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采购办法(初稿)
江苏省泰州引江河管理处 江苏省灌溉动力管理一处
采购管理暂行办法(讨论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我处采购管理工作,控制采购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江苏省水利厅政府采购管理暂行办法》及有关规定,结合我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处本级、处属各单位(以下简称各单位,含所属经济实体)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采购行为。
第三条各项采购工作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诚信的原则,并严格按照批准的预算执行;各单位负责人对规范本单位的采购管理,保证采购事项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处成立集中采购领导小组负责全处集中采购的领导工作;处财供科负责全处采购工作的组织管理;处纪委(监察室)负责采购活动全过程的监督。
第二章 采购形式
第四条采购形式分为政府集中采购、省水利厅集中采购、处集中采购、单位分散采购等4种。
第五条使用财政性资金适用政府集中采购、省水利厅集中采购事项的,按《江苏省水利厅政府采购管理暂行办法》执行。
第六条处集中采购是指由管理处统一组织实施的采购 1
活动。单位分散采购是指未纳入政府集中采购、省水利厅集中采购及处集中采购的项目,由本单位实施的采购。对纳入处集中采购的项目,也可委托各单位进行分散采购。
处集中采购项目主要包括:
1、金额在5000元以上的固定资产购置;金额在1万元以上的更新改造及维修养护项目。
2、办公设备购置,包括计算机、打印机、传真机、复印机、扫描仪、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空调、批量办公家俱。
3、各类消防器材、防汛器材,易燃、易爆及危险品(不含车船用油)。
4、汽车保险、汽车维修、绿化养护、宣传印刷品等服务事项。
5、其他按相关制度规定,应当实行处集中采购的事项。
第七条处集中采购采用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询价、单一来源采购等方式。
第八条采购达到招标规模标准以上的项目,应当采用招标方式,适用《招投标法》和《江苏省招投标条例》。因特殊情况需要采用招标以外采购方式的,应当在采购工作开始前获得处集中采购领导小组的批准。采购人不得通过化整为零或者其他方式规避招标采购。
第九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事项,可以直接邀请3家以上供应商就采购事宜进行谈判,采用竞争性谈判的采购方式。
1、招标后没有供应商投标或者没有合格标的或者重新
招标未能成立的;
2、技术复杂或者性质特殊,不能确定详细规格或者具体要求的;
3、采用招标所需时间不能满足本单位紧急需要的;
4、不能事先计算出价格总额的。
第十条采购规格标准统一、市场货源充足且价格变化幅度小的采购项目,可以采用询价方式采购。询价不得少于3家供应商,并书面记载询价时间、供应商概况、报价情况。对符合采购需求,质量和服务相等的前提下,以提出最低报价的供应商作为成交供应商。
询价对象可选择本处采购核算系统存档的供应商及市场相关供应商。采购项目列入省财政厅或泰州政府采购协议供货产品的,必须向协议供应商(含定点供应商)询价。
第十一条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采购事项,采用单一来源采购方式:
1、只能从唯一供应商处采购的;
2、发生了不可预见的紧急情况不能从其他供应商处采购的;
3、必须保证原有采购项目一致性配套的要求,需要继续从原供应商处添购,且添购资金总额不超过原有合同采购金额的10%的。
第三章采购程序
第十二条 处集中采购的工作程序为:
1、各单位向处办公室报送集中采购单。
2、处财供科根据批准的采购计划,分解采购事项、会
同有关部门组成采购小组、确定采购方式;
3、实施评议,确定供应商;
4、采购单位与供应商签订合同。
采购单位应按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向处采购小组确定的供应商进行采购。如发现其他供应商的供货价格明显低于选定供应商价格的,采购单位应及时向处财供科报告。
第十三条 处集中采购项目金额10万元以上的项目,由处集中采购领导小组明确采购小组,确定采购方式;10万元以下项目一般由处财供科、监察室、归口管理部门、职能部门等会同使用单位组成采购小组,择优确定。
1、维修养护专项经费采购由处财供科、监察室、工管科会同使用单位组成采购小组。
2、基建绿化采购由处财供科、监察室、基建绿化办公室会同使用单位组成采购小组。
3、办公设备购置、汽车保险、汽车维修、宣传印刷品由处财供科、监察室、办公室会同使用单位组成采购小组。
4、生产经营性设备购置由处财供科、监察室、经营科会同使用单位组成采购小组。
5、其他项目采购根据采购需求由处财供科会同相关部门组成采购小组。
采购小组应对采购活动形成书面记录,包括采购项目名称、采购方式、选定供应商、采购金额及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第十四条 各单位自行组织的采购,应参照处集中采购的相关要求进行管理。对办公用品、生产经营性耗材、行政
后勤等采购应明确归口管理部门,按规定成立采购小组。采购小组应由不同部门或岗位的人员参加,并形成合理制约机制,禁止由一个部门确定采购方式、推荐全部供应商名单、确定供应商。
各经营单位采购经营性耗材单件金额在1万元以上以及批量采购金额在5万元以上的,必须报处经营科、财供科审查后方可实施。对于一次采购金额在1000元以上的,一般应由2名职工共同采购。采购数量达到批量水平的,应实行批发采购,禁止零星采购。
第十五条 办理采购业务的人员应当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并定期进行岗位轮换。严禁未经授权的部门或人员办理采购业务。
第十六条 物品的验收一般应由仓库保管人员和物品使用部门的负责人共同验收,验收人员对采购项目的品种、规格、数量、质量等相关内容验收合格后出具验收证明。
工程项目以及专业性较强的采购事项,应组织专业验收组进行验收。验收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应当及时报告,查明原因,妥善处理。
第十七条 财务部门对拟付款的采购事项,应认真审核采购预算、合同、发票、验收记录、审批程序等相关内容,审核无误后办理付款。审核发现异常情况的,应当拒绝付款,并向付款审批人报告。
第四章采购监督
第十八条 财务部门应当对采购业务的合理性进行评估,对购买与审批、验收与付款的过程进行跟踪管理,发现
异常情况,应当及时通报相关部门;对不按本制度规定擅自实施的采购事项,财务部门不予报支。
第十九条 处审计部门定期对各单位采购过程中内控机制、主要供应商的情况、采购价格形成机制以及潜在的风险等内容进行审查,并向处相关会议报告,确保采购信息公开、透明。
第二十条 处纪检监察部门每季度对询价情况、采购工作流程进行检查,对所选供应商的资质及诚信守法情况进行抽查。职工对本单位采购事项的相关采购价格及供应商有质疑的,应及时向处财供科、纪检监察部门以及处领导反映;凡提出合理化建议,促进采购成本降低的,处将视具体情况给予适当奖励。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一条 本规定由处财供科负责解释,并自发布之日起执行。本处以前制定的采购管理制度中,凡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一律以本办法为准;本办法与上级相关制度不一致的,以上级的制度为准。
第二篇:采购奖励办法(初稿)
降低物料采购成本奖励办法(初稿)
目的:持续不断降低物料采购成本,提升公司产品竞争力!
适用范围:本司所有采购物料。
内容:
1、降低成本奖励原则
1.1采购人员段持续不断降低成本,不定期检查采购成本;
1.2节约的采购成本,为公司直接节省采购资金;
1.3按月结算节省总额,节省额为:月份采购与上次采购差额;
1.4公司按月度节省额的 ? %,为采购人员计提奖金;
2、办法
2.1由采购员次月5日前自行计算节省额,交商务/财务于10日前审核后,交总经理审批,签核完成后,随当月工资发放;
2.2若市场客观困素导致价格上涨,采购员提出原因,由商务部/??部进行核实,交总经理审批,通过后不冲销当月节省额;
第三篇:采购产品质量索赔办法
采购产品质量索赔办法
1目的
为了加强供应产品质量控制,体现共同发展、互惠互利、明确责任,提高客户满意度。2适用范围
适用于株洲有限责任公司采购产品(含外协件、辅料等)的质量责任的划分及索赔。3职责 3.1 3.2 3.3 3.4 3.5 技术部负责对产品技术状态和标准予以确认;
质量部对质量信息进行传递和反馈;对质量问题进行确认及处理;对质量索赔进行落实执行。
生产车间负责对生产现场中的不合格品进行隔离,对供应质量问题按要求进行返工整改和处置。
采购部负责采购产品中不合格品的隔离和退货处理,并向供应商传递相关供应产品质量信息。
财务部负责供应质量索赔的兑现,提供相关供应零件、材料价格。4程序
4.1所有外购产品(含外协、辅料)的供应商必须与本公司签订《质量保证协议》,以明确供应产品的质量要求、检验方法、不合格品的处理及相关责任。4.2 采购产品不合格品应包括: 4.2.1在进货检验时发现的不合格品; 4.2.2在我公司生产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品;
4.2.3供应的产品经过装配或加工,供应给客户后发现的不合格品; 4.3不合格品的处理原则
4.3.1隔离并采取应急措施,确保质量、损失及不良影响降低在最小限度; 4.3.2双方确认原则,发生三包费用,供方应在当月按要求时间予以确认; 4.3.3退货或现场服务原则;
4.3.4分析不合格的原因,提出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 4.4质量索赔原则
4.4.1不合格品双方确认原则; 4.4.2让步降价原则; 4.4.3承担质量损失责任原则; 4.4.4重复质量问题加大索赔原则;
4.4.5严重质量问题及隐患予以惩罚性考核索赔原则; 4.5质量索赔项目
4.5.1进货检验发生不合格退货或现场挑选、返工、返修等损失; 4.5.2同意让步接收产品的降价损失;
4.5.3供应产品在使用中发现质量问题导致停工或返工、返修等损失; 4.5.4因供应质量问题,造成用户质量索赔的费用损失; 4.5.5发生质量争议,送第三方核定属实而发生的所有费用损失; 4.5.6因供应质量问题,在用户现场核实调查所发生的全部费用;
4.5.7因供应质量问题给我公司造成严重后果或质量隐患后按本办法提出惩罚性考核及索赔;
4.5.8对供应产品质量问题的处理需要交纳的相关管理费用;
4.5.9供应产品在我公司质量评审、产品试验等各类质量活动中发现质量问题而提出的质量考核。4.6 质量索赔费用的计算
4.6.1直接损失(Z):报废损失费用Z=不合格品数量×(单件不合格品价格+相关产品报废价格)4.6.2返工返修费用(F)
返工返修费F1=不合格品数量×单件返工返修工时×15元/小时 材料消耗费F2=不合格数量×单件返工返修材料消耗数量×材料标准价(元)×125% 4.6.3售后服务费用(S):产品销售后供应产品质量问题造成售后服务发生的一切费用。
S=300元/天·人×天数×人数+∑差旅费或S=服务工时×15元/小时+∑相关费用
4.6.4二次索赔费S1=用户索赔实际费用×200% 4.6.5检验鉴定费(J)
检验费(J1):进货时不能按要求提供性能检测报告、由我公司进行必要的性能检测的,进货时提供了性能检测报告、我公司在进货质量检验时发生不合格要求退货的,收取检验费200~2000元/项(根据供货品种、数量及检验项目确定);
核查服务费(J2):因供应质量问题在用户现场对质量问题进行核查及服务发生的差旅费、工时费及其他相关费用;
签定费(J3)因质量争议,委托第三方进行鉴定确认属于供方质量的,发生的实际支付费用;
4.6.6进货质量检验发生不合格,同意让步接收的产品,按批次供货总值10~30%降价,让步接收产品不能免除该产品造成质量损失(批量质量事故,顾客索赔、投诉等)的供方责任,索赔按就高不就低的原则不重复计算;若经需方同意,供方派人到需方服务处理的,向需方缴纳100~500元的管理费(根据供货品种确定)。4.6.7退货罚款1000元/次
4.6.8发生顾客投诉一次罚款1000元
4.6.8供方承担供应产品存在我公司生产现场或交付后发现不合格品造成的损失,我公司同时按《质量保证协议书》相关规定对供方提出考核索赔。4.6.8供方承担供应产品存在设计缺陷或严重质量隐患而需要予以召回或发生重大质量事故所造成的损失,并按实际发生的损失费用的2~5倍赔偿需方的信誉损失;
4.6.9同类产品重复发生不合格品,按索赔费用(Z+F)的2~10倍对供货商提出索赔;
4.7 质量责任会签
4.7.1供应产品在我公司生产现场或交付客户使用后发生不合格后,由质量部及时将信息传递给采购部,由采购部通知供应商在24小时内(外省在48小时内)赶到事故现场(或按约定的时间、地点等要求)对不合格品进行确认和处理。除不可抗力造成外,对未按时间或约定要求对不合格进行确认的,便视同供应商已经确认该不合格品情况的发生并对本公司的处理意见予以了认可。
4.7.2供方应在每月结算货款前到本公司质量部对当月质量索赔情况进行会签,否则不予支付货款。如果对当月承担的质量责任有异议,可以在3天内委托我公司相关部门重新调查和裁决,但确认和裁定结果与原单据结果一致时,委托方需按30元/小时支付验证费。
4.7.3供方对质量索赔会签后,相关原始单据由供方带走;对未及时会签的,质量部对原始单据暂时保管,但最长期限不超过1年,质量部有权向供方收取原始资料超期限保管费用。4.8索赔单据的传递
4.8.1当月质量索赔由质量部进行统计后填写《质量索赔通知单》。
4.8.2由供方按4.7.2条规定对当月质量索赔情况在《供方质量索赔会签台账》上会签后,供方带走原始单据和《质量索赔通知单》。
4.8.3质量部对当月质量索赔情况汇总填写《供方质量索赔报告单》经相关人员会签报主管领导批准后,传递一份给采购部通知供方,传递一份给财务部执行,自留一份存档。
第四篇:公司物资采购审计办法
ⅩⅩ公司物资采购审计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公司物资采购审计的内容、程序与方法,根据《ⅩⅩ省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及《ⅩⅩ公司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物资采购审计,是指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及人员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及相关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对物资采购各部门和环节的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等所进行的独立监督和评价活动。本办法所称“物资”是指企业在产品生产、基本建设和专项工程中所使用的主要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动力、工具、配件和设备等。
第三条 物资采购审计的目的是改善物资采购质量,降低采购成本,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价值的增加及目标的实现。
第四条
本办法适用于ⅩⅩ公司总部机关及权属企业。第五条
物资采购审计是对物资采购全过程实施的监督和评价,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物资采购内部控制、采购计划、采购实施、采购申报价格、采购合同执行及履行情况追踪等。
第六条 根据企业管理模式和要求、物资采购业务量、内部审计资源等情况,物资采购审计可以采取项目管理式审计和过程参与式审计两种模式。
模式,管理层对物资采购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企业采购业务岗位设置的合理性及权责划分的明确性。
第十二条 采购控制活动评价。物资采购控制活动主要包括业务授权、职责分离、质量验收控制、物资采购招标控制、凭证和记录控制、资产接触和记录使用控制、独立检查、物价信息控制等内容。重点关注:
(一)企业是否建立了采购与付款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了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采购与付款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
(二)企业是否由不同部门或个人办理采购与付款业务的全过程。
(三)企业是否对采购与付款业务建立了严格的授权审批制度,明确了审批人对采购与付款业务的授权审批方式、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规定了经办人办理采购与付款业务的职责范围和要求。
(四)审批人是否根据采购与付款业务授权审批制度的规定,在授权范围内进行审批。
(五)经办人是否在职责范围内,按照审批人的批准意见办理采购与付款业务。对于审批人超越授权范围审批的采购与付款业务,经办人员是否拒绝办理,并及时向审批人的上级授权部门报告。
(六)企业对重要的或技术性较强的采购业务是否组织了专家论证,是否实行集体决策。
(七)是否存在未经授权的机构或人员办理采购与付款业务的现象。
(二)采购计划审批程序的规范性。采购计划是否按规定履行了审批程序;技术上有特殊要求的物资采购业务,是否经过技术、设备、质量和安全管理等专业部门确认。
(三)采购计划所列价格的合理性。对于重复购置的物资,如价格未发生变化,则以上次成交价格为依据,将高出确定标准的计划价作为重点审计对象;如价格已发生变化,应掌握最新市场公允价作为审计标准。审计物资采购计划价格时,应将新购物资作为审计的重点。
(四)采购计划所列物资数量的合理性。物资采购计划部门对申请单是否做了最有效的归类;物资采购数量是否考虑了经济批量,是否与生产需求和物资库存相适应。
(五)采购方式选择的合理性。采购方式的确定是否综合考虑了现有资源的充分利用、物资的重要性程度、资金的贴现幅度、供应商的信誉和各种价格构成要素等因素。采用招标方式的,应具体审查以下内容:
1.有关招标文书的内容是否完整、严密,有关条款规定是否得到切实遵守。
2.招标方式的选择是否合理。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的,对外发布的招标信息是否全面、准确,发布范围是否具有广泛性,参与招标的投标人是否合格;采用邀请招标方式的,接受邀请的投标单位是否具有良好信誉、资质和财务状况,是否邀请至少三个以上投标人参加;采用议标采购方式的,所采购的物资是否确实存在没有供方投标、没有合格投标者、因技术复杂或性质特殊不能详细确定规格或具体要求、采用招标所需时间不能满足企业紧急需要、不能预先计算出价格等情
三家、涉及行业安全和秘密、涉及行业核心技术、采用特定专利专用技术等有关规定、限制或要求。
(二)招标代理机构选聘审计。招标代理机构是否按规定通过招标方式选定。重点关注:
招标代理机构是否在资格认定部门依法认定的资格等级范围及招标代理合同约定的代理权限范围内承担招标事宜;招标代理机构是否接受同一招标项目的投标咨询服务;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采购人自行办理招标事宜的,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
(三)招标实施过程审计。招标过程和招标标准是否符合“公开选购、公平竞争、公正交易”的原则,在招标、开标、评标和定标过程中有无违反规定程序的情况。重点关注:
1.《招标文件》的制订和审批流程是否合规,是否人为设立了不合理的资格条件。
2.邀请招标方式是否按规定通过审批;邀请招标的对象是否符合采购管理规定,是否为从供应商备选库中挑选的或者公告报名结束后集体评选的合格供应商,信誉、资质、财务状况是否满足招标文件要求;达到条件的投标人是否不少于三家。
3.采购公告发布、潜在供应商报名、领取标书、投标等时间节点的规定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公开招标信息发布是否达到充分公开的效果。
4.评标小组成员组成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规定;评分细则设定是否科学;资信、商务、性能三部分分值设定是否合理。
5.招标实施机构是否在评标委员会提出的书面评标报告和推荐的
(二)审计内容主要包括《价格申报单》填列是否完整,价格标准确定及采购申报价是否合理,申报价格核定程序是否规范;价格评议小组人员构成及价格审批流程是否合规;谈判或审议过程中的重要事项和参与人员的主要意见是否予以记录并按照档案管理要求予以保存。
第十八条
采购合同审计。采购合同审计是对采购合同的合法性、完整性和有效性等进行的审计。
(一)应获取企业内部有关合同制度、合同文本以及供应商资料等相关资料。
(二)审计内容主要包括:
1.签订合同的部门和人员是否得到授权;合同相对方是否具备签约资格、供货资质、履约能力。
2.合同是否遵循前期立项、招标、谈判、比价的结果;合同条款是否完备。
3.合同签订、变更、解除等是否按照合同管理制度履行了审核审批程序,是否存在应签未签合同、先履行后签合同、先签合同后补办审核审批程序等现象。
4.与合同相关的过程记录和档案资料是否全面完整、真实可靠。第十九条 物资采购计划执行情况审计。采购计划执行情况审计是指在采购物资运达企业后,对物资验收和货款支付等业务执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等进行的审计。
(一)应获取物资采购申请单、采购计划、采购合同、价格申报单、采购发票、运费单、检验报告单、入库单、付款凭单、转账凭证、(一)应获取的相关资料。包括审计报告、审计回复、定点供货目录、价格申报单、采购计划和物资质量标准等。
(二)物资采购后续审计的基本过程包括:
1.取得被审计单位的反馈意见并进行合理分析。应关注如下事项:被审计单位不做反馈和反馈不充分的事项;被审计单位有异议或误解的事项;反馈意见中说明不采取纠正措施的事项等。内部审计人员应逐项分析上述事项的具体原因,并且特别注意反馈意见中对于问题原因的分析是否具有针对性,拟采取的措施是否具体。
2.实施适当的审计程序。对重大的审计发现和建议通过询问、直接观察、测试和检查文件等方式,编制“后续审计面谈结果小结”和“后续审计跟踪记录表”等工作底稿。
3.评估采纳审计建议所达到的效果。4.提交后续审计报告。
第二十三条
物资采购后续审计主要采用审计分析方法、详查法、抽查法、终点审计法、重点审计法、函证法和查询法等方法。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由ⅩⅩ公司解释和修订。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第五篇:医院采购项目审计办法
医院采购项目审计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医院各类采购项目的审计监督和管理,提高采购项目质量,降低采购费用,维护医院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江西省省直单位政府采购管理实施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结合医院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中的采购项目内部审计是指审计科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及相关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对医院采购各部门和环节的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等所进行的独立监督和评价活动。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采购,是指医院在运行过程中以合同或其他方式有偿取得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包括购买、租赁、委托、雇用等。采购项目分为单项采购项目和复合采购项目,单项采购项目是指单个采购品目或预算专项;复合采购项目是指一个采购项目中既含有货物又含有工程或服务的采购项目,按照采购资金比重最大的项目确定其属性。
第四条
本办法中所称货物,是指各种形态和种类的物品,包括仪器设备、医用耗材、车辆、实验器材、药品、试剂、家俱用俱、办公用品、水电材料、维修配件、教材图书资料等;所称工程,是指建设工程,包括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新建、改建、扩建、装修、拆除、修缮、绿化等;所称服务,是指除货物和工程以外的其他采购对象,包括印刷、会议、保险、安保、物业管理、设备及车辆维修保养等。
第五条
采购项目内部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审计采购项目内部控制、采购计划、采购合同、采购招标、供应商选择、采购数量、采购价格、采购质量、物资验收、结算付款以及物资采购期后事项等。
审计科负责采购项目内部审计。开展专业技术性较强的采购项目审计,审计科可聘请外部专家参与。
第六条
采购项目审计模式主要以过程参与式审计为主,必要时可采用项目管理式审计对特定采购部门、环节或采购品种进行审计。
第七条
负责采购工作的相关部门和人员,应积极支持、配合审计工作,自觉接收监督,为全面顺利开展审计监督工作提供便利。
第二章 审计职责与权限
第八条
对采购归口管理部门、采购单位及有关人员执行采购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的情况进行审计监督。
第九条
对医院的采购政策、制度的制定提出建议、意见。第十条
对采购工作过程中出现的违规、违纪行为有权提请采购归口部门予以制止和纠正。
第十一条
对采购工作过程中发现的采购方式等方面的不足或不合理情况,提出合理化建议,必要时提出管理建议书。
第十二条
要求采购归口管理部门、采购单位及有关人员及时提供与采购工作有关的文件、资料;调查了解与采购有关的情况和监督检查采购工作结果的执行情况。
第三章 审计内容 第一节
货物类采购项目审计
第十三条
采购计划审计。采购计划审计是对采购计划中所列物资价格、数量、质量、采购方式等的真实性、合理性和有效性等进行的审计:
(一)采购计划的合理性。审计人员关注采购计划是否经过部门负责人和医院分管领导签字审批,采购计划采购的物资是否是必需用品;有无存在购而不用,损失浪费资金情况;
(二)采购价格的合理性。对于重复购置的物资,如价格未发生变化,则以上次成交价格为依据,将高出确定标准的价作为重点审计对象;如价格已发生变化,应掌握最新市场公允价作为审计标准。审计采购项目采购价格时,应将新购物资作为审计的重点。当产品降价时,应考虑供应商有无对供应物资协同降价的可能。
(三)采购物资数量的合理性。审查物资采购数量是否考虑了经济批量,是否与实际需要量和物资库存量相适应。
(四)采购方式选择的合理性。是否主要采用公开招标的采购方式确定供应商,采用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市场询价等方式采购是否满足一定的必要条件。第十四条 采购合同审计。采购合同审计是对采购合同的合法性、完整性和有效性等所进行的审计。
第十五条
采购项目计划执行情况审计。采购项目计划执行情况审计是指在采购物资运达医院后,对物资验收、入库、计量、价格和货款支付等业务执行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等所进行的审查和评价。负责采购的部门应当提供采购项目采购计划审批表、采购合同、采购发票、入库单、退货单等有关资料。
采购项目计划执行情况审计,应当重点审查以下内容:
(一)采购部门是否按照采购计划审批表进行采购。
(二)采购部门的质量控制执行情况,主要内容包括: 1.是否设独立的人员机构对采购物资进行验收,是否存在无验收单、验收手续不严格及有关人员串通舞弊等问题。
2.审查超过采购合同的进货数量和提前到货的采购是否经过批准。
3.审查短缺物资和不符合质量要求的物资是否查明了原因,有无根据不同情况及时组织索赔。
4.审查对逾期未交货者,有无按合同规定给予罚款或没收违约金。
5.审查对大型或数额较大的物资采购,有无取得供货商合格的检验证明,合同中是否规定了必要的质保内容。
(三)采购部门的价格执行情况,主要内容包括: 1.审查采购项目是否按批准价格执行。审查发票、货运单、验收单等原始资料上载明的价格是否与价格申报单、采购计划、采购合同一致,价格的变动是否经过核准。
2.审查运费的组成和数额是否合理。根据合同约定,审查采购项目运费的计取方式和标准是否合理,是否的有多计、重计问题,保证实际运费控制在标准范围之内。
(四)采购付款的执行情况,主要内容包括:
1.物资运抵用户后,是否按照医院有关规定,由相关部门组织有关技术人员,按合同约定的条款进行质量验收,并在规定时间之内完成验收并签署验收报告。验收人员是否在验收书上签字,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审查付款处理是否合规。审查采购部门是否在采购项目计划审批单、验收单、采购发票等核对无误的基础上出具付款申请单;是否按医院相关文件确定或合同明确约定的付款方式付给指定的收款人;是否有未经批准擅自付款的行为。
第十六条
采购项目采购方式的审计,主要内容包括:
(一)由医院自行采购的物资项目,应以招议标方式采购的,是否按照医院相关文件规定组织招议标采购。
(二)零星物资项目的采购,是否按照规定,采用跟标采购、询价采购、单一来源采购、委托采购的方式。
第十七条
采用招标方式的采购项目,应具体审查如下内容:
(一)监督招标过程和招标标准是否符合“公开选购、公平竞争、公正交易”的原则,确定在招标、开标、评标和定标过程中有无违反规定程序、私自与供货商串通、泄露招标信息等情况。
(二)审查有关招标文书的内容是否完整、严密,有关条款规定是否得到切实遵守。
(三)监督招标方式的选择是否合理。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的,审查对外发布的招标信息是否全面、准确,发布范围是否具有广泛性,参与招标的投标人是否合格;采用邀请招标的,审查接受邀请的投标单位是否具有良好信誉、资质,是否邀请至少三个以上投标人参加;采用议标采购方式的,审查所采购的物资是否确实没有供方投标、没有合格投标者、因技术复杂或性质特殊不能详细确定规格或具体要求、采用招标所需时间不能满足各组织紧急需要、不能预先计算出价格等,参加议标的单位是否在两家以上。
第十八条
医院自行采购项目,审查内容包括:
(一)审查单项在1万元以内、实行医院自行采购的项目,采用非委托第三方组织招标方式采购是否报经经办科室负责人、分管院领导、院长审批。
(二)采用续标方式的,是否经分管领导或院长审批。
(三)零星物资的申购,是否按照规定程序申请并获批准。采购项目,采用跟标采购方式的,供应商是否为我院近期采购中标单位,是否按合同价或市场价优惠折价后采购;采用询价方式的,是否向三家或三家以上的供应商询价,并将询价资料留存备查。
第十九条 采用委托第三方招标采购送审,需提供以下资料
(一)按照审批权限批准的采购计划申请报告。
(二)采购管理部门开具的采购项目送审单。
(四)采购经费预算及采购清单(注明品牌、型号、规格、价格等参数)。
(五)招标文件正本(含招标答疑或谈判记录)。
(六)中标文件正本、中标通知书。
(七)采购合同(协议)文本。
(八)采购执行情况材料,包括采购发票、验收报告、入库单等。
(九)其他需要提供的资料。
第二十条
医院自行采购项目送审,应当提交以下资料:
(一)按审批权限批准的采购计划申请报告。
(三)医院自主招标文件正本(含招标答疑)、中标文件正本或谈判记录和优惠承诺。
(四)采购归口管理部门开具的送审单。
(五)采购计划(清单)、规格型号、报价商家、市场询价、采购价格。
(六)采购合同(协议)文本。
(七)采购执行情况材料,包括采购发票、验收报告、入库单等。
(八)其他要求送审的资料。
第二节
工程、服务类采购项目审计
第二十二条
工程类采购项目审计按照《医院基建工程项目审计办法》执行。
第二十三条
服务类采购项目参照《医院行政物资管理办法》执行。
第四章
采购项目审计程序 第二十四条
货物类采购项目审计程序
(一)采购项目采购计划审计程序
1.使用部门提出采购计划立项申请,报采购归口管理部门审核。
2.采购管理部门对使用部门提出的采购计划立项申请进行汇总和初审,在比质比价的基础上,初步确定物资采购意向,按审批权限审批。
4.采购管理部门将已审批的书面申请报告和相关材料送审计科。
5.审计科对采购管理部门报送的材料提出审计意见,并征求采购管理部门意见。
(二)采购项目合同审计程序
采购合同的审计程序按照《医院合同管理办法》执行。
(三)采购项目计划执行情况审计程序
1.采购项目计划执行完成后,采购管理部门及时把相关材料提交审计科。
2.审计科审计完成后出具审计意见书,并征求采购管理部门的意见。审计意见书一式两份,交采购管理部门一份,审计科存档一份。
3.采购管理部门在5 个工作日内提出反馈意见给审计科。如无异议则视为同意,应按审计结果执行或督促审计意见的落实。
4.采购管理部门或使用部门根据审计意见到财务部门办理结算付款手续。
第二十五条 采购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应认真做好组织验收工作。验收完成后,出具验收清单,技术鉴定人员签署验收意见并签字,报使用部门和采购管理部门领导核签。
第二十六条
工程项目审计程序
按照《医院工程、维修项目审计实施办法)执行。第二十七条
服务类采购项目审计程序 参照货物类采购项目审计程序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八条
本办法未尽事宜,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执行。第二九条
本办法由审计科负责解释。
第三十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执行,原有与本办法不一致的有关规定以本办法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