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体验式教学在师范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及思考
体验式教学在师范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及思考
摘 要: 在体验式教学课堂中,学生的主动参与性与合作性得到提高,促进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发展。师范生需要拥有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心理问题调节和预防等技能。本研究旨在丰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理论,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体验式教学 师范生 心理健康教育
体验式教学(Experiential learning)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认知的特点和规律,以一定理论为指导,有目的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情感,并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亲自感知领悟知识,并在实践中得到证实[1]。近年来,国内外对体验式教学越来越重视,亦有相当多的科学研究证明体验式教学的先进性、适用性及可推广性。
在中国,“体验思维”、“直觉思维”一直都是传统文化内蕴的主要思维方式。无论是道家中的“无”还是儒家的“仁”,都是由老子和孔子等人体验得到的,因而老子对“无”的体验更多来自于他的自然观察,孔子对“仁”的体验更多来自于人类社会,但他们的生成与体验密切相关。体验式教学在国外的发展源远流长,其研究史可追溯到杜威、皮亚杰、勒温、詹姆斯、荣格、罗杰斯等人。其中,人本主义教育中的体验式教学思想具有代表性,它注重学生的完整发展,重视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与创造性,强调学校课程与现实问题的有机联系,但因过于相信学生天生的潜能与价值,使教师的指导与引领作用被忽视[2]。体验式教学的集大成者是美国的体验学习专家大卫?库伯(David A.Kolb),他按照大脑在接受信息时所依赖的感觉种类等级差别,将体验分为六个水平:第一水平为“身临其境”的亲身体验,第二水平为“沉浸”体验,第三水平为真实的“动手”体验,第四水平为替代性的“动手”体验,第五水平为对真实影像、模型的体验,第六水平为对抽象符号的体验[3]。
对体验式教学的探索从未停止,Martha.M.Ewing(1991)证明以学生为中心的体验式教学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且体验式教学的效果通过观察、提问、访谈、作业评估测量。当高度参与在课程中时,学生学习得更多,并且坚持得更长久,享受整个教学过程。其研究在三年后发现高度参与的学生获得了更多的知识,在批判性思维、创造力和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高[4]。Anita.J.Green(1995)证明护理教师在使用体验式教学法时学生理解得更清晰。体验式教学方法被推荐为获得技能和自我意识的最有效的方法[5]。Vikki.E.Knott(2013)证明经过体验式教学训练后,能更好地与不同文化的人交流,参与者不仅增长知识、发展思维,而且在以后职业生涯中有更强的胜任力[6]。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师范类学生的专业选修课,以促进学生心理成长为目标,使学生了解自身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学会和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提高心理素质,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课程以心理学及相关理论为依据,努力实现科学性与应用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长期以来,我国的师范教育以大学系科为基地的培养模式,一直被理论与实践分离的问题困扰。并且传统灌输式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模式存在教学对抗和分离的弊病,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有必要将体验式教学法引入该课程的教学中。
一、体验式教学在师范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强调以学生为本,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教师预先设置的系列活动中,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交流,在交流中成长。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做好课程设计和课前准备工作,包括体验情景的选择、课程各环节的时间设置、课堂形式的组织和生成性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过程中实施体验式教学,有三个必要环节:创设真实问题情境、讨论分享和总结评价。
1.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体验体验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通过案例、游戏、故事、现实的问题、心理测验、角色扮演、实物、音乐及生动的语言等手段。另外,简单模拟一些户外活动,例如在体验式教学课程中添加场地项目(例:大挪移、孤岛求生)和野外项目(例:定向运动),对促进心理健康有积极的意义。结合师范生的专业特点,进行团体游戏,丰富师范生的学习内容和自身体验。
2.讨论与分享。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后,在课堂上自由发言,谈经历、谈表现、谈心情、谈原因、谈感受、谈体会、谈领悟、谈收获等。在体验式教学中,小组任务被认为是一种可以引发意义重大反应的有效策略。通过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学生产生心灵的共鸣,从而领会知识,升华技能。小组间的讨论、整个课堂上的自由交流,能加强自身的体验,加深领悟。
3.总结与评价。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在学生体验、讨论分享以后,每个学生对体验活动都有不同的认识和体会,将这些认识和体会加以总结评价。课程结束后以写心得体会的方式深入了解学生对课程的评价,结果发现:学生对体验式教学给予充分肯定。学生在心得体会中提出:“我对课堂活动感触颇深,我认为一节小课堂活动,却是可见人生一辈子大活动,生命的意义不仅仅在这几十分钟中得以体现,并会影响我们整个人生的发展方向。”“这节课收获很大,小组讨论及交流特别有意义„„我相信通过这次课,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会与别人相处得更融洽,互相包容、理解,交到更多真心的好朋友。”让学生进行自评,既是对教学的一种评估,又是总结知识原理和方法技能的一种表现。也可以由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对学生的表现做出反馈,对相关的知识做进一步阐述,对涉及的技能做进一步讲解与示范,对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做进一步解析,对学生常见问题做进一步分析,对有争论的问题谈谈自己的见解。教师可提取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总结的精华,帮助学生加深对体验过程中成果的理解,多鼓励学生,引导其积极乐观地看待问题,并指导其正确地应用所学知识。还可布置实际学习生活中的一些任务,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升华情感。引导学生在实践中练习应对技能,利用积极的情绪将所学内容转化为自身能力,实现心理发展。课堂的结束尤为重要,它不仅体现了教师对课程的重视,而且让学生再次感受到了课程中愉悦的氛围。以“为自己鼓掌”等鼓励性方式结束课堂,会让学生更重视自身的感受,促进学生的成长。
除以上环节之外,针对师范生,让学生进行课程设计和试讲,结合学生的专业将体验式教学法灵活运用起来,使学生既掌握知识,还摆脱简单的模仿并促进创新,这对师范生以后的职业生涯意义重大。
二、对体验式教学法的思考
1.体验式教学课堂的引导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体验式教学材料的选择,情境的创设,把控各教学环节,促进师生间和生生间的互动与体验,注重预设和生成的教学安排,切实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些都需要授课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2.体验式教学情境创设是关键。体验式教学讲究学习主体的领悟和体会,传统教学讲究记忆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有不同的结果,传统教学的教不一定导致学,更不一定产生会。而在体验式教学中,学生通过具体情景中的活动获得体验,同时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有效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在体验式教学过程中,教是旨在通过提供学习情境信息操作等方式,为学生创设适合的情境,通过情境中的活动体验促使学生理解与掌握。
3.教学准备是保障。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应用体验式教学会受到班级人数和必要的课前准备工作的制约和影响。体验式教学通常以行为训练和心理游戏活动为主,普通教师对教学的有效进行会产生一定的限制,因此,尽可能地选择在有可移动式桌椅的教室或团体辅导室上课。在体验式教学过程中,强调重视每个学生参与和体悟,这对教师课堂掌控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上课班级的人数不可太多,以30至40人为宜。
4.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在课程教学中,师生是共同的参与者,通过学习不仅使学生获得成长,而且使教师受到启发。此外,课堂生成性资源的收集也是对原有教学资源的再丰富过程。
在心理健康教育体验式教学中,教师创设情境,有计划、有目的、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感受、理解、领悟情境,对情境产生丰富的情感反应,以此指导现实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可开发和利用的重要资源。随着相关研究的逐渐丰富,体验式教学法得到越来越多教育者的关注。
体验式的心理健康教育,让师范生更好地掌握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心理问题调节和预防等技能,同时让师范生熟悉这种教学方式,为日后走上讲台打好基础。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对体验式教学的理论完善、素材丰富及教学评估等方面的研究,体验式教学的发展必将推动现代教育的革新。
参考文献:
[1]银星严.心理学课体验式教学的应用研究[J].科技信息,2009,(04):46-48.[2]陈亮.体验式教学设计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3]石雷山,王灿明.大卫?库伯的体验学习[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10):49-50.[4]Martha M.Ewing.(1991).Classroom research and experiential learning: three successful experiences-involvement in psychology.Community College Journal of Research and Practice,15(3).[5]Anita J.Green.(1995).Experiential learning and teaching-a critical evaluation of an
enquiry whichused phenomenological method.Nurse Education Today,15(6),420-426.[6]Vikki E.Knott.(2013).Teaching intercultural competencies in introductory psychology via application of the Excellence in Cultural Experiential Learning and Leadership model.Austral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65(1).基金项目:石河子大学教改课题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KG-2013-02)
第二篇:浅析体验式教学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实践33
浅析体验式教学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摘要:体验式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在新课改中受到了广泛的重视。本文深入分析当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提出体验式教学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具有实践价值,探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体验式教学的实践程序,并阐述应用时需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践
前言:近年来,新课程改革在教育领域逐步深入,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小学生接受心理教育的主要方式,为提升教育教学效果,学校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逐步优化和完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本文将分析体验式教学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以期能提升心理健康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简述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现状
体验式教学法是基于新课改的新型教学理念,重视师生在课堂上的的有效互动,注重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为充分发挥体验式教学的作用,教师要秉承以学生为本的原则,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增进与学生的交流沟通,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随着新课程改革标准的逐步深入,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同时也存在部分不足。其一,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严重的形式主义。部分小学遵守了新课改的相关要求,专门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在教学时存在照本宣科等问题,未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致使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同时,部门学校表面上开设了这门课程,但在教学实践中并未真正落实,不少心理咨询室形同虚设。其二,心理健康教育存在明显的学科化倾向。部分学校未正确认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性质,将其纳入考试课程,以考试成绩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忽视了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实际收获,未能充分体现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二、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一)体验式教学符合新课改的相关要求
新课改给我国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采用科学适宜的评价标准,促进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全面发展。体验式教学理念符合新课改的相关要求,倡导以寓教于乐的形式提升学生的知识储备,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有效增强教学效果。
(二)体验式教学契合心理健康教学的特点
心理健康教育旨在维护学生心理健康,注重学生的情感认知体验。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不符合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要求,不能以考试成绩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鉴于心理健康教学的特点,体验式教学法能够很好地契合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要求,学生能够在交流互动之中增进对相关知识的理解,逐步提升社交能力,在实践之中提升情感认知,从而促进心理健康发展。体验式教学模式一直倡导以学生为本的基本原则,其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合理运用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
(三)体验式教学适应小学生的学习特点
小学生的知识储备有限,身心发展尚不健全,整体知识结构尚不完善,正处于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在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的理论知识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体验式教学强调学生的亲身体验,改变了传统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在体验式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营造适宜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体验之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洗礼,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效果。
三、体验式教学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一)创设适宜的情景。小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理解能力有限,他们在理解复杂深奥的理论知识时存在一定障碍。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利用适宜的情境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心理学的兴趣,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从活动体验式、情感体验式、问题体验式以及情境体验式这几种具体体验式教学模式中选择最适宜的教学模式,以增强教学质量和效果。
(二)重视活动过程。在体验式教学模式下,教师要细致观察学生在情境活动中的表现,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注重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逐步升华学生的情感认知,引导学生内化对外界的感知,让学生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明确自身存在的不足,并为后续教学环节做好准备工作。
(三)注重交流沟通和分享体验。交流分享是体验式教学模式中的重要部分,学生在有所领悟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交流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给予学生表达自我观念的平台。教师要增进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让学生逐步建立积极正面的人生价值观。
(四)深化对问题认识。在经过上述教学环节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将体验和感悟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分析自己会有怎样的表现,并以换位思考的形式深化感悟和体验,让学生明确自身思想意识上存在的不足。适宜的教学情境能够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
(五)关注实践环节。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之中,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目的。为深化教学效果,教师可以设置与日常生活相关的环节,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予以解决,让学生在实践之中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升华学生的情感认知。
总结:总的来说,体验式教学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合理利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实践和探索能力,引导学生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确保学生在学习中学到受用终身的心理健康技能,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培养积极健康的道德和心理品质。参考文献
[1]高龙娟.体验式教学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7(29):35.[2]麻海丰.体验式教学在中职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实践应用[J].中华少年,2017(16):248.[3]宋晓华.体验式教学在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实践探究——对遵义市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方式的思考[J].现代企业教育,2014(10):302-303.
第三篇:体验式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中的应用
朱海娟
山东中医药大学心理系,济南,250355
摘要:体验式教学是以体验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新教学观和教学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中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具有实践性、系统性和自主性的特点。体验式教学的基本过程是:创设情境活动——交流分享体验——体验内化应用。关键词: 体验式教学;大学生;心理健康课
Application of experiencing teaching in college mental health course
Zhu Haijuan Psychological department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inan,250355 Abstract : As a new teaching concept and teaching method ,experiencing teaching regards experience as basic character,whose teaching effect is more superior to traditional teaching.It is characterized by practice, system, independence.The basic progress of experiencing teaching is create scenic activities—communicate and share experience—assimilate and apply experiece.Key Words:experiencing teaching;college;mental health course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加大,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显。据2002年卫生部召开的青少年心理健康座谈会消息:大学生中,近25%有心理障碍,以焦虑、神经衰弱、强迫症、抑郁情绪为主。2000年上半年《北京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调查报告》显示,16.5%
[1]的高校学生有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中国近年来每年至少有100名大学生轻生,而且这个数字呈上升趋势。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引发了社会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反思。心理健康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关注心灵成长的生命活动,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揭示和展
[2]示生命的意义,为了学生完整而具有个性的成长。然而,目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在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与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高校常把心理学理论知识的多少与心理健康水平划等号,加上教学方法的陈旧,往往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开设成心理学理论课。大学生的理性心理知识与感性心理体验形成断层。体验式教学为大学生心理实践与体验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和机遇,适应了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受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的欢迎,逐渐成为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途径之一。
一、体验式教学的含义
体验式教学是以体验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观和教学模式。体验即在实践中通过亲身经历或亲身感受来认知周围的事物。没有体验的教学,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体验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有目的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情感,并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亲自去感知、领悟知识,并在实践中
[3]得到证实,从而成为真正自由独立、知情合一、实践创新的“完整的人”的教学方式。体验式教学所创设的环境和氛围能愉悦学生的心情,增加学习的乐趣,使学生变得更加开放和放松,更乐于参与学习,从而更好地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目的。
二、体验式教学的特点
建立在学生亲身经历或亲身实践基础上的体验式教学,符合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实践——理论——再实践”的认知规律。艾军的研究发现,心理学课体验式教学的效果显著好[4]于传统式教学。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在课堂中仅吸收10-13%的内容,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遗忘。其中,阅读的信息,可以被记住10%;听到的信息,可以被记住20%。但在“做中学”的体验式教学能带给人真实的体验,激发实实在在的学习行动,我们对自己所经历的事,能记得80%,具有明显的学习效果。总之,传统教学强调学习过去的知识,讲究记忆,以接受程式化的知识为导向,注重知识技能的掌握,以教师为中心,“教”不一定导致“想学”、“会学”;而体验式教学强调即时的感受,讲究学习主体的领悟和体会,以分享总结经验、解决问题为导向,注重观念、态度、体验的改变,以学习者为中心,通过活动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促进主动学习。由此可见,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中,教学应尽可能少一些注入式,多一些启发式,更多一些体验式,且让三者有机结合!
具体来说,体验式教学的特点有:
(一)实践性
在体验式教学中,教师围绕教学要点,设计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充分体验埋藏在内心深处的感受、态度、认知、个性等行为方式的心理过程,再以提问或小组分享的方式引导学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掌握心理调节技巧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景设置方法多种多样,可以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图片、影视片断;可以设置一种活动;也可以就情景线索激发一个辩题。总之,体验式教学是以活动体验开始,先行后知的教学模式。
(二)系统性
体验式教学在活动、体验、交流、分享中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多种潜能,有效地把“听-看-做-互动”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具体情境活动中体验到整体的“我”——我的感觉、我的想法、我的身体和行动,不仅在智力层面活动,而且在情绪、行为层面都动了起来。
(三)自主性 在体验式教学中,教学的重点不在于教师将信息灌输给学生,而在于引导学生主动体验、[6]自我观察。学生才是自己学习的真正主人,是体验和认知的主体。这种自主性会导致学生的乐学、爱学。
三、体验式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的基本过程是:创设情境活动——互动交流分享体验——体验内化应用。
(一)创设情境活动
体验式教学要求教师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择、设计、构建适合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的情境活动。
1、要注意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这是体验式教学有效实施的基础和前提。这要求教师参与活动时,要与学生平等交流,不能居高临下,要以尊重、真诚、无条件积极关注的态度对待学生,给学生树立榜样,在班级形成信任、融洽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毫无顾虑地展示内心世界,进行自我教育,达到自助,提高教学效果。
2、情境的创设可多种多样,可以多媒体课件呈现图片、影视片断,也可以创设一种活动,使学生身临其境。
(1)以图片、影视片段、音乐等多媒体手段设置教学情境。例如,为引发学生的不良情绪,可展示图片“紫丁香”的同时播放歌曲《丁香花》,引发学生的抑郁情绪。为引发学生与母亲的关系,可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让学生闭上眼睛,静静触摸自己对妈妈的爱,慢慢抚平与妈妈的不良关系。
(2)创设情境活动。设置一定的情境活动,让学生进行亲身体验。
创设情境活动时,要思路清晰、重点突出、主题鲜明,一节课尽量有一个主题,层次由浅入深。活动的设置应与教学目标统一,防止将活动孤立起来,为搞活动而搞活动,不能跑题。
教学案例一:有关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可让学生采用心理剧和角色扮演的形式,将宿舍内的人际交往问题呈现出来,学生可亲自参加演出和扮演,也可作为旁观者去内省问题
[5]的根源。例如,现在个别大学生晚上煲电话粥的问题,是大学生比较头疼的问题。可就这个问题,找学生角色扮演,以心理剧的形式表现出来。结果大家发现,换位思维是何等重要,同时,情绪表达需要讲究艺术,情绪表达要正确。首先,要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其次,情绪表达时,不要埋怨,不要损害对方的人格尊严。最后,要告诉对方你希望对方怎么做,否则只是为争吵而争吵,没有达到沟通的效果。
也可采用游戏的方法,说明人际交往中的沟通问题。教师让学生自然分组,让每组的第一个人到黑板前,教师给他们小声讲了一个小故事(不能让其他学生听见)。然后,他们回到小组中,要求他们尽量小声(耳语)、快速、准确地讲故事讲给各自小组的第二个人(不能让其他人听见),第二个告诉第三个人,依此类推。期间不能有交流,看哪个小组最先完成。最后,请小组的最后一个人到讲台上,讲出他听到的故事,这时大家发现每个组的故事到后面都大相径庭。教师再将自己原来的故事复述一遍,让学生更清楚地知道经过不同人的传播,故事的意思发生了怎样的变异,同时认识到沟通的重要性。
教学案例二:有关学生的情绪问题的处理。可采用系心结的活动,将情绪充分宣泄出来。例如,找一些白布条代表心结,沿墙拉一根绳子,让学生将心结写在白布条上,再把白布条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系在绳子上。面对自己的心结,采用呼吸调整法,先是正常呼吸,然后呼吸逐渐变得急促,声音变大,让自己听到,直到哭出声来。哭的时候,尽情宣泄,把自己所有的委屈、愤恨、不满全部发泄出来,想怎么哭都可以。觉得宣泄的差不多时,逐渐将哭声调整成音乐,声音逐渐变小,直到最后连呼吸声都听不见。这个活动实际就是一个情绪的宣泄和转化的过程。
(二)交流分享体验
交流分享体验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它能使学生挖掘到活动与自身间的共同要素,并通过分享交流吸收别人发现的共同要素,大大拓宽了经验有效迁移的范围,是学生的主体与知识、环境客体相互作用并产生领悟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充分表达、分享自己的体验,使感受更清晰,从而强化体验。
体验的分享一般先采用小组的形式进行,每一个小组选一位组长来组织本小组的交流分享体验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每一位同学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内心体验,使他们通过亲身经历、亲身感受认知周围的事物,学会主动探究。
小组分享完后,可让学生在全体同学面前分享,教师和学生一起归纳体验的成果。一般采用学生的自我评述、学生之间的评述和教师的评述方式,其中以学生的自我评述为主。要让学生在交流中思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三)体验内化应用
将体验内化应用是体验式教学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这个环节,能使学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感悟内化并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应用。应用本身也是一种体验,学生可以在“体验——应用”的循环中不断进步。
体验式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中的应用效果明显优于传统说教的教学方法,但体验式教学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花费时间较多,需要教师灵活运用。参考文献:
[1] 王春雁.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02,18(4):39.[2] 陈亮,朱德全.学习体验的发生结构与教学策略[J].高等教育研究,2007,(11):74-77.[3] 银星严.心理学课体验式教学的应用研究[J].科技信息(学术版), 2009(4):46.[4] 艾军.体验式教学在心理学课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信息(学术版), 2008(14):251.[5] 涂宏斌,郭霖.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应用[J].湖北教育(时政新闻), 2006(9):55.[6] 张伯华,刘羽曦.体验建构式教学在临床心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8(11):68-69.作者简介
朱海娟(1976-),女,山东青岛人,心理咨询专业,硕士,现就职于山东中医药大学心理系,讲师。
通讯作者情况:
姓名:朱海娟
工作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心理系
邮寄地址:
济南市槐荫区政务中心科学技术协会(济南市经十西路275号)
尹训强 转 朱海娟(收)
邮编:250017 电话:*** 电子邮箱:zhuhaijuan03@sina.com
第四篇:体验式教学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
莆田第二十五中学
童丽维
摘 要:新课程改革之下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应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更新,体验式教学作为一种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从体验式教学的涵义和特点出发,探讨符合新课程标准的体验式教学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思想品德;学生为中心
中学德育课,即思想政治课,在21世纪担负着重要的使命,而要完成这个历史使命,思想品德老师要承担着教书育人的双重责任。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素质教育的教学形式,研究和探索各种教学形式,改革现行课堂教学是当务之急。体验式教学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十分有意义。
一、体验式教学的涵义和特点 所谓体验式教学,即“‘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 基础’让学生通过‘具体体验’,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并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李湘等①认为,体验式学习泛指学习者亲身介入实践活动,通过认知、体验和感悟,在实践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技能、态度的方法。李英②从教学模式的角度定义体验式教学:在教学过程,教师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有目的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情感、并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亲自去感知、领悟知识、并在实践中得到证实。
体验式教学特点主要有:全面了解、认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创造出各种条件和机会,让学生作为主体去体验;在体验中完成学习对象与自我的双向建构,最终实现主体的主动发展。同时,我们强调的体验性是建立在学生对理性知识的完整理解上的,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学生在实践中经历、感受、思考、建构知识的意义,形成自己的理性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体验式教学符合新课标要求,体现思想品德性质
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对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建议是: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强调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体验式教学根据学生发展需要,教师把教学内容融入学生自己的生活世界,使教学内容具有丰富的情境性和生活性。收集最新最贴切的素材引入课堂,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去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亲自去感知、领悟知识、联系现实、列举生活中的实例或依据自己的切身体会来说明教材中的观点。最后指导学生参与相应的社会实践。综上所述,体验式教学符合新课程的标准,很好践行了新课程的要求。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要课程。对于这一表述,我们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理解:(1)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2)以引导和促进初中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标的。(3)综合性课程。体验式创设各种活动、情境都围绕初中生可以感受和接触的社会生活展开。初中生对社会生活的接触和理解,是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的起点。如果脱离这一认识基础,教育将成为无本之本,学生的认知水准将停泊在低段位。体验式教学强调认知与体验相结合体现思想品德课程的性质。
三、体验式教学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根据体验式教学的涵义和特点,笔者认为体验式教学在课堂中实施的过程包括: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从学生身边出发,激发兴趣;以情境、问题为机制,实践感受;以反思为核心,体验内化;以实践验证为最终目标。让学生体验——认识——再体验——再认识,在不断上升的循环往复式的运动中实现素质发展。
(一)从学生实际出发,激发兴趣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应该把握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热区,直面学生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和困难,深入学生,做好调查研究工作,挖掘学生兴趣点,借助生动有效的教学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兴趣和学习热情,将学生引入学生情境,使学生在教师的作用下发挥自主性。例如,在讲我国政府职能、工作原则时可以联系“两会”召开前夕,温家宝总理于2010年2月27日接受中国政府网、新华网联合专访,于广大网友在线进行了真诚的交流。其中,片段一:要让老百姓活得更有尊严。片段四:我们要通过发展大社会财富这个“蛋糕”,也要把“蛋糕”分好,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再例如,在讲世界舞台上的中国,可以联系2009年12月7日至1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12月8日,温家宝总理在领导人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凝聚共识 加强合作 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历史进程》的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了中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立场、主张和举措。以及世界博览会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第一次在中国举行。所举的例子都是学生常见常听的,马上精神了。然后引导学生分析材料,寻找信息,最后归纳、总结、点出相应的主题。这样讲,学生更容易理解且印象深刻,更重要的是让政治贴近学生的生活,提高了他们的兴趣。
(二)以情境为机制,切身感受
库伯用学习循环型来描述体验式学习。该模型的第一步是实际经历和体验——完全投入到当时当地的实际体验活动中。学生在强烈的兴趣和动机的推动下自觉参与实践,教师要给予适当的指导,但不应有过多的干涉,让学生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实践中探究此领域及其相关领域的知识,大胆地提出假设和解决方案。例如,在讲授初一“对不良诱惑”这一课时,教师先让学生欣赏电影精彩片段“网络妈妈”,引导学生体验抵制不良诱惑的经历,并从一定的情境中学会理解父母、老师的关爱,进一步学会如何抵制不良诱惑。
(三)评述析情,促进体验内化
评述即评价概述,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评述,学生之间的评述和学生自我的评述。学生通过前面阶段的学习,丰富了情感,但每个人的体验因人而异,产生各种各样的情感感受。通过评述学生认清自己的已有水平,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找出差距,不断完善、丰富自己的体验。但“评述析情”的过程中要做到客观公正,同时,又要求教师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使全体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情感体验。
(四)实践验证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生在经过对事物的亲身体验后,对该事物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认识。但是这种认识必须通过实践来检查。教师必须创设必要的条件让学生投身实践,把这些体验应用在工作及生活中。最后,在体验应用的基础上,主题获得的规律、方法、技术、和情感价值在抽象——具体和显——隐相互转化中,其本质内容和核心成分更加突出,逐步升华为学生的态度、信念、实践能力等素质。
总之,体验式教学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体验式教学不仅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同时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感受,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强调学生的感性和理性的体验,体验式教学的应用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当然任何一种教学方式不是万能的,我们要采取多种策略发挥体验式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①李湘、袁志芬,体验式学习理论与实践策略[J].教学论坛,2005.19:25 ②李英,我国教育学者对体验问题的研究述评[J].上海教育科研.2012.(3):37-40
第五篇:“体验式” 在智障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 在智障教学中的应用
湖里区特教辅读班
林素利
智障学生的学习往往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对熟悉的生活情境感到亲切、有趣。在课堂教学若能以学生身边的实例为背景,创设问题,让学生自己从中发现问题,他们学习的兴趣就会高涨,思维就会处于积极主动状态。这时,就需要运用体验式教学方法。体验式教学指的是教师以课堂为舞台,以任何可用的感官接触的媒介为道具,以学生为主体,创造出值得学生回忆,让学生有所感受,留下难忘印象的活动。给学生带来新的感受,新的刺激,从而加深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智障儿童的兴趣与正常儿童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兴趣单一,范围狭窄,物质兴趣占主导地位,直接兴趣多于间接兴趣,兴趣的程度低,稳定性差等。游戏是孩子们最感兴趣,最喜爱的活动,把游戏引进到课堂教学中来,能使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例如在学习《鼻子》,由添画游戏导入活动:出示一张未画完整的画像,以添画游戏导入,既能引起学生兴趣,又能开发学生智力,展开想象,在感知鼻子的用处时,师生共同玩游戏《看谁的本领大》,引导学生用各种器官去尝试分辨事先准备好的各种物品的特殊气味(醋、酱油、酒、水)。通过小游戏把学生的视觉、味觉、嗅觉都调动起来,激发了他们认知的兴趣,让学生对整堂课的记忆深刻,学生掌握就比较牢固
智障学生的体验,以学生的自身和社会生活为主要的体验内容,帮助学生从其生活世界中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和内容,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例如:在常识课《风向 风力》的教学中,要求学生感知风的方向和大小,我在教学中,带领学生来到操场,通过自制的小风向标,观察风向标上小旗的变化,同时也观察周边树叶的动向,一系列的过程,使学生不仅真正感知了风向和风力,也学得十分愉快。生活化的教学绝对不能局限于课堂之中,在实践中学习更能帮助学生运用知识。
总之,体验式教学使课堂教学更生动活泼,既增加了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又让教学贴近了生活,联系了实际。只有这样,才能帮助中重度智障学生更好地适应生活,学会生活,才能引导他们做生活的强者,做生活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