抖

三线放松功后要接著练立禅 三线放松功是无极 要生太极 立禅 立禅会生掤劲 就不会空了

掤不在掌心 掤劲之源在丹田气 立禅没那麼麻烦 不必甚麼十要 就按我的要领站 气由地生 手接地气 手就浮起来了

练出无意势力双手抱球就成混元桩了 但这是就要配合丹田的高度 如能浮到下丹田的高度可练下元桩 到中丹田就是中元桩 这桩养气是不错的 也可练开合桩

一段时间不练退步是当然的 左右不平衡是正常的 常人均如此 练久了就会趋於平衡 加油了!继续抖 抖到不抖 就是真松

中间不是闭住呼吸 一边弯腰一边吐气 然后一边吸气一边伸直腰 开合桩别管呼吸 用意念去让气球胀大缩小 舌抵上颚不能刻意 要自然 若没自然抵 别刻意去抵

开合桩的收功跟立禅一样 初学者以练功为主

若以养身为主 拳架不用多练 拿来活动筋骨就好 若要练武就要多练拳架 基本功也不用一直练 身体健康后

三线放松一有气感就可转到立禅 其他辅助功可停掉 然后立禅也得停 改练坐功

这是一个一个阶段的功夫 所以老师指导很重要

立禅站十几分钟后就感到两只小腿肚子发紧,放松不下来,得回头练三线放松功 还有开合桩是气球左右已能放大缩小,上下只能浮到1/3高,是气还不足,不急

1下肢经络打通是什么表现?一般练习多久才能打通?

下肢经络打通比较明显就是下肢有力,走路感觉很轻松,一般年轻人三个月可通。

2.任督二脉打通有什么表现?需练习多久?

确实的表徵就是头骨中线会有道沟,一般年轻人三到六个月可通。

3.刚学拳架时可能是腿部力量不够,最近一段时间膝盖总是有些疼?有什么好办法? 持续加强桩功,同时转膝尽量轻缓,若气足后就不会有问题 开合桩能浮到与肩同高表示气很强了 这时要学上浮下沉 下沉气能帮助你的膝

是为了将气收回丹田 右手握拳 举起约与胸高

落下 用有肉的部份敲丹田 可稍微用力 有一点痛感 但也别太用力 别敲伤了 不餵劲练不出来弓的!此是正统太极练法 动起来

是要在受外力之下动 自动不是太极

不必拉

三线放松加立禅 自然会松开

太极的节节松开不是拉出来的!

第三篇:杨氏太极拳学习心得

练杨氏太极拳24式感想

杨氏太极拳,太极拳的一个流派,是由河北邯郸永年人杨露禅即其子杨班侯、杨健侯,其孙杨少侯、杨澄甫等人在陈氏老架太极拳的基础上发展创编的。杨氏太极拳拳架舒展简洁,结构严谨,身法中正,动作和顺,轻灵沉着兼而有之;练法上由松入柔,刚柔相济,形成独特的风格。由于杨氏太极拳姿势开展,平正朴实,练法简易,因此他深受广大群众热爱,开展得最为广泛。杨式太极拳对手眼身法步有严格的要求,练拳和推手,手眼身法步按 要求做到正确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杨氏太极拳拳架舒展优美、身法中正、动作和顺、平正扑实、由松入柔、刚柔相济,一气呵成,犹如湖中泛舟轻灵沉着兼而有之。练法简洁,深受一般大众的喜爱,故而流传最广。杨氏太极拳动作要求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此动作之完成,乃下一动作开端,绵延相续。心法上亦要求一气呵成。立身中正安舒,拳架开展大方,动作松柔缓慢,行动速度均匀,招式虚实分明,周身圆活连贯,腰身使动四肢,换位逢转必沉,体用效果突出。

杨氏太极拳24式拳谱:起式、左右野马分鬃、白鹤亮翅、左右搂膝拗步、手挥琵琶、左右倒卷肱、左拦雀尾、右拦雀尾、单鞭、云手、单鞭、高探马、右蹬脚、双峰贯耳、转身左蹬脚、左下势独立、右下势独立、左右穿梭、海底针、闪通臂、转身搬拦捶、如风似闭、十字手、收式。

在学习了太极拳之后,我对它有了点认识,太极拳是一种快慢相间、刚柔并济、松紧有度、变化无穷的一种拳术,里面蕴涵了深奥人生哲理。看老师打得十分圆润连续,但是当自己打的时候,总会忘掉动作或是打得太快,还打不出圆滑的效果。在后来每节课的练习中,我的手势渐渐变得流畅,有力道了。开始总是忘记的屈膝,后来练多了就会一直记着,凡事都要多练才会熟练,融会贯通,太极拳也是一样的。多打几遍,就会发现动作从生疏变得熟练,搂膝拗步一开始做总是漏点动作,后来做多了,就会潜意识里知道什么时候收腿,伸腿,出手,手脚变得协调。现在打完之后,都会觉得有点累,我渐渐理解太极拳中柔中带刚,姿势都是带着力量的道理。打太极拳还培养了我的耐心,它是一口气连贯到底的拳法,除了培养了耐心,还调理习性,对身心都有所帮助。

现在我还只是初学者,以后就算体育课完结了,我也应该在家里多练习练习,不让它半途而废,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各人”,要有所成,就要下点功夫。

第四篇:杨氏太极拳协会计划书

中国矿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杨氏太极拳协会

杨氏太极拳协会

二OO八年十一月二号 太极拳起源于中国,其动作刚柔相济,既可技击防身,又能增强体质、防治疾病的传统拳术。太极拳历史悠久,流派众多,传播广泛,深受人们的喜爱

太极始于无极,分两仪。由两仪分三才,由三才显四像,演变八卦。依据“易经”阴阳之理、中医经络学、导引、吐纳综合地创造一套有阴阳性质、刚柔相济、快慢相间、松活弹抖、符合人体结构、大自然运转规律的一种拳术,古人称为“太极”。

天地之间,世界之上,万物与机缘,无时无刻不在变化。树木花草,山岳楼台,看似静止,无不在渐渐老化。俗语说,只有“变”是不变的。太极拳就是要把种种变化,在拳演练出来。动静开合,刚柔快慢,上下左右,顺逆缠绕,忽隐忽现,虚虚实实,绵绵不断,周身一家,一动无有不动,显时气势充沛,隐时烟消云散,以意带力,到点融化于全身,做到劲断意不断,然后再轻轻启动,挥洒自如。一意一念,一举一动,随心所欲,都在自我控制之中,以达到养生、防身的效果,这就是太极拳。

太极拳的运动特点:中正安舒、轻灵圆活、松柔慢匀、开合有序、刚柔相济,动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这种运动即自然又高雅,可亲身体会到音乐的韵律,哲学的内涵,美的造型,诗的意境。在高级的享受中,使疾病消失,使身心健康。

活动时间:二OO八年十一月二十号 场

地:成人教育学院男篮球场

活动主题:喜迎百年矿大盛典,贺我协会成立周年 活动宗旨:丰富校园文化,活跃校园气氛

备:音响设备一套

桌子15张

椅子100把

地毯2个

条幅2个

版面1个

海报5张

衣服20 套

场地布置用品待定

经费:300元(会场布置80元,知识有奖问答奖品50元,道具10元,条幅100元,矿泉水10元,流动资金50元)

总策划:张宏武 总负责:李密

负责:张矿 薛玉杰 路岩

杨氏太极拳协会 二零零八年十一月二号

第五篇:太极拳名家蒋家骏

蒋家骏-太极拳名家蒋家骏

简介

武术家蒋家俊

蒋家骏,江苏省徐州市人。自幼师从陈家沟陈氏第十八代传人陈照丕习练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至五路、炮捶一路、长拳108势、太极门中各种长短器械有6年光景。蒋家骏学拳认真、执著、刻苦,除了得到陈照丕先生的认真指点,还得到陈家其他长辈的指教。后期,他学到了现在甚少人掌握的,被认为是失传了的陈氏传统功夫,其中有“金刚十八拿”和“沾衣十八跌”太极大枪用法。这期间,蒋家骏得到了陈发科之爱女陈豫侠先生及陈金鳌先生的经常指点。

学艺经历

陈豫侠先生对蒋家骏特别器重,称赞他为“后起之秀”。在20世纪60年代初,年轻的蒋家骏,已开始将所学拳艺的心得体会用文字整理出来,其中有《陈氏太极拳拳械式名练法要义说》等文,这些记载他心得的有关陈氏太极拳拳械功夫理法技法方面的内容,是他带着研究精神学拳的表现。

蒋家骏在年轻学拳的同时,就收集不少古拳谱、拳著、其中有《陈氏拳械谱》、《两仪堂拳谱》、《陈氏文修堂拳谱》、《陈氏家乘图要》、《三三六拳谱》、《陈氏太极拳汇宗》等,这给蒋家骏全面学习研究拳学带来极有利的条件。他还做了大量笔记、考证和研究收心得,有30万字之多。

1964年,蒋家骏又拜在太极拳技击家洪均生先生门下,此后40处相随不离。在洪师那里,他既系统学习了陈氏太极拳精深的“理”,也学习了陈氏太极拳缜密的“法”。从洪师处他深深领悟到太极拳的精巧功夫,以巧胜人的本质,深入太极技击的正道。通过40余年的刻苦用功,专一精练,在实践中感受到什么才是太极拳的精髓——技击功夫。

武术理论

中为武术家蒋家俊

应该说,拜在洪均生先生门下后而追随40年,经过系统的学习与实践、检验、再实践,继而提高、飞跃,对于能有今天在中国传统武术理论与实践方面有较深刻理解的蒋家骏,是非常重要和极其关键的。全面地学习、继承中国传统武术的武学,脱离实践,或没有足够的实践体会,是不可能做到的,也无法真正理解中国传统武术武学的真谛。蒋家骏非常清楚这点。他认为,光靠文字上的研究和自己活动身体四肢,只能说是学习武术的一个过程,不经过实践,就等于在研习继承中国传统武术武学路上的中途徘徊,永远无法走到终点,就不可能探知武学的真谛。因此,蒋家骏一直在这条路上往前走、不停地往前走,尽管跋涉探求武学真谛的征程是崎岖艰辛的。蒋家骏几十年如一日,坚持每天练拳二三十遍,即使外出,忙于他事,他也抽空甚至在天未亮的时候在住一空间、在办事的路上、在等待的空余时间,打上几趟拳,做各种的功法练习,运动身体。若在家里,每天早上,除了练拳,他都跟十来个弟子们分别动动手脚,以各种方式方法对抗实践,从不间断。

蒋家骏是一位不多见的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武术研究者。他不畏艰辛,不惜流汗,长年累月地实践,潜心研究前人留下的拳谱、拳谚、著作,不断总结经验体会,使他对武学的理论、技理技法、战术战法等内容有较深的认识。

“手眼身法步”是我们在武术界常看到、听到的一名言,它是武术界前辈练武要求的总结,不管什么拳种门派的老师,常以此来强调学武基础要求的多个方面。然而,蒋家骏却提出,应该是“眼手身法步”。他认为,在武术的对抗搏杀中,一位功夫好手要想战胜对方,必须随时注视着对方,眼睛是全身一切行动的总指挥。一个人的反应是根据眼睛观察对方的一举一动而指挥四肢躯干作相应反应的。因此,眼睛观察的重要性使之应放在首位,放在手动之前。“眼手”与“手眼”一字位置之差,反映了武术家对武术实践应用的理解正确与否,也反映了武术家对现代科学知识的了解水平。这是武学理论概念问题。

蒋家骏认为,螺旋劲与缠丝劲,是太极拳功夫的重要特征,螺旋劲、缠丝劲的习练和应用,表现在拳套的一招一式动作与进攻防守自然反应中。在太极拳招式动作和各种运行转动里,包涵了各种大小不同、方向各异的螺旋转动。这些转动动作,可分为自转与公转两种。在太极拳习练过程,要求动作的螺旋转动并非现在常见到许多习练太极拳者所做的身体随意转动或目的性不明的身体转动,这类型的身体转动是锻练身体的健身活动,非武学研究范畴的内容。因此,太极拳攻防招式动作的螺旋转动,就好比螺丝钉钻进木头、自攻螺丝钻透铝板的作用,也好比一根快速转动的木柱子,能将飞打过来的利器弹走而不致受到击打一样。这种攻防动作的运动形式与运动轨迹,完全符合力学科学的原理,也是武学研究中的一项内容。人体在运动过程中如何掌握螺旋圈的大小、方向、力度,又如何配合身体四肢、躯干、颈项各部位与整体的多方向运动,此乃各位太极拳家的实践经验与临场发挥。所有这些理论概论,在蒋家骏的拳械演练与实践中,是可以非常明显看得出来和表达出来的。这就是拳家一动手,便知有没有之道理。

对于作为中国传统武术功夫的太极拳,蒋家骏以辨证的态度,从武学概念的角度来分析太极拳的刚柔关系。他认为,太极拳的柔是“松”、“是“圆”、是“静”;而同时,太极拳与其他的优秀拳种如少林拳、形意拳等,同样有“刚”的一面。太极拳的刚则是“紧”、是“猛”、是“迅”。太极拳的功夫与少林拳、形意拳的功夫一样,其目的是相同的,这就是属于武学范畴的太极拳的本质。

常言道,太极拳是“以柔克刚”、“刚柔相济”,但这里说的“柔”能克“刚”中的“柔”,不是“软”,不是全身没有劲力的“柔”和“软”,而是指“柔化”、“柔走”的方法、技巧,是以“松”、“圆”、“静”的方式积蓄、调整自身能力的一种表现。蒋家骏认为,除了说“柔能克刚”、“刚柔相济”,还要增加“以刚克刚”、“以刚克柔”。这要看习练、掌握的功夫。而要做到“松”、“圆”,做得好可真不容易,蒋家骏先生对我说,就是练到现在,他比起老师洪均生,还差得远呢。洪师那种松、柔、圆的感觉,是他一生的追求。

授业方法

武术家蒋家俊

蒋家骏与弟子们的对抗实践,可不是在玩游戏,是实实在在的实战对抗战,蒋家骏一位在江苏淮安的徒弟冯太富回忆十多年前到徐州拜访蒋家骏时,亲眼目睹蒋家骏与弟子刘洪利、鹿士斌等人在徐州云龙公园里试手的情形。他说,被试者不是被蒋师截劲前发腾空一丈余远,就是被其用採捋等手法,借劲使之双脚离地向后摔了一个大跟斗。蒋师化发同时,刚柔相济,时间、方向、角度、方法配合得丝毫不差。他说,那都不是师徒配合着玩,而是随便上,随便摔打,以各种手法腿法摔打。

就是在公开的表演会上,蒋家骏对弟子们的演示也是动真格的实战。1988年11月在广州召开的太极名家研讨会上,蒋家骏与弟子刘洪利分别在白云山与荔湾体育馆的两次内部与公开的太极名家演示会上,他们以太极拳特有的打手用法实验演示,其松柔圆活而又迅猛干脆的攻防化打,使与会者眼前一亮。蒋家骏对太极拳的理解与掌握可不是一般人以嘴巴说说、活动活动身体所能达到的境界,他们的精彩演示,使与会者了解到太极拳作为武术的一面,这是艰辛与汗水的结果。演示后,刘洪利却在床上躺了3天,摔得可不轻。长年累月艰苦的研习训练,实践,使年逾60的蒋家骏先生随时可实战交手或遇敌制敌。同时,他也由此带出一班有实践体会的武学继承人。在热兵器时代,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像蒋家骏先生及其弟子们这样不畏艰辛,甘于刻苦,孜孜不倦以实际行动研习继承似播中国传统截止学武术文化的武学“痴”,真是难能可贵。

在需要动手的时候就能动手,就敢动手,而且勇于战胜对手,这是一个真正的武术家必备的素质,这需要时间、精力、汗水的付出。蒋家骏常提起1995年他带着几位弟子到济南探访洪师,而洪均生先生已90岁高龄,还能在蒋家骏与他过手试验时两人接触的一瞬间,把蒋家骏打个翻跟头之过程,他说,他以为老师已90岁高龄,从力量上不可能与他比,而当老师叫他随便用时,他还不敢发多大劲,谁知双方一接触,他就被老师娴熟而又准确的巧与力的配合运用打翻了,可想而知洪师功夫之高,中国武学之深奥,这使我们看到武学真谛探求路之漫长、之艰苦、之不易。刻苦研拳结硕果

个人影响

蒋家骏不但是位孜孜不倦的武学真谛探求者,还是位充满献身精神的武学文化传播者。蒋家骏的弟子不算多,他对弟子的要求,却是非常严格,不但传拳传艺,更注重传德。蒋家骏说,武术文化的内容很广,除了肢体活动的拳艺,还有拳艺包含的各种文化。他早年跟着几位太极拳大师学艺,老师对他的要求非常严格,首先灌输的是武术界一贯尊师重道的传统。他学拳艺几十年,对多位先后教导过他的老师,敬爱有加。在我与他的十多年接触中,每当提起陈照丕、陈豫侠、洪均生等老师时,怀念之情、敬爱之念油然而起,老师的谆谆教诲如重现眼前,此情此景亦使我为之感动。他在写回忆洪均生先生的文章后,写到“每念恩师,永铭难忘”,“当我研练拳法有所得时,总感到先师露出慈祥的笑容,似欣慰、似鼓励„„”这些实是蒋家骏情感的真实反映。他常提到,在洪师晚年,他几次带着多名弟子前往山东拜见洪师,他也都是站候在洪师身边,聆听洪师的教导。也正因为蒋家骏自己受此教育,他在教导弟子、学生时,总将品德教育放在前。他认为,传播中国传统的武术文化,将中国传统的良好道德风尚传给学生是第一重要的。

蒋家骏总要将正确的武学概念与拳艺同时传授给弟子与学生,他们说,只教动作不讲道理,讲了道理不以实践而示之,是贻误后人。所以,他的弟子和学生也对蒋老师十分尊敬,师生关系相当密切。

弟子

说来也挺有趣,蒋家骏的不少弟子和学生,当初是不相信太极拳是武术,都认为太极拳只是健身操,经过与之试验功夫,以各种手法实践切磋后,方相信真有太极拳功夫的存在,才拜他为师转而学习太极拳功夫的。如80年代,江苏淮阴的一批习练拳击、散打、其他拳种的小伙子,就是在一次江苏省武术观摩大会观看到蒋家骏演示陈式太极刀法后,分别以各种拳法与蒋家骏比试实验后,才信服太极拳功夫了得,拜蒋家骏为师学艺,而这批小伙子,现在都是当地的武林好手。如淮阴市的冯太富在回忆他们淮阴的师兄弟当年跟蒋家骏学艺这程的文章中,提到他们与蒋家骏试手经过时,这样写到:“„„我第一次徐州与蒋师会面试手„„。我问蒋师,如果对方是练少林拳或者练拳击的人和练太极者交起手来,练太极者应如何应付?蒋师答,应该有办法。„„蒋师说:’好,你随便出拳,不要客气,你可以用劲真打!不要有所顾虑,但我保证不伤害你,你尽管放心。‘有他这句话我心里轻松多了,也没有紧张感了,我摆出拳击架势,左拳不断虚晃以探虚实。但蒋师仍然沉着松静地看着我。我突然发力,一个左滑步上前,同时左直拳快如流星,直冲蒋师的面部。可我左拳还未到蒋师的面部,却见蒋师的右手在我眼前一闪,我的左面部被蒋师的手边化边打击中,我根本来不及反应。虽然蒋师的手只是轻轻地碰了我一下,但仍然使我心里一惊。他出手如此之快,是我意料不到的,我自认出拳速度够快的了„„”冯太富还谈到他继续以其他手法击打蒋家骏而被蒋家骏“后发先至”以採法使其跌地,以及其他的的小伙子使出身解数,甚至个别人以偷袭方式来试验蒋家骏的太极拳功夫。当年淮阴的名拳师许文龙,习拳20年,精于少林拳,后又攻太极推手,与蒋家骏切磋技艺后,被其精妙技艺折服。次日他又电邀盟友王树春前来与蒋家骏再切磋,接触后他们对蒋家骏的太极夫十分钦佩,乃力邀蒋去淮阴传拳。这批小伙子后来也成为武术文化的传播者,他们在当地悉心传授拳艺,教育盲动者。以此方式拜蒋家骏学艺有全国各地的不少武术学好者,广东、安徽、河南、江苏、黑龙江等地都有。

由于有明师指点传艺蒋家骏的弟子学生在全国太极拳剑(推手)锦标赛和演武大会上,获得了喜人的成绩,其中弟子鹿士斌、吴华强、刘洪利、谢建军、姚士玉、冯太富、陈广友、陈正平、田有云等分获取金牌、银牌、铜牌,这对人们重新认识太极拳产生了很好的影响,使人们看到太极拳不但有套路、推手、散手等武功内容和完整的武学体系,而且太极散手的训练技击方法系统是相当完善的。

近些年来,蒋家骏在太极拳武学方面的造诣为越来越多的武术爱好者所认知,慕名来邀他去传拳和训练推手、散手者络绎不绝,蒋家骏总是热心指教,诲人不倦。

个人评价

人们赞誉蒋家骏为太极拳的一代名家,蒋家骏却说自己与洪均老师的武学底蕴与技击武艺相比,还相差很远,他总说自己是洪均老师不成材的老学生。这固然是他的谦词,但同时也反映出他不懈追求武学真谛,要把洪师及前辈优秀的武学武艺承袭下来,传播开去的决心。蒋家骏说虽然自己是60岁的人了,但还要不断地探究、实践,为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武术文化而尽毕生之力。

下载杨氏太极拳名家实战用法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杨氏太极拳名家实战用法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杨氏太极拳的收获和感想

    杨氏太极拳的收获和感想这是第二次选修傅老师的课了,第一次是大一二期的初级长拳,现在则是太极拳。傅老师一直是我喜欢的一个老师,她活泼豁达的人,总是面带笑容的,给人一种亲......

    杨氏太极拳心得体会梁小龙(5篇)

    杨振铎学练太极拳心得录 在练拳过程中,是否还应该注意些什么,我想还会有许多,以下再补充几点: 1、动作缓慢柔和,势势均匀,是杨氏太极拳很大的一个特点。它为武术、健身、疗病三者......

    如何练习杨氏太极拳云手

    如何练习杨氏太极拳云手/汪新华 杨式太极拳云手在杨式十六式、二十四式、四十八式、八十八式,及杨式传统八十五式等套路中均是一个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式子,它充分体现了杨式太......

    杨氏太极拳学习心得[精选多篇]

    练杨氏太极拳感想 杨氏太极拳,太极拳的一个流派,是由河北邯郸永年人杨露禅即其子杨班侯、杨健侯,其孙杨少侯、杨澄甫等人在陈氏老架太极拳的基础上发展创编的。杨氏太极拳拳架......

    杨氏24式太极拳动作要领范文合集

    杨氏太极拳24式 动作要领 2012年9月 杨氏简化太极拳二十四个动作分为八组,第一组包括三个动作:1、起势,2、左右野马分鬃,3、白鹤亮翅;第二组包括三个动作:4、左右搂膝拗步,5、收回......

    杨氏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教学设计

    杨氏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教学设计 中海小学 苏其平一、教学设想: 在本单元课程教学设计过程中,始终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响应......

    传统杨氏太极拳的85式练功口诀(范文大全)

    传统杨氏太极拳的85式练功口诀!! 混沌无极生太极, 面南起势揽雀西, 回拉单鞭提手南, 白鹤亮翅朝东展, 搂拗琵琶走循环, 搬拦捶打封闭按。 十字封裹面朝南, 闪身西北抱虎归......

    24式杨氏太极拳练习方法详解(一)

    24式杨式太极拳练习方法详解 第一式:起势 【拳名析义】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 由身体未动到身体起动的第一个动作,称为起势。本势代表由静到动的开始,象征由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