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互联网+课堂感想
“互联网+课堂创新”的方法
现代社会,信息技术在不断的发展,也推动着我们课堂教学向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不断靠近。互联网进入课堂已经是触手可及了。我们知道,互联网不仅仅能直观的在课堂中的使用,增加课堂的对比度,使很多抽象的概念更加的形象,大大的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而且,“互联网+课堂”这种模式带给了教师和学生更多的便利。那么,互联网怎样和我们的课堂联系到一起呢?
其实在我所带的班级中,很多老师已经开始使用手机APP软件,这种软件可以让学生通过课下观看软件中的微课视频,体验闯关游戏等方式参与职业生涯规划课中,不但能很好的预习了下次课的内容,而且能及时有效的复习上次课的内容。教师通过职得手机APP平台不仅可以使用二维码签到等方法更加科学有效的管理学生,例如,假期的时候,我校很多教师都可以通过手机平台查看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而且可以通过此平台发布测试题、调查问卷等方式更加准确的掌握学生的真实想法及对本课知识实际的掌握情况,便于对后续课程进行及时调整,采用更加切实可行的教学方式展开教学。
“互联网+课堂创新”让我们认识到,我们平时所做的教学工作其实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互联网成为改变我们生活的巨大推力,同时也是变革教育的一大契机。希望我们在这样的模式下,课堂游戏化,教育的方法更加智慧!
第二篇:互联网+课堂练习题
1、在举行“互联网+”的论坛上,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联合(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共同发起倡议,成立“中国互联网+联盟”。
2、(马化腾)在两会上提议,希望“互联网+”这种生态战略能够成为国家战略。3、2012年11月14日,(于杨)在易观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上首先提出了“互联网+”,并做了相关解读。
4、“互联网+”的本质是传统产业的在线化、数据化。(正确)
5、在互联网时代,信息化正在回归“信息为核心”这个本质。(正确)
6、连接是一种对话方式、一种存在形态,没有连接就没有“互联网+”(正确)
7、“互联网+农业”的特色在于通过平台服务与增值服务互补的服务化新业态,系统开辟农民增收的新方向。(正确)
8、“互联网+”将依靠创新驱动,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向产业服务化方向调整。(正确)
9、对于用户思维的理解,下列选项正确的是(B、C、D)
.A、让用户参与品牌传播是用户体验至上的法则运用
B、在品牌和产品规划层面,“草根群体”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是兜售参与感法则的运用
C、在中国,只有深耕最广大的“草根”群体,才可能做得出伟大的企业 D、互联网思维中最重要的就是用户思维。
10、互联网思维中最重要的就是大数据思维。(错误)
11、下列关于迭代思维,说法正确的是(A、B、C)
A、要从细微的用户需求入手,贴近用户心理,在用户参与和反馈中逐步改进。
B、快速地对消费者需求做出反应,产品才更容易贴近消费者 C、“敏捷开发”是互联网产品开发的典型方法论 D、力求产品完美,不允许有任何不足
12、增强全球连接能力、全球价值创造能力,带动一批骨干企业主题及产业联盟形成全球跨界融合能力,这是指“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民生)目标。
13、互联网+的源动力主要来自(A、B、C)
A、新信息基础设施的形成 B、对数据资源的松绑
C、基于基础设施的形成和数据资源的松绑而引发的分工形态变革 D、新的消费方式的变化
14、“互联网+”仰赖的新基础设施,可以概括为“云、网、端”三部分。(正确)15、2014年10月,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乌镇)举办。16、2000年3月10日,(海尔)投资成立电子商务有限公司,2002年开通电子网上商城,成为国内第一批试水电子商务的传统企业之一。17、2015年7月4日,经(李克强)签批,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
18、(1994)年4月20日,NCFC工程通过美国Sprint公司连入Internet的64K国际专线开通,实现了与Internet的全功能连接。从此中国被国际上正式承认为真正拥有全功能Internet的国家。、2007年至2013年是(传统企业互联网时代)。20、1999年8月,(邵亦波)创办国内首家C2C电子商务平台“易趣网”。
21、互联网发明于1969年,商业化始于1995年。(正确)
22、“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发展形态,已经成为中国创新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驱动因素。(正确)
23、(1986)年8月25日,瑞士日内瓦时间4点11分24秒(北京时间11点11分24秒),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吴为民在北京710所的一台IBM—PC机上,通过卫星连接,远程登录到日内瓦CERN一台机器VXCRNA王淑琴的账户上,向位于日内瓦的Steinberger发出了一封电子邮件。24、2012年12月7日,(习近平)在参观考察腾讯公司时指出:“现在人类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这样一个历史阶段,这是一个世界潮流,而且这个互联网时代对人类的生活、生产、生产力的发展都具有很大的进步推动作用。” 25、2015年3月13日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旗帜鲜明地指出: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26、2014年11月,(李克强)总理出席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时指出,互联网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工具。27、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将“互联网+”行动计划提升为国家战略。(正确)28、2015年12月16日,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开幕。29、2015年7月4日,经(李克强)签批,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
30、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生,源于(机械化)。
31、直接为人类提供产品或服务的互联网商业模式,称为互联网3.0时代,又称为消费互联网时代。(错误)
32、“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0的不同点有(CD战略思想的差异、战略基础的差异、战略措施的差异)
33、互联网+制造”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多样性价值和复杂性成本这对“收益—成本”矛盾。(正确)
34、从发展路径与用户积累途径来看,第三方支付公司的运营模式可以分为(AB)A、独立第三方支付模式B、依托于自有 2C、C2C电子商务网站提供担保功能的第三方支付模式。C、易宝支付D、支付宝
35、互联网金融并不是互联网和金融两个概念的简单加总。目前,“互联网金融”在全球还没有统一定义。(正确)
36、互联网金融是依托于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以及搜索引擎等互联网工具而产生的一种新兴金融模式。(正确)
37、按照互联网金融形态,在支付、信息处理和资源配置三大支柱上的差异,将互联网金融分为支付结算类、融资类和投资理财保险类等三类。(错误)(正确答案为八种主要类型)
38、农业电子商务服务交易服务是农民成为增收主体的关键。(错误)、下列关于影响教育质量的因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BCD)A、影响因素之一是硬件,包括校舍、操场、教室、课本、电脑等
B、软件,关键是教师的教学质量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C、对于硬件的差异,随着国家加大在农村教育上的投入,问题相对容易解决 D、软件之间的差异不好弥补
第三篇:互联网+课堂教学改革
互联网+课堂教学改革
大家下午好!我是龙口一中成宝雨。今天有幸与各位在这里共同探讨“互联网+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能够近距离聆听各位专家、领导的指教,备感荣幸。借此次会议的机会,也把我们学校在互联网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些探索与做法,与大家一起交流分享,恳请批评指正。
下面我准备从三个方面进行汇报:
一、课堂教学改革的源起
1.历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决定了我们必须积极探索教学改革。
我校始建于1892年,始称哈约翰学校,中国人叫“华洋书院”,后历经崇实学院、县立中学、胶东公学、北海中学、黄县一中、黄县中学、龙口第一中学各个时期,2008年龙口市实施学校布局调整,开始建设新校区,2011年11月原二、三、六中并入一中,新校区开始使用。学校占地435亩,建筑面积20.4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工703人,教学班121个,在校生6184人。学校实行分区管理,分ABC三个学区。三个学区作为三个相对独立的教学实体,既有竞争,又有合作,这样有利于调动老师们的积极性,同时避免了大级部在人员调配方面的不便,降低了高考的风险。多年来广大师生员工拼搏进取,奋发有为教育教学硕果累累,学校获得了一系列的荣誉称号。
120多年的发展史,铸就了龙口一中开放办学、锐意进取、多元发展的文化底蕴。历届领导班子在教育教学方面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均有所建树。崇实时期(1892——1923),学校“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已蔚然成风;县中时期(1923——1938),即首开“男女同校,知行合一”之先河;胶东公学时期(1938——),“学习战斗并举,知识实践结合”,培养了大量抗战建国人才;北海时期(1941——1949),“学好本领,接管天下”,成为师生的共同抱负;建国后(1949——),学校“五育并举,育人为本”,培养了数万合格人才。我们学校现任领导集体,也应肩负起历史的责任和使命与时俱进,有作为,敢担当,紧紧抓住学校发展的机遇。
2.学校“双发展”的办学理念,要求我们必须积极进行教学改革。
基于我校的办学传统和长期以来我们对教育教学的思考、探索与实践,早在2003年学校就凝练出“全员提高素质,全面加强管理,以师生健康发展为本,以内涵发展提升办学质量”的办学理念。近年来,我们不断丰富和完善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发展思路:形成了“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宗旨和“让每一位教师都享受事业成功的幸福,让每一名学生都经历成人成才的快乐”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强化“以师生健康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我们从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职业幸福感出发,致力于教育教学的多元化发展,成立教师发展中心、课程开发中心,采取各种措施搭建平台,努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近年来,我们充分利用中国教育学会单位会员的有利条件,邀请专家到校举办讲座70余场,与省内多所学校开展同课异构、跨校教研,积极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我们从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出发,致力于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发展,引入环球雅思,创办国际部,搭建“山东省教育厅留学中心国际教育基地”平台,与美国盐湖城高中缔结“姊妹学校”,建立国际教育合作关系;与南山职业技术学校联合办学,举办春季高考班;与高校联谊,共同培养拔尖人才;成立多个社团和兴趣小组,培养发展学生的特长,初步形成了“二主三维四素养”的课程体系。在实践中我们感到,要实现我们“双发展”的办学理念,必须从学校的实际出发,探索更适合我校实际的教和学的新途径。
3.不断探索教学改革面临的现实问题,告诉我们必须进一步进行教学改革。学习过程主要包括知识传输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我们的现状是:知识传输大都在课堂上完成,通过教师课堂讲授等方式来实现;知识内化过程则一般在课后完成,通过学生复习、做题和教师辅导答疑等方式来实现。长期以来课堂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课后环节又普遍弱化,导致教学效率低下。
早在2008年,我校就申报了“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有效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新课程教与学的研究》,试图解决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问题,该课题于2010年12月获得山东省教育优秀课题成果一等奖。随着翻转课堂的兴起2013年我校又申报了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重大攻关课题“翻转课堂与微课程开发研究”并成为实验基地,开始了翻转课堂的研究与实践。
在探索中我们进一步认识到,要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本质;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老师如何教是关键。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大部分教师的教学目标还是停留在教会学生“掌握知识”的层面上,还没有上升到让学生“学会学习”的高度。瓶颈是一方面教师的教学理念趋于传统和保守,虽然请了70多位专家学者到我校举办讲座,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缺乏连续性。
另一方面还没有找到一个让老师教得更加有效、让学生学得更加有效的更好的平台。多年来我们接触了很多像空中课堂、网校、OA;SPOS平台等网络资源。但使用起来发现存在一个共性的问题,搞网络的不懂教育、搞教育的不熟悉网络。(如北京11学校--换了几家网络公司)所以只有技术力量、资金投入、教育资源兼备的公司才能满足我们的发展及个性化诉求。
经过过多方考察、论证,最终在提升教师理论素养方面我们选择中国知网,2015年3月份与中国知网签订了服务合同,并在一中网站(www.xiexiebang.com)上建立了中国知网的超链接,建立龙口第一中学数字化图书馆。相当于全国的专家常驻龙口一中了。教学平台方面我们选择了新东方,确定利用联通4G网络、引进新东方智慧教育平台,进行学校课堂教学改革。
二、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改革需要勇气,更需要耐心。当然,改革的道路也不是一马平川,可以让我们随心所欲,势必会遇到各种障碍、阻力,需要在改革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改进、不断提高。改革之初,我们对改革过程中将会遇到的困难与挑战就做好了充分准备。我们在前期考察调研的基础上,多次召开各层次人员的会议,统一思想,广泛宣传,同时讨论实施操作的具体方案和实施过程中遇到问题的应对方案。学校领导班子经过反复研究一致达成共识,课堂教学信息化改革必须坚定不移地进行下去;但是不能急于求成,要考虑到师生、家长的认同情况稳步推进。
(一)充分准备 1.培训先行
(1)领导先期培训,营造改革氛围。2015年5月5日中小学数字图书馆(中国知网)山东办事处中小学部主任高红梅于在A区实验楼511对学校管理层和部分青年教师进行中国知网使用培训。与中国知网的合作给了我们强大的理论支持。让我们及时全面地了解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新动向,解决了我们理论上的一些困惑。
2015年8月15日为贯彻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理念,熟悉新东方智慧教育平台,方便工作的展开,我们联系新东方对学校管理层进行了智慧教育平台整体功能介绍。通过培训让领导干部对平台有了感性的认识。为改革的实施做好技术上的准备。
(2)领导参与,物色实验教师。8月25日,我校基于新东方OKAY智慧课堂实际落地使用,正式启动了教师教学信息化培训。为期三天的培训由新东方组织,高一高二骨干教师90余人参加培训,学校教学领导全程参与。通过培训,教师熟悉了智慧平台,我们也通过培训表现和考核结果选出了实验教师。
(3)锻炼实验教师,组建实验团队。9月1日至2日由选出的实验教师对高一高二所有教师进行培训,新东方技术人员全程协助。我们根据教师对平台使用熟练程度,个人参与改革的意愿情况等每个学区确定了1个实验班,每个实验班级由4名教师组成了实验团队,其中一人为核心成员,负责组织本班级改革实践,组织日常使用研究。
2.分阶段实施
实验班级确定后,9月15日我们在三个学区开始了实验。经过一个月的实验,我们于10月16日又选了7个班参与实验。又经过一个月的实验,大家思想和观念均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对平台的使用也更加熟练,课堂教学改革已经深入人心,没有参加改革的同学也迫切要求加入,在高一级部全面推进改革的时机已经成熟,11月16日高一剩下的24个班级全部加入改革行列。
(二)改革保障
为使课堂教学改革的举措落到实处,持续推进教学改革,形成课堂教学改革的新常态,学校采用了“活动推进”;“课题引领”;“评价激励等措施”
1活动推进
(1)开展磨课达标活动
2015年龙口市教研室出台了《关于深入落实课标要求,开展“磨课教研年”活动的实施意见》,结合我校教学实际,我们将磨课教研活动纳入校本研修体系,同时引进了课堂观察。我们将磨课活动分为两个阶段,一轮磨课安排在上半年以学区为主导,二轮磨课安排在下半年以学校为主导。在二轮磨课阶段高一级部突出对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推出了磨课达标活动。课堂观察也突出了对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围绕新的课堂教学生态组织教师开发新的课堂观察量表。每周由一个学区提供一节课堂教学改革重点示范课
(2)组织研讨会、讲座
每周组织学区负责人、高一年级主任及核心教师召开课堂教学信息化改革研讨会,由三个学区轮流主持,从教学管理、师生使用、问题研究三个面进行研讨;同时举办课堂教学改革教师讲座,由实验教师通过自己的切身体会进行案例分析,交流自己改革的体会感受及应用创新。
2.课题引领
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学校确定了课题引领的策略,要求教师申报校本小课题。学年初教师申报了25个课题,我们邀请了市教科所的专家对课题进行了筛选和可行性鉴定。最终对课题进行公示,确定了14个课题。为有效的保持高一教师参与课堂教学改革的积极性,推动管理层和实践层的持续深入研究。课题进行中,我们结合课题中期报告,对课题进行了补充和调整,突出了新的课堂教学生态下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
3.评价激励(1)规范性。
我们出台了《课堂教学改革奖励方案》(草案),从课堂教学改革组织和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两个层面,即平台课堂使用情况、“电子资源包”质量情况两个维度进行奖励。每学期举办“课堂教学改革优质课评选”和“微课制作大赛”(获奖截图),对获奖教师进行专项表彰。(优质课评选表格)
(2)科学性 实验之初,考虑到教师教学习惯的改变需要一定的强化和过程,因此我们在制定考评方案时,突出了使用的量。希望教师能够广泛、大量使用E学本进行教学,在使用的过程中真正了解E学本,喜欢E学本,改变教学习惯。我们利用每周一份基于后台数据分析的E学本使用评价报告,对教师的使用情况进行及时的表彰。三个学区27个备课组,表彰9个备课组,50名先进教师。及时肯定教师的付出同时树立学习的榜样。随着时间的推移使用率逐渐提升,经过近三个月的实践逐渐达到60%。这时教师的使用进入了一个瓶颈期,连续几个周使用率比较稳定。通过调研,发现教师的使用已经步入常态,一种新的习惯已经逐渐形成。
但是,多数教师仅仅把它当作了一个新的教学工具来使用,并没有研究如何创造性地使用E学本的功能服务教学,为此我们及时调整了评价方案。于本学期第二周开始规定对E学本使用率达到30%即为合格,引导教师当用则用,用则精用。增加了对课程资源、课堂教学、研讨交流的评价,引导教师将时间和精力转到研究上来。
我们考虑了评价激励的有效性。一方面,我们规定把校级奖励作为推荐上一级奖励的重要条件;另一方面,在教师评先树优等方面拿出专门指标用于专项奖励。
注:谈考核思路;谈专业发展投放指标思考
三、课堂教学改革的收获与反思 1.有效促进教师的教。教师:学生学习的引领者
(1)评价及时准确,教学更有针对性,优化了教学环节。课前教师将编制的导学案推送到教学平台,引导学生自习课先学;导学案可以是学新课准备知识的小题目;也可以是学新课的基本概念、定义(用填空等形式出现),也可以是简单的自测题。学生先学的学习结果,及时反馈于于教师空间。多数学生先学以后一定是似懂非懂的,教师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以学定教,设计问题与问题情境。
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通过随堂检测,直接呈现,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以学定教随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分层布置作业,进行限时测评。优化了教学环节和内容,使教学更有针对性,提高了课堂效率。
(2)教师专业成长的进步课程意识觉醒
教育资源平台提供了大量的学生学习数据,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归纳、研究是教师教学的依据。教师的教学不再依据已往经验,而是依据真实的数据分析。这样教师就逐渐由已往的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变。在这一过程中以往的经验将不断受到教学现实的挑战甚至否定,教师就在这一过程当中不断地思考、改变自己的教学,最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同时教育资源平台积累的大量真实的数据为教师的教研教改提供了鲜活的素材。
根据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传统的教学模式,师生把主要精力用于低层次的知识记忆和理解,教学过程注重知识的掌握,教师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削弱了个别辅导的效果,更不可能进行高层次的评价、创造。E学本的使用使得翻转课堂得以更好地实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成为可能。我们认为翻转课堂的本质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进行深度的学习。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先指导好学生的先学,再组织好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这样就需要教师整合个人、学校、平台、中国知网等各种教学资源,编制适合学生特点的导学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环节和内容。教师的课程意识开始觉醒,课程逐渐贴上了教师个人的标签。(3)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提升
一直以来蜡烛成了教师的象征,奉献成了教师的代名词。但教师也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家庭。只有平衡好工作和生活的关系,让教师的生活更有尊严、更有质量,才能让教师的工作更有效率、更有激情。新东方的智慧教育平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丰富的平台资源和校本资源,及时高效的习题处理及反馈功能,方便的个人资源推送功能让教师从机械的重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利用平台的远程学习功能对学生的自习课自主学习进行督促和辅导后,我们大量减少了教师的值班时间,教师有了更多的时间去读书、去思考、去创新、去享受生活。回归常态的生活方式,提高了教师的生活质量,反过来能够以更多充沛的精力和积极的心态投入教育教学。
2.有效促进学生的学。学生:积极的自主学习者
学习能力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是现代公民的基本能力,是人的生存发展之道。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探索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1.提高了学习兴趣。
教育资源平台强大的功能丰富了学生学习的方式,提高了学习兴趣。
(1)知识的图形化、图像化、视频化。(照片)导学案可以将枯燥的知识通过图形、图像、视频等变得更直观、更生动。理化生演示实验,结合标准的实验视频,可以让学生反复观看,在关键节点还可以使用慢放功能,更直观的展示实验现象。微观世界也可以通过图片、视频进行直观的的展示。
(2)学习的游戏化、竞赛化、趣味化。平台将刷题变成了闯关游戏,做题变成了荣誉PK。对于学生没有掌握的知识点,系统可以分组自动推送由易到难的补偿式训练题,做错了系统就自动切换回学习页面,学生进行知识学习,做对了系统就自动增加难度系数再推送一组。不同的组别赋予不同的级别。学生可以随时了解自己的级别,也可以了解同学的级别。这样学生的成绩不断地得到肯定,同时挑战的欲望也不断地被激起,已往枯燥的做题变成了有趣的竞赛。
2.满足个性化需求。
中国知网和教育资源平台提供的丰富的课内、课外资源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学困生可以在课后利用平台上的微课进行反复的补偿式学习,通过随机选择相关的练习题进行自我的达标检测。甚至可以与教师进行远程互动,寻求帮助。对于学优生,一方面教师可以推送更多的选学内容,增加知识的深度和宽度由学生选择;也可以精准推送相关知识提出个性化的要求,促进个性化发展。另一方面他们可以利用中国知网和平台丰富的资源依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培养自己的特长,进而影响自己未来专业的选择。
3.拓展了学习的时空
去年在青岛召开了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国家主席习近平的贺信中,强调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通过周末的实践,我们认为E学本是一个很好的载体。
寒假期间我们进行了远程学习的探索。由教师定时发送教学资源,学生通过E学本在家里学习。教师网上管控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与学生沟通,督促学习、答疑解惑。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4.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课堂教学环节的优化,翻转课堂的实现。丰富的学习资源,时时、处处可学学习环境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尤其是错题本功能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抓手(烟台教科院王旋院长),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虽然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有了一些收获,但正是这些收获让我们明白课堂教学改革没有终点,伴随着收获的还有越来越多的困惑。
课堂教学改革进行到现在我们愈加感受改革需要理论的支撑,从领导到教师,理论素养亟待提高。教师的教学理念需要转变。平台不仅仅是一个教学工具,更是构建教育新生态的重要支撑。改革缺乏大的视野和理论的高度,教师仍然停留在对平台的使用研究,则很难深入到研究新的教育生态环境下学校、教师、学生发生的变化和应对的措施。虽然在教与学的研究上我们的教师课程意识已经觉醒(初步、少数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非一日之功)得到提升,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实践的深入,我们深深地感受到课堂教学改革没有终点,未来五年我们将通过中国教育学会和新东方继续邀请国内专家学者来我校开设讲座、指导改革,与中国知网进行深度合作,充分发挥其功能。同时与国内有志于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学校建立联系,组成联盟。一起探讨,携手实践,共同提高。
我们准备申报省级甚至国家级十三五课题,用课题研究持续推动改革的细化和深入。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各位同仁,我们学校的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刚刚起步,却显示出了强大的吸引力、凝聚力和生命力,得到师生的广泛认同和家长的大力支持。这一切的背后是我校从领导到教师的辛勤实践与付出,中国知网也默默地为我们提供了理论上、实践上的支持。改革过程中的磨课研究、课堂观察、课题引领、评价激励、教师备课等我们都从中国知网上受到过启迪,获得过灵感,吸收过资源。最后也借此机会向中国知网表示感谢。
第四篇:感想《互联网时代 》
辽宁大学
《互联网时代》观后感
学院:历史学院 专业:档案学 班级:档案二班 姓名:杨真真
学号:120202223
《互联网时代》观后感
——未知>已知
姓名:杨真真 班级:档案二班 学号:120202223 在辽无边际的宇宙中,包括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等众多星系,这仅仅是我们已知的世界。除此之外还有很大部分我们从未涉及的范围,它们的范围之大我们甚至无法想象,这是我们未知的世界。而我们人类活在浩瀚的宇宙里,漫天漂浮的宇宙尘埃和星河光尘,我们在茫茫宇宙之中是比这些还要渺小的存在,我们都是小小的星辰。我们人类在斗转星移面前无能为力的,在自然灾害面前我们束手无策,在云起云落之中感受岁月逝去,我们已知的要远远小于我们未知的,那些未知的世界还等着我们去一步步地去探索。
从互联网的诞生说起,互联网的诞生并非是一个完美计划的结果,互联网的创始人也绝不会想到它能有目前的规模和影响。在互联网面世之初,没有人能想到它会进入千家万户,也没有人能想到它的商业用途,因为产生互联网的最初动机是来源于美苏冷战这一政治原因。在美国,20世纪60年代是一个很特殊的时代。60年代初,古巴核导弹危机发生,美国和原苏联之间的冷战状态随之升温,核毁灭的威胁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话题。在美国对古巴封锁的同时,越南战争爆发,许多第三世界国家发生政治危机。美国联邦经费的刺激和公众恐惧心理的影响,特别是前苏联制造出名为“史伯尼克”的第一颗人造卫星被送入太空的这一消息更是震惊了全美国人民,这无不说明科学技术的竞争越来越成为国家竞争的焦点,只有保持了科学技术上的领先地位才能够决定将来战争的胜负,这刺激了美苏之间的冷战从战场上转入实验室,“实验室冷战”也开始了。而科学技术的进步则取决于互联网领域的进步。于是即刻美国决定建立国防高级研究计划署,简称“阿帕”,获得国会批准的520万美元储备金和2亿美元的项目总预算,这相当于中国当时国家外汇储备的三倍,互联网技术就产生于这项拨款之中。
互联网是怎样的一张网?这个网中所有的所有节点都是平等的,节点的增多,网络的扩张,每一个新加入的节点都会让已有的节点和网络的能量得到相应的扩张,所有的你都让我变得更强,所有的我都让你变得更加有效。在人类信息交流的世界里,处于特权地位的中心被解构了,每一个独立的个人和每一个恢弘的机构划时代的都有了同等地位。这种互联网造就的全社会的互联,使全世界形成了一个“地球村”,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交流的状态并没有进入当时互联网创造者的视野。互联网从最初的军事领域走入千家万户,仿佛是一种偶然,但实则是一种必然。我们仿佛处于一种“无知”的状态创造了互联网,但是如今看来却是如此明智,因为它造福的是全人类。互联网只有把多数人多数领域互联起来才能使这张网扩大以致覆盖全球,它的价值才能真正体现,才能真正称之为互联网,若是它只局限在狭小的领域内,那么就只能在自己的狭隘天地内孤芳自赏,又怎么体现互联网的价值?所以今天的互联网时代是冷战时代的一个不完美的计划结果,但是却带来了我们意想不到的结果,我们不能不说它是完美的。
互联网是全球性的,这就意味着我们目前使用的这个网络,不管是谁发明了它,它是属于全人类的。但是互联网的诞生并不是一个顺利的过程,它是一代人努力创造的结果,过程中充满着艰辛与不易,但同时这个过程也充满着人性的光芒与伟大。互联网的使用包含着的许多技术手段,它不是一个人发明创造的,但是在这些技术的支持下我们可以随时随地自由地使用互联网,正因为这样我们不应该不怀着尊敬感激的心态去使用互联网,更应该去感觉那些发明和促进互联网发展的伟大人类。2012年伦敦闭幕典礼上,创造了万维网的博纳斯·李,被邀请到场敲击出他对全世界的高贵情感:“this is for everyone”。他发明的万维网利用超文本和超媒体技术使人们浏览的网页不在单调乏味,而是具有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体,但是他却放弃申请专利而是把这项技术无偿奉献给人类。罗伯特·泰勒,拉里·罗伯茨,温顿·瑟夫,罗伯特·卡恩,罗伯特·梅特科夫,伦纳德·克兰罗克,这些创造了互联网的伟大人类,鲜花和掌声应该属于他们,也属于每一个互联网时代致力于研究的贡献者。
互联网作为人类目前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给人类的发展进步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带给了我们方便、快捷、娱乐、利益等多方面的东西,但作为一把双刃剑的同时也给我们的生活甚至国家安全带来了威胁。创造互联网的初衷未必是好的,但是它带来的影响无疑的是巨大的,也的确带给了我们前所未有的体验,创造的价值超过了以往的任何时代,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一些潜在的、人为的弊端也日益暴露出来。互联网加速了世界范围内的人才流动和财富流动,而发达国家掌握着科学技术的核心部分,同时也是人才与财富的聚集地,他们利用自己所掌握的技术、人才和财富资源,不管出于无意识还是有意识,都对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造成了阻碍制约作用,拉大了全世界范围内的贫富差距,不利于世界的稳定和谐。依靠网络技术建立起来了许多社交媒体、交友网站等,人们在这些网站上交流沟通,拉近了人与人、人与世界的距离,使世界形成了一个地球社交圈。但是也导致了许多人患上了“网络社交成瘾症”,许多人每天一打开电脑,第一时间就打开社交网站,拼命刷屏发状态;在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也要挤出时间在微博上徜徉,担心自己几个小时不上就被滚滚信息潮流抛在后方;遇到网络连接出问题,上不了这些网站的时候,时刻都心神不宁,坐立不安,满脑子想着好友们在网上又更新了什么好玩的内容„„,就是因为这样我们漠视了与身边人的交流,让友谊亲情变得肤浅冷漠,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变成了亲人朋友就在身边而自己却在玩手机,人们在网络社交中一起孤独下去。而更多人尤其是青少年沉溺于网络游戏中无法自拔,幻想拥有游戏中的第二人生,导致亲情冷漠,学业荒废,甚至从此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造成了一个家庭的破碎,这也更造成了一个社会的悲哀。
除此之外互联网犯罪行为也遍布全球,木马病毒随时可以侵入个人或是政府电脑系统导致一个国家甚至全世界范围内的网络瘫痪;恃才放旷的黑客们,自诩拥有超强的电脑技术,暗地里不留痕迹地从事经济和政治上的犯罪;在网上发表具有伤害性、侮辱性和煽动性的言论、图片、视频的网络暴力行为,对当事人造成名誉损害和心理伤害,而且它已经打破了道德底线,往往也伴随着侵权行为,亟待运用教育、道德、法律等手段进行规范;美国秉持霸权主义,梦想称霸世界,众所周知,近年以来持续发酵的“斯诺登事件”,给全世界人民上了一次公开课,让大家了解了美国这个互联网大国是如何利用网络监听多国机密来进行苟且之事,使人认识了网络的可怕一面,也使各个国家日益关注网络安全,认识到网络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互联网时代的信息技术公司,例如谷歌、脸谱等等,它们一方面代表着新时代的智慧巅峰,是许多就业青年的向往,成为大众服务的开创者,但是它们也是一定意义上的侵犯者,多次成为诉讼台上的被告,成为人们爱与恨的交点,这是因为他们缺乏市场理性,面对巨大利益的驱使,设立隐私政策机构、隐私顾问等私密机构,把他人的隐私视作无物,随意扫描泄露用户信息,名义上的免费变得如此昂贵,因为这些免费的东西总要有人来支付。因此它们经常成为国际诉讼台上的被告,同时也承担着巨大的金钱赔偿。
在互联网时代,物理上的防护并不等于安全保密,因为在互联网中没有什么是可以被隐藏的,所有的东西都被透明放大,一个人的所有信息都可以在网络中被找到,他的一生在网络中永远不会被遗忘,而他也因此得到了“永生”。更可怕的是一个人可能因为他的少不更事而被网络记录下来,而因此使他拥有的全部失去,使完美的一生不再完美。自由是网络时代的代名词,但是个人、公司、国家的追踪监控使这份自由变得寸步难行。
十八世纪的欧洲法国爆发了启蒙运动,运动中的两位代表人物——伏尔泰和卢梭展开了一场关于进步问题的激烈讨论。伏尔泰认为进步是启蒙的基石,启蒙的旗帜是理性;卢梭则认为进步到来了人类的退化,理性是感性的压抑,进步是人与自然的背离。这场争论没有对错,没有结果,也没有屈服者。联系到互联网的发明,互联网的发明无疑是时代的一种进步,但是它却给国家社会和个人带来了如此多的不良影响。我们不能说互联网的发明是一种错误,是网络技术时代放大了人们的恶念,就像枪支是无罪的,有罪的是扣动扳机的人。而在网络世界中,你我或许都是杀手。
网络是虚幻的,因为除了一个信手拈来的“网名”,别的是真是假,谁也无法知道。交流的,是手指间跳动的字符。关掉机器,什么都没有了,面对的,只剩下一面冷冰的屏幕。所以比尔·盖茨说,在互联网上,没有人知道坐在屏幕前的是一只狗。网络是真实的,因为它为人们构筑了一个实现真实自我的空间,可以没有掩饰,不需顾忌,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想说就说,脱去现实中经常不得不戴的面具,在网络中找到了一块自由的空间,实现渴望,并希望得到真实,甚至延展到生活中。但沉迷于虚幻,必然溺死于现实。
美国,赵承熙,一个据称沉醉于网络暴力文化的韩国孩子枪杀了32个人后举枪自尽;沈阳,一个年仅16岁的孩子在娶了100多个“网络老婆”后,看破红尘准备自杀。是人类在控制互联网还是互联网在控制人类?答案似乎很简单,网络的缔造者应当便是控制者。但如果是人类在控制互联网,那为什么有些人受了网络的刺激,就要杀人或者自杀?两个少年的例证似乎表明,一些像他们一样的孩子正在被互联网所控制并误入歧途。有人因此痛恨互联网,说它才是真正的杀人凶手„„我说不是,网络仅仅是工具,它不会杀人,而凶手其实就在你我中间。
在网络的虚幻和现实中游走的我们,不经意间让互联网无限地膨胀着,夹杂着善念与恶念——在发帖子的时候,你是否骂过街?在聊天室里,你是否对不良信息视而不见?在论坛里,你是否转载过那些刺激视觉的图片、视频?在虚拟世界中,你是否准备拓展第三类情感„„我们在赋予互联网活力的同时也在合力塑造另一个变态的扭曲的网络世界。因为哪怕你只动过那一点点的恶念,它就会通过互联网像滚雪球一样形成恶的集合体。
应用技术手段我们可以建造一个庞大的网络帝国,但它起始的时候却只是长长的电缆和一些终端。赋予它生命的是电缆所连接的各个终端前敲击键盘的每个互联网用户。作为交流的工具,是每个利用互联网发泄情感的人最终让网络变得情感丰富、乐趣盎然,当然也有虚伪、欺骗、滥情甚至暴力交织在其中。正是这些不健康的“附属产品”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网客。而那些意志薄弱的人和根本还没有形成正确世界观的孩子很可能会因此走上歧途。
网络并不具备“杀人”的行为能力,是我们教会了它“杀人”。我们在网络这张可以无限放大的白纸上涂涂抹抹的时候,尽量不要把垃圾留在上面。否则,你我小小的不善举动就会慢慢汇聚起来形成一把杀人刀子。不管你的鼻子离显示器有多么的近,只要你手指不动,你就保持着与网络恶行遥不可及的距离„„
个人缺乏约束,国家社会的防范机制也总是迟于犯罪行为,网络中的不良行为往往超越了道德和法律底线但总是不能及时遏制,结果总是导致网络犯罪活动频发。各国逐渐认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纷纷采取一些保证网络安全的措施,例如开展网络警察网上巡逻活动、颁布网络安全规划等。但是互联网中的犯罪活动有时候并不是局限在一个国家的范围之内,有些甚至跨越多国。那么在针对如何治理互联网这一问题上,不仅只需要一个国家的努力,更需要多个国家开展广泛的合作,进行全球性的治理。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鲁炜在ICANN第50次大会中所做出的名为《共享的网络 共治的空间》主题演讲中提到的七点共识表达了中国的互联网态度。而各个国家面对这些挑战与威胁,唯有团结力量,达成共识,共同处置,七点共识就是很好的参照和遵循。老子曾说过:“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世界人民共享的网络空间,需要世界人民进行共治,以“七点共识”为基础,让网络更好服务人类。
互联网时代不属于它的创造者,也不属于强者,它属于互联网时代中的每一个普通人,互联网时代就是每一个人的时代,就是“你”的时代。每一个人的力量都是那么的弱小,但是约等于无限小被无限多地汇聚在一起,意味着任何可能,微小的个体是能创造出奇迹的,这就是互联网时代的资源公式。互联网可以激发我们个人的创造力和激情,我们的每个人的微小能量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汇聚形成扭转时代的巨大力量。互联网的今天等着我们去改造,网络上的违法犯罪行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去制止和举报,一些谣言和虚假信息我们有义务去辨识,并且有义务不去传播扩散等等。互联网的明天也等着我们去创造,一些创意也许就在不经意间被激发出来,一些技术也许就在我们的网上交流时被碰撞出来。我们都是互联网时代的主人,互联网时代就是我们每个人的时代。
这世界总有许多我们还不了解的东西等着我们去探索发现,我们目前所掌握的只是这世界的小部分,未知的总是大于已知。互联网被我们人类所发明创造,但是它还有太多的问题等着我们去解决,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互联网因为它三个W的万维网特征,使其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无处不在,而且将来必定还会有飞速发展,如何将其锋利的一面用好,开疆破土,探索未知,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需要我们共同努力;而如何避其锋芒,防止危及人们正常生活、国家正常交往、人类发展进步也是摆在所有国家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更需要每个国家、每个领导人、每位网民的努力。
第五篇:互联网时代感想
,,m《互联网时代》观后感
《互联网时代》是中国第一部、甚至乃至于也是全球电视机构第一次全面、系统、深入、客观解析互联网的大型纪录片,是中央电视台继《大国崛起》、《公司的力量》、《华尔街》等之后的又一部力作。
蒸汽机和互联网是两项划时代的发明。蒸汽机的发明,以蒸汽机为核心的开展的工业革命,使得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工业化社会的到来,人类社会生产方式出现了巨大变革,从工厂手工业到公司,资本爆发出惊人能量。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社会结构正在经历慢慢洗牌的阶段,每个领域,正在经历不同程度的变革。
1957年10月5日,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区卫星。同一时间段,美国加强了在科研项目上的投资,于是就有了著名的“阿帕项目”,由互联网之父之称的罗伯特.泰勒主持。从拉里.罗伯茨的拉里路线计算机之间的连接到伯纳斯.李创造万维网连接所有人,真正的信息交换才得以实现。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伯纳斯.李出现在开幕式上,开幕书第六章开始之后,蒂姆·伯纳尔斯李出现在场地中央,他在键盘上敲出一行字,此时大屏幕上显示“This is for everyone”,意喻万维网是送给世界上每一个人的礼物。此时解说也说到,难道我们不应该感谢他吗?正式有了互联网的出现,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变得更近了。
1991年,全世界只有20万人使用互联网,到2014年,全世界30亿人与互联网产生联系。互联网如此强大,背后的推手是公司。美国的车库文化诞生了很多时间著名的公司,雅虎,谷歌,苹果,惠普,脸谱,亚马逊等等。《互联网时代》中。创建公司的篇幅很多,创立之初雅虎的过人之处就是导航网页浏览搜索引擎,是没有盈利模式的免费服务,在雅虎公司的发展过程中,斯坦福大学和以红杉资本和孙正义为代表风险投资扮演了重要角色。而有的发明创造完全是出于个人兴趣爱好和需求,比如ebay,电子邮件,网络摄像头,而当它们出现,人们意识到这些技术的实用性,这些技术便得到大众的认可。美国的大学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很值得研究,很多公司就是诞生在大学里,而大学运营的经费也都是来自企业捐助。斯坦福大学陆续的建立了斯坦福工业园一期,二期,三期,便形成了世界闻名的硅谷。脸谱,谷歌,思科,雅虎等公司的成长离不开风险投资的资本支持,风险投资给予公司发展的源动力,而公司以巨额利润回报投资人。中国的很多企业创立的启动资金都是来自外国的风险投资机构,搜狐,阿里巴巴,百度,腾讯都是受益于风险投资。仅在1996年,风投在互联网方面的投资就占总风险投资总额的60%,今天,各种风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正是互联网,使得人们意识到个人智慧与巨量的资本有同等甚至更高的地位。
互联网在经济领域引发各产业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建构。对比传统工业时代和互联网时代,不同的分工协作方式、产业链关系、消费与生产的关系等,我们可以看到互联网如何改变、解构原有的价值链条和产业格局,创造全新的产业生态和经济模式。互联网带来的效率变革,必然同时给人与机器的赛跑提出新的时代性命题。过去的技能面临报废,曾经的岗位日渐消失,这是互联网重组整个人类社会经济生活后创造的一番不知善恶的成果。互联网的另一贡献就是影响互联网时期企业新文化的塑造,企业文化更加注重维护个人的个性和地位。互联网时代全球化生产走向产业网络化,诞生了新模式企业网络企业,依靠互联网带来的便捷的协作联系,全球资源的整合,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互联网时代改变了人们的社交方式,充分挖掘分享的价值。2014年流行一个词,叫粉丝经济。尤其是在手机行业,各种米粉,果粉,o粉,改变了传统的手机营销方式。当今互联网第一手机公司小米,员工中仅仅与粉丝沟通的就占了一半。互联网时代的社交,每一个人都是主角,都是创造者。互联网使信息突破时间,空间的阻隔,信息的能量更能凝聚共识,产生社会能量。或许仅仅是个人的一个想法,在互联网上可能得到更多人的共识,产生共鸣,形成更大影响力。互联网时代电商崛起,更多的互联网公司都采用O2O模式。电商时代,电子商务不仅仅靠互联网技术,还要有互联网思维,如何通过互联网技术更好的提供用户体验,如何依靠网络更好的维持与消费者的沟通,是必修课。都说大数据时代,企业决策变得更准确,大数据提供的信息支持,比市调作用更大。但是,互联网时代依旧有许多令人忧虑的地方,大数据时代的数据泄露,造成的损失更大,网络犯罪,网络诈骗依旧是难题。隐私,是人类精神秩序、自我尊严的基本体现和保障。在互联网时代,使用网络和获取服务常常会以牺牲隐私为代价。在保护与出让的博弈中,在选择个性服务还是保留隐私的两难中,一个近乎全透明的时代环境渐渐到来,人类的隐私变得脆弱不堪。这是伴随网络发展将长久存在的挑战,网络在便利人们的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伤害了人类。但是,时代总是在进步,人们需要建构新的隐私观念和保护制度,来适应一个全新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