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铁道部改革的关键是政企分开,不是企业分拆
【形势要点:铁道部改革的关键是政企分开,不是企业分拆】
自2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了《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草案)》后,有关铁道部将撤并到交通部的传闻甚嚣尘上。近日,有消息人士透露,铁道部将分拆为国家铁路总局和中国铁路总公司,其中国家铁路总局将按照副部级的设置并入大交通部;而将划至国资委麾下的中国铁路总公司究竟为副部级还是正部级单位暂未有确切消息。该人士进一步透露,中国铁路总公司将以现铁道部运输局为主要班底,进行公司化的设置,主要负责铁路的运营。而运输局的人事调整在今年初为应对大部制的改革已经兑现,暂时不会再有大的调整。根据前述改革建议草案内容,现有的18个铁路局将重新梳理,组建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等六个或者七个区域集团公司,归口至中国铁路总公司。前述消息人士介绍,改革的第一步是分拆铁道部,地方路局的改制牵涉具体的铁路运营,为保铁路的稳定运营,中央短期内不会有大调整。他还透露,成立区域集团公司是早晚的事,但是究竟怎么划定区域,又成立几家区域集团公司,还有诸多博弈。路局的改制作为铁路改革的第二步,将以公司改制的方式,在铁路总公司的框架下完成。至于网运分离等后续改革,该人士表示,网运是否分离存有较大争议,暂未听闻有定论。在我们看来,在铁道部的改革方案中,改革的重点任务需要进一步明确,我们认为,铁道部改革的关键应该是政企分开,而不是把铁路系统分拆成若干个小公司。安邦首席研究员陈功表示,他个人认为,中国这样的一个大国,应该有一家运营良好的国铁。如果干部管不好,那是干部管理的问题,不是国铁应否存在的问题。如果改革是为了拆分和削弱国铁管理系统,这样的改革是愚蠢的。
第二篇:铁道部改革分析汇总
机构改革
之铁路改革
方案内容
近年来,我国铁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保障了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和人民生产生活需要,但也存在政企不分、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衔接不畅等问题。为推动铁路建设和运营健康可持续发展,保障铁路运营秩序和安全,充分发挥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整体优势和组合效率,有必要实行铁路政企分开,加快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
方案提出,将铁道部拟订铁路发展规划和政策的行政职责划入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部统筹规划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发展,加快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组建国家铁路局,由交通运输部管理,组建中国铁路总公司,承担铁道部的企业职责。同时,不再保留铁道部。
主要职责
方案中表示,新组建的国家铁路局,将承担铁道部的其他行政职责,负责拟订铁路技术标准,监督管理铁路安全生产、运输服务质量和铁路工程质量等。而新组建的中国铁路总公司,承担铁道部的企业职责,负责铁路运输统一调度指挥,实行全路集中统一管理,经营铁路客货运输业务,承担专运、特运任务,负责铁路建设,承担铁路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等,确保铁路运营秩序和安全,确保重要运输任务完成,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便捷、优质服务。
考虑到铁路仍处于建设发展重要时期,同时承担很多公益性任务,方案提出,国家继续支持铁路建设发展,加快推进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和运价改革,建立健全规范的公益性线路和运输补贴机制。同时,继续深化铁路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改革四问
投资安全建设改革均得保障
机构改革:三种职能全部剥离
《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主要起草者、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王峰表示时,详细介绍了本次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中,铁道部改革的相关内容。
王峰说,实际上是将铁道部一分为三:一部分企业职能剥离出来,成立铁路总公司;一部分综合性管理职能,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有关的部分职能,比如规划、政策,制定一些法规等职能剥离出来,划给交通运输部;一部分安全生产监管职能,专门成立副部级的国家铁路局,由交通运输部管理。
职能转变:利于保持铁路优势
王峰介绍,此次大部制改革,形成了新的交通运输管理的新格局,由交通运输部统筹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加快形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其中,国家铁路局将集中精力考虑安全监管,行使政府的安全监管责任。
而大量的铁路运营、铁路建设、铁路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包括铁路的统一指挥调度,都由新组建的铁路总公司承担,铁路总公司继续保留全路集中统一的管理模式,继续承担相关专运、特运任务,不改变现行铁路运输统一调度指挥机制,不改变现有铁路生产运营体系,这有利于保持和发挥中国铁路的优势。
改革初衷:改革时机已经成熟
王峰表示,铁路是国民经济大动脉,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举足轻重。上一轮改革组建交通运输部,在加快形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方面迈出重要步伐,同时保留铁道部,强调要继续推进改革。近些年,铁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保障了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和人民生产生活需要,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是政企不分、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衔接不畅等。社会各界对铁路改革呼声很高,有关方面对铁路改革已研究酝酿多年,铁路改革的条件已经具备,时机已经成熟。
改革意义:有利于多渠道融资
王峰表示,铁道部改革主要基于三点考虑。第一,是为了更好地促进铁路这个领域的健康、持续、安全地发展。
王峰表示,现在在政企不分的情况下面,现代企业制度建不起来,因为它毕竟还是政府,它不是完全的企业。还有,铁路资金问题长期得不到较好的解决,融资比较困难。这里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靠政府,在大发展时期,政府当然要给予支持,因为这关系到每一个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但是这是不可持续的,最终还得靠企业自己赚钱,自己发展。
政企分开后,将把企业部分做成独立的企业法人,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资金筹措的渠道就可以多元化。考虑到铁路仍处于建设发展重要时期,同时承担很多公益性任务,改革后,国家将继续支持铁路建设发展,加快推进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和运价改革,建立健全规范的公益性线路和运输补贴机制。
有利于铁路运输安全
王峰表示,铁道部改革的第二点初衷是改革后将有利于从体制上或者机制上保障铁路运输的安全。
王峰说,在政企不分的情况下,监管和被监管者是一个人,以至于出了事故,老百姓都不知道是政府的事还是企业的事。
“作为政府,责任究竟如何追究?政府监管难到位,企业主体责任,安全方面投入就可能不到位。现在分开了,一部分承担主体责任,一部分承担监管作用,出了问题,是谁的责任,必须要追责。政府监管不到位,政府负责。”王峰说。
有利于建设体系构建
王峰说,此番对铁道部进行改革后,将有利于加快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海运是很大的一种运输方式,大量的物资从万吨轮卸下来之后,首先到码头上,再用公路的方式分集装箱拉到很远的地方去,装到火车上往全国目的地分运。根据不同的运输方式,发挥最大的优势,实行合理布局,该空运的空运,该靠火车运输的靠火车,该高速的靠高速,大交通的体制下才能通盘考虑这个问题。”
王峰坦言,“铁老大”不进来,这种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就是不科学的。它的意义在于提高综合运输效率、效能,发挥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组合优势,来提高效益,也降低成本,最终归到一条,降低物流成本。最后一个„计划经济的堡垒‟将走入历史”,这是日前人民网转载的《中国青年报》一篇报道的题目。“最后的堡垒”是指铁道部,根据2013年3月10日公布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中国将实行铁路政企分开,不再保留铁道部。铁道部原有职能将一分为三,其中拟订铁路发展规划和政策的行政职责划入交通运输部;组建国家铁路局,由交通运输部管理,承担铁道部的其他行政职责;组建中国铁路总公司,承担铁道部的企业职责,包括调度指挥、铁路经营和建设等。
这是一个富有历史意义的标志性时刻。2013年3月11日,一些群众特意前往铁道部门前留影纪念。“最后的堡垒”
从1978年至今,中国铁路系统经历了放权让利、承包责任制、现代企业制试点、资产经营责任制,以及争论激烈的“网运分离”(路网与运营分离)、“主辅分离”(运输主业与卫生教育、工程、造车厂等铁道辅业分离)、“区域竞争”等一系列改革试点。但政企不分的底线始终未被突破。
与此同时,自上世纪90年代,中国对邮电、石油、化工、煤炭、纺织等“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或自然垄断性行业进行市场化改制,撤并了石油部、煤炭部、纺织部、冶金部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部委机构。铁道部却得以先后五次在国务院机构改革中全身而退,就像一个“独立王国”一样,成为市场经济改革潮流下的最后堡垒。据说,前些年每次出席铁路系统总结会时,到会的相关领导一般会以“对铁路,我是外行”开头。
1998年至2003年担任铁道部部长的傅志寰在任时,曾实行“放权运动”,即除调度权之外将其他权力从铁道部下放到地方路局,交由地方政府经营管理。当时讨论的政企分开改革方案有两个方向,一是按地域条块切割,撤销18个铁路局,成立五大集团,保留铁道部负责行业监管和法规政策的制定;二是撤销铁道部,成立国家铁路集团,铁路局转制为其下属公司。
但2003年3月刘志军上任后,又重新开始收权,并大举推进铁路尤其是高速铁路的建设。主政铁道部的8年间,人称“刘跃进”的刘志军一共修建了1.8万公里铁路,耗费资金超过此前15年的总和,据说实现了他“控制世界上一半铁路投资”的预言。
但同时,“高铁大跃进”也留下了2.66万亿元巨额债务和高达61.81%的资产负债率(2012年三季度数据)。“高铁大跃进”的另一个客观结果,是性格强势、政绩显赫的刘志军成为铁路政企分开的最大阻碍因素之一。2008年有关方面曾有过将铁道部并入大交通运输部的改革意向,但无疾而终。
铁路的自然垄断特性和它在国民经济中特殊的战略地位,也使它具备了与决策层谈判的筹码。
自然垄断特性表现在其全国一张网在管理运营上的规模效应,分拆则可能会引起管理上的混乱。其次,铁路直接关系到国家社会的稳定和国防安全。据前铁路系统人士曜燎烛介绍,铁路货运承担着我国85%的木材、85%的原油、60%的煤炭、80%的钢铁的运输任务,客运则每年发送旅客十多亿人次,2012年更达到近19亿人次。但另一方面,火车票涨一分钱都必须向发改委报审。在一些铁道部人士看来,正是为了要承担这些责任,火车票长年低价,造成铁道部的经营困境,而这困境又成为了其市场化改制的瓶颈因素。
不过,这一逻辑也有争议。铁道部门通过减少普通列车,升级为票价更高的高铁等方式也可变相提高票价,铁道部门的经营困境究竟是因为票价太低,还是内部效率太低,一直是个争论不休的话题。
尽管原因未有定论,但一个不争的结果是:有别于其他诸多部委,铁道部二十多年来一直维持了以高度集中、指令性和半军事化为特点的计划经济运营管理体制。铁道部每年年初与各铁路局签订计划,并根据计划的完成情况进行奖惩。同时,铁道部还力图严格控制铁路系统的所有财务关系,控制着几乎所有建设项目的投资决策权。方案水落石出
但大势不可违,“最后的堡垒”退出历史舞台只是个时间问题。计划经济的低效、价格信号失灵、穷困、服务意识差、腐败等种种积弊,在铁路系统内像“活化石”一样为各方人士包括铁道部内部所诟病。已故铁路问题专家、原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文力教授曾用“庆父不死,鲁难未已”来评价这个计划体制遗留下的庞然大物,“它政企不分,外资民营都不敢进来,使得铁路建设投资严重不足。铁道部利用了自身的信息优势向决策层夸大铁路改革可能引发的后果”。
2011年2月,刘志军因涉嫌严重违纪被免去铁道部部长职务后,铁道部改革已是箭在弦上,各种改革方案也在四处流传。
2013年两会正式的改革方案宣布之前,铁道部内部已进行大范围的人事调整。包括上海铁路局、铁道部运输局在内的诸多铁路核心部门领导换人,涉及十几个厅局级岗位。西安、兰州、呼和浩特等数个铁路局一把手也换了人。
此外,在公布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和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名单中,并未出现现任铁道部副部级以上干部。当时坊间已据此推测,铁道部即将撤销。
一位长期跟踪国企改革的人士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我国政企分开改革大致有三种模式:一是分离原有部门的行政职能成立国家局,企业职能部分则成立单一的集团或公司,最后国家局也撤销并入其他部委。比如对原先的石油部、石化部和邮政总局的改革。这种方案一般用于“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
二是原有部门的行政职能交由其他部委,企业职能部分被分成若干家集团或者公司。如邮电部的电信部分和电力部的改革。这种改革一般用于自然垄断性行业。
三是一些行业主管部委对企业的管理权已经下放给了地方,则行业主管部委一般直接成立国家局,而后将企业管理权交给国资委。如煤炭部、纺织部、机械部、化工部等。
由是观之,对既关系国计民生又有自然垄断特性的铁路,国务院最终选择了第一种改革方案。债务谁来埋单
铁道部改革中,舆论最为关注的一个问题,是铁道部留下的巨额债务由谁埋单。刘志军在任期间,铁道部大举进行铁路建设和固定资产投资,据铁道部数据,2006年至2011年,其固定资产投资额分别为2076亿元、2520亿元、4144亿元、7013亿元、8341亿元和5863亿元。2009年-2011年,铁道部负债年复合增长36.05%,也由此积累了天量债务。截至2012年9月,铁道部总资产为4.3万亿,负债2.66万亿,亏损85.41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1.81%,其中长期负债占77.74%。
铁道部的债务主要由债券融资和银行贷款构成,其中债券主要是铁道部发行的铁路债券、中期票据等隐准性国债,债权银行则涉及国有及地方多家银行。铁道部撤销之后,以其为主体的债务按理应转移给新成立的铁路总公司,但这些债务最终由谁埋单,还未明朗。可以肯定的是,自负盈亏的铁路总公司自身不可能负担起如此庞大的债务。为给未来企业化经营的铁路总公司提供一个相对较好的经营环境,政府也必然会为其承担部分债务。
铁道部末任部长盛光祖2013年3月8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铁路建设的债务,要按照公益性和经营性来区分,公益性的建设项目债券要通过国家财政及其他手段来处理,经营性债务也要通过多个方式(偿还),比如财政方面的贴息、既有资产变现还贷,还有提高铁路部门经营效益。”
但究竟如何划分由财政埋单的“公益性”债务和由中铁公司承担的“经营性”债务,目前尚不明朗。2013年3月11日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记者招待会上,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王峰对此问题的说法是,“债务问题是下一步组建(中铁总)公司之后的事,相关部门正在研究如何解决”。
按照以往国有资产改制的惯例,此类债务的处置方式一般为两种,一是中央财政兜底,通过国务院发文实施行政剥离,最终由国家财政分担;另一种是将债务划到新成立的资产管理公司,债务关系中的抵押资产或股权也一并划入资产管理公司。
但铁道部的特殊情况在于,其债务规模过于庞大,国家财政在多大比例上替其“兜账”,是个问题。曜燎烛认为,结合现实和各方面信息,比较现实的解决方案是:国家承担当前铁道部的部分甚至大部分债务,其余债务由未来企业化经营的铁路总公司承担;同时,根据剩余债务的情况,铁路运输价格做适度调整,客运部分在必要时政府还可以类似公交补贴的方式介入。
另一个办法是,实行铁路投融资改革,吸纳社会资本进入铁路系统,通过资产组合化解债务危机。但前提是铁路总公司在铁路调度和收益分配等权益方面,对愿意进场的民营资本做适当的让渡,否则社会资金仍将持观望态度。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三种路径——财政支持、运价调整和投融资改革,在国务院的方案中都得以体现:国家继续支持铁路建设发展,加快推进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和运价改革,建立健全规范的公益性线路和运输补贴机制。
铁路市场化的故事如何延续,依然还有待观察。
第三篇: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铁道部改制,实行政企分开
www.xiexiebang.com
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铁道部改制,实行政企分开
华图教育
徐晓慧
热点概述
封闭的演播厅里,官员们现场述职并解答专家、群众代表的疑问,影像随之直播出去,百万观众收看,有的还通过场外环节互动。这种新形式的“电视问政”近期被中国多地政府启用。
“电视问政”来自湖北荆州电视台的一档直播节目,目前多个地方电视台正在效仿。2011年,电视问政被纳入武汉市治庸问责范围内,连办4场,成为检查政府是否兑现承诺的一种监督方式。如今,同样的节目内容已经出现在至少6个城市的电视屏幕上。截止到2012年9月“电视问政”这一新的问责形式,已经出现在湖北、湖南、广东、河南等多个省市。
一、相关评论
@《参加“电视问政”后的思考》1参加电视问政的嘉宾在台上“很紧张”、“直冒汗”,但网友们却表示问政很“温和”,感觉领导个个都回答得很“太极”,戏称“几位大人是去武当进修了的吧”。也有网友直言“答非所问”。还有网友表示,一些坐在问政席上的官员“打官腔”、“说空话”。面对这样的诘问,没有一个嘉宾承认自己是网友所指。在电视候场的间隙,我曾与有的嘉宾聊起,他们也觉得不解:“这些都是很专业的问题,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不说清楚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说多了又说我们打太极,而且主持人经常打断我的话„„”看来,如何面对媒体,是当今时代的一个新话题。
@《电视问政:追问在节目之外》2目前的“电视问政”尽管在直播形式上有较大突破,但无论是暗访选题,还是现场电话连线,最终之于被问政的话题,都有一个事先筛选的程序,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 村官 | 选调生 | 教师招聘 | 银行招聘 | 信用社 |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
政法干警 | 招警 | 军转干 | 党政公选 | 法检系统 | 路转税 | 社会工作师
www.xiexiebang.com
尚难做到即兴随机问政。一方面,这是出于节目播出安全的考虑;另一方面,操办者也担心部分观众即兴提问过于琐碎,不具备普遍价值。
对于被问责官员承诺的事后检查,也存在一定的随机性。本报记者知悉,在武汉市“电视问政”播出后,针对承诺整改的问题,武汉市政府治庸问责办公室多次进行了暗访和回访,但尚未建立一套制度化机制。
二、模拟题
“电视问政”这一新的问责形式谈谈你的看法?
三、参考解析
“电视问政”这一新的问责形式,已经出现在湖北、湖南、广东、河南等多个省市。2011年,电视问政被纳入武汉市治庸问责范围内,连办4场,成为检查政府是否兑现承诺的一种监督方式。截止到今年九月份,“电视问政”这一形式已经出现在六家电台。对于这样一种新型的政务公开的形式值得我们倡导。
近年来,政府为了服务性政府的建设,切实地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在提高政府形象、转变政府的服务态度以及提高政府办事效率方面,尤其是政务公开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举措,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政府部门开展工作的方法过于简单,缺乏与群众有效沟通的渠道,有些内容公开但不透明,仍存在暗箱操作等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政务公开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政府进一步拓宽了政务公开的渠道,在传统的信访、电话问政基础上,新增加了网络问政、微博问政等方式。在此背景下,电话问政方式的出现一方面拓宽了政务公开的渠道,能够利用更加直观的方式、更深入地传达政府信息;另一方面,群众可以更加快捷有效地了解政府的动态,了解社会敏感问题的解决方式。武汉市举办的2012年“十个突出问题”的五场电视问政活动,就得到了群的广泛好评。作为一种公共参与监督的新渠道值得我们积极支持。
一种好的政务公考形式,还需要良好地制度作为保障。为了更好地发挥电视的问政在政务公开方面积极的作用,避免电视问政形式化的问题,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 村官 | 选调生 | 教师招聘 | 银行招聘 | 信用社 |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
政法干警 | 招警 | 军转干 | 党政公选 | 法检系统 | 路转税 | 社会工作师
www.xiexiebang.com
一是严审电视问政选材。电视问政是一种新型互动型政务公开方式,因为它的互动性和现场直播性,电视台不能以追求收视率为目的进行选材。电视问政的选材应该是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同时应该是群众知晓自己权利、义务以及政府处理问题方式的一种渠道,因此,严格审查电视问政选材是十分重要的。保证选材的恰切性,可以通过政府提报、群众委托的方式进行选材,当然也可以邀请相关政策制定者、学者等进行审核。从而使电视问政的选材真正体现民意、反映民生。
二是提高电视问政应急处理能力。电视问政的方式是一种互动式的方式,在录制过程中,会有一些突发情况出现,比如说群众激动、领导无语等情况。电视问政的真正目的是“问政”,而不是造成群众的激愤和领导的尴尬,因此,在此过程中,电视问政节目要做好积极的准备,建立一个完整的问政环节和流程,同时也要考虑在此过程可能出现问题的解决策略,能够及时解决突发情况,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尴尬和矛盾。
三是落实电视问政问责机制。电视问政真正的目的是解决群众反应的问题,同时提高政府的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在电视问政过程所产生的问题或是领导干部提出的解决策略,在问政之后要体现在具体的政策当中,切实地将解决策略落实到实处:通过网站、宣传栏、电视等多种途径对电视问政中的处理结果进行公示和说明,监督相关责任部门将解决方法落实到位,切实提高“电视问政”的服务水平和效率。落实电视问政的问责机制,对不作为的情况进行处罚。
综上所述,只有紧抓主要矛盾、体现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商讨解决之道,才能使电视问政这种政务公开的形式落实到位。此外,建立电视问政的长效机制,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和服务观,从公务员自身的服务理念和内外部监督等方面全面提升政府的政务公开水平和能力,从而从根本上创设一个公开、透明的服务型政府。
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 村官 | 选调生 | 教师招聘 | 银行招聘 | 信用社 |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
政法干警 | 招警 | 军转干 | 党政公选 | 法检系统 | 路转税 | 社会工作师
第四篇:我国经济体制问题改革热点问题之政企分开
我国经济体制问题改革热点问题之政企分开
摘要:政府与国有企业之间存在的不为外人所清楚地关系至少自改革开放以来就广受诟病,早在1978年我国著名经济学家董辅礽就提出政企分开这个概念,但是时至今日我国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仍然没有得到明确的解决。政府与国企之间的利益挂钩加之政企之间关系复杂难以管理监督,使得“所有者”缺位和“内部人”控制的现象广泛存在,从而造成大量国有财产流失,滋生了腐败贪污,国企垄断,严重阻碍了市场正常化发展,损害了广大人民的实际利益。本文就我国现行的政企问题与如何改善政企关系的个人观点做出阐述。
关键词:政府与国企
所有权
国企运营能力
人事制度
国企规模
正文:
一、当前政企关系的主要问题
(一)产权不清、“所有者缺位”,使国有企业既不独立,又不受制约。当前的国有企业,绝大多数实行的是厂长、经理负责制。这种体制存在两个严重问题:一是厂长、经理大多数只有日常的具体的生产经营管理权,没有对企业固定资产的处置权和投资权,没有内设机构编制人事权和劳动用工权。而且、经理、厂长握有的生产经营管理权也是不规范的,随意性很大,只要在经营管理中遇到了困难,厂长、经理就要找政府帮助解决;政府部门为了自己的政治和经济利益也乐于干涉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以企业握有的生产经营权也是不完整的,它要视厂长、经理和政府官员的个人行为而定,要视各地的改革程度而定。因此,有些地方政府(多为中下层地方政府)与国有企业的关系简直与改革前没有什么差别。另一方面,有些地方改革的步子迈得较大,政府官员和厂长经理改革意识较强,厂长、经理又能够处置本厂的固定资产,敢于决定本企业的内设机构、任免中下层干部、决定工人的去留、增减。因此,总体而言,政府与国有企业之间的产权责任不清晰、不规范,随意性很大。厂长、经理负责制的第二个问题是,在企业内部无资产所有者的代表,叫“所有者缺位”。厂长、经理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在企业内部未受到所有者的监督,在企业外部,政府各个有关部门可以说都是国有资产所有者的代表,谁都可以管厂长、经理,但都可以对厂长、经理经营企业的好坏不负责任,缺乏明确的与责任相适应的监督机制。在这种体制下,一方面因为企业权力太小不能成为真正独立的法人,无法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另一方面,又因为厂长经理未受到所有者的监督,使企业的权力太大,使企业的生产经营缺乏应有的规范和制约,导致国有企业决策失误、浪费严重、贪污盛行、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的严重后果。
(二)大多数国有企业的艰难处境,加重了对政府的依赖。
国有企业在计划经济体制时遗留下来的三大痼疾,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不得不找政府排扰解难。这三大痼疾是:(1)由于过去长期无竞争市场,致使国有企业的设备长期得不到更新,折旧率极低,将析旧费当作利润抽走,致使设备陈旧,技术落后,产品老化,加上国民经济结构长期失衡,供求不平衡,使不少企业产品销路不畅。(2)计划经济的高就业低工资的吃大锅饭体制,使每个老国有企业冗员太多,一般高达50%。(3)政企不分造成的企业社会负担过重,退休养老、医疗、子女教育、社会治安等等全由大中型企业包着,企业等同于一级政府。凡此种种,再加上体制不顺,管理不善,造成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大量亏损、资不抵债、下岗职工增多。与此同时,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联合、兼并、破产制度,以及资本市场,劳动力再就业市场均不健全。这使得国有企业主要不是靠法制,靠企业自己通过资本重组、通过关停并转重振旗鼓,而是靠政府经济主管部门去一个个具体指导,乃至包办。有的政府要求有关政府部门在半年、几个月的时间解决特困企业的关停并转问题,于是在有的地方,派工作组到企业去的办法又用起来了。在这种情况下,政企能分开吗?何况为了社会稳定,为了职工生活,政府能不帮助企业解决燃眉之急吗?
(三)传统的企业人事制度,是政企不分的脐带。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的人事管理制度略有改革,即企业内部的中层干部、一般皆由企业内部任免,但企业厂长、经理仍由政府主管部门任免,并划入行政系列,可以在企业与政府之间自由调动。人事管理的规律证明:由谁任命这个公职,这个公职人员就对谁负责。由政府直接任命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者,这个管理者首先考虑的是他的“政绩”应该让任命者知道,他的困难、苦衷也要让任命者了解。为了保住自己的乌纱帽,他甚至要尽量想法让任命者和他一道承担风险,以减轻因自己失误而造成的任命者对他的责任追究。在这种心理状态下,他必然会凡是稍微重大一点的经营管理问题都要向其任命者——政府官员们汇报,以求得他们的了解和欢心,以及责任的承担。这是一个铁的规律,谁也改变不了任命者与被任命者这种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政府能够不管企业的微观生产经营活动吗?再加上政企干部的系列不分,政府与企业的干部可以随时互调,而且往往是比较优秀的企业管理者要升任到党政机关,这叫“商而优则仕”——这实际上是对优秀企业干部的“扼杀”,使他们始终无法成为优秀的企业家——在社会上还普遍存在当官高人一等的“官本位”观念下,这种制度更使厂长经理们“心向市长”,而不是“心向市场”,更加促使其对政府官员早请示、晚汇报,使其能早日升到党政机关的殿堂。
二、改善我国政企关系的对策
(一)在国有企业建立健全产权清晰、权责明确内外约束机制。
为了解决现行国有企业厂长经理负责制的两大弊端:产权不清晰、所有者缺位,出路只有一条: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将工厂制改为公司制。但现代企业制度必须建立在生产经营有一定规模、生产经营手段有一定现代化水平的基础上。因此,它只适宜于我国大中型国有企业,不适合小型国有企业。对小型国有企业应明确采取民营化的方针。同时小型国有企业,都属于竞争性很强的企业,且数量太多,政府没有精力对其保持必要的监督。
现代企业制度,以股份公司制为基础。在股份中,以国有股占优势。其股东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由其选举董事会(董事会中应有一定的职工比例)和监事会。在股东大会闭会期间,由董事会代表企业所有者,行使所者权利:享有本公司重大问题的决策权,聘任并监督经理。由经理负责执行董事会的决策,负责日常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监事会享有监督企业和董事长、经理的权利。这种在股东大会领导下的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分开并互相制衡的领导体制,可以解决厂长经理负责制的如下困扰:一是解决企业内部所有者缺位问题,股东大会及其选举产生的董事会、董事长、副董事长是企业的真正所有者(民营资本股东)和国有资产所有者的代表,使经理人员能在所有者的代表和所有者的监督、激励之下,忠实于所有者的利益,使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受到严格的规范与制约,从而能够保证企业资产的保值和增值。二是解决国有企业无财产支配权:主要是固定资产的处置权、投资权;解决国有企业无内设机构编制权和对员工作聘用解雇权。因为这时的企业内部已经有所有者——董事会、董事长,而财产支配权本属于所有者的权利,故这时企业的董事会、董事长完全有资格享有此权,勿须放在企业之外——政府手中。同时,这时的经理由于是在所有者——董事会的监督之下工作,而且要对董事会负完全的执行责任,也应享有完全的生产经营管理权以及与之相应的企业管理机构、编制设置权及劳动用工权。因此,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基本上解决了原有厂长经理负责制下的产权不清晰、所有者缺位这两大困扰。企业因此基本上可以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独立商品经济实体了!
(二)实行政企干部分列,建立经理市场。
在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其董事长作为国有资产的所有者代表,只能由政府——国有资产所有者委任,由其作为企业的法人代表,对企业负全权责任。为此,董事长必须享有对经理人员的任免权(当然要经过董事会)。经理人员的素质高低,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着一个企业经济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着这个企业的经济效益。董事长既然要全权负责本企业的资产保值、增值,理所当然地要由他遴选经理。同时,为了让经理人员对董事长、董事会负责,忠实执行董事会的决议,也必须使董事长有权任免经理。由谁任免,就对谁负责,决定了经理只能由董事长任免。因此,必须革除现行的由政府部门任免国有企业经理的制度,将经理的任免权完全下放到企业,由企业董事会、董事长行使此职权。
为了使经理人员忠实地执行董事会的决议,董事会还必须对经理人员实行强有力的监督和激励机制。第一,要将经济的报酬与其奉献挂勾,对经理人员的奖励要与企业的年利润,三至五年的利润紧密相连。这是防范经理人员短期行为、不慎重的经营决策所必须的。第三,一经发现经理有严重失职行为或腐败行为,董事长有权立即免去经理职务。
除了在企业内部建立起强有力地对经理人员的监督激励机制外,还必须在企业外部,建立经理市场,通过市场竞争机制给经理人员更大的压力、动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理是一个高级劳动力商品,其市场价格取决于自身的价值,其有无“销路”取决于能否适应市场需要。一个优秀的经理,不仅是董事长不会解聘他,给他以高薪,而且他还有条件选择报酬更高、可以更大地实现自身使用价值的企业。一个不合格的经理,搞垮了一个企业,不仅再不能易地做官,而且在经理市场上很难找到“销路”,也会加入失业者的行列。由这种经理市场对经理人员形成的动力、压力,是使经理人员忠实于企业、培养优秀企业家所不可缺少的。
有人要问,既然对经理人员的任用要与政府脱勾,那么对董事长的任用是否也可与政府脱勾呢?不行,董事长与经理属于两种不同类型的角色,董事长是企业的老板,经理是企业的高级打工仔。打工仔无论高低,都来自劳动力市场,而董事长只能来自资产所有者。董事长作为政府——国有资产所有者的代表。只能由政府委派,董事长也必须对政府负责。由谁任免就对谁负责的人符合董事长这个角色的需要。他为了向政府负责,他为了保证自己的职务,也必然会经常向政府汇报他的工作,但他向政府汇报的事只是有关企业的重大决策问题,而这正是政府所应关心的大事。因为董事长不是经理,他不管企业经营管理的具体问题。因此他与政府的关系完全不同于经理与政府的关系。
(三)为国有企业解困创造良好的内外环境,让国有企业自己站起来。这个问题比较复杂,牵涉到方方面面的问题,要想使国有企业全面解困,是一个很大的系统工程,须作系统的研究。
当前国有企业存在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生产关系、管理体制方面的原因,也有设备陈旧、资金缺乏等方面的原因;既有国有企业内部的原因,也有国有企业外部的原因。为使国有企业摆脱困境、走出低谷,首先要解决生产关系、管理体制方面的问题,然后在新的生产关系,管理体制的基础上,解决生产力发展方面的诸问题。在为国有企业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的同时,也要为国有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国有企业内部的生产关系问题,主要是在大中型国有企业,实行以国有资产为主体的联合所有制。这种所有制形式最大的优点在于:一是能够注入新的资本,增加企业的活力;二是将民营资本所有者引入了企业,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国有资产所有者全民——政府——董事长——经理之间的多重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间接关系所带来的松懈联系,增强了企业内部所有者对经理人员的监督和制约;三是国家仍可以调控这个企业的经营方向,为整体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服务。
国有企业的领导体制问题,就是要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对此已如上述,不再重复。
在国有企业外部主要是要为解除这些困难创造制度环境、市场环境,让企业在良好的宽松的制度环境、市场环境中自己学会在市场竞争的海洋中游泳,不要老是由政府抱着走牵着走,使国有企业成为永远长不大的孩子。这些制度环境、市场环境,主要是指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企业的联合、改组、兼并、破产制度,改革银行金融制度;建立健全资本市场、产权交易市场、劳动力市场等等。为那些有希望的企业卸下社会包袱,调整资产存量,改善产业结构,重组产权关系,注入新的资金等等提供宽松、通畅的市场轨道;为那些无望的企业卸下社会包袱,调整资产存量,改善产业结构,重组产权关系,注入新的资金等等提供宽松、通畅的市场轨道;为那些无望的企业提供完善配套的破产机制,尽量在破产中减少国家损失,尽量为职工另谋职业提供一定资金,使国家和职工都能从破产中得到解脱。
总之,我国国企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是矛盾的,政府对国企进行干预使得国企不能相对自由自主的发展,反过来国企又在依靠政府撑腰以便在市场中获得一定程度上的垄断和霸权地位,两者相互依赖,共同发展,使其内部人员从中得到相当的利益,而对广大民众没有带来福利反而侵害了他们自由发展的权利。所以若要阻止这种现象继续影响人民的生活就必须切断政企之间的利益往来,并精简国有企业的数量,把它们放到市场中,让市场淘汰。
最后我们需要反思,所谓人民的企业——国企,给人民带来了利益还是损害了人民的利益。造成所有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大众相对漠视的也不能深入理解的社会规则————制度。
参考资料:
1.经济体制改革研究(共二册),董辅礽,1995年,经济科学出版社
2.百度百科:政企分开、政企不分,2013年10月22日更新 3.中国机构编制网
4.《关于调整机构紧缩编制的决定(草案)》,政务院,1951年12月
第五篇:分拆上市案例总结
母公司为国内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在中国上市Mother company is listed in China and subsidiary launches IPO in China 2010 年4 月召开的创业板发行监管业务情况沟通会传出消息主板公司分拆子公司上市创业板,需要满足6 个条件:(1)上市公司公开募集资金未投向发行人业务;(2)上市公司最近三年盈利,业务经营正常;(3)上市公司与发行人不存在同业竞争且出具未来不竞争承诺,上市公司及发行人的股东或实际控制人与发行人之间不存在严重关联交易;(4)发行人净利润占上市公司净利润不超过50%;(5)发行人净资产占上市公司净资产不超过30%;(6)上市公司及下属企业董、监、高及亲属持有发行人发行前股份不超过10%。
2、要满足创业板上市规则: 最近两年连续盈利,最近两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1000 万元,且持续增长;或者最近一年盈利,且净利润不少于500 万 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少于5000 万元,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均不低于30%;
3、要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的要求:新能源、新材料、生命科学、生物医药、信息网络、海洋空间开发、地质勘探、节能环保技术等领域。No.Parties Fact 1 ST 东北高速 分拆为龙江交通和吉林高速(特殊历史背景)2 中兴通讯 中兴通讯参股 26%的国民技术华丽登陆资本市场,发行价 87.5 元,开盘便翻倍至 161 元。国民技术的前身是由中兴通讯 出资60%发起设立,历史上通过股权转让、增资等,中兴通讯持有国民技术的股权在上市前稀释到26% 3 康恩贝 2010 年12 月10 日,创业板发审委2010 年底84 次会议通过浙江左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实现创业板分拆上市。康恩贝 系左
力药业的股东,为扶持其上市出让控股权,转让3720 万股成为第二大股东,目前持有左力药业26%股权。4 中国保安 贝特瑞热炒,但似乎没有下文。母公司为国内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海外上市Mother company is listed in China and subsidiary launches IPO in overseas No.Parties Fact 1 同仁堂 同仁堂科技 30 October 2000, 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600085)控股的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同仁堂科技)在香港创业板挂 牌交易,本次在港上市的7280 万股,仅向专业和机构投资者进行了配售发行,和黄、北大方正集团是其主要机构投资者 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仁堂科技)是由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仁堂)将其所属的同仁堂 制药二厂、同仁堂中药提练厂、进出口分公司和研发中心四部分进行投资,联合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公司和六位自然人(即 赵丙贤、殷顺海、田大方、王兆奇、梅群、田瑞华)共同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2000 年2 月 14 日,同仁堂科技在北京市工 商行政管理局办理了名称预先核准登记,领取了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的(京)企名核内字[2000]第 10157614 号《企业名 称预先核准通知书》.2000 年 2 月 22 日,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临时股东大会通过了设立同仁堂科技的议案.2000 年 3 月 9 日北京市人民政府以京政函[2000]17 号文批准设立同仁堂科技.2000 年 3 月 9 日,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召开创立 大会暨第一次股东大会。2000 年 3 月 22 日,同仁堂科技在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领取了注册号为 100001124466(2-2)的 《企业法人营业执 照》。2000 年 3 月 9 日,同仁堂科技召开了创立大会暨首次股东大会.会议通过了设立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和公司转 为社会募集公司、申请在香港创业板公开发行上市股份的决议,并授权同仁堂科技董事会积极争取申请到香港发行股票并在 香港创业板上市的各项报批、招股、推介、融资、上市等事宜.同仁堂科技股东大会已依法定程序作出了批准本次发行及上 市的决议。同仁堂科技发行及上市的申请于 2000 年 6 月 19 日取得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同意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 公司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的批复》,文号为证监发行字[2000]78 号。2000 年 10 月 31 日,同仁堂科技在香港联交所创业板挂牌交易,发行价 3.28 港元,首日开盘价 4.00 港元,下午以 4.30 港元报收, 全日最高价5.20 港元,最低价4.00 港元,当天成交量2771.5 万股,成交金额12455.2 万港元.同仁堂科技此次在港发行h 股7280 万股(不含超额认购部分,股票面值 1.00 元人民币,每股发行价 3.28 港元,集资二亿三千八百七十八万元港币(不含超额认购部 分),获二十多倍超额认购.交易首日以4.30 港元报收,比其招股价高出近三成,升幅高达31%.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上市。同仁堂科技设立时发起人认购的同仁堂科技的全部股份为 11000 万股,公开发行(h 股)前同仁堂 a 股持有同仁堂科技 90.9%的 股份,公开发行后同仁堂a 股持有同仁堂科技54.7%的股份。2 联想集团”和 分拆后的神州数码,2001 年 6 月在香港成功上市 2001 年,联想集团分拆神州数码在香港主板上市是分拆上市的著名案例。在 “神州数码 此案中,原联想集团实际上被分立为联想集团和神州数码两家公司,这两家公司在
分立刚刚完成时,具有完全相同的股东。分拆 后,联想集团与神州数码实际上是兄弟公司。2001 年 4 月 24 日,联想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宣布了一项股息分配:以联想集团有 限公司所持神州数码集团有限公司的全部股份(共计 756 181 609 股)支付给联想集团的全部股东作为股息。该项股息发放的条 件与神州数码新股发行的条件相同。该项特殊的股息发放实际上就达到了分立的目的:股息发放的结果是:神州数码集团有限公司不再是联想集团的子公司,联想集 团的股东直接持有神州数码集团有限公司。神州数码成了联想集团的兄弟公司。2001 年5 月,神州数码集团有限公司发行新股88 260 000 股。3 托 普 软 件(000583)退市 2001 年 2 月 16 日,中国证监会批复同意成都托普科技股份公司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同意公司股票的每股面值由人民币 1 元拆 细为人民币0 1 元” 2001 年 3 月 30 日,托普软件发布公告,称公司分拆其控股的成都托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创业板市场正式挂牌上市(股票 名称和代码:托普科技、8135)——此举开创了沪深两市第一家A股上市民营企业分拆赴港挂牌的先河。托普科技以配售的方式发行1 69 亿H股(不含超额配售部分),每股面值0 1 港元,每股配售价为0 72 港元,共筹措资金1 2 亿多港元(不含超额配售部分)。发行的新股,占公司增资后股本的 25%。托普科技上市后,公告显示,公司主业有三:政府管 理部门信息化项目、职能部门电子化项目、城市基础设施的数字化。4 2003 年友谊 股 份(600827)控股子公司“联华超市”在香港主板成功上市。友谊股份(600827)控股51%、上实
联合(600607)参股31·7 3%的联华超市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主板开始公开发行H股,5 海王生物(000078)公司控股子公司深圳市海王英特龙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分拆海外上市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准。公告称,根据中国证监会批复,海王英特龙获准发行不超过 27217.05 万股境外上市外资股,每股面值人民币 0.1 元,每股 股票面值由人民币1 元拆细为0.1 元。作为英特龙的控股股东,海王生物共持有其分拆前的90%股权,按计划,英特龙首次 境外发行H股的发行量预计为发行总股本的25%,而发行后,海王生物股权将变为67.5%,但仍保持着控股股东地位。2005 年9 月8 日上市 6 新疆天业(600075)新疆天业节水灌溉股份有限公司香港上市 2008 年 1 月 18 日新疆天业公告称:新疆天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下属控股子公司新疆天业节水灌溉股份有限 公司转至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已获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许可〔2008〕69 号)《关于同意新疆天业节水灌溉股 份有限公司转至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的批复》文件批准,此前香港联交所已原则同意新疆天业节水灌溉股份有限公司转板 上市事宜。新疆天业节水灌溉股份有限公司转至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时间定为 2008 年 1 月 24 日,股票代码由 8280 变更为 840 7 同 方 股 份 2011 年 4 月 11 日公司于 2011 年 4 月 8 日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下属境外公司境外上市有 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所属企业到境外上市工作指引》的规定,上市公司所属企业申请到境外上市,应当符合下列8 个条件: 1.上市公司在最近三年连续盈
利; 2.上市公司不得以最近三个会计内发行股份及募集资金投向的业务和资产,作为对所属企业的出资申请境外上市; 3.上市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合并报表中按权益享有的所属企业的净利润不得超过上市公司合并报表净利润的50%; 4.上市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合并报表中按权益享有的所属企业的净资产不得超过上市公司合并报表净资产的30%;(600100)关事宜的函》(国合函[2011]35 号),同意公司下属新加坡科诺威德有限公司向香港交易所提交发行上市申请。新加坡科诺 威德有限公司将于近期向香港交易所提交此次上市的相关文件。2011 年 10 月 27 日, 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下属境外公司境外上市有关事宜的函》(国合函 [2011]35 号)批准,公司下属新加坡科诺威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科诺威德”)已向香港交易所提交发行上市申请,其股票 于 2011 年 10 月 27 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交易,股票代码为 1206,股票简称为科诺威德。本次科诺威德共发行 12200 万 股,发行完成后科诺威德总股本为 48520 万股,公司合计持股 35.45%,为其第一大股东。其中公司直接持有科诺威德 9200 万股股份,占其发行完成后总股本的 18.96%,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 Resuccess Investments Limited 持有其 8000 万股,占其 发行完成后总股本的 16.49%。8 TCL 集团 青鸟环宇 复旦微电子 较早案例,不做赘述 失败案例 9 长 春 高 新(000661)2003 年 5 月,长春高新(000661)分拆控股子公司长生生物赴香港上市,结果被证监会否决,其保荐人日盛嘉富中国区总 经理黄立冲证实,证监会的理由就是分
拆部分资产利润超过了母公司30%的上限。10 华 联 控 股(000036)华联控股(000036)分拆控股子公司波司登到香港上市方案,不过华联控股在 2003 年 6 月 20 日刊发了澄清公告,称早在 2002 年就得到了证监会正式的同意函。但为华联控股何至今未能成行,却没有看到其他解释。11 中青旅 中青旅控股子公司乌镇旅游于 2010 年 8 月 2 日召开 2010 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批准其在境外公开发行境外上市外 资股票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交易事宜并授权董事会办理申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相关事宜。中青旅 亦于2010 年8 月12 日召开2010 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批准了该事宜。中青旅昨日公告 2011 年 8 月 24 日,鉴于乌镇旅游上市事宜在预审中未得到有关部门支持,乌镇旅游董事会一致同意终止 本次上市事宜。5.上市公司与所属企业不存在同业竞争,且资产、财务独立,经理人员不存在交叉任职; 6.上市公司及所属企业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关联人员持有所属企业的股份,不得超过所属企业到境外上市前总股本的10%; 7.上市公司不存在资金、资产被具有实际控制权的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及其关联人占用的情形,或其他损害公司利益的重大关联交易; 8.上市公司最近三年无重大违法违规行为。在A 股分拆到国内创业板上市中,目前政策没有明确在拟分拆上市企业中管理层的持股比例,但如果根据中国证监会之前发布的两个文件,分别为 《关于规范境内上市公司所属企业到境外上市有关问题的通知》和《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在未来分拆上市的公司中,其管理层持股达 到 10%完
全是有可能的。其一,在《关于规范境内上市公司所属企业到境外上市有关问题的通知》可以看出,该文件规定,“上市公司及所属企业董 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关联人员持有所属企业的股份,不得超过所属企业到境外上市前总股本的 10%”。其二,《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规 定,上市公司全部有效的股权激励计划所涉及的标的股票总数累计不得超过公司股本总额的 10%。非经股东大会特别决议批准,任何一名激励对象通过 全部有效的股权激励计划获授的本公司股票累计不得超过公司股本总额的1%。母公司为海外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在中国上市Mother company is listed overseas and the subsidiary launches IPO in China No.Parties Fact 1 Wonder Auto Technology, Inc.(Nasdaq: WATG)北京时间 12 月 20 日晚,在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的万得汽车宣布,旗下子公司锦州汉拿电机有 限公司已经向深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请。万得汽车预计锦州汉拿电机有限公司在深交所成功上市 后,公 司 依 然 持 有 锦 州 汉 拿 电 机 有 限 公 司 73% 的 股 份。这家在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子公司选择向深交所提交上市申请。公司给出的解释是子公 司在深交所上市的目的是利用深交所的估值优势最大限度的扩大公司市值,并为发展业务筹 集额外的资本。Wonder Auto Technology announced that it has launched a project to list(the “Listing”)its subsidiary Jinzhou Halla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Jinzhou Halla”)on China's Shenzhen Stock Exchange(“SZSE”).As part of the Listing, the Company anticipates that Jinzhou Halla will conduct an initial public offering of its
new shares on SZSE, and WATG's shareholders will still hold more than 73% of shares of Jinzhou Halla after the IPO.但目前并没有结果。2 上海实业控股(00363)2001 年 3 月15 日,由上海实业分拆而出的上海家化(600315)的8000 万股在上交所上市(孙公司)2006 年 11 月 1 日,上海实业公告称,拟以 33668 万元的价格出售其全资子公司上实日化控股有 限公司所持有的内地A股上海家化28.15%的股权,回购方为上海家化本身。3 亿都控股 港交所主板上市公司亿都(国际控股)有限公司(00259,HK)2008 年 12 月 4 日日宣布,其 拥有50%权益的南通江海计划发行A股上市.2010 年9 月香港联交所上市公司“亿都控股”(系百慕大注册的公司)持有香港亿威100%股 权, 香港亿威是南通江海电容器股份有限公司(002484)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