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推动科学发展当践行毛泽东的“群众利益观”

时间:2019-05-12 07:55: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推动科学发展当践行毛泽东的“群众利益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推动科学发展当践行毛泽东的“群众利益观”》。

第一篇: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推动科学发展当践行毛泽东的“群众利益观”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老百姓过日子无非就是衣食住行、升学就业、求医看病&&但正是这些一桩桩小事的相加、一件件具体利益的积累,构成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以,关心群众利益,就要从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小事做起。小事之中有民心,小事当中有大局。一件件小事积累起来就是社会的大问题,一旦出现纰漏,就会影响社会稳定、影响发展大局、影响民心凝聚。

在革命斗争的艰难岁月里,解决群众利益的物质条件很差很困难,但我们党和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仍然能够处理好那个时期的中心任务与群众利益的关系,时时、处处想到群众的衣食住行。给老百姓干好事、办实事;帮老百姓解决实际困难,替老百姓谋利益。老百姓从心眼里信任我们的党,拥护、支持党的事业,使我们党靠这种与群众的鱼水之情打败了国内外敌人,建立了新中国。

可见,群众愿望、群众利益,无论何时何地都轻视不得,忽略不得,淡忘不得。历史发展到今天,党的中心任务变了,群众利益所表现出来的问题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毛泽东同志所倡导的一定要每日每时关心群众利益的执政观不能变。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正面临着科学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繁重任务。群众利益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能否实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力军,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决定意义。人民群众能否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根本上取决于他们的利益能不能得到实现。只有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把他们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才能获得最广泛最可靠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有的领导干部虽然在各种会议上慷慨激昂,把关心群众利益喊得震天响,可一遇到群众反映的具体问题或实际困难,往往能躲则躲,能推则推,不仅自身形象在群众心目中大打折扣,也伤害了群众的感情。

因此,笔者认为,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今天,重温毛泽东同志的一定要每日每时关心群众利益的教诲,使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党的事业的兴盛须臾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参与和支持。无论时代如何变、条件怎样变,面对群众的疾苦和困难,绝不能漠然、马虎、懈怠,而要以最真的心、最深的情、最大的力,解民之忧,排民之难,谋民之利。惟有如此,才能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我们党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支持和拥护,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第二篇: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推动科学发展当践行毛泽东的“群众利益观”(最终版)

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推动科学发展当践行毛泽东的“群众利益观”

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推动科学发展当践行毛泽东的“群众利益观”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老百姓过日子无非就是衣食住行、升学就业、求医看病……但正是这些一桩桩小事的相加、一件件具体利益的积累,构成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以,关心群众利益,就要从“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小事做起。小事之中有民心,小事当中有大局。一件件小事积累起来就是社会的大问题,一旦出现纰漏,就会影响社会稳定、影响发展大局、影响民心凝聚。

在革命斗争的艰难岁月里,解决群

众利益的物质条件很差很困难,但我们党和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仍然能够处理好那个时期的中心任务与群众利益的关系,时时、处处想到群众的衣食住行。给老百姓干好事、办实事;帮老百姓解决实际困难,替老百姓谋利益。老百姓从心眼里信任我们的党,拥护、支持党的事业,使我们党靠这种与群众的“鱼水”之情打败了国内外敌人,建立了新中国。

可见,群众愿望、群众利益,无论何时何地都轻视不得,忽略不得,淡忘不得。历史发展到今天,党的中心任务变了,群众利益所表现出来的问题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毛泽东同志所倡导的“一定要每日每时关心群众利益”的执政观不能变。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正面临着科学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繁重任务。群众利益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能否实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力军,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决定意义。人民群众能否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根本上取决于他们的利益能不能得到实现。只有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把他们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才能获得最广泛最可靠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有的领导干部虽然在各种会议上慷慨激昂,把“关心群众利益”喊得震天响,可一遇到群众反映的具体问题或实际困难,往往能躲则躲,能推则推,不仅自身形象在群众心目中大打折扣,也伤害了群众的感情。

因此,笔者认为,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今天,重温毛泽东同志的“一定

要每日每时关心群众利益”的教诲,使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党的事业的兴盛须臾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参与和支持。无论时代如何变、条件怎样变,面对群众的疾苦和困难,绝不能漠然、马虎、懈怠,而要以最真的心、最深的情、最大的力,解民之忧,排民之难,谋民之利。惟有如此,才能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我们党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支持和拥护,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第三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加强信访工作推动科学发展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加强信访工作推动科学发展

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是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重要保证,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的迫切需要,是加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思想作风和执政能力建设、保持和发扬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我认为,学习是基础,实践是目的。要模范实践科学发展观,首先必须改进学风,认真学好学懂科学发展观,切实提高学习实践的实效不断推进信访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建立信访工作新机制、新格局、新秩序,对推动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要建立健全信访工作机制,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不断推动科学发展。

强化认识,准确把握信访工作定位。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准确把握新时期信访工作的定位和重要作用。第一,作为实现公民监督权和诉求表达的重要途径,信访制度仍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在倡导依法治国的条件下起到了“补丁”的作用,是社会矛盾的减压阀。可以说,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第二,和谐社会也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它不是不产生社会矛盾,而是产生的社会矛盾能够通过有效机制得以化解。一个畅通的民意表达渠道无疑是形成规范、有序的信访秩序的基础。随着公民权力主体意识和政治参与积极性的不断增强,各级信访工作部门也应当树立起法治政府、有限政府和责任政府的观念,由管理思维向服务意识转变,由秘书型向职能型转变。第三,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分析现阶段的信访矛盾还不能只看数量,更要动态地分析其结构以及变化发展趋势,将信访工作置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用长远的眼光看待信访工作,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来做好信访工作。

加强领导,全力构建统一有效的大信访格局。做好新时期的信访工作,必须坚持党委、政府统一领导,职能部门各负其责,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信访工作不只是信访部门的工作,是需要各级各部门齐心协力、共同做好的工作。必须健全信访工作责任制、完善信访目标管理考核制度,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一岗双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坚持党政领导干部阅批群众来信、定期接待群众来访、带案下访和包案处理信访问题等制度,切实发挥好信访部门“参谋、协调、落实”的主体作用。

大力加强基础工作,强化信访问题排查化解机制。预防和解决基层发生的信访问题,县级是关键。绝大多数信访问题发生在基层,又大都是通过基层党组织可以得到解决的。要把信访工作的重心从事后处理转移到事前排查化解上来,做到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及时化解矛盾,就地解决问题。从表面上看,群众信访反映的问题都是琐碎、繁杂的小事,而对信访人来说,是大事、难事。这些事,事事连着家事、国事,事事系着人心、民心。办好群众的信访事,就能为党赢得一片民心,为社会增添一份和谐。

加强督查督办工作,确保信访工作制度的落实。建立完善督查督办机制是解决信访问题的关键环节,要着眼于建立大督查机制,充分发挥党委和政府督查部门、信访督查、联席会议和各专项问题工作小组的作用,采取挂牌督办、专项督办和跟踪督办等形式,加大对重大信访问题的督办力度。要实行信访督查督办通报制度,定期通报信访事项的办理情况,把信访督查督办工作落到实处。要积极探索督查工作规律,在全面提高督查效能上下功夫,认真履行好《信访条例》赋予信访部门的职责,增强督查实效,采取联合督查、专项督查等形式,推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信访突出问题。

有效整合各方力量,形成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长效机制。要整合工作资源,积极动员社会力量重视信访工作,把“统一领导、部门协调,统筹兼顾、标本兼治,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落到实处。要进一步完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式方法,推进县、镇、村三级人民内部矛盾调处中心建设。建立健全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大力构建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相结合的“三大调解”工作体系,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更多采用调解方法化解社会利益矛盾。充分发挥政府主导的行政复议化解行政纠纷的作用。组织协调工青妇等群众组织、人民团体和其他社会组织、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老党员、老干部和律师等各方面的力量参与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

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和方法。信访工作新事多、难事多,如果机械地套用传统模式,简单地依赖惯性思维,就难以开创新局面。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要求我们必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需要,充分运用典型引路的方法,用重点突破实现整体推进,必须坚持抓重点带一般,用改革的精神和创新的办法,努力破解信访难题,探索规律,努力提高新时期信访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信访队伍。信访部门作为党委、政府专门设立的受理人民群众投诉、请求的机构,应当有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以前那种“老弱病残干信访”的做法必须转变,真正按照中央的要求,力争培养一支政治坚定、纪律严明、办事公道、作风优良、业务熟悉、经验丰富的信访队伍。在人员编制受限的情况下,可选派后备干部到信访部门挂职,既锻炼了干部,也充实了一线。

第四篇:深入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深入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公安县人民法院 陈平

现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深入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谈几点自己的心得体会。

我认为,合格的法官不是终身的。大家都知道不进则退的道理,昨天的合格法官、优秀法官,今天不一定合格,更不一定优秀。只有与时俱进,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不断地学习和探索,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法官。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法官,我认为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努力。

首先,法官必须不断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承担着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维护正义的神圣职责,只有具备完善的人格,勇于面对压力的法官,才能成为适应社会需求的合格法官。法官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乃至一言一行,都会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在群众中产生各种不同的影响。因此,我们要时刻注意自身道德情操的修养,通过开展审判活动,领悟做人的道理,完善自己的人格。

其次,法官必须做到博学多才。法官是国家法律的执行者和公平正义的维护者,如果没有专业的法律知识,没有娴熟的审判技能,没有丰富的社会科学知识,就很难胜任审判工作。法官的博学多才,首先表现在对法律的精通与知新方面。精通,就是要掌握法律的基本理论,了解法律产生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以及发展趋势和社会作用,掌握法学原理,探究法律要旨,理解和领会立法意图。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要抓住要领,运用自如。知新,就是要学习和掌握新颁布实施的法律法规。当代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科学知识分化急剧,新陈代谢迅速,作为调节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法规不断出台,新的法律知识越来越多。这就要求我们要吸取新信息、新知识、新理论,掌握新法律,新要求,不断充实自己,丰富和完善法律知识。专业知识的精通与知新,要求我们必须始终自觉地坚持学习,始终站在法律的前沿。此外,一名合格的法官还必须掌握丰富的社会科学知识,既要掌握自然科学常识和逻辑学、心理学、法医学方面的知识,又要掌握语言学、文字学和文学写作方面的知识,还要握历史、地理、人文科学等方面的知识。从某种程度上讲,一名合格的法官就是一部汇集百科的科学词典,只有博学多才,才能细察万象,明断是非。

第三,法官必须做群众的贴心人。维护公平和正义,保护国家、集体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是法官的神圣职责。只有让广大人民群众信任法官,才能树立起法律的威信。因此,我们要通过开展审判工作,努力缩短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情感距离,用自己的全部行为教育广和引导大人民群众学法、知法、懂法、守法。要善于了解群众的最关心的问题,善于解决群众最急需解决的困难,要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体谅他们的难处与痛苦,切实为群众排难解纷,切实保护群众合法权益,做广大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第四,法官必须做到与时俱进。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时代的日新月异就是我们面临的第一挑战。执法观念、工作方法、专业知识、业务能力都必须紧随时代的车轮,不断地更新、拓展、充实和提高。我们要勇敢地摈弃旧事物,勇敢地接受新事物。要敏锐地了解新思想,认真地研究新理论,迫切地学习新知识,不断地提升自身素质。大浪淘沙,真金百炼,去除外在约束之后,更需要的是心灵的准绳,这种准绳,对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职责而言,不能一概而论,但我认为,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有一点是不变的,那就是我们只有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社会的发展,与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树立法律意识、民族意识、社会意识和责任意识,才不会迷失方向。

总的说来,我们要时刻按照优秀法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确立创新意识,善于动脑,勤于思考,开拓进取,始终站在时代的潮头,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审判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目前,我们首要的任务是要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理解和把握其深刻内涵,并贯彻到审判工作之中。要在转变观念中破解难题,要在更新思路中转变发展方式,要把解放思想体现在具体工作中,落实在解决问题上,要做到“六克服六增强”,即:克服骄傲自满意识,增强忧患意识;克服因循守旧观念,增强改革创新意识;克服无所作为的精神状态,增强奋发有为的意识;克服急功近利思想,增强打基础增后劲的意识;克服安逸享乐思想,增强艰苦奋斗意识;克服片面狭隘思想,增强顾全大局意识。要深刻分析自身优势与不足,以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推动新一轮大发展,争当思想解放的模范和与时俱进的模范,争当践行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先锋,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符合时代进步要求的合格的人民法官。为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五篇:践行科学发展观与个体科学发展

践行科学发展观与个体科学发展

孙英涛

摘要:“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作为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取向和本质要求,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并把前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作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是当代中国对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创新应用和发展。因此,实现社会个体的全面发展应该的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反过来讲,作为社会的每个个体,也可以并应该主动行为,通过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来追求和实现自身的科学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内涵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其影响所及包括国家政党、企业以及个人等诸多主体。“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作为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取向和本质要求,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并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作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是当代中国对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创新应用和发展。因此,实现社会个体的全面发展应该是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反过来讲,作为社会的每个个体,也可以并应该主动行为,通过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来追求和实现自身的科学发展。

一、个体之科学发展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价值 目标

人的发展的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学说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一定意义上讲,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其相互关系,并由此出发去科学地认识人、人的本质、人的方针等一系列根本性问题的理论。马克思关于个人全面发展理论的最大意义,在于它为人的全面发展的人是与现实中正在发展而尚未全面发展的人相对照的。总的来说,马克思关于全面发展的人的规定是从三方面展开的:首先,全面发展的人是劳动能力高度发展的人劳动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本质特征,因此人的方针实质上是指人的劳动力的发展,主要是人的体力和 脑力的发展。其次,全面发展的人是在前面的社会的发展过程具有一定的选择性,这种选择性是指社会主体以一定的方式在可能性空间中有意识、有目的地指向确定对象的创造性活动。由于社会内部的基本矛盾与外部各种因素、条件的相互作用,使一个民族的发展表现为由多种可能性构成的“可能性空间”,哪种可能性实现,取决于主体的自觉选择。但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主体的选择性并不否定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两者是内在统一的。这是因为,主体选择的对象只能存在于可能性空间中,可能性空间是选择活动的前提,而这个可能性空间是由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的生产力和其他既定条件所决定的,而不是由社会历史过程中的多种随机现象构成的,更不是体现了历史发展中偶然因素或必然因素的重要作用。也就是说,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个体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以及对人的发展的要求。因此,人的全面发展应该成为未来社会人发展的理想和价值目标。第三,全面发展的人是能力得到多方面发展的人。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发展的实质是人的能力的发展,它既包括一个人所拥有的自然力,也包括作为主体的人在实践活动中通过锻炼、培养与学习而形成并积淀的知识、经验、情感意志等精神因素。实际上,在当今社会,面对稀缺的社会资源和个体的即期需求,很多人在个体发展上往往是狭隘的、片面的,其更多的是重视个人当前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不能以宽阔的视野、以历史的眼光审视个人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是现实条件下促进个体科学发展的重要规定性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这三方面的内涵,决定了其对于个体发展的规定性。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基础的基本观点。人类要生存繁衍,要追求美好生活,要获得自身的解放和发展,要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发展是基础、是根本。同样,一个个体要立足社会,要使自身不断适应变化了的现实情况,确保自身不被社会所淘汰,就只有不断发展自己,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主体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的理论基础。以人为本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创新发展。以人为本的重要取向是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人的全面发展和 经济社会发展是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坚持以人为本,一方面就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既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又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人提高,另一方面,通过社会个体整体素质的提高,反作用于经济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

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这一基本要求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之间普遍联系、辩证统一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在谋划发展的时候,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思维,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这就要求人们正确认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相互关系,从自我做起,通过处理好上述三种关系,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也就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人与人的和谐。

三、微观层面上个体科学发展的实现

个体之科学发展,其基本含义是指个体作为社会活动主体,其自身的理想信念、思想观念、道德品质、能力素质、实践活动、个体需要等诸多方面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从微观着眼,从一个个体出发,实现自身的科学发展,亦即要使自己的理想信念更为坚定,使自己的理想信念更为突出,使自己的道德品质更为高尚,使自己的能力素质更为突出,使自己的行动更有益社会大局。总之,个体的科学发展就是把个体的一切放到整个社会大环境中去考量,科学谋划自己人生道路,志存高远,追求卓越,增强责任,增强本领,做一个无愧于社会、无愧于时代的人。

在科学发展观规定和指导下,社会个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自身的科学发展。

(一)坚定的理想信念支撑个体的精神世界 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是推动整个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也是社会个体迎难而上、走向成功的主要精神支柱。每一个社会个体,都应该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把给他的理想信念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结合起来,把给他的追求同人民群众的需要紧密联系起来。具体而言,一是要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人们安身立命的东西,在于理想信念的定向、动力和支撑作用。没有决定的理想信念人的精神大夏就将坍塌,无异于行尸走肉。二是要不断加强道德修养。要严格自律,时刻注意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严守社会公德修养,严把做人的底线。三是要发扬艰苦奋斗的良好作风。要有崇尚节俭的生产和生活作风,要有不畏艰苦、奋发向上的思想品格,要有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要有百折不挠,一往无前的坚强意志,要有自强不息、任劳任怨的精神风貌。四是要辩证看待人生际遇。客观对待人情冷暖和人生挫折,少抱怨。多实干,不论遇到怎样的艰辛,都始终勇往直前,决不因遭受困难而彷徨失措,决不因遭受挫折而消沉失望,决不因遭受不公而随波逐流。

(二)以积极的学习思考提升个体的综合素质

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变迁,每个个体唯有克服惰性,增强悟性,勤学多思,博学善思,才能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提升自身素质,满足新形势任务的要求,才能立足不败之地。

古人云:“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进也。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进而退者”。正所谓“无情岁月增中减,有味诗书苦后甜”。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学习尤为重要。要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和生活方式,作为能力之源、立身之本。要多学、多看,坚持向书本、向实践学、向同志学、向群众学。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勤学、多学尚需多思、善思,要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工作中要着力改变过去那种浮于表面、浅学辄止、不愿费心的坏毛病。要开动脑筋,多钻研,多深究,要虚心听取方方面面的意见,学会从不同角度、从不同的充满去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以求洞悉事物,通晓事理,明确努力方向,丰富生活思路。

(三)以无私的社会劳动打造个体的人生价值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既是个体的存在同时又是社会的存在物。也就是说,社会是由人组成的,没有个体就无所谓社会;而社会又是各个个体之间的一切社会关系构成的有机整体。人作为一种个体的存在物,每个个体都有维持自己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同时,人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存在物,每个个体又有维持社会共同体的存在和发展的需要。个体与社会的相互作用的关系反应了这样一个基本的历史事实:个体的全面发展需要借助集体提供的平台,社会的进步必须由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参与和积极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样需要社会公众的力量,需要每一个社会成员付出一分力。同时,劳动、创造和奉献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个体按照一定的要求,尽到自己的责任,付出自己的劳动,就是对社会作出了贡献。劳动在满足人的物质利益需要的同时,彰显了其协调人与人关系的道德动机,以及成为人们表现自己的体力与智力的手段,不断地实现着其物质利益动机、道德动机和创造动机的有机统一,而且劳动的道德动机和创造动机越来越增强,使劳动变成一种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个体的人生价值,是在为 社会事业积极奋斗中实现的。个体之科学发展是一个动态的永恒追求过程,没有终点。个体要实现自身科学发展,惟有依靠学习、依靠实践,需要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通过学习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通过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素质,通过学习指导实践,并通过实践检验学习成果,查找自身不足,弥补自身缺陷,以达到不断完善自我的目的。

下载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推动科学发展当践行毛泽东的“群众利益观”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推动科学发展当践行毛泽东的“群众利益观”.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基层检察院科学发展[精选五篇]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 基层检察院科学发展 论文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检察工作 法律监督职能 论文内容摘要:当前,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

    践行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践行科学发展观 邓懿轩 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做出的战略决策,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

    法官深入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法官深入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目前,我区正在开展“深入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学习讨论活动。通过聆听区委段书记的动员讲话,学习相关材料,我充分认识到,如何践行科学发展......

    以科学发展观推动司法行政事业科学发展

    以科学发展观推动司法行政事业科学发展 黄南州司法局 谢忠兴 司法行政工作是政府软实力的体现,是政府运用柔性机制管理社会事务的重要方面,在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维护社会......

    造就一支推动科学发展的党员干部队伍--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本站推荐)

    内容摘要: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和水平是推动科学发展的积极因素。只有党员干部具备了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各级党组织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斗堡垒才会更加......

    学习先进典型 践行科学发展观

    学习先进典型 践行科学发展观 ----学习陈柱平、钟伟良、毛文国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六坝中心小学 高建军 在抗击“莫拉克”台风的救灾活动中,陈柱平、钟伟良、毛文国同志为......

    关于学习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科学发展观的心得体会

    学习《毛泽东 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心得体会)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论述科学发展观时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 推动工作作风转变

    推动工作作风转变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共从新世纪新阶段和我国国情出发,总结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