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金融制度风险的外部影响因素
金融制度风险的外部影响因素
1、宏观经济因素
自从我国加入WTO后,我国国内市场开始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原来只针对国内建立的金融制度必然会受到冲击。个别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动荡可能传染、演变为区域性甚至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这是我国市场开放过程中面临的最大外部不确定风险。构成一国金融制度主体的是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国际银行业新发展趋势和加入WTO对我国银行业发展和金融监管形成巨大挑战,四大国有银行的垄断格局将被打破,一些中小金融机构可能面临破产风险。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随着资讯科技的进步和金融全球化迅速发展,国际金融业的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和特征。一是混业经营和银行业的并购使国际金融市场上出现了一批具有超强竞争实力的金融集团。二是金融创新使金融市场的交易机制、交易形式、交易市场的类型更加复杂,不仅使交易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增大,也加大了金融监管的难度。三是金融业电子化、网络化使传统金融业的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发生了革命性变化,改变了原有金融业的竞争方式和竞争格局。领导国际金融业发展趋势、处在潮流前沿的是美欧日特别是美国的金融业。我国银行业目前仍是分业经营、服务手段落后、金融产品单一,对不断涌现的大量新的金融衍生工具仅处于理论上的认知阶段,金融业电子化基础薄弱,加之不良资产问题严重,远远不能适应国际金融业的发展趋势。加入WTO五年后外资银行将被允许全面开展人民币业务,同我国银行展开全方位竞争。竞争的主要领域不会是中国本地银行占优势的传统业务领域,而会更多发生在外资银行具有技术和管理优势的领域,如网上银行、个性化的理财服务、国际金融领域已有的金融创新成果的应用等。目前外资银行为进入中国市场正在资金和人才等方面进行周密部署,但国内金融界对未来形势的严峻性缺乏心理准备。
2、非正式金融对金融安全的影响
非正式金融是指不通过依法设立的金融机构来融通资金的融资活动和用超出现有法律规范的方式来融通资金的融资活动的总和。
1)加大了资金体外循环,造成了金融信号失真。非正式金融活动在其高利率的吸引下, 诱发了大量资金以现金形式流出银行体系, 分流了银行存款。调查显示, 大多数非正式金融交易是以现金方式进行的。现金交易的增加, 不仅相应地增加了货币流通量, 减弱了银行的支付能力, 从而增加了中央银行现金计划执行的难度;而且因其隐秘性而降低了整个国民经济的透明度, 造成金融信号失真、削弱了中央对国民经济的控制能力、降低了社会资金分配效率。另外, 非正式金融的隐藏隐秘性, 使有关部门无法追查其真实的业务状况, 无法准确地掌握放款人的利息收入, 从而造成了部分税收的流失。
2)非正式金融的不规范、高利率、高风险、隐秘性, 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金融秩序, 带来了社会不安定因素。非正式金融交易通常很不规范, 一般都没有合法的法律手续、可靠的信用担保和资产抵押, 缺乏必要的监管机制, 处于比较混乱的自发状态;而且所融通资金的投向具有较大的盲目性, 风险较大。那些负债率高、资信状况差的企业, 在融资后一旦发生经营风险, 即面临倒闭的可能, 必将损害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而且, 用于民间借贷或社会集资等非正式金融交易的资金, 大都是投资者的“养命钱”。一旦这些投资难以收回, 必将纠纷四起, 给社会经济带来很大的不安定因素。一些非国有经济主体为吸收尽可能多的资金, 往往在利率上互相攀比, 导致利率比同期银行利率高出几倍;而且, 由于地区分割, 非正式金融的利率多而杂乱, 这些均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秩序。另外, 民间信贷、社会集资等非正式金融活动没有列入人民银行的管理范围, 也没有约束这些非正式金融活动的明确的法规。在许多地区任其发展,自生自灭, 严重地扰乱了当地金融秩序。尤其是如果大量银行贷款通过非正式金融渠道流向股票市场和期货市场等领域从事投机性炒作, 这不仅会助长中国经济的泡沫化, 而且会给中国经济的未来走势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
第二篇:影响银行信贷安全的外部因素
影响银行信贷安全的外部因素:银企关系
很大取决于金融生态环境,例如宏观经济环境、法制环境、信用环境、市场环境、制度环境等。一.政府行政干预贷款,理论上银行应该是资金配置的主体,但就我国实际情况来看,政府作为资源配置的主体地位并没有淡化,这样就会造成一些项目投资效益不高,加剧信贷风险。二.社会监督体系不健全,企业造假现象时有发生,逃债现象层出不穷,得不到法律和社会的制裁。逃债成本较低,加剧了信贷风险。
三.企业融资结构不合理,融资效率低,对银行形成了资金需求压力,影响银行信贷安全运行。四社会信用缺失的影响。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良好的社会信用是建立和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保证,也是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条件。但是一个时期以来,我国社会信用缺失现象十分严重,并呈蔓延之势,破坏了市场的有序性、公正性和竞争性,已成为我国银行信贷风险的主要诱因。企业的信用缺乏,使得银行对贷款越来越谨慎,甚至“惧贷”,存贷差不断扩大,同时不良资产不断增多
五.信息不对称与商业银行信贷资产安全分析。商业银行与借款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在银行信贷交易中,借款企业是资金的实际使用者,对于资金的实际投资项目的收益和风险、贷款偿还概率、贷款还款意愿、财务状况等情况,处于信息优势地位,而商业银行作为资金的提供者,不能直接参与和彻底监控资金的实际运作,处于信息劣势地位。可能会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商业银行与商业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虽然《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第二十二条中规定了“商业银行应督促授信管理部门与其他商业银行之间就客户调查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建立相互沟通机制。对从其他商业银行获得的授信信息,授信工作人员应该保密,不得用于不正当业务竞争”。但在实际经营活动中,各商业银行都把客户授信、贷款等信息作为重要的商业秘密,不愿意与同行实现信息共享。而借款企业往往利用商业银行之间信息的这种不对称性,在多家银行之间进行谈判与博奕,尽量压低贷款利率,并要求一系列优惠待遇,致使部分银行间恶性竞争,银行贷款利率不能有效全面地覆盖风险,从而增大信贷风险。由于商业银行间信息的高度不对称性,一旦贷款出现风险信号,借款企业不能还款时,各家贷款银行往往从自身利益出发,各自为政,采取简单的资产冻结、处置等资产保全措施,这种各自为政的行为实质上将给银行信贷资产整体上带来更大的损失。商业银行所有者与经营管理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在信息经济学中,一般将信息占有优势的一方称为“代理人”,信息占有劣势的一方称为“委托人”。在两权分离的条件下,商业银行所有者和经营管理者之间,经营管理者处于信息优势地位,是“代理人”,而所有者处于信息劣势地位,是“委托人”。因为银行的经营管理者对于信贷项目的风险与收益、借款人的偿还概率以及自己在信贷工作中的努力程度等具有较完全的信息,而作为商业银行的所有者则处于信息的劣势地位。由于所有者和经营管理者之间天生的利益目标函数不一致,导致商业银行所有者所追求的利益目标函数是保持股东权益的保值与增值,实现股东权益的最大化。而经营管理者更多的是追求自身收入、福利、政绩等自我效用的最大化。正是因为商业银行所有者与经营管理者之间信息的不对称性,特别是目前我国国有银行资产所有权虚置,产权所有者人格的虚有化,所有者对经营管理者有效监督激励机制的缺失,导致银行经营管理者会利用其“代理人”的信息优势谋取自身效用的最大化,出现商业银行“内部人控制”的特殊现象。但当二者利益存在冲突时,还将出现代理人损害委托人利益的情况,影响银行信贷资产的安全。如部分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者为了自己的私利,违规放贷,到处“寻租”等行为。商业银行上下级机构间的信息不对称 商业银行与信用中介评级机构间信息不对称
此外,贷款人的还款能力、还款意愿,信贷契约的完善度等
第三篇:影响农业农村经济形势的主要外部因素.
影响农业农村经济形势的主要外部因素
一、世界农产品供求形势
2005年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第4个年头,我国农产品进口关税进一步降低,世贸组织成员按规定将消除纺织品关税配额管理,我国农产品的国内市场与世界农产品市场变化更加紧密。2004年世界农产品普遍丰收已成定局,国际市场多数农产品价格已经明显回落,这必将对我国农产品进出口产生影响。
据联合国
粮农组织估计,2004年世界谷物产量20.42亿吨,为历史新高,比上年增产8.4;而2005年世界谷物利用量大约为20.04亿吨,总产量高于利用量,世界谷物库存量在2005年将扭转5年持续减少的势头,增加到4.41亿吨。受欧盟等粮食进口需求减少影响,全球谷物国际贸易量可能下降。分品种来看,联合国粮农组织对2005玉米和小麦等品种明显增产比较看好,2005末世界谷物库存增加的大部分为主要出口国的玉米和小麦储备。受世界不同粮食品种供求状况不同的影响,联合国粮农组织预计国际小麦和粗粮价格将降到2003年前水平,国际稻米价格自2004年9月开始走弱,虽然由于2004年稻米总产量实现了4.7的增长,但仍然低于2005年世界稻米的需求,世界稻米期末库存量继续减少,价格仍然能够维持高价位。
据美国农业部2005年2月预测,2004年至2005世界棉花总产量将继续增产,并超过需求增长,国际棉花市场价格估计只能稳定在2004年后期的水平。国际市场上油籽价格在2004年4月到达波峰后,受美国大幅度增产影响,2005年初已经下降到2003年价格上涨前的水平,这一走势在2005年不易改变。受世界食糖消费量相对于产量持续大幅增加影响,国际市场食糖价格普遍坚挺并将在2005年继续维持这一状况。
2005年,全球肉类生产量和贸易量继续保持平稳增长,肉类的国际市场价格相对稳定。但是,受国际上对奶制品需求强劲影响,奶制品的国际市场价格可能上升。
我国农产品市场与国际农产品市场关联越来越紧密。若将欧盟国家作为一个统一体,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5大农产品出口国,第4大农产品进口国。我国随着加入WTO过渡期的结束,农业面临的挑战更大。2005年我国农产品关税水平将由2004年的15.6下降到15.3,关税配额数量达到最高点,其中小麦和玉米的关税配额量达到国内生产量的10.7和6。国际农产品供求关系的变化与价格走势不但影响到我国农产品的进出口,而且还会对国内农产品市场价格变动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二、2005年我国宏观经济走势
2005年,中央决定仍然坚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进一步消除经济运行中不稳定、不健康因素,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属于薄弱环节,按照实施宏观调控的目标选择,2005年农业农村经济仍属于需要加强的领域。
我国政府综合考虑国内外各种因素,将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预期目标确定为8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但是,2005年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可能高于8。据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估计,2005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将回落到适度增长的区域,国内生产总值较2004年增长8.5。国民经济仍然保持相对较快的增长,为农产品需求增长和农民增收带来了较好的外部经济环境。
为了实现宏观调控目标,2005年我国将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继续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过快增长。长期建设国债拟安排800亿元,比2004年减少300亿元。中央拟安排的财政赤字是3000亿元,比2004年预算减少198.3亿元,预算赤字占GDP的比重从2004年的2.5下降到2。但稳健的财政政策不会减小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中国人民银行预计货币供应量增长保持在15左右。货币政策是影响农民收入增长态势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不但货币供应量走势与农民收入增势步调基本一致,而且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与农民收入增长速度二者之间呈相对较高的相关性。2004年稳健的货币政策为保障2005年农民增收创造了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
建设用地管理仍然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预期基本农田保护将更加严格,有助于为农民扩大种植面积提供土地保障。
三、国家对“三农”的投入
支农政策措施是2004年农业和农村经济上升的重要因素。200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1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意见》指出,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并仍将着力点放在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促进农村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方面。这必将对加强农业基础,繁荣农村经济,推进农村全面小康建设产生积极影响。
2005年初,国家已经明确中央财政在保持2004年农业投入规模的基础上,新增对800个产粮大县发放总额为55亿元的奖励,安排150亿元增加对产粮大县和财
政困难县乡的转移支付。这些都将有助于调动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促进粮食大县农村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
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已经明确,在全国大范围、大幅度减免农业税,其中592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免征农业税;全国全部免征牧业税。中央财政将新增140亿元,总额将达到664亿元专项转移支付补助各地因减免农(牧)业
税而减少的财政收入。2005年中央财政安排对种粮农民的补贴将达到270亿元。中央财政还将安排良种补贴资金37亿元,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3亿元,良种补贴和农机补贴规模都比2004年有所扩大。
第四篇:浅析外部因素对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
浅析外部因素对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
提纲
导言
一、社会心理因素影响学生英语学习的动机、学习兴趣、学习志向和信念
(一)社会对英语的认识过程会影响学生英语学习的动机
(二)社会的情感因素影响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三)社会的意志因素影响学生英语学习的志向与信念
二、家庭心理因素对学生英语学习的目的、学习方法、学习效果有着深刻的影响
(一)家庭对英语学习的认识影响学生英语学习的目的
(二)家庭情感因素影响学生英语学习的方法和效果
三、同伴心理因素对学生英语学习有着众多方面的影响
(一)同伴的心理因素对学生英语学习有补偿作用
(二)同伴的心理因素对学生英语学习有补偿作用
(三)同伴心理因素对学生英语学习有同化作用
(四)同伴心理因素对学生英语学习有激励作用 结束语 参考文献浅析外部因素对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
导言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等的交流日益频繁。作为交流沟通的工具——语言,显得极为重要。世界各国人民掀起了学习外语的热潮。尤其是英语,它作为世界使用范围最广的一种语言,是其它语言不可替代的,成了母语非英语国家人民的首选外语。英语学习是一种语言活动,受个人因素(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学习过程因素、环境因素的影响。在此,笔者就外部心理因素对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进行分析。
一、社会心理因素影响学生英语学习的动机、学习兴趣、学习志向和信念
家庭和学校之外的社会组织、团体、和文化部门对青少年一代直接和间接地进行各种教育活动,这种活动就是社会教育。英语学习既是一种语言活动,也是一种教育活动。在进行教育之前、之时、之后社会必定产生各种心理活动。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就是心理过程。它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这些心理过程对学生英语学习会产生影响。
(一)社会对英语的认识过程会影响学生英语学习的动机
社会对英语学习的认识过程是指社会在认识英语学习的性质及其规律时产生的心理活动。社会对英语学习的认识过程包括社会对英语学习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如:英语是一门怎么样的课程,这是感觉;听到别人是用英语谈话,这是知觉;揭示英语学习的本质和规律,这是思维;英语在未来使用范围、所起的作用等的形象,这是想象。
英语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英语学习活动的心理因素,是直接激励学生英语学习的内部动力。学生英语学习的动机可以分为三种,一是由英语学习活动本身引起的动机;二是广泛的社会动机;三是狭隘的个人动机。
社会对英语学习的最初认识使学生产生由英语学习活动本身引起的动机。当社会最初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有所认识、感知时;当社会最初接触英语时,社会对英语学习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还是比较肤浅的,对学生英语学习注重的往往是语音、语调、语法、词汇和表达方式等表象的模仿,而忽视了听、说、读、写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这种认识会使学生在英语学习时偏重英语的语音、语调、词汇、语法、和表达方式等的模仿,并对英语与母语在语音、语调、语法、词汇和表达方式的不同产生浓厚的兴趣,激起了学生对英语学习活动的本身的兴趣。在我国,英语课程开设的越来越趋向低年级,课程内容越来越接近实际运用、口语化,就是为了激起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本身的兴趣。
社会对英语学习重要性的认识,使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广泛的社会动机。过去社会脑力、体力倒挂现象比较明显,正所谓“搞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就是学生最熟悉的到城里打工的邻里乡亲,一月挣一千的大有人在,更不说那些工头老板们了。这种现象自然导致社会对英语学习不重视的心理,在这种社会心理的影响下,学生就谈不上有什么广泛的社会和良好的英语学习动机。现在,由于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到来,脑力、体力倒挂现象在逐渐消失,各行各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量在增加,这为学生英语学习广泛的社会动机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社会对英语学习有了新的认识。有着积极社会学习动机的学生正渐渐增多。加上大众媒体有意识地通过广播、电视、专题讲座文化活动等渠道,让学生在更加广阔的范围内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与文化、社会生产、科学技术、政治与经济的发展,加深与巩固了学生对英语学习重要性的认识。他们逐渐懂得英语学习不单是个人的事情,更是社会责任。因为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吸收发达国家先进的管理经验,我们必须懂得英语,而要懂得英语就得学习英语。这样才能更好地吸收 与引进。社会和学生对英语学习重要性的这些认识,促使学生产生英语学习的广泛社会动机,并逐步形成社会责任动机。
学习动机是人的行为动机之一。正确的动机能促进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激励浓厚的学习兴趣。正如高尔基所说:“在生活中,没有任何东西比人的行动动机更重要、更珍奇的了。”雅克博茨(Jakobovits)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影响英语学习的几个主要因素是:动力,占33%;才能,占33%;智力,占20%;其它,占14%。由此可见,学习动机对英语学习的影响十分大。学习动机是社会生活和教育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它的形成和发展主要是在学习中进行的,也受到社会认识心理的影响。据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学生来自英语学习活动本身引起的动机起初对英语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内容的加深,这种来自英语学习活动本身的动机只能退居第三位,而学生的广泛的社会动机占第一位,狭隘的个人动机占第二位。正因为在众多的英语学习动机中,广泛的社会动机占首位,而属于社会动机中的社会责任的动机又出现的较晚,所以社会对英语学习要有个正确的认识和态度,让学生在广泛的社会动机中尽早形成社会责任动机。
(二)社会的情感因素影响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是指学生力求接触、认识、掌握英语和参与英语学习的心理倾向。林格伦(Lingdren)(1984:437)调查对学习成功与失败的影响得出结论:兴趣与智力相比,兴趣对学习的成功与失败影响更大。兴趣对成功的影响占25%,智力的影响占15%,缺乏兴趣对失败的影响占35%,智力的影响却等于零。教育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当教学能引起学生兴趣时,就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集中注意,更好地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从而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根据兴趣与英语学习活动的关系来分,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可以分为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指学生对英语学习本身发生兴趣。间接兴趣是指对英语学习本身不感兴趣,而对英语学习的结果产生兴趣。根据兴趣的效能来分,兴趣可以分为积极兴趣和消极兴趣。积极兴趣是对英语学习感到有趣而采取积极行动的兴趣。消极兴趣是只对英语学习感到有趣而不采取行动。
社会在认识英语学习的时候,是有主观态度的,会表现出社会的意志,如是欢迎还是拒绝,是满意还是不满意等。这种态度的内心体验就是情感过程。
社会的情感因素对学生英语学习是否有兴趣有很大的影响。如果一个国家的社会群体,由于民族情感,对说英语的国家采取敌视的态度,它就不可能、也不愿意去学习英语。反之,对待说英语的国家采取友好的态度,或有密切的接触联系,就会喜欢和有兴趣去学习英语。这种社会情感和语言学习的关系,可以在我国英语教学历史中见到。1953年中学里“英语受禁”和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所出现的学习“英语热”就是再好不过的例证。
社会的情感因素影响学生英语学习的直接和间接兴趣。现在,我国社会群体对待英语学习的态度是积极的,各种社会组织、团体和文化部门对英语学习是欢迎的。它们为学生英语学习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例如:组织英语朗读比赛、英语写作竞赛、英语辩论赛、英语角活动等。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激发了英语学习的直接兴趣。在城镇和部分农村,学校从小学开始就开设了英语课程,学生在儿童时开始接触英语,受到英语氛围的熏陶。这不仅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学生在英语学习活动中也积累了语音、语调、词汇、表达方式等语言元素,感受到了英语与母语的区别,培养了学生英语学习的直接兴趣。社会对英语学习的情感因素,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并体现在社会实践中。如今,人人说寻找工作难,但具有较高英语水平的人才寻找工作相对容易,而且工资相对较高。这是工作的需要,也是对英语人才的欢迎。使学生英语学习的间接兴趣更加高涨。
(三)社会的意志因素影响学生英语学习的志向与信念
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该目的来支配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志向是指个人力求自我实现的有目标的意向。它是尚未成为现实的一种意愿,是理想的初级形式,是人类分工活动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人脑中的反映。
社会的意志因素会影响学生英语学习的志向与信念的建立。建国初期,由于美国等西方国家对新诞生的社会主义中国采取敌视的态度,在经济上进行封锁、在外交上进行孤立。我国人民立足国内、发展生产、自力更生。在这种相对闭关自守的社会意志影响下,学习英语成了崇洋媚外。造成学生头脑中对未来生活的想象、未来职业的需要中几乎没有了英语的影子,也不会建立英语学习的志向和信念。随着时间的推移,西方各国与我国的关系逐步得到了缓和与改善,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了交流与合作。加强与西方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成了社会的意志,培养更多的英语人才也是社会的要求。因而,学生头脑中对未来生活的想象、未来职业活动的需要有了英语的位置。英语学习成了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好英语也成了部分学生的志向。英语学习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由于国家间的交流频繁,显得更为重要,迫在眉睫。不懂英语和电脑,是二十一世纪的文盲,这已被世人认同。这坚定了更多学生学好英语的志向和信念。
社会的意志因素影响学生英语学习志向的实现途径和意志力。当前,在我国英语教育实践中,客观存在着偏离了受教育者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需要,单纯是应付考试争取高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倾向。这种倾向部分原因是当今社会部分企事业单位在招聘员工时,重文凭不重能力,重证书不重运用导致的。例如,有的单位不管招聘职位是什么,一律要求应聘者要有英语四级或六级证书。这倾向是一种歪曲了的社会意志。它使学生英语学习志向的实现途径变得单纯。那就是以死记硬背和机械重复训练为方法,争取高分,取得各种英语等级证书,而忽视了听、说能力的培养,英语成了哑巴语言。一旦取得证书后,学生英语学习的意志力就减弱了。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学教育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转引自英语参考,寓素质教育于英语教学之中,http://)因此,英语教育也要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据此,英语教育的目的是要通过听、说、读、写活动,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获得正确的语音语调,一定量的词汇、句型和语法知识,掌握听说读写言语技能和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发展学生的记忆、思维等智力,使学生了解跨国文化及培养自学能力和自我监控能力。这一目的的确定,体现了社会的意志,也使学生对社会在英语教育和英语学习的需要和意志方面有了一个明确的发展方向,为自己实现英语学习志向找到了途径。
二、家庭心理因素对学生英语学习的目的、学习方法、学习效果有着深刻的影响
在我国,青少年的教育被认为是由三部分组成。这就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是除了学校之外,对青少年的成长有重要影响的场所。家庭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在新一轮的世界教育改革浪潮中,如何调动家庭力量参与学校教育,从而提高教育质量是各国都关注的话题。在我国,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深入开展,家庭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样,在英语学习和英语教育的过程中,家庭心理因素对学生英语学习的目的、方式、效果有着深刻的影响。
(一)家庭对英语学习的认识影响学生英语学习的目的 学习目的与学习动机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学习目的是学生学习要达到的结果。学习动机 是促使学生达到学习目的的动因。同一个目的,它的动机在不同的学生背后可能各不相同。同是学好英语,有的是为了获得别人的夸奖,有的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才能,有的是为了学到更多的英语知识,有的可能是为了考个好学校,有的是为了将来能找个好工作„„
家庭对英语学习的认识对学生英语学习是否有明确、正确的目的有影响。例如:有些学生家长没有学过英语,根本不知道英语是一门什么样的课程?学习英语有什么用?他们认为:自己的孩子根本不是读书的料,没有升学的希望,将来不是出去做工,就是自己做生意或在家务农,只要读完九年制义务教育就已经不错了,英语学得好与坏没有什么关系。这种认识和心理会导致学生没有英语学习的动力,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而有些家长只是简单地知道:学好英语对孩子的升学有着重大的关系。却不知道学好英语是一种社会责任,是将来工作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这些家长关心看重的只是学生的英语分。导致学生的英语学习是一种应试式的学习,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取得高分,考上好的学校。一般在城市里,当然,也有些农村的家长,由于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有比较深的认识,懂得学好英语既是考上好学校的需要,更是将来能更好地工作的需要。虽然他们没有意识到这其实是社会对高质量、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但他们对英语学习的认识足以促进学生英语学习的有责任的社会动机的形成,为把自己培养成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而积极、主动地努力学好英语。
(二)家庭情感因素影响学生英语学习的方法和效果 人的情感与其它心理活动一样,是由客观事物引起的。情感反映的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家庭对英语学习的情感因素很大程度表现在家长对英语学习的态度上。正如列宁所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人类在探究真理时,积极肯定的情感起激励、促进作用,消极、否定的情感起抑制、阻碍作用。”(转引自《列宁全集》第20卷,第255页)
有的学生家长自己懂英语,对英语学习是欢迎的、支持的,能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英语学习,平时对孩子的英语学习比较关心,并能给予孩子适当的辅导。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中,学生会以积极的心态去学习英语。这就是家庭情感因素所起的“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作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现许多英语学习的方法。他们会根据自己的情况和父母的指导,从众多方法中寻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生在自主探索、自主选择的过程中,必然体会到英语学习的乐趣,更加增强英语学习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有的家长虽然对英语学习比较重视,能支持孩子的英语学习,但由于他们自己不懂英语,只重视学生的英语成绩,不能以正确的积极的态度对待英语学习。由于这种情感因素偏离了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交流沟通,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甚至唯一标准,导致学生为争取高分、应付考试而成了学习的机器,常以死记硬背、重复训练为方法,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难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难以取得满意的学习效果。有的学生家长本身对英语学习有着这样那样的消极看法,对孩子的英语学习不闻不问、听之任之,由学生自己摸索着学习。这种看似“宽松”的学习环境其实对学生英语学习是十分有害的,孰不知“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在这种家庭情感因素的影响下,学生往往缺乏英语学习的兴趣和明确的目标。学生学习英语仅仅是为了好奇或一时热情,没有英语学习的任命感和对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心。他们的英语学习常常受不稳定情绪的支配,学习热情冷热无常,更谈不上什么学习方法,也取不到什么好的学习效果。
三、同伴心理因素对学生英语学习有着众多方面的影响
同伴群体是指由一些年龄、身份、社会地位、家庭背景、兴趣爱好等方面极为接近的人 所组成的群体。同伴群体是学生的非正式群体。在学生们的世界里,这种以情感成份为主要调节机制自发形成的群体,在思想上和行为上对个体有极大的相互影响。有研究结果表明:许多在教育上有重要意义的态度起源并扎根于这些同伴群体内。调查(潘月俊等)发现,60.1%的学生觉得他有好多困难时能够谈心的朋友,38.4%的孩子经常和同学们把书刊等交换看,33.3%的孩子经常与同学们交谈学习问题等。他们在学习上或多或少地得到了同伴的帮助。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是这样的。我们也看到16.5%的孩子没有知心朋友,他们在班上显得很孤立,一般来说,这样的孩子的学习效率是不高的。更令人吃惊的是12.5%的孩子说有些同学经常会排挤他们,甚至有16.7%的孩子因讨厌某些同学而不想上学。毫无疑问,这样的同伴关系势必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同伴群体的心理因素也会影响学生的英语学习。同伴群体对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具体表现在:
(一)同伴的心理因素对学生英语学习有补偿作用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需要,根据马斯诺的理论,人的需要可分为五层:第一层是生理的需要;第二层是安全的需要;第三层是归属的需要和爱的需要,交往的需要;第四层是尊重的需要;第五层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同伴群体是在班集体和其他正式群体不能满足学生个体需要的情况下产生的。当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遇到认识障碍、情感障碍、意志障碍时,解决障碍的需要使学生首先想到的是能够谈心的朋友。因为同伴群体成员之间情趣相投,条件相当,有类似的经验和共同的语言,说话投机,易产生共鸣,使自己有归属感。如果同伴群体对英语的认识是正确的,情感是积极的,意志是坚强的,那么同伴群体的心理因素对学生英语学习的补偿作用是积极的。例如,学习方法上的取长补短,学习上的互相监督等。还能帮助个体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英语学习态度和价值观念,树立远大的英语学习志向和坚强的信念,并在学习中采取一系列积极的行动,以坚强的意志克服困难、奋发进取,去达到自己英语学习的目的,并制止那些不利于达到学习目的的行动。当同伴群体对英语学习缺乏正确的认识,以消极的情感对待英语学习时,就会缺乏坚强的英语学习意志,个体在英语学习遇到障碍时,同伴对个体的补偿作用就是消极的。不仅不能帮助个体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英语学习态度和价值观念,还会阻碍个体形成正确的英语学习态度和价值观念,甚至导致已初步形成的符合社会规范的英语学习态度和价值观念消退,阻碍个体采取行动、克服困难、坚持学习。
(二)同伴的心理因素对学生英语学习有补偿作用 同伴群体内部往往会自发形成不具有正式形式、没有明文规定、直接制约个人行为的行为标准。这种行为标准是群体约定俗成的,对成员发挥着心理约束力的作用。对成员的言行有着控制作用。这种控制作用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例如,群体内心想着一定要学好英语,那么群体成员之间就会互相督促,使个体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积极主动地探 求英语知识,克服困难坚持学习。又如,群体内心没有正确的英语学习动机,没有积极的学习态度,个体在英语学习中的认真与努力、坚持与奋斗就可能遭到同伴的非议,在同伴舆论的压力下,个体很可能会放弃英语学习的努力,导致作业马马虎虎,上课不专心听讲。
(三)同伴心理因素对学生英语学习有同化作用
同伴群体中的成员各自在对待英语学习的心理有着差异,这种差异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个体有关。同伴对英语学习的心理差异可表现在对待英语学习的认识、态度、目的、方法上。同伴在英语学习上的差异在通过一段时间的共同学习活动后,由于同伴对个体的认同或反对、效仿或摒弃等心理因素,会使学生对自己在英语学习上的语言、习惯、行为进行反思,使之与群体中大多数成员保持一致,使英语学习的共同语言、共同习惯、共同行为有所增加。
(四)同伴心理因素对学生英语学习有激励作用
同伴群体常以其特有的方式对自己的成员的行为给予鼓励或惩罚。同伴对英语学习的心理反映可以表现为赞许与反对、支持与批判、欢迎与摒弃等。在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同伴的赞许、支持和欢迎是学生学习的极其强大的动力,反对、批判与摒弃有时也不失为一种激励。因为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同伴之间常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个体要得到同伴对自己的认同,以满足自己自尊的需要和归属的需要,必须以自己的方式或努力解决英语学习上遇到的问题,并从同伴的反映和评价中发现自己在英语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学得解决问题的态度和方法,进而改进英语学习。
结束语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知道,英语学习是学习者复杂的心理过程。既受到学习者内部心理因素的影响也受到外部(社会、家庭、同伴)心理因素的影响。学习者的内部心理因素起主导作用,而处理好学习者外部心理因素的影响也能够为英语学习带来积极的作用,我们必须充分运用社会的积极心理因素的积极影响转变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志向和信念;通过家庭心理因素的积极影响来转变学生英语学习的目的、学习方法、学习效果;通过同伴心理因素的积极影响来转变学习者的英语学习,通过这些来加强外因与内因的相互促进,以达到英语教育的目的,从而提高英语教学与学生学习的质量,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适应我国改革开放政策需要的高质量人才。
参考文献
[1]林崇德等,2001,《英语教学心理学》[M],北京教育出版社。[2]林格伦,1984,《课堂教育心理学》,云南人民出版社,第437页。[3]朱纯,1994,《外语教学心理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4]岑冲,浅谈非智力因素和英语学习:http://bsxx.cixiedu.net/bsxx/Article_Print.asp?ArticleID=462。[5]潘月俊等,影响学生学习因素面面观:http://。
第五篇:风险决策影响因素研究述评.
风险决策影响因素研究述评
[ 08-09-04 09:13:00 ]
作者:刘耀中
编辑:studa0714 内容摘要:风险决策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不确定情境中的决策问题广泛受到经济学家和心理学家的关注。因为心理因素作用的存在,所以在研究不确定情境中的决策问题时,有不同于经济学与数学原理的规则。本文简要的介绍了国外学者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影响最大的展望理论,同时也介绍了其他研究者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风险决策 心理因素 展望理论
瑞典皇家科学院2002年10月9日宣布,将本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普林斯顿大学教授Kahneman和美国的乔治•梅森大学的Smith,以表彰他们在经济心理学与实验经济学方面的贡献。颁奖词中提到Kahneman的贡献是:“把心理研究成果与经济学融合在一起,特别是在有关不确定状态下人们如何做出判断和决策方面的研究”。
“经济人” 是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一,是一切研究的前提,每个人都会在确定的范围内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从而在有限的环境资源中努力做出最佳决策。决策者以无偏好的方式对决策后果的概率进行主观的估计,这就建立了著名的期望价值模型。期望值等于损益概率与损益值的乘积,即EV(A)>EV(B),A>B。但Kahneman等人经过研究发现:人们在不确定条件下往往并不是遵循期望价值理论而是经过一系列的启发式策略进行直观判断。
心理因素与决策判断
直觉偏差
代表性启发法表现在人们根据事物的一些突出特征对其分类时,如果发现它和某类事物的代表性很相似,就直观地把该事物归到这一类。人们根据原有的经验和认识为各类事物塑造了各自的模型,它包含了这个群体的典型特征和最大的代表性。人们经常把事物和每个模型进行对照,一旦匹配就将其归入这个模型。由代表性启发法带来的认知偏差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先验概率估计过低,人们往往是通过语言的描述来判断而忽视了先验概率的影响;结合效应和小数法则。由概率论中的结合率可知,一个事物既属于A又属于B的概率不大于它属于A或者属于B的概率,也就是P(AB)<=P(A)P(B)。但在实际情况中,人们常常是偏好于结合效应从而做出与概率论相悖的结论。
小数法则使得人们易于从一个小样本中过分的推断潜在大样本的概率分布。代表性知觉让人们确信赌徒谬论的存在,即在一系列的坏运气之后必然会有好结果的出现。这是因为人们错误的认为一个随机序列必然具备局部代表性(即序列的每一部分都必须看起来像是随机的),事实上偶然事件并不具有自我修复的功能。如果一个随机过程(就像投掷一枚没有偏差的硬币)存在一定的可能性产生一定的结果,那么过去的事件并不会对将来发生的结果产生影响。一些特定的事件相对于其他事件而言更容易想到,并不是因为经常发生或者具有更高的发生概率,而只是因为更容易提取从而高估其发生的概率。而如果某件事不容易联想到,我们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低估它发生的概率。
研究表明决策者更加容易被生动的信息所影响,而不是平淡的、抽象的或者枯燥的统计数据。比如我们打算购买一辆新车,同时关于车辆瑕疵的一个生动的故事足可以让我们丧失从以往专业汽车杂志统计数据中建立起来的信心。罪犯或者目击者对犯罪事实的生动描述也可以让我们忽视犯罪的统计数据和报告。因为这样生动的信息是可得的,与平淡的信息相比更容易被回忆起来,因此会使决策产生偏差。锚定效应表现在人们对于不确定数值的估计往往是基于初始值或者是起始点而做出调整,起始点都会对估计值产生决定性影响。如果将全世界人的血液都集中在一个立方体中,这个立方体的宽度将是多大?全世界人口数据提供了一个很高的锚定值,因此当人们估计立方体的宽度时并不能充分地从高锚定值上调整下来。人们很难抵御锚定效应的影响,原因在于锚定值通常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但这很可能使决策产生偏差。
展望理论
在不确定条件下,人们的偏好是由财富的增量而不是由总量决定的,所以人们对于损失的敏感程度要高于收益,这种现象被称为损失规避。人们在收益的情况下表现出风险规避,而在损失的情况下表现出寻求风险;且有过高估计小概率事件发生的倾向,同时在面对小概率的风险收益时甘愿冒险,这也就解释了每天大多数人在做同样的买彩票选择。彩票正是利用了人们高估了小概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实际彩票的中奖概率大约是几千分之一,甚至更低)。而在小概率损失的情况下多数人偏好确定的损失,Kahneman认为,存在这种偏好是由于人们往往过于看重大金额的损失,而这种倾向对保险公司非常有利。
人们有时将某一决策质量的衡量建立在与其他不同决策的后果相比较的基础上,这就是后悔理论。Looms认为由于很多人都经历过后悔和欣喜的感觉,所以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做决策时,他们会预期这些感觉并将其作为决策时要考虑的一个因素。相比于较大金额的风险收益,人们可能会选择确定的收益以避免未猜对时的后悔。后悔理论在解释风险规避倾向时仍然采用了经典效用函数但加进了一个新的变量—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