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言之美》学案(附答案)
学习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词,了解作者朱光潜
2、理清文章论述思路,学习“举例论证”的方法
3、理解艺术中“无言之美”的含义,培养良好的审美观,提升个人的审美能力。
学习重点:
分析作者所举实例“举例论证”极其与作者观点的联系
学习难点:
理解并把握作者的观点,梳理文章论证思路
一、自主学习
速读课文,读准字音,积累词语,了解作者
二、自我检测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颦()
蛾眉()
寂寥()
谚语()
譬如()
缥缈()
暧暧()
栩栩如生()
信手拈来()
铢两悉称()
2、解释词语
附丽:
信手拈来:
栩栩如生:
铢两悉称:
3、文学常识填空
《无言之美》作者()(1897—1986),现代()家、()家,安徽桐城人。他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也是第一个在中国广泛介绍西方美学的人。主要作品有《
》《
》《西方美学史》等。
三、合作探究(自主/讨论/交流/质疑/展示)
(一)寻读课文
1、把握行文思路
2、明确作者观点:
(二)选读课文
1、作者是如何引出“无言”这一话题的?有什么表达效果?
2、请阅读表现言意关系的语段,用一句话概括言和意之间的关系。
3、作者对文学的定义是怎样的?
4、作者在文中提到了一个尽善尽美的条件,作为以言达意的文学,能否满足这个条件?不能达到这个条件,文学是否还能达到美呢?
5、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证明“无言”也能产生美的?作者在此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6、还运用到什么论证方法?
四、课堂评价
悟读课文
品味下面一段话,说说你品味到“无言之美”的例子。
拿美术来表现思想和情感,与其尽量流露,不如稍有含蓄;与其吐肚子把一切都说出来,不如留一大部分让欣赏者自己去领会。因为在欣赏者的头脑里所产生的印象和美感,有含蓄比较尽量流露的还要更加深刻。
五、本节课学习的交流与反思
《无言之美》学案参考答案
二、自我检测
1.字音
颦(pín)蛾眉(é)
寂寥(liáo)
谚语(yàn)
譬如(pì)
缥缈(piāo
miǎo)
暧暧(ài)
栩栩如生(xǔ)
信手拈来(niān)
铢两悉称(chèn)
2.词语解释
附丽:附着,依附。
信手拈来:随手拿来。多指写文章时能自由纯熟地选用词语或应用典故,用不着怎么思考。
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铢两悉称:形容两方面轻重相当或优劣相等。铢两,比喻微小之处。
3.文学常识
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安徽桐城人。朱光潜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也是第一个在中国广泛介绍西方美学的人。主要作品有《文艺心理学》《谈美》《西方美学史》等。
三、合作探究
(一)寻读课文
1.把握行文思路:
先由孔子的话引出“无言”这个话题;
再以文学、音乐、雕塑等艺术品为例,具体分析它们所表现出来的“无言之美”
最后归纳自己的观点:言越少,美感越大越深越真切
2.明确作者观点:言越少,美感越大越深越真切
(二)选读课文
1.作者是如何引出“无言”这一话题的?有什么表达效果?
作者首先从孔子与子贡的对话引出“无言”的话题;
吸引读者阅读兴趣;作为事实论据支持中心论点
2.请阅读表现言意关系的语段,用一句话概括言和意之间的关系。
明确:用一句话概括言与意的关系,即“言不尽意”。
3.作者对文学的定义是怎样的?
明确:所谓文学,就是以言达意的一种美术。
4.作者在文中提到了一个尽善尽美的条件,作为以言达意的文学,能否满足这个条件?不能达到这个条件,文学是否还能达到美呢?
明确:“文字语言固然不能完全传达情绪意旨”,因此难以满足“尽善尽美”的条件。但文学依然有“美”的境界,因为作者认为对于表达全部意旨,不仅是文学,“一切美术作品也都是这样,尽量表现,非唯不能,而且不必”,意思是意志不能也无必要全部清楚地用言语表现出来,就算言语不能表现所有意志也能达到美。
4.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证明“无言”也能产生美的?作者在此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明确:作者一共从四种艺术入手,运用了举例论证,论证了“无言”也能产生美。
以“言尽一切”的相片与“言及部分”的图画相比,图画之美证明了无言之美;
以文学作品的含蓄之美凸显无言之美;
从音乐中的“无声胜有声”论证无言之美;
从雕刻艺术的含蓄不流露来论述无言之美。
5.道理论证:引用孔子的话,说明“无言”的重要性。
对比论证:以摄影家与美术家的创作进行对比,说明“和自然逼真”不如留白之美。
四、课堂评价
悟读课文
品味下面一段话,说说你品味到“无言之美”的例子。
拿美术来表现思想和情感,与其尽量流露,不如稍有含蓄;与其吐肚子把一切都说出来,不如留一大部分让欣赏者自己去领会。因为在欣赏者的头脑里所产生的印象和美感,有含蓄比较尽量流露的还要更加深刻。
明确:以课文《孤独之旅》为例,文章以鸭子下蛋结尾,这就给读者留下了足够大的想象空间,鸭下蛋了杜小康可能就要回去了;杜小康也许要抒发自己长大的感慨了。作者不出一言,促使着我们在脑中构造图景,这就是一种“无言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