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金融业税收政策改革的建议

时间:2019-05-13 19:38: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我国金融业税收政策改革的建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我国金融业税收政策改革的建议》。

第一篇:关于我国金融业税收政策改革的建议

BAIYUNZHIYE.COM DAYU-NT.COM chinablackfood.cn AOGOBO.COM YANGZHIQIU.COM WXSJTWJ.COM 关于我国金融业税收政策改革的建议

2012年上海实现金融业增加值2450.36亿元,较2011年增长12.6%,但在2013年3月伦敦金融城编制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第13次报告中,上海得分67..2012年上海实现金融业增加值2450.36亿元,较2011年增长12.6%,但在2013年3月伦敦金融城编制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第13次报告(GFCI 13)中,上海得分674分,排名跌到了24名(上海在GFCI 12中排名19位,在GFCI 11中排名11位),这说明受中国经济发展速度下滑的影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在不断下降。而香港作为亚太地区的国际金融中心, 在近几次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名中始终位列第三位,仅次于伦敦和纽约。税收是影响金融实体运行状况的主要财政性成本,税收政策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的软环境,是影响其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之一。CDSXFM.COM XBDWJ.COM XCXSYB.COM DFBLCZ.COM CCXP2011.COM WXCLGYB.COM

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 税收政策问题

上海金融行业的税收主要是由中央政府决定的。目前中国银行业现行税收体系是1994年税制改革确立起来的,其间虽经几次调整,但基本格局没有大的变化,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相比,上海在税收政策上存在个人所得税税制不合理、企业所得税实际税负偏重以及营业税税率偏高和流转税负偏重等问题。

1.个人所得税税制不合理

中国个人所得税的税率,是依照应税所得项目分别规定不同的超额累进税率或比例税率。2011年9月1日起调整后,工资薪金所得适用7级超额累进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个税免征额3500元。劳务报酬所得则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的,要实行加成征收办法。

上海的个人所得税从总体上存在诸多不合理, 一方面将个人因任职、受雇从上市公司取得的股票增值权所得和限制性股票所得,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和股票期权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另一方面对个人从境内上市公司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可暂减按50%计入个人应纳税所得额,对境内上市公司股票、证券投资基金单位转让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同为个人取得的非勤劳所得,有的征税,有的轻课或免税,有失税收垂直公平原则,有碍所得税再分配作用的发挥。

这将至少从两个方面对金融、保险、证券活动产生影响: 一是总体税负水平偏高时,直接减少储蓄和投资的数量和欲望;二是从金融、保险、证券储蓄和投资获利的比重下降, 降低了金融、保险、证券储蓄和投资的吸引力。

与香港相比,上海的个人所得税税率偏高。近年来各国、特别是中国周边的发展中国家的个人所得税税率普遍呈下调趋势, 许多国家的最高边际税率已经降到40%以下(如日本、泰国为37%,韩国为36%,印度为30%,巴西为25%,英国伦敦和美国纽约分别只有34%和31%)。而且是分项征收,税前扣除项目少,扣除标准偏低。中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在费用扣除标准的设计上,未能充分考虑纳税人的个体差异、纳税能力等因素,对净所得征税的特征表现不明显。综观世界各国个人所得税制,像中国这样费用扣除不考虑家庭支出是很少的。

2.企业所得税实际税负偏重 BAIYUNZHIYE.COM DAYU-NT.COM chinablackfood.cn AOGOBO.COM YANGZHIQIU.COM WXSJTWJ.COM

自2008年1月1日起中国实施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根据新的所得税法,中国从此将逐步告别企业所得税“双轨”时代,统一后的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率确定为25%。应纳税所得=利润总额-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免除国库券利息收入+超过规定的利息支出+超过计税工资支出部分+多提的职工教育经费、职工福利费+超过规定提取的呆账准备金+超过规定比例的业务宣传费及业务招待费、超过规定的公益、救济性捐款+违法经营缴纳的滞纳金+罚金和罚款+各项税收的滞纳金、罚金和罚款+各项赞助费支出等。

据上海市的统计,全市内资金融企业的平均实际税负高于其他内资企业的实际平均税率14.2个百分点,个别银行税负高达50%左右。外资金融企业税负率高于其他外资企业税负率3.6个百分点。2008年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率统一为25%后,还是高于香港16.5%的税率。而且由于中国税制以流转税为主体, 同样的所得税税率给企业带来的综合税收负担已经偏重, 同时,中国银行业呆账准备金计提标准过严、呆账损失审批过严等问题尚未解决,使得呆账损失、足额的呆账准备金难以在税前扣除而增加了金融企业所得税税负。在此情况下, 若不采用较低的所得税税率, 必然导致企业总体税负过重, 缺乏竞争力。

3.营业税税率偏高,流转税负担偏重

不论从事何种应税金融业务,在中国都按照“金融保险业”税目征收营业税并按营业税税额附征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外资金融机构可以免交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目前,中国对金融企业征收的营业税税率为5%。城市维护建设税则因纳税人所在区域不同而不同,在市区的征税税率为7%,在县城、建制镇的税率则为5%,而在其他区域税率为1%。由于金融机构一般都坐落在城市或县城、建制镇内,实际适用税率多为7%或5%。教育费附加则统一按3%的附加率征收。中国现行营业税共有9个税目,除娱乐业征收5%~20%幅度的比例税率外,其他税目分别按3%和5%两档税率征收。金融企业实行的是5%的税率,与服务业、转让无形资产和销售不动产的税率相同,但与交通运输、建筑安装、邮电通讯等行业3%的税率相比,金融企业营业税税率仍处于较高水平。

上海的金融行业除了缴纳营业税外,还需缴纳印花税。金融业缴纳的印花税可以分为几种:贷款合同印花税、房产合同印花税以及股票交易印花税。印花税因交易凭据的不同,税率和税基都不尽相同,如银行贷款的印花税税率为0.05%。,而保险公司非寿险和租赁公司融资租赁的印花税税率为1%。,基金管理公司买卖证券需要交纳的印花税税率为2%。股票交易印花税是从普通印花税发展而来的,是专门针对股票交易发生额征收的一种税。

在中国,股票交易印花税除了是税收工具以外,更是成为政府调控股票市场的重要工具。股票交易印花税自1990年在深圳开征后,共调整了9次,每次税率调整无不与中国股市的牛熊交替有关,一般会在牛市中后期上调,在熊市中后期下调,中国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不稳定,调整十分频繁。虽然与其他税种相比, 印花税税率很低,但它一般按涉及的交易额(如CDSXFM.COM XBDWJ.COM XCXSYB.COM DFBLCZ.COM CCXP2011.COM WXCLGYB.COM 贷款合同金额)全额计征,因此,从实现的营业收入角度看,印花税也占有一定的税负比例。这样,金融机构从事证券买卖,既要缴纳营业税、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又要缴纳印花税。这几种税叠加后,加重了金融企业的流转税负担。

上海金融业税收政策 改革建议

上海作为人民币金融中心,正在进一步朝着建设全球金融中心而努力,设计一个合理的税收体系是必不可少的条件。目前,全球金融中心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而后起的国际金融中心要想求得生存和发展,为金融行业提供特殊的税收优惠是十分关键的。

1.在所得税方面进行适应的调整

个人所得税税负偏高无疑会间接提高金融行业的人工成本,从而影响其竞争力。因此,应当降低个人所得税税率,并制定合理的扣除项目和扣除标准。改变个人所得税的征税模式,实行国际通行的综合征收与分项征收相结合、以综合征收为主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其中, 工资、薪金所得, 劳务报酬所得, 生产、经营所得等主要项目实行综合征收, 按月(次)预征, 年终汇算清缴。调整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项目,适当提高纳税人的基本扣除额, 增设赡养人口和老人、儿童、残疾人等扣除项目, 调整住房和医疗、养老、失业保险等扣除项目, 按照社会平均生活水准合理制定并适时调整相应的扣除标准。允许资本损失从资本利得中扣除,但是扣除额不得超过当期的资本利得, 扣除不完的部分可以从以后的资本利得中扣除。适当降低税率,近期可以考虑将工资、薪金所得的最高税率降为40%。

2.改革金融业营业税的征收方式并适当降低税率

中国目前金融业的间接税采用的是营业税而不是增值税,而且营业税的税基是银行的贷款利息和收费等项收入,而不是针对银行的经营利润等收入征收。这使得银行业的间接税负担相对比较重。不仅无法与香港等不征间接税的城市相比,而且也比大多数有间接税的金融中心要落后,这是影响上海金融中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银行业营业税税率在目前5%的基础上可以适当降低。由于各银行总行集中缴纳的营业税属于中心财政收入,为了不大幅度减少中心财政收入,可以逐年降低营业税税率,每年降低一个百分点,直到营业税税率降至2%或更低。这样可以提高银行业的盈利能力,补充资本金,提高银行业的资本充足率。此外,为了和外资银行在同等条件下竞争,建议取消内资银行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

3.争取降低或取消金融行业印花税 BAIYUNZHIYE.COM DAYU-NT.COM chinablackfood.cn AOGOBO.COM YANGZHIQIU.COM WXSJTWJ.COM

虽然印花税的税率较其他税种低,但是从贷方实现的营业收入和借方的贷款成本的角度来看,印花税也构成一定的比例。目前,很多国家都取消或降低了证券交易的印花税。例如:1999年4月1日,日本取消包括印花税在内的所有交易的流通票据转让税和交易税;2000年6月30日,新加坡取消股票印花税。欧盟国家中,大多数国家都基本取消或者通过给予银行及机构投资人印花税豁免。为了提高伦敦金融中心的竞争地位,英国也从2007年11月起免除从事股票、期权交易的金融中介印花税,同时取消股票回购和融券交易的印花税。中国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相对较高,且不稳定,调整十分频繁。这几种印花税叠加后,加重了金融企业的流转税负担,应该适当降低或者取消。

4.对特定的金融服务进行适当优惠

目前,中国专门针对金融行业的税收优惠并不多。例如在营业税方面,金融行业的税率要高于交通运输、建筑安装、邮电通讯等行业。针对成熟市场国家相对高的直接税收负担,借鉴国际离岸金融中心的经验,基于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的契机,上海可以考虑构筑一个“金融税收优惠的试验区”,在税收管辖权方面效仿香港,以吸引非居民来境内投资以及鼓励居民企业的境外投资。形成某种类似于国际避税地的“准离岸金融中心模式”。对比如信托、保险、退休基金等等提供特殊的税收优惠;对上海地区的金融资产的交易免征资本利得税;协调居民和非居民的税收管辖权;向入境的离岸金融服务以及出境金融机构的离岸金融提供税收刺激。目前,我国并没有针对离岸金融业务制定系统的税收政策,离岸金融业务的发展也没有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因此,上海有必要研究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离岸金融业务税制,以促进外币和人民币离岸金融业务发展。

根据“全球金融中心指数”,除了伦敦、纽约、日本、法兰克福等传统国际金融中心以外,在资金、监管及人才方面的便利使得一批小型的税收天堂,如泽西岛、开曼群岛,在竞争力方面已经超过了上海等大城市。因此与各国不断调低金融行业税收的经验相比,中国国内金融行业的税收制度调整还比较缓慢,金融行业的其他税收负担也相对较重。上海要真正成为有影响力的全球金融中心,调整金融行业的税收制度已经势在必行。

第二篇:金融业发展和改革

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一五”规划

《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一五”规划》是党中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和科学发展观后,编制的第一个金融业中期发展改革规划。本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主要阐明“十一五”时期(2006-2010年)我国金融业发展改革的指导原则和主要目标,明确金融工作重点。制定和实施好这一规划,对于深化金融改革,促进我国金融业持续健康安全发展,发挥金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十五”期间

金融业发展改革成就显著

“十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改革成就十分显著,金融业发生历史性变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迈出重大步伐,中国建设银行(601939行情,股吧)、中国银行(601988行情,股吧)、中国工商银行(601398行情,股吧)相继进行股份制改革并成功上市。农村信用社改革全面推开,取得阶段性成果。实施正确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金融工具,调控货币信贷总量,改善信贷结构,努力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和金融稳定。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成功实施,成效显著。利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全面加强,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标志,金融领域对外开放的地域和范围不断扩大,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取得初步成效。银行、证券、保险业分业经营体制进一步健全,不断拓宽服务领域,防范和处置金融风险力度加大,不良贷款率大幅下降,大中型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多数达到8%。金融业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在调节经济运行和实施宏观调控中的作用不断增强。

二、“十一五”时期

金融业发展改革面临新形势

金融业发展改革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金融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国际收支不平衡,流动性过剩矛盾突出。利率和汇率形成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金融体系不健全,结构不尽合理,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发展相对滞后,直接融资比重低,城乡、区域金融发展不协调,对“三农”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相对薄弱。金融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不强,运行效率不高。金融企业公司治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有待进一步提高,经营机制尚未根本转变。金融法制和监管还需完善,金融业发展的信用环境有待改善,维护金融稳定任重道远。

金融业发展改革面临新形势。金融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各国金融市场联系更加密切,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金融创新日新月异,综合经营趋势不断发展,各行业之间相互渗透。国际金融竞争日趋激烈,资本跨境流动规模不断扩大,不确定因素增多。从国内看,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金融需求日益增加。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结束后,金融业竞争更加激烈。在这一新形势下,我国金融业既有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处于重要的转折和发展时期。

指导原则。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

中央关于金融工作的方针和部署,深化金融改革开放,着力推进现代金融体系和制度建设,着力提升金融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着力加强金融调控和监管,显著增强我国金融业的综合实力、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维护金融稳定和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金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主要目标。以体制改革和科技进步为动力,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创新金融产品,不断满足经济社会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金融需求。进一步推进金融业市场化改革,构建以市场为主导的金融创新机制。完善调控机制和服务功能,更好地发挥金融在资源配置、宏观调控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币值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协调发展。进一步深化金融企业改革,健全产权制度和股权结构,加快转换经营机制。进一步推进金融业对外开放,显著增强我国金融业实力和竞争力。进一步优化金融结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完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和城乡、地区金融布局。进一步健全金融法制,依法强化金融监管,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促进金融业安全高效稳健运行。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实施金融人才战略,满足日益发展的金融创新对金融人才的需求。

四、完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健全货币政策调控体系。进一步完善货币政策调控方式,继续运用数量型调控工具,扩大价格型调控工具的使用范围,加大货币政策工具的创新力度。加强本外币政策协调,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合理调控货币信贷总量,优化信贷结构。进一步加强货币政策与其他宏观经济政策以及金融监管的协调配合,促进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改进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增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逐步将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和国债收益率培育为我国短期和中长期金融市场的基准利率,疏通货币市场、债券市场与信贷市场的利率传导渠道,构建完整的金融市场收益率曲线。稳步推进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推动金融机构进一步完善定价机制,提高定价能力。

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坚持主动性、渐进性、可控性原则,进一步发挥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机制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汇率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放宽企业和个人对外投资的汇兑限制,加大对企业“走出去”的支持力度,逐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加强短期资本流动管理,防范短期资本冲击。按照依法合规、有偿使用、提高效益、有效监管的原则,探索和拓展外汇储备的使用渠道和方式。大力培育和发展外汇市场,夯实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基础。

五、推进金融改革开放,全面提升金融业竞争力

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发展。逐步建立健全适应“三农”特点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支持为“三农”服务的金融组织创新,加快创建由农村信贷市场、农产品期货市场、农村保险市场等组成的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进一步健全农村金融基础服务体系。

深化商业银行改革。巩固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601328

行情,股吧)的改革成果。按照面向“三农”、整体改制、商业运作、择机上市的原则,加快中国农业银行改革。深化股份制银行改革和推进城市商业银行重组改造。

推进政策性银行改革。按照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的商业化运作原则抓好国家开发银行改革的实施工作。推进中国进出口银行改革。改革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功能定位和运作机制,完善粮棉油收购融资,积极开展有资本金约束的、与“三农”相关的业务。

推进非银行金融企业改革。信托投资公司要办成提供资产管理、财务顾问等服务的专业化理财机构。发挥金融租赁公司在企业技术更新、设备改造和中小企业融资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鼓励商业银行参股或设立金融租赁公司。规范发展企业集团财务公司、住房金融、汽车金融、货币经纪等其他专业金融企业。具备条件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应加快向有业务特色、运作规范的商业性金融企业转型。

稳步发展多种形式中小金融企业。在加强监管和保证资本充足的前提下,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向适应特定对象和提供特色服务的中小金融企业。加强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担保服务。

推动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规范和创新发展。全面落实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规范运作的基本制度。支持合规证券公司通过多种途径充实资本,支持证券公司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探索新型盈利模式。按照分类监管原则,推进证券、期货行业集约化发展,形成规模不等、经营特色各异的证券、期货经营机构体系。

建立现代保险企业制度。巩固已上市保险企业改革成果。深入推进中国再保险、中国太平洋保险、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等保险企业改革。积极引入境内外战略投资者,逐步形成国有、民营和外资优势互补、相互竞争的多元化保险机构体系。鼓励发展养老、健康、责任等各类专业保险公司。拓宽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资产管理范围。

积极稳妥推进金融业对外开放。逐步给予外资金融企业国民待遇,建立金融服务不正当竞争调查和处置机制。鼓励外资金融企业在中西部、东北地区开展金融服务,积极引进有助于为中小企业、“三农”提供特色服务的外资金融企业。拓宽境外金融机构在境内的人民币融资渠道,发挥境内外合格机构投资者的作用,支持有条件的中资金融机构“走出去”开展国际竞争。加强国际金融交流与合作。

六、完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优化金融结构

积极发展货币市场。促进同业拆借市场、回购市场、短期融资券市场、商业汇票市场的协调发展,增强流动性管理功能。积极发展货币市场基金,注重发挥货币经纪公司等中介机构作用。

加快发展外汇市场。增加非银行金融机构和非金融企业等外汇市场主体,逐步放宽外汇交易的实需限制,发展货币掉期、期货和期权等外汇衍生产品,加强交易系统、清算制度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建立多层次外汇市场体系。

大力发展债券市场特别是企业(公司)债券市场。建立健全以市场化为导向的债券发行

机制,逐步创造条件最终实现注册制发行。打破各类合格机构投资者投资债券的限制。大力发展企业(公司)债券市场,发展住房抵押证券、项目支持证券等资产证券化市场,探索发展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市政项目收益债券。

构建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互为补充,安全、高效、相互联通的债券市场。提高不同证券登记结算机构间的转托管效率,扩大跨市场交易的债券品种,促进债券市场互通互联。

稳步发展股票市场。巩固和发展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成果,继续深化股票发行体制的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发展主板市场。积极探索发展创业板市场,构建场外交易市场,逐步形成各层次市场间有机联系的股票市场体系。加快完善《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的各项配套政策,积极稳妥地扩大产业投资基金试点,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丰富商品期货市场。重点发展能源、金属、农畜产品等战略性资源商品的期货品种系列,逐步发展商品期权交易,增强我国对国际大宗商品定价的话语权。

培育金融衍生产品市场。按照先易后难、风险可控的原则,逐步建立场外市场和场内市场并重的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展利率互换等债券衍生产品,开发权证、股指期货等股票衍生产品,研究推出以银行贷款和企业(公司)债为基础的信用衍生工具。发展黄金期货。加强对衍生品市场的风险管理。

大力发展保险市场。大力发展保障型产品,稳步发展投资型产品,探索发展衍生型产品。重点发展农业保险、责任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完善强制责任保险制度,探索保险机构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有效方式。大力拓展高科技、项目融资、消费信贷、出口信用和货物运输等领域的财产保险业务,探索建立国家政策支持的巨灾保险体系。发展和规范各类保险中介服务。

稳步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鼓励金融机构通过设立金融控股公司、交叉销售、相互代理等多种形式,开发跨市场、跨机构、跨产品的金融业务,发挥综合经营的协同优势,促进资金在不同金融市场间的有序流动,提高金融市场配置资源的整体效率。

七、提高金融监管能力,维护金融稳定

健全金融监管法律框架。按照我国国情和国际监管趋势,健全覆盖面广、操作性强、鼓励金融创新的金融监管法律框架。加快制定涉及金融信息安全、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相关法律。健全借贷法规,规范民间借贷。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完善金融主管机关的行政决策机制、行政执法责任制和监督检查机制。

加强金融风险监管。加大对银行业信用、市场和操作风险的监管。严格对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考核,为全面实行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创造条件。实施以净资本为核心的证券公司、期货公司风险监管制度。以加强保险偿付能力监管为核心,深入推进对保险企业治理结构和市场行为的监管。强化保险资金运用监管。开展有效的国际监管合作。

完善金融监管体制。着力加强鼓励金融企业开拓业务和自主创新的监管制度建设。建立健全金融监管机构之间以及同中央银行、财政部等宏观调控部门的协调机制。理顺银行、证券、基金、信托、保险等各类金融业务的法律边界,强化按照金融产品及业务属性实施的功能监管。发挥金融行业自律组织作用。加大公众和媒体监督的力度。

健全存款人、证券投资者和被保险人保护制度。加快设立功能完善、权责统一、运作有效的存款保险机构,实行与风险挂钩的差别费率和有限赔付制度,赋予存款保险机构履行职责的相应权限,及时处置风险,保护存款人合法权益。完善证券投资者保护和保险保障基金制度,切实保护中小投资者和被保险人权益。

规范金融企业市场退出机制。严格按照市场化原则依法处理有问题的金融机构。积极发挥存款保险等市场化风险处置机制的作用,最大限度降低金融稳定成本。选择适合国情的金融企业市场退出模式,建立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破产法》相衔接的接管、重组、撤销、关闭和清算制度。建立市场退出问责制度,防范道德风险。

加强维护金融稳定的基础建设。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和完善对金融业系统性风险的监控、评估和预警体系。健全金融风险应急处理机制。对使用中央银行最终支付手段的金融机构,依法加强监督检查。

八、加强金融基础设施体系建设,保障金融运行

不断完善支付体系建设。加快完善以中国人民银行现代化支付系统为核心,银行业金融机构行内支付系统为基础,票据支付系统、银行卡支付系统、境内银行间外币支付系统等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支付清算网络体系。健全以中国人民银行为核心,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主体,支付清算组织为补充的支付服务组织体系。建立健全有利于促进支付创新和防范支付风险、科学高效的支付结算法规与监督管理体系。

加快征信体系建设。以信贷征信体系建设为重点,加快金融业统一征信平台及相关法律法规建设。继续推进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按照统筹规划、培育市场、维护安全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征信法律体系,推动征信行业标准化建设和加强征信市场管理。加强征信和相关金融知识宣传,促进良好社会信用环境的形成。

增强金融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制定银行业的客户信息、支付清算、财务信息等行业标准,建立安全高效的银行信息网络。建立和完善以身份鉴别、授权访问和跟踪审计为主要内容的金融网络信任体系,保障信息传输、使用和存储安全。加大金融行业信息安全监管力度,防范系统性信息技术风险。

依法推进各项反洗钱制度和网络建设。以银行业为重点,全面加强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领域的反洗钱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将特定非金融机构纳入反洗钱监管范围。加强对异常资金流动监控,遏制洗钱及相关犯罪。积极参与反洗钱国际合作及有关国际规则的制定。

加强其他金融基础工作。做好货币发行、金银管理、国库经理等金融基础工作。健全会计、统计、审计等基础制度。完善金融市场的登记、托管、交易、清算制度。

九、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加强金融人才建设

大力实施金融人才战略,造就一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的职业金融家。健全符合现代金融企业制度要求的选人用人机制,积极运用市场机制选聘熟悉现代金融制度、擅长管理、职业操守良好的优秀人才充实金融企业管理层,对高级管理人员实行目标管理,实施与绩效挂钩的薪酬分配制度,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加强金融职业培训,健全金融从业人员专业技术职称系列,完善资格认证制度。

十、建立规划实施的保障机制

《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一五”规划》是国家在金融领域依法行政、履行金融管理职责和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依据,提出的各项发展和改革目标属于方向性、预期性目标,主要通过政府和金融管理部门引导市场主体行为加以实现。各级政府部门和金融管理部门要根据规划提出的发展和改革目标,全面履行职责,制定和落实支持金融业发展和改革的保障措施,为规划实施创造良好的法治、体制、政策和市场环境。

第三篇:我国税收政策

我国税收政策

在社会生活中,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都需要国家财政收入的支撑,而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

中国的税收政策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公元前594年,鲁国首先规定:无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收税,其他诸侯国也相继进行税制改革。汉武帝平抑物价,加收工商业者的营业税和财产税。公元780年唐朝实行两税法,主要按土地和财产的多少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征税。明朝政府丈量全国土地,按照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收取赋税。清朝推行摊丁入亩,征收统一的地税。民国政府征收地租税。如今,我国对税收进行了严格的规定,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均依照法律规定执行。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征。国家通过税收取得财政收入,为自身的存在和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税收分为不同的种类,每个税种都有特定的纳税人、征税对象和计税标准。根据征税对象来划分,目前我国税收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五大类,共二十多种。

在我国,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每个公民都应该具有纳税人的意识,应该把依法纳税作为自觉行动,将自觉纳税看成是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国家主人翁地位的具体体现。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然而,有些不法分子为了自己的利益,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税务机关将加以制裁。

我们要增强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其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对贪污和浪费国家资产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检举,以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第四篇:我国金融业的回顾

我国金融业的回顾、总结、反思与前瞻

时至今日,我国金融业走过了一条并不平坦的改革道路。经历了最初的改革承包试点、93年的“严打”、98年的政府注资、剥离不良资产,理论界和决策部门终于意识到仅靠外界的“物理变化”难以真正使我国银行业改革取得成功,于是改革的方向转变为了“按现代金融企业的属性进行股份制改造”,从此,引进战略投资者、重塑公司治理结构、推动银行上市成为了新一轮的改革手段。回顾这样一条由外而内的改革道路,我认为中国银行业改革走走弯路并非坏事。93年严打所暴露出来的种种问题为之后的改革找到了突破口,而98年的政府注资和不良资产的剥离也为后来国有银行资金雄厚、账面干净起到了必要的铺垫作用。虽然这些主要依靠政府的改革手段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国有银行的弊病,但是其为后来银行业自身的内部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支持,其作用不该被忽视。

诚如文中所言,迄今的改革成果大多倚赖于国家付出的高额成本,我们不该为此而沾沾自喜。四大行上市并非是改革的终端,而只是一个良好的开始,改革的后续动力应该更倚赖于四大行通过改革所建立的公司治理机制、资产管理模式、商业运营模式等所发挥的作用。只有通过银行自身的不断完善与创新,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商业银行,才能形成其核心竞争力,这样才能在不依赖于母体的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

回顾与总结我国金融业的改革道路,其中不免仍存在诸多不足与诟病。其一体现在现代银行意识的缺失上,银行上下缺少共同的信仰、文化,对于贷款的发放缺乏独立的判断能力也将成为改革路上的绊脚石。因此我们不仅要关注“硬件”上的改革,更要关注意识上更新与转变。其二,体制的不完善、权力范围划分不明确、产权不明晰等问题仍未彻底解决,这必将阻碍银行业未来的进一步发展。这三类问题都极具复杂性,需要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逐步解决。其三,银行的盈利结构仍需改善,现今的银行利润仍主要依赖于存贷利差,未来还应进一步开发中间业务等创新项目的利润,优化盈利结构,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因此,我国银行的改革还任重而道远。

安全性是银行健康运营的坚实基础,只有在良好的风险调控体系和内控体系下银行才能进一步的增强其盈利能力,因此完善银行业的风险管理,构建科学有效的内控体系是未来银行改革的首要任务。这依赖于强化控制意识、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等措施。此外,在控制风险的同时还应进一步推进金融创新,这样才能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以在竞争环境更为复杂、激烈的国际市场中稳步前进。而今,从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似乎是国际化的大趋势,但是回顾历史,银行业毕竟曾经从混业走向分业,应该从历史经验中充分吸取教训,在转变过程中不能过于急躁,应在更为完善的监管体质和理论支撑下逐步实现转变。

第五篇:关于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的探讨及改革建议

摘要:提出了公务员的激励机制政策,直接关系到公务员工作的效率和政府工作的开展问题;并通过了解国外较成熟的公务员激励机制,分析了当前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我国的公务员激励机制及今后的发展,提出了改进的意见。

关键词:公务员;激励机制;绩效评估;监督

1.引言

国家公务员制度,简称公务员制度,在西方又称为文官制。它是现代国家关于公务员管理的原则、规范和体制的简称。我国公务员制度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研究,到1988 年开始试点已经基本形成,同时,也形成了一套适合我国公务员的激励机制。

2.公务员激励机制的提出

目前,公务员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与企业的激烈竞争、收益不稳定相比,公务员具有职业稳定、工资收入逐年增加、福利有保障的优越性。这些工作满意感有时并不能成为激励公务员积极工作的内在动力。虽然,我国的公务员管理条例十分清楚地规定了科学的激励竞争机制,如对公务员实行严格的考核,以考核的结果为依据,按照一定的程序对公务员进行奖惩、培训、职务升降、晋级增资以及岗位调整,做到功过分明、能上能下、优胜劣汰等,以利于克服“ 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由于其工作业绩难于像企业一样,可用效益等量化指标来衡量,因此考核往往是走过场,以至于只上不下、优不胜劣不汰的现象依然存在。这样一方面使一部分人养尊处优;另一方面也大大挫伤了积极工作中公务员的积极性。那么对于公务员这个特殊的群体,我们应该建立明确的激励机制来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激励机制是指将奖励和惩罚的措施作用于个体或群体,经过人们逐渐的认识、吸收和内化,形成的引导人们思想和行为的习惯力量。它主要有动力机制(奖励)和约束机制(惩罚)2个部分组成。公务员制度在国外一些国家有100多年的历史。

3.国外公务员激励机制介绍

世界各国在考核内容和考核种类上的具体规定可能有所不同,但大体上都是一样的。不论考核项目多少,考核内容可以分为3大部分:工作成绩(包括工作质量、工作数量、创造改造等)、工作能力(包括基础知识技能和业务能力)和工作态度,其中以工作成绩为主。在美国和法国实行的是考绩制,考核成绩直接和奖惩联系;德国实行的是鉴定制,由上级和管理对象评核;日本也是类似的勤务考评。国外公务员制度较为完善地提供了明确地奖励和惩罚条例,绩效评估的奖励不仅提供了精神奖励,而且同与评估者个人的发展前途和物质利益直接相关,使得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相互之间的监督增强。同时,具体的公务员管理体制表现为精细管理和以法管理。有关公务员行为的各项制度法规具体明确,同时都基本上与严格的法律挂钩,一旦违反惩罚相当严厉。这些比较严格的考核激励机制都有共同的特点:绩效量化、监督到位等。国外的媒体有自己很大的自主权,相当多的媒体不受政府的影响,坚持独立发展的方针,这就决定了舆论和媒体的监督性也非常的强,可以从公众的角度对公务员等管理者起到明显的监督作用。比如新加坡的公务员制度就非常具体,甚至公务员上班

睡觉都会被立案调查,予以处罚,强大的监督系统可以约束所有的官员和公务员。新加坡有一批在国有企业中担当重任的高级官员和公务员,直接参与经济生活,但是不敢贪赃枉法,就是因为其重要的活动时时处处置于监督之中,同时对于违反行为准则的惩治措施极其严格。新加坡政府及其公务员官员,也以廉洁、高效和精干闻名。

4.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的主要方式

4.1 公务员激励机制的主要方式

根据我国《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规定,考录范围为担任主任科员以下非领导职务的国家公务员,根据《新录用国家公务员任职定级暂行规定》,考试录用的级别一般为11-15级,在职位分类中属中下级。而西方则可直接录用高级公务员。相比之下,我国的公务员录用范围不仅太窄,而且职位低。我国《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1993年发布)第二十条明确规定,对国家公务员的德、能、勤、绩进行全面考核,重点考核工作实绩。德: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能:基本能力和应变能力;勤:勤奋精神和工作态度;绩:工作实绩,实际完成工作任务的数量、质量和工作效率以及从事创造性劳动的成绩。考核的等级为优秀,称职和不称职三类。在实践中,目前我国大多部分公务员的考核成绩或考核等级,都集中在“ 称职”这一等。相比与国外的多个考核等级,这十分不利于优劣的界定。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主要是年资晋升制,即根据工作年限来决定晋升,这在很大程度上增长了官员的惰性,导致行政效率的下降。

4.2 对公务员激励制度存在问题的分析

激励机制的重要内容,主要是调整工作绩效和工作报酬的关系,它反映了对工作的公正评价,涉及到体制是否合理,能否有效调动组织成员积极性的问题。绩效评估对提高激励机制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而我国政府绩效评估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都还很不成熟,其主要问题是:虽然公务员考核制度的制定和推行,已大大促进了我国公务员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但由于既有的思维定势及计划经济的影响惯性,制度实施中具有一些不易克服的弊病。目前,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激励机制的操作标准问题。政府机关是具有社会公共服务性的组织,其中官员绩效的体现对政府群体和社会整体具有很强的依存性,且反映周期长而不显著,与企业相比测算较为困难。再加上目前尚未消除的考核中的“ 人治”色彩,以致对考核标准的制定和把握上主观性较强,严重影响激励目标。激励活动多处于自发状态,没有相应的制度和法律作保障,缺乏系统理论指导,实践中具有盲目性。

(2)缺少明确的考核评估制度。政府公务员评估过程具有封闭性、神秘性,缺乏媒体监督。从学术的角度来看,这样的监督者和被监督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很容易导致被监督者寻租行为的发生,利用权力取得超额收入,即腐败现象的发生。

(3)意识指导、道德培训制度单一。由于激励机制不够完善,部分公务员观念上缺乏风险意识,正是由于职业的低风险性,其积极性不容易调动起来。激励的目的,就是通过内

在的或外在的动因调动其积极性。同时,某些公务员的法律意识、职业道德没有达到职位所要求的水平。

(4)公务员晋升制度不完善。我国公务员绝大多数分布于县级以下政府工作部门,除了县长和副县长以外,职务都在科长以下。例如,23岁大学毕业生,工作一年后定为科员(十四级),以每五年晋升一级计算(除职务晋升),25年后可晋升到九级,这时这名公务员年龄已48岁,如果他不能晋升为副县长,就意味着在今后的12年内不可能再晋升级别,工资等待遇不变。可想而知,怎么能调动他的积极性呢?增加每一职务对应的级别,使受到客观原因限制不能晋升职务的公务员有望晋升级别,从而调动起他们的工作积极。

(5)公务员行为约束机制存在一定空白与国外较完善的公务员制度相比,我国对公务员行为约束准则在某些方面还有欠缺,不能对某些消极工作、腐败、推脱责任等负面行为起到很好的遏制作用。

(6)监督机制不够健全无论政府内的行业监督,还是从舆论、媒体等的监督系统来看,对于公务员的监督机制都需要进行一定的改善。

5.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的改革建议

(1)提供必要的立法保障健全的法律制度是保证公务员制度顺利推行和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西方公务员制度的一个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有一套与公务员制度相适应的法规体系。我国从颁布《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以来,先后制定并颁布了一系列与之相配套的法规、规章和实施细则。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但是,我国的公务员制度的法规体系并不完善。例如,各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并不平衡,且各具特色;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公务员的职责和职务规范还有很大差异。而我国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和有关法规对我国的地区之间、中央和地方的公务员并没有区分,这明显不妥。因此,我国的公务员制度有关法律法规,仍需在实践中不断修改、补充和完善。

(2)建立健全科学的多重绩效评估系统现代

人力资源管理,要求运用科学的评价系统对人员素质及其工作成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在评估方法上,应当采取定性分析与定量方法相结合,建立评估模型,合理确定指标体系和指标的权重。另外,政府绩效评估的成功,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信息系统,进行及时的信息收集、分析,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此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采用管理信息系统既满足了政府绩效评估的信息需求,又满足了日常管理(如监测控制、报告小结等)的信息需求。建立多重评估体制,不仅包括政府机关的自我评估、上级评估、党的组织和权力机关(人大)的评估,还应当包括相关专业的专家评估。更重要的是引进政府管理和服务对象即社会公众的评估,逐步实现官方评估与民间评估并重。这种考核和评价方式通过运用社会调查、民意测验等方法,定期征求社会公众对政府工作的满意程度,最终以此作为对政府绩效评价的依据。这可以使政府机关形成人民监督和上级监督相结合的绩效推动机制[ "]。

(3)强化风险机制,改革晋升制度,推行末位淘汰制对公务员的人事制度进行风险机制的设计,可以给公务员带来一定的压力,这种压力能推动人们积极向上。公务员的工作满意感也许就是稳定的收入和越来越高的社会地位,当工资等级上的差距不足于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时,使用风险机制会更有效。如从人头管理改为人才管理;从无定员、人头定员转变为机构定员,即不仅要定数,还要定人员素质要求;合格上岗、竞争上岗,不合格、不称职的在岗人员必须换岗离岗。目前,政府部门中的人浮于事、干的不如看的现象,其根源就在于人多而又无较好的风险机制。因此,要改变现状激发公务员的积极性,必须有较强的风险意识机制。如实行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后进行末位淘汰制或待岗培训(费用自负);或通过干部招聘,双向选择实行淘汰制。这些人事风险机制,事实上已在某些政府部门试行,应该说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从寻租行为发生的起因分析,加强风险意识,同样可以降低被监督者寻租行为发生的概率。职位的公开竞争可满足公务员政治需求的同时,也迫使公务员在追求私益的同时还要考虑公共利益和公众的评价,培养公务员的“ 职位危机”意识,对公务员寻租行为的发生起到很好的遏制作用。

(4)强化激励措施,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政府缺乏外部的竞争压力,也缺乏内部的有效激励机制,前者与后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与企业不同,政府处在垄断的条件下,其公共财政的投入与公共产品的产出缺乏外部的制约机制,其提高绩效缺乏来自于外部的竞争所产生的激励动力,这必然导致政府内部难以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从公务员发生寻租行为的信息经济角度分析,增加监督者一方的寻租成本,即突出激励措施,可以减少寻租行为的发生。现代中国公务员制度面对其赖以存在的经济、政治、文化客观环境的变化,在行政管理理念上,必须树立激励意识。在实际操作中,强化激励措施,充分认识到激励对于发挥公务员的工作能力及工作积极性、提高组织绩效,具有很大的作用。

对公务员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可以引导他们把个人利益与国家、服务对象的利益联结起来,把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联结起来,从而把国家与组织的发展目标纳入自己的个人目标。个人目标结构改变了,就有可能消除或减少因个人利益得失所带来的情绪影响。

6.结语

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实施只有十几年的时间,在实践中还不是很成熟,需要相应的制度、法规来配套完善。公务员激励制度,同样由于考核评估制度、监督机制等方面的不完善,没能有效提高行政效率。因此,完善公务员的激励制度要从多方面入手,结合岗位实际,量化考核标准、明确行为准则、薪酬与表现挂钩、简化纪律处分程序、强化监督机制,致力于建立一套以成效为本、以服务精神为根的管理制度,从而提高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和工作效率。

下载关于我国金融业税收政策改革的建议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我国金融业税收政策改革的建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金融业营改增税收政策指南(精选多篇)

    金融业营改增税收政策指南 2016年3月24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向社会公布了《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经国务院批准,自2016年5月1日起,在全国范......

    [证券论文]我国证券市场税收政策浅析汇总

    [证券论文]我国证券市场税收政策浅析 【关键字】证券市场;税收政策;证券交易印花税 【摘要】我国现行以证券交易印花税为主体的证券税制,在组织财政收入、调节证券市场、抑制过......

    入世后我国税收政策取向研究

    入世后我国税收政策取向研究 入世标志着我国正逐步融入经济全球化,税收作为国家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也面临着重大变革。其中,与各国税收政策的关系,又似乎显得更加直接和紧密。......

    关于推进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改革的建议

    关于推进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改革的建议 2006-11-6摘要:推进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改革,建议抓好划分评价层次、建立评价制度、完善评价体系、制定评价标准、创新评价方法、规......

    现阶段改革我国行政监察制度的建议大全

    现阶段改革我国行政监察制度的建议 摘要:行政监察作为行政机关内部的一种自律性监督,是制约行政权力的重要机制。但是从行政监察的实效来看,行政监察机关在依法对行政机关、国......

    完善我国房地产税制改革的几点建议

    完善我国房地产税制改革的几点建议灌云税务局骆秀枝内容摘要:虽然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房产税可以追溯到周朝,历史较长,但现行的房地产税收制度存在诸多与当今经济社会发展不适应之......

    改革我国目前金融监管体制的建议

    朱镕基总理在2001年初的全国银行证券保险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当前金融领域存在的问题不可低估,潜伏的金融风险不可忽视,在即将加入世贸组织又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新形势下,金融......

    我国消费税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建议

    我国消费税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建议 【摘要】消费税是我国的第四大税种,自1994年确立以来,消费税在引导消费行为、促进收入再分配、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