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感受改革
感受改革
说到改革开放,其实最大的印象在于政治书上那一长段一长段让人头疼的要背诵的内容,以及旁边配的一幅幅“过时”的图片。对于我们这代人,改革开放这几个字眼实在没什么切身体会。但是,直到自己长大步入这个严苛的社会,才有些许体会。
从老一辈的口中,我们了解了以前。
以前,因为穷困,很多孩子无法上学,只能早早去打工;以前,因为狭隘,人们只知道方寸之间的地方,不了解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甚至不了解我们自己的国家;以前,大家的交流都是“出门基本靠走,通信基本靠吼”;以前,有太多太多我们这代人不熟知的辛苦与艰难,而现在,改革开放这三十多年来,中国,已经不再是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那种积贫积弱,也不再是六、七十年代那种贫困落后!中国的经济在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由此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无疑成为中国历史的标志点。因为,正是改革开放,正是解放思想,实现了中国当代发展轨迹历史性的转折,中国命运由此改变,社会转型也由此开始。正是这次会议,打开了尘封几十年的国门,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国策,从此改变了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命运。
作为一个90后的青年,我们伴随改革开放的时间并没有长,也并没有那么切身的感受。但我们也深深体会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生活变化。
童年时,很少有品种多样的蔬菜和肉食,蔬菜只有当季仅限的几种,肉大部分也只有猪肉,更不用说水果,更是少。而我们的玩具是父母或者邻居家的哥哥姐姐手工做的,品种单一,玩法简单。穿着的衣服更是颜色单一,样式简单,有时候还是妈妈自己买布来自己缝纫的。那个时候,很少有零食,或者就是那种最普通的糖果可以充当我们的零食,拎一个放嘴里,可以乐上好半天。那个时候的冰棍是几分钱一根的白糖冰棍,那个时候的电视机是14寸的黑白电视机,而且要“有钱人家”才买得起。那个时候的车是自行车,而且十分稀罕。那个时候的房子是土房、木头房和平房,一家人蜗居斗室。
而现在,大棚蔬菜各个季节都有,能让你在
少年时,可口可乐、健力宝和各种新奇的图书逐渐出现于我们的视野,但是可望而不可及。以前的连环画已经被录像VCD和装帧精美的漫画小说所取代,五分钱一根的冰棍消失了,各种味道的雪糕占据了少年青涩的眼球,14寸的黑白电视已经换成了29寸的大彩电,里面播放的已经不仅仅是新闻联播和动物世界了。走入青年时代的我们,尽管对街边数不清的零食不再感兴趣,却发现路上的汽车比自行车还要多,超市的蔬菜比肉类更受欢迎,大背投和等离子早已不再稀奇,电脑和网络悄然地构架起了我们生活的点、线、面。
30年来,关于吃、穿、住、行有太多的变化。从没的吃到你想如何吃就如何吃,从没的穿到下衣当上衣穿,上衣当下衣穿,从出门步行到坐飞机,从土房到盖板房、从木头房到水泥房、从平房到楼房、从福利房到商品房,从一家蜗居到现在一家人享受着上百平米的居室等等。
第二篇:大学英语改革感受
培养综合能力,提升职业素质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之我见
在学校领导的倡导和大力的支持下,我们外语教研室以《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为指导方针,围绕大学英语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尝试——注重培养综合能力,强调提升职业素质。努力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改革实施以来,取得了很大成效。在此,我结合我的教学实践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感受。1 做好了基础英语对医学英语的铺垫
目前大部分医学院校强调大学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和四、六级考试,几乎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围绕考试进行,本是为专业英语打基础的基础英语并没有发挥自身的作用。针对这一情况,我们采取分层教学的方法:实施基础英语+医学英语会话+专业医学英语的教学模式。医学英语会话主要提高学生英语在实践中的应用能力,同时介绍一些常用的医学词汇和词根。为了兼顾学生对考试的需要,同时配备听力、阅读等基础英语教材。通过一年的学习,学生对医学英语有了一定的了解,掌握了一些专业的英语词汇,在进入专业英语学习后,不至于感到无所适从。提高了教师的医学英语教学水平
我们外语教研室的教师改革前主要从事基础英语的教学,因此担心在讲解医学英语过程中,由于专业知识的欠缺,可能会常常停留在强调单词的应用,句型的分析和文本大意的掌握上,在知识上达不到自由拓展,在教学过程中比较被动。提出教学改革后,全体教师开展了医学英语大“补课”活动。从医学词汇、临床会话到医学英语的专业知识各个方面提升了自我。同时在教学实践中也进一步培养自身的医学英语素养。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在医学英语教学中我们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多角度、多侧面的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如教师可以利用直观教学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在课堂上综合利用与授课文本有关的录像,使学生的听觉、视觉、动觉器官都参加活动,容易引起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4编写了难易适中的教材
经过基础英语阶段的学习,学生的词汇量大约在4000-4500 左右。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教研室编写了医学英语教材。这些教材在教学实践中体现了很高的实用性。5 实施了合理多元化的测评方法
医学英语应注重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测试,以促进医学英语的学习。为了强调医学英语的实用性,医学英语测评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为平时成绩,另一部分期末考试成绩。平时成绩通过多种方式来体现,主要考察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期末考试成绩主要考察学生对专业词汇的掌握、构词法的应用及常用句型的掌握。在学生开始学习医学英语之前,我们就把测评方法告知了学生,让他们认识到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重要性,从一开始就认识到学习的目标和意义,增强他们对医学英语学习的兴趣。
由此不难看出,我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为医学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理念和整个教学体系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对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也对进一步深化我校教学改革具有较好的借鉴作用。教学改革不但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学习能力,同时还促进了教师教学管理及技术运用水平的改进,也促进了教师研究能力的提高。以上就是我对我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点感受。
第三篇: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感受专题
浅谈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一点体会
今日课程标准的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每个班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学生,更没有两节完全相同的课,每节课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都涂上了一层浓浓的教师"个性"的色彩。有的妙趣横生,生动活泼,有的稳重幽默,含而不露;有的貌似平淡,淡中显功,有的波澜迭起,层层递进,过渡自然,浑成一体。新的语文课程体系的建立,必须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要的位置,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本人就小学语文课程教改实施中教育观念的更新浅谈几点感受:
一、"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现代教育观的核心。
在课堂教育中如何看待自己的教育对象,是否诚心诚意地把学生视为学习的小主人,这是教学的关键问题。根据我的教学经验,必须紧紧地抓住"面向全体,尊重差异,主动参与,体验成功"这几个字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二、面向全体,尊重差异是义务教育的特点,它存在着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适应于普遍的学生。
根据新大纲和课程标准,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是按照"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确定的。如《鲁本的秘密》这一课时,让学生在已了解课文内容的前提下,自主质疑、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时,我引导学生品读课文,教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突破教学重、难点。我们应该充分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学会,学好,不过,关键还在于选择合适的教育和教学方法。
个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应该看到每个学生的特殊性,都有一个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都需要尊重、信任和关怀,他们都有自我发展的要求。对这样的群体,需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填平补齐"、"一刀切"是不能搞的,而是要充分估计每个学生的潜能,使他们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长足的发展。语文课程内容作为一项人类活动来对待,更能有力地促进学生具有一般性的理解力,发展生存能力和学会创造;同时,学生的学习生涯也将因为语文而丰富多彩。我们要创造适应和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教育,这就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尊重差异。
三、主动参与,体验成功是师与生、生与生交流的互动过程,也是师与生,生与生情感交流的人际过程。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示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交往昭示着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动,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新的术语:教师式学生的学生式教师。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也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同时在教。例如:在教《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一课时,通过师生的互动,我知道了黄河的河道变化不是人为的原因造成的,而是因为自然的力量造成的。增长我的知识。交往还意味着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教师由教学
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可以说,创设基于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是本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第四篇:小学数学课程改革感受最深的几个方面
小学数学课程改革感受最深的几个方面
本学期我参加了小学数学课的国家培训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的学习。通过学习,我知道了课例研修旨在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质量,以改进和提高教师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为首要目标。这种研修活动最终不是追求理论上的产出,而在于教师实践本身的改进。这种改进没有终结的目标,因此,这种研修通过螺旋往复的过程来追求教育实践的不断完善。这种研修的过程是教师在行动中学习提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观察与反思,通过与其他教师和专业研究人员的对话与交流,不断地对自我和自我实践加深理解,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提高自己。
本次培训通过网络培训的方式,使我们农村教师有幸聆听了专家对我们小学数学教学的理论指导。对当前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相关问题的思考,以及对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做了深刻的阐述,他们把自己的教育研究成果做了系统的阐述,从宏观和微观方面为我们讲解了最新的课标发展动向,解释了我们一线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在实施新课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通过学习中有很多的收获和感受,想和大家分享。其中感受最深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认识到了在教学中进行学情分析的重要性。以前对学情分析认识的很片面,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只是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很少深入学生的实际生活,了解学生
第 1 页 的经历、经验、对问题的疑惑、对知识的需求等。这样,就使教学活动失去针对性,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通过培训,明确了学生的问题就是教学的核心,不同的教学环境,不同的教学实践中的重点、难点是变化的,而不应该死搬教参中的内容。其变化的依据就是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认知规律。通过学情分析,可以发现学生认知层面的具体问题,并准确的分析成因,从而非常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资源,使每一个教学活动都目的明确,最终指导学生解决生活中存在的数学问题使他们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我们进行学情分析可以采用调查问卷、谈话、网络调研等方式,只有了解了学生,才能更好的为学生服务,才能减少教学的盲目性。其次,就是在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方面。
在教学中,大部分学生曾向我反映,小学数学的基本概念的教学感觉很枯燥乏味。现在想想,我们的教学之所以没有吸引学生,主要是我们没有很好的开发和利用好教学资源,没有很好的将数学的教学与我们的生活实际紧密的联系起来。教学资源指可为教学服务的人力、物力、自然资源的总和,要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就要达到物尽其用、人尽其能的目标,因此思路一定要放开,方法一定要灵活。两个多月的培训虽然很短暂,但却是一次对自己教育潜意识结构的深层改造。虽然培训结束了,但思考没有结束,行动
第 2 页 更是没有结束。我将带着收获、带着感悟、带着信念、带着满腔热情,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积极转变教育观念。一句话: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 3 页
第五篇:触摸改革温度 感受身边巨变
触摸改革温度
感受身边巨变
--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年征文
我出生于陕南农村,伴随我成长的是改革开放浪潮中扑面而来的生机和活力。儿时刚懂事时,对改革开放并无概念,等到会读书习作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我的家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等等固定词句,慢慢开始进人头脑、沁入思想,虽然当时并不知道其概念和深意,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从那时起,我们的身边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至今我还记得儿时乡村的土路,晴天还好,只是坑洼不平,窄小,走起来不仅脚疼、废鞋,而且还慢,这无疑给那些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村民们制造了麻烦。夏收秋播之时,本就是件苦劳力,特别是遇到雨季,庄稼里的农活儿非得你用力气和汗水来换不可。原因很简单,因为路难行啊。试想,三四个人用了九牛二虎之力刚从松软的田地里拉出一架子车玉米棒,面前是一条大坑小窖的烂泥路,有些车辙里积满了雨水,只要架子车一陷进去就别想再拉出来。如果离村子近些,全家人加把劲很快就拉回来了,可那离家三五里远的呢?往往是全家人齐上阵,拉一段路歇一会,喘喘气,再拉一段路歇一歇……等到拉回家的时候,一家人都已累得汗流浃背,筋疲力尽了。倘若架子车滑进了泥潭里,人们就必须得卸下车上的玉米棒,先从泥里把车拉出来,再重新装上,然后继续赶路。童年的我,生长在那个落后的年代,是躲也躲不掉那种“非常”劳动的。在那条坎坷不平,一不小心就会翻车的道路上,我是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劳动的艰难与辛酸,也实实在在懂得了什么叫“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少年时期的我参军离家,到现在已参加公安工作十余年。当我再次回到家乡,踏进久违的乡路时,眼前一片新景象,不觉为之怦然心动。往日坑洼不平的乡间土路早已变成了平直整洁的水泥路,村村通连、街巷贯穿,浑然一体。每条水泥路旁都修有排水沟,排水沟里的水自由欢快地流向远方;家家户户门前都栽树种花,绿树红花映衬着一座座鳞次栉比的小楼房。过去柴草粪便、垃圾杂物胡乱堆砌的情景看不到了,下雨天污水横流、泥泞肮脏的街道也看不到了。身边都是往来穿梭于整洁路面的林林总总的电动车、摩托车和小轿车。这一切的变化,怎能让我与以前贫穷落后的乡村相提并论呢?乡村道路的硬化,改变了农村人们的生活。现在的孩子,谁还会穿着厚重的雨鞋上学?去田间劳作时,农用三轮车随处可见,即使有人拉辆架子车行走,也不会觉得吃力受累。自从村村通公路建成后,城乡客运比比皆是,不管是晴天,还是雨天,只要你一招手,便可随时去县城,去邻村。因为道路的通畅、便利,使得邻里、亲戚之间的走动越来越频繁,越走越亲近了。公路的建设,交通的发达,也促进了农村建设向城镇化迈进的步伐,掌握了现代化技术的乡亲们正满怀激情,携手共建着一个繁荣富强的小康农村。
改革开放下的新中国,一个小小的山村尚且如此变化之大,何况一个国家的公安队伍的建设?就拿武汉来说,全市的公安机关的基础设施建设也上了一个大台阶,实现了业务技术用防建设全覆盖,全是公安基层面貌焕然一新,民警的工作、生活环境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别的岗位不说,就说我所从事的最基层的反扒工作,原来的工作模式基本就是蹲守、步行、发现、跟踪、盲目的寻找一切可能产生的犯罪行为。这种工作方式最大的弊端在于效率低下,难于发现,没有任何线索以及辅助手段来完成,非常不利于反扒工作的开展。而现在的工作方式,主要依赖于视频侦查、人像识别等信息化手段。在十九大召开期间,我大队正是运用这一系列技术手段成功打掉一个5人流窜的扒窃团伙,战果不菲。排查:在将全市住宿信息系统和自荐的扒窃嫌疑人库进行交叉比对查询时,发现一名叫黎文飞的广西籍男子近日在我市江岸区一家快捷酒店存在住宿信息,具有重嫌疑,通过全国违法犯罪人员库的查询,该黎某有多次扒窃前科。次日,系统报警,该住宿信息出现异常,经实地调查,发现有四名外地青年男子与该黎某同时入住酒店。至此,该扒窃团伙案顺利上案!发现:利用城市视频“天眼”系统对黎某等人在汉的行踪开展视频侦查。通过各方缜密侦查,发现五人全部都有扒窃前科,他们此次来汉的目的就是在搞扒窃!布控:兵分多路,撒下天罗地网。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我们的反扒明镜侦查经验丰富,在不暴露自己的前提下,采用交替换位、迂回跟踪的方法与犯罪分子斗智斗勇--汽车、自行车、步行轮换跟踪,所有的侦查员始终保持通讯畅通、远近结合、交叉补位,牢牢盯死这群狡猾的敌人、双方展开了“迂回站”狡猾的敌人,在商圈屡屡得手,丰富的侦查经验告诉我们的侦查员,最好的抓捕时间仍未到来。抓获:酒店门口耐心等待,瓮中捉鳖,人赃俱获一网打尽。在“十九大”如火如荼的召开之际,能成功打掉一个扒窃团伙,无疑是给党组织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正是这些技术侦查上的不断革新,才使得反扒工作更加的顺利,社会更加安定。
改革向前,身边巨变,社会发展,人民满意。我们这一代人享受着改革开放释放的红利,更知道珍惜的价值,更懂得奋斗的意义。改革开放四十年,不忘的是“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不变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放眼新时代,我们信心满怀,未来可期待,可拥有。
十大队:倪成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