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自然资源的心得体会
气候资源概论
气候资源是指能为人类经济活动所利用的光能、热量、水分与风能等,是一种用的可再生资源,也是我国的十大自然资源之一。包括太阳辐射、热量、水分、空气,风能等。它是一种取之不尽,又是不可替代的。
水资源紧缺是全球关注的问题,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我国年人均占有水量2 200 m3,为世界人均水量的30%左右,联合国据此已将我国列为13 个主要贫水国之一。气候变化是水资源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我国西部地区水资源匮乏,气候条件恶劣。近十几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对我国西部地区影响显著,西北大部分地区出现了降水与径流增加、冰川消融加速、湖泊水位上升、大风与沙尘暴日数减少、植被有所改善等现象。但综合西部地区人文环境对西部水资源的利用率,气候变化对西部地区水资源的正面效应,仍远远不及人文环境对西部地区水资源的负面效应影响作用大。笔者分析气候变化对西北地区水资源的影响,并结合该地区对水的需求情况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以期更好地解决西部地区缺水情况等环境问题,趋利避害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采取战略对策,充分利用气候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为西北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变化正经历由暖干向暖湿转变,这一转变在西北西部包括新疆、河西西部、祁连山区及青海的部分地区表现更加明显,气温升高,降水量增加;而西北东部目前仍比较干旱,气温升高,降水量减少,主要在陕西。西北干旱区近50 年气候变化是以0. 22 ℃ /10a 的速率变暖。各季均有增温趋势,对于西北干旱区气温的持续上升,升温最明显的是秋冬季。除库车外,其他各区气温有升高趋势,其中北疆和柴达木盆地气温升高趋势大;而气温升高趋势是南北高,中间低。降水量增加趋势为从东南向西北递增。20 世纪60 年代以来,南北半球中纬度西风带不断加强,许多副热带大部分降水量减少,热带地区降水量增多,高纬度地区降水量趋于增多,我国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在纬度较高且属于西风带气候区的新疆、甘肃河西地区以及属于青海高原绝大部分地区近44 年来年降水量表现为小幅增加趋势,其增加速率为3. 20 mm/10a;而纬度较低且属于季风带气候区的青海东南部、甘肃河东、宁夏及陕西年降水量表现为小幅减少趋势。根据降水量距平的年变化研究表明,后30 年旬平均降水量比前30 年增加,在一年当中降水量增加的主要时段为冬季12 月到初春。
气候变化对西北地区降水量影响有显著的地域差异,西部降水量增加,但东部降水量减少。对比以前的研究结果发现,新疆地区降水量显著增加的分析结果与胡汝骥等的研究结论一致。西北地区旬降水量气候平均值的差异反映了新疆降水量增加的气候特征。左洪超等研究指出,新疆地区是西北地区降水量增加最快的地区;黄玉霞等对西北地区降水量的研究也指出,近40 年中除青藏高原东北区及西北东部区降水呈下降趋势外,其余各区呈上升趋势。因此新疆及周围地区降水量具有增加趋势,但西北地区东部降水量没有增加,反而减少。总体来说,降水量在西北地区既有增加,又有减少,减少的幅度大,增加的幅度小,但增加的时段长。
普及水资源安全忧患意识,增强节水观念以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研究区域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协调问题。首先要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把人口数量控制在自然资源能够承载的适当范围内;同时要提高人口质量,要广泛地宣传、细心地教育,增强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让人们深刻意识到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影响,以及在粮食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发展问题上的重要性,理解节水的必要性,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积极配合治理工作。
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与合理利用,加大水利工程措施的力度继续开展气候预测研究,在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对该地区可能引起的气候灾害的同时,进行气候灾害损失评估和预测研究,为区域PRED 协调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另一方面,应采取应急的工程措施,在冰川、积雪融化区修建蓄水工程,将融化的水保存起来,这些工程要强调防渗和减少蒸发;而在灌区要改变传统的灌溉方式,实行节水灌溉,充分利用和保护这些水资源。对于工业用水应该选择相应的水质并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对于用水要求不高的工业应该选择一些品质较差的水并尽量达到多次或重复利用,以免浪费水资源。在适当的时候可以启动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这样不仅可以大大缓解西北地区的缺水问题,而且可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水资源的可再生能力。地下水的超量开采是造成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一个关键性因素,所以在开源与节流并重的同时还应该控制地下水的开采量,使之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改善农业技术,健全环境治理法规体系以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科学论证区域PRED 各个方面,科学用水,最大可能保护生态环境防止公害,针对西北地区有计划地对弃耕地、盐碱地进行改良,加大植树造林规模,并且建造水源涵养地。此外,还要坚持发展“雨养”农业,既能充分利用降水而又不需很多投资的节水农业技术。而在具体的农业措施过程中,尽量采取留茬免耕技术。在改善农业技术的同时,也要看到环境治理法规体系在农业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各种环境治理措施都必须有法规体系和执法部门来约束。建立健全环境治理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充分发挥政府执法部门的监督管理作用,加强政府管理部门的执法力度是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成功的根本保障。
综上分析可知,气候变化对西北地区水资源的影响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气候变化对西北地区水资源的影响虽有明显的地区差异,但总体来讲正面影响大于负面影响。而该地区的需水情况因为近年来人文因素的破坏较大,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正面效果仍不能使该地区摆脱需水紧张的情况。脆弱的生态环境,叠加人为活动的影响,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难度加大。从西北地区水资源与其他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关系看,无论土地开发还是矿产资源利用,均要以水资源为基础。应当以水为中心确定土地开发规模和生产力布局,着力探索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内涵发展方式。从水与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看,西北普遍的情况是经济用水挤占了生态用水,矛盾的焦点在于水。面临这样的环境条件,在今后西北生态环境的建设过程中,应适当调整修复措施,以适应气候转暖情况下生态环境的良性演化。目前来看,西北地区水资源情况仍不容乐观,应该继续时刻关注气候变化对该地区水资源的影响,提高人民节水意识,逐步开展水利工程,运用适宜的农业技术,建立更健全的法律法规制度,加快西北生态环境的改善,促进西部大开发。
第二篇:自然资源会议心得体会
自然资源会议心得体会
自然资源会议心得体会
在全省自然资源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上,我深刻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切实提高自然资源工作的政治站位,自然资源部门的组建是践行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必然选择,自然资源部门的组建是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重要途径,自然资源部门的组建就是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内体要求,自然资源部门的组建就是实现节约集约利用资源的现实需求。
把握新形势新要求,开创资源资源工作新气象新局面,紧紧围绕“一个中心”以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为中心,落实好机构改革各项任务,权利服务省委,省政府打赢“三大攻坚战”中心工作。始终坚持“两个统一”一是承担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的职责和使命。而是承担国土空间规划者的职责和使命。承担国土空间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的职责和使命。牢固树立“伞大观念”一是树立大的自然资源观念,二是树立大的国土空间观念。三是牢固树立大的系统生态保护观念。
通过这次的学习,我深深认识到自己在工作中还有一些不足之处,今后我一定加强学习,积极参加各种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争取有更大的进步。
符草楼国土所 李涛
2018 年 12 月 29 日
关于省厅领导讲话的心得体会
听取了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副厅长刘金山在全省自然资源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我深深认识到了的自然资源工作的重要性,会议主题是立足新时代,新使命,新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重要决策部署,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振奋精神,全面履行自然资源管理职责,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
在以后的工作中,抓学习贯彻落实省委全会精神,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落到具体的人和事,坚决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加强对业务工作的政治领导和督促检查,把握正确政治方向,把党的领导、政治原则、廉洁自律要求贯穿于业务工作之中、决不允许搞上有对策下有应策、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允许做选择、打折扣、搞变通。有责任有担当,找准坐标,找准定位,前看标兵,见贤思齐,回看追命、勇往直前,这是新时代党员干部的工作要求。不能置身事外,人人都有责任,人人都要承认任务,都要结合自身岗位工作,找准定位,对标先进,拉高工作标杆,勇争先进一流,勇于担当,敢于作为。自然资源部不是简单的换牌子,改头换面,而是一场系统性、整体性、重构性变革,是整体重构,在共和国历史上都是一次新的组建,从全党、全国层面来讲,是党的领导体质和国家治理结构的重大创新,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需求,标志着中国自然资源管理方式、体质机制的划革命时代变革,着实是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鼓干劲勇冲刺,以更强烈的担当,更精准的措施,更务实的作风,在各项工作中更上一层楼。
符草楼国土所 王保华
2018 年 12 月 29 日
个人心得体会
2018 年 12 月 7 日,刘金山书记做了全省的工作会议讲话,把握新形势新要求,开创资源资源工作新气象新局面,紧紧围绕“一个中心”以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为中心,落实好机构改革各项任务,权利服务省委,省政府打赢“三大攻坚战”中心工作。始终坚持“两个统一”一是承担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的职责和使命。而是承担国土空间规划者的职责和使命。承担国土空间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的职责和使命。牢固树立“伞大观念”一是树立大的自然资源观念,二是树立大的国土空间观念。三是牢固树立大的系统生态保护观念。
自然资源部不是简单的换牌子,改头换面,而是一场系统性、整体性、重构性变革,是整体重构,在共和国历史上都是一次新的组建,从全党、全国层面来讲,是党的领导体质和国家治理结构的重大创新,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需求,标志着中国自然资源管理方式、体质机制的划革命时代变革,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听完刘书记的讲话,我认识到了自己的工作中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领导和同志们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来改变,在以后的工作努力学习,为单位作出更大的贡献。
符草楼国土所 郝尚华
2018 年 12 月 29 日
符草楼国土所贯彻落实自然资源系统工作会议精神
在听取了全省自然资源会议工作会议召开后,符草楼国土所高度重视这次会议,对这次会议的精神和意义进行了传达和部署。
在 2018 年 12 月 7 日,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副厅长刘金山,省自然资源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张兴辽在全省自然资源工作会议上分别做出了讲话。会议主题是立足新时代,新使命,新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重要决策部署,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振奋精神,全面履行自然资源管理职责,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自然资源部门的组建是践行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必然选择,自然资源部门的组建是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重要途径,自然资源部门的组建就是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内体要求,自然资源部门的组建就是实现节约集约利用资源的现实需求。
自然资源部门作为省政府的重要组成部门,职责职权集中、涉及面广、队伍规模大、服务群众多、社会关注度高,工作中面临着诸多廉政考验,这充分说明我们自然资源领域还面临着严重的廉政风险考验,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一刻也不能停歇,要坚定不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监督不是束缚,也不是不信任,而是一种正常的工作方式。我们在思想上把监督当做对自己的关心,支持和爱护,当做加强改进工作的功力和鞭策,学会在监督下修身律己、担当作为,就会行得更稳,走得更远。把握正确政治方向,把党的领导、政治原则、廉洁自律要求贯穿于业务工作之中、决不允许搞上有对策下有应策、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允许做选择、打折扣、搞变通。有责任有担当,找准坐标,找准定位,前看标兵,见贤思齐,回看追命、勇往直前,这是新时代党员干部的工作要求。不能置身事外,人人都有责任,人人都要承认任务,都要结合自身岗位工作,找准定位,对标先进,拉高工作标杆,勇争先进一流,勇于担
当,敢于作为。
符草楼国土所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学习了这次省资源厅会议的工作精神和重大意义,坚决服从领导的安排与管理,落实到每一个人,加压推进重点工作,共同思考谋划明年工作。不折不扣抓好落实。确保改革机构的各项工作顺利实施,扎实为明年工作打好基础,开好头!
符草楼国土所
2018 年 12 月 29 日
第三篇:自然资源
论述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及如何加强自然资源的管理 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技术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称。狭义的自然资源只包括实物性资源,即在一定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产生生态价值或经济价值,从而提高人类当前或可预见未来生存质量的天然物质和自然能量的总和。广义的自然资源则包括实物性自然资源和舒适性自然资源的总和。
一.就我国自然资源的总体评价而言,大体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资源种类较为齐全。在我国辽阔的国土上,各种自然资源几乎是应有尽有,较为齐全。就各种自然资源满足本国经济发展需要的程度来说,我国堪称是世界上各种自然资源自给程度较高的国家之一。
2、资源的绝对量大,但人均占有量量少。评价自然资源的数量,一国、一地区所拥有的自然资源绝对量固然重要,但自然资源的价值主要在于要有人去开发利用,使它的潜力变为现实的商品优势。所以自然资源人均占有的相对量尤为重要。我国幅员辽阔,但又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由于人口过多,人均资源占有量明显不足。其中人均耕地不足 1.3 亩,不到世界平均数的 1/4;人均草地不足 4.2 亩,为世界平均数的 1/2 ;人均森林不足 1.5 亩,为世界平均数的 1/6 ;人均水资源不足 2000 立方米,为世界平均数的 1/4。资源相对量少,说明我国所拥有的各种自然资源并非都是丰富的,今后,随着人口高峰期的到来,人均资源占有量将不断减少,人与资源的矛盾将进一步突出。因此我们要特别加倍珍惜,予以合理的开发利用。
3、低劣资源的比重较大。较为代表的就是我国的铁矿,储量占世界第三,但质量却很差,平均品位只有34%,增加了开发利用的难度。资源质量参差不齐反映在开发利用上,一个具体表现就是资源承载能力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如生产粮食能力的大小,可以作为衡量我国各地土地资源承载人口限度的标志
4、资源空间分布有利有弊。既广泛又集中;有一定的地区组合优势;资源丰度高的地区与产业丰度该的地区并不一致,存在区域二元结构。
5资源开发程度较高,后备资源普遍不足。目前,我国宜耕土地的利用率已高达90% 以上,未耕土地中的可耕地的比重极低,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
二.在中国的自然资源利用与管理中,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缺乏有效的资源综合管理及把自然资源核算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机制,传统的自然资源管理模式和法规体系将面临市场经济的挑战;
2.经济发展在传统上过分依赖于资源和能源的投入,同时伴随大量的资源浪费和污染产出,忽视资源过度开发利用与自然环境退化的关系;
3.采用不适当行政干预的方式分配自然资源,严重阻碍了资源的有效配置和资源产权制度的建立以及资源市场的培育;
4.不合理的资源定价方法导致了资源市场价格的严重扭曲,表现为自然资源无价、资源产品低价以及资源需求的过度膨胀;
5.缺乏有效的自然资源政策分析机制以及决策的信息支持,尤其是跨部门的政策分析和信息共享,从而经常出现部门间政策目标相互摩擦的不利影响;
6.资源管理体制上分散,缺乏协调一致的管理机制和机构。
三. 关于我国运用经济手段进行自然资源开发环境管理的建议
1.加强自然环境资源的价值与价格研究。自然环境资源的价值与价格研究,是运用经济手段进行自然环境资源开发的环境管理的基础,税费及押金标准的制定,以及对交易市场的监督,都需要以自然环境资源的价值评估为依据。我国各级土地管理局组织力量,评定了城镇土地的基准价格,作为土地交易、调控土地市场的依据。这是一个值得借鉴的做法,建议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对我国主要自然资源的基准价值量进行评估,为管理和决策服务。
2.理顺各种收费的关系,建立我国自然资源开发的资源税费和生态环境税费体系根据自然资源开发产品的价格构成,从环境保护角度看,经济手段所要影响的主要是MEC和MUC两个部分。MEC部分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环境污染损失,通过排污费收取;一部分是生态破坏损失,通过拟议中的生态环境补偿费收取,这便构成了自然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税费体系,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征收。MUC部分,以及部分属于MPC的公共部分,则构成了自然资源开发的资源税费体系,可由资源产业管理部门负责征收。建议根据这样的体系构想,对现有收费进行清理,保证两个体系之间、以及每个体系内部各项收费之间的关系明晰,并通过法律文件加以明确。
3.强调费用—效益分析在自然资源开发项目评价中的地位。建议尽快制定和完善自然资源开发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规范,应对自然资源的价值、开发活动的效益及其生态环境破坏损失作全面估算,并进行比较,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为项目成立后所要征收的资源税费和生态环境税费的确定提供依据。
4.取消补贴、提高原材料价格。经济手段的核心就是使自然资源开发产品即原材料的价格,反映开发过程的完全成本,因此,应当取消对资源开发的财政补贴,放松对原材料价格的政府控制,使价格能够对资源开发者和利用者产生调节和刺激作用。也不必担心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而导致通货膨胀。
5.综合运用多种经济手段。在征收自然资源开发的资源税费和生态环境税费的同时,应注意运用其他经济手段,特别是为环境保护创造市场,如实行资源开发权拍卖和交易。对一些缺乏税费征收标准或难以专门制定标准的开发项目,可在对资源进行价值评估的基础上,对开发权进行招标拍卖,将拍卖所得资金作为生态环境的恢复费用;并逐步建立开发权的交易市场。
4.6 建立自然资源保护基金。将征收的部分税费集中起来,成立自然资源保护专项基金,资助自然资源的恢复与保护,替代资源的开发,以及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等工作,促进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象经营普通商品一样经营自然环境资源这一特殊商品,使其不仅能维持简单再生产,还能进行扩大再生产。
第四篇:自然资源系统延安精神学习心得体会
自然资源系统延安精神学习心得体会
一、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宝贵精神财富。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指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胜利的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延安精神的这些核心内涵成为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伟大斗争的不竭思想源泉和实践动力。
二、发扬延安精神推动解放思想大讨论。
延安精神的本质内容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践证明,几十年来我们党坚持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通过不断的思想创新、理论创新科学指导实践,从而有力地推动了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作为自然资源系统党员干部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加快推进改革开放的使命感,以实际行动深入推动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取得实效。首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深入开展大学习,深刻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用科学理论WZ头脑,把思想统一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
其次,坚持求真务实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开展大调研、大走访,坚持问题导向、联系工作实际,深刻剖析和切实解决影响推进改革开放的思想障碍和突出问题,以务实举措推动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
第三,用推动高质量发展来检验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成效,自然资源工作是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要发扬解放思想的精神和敢于创新的勇气,着力破解影响制约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高质量发展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激发担当作为的动力,不断提升干事创业的能力。
第五篇:自然资源审计
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简介
摘要:本文主要简单介绍了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的基本知识、审计的要素、程序和方法以及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的评价体系。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自然资源保护问题也日渐突出。如今,自然资源保护工作在我国已广泛开展。并贯穿到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而审计作为政府监督的重要手段,其在当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1983年9月。审计署正式成立,虽然这一阶段并未明确提出“资源环境审计”的概念,但已积极围绕各类环境保护资金和项目展开试点审计。1998年,审计署设立了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司,标志着我国资源环境审计新阶段的开始,其主要负责组织开展资源环境审计工作。
1.1 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的概念
对于自然资源资产的概念,蔡春、毕铭悦[1]认为:“自然资源资产就是指特定主体拥有的能加以控制、能以货币计量、可能带来未来效用的自然资源和降低主体对自然资源的影响而采取措施的资本化成本”。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认为,自然资源审计与其实施的其他审计类型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自然资源审计就是指为了加强国家自然资源利用和管理而开展的审计[2]。目前我国开展的自然资源审计以政府审计为主,民间审计和内部审计为辅,在政府审计领域,审计的重点为自然的开发、利用、保护和资金管理情况。在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领域,主要是对资源审计中的能源审计进行了拓展。
1.2 自然资源审计的分类
要明确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的类别首先要对自然资源资产的分类有清楚的认识。
自然资源资产按其来源分为陆地资产、海上资源资产和大气自然资源资产。这些资源一些属于大陆海洋都有的资源,一些是独有资源。陆地资源包括土地,生物,水,能源,矿产等资源资产。土地资源资产是指在当前的社会技术条件下人类利用和可能利用的由土壤、掩饰、地形、水文、气候等组成的综合体,包括:已经利用的生产经营用地(如耕种用地、林业用地、产业用地、矿区用地、交通用地等资产),生活用地(如居民点用地等资产),为利用的荒地、沼泽地、滩涂地等资产。生物资源资产是指在当前社会、技术条件下人类利用可能利用的各种生物资产,包括植物资源(包含树木、草原等植被)资产、动物资源资产、微生物资源(含各种菌类)资产。水产资源资产是指当前的睡会技术条件下人类利用和可能利用的各种水源资产,如河川水、湖泊水、千层地下水、大气水等资产。能源资产是当前色社会技术条件下能够给人类提供能量的有形物质和自然过程形成的资产,包括煤炭、石油、草木、天然气、沼气、风能、地热、潮汐等资产。矿产资源是指露于地表或藏于地下的具有利用价值的各种矿物质或者有关元素合成体包括金属矿、非金属矿、能源矿等资产。海洋资源资产存于海水之中、表面、底部、海岸的各种资源资产的总成,包括海洋生物、从海水中提取的各种化学元素、海底能源(石油、天然气等)、海底极其海岸矿物质(锰解和等)、潮汐能等资源。气候资源是指在当前的社会条件下人类可以利用的太阳辐射产生的光、热和风力、降水等资源资产。
自然资源资产按其数量变化分为一次性耗竭的资源资产和非一次性耗竭的资源资产。一次性耗竭的资源资产是指在当前社会技术条件下人类利用即消耗殆尽的自然资源资产,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产。非一次性耗竭的资源资产是指在当前的社会技术条件下人类的利用会产生纯度更高物质的自然资源资产,如金属矿资源资产。这种分类有助于人们了解自然资源资产的特性,注重对一次性耗竭的资源资产的节约。
自然资源资产按其再繁殖能力分为有再繁殖能力的资源资产和无再繁殖能力的资源资产。有再繁殖能力的资源资产是指本身具有再繁殖能力的资源资产,如草原资源、森林资源、动物资源等资产。无再繁殖能力的资源资产是指本身不具有再繁殖能力的资源资产,如矿产资源中的金属矿、非金属矿、煤、石油、天然气等资源。这种分类然我们更加关注没有繁殖能力的资源资产,使其充分利用,对于有繁殖能力的自然资源合理保护和繁殖培育,以保证后代生活需要。
自然资源资产按其利用限度分为可持续利用那个资源资产和非可持续利用的资源资产。可持续利用的资源资产是指反腐利用的资源资产,如水能、风能、潮汐等资产。非可持续利用的资源资产是指不可反腐利用的资源资产,如每、石油、天然气等资源资产。这种分类有助于了解自然资源资产的特征,主义节约不可反复利用的资源资产,长期充分利用可持续利用的资源资产,并且对这些资源资产加以保护。
自然资源资产按其流动性分为流动资源资产和非流动资源资产。流动资源资产是指本身可以流动的资源资产,如动物资源,水资源等。非流动资源资产年是指本身不能流动的资源资产,如土地等。这种分类是我们重视对非流动资
源的节约,重视对流动资源的保护,尤其注意在利用流动资源是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
自然资源资产按其用途分为公益性资源资产、非公益性自然资产。公益性自然资产是指用于公益性事业的资源资产,如政府直接管理的公园的森林资源,动物资源等。非公益性资源资产是指用于企业经营的资源资产,如企业购置的土地资源,能源资源等。
自然资源按其所有者性质分为国家所有自然资源资产、计提所有自然资源资、私有自然资源资产、共有自然资源资产。这种分类有助于明确自然资源资产的产权所有者,产权所有者对自然资源资产用有开发利用的权利,也承担着自然资源资产极其生态保护的则责任[3]。
有以上对自然资源资产的分类我们不难理解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的类型。目前,自然资源审计按照审计类型划分,可分为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和绩效审计,以绩效审计为主;按照审计主题的资源属性划分,可划分为土地资源审计、矿产资源审计、水资源审计、海洋资源审计、气候资源审计等;按照审计内容划分,可分为资源政策审计、资金审计、项目审计等[4]。
1.3 自然资源审计的必要性
自然资源委托代理关系的建构是有效地管理、使用和生产自然资源的基本架构和前提,没有这种委托代理关系,自然资源管理、使用和生产将处于无序状态。然而,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正是由于这种委托代理关系的存在,使得与自然资源相关的代理问题得以产生,次优问题得以放大,自然资源经管责任的履行受到阻碍。首先,人都具有自利性,在信息不对称、激励不相容和环境不确定的情形下,代理人有可能产生机会主义行为,从而出现代理问题。由于自然资源的产权特征,代理人在自然资源的管理、使用和生产中有可能采取一些损害委托人利益而利己的行为,正是这些机会主义行为,导致自然资源问题严峻,自然资源经管责任的履行受到负面影响。例如,长期以来,中国官员的晋升概率与地区经济增长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过分关注GDP 的晋升锦标赛模式,使得一些领导干部逐渐形成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而谋取地区经济增长的路径依赖,个别地区甚至形成土地财政依赖[21]。其次,人还具有有限理性的特征,既然是有限理性,人就难免犯错误。在委托代理关系下,由于是使用委托人的资源为他人服务,所以代理人可能会放胆而为,从而放大有限理性带来的次优问题。在自然资源的管理、使用和生产过程中,即使没有委托代理关系,责任者也可能犯错误,出现次优问题。然而,在自然资源委托代理关系中,由于其产权特征,代理人并不用承担其决策或行为的全部
后果,所以其有可能采取一些错误决策或行为,从而放大了次优问题[22],使自然资源经管责任的履行受到负面影响。
上述与自然资源相关的代理问题和次优问题交织起来,可能造成严重的自然资源问题,使自然资源经管的履行受到严重的负面影影响。由于自然资源经管责任的内容多,所以自然资源审计问责的内容也就有多种选择,不同的问责内容选择,决定其在治理机制中的不同定位。显然,它不会是内部治理机制。自然资源审计定位有两种可能:一是作为外部监管机制的组成部分,处于第二道防线,对自然资源专门监管部门已经完成的监管进行再监督,此时问责的内容是行为合规性和信息真实性;二是作为监视机制,处于第三道防线,对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进行评估,发现其缺陷并及时推进整改,保障前两道防线持续有效地运行,此时问责的内容是制度健全性[5]。
1.4 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2003年,审计署成立了环境审计协调领导机构,积极开展资源环境审计实践,审计的领域不仅仅停留在生态环境领域,还逐步到土地、矿产、水、大气等领域的审计。2009年,审计署发布了《审计署关于加强资源环境审计工作的意见》,指导全国各级审计机关积极开展资源环境审计实践[6]。2014年6月在北京召开的自然资源离任升级研讨会上,学者们从审计目标,主体,内容到方式方法进一步探讨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离任审计,为自然资源经济责任审计提供了很好的借鉴。2016年5月,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三中、四种、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名经济和社会发张第十三个五年计划规划纲要》,审计署集合全国审计工作实际,制订了《“十三五”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该《规定》指出要实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在试点的基础上,2017年制定《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暂行规定》,2018年起全面推开,2020年建立起比较晚上的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7]。
近年来为了发展经济对自然环境破坏严重,很多政府官员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面对国家的相关政策有令不行,没有履行自己的职责,而监督机制的缺失更加滋生了一些腐败现象。目前我国各省市正在积极开展试点审计,努力探索出一条道路。早在2014年矿产资源、土地资源审计已经成为审计署审计重点出现在对部分省市长的经济责任审计中。目前已在江苏、内蒙古、福建、湖南、四川、陕西、湖北、广东、山东、云南等十个省份进行了审计探索试点。各个省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开展审计的情况也不同。内蒙古试点城市审计内容主要是起草关于矿产、草原等6个方面的初步审计计划。湖南在全省开展试点城
市,审计内容主要是生态环境保护情况、农村耕地保护和土地征用情况、矿产资源开发情况等。并且建立了问责机制。云南省在昆明东川区进行试点,审计内容是林业法律法规的实施,绿化的目标和任务完成情况,森林管理、退耕还林等内容的完成情况,并作为绩效考核和任用的主要依据,及时存入领导干部的个人档案,对生态环境造成重大破坏的领导干部由纪检监察机关依法追责。江苏省在连云港开展试点审计,审计内容有是否遵守海洋资源法律法规、实施决策制度完成情况、是否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等。其他各省市,如陕西、湖北、四川、广东、福建、山东等省也都不同程度开展了自然资源资产审计[8]。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的要素
2.1 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的主体
自然资源属于国有资源。近年来,我国环境问题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国家领导人对环境问题的问责也已经上升至对领导干部的终身追责制。在这种审计环境下,由企业或个人来承担资源的审计工作都存在较大的风险,因为其审计职权可能受到当地政府的职权干预,从而难以得到保障,致使审计结果难以具有权威性。由此可见,只有国家审计机关能够担任对自然资源的审计,且其审计职权及审计结果具有权威性的保障。因此,其主导自然资源审计的绝对地位无可置疑[9]。
2.2 自然资源审计的客体
在生态文明的背景下,自然资源审计工作的客体是地方政府领导干部,以及自然资源有关部门的负责人,他们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到环境行为的监督和控制中,对当地环境政策和法规的制定有一定的影响。因此,他们常常作为审计的客体[10]。
2.3 自然资源审计的内容
郑石桥[11]认为,自然资源审计的内容如下表1所示
表1 自然资源的审计内容
自然资源经管责任要求,责任者要按法律法规、委托人要求,最大善意地监督、管理、使用和生产自然资源,这些行为与自然资源经管的具体业务活动相关,称为自然资源业务行为。由于责任者的自利及有限理性特性,因而其可能违背上述要求,出现自然资源业务行为不合规或不合理现象。具体情形如下: 第一,违背上级关于自然资源业务相关方针政策的要求;第二,违背自然资源业务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第三,违背委托人关于自然资源业务的明确要求;第四,未做到最大善意地履行自然资源相关业务行为。前三类是违规业务行为,第四类是不合理业务行为。
自然资源经管责任要求,责任者要真实地报告自然资源及相关资金的信息,由于责任者的自利及有限理性,自然资源及相关资金的信息都可能出现虚假或错误。一是自然资源数量、质量、流量、存量等方面的业务信息可能出现虚假或错误;二是自然资源相关资金取得、使用和结存情况的财务信息可能出现虚假或错误。
自然资源问题的治理机制包括内部治理机制和外部监管机制。内部治理机制是自然资源管理单位、使用单位和生产单位内部建立的应对自然资源问题的机制,主要体现为这些单位的自然资源相关管理制度及业务流程、自然资源相关资金管理制度及业务流程。对于内部治理机制的审计,其中主要关注两个问题:一是内部治理机制的设计是否存在缺陷,这里的缺陷包括不符合自然资源相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委托人的要求,以及内部治理机制不合理,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或不能有效地应对自然资源问题;二是内部治理机制是否得以有效执行。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的方法和程序
3.1 自然资源审计的方法
周胜利[12]总结出自然资源的一般审计方法有①收集、查阅的方法。比如收集、查阅被审计领导干部履行自然资源资产保护和利用职责相关的经济法律法规,任期印发的相关文件和制度评价定的法规制度,将部门制定的法规制度与国家有关经济法律法规相对比,检查和评价是否与国家经济法律法规相一致,是否贯彻执行了党和国家有关经济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等。②统计、审阅的方法。如统计、审阅部门工作总结,与部门事业发展相关的统计数据和有关权威部门发布的相关数据、指标和检查考核结果,与国家发展规划、部门或行业发展规划、部门历史发展数据等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分析、统计分析、增减比率趋势分析等方法,检查和评价有关部门事业发展指标的完成情况,部门
事业发展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情况等,以评价领导干部的经济发展责任、结构调整责任、防范化解风险责等。③座谈、了解的方法。通过与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部门有关领导同志个别谈话,召开相关部门人员座谈会等方式,了解和评价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部门的主要思路、采取的主要措施、取得的主要成效,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等情况,另外还可了解地方领导在相关廉政建设方面的责任等。④比较、核实的方法。如比较被审计领导干部任职期间与党中央和国务院、地方党委和政府、上级主管部门签订的有关目标责任制,以及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部门向社会、公众公开承诺的责任目标。收集、查阅部门为完成目标责任采取的各项措施、制定的发展规划、采取的工作部署、相关部门事业发展统计资料等。通过采取对比分析、核实有关数据、实地调查了解等方法,检查和评价领导干部任职期间为完成有关目标责任制采取的措施是否有效,有关目标责任制如环境保护责任等是否落实和完成等。
张宁[13]则是将这些方法对应到相关的审计类型之中。对于环保法律法规制度的审计,一是文件资料查阅法。收集并查阅相关环保政策制度等文件资料,审查评价对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和制度的执行情况。通过分析归纳得出各项评价指标的标准,作为审计评价的依据。对未能达标的要查找原因,建议制订相应措施,通过审计督促环保法律、法规和制度的有效实施。二是对照检查法。将环保法律、法规和制度的相关规定归纳成工作标准(或目标)与实际完成进行对照检查,评价环保法律、法规和制度的执行情况。可以设计对照检查表使工作标准(或目标)与实际完成情况进行对照。对于环保资金的审计,按审计方法使用的目的不同,主要有五种,一是在规划审计项目时使用的方法有:重要性水平确定的方法、审计风险评估方法、分析性复核方法等;二是设计审计工作量使用的方法有:风险评估、审计抽样、管理决策分析方法等;三是直接获取审计证据的方法主要有:检查、监盘、查询、函证、观察和计算等。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条件下使用的方法还有:计算机信息系统审计技术、电子数据转换技术、电子数据审查技术等;四是帮助审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的方法主要有分析、计算等;五是在评价中使用的审计方法主要有:比较法、经济计量和决策分析法、对数据资料的整理分析法、趋势预测法等。
3.2 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的程序
金密[14]将自然资源审计的审计程序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实质性测试阶段,审计报告阶段。
(1)准备阶段。自然资源审计的准备阶段是指从确定自然资源审计项目起到具体实施审计工作之前的阶段。
(3)实质性测试阶段。(3)审计报告阶段。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的评价体系
金密[14]认为自然资源审计的评价应当立足于区域自身特征,反映领导干部任期内对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的水平,同时,评价指标设置时需要避免笼统化,理论化的情况出现,定性指标应当根据地区、时期、类别以及部门的不同对领导干部制定各自自然资源资产离任的评价指标,而定量指标则应当尽量选择通过搜集、监测等方式比较容易获取到数据的指标。依据自然资源审计的目标和内容,建立以下四大类审计评价指标:(1)自然资源开发状况指标,其中包括二级指标:自然资源开发比率、人均GDP、水资源利用量、矿产资源利用量、土地资源量、森林覆盖率。(2)自然资源保护指标,其中包括二级指标:三废(废气废水固废)处理达标率、耕地资源补偿量、自然资源循环利用率。(3)政策法规执行情况指标,其中包括二级指标:环境保护相关法规的执行情况、自然资源政策的问责机制实行情况、自然资源开发中安全隐患处理情况、相关环境预警机制建立及执行情况。(4)资金财务状况指标,其中包括二级指标: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监管情况、环境治理项目建设运行情况、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情况。本文将主要对自然资源开发状况、自然资源保护情况、政策法规执行情况、资金财务状况所包含的内容及主要针对的问题、目标和作用的对象分别进行阐述。根据主体功能区不同的功能定位,必须对四类主体功能区的自然资源进行分类审计考核。具体为优化开发区要强化对自然资源的回采率,损失浪费率以及区域内自然资源资金预算管理情况等的审计评价,弱化经济增长和区域内工业化水平的评价。重点开发区要对自然资源管理和开发状况,区域内经济增长、资金财务状况以及城镇化水平等实行综合评价。限制开发区要突出生态环境保护和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等的评价,弱化经济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的评价。禁止开发区应当主要评价自然资源的科学管理和有效利用。为此,应当针对不同主体功能区的自然资源审计评价指标确定不同的权重系数,即对自然资源开发管理状况,自然资源治理保护情况、政策法规执行情况,资金财务状况,根据主体功能区定位,确定其在各类主体功能区中的权重。各项指标如下表2:
苏孜,程霞等[15]选取了和上述相似的自然资源资产评价指标。并运用层次分析分析法计算出了各个指标的权重,各个指标权重见下表3,并对特性指标给出了计算方法见下表4。结语
我国地大物博,作为一名华夏子孙接受着大自然的诸多馈赠。我国的经济的迅速发展和腾飞,科技的进步和创新,一方面得益于国家 法规政策,另一方面和我国 的自然条件密不可分。矿产资源的开采使采矿业红火了起来,水资源的利用使电力为 工业企业提供了厚实的能量来源,土地的合理规划使我们拥有更美丽生活或坏境……但是,雾霾,温室效应,环境污染的出现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的自然资源作为物价的资产,被我们用来换取经济利益,是我们的经济发展太快? 为我们的环保意识太薄弱?两者皆有吧。
本文简单介绍了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的概念,分类,要素,方法程序及评价体系。自然资源资产不属于任何一个人,但是他又属于我们所有人。因此国家审计来监督自然资源资产的使用和保护情况是最合适的。但是,这样似乎有些阻碍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的发展,接触这种审计模式的人仅仅只有 审计的人员,而且仅仅只是国家审计中参与自然按资源资产审计的工作者。我国对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研究的学者也不少,这证明我国学者对自然资源资产的研究热情还是
有的,只是缺乏 实务工作的经验而已。相信通过政府和学者的不断努力我国的自然资源资产审计会有更新的进展!
参考文献:
[1] 蔡春,毕铭月.关于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理论思考.审计研,2014,5:3-9 [2] 郑生明,倪贵平.自然资源审计探析.发展研究,2014,12:92 [3]牛彦绍.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分类、计量、内涵和理论基础.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12):81-85 [4] 曲靖.自然资源审计思考.审计观察,2012,4:76 [5] 郑石桥.自然资源审计基本逻辑:理论框架和例证分析.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17,2:41 [6] 郑生明,倪贵平.自然资源审计探析.发展研究,2014,12:93 [7] 周胜利.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技术方法创新.现代商贸工业,2017,8:115-116 [8] 陶宇、赵光景等.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研究.审计察,2017,1:96-98 [9] 冯梅.基于生态文明领域的自然资源审计探讨.经营者(理论版),2016,23:69 [10] 和集义.基于生态文明领域的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探讨..现代经济信息,2016,21:196 [11].郑石桥.自然资源审计基本逻辑:理论框架和例证分析.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17,2:42-48 [12] 周胜利.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技术方法创新.现代商贸工业,2017,8:116 [13] 张宁.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刍议.行政事业资产与务,2016,17:86 [14] 金密.主体功能定位下自然资源审计评价体系研究.现代商业,2017,6:28-130 [15] 苏孜,程霞.自然资源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探究——基于层次分析法.南京审计大学学报,2017,2:7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