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的思考和建议(医院)
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的思考和建议(医院)
今年8月,省卫健委出题,让我就这个主题给委直属医院、驻Y医院的负责同志讲了一次课,反响还不错。今天让我到党校来,在更大范围与同志们作个专题交流。我想,之所以让我来完成这项任务,可能有这么几方面原因:一是我学医出身,曾在GX中医药大学工作11年,对医院管理算是半个内行;二是我的工作单位是落实这项制度的牵头部门,我作为班子成员来讲本单位牵头负责的工作,多少有点儿权威性;三是我负责过高校××××,现在又分管这方面工作,公办高校1998年以来一直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有很多经验和教训可供借鉴;四是我长期从事综合文稿包括政策法规工作,在研究文件、琢磨政策上有点儿专长;五是外来的和尚好念经。
2018年6月,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中央《意见》),其中明确提出公立医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第一个专门就加强医疗机构党建工作制定的重要文件,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的重大举措。两年多来,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的实施工作在我省公立医院稳步推进,现在的关键是抓实抓细抓落地。具体怎么抓?我提炼了四句话,也就是:吃透精神是前提,健全制度是基础,民主集中是核心,班子“和合”是关键。下面分别谈一谈,供大家参考。
第一,吃透精神是前提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我觉得,从制度设计上看,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并不复杂;现实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不是理论问题,首先是认识问题,其次是实践问题、操作问题。
正确认识这一制度,要着重学深吃透7个文件的精神:一是中央《意见》;二是2018年8月国家卫健委党组印发的《<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实施办法》;三是2018年9月省委办公厅印发的《GX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实施办法》;四是省委组织部、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今年6月印发的“1+3”系列文件,也就是《推进新时代公立医院党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公立医院党委会议议事规则》《公立医院院长办公会议议事规则》《公立医院党委书记和院长经常性沟通工作细则》。
(一)精神之源: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这一条,摆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首位。十九大报告中还明确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其中第一句就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一切”和“全面”都是全称概念。我理解,所谓“一切”,就是全部、没有例外;所谓“全面”,就是全方位、全领域、全过程,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意识形态、军队、外交、党建等方方面面。
2018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指出:
当前,党的领导落实到基层还有不少“中梗阻”。在一些国有企业,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在总部一级做得比较好,再往下延伸则存在层层递减问题。在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明确的,但把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则存在较大差距。在中小学、医院、科研院所,党组织领导的校长(院长、所长)负责制还没有建立起来。至于社会组织特别是各种学会、协会的党建工作,大多没有真正破题。对这些问题,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要进行系统梳理,理顺体制,完善机制,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位,把党的建设落到实处。
由此看来,全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是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公立医院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没有“价钱”可讲,没有商量余地。
(二)职责定位:医院党委是领导核心
中央《意见》明确要求,“充分发挥公立医院党委的领导作用”“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院长在医院党委领导下”“把党的领导融入医院治理各环节”。这就说明,医院党委应当从过去的“政治核心”转变为“领导核心”。
关于“党委领导”,可以从3个方面来理解和把握:
一是“谁来领导”。党委领导是集体领导,不是书记个人领导。
二是“领导什么”。党委领导是全面领导,但不是包揽一切事务,而是要突出重点,“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中央《意见》明确规定了医院党委9个方面的职责,我省的《实施办法》增加了一条兜底性条款——“完成上级党组织交办的其他任务”。各医院要从实际出发,把总的原则和10个方面的职责落实落细落具体,尽可能划清边界,做到应管尽管、该管必管、有所管有所不管。不能只管党务,也不能什么都管。
三是“怎么领导”。中央《意见》明确规定,“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凡属重大问题都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由党委集体讨论,作出决定,并按照分工抓好组织实施”。
关于“院长负责”,也要注意:
——是在党委领导下负责,而不是脱离党委领导的个人负责;
—— “全面负责”不是“无限负责”,而是“有限负责”,是“全面负责医院医疗、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工作”;
——是“依法依规独立负责”,不是想怎么负责就怎么负责。
有些同志认为: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是“领导的不负责、负责的不领导”;既然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党委书记就应什么都管;既然要支持院长“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那就应该是行政事务都由院长说了算。这些看法都是不对的、有失偏颇的。
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是一个辩证统一、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我理解,“党委领导”和“院长负责”不是一架马车的两个轮子,更不是两架马车的关系;二者也不是简单相加的关系,而是相融互补的关系,互为条件、相互支持,目的是产生化学融合。没有党的领导,院长负责制就没有方向和保障;而离开院长负责制,党委领导就会失去落点和根基,成为空头政治。党委应“统揽全局”而不是“包揽一切”,不能干预院长职责范围内的事务;“院长负责”的前提是党委领导、依法依规,不是“院长说了算”,而是“集体说了算”,更是“制度说了算”。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关键要在正确理解其内涵的基础上,从操作上分清“党委领导”和“院长负责”的任务和职责,掌握方法,严格程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执行情况总体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有的高校党委管方向、谋大事力度不够,“腰杆”挺不起来、使不上劲;有的高校“校长负责”比较实,“党委领导”比较虚;有的高校书记、校长纠结于谁是“一把手”的问题。
现实中,书记和校长之争,往往争的是谁是“一把手”乃至“一霸手”,实质是争权夺利,核心是争“谁说了算”。那么,书记和校长到底谁是“一把手”呢?去年,中央印发了《2019—2023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其中有一个概念,叫做“党政正职”。我听××部有关负责同志介绍,起草这个文件时,刻意规避了“一把手”的问题。说白了,一个单位只能有一个“一把手”,这个“一把手”只能是党委(党组)书记,不能说书记是“党务一把手”,院长是“行政一把手”。
从我省的实际情况看,除了上面总书记指出的问题,还有一些情况值得大家引以为戒:
——有的书记把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理解为党委书记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过多强调书记个人作用,大事小事、眉毛胡子一把抓,时常出现以党代政的情况,造成党委职责范围内的事情抓不到位,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行政的积极性。
——有的校长过分强调自己的法人代表地位,过多地强调独立行政,不太愿意接受党委的领导,对书记不尊重,在一些重大问题上既不主动与书记沟通,又不经党委集体讨论,擅自做主,个人说了算。
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对一些政策界限拿捏不当、把握不准,工作出现错位、越位、串位,党政关系不顺、职责不清、相互扯皮、内耗不断的情况,不乏其例。
(三)融合发展:你就是我,我就是你
关于“把党的领导融入医院治理各环节”,大家要深刻理解“融入”的内涵。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讲到媒体融合发展时,讲了这么一段话:
有的是“+互联网”,而不是“互联网+”,只是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作简单嫁接,“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没有实现融合。融合发展关键在融为一体、合而为一。要尽快从相“加”阶段迈向相“融”阶段,从“你是你、我是我”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进而变成“你就是我,我就是你”。
“把党的领导融入医院治理各环节”,也是一种“党建+”,应当努力做到党的领导和医院治理“你就是我,我就是你”。
第二,健全制度是基础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小智治事,大智治制。”制度是管理之本、治理之基。小到一个单位的管理,大到一个国家的治理,都离不开一套科学、务实、管用的制度。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在治理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有制”才能“有治”,“善制”方能“善治”。
各医院在研究制定章程、内部管理制度特别是议事决策制度的时候,有这么一些问题尤其需要明确:
一是党委委员(常委)、医院党委班子和行政班子成员各设多少,什么人可以当。这个问题,既要依法依规,还要由上级明确。
国家卫健委党组《实施办法》规定:“规模大、党员人数较多的医院党委,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可设立常务委员会。”但这一规定只有定性要求,没有量化标准,实际操作中很难把握。
《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2010年6月4日印发)明确规定:
机关党员100人以上的,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党员不足100人的,因工作需要,经上级党组织批准,也可以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机关党员50人以上、100人以下的,设立党的总支部委员会。党员不足50人的,因工作需要,经上级党组织批准,也可以设立党的总支部委员会。
目前,××部正在对《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进行修订。从征求意见稿来看,其中新增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对党委委员(15—31人)、常委会委员(7—11人)的数量作出具体规定。
这些规定,可供各级卫健部门和公立医院参考。
二是“三重一大”(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的使用)具体包括什么,“重”和“大”的标准是什么。我省印发的“两个规则”分别进行了细化,但还是有“模糊地带”,或者说是给医院预留的空间。
比如,在《公立医院党委会议议事规则》中,“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上级重要决策部署的实施方案和重要举措”“学科、科研、人才队伍的建设规划和重要政策措施”“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方案以及重要规章制度”“岗位的设置和重要调整”“医院重要资产处置、重要资源配置”“关系职工权益的重要事项”……这里面的“重要”,很难真正界定清楚,需要大家在实际工作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又如,在《公立医院院长办公会议议事规则》中,明确规定三级医院须提交院长办公会审议的项目事项,具体金额额度根据医院实际确定。
第三,民主集中是核心
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也是各级领导班子的根本工作原则和工作方法。这方面,党的十八届六次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作了专门规定;2017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GX时也作了专门强调。
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是医院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具体体现。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关键在人、在“关键少数”,核心要素有两个:一个是增强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意识,增强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一个是增强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能力,正确处理民主与集中的关系。
为了更好地落实民主集中制,发挥“会议决定”的作用,我省制定了公立医院党委会议、院长办公会议两个《议事规则》,进一步明确、细化和规范了“谁来议”“议什么”(议事决策范围、议题确定)“怎么议”(会议组织、议事程序)“议定的事情怎么办”(决议执行)等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
——重要行政、业务工作应当先由院长办公会议讨论通过,再由党委会议研究决定(不得以党政联席会议代替党委会议)。
——党委会、院长办公会须有半数以上成员到会方能召开,谈论决策重要事项时须有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到会方能召开。
——党委会或是院长办公会,书记、院长要末位发言,不能搞先定调子的“假民主”。
——表决时,党委会应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赞成票须超过应到会人员半数方能通过决议,未到会人员的意见不得计入票数);而院长办公会决策的原则不是少数服从多数,院长在充分听取与会人员意见,包括分管副院长意见之后,需要根据讨论情况提出决策意见。
——对重要问题意见分歧较大,除紧急情况外,一般应暂缓作出决定。
——因重大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无法立即启动集体研究决定的,临机处置前应向主要领导汇报,事后应及时向有关会议报告并形成书面记录。
制度再好,也要靠人来执行。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既要立好规矩,又要注重加强民主集中制教育培训,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意识和能力,形成既激发个人又依靠集体、既信任鼓励又批评监督、既包容失误又及时纠错、既团结协作又不违原则的良好政治生态。班子成员要以大局为重,积极为班子决策贡献智慧,坚决执行集体决定;要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相互坦诚,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不搞个人主义、山头主义,不搞无原则纷争。
第四,班子“和合”是关键
“和合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也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哲学概念,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具有广泛而久远的影响。一般认为,“和合”表明的是多样性的统一(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其中包含着矛盾的对立。我在这里所说的“和合”,是“和谐”和“合作”。
班子和谐,核心是团结,关键是党政一把手的团结,“懂团结是大智慧,会团结是大本事,真团结是大境界”。有人说,“这个制那个制,书记院长不团结都没治。”
关于讲团结,我有这么几点建议:
一要坚定不移“讲团结”。在讲团结的问题上,要认识到“和则两利、斗则两伤”,不可能“一家欢喜一家愁”。任何一名干部,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做到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
二要真心实意“促团结”。班子不团结,表现不一样,说到底就是在争“谁说了算”;原因很简单,说白了就是私心杂念在作怪。班子内部有意见分歧是正常现象,不正常的是把分管部门当作“山头”,把分管工作当作“领地”,把别人的好心当作驴肝肺,生怕动了自己的“奶酪”,什么意见都听不进去。只有一切从大局出发、一切以事业为重,真心实意为工作着想,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才能够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得到组织上的信任。
三要注重方法“会团结”。维护班子团结,民主集中制是最有力的武器,多沟通是最有效的方法。班子成员之间不仅要多通气、多商量、多交流,还要有话讲在当面、把意见摆上桌面,而且越是有不同意见、批评意见,越是要当面沟通。这种积极健康的意见碰面、观点碰撞,是组织上所鼓励的,也是多数人能够理解的。巩固班子团结,加强个人修养是最重要的功课。作为领导干部,大家要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和道德涵养,既要在大是大非面前坚持原则、不和稀泥,又要日常小事中发扬风格、体现气量,以宽阔的胸襟来容言容事容人。
现代管理学中有一种说法,管理就是沟通,任何问题都可以通过沟通解决或改善。中央《意见》明确要求,“重大问题在提交会议前,党委书记和院长要充分沟通、取得共识。”国家卫健委《实施办法》进一步规定,“书记、院长意见不一致的议题应暂缓上会。”我省专门制定了《公立医院党委书记和院长经常性沟通工作细则》,对沟通原则、沟通方式(定期、不定期)、沟通频次(每周不少于一次)、沟通事项以及谈心交心等作出了细化规定。
领导班子建设,核心是增强整体功能,关键是实行好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形成工作合力。班子分工,要集体研究、向上级报备。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班子成员更要注重合作。西安交通大学总结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经验,提炼出 “四分四合”:
工作职能上分,工作目标上合;
工作职责上分,工作指导上合;
一般工作上分,重大问题上合;
工作制度上分,工作关系上合。
我认为,合作,关键在于“公”和“共”两个字,就是要一切出以公心,一切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任务。无论书记还是院长,任务是共同的,就是保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和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政策措施在本院的贯彻执行;目标也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把医院建设好,把工作搞好。这是党政团结协作、分工合作的前提和基础。
儒家认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党委与行政、书记与院长既要搞好团结,又要坚持原则;既要精诚合作,又要相互监督。班子成员之间也要相互信任不猜疑,相互支持不拆台,相互鼓励不泄劲,相互谅解不斗气,要通力合作而无防范之意,正常交流而无戒备之心。这样,大家就能做到大胆工作而没有后顾之忧,就能做到思想上合心、行动上合拍、工作上合力,共同营造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工作环境。
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实行得怎么样,督促检查非常重要。国家卫健委《实施办法》明确规定,“党委书记每年向医院党委报告工作”“院长每年年底向医院党委会议述职”“建立公立医院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执行情况报告制度,纳入医院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述职评议和年度考核等工作,公立医院上级党组织要加强领导、严格规范”。我省的《实施办法》明确规定,“医院党委应当结合年度考核向上级党组织专题报告执行情况,医院领导班子成员应当在民主生活会、述职评议、年度工作总结中报告个人执行情况。”我省的《若干措施》明确要求,“2020年底前完成全省公立医院党政主要领导调整和领导班子配备、党政领导班子议事规则和医院章程修订和完善,并报同级组织、卫生健康部门备案。”各位医院班子成员特别是书记、院长要带头落实、主动报告。作为××部门,我们将会同卫健部门加强指导、抓好督查,并推动将执行情况检查作为对医院开展巡视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大考察考核、督促检查结果和巡视成果的运用,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推动这一制度得到认真贯彻、有效落实。
第二篇:学校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实施办法
浙江信息职业学院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切实加强和改善党委对学校的领导,进一步理顺党政关系,完善领导体制,规范运行机制,确保学校各项工作科学、民主、高效、有序地运行,加快学校事业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浙江省高等学校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暂行规定》等有关法律和规定,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
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第三条
党委是学校的领导核心,统一领导学校的工作。校长是学校的行政负责人和法定代表人。党委要尊重和支持校长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积极主动、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校长在党委集体领导下,依法行使职权,重视和支持党建工作。
第四条
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要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改进领导方法,创新工作机制,不断增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
第五条
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办好让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第二章
党委职责
第六条
高等学校党的委员会是学校的领导核心,履行党章等规定的各项职责,把握学校发展方向,决定学校重大问题,监督重大决议执行,支持校长依法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保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各项任务完成。
第七条
党委的主要职责是:
(一)全面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依法治校,依靠全校师生员工推动学校科学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讨论决定事关学校改革发展稳定及教学、科研、行政管理中的重大事项和基本管理制度。
(三)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负责干部的选拔、教育、培养、考核和监督,讨论决定学校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及其负责人的人选,依照有关程序推荐校级领导干部和后备干部人选。
做好老干部工作。(四)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讨论决定学校人才工作规划和重大人才政策,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优化人才成长环境,统筹推进学校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五)领导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师生员工头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掌握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
维护学校安全稳定,促进和谐校园建设。(六)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培育良好校风学风教风。
(七)加强对学校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做好发展党员和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发展党内基层民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加强学校党委自身建设。(八)领导学校党的纪律检查工作,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九)领导学校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众组织和教职工代表大会。
做好统一战线工作。(十)讨论决定其他事关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
第八条
党委实行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坚持民主集中制,集体讨论决定学校重大问题和重要事项,领导班子成员按照分工履行职责。
第九条
党委书记主持党委全面工作,负责组织党委重要活动,协调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工作,督促检查党委决议贯彻落实,主动协调党委与校长之间的工作关系,支持校长开展工作。
第三章
校长职责
第十条
校长是学校的法定代表人,在学校党委领导下,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组织实施学校党委有关决议,行使高等教育法等规定的各项职权,全面负责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工作。
第十一条
校长的主要职责是:
(一)组织拟订和实施学校发展规划、基本管理制度、重要行政规章制度、重大教学科研改革措施、重要办学资源配置方案。
组织制定和实施具体规章制度、工作计划。(二)组织拟订和实施学校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方案。
按照国家法律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规定,推荐副校长人选,任免内部组织机构的负责人。(三)组织拟订和实施学校人才发展规划、重要人才政策和重大人才工程计划。
负责教师队伍建设,依据有关规定聘任与解聘教师以及内部其他工作人员。(四)组织拟订和实施学校重大基本建设、经费预算等方案。
加强财务管理和审计监督,管理和保护学校资产。(五)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和科学研究,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文化传承创新,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把学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
(六)组织开展思想品德教育,负责学生学籍管理并实施奖励或处分,开展招生和就业工作。
(七)做好学校安全稳定和后勤保障工作。
(八)组织开展学校对外交流与合作,依法代表学校与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和境外机构等签署合作协议,接受社会捐赠。
(九)向党委报告重大决议执行情况,向教职工代表大会报告工作,组织处理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和团员代表大会有关行政工作的提案。
支持学校各级党组织、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群众组织和学术组织开展工作。(十)履行法律法规和学校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
第四章
基本工作原则与要求
第十二条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必须坚持党委的领导核心地位,保证校长依法行使职权,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要合理确定领导班子成员分工,明确工作职责。领导班子成员要认真执行集体决定,按照分工积极主动开展工作。
第十三条
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一)民主集中制原则。
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要求,凡属学校重大问题和重要事项,必须由集体讨论决定。(二)科学治校原则。
正确认识和把握高等教育规律,按照科学的思想、理论、制度和方法领导学校,提高管理水平。(三)民主治校原则。
严格执行党的代表大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充分调动和发挥群团组织、学术组织以及专家学者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做到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四)依法治校原则。
不断强化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建立健全学校规章制度,提高依法办事、照章办事的能力,实现学校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第十四条
党政密切配合,正确处理好党委和行政、集体和个人、书记和校长之间的关系。
第十五条
正确处理“党委领导”和“校长负责”的关系。党委总揽全局,把好方向,抓好大事,管好干部,尊重和支持校长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党委书记在坚持党委集体领导中负主要责任,带头执行民主集中制,善于发挥班子成员的作用,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校长在党委集体领导下,依法行使职权,重视和支持党建工作。其他行政领导也要自觉接受党委领导,认真贯彻执行党委决定。
第十六条
党委书记和校长要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相互信任,加强团结。建立定期沟通制度,及时交流工作情况。党委会议有关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工作等议题,应在会前听取校长意见;校长办公会议的重要议题,应在会前听取党委书记意见。意见不一致的议题暂缓上会,待进一步交换意见、取得共识后再提交会议讨论。集体决定重大事项前,党委书记、校长和有关领导班子成员要个别酝酿、充分沟通。
第十七条
党委副书记协助党委书记工作,对党委负责;副校长协助校长管理学校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工作,对校长负责。
第十九条
学校领导班子应经常沟通情况、协调工作。党委书记、校长要发扬民主,充分听取和尊重班子成员的意见,支持他们的工作。领导班子成员要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对职责分工交叉的工作,要注意协调配合。
第十九条
坚持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会制度,提高组织生活质量。认真开好民主生活会,正确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落实谈心谈话制度,党委书记和校长要定期相互谈心,定期同其他领导班子成员谈心,对在思想、作风、廉洁自律等方面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早提醒、早纠正;领导班子成员之间要经常交流思想、交换意见,努力营造团结共事的和谐氛围。
第二十条
领导班子成员要树立党性观念、政治观念、大局观念和群众观念,增强集体领导意识、分工负责意识和主动配合意识,关心全局工作,切实履行职责,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支持,自觉维护党委集体领导和校长的行政管理权威,尊重和支持党委书记的工作。领导班子要加强团结协调,党委书记和校长在班子团结协调方面负主要责任,要严以律己,做出表率。
第五章
重大问题与决策程序
第二十一条
学校的重大问题和重要事项必须由党委会集体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和重要事项主要包括:
(一)研究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决议、指示的实施意见和工作方案;
(二)研究决定向上级党组织呈送的重要请示、报告,讨论通过党委的重要决议、决定、通知及党委主要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
(三)研究决定学校党的建设、宣传思想政治工作、党风廉政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等重要问题;
(四)研究决定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发展规划、管理体制、重大改革方案等重要问题;
(五)研究决定学校内部机构的设置,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讨论决定干部的选拔、任用、教育、考核、监督、奖惩等有关干部队伍建设中的问题;
(六)研究决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规划、进人计划、各类职称评审、人才培养引进有关政策等重要问题;
(七)审定学校的财务预决算、5万元以上大额度资金使用、重大基本建设项目等重要问题;
(八)研究决定学校的工作计划、工作总结,书记、校长代表党委、行政所作的工作报告;
(九)研究确定校级学术机构、各类委员会的确立及调整;
(十)研究决定纪检工作中的重要问题,审定由纪委提出的党员干部重大违纪案件的处理意见;
(十一)研究决定民主党派工作的重要问题,审定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众组织和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作中的重要问题;
(十二)审定校级先进,向上级推荐先进,对出国人员进行政审;
(十三)研究决定校行政提请党委决策的重要事项;
(十四)其它需由党委集体讨论决定的重要问题。
第二十二条
重大问题和重要事项应当按以下程序决策和实施:
(一)调查研究,提出议题。
需提交党委研究的议题,由有关领导和职能部门事先组织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提出工作思路、计划和方案。(二)征求意见,充分酝酿。
决策前要充分进行准备,有关领导之间要相互沟通并视内容分别听取基层党组织、教代会、学术委员会、民主党派、群众团体、专家教授等的意见,进行充分论证。(三)集体研究,民主决策。
党委在研究重大问题时,党委成员都要充分发表意见,表明态度,深入讨论,集思广益,充分发扬民主,并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作出决定。(四)分工负责,组织实施。
党委集体决定的事项,分别由党委或行政明确责任人,按职责分工组织实施。其他领导成员要积极配合,形成推进工作的合力。实施中如需变更、调整原定方案,必须由责任人提出意见,并报党委会讨论同意。(五)组织保证,推动工作。
在重大问题、重要事项的决策与实施过程中,党委应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保证各项工作的完成。(六)督促检查,确保落实。
党委对会议决定的事项要责成有关领导和部门进行督查督办,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会议决定事项的贯彻落实。凡立项督查督办的事项,必须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结果,办结后按规定及时立卷归档。对重要工作的完成情况,建立信息反馈和书面报告制度。因工作不负责任,给学校造成损失或不良影响的,要追究有关单位和个人的责任。第六章
会议制度与议事制度
第二十三条
党委会
(一)建立党委会例会制度。
党委会原则上每两周召开一次,如遇重要情况可随时召开。党委会由党委书记召集并主持,党委书记不能出席时,可委托党委副书记召集并主持。党委书记、副书记均不在校时,一般不召开党委会。出席会议人员为校党委委员。党委办公室主任列席党委会。根据会议议题,其他相关人员可列席会议。(二)党委会必须有半数以上委员到会方能召开。
讨论和决定干部任免事项,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委员到会;党委书记、校长如有一人缺席,一般不研究干部问题;不准临时动议决定干部任免。(三)党委会讨论决定问题时必须执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以赞成人数超过应到会委员的半数形成决议。
意见分歧较大或者有重大问题不清楚的,除紧急情况外,应当暂缓作出决定,待进一步调查论证、充分交换意见后,下次会议再进行讨论决定。党委委员如因故缺席会议,会后由党委书记指定人员向其通报会议情况及党委决议。(四)党委会召开前,党委书记和校长应就会议议题充分交换意见,达成共识。
(五)党委会一般情况下不讨论未列入议程的议题和没有具体处理方案的议题。
(六)党委会由党委办公室指定专人记录并做好会议记录的保管和存档工作。
第二十四条
书记办公会
(一)书记办公会是党委研究处理日常工作事务的会议。
书记办公会不是一级决策机构,不得决定重大问题。(二)书记办公会由党委书记召集并主持,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参加。
书记办公会也可由书记委托副书记主持。(三)书记办公会的议题由书记与副书记共同商议提出,如意见不一致,应暂缓提出。
(四)书记办公会的议事范围:
1.传达学习上级重要文件和会议精神;
2.酝酿需要提交党委会讨论决定的有关问题;
3.对党委会决定事项的组织实施进行协调;
4.交流日常工作情况。
(五)书记办公会由党委办公室指定专人记录。
第二十五条
校长办公会
(一)校长办公会是学校行政议事决策机构,主要研究提出拟由党委讨论决定的重要事项方案,具体部署落实党委决议的有关措施,研究处理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工作。
校长办公会不是一级决策机构,不得决定重大问题。(二)校长办公会由校长召集并主持。
校长不能参加时,由校长指定副校长召集或主持。参加人员一般为校长、副校长,会议必须有半数以上成员到会方能召开。校长办公室主任、纪检监察处处长列席校长办公会,其他列席人员由会议主持人视议题确定。党委书记、副书记、纪委书记等可视议题情况参加会议。(三)建立校长办公会例会制度。
校长办公会原则上每周召开一次。如遇重大和急办事项可随时召开。确因特殊情况不能召开的,可顺延至下一周。(四)校长办公会要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研究问题要在充分听取意见的基础上,由校长作出决定。
(五)会议议题由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提出,校长确定。校长办公会召开前,重要议题要与党委书记沟通。会议召开后,通过适当方式将会议作出的决定向党委书记通报。
(六)校长办公会的议事范围:
1.根据学校党委对学校改革、发展和管理体制等重大事项的决策,讨论决定学校行政工作的重要事项,拟订发展规划,制定具体规章制度和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2.传达上级关于行政工作的重要文件或会议精神,研究讨论贯彻落实措施。
3.听取各系(部)、各部门有关行政工作重要事项的汇报,并就有关问题作出决定。
4.审定以学校行政名义发布涉及学校行政工作全局的政策性文件以及以学校行政名义上报上级部门的重要文件。
5.研究拟定对各级专业技术人员的聘任;研究拟定对全校教职工的考核方案和意见;研究拟订学校分配改革方案;研究拟定对师生员工的奖惩。
6.研究拟定和执行财务预决算。研究决定1—5万元大额财务开支,研究拟定5万元以上大额财务开支计划和基本建设规划、重大基建项目和校办产业重大项目的建设计划,研究预算外资金的使用。
7.研究处理学校教学、科研和其他行政管理工作;研究开展社会服务、学术文化交流和对外合作办学工作;研究处理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共青团员代表大会和学生代表大会有关行政工作提案,以及关系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
8.研究处理必须由校长办公会处理的其他工作和突发事件。
(七)校长办公会由校长办公室指定专人记录。
第二十六条
党政联席会
(一)党政联席会议是学校党政领导交换意见、磋商学校重要问题、协调工作的会议。
党政联席会议不能代替党委会和校长办公会。(二)党政联席会议由党委书记或校长召集并主持,副书记、副校长、纪委书记、工会主席参加会议。
根据工作需要,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可以列席会议。党办、校办负责人列席会议。(三)需要会议讨论决定的议题由书记、校长研究确定。
(四)党政联席会议的主要任务是:
1.沟通工作情况,交流重要信息,汇报重要工作完成情况;
2.讨论研究需要党委和行政协调解决的日常工作中的重要问题;
3.听取有关部门重要工作的汇报;
4.决定必须由党政联席会议讨论的其他重要事项。
(五)党政联席会议由党办、校办指定专人记录。
第二十七条
党委会议和校长办公会议要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防止个人或少数人专断和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讨论决定学校重大问题,应在调查研究基础上提出建议方案,经领导班子成员沟通酝酿且无重大分歧后提交会议讨论决定。对干部任免建议方案,在提交党委会议讨论决定前,应在党委书记、校长、分管组织工作的副书记、纪委书记等范围内进行充分酝酿。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要事项,应经过专家评估及技术、政策、法律咨询。对事关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应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其他方式,广泛听取师生员工的意见建议。
第二十九条
凡行政提交党委会讨论决定的重大问题,党委会应当在20日内列入议题。党委会对行政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作出决定后,行政领导应当在规定时间内予以落实。工作推进过程中的重要情况,要及时向党委报告。
第二十九条
会议形成的决议,任何人无权擅自改变,必须坚决执行。如有不同意见,允许保留。对会议决定的事项如需变更、调整,应根据决策程序进行复议。
第三十条
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分别负责党委会、书记办公会、校长办公会、党政联席会的议题收集整理工作,了解并向会议主持人报告会议准备情况,提前通知与会人员,同时送达会议议题、日程和有关材料,与会人员应按照要求做好准备。上述会议都应有专人负责记录,并形成决议通知和会议纪要,按党务、行政分别由党委书记、校长签发。
第三十一条
建立会议通报制度和保密制度。对因故未能参加会议的有关领导和部门负责人,由党委办公室或校长办公室会后及时汇报和通报,保证会议精神的顺畅落实。会议研究的内容和作出的决定,在未正式公布前,任何人不得向与会成员以外的人谈论与泄露,发现违反保密纪律者,由校纪委立案查处。
第七章
贯彻实施与监督检查
第三十二条
学校领导干部要认真贯彻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委书记和校长是贯彻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总责任人。要把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作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常抓不懈,抓实抓好。
第三十三条
学校党委按照上级规定加强对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执行本实施办法情况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第三十四条
党委对本实施办法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基本要求是:
(一)领导班子成员每年在民主生活会上报告个人执行本实施办法的情况。
(二)纪委每学期对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执行本实施办法的情况检查一次,并将检查结果向党委报告。
(三)党委定期召开中层干部、党外人士、教职工代表等座谈会,听取对执行本实施办法情况的反映。
(四)将领导干部执行本实施办法的情况列入干部述职和评议的重要内容,进行考核。
第三十五条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执行情况,是学校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是评价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对违反本实施办法的,由党委或上级党组织根据干部管理权限,视情节给予相应处分。
第八章
附则
第三十六条
本实施办法由中共浙江信息职业学院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三十七条
本实施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施行。原印发的《浙江信息职业学院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暂行规定》同时废止。
第三篇:工商管理学院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实施细则
工商管理学院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实施细则
(2018年修订版)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发〔2010〕76号),省委组织部、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印发《关于加强新形势下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以及学校《关于进一步推进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试点工作的若干意见》,并结合学院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应按照“党委领导、院长负责、明确职责、健全机制”的总体要求稳步实施,并坚持以下三个原则:
(1)要坚持学院党委的领导核心地位,同时保证院长依法行使职权。(2)要正确处理党政之间的关系,在强化党的领导的同时,注重发挥好院长的作用,建设和谐学院党政领导班子。
(3)要正确处理党务工作与中心工作的关系,学院党组织要为学院发展提供引领和坚强保障,促进学院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第二章 学院管理体制
第三条
根据学校工作安排,工商管理学院实行学院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
第四条 明确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学院党委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核心作用,坚决落实“管思想、管干部、管人才、管政策”四管职责。学院党委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凡属学院重大问题都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由党委集体讨论,作出决定,并按照分工抓好组织实施,支持院长依法依规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院长在学院党委领导下,全面负责学院教学、科研、社会服务、行政管理工作。
第五条 学院党委要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履行以下主要职责:(1)贯彻落实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深化学校二级管理体制改革政策措施,确保学院改革发展正确方向;
(2)依照有关规定讨论和决定学院改革发展、财务预决算、“三重一大”、内设机构设置,以及涉及师生权益保障等的重大问题;
(3)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按照干部管理权限领导学院干部的选拔任用工作,制定内设机构负责人的选拔任用流程和规定,讨论决定任用的有关人选;
(4)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讨论决定学院人才工作的政策措施,创新用人机制,优化人才成长环境;讨论决定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报学校审批;
(5)领导学院思想政治、意识形态和宣传工作,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师生员工头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掌握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加强师德师风、精神文明和学院文化建设。维护学校安全稳定,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6)完善学院党组织设置和工作机制,提升组织力,增强政治功能,严格党的组织生活,扩大党内基层民主,抓好发展党员和党员教育管理监督服务工作;
(7)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支持纪检机构履行监督责任,加强学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工作;
(8)全面落实党的统一战线方针政策,做好统战工作;
(9)领导和支持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和教职工代表大会开展工作,健全师生员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的工作机制。
第六条 院长在学院党委领导下,全面负责学院教学、科研、社会服务、行政管理工作,积极主动、依法行使下列职权:
(1)组织拟订和实施学院总体发展规划、基本管理制度和重大改革实施方案,制定学院具体规章制度和工作计划;
(2)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和科学研究,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文化传承创新,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办出特色、争创一流为目标;
(3)组织拟订学院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方案,推荐院内干部人选,聘任学院内部机构负责人;(4)组织拟订和实施学院人才发展规划、重要人才培养政策和重大人才工程计划;依照法律和学院规定,聘任与解聘教师和内部其他工作人员,对教职员工实施奖励和处分;
(5)拟订和执行学院经费预算方案,依法管理、使用和保护学院资产,维护学院合法权益;
(6)组织开展学院对外交流和合作,依法代表学院,学院与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和境外机构等签署合作协议,接受社会捐赠;
(7)向党委报告重大决议执行情况,向教代会报告工作,组织处理教代会、学生代表大会、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和团员代表大会有关行政工作的提案,支持学院各级党组织、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群众组织和学术组织开展工作;
(8)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三章 学院党委与行政领导班子议事决策制度
第七条 党委会议事规则。党委会由党委书记召集并主持,研究和决定学院重大问题,不是党委委员的院长、副院长列席党委会。会议议题由学院党委领导班子成员提出,党委书记征求院长意见之后确定。会议必须有半数以上委员到会方能召开;讨论决定干部任免等重要事项时,应有三分之二以上委员到会方能召开。表决事项时,以超过应到会委员人数的半数同意为通过。
第八条 党的民主集中制是党委领导学院最根本的制度。其基本原则是:(1)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要求,对事关学院改革和发展的重大问题、重要事项,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由学院党委会集体讨论决定。
(2)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工作制度,对学院日常工作的管理、重要工作思路的提出、重大问题的具体实施由个人分工负责。
(3)建立领导、专家、群众相结合的民主决策机制,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学术委员会等组织和专家、教授的作用,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4)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会议议事制度、重大问题决策制度、向上级请示报告制度、领导责任制度以及民主生活会制度等。
第九条 院长办公会议事规则。院长办公会是试点学院行政议事决策机构,是院长行使职权的基本形式,主要研究提出拟提交党委会讨论决定的重要问题、重要事项的建议方案,部署落实党委会决议的有关措施,研究处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行政管理等工作。院长办公会由院长召集并主持,会议成员一般为学院行政领导班子成员。党委班子成员等可列席会议。会议议题由学院行政领导班子成员提出,院长征求党委书记意见之后确定。会议必须有半数以上成员到会方能召开。院长应在广泛听取与会人员意见基础上,对讨论研究的事项作出决定。重要教学、科研、社会服务、行政管理工作应当先由院长办公会议讨论通过,再由党委会议研究决定。
第十条 完善党政沟通决策机制。建立党委书记、院长每周至少沟通一次及党委会、院长办公会每两周至少召开一次的工作机制。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坚决防止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重大问题在提交会议前,党委书记和院长要充分沟通、取得共识。加强党务、院务公开,强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对于应当经党委会或院长办公会讨论决定的事项,如遇紧急情况,来不及召开会议或征求班子其他成员意见时,党委书记和院长可在交换意见基础上作出应急决定,但事后应及时向其他成员通报和说明。
第四章 学院领导班子建设
第十一条 加强学院领导班子建设,保障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改革顺利推进。
(1)党委书记是学院党委的第一责任人,全面主持党委工作,在集体领导中负主要责任。院长是学院的行政负责人,全面负责行政工作。党委书记和院长要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相互信任,加强团结,建立定期沟通制度,及时交流工作情况;
(2)根据学校工作安排和具体实施情况,党委书记不兼任副院长,党员院长兼任党委副书记,专职党委副书记应全面配合党委书记抓好学院党建工作;
(3)领导班子成员要认真执行集体决定,按照分工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增强集体领导的意识、分工负责的意识和主动配合的意识,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乐于奉献,廉洁自律,互相支持,形成合力;
(4)副职对正职负责。副职要协助正职做好党委及行政工作。书记和院长要充分调动副职的积极性,尊重他们的意见。副职既要在正职领导下做好分管工作,又要主动关心大事,从全局出发,积极参与集体决策。(5)领导干部都要严守工作纪律。凡经集体讨论决定的事情,任何个人无权擅自改变。如有不同意见,允许保留,也可以向上级组织报告,但行动上必须坚决执行,并以集体的决定对外表态;
(6)落实任期目标责任制。学院领导班子成员要确保把主要精力和时间用于学院管理,确保高质量完成有关工作目标。
第五章 学院党支部建设
第十二条 推进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教工党支部应设在系、研究所、学科团队等教学科研一线单位。
第十三条 明确党支部参与重要事项决策制度。全面建立教工党支部负责人参与所在系、研究所、学科团队发展规划、经费使用、津贴分配等重要事项决策制度,并由党支部对所在系、研究所、教研室、学科团队、实验室教职工参与岗位聘任、职称评定、评优评先、干部推荐等事项作出思想政治鉴定。
第十四条 重视和加强党支部书记选拔培养工作。教职工党支部书记应由支部所在系、研究所、学科团队等的党员主要负责人担任,并可根据需要配备一名副书记。加强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养及“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着力把教师党支部书记建设成为新时代高校党建和业务双融合、双促进的中坚骨干力量。
第六章 组织保障与检查监督
第十五条
加强试点工作领导。合理确定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分工,明确工作职责。领导班子成员要认真执行集体决定,按照分工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在人才引进、考核、廉政责任等事项中,实行院长先签、书记后签的“双签”做法,党委要负责把好思想政治素质关。加强二级学院纪委建设,落实纪委监督责任。加强学术组织建设,健全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管理体系与组织架构,积极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及群众组织作用,健全师生员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的工作机制。
第十六条 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学院党委承担试点工作主体责任,党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要各司其职,把试点工作要求落实到学院的各项具体工作中。学院党委要根据实施意见,研究制定党委会、院长办公会议事规则,明确各自决策事项和范围。学院党委要定期分析研究试点工作情况,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机制,主动研究破解试点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严格落实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要求,抓实教工党支部书记抓支部党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职责。健全党支部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制度,把责任压实、考核抓实,推动党建工作落地见效。对责任落实不力、出现严重问题的,依法依规严肃问责,既追究主体责任,又追究领导责任。
第十七条 强化党建工作保障。学院设立党委办公室、院长办公室,实行合署办公,负责人由党员骨干担任。选优配强专职组织员,加强“党员之家”等党员活动场所建设。健全学院教工党支部书记履职尽责激励机制。
第十八条 健全督查督办机制。党委会议、院长办公会议应形成会议记录、会议纪要。党委会、院长办公会的会议记录由参会人员共同签字确认后归档。会议讨论决定的重要事项和问题,要及时形成会议纪要,由党政主要负责人签字并上网公布后,按职责分工予以落实和执行。党委办公室、院长办公室会后要加强跟踪督办,落实情况分别向党委会、院长办公会汇报。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必须认真落实会议形成的决定或决议,自觉维护领导班子的威信。实施过程中如需对党委会和院长办公会决定的事项进行变更、调整,应按照决策程序提出议题并按复议结果执行。
第十九条 党委书记和院长以及党政领导班子成员都要严格遵守重大问题必须经集体讨论决定的原则,严格遵守会议制度和议事规则。学院党委应加强对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执行本细则情况的监督。纪委每年检查一次民主集中制的执行情况,并向党委和上级纪委报告。
第二十条 充分发挥党内监督作用。党委会每学期要报告工作1~2次,院长每年要向党委会报告工作,纪委每年要向党委会报告学院党风廉政状况和纪律检查情况,充分发挥监督作用。党委要教育和监督领导干部坚持廉政制度和双重组织生活会制度,开好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加强自身监督,自律自查,互相谈心,沟通情况,交换意见,交流思想,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按规定向群众通报民主生活会情况,听取意见,接受监督。
第二十一条 党委和院长要支持纪委开展纪检监察工作。纪委根据上级纪委要求做好党风廉政调查,并向党委和上级纪委报告检查结果。要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和审计制度,学院的重要经济活动都要接受纪委的监督检查。第二十二条 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作用。党委要引导和支持教代会正确行使职权,院长每年要向教代会报告工作;重大问题的决定,要认真听取教职工代表的意见,自觉接受教代会的监督。
第二十三条 党委和院长每年召开1~2次民主党派、党外人士、离退休老干部代表座谈会,通报情况,听取意见,发挥他们在学院工作中的参与和监督作用。
第二十四条 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坚持“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凡涉及党务、院务信息,原则上都要公开。
中共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委员会
2018年9月3日
第四篇:湖南省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办法
湖南省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办法(试行)
2004-6-8 0:0
【大 中 小】【我要纠错】
发文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中共湖南省委高等学校工作委员会 湖南省教育厅党组
文
号:湘高工委发[2004]3号 发布日期:2004-6-8 执行日期:2004-6-8 各市州委,省直有关厅局党组(党委),各高等学校党委:
现将《湖南省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实施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实施办法(试行)》的实施,对坚持和完善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促进我省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高等学校要高度重视,认真学习,严格执行。在贯彻执行《实施办法(试行)》中有何问题和建议,请及时报告。
附件:
湖南省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办法(试行)
为了加强和改善党对高等学校的领导,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发展高等教育事业,促进科教兴湘和人才强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条例,结合我省高等教育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 学校党委的领导职责
第一条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向,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二条 统一领导学校工作,支持校长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法律的规定积极主动、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保证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各项任务的完成。
第三条 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加强学校党组织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发挥院(系)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监督保证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第四条 领导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德育工作、稳定工作、精神文明建设等。
第五条 讨论决定学校改革、发展和稳定以及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第六条 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及《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检查办法》(试行)的有关规定和干部管理权限,负责干部的选拔、教育、培养、考核和监督。
第七条 按照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的要求,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创新机制、优化环境,做好人才工作。
第八条 领导学校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众组织和教职工代表大会。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利益,切实解决群众的困难。做好老干部工作。
第九条 做好统一战线工作,对学校内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实行政治领导,支持他们按各自的章程开展活动。
第十条 学校党委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校党委书记是学校党委一班人的班长,主持党委全面工作。党委副书记按分工开展工作;在书记因特殊情况不能主持工作时,受书记或上级组织委托,主持党委日常工作。
第二章 校长的职权
第十一条 校长是学校法定代表人,在上级部门和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全面负责学校教学、科研和其他行政管理工作。副校长协助校长做好分管工作。
第十二条 校长行使下列职权:
1、主持校务会议(或校长办公会议),讨论决定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工作中的有关事项。
2、拟订学校发展规划,制定具体规章制度和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3、组织教学、科研、德育和安全保卫工作。
4、拟订内部行政组织机构设置方案。按有关规定推荐副校长人选、任免内部行政组织机构的负责人。
5、聘任与解聘教师以及内部其他工作人员,对学生进行学籍管理并实施奖励或者处分。
6、拟订和执行经费预算方案,保护和管理校产,维护学校的合法权益。
7、定期向上级和教职工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实行校务公开。
8、代表学校与各级政府、社会各界(企事业单位、个人等)和境外机构签署有关合作协议,接受各种捐赠。
9、学校章程规定的其它职权。
第十三条 对学校重大事项,校长要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组织专门力量进行调研、论证,制订初步方案并提交学校党委会(常委会)讨论通过后,负责组织实施。
第三章 基本工作原则及要求
第十四条 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要坚持以下基本工作原则:
1、集体领导,会议决定。对学校改革、发展和稳定等重大事项,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要求,由学校党委讨论决定。党委实行票决制时,党委成员一人一票,独立行使表决权。
2、校长负责,民主监督。在党委领导下,校长全面负责、统一指挥学校教学、科研和其他行政管理工作;在工作中,校长要多渠道听取意见,多方面接受监督。
3、群众参与,科学决策。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学术委员会等组织和专家、教授的作用,建立领导、专家、群众相结合的民主决策机制,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4、依法治校,规范管理。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学校管理规章制度。
第十五条 提高高等学校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和改进工作作风。
1、领导班子成员尤其是党委书记、校长要努力成为社会主义的政治家和教育家。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在思想上、政治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熟悉教育工作,掌握办学规律,树立科学发展观、人才观、正确的政绩观,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有效地推动学校的改革、发展。
2、要树立组织观念、大局观念,关心全局工作,切实履行职责,做到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支持,自觉维护党委集体领导和校长的行政管理权威,尊重和支持党委书记的工作,保持步调一致。
3、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作风民主,密切联系群众,经常深入教学、科研第一线,尊重教师,爱护学生。
4、要加强道德修养,率先垂范,做到严于律己、坚持原则、诚实守信、勤政廉政,强化责任意识,把主要精力用在学校管理上,树立良好的高校领导干部形象。
第四章 重大事项的决策与实施
第十六条 必须由党委会(常委会)讨论决定的重大事项:
1、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办学方针,整体发展规划,工作计划。
2、学校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大问题。
3、上级下达的重要任务的贯彻实施方案,学校重大改革方案,基本规章制度及住房、医疗、分配政策的制定和重大调整,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举措。
4、学校内部组织机构、学科、专业的设置及调整方案。
5、干部的任免、调动、奖惩、教育、管理、考核和监督,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方案。
6、人才队伍建设规划,优秀人才培养政策,重要奖惩措施,进人计划。
7、财务预决算,土地和其他办学设施征收、租售等资产的管理,预算外大额度资金借贷、使用。
8、学校重大基建项目,产业发展计划与政策,国内外重要合作交流协议。
9、需要党委会(常委会)讨论的其他事项。
第十七条 对学校重大事项一般按以下程序决策和实施:
1、充分酝酿,提出议题。需要提交党委会(常委会)讨论决定的事项,必须事先进行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进行充分论证,由有关部门提供论证材料及两个以上可供选择的方案或建议。党委会(常委会)的议题由书记和党员校长商定,如双方意见不一致,应暂缓提出。
2、深入讨论,民主决策。在讨论决定重大问题时,党委成员都要充分发表意见,明确表态,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决定。如发生重大分歧,双方人数接近,除紧急情况外,一般应暂缓作出决定,进一步调查研究、交换意见,下次再讨论决定或向上级党组织请示。
3、责任到人,组织实施。党委集体作出的决定,分别由党委或校长明确的责任人按职责分工组织实施。实施中如需变更、调整原定方案,由责任人提出意见,行政工作经校长同意后,报党委会(常委会)讨论并作出变更或调整决定。
4、统一思想,加强保障。在重大决策的实施过程中,党委应通过各种渠道向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群众及时通报情况、明确任务和要求、进行广泛的宣传和发动,以便从思想上、组织上保证党委决策的实施。
5、加强督办,促进落实。党委对会议决定事项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任务的顺利完成。
第十八条 按照规定应报批的重大事项要及时讨论,提出方案,报领导机关审批。
第五章 会议制度和议事规则
第十九条 党委会(常委会)。
建立党委会(常委会)例会制度。党委书记召集并主持党委会(常委会),党委书记不能参加会议时,可委托副书记召集并主持。党委会(常委会)讨论决定学校重大事项。在讨论干部任免事项时,必须有2/3以上的委员到会;书记、校长如有一人没有出席会议,不讨论干部;分管领导没有出席会议,不讨论其所分管部门的负责人。拟任干部人选,应逐一表决,以应到会成员过半数同意形成决定。到会成员应对任免事项明确发表同意、不同意或缓议等意见。意见分歧较大或有重大问题不清楚时,应暂缓表决。
第二十条 校务会议(或校长办公会议)。
建立校务会议制度。校务会议由校长召集并主持,校长不在校时,可委托副校长主持。校务会议的出席人员是正、副校长,党委正、副书记、纪委书记及有关人员。
校务会议(或校长办公会议)是研究处理行政日常工作的会议。研究决定由校长负责的教学、科研和其它行政管理工作,研究落实党委会(常委会)决议的实施意见和措施,酝酿需提交党委会(常委会)讨论的行政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和重要事项的方案。
第二十一条 党办、校办分别负责党委会(常委会)和校务会议(或校长办公会议)议题收集整理工作,了解并向会议主持人报告会议准备情况,提前通知与会人员,同时送达会议议题、日程和有关材料,与会人员应按照要求做好准备。上述会议都应有专人负责记录,并形成议决通知和会议纪要,按党务、行政分别由书记、校长签发。
第二十二条 凡经会议讨论决定的事情,任何个人无权擅自改变。如有不同意见,允许保留,也可以向上级组织报告,但行动上必须坚决执行,并按照会议的决定对外表态,不得泄露会议内容。
第六章 监督检查
第二十三条 学校党委应对党政班子成员执行本办法的情况进行监督,每年检查一次,检查情况报省委组织部、省委高校工委。
第二十四条 监督检查的基本要求是:
1、党委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在民主生活会上报告个人执行本办法的情况。
2、纪委对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执行本办法的情况定期开展检查,并将结果报告党委。
3、党委定期召开中层干部、党外人士、教职工等座谈会,听取对执行本办法情况的反映。
第二十五条 省委组织部和省委高校工委对高校实施本办法的情况开展督查,并将执行情况作为对领导干部业绩评定、奖励惩处、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之一。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适用于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国家机构以外的组织或个人举办的高校的内部管理体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确定。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由省委组织部和省委高校工委负责解释。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试行。过去有关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按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九条 各高校根据本办法制订相应的实施细则。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中共湖南省委高等学校工作委员会 湖南省教育厅党组
第五篇:山东省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办法(试行)
山东省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对高等学校的领导,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提高高等学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科学决策、民主管理、依法治校的能力和水平,促进我省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我省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高校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具体体现,是保证党对高校领导的有效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领导体制,必须认真贯彻执行。
第三条 高校党委是学校的领导核心,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统一领导学校工作,支持校长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校长是学校行政主要负责人和法定代表人,在党委领导下,全面负责学校的教学、科研和其他行政工作。
第四条 “党委领导”和“校长负责”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必须全面理解和正确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
第二章 党委的领导职责
第五条 高校党委的领导职责主要是把好方向、抓好大事、出好思路、管好干部,对学校的重大事项做出决策,具体包括:
(一)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重点,加强学校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发挥院(系)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纪律检查工作,负责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贯彻落实。
(三)领导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德育工作和稳定工作;加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四)讨论决定学校改革发展稳定以及教学、科研和其他行政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五)讨论决定学校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检查办法》(试行)的有关规定和干部管理权限,负责干部工作。
(六)按照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的要求,做好人才工作。(七)领导学校工会、共青团、妇委会、学生会等群众组织和教职工代表大会。
(八)做好统一战线工作,对学校内民主党派的基层组织实行政治领导,支持他们按照各自的章程开展活动。
第六条 高校党委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开展工作,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党委书记主持党委全面工作,党委副书记、党委委员按照分工开展工作。
第三章 校长的职权
第七条 校长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依法行使下列职权:
(一)拟订学校发展规划,制定具体规章制度和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二)组织教学活动、科学研究、思想品德教育和安全保卫工作;拟订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方案。
(三)拟订学校内部行政组织机构设置方案;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推荐副校长人选,任免内部行政组织机构负责人。
(四)聘任与解聘教师以及内部其他工作人员;对学生进行学籍管理并实施奖励或者处分。
(五)拟订和执行经费预算方案;管理和保护学校资产,维护学校的合法权益。
(六)代表学校与各级政府、社会各界(企事业单位、个人等)及境外机构签署有关合作协议,接受各种捐赠。
(七)定期向上级和教职工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实行校务公开。第八条 副校长协助校长做好分管的工作。第四章 工作原则及要求
第九条 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要坚持以下原则:(一)集体领导,会议决定。对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等方面的重大事项,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要求,由学校党委(常委)会议讨论,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做出决定。
(二)校长负责,民主监督。在党委领导下,校长全面负责学校的教学、科研和其他行政管理工作。工作中,校长既要全面负责,又要发扬民主,认真听取副校长的意见,广泛听取教职工的意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三)群众参与,科学决策。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等组织和专家教授的作用,建立领导、专家教授、群众相结合的民主决策机制,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决策水平。
(四)依法治校,规范管理。依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学校的规章制度,依法和照章办事。第十条 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关键在于不断提高高校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
(一)高校领导干部要按照社会主义政治家和教育家的要求,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熟悉教育工作,遵循办学规律。
(二)高校领导干部要树立组织观念、大局观念和团结意识。坚持民主集中制,自觉维护党委集体领导和校长的行政领导权威,尊重和支持党委书记、校长的工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尊重、相互支持。
(三)高校领导干部要树立群众观念和以人为本的理念,作风民主,密切联系群众,经常深入教学、科研第一线,尊重教师,爱护学生。
(四)高校领导干部要思想解放,锐意进取,爱岗敬业,勤奋工作,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强化责任意识,把主要精力用在学校管理工作上。
(五)高校领导干部要增强纪律观念。凡经集体讨论决定的事项,任何个人无权擅自改变。如有不同意见,允许保留,也可以向上级组织报告,但行动上必须坚决执行,并以集体决定的口径对外表态,不得泄密。
(六)高校领导干部要加强道德修养,带头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原则,严于律己,勤政廉洁,树立良好形象。
第十一条 高校的党委书记和校长,在贯彻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负有主要责任,要带头坚持原则,把握大局,团结同志,加强修养,共同把学校管好。在学校重大问题上,要经常交流思想,沟通情况,形成共识,保持一致,为其他领导成员做出表率。
第五章 重大事项的决策与实施
第十二条 必须由党委(常委)会讨论决定的重大事项:
(一)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级重要指示和重要任务的意见。(二)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办学方针,整体发展规划,工作计划。(三)学校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德育、宣传、纪检、统战、群团、安全稳定、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的规划和重要的制度措施。
(四)干部的教育、培养、选拔、任免、考核、监督、奖惩、推荐;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规划和意见,老干部工作中的重要问题。
(五)人才队伍建设规划,优秀人才的培养、引进政策,重要人才的调动与安排,重要奖惩措施,进人计划。
(六)学校内部组织机构、重要学科专业的设置及调整;学校基本管理制度和重要规章制度的制定和调整,重大改革方案,涉及教职员工和学生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
(七)学校经费、资产管理办法;财务预决算,预算外大额度资金的借贷、使用。
(八)学校重大基建项目、产业发展计划及政策,国内外重要合作交流事项。
(九)需要党委(常委)会讨论决定的其它事项。
第十三条 高校党委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有关要求选拔任用干部。党委(常委)会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时,无特殊情况,必须有党委书记、校长和三分之二以上的委员(常委)到会。决定行政干部的任免,应听取行政领导的意见。
第十四条 学校重大事项一般按以下程序决策和实施:
(一)充分酝酿,提出议题。需要提交党委(常委)会讨论决定的事项,必须事先进行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进行充分论证,一般由有关领导和有关部门提供论证材料及两个以上的方案或建议。
(二)深入讨论,集体决策。党委(常委)会议讨论决定重大问题时,党委(常委)成员要充分发表意见,明确表态,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做出决定;表决时,赞成票超过应到会委员的半数方为通过。未按程序提出或临时动议的,党委(常委)会原则上不讨论。
(三)明确责任,组织实施。党委集体做出的决定,分别由党委或校长明确责任人,按职责分工组织实施。实施中如需变更、调整原定方案,由责任人提出意见,行政工作经校长同意后,报党委(常委)会讨论决定。
(四)统一思想,加强保障。在重大决策的实施过程中,党委应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广泛宣传发动和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保证党委各项决策的实施。
(五)督促检查,确保落实。党委对会议决定事项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确保任务的顺利完成。
第六章 会议制度和议事规则 第十五条 党委(常委)会
(一)党委会在学校党员(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是学校最高决策机构。设常委的在党委会闭会期间,常委会行使党委会职权。
(二)不设常委会的党委会或党委常委会,必须有半数以上委员到会方能召开。设常委的党委全委会每学期一般召开一次,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委员到会方可召开。非中共党员校长列席党委(常委)会的重要会议。
(三)党委(常委)会由党委书记召集并主持,党委书记不能出席时,可委托副书记主持。会议议题由党委书记汇总有关意见后确定,重要议题要与校长沟通。
第十六条 书记办公会
(一)书记办公会是研究处理党委日常工作的会议,不决定重大问题和重大事项,可根据工作需要召开。
(二)书记办公会议事范围:酝酿需要提交党委(常委)会讨论决定的事项;对党委(常委)会决定事项的组织实施进行协调;交流沟通日常工作情况等。(三)书记办公会由党委书记或受党委书记委托的副书记召集并主持,党委书记、副书记和纪委书记参加;非中共党员校长列席书记办公会的重要会议,其他列席人员由会议主持人根据工作需要确定。
第十七条 校长办公会
(一)校长办公会是研究处理行政日常工作的会议,研究确定由校长负责的教学、科研和其他行政管理工作;研究落实党委(常委)会决定事项的实施意见和措施;酝酿需提交党委(常委)会讨论决定的教学、科研和其他行政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和重要事项的方案。
(二)校长办公会由校长召集并主持,校长不能参加时,由校长委托的副校长召集并主持。校长办公会校长、副校长参加。根据会议研究讨论的内容,党委有关负责人和纪委书记参加,其他列席人员由会议主持人根据工作需要确定。会议议题由校长或受校长委托的副校长确定,重要议题要及时与党委书记沟通。
(三)校长办公会通过的决议,需要党委(常委)会研究的,提交党委(常委)会研究决定;不需要党委(常委)会研究的,按行政内部分工负责组织实施。
第十八条 党政联席会
党政联席会议是党政工作沟通的会议,高校可根据工作需要召开,但不得以党政联席会代替党委(常委)会或校长办公会。
第十九条 召开党委(常委)会、书记办公会、校长办公会、党政联席会,一般应提前两天至两周通知与会人员,同时送达会议议题、日程和有关材料,与会人员应按照要求做好准备。
第二十条 召开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应明确专人做好会议记录,形成会议纪要,按照党务、行政分别由党委书记、校长签发。做好保密、存档工作。
第七章 监督检查与责任追究 第二十一条 高校党委应对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贯彻执行本办法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每年检查一次,检查情况报省委高校工委。
第二十二条 监督检查的基本要求是:
(一)党委组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在民主生活会上报告个人执行本办法的情况。
(二)纪委对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贯彻执行本办法的情况定期检查,并将结果报告党委。
(三)党委定期召开中层干部、党外人士、教职工代表等参加的座谈会,听取对学校领导班子及成员贯彻执行本办法情况的反映。
第二十三条 省委高校工委对高校实施本办法的情况进行督查,列入对高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并作为对领导干部业绩评定、奖励惩处、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之一。
第八章 附 则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适用于国家举办的高校。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由省委高校工委负责解释。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试行。
第二十七条 各高校可根据本办法,结合学校实际,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