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习近平语言——感受娓娓道来中的力与美
感受娓娓道来中的力与美
由上海组织策划出版的《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内容摘登
来源: 解放日报 | 2014-11-25 09:23 |
语言的力量来自哪里?
毫无疑问,语言的力量来自讲话者的思想力、文化力、逻辑力、抓地力和感染力。这些“力”犹如一根根钢丝,拧合在一起成为钢缆,刚劲有力,张弛有度,掷地有声。
旗帜鲜明、高屋建瓴的讲话,具有思想的光芒; 博古通今、融中汇外的讲话,具有文化的厚重; 思维缜密、论证充分的讲话,具有逻辑的质感; 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讲话,具有抓地的劲道; 而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讲话,则具有感人的魅力。由上海组织策划出版的 《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 一书,摘录了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的部分形象生动、言简意赅的用语,对其语源、语义、理论价值和社会反响等进行了简明扼要的阐述,读者从中可以又一次感受到总书记的讲话风格和语言艺术。
今天,我们摘登 《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 一书内容,并配以昨天举行的此书发布暨出版座谈会上的读者发言,希望大家在充分体会语言力量的同时,更要深刻领会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以之为旗帜和指针,在具体工作中落细、落小、落实,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建功立业。
——编 者
形象比喻篇
反腐败高压态势必须继续保持,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对腐败分子,发现一个就要坚决查处一个。要抓早抓小,有病就马上治,发现问题就及时处理,不能养痈遗患。
——2014年1月14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的讲话
抓早抓小,有病马上治
——惩治腐败,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
在中国老百姓的语汇里,“抓早抓小,有病马上治”是常见的。比如,中国的父母讲到孩子教育问题时,总是强调要“抓早抓小”,打好基础;医生在做科普讲座时也会强调“有病马上治”,不要小病拖延成大病,贻误治疗时机。“养痈遗患”则是一个成语典故,原意为留着毒疮不去医治,就会成为后患,寓意对坏人、坏事的姑息纵容,会带来更加严重的后果。
习近平借用“抓早抓小,有病马上治”、“不能养痈遗患”这样的形象话语和成语典故,旨在说明在反腐败这一重大政治任务上,必须提前介入,尽早干预,把工作做在前面,防微杜渐,把腐败扼杀在萌芽状态。
古人云,“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意思是说,千里长的大堤往往因为小小的蚂蚁洞穴而崩溃。腐败问题也是这个道理。腐败行为的发生也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都是从小腐败慢慢演变为大腐败的。就其中多数人而言,在发生问题之初,倘若有人给以提醒警告,就不会“一条胡同走到黑”。在腐败分子的蜕变过程中,他们的理想信念之堤是一步步、一点点被击破的。就此而言,在反腐倡廉这一重大任务上,“抓早抓小”就很重要了。及早打牢理想信念之堤,及早修补受损堤坝上的“痈”,及早解决小问题、小毛病,就能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恶化和蔓延。
“抓早抓小,有病就马上治”、“不能养痈遗患”体现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反腐倡廉工作上惩防并举的新思想,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反腐倡廉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一方面,对于腐败分子当然是要“零容忍”,触犯法律必须受到严厉的制裁,“发现一个就要坚决查处一个”,让腐败分子声名扫地,付出沉重代价。这一点是坚定不移的。另一方面,还要建立有效的预防腐败的机制,关口前移,积极预防,惩防并举。这一点同样重要。
“抓早抓小,有病就马上治”需要有制度的保障。一方面,要加强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堵塞制度漏洞,强化依法行政、依制度办事,不给腐败分子以可乘之机; 另一方面,还需要加强对权力尤其是领导干部权力的监督。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权力如果得不到监督,法规制度就等于一纸空文,必然带来腐败的产生和蔓延。同时,还要加强对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廉洁教育,促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起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和政绩观,提高自我修养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增强自律意识,夯实拒腐防变的思想基础。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句古语,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一定要牢牢记住!
中国将致力于构建横跨太平洋两岸、惠及各方的地区合作框架。太平洋之所以广大,是因为它没有任何自然阻隔,我们不应该为它设定人为的阻隔。我们要发挥亚太经合组织引领和协调作用,秉持开放包容、互利共赢思想,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促进区域自由贸易安排的协调,深化区域一体化进程,防止出现“意大利面碗”现象,推动在太平洋两岸构建更紧密伙伴关系,共谋亚太长远发展。
——2013年10月7日,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
防止出现“意大利面碗”现象
——亚太地区要构建更紧密伙伴关系
“意大利面碗”现象一词,源于美国经济学家巴格沃蒂1995年出版的《美国贸易政策》一书,意指在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和区域贸易协定(统称“特惠贸易协议”)下,各个协议的不同优惠待遇和原产地规则,就像碗里的意大利面条一样一根根交织在一起,剪不断,理还乱。
习近平借用“意大利面碗”这一经济学用语,旨在说明亚太地区要加强合作,避免经济、政治、安全等各方面出现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影响区域合作与发展进步。这一用语,也体现了习近平语言风格的另一特色:善于使用国际通用话语,言简意赅地阐述复杂的国际局势,并旗帜鲜明地表达中国的观点和立场。
当前,亚太地区是世界上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这一点,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表现得非常突出。然而,亚太地区的政治局面却很复杂,尽管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但亚太地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层出不穷,少数国家内部政局动荡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这导致亚太地区各国在政治,尤其是安全领域的“意大利面碗”现象比较突出。这种情况如果得不到亚太地区各国的高度重视,将会严重影响亚太地区甚至是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这也是习近平强调防止“意大利面碗”现象的原因所在。
就经贸关系而言,在亚太地区,除了亚太经合组织,还存在多种贸易协定并存的局面,这些贸易协定之间必然存在一些相互冲突之处。在政治与安全上,一些国家拉帮结派是导致亚太地区不稳定的重要原因。此外,历史遗留问题、地缘政治、领土纷争等战略利益冲突,也导致亚太地区国家之间关系复杂多变,时常波诡云谲,阴晴不定。因此,深化亚太区域一体化进程充满挑战。
要防止出现“意大利面碗”现象,亚太地区各国需要加强互信,加强团结。相互信任就像阳光一样珍贵,一个相互猜忌、相互提防的亚太是没有未来的,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发展一定是建立在各国之间的相互信任基础之上的。正如习近平所呼吁的那样,亚太各国“不能互相踩脚,甚至互相抵消”,而是要相互支持,互利共赢,相互合作,形成合力,共同应对各种挑战。唯有如此,亚太地区的活力和潜力才会充分释放。
中国有句古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防止出现“意大利面碗”现象,避免可能的冲突和矛盾,必须建立亚太地区各国共同遵守的行动规则,APEC体系下的各项规则就是很好的典范。从维护亚太地区各国共同利益出发而制定的各类地区规则,应该得到各国共同遵守和维护。唯有如此,亚太地区各国才能形成合力,化解矛盾,抵御地区发展中面临的风险和挑战。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亚太地区已经形成了利益和命运共同体,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在事关本地区和平、发展、稳定、安全的一切重大问题上,亚太各个国家作出的一言一行都应该是建设性的,是相互支持、相互打气、相互“补台”的,中国愿意并正在为此做出自己的不懈努力。只要亚太地区各国做到了这些,就能防止“意大利面碗”现象的出现,亚太地区的活力和潜力就一定会充分释放,地区的持续繁荣与发展就一定会实现。
俗文俚语篇
有句话说得好,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再高的山、再长的路,只要我们锲而不舍前进,就有达到目的的那一天。
——2013年10月7日,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锲而不舍地继续推进改革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这是中国当代诗人汪国真的现代诗 《山高路远》 中的两句。诗歌所包含的寓意是:困难之山再高,奋进者的双脚都能将它攀登; 人生之路再长,追求者的脚步都能将它丈量。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出席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中,引用这一诗句,旨在向世界表达中国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为经济发展增添新动力的决心。
当习近平以坚定的语气,向世界说出“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的时候,正是中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正在进行深刻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的关键时刻,这必然伴随调整的阵痛、成长的烦恼,因而需要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决心。
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涉及重大利益关系调整,涉及各方面体制、机制完善。但唯其艰难,才更需勇毅;唯其笃行,才弥足珍贵。现实问题的复杂与艰巨,要求今天的改革者更自觉地把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结合起来,以制度创新撬动改革大局,用制度活力推动改革进程。中国已经制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方案,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改革,努力破解发展中出现的难题。
敢于对世界作出如此承诺,充分展现了中国领导人和中国人民坚韧不拔的勇气和坚定不移的决心。唯有自信的人,才会有执著于自己所选择道路的勇气,才会有“愚公移山”的精神,才会在面对无数困难和挑战时,绝不选择逃避,而是选择坚守。
1992年,邓小平曾在“南方谈话”中表达他的畅想: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党的十八大也提出,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回首三十多年的风雨历程,从思想观念的破冰到利益格局的重塑,再到发展方式的转变、制度文明的涵养,改革之路从无坦途。中国前进的每一步,无不得益于迎难而上,无不功成于化危为机。“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巴厘岛坚定的中国声音,再次传递这样的信念:再高的山、再长的路,只要我们锲而不舍前进,就有实现目标的那一天。
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价值观的养成重在青年时期
人人都要穿衣,都会穿衣,都在儿时便被父母引导着学会如何扣扣子。这是一项平常的技能,也是一项平日里天天都要重复做的动作。扣子要从上到下对齐扣好,否则衣服就会歪歪扭扭,这也是一个日常的普通道理。然而,从这普普通通的事情中又能升华出另一层深意,正如习近平告诉青年人所说的那样:“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习近平谈到的“人生扣子论”,对青年人的价值观培养很有启迪意义。的确,人生就像扣扣子,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后边的扣子就不可避免地会跟着错,正如一个人如果将当官和发财联系在一起,那么他“第一粒扣子”就错了,以后,必然会一错再错,最终走向堕落,走向灭亡。
青年时期是一个人成长、成熟最重要的时期,在这个时期里,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会得到确立,并在未来的人生之路上发挥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青年时期是学习的黄金时期,也是最容易受到各种思想影响的时期。习近平在北大考察时对青年大学生提出的“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四点要求,为青年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指引和方向。它可以帮助青年大学生认识世界、端正思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在未来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青年时期树立的价值观,会直接影响今后的生活。青年会在正确的价值观的指导下立己修身,让自己成长为国家需要的栋梁之材,未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这就是告诫青年人不应为自己将会得到什么样的职位而发愁,而应该发愁的是自己有没有与这个职位相匹配的才学。青年人应当像君子一样,不去担心自己得不到别人的理解,只希望能不断完善自我,得于心自然能形于体,别人自然也就知道了。被誉为“人民科学家”的钱学森在自己的青年时期,面对国难当头的现实,坚决地选择了航空报国的道路,就是抱着一颗赤子之心,希望在不远的将来可以以一当十,以一当百,以一当万千,以科学的力量报效祖国。在他的价值观念中,国为重,家为轻,责任重于泰山。正是在这样的价值观的引领下,身处美国20多年的他,虽然已经享有常人难以企及的荣誉和地位,却毅然决然地放弃他在美国所获得的一切,冲破重重阻碍也要回到他魂牵梦萦的祖国。他的回国没有考虑自己将来会有怎样的职位,更没有从功利的角度去考量自己的回国是不是“合算”,他所考虑的,只是自己的所学是否能够为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一些贡献,能够为自己祖国的人民做点事。
这种考量是最朴素,也是最真实的,而促使他形成这样决定的,就是他在青年时期树立的价值观念,也就是钱学森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青年时期正是积蓄力量的大好时期。“吾愿吾亲爱之青年,生于青春,死于青春”,这是李大钊对青年的希望。青年人应该保持青春之热情、青春之追求,以更高的要求加强自身修养,以更高的标准完成肩上使命。尤其是在人生之初就要把第一粒扣子扣好,找到正确的人生坐标,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然后大胆去锻炼,勇敢去尝试,让心智在风浪中逐渐成熟,让信念在追寻中日渐坚定。在工作和困难面前要多想一些“怎么干”而非犹豫“怎么办”,多想一些、“我来干”而非推脱“我不管”。唯有如此,方能厚积薄发,方能在真正遇到事情的时候能够担起大任,顺利完成国家和人民交给的任务。
万事开头难,难就难在要选择好正确的第一步,你到底想实现怎样的人生价值,想展现怎样的生命风采。只有第一步选对了,只有第一粒扣子扣对了,你才能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人生是多彩的,世界是多样的,关键是要选择好自己的正确道路,也就是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这第一粒扣子,必须把国家需要、社会期望和个人价值紧密结合。扣好了第一粒扣子,才能有完美精彩的人生。
诗文引用篇
中华民族是具有伟大创新精神的民族,以伟大创造能力著称于世。“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是对中华民族创新精神的最好写照。
——2013年12月31日,习近平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的讲话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中华民族创新精神的写照
习近平在2013年底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的讲话中,引用了《大学》中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句话的原文是:“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其意是:“如果能够一天新,就要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康诰》说:“激励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诗经》说:“周朝虽然是旧有的邦国,但其使命在于革新。”所以君子无不追求极致的完善。据说“创新”一词滥觞于此。
《大学》原是《礼记》中的一篇。宋代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朱熹将之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是商朝开国君王成汤铭刻在洗澡盆上的箴言,原是说每天去除身体上的污垢,使身体焕然一新,引申开来则指思想的洗礼、品德的修炼和精神上的弃旧图新,是从动态的角度强调不断革新。如果说“日新”尚且容易,“日日新”已是难能可贵,“又日新”则更难。中国虽然是个古老的国家,然“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我们的传统文化强调创新反对因循守旧。要求社会不断变革图强,要求为政者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更新思想观念。正是因为有这种传统,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做出了不少创造、创新和发明,为人类文明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习近平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是对中华民族创新精神的最好写照。他在2013年的五四讲话中曾引用这句箴言,鼓励广大青年走在创新的前列:“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正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当今世界,创新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它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21世纪中国的迅猛发展,创新无疑扮演了重要角色。习近平引用“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不仅指出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古以来就拥有创新精神的民族,中华民族有伟大的创造能力;更强调当代中国需要继续创新,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重要性。
中国有句古话,“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我们现在的干部遴选机制也是一级一级的,比如,我在农村干过,担任过大队党支部书记,在县、市、省、中央都工作过。干部有了丰富的基层经历,就能更好树立群众观点,知道国情,知道人民需要什么,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各方面经验和专业知识,增强工作能力和才干。这是做好工作的基本条件。
——2013年3月19日,习近平在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的讲话
宰相必起于州部 猛将必发于卒伍
——基层历练是干部成长的必修课
习近平在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引用“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指出优秀的领导干部,必须经历丰富的基层锻炼,才能更好地树立群众观点,积极为人民服务。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出自《韩非子·显学》。宰相原是从国君的家臣发展起来的,“宰”本是君主的总管家的称呼,“相”是辅助的意思,即用家臣的头目管理国事。此语原意为:贤臣良相都是从地方官提升起来的,作战勇猛的将领也都是从士卒提拔上来的。它体现了韩非子的选人用人观,即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尤其是国家的高层官员和将领,一定要从有基层实际工作经验的人中选拔。因为这些人来自基层,更了解战场的形势和百姓的疾苦,也就能够更好地制定方针政策,否则处理政务、领兵作战就可能是纸上谈兵,耽误国家大事。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无论你是才华横溢,学识渊博,还是志存高远,雄心勃勃,都必须在基层磨砺自己的“器”,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干成“事”。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说的也是人在成就大事业之前,必要经历一番磨难和历练,而对领导干部来说,这种历练的第一步应该是在基层。
注重从一线选拔干部,是我们党一贯强调和坚持的干部工作方针;鼓励年轻干部到基层工作,到艰苦地区、复杂环境、关键岗位砥砺品质,锤炼作风,增长才干,是我们培养党的干部的成功经验。年轻干部经过基层的摸爬滚打,不仅可以砥砺品质,锻炼能力,增强才干,更重要的是,能接地气,能看到老百姓最真实的生活,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需,认识社会现实,读懂中国国情。“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不仅适用于写诗作文,同样适用于了解国情民生。
读者心声
享受、感染、教育
冯 俊(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
总书记的语言特点,首先是来源于基层实践和人民群众,很多俗文俚语就是向基层群众学习的,那是最接地气的,说出来大家都懂。其次是来自学习研读历史经典,在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和古今中外优秀传统文化中,开拓了视野,提升了哲学思考的能力,健全了道德品质,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语言。第三是充满理想信念的力量,有政治勇气,敢讲真话,敢于亮剑,敢于担当。第四是说话低调平和,从容淡定,铿锵有力。第五是饱含丰沛的情感。听总书记的讲话是一种享受、一种感染、一种教育。领导干部应该学会怎么和群众说话,要改善自己的说话方式和话语体系,用群众愿意听、乐意听的语言,搭起与群众沟通的桥梁,缩短与群众的距离。
新概念、新表述、新范畴
苏长和(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
总书记在许多外交场合的讲话,运用中外格言警句、名句谚语恰到好处,在通俗中蕴涵深刻道理,像珍珠一样闪闪发光,深刻反映了大国领导人和中国这样的新兴大国的思考,世界只有相互尊重,相互欣赏才能推动文明迈进。比如,引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阐述国际关系的价值; 谈到团结的重要性,他经常说各国不能互相拆台,需要互相补台; 讲外交有的时候需要针锋相对,但是也要讲艺术,恰当的语言更强; 讲与周边国家关系时,用了人们常说的一句话“好邻居,金不换”; 在讲到中国的发展有着自己的选择和道路时,用了一句来自老百姓的俗语“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我认为这种话语方式,为国际关系理论和外交理论提出了来自中国的新概念、新表述和新范畴。
新视角、新词汇、新动力
潘旭山(普陀区曹阳新村街道办事处主任)
总书记的讲话总是令人耳目一新,引经据典,感觉句句都点在穴位上。我觉得阅读《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对我有三个方面的帮助。第一增加了研读讲话的新视角,我们在领会讲话精神的同时,也要学习总书记的语言艺术。这本书对相关词句出处的追根溯源,也有利于对讲话精神的准确把握。第二增加了群众语言的新词汇,基层工作直接面对人民群众,要善于运用群众语言来做群众工作。总书记许多讲话,平实中蕴含了大智慧,质朴中积聚了正能量,朴实无华的语言最能揭示深刻的道理。第三增加了读书学习的新动力,日理万机的总书记都能博览群书,从书中汲取力量之源,我们普通党员干部更加要努力读书学习。
想读、爱读、愿读
姚 晨(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
《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一书,对总书记富有个性化的语言风格进行了整理解读,让我们普通民众,特别是80后、90后的青年一代,想读、爱读、愿读,觉得读起来很过瘾、很兴奋、很解渴。看了书中有关总书记对于我们青年一代的教诲,真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总书记用“行百里者半九十”古语,时刻提醒我们,目标尚未达成,不可放慢脚步,也不能低估困难,更希望我们青年一代要牢牢把握机会,孜孜不倦的努力拼搏;用“人生的扣子一开始就要扣好”来强调青年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性,形象、生动,让我们过目不忘; 运用了革命先驱李大钊的话语,“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年之人类,青年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传递出对于青年应该树立远大理想的殷殷厚望。
第二篇:感受“力”与“美”的诗章2
感受“力”与“美”的诗章
——《伊利亚特》与《奥德赛》碰撞出的绚丽火花
论文提要:古希腊的文学精品《荷马史诗》在西方文学史上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它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史诗,本文试着从这两部作品的题材、人物表现,以及艺术手法的比较,进而探讨出在两部史诗的“异”与“同”的分析中,探讨这两部史诗给当时的处于思想启蒙人们以及现在的我们的影响。
关键词:《伊利亚特》、《奥德赛》、阿基琉斯、俄底修斯、思想
古希腊在海洋气候的影响下,孕育了那对色彩、形象、音韵和节奏有着敏锐的感受力和精细的分辨力的希腊民族,和所有古代民族一样,希腊人很早就发出了诗性的声音。古代希腊流传着大量的神话和传说,具有优秀的史诗传统,内容包罗万象,从天地开辟直到英雄们的丰功伟业,绚丽多采,引人入胜。这些诗歌大多都是靠一些以吟唱为职业的行吟歌手一代一代地传诵下来的①,到了9-8世纪时,相传小亚细亚一带有一位天才的盲人民间歌手,叫荷马,在流传已久的英雄短歌基础上对大量有关特洛伊战争的素材进行加工,整理和润色,形成了情节完整,风格统一的两部史诗的雏形,后来,大概在公元前3世纪,亚历山大里亚的学者们将这些史诗按所述事件的先后顺序组织起来,总称《史诗组诗》。其中有关特洛耶战争的共8部,称《特洛耶组诗》,除《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外,其他6部皆失传,只有内容提要和个别诗句残留于世,我们便只能够领略其中的文学风采。
史诗中不断重复出现的短语、诗句和程式化套语,鲜明通俗,固定易记,形成了史诗既博大精深,又不脱程式规范的民间创作特色。尽管如此,作为史诗编订者之一的荷马的非凡天才在世界文学史上依然是首屈一指的。这位双目失明的爱奥尼亚流浪诗人以其驾驭宏伟结构的高超艺术,将民间流传的有关特洛伊战争的传说、歌谣、史诗片段融会成两步格调严肃、表达完美。脉络井然的英雄史诗。一位西方评论家指出,荷马史诗就像是伟大的大自然,一会儿就像大海,怒涛汹涌,一会儿又如小溪,潺潺细流。家园与冒险,战争与和平,离家与返家,胜利的进攻和痛苦的焦虑,冒险生活的“起”与“伏”,构成了两大史诗的内在节奏②。
一、“愤怒”与“睿智”书写的诗章《伊利亚特》与《奥德赛》
《伊利亚特》全篇15963行,以歌颂希腊联军主将“阿基琉斯的愤怒”开篇,用集中、收缩和概括的手法,将长达10年之久的特洛伊战争浓缩于50天之内,主要写的是,希腊联军主将阿基琉斯因喜爱的一个女俘被统帅阿伽门农夺走,愤而退出战斗,特洛伊人乘机大破希腊联军。在危急关头,阿基琉斯的好友帕特洛克罗斯穿上阿基琉斯的盔甲上阵,被特洛伊大将赫克托耳杀死。阿基琉斯悔恨已极,重上战场,杀死赫克托耳。特洛伊老王以重金赎还儿子尸体。史诗在赫克托耳的葬礼中结束,通过阿基琉斯的两次愤怒,将整篇史诗串联起来,其高超的叙事艺术令后人叹为观止。史诗把读者引进一个充满激情、暴力和血腥的世界,刻画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英雄形象。
《伊利亚特》的风格以豪迈、强烈和悲壮著称,《奥德赛》则更为优美。轻柔和委婉,带有某种喜剧色彩。全篇24卷12000行,讲述了希腊联军将领俄底修斯在特洛伊战争结束后归家十年中最后的40天的艰难历程。史诗伊始,希腊世界中最智慧的英雄俄底修斯尚未回到家乡伊大卡,漂泊在回家的茫茫路上,在家乡,他忠贞的妻子佩涅罗帕正在为一些贵族要求她改嫁而烦恼不已,并且家产也被他们挥霍着,由于海神波塞冬的一再阻挠,他不得不在海上漂流了整整10年,历经种种艰难困苦。其间,他一方面要率领他手下的船员与独眼巨人、妖魔鬼怪作斗争,一方面又要想法设法让他们不因贪图一时的舒适忘记回归家园的这件大事。诗学大师亚里士多德曾给《奥德赛》的内容作过高度的概括:一个离家多年,被波塞冬暗中盯紧不放,变得孤苦伶仃。家中的境况亦十分不妙:求婚人正挥霍他的家产,并试图谋害他的儿男。他在历经艰辛后回到家乡,在雅典娜的帮助下,巧妙设计,精心筹划,终于在儿子和忠实奴仆的协助下杀掉了趁火打劫的求婚者,全家人得以幸福团聚。
二、“力”与“美”的彰显
从这两部史诗看来,我们会发现《伊利亚特》的“力”和《奥赛特》的“美”的不同表现在读者脑中产生不同的史诗感受。
首先,我们从题材上看,《伊利亚特》这部史诗的题材是战争,以阿基琉斯这个整个希腊世界最为勇猛的大将的愤怒为主线,贯穿着整部诗章的是部落时代英雄们率领着各自的民众为自己的民族而不断勇站沙场的故事,史诗中到处可见豪迈悲壮的战争场面:“言罢,他抽出胯边的利剑,宽厚、沉重,鼓起全身的勇力,直奔扑击,像一只搏击长空的雄鹰,穿出浓黑的乌云,对着平原俯冲,逮住一只嫩小的羊羔或索索发抖的野兔,赫克托耳奋勇出击,挥舞着利剑,而阿基琉斯亦迎面扑来,心中腾烧着粗野的狂烈,胸前挡着一面盾牌,盾面绚丽,铸工精湛,摇动闪亮的盔盖,顶着四支硬角,漂亮的冠饰,摇摇晃晃,纯金做就,赫发伊斯托斯的手艺,嵌显在冠角的边旁。怀着杀死卓越的赫克托耳的凶念,阿基琉斯右手挥舞枪矛,枪尖射出熠熠的寒光,像一颗明星,穿行在繁星点缀的夜空,赫斯裴耳,黑夜之星,天空中最亮的星座。他用眼扫描赫克托耳魁伟的身躯,寻找最好的攻击部位,但见他全身铠甲包裹,那副璀璨的铜甲,杀死强壮的帕特罗克洛斯后剥抢到手的战礼—尽管如此,他还是找到了一个露点,锁骨连接脖子和肩膀的部位,裸露的咽喉,人体中死只最捷达的通经。对着这个部位,卓越的阿基琉斯捅出枪矛,在对手挟着狂烈,向他扑来之际,枪尖穿透松软的脖子,然而,粗重的杆枪矛,挑着铜尖,却不曾切断气管,所以,他还能勉强张嘴应对。”③将阿基琉斯与赫克托耳的激战场面栩栩如生地重现在读者眼前,将阿基琉斯对战友的阵亡的悲痛,对赫克托耳的痛恨完全展示无遗。作者以恢弘的彩笔气势蓬勃地描绘了古战场的人喊马嘶、群雄争斗、刀光剑影、血雨腥风的场面。
而《奥赛特》所采用的题材是历险,史诗围绕着睿智的希腊英雄俄底修斯在归返家乡伊大卡的途中表现出的智慧来进行叙述,我们可以看到,俄底修斯所处的世界已经比《伊利亚特》的世界更加复杂、更多彩,也更加险恶了。因为惹怒了海神波塞冬,因此在归家的一路上,都伴随着一些自然的灾难的,还有很显然的,还有人类方面的威胁与压迫,在家乡,他的妻子正在被贵族纠缠着,独眼巨人的吞噬,忘忧果的诱惑,基尔克的变换术,太阳神的愤怒,特别是莱斯特律戈涅斯人的无端赶杀,都是部落冲突的表现。“话音刚落,一峰巨浪从高处冲砸下来,以排山倒海般的巨力,打得木船不停地摇转,把俄底修斯远远地甩出船板,脱手掌握的舵杆。凶猛暴烈的旋风汇聚荡击,拦腰截段桅杆,卷走船帆和舱板,抛落在远处的峰尖” ④海上的惊险,家里的紧迫,节节皆扣动着读者的心弦。
其次,在人物主题表现上,《伊利亚特》所表现的,是以阿基琉斯为线索的部落之间的战斗,群体的角逐,以阿基琉斯为代表的希腊联军和以赫克托耳为首的特洛伊战线之间的一种互为消长的一种结构模式,希腊军由于主将阿基琉斯与统帅阿伽门之间的不合关系,希腊军内讧了,导致战场上的失利,直至阿基琉斯的好友帕特洛克罗斯被赫克托耳杀死后,阿基琉斯才在悲痛中意识到应该和阿伽门公开和解,并且重返战场,最后杀死赫克托耳取得胜利,希腊联军经历了由胜而败再胜的落谷型的过程,而特洛伊方面,则相对着的是由一个战败到战胜再到败的过程,两军互为消长。当中显现出来的是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一种因素在里面,两者的一致性关系是战争胜负的关键,以“阿基琉斯的愤怒”和希腊联军失败到胜利来表现英雄的威力和希腊联军的顽强,同时表现特洛伊人的激怒和反击,总之,这种对比的描写展示了大战中双方进行的各种力量的较量,暗示了不仅是战争,更主要的是两个名族之间的较量而展示出来的古代英雄力量的赞美。《伊利亚特》中的英雄人物阿基琉斯的英勇,冲动,热血充满着整部史诗,史诗从各个层面来突出古希腊战士的健壮以及骁勇善战,以及古希腊人民所赞颂的英雄气概。
相对而言《奥赛特》则着重描写的是希腊世界中最具智慧的,在特洛伊战争中献出“木马计”这一决定性的计谋的英雄俄底修斯的个人历险,向我们展示的是一个英勇、顽强、战斗不息并且智慧过人的英雄形象。
史诗用生动的细节充分展现了这个足智多谋的希腊英雄的性格特征。史诗第19卷讲到,俄底修斯在历经艰辛终于抵达家乡伊萨卡的时候,为了考验分别多年的妻子佩涅罗帕是否对他忠诚,乔装打扮成一个乞丐,在自己家门口行乞,被佩涅罗帕收留。老女仆按照好心的女主人的吩咐给这位“外乡人”洗脚。在所有的古老故事中,这通常是向疲惫的流浪者表示好客的第一道礼节。老女仆打准备了为他洗脚的准备,这时俄底修斯突然发现情况不对,因为如果被女仆洗脚的话,她会发现他小的时候打猎时留下的一道独特的伤疤,果然,老女仆给他洗脚,立即发现了那伤疤:
“老妇人抓住他的腿脚,在她的手心,模及那道伤疤,认出它的来历,松脱双手,脚丫掉进水里,撞响铜盆,使其倾向一边,泻水溅躺在地上。
欧鲁克蕾娅悲喜交加,双眼热泪盈眶,激奋噎塞了喉嗓。他伸手托摸俄底修斯的下颌,开口说道:“错不了,心爱的孩子,你确实俄底修斯,我先前不知,我的主人,直到触摸在你的身旁。” ” ⑤
她还没来得及兴奋喊出来,足智多谋的俄底修斯便轻轻捂住她的嘴巴,小声地跟忠诚的老女仆解释,不让它出声,以免坏了自己的大计。直到他与儿子特勒马科斯合作,用计将外来的求婚者统统杀死后,分别20年的夫妻才最终相认,互叙离情别苦。事情才得以完满结束。
再次,在艺术手法上,《伊利亚特》所采用的是直叙的手法,整部史诗以阿基琉斯的愤怒为主线,首先是先与阿伽门的不和,再到由于密友的死去而醒悟的征战沙场,最后手刃杀友仇人,史诗就是在赫克托耳的葬礼中落下帷幕。
而《奥赛特》在艺术机构上则有所不同,它虽然总体上是顺叙,但是明显地采用了追叙的手法,而且两个平行的线索——特勒马科斯寻父和俄底修斯返乡——又是大半分开处理的,只是在史诗的尾部才合为一处,把两个主题——寻求生活的砥柱和维护创立的家业——合并为惩罚不义之徒,显示英雄的正义和智慧勇武。⑥这两个分开处理的线索上,寻父的线索显然是为返乡作铺垫的,它要从侧面反映出俄底修斯归家的紧迫性,命运的波折是多么作弄人,而英雄的智慧勇敢在拯救国家的过程中是多么的重要。
三、“力”与“美”碰撞出的绚丽火花
纵观这两部史诗的各个层面上的不同之处,我们也可以惊奇地发现,原来,这两部史诗在“异”中更加凸显出“同”。在我看来,荷马不仅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更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
在《伊利亚特》中,我们可以发现,阿基琉斯所领导的希腊联军以及赫克托耳为首的特洛伊大军,都仍然是出于部落时代,一夫多妻制仍然存在,俘虏是战利品之一被随意买卖,在文中当阿伽门被迫放弃阿波罗神殿祭司的女儿之后,立即向阿基琉斯要了他最美丽的女俘虏,就是一个很好的表现。而在《奥德赛》中,智慧英雄俄底修斯的妻子的忠贞以及当他回到家乡发现妻子出于水深火热当中是所表现出来的顽强与执着就表现出了当时一夫一妻制已经被希腊人广泛认同了。
其次,在从《伊利亚特》到《奥德赛》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慢慢发现到,人已经开始从绝对的服从到了开始有了和神分庭抗礼的表现,甚至在开始《伊利亚特》中于神的对抗(阿伽门与阿波罗之间的不和)慢慢变为在《奥德赛》与神和谐共处(俄底修斯在雅典娜的一路帮助下回到家乡并且救回妻儿),这些都反应了人们在自主意识上的觉醒与进步。
荷马史诗给世人特别是早期的人类仍处于童年时期的人们的启蒙作用是不可估量的,甚至是放在今天的我们看来,仍旧是一部不可或缺的史诗范本。荷马史诗造就的荷马史诗的英雄时代,不仅给当时正处于在西方思想启蒙以及解放的时期中的人们巨大的思想引导,而且甚至是今天,我们也能深深地感受到荷马史诗时期的英雄史给我们带来的深刻的历史变革的思想震撼!
注释:
①李明滨:《世界文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4页。②张德明:《世界文学史》,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7页。
③荷马著,陈中梅译:《荷马史诗》(上),中国书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490页。④荷马著,陈中梅译:《奥赛特》,百度文库,第30页。⑤荷马著,陈中梅译:《奥赛特》,百度文库,第101页。
⑥赵沛林:《图说世界文学》,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3页。
第三篇:在朗读中感受语言节奏美
在朗读中感受语言节奏美
采用各种形式的朗读,发挥音阶的优势。
如:
1、你喜欢哪一段,上台表演朗读并表演给大家看,其他同学欣赏,有快慢、有轻重、有节奏像音乐那种朗读。
2、老师率先范读时,好像听音乐,也请学生欣赏,老师怎么读,哪里读得好,为什么这样读。让学生感到是一种享受,是一种乐趣。在老师入情入境的朗读中接受语知和语感。
当老师读《一株紫丁香》时,读着读着仿佛自己真的看到了几个小伙伴踮起脚尖走到老师的窗前,种下了一株紫丁香。那芳香四溢的淡紫色小花,那微风吹来的浓浓的花香,无不把孩子真诚的爱送到了老师的心田。自然老师的语调也就会像抒情的音乐,把学生带进课文的情景之中。让学生在听的同时体会情感和声音的和谐统一。至于读时的停顿、轻重、快慢、升降以及声音的虚实,要靠学生自己去揣摩去把握。
又如:朗读中"一""不"等的变调,轻声、儿化韵及语感等,师生都是共同欣赏。欣赏美的音阶的朗读,细细品昧文章语言文学的美。
第四篇:从朗读中感受美
从朗读中感受美
XXXXXXXXXXXX校 张韬
摘要:自古以来,朗读就是人们学习语言,掌握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继承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当然也是我们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古语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也强调了朗读的重要意义。所以,我们必须加强朗读训练。朗读是把无声的文字转化为有声的语言,这种有声语言的优劣,直接体现朗读者的水平和和朗读者对文字的理解程度.朗读者朗读的优劣也直接影响到听朗读的人对文字内容的解。声情并茂的朗读,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感觉,从而叩击他们的心弦,产生思维的升华,从而让学生感受"美。关键词:语文 朗读 感受 美
“诗有诗眼,文有文穴。”一篇好的文章总有几处“点睛之笔”,把文章思想的精华生动地表现出来。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抓住这些精彩之“笔”训练学生的语感。叶圣陶先生认为“对于语言文字”的“灵敏的感觉”叫做 “语感”。这种“语感”要通过文字的桥梁和作者的心情的契合才能实现。因此,作为教师,从小培养学生具有准确敏锐和丰富的语感,对于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 意义。换句话说,语感的培养,就是审美能力的培养。下面从六个方面谈谈这样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美"
一、从朗读中感受意境美
从朗读中感受意境美,也能够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例如,在人教版第十册第1课老舍的《草原》第一段是这样写的: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地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地,小丘也是绿地。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这段话采用白描和细描相结合,从三个层面来写草原的。(1)草原的天空(2)草原的大地(3)草原景色给人的感受。我们抓住三层含义,辅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体会草原的美丽。理解了课文内容然后再朗读,就能够游刃有余,更能够在朗读中渗透自己的感情。我们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再用喜爱的感情,就能够读出草原的美丽,更能体会草原的意境美。
二、从朗读中感受语言美
俄罗斯著名作家托尔斯泰曾经指出:“在艺术语言中,最重要的是动词,因为一切社会生活都是运动着的。”有名的作家都善于提炼、挖掘动词。我们有句口头禅是这样说的:“要把人写活,善于写动作。”其实不光是写人,写运动着的物体都应该注意动词的巧妙运用。前面所讲的细节描写也包括动词的巧妙运用。人教版第二册第17课《小壁虎借尾巴》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小壁虎在墙角捉蚊子,一条蛇咬住了它的尾巴。小壁虎一挣,挣断尾巴逃走了。这段描写文字不多,但却生动地展现了小壁虎为了捉蚊子被咬住而又逃跑的经过。作者关键就是善于运用动词。文中用了(捉、咬、挣。逃走)这几个动词。我们教师必须抓住这几个动词进行引导和教学。我们可以先让学生读这段话,然后画出动词,接着用提问的形式让学生理解这几个动词。例如:老师提问:“小壁虎在墙角做什么?”(捉虫子)“它遇到了什么危险?”(蛇咬住了尾巴)“结果出危险了吗?”(没有)“它怎么逃脱的?”(一挣)“‘一挣’是什么意思?”(用力拉)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基本理解这几个词语了。我们还可以让学生一边说,一边演小壁虎死里逃生的的情景,这更符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正如陶行知所说“儿童的思维在手上,所以课题上可以让学生动一动。”如果我们这样教学这一段话,学生一定有收获。他们不但理解了这段话,而且感受到了这段话中动词的优美。他们在写作中自然慢慢能够潜移默化。
五、从朗读中感受节奏美和韵律美
我们小学每册都编入了古诗词,我们一定要把握这部分内容,让学生吸收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感受古诗词的平仄和韵律,例如:人教版第八册语文中的《四时田园杂兴》是这样的:
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集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花
这段话我们读起来朗朗上口,主要是押了“ao” 韵的。我们要逐渐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培养他们从古诗词中感受节奏美和韵律美。
六、从朗读中感受生活美
文学作品都是来源于生活,是作家对生活的提炼。所以,我们可以说文学作品就是展示生活的美。我们要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朗读,让学生感受生活的美。我们小学语文中的许多课文都是从名家名片中摘录的,它们从各个侧面展示了我们的生活。十二册课文朱自清的《春》给我们展示了生活的乐趣和美好,这篇课文一开头就这样写道: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象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我们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有感情地阅读这篇课文,从而让学生感受生活的美好。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既要让学生掌握知识,又要培养学生能力,同时还要让学生在快乐学习中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参考文献:
1、《国家课程标准》
2、《陶行知教育文选》
第五篇:感受自然中的美
考场作文: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请用你的慧眼去发现美,用你的心灵去感悟美,用你的妙笔去描绘美。
请以“自然界中的美”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题目自拟;问题自定;不少于600字。下面是一考生佳作,与大家分享:
感受自然中的美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题记
大自然中有着无数的美,其中的美各种各样,多姿多彩。只是都在等着我们去发现,去感受。朋友,现在请与我来一起感受自然界中的美丽吧!
蚂蚁的美——勤劳
自然界中,蚂蚁扮演着不知疲倦的劳动者的角色。
春天,他们紧张地修筑巢穴。你叼一块石子,我拿一片树叶。每一只蚂蚁都在尽心竭力地努力工作,呈现出一片辛苦劳作的景象。
秋天,蚂蚁们又开始为过冬的粮食而加紧劳作了。放眼望去,每一只蚂蚁都在忙碌着,呈现出了一片紧张忙碌的景象。
我从蚂蚁们的勤劳感受到了蚂蚁们的美丽!
蜘蛛的美——顽强
自然界中,蜘蛛扮演着艰苦顽强的角色。
蜘蛛通过不懈努力,终于织好了一张宽大而又美丽的网。但天公不作美,天上下起了雨,雨滴毫不留情地打在了蜘蛛织的网上,一个大洞显露了出来,“嘀嗒,嘀嗒„„”雨滴一个接一个地落了下来。蜘蛛织的网就满是大洞。但蜘蛛却顽强地补着一个接一个的洞。终于,雨停了。在蜘蛛的顽强努力下,它的网也补好了,彩虹架在了它的网上。
我从蜘蛛的顽强感受到了蜘蛛的美。
我在这些动物的勤劳、顽强中体会到它们的那份美丽。因为有了它们,我感受到大自然中那份独有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