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干思源校园文化特色评选材料 2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构建和谐育人环境
————新干思源“校园文化特色”学校评选材料
新干县思源实验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学校占地85亩,总建筑面积22827平方米,目前在校学生1711人。学校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坚持校园文化能育人的理念,努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热情,提高学生励志感恩、孝亲敬老的人文素养。在过去的两年,学校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关怀指导下,依靠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教育教学工作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14年被评为吉安市美丽校园,江西省标准化建设示范校,2013和2014年分别荣获“中国梦”优秀组织奖,2014年被县教体局评为“课改先进单位”;井冈山大学学生实习定点学校。
我校自2012年开办以来,一直致力于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注重结合学校自身条件,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广泛开展“校园文化育人”工程,学校逐步形成了一支具有良好敬业精神,团队精神,勇于开拓进取的教师队伍;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为学生的健康成长铺就了一条成才之路。我校开办了体现思源特色的“德育工作融入课堂、国学经典走进课堂、兴趣小组丰富课堂、高效课堂引领课堂”。现将学校近两年来各方面工作汇报如下:
一、强化领导,共谋特色课间
根据市县教育局“三化进校园”、“素质教育月”和“体艺1+1”有关要求,我校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肖俊
副组长:聂健如
习兰英
彭宏斌 组员:各处室负责人 各班主任
领导小组成立后,经过多次研讨磋商,初步确定了我校30分钟的大课间跳绳方案,活动口号为“人人有绳,人人跳绳,我要跳绳,我会跳绳”。并由体育老师教会学生四种跳绳方法“
1、双脚跳绳,2、开合跳绳,3、踏步跳绳,4、腕花跳绳”。学校团支部专门请人录制跳绳韵律口令,班主任负责跟班监督,校委挂点督促各年级,各成员分工合作,责任落实到位,均能按照市素质教育月有关要求积极开展有关活动。做到项项活动有人负责有人监督,并且有活动方案考核要求。由于方案清晰分工明确,我校大课间在实施两个月以来,活动井然有序,一改往日做操懒散应付了事的状态,学生精神面貌得到了很大改观,增强了学生体质也激发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二、提高认识,开设多样特色活动课
两年来我校一直在课改的道路上积极探索,是新干第一个开展高校课堂实验的学校。学校在每周例会前,派一名课改班主任和一名课改教师通过多媒体PPT与全体教师分享他们的课改经验,此项特色教研极大地解答了老师在课改中存在的困惑。学校成立了课改小组,并合作探索出有思源特色的“新干思源小组捆绑合作评价表”,此表统一制作张贴的教室后面,既美观又做到捆绑评价有章可循。
本学期在全市特色校园文化之风的吹拂下,我校积极响应并制定了体艺1+1活动方案和特色课活动方案。周二和周四还安排了33个不同类别的活动课,艺术类有:声乐、鼓号、舞蹈、剪纸、绘画、手工制作、书法等;运动类有: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田径、呼啦圈、跳绳、毽子、跆拳道、象棋、围棋等;学科类有:奥数、朗诵、作文、英语口语等;另外还成立了科技兴趣小组,学校还专门邀请省科技博物馆到我校展示科技发明,大大激发学生发明创造的热情。
三、营造氛围,构建和谐育人环境
通过校园洁化、绿化、美化,提高学校综合办学水平,展示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通过全员参与加强学校三化建设形成学校的物质环境。校园美化包含了丰富的人文内涵。师生的思想境界、言行举止,也是校园美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力争让学校成为师生身心愉悦、情感陶冶的成长乐园。充分利用各种宣传阵地,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宣传,共同建设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我校群策群力共谋墙面文化,争取做到每一面墙壁每一块石头都会说话,做到校园文化于润物细无声处育人。我校遍布的每一个较大石头上都刻上了充满学校特色的感恩励志为主题的特色石头文化,特别是教育专家魏书生老师的“松、静、匀、乐”,似乎时时刻刻在提醒我们,教书育人不忘松静匀乐。此外学校还花6万多元设计走廊文化,一楼为感恩励志文化,二楼为本县乡土人情,三楼是本市红色文化,四楼为本省名胜古迹,五楼为江西各知名历史人物科学家。学校狠抓国旗下讲话、大门口悬挂横幅、校园广播、专题黑板报、宣传栏等,扎实开展“三化”知识进校园工作,重点开展洁化意识强化工作;通过大力宣传,进一步发动广大群众关心、参与“三化”行动,进一步提升社会的知晓率、参与率。
四、落实措施,扎实开展“三化”进校园
(一)庐陵文化进校园。
1、充分利用革命传统教育素材,对学生进行民族教育,培育民族精神。
学校将利用升旗仪式开展了“祖国在我心中”、“我爱家乡,我爱思源”等活动,丰富了国旗下讲话内容,激发了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的热情。
2、充分挖掘庐陵文化的艺术资源,对学生进行弘扬民族文化教育,传承中华民族之魂。
一是传统体育项目在校园开展。如小型趣味运动会,如:踢毽子、拔河、跳绳等,这些传统项目健身和娱乐性兼备,所需器材简单,适合学生心理、生理、能力发展且深受学生喜欢。
二是传统音乐舞蹈要在音乐教学中创新。学校在坚持艺术学科《课程标准》的前提下,组建音乐特长班,将民族艺术引进课堂,所教学生参加“百福杯新干好生声音”入围并获得评委的良好评价,这样寓教于乐,寓教于美,达到以美益智的目的。
三是乡土文化、校本教材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根据我校实际,自编了两本教材为语文教学和学生的养成习惯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课外资料,充分利用了这些校本教材,学校组织了“美丽中国 中国梦”讲故事演讲比赛。学校连续两年被评为“中国梦”征文比赛优秀组织奖。学校积极组织学生阅读《陶母教子》并举行征文比赛,获奖文章在本校校报上刊登,除此之外学校还开展了红色文化知识竞赛等多种多样的竞赛和读书活动。
基本做法(四个结合)
1、弘扬井冈精神和庐陵文化要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利用教师例会强调教师在各科备课中要深入挖掘教材中蕴涵的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启示学生充分理解掌握教材中包含的民族精神的实质。
2、弘扬井冈精神和庐陵文化要与校园文化相结合。要结合实际,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电视、校园网络、橱窗、板报和文化长廊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井冈精神和庐陵文化。要尽可能设置橱窗展柜,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3、弘扬井冈精神和庐陵文化要与重大节日相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队会,组织学生观看了影视片,开展班级红歌比赛并参加了红歌会新干专场比赛,“六一”、“元旦”展示了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
4、弘扬井冈精神和庐陵文化要与旅游休闲相结合。在寒暑假、双休日,鼓励学生通过游览红色文化胜地,参观革命历史文化遗址和遗物,使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和重大历史事件印记在学生脑中,铭刻在学生心中,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革命历史文化知识,而且还可以促使学生的思想意识发生深刻的变化,进而达到对学生的教育和激励作用。
(二)经典文化进校园。、开设经典诵读课、活动课。每周一节,由语文老师担任教师。1)语文阅读课。各班阅读课时利用几分钟作为《弟子规》诵读时间,各班每周以经典诵读课为载体,做好诵读工作。2)校本、地方等活动课。各年级各班级把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与校本、地方课、综合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注意学科整合。音乐学科与诗文诵读的整合。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寻找或自编教学内容,将诗文诵读与音乐融为一体。、充分发挥师生能动性,每年定期举办一次以班级为单位的经典诵读比赛,大大促进了经典文化在我校的传播及育人功能。比赛结束时全校齐诵《弟子规》、《三字经》的场面十分宏伟,气势磅礴。、开展经典诵读实践活动。组织开展诵读比赛、知识竞赛等活动和比赛,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使学生做到知行合一,终生受益。诵读为主,讲解为辅;品位诗文,畅谈体会;分清层次,因材施教;师生互动,交流情感。学校活动与班级活动相结合;个人学习与集体辅导相结合;诵读与展示相结合;评比与激励相结合;总结与提高相结合。六一节目编排以经典内容为主题的舞蹈、朗诵等,丰富了六一活动内容。
基本做法(六个活动)
一是读,开展“读经典文句、与圣贤为友”活动。以《弟子规》、《论语》为主要内容,利用每天晨读等时间,广泛开展经典文句诵读活动,并通过读书会、心得体会交流会和读书荐书主题班会等活动,引导广大学生爱书、读书,自觉接受传统美德。
二是宣,开展“处处皆文化”活动。利用走廊、教室、橱窗等地和学习园地、网站、网页等阵地,布置有关中华传统美德的名人、事迹、图画、警句、诗词歌赋等,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
三是演,开展“演诗文人物、品人生哲理”活动。通过唱诗文歌曲、编诗文小品剧、演古典人物等方式,促进儿童对传统优美诗文的学习、理解和感悟。
四是写,开展“学经典、写人生、强素质”征文活动。在对“仁”、“信”、“礼”、“孝”、“廉”等传统文化学习基础上,组织主题为《我的中国梦》征文活动,以文抒怀。全校有十个同学获了奖。
五是赛,开展了班级“比一比、赛一赛,谁的经典学得好”活动。分层次(学生赛、小组赛、班级赛、年级赛等),组织多形式的传统经典知识竞赛活动,寓教于赛,以赛促学。
六是评,开展“感恩、省悟”主题教育。紧扣“五讲”,围绕“四个一”标准,(每天自查一次不雅行为;每周帮父母(或长辈)做一件事;每月为学校或班级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好事;每学期主动参加一次公益性的社会实践活动),评选“班十佳”、“校十佳”,并通过学校板报阵地和媒体进行宣传,以典型的示范影响他人,提高传统文化影响力。
(三)红色文化进校园
创造载体,全员参与,内容形式多样。
(1)创立《感恩》校报。学校充分利用自创校报这个阵地,宣扬经典文化、红色文化和庐陵文化。本着以人为本,校园文化能育人的出发点,着重开展“诚实友善”为主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学校校报刊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优秀征文,让全体学生传承吉安悠久的忠孝文化,做崇尚正气、孝亲敬老的文明人。
(2)全员参与。教育活动深入学校各个阶层的人员,从领导班子到工勤人员、从教师到学生、从党员到团员,都成为红色文化的传播者和践行者,使红色文化成为提高教育教学工作水平的载体和动力。
(3)学校做到了“四入”。一入校园,从绿化、美化、净化、硬化、亮化校园入手,营造红色文化浸染整个校园的氛围。二入课堂,在语文、品德与生活、艺术、体育等课程中,结合学科特点渗透红色文化教育。如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古诗文内容,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学习古代文化经典;品德与生活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和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在音乐教学中加入古典音乐欣赏,在美术教学中加强书法教学,提倡修身养性。三入网络,在学校网站上开设红色文化进校园专题网页;四入心灵,让红色文化入眼、入耳、入脑、入心,全方位浸润红色文化。
(4)时刻注重了红色文化教育,课前与课中、课内与课外、上课与假期、集会与会后,有机渗透红色文化元素。此外,特别抓住建党节、建军节等纪念日,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增强活动的现场感和有效性。
(5)紧扣了四项主要内容:一是以“胸怀大志、为国为民”为主要内容的理想信念教育;二是以“团结互助、感恩诚信”为主要内容的道德品质教育;三是以“勤俭朴素、严于律己”为主要内容的传统美德教育;四是以“顽强拼搏、争创一流”为主要内容的信心激励教育。
基本做法(开展“五个一”主题实践活动)
“五个一”。即:读一本红色书籍、制一份红色报纸、唱一首红色歌谣、诵一篇红色诗文、办一次红色征文。
①读一本红色书籍。以阅读课为契机,每个同学根据实际情况在本班范围内交流一本红色健康书籍,在班主任和语文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和双休日进行阅读。
②制一份红色报纸。每个同学在读书活动中制作一份红色文化读书手抄报,并以班为单位进行评比展出,优秀作品参加全校评比。③唱一首红色歌谣。各班在音乐老师和班主任的具体指导下,至少唱好一首红色革命歌曲,并以班为单位举行了“红色歌曲进课堂”比赛活动。全校第一名的班级参加县红歌大合唱比赛。
④诵一篇红色诗文。学校推荐老师学生参加了县组织的红色经典诗歌朗诵会。取得了县一等奖的好成绩。
⑤办一次红色征文。班主任配合本班语文老师开展了一次以弘扬红色文化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并评选出了优秀征文参加县里的征文比赛。
另外学校还组织了许多其他活动,法制教育讲座——青春之痛、安全应急疏散演练、内务整理比赛以及进行了《我安全我知道》,《寻找思源最美孝心少年》,《思源十星学生竞选》主题演讲比赛、女教工三八活动、教职工太极活动等等,全校师生工作、学习业余三不误,过得充实,学得扎实。
新干思源实验学校
2014年11月
第二篇:特色校园文化
传承文化精髓,打造唐兴校园文化 几年来,唐兴小学围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养笃学厚德人才,打造特色文化校园”为目标,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在大厅、走廊张贴牌匾等活动,着力营造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独特校园文化。
在教学楼门厅上方树立标牌“崇尚科学,追求真理,赤诚爱国,奋发成才”,两侧分别张贴了两块标牌:“育以尚德学为创新毓秀钟灵博才笃行”。教学楼每层走廊横梁全部张贴具有教育意义和文化内涵的宣传标语;在每间教室及功能室门口分别悬挂 “办学宗旨、品味古诗文、学生行为规范、学生安全教育”等牌匾,通过这次校园文化建设,使校园内的文化气息更加浓厚了。借助这次校园文化建设我校将继续深入开展“古诗文诵读”等文学经典活动;继续开展师生齐动员,共建班级文化工作,注重细节,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总之,我校文化环境富于教育性、科学性、特设性,规划合理、整洁美观。
第三篇:校园文化特色工作总结
校园文化特色创建工作总结
我校校园文化特色创建工作按照“学校开展校园文化特色创建活动实施意见”的要求,并结合我校的具体实际情况有条不紊地进行。在我校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初步形成了充分展示学校个性魅力和办学特色的校园文化。现将我校校园文化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成立领导机构,制订具体实施措施。
以镇小学制定工作目标为目标,结合我校的具体实际情况,我校首先成立了领导小组,并由刘校长担任组长,大队辅导员为副组长,各班教师为组员。
学校十分注重校园文化建设,集体研究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学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实施方案”。
二、营造学校浓厚的学习氛围
1、新学期开始,全校注重新氛围,书写宣传激励学生的标语,教师工作热情倍增,学生的精神面貌换然一新,全校非常注重校风、班风、学风建设,各教室黑板书写符合班级特点的格言,给人一种向上的激情。学校办公室重新布置,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2、学校的黑板报按月刊出不同形式各种专栏,有学科辅导,有时事宣传,有专项活动.....内容丰富,主题鲜明,形式多样,是教师展示才华的平台,充分体现了一所学校的精神风貌。各班利用好教室后面的黑板,每月更换一次,在重大节日随时更换。每班的红花评比台、优秀作业展示台由学校定时检查。
3、继续开展好红领巾广播站,适时报道学校的好人好事、重大新闻、宣传党的政策,及时报道各种活动情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校园橱窗按时展出,使学校的优秀学生起到很好的带头作用。文明班级的评比栏在办公室外的黑板上按时刊出。
5、开展“校园每日一诗”活动,用文字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
三、加强学校卫生工作
各班做到桌凳整齐完好、地面一尘不染、墙壁干净、玻璃完好、窗明几亮、班容布置合理。并且要长期坚持不懈,我校就靠“红领巾监督岗”来监督,每天检查两次。现在,即使不检查,每个班级也养成了好的卫生习惯,这是文明班级的起码要求,更是一所学校精神风貌具体体现。
四、注重学生的品德教育
1、加强礼貌教育。学校对礼貌教育一直抓得很紧,并注意抓典型,从正反两方面进行教育。
2、深入开展“感恩教育”,加强感恩教育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知恩于心,感恩于行。
五、美化绿化校园
校园的美,不能缺少绿色。绿化是硬道理,我校通过三年的努力,对校园进行绿化,现已绿草如茵,鲜花盛开,长势喜人。同时,对学校校园文化牌的保护我校也做得很好。
六、开展好各种校园文化活动
1、除按时开展镇小学组织的各种活动外,我校用好少先队主题活动的时间,开展读书读报活动、黑板报评比活动、歌咏比赛、诗歌朗诵比赛等。
2、继续开展好学校的文化特色活动,在去年少儿形体舞的基础上,新学一个节奏感较强的舞蹈《快乐宝贝》,并在全校推广开来,效果较好。
七、校园文化建设的初步效果
1、环境美了:校园环境美了、变了,成了一处耀眼的风景,成为是师生学习、活动的乐园。
2、学生懂事了:懂礼貌、讲卫生、能歌善舞……我们体会到了环境育人这一真谛,更加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当然这些都是显性的,更重要的是对良好校风、班风、学风的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正如这句话所说:“花香时时修人性,绿篱道道筑爱心”,所以说校园文化建设最终目的是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建设和谐校园,让每个学生成人、成才。我们相信,在镇小学的大力支持下,在我们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会做得更好。
第四篇:如何创建校园文化特色
如 何 创 建 校 园 文 化 特 色
— 记楚雄州双柏县妥甸小学大课间改革一瞥
摘要: 教学是学校的生命线,课间操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展示学校体育工作的一个平台的亮丽风景线。为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锻炼的质量,对于课间操形式的改革和内容的创新,目的是提高学生学习和锻炼的积极性和参与的兴趣,通过不同特色和不同德育主题的课间操,使学生在锻炼中学到知识和做人的道理,在锻炼中体验快乐,真正体现“我健康!我快乐!”新理念。
关键词:大课间兴趣快乐参与
前言
云南楚雄州双柏县民族众多,民风淳朴,特别彝族文化丰富多彩。为进一步强化素质教育,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开阔学生视野,挖掘乡土文化,整合地方资源,创新学校校园文化特色,因此,整合我州彝族的音乐、动作,生活习俗等特点编排具有彝族特色的大课间,让彝乡的歌舞走向更广阔的领域。让彝家的酒歌甜醉远方的客人!
1、课间操现状
双柏县妥甸小学是一所边远的县级学校,学校有31个教学班,1442人。学校专业教师的年龄偏大。由于我县是楚雄州的一个贫困县,地方经济落后,思想观念守旧。学生有来自贫困山区的子女,也有外来务工子女,留守儿童比较多。学生素质差异很大,由于近几年我国已经推行了八套广播体操;小学韵律体操两套;中小学集体舞四套;各套操在各地方也从轰轰烈烈的启动到悄然落幕。各地方存在推行中不同的困难与问题,我们认为体现在广播操内容简单,节奏缓慢慢,不适宜儿童的特点。集体舞在不发展的山区学生连拉拉手也那么不愿意,家长又担心高年级学生的早恋等等。在加上大部分学校从学生进校到六年级毕业都沿袭一套操的模式,为提高教学质量,村级完小问题更严重,学生全面发展成为落在课表上的表面工作,其次,课间内容形式单一,音乐也难于使学生产生热情积极向上的劲头,不能更好、更全面的满足的特点和需求,故学生在做操时兴趣不浓,动作懒散、无力、不到位,马虎了事,缺乏活力。课间操的质量一直困扰着学校,教师组织工作也很吃力。针对上述情况,所以,我校体育教研组萌发改变目前现状,开始进行课间操的从内容和形式进行改革。创新学校体艺特色,创建现代示范学校。
2、创编目的和指导思想
在 2010年7月29日备受关注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全文发布。这是中国进入21世纪之后的第一个教育规划,以邓小平的理论和“三个代表”为指导重要思想。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学校要以育人为本,把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面向全体,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纲要指出要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出名师,育英才。
本次创编也正是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指导下促使创编获得成功的。整个创编过程,实践过程,我们认真结合彝族地区学校的实际,开发、利用和整合资源,因此,大课间的推广,带动我州民族健身运动的发展,校内校外活动有了较大的影响,使健身爱好者在锻炼中达到健体、健美、健心、娱乐的目的。我们深信,快乐大课间系列将具有长远的生命力,邓小平说过“民族的是先进!也是是世界的!”
3、快乐大课间系列创编的原则
依据本次系列大课间的指导思想,《快乐大课间》的创编原则确定为:教育性、健身性、针对性、创新性、民族性和时代性。
3.1教育性
教育性是本次系列《快乐大课间》创编的首要原则。听着富有儿童特点和时代气息的音乐,踩着欢快的动人节拍,在美的熏陶中做动作。使思想教育、健康教育、艺术教育、民族教育、主动教育、赏识教育溶为其中,提高广大青少年儿童德、智、体等全方面素质。《快乐大课间》中的每一套操都具有一个教育主题,如第一套轻器械体操《彩虹飞舞》,让学生在锻炼中磨炼意志和培养克服困难的信心,不怕挫折,超越自我,明白彩虹总在风雨后,在加油!加油的呐喊声锻炼孩子们的意志。第二套集体舞《祖国!您好!》,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祖国!您好!》的音乐和歌词来激励感染人,激发爱国情感和对祖国的美好祝福!。第三套《哀牢虎娃》民族操,从音乐和动作上引领健身爱好者进入民族文化的氛围,从而领略自然、生活、民风民情、乡土气息,培养孩子们从小热爱家乡的自豪感,激发对民族文化执着的追求。
3.2健身性
健身性是本次快乐大课间系列创编中的一项根本原则。贯彻健身性原则就是要以心理学、生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基础理论为指导,使快乐大课间各套动作健美大方,朝气蓬勃、舒展自如,运动量适中,富有感染力,动作和队形富于变化,使学生身体得到全方位的活动,不仅起到健身的作用,它还使人体协调,动作和谐,达到健美目的,塑造健美体型。与此同时,各套不同风格的音乐的伴奏下,使学生的心情沉浸在愉悦之中,心理得到健康发展,充分体现了“健康第一”“育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3.3针对性
针对性是本次快乐大课间系列的关键性原则。贯彻这一原则就是在创编中要针对青少年儿童的身心特点,还考虑城乡各类学校的实际情况,如场地、空间各方面的条件,小学生在动作数量上不宜过多,难度适中,结构简单,动作强度适中,各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等多方因素。遵循身体生长和发育的规律,突出青少年儿童的特征,精心设计这四套操的音乐、风格、动作、难度和运动量。在每一天的快乐大课间实际锻炼中体现各套操的灵活性、多样性、新颖性。
3.4创新性
创新性是本次快乐大课间系列创编的重要原则。这几套操的动作和音乐的灵感来源于生活,每天一套课间操,每一套动作都有一个 教育的主题,即在形式上有创新,又在质上有所突破,快乐大课间既可以作为满足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又可以作为大型团体操在运动会上表演,千人团体操的表演具有实效性、教育性、表演性、观赏性。
3.5民族性和时代性
民族性和时代性相结合是快乐大课间的核心原则。它是以音乐、动作和主题来展示各套操的特色,特别是民族操它深深地根植于我们民族土壤之中,具有鲜活生命力。通过科学合理搭配使各套操的动作多样、新颖、独特,既有民族代表性又有现代风格,突出“操”的特点,又表现了“民族”韵味。音乐展示了民族特色,民族文化,民风民情。动作也在“操”中突出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风俗习惯等特征,增强快乐大课间的活力,使具有强身健体、娱乐、观赏价值。民族文化永远都是主流文化,深信这几套快乐大课间将踏着时代的节拍走进社会。
4、编创和实施快乐大课间步骤与方法
4.1确定《快乐大课间》四套动作的主题思想;
4.2选择《快乐大课间》的题材;
4.3选择《快乐大课间》的练习形式和结构,并编写各套操的文字方案和简图。
4.4创编全套动作和简单队形;
4.5进行快乐大课间的教师和学生骨干培训;
4.6利用课间操和每天一小时的活动时间进行全校教授,体艺教师进行检查、纠正、指导。
4.7定期对各套操进行比赛
4.8进一步修改完善《快乐大课间》各套动作资料;
4.9制定详细规范动作要领和正规图解
5.0制作各套动作的录像资料;
5、取得的效果
5.1快乐大课间在我校推行两年后,学生对课间操的锻炼有了新的认识,在完成教学大纲要求的基础上,改变单一的课间形式,随着时代发展更新创编课间内容来激发学生做操的兴趣,使做操的情趣从被动变主动,体现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锻炼的氛围。
5.2千人大课间每套不仅都具有一个教育主题,同时学生从中也了解家乡的民族文化,培养从小热爱自己美丽家乡,在欢快悦耳的民族和现代相融的音乐下完成动作,不仅锻炼身体,陶冶情操,更重要的是体现团结友爱与互相协作的集体精神。由于学校对校园文化建设常抓不懈,因此,我校体艺文化特色丰富多彩,日益出新。
5.3学校校本教研硕果累累,校本教材推陈出新。
2004年我编导的民族操《壮乡欢歌》获全国自编操一等奖,动作和录像资料由人民出版社买断版权并向全国出版;2008年编导的5套民族操系列《五彩旋律》录像及资料获全国魅力校园基本体操比赛二等奖;2009年第五届朝霞杯集体舞《祖国!您好》录像比赛获二等奖;在全国示范教育杂志连载5期大课间《快乐十分钟》动作图解;98年由曲靖教育局组织在曲靖地区中学小学培训教师大课间一套和健美操一套;在文山州教育局的组织下,2007年在文山州师范学校举行了各大中专和中小学培训任务,推广了6套大课间动作;州体育局举办了全州的比赛活动,各套动作也相继在各学校普及开。在2008至2009年在楚雄双柏县推广快乐大课间4套。本人也由于教学成绩显著被省教育厅评为“省级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师”“云南首届教育功勋奖”的几项殊荣。
教学中我们让赏识教育和主动教育理念灌输于每一个学习和锻炼的过程。全体教师都学会翘起大拇指对待每一个学生,孩子们会在自信中展示自我,超越自我。健康快乐的成长!
展望未来我信心百倍,我们的祖国正朝着体育强国迈进。做为一名最基层的体育教师,我倍感自豪,彝家儿女会敬上醉人的酒歌,激情的舞蹈,因为我创作的灵感烈火在跳跃!在舞动!在燃烧!呈现的是彝家的太阳,充满希望!
2010年8月18日
第五篇:小学特色校园文化
佛岭小学校园特色文化建设
一、校园特色文化建设理念
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整合朱子文化精华,构建健康和谐文化氛围,充实师生校园生活内涵,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发展。
二、校园特色文化定位背景
文化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起着独特的作用,各种文明成果均以文化来传递、延续。放眼世界,各种文化相互渗透又相对独立,构成世纪文化圈,文化浸润至世界每一个角落,穿过一个个世纪,影响着一代代人。社会有社会文化,企业有企业文化,校园有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校园文化氛围一旦形成,将和社会主导文化一样,产生巨大的能量,成为培育四有新人的重要手段和深化教育改革的强劲动力。我们要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眼光来定位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在实施素质教育全过程中,承担着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价值功能,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体现了学校内涵发展的精神底蕴。尽管校园文化对人的影响只是“桃李不言”而非立竿见影,但对人的身心发展却发挥着其它显性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突出体现在四个层面,其一陶冶功能:校园文化起着一种文化传递的作用,使人通过对文化价值的摄取,陶冶人格和灵魂,以充实生命的内涵;其二社会 化功能:校园文化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与缩影,它以特有的精神活动和文化氛围,使生活其中的每一个个体有意无意地与既定文化发生认同,从而实现对人的精神、心灵、性格的模塑,达到社会化的目的;其三潜力开发功能:课堂教学不能满足学生的多层次求知欲和需要,校园文化发挥着扩大学生知识面,开发学生潜能,优化学生情感,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满足学生社会交往的功能;其四导向功能:学校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一个兼收并蓄的文化荟萃的场所,各种价值观念在这里碰撞,校园文化的导向作用显而易见。我们应该从实施素质教育的迫切要求来定位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
三、校园文化实践的基础
近几年来我校校园文化建设初步形成了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生活文化、艺术文化、行为文化、体育文化、社团文化、科技文化、心理文化。作为一所乡农村完小,我校已基本形成踏实的作风、严谨的教风、勤奋的学风、朴实的校风。办学效益不断提高,特别是近几年教育教学质量连创佳绩,赢得了社会较高的声誉。先后获得“校政管理先进单位”、“先进单位”称号。
三、校园文化建设实施办法
(一)成立打造书香校园氛围领导小组 组 长:刘水良
副组长:程军志 黄正才 成 员:沈旭良 余璨 石海琼 丁燕清 吴小刚 任 务:负责营造书香校园氛围建设和管理工作。
(二)校园文化建设具体操作办法
准确定位俱乐部所属校园文化活动的特色项目,根据教育发展的宏观环境及发展趋势,依据人本发展理论,结合学校以往校园文化活动实践的经验,经过科学论证,确定以下四个特色项目:
第一项 书香苑 ●广播节目采编 ●《佛岭少年》采编 ●文学沙龙●演讲比赛 ●校园焦点访谈 ●辩论
第二项 艺术苑●名画欣赏 ●绘画创作 ●书法艺术 ●摄影艺术
第三项 佛岭网苑 ●网页制作 ●多媒体信息加工 ●网络信息检索检索技巧 ●佛岭小学博客
第四项 体育沙龙 ●篮球队 ●排球队 ●乒乓球队●田径队 ●象棋
发放活动项目志愿表,尊重学生自由选择。校园文化俱乐部活动的核心在于俱乐部成员志趣的一致性、积极性。根据项目特色,让学生自愿报名挑选,俱乐部作好选择指导,达到全员参与,主动发展的目的。
征集项目特色名称,树立品牌意识。校园文化俱乐部各特色项目的名称均由其成员参与取名,择优命名,充分展示俱乐部成员的聪明才智。名称要求既有时代特色,又有文化 品位,让取名活动也成为一种高质量的校园文化活动。同时让学生自己设计项目特色标志,体味项目文化内涵。
开展各种活动,显现校园文化活动成果。校园文化俱乐部活动的成果展示通过4个平台来实现:
① 校园平台:学校将定期举办校园文化节,做到首先特在校园内;
② 校外平台:学校让俱乐部成员参加校外组织的各种对口比赛展示,力争特到校外;
③ 资料平台:学校将对俱乐部活动整体策划,通过录相、光盘、书面材料实物等组成特色系列资料,特在资料上;
④ 发展平台:通过俱乐部活动,使其成员个体素质得到提升,人人有爱好,个个会发展,形成校园文化的特色特在成员素质上;
精心组织,三步实现特色学校。校园文化俱乐部活动分三步走,首先打响特色项目,把俱乐部下特色项目抓起来,初步形成特色项目;其次整合所有特色项目,形成四中学校特色--校园文化俱乐部;再次融合四中硬件特色、环境特色、智力活动特色,形成校园文化特色学校。
(三)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
1、健全领导管理网络。主要领导负责活动的策划、规划、协调、管理、检查、考评,组长负责各项目组活动管理、项目活动计划及执行。
2、加大特色建设经费投入。为了保障学校特色建设,根据各项目设备设施情况,适度加大投入,确保活动硬件到位,确保必需的活动经费支出。
3、以课程标准,保障校园文化活动的正常进行。学校把周五下午最后一节课的校园文化活动纳入课程管理,排出校园文化活动课程表,各项目组订出行动计划,项目主管实行全程监控,指导教师积累指导材料,撰写阶段专题报告,以科研的姿态来积极创建四中校园文化俱乐部特色。各项目可选用其他课余时间开展活动。
4、组织展示活动,实行跟踪考评。根据项目特点,俱乐部定期组织展评活动,对活动情况实行滚动考评,对活动成果进行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