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金融企业绩效评价浅析
金融企业绩效评价浅析 来源:效果图制作 http://
【摘要】财政部于2011年5月12日印发了《金融企业绩效评价办法》,以更好地加强对金融企业的财务监管,进一步规范金融企业绩效评价工作。全面客观正确地评价金融企业的企业绩效,对于正确评估金融企业的真正价值、衡量经营者的经营业绩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正确客观全面地评价金融企业绩效,对于政府转变职能,加强宏观调控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于宏观经济的发展也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目前金融企业的绩效状况、存在的问题、优势劣势进行了分析,结合财政部颁布的《金融企业绩效评价办法》,提出了对于金融企业业绩评价的完善建议。
【关键词】金融企业 绩效 绩效评价
一、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与完善,人们开始对市场树立信心,从而在投资过程中对公司的绩效情况更加关注。在这样一个信息时代,信息的信号功能发挥得越来越极致,人们对于信息的获取、传播、解读及反应能力也越来越强。金融企业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部分,对资金的运行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是其他企业所不能替代的,故而对于金融企业绩效的研究的重要性也不言自明。此外,财政部于2011年5月12日印发了《金融企业绩效评价办法》,对金融企业的绩效评价规定了四大能力,共21个指标,可见我国政府对于金融企业绩效评价的重视。但是这个办法颁布的实施情况以及对于金融企业的绩效评价的影响还有待观察。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逐步规范与发展,各利益相关者也日益关注公司绩效,同时,金融企业的绩效更是成为了风向标。全面正确地评价金融企业绩效,对于正确评估其真正价值、衡量经营者的经营业绩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政府转变职能、加强宏观调控也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能为监督法规的完善提供重要依据。
二、我国金融企业绩效现状
所谓企业绩效评价,是指运用数理统计和运筹学原理、特定指标体系,对照统一的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通过定量定性对比分析,对企业一定经营期间的经营效益和经营者业绩做出客观、公正和准确的综合评判,其目的是为了界定评价主体和评价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
金融企业在我国国家经济中具有重要的位置,政府对金融业的支持力度也一直在加大,国有银行在业务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此外,在长期的业务积累中,我国金融企业相比较于外资金融企业,在客户、存款、管理人才等方面有更多的本土优势。但是与国际上的知名金融机构与企业相比起来,我国的金融企业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营机制不够灵活,业务范围相对较小,创新能力总体上来说稍显不足;
(2)我国证券类金融公司整体效益较低,波动性较大,行业竞争激烈,但是证券业的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式却没有得到根本改善,业务结构雷同、单一,创新能力不足,盈利能力弱,这也导致了其对风险的抵御能力较弱,从而在经营过程中面临较大的风险;
(3)我国银行类的金融企业存在不良贷款率偏高、存贷比例过高等问题,降低了银行的盈利能力,同时也造成了我国民营企
业融资难的问题,对于整个经济运行的影响比较大;
(4)保险类金融企业虽然发展迅速,但是国有独资的保险公司存在产权不明、权责不明、监管不力、市场意识不足等问题,加上其制度建设不够完善,相应的体制也有待加强;
(5)银行业总体的资本充足率较低,抗风险能力弱,在投资类的银行金融机构更是如此,这对于整个金融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构成了较大的威胁。
三、金融企业业绩评价的完善建议
在之前总结的国内外对金融企业绩效研究的基础上,以及对我国目前金融企业绩效现状的分析,结合新颁布的《金融企业绩效评价办法》,笔者对于完善金融企业业绩评价,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完善金融企业基础数据,保证绩效评价有据可依。须着力完善财务报告、审计报告等基础性数据资料,并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做到绩效评价有据可依。
(2)加强我国信用体系的建设。必须加快社会信用体制的建设,要尽快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增大失信违约成本,同时做好信用宣传工作,增强各方的恪守信用观念,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从而有利于金融企业绩效评价客观正确的进行。
(3)努力提高各类金融企业的自身实力,建立健全金融企业治理机制,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鼓励金融创新,不断提升业务能力,促进绩效提高。
四、总结
本文结合绩效评价的发展历程,浅析了我国金融企业绩效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从整体来看,我国目前金融企业的绩效并不是十分理想,资本结构不合理和资产质量较差是
导致各类金融企业绩效较差的主要原因。这对金融企业绩效评价工作的展开产生了影响,因而亟须着手改善金融企业绩效评价环境,正确评价金融企业绩效,为利益相关各方提供可靠有用的信息。
第二篇:关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绩效评价探讨
关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绩效评价探讨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我国的经济也在蓬勃的发展。各种类型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要想在竞争中为自己寻求一席之地,企业要重视自身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绩效评价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本文主要分析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建立理念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绩效评价管理的建立原则,并在其基础上探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绩效评价中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绩效评价
所谓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绩效,就是企业在经营中,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应用中产生的制度行为、制度能力和制度结果。研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绩效评价,不仅有助于企业发现自身的问题,促进企业的发展,还能填补我国对企业人力资源制度绩效评价研究的空缺,为他人的研究提供浅薄的参考。因而,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绩效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建立理念
人力资源是构成企业的一个重要部分,为了促进企业不断发展,加强对企业自身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因此而建立。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在尊重的前提下,规范管理员工。我国当下的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体系是把员工作为企业珍贵的人力资源,实施科学性、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尊重员工的人格追求和选择,了解和满足员工的需要,激励员工不断的完善自己、找到并实现自己的价值为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资源开发对象是人,通过教育和训练来培养员工,提高员工的个人素质和能力,充分的发现和发挥员工的潜力和综合能力。企业遵循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重视员工的发展,尊重员工,了解员工的困难,解决员工的问题,让员工在工作中也能感受到家一般的关怀与温暖,对企业产生归属感和责任感。
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绩效评价的建立原则
绩效评价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部分和核心内容。企业建立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绩效评价的建立原则有: 第一,充分了解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绩效管理是从上到下的管理制度。在实施的过程中,以企业的战略目标为绩效管理的指导思想。企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目标是企业管理绩效的基础也是关键。有助于企业各部门和各员工建立相同的企业发展目标的意识,想和合作,共同努力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促进企业的发展与壮大。
第二,企业在建立过程中要遵守客观和平衡的原则。一个企业的绩效管理体系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建立的,在建立的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做到平衡,遵循客观性。平衡是指在绩效管理的内容方面要上下做到兼顾,上面要顾及领导,下面要兼顾企业的员工,将考评的指标进行细化,建立多指标、层次化的管理制度,促进企业达成目标。重视客观性是指在绩效的管理实施中,尽量的将员工的各岗位工作细化和量化,切忌模糊不清和一概而论。
第三,绩效管理制度的建立过程中的奖励原则。企业在实施绩效管理时,要注意做到结合企业的实际岗位,与员工的物质和精神奖励以及员工升职相结合。让员工在工作中得到奖励,鼓励员工积极认真的完成工作,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与此同时,企业要注意针对不同部门,不同职位的员工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和发展目标,制定与实施不同的管理目标和方式,完善企业的管理体制。
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评价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评价不够了解与重视
虽然大多企业都引入了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绩效评价,但是很多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绩效评价的认识却并不充分,不了解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绩效评价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一些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绩效评价上还停留在相关的指标记录和整理的浅层次上,利用绩效评价制度来进行企业的考核与对接。只有在一些特定的时候,企业利用绩效评价制度中的有关数据来进行数据支持工作。对于企业而言,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绩效评价制度就是一个数据库。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企业对于绩效评价不够重视,没有充分的掌握姐认识绩效评价制度。
(二)企业没有充分发挥反馈信息的功能。
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绩效评价中,人是主体。然而,我国大多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绩效评价中,实行专人进行专管和专用的管理原则,几乎不与外部信息进行交换。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绩效评价还没有得到全面的实现,没有实现信息和资料共享,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现象,导致反馈信息没有充分的发挥出其作用和功能。
(三)绩效评价缺少科学性。
一般企业都利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绩效评价对员工的工作来进行评价与总结。对那些工作好能力强的员工给予奖励,批评那些工作能力相对较差的员工。这样的评价方式表面上看起来十分的合理公正,但事实上,这样的评价方式还不够科学合理。从中小的企业来看,他们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绩效评价理解不够正确和充分的基础下,就随意的对企业的员工和部分开展绩效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员工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打消了员工的进取心。
还有一些企业甚至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绩效评价完全没用,只是一种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精力的无用功,忽视了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绩效评价对企业的作用和影响。这样企业的员工只知道埋头工作,不关心企业的发展,不关注企业的经济效益,使得这些企业在与其他企业竞争中很容易被淘汰。还有一些企业虽然运用了绩效评价,但是没有进行合理的运用,没有确定工作的中心和进行绩效评价工作分工,这样也会对企业的未来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四)激励政策还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绩效评价中的激励政策方面还不够完善,实施的比较随意,没有规则性和时间性。很多企业的激励政策没有相关和说明或者是规定,上面的领导可能会突然想出来一个奖励,或是领导心情好了想对个别员工进行奖励,全部由领导决定,与员工的绩效评价没有太大的关系。这种情况就会导致一些员工不认真工作,每天跟在老板的身后讨老板的欢心,对于工作认真,不善言辞的员工更是造成打击和心里不平衡,严重的情况可能导致企业员工发生分帮分派的现象,打破企业的和谐。
四、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绩效评价的措施
(一)提高人力资源制度的人性化
首先,企业的员工应该被允许参与人力资源制度的制定。任何制度的建立都离不开人,制度的实施者与制度的约束者都是人,企业要想做到制度的人性化,必须遵守以人为本的原则。企业要尊重员工,重视员工,不能对员工进行压迫,不能损害员工的利益。要明白员工是通过自身的劳动来赚取相应的工资,不是企业对员工的施舍,企业无权利歧视和践踏员工。企业在建设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只要不侵害到员工的个人利益,不出现不合理的现象。员工不会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产生抵制,相反,员工会非常支持和配合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
其次,领导者以及各级别管理者要注意与员工共同分享制度产生的效益。一个好的管理制度从制定到实施的过程中要时刻谨记,是为了企业的长期效益和长期发展,不可目光短浅,只关注眼前的小利益。所以,不论是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开始制定还是后期的执行都要注意人性化,只有制度具有人性化才能得到员工认同和支出,才能促使员工的工作技能提高,让员工的工作更加有效率,有质量。
最后,员工还要参与到制度的建设中。企业不仅要员工参与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制定还应让员工参与到制度的设计过程中,参与制度的整个建设过程。这样不仅可以让员工产生主人翁的意识,配合制度的实施,还会减少制度所带来的负面作用,员工遵守制度,努力工作,让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二)规范激励政策
激励制度要建立在员工的精神层面上。当下社会高度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企业员工不仅仅有物质需求,还有精神需求,很多员工更注重精神层次的追求。比如工作中产生的成就感,被领导赏识的自豪感,对企业的责任感等等。还有一些员工特别喜欢挑战,喜欢不断的突破自己,这和简单的成就感不同。对于喜欢挑战的员工,可以给员工多分配一些有难度性和未知性的工作,对于员工而言,这是一种激励。企业要不断的激励和满足员工这些精神需求,员工的工作效果会得到很大的提升,有助于企业的发展和前进。
激励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老板在工作中对员工一定要做到一视同仁,特别是在激励中,更要公平,公正。企业领导者客观的结合员工的工作绩效来对员工进行激励。公开建立激励的标准、激励的原则。在激励员工时要公开、公示,全部透明化进行。
激励要因人而异。不同的员工有不同的需求,同样的激励可能对员工甲有效,但是对员工乙却没有作用。对于那些经济基础感,文化水平高的员工,企业在满足其物质要求的基础上,注意其对精神方面的要求,比如自我价值的实现,工作的发展前景,企业的文化等。对于一些经济基础差,文化水平较低的员工,精神方面的激励可能并不适用,他们当下更重视自己的经济问题。这样的员工,企业在激励时就可以目光放在物质激励上。总之,企业要了解员工的心思,对员工进行合适的激励。
(三)增加制度的系统性
要系统的清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第一,把企业中没有作用或者是被企业的发已经淘汰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清理掉;第二,查看企业中是否存在着制度的重复和空白,或者是制度自相矛盾的现象;第三,对于空的或是不健全的制度,对其重新审查,决定是否清楚,补充或是重制定;第四,对前三项的工作进行公开公示,加强制度的执行力度。
制度进行完善。对于那些不健全的制度要给予重视,完善好制度。对企业的每一个职位都制定出全面、具体、详细的说明书。确定好每一个职位的名称、职责、工作权限、工作内容、工作责任等,细化和量化每一个职位的工作内容和责任。
(四)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
企业要让员工对这个行业的未来发展和发展趋势有一定的了解,可以通过定期的学习活动来提高员工对此行业的认知和学习。此外,还要把企业建立以来遇到问题和挑战时的艰难与克服困难,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团结和努力讲给新来的员工。企业可以组织会议进行企业的发展讨论,让员工对企业的战略目标有一定的认识并激励员工为企业实现大目标而尽个人的力量。
企业要明确的规定好员工的工作职责和目标。强调员工在工作中一定要按程序,按规律,按制度来进行。这样有助于员工在刚开始接触工作时,找到工作方向,避免出现工作遗漏或是错误。各司其职,不会让员工之间产生工作职务上的混乱,减少员工间的摩擦,有利于建设和谐友好的工作环境。
要有赏有罚,赏罚分明。企业通过对员工进行奖赏方式来鼓励员工努力认真工作,用惩罚的方式来教育和警示员工的不当行为。对于优秀的员工或团队要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口头表扬或是精神奖励,对于那些损害企业利益,违反企业规定的员工和团体必须给予一定的惩罚,以此来警戒大家要规范自己的行为。当然,除了赏罚这样措施,还要加强对员工的引导和教育。让员工明白企业的发展关系着自身的发展,企业的未来就是自己的未来,企业与自身的利益相关,要想自己的未来有发展,必须重视企业,努力工作。结语: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绩效评价是企业发展的坚实基础。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好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绩效评价体系那么企业的自身管理就会出现问题。相反,一个好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绩效评价会增加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企业不断的发展。所以,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评价的研究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和价值。参考文献:
[1]吴伟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绩效评价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1.[2]李哲.航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绩效关系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3]王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绩效评价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4(12).[4]杨志刚.关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绩效评价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4(31).[5]李崧.西安市软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6]魏然.基于战略的装备制造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7]张东.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绩效评价体系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8]宋振涛.浅析陕西省民营企业所面临的人才问题及对策[J],管理学研究,2011(5).[9]汪永忠.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变迁及其绩效改进分析[J],商业经济,2010(6).[10]高媛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制定[J],中国有色金属,2011(5).
第三篇: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概述
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概述
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是指由一系列与绩效评价相关的评价制度、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评价标准以及评价机构等形成的有机整体。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由绩效评价制度体系、绩效评价组织体系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三个子体系组成。
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是实现对企业绩效客观、公正评价的前提。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设计遵循了“内容全面、方法科学、制度规范、客观公正、操作简便、适应性广”的基本原则。评价体系本身还需要随着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而不断发展完善。
企业绩效评价的内容依企业的经营类型而定,不同经营类型的企业,其绩效评价的内容也有所不同。工商企业与金融企业就有不同的评价内容,在工商企业中,竞争性企业和非竞争性企业的评价重点就存在差别。
[编辑]破解企业绩效评价体系设计之惑
我国目前试行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是以工商类竞争性企业为评价对象设计的。根据工商类竞争性企业的特点,绩效评价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即财务效益状况、资产营运状况、偿债能力状况和发展能力状况。财务效益状况主要反映企业的投资回报和盈利能力;资产营运状况主要反映企业的资产周转及营运能力;偿债状况主要反映企业的资产负债比例和偿还债务能力;发展能力状况主要反映企业的成长性和长远发展潜力。这四部分内容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各有侧重,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被评价企业当前的实际经营管理情况。通过对以上四方面内容的评价,可以得出反映企业全貌的绩效评价结论。
目前我国采用的企业绩效评价方法除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体系外,一些企业还积极采用了由美国学者和实业界提出的“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平衡记分卡”和 “经济增加值”(EVA)等评价方法。这几种绩效评价方法虽各有长处,但每一种方法在企业绩效评价中都还存在着一些缺陷。结合我国企业目前的状况及特点,应采用多因素全面评价原则和定量分析与定性评议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多维的基于绩效预算管理的动态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
第四篇:金融企业
金融企业的财务分析【财务报表分析】
金融企业的财务报表:(1)金融企业的资产负债表:
A、金融企业的资金来源:
a、各项存款,包括企业、机关团体、居民的活期或定期存款;
b、金融机构同业拆入、存放款;
c、应汇或解缴汇款;
d、发行债券集资款;
e、自有资金,包括资本金和实现利润。
B、金融企业的资金占用:
a、现金及贵重金属占用;
b、各项贷款,包括向企业、机关团体、居民的长短期贷款;
c、金融结构同业拆放、往来占用款;
d、应收款项;
e、买入有价证券;
f、租赁资产,包括融资租赁资产和经营租赁资产;
g、缴存风险准备金。(2)金融企业的损益表:
A、金融企业收入:
a、贷款利息收入;
b、同业往来业务利息收入;
c、手续费收入;
d、证券买卖差价收入;
e、融资租赁业务净收益;
f、买卖兑换外汇的汇兑收益;
g、其他咨询服务业务收益。
B、金融业务支出:
a、存款利息支出;
b、同业往来业务利息支出;
c、手续费支出;
d、经营业务费用;
e、汇兑损失;
f、证券买卖损失;
g、其他业务支出。(3)金融企业的现金流量表:
A、金融企业的现金流入:
a、吸收的存款;
b、收回的贷款本息;
c、同业拆入资金;
d、出售证券投资;
e、处置固定资产;
f、其他。
B、金融企业的现金流出:
a、发放贷款;
b、存款提取本息;
c、同业借出;
d、证券投资;
e、购置资产;
f、其他。
2、金融企业资产负债比例管理: 金融企业的负债率较高,一般在90%左右。
金融企业的自有资金要求不得低于一定比例,通常为8%。(1)资本充足率:是资本总额与风险加权资产总额的比例,主要衡量其实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附属资本)月均余额÷∑(各项资产数额×风险权重)×100%
A、核心资本:指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的合计。
B、附属资本:指呆账准备金、坏账准备金、资产评估储备和累计折旧的合计。
C、风险加权资产总额:是将金融企业各资产按照其风险权数加权折算之后的风险资产总计。
D、一般规定,现金的风险权数为0,其加权后的风险资产也为0;政策性银行的担保贷款
风险权重为10%,其他金融机构的担保贷款风险权重为20%;非金融机构的担保贷款
风险权重为50%;信用贷款的风险权重为100%。
E、一般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其中核心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之比不得低于4%。
F、资本充足率管理的一个重要含义是要求金融企业资产扩张最高不得超过资本的的12.5
倍,资产规模超过这个倍数就应当压缩资产(贷款)或者增加资本。
(2)存贷款比例:能从总体上控制资金来源和资金占用情况。
存贷款比例=各项贷款的月平均余额合计/各项存款的月平均余额合计×100%
存贷款比例=各项贷款旬末平均增加额/各项存款旬末平均增加额×100%
A、旬末平均增加额=(上旬末增加额+中旬末增加额+下旬末增加额)÷3
B、一般要求,银行的存贷款比例应当低于或等于75%,但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工、农、中、建四大商业银行的存贷款比例均超过75%。(3)中长期贷款比例:反映资产流动性的强弱,比例越低,资产的流动性越强。
中长期贷款比例=贷款剩余期在1年及1年以上的中长期贷款月末平均余额÷剩余起在1
年及1年以上的存款月末平均余额×100%
A、该指标一般要求不得超过120%;
B、该指标是保证银行信贷资产安全性、流动性的重要指标;
C、该指标也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变化的一个重要指标。(4)资产流动性比例:反映银行支付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保证银行清偿能力的控制指标。
资产流动性比例=流动性资产旬末平均余额/流动性负债旬末平均余额×100%
注:该指标要求:正常情况下不得低于25%;通货膨胀和利率下降时,可提高这一要求。
(5)备付金比例:揭示银行对存款支取的保证程度,也是反映银行支付能力的重要指标。
一级备付金比例=(存放中央银行款+库存现金)÷各项存款×100%
二级备付金比例=(购买的国债+政策性金融债+人民银行融资债)÷各项存款×100%
A、一级该指标一般要求不低于5%,中国人民银行要求应当在5%~7%之间。
B、通常将人民银行存款与库存现金之和称为一级备付金,将银行购买的国债、政策性金融
债、人民银行融资债之和称为二级备付金。
C、各项存款为各项存款平均余额。(6)单个贷款比例:
A、单个贷款比例是对同一客户的贷款余额与银行资本总额的比例。一般要求不得超过
15%,以分散贷款风险。
B、对前10家最大客户的贷款总额与资本总额的比例一般要求不得超过50%。
C、对单个项目的贷款总额要求不得超过项目投资总额的50%。
D、对最大10家客户的贷款总额要求不得超过银行贷款总额的50%。
(7)拆借资金比例:
拆入资金比例=拆入资金平均余额/各项存款平均余额×100%
拆出资金比例=拆出资金旬末平均余额÷(各项存款-存款准备金-备付金
-联行占款)旬末平均占款×100%
注:中国人民银行要求拆入资金比例不超过4%,拆出资金比例不超过8%。(8)贷款质量比例:
逾期贷款比例=逾期贷款月末平均余额÷各项贷款月末平均余额×100%
(不超过8%)
呆滞贷款比例=呆滞贷款月末平均余额÷各项贷款月末平均余额×100%
(不超过3%)
呆账贷款比例=呆账贷款月末平均余额÷各项贷款月末平均余额×100%
(不超过1%)
(9)风险权重资产比例=各项风险权重资产月末余额/总资产月末余额×100%
(不超过60%)
(10)对股东贷款的比例:要求对股东提供的贷款余额,不得超过其缴纳资本金的100%,同时
还要求,对股东贷款的条件不得优于其他客户的同类贷款。(11)资金损失比例=逾期贷款报告期各项资金损失之和÷同期各项资产总数×100%
(12)负债成本比例=报告期各项成本÷同期负债总额×100%
A、各项成本支出包括:利息支出、金融企业往来支出、手续费支出、营业费用、汇兑损
失、其他营业支出。
B、负债总额为资产负债表中流动负债(减去财政性存款)、长期负债和其他负债之和。
C、反映银行吸收各项存款所支付的成本高低。
(13)资产盈利比例=报告期利润总额÷同期信贷资产月末余额×100%
注:信贷资产是资产总额减去代理政府投资、固定资产、财政性存款、代理贷款之后的
差值。一般要求该指标大于1%。
(14)实收利息比例=(报告期利息收入-应收利息-待转营业收入)
÷同期各项贷款应收利息之和×100%
3、金融企业的财务分析:(1)清偿能力分析:
A、变现能力指标:
a、变现率:反映企业可立即变现资产所占的比例。
变现率=现金及各项存放款÷流动负债合计×100%
注:国际上一般认为该指标值应该在15%~20%之间;对无储蓄存款业务的金融企业
来说,用该指标不适宜。
b、存款支付保障率:表示存款的多少被用于贷款,多少用来保证日常支付。
存款支付保障率=流动资产中的贷款总额÷流动负债总额×100%
Ⅰ、贷款总额包括拆放同业、短期贷款、应收款项、短期投资及委托贷款和投资等。
Ⅱ、正常情况下,主要从事信用风险业务的银行(如商业银行)该指标较高,一般在
80%左右,但在专门从事信托贷款或长期投资业务的银行该指标较低。
Ⅲ、如该指标超过100%,表示没有现金储蓄保证提取存款;如低于70%,则可能是
吸收存款过多,也可能是银行借入款较多,都对银行获利不利。
B、资金保障程度指标:
a、独立性指标=所有者权益合计÷资产总额×100%
注:比值较高说明银行发展能力有可能较快;但在国外,一般认为高于9%或10%,是不正常的,说明企业存款业务开展的不理想,如果低于5%,则表示资产调度
余地很小。
b、风险耐力指标=所有者权益合计÷贷款总额×100%
(一般在15%左右较好)
c、自有资金利润率:(2)收益能力分析:
A、净利息率=(利息收入-利息支出)÷利息收入×100%
a、该指标越高,说明银行业务的盈利水平,一般不应低于10%。
b、一般情况下,净收益与利息收入(毛收益)应该同步增减,但若有利率、特殊性项目
和贷款损失准备金之一存在变化时,则可出现不同步增减的情况,一般两者不同步幅
度不应超过4%~6%。
B、资产收益率=实现利润总额÷资产总额×100%
注:一般该指标投资银行比商业银行、储蓄银行高,国外要求该指标最低不应低于1%。
C、资本利润率:反映银行经营的资金效益,即银行自有资金经过1年后的获利率。
自有资金利润率=利润总额÷自有资金总额×100%(3)管理效率分析:
A、贷款损失准备金与总总贷款量之比:
注:该指标是银行应付贷款风险能力的反映;贷款损失准备金越高,说明贷款业务风险
大,或者是银行过于谨慎;如果该指标超过1%,则表明贷款业务质量差;过低也
不好,过低表示银行没有准备足够的资金来应付可能出现的贷款损失。
B、呆账损失与总贷款量之比:指在一定时期通过贷款损失准备金弥补了呆账贷款的数额占
总贷款量的比率,起伏过大应查明原因。
C、净营业收入与呆账损失之比:反映银行通过结清呆账损失之后,银行所创造的净利润,指标越高越好。
4、企业资信评级:
评级指标通常由评级机构自己设计,一般包括信用指标、财务指标和发展能力指标三大类。
资信等级通常分为A、B、C、D四级,在同一级内常常区分为三等,如在A级中分为AAA级、AA级、A级。(1)信用指标:
A、商誉:指合同、协约的执行情况,分为好、较好、一般、差四个档次,一般根据过去经
验和社会调查确定。
B、企业在银行的信用:包括贷款归还记录和企业在银行的结算记录两个方面。贷款归还记
录根据企业逾期和欠息记录确定为优、良、一般、差四个档次;银行结算记录可
通过企业在银行的平均存款与贷款比值(即结算记录=银行平均存款/贷款余额)
衡量,如果比值大于50%为优,在50%~30%为良,在30%~10%为一般,在10%以下为差。
C、企业领导信用:根据企业领导的品德、信誉确定出优、良、一般、差四个档次。(2)财务指标:
A、净资产:反映企业的总体实力。
对于房地产企业,如大于1亿元为一级,1亿元与5000万元之间为二级,5000万元与1000万元之间为三级,少于1000万元为四级。
B、资产负债率:反映企业的经济独立性。
一级:30%以内
二级:30%~50%
三级:50%~70%
四级:大于70%
C、资产流动比率: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根据不同行业确定等级值。
D、应收账款周转次数:反映企业经营活跃程度和偿债能力。根据不同行业确定等级值。
E、存货周转次数:反映企业销售与生产各类情况及偿债能力。根据不同行业确定等级值。
F、资产利润率:反映企业资产经营的效率。
一级:大于50%
二级:50%~30%
三级:30%~10%
四级:小于10%
(3)企业发展能力指标:
A、企业素质:管理水平、技术水平、职工素质、应变能力等。可分为优、良、一般和差。
B、企业地位:企业的知名度、市场占有率、企业与政府的关系等。可分优、良、一般和差。
C、企业无形资产:专利权、商标、地理位置等。
D、企业抵押资产:指企业用资产担保的贷款额与企业净资产的比值,反映企业创造发展的能力。
该指标值定级:一级:0 二级:小于10%
三级:10%~30%
四级:大于30%
在确定信用指标、财务指标和企业发展能力指标三类指标的基础上,根据被评级单位的特点和各指标的重要性对各指标确定权重,然后加权计算出总分,确定其资信等级。
第五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绩效评价绩效评价申请书
(第一册)
申请编号: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绩效评价
申
请
书
绩效评价 复核
申请组织名称(盖章):*************************
申请日期:*************************
江苏省知识产权局
************** 贯标评选申报材料
第一册(部分):资质体系类的材料
资质类材料
2.1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2.2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2.3真实性自我声明
2.4有效运行的证明文件(在运行记录)2.5组织简介1.申请组织信息
1.1基本信息
申请组织全称(中文):************** 申请组织全称(英文):**********
地址(邮编)(中文):*****************。网址:************** 法人代表:*******;管理者代表:********。
联系人:****** 电话:0515-8*******3手机:183******
传真: 0515-******** E-mail:7******113@qq.com。1.2申请评价所需信息
1.2.1申请组织的总人数为58人,申请评价的管理体系所覆盖人数为58人,覆盖的场所共1处,其中不在同一地点的有0处,请列出全部地点名称:**********内。
1.2.2申请组织主营业务范围:****************;管理体系所覆盖的业务范围:螺*******************************。1.2.3管理体系试运行情况:
开始运行时间:2014年1月8日; 是否完成内审:
是,完成时间为:2014年4月10日; 否。
是否完成管理评审:
是,完成时间为:2014年5月6日--5月7日; 否。
1.2.4是否申请安排预评价?
是,希望时间为:
****年**月**日; 否。
1.2.5希望正式评价间为:****年11月18日。1.2.6是否可安排在周六、周日进行现场评价?
是,否。
办公时间:上午:8:00-11:30下午:12:30-17:00
2.申请评价所需提供的材料 2.1组织法律证明文件,如营业执照及年检证明复印件;附件1 2.2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复印件;附件2
2.3覆盖的活动涉及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许可的,提交相应的行政许可件复印件;附件3 2.4承诺遵守法律法规、评价机构要求、提供材料真实性的自我声明;附件4
2.5申请评价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明文件(如体系文件发布控制表,有时间标记的记录等复印件);(运行记录)2.6申请组织简介:
2.6.1组织简介(1000字左右)(管理手册)2.6.2申请组织的主要业务流程;
2.6.3组织机构图或职能表述文件;(管理手册)
2.7申请组织的体系文件,需包含但不仅限于(可以合并):(管理手册)
(1)知识产权方针和目标;(2)知识产权手册;
(3)受控文件清单、记录文件清单;(4)程序文件;
(5)内审和管理评审的记录文件;(6)适用性声明;(7)职能角色分配表;
(8)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覆盖的活动执行相关法律法规的清单。2.8申请组织体系文件与GB/T 29490-2013要求的文件对照说明; 2.9申请组织内部评价和管理评审的证明资料; 2.10申请组织记录保密性或敏感性声明;
2.11江苏省专利信息服务中心要求申请组织提交的其他补充资料。
3.其它
3.1申请组织是否已获得其他体系认证? 否;
是,请填写下列信息:
已获得认证的体系名称
通过时间
认证机构名称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ISO22000
2013年7月19日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 3.2申请组织在申请评价前,是否已经通过相关咨询公司进行咨询? 否;
是,请填写下列信息: 咨询时间:2013年12月至今。咨询机构名称:**********。
3.3组织一年内是否有发生重大事故的情况及发生违反与评价体系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的情况? 否;
是,请说明情况:
。4.4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无。
4备注
(1)申请时请提交所有资料纸版1份和电子版1份(WORD格式)。(2)联系信息:
Tel:
153******
Fax: 0515-*****79
E-mail: 8****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