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山东省委党校法理学作业题及答案资料
第一讲
1、法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法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法和全部法律现象及其规律性,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基本问题。
2、法理学的核心概念和基本问题。法理学包括三个核心概念和两个基本问题。核心概念是法学、法律与法治。
【法学】研究法律这一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学问,它以特定的概念、原理讨论法律现象,寻求法律问题的答案。
【法治】指主要依靠不受人的感情支配的法律来治理国家,也指对人们行为的指引主要通过一般性规则的方式,还指民主、共和政制。
基本问题是:1)法律是什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法律是由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效力和严格程序的行为规则体系。狭义的法律是代议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在我国,是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颁布,其效力和地位仅次于宪法,而高于行政法规和其他法规。
2)为什么需要法律?法律不是万能的,但没有法律是万万不行的。法律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法律是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法律是全体国民意志的体现,国家的统治工具。在社会行为规制的各种手段中法律有着道德、组织等手段所不能比拟的作用。主要作用有:维护政权统治;稳定社会秩序;保护私有财产;引导价值取向。
3、法理学在法学体系中的地位。
法理学是我国法学体系中处于基础理论地位的理论学科,是“法学的法学”。法理学与部门法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法理学与法制史、法律思想史的关系是“论”与“史”的关系。
法理学同法学边缘学科及交叉学科的联系更为紧密,法理学与法哲学、法律解释学、法律逻辑学、法经济学、法律社会学等难解难分。
4、法理学的学习方法有哪些?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法学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作为自己的根本方法:①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③坚持社会现象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观点。④坚持社会历史的发展观点。⑤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观点。
2)法学特有的专门的研究方法。
价值分析方法:任何一种社会规范,都是一种价值准则,法作为调整社会生活的规范体系,它的存在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实现一定价值的手段,因此价值分析方法就成为法学特有的研究方法。实证分析方法:主要通过对经验事实的观察和分析来建立和检验各种理论命题。表现形式主要有:社会调查;历史考察;比较方法;逻辑分析;语义分析。
第二讲 1、20世纪西方法学的理论发展。
四大派别:新分析法学;新自然法学;社会学法学;经济分析法学
2、中国法学的未来展望。
1)从法律引证角度,自50年代以来,不仅司法判决中引证的非法律材料的总量增加了,而且相对于这些判决中所引证的法律材料的百分比也增加了。
2)从学科角度,法学界内,以“法律与**”为主题的学科以及这些学科的研究成果急剧增加。比如,法律与经济、法律与政治、法律与文学、法律与政治(批判法学)、法律与妇女(女权主义法学)、法律与种族(批判种族理论)等。其他学科如统计学、心理学、社会生物学的知识也大量侵入传统的法学领域。
3)从法学教育角度,课程、教学方法的变化。
结论:虽然法学至今是一个独立的学科,但是法学确实已经不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学科。
3、谈谈当前中国法学教育的现状。
1)与法律职业需求的脱节。一方面,有相当多受过系统法学教育的本、专科毕业生不能从事法律职业;另一方面,又有相当多从事法律职业的人却没有受过或者没有系统受过法学教育。这种不正常现象的存在,既造成法学教育资源的浪费,又不利于国家厉行法治,实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
2)法学教育机构设置的无序。一是一些学校、一些单位根本不具备办学条件也在大办法学教育,从而导致学生质量下降,文凭贬值;二是法学教育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超过了实际需求,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十分突出;三是一些学校办学中存在着商业化的倾向,损害了法学教育的声誉。
3)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的缺失。我国政法院校开设职业伦理教育的实例并不多,伦理教育没有得到应有重视。有些院校虽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了职业伦理教育课程,但是授课方式单一死板,授课内容也回避了社会中的现实问题。
4、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发展前景。
法律职业共同体是以法官、检察官、律师、法学家为核心的法律职业人员所组成的特殊社会群体,法律职业共同体应该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共同体。社会公众目前对法律权威的失望,在某一方面说,就是对法律职业群体的失望。目前,我国的法律职业共同体还远未形成,存在着一系列的弊端和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大家献仁献智进行研究。
建立良性的法律职业共同体的路径选择: 1)法律教育需要重新定位; 2)重塑法律职业的理性伦理精神; 3)强化法律职业的准入制度; 4)深入推进我国的司法体制改革。
第三讲
1、原始社会的习惯与法有什么区别?
1)二者体现的意志不同。氏族习惯反映了氏族全体成员在利益高度融合的基础上,形成的共同意志,这种共同意志是完全上的社会意志。而法是以国家意志的形式体现出来的,是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意志,而不是社会共同的意志。
2)二者产生的方式不同。氏族习惯是以传统的方式自发的形成和衍变的。而法是由统治阶级及其政治代表在行使国家权力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创立的。
3)二者实施的方式不同。氏族习惯是每个氏族成员自幼养成的行为习惯,它依靠当事人的自觉、舆论的支持和氏族首领的威望、威信来保障实施。而法的实施不仅依靠当事人的守法意识和舆论支持,而且要有国家强制力做保障,有警察、法庭、监狱作为物质支持。
4)二者适用的范围不同。氏族习惯只适用于具有血缘、亲属关系的同一氏族、部落成员。而法的适用范围是地域,即国家权力管辖范围所及。
5)二者的根本目的不同。氏族习惯维护的是共同利益,维护社会成员间平等互助关系。而法是以实施统治阶级的利益为首要目的。
2、试述法产生的一般规律。
1)法的起源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一结论是站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基础上做出的。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社会分工的发展,随之有了剩余产品,紧接着有了私有制阶级国家,与之相伴随,才有了法这种实物。
2)法的形成是从个别调整到一般调整的过程。最先的习惯或习俗可能都是因人而异的,因事而设的,都是个别的。对人和行为的指引者提供指引的力量来源于个别的人、事、物,就是个别调整。后来发展为约定俗成的惯例后,成为一般性调整。
3)法的起源还经历了一个从氏族习惯到习惯法再到成文法的“三部曲”过程。从个别具体的习惯到适用于一类事物的约定俗成的习惯法,再到立法者前瞻性的制定出适用于未来的规范的成文的法。
4)法的起源与其他社会规范还经历了从混沌一体到逐步分化的过程。从最初来看,指导人的各种规范是糅合在一起的,不区分什么道德规范、法的规范、宗教规范,后来随着社会关系的复杂,各类社会规范才有了相对明晰的分工,有了道德规范、法的规范、宗教规范。
3、什么是法的历史类型?法律继承的根据和理由有哪些? 法的历史类型是指依照法所依赖的经济基础及其所体现的国家意志性质的不同而对古今中外的法所做的基本分类。
法的历史类型可分为四种: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主义法和社会主义法。前三种法由于都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主要体现剥削阶级的利益和意志,可统称为剥削者类型的法。社会主义法是根本有别于剥削者类型法的最新类型的法,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法律继承就是指不同历史类型的法之间的延续、相继、继受,一般表现为旧法对新法的影响和新法对旧法的承接、继受和借鉴。法律继承的特点:“扬弃”,既克服又保留。】
法律继承的根据和理由主要有:
1)社会生活条件的历史延续性决定了法律继承性;
2)法律的相对独立性决定了法律发展过程的延续性和继承性; 3)法作为人类文明成果的共同性决定了法律继承的必要性; 4)法律发展的历史事实验证了法律的继承性。
4、试论中国法治现代化的现实道路选择。
【法治现代化】是指与现代化的需要相适应的、法的现代性不断增加的过程;同时也是伴随 着社会的转型而相应地由传统型法治向现代型法治转化的历史过程。
1)从中国法治现代化的传统背景来看,怎样协调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对立。中国传统法律作为一种历史文化力量,具有浓厚的社会基础,它存在于中国普通民众的法律意识、心理习惯、行为方式以及生活过程当中,因此,与中国社会的有机体是密不可分的。中国法治现代化不考虑这个起点,是不可能取得良好效果的。
2)从中国法治现代化的发展阶段来看,怎样协调本土和国际。我国特殊的国情条件所制约,法的现代化过程必然要经历一个从初级到高级,从传统到现代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是漫长的。
3)从中国法治现代化的动力机制来看,怎样协调内发与外源这两种动力机制。重构新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法治,决不能建立在过去的小农式自然经济的基础之上,而是必然要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市场经济的要求,创设法理型的现代法律秩序系统。
4)从中国法治现代化的发展模式来看,如何融合进化与建构两种途径。采取自上而下的进化论的自然演进,还是采取自下而上的变革,从上层来推动建立一个良好的秩序,然后动员下层民众逐步去契合这种理想。
一般情况下,正如西方世界一样,法律的发展离不开政治权力的启用,而这一情形在东方国家表现的尤为明显。当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很不平衡,法治建设的任务极为艰巨,还需要一个充分行使公共职能的强大的国家权力的存在,需要依靠一个现代的理性法的法治化的政治权力来推动法治的转型,需要国家和政府自觉的担起正确引导法律发展、走向的时代责任。只有这样,建设现代法治,才有现实的可能。但这一过程又要防止国家权力过于庞大、扩张和腐化。
一条具有浓郁中国色彩的社会主义法的现代化道路在探索之中,我们希望在国人的共同努力下,能寻找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真正能实现我们理想的模式和道路。
第四讲
1、什么是法的要素?法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法的要素是指法的各种组成成份。
法的构成要素有法律概念、法律规则、法律原则。
法律概念是构成法律的基石,在法律上对各种事实进行概括,然后抽象出它们的共同特征而形成的权威性范畴,法律概念是适用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的前提。
法律规则是指经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关于人们行为或活动的命令、允许和禁止的一种规范。法律原则是法律行为和法律推理的指南,它并不明确的规定一种事实状态及其法律意义。是可以作为众多法律原则或本源的综合性、稳定性的原理和准则。最大特点是抽象性、模糊性。
2、如何正确认识法的本质? 法的本质:传统的二元论
剥削阶级法的本质:1)法是国家意志的体现。
2)法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
3)经济以外因素对法的影响。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张恒山教授关于法本质的“新社会契约论”。
3、什么是法律规则?法律规则的逻辑构成是怎样的?
法律规则:是指经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关于人们行为或活动的命令、允许和禁止的一种规范。
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行为模式+法律后果。
或这样回答:法律规则的逻辑构成有诸多说法,如:两要素说:分为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两部分;旧三要素说:分为假定、处理和制裁三部分。目前采用新三要素说,即由条件预设、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三个部分组成。如果-则-否则
条件预设是法律规则中关于适用该规则的条件的规定(任何规则都只能在一定范围内适用)。行为模式是法律规则中允许做什么,禁止做什么以及必须做什么做出的规定,允许做什么属于授权性行为,禁止做什么和必须做什么属于义务性行为。权义复合型规则
法律后果是法律规则的必要成分之一,是法律规则中对遵守规则或违反规则的行为予以肯定或否定的规定,有的学者也将其称为后果归结或法律后果归结,法律后果部分的省略是不允许的,尤其是法律制裁部分。
【肯定性:是法律支持的,确认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利益和状态具有合法性和有效性,予以保护甚至还给予奖励;否定性:法律对行为的一种反对的态度,否认该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利益和状态具有合法性和有效性,不予保护甚至要对行为人实施制裁惩罚】
4、试述法律原则的功能及与法律规则的关系。
在法治实践中,法律原则具有非常重要和不可替代的功能。法律原则可以弥补法律规则的不足,并且常常对法治改革具有导向作用。
关系:法律规则是指采取一定的结构形式具体规定人们的法律权利、法律义务以及相应的法律后果的行为规范。法律原则是指在一定法律体系中作为法律规则的指导思想,基本或本原的、综合的、稳定的原理和准则。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同为法律规范,但它们在内容的明确性、适用范围、适用方式和作用上存在明显的区别。
1)在内容上,法律规则的规定是明确具体的,它着眼于主体行为及各种条件(情况)的共性;其明确具体的目的是削弱或防止法律适用上的“自由裁量”。与此相比,法律原则的要求比较笼统、模糊,它不预先设定明确的、具体的假定条件,更没有设定明确的法律后果。它只对行为或裁判设定一些概括性的要求或标准,但并不直接告诉指明应当如何去实现或满足这些要求或标准,故在适用时具有较大的余地供法官选择和灵活应用。
2)在适用范围上,法律规则由于内容具体明确,它们只适用于某一类型的行为。而法律原则对人的行为及其条件有更大的覆盖面和抽象性,它们是对从社会生活或社会关系中概括出来的某一类行为、某一法律部门甚或全部法律体系均通用的价值准则,具有宏观的指导性,其适用范围比法律规则宽广。
3)在适用方式上,法律规则是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应用于个案当中的:如果一条规则所规定的事实是既定的,或者这条规则是有效的,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接受该规则所提供的解决办法;或者该规则是无效的,在这种情况下,该规则对裁决不起任何作用。法律原则的适用则不同,它不是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应用于个案当中的,因为不同的法律原则具有不同的“强度”,而且这些不同的甚至冲突的原则都可以共存于一部法律之中。当两个原则在具体的个案中冲突时,法官必须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及有关背景在不同原则间作出权衡,强度较高的原则对该案件的裁决具有指导性的作用,但另一原则并不因此无效,也并不因此被排除在法律制度之外,因为在另一个案中,这两个原则的强度关系可能会改变。当然,在权衡原则的强度时,有些原则自始就是最强的,例如法律平等原则,民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它们往往被称为“帝王条款”。
4)在作用上,法律规则具有比法律原则强度大的显示性特征,即相对于原则,法官更不容易偏离规则做出裁决。因此,可以说,法律规则形成了法律制度中坚硬的部分,没有规则,法律制度就缺乏硬度。但另一方面,法律原则也是法律制度、规范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它们是法律规则的本源和基础;它们可以协调法律体系中规则之间的矛盾,弥补法律规则的不足与局限,它们甚至可以直接作为法官裁判的法律依据;同时,法律原则通过对法官“自由裁量”的指导,不仅能保证个案的个别公正,避免僵硬地适用法律规则可能造成的实质不公正,而且使法律制度具有一定的弹性张力,在更大程度上使法律规则保持安定性和稳定性。总之,法律制度在法律原则的支持下,能够比制度的全部规则化具有更强的硬度和适应性。
[或这样回答:]法律原则是法律上规定的用以进行法律推理的原则,在法治实践中,法律原则具有非常重要和不可替代的功能,法律原则可以弥补法律规则的不足,并且常常对法治改革具有导向作用。
法律原则没有法律规则规定确定的事实状态,也没有规定具体的法律后果,但法律原则在创制法律理解或适用法律过程中,它们是必不可少的。法律原则可以指引人们如何正确地适用规则,而且在没有相应法律规则时,可以代替规则来做出裁决,即较有把握地应付没有现成规则可适用的新情况。
法律原则也不同于法律规则,它比法律规则更抽象、概括,对理解适用法律规则或进行法律推理,具有指导意义。
第五讲
1、如何培养守法的意识?
守法是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法的规定,行使权利(权力)和履行义务(职责)的活动。
普法教育的途径:法学教育、法学研究、大众传媒、司法实践、送法下乡 1)提高社会公众的素质。
社会公众是法治的主体,也是实现法治最活跃的因素,无论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其状态都是以人们的活动和行为为依归。
2)提高社会公众的守法意识和法制观念。
3)通过法律本身的公平、正义及神圣的法律仪式,唤起公众对法律的感情。
一方面法治要以人为权利主体,制定反映社会发展,符合广大人民利益和要求的良法,使全体公民觉得法律就是自己的,另一方面,通过有效树立崇法、尚法观念的有效仪式,唤起人们的尊重与信服,培养人们对法律的神圣感情。
4)通过道德培养社会公众守法的自律心态。
要实现法治,关键在于社会公众对法律的自觉信仰和普遍遵从,要使人们“自觉”守法,必须依靠对人们的教化。
2、当前行政执法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经费保障不足,驱使部门执法利益化问题; 2)部分法规规章不够健全完善存在有法难依问题; 3)行政执法队伍素质不高,存在执法不严的问题; 4)行政执法环境较差,存在执法难以保障的问题; 5)行政执法权“出租”严重,致使权利泛滥的问题。解决问题有效对策:
加强对行政执法的监督,有利于提高行政案件质量和执法人员的水平,有利于维护政府形象,有利于在全社会实现公平正义,对于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提高我党执政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切实加强政府立法工作,使行政执法有法可依; 2)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建立高素质的行政执法队伍; 3)加大行政执法力度,进一步严格行政执法; 4)健全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强化行政执法监督; 5)加强普法宣传教育,为行政执法创造良好环境。
3、试述司法权的属性。
司法权的属性包括政治、法律和社会三个层次。
1)司法权的政治属性,指司法权作为政治权力居于所赖以存在的政治系统之中并体现出价值取向。
2)司法权的法律属性,指司法权作为执掌法律之权的价值取向。
3)司法权的社会属性,指司法权因在起源之上的社会为起点,而在目的上又以社会为归宿所表现出的价值取向。
司法权的政治属性是司法权的政治本质,是司法权属性的最高体现;司法权的法律属性是司法权的理性本质,使其固有属性;司法权的社会属性是司法权的社会本质,是其自身得以存续的价值归宿。三种属性在不同历史时期会因所在国家政治系统的演进,法学理论的发展和社会变革的阶段等不同情势而有所侧重,然而正是这种不同程度的侧重才使得我们更清晰地把握司法权的本质及其诸多特点。司法权的三个属性之间并非是割裂的,而是统一在司法权的形成、发展和变革之中。
4、我国现行的法律监督机制及其完善。
广义的法律监督指一切国家机关、政治或社会组织和公民对法的全部运作过程的合法性所进行的监察、制控和督导。
狭义的法律监督通常是指特定的国家机关(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对除立法之外的法律实施活动所进行的监督,监督内容是这些活动本身的合法性。
广义概念包含了专门的特定国家机关在内的狭义概念,广义和狭义两者都以法律实施以及人民行为的合法性作为法律监督的主要内容
我国现行的法律监督机制是以人民民主为基础,以社会主义法治为原则,以权力的合理划分与相互制约为核心,依法对各种行使国家权力的行为和其他法律活动进行监视、察看、约束、检查和督促的法律机制。其中,社会主义民主是法律监督的基础,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指导原则,法律监督的核心是由所有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依法对各种行使国家权力的行为和其他法律活动进行监视、察看、约束、制约、控制、检查和督促,以保障体现人民意志的宪法和法律的贯彻实施,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权力;要通过法律规定,规范国家权力机关之间的权力划分和制约关系,不允许不受制约的权力存在。
我国法律监督体系的完善
第一,法律监督应以国家权力结构中的充分分权和分权基础上的权力制约为基础。第二,法律监督特别是违宪监督应设置专门性机构。
第三,无论怎样的一种监督机构的设置,都需仰仗于监督权的实质化和监督操作的程序化。第四,无论怎样的一种监督的启动机制设计,都应注意借助普通公民或组织对自己利益的关切,并力图使之成为监督的启动机制。
第五,无论怎样完备的法律监督体系,如果缺乏对政党特别是执政党遵循宪法和法律的情况的监督,则监督就不仅是不完善的,而且可能是虚置化的。
第六讲
1、如何处理法与执政党政策的关系。
答:联系:1)执政党政策是法的核心内容;2)法是贯彻当合国家政策的法律武器;3)应正确认识法与执政党政策的关系:法与执政党政策具有高度一致性。
区别:1)法和执政党政策体现的意志不同;2)两者结构不同;3)两者实施的方式不同;4)两者的稳定性程度不同。
2、试论法与道德的冲突。
法与道德作为两种社会控制方式,作为人们行为的准则,两者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辅相成互助共生,和其它的社会规范一起共同促进人类社会和文明的发展。道德可以说是法律的基础和灵魂,法律可以说是道德的载体。作为社会的基本规范,社会关系的调整器人的社会生活的经纬,法律和道德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产生方式的不同,表现形式的不同,违反后果的不同,调整的对象各异,权利义务的特点也不同,两者的关系比较复杂,所以两者在实践中经常会发生冲突。
法与道德的冲突主要表现: 为法与“理”的冲突 法与“情”的冲突。冲突的原因
1、法律移植和改革,造成法与社会原来的道德发生冲突
2、社会发展,道德发展,但法律滞后
3、道德价值与法律价值的多元
4、法律的形式化要求,有时会偏离实质内容
5、法的评价方式与道德的评价方式不同 解决冲突的基本措施:
1、法治建设与道德建设同步进行
2、在法律移植中,尽可能注意外来法与本民族道德的协调
3、宣传法律的评价方式
4、学会接受法治必要的代价
3、科技进步对法的影响。
法的内容为科学技术知识所丰富、充实;
法的理性化、形式化和技术化借助科学理性和技术理性的渗透性影响; 法的调整范围随科学技术及其发展为一般基础; 法的运作机制和技术收科学技术影响和制约;
法律观念、法学教育、法制宣传和法学研究受科学技术的影响。
4、试论法律全球化对中国法治建设的影响。
首先,全球化的应然性目标并非简单地追求全球一致。而在于突破现有的基于国家、民族、主权等等有可能阻碍全球和平共荣、互利互惠的壁垒,进而通过人类的和睦得到经济文化交往以及和平的竞争达到主体价值的充分实现,是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成为作为主体人的自由活动的空间,这点应该也最符合马克思对于未来社会的设想,最总实现人的类本质。(需要有全球化的眼光)
其次,全球化带来了人类社会演进规律的变化及与之相应的法治文明发展路径的变化。社会生产力的飞跃式发展必将推动经济关系以及经济关系运行规则的改变,也就是相应的法律规则的改变,当前的世界基于经济全球化的决定性,全球性的政治、文化、生态和信息交流等等问题的相关性日益突出,致使传统的空间边界越来越无足轻重了,人类需要创造并且正在创造着一种全球协调化运作的市场规范和运行机制,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也不管是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不管是资本主义法治还是社会主义法治,可以说都面临着应对全球性的法律重估的问题。我们必须认真把握国际与国内国家与社会国家与法律以及国家与个人之间的动态关系,在积极的借鉴和吸收他国更先进的法律文明遵守国际性游戏规则,并努力参与规则的制定,恪守国际承诺的同时,保持本民族优秀文明传统,强化对公民的制度性关怀,从而实现本地区的局部飞跃和阶段性跨越。(持一种开放的心态)
再次,全球化的问题需要全球性协作机制的解决。对当前困扰人类社会的一系列全球性问题,或者危机的解决,仅仅靠以往的单一国家的法律调整已经远远不行了如何通过法律制度的创新和国际协调处理好经济发展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这是摆在全人类面前一项重大课题。不论是为了实现全球贸易规则的一体化还是恰当的规范飞速发展着的科学技术,都需要新的法律手段,也不管是处理污染维持生态平衡还是要惩治全球犯罪预防艾滋病、裁军、反核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全球性的法律规制,有赖于国际法律体制的健全和协调。(积极的参与)
最后,在“全球化”的事实与人类关于“全球化”的认识之间存在着永恒的紧张关系。它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它还是一个未被驯服的自然力量,并没有形成稳定的秩序结构,包括法律现象在内的全球化并不是一副静态的世界图景,而是有着无限多样的表象与属性,充满内在矛盾和可能性结果的一个变化过程。(需要我们有敏锐的思考力和比较前沿的前瞻力)
第七讲
1、试论法的作用的局限性。
1)“法律无用论”与“法律万能论”的谬误; 2)法的主要局限的评价“法律至上论”。第一,法只是许多社会调整方法的一种;
第二,法的作用范围不是无限的,也并非在任何问题上都是适当的;
第三,法对千姿百态、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活的涵盖性和适应性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限度; 第四,在实施法所需人员条件、精神条件和物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法不可能充分发挥作用。
2、如何理解价值的含义。
1)价值是主客体的统一。“相洽互适性”
2)价值带有很强烈的主观意志、愿望或爱好的色彩。——着眼点在主体 3)价值最终要以客体的形状、属性或作用为基础。——落足点在客体。
把上面三点结合起来考虑,价值的性质和程度如何,主要取决于价值关系主体的情况,而不是客体决定的,价值不是对物及客体的描述,而是对主体活动的概括,物是为人的需要服务、为人而存在的。都不是物本身所固有的属性,而只能在人实践的时候占有或利用物的时候,利用物的属性的时候,才能理解。由此可见,客体与价值的关系不是实体与属性的关系,而是主体及其属性同其活动的关系。主体的需要选择了客体的属性。所以,价值是指客体的存在作用以及变化发展对于一定主体的需要产生的某种适合接近或者一致。
3、法的价值与法的作用的关系。
1)法的价值是一种可能性属性,法的作用是一种现实性属性。
一方面,尽管法的工具性价值让人们将自己的社会理想和社会目标诉诸于法得以实现,同时,也尽管法的工具性价值为法的作用发挥提供了可能性,但此时法所蕴含的人们的社会理想和目标也仅仅停留在理想或目标层面,对于满足价值主体——人的现实需要而言,还是只是一种可能性。只有当法律被作为一项社会工程进行运转时,法的价值属性和能量才能外化为现实价值,从而真正满足价值主体的需要,而这个“外化”的过程便是法的作用发挥的过程,因此,对于满足价值主体的切实需要而言,法的价值还只是一种可能性属性,法的作用才是一种现实性属性。另一方面,法的价值更多的是体现出人们对法赋予的某种精神、信仰,而法的作用则更多的是体现出人们对法赋予精神信仰的同时,法所实际呈现的社会效果。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也可以说,法的价值只是一种可能性属性,而法的作用才是一种现实性属性。
2)法的价值和法的作用存在的意义和终极指向都是人的需要。
第一,法的价值存在的意义和终极指向是人的需要。不论将法的价值作为法的作用及其发挥的基石和前提来看,还是将法的价值作为价值客体对于价值主体的意义来看,法的价值的存在意义和终极指向都是人的需要。
第二,法的作用存在的意义和终极指向是人的需要。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法的规范作用和社会管理作用两方面。第一,法的规范作用主要在于指引、预测、评价、保护、强制和教育作用六个方面。在这六个方面中,法律的指引作用可以让行为人最终选择对自己有利的行为方式;法律的预测作用可以让行为人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进行有效预测,并在此基础上妥善安排自己的行为;法律的评价作用主要体现在国家司法机关依据法律独有的突出的客观性和普遍的有效性对行为作出准确、及时的评价;法律的保护作用主要在于保障行为人基于合法行为应获得的利益;法律的强制作用主要在于维护法律的尊严;法律的教育作用主要在于提高公民法律意识,养成遵纪守法的美德,促进社会和谐。纵观这六个方面,我们不难看出,法的规范作用的意义和终极指向即是人的需要。第二,社会管理作用大体在于维护人类社会基本生存条件、基本生活秩序、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规制发展的不良后果等四个方面,可以说,其对于人的需要的满足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法的作用存在的意义和终极指向是人的需要。
3)法的价值的兑现是法的作用发挥的实质要件。
如果说法律的价值属性(工具性价值、目的性价值和价值位阶)是法的作用发挥的重要前置条件,那么,法律价值的兑现则是法的作用发挥的实质性要件。
4)法的价值位阶为法的作用发挥提供理论引导。
4、法的价值冲突及解决。法的价值是多元的。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多元的法律价值之间会产生冲突。处理法的价值冲突的主要原则:
1)价值位阶原则。这是指当不同位阶的价值发生冲突时,在先的价值优于在后的价值、就法的基本和终极价值而言,是且只能是正义,其他则属于基本价值之下的子价值或次级价值(如:安全、自由、平等、利益,秩序、民主、公平、效率等)。诸多的子价值之间,其位阶顺序并不是完全等同的。一般而言,排列在先的价值优于后面的价值。但是价值的位阶不是永恒不变的,在不同的国家或民族、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阶段会有所不同。
2)个案平衡原则。这是指处于同一位阶的法的价值之间发生冲突时,必须综合考虑价值主体之间的特定情形、需求和利益,以使得个案的解决能够适当兼顾双方或多方的利益。
3)比例原则。价值冲突中的“比例原则”,是指为保护某种较为优越的法律价值而不得不伤害另一种价值时,应坚持必要和适度原则。即在因某种价值牺牲另外一种价值时,应将损害程度降至最低。
第二篇:2018年江苏省委党校法理学汇总
一、法的概念
1、法的基本特征(简答)
(1)法是调节人们行为的规范(2)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3)法规定人们的权利、义务、权力(4)法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2、法的要素
(1)法律规则
(2)法律概念(3)法律原则
法律规则的分类(简答题):第一、按照行为模式的不同,分为授权性、命令性、禁止性。第二、调控性规则和构成性规则。第三、强行性与任意性规则。第四、确定性规则、委托性规则、准用性规则。
3、法的本质
(1)法是国家意志的体现(2)法的最终决定因素---物质生活条件(3)经济以外因素对法的影响
★
4、当代中国法的本质(论述)
研究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首先应了解它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法。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所以,我国的宪法、法律、法规等等,首先反映了党的主张,但党的主张与广大人民的意志是统一的,不可分的。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法,在阶级本质上都可以说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共同意志的体现。
这种共同意志首先是指工人阶级的意志,我国目前大中型全民所有制企业是产业工人最集中的地方。我国的社会主义法也代表了广大农民和知识分子的意志。工农联盟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基础。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支基本力量。我国现阶段的法也包括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意志。
二、西方三大法学流派
自然法学派、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社会法学派
三、法与人权
1、权力的概念(简答)
在现代汉语词汇和法律规定中,权利和权力,特别是公民权利和国家权力实有严格区分的。
2、现代法定权利的基本原则(简答)
(1)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平衡(3)有关权利的实现要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想适应,不能超越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4)特别是公民的政治权利的实现需要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没有统一和固定的模式。(5)权利的实现必须制度化、法律化。
3、法对人权的保护。(重点)
(1)人权的宪政保障。(2)人权的立法保护。(实质上和程序上的保护)(3)人权的行政保护。(4)人权的司法救济。
四、法的作用
法的作用又称法的功能,有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之分。
1、法的规范作用的体现(简答)
根据行为的不同主体,法的规范作用可分为指引、评价、教育、预测和强制五种作用。
(1)指引作用:一种是个别指引,即通过一个具体的指示就具体的人和情况的指引;另外一个规范性指引,即通过一般的规则就同类的人或情况的指引。(2)评价作用:判断、衡量他人行为是否合法或有效的评价作用。(3)教育作用:通过法的实施对一般人今后的行为所发生的积极影响。(4)预测作用:依靠作为社会规范的法律,人们可以预先估计到他们相互之间将如何行为。(5)强制作用:制裁、惩罚违法犯罪行为。
第五章
法的历史发展
1、法的产生的共同规律(简答题)
首先,对人们行为的个别调整逐步发展成为规范性调整,即不是对特定人、特定事的调整,而是对一般人、一般事的调整。
其次,法的产生经历了由习惯演变为习惯法,再发展成为成文法的过程。
再次,从法律、道德和宗教规范混为一体,逐渐分化为各个相对独立的、不同的社会规范。
2、阶级社会的法与原始社会习惯的主要区别
首先,阶级对立社会的法代表统治阶级意志,原始社会的习惯代表该社会全体成员的利益。
其次,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执行。原始社会习惯一般是自发形成的。它虽然有强制力,但在性质和形式上与法律的强制性不同。
3、法的现代化(名词解释)
是指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商社会的转变过程及其相关问题。法的现代化并不是“西方化”,但与“法的国际化”是相容的,而且是相互促进的。
4、法系的概念(名词解释)
具有某种共性或共同历史传统的法律的总称,也即根据这种共性或历史传统来划分法的类别,凡属于具有某种共性或传统的法律就构成一个法系。资本主义两大法系是民法法系和普通法法系。
第六章 法的制定(重点内容)
1、法的制定的指导思想
当代中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立法指导思想是:马列、毛邓三个代表,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2、法的制定的基本原则(简答题)
(1)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2)合宪性和法制统一原则(3)总结自己实践和借鉴外国经验相结合(4)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5)立足全局、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原则(6)群众路线和专门机关相结合,民主与集中相结合(7)维护法的稳定性、连续性和严肃性与及时创、改、废相结。
3、立法体制(名词解释)
所谓立法体制,是指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国家机关立法权限划分的情形和状态。也就是说,在一个国家中,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国家机关及其人员创制、认可、修改和废除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权限划分的制度。一个国家立法体制的形成,主要是由这个国家的国体、政体和文化传统所决定的,一般来说,其中国家的政体对于立法体制的形成的影响是非常直接的。比如,在单一制的政体中,立法体制是一元的,而在联邦制的国家中,立法体制就是多元的。
4、立法程序(名词解释)
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具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创制、认可、修改和废止法律和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程序或步骤。
一般说,他包括以下三个大的阶段: 第一个阶段,立法的准备阶段。
第二个阶段,法的形成或者法的确立阶段,其中,包括法律案的提出,法律按的审议,法律案的通过和公布法律。这是立法工作的核心阶段。第三个阶段,法律的完备阶段。包括法律的修改、废除。法的解释,法律规范性文件的权利、法律汇编和法律编纂。
第七章 法的渊源与法的分类
1、法的渊源的概念
我国目前所说的法的渊源一般有实质意义和形式意义两种不同的解释。在实质意义上,法的渊源指法的内容的来源,如法渊源于经济或经济关系。形式意义上的法的渊源,也就是法的效力渊源,指一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或认可的具有不同法律效力和地位的法的不同表现形式,即根据法的效力来源不同,而划分的法的不同形式,如制定法、判例法、习惯法、法理等。在我国,对法的渊源的理解,一般指效力意义上的渊源,主要是各种制定法。
2、法的分类
从一定的角度或者按照一定的标准,对一个国家的法进行划分。
国内法和国际法、根本法和普通法、一般法和特别法、实体法和程序法、成文法和习惯法。
3、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
以宪法为核心和以制定法为主的法的渊源。
第八章
法律体系
1、法律体系
是指一个国家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标准划分的同类法律所组成的法律部门而构成的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即部门法体系。
2、部门法
又称法律部门,是指一个国家根据一定的原则和标准划分的本国同类法律的总称。它是法律机构的有机构成部分,也是法律分类的一种形式。
第九章
法律体系
1、法的实施
也叫法律的实施,是指法在社会生活中被人们实际执行。
2、法的执行
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法行使管理职权、履行职责、实施法律的 活动。
3、法的执行的特点(简答题)
(1)法的执行,是以国家的名义对社会进行全面管理,具有国家权威性。(2)法的执行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3)法的执行具有国家强制性,行政机关执行法律的过程同时是行使执法权的过程。(4)法的执行具有主动性和单方面性。行政机关在进行社会管理时,应当以积极的行为主动执行法律、履行职责,而不一定需要行政相对人的请求和同意。
4、法的适用
通常是指国家司法机关裉据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由于这种活动是以国家名义来行使司法权,因此也称“司法”。
5、法律实效
是指人们实际上按照法律规定的行为模式去行为,法律被人们实际遵守、执行或适用。
6、当代中国法的适用的原则
司法公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7、司法公正
司法公正是社会正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包括实质公正,也包括形式公正,其中尤以程序公正为重点。
8、司法公正的意义
首先,公正司法是法的精神的内在要求。其次,公正对司法的重要意义也是由司法活动的性质决定的。再次,司法机关公正司法,是其自身存在的合法性基础
★
9、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基本含义(重要)在法的适用领域,“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基本含义是:(1)在我国,法律对于全体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社会出身、宗教倍信仰、耐产状况等,都是统一适用的,所有公民依法享有同等的权利并承担同等的义务
(2)任何权利受到侵犯的公民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不能歧视任何公民
(3)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要保证诉讼当事人享有平等的诉讼权利,不能偏袒任何一方当事人。在刑事诉讼中,要切实保障诉讼参加人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
(4)对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必须同样地追究法律责任,依法给予相应的法律制裁,不允许有不受法律约束或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殊公民,任何超出法律之外的特殊待遇都是违法的。
★
10、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基本含义(论述题)(1)以事实为根据,就是指司法机关审理一切案件,都只能以与案件有关的客观事实作为根据,而不能以主观臆想作依据
(2)以法律为准绳,是指要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办事,切实作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为了贯彻这项原则,在司法工作中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2)在司法工作中,坚持维护社会主义法律的权威和尊严(3)正确处理依法办事与坚持党的政策的指导的关系 ★
11、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论述题)
(1)司法权的专属性,即国家的司法权只能由国家各级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统一行使,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此项权利
(2)行使职权的独立性,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独立行使自己的职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非法干涉
(3)行使职权的合法性,即司法机关审理案件必须严格依照法律规定,正确适用法律,不得滥用职权,枉法裁判。
12、实行这项原则的意义
(1)实行这项原则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维护国家法制统一的需要。
(2)实行这项原则是保证司法机关正常行使职权的基本条件。
(3)实行这项原则是正确适用法律的前提。
(4)实行这项原则是维护社会主义司法公正的重要条件
第十章
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
1、法律责任
是指行为人由于违法行为、违约行为或者由于法律规定而应承受的某种不利的法律后果。
2、违法行为
违反法律的行为,包括犯罪行为和狭义的违法行为。由以下五个要素构成: 第一,违法行为以违反法律为前提。第二,违法行为必须是某种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这里讲的行为包括积极的作为或消 极的不作为。不论是作为的违法还是不作为的违法,都具有客观性,都不同于人们单纯的思想活动。因此,在立法和执法、司法工作中,必须严格区分思想问题和违法犯罪行为的界限,确认违法必须以人的行为作为客观依据。
第三,违法必须是在不同程度上侵犯法律上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行为。行为的违法性 与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具有密切联系,后者是前者的基础。
第四,违法一般必须有行为人的故意或过失。
第五,违法者必须具有法定责任能力或法定行为能力。★
3、法律责任的种类(简答题)
刑事责任、民事责任、行政责任、违宪责任、国家赔偿责任。刑事责任:是指行为人因其犯罪行为所必须承受的,由司法机关代表国家所确定的否定性法律后果
民事责任:是指由于违反民事法律、违约或者由于民法规定所应承担的一种法律责任。
行政责任:是指因违反行政法或因行政法规定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违宪责任:是指由于有关国家机关制定的某种法律和法规、规章,或者有关国家机关社会组织或公民从事的与宪法规定相抵触的活动而产生的法律责任。
国家赔偿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赔偿法》,对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过程中违法行驶职权,造成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人身权或者财产权损害的,国家承担赔偿责任。
4、法律责任的归结(归责)基本原则 责任法定、公正、效益、合理性
5、法律制裁的种类 刑事、民事、行政、违宪
第十一章
法治与法治国家
1、法治与人治的区别
从主体上,法治是众人之治(民主之治),人治是一人(或几人)之治(君主专制或贵族政治);法治依据的是反映人民大众的法律,人治则是依据领袖个人的意志。两者的分界线:当法律与当权者的个人意志发生冲突时,是法律高于个人意志,还是个人意志凌驾于法律之上,或者说是“人依法”还是“法依人”。
2、法治国家的主要特征
★法治的原则与国家制度的结合,宣告了近现代“法治国家”的诞生,通常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征。(1)法律之治(2)人民主体(3)有限政府(4)社会自治(5)程序中立
3、法治国家的基本原则(重点)
一种是实体原则或价值原则,也即法治国家所要实现的主要目标;另外一种是形式原则,指实现法治目标是所必须确立的形式或程序。
4、当代中国在实行法治时所依据的形式(程序)基本原则 这里以中国三个诉讼程序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为主来说明这一问題。
(1)法院和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检察院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依法对三种诉讼实行法律监督。
(2)进行诉讼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3)适用法律一律平等。
(4)审判公开进行,但在刑事案件中,根据法律可以规定例外。
(5)实行回避制。(6)实行两审终审制。
(7)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在少数民族聚居或多民族共同居住地区,应用当地通用语言、文字进行审理或公布法律文件,对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提供翻译。
(8)被告人、当事人有权进行辩护,法院有义务保证被告人获得辩护;律师承担法定 的司法援助义务。
5、十八届四中全会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及其内涵
党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这个总目标,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6、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包括的具体内容
1、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包括健全宪法实 施和监督制度,完善立法体制,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加强重点领域立法。
2、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包括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健全依法决 策机制,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3、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包括完善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 的制度,优化司法职权配置,推进严格司法,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加强人权司法保障,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
4,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包括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推进多层 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5、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包括建设高素质法治专门队伍,加强法律服务队伍建设,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
6、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包括坚持依法执政,加强党内法规制度 建设,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依法保障“一国两制”实践和推进祖国统一,加强涉外法律工作。
第三篇: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英语2007
政治理论2007
党的历史和党的建设2007——2008 党的建设理论2006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2007——2008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2008 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2006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07——2008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2007——2008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2006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006——2008 思想政治教育原理2007——2008 西方哲学2007——2008 中西哲学史2006
政治经济学原理2007
政治经济学2008
政治学2007——2008
中共党史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史2006
第四篇:2016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法理学论述题
一、法的作用
1、法的作用,又叫做法的功能,泛指对社会及个人发生影响的体现。法的作用分为法的规范作用和法的社会作用。规范作用,是指法律基于规范性特征在调整人们行为方面所具有的特征;社会作用,是指法律基于其本质和目的在调整人们行为方面所具有的作用。
2、法的规范作用。A.指引作用B.评价作用C.教育作用 D.预测作用D.强制作用
3、法的社会作用
A.从作用的领域方面来看,法律的作用可以分为法律的政治作用、经济作用、和文化作用;
B.从作用的方式来看,法律的社会作用分为确认、提取、分配、保护和限制等作用;
C.从作用的性质来看,法律的社会作用分为阶级统治作用和执行社会公共事务的作用。阶级对立社会中,阶级统治的含义极为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思想道德等领域,确认和维护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制度以及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的专政。社会公共事务方面a.为维护人类社会基本生活条件的法律 b.有关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法律 c.有关技术规范的法律d.有关一般文化、娱乐事务的法律。
对法律或法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的认识,并不是偶然产生或从抽象的原理中推论出来的,它是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有益经验中总结出来的。法的作用也有其局限性,a.法并不是调整社会关系的唯一手段,b.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c.法律的抽象性,稳定性和现实生活的矛盾,d法律所要适用的事实无法确定。
二、法与市场经济
1、经济决定法律。经济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它决定了国家法律的产生和发展,人类的经济生活还决定了 法律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2、法律服务于经济。a.法律对其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提供引导、促进和保障 b.法律对与之冲突的旧的经济基础,加以改进或摧毁。
3、市场经济是指以市场机制调节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为主要方式的经济形势和经济体制。
4、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表现为:资源配置方式以市场调节为基础,经济主体独立,交换自由,法律权利关系明晰,法律体系完备。
5、世界经济的实践表明,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必然要求具备比较完备的法制。市场经济活动的运行,市场秩序的维系,国家对经济活动的宏观调控和管理,以及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各个环节,都需要法律的引导和规范。在国际经济交往中,也需要国际管理和国际协定办事,这都是市场经济的内在需求。
三、法与民主政治
1、民主,是多数人治理的政体。
2、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其特征a.民主与专政的结合,即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b.民主与集中的结合。c.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d.逐步完善的民主。
3、民主与法制不可分,民主是法制的内容和基础,法制是民主的体现和保障。民主必须制度化,法律化,民主必须与法制结合。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和实行法治,所谓法治,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脱离民主的法治是通过法制对人民的专制,而不受约束的民主或导致无政府状态,或导致专制和集权,两种方向都是险途。
四、法律与文化
1、“文化”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敢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
2、法律文化是特定社会的人们对待法律和法律制度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法律文化设计对待法律的精神方面,它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法律意识,但是法律文化的范围不限于法律意识。
3、每个社会中的占主导地位的法律文化与这一社会的法律制度是密切联系的,后者是前者的载体。对法律或法律制度,另一个方面是指作为一种精神文明或文化知识现象。一个国家实行依法治国的一个重要条件是本国绝大多数社会成员以及国家公职人员,尤其是立法、执法和司法部门公职人员具有适当的、较强的法律意识,没有这一条件,依法治。国只是一句空话;反过来,一个国家在建立法治国家的过程中,必然会不断提高社会成员和国家公职人员的法律意识。法治与法律意识同样是相互并存和促进的。
4、应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增强全民的法律意识,着重提高领导干部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际的前景,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全民法律意识的增强,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和依法办事能力的提高。
5、传统法律文化有积极的方面 a.重视道德教化的作用 b.徒法不能以自行c.重视调解在解决纠纷中的作用d.执法、司法官员应具有公正廉明、刚正不阿的品质e.制定法传统;消极的方面a.以“三纲”为核心的封建主义教义b.轻视法律的作用c.轻视诉讼和权利观念淡薄d.法即是刑e.轻视法学。
五、法律与科技
1、法律对科技进步的作用。科技与法律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关系密切。
法律对科技进步起着指引、协调与管理的作用 法律对科技进步起着重要的激励作用 法律对科技进步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
法律在控制由于科技发展所引起的各种社会问题,调整科学技术同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以及防治对技术的不当使用所引起的社会危害方面,都具有十分广泛而重要的作用。
2、科技对法律的影响。
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许多法律、法规的产生以及法律体系的发展。
科技的发展对立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科技成果为执法、司法和法律监督工作提供新的装备、手段和技能。
科技的发展促进了人们法律观念的更新和法律方法的扩展。
3、新时期科技法制和政策环境建设的重点任务。
A.加强国家创新体系执行主体的立法,是健全科技法制建设的紧迫任务。
B.维护科技发展领域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全,是我国科技法制建设和相关政策环境建设的艰巨任务。C.完善国家科技机关管理和只是产权制度,是我国科技法制建设和政策环境建设的重要任务。
4、推进科技法制和政策环境建设的重大举措。A.建立权威的国家科技决策机制B.全面清理现行科技政策法律文件C.创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制度环境D.加强科技政策法律制定能力建设以及政策法律文件的实施和监督E.加强学科建设,培养复合型人才
六、结合四中全会精神,论述我国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原则。
1、基本含义:
A.司法权的专属性,只能由国家各级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统一行使。
B.行使职权的独立性,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非法干涉。
C.行使职权的合法性。
2、意义
A.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维护国家法制统一的需要; B.是保证司法机关正常行使职权的基本条件; C.是正确使用法律的前提;
D.是维护社会主义司法公正的重要条件;
3、贯彻施行 A.要正确处理司法机关和党组织的关系 B.在全社会进行有关树立、维护司法机关权威、尊严、服从司法机关决定的。
法治教育
C.推进司法改革,从制度上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
七、结合四中全会精神,论述我国法律监督的实质与法律监督的构成。
法律监督的实质是:以人民民主为基础,以社会主义法治为原则,以权力的合理划分与相互制约为核心,依法对各种行使国家权力的行为和其他法律活动进行监视、察看、约束、控制、检查和督促的法律机制。总体说来:一,法律监督的基础是社会主义民主;二,法律监督的指导原则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三,法律监督的核心是由所有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依法对各种行使国家权力的行为和其他法律活动进行监视、察看、约束、控制、检查和监督,以保障体现人民意志的宪法和法律的贯彻实施,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权力。实现法律监督必须具备五个要素,法律监督的主体、客体、内容、权力与权利、规则。
1、法律监督的主体。可以概括为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
2、法律监督的客体。是指监督谁或者谁被监督。所有国家机关、政党、社会团体、社会组织、大众传媒和公民既是监督的主体,也是监督的客体。
3、法律监督的内容。包括与监督客体行为的合法性有关的所有问题。
4、法律监督的权利和权力。是指监督主体监视、察看、约束、制约、控制、检查和督促客体的权利与权力。
5、法律监督的规则。包括法律监督的实体规则和程序规则。
结合四中全会,①要构建法律平台、打通法律监督的壁垒,形成法律监督的合力;②解决在以往监督过程中治标不治本的情况,加强对权力的同步制约;③各监督平台同步进行,实现责任划分,强化各监督部门的独立性;④推行阳光法案,保障个人权利收到合理监督。
第五篇:法理学171答案
《法理学》模拟试卷答案
A卷
一、名词解释:(30分,每题6分)法律关系——是以法律规范为基础、以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2 执法——法理学上般指狭义的执法,即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授权、委托的组织及其公职人员在行使行政管理权的过程中,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实施法律的活动。司法责任制度——是指司法机关和司法人员在行使司法权过程中侵犯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严重后果应承担责任的一种制度。4 法律继承——不同历史类型的法律制度之间的延续、相继、继受,一般表现为旧法律制度对新的法律制度的的影响和新法制对旧法制的承接和继受。法律责任——由特定法律事实所引起的对损害予以补偿、强制履行或接受惩罚的特殊义务。
二、简答题(20分,每题10分)
1.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的关系
法律规则是采取一定的结构形式具体规定人们的法律权利、法律义务以及相应的法律后果的行为规范。在逻辑意义上是由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可为模式、应为模式和勿为模式)和法律后果(合法后果和违法后果)三要素组成。法律原则是为法律规则提供各种基础或本源的综合性、指导性的价值准则或规范。按照法律原则产生的基础不同,法律原则分为公理性原则(如法律平等原则、等价有偿原则)和政策性原则(如宪法中的“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原则)。
法律原则是法律规范的基础或在法律中较为稳定的原理和准则。其特点是,它不预先设定任何确定而具体的事实状态,也没有规定具体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因此与规则相比,原则的内容具有较大的包容性,它在明确程度上显然低于规则。但是,原则所覆盖的事实状态远广于规则,因此,原则的适用范围也宽于规则。一条规则只能对一种类型的行为加以调整,而一条原则却调整较为宽阔的领域,甚至涉及大部分社会关系的协调和指引。
2.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道德与法律是相互联系的。它们都属于上层建筑,都是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的。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益、相互推动的。其关系具体表现在:
1、法律是传播道德的有效手段。道德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社会有序化要求的道德,即 1 一社会要维系下去所必不可少的“最低限度的道德”,如不得暴力伤害他人、不得用欺诈手段谋取权益、不得危害公共安全等;第二类包括那些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增进人与人之间紧密关系的原则,如博爱、无私等。
2、道德是法律的评价标准和推动力量,是法律的有益补充。第一,法律应包含最低限度的道德。没有道德基础的法律,是一种“恶法”,是无法获得人们的尊重和自觉遵守的。第二,道德对法的实施有保障作用。“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执法者的职业道德的提高,守法者的法律意识、道德观念的加强,都对法的实施起着积极的作用。第三,道德对法有补充作用。有些不宜由法律调整的,或本应由法律调整但因立法的滞后而尚“无法可依”的,道德调整就起了补充作用。
3、道德和法律在某些情况下会相互转化。一些道德,随社会的发展,逐渐凸现出来,被认为对社会是非常重要的并有被经常违反的危险,立法者就有可能将之纳入法律的范畴。反之,某些过去曾被视为不道德的因而需用法律加以禁止的行为,则有可能退出法律领域而转为道德调整。总之,法律与道德是相互区别的,不能相互替代、混为一谈,也不可偏废,所以单一的法治模式或单一的德治模式不免有缺陷;同时,法律与道德又是相互联系的,在功能上是互补的,都是社会调控的重要手段,这就使得德法并治模式有了可能。综上所述,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有这辨证统一的关系,他们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不可分割。
三、论述题(50分)
1、请阐述《立法法》最新修订内容。(15分)
1)关于授权立法的限制;2)授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3)明确细化“税收法定”原则;4)界定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边界;5)加强备案审查;6)对司法机关制定的司法解释加以规范。这方面的规定包括:最高法院、最高检对审判工作、检察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的解释,应当主要针对具体的法律条文,并符合立法的目的、原则和原意;最高法院、最高检作出具体应用法律的解释,应当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除最高法院、最高检外,其他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不得作出具体应用法律的解释等。
2、请论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法治内涵。(15分)
答:第一、在全社会普遍实现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正义作为法的价值之一,体现了法的基本标准,强调的亦是社会生活中主体的平等和公正,对公平、正义的追求是二者最直接的联系。
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追求的公平、正义,更多是一种理想状态下的崇高精神追求。一方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尚无法实现绝对的公平,另一方面公平、正义本身亦是一种价值判断,相同的事件不同的主体甚至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在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到来之前,对现阶段复杂、多元的社会主体而言,何为公平、正义就必须有一个客观的标准,而这个标准只能是国家法律。法律所体现的公平、正义,充分关照了时代和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是看得见、摸得着且能实现的。
早在1996年,我国召开的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就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治国方针;1999年通过的宪法修正案,第一条亦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既体现了我国依法治国的决心,亦体现了全社会普遍的价值追求,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法律分别体现了公平、正义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蕴含了丰富的法治内涵。毫不夸张地说,法律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这种理想状态的现实途径,亦是唯一可行的途径,结合当前我们要着力构建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的根本任务而言,其核心还是在于“依法治国”。
第三,要实现法律所规制的公平、正义,彻底根除封建特权主义与官僚主义思想,坚持“依法治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基本前提。然而,我国不具备法治文化的传统,对管理者而言,要从传统的“我说了算”转变为“法说了算”,从传统的“法律仅是管理老百姓的工具观念”转为树立“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信念;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从迷信“青天大老爷”或“动辄以暴力解决问题”转变为通过法律途径维护合法权益,难度都是巨大的。我国的法制国家建设搞了10多年,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亦存在法律面前人人不完全平等、许多人包括一些管理者法治观念未得到确立、司法不公正、权力过分集中又得不到制约等等影响公平、正义实现的问题。通过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观念,让公平、正义的理念深入人心,对我国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治国方略亦是一种推进。
2、阐述中国法律的主要形式,包括其制定主体、效力层次等。(15分)
答:第一、宪法。宪法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依特别程序制定的具有最高效力的根本法。宪法是集中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规定国家制度、社会制度的基本原则,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根本大法,其主要功能是制约和平衡国家权力,保障公民权利。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是我国最高的法律渊源。宪法主要由两个方面的基本规范组成,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二是其它附属的宪法性文件,主要包括:主要国家机关组织法、选举法、民族区域自治法、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国籍法、国旗法、国徽法、保护公民权利法及其他宪法性法律文件。
第二、法律。法律是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颁布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即狭义的法律,其法律效力仅次于宪法。法律分为基本法律和一般法律(非基本法律、专门法)两类。基本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调整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带有普遍性的社会关系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统称,如刑法、民法、诉讼法以及有关国家机构的组织法等法律。一般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调整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某种具体社会关系或其中某一方面内容的规范性文件的统称。其调整范围较基本法律小,内容较具体,如商标法、文物保护法等。
第三、行政法规。行政法规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就有关执行法律和履行行政管理职权的问题,以及依据全国人大的特别授权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其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仅次于宪法和法律,但高于地方性法规和法规性文件。
第四、地方性法规。地方性法规是指依法由有地方立法权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就地方性事务以及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执行法律、行政法规的需要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较大的市,指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市。地方性法规只在本辖区内有效。
第五、规章。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称规章。内容限于执行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的规定,以及相关的具体行政管理事项。
第六、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根据《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其适用范围是该民族自治地方。
第七、特别行政区的法律法规。宪法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特别行政区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 4 权。特别行政区同中央的关系是地方与中央的关系。但特别行政区享有一般地方所没有的高度自治权,包括依据全国人大制定的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所享有的立法权。特别行政区的各类法的形式,是我国法律的一部分,是我国法律的一种特殊形式。特别行政区立法会制定的法律也是我国法的渊源。
第八、国际条约和行政协定。国际条约指我国与外国缔结、参加、签订、加入、承认的双边、多边的条约、协定和其他具有条约性质的文件(国际条约的名称,除条约外还有公约、协议、协定、议定书、宪章、盟约、换文和联合宣言等)。这些文件的内容除我国在缔结时宣布持保留意见不受其约束的以外,都与国内法具有一样的约束力,所以也是我国法的渊源。行政协定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政府相互之间签订的有关政治、经济、贸易、法律、文件和军事等方面内容的协议。国际条约和行政协定的区别在于:前者以国家名义签订,后者以政府名义签订。注:我们国家和政府一旦与外国或外国政府签订了条约或协定,所签订的条约和协定对国内的机关、组织和公民同样具有法律约束力。
3、请论述对劳动教养制度存废的意见。(20分)
答:
(1)司法化。要将劳教教养纳入司法审查。劳教教养最让人诟病的就在于劳教基本上由公安机关自己申报、自己批准,“自己当自己案件的法官”,程序上缺乏中立性和公平性。因此,未来的违法行为教育矫治不能再采用这种公安机关一家审查的方法,而必须引入类似于西方国家那样的司法审查机制,由公安机关搜集证据,并提交法院,由法院来居中裁决是否对当事人采取矫治措施和限制相应的人身自由。同时,参照大陆法系国家的做法,让检察机关有权介入监督,当事人对公安机关的违法行为,可以提出控告。
(2)透明化.要坚持“透明化”。劳教教养由于是公安机关一家自报自审,延伸而来的问题是,劳教教养具有不透明性,往往由公安机关暗箱操作,家属和律师难以见到当事人,难以帮助当事人取证,劳教场合形同劳改场合,完全封闭,劳教人员等同于劳改人员。
未来的违法行为教育矫治法应当将程序公开和透明,从当事人被限制人身自由开始,律师就可以介入,律师在整个过程中可以会见当面人、调查取证,出庭辩护。违法行为矫治场所也应当摒弃封闭性的做法,尝试搞半开放式和开放式,针对不同的对象实行不同的矫治方式。
5(3)明确化。劳教教养如今成为一个“大箩筐,什么需要都往里装”,公安机关对那些证据不足的犯罪嫌疑人,往往劳教了事。一些地方政府更是将上访人员作为劳教的重点,以实现地方“维稳”,唐慧事件就是最典型的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