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银行业税收政策的思考(银行角度)5篇

时间:2019-05-13 23:11: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我国银行业税收政策的思考(银行角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我国银行业税收政策的思考(银行角度)》。

第一篇:关于我国银行业税收政策的思考(银行角度)

关于我国银行业税收政策的思考

[摘 要]银行业的稳定和发展,对国民经济起着重要作用。现行的银行业税收政策是1994年税制改革确定的,明显带有计划经济的痕迹,不适应我国加入WTO后的经济形势。文章阐述了现行税收政策对银行业的影响,提出了完善银行业税制的建议。

[关键词]银行业; 税收政策; 税收负担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银行又是金融的核心。银行业的稳定和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加入WTO后,按照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原则,我国将逐步开放金融市场。随着外资银行的大量涌入,金融业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我国银行业如何开展竞争,除了自身加强经营管理外,完善的税收政策也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我国银行业税收政策存在一些问题,亟待加以解决和完善。

我国银行业税收政策是1994年税制改革确定的,期间虽经几次调整,但其基本格局没有大的变化。银行业需缴纳的税种主要有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房产税、车船使用税、证券交易税等。其中,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约占银行业所纳税额的90%,是银行业的主体税种。从当前实际情况看,我国银行业税收负担偏重,制约了银行业的稳健发展。

一、现行税收政策对银行业的影响

(一)影响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中国的金融企业将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国外银行以其优质的服务,打进我国金融市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金融企业也将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国际市场中。由于我国银行业税收负担偏重,削弱了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

(二)影响银行业同外资银行的竞争力

目前,对内资银行和外资银行采取了不同的税收政策,内资银行税负明显重于外资银行。名目繁多的税收直接或间接地提高了银行业的财务成本,使内资银行处于不利的地位,影响了其在平等条件下开展竞争,影响了同外资银行的竞争力。

(三)影响银行业自身的改革和发展

目前,我国银行业资本充足率不到8%,离《巴塞尔协议》规定的商业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为8%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此外,我国银行业效益不佳,无力用经营利润补充资本金,加之银行业不良贷款比例居高不下,金融业经营还存在一定的风险。按照OECD多数国家的做法以及美国研究中国经济的著名专家尼古拉斯。R.拉迪的计算方法[(营业税+所得税)/利润水平]来分析我国银行业的纳税额占其收益的比重。根据这一方法计算的目前我国银行企业的总体税负(营业税及附加和企业所得税)在65%~75%之间。过重的税负,导致银行业税后留利的减少,不利于银行业自身的改革和发展,弱化了银行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完善银行业税收政策的建议

银行业的税收政策应以新一轮税制改革为契机,逐步减轻银行业税收负担,完善银行业税制,为银行业营造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以提升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一)营业税应采取的对策

第一,降低税率。银行业营业税税率在目前5%的基础上可以适当降低。由于各银行总行集中缴纳的营业税属于中央财政收入,为了不大幅度减少中央财政收入,可以逐年降低营业税税率,每年降低一个百分点,直到营业税税率降至2%,或达到国际银行业的税负水平。这样可以提高银行业的盈利能力,补充资本金,提高银行业的资本充足率。

第二,按净收入征收营业税。由于银行业属于特殊行业,对银行业征收营业税时,可以按利差净额(贷款利息收入减存款利息支出)征收。同时,允许银行将代收邮电费、凭证手续费等费用直接冲减相关费用支出。

第三,为了和外资银行在同等条件下竞争,建议取消内资银行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第四,改革银行利息收入的核算方法。对银行业利息收入的会计核算应当将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结合起来。银行业属于高风险行业,其利息收入就不能同其他行业一样来确定。在会计核算时,对正常类贷款、关注类贷款项目的收益可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收入,以应收利息收入缴纳营业税。对属于损失类贷款的应收利息按收付实现制核算,以实际收到的利息收入来缴纳营业税。

(二)所得税应采取的对策

统一内、外资银行所得税。为了统一税法、简化税制、公平税负和促进竞争,取消外资银行享受的各项优惠,统一内、外资银行所得税,两套税种合并为统一的企业所得税。适当降低所得税税率,修订税前扣除项目,与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相衔接,凡与企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支出和费用允许在税前扣除。统一税收优惠政策,税收优惠按银行业务项目划分。这既符合WTO的国民待遇原则,也有利于内、外资银行在公平环境中展开竞争。

(三)对抵债资产业务实行免税政策

为了提高银行业的资本充足率,考虑抵债资产是在信贷资产无望收回的情况下,为保全信贷资产而采取的措施,政府应给予税收政策上的照顾。可以参照国家对信达、华融、长城和东方资产公司处置不良资产出台的有关税收减免的优惠政策,对银行业在接收、管理和处置抵债资产过程中发生的业务免税。如:商业银行接收和处置抵债的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时,免征契税、房产税和营业税;商业银行拍卖、变现抵债的不动产和无形资产,包括土地、厂房等,取得收入,免征营业税等;对抵债房地产,为弥补信贷资产损失,在闲置或出租期间,免征房产税和营业税等。

[参考文献]

[1]吴明理。高额税费:商业银行接收处置抵债资产中的困惑[J].济南金融,2005,(1)。

[2]王德俊。我国银行业税制的公平与效率[J].税务研究,2004,(7)。

[3]刘 佐,朱广俊。中国金融税制研究(上、下)[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4,(10)。

[4]安体富,王在清。中国商业银行税制:问题、借鉴与改革[J].财政研究,2004,(2)。

[5]李珍萍,鲁锐力。关于我国银行业税收政策的完善[J].税务研究,2005,(1)。

第二篇:我国税收政策

我国税收政策

在社会生活中,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都需要国家财政收入的支撑,而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

中国的税收政策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公元前594年,鲁国首先规定:无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收税,其他诸侯国也相继进行税制改革。汉武帝平抑物价,加收工商业者的营业税和财产税。公元780年唐朝实行两税法,主要按土地和财产的多少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征税。明朝政府丈量全国土地,按照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收取赋税。清朝推行摊丁入亩,征收统一的地税。民国政府征收地租税。如今,我国对税收进行了严格的规定,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均依照法律规定执行。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征。国家通过税收取得财政收入,为自身的存在和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税收分为不同的种类,每个税种都有特定的纳税人、征税对象和计税标准。根据征税对象来划分,目前我国税收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五大类,共二十多种。

在我国,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每个公民都应该具有纳税人的意识,应该把依法纳税作为自觉行动,将自觉纳税看成是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国家主人翁地位的具体体现。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然而,有些不法分子为了自己的利益,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税务机关将加以制裁。

我们要增强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其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对贪污和浪费国家资产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检举,以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第三篇:促进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政策思考

促进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政策思考

倪国锋

摘要:中小企业是市场经济中科技创新的生力军,税收政策是激励广大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有效手段。目前我国现行税收政策存在诸多问题,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明显不足,需要借鉴发达国家成熟经验予以完善,包括建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税收法律、加快推进增值税改革、增加所得税中针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丰富鼓励创业投资的税收政策以及提高税务机关服务效率和征管水平等。关键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税收政策;税收优惠

在市场经济中,自主创新的主体是企业,而中小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又是这一主体中最为活跃和最富活力的部分。鉴于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中所发挥的突出作用,目前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的开发与设计,其中在技术创新环节给予中小企业科学、合理、系统的税收激励政策,成为最为通行和有效的做法,通过税收杠杆的调节作用,能有效地激发科技型中小企业与科技人员的创新热情,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一、现行税制存在的问题

1.中小企业风险投融资的税收激励力度较弱

我国现行税制中与中小企业风险性创业投资有关的税收优惠政策较少,激励力度较小;同时由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具有高风险性,因此其创新活动较难得到商业银行的信贷支持,而政府通过直接财政补助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效果又不明显。这就需要在全社会科学构建技术创新体系,建立一个以高新技术产业或技术创新活动为投资主体的风险投融资体系,通过增强税收优惠力度,鼓励更多的创业风险投资企业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从而保证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中能获得充足的资金支持。

2.鼓励人力资本投资的税收政策缺乏

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针对科技人才的技术奖励免税门槛较高,科技人员只有取得省级人民政府、国家政府、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以及按国务院规定发放的政府特殊津贴才免交个人所得税,而对省级以下政府与企业颁发的科技进步奖则征收个人所得税;另外,我国现行税制对技术人员的创造发明和成果转让收益征收个人所得税,导致科研成果转化率降低。总之,由于对科技人才的税收激励严重不足,使得中小企业在成长发展中缺乏必要的人才激励机制,难以调动科研单位和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不利于促进个人人力资本投资,进而也不利于我国科技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3.企业所得税制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不足

从总体上看,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对科技创新的激励政策侧重于产业链下游(成果转化期)、引进先进技术及应用技术研究等方面,而对研发环节(尤其是研发前期和中期)、基础理论研究以及新技术消化吸收等方面的税收激励力度较小。例如,现行税制给予生产设备投入和技术引进的优惠幅度、限制条件及获取优惠的成本等方面都优于创新性研发。这些政策虽然对扩大高新技术产业规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

在这种政策激励作用下,企业的重点自然侧重于引进技术和生产高新技术产品,而对关键研发的投入则相对不足,同时也会导致生产线的重复引进和中间产品、配套产品及一些重要原材料的开发能力不足等问题。

二、发达国家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政策

在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过程中,税收政策对中小企业的发展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从税收政策上给予持续的扶持与激励是西方发达国家税制优化变迁的重要内容。

1.美国

美国新技术革命与产业特点的深化,使得某些行业更适合于中小企业而不是大型企业经营,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中小企业的成长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据统计,从20世纪初到70年代末,美国有一半以上的科技发展项目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进入90年代以来,美国更有大约75%的技术创新活动由中小企业完成;随着经济社会进入网络时代,在科技信息资源的挖掘与利用方面,中小企业已经赶上甚至超越大型企业,其反应灵活的优势在市场竞争中得到了更好的体现。为此,美国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激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政策。主要包括:

(1)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实现的资本收益,实行税率减半的优惠政策,按14%征税。

(2)新购进的作为固定资产管理的设备,使用年限如超过5年,其购入价格的10%可抵扣当年的应纳税额。

(3)允许小型企业实行加速折旧或特别折旧制度。

(4)地方政府普遍对新兴的中小科技企业减免一定比例的地方税税额。

(5)激励中小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科研力度的政策:如果本纳税通常的研究开发费用超过前3年的平均发生额,那么其超过部分的25%免予征税;如果中小企业从事的是基础研究,纳税研发费用的65%作为非征税对象免予计税,同时企业的研发费用增长额可以冲减当年税额。

2.日本

日本政府制定了《中小企业基本法》,该部法律是政府给予中小企业各方面政策支持的基本法律。该法同样对于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给予了强有力的税收政策支持,例如减免法人税、固定资产税及所得税,同时根据不同情况在消费税缴纳、节约能源等方面提供了诸多的税收优惠政策,具体包括:

(1)对于试验研究费用超过当年销售收入3%的中小企业以及创业时间未满5年的中小科技型企业,减收6%的法人税或所得税。

(2)为鼓励中小企业新技术投资,规定给予相当于购置价7%的法人税特别税额扣除,此外还有强化中小企业技术基础的法人税税额扣除规定。

(3)对于从事新技术与设备投资从而节约能源或利用新能源的中小企业,在设备折旧等方面给予较大的税收优惠。

(4)中小企业为提升自身研发能力而购买或租借的机器设备,在使用的第一个纳税可以作30%的非正常折旧,或是免缴7%的所得税金。

3.法国

法国中小企业占全部企业的80%以上,政府为支持中小企业的健康与快速发展,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科学合理的税收激励政策,其中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政策主要有:

(1)建立了“研发投资税收优惠待遇”制度,规定如果中小企业当年的研发投资额比上一有所增加,那么研发投资增加额的50%可以抵免公司当年企业所得税额。

(2)中小企业以专利、发明或工业生产方法等无形资产进行投资所获得的利润增值部分,可以延迟5年缴纳税款。

4.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政府为了刺激中小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和提高研发能力,专门制定了研发支出按实际发生额的150%扣除的税收政策。

5.加拿大

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支出(包括经常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但不包括建筑物支出)的20%可以抵免当期应纳税额,未抵免完的部分后7年内可继续抵免;对上年应税资产不足1 500万加元、应税收入不足40万加元的小企业,对其用于研发支出的第一个200万加元,全部返还,其他经常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则返还40%。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发达国家激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政策主要有以下特点:

(1)非常重视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支持。各国政府所采取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之中,基本上都含有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一些措施,并且这些措施作为税收调控的主要手段,政府能够一以贯之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补充和调整,既体现了国家宏观调控的基本导向,又与时俱进,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2)税收激励针对性强。众所周知,资本和知识密集是技术创新的基本特征,虽然中小企业善于发现市场需求,经营灵活,创新意识强,但因为它在人才、资金和技术等方面有着自身难以逾越的障碍,会出现市场失灵的问题,其技术创新活动必然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为了解决这一困境,各国政府普遍采取了有针对性的税收激励政策,从而尽可能降低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风险,为中小企业顺利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清除障碍。

(3)激励政策相互配合。各国激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政策涉及所得税、流转税、财产税等多个税种,并且各税种能够相互配合与强化,发挥出合力,已经基本形成各自作用明显又互为补充的税收激励政策体系。

(4)激励方式多样。各国政府普遍制定实施了多种多样的税收激励方式,例如减免税、加速折旧、费用扣除、投资减免等,并且各种方式优惠力度明显,规定详细具体,可操作性强。

三、促进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政策建议

1.建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税收法律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法律保护,并形成了相对独立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法律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逐步制定和实施了若干有关技术创新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这对推进我国科技进步和企业技术创新起到了良好的作用。然而,我国现有的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政策基本上是通过对原有税收法规某些条款进行修订与补充而形成的,散见于各类税收单行法规或税收文件之中,缺乏针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专门法律法规。所以,从经济法制化的角度看,我国应当尽快建立关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法律体系。

2.改革增值税以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目前我国原有的生产型增值税正在全面转型,在这一转变过程中,首先,应尽快对中小企业中的高新技术企业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允许其抵扣购进固定资产进项税额,促进技术型中小企业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从而带动我国整体产业结构调整;其次,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认定标准应适当降低,两种纳税人身份的划分无疑增加了中小企业的税收负担,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中小企业的投资积极性。所以,应进一步淡化认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销售额标准,即不管企业规模大小,只要会计核算比较健全,经营场所固定,能遵守国家各项税收法规,准确及时报送税务资料,都可以申请成为一般纳税人。

3.增强所得税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力度

首先,在公平税负的基础上,为增强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税收优惠的重点应从对企业优惠转向对具体研究开发项目的优惠;其次,通过对中小企业技术转让所得给予税收减免优惠,鼓励中小企业吸收无形资产投资,提高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再次,应加大对高科技人才的税收优惠力度,比如提高高科技人才个人所得税的免征额,对高科技人员在技术成果转让与技术服务方面取得的收入,按应纳所得税额进行一定比例的减征。另外,允许中小科技型企业按高于一般企业的比例提取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从而减轻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负担,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4.增强促进创业投资的税收激励力度

为持续提升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水平与能力,政府应切实了解中小企业创业投资需求与环境,科学制定和完善与国家产业政策相协调统一的,真正有利于中小企业成长和创业投资事业发展的税收政策。严格监督落实有关风险投资的优惠政策,鼓励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项目进行投资,并科学制定和完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对于将科技创新项目收益再投资于其他科技创新项目的,政府应给予免税或退税优惠;对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项目贷款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支持。

5.增强服务意识,提高税收征管水平

税务机关要进一步简化办税手续,实行办税流程公告制。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审批类减免税,应严格依据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审批管理,尽可能简化审批手续,缩短审批时间。同时,要加强与科技、经贸等部门的联系和沟通,了解技术开发项目备案确认情况。对已向科技部门备案、未申报技术开发费加计扣除政策的企业应及时跟进,帮助其用足用好税收优惠政策;对确有技术开发项目,但未向科技部门备案的,也要从实际出发,本着服务纳税人的原则创造条件妥善落实好相关政策。此外,要做好对中小企业创新的管理:一是实行科技创新项目立项登记制度,增强对科技项目的跟踪管理,确保企业所享受的税收优惠真正用于科技创新事业;二是建立科技创新税收优惠特别申报机制,防止企业利用不正当手段骗取研发支出的税收

优惠政策;三是建立对科技创新成果的验收与鉴定制度,对不符合条件的科技创新成果,取消企业享受税收优惠的资格。

主要参考文献:

[1]樊增强。日本欧盟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支持政策的比较分析与借鉴[J]。现代日本经济,2005

(1)。

[2]杨绍媛。我国促进科技创新的税收政策及其评价[J]。涉外税务,2006(6)。[3]刘军。完善税收政策 促进自主创新[ J]。税务研究,2006(8)。

[4]中国税务学会学术研究委员会第一课题组。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税收政策研究[J]。税务研究,2007(4)。

第四篇: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税收政策思考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明确指出:完善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实行支持企业创新的财税、金融和政府采购等政策。因此,制定、完善并妥善运用激励自主创新的税收政策,是重要的政策调控手段。

一、我国现行科技税收优惠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生产型增值税不利于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

我国现行增值税类型是生产型增值税(东北地区除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高新技术企业一般是资本有机构成高的企业,而固定资产投资和更新设备中所含增值税不能抵扣,加重了企业负担,影响企业投资的积极性,特别不利于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企业适时更新改造,妨碍企业技术进步,不利于企业根据市场调整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影响了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由于出口的高新技术商品中固定资产所含税款没有抵扣,出现退税不彻底,必然会提高价格水平,降低这些商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此外,与其他产业相比,高新技术产业无形资产和开发过程中的智力投入往往占高新技术产品成本的绝大部分,但这些投入并不能抵扣,这也导致了高技术产业增值税负担偏重,增加了科技投入的负担,容易挫伤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积极性。

(二)税收优惠存在一定的缺陷

一是税收优惠方式缺陷。我国现行的科技税收优惠主要手段是税率优惠和税额的定期减免等直接优惠形式为主,优惠方式单一。税收直接减免虽然有操作简便、易为征纳双方把握等优点,但其缺点也是明显的:1.税收直接减免只能在一段时期内使用,因而,对于高技术产业发展中持续的创新行为缺乏有效的激励;2.税收直接减免一般在高新技术企业成立初期使用,而由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特点所决定,该阶段企业很难或很少获利,该项政策难以给企业带来实际利益;3.税收直接减免,属于投资后的鼓励,引导企业的作用不显著,且容易导致税收流失。

二是优惠标准缺陷。1.高新技术开发区内外企业不平等。以区域为标准对高新技术开发区内外的高新技术企业区别对待,导致在区域外的企业即使是技术密集、知识密集企业,却不能享受同等的税收优惠。2.内外资企业地位不对等。外资优惠于内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比民营、私营企业优惠,不利于公平竞争。3.优惠力度偏小。具有直接性质的所得税优惠,仅限于有收益的企业才能实际受益,而具有间接优惠性质的企业科研投入的加扣优惠政策,也只限于研发费用比上年实际增长10%以上且赢利的生产性企业。因此,某些税收优惠政策由于存在条件限制,其真正的激励作用并没有发挥出来。

(三)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的税收优惠政策作用有限

我国的研究与开发费用(R&D)只占销售收入的1%,这几年略有增长,但还是偏低,而西方发达国家中的跨国公司都在10%以上,技术进步是需要投入的,在这样的税收环境下,我国对于技术研究开发的低投入必然导致技术进步的缓慢。首先从享受研发费用的支出范围看,国外研发费用的经常性支出中科技人员工资占最大比重,而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有计税工资扣除限制,而实际上科技人员工资已超过扣除标准,势必加重企业税负。其次,从研发费用的财务和税收处理看,我国采取的是将研发费用金额列人管理费用,作为当期成本一次扣除。对企业增加研发投入、促进技术创新实际起到的激励作用十分有限。

(四)风险投资和孵化器缺乏明确的税收优惠政策

风险投资和孵化器都是高新技术企业成长不可或缺的融资工具,而且是根据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周期长、风险大而特别设立的融资工具,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对上述两种融资工具的税收支持是不够的。现行的增值税政策使高科技产品比一般产品税负要高,压抑了风险投资的发展。其次,在投资收益所得税上,虽然国家对高科技企业已有一定税收优惠政策(如享受15%的所得税税率),但是对高科技企业的投资者却没有所得税方面的优惠,风险资本投资于高科技企业所得的股息、红利或分回利润要双重征税,投资于高科技企业风险大,优惠政策少,因此无法有效引导广大投资者参与投资,也就无法促进风险投资的高速发展。

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税收优惠政策构想

(一)颁布特别法案,规范科技税收立法

当前应创造条件尽快对科技税收优惠实施单独立法,对一些已经相对成熟的条例、法规通过必要的程序使之上升到法律层次。从长远角度考虑,国家应制定《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法》,从总体上考虑高技术产业发展战略以及相关的财税政策,制定专门的《财政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条例》和《税收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条例》,其主要内容应包括:研究和判定予以鼓励的高新技术及其产业标准;明确财税优惠政策的目标、具体受益对象以及相应的政策支持方式;加强对高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的管理与评效。另外,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应赋予地方一定的税收立法权,使科技税收优惠政策与中央和地方的发展战略紧密结合。中央可以集中对基础科学、国家重点开发项目及主导性产业给予税收支持,地方则对有利于地方经济发展和效益较为明显的技术开发项目予以扶持,以进一步明确管理权限的划分,提高行政效率。

(二)加快实现增值税转型,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过渡是改革的目标与方向。目前,可以在东北增值税转型试点的基础上,把消费型增值税作为产业政策来利用。作为实施此项政策的过渡措施,可对企业购入和自行开发的科技成果费用中所含的税款,比照免税农产品与交通运输费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比例计算扣除进项税额,以减轻高科技企业的实际税收负担。另外,企业研制属于国家产业政策重点开发的高技术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附加值、高创汇、高关联度且对全国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的新产品,其缴纳的增值税,可根据不同情况给予一些先征后返的照顾。

(三)完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促进企业公平竞争

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并结合现实的国情,调整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具体税收优惠方式。改变以往单纯的税额减免与低税率的优惠政策,增加加速折旧、投资抵免、技术开发基金等税基式优惠手段的运用,做到税基减免、税额减免与优惠税率三种方式相互协调配合,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具体内容包括:

1.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实行国民待遇原则。改变过去科技税收优惠政策只注重区域性优惠的状况,对从事科技研究与开发的企业给予的所得税优惠政策,不分企业的所在地区、部门、行业和所有制性质,对所有的科研单位与项目一视同仁,保证高新技术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同时,科技税收优惠必须突出国家产业政策的导向,与国家科技发展计划保持一致。具体而言,当前在保持对高科技产业给予税收优惠的同时,应加大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的税收优惠力度,对科技投入达到一定数额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可与高科技产业享受同等的优惠政策,以尽快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2.运用税基式优惠手段,提高竞争力。(1)对于使用先进设备的企业以及为研究开发活动购置的设备或建筑物,实施加速折旧。同时,简化对加速折旧的审批手续,大幅度缩短折旧年限,提高折旧率,进一步降低资金成本,以加快企业的设备更新与技术进步。(2)对从事科技开发的投资与再投资实行投资抵免政策,允许企业按研究开发费用的一定比例从应纳税额中抵缴所得税,提高企业从事技术开发的积极性。(3)准许高新技术……。

(四)加大研发费用优惠力度,实现逐年平稳增长

遵循国际惯例,取消研发支出增长10%的限定条件,只要企业当年发生了研发支出就应该享受该项税收优惠政策,并允许适当向后结转,使企业当年未用的优惠可以在以后得到,使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增加研发投入的企业真正得到补偿,鼓励企业自主研发新技术。在研发支出费用化的处理上,建议对符合认定条件的研发支出进行资本化处理。在具体的政策实施上,企业可有两种选择:既可选择资本化作递延资产处理,也可以选择费用化处理。一经选择,在5年内不得更改。同时取消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计税工资扣除限额标准,与软件生产企业和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一样,按实际发生额在计缴企业所得税时税前扣除。

(五)建立风险投资税收优惠政策体系,鼓励风险投资

制定优惠政策,鼓励风险投资的发展。1.直接对高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给予考虑。建立科技开发准备金制度并允许费用列支,允许企业特别是有科技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按其销售收入一定比例提取科技开发基金,以弥补科技开发可能造成的损失,并规定准备金必须在规定时间内用于研究开发,技术更新和技术培训等与科技进步的方面,对逾期不用或挪作他用的,应补缴税款并加罚滞纳金。2.制定有关风险投资的税收倾斜政策,鼓励风险投资机制的建立。一方面,对风险投资公司投资高新技术企业的风险投资收入免征营业税,并对其长期实行较低的所得税率;另一方面,对法人投资于风险投资公司获得的利润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对居民投资于风险投资公司获得的收入免征或减征个人所得税。最后,对企业投资高新技术获得利润再用于高新技术投资的,不论其经济性质如何,均退还其用于投资部分利润所对应的企业所得税。

(六)完善个人所得税,为高技术发展提供人力资本

完善对科技研究开发人员个人所得税的优惠范围:一要扩大技术成果奖励的免税范围;二要对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以股份或出资比例等股权形式给予科技人员个人的有关奖励,予以免税;三要对科技人员的红股所得免税。这些措施有助于鼓励和提高各类科技开发人才创新的积极性。

第五篇: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税收政策思考

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税收政策思考

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税收政策思考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明确指出:完善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实行支持企业创新的财税、金融和政府采购等政策。

因此,制定、完善并妥善运用激励自主创新的税收政策,是重要的政策调控手段。

一、我国现行科技税收优惠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生产型增值税不利于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

我国现行增值税类型是生产型增值税(东北地区除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高新技术企业一般是资本有机构成高的企业,而固定资产投资和更新设备中所含增值税不能抵扣,加重了企业负担,影响企业投资的积极性,特别不利于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企业适时更新改造,妨碍企业技术进步,不利于企业根据市场调整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影响了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由于出口的高新技术商品中固定资产所含税款没有抵扣,出现退税不彻底,必然会提高价格水平,降低这些商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此外,与其他产业相比,高新技术产业无形资产和开发过程中的智力投入往往占高新技术产品成本的绝大部分,但这些投入并不能抵扣,这也导致了高技术产业增值税负担偏重,增加了科技投入的负担,容易挫伤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积极性。

(二)税收优惠存在一定的缺陷

一是税收优惠方式缺陷。我国现行的科技税收优惠主要手段是税率优惠和税额的定期减免等直接优惠形式为主,优惠方式单一。税收直接减免虽然有操作简便、易为征纳双方把握等优点,但其缺点也是明显的:原创:http://www.xiexiebang.com/1.税收直接减免只能在一段时期内使用,因而,对于高技术产业发展中持续的创新行为缺乏有效的激励;2.税收直接减免一般在高新技术企业成立初期使用,而由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特点所决定,该阶段企业很难或很少获利,该项政策难以给企业带来实际利益;3.税收直接减免,属于投资后的鼓励,引导企业的作用不显著,且容易导致税收流失。

二是优惠标准缺陷。1.高新技术开发区内外企业不平等。以区域为标准对高新技术开发区内外的高新技术企业区别对待,导致在区域外的企业即使是技术密集、知识密集企业,却不能享受同等的税收优惠。2.内外资企业地位不对等。外资优惠于内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比民营、私营企业优惠,不利于公平竞争。3.优惠力度偏小。具有直接性质的所得税优惠,仅限于有收益的企业才能实际受益,而具有间接优惠性质的企业科研投入的加扣优惠政策,也只限于研发费用比上年实际增长10以上且赢利的生产性企业。因此,某些税收优惠政策由于存在条件限制,其真正的激励作用并没有发挥出来。

(三)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的税收优惠政策作用有限

我国的研究与开发费用(r&amd)只占销售收入的1,这几年略有增长,但还是偏低,而西方发达国家中的跨国公司都在10以上,技术进步是需要投入的,在这样的税收环境下,我国对于技术研究开发的低投入必然导致技术进步的缓慢。首先从享受研发费用的支出范围看,国外研发费用的经常性支出中科技人员工资占最大比重,而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有计税工资扣除限制,而实际上科技人员工资已超过扣除标准,势必加重企业税负。其次,从研发费用的财务和税收处理看,我国采取的是将研发费用金额列人管理费用,作为当期成本一次扣除。对企业增加研发投入、促进技术创新实际起到的激励作用十分有限。

(四)风险投资和孵化器缺乏明确的税收优惠政策

风险投资和孵化器都是高新技术企业成长不可或缺的融资工具,而且是根据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周期长、风险大而特别设立的融资工具,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对上述两种融资工具的税收支持是不够的。现行的增值税政策使高科技产品比一般产品税负要高,压抑了风险投资的发展。其次,在投资收益所得税上,虽然国家对高科技企业已有一定税收优惠政策(如享受15%的所得税税率),但是对高科技企业的投资者却没有所得税方面的优惠,风险资本投资于高科技企业所得的股息、红利或分回利润要双重征税,投资于高科技企业风险大,优惠政策少,因此无法有效引导广大投资者参与投资,也就无法促进风险投资的高速发展。

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税收优惠政策构想

(一)颁布特别法案,规范科技税收立法

当前应创造条件尽快对科技税收优惠实施单独立法,对一些已经相对成熟的条例、法规通过必要的程序使之上升到法律层次。从长远角度考虑,国家应制定《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法》,从总体上考虑高技术产业发

下载关于我国银行业税收政策的思考(银行角度)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我国银行业税收政策的思考(银行角度)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国银行业乱象

    金融乱象心得体会银行业在我国金融业中处于主体地位。按照银行的性质和职能划分,我国现阶段的银行可以分为三类: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我们既有传统的国有五大银......

    我国银行业改革

    我国银行业改革[摘要]全球银行业发展明显地呈现出金融管制放松、银行业通过并购走向巨型化、银行业务全能化、国际化、电子网络化的趋势。这也是入世后我国银行业面临的形势......

    关于我国银行保险业务的思考

    关于我国银行保险业务的思考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银行、保险和证券正在逐渐融合交叉,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模式的方向迈进。其中,银行、保险业的合作尤其突出,银行保险业务发展......

    [证券论文]我国证券市场税收政策浅析汇总

    [证券论文]我国证券市场税收政策浅析 【关键字】证券市场;税收政策;证券交易印花税 【摘要】我国现行以证券交易印花税为主体的证券税制,在组织财政收入、调节证券市场、抑制过......

    入世后我国税收政策取向研究

    入世后我国税收政策取向研究 入世标志着我国正逐步融入经济全球化,税收作为国家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也面临着重大变革。其中,与各国税收政策的关系,又似乎显得更加直接和紧密。......

    我国银行业五力分析

    我国银行业五力分析 摘要:在任何产业中,一般都有五种竞争力量——进入威胁、被替代的威胁、买方的议价能力、供方的议价能力、现有竞争对手的竞争。以银行业为例,所谓银行间的......

    我国银行业监督管理论文

    最近,有关部门就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和我国银行间外汇市场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特别是2006年1月4日,在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引入了询价交易方式和做市商制度。这些举措给银行业的......

    我国对银行业监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的思考

    我国对银行业监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的思考【摘要】目前,针对金融产品过度创新引发的金融危机,发达国家已经开始认真吸取教训,力求在鼓励创新的同时,充分揭示创新背后暗含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