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感受与欣赏 音色力度和声等

时间:2019-05-12 07:55: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音乐感受与欣赏 音色力度和声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音乐感受与欣赏 音色力度和声等》。

第一篇:音乐感受与欣赏 音色力度和声等

今天,我认真学习了 《音乐课程标准解读》。《解读》中明确指出,在进行“感受与鉴赏”(欣赏教学)时,应该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音乐表现要素

1、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的感受和体验

2、对人声和乐器声的感受和听辨

3、对力度、速度、音色、节奏、旋律、和声等音乐要素的聆听和体验

4、对音乐结构的感知 第二、音乐情绪与情感

1、体验和听辨不同情绪的音乐,能够做出表情或体态的反应

2、体验音乐所表达的各种情感,并运用音乐表情术语进行描述

3、能够感知音乐情感的发展变化,并能简要地表述或通过多种形式表现出来 第三、音乐的体裁与形式

1、聆听儿童歌曲、颂歌、抒情歌曲、叙事歌曲、艺术歌曲、通俗歌曲、大合唱、组歌、进行曲舞曲、室内乐、协奏曲、交响曲、歌剧、舞剧音乐及不同表演形式的歌曲和乐曲,并运用各种形式对音乐作出反应。

2、通过欣赏音乐分辨不同体裁与形式,能够聆听音乐主题说出曲名

3、能够结合所听的音乐,简单评析音乐体裁与形式对于音乐表现的作用 第四、音乐风格与流派

1、聆听中国民歌、民间音乐、知道其主要种类,唱腔、风格、流派和代表人物。

2、聆听世界各国民族、民间音乐、并能对其风格特点进行简单评述

3、聆听世界各国优秀音乐作品,了解不同音乐流派的代表人物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在欣赏教学中四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这将提醒我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努力按照《音乐课程标准》中所要求的那样去做,将自己的课堂教学提升一个新的的台阶。

旋律、节拍、节奏、速度、力度、音区、音色......作曲家创作乐曲,也象文学家写诗歌、小说一样,有一套表情达意的体系,那就是音乐语言。音乐语言包括很多要素:旋律、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区、音色、和声、复调、调式、调性等。一首音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美,要通过多种要素才能表现出来。

【旋律】又称曲调,它是按照一定的高低、长短和强弱关系而组成的音的线条。它是塑造音乐形象最主要的手段,是音乐的灵魂。

【节奏】各音在进行时的长短关系和强弱关系。由于不同高低的音同时也是不同长短和不同强弱的音,因此旋律中必须包括节奏这一要素。

【节拍】强拍和弱拍的均匀的交替。节拍有多种不同的组合方式,叫做"拍子'''',正常的节奏是按照一定的拍子而进行的。

【速度】快慢的程度。为使音乐准确地表达出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必须使作品按一定的速度演唱或演奏。

【力度】强弱的程度。音的强弱变化对音乐形象的塑造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音区】音的高低范围。不同音区的音在表达思想感情时各有不同的功能和特点。

【音色】不同人声、不同乐器及不同组合的音响上的特色。通过音色的对比和变化,可以丰富和加强音乐的表现力。

【和声】两个以上的音按一定规律同时结合。和弦进行的强和弱、稳定与不稳定、协和与不协和,以及不稳定、不协和和弦对稳定、协和和弦的倾向性,构成了和声的功能体系。和声的功能作用,直接影响到力度的强弱、节奏的松紧和动力的大小。此外,和声的音响效果还有明暗的区别和疏密浓淡之分,从而使和声具有渲染色彩的作用。

【复调】两个或几个旋律的同时结合。不同旋律的同时结合叫做对比复调,同一旋律隔开一定肘间的先后模仿称为模仿复调。运用复调手法,可以丰富音乐形象,加强音乐发展的气势和声部的独立性,造成前呼后应、此起彼落的效果。

【调式】从音乐作品的旋律与和声中所用的高低不同的音归纳出来的音列。这些音互相联系并保持着一定的倾向性。而调性则是调式的中心音(主音)的音高。在许多音乐作品中,调式和调性的转换和对比,是体现气氛、色彩、情绪和形象变化的重要手法。

音乐语言的各种要素互相配合,具有千变万化的表现力。旋律尽管是音乐的灵魂,但其它要素起了变化,音乐形象就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在一定条件下,其它要素甚至可起重要作用

第二篇:音乐感受与欣赏

音乐感受与欣赏,表现,音乐与相关文化创造四个音乐教学领域,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整体,在教学中,应该将他们融合成一个有机整体,全面的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并且要寻找一个共同的基础,如感受与欣赏,音乐表现里头包括唱歌和演奏,也包括相关的音乐文化。通过音乐表现要素的感受和感知的培养,把这些音乐各个学习领域,有机的联合起来,就叫做一种核心的能力的培养。

音乐的表现要素非常丰富,学生在某个作品或在某一节课里是很难做到全面认识感受它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恰当的课型。在曲目安排上要由小到大,由易到难,而在对音乐要素的感受要求上,也应由易到难,由低到高。有的可以进行专题教学,如人声的分类及各种乐器的介绍等,这类教学一定要直观,例如,实物、挂图,有条件的学校可借助电脑多媒体声、像俱全的特点,对人声的分类及各种乐器进行全方位的介绍。但更多的音乐要素内容是交叉在一起的,并且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因此,在进行音乐表现要素的教学中,必须结合音乐实践和具体音乐作品,联系地思考它们,区别地认识它们,通过听辨、对比、选择、图解等方法,使学生对音乐表现要素有一个完整的体验。

第三篇:小学音乐“感受与欣赏——音乐风格与流派”

小学音乐“感受与欣赏——音乐风格与流派”教学研究与案例评析

一、核心内容学科知识的深层次理解

1.感受与欣赏

感受与欣赏是音乐教学中重要的音乐学习内容之一,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音乐欣赏能力的形成,对学生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包括:音乐表现要素、音乐情绪与情感、音乐体裁与形式、音乐风格与流派四个方面内容。

2.风格

风格是从一系列作品内容与形式中显现出来的总的特色。

3.流派

流派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一些在思想倾向、美学见解、风格特点等方面基本相似的作曲家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的音乐派别。一个音乐派别的主要标志是这些音乐作品在创作上有基本相同的特色。例如古典乐派、浪漫乐派、民族乐派等。

4.音乐风格与流派

音乐风格与流派指不同国家、地区、民族音乐所特有的种类、唱腔、特点、派别和代表人物等。《课标》中对这部分教学的具体要求如下: — 2 年级:聆听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儿歌、童谣及小型器乐曲或乐曲片断,初步感受其不同的风格。3 — 6 年级:聆听中华民族民间音乐,了解有代表性的地区和民族的民歌、民间歌曲、民间器乐曲和以京剧为代表的中国戏曲及曲艺音乐,体验其不同的风格;聆听世界部分国家的民族民间音乐,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7 — 9 年级:聆听中华民族民间音乐,简单描述其不同的地域特点和民族风格,能够说出戏曲、曲艺的主要种类和代表人物;聆听世界部分国家的民族民间音乐,能够对其风格特点进行简单描述;聆听世界不同国家的优秀音乐作品,能够说出主要音乐流派的代表人物。

5.感受与欣赏的教学意义

感受与欣赏教学是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随着对音乐本值的深入研究,我们越来越认识到音乐感受与欣赏教学的重要性。2011 年新版的《音乐课程标准》中也指出:“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表达独立的感受和见解,养成聆听音乐的习惯,逐步积累欣赏音乐的基础。”

6.感受与欣赏“音乐风格与流派”的重要教学内容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在小学阶段,若想让学生们感受和欣赏到音乐的风格与流派,通过聆听和学唱中华民族民间音乐是较好的途径。这是因为:民族音乐是指汉族及 55 个少数民族流传于民间的各种音乐及音乐形式。它基本上是劳动人民大众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作的,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经过集体的加工、整理而形成的。民间音乐是受城市文化影响最小的那一阶层人民的音乐,是或多或少有着时间和空间限度的音乐,这种音乐是受到音乐的冲动而即兴创作的。民间音乐的影响不只是局限于个别作品中,每个作曲家的创作都孕育于民间音乐的精华之中。民间音乐从创作、传承、演唱(奏)都融会了人的灵性和大自然的性格,尤其是集体的、长时间的智慧和美的提炼,使得民间音乐成为人类文明的“母体”之一。其曲调有高度的概括性,朴实而真挚,容易在聆听的瞬间就被感动。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具有鲜明的音乐风格特点 , 同时也传承着中华民族优秀的音乐文化,是学生感受音乐风格、了解音乐文化、建立良好审美情趣的优秀教学内容。

二、核心内容的教学策略

小学音乐教学中“感受与欣赏”是非常重要的学习内容之一,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不被重视或者教师不知如何施与教学。以下重点谈谈本领域教学的一些策略。

1.选材的要求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选材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思想性与艺术性统一的音乐作品。小学生正处于审美情趣形成的阶段,社会上各种类型的音乐对他们都会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在课堂内,教师必须选择那些思想性与艺术性统一的优秀音乐作品授予学生。柯达伊说:“只有那些最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给儿童,才是刚刚好的作品。”德国诗人歌德也说:“鉴赏力不是靠观赏中等作品,而是靠观赏最好的作品才能培养的。”因此,一些宣扬不健康思想的音乐作品决不能带进课堂,这是原则性问题。

(2)音乐形象鲜明的音乐作品。音乐形象鲜明的音乐作品一般节奏鲜明,旋律流畅,词义明朗,容易记忆。例如河北民歌《小放牛》、山西民歌《赶牲灵》、琵琶独奏曲《赶花会》等等。这些形象鲜明的音乐作品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也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审美情趣。

(3)风格多样的音乐作品。学生要广泛接触古今中外各种风格、各种流派的音乐,这样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音乐感受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4)以民族音乐作品为主。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民族音乐及其文化源远流长,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优秀的文化内涵。民族音乐是我们进行音乐教育,引领学生领略音乐风格与流派的最好的材料,也是我们进行音乐教育的肥沃土壤。新《课标》也指出以民族音乐作品为主。当然,也要运用一些外国的优秀作品,让学生了解一个完整的音乐世界,从中得到美的享受、艺术的熏陶。

2.教法的要求

(1)注意从音乐本体挖掘音乐风格。音乐作品的风格特点往往蕴藏在音乐本体之中,教师要充分从音乐本体入手挖掘内容授予学生。例如:民歌音乐本身的音乐要素,民族调式、旋律特点、衬词特点等都表现着不同的民族音乐风格,利用民歌本身的要素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与愿望,能够渗透民族音乐的风格与流派。比如:内蒙祝酒歌《银杯》中的八度大跳音程。教学中教师引领学生感受 8 度音程带给人高亢、宽厚的感觉,深刻理解蒙族音乐的风格和文化内涵。

(2)注意音乐文化的渗透。民族音乐蕴含着浓厚的文化底蕴,例如它反映了地理位置、方言、风土人情、世界观价值观等许多内容。这种文化的渗透贯穿在小学的各个年级段,因此,要让学生由浅入深地积累相关的民歌知识,了解民族音乐文化。教学实践证明,学唱民歌是音乐教学中传承祖国音乐文化十分有效的途径,能让学生既体会民歌优美动听琅琅上口的旋律,又了解民族音乐文化,还能增强其民族自豪感。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视听结合的多媒体手段,让学生了解人们生活的风土人情,理解民族音乐源于生活。人文生活、地理环境都与民族音乐的创作密不可分。学生通过视听结合,思维不仅仅停留在想象之中,而且能够理解民族音乐来源于他们所生活的“那山那水”,真正体会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就是所谓的民族音乐具有地方性的特点。通过民族音乐学习获得并逐渐积累民族音乐“语汇”。

(3)注意以音响为基础,丰富音乐实践活动。感受与欣赏教学活动离不开对音乐的听赏过程,音乐本身也是一种听觉艺术,缺少了音响基础,则不可能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风格特征。例如《银杯》一课,教师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意在层层深入、探究民族音乐音响,牵引着学生向蒙族音乐迈进。第一步:聆听歌曲,品味民族音乐其中的味道和内涵;第二步:聆听马头琴的演奏,寻找蒙族歌曲的味道,学习下滑音的演唱;第三步:聆听老师编辑音频,为歌曲加入马头琴、呼麦以及好来宝等民族特色音乐的伴奏,感受浓烈的蒙古音乐风格;第四步:聆听老师唱蒙语歌词,简单学唱感受风格;第五步:聆听伴奏,师生完整演绎《银杯》,表现这首蒙族歌曲的风情。我们看,以上五个步骤里教师都是以聆听音乐作为前提的,有了音响的基础,学生便能开展思维、想象、演

唱等各种教学实践活动。因此,教师一定要把音乐的音响作为音乐课中最重要的介质,一切从音响出发,一切又都归于音响本身。

3.教学准备要求

(1)要了解学生。了解学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学情研究”。学情研究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学生对音乐学习的情感、态度如何;第二,学生对本课学习的知识储备和能力情况。教师只有了解了学生的这些情况,关注了学生的学法,才能选择合适的教材,合适的教法,才能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受益。

(2)要深挖教材。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程度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学习程度。为了能让学生获得更丰富的知识,就不仅要挖掘音乐作品内部的各种信息(音乐本体信息),还要探索作品外围的相关信息,尽量扩大信息量以使教师在课堂上能“深入浅出”和“游刃有余”。例如:山西民歌《刨洋芋》中的方言演唱很能体现陕西民歌的味道。教师备课时可以练习着用方言演唱,上课时将“蚂蚱、洋芋”等歌词设计用方言演唱歌曲,学生们就会觉得非常有趣,而且模仿得还非常到位,民歌的精髓在于方言的演唱。通过方言演唱,学生好好体会了山西民歌的味儿,而且觉得好玩儿,整节课学生对于民歌风格的把握与模仿十分到位。味儿浓了民歌才地道,唱起来也带劲儿。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地“深挖教材”。

(3)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当代学生由于受社会上各种音乐思潮的影响,对民族音乐的学习热情不高,这就要求教师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吸引孩子回归课堂,提高感受与欣赏优秀音乐的习惯和本领。那么教师如何做呢?我认为有三点非常重要:第一,选择能够激发学生喜爱的途径导入音乐课。比如学生们喜欢通俗音乐,其实,很多通俗音乐的创作来源于民族音乐的素材和音调,教师可以将一首学生们常见的通俗作品作为导入环节,先引起学生的兴趣,在连接后面的教学活动,效果就会更好。例如,教师在教授山西民歌《刨洋芋》之前,先给他们播放了一段阿宝演唱的山西民歌的录像,由于孩子们对阿宝都比较熟悉,所以课堂气氛马上被调动起来,后面的学习也显得很自然和轻松。第二,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一些音乐作品,特别是民族民间的或古典作品,离学生的生活比较遥远,不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需要教师找到合适的媒介,拉近作品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例如学生对古曲《渔舟唱晚》并不熟悉,但对电视中天气预报的音乐耳熟能详,其实他们不知道,那段音乐就改编自《渔舟唱晚》。上课时,老师可以先让学生们聆听天气预报的音乐,然后再向他们介绍音乐的出处,学生会觉得古曲离他们并不遥远。总之,学生对他们熟悉的事物、与生活相联的事物都会产生共鸣和兴趣,教师可以利用这一优势介入教学。第三,让学生参与到生动的、具体的音乐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亲自参与、主动参与、积极参与音乐活动,获得直接的音乐体验。在学生主动参与听、唱、学、看的实践活动中了解、发现、认知音乐的内涵和意境。瑞士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说:“在我们下课时,我们不能只听见学生说‘我知道了',而是要听见他们说‘我体验到了'。”通过实践参与,学生不仅欣赏了音乐,还体验了快乐。这样他们将越来越喜爱音乐,享受音乐带给他们的快乐,增强欣赏音乐的品位。

三、学生常见问题的分析与解决策略和方法

1.学习兴趣问题

在流行文化盛行的今天,民歌距离学生的生活时代比较远,在他们眼里民歌是“老土”音乐。但实际上,一首好的民歌作品,总是蕴含着很浓厚的文化内涵,带给你无尽地遐想,让你无尽地去体验,去理解。民歌里所蕴含的文化“基因”早已融在学生们的身体中,一旦被激发就会像血液一样浓浓地流露出来。教授学生民歌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激发学生的民族情感,让他们有学习民歌的热情。

解决办法:学唱是学习民歌的最好途径

演唱歌曲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将音乐教育的人文内涵及民族文化性挖掘出来,传授给学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民歌的学习让学生多唱,使学生们从小学唱了大量的民歌,积累了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对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音乐就更直接地表达他们的情感,参与他们的生活。柯达伊认为:“一个更深入的音乐文化,只能在歌唱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音乐之根在于歌唱。”让学生在学唱中体会民歌韵味,在学唱中知晓民歌音乐文化。

2.风格把握问题

民族民间音乐无论是区域性的还是民族性的,都有很强的个性风格。例如歌曲《银杯》 中八度大跳音程以及下滑音的演唱就是此歌的风格体现,然而,这也恰恰是学生不易把握的教学难点,需要教师细致指导;再如歌曲《刨洋芋》 为六声商调式,运用了六音音列(567123),结合四度五度七度的大跳音程,使歌曲的山西民歌韵味浓郁,歌词结合山西方言口语化,生动亲切,感叹词“哟”、“哎呀”的应用,风趣诙谐,别具情趣更增加歌曲的感染力。

解决办法:挖掘音乐本体,巧施教学 例如:训练学生演唱八度大跳音程。

练习老师创编的引子,达到八度大跳音程的准确演唱。八度大跳在这首歌曲中,属于民族特色音程,表现了蒙族热情豪放的音乐特点,也是演唱技巧中的难点。

3.文化理解的问题

民歌虽然短小,但经过无数代的历史积淀已经浓缩成一个民族的才智与情感,是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音乐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应有丰富的相关的音乐文化知识,我们“教”的是音乐,“传”的是文化;而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至关重要,他们“学”的是音乐,“承”的是文化。由于这种文化背景离学生的知识领域相去甚远,所以,这也会成为教学中的难点。

解决办法:补充视听材料,丰富感受体验

例如《刨洋芋》一课,教师通过视听结合的多媒体手段,让学生了解人们生活的风土人情,理解民歌源于生活,人文生活、地理环境都与民歌的创作密不可分。学生通过视听结合,思维不仅仅停留在想象之中,而是能够理解民歌来源于生活。

又如《银杯》是鄂尔多斯地区的一首脍炙人口的短调歌曲,然而它在内蒙古其他地区也广为流传。2008 年鄂尔多斯的短调歌曲被认证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什么是短调?短调的特点是什么?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什么?这些都需要老师的讲解,以提高学生从感性喜爱到理性认识的提升。教师特别制作了视听结合的多媒体课件,让孩子们懂得“原来我们学习的歌曲已经成为文化遗产,需要我们学会它,记住它,传承它”。

第四篇:西方音乐与欣赏

西方音乐与欣赏

主讲周丽佳

序言

音乐在历史长河的发展中和文学的发展有着非常相似乃至神似的方面

音乐与文学在某些方面是可以相同的巴赫贝多芬

歌德《浮士德》

《佩利亚斯和梅丽桑德》

第一章帕勒斯特里那和蒙特威尔第——16世纪和17世纪的音乐

文艺复兴:指代表着新兴资产阶级的人文主义者,高举者复兴古希腊文化的旗帜,所进行的一场反对封建,反对基督教会的思想解放运动。

塞万提斯《唐吉诃德》

复调:一种多声部的合唱,各种声部相对独立而又相互交融,彼此和谐地呼应。

《教皇玛切尔弥撒》《在巴比伦河上》

一、怎样理解帕勒斯特里那?

二、帕勒斯特里那的贡献

蒙特威尔第《奥菲欧》

《阿丽亚娜》

《波佩阿的加冕》

总结:帕勒斯特里那和蒙特威尔第西洋乐器简介

钢琴小知识:现代钢琴因形状和体积的不同,主要分为立式、三角钢琴,88个琴键的全音

域,历来受到作曲家的钟爱。

在流行、摇滚、爵士以及古典等几乎所有的音乐形式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被誉为“乐器之王”

恩雅音乐介绍

恩雅的音乐是天地间最美的心灵对话,她透过幽静的民族情怀,以古典音乐的思维,恩雅形

容自己的音乐说:我的音乐融汇了爱尔兰歌谣。

第五篇:专题讲座音乐课程教学实施与策略——感受与欣赏

专题讲座

音乐课程教学实施与策略——感受与欣赏

郑莉(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

金亚文(人民音乐出版社《中国音乐教育杂志》,编委、资深编辑)

前两讲我们对2011版《音乐课程标准》的课程性质、课程理念以及课程目标这三大领域进行了分析,下面我们将对音乐课程内容与教学实施做进一步的探讨。

一、新课标音乐课程内容的微调

(一)“鉴赏”改为“欣赏”

在2001版的《音乐课程标准》当中,课程内容包括四个学习的相关领域,分别是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在其实施的十年中,老师们也是围绕着这样的课程内容进行教学和引领课程的。

但是,新的课程标准在课程内容上有了一些调整。首先,就是把原来实验版课程标准中的“感受与鉴赏”调整为“感受与欣赏”。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这里面还是存在一些含义的。“欣赏”在辞海里面的意思是“怀着一种喜悦的心情,感受、体验美好的事物”。而“鉴赏”则是对照和比较,就不仅仅是怀着一种喜悦、美好的心情去领略和体验了。而且,鉴别和比较是更高、更进一个层次的赏析活动。把“鉴赏”回归为“欣赏”,就更切合、更准确地表达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到初中阶段在这个领域的学习内容。而高中阶段的课程标准中使用的是“鉴赏”,可见“鉴赏”和“欣赏”还是有差别的,它体现了小学、初中、高中这三个学段在程度内容上的差异。这个改变可能有利于老师在这个领域上更好、更准确地进行教学,也有利于和高中课程的衔接。

原来老师们在中小学课堂教学当中,带领孩子欣赏作品的时候,可能更多强调的是心情的愉悦,从快乐的心情进入到感受音乐的程度,但是还没有进入到一个更深的层次研究、对照、比较作品。但现在在理解教学领域感受与欣赏这个问题的时候,就应该知道带着中小学生进行音乐欣赏与高中生在程度上有一个明显的差异。

(二)“创造”改为“编创”

“鉴赏”改为“欣赏”是关于学习领域的调整。除此以外,在创造领域也有一个微调,就是将创造当中的“即兴创造”调整为“即兴编创”,也是改了一个字。这里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创造”是比较宽泛、宏观的一个概念,而“编创”的针对性就很强,比较微观、清晰,具有指向性,小学生的活动就以编创为主;第二个意思,编创是由“编”到“创”,它体现了教育的有序性,把学习的顺序体现出来了。“编”相对容易些,然后再“创”,既使指向性更加清晰,同时又体现了音乐学习的顺序,也体现了孩子们的认知过程。在“创”之前,先对这个领域熟悉、了解,然后再循序渐进的发展,这就符合孩子们的认知规律。

特别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因为学段跨度大,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必须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另外,“编创”的指向性更为具体,进一步明确了教学领域内容。

二、新课标音乐课程内容的解释

按照四个领域,我们对音乐课程内容进行逐个梳理。

(一)感受与欣赏

老师们首先要明确这个领域内容的定位和教学要求,就是在面对这样的课程内容教学时,首先要搞清楚这个领域的定位是什么、总的教学要求是什么。1.内容定位

2011版新课标在表述这个领域内容定位时,用了这样一段文字:“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这就是说,感受与欣赏领域是所有音乐学习领域的基础。这个提法跟原来的表述就不太一样,应该说是要求更高了。

对第一句话:“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原来老师们教学当中认为唱歌是重要领域(今天边远地区老师们依然这么认为)。事实上,唱歌过去表述为基本内容,感受与欣赏才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

第二句话:“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基础”,这个提的很高,就是说其他领域的学习要建立在感受与欣赏的基础上,这是根据音乐学科的特征和性质决定的。音乐是听觉艺术、声音艺术,所有的音乐活动,包括聆听、歌唱、演奏、创造,都需要通过“听”的方式来进行。不是说完全靠听觉,但是听觉必须参与。比如唱歌,音高、节奏、音准都需要听觉来调整。一个人五音不全,其实不是嗓子、肌肉的问题,而是耳朵出了问题,听的不准,所以才唱出不准的声音。我们经常说,音乐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善于聆听的耳朵,也就是良好的听觉。听觉的培养是音乐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有了良好的听觉,才有了音乐学习的基础。

第三句话:“是这个领域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感受与欣赏”领域的教学载体就是大量的音乐作品,包括声乐、器乐。聆听大量的声音作品和器乐作品正是学生提高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多听才能熟悉,熟悉了以后才能喜欢,有情感,所以这些都必须建立在多听的基础上。

我们还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理解,学生可欣赏的作品相对于可演唱或演奏的作品量要大得多,远远高于孩子们能够直接去演奏的作品。另外,由于学生演奏水平的局限,很多有内涵的作品学生是接触不到的。所以,今天把“感受与欣赏”的音乐学习提到“重要”、“基础”的层次上,还有“有效途径”的高度,可见它的重要性,老师们要把握好它的定位。

2.教学要求

课标在“感受与欣赏”内容定位的后面,又写了一段关于这个领域的教学要求,也是三句话。

第一句话:“教学中应该首先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课标里明确提出了这个问题,欣赏音乐要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

第二句话:“要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表达独立的感受与见解。”这是鼓励孩子们谈自己的感受。原来实验版课标里也有这句话,但是缺了两个字,即“表达”。这就要求仅让学生心里知道还不行,还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进行交流,能够表达出来,表达自己对音乐个性化、个人化的感受,并与同伴进行分享。

另外,当孩子们把内心的一些活动,表达出来,和同伴交流的时候,其实也是互相影响的过程,又能使学生确认自己的感受是否更贴近作品。第三句话:“养成聆听音乐的习惯,逐步积累欣赏音乐的经验。”今天的基础音乐教育培养的是听众,那么培养听众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就是聆听音乐,在这个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学习音乐的习惯,逐渐积累欣赏音乐的经验。聆听音乐是终极目标,是一辈子的事。无论在小学、初中、高中,还是大学,它都应该是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不管将来是否以音乐为职业,我们都应该养成良好的聆听音乐的习惯,成为一个音乐爱好者。良好的聆听音乐习惯的养成,不是一件小事,一个人是不是能够爱好、欣赏、经常安安静静聆听一段音乐,甚至经常去音乐厅、歌剧院听音乐,观摩歌剧演出,代表着一个人的品位和素质。

比如,国外对中产阶级的定义不仅依据财富,除了你有房、有车、挣多少钱以外,还有一个要求标准,就是每周至少要听一到两次音乐会和歌剧,而且要求着正装,这是对艺术家的一种尊重和敬意。认认真真地走进剧场去听音乐会,也是一种生活质量,标志着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和生活品位。所以,老师们还肩负着一个任务,就是帮助孩子们养成听音乐的习惯,并能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积累,学会如何去欣赏音乐。

提到如何欣赏音乐,这就牵扯到“感受与欣赏”领域的教学问题了。课改十年以来,应该说在这个领域老师们创造了很多好的经验,也涌现出了很多好的课例。大致梳理一下,这十年围绕着这个领域教学,有很多研究成果。那么,老师们关注欣赏课怎样才能体现高质量是一个必然的现象。

在以聆听为背景、聆听为主的教学背景中,“感受与欣赏”已经不仅仅表现为一种单纯的教育方法。它是一种教学研究,或者是教学实践,而不仅仅是一个方法问题,因为它体现了聆听与其他教学的关系。在研究2011版课标“感受与欣赏”领域时,老师们应该关注聆听与讲解的关系、聆听与记忆的关系、聆听与实践的关系、聆听与表达的关系。实际上,如果处理好了这些关系,我们感受与欣赏教学一定会提高一个台阶。

(1)聆听与讲解的关系

举个例子,有一个初中学生,曾经给老师提了一个建议:“我们正在聆听乐曲的时候,请您不要讲解,我知道您是好心,但是你不知道我们的感觉有多难受。”这是孩子们的心里话,当然老师也是好心好意,在引领学生听,在解读音乐、解读内容,讲解这段表现什么、那段表现什么,但是却打断了学生听音乐的兴致。

这个案例很典型,所以引发了一系列的思考,就是孩子们在聆听音乐的时候,老师要不要讲,什么时候讲。有些老师认为,如果在学生聆听的过程中不说话,好像是失职,好像是没有认真备课。其实,在学生聆听音乐的时候,老师讲话会打断学生聆听的注意力。很多老师甚至会在学生欣赏音乐时滔滔不绝,而且说话的声音是压过音乐的。那么在这个时间,学生是听音乐还是听老师讲呢?如果注意听老师的提示,音乐就断了。所以,教师的语言是“金”,不要说那么多自己以及教参当中的理解,因为教师的理解不能代替学生的理解和感受。

另外,当今媒体发达,教育质量越来越高,很多孩子还在学习各种各样的乐器,他们的音乐修养并不差。因此,教师应该怎么引领孩子真正的聆听、感受,把握音乐的整体风格,进入到音乐本体操作,是老师们要认真思考的。

老师们在进行“感受与欣赏”教学的时候要“精讲”。精讲、少讲,总之是不能多讲,在非讲不可的时候,教师要考虑语言的精炼。一些老师在提示学生的时候,是不用语言的。比如李存老师,他的欣赏课上得是很精致的,他在上课的时候一直在指挥,用肢体语言提示学生注意听,并不打断学生,让学生一直跟着音乐走。所以,这个办法老师们可以采纳一下。我们不赞成在教学过程中多讲话的理论依据就是音乐是一种直接经验,是一种音响艺术。直接经验意味着音乐具有不确定性、非语义性,具有不可指向性等一系列特点。老师过多的讲解,而且代替学生讲很多音乐本身的内容,这都是老师自己的理解,而不是学生的理解。所以,这会影响学生对音乐真正属于自己的感受和理解,我们要鼓励学生进行独特的、个性化的音乐学习,这也是音乐教育的一个基本特征。因此,音乐音响的非概念性就决定了老师不要讲太多,要引导学生直接面对音乐本身,让学生直接跟音乐交流,不要用过多的讲解来代替学生的思考。尤其不要用过多文学的语言跟学生有交流,而要用音乐语言和孩子们进行交流。

但是,可能有些老师会问,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老师不讲,学生听不懂怎么办?根据音乐本身非语义的特征,它既然不是具象的,那么我们怎么来确定学生是否听懂了呢?这就涉及到一个理论问题。中央音乐学院周海宏教授提到过一个观点,叫做“音乐何须懂”。既然音乐是非语义性的,那么所谓“懂”,就要有一个参照物。比如是前人留下来的,比如参考书里的,还有一些书籍里面的解释,但这些解释都是每个人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不能代替所有人的感受,那么也就不存在老师们说的学生不懂的问题了。

其次,不是说上课的时候,老师干脆就不讲话,要讲,但是讲什么、怎样讲,这也是一个问题。教师应该重点从文化的角度来解释音乐、阐释音乐、描述音乐,而不是作具体的解释。比如一段非标题器乐曲,老师解释内容,这是不好的。

当时中国音乐教育杂志里边有一篇文章,是一位老师写给曹理老师的,就是关于听赏《空山鸟语》。这位老师做了一个活动,让学生听完以后,给这个作品取个名字,学生起的名就特别多,百花齐放,什么都有。当时有一个孩子,他取了一个名字叫“捉鸡”,很多孩子都在笑他,但这个同学自己还有解释。他说这只鸡从这儿跑到那儿,他追到那儿,然后鸡又跑到那儿,扑腾着翅膀,叫着,他就把音乐理解成这样,当时还进行了讨论。这个案例说明了一个道理,特别是这类器乐曲,这个男孩子是从农村转入北京来的,他的生活经验、音乐经验,就是这样的,所以他听的音响连起来就像一个老太太在院子里捉鸡,这个应该是可以理解的,这其实是适合了他对音乐的经验。

因此,我们单纯地评价“捉鸡”对了或错了,都是不可取的。音乐没有唯一标准,没有对错,这就是他的感受,他的体验,他的理解,他参与了,并通过音响分享到这样一个经验,就值得尊重,不要用一个标准答案去套、去框学生。

所以,老师在课堂上,并不是什么也不讲,而是围绕音乐本身、外围的一些文化,一些大的背景进行描述,这样非但不干扰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还能够引发学生对这个作品独立的、深刻的思考。这些思考都是学生自己的,而不是老师强加给学生的。

其实有的时候我们还需要考虑到,一个音乐作品在不同的情境下,也会有不同的理解角度。有一个故事片,讲述了德国纳粹占领了多兰之后,两个德国军官进了小乡村里的一个小酒吧,酒吧里有几个乐手在演奏着抒情的音乐。他们让里面的女歌手唱一首德国的爱情歌曲,这个女歌手拒绝了,在几次的强迫之后,女歌手依然宁死不屈,那么这个时候本来抒情的音乐就变了性质,女歌手坚持不唱,一枪打过去,女歌手就倒在血泊里。然后,德国军官就让小提琴手用小提琴演奏这首德国作品,男青年也不服从,随之也倒下了。最后剩下一个老者,他用大提琴奏着哀婉、凄楚,带着哭泣感觉的旋律,但是整个音乐在那个特定背景下,已经完全变了。

所以这也说明音乐是流动过程中的音响,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感悟和诠释。所以,我们要尊重孩子们的领悟。

除此以外,老师们还比较关心一个问题,就是学生在聆听音乐的时候,老师应该做什么。03年,首师大园丁班的韩影,她上小学课的时候,我就发现她是第一个在聆听音乐时,改变老师教学位置的人。她不是站在讲台后边或前边,而是选择了和学生坐在一起,和学生一起聆听。这样老师就没有交流的压力,更没有讲课的压力了,一方面老师也要听音乐,另一方面,老师认认真真的聆听,对孩子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影响,让所有的人都关注到音乐的音响。

当问到韩影为什么会选则这样一种方式时,她说:“首先,我要求学生全神贯注地听,那么我也要听。其次,坐在学生中间,更有利于观察学生在聆听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这是比较好的方式,另外就是李存的例子,多用肢体语言,用丰富的表情,一个眼神,一个手势,都可以提示引领学生对作品的体验感受,而不是通过直白的语言去告诉他们。

园丁班在进行骨干教师培训的时候,吴斌老师说:“听李存老师上的那节《黄河》,我感动得热泪盈眶。我就带着园丁班的学生去听李老师的这节课,当时我在旁边摄像,我们感动得已经不是热泪盈眶了,而是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淌。而且不是一个人,我们当时一个班70个人,还有他们的学生,都是如此。李老师上课的时候,就像一个指挥家,双手一直挥动着,他好像指挥着所有的乐手,好像真的在演奏这个作品。他很少讲话,非要讲的时候,就在音乐音量小的时候,或者间歇的时候,提醒那么一点点,或者用动作来表示。”

“有一个地方,我们的眼泪都控制不住了,其实他一句话也没说,水深火热,劳苦大众,没有这种词,就是音乐的感染力。当音乐演奏到最高潮,出东方红主题的时候,李老师就把手势给了当时坐在后面合唱台上的那些音乐老师,潜台词就是,孩子们,你们没有这个经历,我们让后边的老师表现一下。当时70个人,男老师、女老师,齐声高唱‘东方红,太阳升’,歌声恰好和乐队的整体效果融在一起,把大家都给震撼了。”所以,打动听众的并不是语言,而是音乐本身。老师们要关注音乐本体,避免讲解过多音乐之外的东西。(2)聆听与记忆的关系

十年的教学,还出现了一个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除了聆听和讲解的观点,老师们还关注到聆听和记忆。这也是一个普遍性的教学关系,很多老师反映,学生听了作品,但记不住。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为什么那么多优秀的音乐作品,却没有给学生留下印象,很多音乐作品成了过耳之声?所以很多老师都在反思,怎样才能让学生记住,应该记住什么。

这里面就涉及到一个音乐记忆的问题。我们都知道,音乐除了是听觉艺术以外,还是时间艺术。音乐不像绘画,它是流动的,是瞬间即逝的,所以记忆是音乐形成印象的一个必要条件。那么音乐作品的音响能够保留在记忆之中,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心理过程,它需要对外界所有的音乐信号进行加工、编码、储存和提取等一系列的过程。那么要解决这个问题,老师们必须要进行研究,研究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符合学生音乐记忆的规律,这是一个教学方法问题。

不是音响播出去了,就叫欣赏。老师在做欣赏课教学设计的时候,要动脑筋。我们看到过一些成功的欣赏教学,教师在课堂上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的作用。他们前期案头准备工作做得很充分,另外采用了具体有效的教学方法,就能够帮助学生对音乐的主题进行记忆。

有时候,学生一节课下来能够记住数段音乐,有时候教师上完一节课,学生稀里糊涂什么都没留下。《名师大讲堂》中刘宏伟老师上的《苗岭早晨》,虽然是换班上课,但下课以后,学生往台下走时,全都在唱主题旋律,这说明他们记住了。

总结一下,老师们在加强学生音乐记忆可以遵循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就是要引起学生对音乐注意。就是教师要关注学生有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审美心境,他对音乐音响是不是有了一个有效的注意,这是第一点前提。所以,老师要想办法,运用各种方法铺垫,创设情境,来解决学生的音乐注意问题。很多老师通过情境、语言、多媒体等方方面面,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音响上,是很正确的。

第二,就是要多次聆听。重复其实就是力量。但是,反复还不能用同一种办法,要不停地变换各种方式,让学生重复这个主题。要多次聆听,在听者音乐注意度一样的条件下,你听十遍,我听五遍,那么你的记忆肯定就比我要好,这是成正比的,多听印象加深,多听记忆牢固。

小学四年级的《打字机》一课,音乐主题非常快,很难记,全是32分音符,但是四川成都的吴娜老师却倒背如流。评课的时候,我问吴老师听了多少遍,她说一百多遍。

电视节目里有一个小家伙,总在《星光大道》中演出。他一会儿男声,一会儿女声,还模仿唱歌剧片段,全都是意大利文。他年龄这么小,怎么学会这么多复杂的歌曲呢?他自己说都是听会的,听百遍以上,他才能对很多东西有自己的记忆。

有人做过研究,对一个乐曲片段,一个旋律的有效记忆,大约在七十遍左右。

那么吴老师听一百多遍,这段音乐就完全成了她内心的东西,在讲课时自然流淌了。我们要求实习生没把作品听够二十遍,不要说备课。如果这个学生听了四十遍,那么他对作品肯定有自己的感触,如果这个学生能够顺嘴唱出一个主题、一个片段,那么在上课的时候一般都会比较出彩。

因此,老师们应该想办法让学生尽可能的多听几遍作品,老师自身在备课的时候,也要多听,反复听。很多老师教学效果不太好,其实都跟在备课环节中听的不够有关。因为很多作品,像刚才提到的《黄河》,很多老师在大学就听过了,也恰恰因为他们知道这部作品,就觉得没有再听的必要。但李存老师不是这样,他每次上课前,还要听,他要找到对音乐的感觉,先把自己感动,然后再拿到课堂上去跟学生分享。

所以,不仅是一种记忆,同时也通过“听”找到一种乐感、对音乐的感觉,没感觉就无法上课。音乐教学的根本机制在于有情感的老师面对一群有情感的学生,两个情感中间的媒介就是音乐。你对音乐一知半解,听过两遍,是不可能对音乐形成感觉的。

第三,就是背唱音乐主题。这也是非常有效的方法,主题是音乐作品的核心音调,抓住了主题,就等于抓住了整个音乐作品的灵魂和结构框架。音乐的发展变化都跟核心的音调息息相关。所以有经验的教师会用各种方法,用主题跟学生进行交流。

比如,第五届全国优质课大赛中,《永远的莫扎特》这节课,教师用多种图形、肢体反复重复音乐主题。包括开始的时候,让孩子们唱通俗歌曲的音调,最后都落在这个主题上。一节课下来,音乐主题片段学生都记住了。

很多老师听两遍就上讲课,他们主要的参考是教参,而不是自己对作品的真实内心感受。李存老师上课的时候,有很多自己的见地跟孩子们进行交流。李老师说他很少看教参,而看总谱。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多次听作品,然后研究总谱,这时再跟孩子们进行交流,学生也能获得很多知识。

所以,修订版的课程标准把“感受与鉴赏”作为“基础”、“重要的学习内容”、“有效的途径”。老师要知道,“感受与欣赏”这个学习领域,在今天学校的教学当中,要追求它的有效性。

(3)聆听与实践的关系

一些国外的教师在上欣赏课的时候,跟我们老师的很多做法真的不太一样。他们更注重让学生参与音乐欣赏,让学生听着、做着,老师用很多方法,比如肢体参与、绘画参与、打击乐器参与、图形符号参与等方式,带领孩子们参与音乐,最终使孩子们完全熟悉作品。实际上,这就是参与性聆听。这种聆听不是被动的,而是通过实践去欣赏。上海有一节初中课,讲门德尔松的《苏格尔岩洞序曲》,一位老师在讲解背景时,说作曲家是德国的门德尔松,班上有名学生听到老师讲门德尔松时,就联想到他以前听过的一段作品。因为这个学生手机中存了《婚礼进行曲》,所以他就没经过老师的同意,打开了手机中的音乐。课堂上突然响起了《婚礼进行曲》,一般老师会把他视为对教学秩序的干扰,但是这个老师很聪明,他想到《婚礼进行曲》和他的教学有关系,因为都是一个作曲家的作品,所以就把这个突发事件当作学生主动参与的一种方式。

随着课改的深入,老师应该减少事先安排,设计好的学生参与环节,增加学生本体自发的参与实践活动。这种主动、自发性的参与活动来自学生内心体察,老师要给学生越来越多的空间,才能最终使学生以独特方式进入音乐学习。其实这种参与方式现在越来越多了,比如欣赏《茉莉花》,学生自发找了茶叶水杯,然后放了一些茶;讲韦伯的《五个乐章》,有的学生用形体做出很夸张的反应。

另外,通过唱歌的形式、舞蹈的形式、吟诗作画的形式来参与作品的现象也越来越多,并且效果越来越好。

老师们在进行欣赏教学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孩子们的感受和表现。山东初中的一个老师,在讲《泰坦尼克号》主題曲《我心永恒》的时候,一个男孩子可能是被音乐所感染,不由自主地吹起了旋律。这个老师很敏感,他觉得这个男生口哨吹得很好,很动听,所以就把这作为一个资源,作为学生参与的方式,整合到他的欣赏教学里。他对这个学生说,我们合作一下,做个设计。比如第一段播放的时候,大家都安安静静听音乐,等到播放第二遍的时候,前半段口哨进入,后半段全班同学运用自己比较喜欢的方式自主参与聆听。这样,这堂课就获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参与式聆听,诱发了学生对音乐积极的体验。

这还说明这位教师能够及时地引领课堂。教师如果把这个学生制止了、批评了,那么可能学生在学习兴趣上会受到挫伤。我们在上欣赏课的时候,会用到很多实践参与的方法,这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其实,老师在把握这个问题的时候,还要注意这种参与式欣赏它是有时段的。比如,在小学阶段,我们就建议老师们多运用一些动态的参与方式。那么到了初中阶段,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可能静态的参与方式会运用的多一些。实际上,静态的聆听方式也是“动”,是“心动”。因此,老师们要根据学生实际的年龄和作品的实际需求,来考虑、设计聆听的方式。

那么,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自然地采取一些符合这个学段学生身心特点的参与方式。外在、内在的参与都可以,因为这些只是形式,关键在于学生是不是主动的,发自内心的,属于个体的,个性化的参与。老师们应该把握学生积极主动的,属于他个人的那种带有明显自主性的参与作为资源,整合到感受与欣赏的教学之中,效果就会好得多。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上欣赏课的时候,老师应该给学生创设平台,让学生能够自主的、发自内心地对作品感兴趣,然后以他们自己独特的方式来积累应有的经验。这是老师们上课和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要主动考虑的问题。

(4)聆听与表达的关系

这次新课标修订过程中,在“感受与欣赏”教学领域,“表达”也被特别加以强调。学生个性化、自主性的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要能够表达出来。在聆听基础上的表达方式,现在教学实践中有很多。比如语言的,通过即兴、外显的对音乐的感受,做出一种语言的表达,这是我们经常见到的,最主要的一种方式。

另外,还有肢体语言的表达,通过演奏的方式表达,这也是一种即兴的,外显的参与性体验,这种表达方式也很常见。我们还建议老师要增加一点,就是使用一种文字的表达方式,可能现在很多老师已经在做了,并且效果很好,特别是在初中学段或者小学的中高年级。

文字表达方式是建立一种比较内在的思考,能够引起心灵反映的表达方式,可以理解为是听后感。这种方式还可以跟教学评价结合起来。因为有好多学生写的音乐文章很精彩,理性和情感交融起来,表达对音乐的一种感悟,一种抒怀,是发自内心的一种理解和表述。

比如,一个中学生听了《梁祝》以后写了篇小文章给我们,我们觉得他确实是对音乐,对这样一个作品有感而发。他写了这样一段话:正是由于《梁山伯与祝英台》这首小提琴协奏曲,中国的蝴蝶才会显得如此多情和缠绵。我听到这首曲子的时候,眼前总会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和风中,村庄里,一只娇小的蝴蝶翩翩飞舞在花丛中,后面还跟着一只比较大的蝴蝶。他就会用自己的联想,把音乐作为他个人的理解,用文字表达得很贴切。

还有一个清华附中的学生,写过这样一段文字:“在音乐里,你只需要自己的感受,它往往不可名状,可能它会指引你去和某种生活的印象去撞击,做到这一点,你就需要自由,不受外界干扰的自由,如果每个人对音乐的读解,都是遵照千百年所流传下来的说法,那么音乐就不会有它自身的魅力了。”老师在这里并没有做什么工作,是孩子在自身基础上的理解。就是说他有这样的感受,通过文字才能够比较深刻地表达他对音乐的体验和感悟。那么,如果他运用其他的方式,可能就达不到这样一个深度。

所以,我们建议老师们可以引导学生,特别是高年级段的学生,运用这样一种方式表达自己对音乐学习的感悟。这样的表达可以提高学生的知情力,音乐鉴赏能力,特别是音乐评价能力。

现在中学阶段七至九年级都是有音乐课的,而且欣赏内容比重很大,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变声期,有的孩子还真的不大适宜唱歌。所以,这个时候的欣赏课会变成音乐学习的一个主体。那么在这个领域当中,怎样才能让孩子们真正的参与和实践,能够获得自己内心对作品的理解与感受,这是给我们老师提出的一个很大的挑战。对于初中生,我们建议以静态为主,当然有些作品也可以去演奏、去唱,因为这样音乐经验积累得会更多一些,所以这个时候学生可能更适合语言的表达、文字的表达,还有相互之间的分享。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可能会给上初中欣赏课的老师一个参考的角度。

当然,表达方式也可以很多样,既有语言的,也有形态的,肢体的,同时还可以运用文字。这些方式的目的都是可以让学生尽可能地把自己对音乐的感受感悟与他人分享。

在看了很多欣赏课之后,我们发现老师有的时候对音乐只是浅层次引领上的问话。这是因为教师对作品本身的研究不够,聆听不够,感悟不够,导致我们问不出问题来。比如,老师习惯问的一句话是“这个作品是什么情绪”,其实音乐带给我们一种情绪的撞击、心灵的体验和感受,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够捕捉到的。所以学生没问题,就不知道怎么往下听。在我们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要对作品本身进行一个深入细致的学习和研究,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教学设计,贴着音乐作品提一些有效的思考问题、思考角度。有经验的教师会让高年级的学生带着问题听,这里面就涉及到各种各样问题的角度,但是更多的还是应该关注音乐作品本身。

这可以引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一种思路,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参与,就是学生有了问题,并把作它为一个学习目标,或者作为要解决的通道。但是,很多问题老师们缺乏设计,常常是随口而出,特别在小学,“放得好不好听啊”,“想听不想听”,无效提问太多。问题是需要设计的,先质疑,后适宜,允许学生质疑,然后反过来再设计,就是通过问题设计一个求索链,学生始终是顺着这样一个链条,在求索,在求知。如果不设计的话,就会出现很多无效的、浅层次的问题。想要杜绝这个问题,还要依靠老师自身对音乐的理解。所以,老师在备课的时候,一定要多听、多体验,这样才能够听出问题,感受出问题,设计出问题,整个教学也就活起来了。

其实,老师们在设计问题的时候,如果真正关注到音乐本体,那么可提问的东西就会很多了。我们说要引导学生探究、发现,然后进而到体验感受这种理念,教师怎么在“感受与欣赏”这个学习领域中引领学生,逐渐地深化它,如何去追求有效课堂,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所以,老师们要在研究作品上多动脑筋,然后在教学设计当中,设计有效的课堂问题,但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定一个死的模式,这其实是教师在课堂上创造出来的。设计角度有很多,有的老师可能会问演奏的乐器,也可能问作品速度或情感的表达,也可能是通过作品的聆听,在音乐其他要素方面提问。

问题的设计最好紧紧围绕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把教材研究好,自己要听、要分析,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提炼出这堂课切实具体的教学目标,然后围绕着目标设计问题,这样,整个教学环节就会变得自然流畅。教学过程、问题也有了,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达成目标的过程、实现目标的过程,这样,整个课堂就是有效的。所以,老师们一定要认真找感觉,通过聆听、体验、分析的方式,找到感觉,提炼目标,提出问题。

凡是比较好的课,基本上都会事先有好的教学思路和教学设计。如果这节课不成功,可能老师上课的时候心中就没数了,因为准备不足。准备不足可能有方法、时间,或其他的原因,但希望老师们面对这样一个教学领域的时候,首先要把交流的问题梳理好,这样才能使这个领域的教学得到比较大的提升。

其实,这个过程就是一个质疑解疑,再质疑再解疑的过程,课堂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真正地深入进去。所以,关于中学教学领域当中的一些参与方式,如果在小学阶段,可能应该倡导老师们,特别是在小学低年级,应该更多地设计活动,提倡一种动态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地在参与过程当中,去聆听音乐。很多老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可能去唱主题,也可能是去画旋律线,还有就是用肢体参与,打击乐器参与,绘画参与,表演参与,模拟乐器演奏的形式,教师指着孩子,和乐队同时奏乐的形势,都是非常好的参与形式。老师们还能够创造出更多地,适合我们课堂教学的,带领孩子们很好地进入音乐的这种途径与手段。

根据老师自己的教学经验、教学积累,在课堂上就是追求感受与欣赏教学的有效教学方法。当我们了解了课程定位、课程内容后,就要关注到具体的实施,就是要关注如何在课堂上让教学逐渐深入到这样一个问题上来。在这个问题上,特别是最近两届全国优质课评比当中,还真出现不少。比较好的欣赏课教学,真的给大家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像第五届里面,小学一等奖获得者上的《大河之舞》,还有《我爱家乡的酒歌》,就让大家印象深刻,还有第六届的课,也有很多值得向老师们推荐的。

这几个课例都是通过不同方式的参与,把唱歌课(《我爱家乡的酒歌》)或欣赏课(《大河之舞》)上得比较成功,比较有效。它们都是建立在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基础上的,所以教学质量就体现出来了。另外,小学跟中学不同,小学可能根据孩子们心理、生理特点,如果让学生长时间坐在那个地方,他们是坐不住的,所以就必须有活动,必须要让他们动起来。例如用律动的方式、游戏的方式,或其他能够动起来的方式,加深学生对音乐的体验和理解。这是由学段学生的心理体征、生理体征决定的。

不管用哪种方式,都希望老师们在组织这样一个领域的教学活动时,要全面考虑这些因素。这次课标修订里面关于感受与欣赏领域的教学内容设计,也做了一些增加调整,比如增加了民歌的数量,并要求学生背唱,各个学段背唱的曲目里,特别指出需要唱一首民歌或戏曲。

明确要求,京剧就被提出来了。我们马上要面对一套修订版的教材,那么,教材也会体现一些内容的变化,比如欣赏,要求你唱的,要求你背的,要求你听的。又如中学里面,增加了音乐剧,这些都是新加的东西。另外,在综合性艺术表演里面,也有一个新的东西,过去只知道律动、唱游、音乐游戏,那么这次又提到了儿童歌舞,在内容上进行了拓展。老师们在拿到新教材以后,都会从教材的变化里感受到课标内容的一些变化调整。

三、总结

这一讲我们把修订版教学领域当中的第一个领域,即“感受与欣赏”和大家做了比较深入的探讨与解读。这里面涉及到一些老师教学实际当中会经常碰到的问题,在这里,我们结合课程标准,对老师教学实际的引领和要求,和大家进行了探讨。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们还需要进一步深入、仔细地学习,特别是还要阅读课程标准的原文,在仔细深入的研究过程当中,我们还会提炼出很多,总结出更多地收获和体会。

最后,我们把这一个专题当中提到的几个问题再进行一个梳理。

第一个问题是学科课程定位与教学要求。在这里,我们把这一领域定位在“重要的基础”、“重要的学习领域”和“有效的途径”。其实,当我们明确了课程定位之后,老师心里就有底了。在培养听众的一个普通学校的音乐教室里,我们要通过各种渠道、各种手段,提高中小学生的音乐素养,提升孩子们的音乐学习兴趣,最终落到提升普通公民的审美能力这样一个总目标上。具体怎么做,我们也给出了一些建议,老师们还可以创造性地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地发展。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聆听的一些具体方法和手段。面对聆听与讲解这一对矛盾,在听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怎么做,我们也给了很多建议。其实我们给大家的建议主要是教师关注音乐的问题。如果必须讲的时候,老师们要注意在什么时候讲,用什么方式讲,给孩子们一些提示。

第三个问题是聆听与记忆,我们后面会跟老师们谈到评价问题,新修订的课程标准,在音乐领域的学习内容方面是有标准的,这个标准对于学校里面的学生,都是应知、应会、应达到的。那么,用什么样的方式,让孩子们通过感受与欣赏记住这些音乐,进入到音乐的深层学习当中去,这个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真正要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老师们会考虑到这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老师们在教学实践当中,面对9月份要和大家见面的新修订版普通学校九年义务教育音乐教材的时候,对于欣赏内容,老师们可能要动脑筋。首先要把作品吃透,仔仔细细去聆听,然后好好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把课程理念真正贯穿、运用到教学实践当中,这个时候老师可能就会考虑到更多的东西。在评价的时候,对学生还是要有一个检查,要有一个定量的评价。不只是一个过程、一个性质,它还要一个结果。看看学生在这个过程当中,会了多少、掌握了多少、提升了多少,我们对学生还是有要求的。

第四个问题,就是“聆听与实践”的问题,也就是说如何让学生参与到聆听当中去,真正在欣赏。教学当中,老师们可以设计一些可操作的可行的适合学生的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欣赏方式。对于这一点,我们也给了很多教学建议。

通过本专题的学习和研究,相信大家在在这个领域里,可能会有更多的积累和自己的感受、体验。

下载音乐感受与欣赏 音色力度和声等word格式文档
下载音乐感受与欣赏 音色力度和声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音乐的理解与感受大全

    音乐的理解与感受 音乐是人类对于自然的一种崇敬,最早的乐器都是在模仿着自然界的声音。用声音去描写自然,让人去感受自然,即使那自然的风光并不在眼前,你却能用音乐去勾绘一......

    感受与鉴赏和感受与欣赏的区别

    我认为,不管是感受与鉴赏还是感受与欣赏。鉴赏要高于欣赏的。但我们要明白,在日常教学中,它的重点是让学生感受。鉴赏具有评价、对照、判断的这种理性的、高端的学习,而欣赏就是......

    英文歌曲的欣赏与模仿感受

    英文歌曲欣赏与模仿 上学期我选择了“英文歌曲欣赏与模仿”的校本课程。英语歌曲欣赏与模仿是所有校本课程中最注重以时代性原则、发展性和拓展性原则以及跨文化交际的思想,......

    初中音乐“感受与欣赏——音乐风格与流派”教学研究与案例评析 作业(合集5篇)

    初中音乐“感受与欣赏——音乐风格与流派”教学研究与案例评析 作 业 通过本次的学习交流研修,深有感触。在以聆听为背景、聆听为主的教学背景中,“感受与欣赏”已经不仅仅表......

    全国中小学教师远程学习作业小学音乐感受与欣赏 作业[大全5篇]

    小学音乐“感受与欣赏——音乐表现要素”教学研究与案例评析)作业 音乐表现要素是:音乐要素 = 音乐基本要素 = 音乐表现要素 = 音乐基本表现要素。 音乐表现要素的学习同样离......

    《外国文学与电影欣赏》课的感受

    关于 外国文学与电影赏析 的感受 20110105042 孙金石 文学院传媒学院 11级广播电视新闻学 本学期,我选修课选择了外国文学与电影赏析,是跟我们专业相关的一门课程。这一门学科......

    “感受与鉴赏”与“感受与欣赏”的异同[最终版]

    “感受与鉴赏”与“感受与欣赏”的异同 ___新课改下,我们应该如何上好一节欣赏课 今天上午我们进行了第三模块的学习,通过我们进行观看3个视频材料,主要有:关于内容标准框架的......

    感受音乐与心灵的碰撞

    主持人大赛初赛稿 Ladies and Gentlemen 大家晚上好! 感受音乐与心灵的碰撞,倾听歌声与生命的激昂~ 大家好~这里是 感谢您准时守侯在电视机旁。我是节目主持人“秋风” 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