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地税局财政厅国土资源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税收管理工作的通知(豫地税发[2008]第89号)

时间:2019-05-13 21:43: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河南省地税局财政厅国土资源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税收管理工作的通知(豫地税发[2008]第89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河南省地税局财政厅国土资源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税收管理工作的通知(豫地税发[2008]第89号)》。

第一篇:河南省地税局财政厅国土资源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税收管理工作的通知(豫地税发[2008]第89号)

河南省地方税务局河南省财政厅河南省国土资源厅

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税收管理工作的通知

豫地税发[2008]第89号

各省辖市地方税务局、省直属税务分局、省直属小浪底税务分局,巩义市、项城市、永城市、固始县、邓州市、中牟县地方税务局,各省辖市财政局,各省辖市国土资源局: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税务总局 财政部 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税收管理工作的通知》(国税发〔2008〕14号)精神,强化土地税收征管力度,促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提高土地管理和土地税收征管工作水平,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开展土地占用情况和土地税收缴纳情况的清查工作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暂行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等税收法规,堵塞税收征管漏洞,防止税款流失,进一步发挥部门协作与齐抓共管的优势,各级地税部门、负责征收契税等的财政部门(以下称财税部门)和国土资源部门要密切合作,共同组织开展对纳税人土地占用情况及土地税收缴纳情况的清查工作。通过清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当前土地占用及土地税收征管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依法征税,强化征管,确保土地税收政策的贯彻落实到位。

(一)各级财税部门要主动联系国土资源部门共同研究制定清查工作的组织和实施方案。各级财税部门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清查范围,重点清查城乡结合部、占地面积大和用地情况不清楚的单位以及新纳入城镇土地使用税征税范围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同时以贯彻国务院修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为契机,与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联合对在籍建设用地耕地占用税缴纳情况进行清查,认真填写《河南省耕地占用税台账》,对已纳入税源管理的纳税人,重点检查其是否如实申报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土 1

地增值税、耕地占用税和契税及其他地方税费;对未纳入税源管理的纳税人,全面澄清其占地情况,依法查补其应缴的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耕地占用税、契税及其他地方税费。

(二)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加快土地登记进度,扩大登记覆盖面,推进城镇地籍调查和变更登记工作。对于已开展城镇地籍调查和变更登记且资料完整的地区,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及时将土地登记信息及相关资料提供给同级财税部门,财税部门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料,进行数据比对,确定纳税人申报纳税的土地面积与土地登记资料记载面积及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是否一致,以进一步核实税源。对于调查和登记资料不完整的地区,国土资源部门要组织开展地籍调查和变更登记工作,提供在籍建设用地的档案及农用地转用审批文件。

(三)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积极配合财税部门做好土地税收清查的技术、数据、资料等支持工作,根据本地条件,充分利用各种有效的科技手段,组织有资质的单位开展地籍调查工作。各级财税部门要及时将国土资源部门的地籍调查结果应用到土地税收清查工作中,对清查中发现的纳税人实际占用土地面积与地籍调查结果不一致的,财税部门按照纳税人实际占用面积征收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耕地占用税。

二、加强部门协作,进一步做好信息交换与共享工作

各级财税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土地税收和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通过情况通报、联合办公、联席会议等多种形式沟通情况,加强部门间的协作配合,做好信息交换与共享工作。

(一)各级财税和国土资源部门要细化信息交换的内容,因地制宜地开展信息交换和共享工作,真正实现准确及时地信息共享。在开发税收征管和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工作中,要充分考虑信息共享工作的需要,按照国家统一的数据标准尽可能统一数据项目和数据口径,确保数据共享工作在信息化的基础上有效实施。在采集有关数据指标时,要尽可能根据双方的工作需要,一并采集相关内容,切实做好信息交换和共享工作。

(二)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应配合财税部门,根据土地税收征管的具体需求,将每宗土地的权利人名称、土地权属状况等土地登记信息提供给同级财税部门。国土资源部门提供的土地登记资料仅用于征税之目的,各级财税部门要按照有关规定予以保密。

国土资源部门应将建设用地供地批准文件(涉密的除外)及时抄送征收耕地占用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同级财税部门;在通知单位或个人办理供地手续时,应同时通知征收耕地占用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同级财税部门。

市、县国土资源部门要及时更新基准地价,保证当地基准地价的现势性,并定期将更新的基准地价等地价信息提供给财税部门,以满足土地税收征管的需要。各级财税部门要将国土资源部门提供的基准地价等地价信息数据充分应用到土地税收的征管工作中。

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和财税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对评估中介机构及其评估人员涉税土地评估的管理。

(三)各级财税部门要充分利用土地资料,建立健全土地税收税源登记档案和税源数据库,把信息交换、清查工作与日常征收管理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制定土地涉税信息资料综合管理办法,建立土地税源档案,将通过各种渠道取得的纳税人应税土地信息进行整合并开展比对分析,查找漏征漏管的土地,分析征管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办法,并进一步规范土地税收的征收管理办法,做到应收尽收。

各级财税部门在征管工作中,如发现纳税人没有办理用地手续或未进行土地登记的,应及时将有关信息告知当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以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加强土地管理。

三、搞好协调沟通,认真开展协同控管工作

各级财税部门与国土资源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创造条件,在土地登记、审批场所设立税收征收窗口,继续严格执行“先税后证”的规定,共同做好土地税收的源泉控管和税款征缴工作。

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办理土地登记时,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的规定,在纳税人出具完税(或减免税)凭证后,再办理土地登记手续;对于未出具完税(或减免税)凭证的,不予办理相关的手续。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发放建设用地供地批准文件之前,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的要求,要求申请人提供耕地占用税完税或免税凭证,凡不能提供的,不予发放。在办理手续后,应将完税(或减免税)凭证的一联与有关资料一并归档备查。

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进行用地情况检查和查处土地违法案件中,发现擅自转让(受让)土地的,涉及未提供相关土地土地增值税和耕地占用税等完税(或减免税)凭证的,应将有关情况及时通报地方财税部门。

国土资源部门配合土地税收管理增加的支出,各地财政部门要按照国税发〔2005〕111号文件的有关规定给与经费支持。

各级财税部门和国土资源部门要从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大局出发,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配合、主动协商,共同研究制定落实本通知各项要求的办法和工作措施,做好部门配合的组织和落实工作,建立部门协作配合的长效机制,强化土地税收的征收管理。

二○○八年五月二十三日

第二篇: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进一步规范探矿权出让管理的通知

豫国土资发〔2006〕118号

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进一步规范探矿权出让管理的通知 各省辖市国土资源局:

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探矿权采矿权实行有偿出让的通知》(豫政办发〔2003〕109号)及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探矿权有偿出让实施办法(暂行)》(豫国土资发〔2004〕73号)下发以来,全省探矿权出让工作公开、公平、规范、有序进行,取得了积极效果。按照《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国发〔2005〕28号)、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规范矿业权出让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12号)和《河南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决定的意见》(豫政〔2006〕51号)的要求,为了进一步规范探矿权出让管理工作,现就完善探矿权出让管理工作的有关事项补充通知如下。

一、严格勘查登记审批权限

按照颁发勘查许可证的法定权限,探矿权出让由国土资源部和省国土资源厅负责,依法办理。

(一)国土资源部勘查登记审批权限为:

1.石油、烃类天然气、煤成(层)气、放射性矿产勘查; 2.煤炭勘查区块面积大于30平方公里(含)的勘查项目;

3.钨、锡、锑、稀土矿产勘查投资大于500万元人民币(含),或勘查区块面积大于15平方公里(含)的勘查项目;

4.油页岩、金、银、铂、锰、铬、钴、铁、铜、铅、锌、铝、镍、钼、磷、钾、锶、铌、钽矿产勘查投资大于500万元人民币(含)的勘查项目;

5.海域(含内水)、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矿产勘查。

(二)省国土资源厅勘查登记审批权限为:国土资源部上述勘查登记审批权限之外的勘查项目。

(三)外商投资勘查矿产资源,应符合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的有关规定,与对内资勘查规定的发证权限相同。

在此之前省国土资源厅已经颁发的勘查许可证,凡与本通知不符的,在办理延续、转让、变更时,探矿权人直接向国土资源部申请办理。

二、继续全面实行探矿权有偿出让

探矿权有偿出让的范围为:新设立的探矿权;无偿取得的探矿权需办理延续、变更、保留登记的;无偿取得的探矿权需办理转让的;无偿取得的探矿权需要重新换证的;按非矿产地已有偿取得的探矿权在我厅已公布的919处矿产地的。

三、探矿权的出让方式

探矿权的有偿出让除国家另有规定外,采用招标拍卖挂牌方式或协议方式进行。

(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协议方式出让探矿权。除此之外,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探矿权。

1.国务院或省政府批准的为重点建设项目提供配套资源的矿产地; 2.已设采矿权需要整合或利用原有生产系统扩大勘查开采范围的毗邻区域; 3.国家出资为危机矿山寻找接替资源的找矿项目。

协议出让探矿权,必须通过集体会审,从严掌握。协议出让的探矿权价款不得低于类似条件下的市场价。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直接出让采矿权,不再设探矿权。1.石灰岩(建筑石料用)、砂岩(砖瓦用)、天然石英砂(建筑、砖瓦用)、粘土(砖瓦用)、页岩(砖瓦用);

2.探矿权灭失且矿产勘查工作程度已经达到详查(含)以上程度的矿产地; 3.采矿权灭失或以往有过采矿活动,经核实存在可供开采矿产储量的区域或有经济价值矿产资源的矿产地;

4.零星分散矿产资源;

5.经储量简测可直接进行采矿的地表矿。

(三)已进行过矿产勘查或有过采矿活动等类似情况的区域,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在受理矿业权申请时,如果同一区域既有探矿权申请也有采矿权申请的,优先设置采矿权。

(四)探矿权的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或协议出让工作由勘查登记管理机关负责管理。探矿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或协议出让必须符合矿产资源规划、地质勘查规划和探矿权设置方案。在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探矿权时,要对探矿权申请人的资质条件进行具体规定。鼓励属地化地勘单位参与探矿权的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工作。

(五)探矿权人申请扩大勘查区范围比照新设探矿权办理。申请扩大的范围确因政策或布局性等原因而不能单独设置探矿权的,按就近配置的原则以协议方式有偿出让探矿权。

四、新立探矿权的出让程序

煤、铝(粘)土矿、钼等矿产由国家、省财政出资勘查;河南省探矿权设置方案中规划的财政出资勘查区,由国家、省财政出资勘查;河南省探矿权设置方案中规划的向社会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区,由省厅委托中介机构或省辖市按省厅要求进行招拍挂出让;河南省探矿权设置方案中规划的禁止设立探矿权区,不再受理社会出资人申请探矿权;河南省探矿权设置方案中规划探矿权设置区和禁止设置探矿权区以外的地质勘查空白区,社会出资人可直接按有关法规规定向勘查登记管理机关申请,按照申请在先原则进行审查,在勘查登记管理机关审查首家探矿权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有两家以上(含两家)申请人申请的范围重叠的,以招拍挂的方式出让该区域探矿权。

五、探矿权价款的评估

(一)非矿产地探矿权价款实行定额收取。在探矿权延续、变更、保留、转让和注销时,未进行过有偿出让的非矿产地探矿权价款暂按以下标准确定:煤、铝、铁、钼矿产3万元/平方公里,其他矿产2.8万元/平方公里。非矿产地探矿权在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时的底价,原则上按上述要求确定。地下水勘查暂不收取探矿权价款。

(二)矿产地的探矿权价款评估,既要合理也要规范。在储量控制区内的,要进行储量核查、评审,尔后按矿产地方法进行探矿权价款评估;在储量控制区以外有工作量的,要进行工作量核查,尔后按矿产地方法进行探矿权价款评估;在储量控制区以外没有或仅有很少工作量,无法按矿产地进行探矿权价款评估时,要说明情况,用粗估法按非矿产地探矿权价款进行评估;所评估矿种与矿产地矿种不一致的,如不属同一层位、也互不影响勘查与采矿时,按评估矿种的地质情况用粗估法按非矿产地探矿权价款的收取标准进行评估;评估矿种与矿产地矿种是共伴生的,按矿产地评估方法进行探矿权价款评估。

(三)已取得的探矿权在详查及详查以上矿产地的,不再进行探矿权价款评估,而直接进行采矿权价款评估。探矿权人必须在勘查许可证有效期内申请办理采矿权,探矿权到期废止,不再延续或保留。

(四)已按非矿产地评估并有偿取得的探矿权或已按非矿产地挂牌出让的探矿权,现查明在矿产地的要重新进行探矿权价款评估;已有偿出让的探矿权,探矿权人申请变更的矿种与矿产地提交报告的矿种一致,必须依据矿产地提交报告的矿种重新进行探矿权价款评估。评估结果高出的部分,由现探矿权人补交多出部分的价款。

(五)招标拍卖挂牌方式或协议方式出让探矿权的价款评估,由省国土资源厅负责委托。其它情形由探矿权人委托勘查单位进行储量核查和评审、委托探矿权评估机构进行探矿权价款评估等。

(六)探矿权评估结果实行备案制。探矿权评估中介机构要依据最新和勘查程度最高的地质资料独立进行评估,选取合理的评估方法和评估参数,并对所搜集的资料准确度、评估方法的选取和评估结果独立承担法律责任。评估结果由探矿权评估中介机构组织专家进行审查,专家审查同意的探矿权评估结果,再报省国土资源厅备案。

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按以上要求,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切实加强领导,维护好我省的矿产资源勘查秩序。

河南省国土资源厅 二00六年八月二十六日

第三篇:福建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土地使用权交易市场的通知

福建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土地使用权交易市场的通知 闽国土资综〔2011〕241号

各市、县(区)国土资源局,平潭综合试验区环境与国土资源局: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土资源部党组《关于国土资源系统开展“两整治一改革”专项行动的通知》(国土资党发[2010]45号)的精神,结合我省工作实际,现就进一步规范土地使用权交易市场通知如下:

一、健全完善土地招拍挂出让制度

各市、县(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把全面推动土地交易市场建设,作为显化国有资产价值,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竞争的土地市场环境,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规范房地产市场,促进廉政建设的重要措施,在全面总结土地招拍挂出让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认真查找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成因及解决办法,进一步完善土地招拍挂制度。

(一)实行不同用途经营性用地差异化的供地方式。对商业、娱乐、高档公寓住宅用地应严格控制供地总量,并按照“价高者得”的原则,主要采取拍卖方式供地;对中小户型、中低价位的普通商品住宅用地可根据房价、户型、面积、企业自有资本、企业信誉、开发业绩(开发面积、房屋质量、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等)、消费者评价、纳税情况和社会责任等多种指标,主要采取综合招标方式供地;对经营性项目用地竞争性不强或申请竞买人数不足两个的,可采取挂牌出让方式供地。

(二)探索改革经营性用地单一的公开出让方式。切实改变过去单一以出让方式有偿供应建设用地的做法,积极探索有利于土地节约高效利用的供地方式。对加油站、工业仓储类项目和其他生产经营周期较短的项目用地,逐步实行租赁制,采取招拍挂方式出租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租赁期限不超过20年。

(三)逐步扩大土地市场化配范围。各地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在坚持经营性用地“招拍挂”出让的基础上,逐步扩大以市场竞争方式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范围。严格控制并逐步缩小划拨方式供地范围,对经营性的交通、能源、水利发电等基础设施(产业)用地,以及城市基础设施和各类社会事业用地中的经营性用地,应逐步纳入有偿使用范围,条件成熟的,可以试行采取“招拍挂”方式出让土地使用权。对不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历史遗留的划拨用地,要按规定逐步转为有偿使用。

(四)积极推行土地使用权网上出让制度。积极推行国有土地使用权网上出让,逐步实现全省各市、县出让人在网上发布出让公告、交易公告、结果公示;竞买人网上报名登记、报价、竞价,有效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办事效率,增强信息透明度,促进公开、公平、公正交易。

二、着力规范土地供应和地价评估行为

各市、县(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着力解决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中违规设置出让条件、擅自调整土地出让条件和土地储备、供应信息不公开、不对称等突出问题,切实加强制度建设,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一)严禁违规设置土地出让条件。除工业项目用地可以设定产业类型、投资规模、投入产出、环保要求、建设标准和竞买人资格等准入条件外,其他经营性项目用地除法律、法规、规章和行政规定另有规定外,在发布土地使用权招拍挂出让或租赁公告时,不得设置竞买人的资格或资质条件;不得以政府纪要和部门文件等方式,为某些特定的开发主体量身定做,设置有违公平竞争的排他条款。对法律、法规、规章和行政规定需要有特定资质条件的,凡符合公告资格条件的,不论何种所有制性质的企业,不论本地或异地企业,一律允许公平竞争,不得差别对待,或实行地方保护主义和歧视政策。

(二)认真执行“净地”出让和出让面积限额制度。经营性用地出让要严格执行“净地”出让的规定,落实好土地产权、补偿安置等经济法律关系,完成必要的“三通一平”前期开发工作。对于城市棚户区(危旧房)改造项目,允许采取有条件“毛地”出让的方式进行供地,但事先应先明确项目规划设计条件、拆迁补偿安置方案等,经充分征求被拆迁人的意见后,再组织招标以确定改造项目建设单位,切实维护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严格执行商品住房用地单宗出让面积规定,不得将两宗以上地块捆绑出让。

(三)进一步明确土地供应方式。按照国家现行政策,政府保障性住房(包括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面向经济适用房对象供应的公共租赁住房),以及《划拨用地目录》中所列的建设项目,其建设用地可实行划拨方式供应。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中建设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的,或城市拆迁改造项目安置房中属于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建设的,也可以实行划拨方式供地。除上述项目用地外,其他项目用地原则上均实行有偿出让或租赁,其中,属于工业、商业、旅游、娱乐、商品住宅等经营性用地,以及同一宗地有两个以上意向用地者的,必须采取“招拍挂”等方式公开出让。

(四)严格执行土地出让最低价制度。土地出让价格不得低于法律、法规、规章和行政规定确定的最低价标准。商业、旅游、娱乐、商品住宅等经营性用地出让底价不得低于同级别、同用途的基准地价的70%(基准地价设有最低价和最高价幅度的,取中间值);基准地价尚未覆盖的区域,不得低于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征地(拆迁)补偿费用以及按照国家规定应当缴纳的有关税费之和。工业用地出让价格不得低于国家规定的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属于我省重点扶持的产业,其土地使用权出让价格可按不低于所在的土地等别相对应的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的70%确定。按照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06]307号文件规定,使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范围外的土地,且土地前期开发由土地使用者自行完成的;或使用未列入耕地后备资源且尚未确定土地使用权(或承包经营权人)的国有沙地、裸土地、裸岩石砾地等国有未利用地的工业项目,在其执行最低价标准后,应于正式签订土地出让合同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由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将建设项目用地及地价确定情况上报省厅备案,再由省厅上报国土资源部备案。

(五)切实规范土地出让价格评估行为。经营性用地出让底价必须按照规定进行专业评估后确定,或者按不低于该地段基准地价的原则经集体研究后确定。地价评估可由市、县(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或者其所属事业单位组织其专业人员进行评估,也可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由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选择并委托具有土地估价资格的中介评估机构进行评估。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土地估价机构执业行为和执业质量的监督检查,省级土地估价行业协会要进一步强化对机构和执业人员的资质审查和管理,按照《福建省国土资源厅转发省土地估价行业协会关于加强土地估价行业管理若干意见的通知》(闽国土资综[2007]85号)的要求,对不遵守土地估价技术规范、粗制滥造、迎合客户不合理要求、严重背离客观地价水平的估价报告等违规评估行为,要予以严肃查处。省级土地估价行业协会要将处理结果通过协会网站或其他形式向社会公告,并记入其信用档案。

三、加强土地二级市场管理

(一)完善划拨土地使用权入市管理制度。未经批准,划拨土地使用权不得改变用途,不得转让、出租、抵押。企业在破产或“退二进三”时,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其国有划拨土地使用权用于商品房住宅开发的,应由政府统一收储并重新组织招拍挂出让,收购方或企业不得擅自与开发单位进行合作开发。除商品住宅用地外,划拨土地使用权人将原低效利用的划拨土地出租或用于商业、旅游、金融、保险、电信、娱乐等经营性项目使用的,应按规定实行有偿使用,补办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或租赁手续,并通过评估后补交出让金或租金。

(二)加强出让土地使用权的入市管理。以出让方式取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必须按出让合同的约定付清全部土地使用权出让金,领取国有土地使用证、完成开发建设总投资的25%以上后,方可将受让的全部或部分土地使用权转让。对逾期未缴清土地出让金的单位和个人,不得允许其参加新的土地使用权竞买,不得予以办理土地转让、抵押、出租登记手续。

(三)严格实施土地用途管制。按照“三旧”改造政策用于商业(限于自用)、旅游、金融、保险、电信、娱乐等经营性用途的,应参考土地市场价格并按新的土地用途和土地使用条件评估后,补交土地出让金差价。工业企业自建的行政办公及配套生活设置用地,仅限于企业自用,不得作为商品房进行建设和销售,不得单独办理土地确权发证手续。

(四)防止随意变更土地使用条件。除因城市规划调整和国家政策因素允许修改或调整土地使用条件外,建设项目供地后,不得随意修改或调整变更容积率等土地利用条件。改变容积率等土地使用条件,出让合同或法律、法规、规章和行政规定等明确规定或约定应收回土地使用权的,应当收回土地使用权重新招拍挂出让。各市、县(区)国土资源部门要积极配合规划主管部门,重点加强对商品住宅项目容积率的监管,制止擅自修改调整容积率等土地利用规划条件的违规违法行为。工业用地在出让期限内,允许受让人在符合规划、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前提下增加容积率,对增加的容积率不再增收土地出让价款。

(五)杜绝保障性住房用地变更为经营性用地。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后,不得从事经营性房地产开发,因城市规划调整需要改变的,应由政府收回,但应另选地块作为保障性住房用地。以行政划拨的方式取得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用地的,不得采取补办土地出让手续、补收土地出让金的办法,准许建设单位或承包开发商从事商品住房开发建设与销售。凡经济适用住宅上市转让的,在取得房屋所有权证后未住满5年的或不符合当地政府有关规定的,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不得予以办理土地使用权出让和变更登记手续。

四、进一步规范土地收储管理

(一)实行土地收储与开发机构脱钩。各市、县(区)土地收储机构必须按照国土资源部的要求,与其下设或挂靠的从事土地开发相关业务的机构彻底脱钩。今后,全省各市、县(区)国土资源部门及所属企事业单位,不得直接从事土地一级市场开发,严禁行政管理人员在经营性事业单位或中介机构交叉任职。

(二)健全土地储备和供应计划管理制度。各市、县要认真做好土地储备计划和中长期土地储备规划的编制工作,合理确定土地储备的总量、结构和分布,有计划地开展土地储备工作。要完善土地储备项目的审批和实施程序,加强对土地储备项目的管理和运营。要根据国土资源部《国有建设用地计划编制工作规范》等有关规定,结合小城镇改革、“三旧”改造开展土地供应计划的编制工作,完善土地供应计划的编制、审批和实施程序,发挥土地供应计划在房地产市场调控中的作用。

五、加大土地市场的监管力度

(一)健全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市、县(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按照政府信息公开的要求,及时、准确、完整地将本地的土地储备、土地供应计划和土地出让信息等在部门户网站(中国土地市场网)发布,并在当地的土地有形市场和相关媒体公开,接受社会监督,着力解决土地出让相关信息不公开、不透明、不对称的问题。同时,要建立和完善信息可查询制度,方便群众查阅了解相关宗地土地出让、收储、供应及开发利用等相关信息,让群众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二)加强对各类项目供地的监管。各市、县(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土地出让公告和合同约定内容的适时监管,对市、县(区)发布公告中存在捆绑出让、超用地面积限额、“毛地”出让、超规定开发期限出让土地的,要责令立即撤销公告,调整出让方案重新出让。

(三)认真做好建设用地供应备案工作。市、县(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依托土地市场动态监测和监管系统,及时录入上报各类建设项目供地信息,定期对已供的各类建设项目用地的开竣工、开发建设条件执行等情况进行实地巡查,发现有违法违规问题的,必须及时予以纠正或提请有关部门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四)加强与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和沟通。市、县(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加强与住建、规划、房管、发改、财税、银监、证券等部门的协调,及时将土地收储、土地出让及土地开发利用等相关信息通报有关部门,取得相关部门对工作的理解与支持,共同培育发展土地市场,规范土地市场秩序。要发挥信息正面的宣传导向作用,正确引导合理投资和消费,稳定市场信心,稳定消费者心理预期,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五)严肃查处违规土地交易行为。各级领导干部不得以任何形式插手干预土地出让审批工作,不得以任何方式规避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不得以任何形式减免或返还土地出让金。对国土资源系统工作人员插手土地出让、转让、抵押、资产处置等各个环节涉及土地估价的违法违规行为,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过严肃查处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秩序。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二○一一年九月二十二日

第四篇: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进一步规范采矿权出让管理的通知

河南省国土资源厅

关于进一步规范采矿权出让管理的

通 知

(豫国土资发〔2006〕77号)

各省辖市国土资源局:

为进一步规范采矿权出让管理,按照《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精神和国土资源部《关于规范勘查许可证采矿许可证权限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05〕200号)、《关于进一步规范矿业权出让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12号)的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现就采矿权出让管理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采矿权出让管理权限

按照颁发采矿许可证的法定权限,采矿权出让实行分级管理。省、省辖市和县级国土资源部门的权限分别为:

(一)《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241号,以下简称《办法》)第三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以外的矿产储量规模中型(含)以上的矿产资源、国土资源部《关于规范勘查许可证采矿许可证权限有关问题的通知》授权的矿产资源和矿区范围跨省辖市行政区域的矿产资源,由省国土资源厅组织出让。

(二)《办法》第三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以外的矿产储量规模为小型的矿产资源和矿区范围跨县(市、区)行政区域的矿产资源,由省辖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组织出让。

(三)《办法》第三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以外的矿产储量规模为零星分散的矿产资源和用于普通建筑材料的砂、石、粘土,由县级国土资源(地质矿产)主管部门组织出让。矿产储量规模划分标准依据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00〕133号文印发的《矿产资源储量规模划分标准》和原河南省地质矿产厅豫地文字〔1999〕233号文印发的《河南省小型和零星分散矿储量规模划分标准》(试行)。

二、采矿权有偿出让范围

采矿权有偿出让的范围,按《河南省国土资源厅采矿权有偿出让实施办法(暂行)》界定的范围执行。

探矿权人申请其勘查区块范围内的采矿权,有下列两种情况之一的,需要进行采矿权的有偿出让。

(一)无偿取得探矿权的探矿权人,申请其勘查区块范围内的采矿权;

(二)已设立的探矿权在国家出资勘查形成的矿产地内,未按照矿产地进行探矿权价值评估和价款处置的(在缴纳价款时,可扣减原已缴纳的探矿权价款)。

已取得的采矿权,凡缴纳或处置了采矿权价款的,视为采矿权已有偿出让。

三、新设采矿权出让方式

新设采矿权以招标拍卖挂牌或协议方式出让。

(一)属下列情形的,不再设探矿权,以招标拍卖挂牌的方式出让采矿权

1.《关于进一步规范矿业权出让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12号)附件《矿产勘查开采分类目录》(以下简称《分类目录》,见附件)规定的第三类矿产;

2.《分类目录》规定的第一类、第二类矿产,探矿权灭失、但矿产勘查工作程度已经达到详查(含)以上程度并符合开采设计要求的矿产地;

3.《分类目录》规定的第一类、第二类矿产,采矿权灭失或以往有过采矿活动,经核实存在可供开采矿产储量或有经济价值矿产资源的矿产地;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招标的方式出让采矿权 1.根据法律法规、国家政策规定可以新设采矿权的环境敏感地区和未达到国家规定的环境质量标准地区;

2.共伴生组分多、综合利用技术水平要求高的矿产地; 3.矿产资源规划规定的其他情形。

(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批准允许以协议方式出让采矿权

1.国务院或省政府批准的重点矿产资源开发项目和为国务院或省政府批准的重点建设项目提供配套资源的矿产地;

2.经省人民政府同意,并正式行文报国土资源部批准的大型矿产资源开发项目;

3.因特殊情形不适于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的。协议出让采矿权,必须通过集体会审,从严掌握。

四、采矿权延续变更和转让

(一)已设采矿权,利用原有生产系统扩大开采范围的毗邻区域,按就近配置资源的原则,以协议方式出让,依法划定矿区范围,办理采矿权变更登记。

(二)采矿许可证有效期届满,经储量核查尚有可供开采的矿产资源的,可申请办理采矿权延续登记。

办理采矿权延续登记,采矿权人应在采矿许可证有效期届满30个工作日前,完成资源储量核查及评审备案、采矿权价值评估等工作,向原登记机关提出采矿权延续申请。确因储量核查报告评审、采矿权价值评估等前期工作不能按期完成的,由有关单位出具情况报告,原登记机关可以批准给予最长不超过6个月的一次性临时延续登记。

采矿许可证有效期届满,经核实已无可供开采的矿产资源的,采矿权人应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办理采矿权注销登记手续。否则,采矿许可证自行废止。

(三)无偿取得采矿权因企业合并、分立、与他人合资合作经营、企业改制等原因依法转让的,经采矿权价值评估有偿出让后,方可办理采矿权转让手续。

五、采矿权价值评估与价款缴纳

(一)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采矿权的,由出让人委托具有评估资格的单位进行采矿权价值评估。评估费用从出让的采矿权价款中列支。

协议出让采矿权、扩大矿区范围、采矿权延续和转让的,由协议受让人或采矿权人委托具有评估资格的单位进行采矿权价值评估。评估费用由协议受让人或采矿权人从出让的采矿权价款之外另行支付。

(二)招标拍卖挂牌等竞争方式出让的,采矿权价款由竞价现场确定;协议出让和扩大矿区范围的,采矿权价款不得低于类似条件下的市场价。当年没有竞争方式形成市场价的,以上年出让的价格作为当年市场价的参考价;采矿权延续、转让的,采矿权价款以采矿权价值评估确认(备案)的评估值为准。

煤炭铝土矿资源整合的采矿权价款,按照优惠企业的原则,按采矿权价值评估确认(备案)的评估值缴纳。

(三)采矿权人(竞得人、受让人)应在规定时间内缴纳采矿权价款后,登记机关方可办理采矿登记(变更、延续、转让)手续。采矿权人不按时缴纳采矿权价款的,按《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由登记管理机关责令限期缴纳,并从逾期之日起每日加收2‰的滞纳金;超过15日仍不缴纳的,由原发证机关吊销采矿许可证。

采矿权竞得人(受让人)不在规定时间内缴纳采矿权价款的,取消其采矿权竞得(受让)资格,登记机关不得办理采矿登记手续。

原《河南省国土资源厅采矿权有偿出让实施办法(暂行)》中第六条、第七条、第八条规定的内容,以本通知的规定为准。

附件:矿产勘查开采分类目录

二○○六年五月三十日

附件:

矿产勘查开采分类目录

一、可按申请在先方式出让探矿权类矿产(第一类)地热(火成岩、变质岩区构造裂隙型);锰、铬、钒、铜、铅、锌、铝土矿、镍、钴、钨、锡、铋、钼、汞、锑、镁;铂、钯、钌、锇、铱、铑;金、银;铌、钽、铍、锂、锆、锶、铷、铯;镧、铈、镨、钕、钐、铓、钇、钆、铽、镝、钬、铒、铥、镱、镥;钪、锗、镓、铟、铊、铪、铼、镉、硒、碲;金刚石、自然硫、硫铁矿、钾盐、蓝晶石、石棉、蓝石棉、石榴子石、蛭石、沸石、重晶石、方解石、冰洲石、萤石、宝石、玉石、地下水(火成岩、变质岩区构造裂隙型);二氧化碳气、硫化氢气、氦气、氡气。

二、可按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探矿权类矿产(第二类)煤炭、石煤、油页岩、油砂、天然沥青、地热(沉积地层型);铁;石墨、磷、硼、水晶、刚玉、硅线石、红柱石、硅灰石、钠硝石、滑石、云母、长石、叶腊石、透辉石、透闪石、明矾石、芒硝(含钙芒硝)、石膏(含硬石膏)、毒重石、天然碱、菱镁矿、黄玉、电气石、玛瑙、颜料矿物、石灰岩(其他)、泥灰岩、白垩、含钾岩石、白云岩、石英岩、砂岩(其 他)、天然石英砂(其他)、脉石英、粉石英、天然油石、含钾砂页岩、硅藻土、页岩(其他)、高岭土、陶瓷土、耐火粘土、凹凸棒石粘土、海泡石粘土、伊利石粘土、累托石粘土、膨润土、铁矾土、其他粘土、橄榄岩、蛇纹岩、玄武岩、辉绿岩、安山岩、闪长岩、花岗岩、麦饭石、珍珠岩、黑曜岩、松脂岩、浮石、粗面岩、霞石正长岩、凝灰岩、火山灰、火山渣、大理岩、板岩、片麻岩、角闪岩、泥炭、矿盐(湖盐、岩盐、天然卤水)、镁盐、碘、溴、砷;地下水(沉积地层型)、矿泉水。

三、可按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采矿权类矿产(第三类)石灰岩(建筑石料用)、砂岩(砖瓦用)、天然石英砂(建筑、砖瓦用)、粘土(砖瓦用)、页岩(砖瓦用)。

第五篇:甘肃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的通知

甘肃省国土资源厅

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的通知

甘国土资发[2007]203号

各市、自治州国土资源局: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通知》([2005]48号)文件精神,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加强矿产资源管理,按照国土资源部有关规定和要求,针对我省土地、矿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土地执法专项行动”中清理出的土地违法行为,强化土地、矿产资源监督管理,建立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的长效机制,及时预防、制止和查处国土资源违法违规行为,促进全省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现就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执法监察各项工作制度 执法监察工作的规范化、法制化是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按照国土资源部有关规定和要求,进一步强化执法监察职责,切实加强对市州以下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国土资源部门执行和遵守国土资源管理法律法规情况的监督检查,并逐步形成制度。省厅对过去已下发的甘肃省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七项制度进行了重新修订和完善,现予以印发,请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并结合本地实际修改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当前,要着重建立和完善与纪检监察、公安司法等部门的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关系、协调、配合机制,完善相互衔接的工作程序和制度;切实落实案件查处逐级上报备案和典型案件通报曝光制度;健全违法案件年报、季报统计工作制度,做到专人负责,数据准确,及时上报,并加强有关问题的分析和对策研究;要完善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考核指标体系。省厅将从2008年起,对制度落实情况进行严格考核,规范管理。对违反执法监察制度规定定量要求两次的,除按照制度的规定追究责任外,下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分管领导要向上级国土资源部门作出书面检查;违反执法监察制度规定定量要求三次的,除按照制度的规定追究责任外,下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主要领导要向上级国土资源部门作出书面检查,上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进行通报批评;违反执法监察制度规定定量要求三次以上的,上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追究下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直接人员的责任,并予以通报批评。

二、努力加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机构和专业队伍建设 执法监察机构和专业队伍是执法监察工作的组织保证。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高度重视执法监察机构和专业队伍建设,加快建立健全执法监察机构和专业队伍,按照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事业心强、作风过硬的要求,选配好执法监察干部。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积极主动向政府领导汇报,搞好部门协调工作,努力争取提高执法监察机构或队伍的规格,使之与承担的职能、任务相适应。尚未建立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专业队伍的市、县,国土资源部门的主要领导要亲自出面,把组建队伍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加大力度,争取早日突破。要进一步理顺执法监察机构与专业队伍的关系,已成立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机构和专业队伍的市州、县(市、区)国土资源部门,要建立统一指挥、统一行动、协调一致的执法监察工作机制,执法监察机构与专业队伍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合属办公,减少工作推诿,提高工作效能。在新体制下,要积极试行对执法监察机构和专业队伍负责人的双重管理,下级执法监察机构和专业队伍主要负责人的任免,应征得上一级主管部门的同意。要进一步加强执法监察干部的业务培训,注重提高执法监察人员政治业务素质,坚持文明执法,严格管理,严守纪律,全面提高执法监察工作效率。

三、加强动态巡查,建立防范违法机制

动态巡查是及时发现和制止违法、将违法行为消灭在始发状态的有效手段。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尽快完善动态巡查责任制考核指标体系,以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矿产资源为重点,对违法占地高发区域和矿业开发集中地区,坚持开展经常性的动态执法巡查。对巡查中发现的违法行为要及时制止和纠正,对重大违法问题要及时向上级国土资源部门报告。要积极利用卫星遥感监测成果开展土地和矿产资源执法检查工作,充分发挥卫片执法检查的监督和预防作用。要建立起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内部既协调配合又监督制约的防范违法机制,各业务环节要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把关,健全内部会审制度,加强整个部门履行执法监察职责的整体功能。要继续开展创建执法模范县活动。强化服务意识,寓执法于服务之中。要高度重视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和警示作用,通过正面宣传和对典型案件的公开曝光,提高全社会保护国土资源的法律意识。

四、切实加大国土资源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

对违法案件的查处始终是执法监察工作的首要任务。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大执法监察力度,严肃查处国土资源违法行为。要严格执行国土资源部制定颁布的《查处土地违法行为立案标准》和《甘肃省土地违法案件受理及移送办法》,凡属立案标准范围内的违法行为,必须及时立案。各级国土资源部门的一把手是案件查处的第一责任人,要认真履行职责,高度重视国土违法案件查处工作,把案件查处作为评价一个地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列入全年工作目标考核内容进行严格考核。各市州国土资源行政部门每内至少要直接立案查处1-3宗典型违法案件,同时要结合本地实际制订县市区案件查处考核标准。省厅对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其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违反国土资源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将依据有关规定直接立案查处,对大案要案要公开曝光。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建立和完善案件查处工作督办制度和突发、重大违法行为的案件查处快速反应机制,明确工作责任和程序、时限要求,并将案件挂牌督办落实情况列入年终目标考核,确保违法案件及时调查处理并反馈结果。要认真贯彻监察部、国土资源部《关于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行政处分暂行办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土地、矿产资源犯罪问题的司法解释,按照“既查事又查人”的原则,坚决追究违法违纪者的责任。

五、着力提高执法监察工作的保障能力

执法监察具有外业工作的性质,专业性较强,风险性较大,必要的物质条件是依法履行职责的有力保障。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结合执法监察工作特点,为执法监察队伍配备必需的交通和通讯工具以及有关办案设备,充分保障执法监察所必需的工作经费。省厅已经争取省财政厅批准为各市州配备了一辆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专用车。各市州国土资源局也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支持,努力解决基层国土资源部门执法监察工作所必需的交通工具、办案设备、工作经费等问题。

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本《通知》精神,抓紧制订具体贯彻意见,并将贯彻执行情况定期向省国土资源厅报告。省国土资源厅要责成执法监察局对各地落实《通知》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予通报。

附件:

1、甘肃省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报告制度

2、甘肃省国土资源违法行为举报制度

3、甘肃省国土资源分级巡回检查制度

4、甘肃省国土资源违法重大案件会审制度

5、甘肃省国土资源违法案件督办制度

6、甘肃省国土资源执法监察过错责任追究制度

7、甘肃省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考核制度

二○○七年十二月五日

甘肃省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报告制度

全省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实行执法监察工作情况报告制度。同时定期对违法案件进行统计分析,并对违法案件查处工作上报备案。

一、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每年12月20日前向上一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书面报送本执法监察工作总结报告和下一工作设想。重要情况和重大问题实行实时报告制度。

二、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对上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交办的执法监察事项,应当在规定期限内报告办理结果,不能按时完成的,应书面说明原因和办结时间。

三、执法监察人员依职权或领导指定承办具体案件,并将办理结果及时向领导报告,不得私自办案。

四、执法监察工作中遇到有重大行政干预或其他阻力难以查处时,应当及时向上一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汇报,特殊情况也可以越级向上报告,请求上级主管部门直接查处。

五、上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对下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请示报告的有关执法监察事项,应在15日内予以答复,逾期视为同意。

六、执法监察工作中出现的重大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以及工作中的新经验,应及时报告上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

七、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在每季度末20日前,将本季度本性政区域内违法用地情况及重大违法案件查办情况形成专题报告报上一级主管部门,为上级机关和领导提供决策依据。

八、重大违法案件实行上报备案制度。有重大影响、违法性质恶劣、情节严重的违法案件,立案后一周内,将立案审批表分级上报省厅;结案后两周内,将违法案件结案报告、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处分建议书、行政处分决定书、犯罪案件移送书等分级上报省厅。

九、《国土资源违法案件及查处情况统计表》要明确专人统计、填写,全年定期上报四次;报表于每年11月30日前上报,报表要付带有本地区违法案件的特点、典型案例、产生原因及发展趋势等分析报告。

十、上报的违法案件和统计报表应实事求是,不得瞒报、漏报;分析要有根有据,不得随意夸大或缩小问题。

对统计不符合要求,错误较多的,上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可退回,并责成重新统计上报。对弄虚作假,故意瞒报、漏报、错报违法案件和执法监察事项的,应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甘肃省国土资源违法行为举报制度

一、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对违反国土资源管理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提出检举和控告。

二、检举和控告国土资源违法行为可采取书信、走访、电话、电子邮箱等形式。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该公开设立举报箱,公布举报电话和电子邮件信箱,并明确专人负责接待处理群众举报事项。

三、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法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对举报人的姓名、住址、单位等基本情况予以保密。

四、群众举报国土资源违法行为,应当首先向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举报的内容应实事求是,情况明了。举报重大违法行为经查证属实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可以给予第一举报人适当奖励。

五、信访工作人员对举报事项应认真登记,并提出拟办意见。信访工作人员不得私自隐瞒举报事项,不得对举报事项的处理推诿扯皮。

六、对群众举报的违法行为按《信访条例》及其他有关信访规定办理。经初步调查确属国土资源违法行为的,国土资源信访部门应移送执法监察机构立案依法查处。

甘肃省国土资源分级巡回检查制度

一、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认真开展国土资源巡回检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制止、处理。

二、市、县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巡回检查工作应划分工作责任区,定岗、定人、定责,包干进行。

三、省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全省性巡回检查每年不少于1次;市(州)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对县(市、区)的巡回检查每年不少于2次;县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对乡镇的巡回检查每季不少于1次;乡镇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人员对责任区的巡回检查每月不少于1次。对重点市(州)、县(市、区)、乡(镇)及违法案件高发区要坚持不定期经常巡查。

四、上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巡回检查可抽调下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人员参加;也可以组织下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之间交叉互查。

五、巡回检查应当认真、负责,注重质量。巡查人员应认真做好巡查登记,如实记录巡回检查的时间、人员、区域、被检建设项目用地情况、以及巡回检查发现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等。市、县两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巡回检查,应在检查后30日内,将巡查报告及处理情况报上一级国土资源部门备案。

六、因巡回检查措施不到位,巡回检查不力,致使漏查、隐瞒或徇私舞弊,对发现的违法行为隐瞒不报、压案不查的,追究巡查人员及责任区负责人员的责任。

甘肃省国土资源违法重大案件会审制度

一、为客观、公正查处国土资源违法案件,切实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实行国土资源违法重大案件会商审议。

二、会审在调查人员已查清案件主要事实并形成调查报告的基础上进行。

三、下列案件应当会审:

(一)情节严重,影响较大,或造成严重后果,依法可能给予较重行政处罚的案件,以及涉及对有关责任人提出行政处分建议的案件。

(二)违法行为可能构成犯罪,将要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

(三)经行政复议,被上级行政机关撤销或责令重新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案件。

(四)经行政诉讼,被人民法院撤销或责令重新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案件。

(五)经听证程序,需要对原拟定行政处罚决定作出原则性修改的案件。

(六)情节复杂,调查人员及经办部门对违法主体、违法性质、适用法律等认定存在较大争议的案件。

(七)领导认为其他需要会审的案件。

四、会审由国土资源象征主管部门的有关负责人主持,内部相关职能机构负责人、案件调查人员参加。会审实行领导负责制。

五、会审应当制作笔录,由参加人员签字。审议中的不同意见应当如实记入笔录,并将笔录归入案卷。

六、对会审案件争议较大难以达成较一致意见,并有可能产生严重后果的,应征求上一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意见后再行会审。

甘肃省国土资源违法案件督办制度

一、为确保国土资源管理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依法、准确、及时查处国土资源违法案件,上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对有关案件实行督办。

二、下列违法案件实行督办:

(一)上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巡回检查发现的国土资源违法案件。

(二)上级机关交办的违法案件,下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在规定的期限内无正当理由久拖不处的。

(三)地方人民政府或其领导涉嫌国土资源违法的案件。

(四)下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工作人员涉嫌国土资源违法的案件。

(五)群众反响大,下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无故不予处理的案件。

(六)上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认为需要督办的其他违法案件。

三、上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督办国土资源违法案件以《查处令》、《国土资源违法案件查处督办通知书》或派员督办等形式进行。

四、下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督办通知或上级派员督办之日起30日内调查结束此督办的个案(上级明确规定办结时间的,从其规定),并提出处理意见报督办部门同意后执行。

案情重大、情况复杂或有其它正当理由在规定期限内不能办结的督办案件,下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以书面形式向督办部门申请延期,申请延期的期限一般不得超过30日。

五、下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对上级督办的个案,无正当理由不能按时办结的,本内不得被评为执法监察工作先进单位。

六、上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督办的个案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而有关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为给予行政处罚的,或者在规定的期限内,无正当理由,不能依法办结的,由督办部门直接给予行政处罚,并同时给予下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主要领导及直接责任人员行政处分。

甘肃省国土资源执法监察过错责任追究制度

一、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人员在实施执法监察过程中因过错致使当事人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或使正常执法监察工作受到影响的,应当予以纠正、赔偿损失,并追究有关执法监察人员的过错责任。

二、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人员有下列过错之一的,追究其过错责任:

(一)违法实施罚款、没收或拆除建筑物和其他设施等行政处罚的;

(二)对举报、巡回检查发现或上级交办的违法案件,应当受理并给予处罚而不予受理或不予处罚的;

(三)违反国土资源违法行为举报制度,对应当保护的举报人不予保护,并泄漏其有关情况,致使举报人遭受打击报复的;

(四)违反国土资源违法行为举报制度,私自隐瞒举报的违法事实,处理举报事项推诿扯皮、拖延不办的;

(五)违反巡回检查制度,有重大过失,致使巡查漏查,或徇私舞弊,对巡查发现的违法行为隐瞒不报、压案不查的;

(六)违反案件统计分析制度,统计弄虚作假,或故意瞒报、漏报、错报违法案件和执法监察事项的;

(七)其他应追究过错责任的行为。

三、对执法监察人员工作过错,视情节给予下列处理:

(一)批评教育,限期改正;

(二)责令书面检查,通报批评;

(三)调离原工作岗位;

(四)党、政纪处分;

(五)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四、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从轻或免予追究责任:

(一)发生行政过错后主动认错并及时纠正的;

(二)因行政干预等外部原因造成行政执法过错的;

(三)行政执法过错轻微,未造成危害后果的。

五、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从重追究责任:

(一)因以权谋私、索贿、受贿而发生行政执法过错的;

(二)因主观臆断、玩忽职守或故意导致行政执法过错的;

(三)因行政执法过错造成严重后果的。

六、因具体行政执法人为过错造成行政赔偿的,赔偿义务机关应向过错责任人追偿部分或全部赔偿费用。

七、追究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人员的过错责任,给予处理的,按干部管理权限办理,或者依据国土资源管理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甘肃省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考核制度

一、为加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保证执法监察工作各项任务的完成,实行执法监察工作考核制度,由上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对下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进行考核。

二、考核内容:

(一)各项执法监察工作制度贯彻落实情况;

(二)国土资源违法案件查处情况;

(三)创建土地执法模范县(市、区)和创建土地执法模范乡(镇)活动情况;

(四)其他执法监察工作情况。

具体考核标准,省厅另行发文通知。

三、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对执法检查工作人员的德、能、勤、绩综合素质进行考核,其考核结果是上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考核下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执法监察工作的重要依据。

四、考核方法:以量化考核为主(实行百分考核制),平时考核和年终考核相结合。平时考核占总分得30%,年终考核占总分的70%。

五、执法监察工作进行考核,每三年进行一次总评。根据累计总分,评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下载河南省地税局财政厅国土资源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税收管理工作的通知(豫地税发[2008]第89号)word格式文档
下载河南省地税局财政厅国土资源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税收管理工作的通知(豫地税发[2008]第89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