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理)考点一遍过考点31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之

2021-03-12 21:20: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高考数学(理)考点一遍过考点31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考数学(理)考点一遍过考点31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之》。

(1)以立体几何的定义、公理和定理为出发点,认识和理解空间中线面平行的有关性质与判定定理.理解以下判定定理:

·如果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如果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都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理解以下性质定理,并能够证明:

·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那么经过该直线的任一个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和该直线平行.·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相互平行.·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2)能运用公理、定理和已获得的结论证明一些空间图形的位置关系的简单命题.一、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

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文字语言

平面外的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简记为:线线平行⇒线面平行

图形语言

符号语言

a⊄α,b⊂α,且a∥b⇒a∥α

作用

证明直线与平面平行

2.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文字语言

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则过这条直线的任一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与该直线平行.简记为:线面平行⇒线线平行

图形语言

符号语言

作用

①作为证明线线平行的依据.

②作为画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的依据.二、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

1.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文字语言

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简记为:线面平行⇒面面平行

图形语言

符号语言

a⊂β,b⊂β,a∥α,b∥α⇒α∥β

作用

证明两个平面平行

2.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文字语言

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简记为:面面平行⇒线线平行

图形语言

符号语言

作用

证明线线平行

3.平行问题的转化关系

三、常用结论(熟记)

1.如果两个平面平行,其中一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2.如果两个平行平面中有一个平面垂直于一条直线,那么另一个平面也垂直于这条直线.

3.夹在两个平行平面间的平行线段长度相等.

4.经过平面外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与已知平面平行.

5.两条直线被三个平行平面所截,截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6.如果两个平面分别和第三个平面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平行.

7.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于另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

8.如果两个平面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

考向一

线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

线面平行问题的常见类型及解题策略:

(1)线面平行的基本问题

①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中易忽视的条件.

②结合题意构造图形作出判断.

③举反例否定结论或反证法证明.

(2)线面平行的证明问题

判断或证明线面平行的常用方法有:

①利用线面平行的定义(无公共点);

②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③利用面面平行的性质();

④利用面面平行的性质().(3)线面平行的探索性问题

①对命题条件的探索常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a.先猜后证,即先观察与尝试,给出条件再证明;

b.先通过命题成立的必要条件探索出命题成立的条件,再证明其充分性;

c.把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探索命题成立的条件.

②对命题结论的探索常采用以下方法:

首先假设结论存在,然后在这个假设下进行推理论证,如果通过推理得到了合乎情理的结论就肯定假设,如果得到了矛盾的结果就否定假设.典例1

已知m,n是两条不同直线,α,β,γ是三个不同平面,给出下列命题:

①若m∥α,n∥α,则m∥n;

②若α⊥γ,β⊥γ,则α∥β;

③若m∥α,m∥β,则α∥β;

④若m⊥α,n⊥α,则m∥n.其中正确的有________.(填序号)

【答案】④

1.如图,在正方体中,分别是的中点,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

B.

C.平面

D.平面

典例2

如图,四棱锥中,,,分别为线段,的中点,与交于点,是线段上一点.(1)求证:平面;

(2)求证:平面.学#

(2)如图,连接,∵,分别是,的中点,∴,又∵平面,平面,∴平面.又∵是的中点,是的中点,∴,∵平面,平面,∴平面.又∵,∴平面平面,又∵平面,∴平面.2.如图,在四棱锥中,平面是的中点.(1)求证:平面;

(2)求三棱锥的体积.考向二

面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

判定面面平行的常见策略:

(1)利用定义:即证两个平面没有公共点(不常用).

(2)利用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主要方法).

(3)利用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平面平行(客观题可用).

(4)利用平面平行的传递性,即两个平面同时平行于第三个平面,则这两个平面平行(客观题可用).典例3

如图,直角梯形与梯形全等,其中,且平面,点是的中点.

(1)求证:平面平面;

(2)求平面与平面的距离.

易知,由,得,即,∵平面平面,∴平面与平面间的距离为.

3.如图,四棱柱的底面ABCD是正方形,O是底面中心,⊥底面ABCD,.(1)证明:平面∥平面;

(2)求三棱柱的体积.

1.已知直线和平面,满足,则“”是“”的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平面α与平面β平行的条件可以是

A.α内的一条直线与β平行

B.α内的两条直线与β平行

C.α内的无数条直线与β平行

D.α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分别与β平行

3.平面与△ABC的两边AB,AC分别交于点D,E,且AD︰DB=AE︰EC,如图,则BC与的位置关系是

A.异面

B.相交

C.平行或相交

D.平行

4.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

A.平面内一个三角形各边所在的直线都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B.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

C.若两个平面平行,则位于这两个平面内的直线也互相平行

D.若两个平面平行,则其中一个平面内的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5.如图所示,长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是棱AA1和BB1的中点,过EF的平面EFGH分别交BC和AD于点G,H,则HG与AB的位置关系是

A.平行

B.相交

C.异面

D.平行和异面

6.设是空间中不同的直线,是不同的平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则

B.,则

C.,则

D.,则

7.在长方体中,若经过的平面分别交和于点,则四边形的形状是

A.矩形

B.菱形

C.平行四边形

D.正方形

8.如图,正方体中,分别为棱的中点,则在平面内且与平面平行的直线

A.有无数条

B.有2条

C.有1条

D.不存在9.正方体的棱长为3,点E在上,且,平面α∥平面(平面α是图中的阴影平面),若平面平面,则AF的长为

A.1

B.1.5

C.2

D.3

10.在正方体中,分别是棱的中点,是与的交点,平面与平面相交于,平面与平面相交于,则直线的夹角为

A.

B.

C.

D.

11.如图,直三棱柱中,为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点、、、、分别是边、、、、的中点,动点在四边形的内部运动,并且始终有平面,则动点的轨迹长度为

A.

B.

C.

D.

12.已知点S是正三角形ABC所在平面外一点,点D,E,F分别是SA,SB,SC的中点,则平面DEF与平面ABC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

13.如图,在长方体中,E,F,G,H分别为CC',C'D',D'D,CD的中点,N是BC的中点,点M在四边形EFGH内运动,则M满足          时,有MN//平面B'BDD'.

14.下列四个正方体图形中,为正方体的两个顶点,分别为其所在的棱的中点,能得出平面的图形的序号是

15.如图,已知空间四边形ABCD,E,F,G,H分别是其四边上的点且共面,AC∥平面EFGH,AC=m,BD=n,当EFGH是菱形时,=.16.如图,棱长为2的正方体中,M是棱AA1的中点,过C,M,D1作正方体的截面,则截面的面积是________.17.如图,三棱柱的侧棱⊥底面,E是棱的中点,F是AB的中点,.(1)求证:CF∥平面;

(2)求三棱锥的高.

18.如图,四边形与均为平行四边形,分别是的中点.(1)求证:

平面;

(2)求证:平面平面.19.如图所示,斜三棱柱ABC-A1B1C1中,点D,D1分别为AC,A1C1上的点.(1)当等于何值时,BC1∥平面AB1D1?

(2)若平面BC1D∥平面AB1D1,求的值.20.如图,四边形中,===分别在上,现将四边形沿折起,使.(1)若,在折叠后的线段上是否存在一点,使得平面?若存在,求出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求三棱锥的体积的最大值,并求出此时点到平面的距离.1.(2016浙江理科)已知互相垂直的平面交于直线l.若直线m,n满足

A.m∥l

B.m∥n

C.n⊥l

D.m⊥n

2.(2016新课标全国Ⅱ理科)α,β是两个平面,m,n是两条直线,有下列四个命题:

①如果m⊥n,m⊥α,n∥β,那么α⊥β.②如果m⊥α,n∥α,那么m⊥n.③如果α∥β,mα,那么m∥β.④如果m∥n,α∥β,那么m与α所成的角和n与β所成的角相等.其中正确的命题有

.(填写所有正确命题的编号)

3.(2018江苏节选)在平行六面体中,.

求证:.

4.(2017新课标全国Ⅱ理科节选)如图,四棱锥P−ABCD中,侧面PAD为等边三角形且垂直于底面ABCD,E是PD的中点.

(1)证明:直线平面PAB.5.(2017北京理科节选)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正方形,平面PAD⊥平面ABCD,点M在线段PB上,PD//平面MAC,PA=PD=,AB=4.

(1)求证:M为PB的中点.6.(2016山东理科节选)在如图所示的圆台中,AC是下底面圆O的直径,EF是上底面圆O的直径,FB是圆台的一条母线.(1)已知G,H分别为EC,FB的中点,求证:GH∥平面ABC.7.(2016新课标全国Ⅲ理科节选)如图,四棱锥P−ABCD中,PA⊥底面ABCD,AD∥BC,AB=AD=AC=3,PA=BC=4,M为线段AD上一点,AM=2MD,N为PC的中点.(1)证明MN∥平面PAB.8.(2016四川理科节选)如图,在四棱锥中,AD∥BC,ADC=PAB=90°,BC=CD=AD.E为棱AD的中点,异面直线PA与CD所成的角为90°.

(1)在平面PAB内找一点M,使得直线平面,并说明理由.变式拓展

1.【答案】C

2.【解析】(1)取PB中点M,连接AM,MN.∵MN是△BCP的中位线,∴MN∥BC,且MN=BC.∴三棱锥N−ACD的体积是.#网

3.【解析】(1)由题设知,BB1DD1,∴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又BD⊄平面,⊂平面,∴BD∥平面.∵BC,∴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又⊄平面,⊂平面,【名师点睛】求锥体的体积要充分利用多面体的截面和旋转体的轴截面,将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求解,注意求体积的一些特殊方法——割补法、等体积法.

①割补法:求一些不规则几何体的体积时,常用割补法转化成已知体积公式的几何体进行解决.

②等体积法:应用等体积法的前提是几何体的体积通过已知条件可以得到,利用等体积法可以用来求解几何体的高,特别是在求三棱锥的高时,这一方法回避了通过具体作图得到三棱锥的高,而通过直接计算得到高的数值.

考点冲关

1.【答案】A

【解析】若,由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可得,若,则与可以是异面直线,所以“”是“”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故选A.2.【答案】D

【解析】若两个平面α,β相交,设交线是l,则有α内的直线m与l平行,得到m与平面β平行,从而可得A是不正确的;而B中两条直线可能是平行于交线l的直线,所以也不能判定α与β平行;C中的无数条直线也可能是一组平行于交线l的直线,因此也不能判定α与β平行.由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可得D项是正确的.3.【答案】D

【解析】在中,因为,所以,又平面,平面,所以平面,选D.

4.【答案】C

【解析】如果两个平面平行,则位于这两个平面内的直线可能平行,可能异面.

8.【答案】A

【解析】如图所示,延长D1F交直线DC于点P,连接PE并延长,交DA的延长线于点R,连接RD1,交AA1于Q,则QD1是平面与平面的交线,在平面内,与直线QD1平行的直线有无数条,由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可知,这无数条直线与平面都平行,故答案为A.

9.【答案】A

【解析】因为平面α∥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所以.又,所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所以,所以.10.【答案】D

【解析】如图所示,∵E,F分别是棱的中点,∴EF∥AC,则平面即平面EFCA与平面相交于,即直线m;由CF∥OE,可得CF∥平面OD1E,故平面与平面相交于n时,必有n∥CF,即m//n,则直线的夹角为0.11.【答案】A

【解析】因为AC,所以平面.取中点N,因为,所以平面,从而平面平面,即动点的轨迹为线段HF,因此长度为4,选A.

12.【答案】平行

13.【答案】M在线段FH上移动

【解析】当M在线段FH上移动时,有MH//DD'.而HN//BD,∴平面MNH//平面B'BDD'.又MN⊂平面MNH,∴MN//平面B'BDD'.14.【答案】①④

【解析】对于①,该正方体的对角面平面得出平面;

对于②,直线与平面不平行;

对于③,直线与平面不平行;

对于④,直线与平面内的直线平行.15.【答案】

【解析】∵AC∥平面EFGH,AC⊂平面ABC,平面ABC∩平面EFGH=EF,∴AC∥EF.∴.①

由四边形EFGH是菱形知EH∥FG,EH⊄平面BCD,FG⊂平面BCD,∴EH∥平面BCD.

而EH⊂平面ABD,平面ABD∩平面BCD=BD,∴EH∥BD,∴.②

由①②得.又EF=EH,AC=m,BD=n,所以.学#

16.【答案】

17.【解析】(1)如图,取的中点G,连接EG,FG.

(2)∵三棱柱的侧棱⊥底面ABC,∴⊥平面ABC.

∵AC⊂平面ABC,∴,∵,∴,∵平面平面,∴AC⊥平面,∵平面,∴,18.【解析】(1)连接,则必过与的交点,连接,则为的中位线,所以,#网

又平面平面,所以平面.(2)因为分别为平行四边形的边的中点,所以,又平面平面,所以平面.又为中点,所以为的中位线,所以,又平面平面,所以平面,又与为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所以平面平面.【名师点睛】在立体几何中,常见的平行关系有线线平行、线面平行和面面平行,这三种平行关系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并且可以相互转化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灵活运用平行关系的判定定理.(1)应用判定定理证明线面平行的步骤:

上面的第一步“找”是证题的关键,其常用方法有:利用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2)利用判定定理证明两个平面平行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在一个平面内找出两条相交直线;

第二步:证明这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第三步:利用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得出结论.

19.【解析】(1)如图所示,取D1为线段A1C1的中点,此时=1.(2)由平面BC1D∥平面AB1D1,且平面A1BC1∩平面BC1D=BC1,平面A1BC1∩平面AB1D1=D1O,得BC1∥D1O,∴.又平面AB1D1∩平面ACC1A1=AD1,平面BDC1∩平面ACC1A1=DC1,∴AD1∥DC1,∴AD=D1C1,DC=A1D1,∴=1.20.【解析】(1)线段上存在一点,使得平面,此时.在中,由余弦定理得===,学@

∴=,==,设点到平面的距离为,由于,即=,∴=,即点到平面的距离为.直通高考

1.【答案】C

【解析】由题意知,.故选C.

【思路点睛】解决这类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问题,也可借助长方体(或正方体),能形象直观地看出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

2.【答案】②③④

【名师点睛】求解本题时应注意在空间中考虑线面位置关系.3.【解析】在平行六面体ABCD-A1B1C1D1中,AB∥A1B1.

因为AB平面A1B1C,A1B1平面A1B1C,所以AB∥平面A1B1C.

4.【解析】(1)取的中点,连接,.

因为是的中点,所以∥,由得∥,又,所以,即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所以∥.

又平面,平面,故平面.

5.【解析】(1)如图,设交点为,连接.因为平面,平面平面,所以.因为四边形是正方形,所以为的中点,所以为的中点.6.【解析】(1)设的中点为,连接,7.【解析】(1)由已知得.取的中点,连接,由为中点知,.

又,故,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于是.因为平面,平面,所以平面.

8.【解析】(1)在梯形ABCD中,AB与CD不平行.如图,延长AB,DC,相交于点M(M∈平面PAB),点M即为所求的一个点.

下载高考数学(理)考点一遍过考点31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之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考数学(理)考点一遍过考点31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考数学(理)考点一遍过考点34 直线与方程-之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结合具体图形,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2)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掌握过两点的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3)掌握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点斜式、两点式及一般式),......

    2013高考数学分类汇总 考点35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定稿]

    考点35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1.(2013·浙江高考理科·T20)如图,在四面体A-BCD中,AD⊥平面BCD,BC⊥CD,AD=2,BD=是AD的中点,P是BM的中点,点Q在线段AC上,且AQ=3QC.......

    2.2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 教案2

    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一)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定义. 2.直线和平面的三种位置关系及相应的图形画法与记法. 3.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 (二)能力训......

    高考化学考点一遍过考点07 突破NA

    一、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转换与计算1.已知物质的质量求物质所含的粒子数目此类题型可采用以下解题思路求解物质所含的目标粒子数目:可应用N=·NA来计算。(1)若物质为纯净物,可先求......

    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定理说课稿

    直线与平面平行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人教版数学必修二第二章第二节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主要学习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以及初步应用。它与前面所学习的平面几......

    高考数学(理)考点一遍过考点52 几何概型-之

    (1)了解随机数的意义,能运用模拟方法估计概率.(2)了解几何概型的意义.一、几何概型1.几何概型的概念如果每个事件发生的概率只与构成该事件区域的长度(面积或体积)成比例,则称这样......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质(第一课时)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学习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定义,判定定理以及初步应用。其中,线面平行的定义是线面平行最基本的判定方法和性质,它是探究线面平行判定定理的基础,线面平行的判......

    2.2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2)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发现的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观察图形,借助已有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