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内阅读方法引导
课内阅读方法引导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一个人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小学生的阅读主要包括课内和课外阅读。课内阅读即语文阅读教学,它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主要途径。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语文能力的提高,更多的来源于丰富的课外阅读。因此,“新课标”对小学生的阅读数量、质量以及阅读的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将小学生的阅读与欣赏放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但就目前来讲,学生在课外阅读方面还存在着些许问题,如阅读的习惯没有养成,阅读的兴趣不够浓厚,阅读的数量未达到要求等等,但最根本的是学生阅读中方法不当,积累语言的意识不强。那么,教师在学生的课外阅读中如何发挥有效的指导作用,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呢?在小学教学实践中,我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一、进行有效的课内阅读教学,让学生“得法于课内”。
课内阅读即语文阅读教学,它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主要途径。可以说,没有课内阅读教学的基础,就根本说不上在课外阅读方面求发展。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这里的阅读方法有很多,但都应“以读为本”。只有在指导学生多读、熟读的基础上才能领悟含义深刻词句的意思、领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字词句篇的基本表达方法。另外,教师还要训练学生一些读书的方法,例如:碰到不懂的字词要查字典并且联系上下文理解它的意思;画出优美的、含义深刻的句子;摘抄好词佳句;读后要注意思考所得所感;背诵精彩片断、优美范文;写读书笔记,培养随读随记、“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等等。叶圣陶说过,语文课就要求教师“致力于„导‟”,并且“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得教师教授之谓也”。教师应将课内阅读的方法“授之以渔”,然后让学生用课上学到的学习方法去指导课外的阅读实践。
二、要对读书具体方法作指导。
圈点划疑法。圈:圈出文中的生字新词,以便查阅工具书予以理解。点:点出能体现文章内容的重点字词,以便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划:划出文中的重点句(中心句),以便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品味语言的表现手法。疑:提出阅读中碰到的疑难问题,以便向老师、家长请教。
此外还有许多有效的读书方法,如批注“挑剔”法、直奔中心法等,万变不离其宗,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起步时期,如一株株刚破土的幼苗,渴望吮吸知识的甘露,以使自己茁壮成长。而这“甘露”的获得,关键在于我们教师课内阅读方法的引导。
第二篇:如何写好作文的引导方法
如何写好作文的引导方法
1、认清作文指导的价值在哪儿
2、找到写作的情感发源地
3、精心点拨学生写作的思维路径
4、点评应该是用心灵解读心灵
如何对学生写作进行有效指导--
1、认清作文指导的价值在哪儿
学生作文的最大障碍,也许不在无可炊之米,而在没有想炊之欲
对于学生作文的指导,我们历来强调多读多写。这当然是写作的真理,但当我们将其反复强调的时候,实际上等于在说,我们的作文指导多处在无为状态,我们看不到作文指导的价值。
作文指导的价值在哪儿?它正隐藏在重重迷雾之中。作文教学的迷雾,包括生命写作指导与生存写作指导的矛盾,思想情感引导与技法指导的矛盾,兴趣激发与模式指导的矛盾,创新引导与规范指导的矛盾。
作文指导如果能够突破重重迷雾,在这几组关系中找到平衡点,那么我们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说,作文指导至少有如下三重价值:
第一重是方法价值。它可以指导学生掌握写作的一般规律,让学生的写作入题、入体、入格;可以指导模仿、举一反三。这种指导不是告诉学生不能怎么做,应该怎么做,而是指导学生可以怎么做。不过方法价值在生存写作、应用写作、交际写作方面体现得更为充分一些,对于生命写作、审美写作来说,其价值是有限的。
现代心理学将学习分为外显学习和内隐学习。外显学习重视的是显规则与显性方法的学习,但写作的显性规则价值有限。一是因为文无定法。语言学习的显性规则本来就有限,而有限的显性规则意义也很苍白。写作是不受理论支配的。在没有多少理论支配的时候,语言文学同样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如唐诗、宋词、明清小说。反而在理论发达之后,语言文学却不一定能够出现理论所期望的高峰。二是学生对写作的显性规则并不陌生。在小学生刚开始作文的时候,也已有十年高强度的自然状态下的母语熏陶经历。实际上,他们每天都在叙事、议论和抒情。
第二重是思维价值。学生写作的难点不在技法,而在似乎无事可叙、无情可抒、无理可说;或者事不生动、情不高雅、理不深刻。因而作文指导更高层次的价值,体现在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体悟生活、思考生活,培养健康高雅的趣味和丰富而独特的情感。理不直则气不壮;气不盛则言不宜。即使平时作文不太好的学生,一旦作文题目与其生活接近,或者涉及到他熟悉或感兴趣的话题、领域,也能“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
第三重是激发情感价值。作文指导的情意价值、思维价值是有限价值。有限的指导,面对大千世界,面对丰富多彩的生活,面对具有不同写作个性的学生,仍然有可能是苍白无力的。学生作文的最大障碍,也许还不在无可炊之米,而在没有想炊之欲。或者动笔之前觉得写作太难,或者写完之后没有成功之感,因而对写作没有兴趣。只有将作文指导建筑在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其方法价值才会显现,情意、思维价值也会得到更充分的实现。一旦作文有了兴趣,学生就会去找“米”、去模仿、去研究。兴趣问题是动力问题,作文指导的兴趣价值是无限价值,作文教学的重点在于激发写作情感和兴趣。当我们的作文指导,使学生的作文是开心作文、成功作文、激情作文、冲动作文时,它的价值和意义就毋庸置疑了。(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红岭中学)
2、找到写作的情感发源地
作文指导应该从调动和调控写作的情感因素入手,指导学生把生活中的情感因素运用到作文写作中
作文的基本内在动力是激越的情感,作文指导自然应该从调动和调控写作的情感因素入手,指导学生把生活中的情感因素运用到作文写作中,巧妙发挥情感这把双刃剑的积极作用,从而把人的这种天赋作为吸收与释放生活的能源。由此,写出优秀的作文,就不仅是一种良好的愿望,而且是可见可触的目标和现实。
那么,作文指导怎样发挥情感的天赋促成学生写作的良好状态呢?
置身情境酝酿情感人
人的情感有时会处于静止和钝化状态,对一些事物习以为常后,往往就看不出写作的价值。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处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觉其臭”。在这种状态中,肯定难有写作的激情,也很难写出好的作文。此时,若能创设一种情境,设身处地激活写作情感,写作欲望就会得到激发。其方法就是要心志专一,深入领会命题内容、要求和意图,然后调用、酝酿与命题内容一致的情感因素,通过联想、想象把自己的感情融入题目设置的情境中,进入角色,亲自感受生活的五彩缤纷和酸、甜、苦、辣,让往昔的生活积累和情感体验浮现于脑海,使那些与题目有关的可憎可恶或可歌可泣的事件一起涌上心头,从而产生写作冲动,引发一吐为快的感觉。此时,只要再略作布局谋篇,往往就能写出一篇文情并茂的好文章。
例如,我曾以“排队”为话题,让学生写过一篇作文。面对这个作文题,许多学生只是静止地从打饭排队、乘车排队、买东西排队、考试排名等方面进行构思,写作时大多落入俗套,写出的作文缺少生气,没有感人之处。当我指导学生置身情境,调动自己的情感因素来参与写作、进行构思后,写作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通过想象进入角色情境中,回忆自己曾经“排队”的苦与乐,激动与悲伤、后悔与欣慰,重温自己与“排队”相关的切身体会,写作的激情、动力被唤发出来,从而写出了很多感人的作文。
提取最动情的“生活断面”
有时,学生面对作文题目,也有心灵的震动,也激发了感情的浪花,但写作时仍觉思维不畅,究其原因,往往是感情还处于蒙眬状态。这时,教师要指导学生静下心来,从自己的心灵深处寻找并提取最动情的“生活断面”,或在情感的发源地,找寻自己最有感触又与题目紧密结合的生活场面。这些能够感动自己的事例片段和场面,也往往能够感动读者。如果能够把这些让自己感动的事例和场面与题目紧密结合,使饱含情感的印象清晰起来,写作的良好欲望便会产生,若再能升华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一篇卓尔不群的好文章就会诞生了。
运用“移情法”引发联想
人的感情是有规律的。爱屋及乌就是其中的一种规律,心理学上叫做“移情”。卢家楣教授在《情感教学心理学》中曾非常明确地指出:“情感迁移是一种感情扩散、泛化现象,当一个人对他人有好感时,那么对他所交的朋友、经常使用的东西也会产生好感。这便是情感迁移现象。”写作时,由自己的喜爱或厌恶的事物,联想到与之相关、相反、相似的事物,分别叫做相关联想、相反联想、相似联想。学生作文前,如果能巧妙运用“移情法”引发联想,常常会产生良好的写作欲望,从而进入一种良好的写作情境。
“移情”的具体方法就是指导学生根据命题,将自己的感情外射到与之相关的人、事、景方面,通过感情迁移引发积极的写作情感和冲动。
例如,有一个学生根据“排队”的话题,写了一篇名为《要敢于“插队”》的作文。这位学生对打饭排队很反感,在这种感情的驱使下,由排队问题联想到了与之相反的插队问题,而他对插队和创新问题情有独钟,所以就写了插队。这正是运用移情法进行联想来启动写作欲望,打通写作思路的范例。该生在运用移情联想时结合运用逆向思维的方式来立意,跳出了众多学生单纯从“排队”的静止状态构思的惯性思路,激活了写作感情,写出了属于自己的生活感悟、个性感受,既有创新,又言之有理,运用移情法功不可没。(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教苑中学)
3、精心点拨学生写作的思维路径
教师对学生作文写作思维路径的指导可以避免作文教学的无序与随意
作文指导实践常常面临两种困境:一是学生有东西写不出,二是没有东西硬要写,以致学生害怕作文。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一是当前的大多数作文教学关注的仅仅是写作活动结果,学生写作文就是为了应付老师和考试,语文教师也多只是按考试的标准对学生作文进行评判、批改。作文之前对审题、立意作些指导,而后便让学生写作,似乎成了教师固定不变的作文教学程式。整个作文写作过程,学生大多处于机械、静止、被动、应付状态。二是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及其指导一直处于无序和随意状态。教师对学生作文写作思维路径的系统研究与指导相对不足,缺少了对作文重要环节写作过程中的指导,这对写作水平相对较低的学生来说,必然会对写作文产生畏难心理。
在学生写作中如何消除学生的心理负担和顾虑?如何让学生视写作文为乐事?如何进行指导才有效果?这应当成为作文教学关注的重点。
指导学生理清思维路径
写作本是一项复杂而艰苦的思维活动,因此,在学生作文过程中为他们做些铺路搭桥的工作必不可少,而其中最重要的方面在于点拨作文写作思路。叶圣陶先生曾反复强调“语文教学要重在教思路”,这对作文教学来说尤其重要。许多学生有东西写不出往往是不会调理写作思路所致,因此进行写作思路指导应当成为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的重点。
理清写作思路,并非仅仅讲解作文模式。每种文体往往都有其独特的样式,于是不少教师对文体、模式津津乐道。文体、模式固然好讲,但让涌动着生命激情的少年写作文时只是固着于套用既定的模式,再有味道的东西也会索然寡味。而且模式也许更适合生存写作,对于生命写作而言,文心似水、随物赋形才是生命意识的流动。因此,写作过程的指导,重在思路点拨。
指导学生合理使用技巧
任何成功的作文,都离不开恰当、巧妙的思维方法。思想是一个人具有创造性的标志,优秀学生总会追求独特的思维方法和深刻而富有创造性的表达。作文教学要指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
写好作文也要有好的表达艺术和技巧。好教师应该能指导学生寻求令人惊喜与兴奋的写作艺术和技巧。因为优秀的作文总是会或满足读者对“新”的期待,或满足读者对“美”的追寻和鉴赏,或对丑恶事物作出尖锐的鞭挞和讽刺。其表达的艺术,主要体现在语言表达的技巧,作文情境、意境、韵味的酝酿和创造,作文中心的表达、结构的安排技巧以及个人独特的令人惊奇的艺术品位等方面。
指导学生用激情驾驭写作
目前的作文指导,往往着重审题、布局、写作技巧、体裁的把握,等等。这些固然有其作用,但是,真正的好作文常常“文无定法”。孔子主张“辞达而已”,韩愈强调“气盛言宜”,东坡倡导“随物赋形”。在思想情感与技法之间,他们都选择了前者。也许他们也曾有雾失楼台的感觉,于是特地为后人指点了写作的迷津。
在作文写作过程中点拨学生酝酿激情写作,乃是作文指导的根本。作文就是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因此,每个人都能够写文章,每个人都能够用文章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其实,每个人的一生也都是在人生的舞台上表达自己的情感,向社会、向周围的人们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由此可见,当写作中有了激情,写作便成了人生中的一件极其自然的事,也就成了我们生命的一部分。而如果在写作中酝酿好了作文的情感,就在作文方面具有了写作成功的重要因素。
平时学生作文对生命情感的遗忘,是作文和语文学习最大的悲哀;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漠视对生命情感的引发,是教育者最大的失职与不幸。其实,好的作文从本质上说,就是对生命活动的情感进行智性的反思与表达。(作者单位:河北省东光县第二中学)
4、点评应该是用心灵解读心灵
教师在个性化的点评中,在表达自己的思想的同时,触动学生的心灵、提升学生的思想
作文评价是写作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指导、鼓励学生主体写作的重要步骤。学生将一篇写好的作文交给了教师,就如同交出了一颗心,总是焦虑不安而又满怀希望地期待教师评价。而评价与点评(评语)是紧密联系的,点评是评价的定论性核心方式之一,是激励写作、促进写作、评价写作的权威度、可信度的保障语言。因此,教师如何给学生作文评价或点评,如何解读作者的心灵,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个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理念和教学水平。
作文点评一般应具有下列基本特点:一是激励性。教师重在发现学生写作过程中的闪光点,使学生在赞赏中激发写作兴趣。“好笔力。好见地。读史有眼。立论有识。小子可造。其竭力用功,勉成大器。”这是教师给茅盾小学时的作文评语。其时“小子”十二三岁,无论他如何天资聪颖,教师的评语还是有点言过其实。但是,谁又敢否认,不是教师那激奋人心的评语,很大程度上促使了少年茅盾成为后来的一代文豪呢?二是商榷性。所谓商榷性,就是指给学生习作指出缺点时,要求教师用启发的方式和商量探讨的口吻。这是一种民主的作风,也是对学生民主意识的培养和熏陶。而且使用商榷性的语气,学生容易接受。三是针对性。评语应该根据写作训练的目标,有所侧重,不宜面面俱到。如教师给少年茅盾《文不爱钱武不惜死论》一文的评语,就是主要针对文字功夫来讲的:“慷慨而谈。旁若无人。气势雄伟。笔锋锐利。正有王郎拔剑斫地之慨。”
在新课程背景下,许多教师尝试主体性作文教学,并构建起以学生为主体的作文评价体系。他们认为,学生作品真正的“第一读者”与“第一评者”均应该是学生自己。尽管学生作品里有教师的汗水和智慧,但是,作文不是教出来的,而是真正的心性流淌。把作文评价的权力还给学生,让他们自评、互评,让他们成为写作的主人,这才是唤起学生写作热情的关键。这种认识和实践无疑是符合新课标精神的。“授人以鱼,可供一餐;授人以渔,可供一生。”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作文评价的方法,使学生在自评或他评中,经过不断的个性化反思,逐渐形成自己的判断,培养作文评价能力,正是我们作文教学的目的之一。问题在于,在目前的评价方式和话语体系中,大都只是对作文内容和形式作出判断性评价,出现在学生作文点评中的都是一些冷冰冰的字眼:“语句通顺,层次分明,但语言欠生动,中心欠突出„„”这样空洞的、程式化的评语屡见不鲜。有些教师精心设计出学生作文“自我评价表”,也都是按照高考评分标准加以细化,设计若干条条框框,让学生自我测评。这些方法和评语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评判和界定作用,但其模式化和机械性的特点,很难体现教师丰富的思想和鲜明的个性,学生在自评或他评中自然是照葫芦画瓢,评语中难以展现才情与自我,写作的激情也难以迸发。
遵循共性,提倡个性,应是作文教学评价改革的方向。无论是教师给学生点评作文,还是教师指导学生自评或他评,都应体现评价者对于写作的理解,对于作者的理解,对于教育的理解,都应以心灵解读心灵。唯其如此,才能与作者发生共鸣、产生碰撞,才能在表达自己思想的同时提升作者的思想;作文评价的激励、修正、调控、提升的功能和价值方能充分体现。倘若一味套用高考评价标准,采用一种评价模式,板着面孔说教,每篇都是陈词滥调,那样的作文评价是很难显示其价值和生命力的,学生的写作欲望也难以激发。
近年来,深圳市教研员程少堂,主张大胆突破传统的作文评价模式和评价话语体系,他的作文点评将自己独特的感受、发现与小作者对话交流。这样的点评坦荡幽默、点石成金,令人耳目一新,为新课程作文教学和作文评价走向多元化、个性化提供了启示。
第三篇:孩子打人的引导方法
2012.6.28——《孩子打人》
讲师:张岩
今天的课是讨论性的主题,孩子打人的话题。
一、孩子打人,处理方式不同,所带来的效果也不同。
关于孩子打人我的的处理方式不同,所带来的效果自然不同。每个孩子都会有“打”或“被打”的经历。
先问一句,你的孩子是打人的,还是被打的? 【西西0911】:被打
【虫虫0711】:打人的。
【Jerry0803】:以前是打人的,现在是被打的。
【文文1101】:目前没有打,也没被打。
【涵涵】:我家以前被打,现在打人。
„„
【张老师】:好的,感谢大家。
二、孩子打人或被打,大人知道后,如何处理?
请问你的孩子打人或被打的时候你知道后是如何处理的呢?
(一)被打的孩子,如何处理?
首先,自己的孩子被打,我知道当妈妈的很心疼。但是无论是直接告诉孩子打回去的家长还是在一旁看不管的家长,都很不可取啊。上一辈的教导方式就是“打回来”,这一辈不可以这样了。后果很严重的。
记得前几个月新闻报道过两学生因打篮球发生身体碰撞,产生口角劲儿大打出手,后来一方的父母出面找人砍死了打自己儿子的那个学生,后果很严重啊。
我这有一些方法,大家来交流一下: 先说被打的孩子啊,第一,同理心。
无论你的孩子是打人的,还是被打的。当你知道这件事情后,不要生气,不要把不良的情绪带给孩子。知道自己的孩子被打了,大人很心疼,正确的做法是:
第一反应,同理心。一定要先安抚情绪,“来,抱一下”什么也不说先;等孩子情绪平稳一下,听听孩子说什么;然后说出理解孩子的话“妈妈明白你,知道你为什么哭,知道他(大人的孩子)为什么这样对你(打你)”,而且不要说“疼不疼,妈妈帮你报仇,帮你打回来”之类的话。尽量改为用正面的引导语言“你很勇敢不是吗?妈妈相信你很快就会好起来是吗?来小伙子,我们看看怎么样才能让你好过些。。(聊天引导保护自己的方法。)”就算大人心里很不爽,很想冲过去打那个打人的孩子,也要温和的安慰鼓励自己的孩子,要给孩子好的正面的语言引导孩子。
第二,弄清事情缘由再处理
小孩子多数产生矛盾都是因为玩或者玩具之类的。(1).最主要是教会孩子如何保护自己
①引导孩子打回去的“严重后果”是死人。
弄清事情缘由再处理,最主要的是要教你的孩子学会如何保护自己,但绝不是他打你你打回来,那样引导下去孩子迟早不是打死人就是被人打死,所以一开始我说的“很危险”就在这。
如果被欺负了,仍引导孩子:继续打回去或者不理孩子大人自己气得够呛,那结果又是什么呢?
②引导孩子“打回去或者妈妈帮你打”,最终的目的是希望孩子保护自己;但此方式不可取。
我们教孩子“打回去、妈妈帮你打”,不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保护自己吗? ③正面的引导,能避免“严重后果”的发生。
但是要如果是正面性的引导,孩子心中从小种下一粒理解人,谅解他人的种子,不是很好吗?关键是这样的引导会避免不幸的发生,就像我说的那个父母帮孩子出气打死人的新闻一样。
我见过最厉害的:公共场所玩玩具,孩子都想玩一个玩具就打起来了,后来双方家长出面,两个妈妈都为自己孩子出气,不一会两个妈妈吵起来了,孩子在一旁都吓哭了。
④引导被打的孩子,如何保护自己?
Ⅰ、被欺负了要说出来,向老师或者大人寻求帮助。
我见过一个妈妈在家里训练自己女儿,被打跑,妈妈在家说“有人打你”孩子就马上跑。结果这个孩子一被人欺负就跑,也不说出来,也不找老师。实不相瞒,这是一位小班家长的做法,他在家训练自己的孩子;还好他没训练自己孩子打人,已是万幸。
Ⅱ、学会交往友好的基本语言。
如:没关系,我原谅你,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我们一起玩吧,这样不好不可以„„
(2).引导孩子学会体谅他人
另外,还要引导被打的孩子学会谅解他人。
按照我说的去引导,你的孩子心中不容易有恨,会慢慢理解他人,情商方面会提高。
【婧婧0710】:我们家孩子回来说:“老师说了‘谁再打人就叫厨房的叔叔把手剁下来当鸡肉煮汤喝。’”孩子边说边笑,觉得好玩,我想老师也是开玩笑说的,但是这样说也不好吧!
【张老师】:威胁的语言不要用。目前幼儿园老师的负面新闻很多,因为媒体放大了人性丑陋的一面,缩小了真善美的一面,家长也是,老师不是神,有不对的地方知道就好,我们不那样做就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二)打人的孩子,如何处理?
再来说说打人的孩子 多数妈妈听到老师说自己孩子打人,觉得丢面子,马上批评孩子,其实我很不赞同啊。
第一,同理心。
同处理被打的孩子一样,首先是同理心。没有无缘无故的打人,找出原因,引导孩子正确的处理问题方法。如:“妈妈知道你为什么这样做,老师说了„„所以你就„„是这样的吗?但是你这样做,你觉得好吗?那下次再有这样的情况,我们是不是可以问一下„„”解决打人的根本是因教施法,如抢玩具就引导一起玩或者他玩完你在玩„„引导用说的而不是打的。
第二,先情后理。
——打人的孩子要不要批评?
——要!但是不是马上,而是先情后理。先情后理:
先讲感情,到底是什么事情让孩子这么生气去打人,明白了; 然后再讲道理,让孩子知道这种打人的方法不可取;
第三,三角思考法。
“妈妈知道会怎样想?爸爸知道会怎样说怎样做?老师呢?小朋友会不会还跟你玩了„„”(这是情商培养了,让孩子学会感受他人的感受)
第四,引导正确的处理方法。
最后引导正确做法就行了。
第五,情景模拟。
大家在家多做情景模拟的游戏。打人的、被打的、所有解决和引导,都可以在模拟游戏里进行,最好是先讲个故事再模仿就好多了。
【总结】:孩子犯错他也知道的,他也很怕的,为了不让孩子有恐惧心理,所以大人的孩子引导要,第一同理心,第二先情后理,第三三角思考法,第四引导正确处理方法,第五模拟。那些大声吼的妈妈们,大声骂孩子大人只会痛快,最难过孩子的心啊。
(三)以游戏形式,让两个孩子和好或快乐地玩
如果两个孩子在你面前互打,那就要立即拉开。先安慰被打的,再教育引导打人的。最后不要忘记,以游戏形式让两个孩子和好或者快乐地玩,忘记不快。我经常引导两个孩子互相拥抱的游戏,很好玩。教育孩子之后一定要还给孩子一个笑脸。
【玖玖0804】:肯德基的游乐场很小,大人不能进去的,没办法及时处理?
【mini】:我记得肯德基的小游乐场上贴有通告,是要求家长进行看护的,我家孩子每次进去玩,我都跟进去看护。
【张老师】:玩之前先讲好规则,需要你那遵守什么注意什么,让孩子明白再去,这是对于可以听懂话的孩子啊。
【注】:我讲的“打人的”和“被打的”都是用于小班及小班以上的孩子,太小的孩子你讲不通道理的。
三、我的几个观点
另外我有几个观点
1、孩子需要争抢的经验他才会懂得如何处理。抢玩具以人身不受伤害为界。
2、对于互打的那种,那就得马上分开两人,这时就不要站在一旁看了(有家长认为孩子之间的矛盾,应该让孩子自己解决。那么其实在某种情况下,家长必须要干预的。)
3、孩子打人,不是坏事情,往正面想,代表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只是需要学会正确表达,而不是“打”。
4、没有一个孩子天生就知道“打”,都是后来大人说的“你打他,他打你”孩子多数无恶意的,所以大人引导孩子尽量少说“打”这个字,换成“这种行为”总说打打打的,会强化孩子下次的“打”。
5、孩子打人正常,被打不知声不正常。
四、互动环节
【杰杰0904】:是被打爱哭。
【张老师】:人家都被打了还不让哭一会啊,哈哈可以哭,哭是一种发泄。
【杰杰0904】:有一次,在幼儿园,我看到一伙小朋友在那玩,突然有个哭了,被打了,就来和老师说,结果老师走过去问:“谁打人了?”那小孩承认了,老师说:“谁打人,手伸出来打下。”
【张老师】:那个承认的孩子很勇敢,应该表扬他的勇敢和承认错误的精神。但是老师没有教育引导那个打人的孩子,而是打了手板,老师做得不到位啊。惩罚孩子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大家一定要记住。
【西西0911】:我家孩子今年两岁半,可以被一岁半的孩子打的哭起来,也不还手的;别人抢他的玩具,他也只会委屈地哭,有的时候玩自己的扭扭车,看见厉害的小朋友过来了,惊恐的赶紧站起来让给别人。
【张老师】:被欺负怕了都,你要抓紧教给孩子学会交朋友,学会保护自己了,逃避害怕是不行的,另外孩子年龄小,你要在一旁引导那个欺负人的孩子,不是批评,而是跟那个孩子的父母沟通,不是告状,而是希望两个孩子可以成为朋友,如果是邻居就多走动一下,如果发现对方父母无法沟通,那就只好离远点了。
【王野0906】:“被欺负怕了都,你要抓紧教给孩子学会交朋友,学会保护自己了” 我儿子正好相反,他打人,打的现在基本上没朋友,邻居家的小孩也是想玩他的玩具,想吃他的东西了,才和他周旋„„
【张老师】:就像我说的,孩子打人也是有原因的,有些孩子控制不住自己的身体和力度,也许不是“打”需要引导方法,加上行为引导改正法,这属于行为问题了。
【萧萧】:说一件事情,今天老师告诉我,同学过生日,那个同学妈妈把同学的弟弟带来班级,我儿子去捏那个小弟弟的眼睛,我问儿子为什么这么做,他说小朋友不能来幼儿园?这个小朋友还用了我们幼儿园的杯子,我不喜欢他。所以去弄了他的眼睛。然后吃蛋糕的时候,他把嘴上的奶油弄另一个同学衣服上了。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别的同学笑他嘴上有奶油,他很生气就那样了。
【张老师】:你的孩子规则意识很强,建立得很好,知道其他小朋友不可以来。但是搞人家眼睛却是不当行为,引导孩子说出来说出自己的想法就好,教给孩子引导方法。
2012.7.2——《孩子打人的引导方法“释疑”》
张老师 2012.7.2周一
【叮当A梦0610】:7月2日中午11:30张老师与大家讨论孩子打人的引导方法2,欢迎大家一起参与讨论!希望大家能围绕这个主题展开讨论。上周尝试了一下,如果没有主题的话,问题非常多,张老师回答的数量有限。如果有一个主题,别人问过了,咱们就听张老师怎样回答即可。
【文文1101】:我有时候看到这样一些孩子,已经5、6岁大了,但是别人的玩具不经过同意还是会随便去拿,拿了之后,他家打人就一个劲叫他还,但是他还不愿意还。我在想,是不是这也说明,家长教育的一些缺失,比如没有告诉孩子怎么样获得别人同意才可以拿别人的东西。基本的规则没有建立起来。好像这样的情况比较常见。
【叮当A梦0610】:#育儿感悟#听说了一个故事。三个小女孩,5、6岁年纪,住一个小区同一栋楼。A和B正在楼下玩,C来了,非要拉A去别处玩,气得B大骂C是神经病,随即C和B对骂。我不在场,不知道A是怎样反应,不过A好像有公主病。三个女人一台戏呀。B和C都是妈妈不陪玩的。所以她们在处理矛盾的时候,就会简单、直接——对骂。A经常生气。我们老家称这种情况为“吊小脸”
【文文1101】:那如果别的家长遇到B和C这样的小孩,该怎么办呢?他们在对骂„„ 【叮当A梦0610】:分开呗。打人、骂人,都是相互伤害。
【文文1101】:打人,骂人都是不文明行为。叮当,我有个问题,孩子多大可以自己下楼玩呢?
【叮当A梦0610】为什么有人看不到这一点呢?我家孩子5岁多,但是我们会陪同的。她有时候自己下楼玩,但是我会觉得自己非常失职。
【然然0612】:我也是,不陪同就不放心。【叮当A梦0610】:我妈也跟我观点一致。
【张老师】:大家已经在讨论了,很好啊。今天我们就是要讨论孩子打人和处理的问题。关于孩子打人的问题,大家先说说自己的看法或者经历。
【源源0908】:有些奶奶很搞笑,告诫别的小孩不要打她孙子,人家根本没意思动手,算不算过度保护?
【文文1101】:别的孩子还没有发生的行为,或者没有行为的趋势,就开始语言阻止,其实让孩子会觉得逆反,甚至会偏要打。我现在还没有关于孩子打人的问题。听大家讲。
【昕妈0609】:我们家的跟一个同学在一起就经常打,应该说不是对打,是让那个小孩打。我们这个不太打架的,那个小孩是因为妈妈不说她就会继续打。但是只要她妈妈开口了,她就不会在打了。现在女儿说那个小孩打得少了,因为她妈妈生了个小孩了,没有那么多的时间精力去管这个小孩了。【Carola】 :我家的碰到别人摸下他的自行车或者滑板车之类的,就会过去打。有时候是想玩别人的玩具,别人不同意,他也会出手,但也不一定。今天抱着他和他讲了半天,如果我是你,我就给小朋友玩一下。他也同意了。
【文文1101】:嗯,看到小区有些孩子,别人摸他玩具,立刻上去打。所以我们教孩子,不能随便乱动别人的东西。看到孩子动,就拉开。然后先问玩具的主人,是否愿意宝宝玩一下,不愿意就不动。愿意才动,避免被打。
【米高】:我家的只打小的,不打大的。大的来了一起玩,小的来了就开打 【源源0908】:我家的,碰到他的问题,别人不理睬的时候,会打人。【小小鸟】:我家大的跟小的经常打架,有时也是只为了碰一下玩具就打架
【文文1101】:我有个朋友有2个孩子,大的3岁,小的1岁。大的有时候会去打、掐、捏小的,甚至骑在身上。妈妈就打这个大的。
【凯0710】:我弟弟家的孩子只要他不满意就会打,人家玩什么他要什么,昨晚一起吃饭,他跑摔了,他哥哥在后面,爬起来就打哥哥。
【虫虫0711】:我家这个最近老爱去抓她爷爷,爷爷就说你还抓我?还抓我,她就一直抓。然后爷爷过来告状“看你女儿又抓我了!”
【宁宁0902】:我家生气了去打沙发,很少打人。
【张老师】:其实大家说的小孩子间的打人问题,多数都是一下两种情况偏多一些:
1、交往上的矛盾。
2、情绪表达方式。
1、交往上的矛盾
交往上的矛盾普遍是玩具争抢、不分享等等。大人就要用到一下几点基本法则:
(1)、同理心:妈妈知道你刚才„„是因为„„
(2)、先情后理法:就是先说情感后讲道理“呀,宝宝怎么哭了啊?谁惹我们不高兴了呀?(说的话要跟孩子一条战线的,说出他的感受就好)那如果下次他再这样,我们是不是可以„„会更好一些呢?(开始引导教育)”(3)、大人以身作则,好的榜样。
2、情绪表达方式
如果孩子间的矛盾发生在情绪上面,如不喜欢人家碰自己,碰到就要打,或者被拿走玩具等,这类的孩子需要引导正确表达方式,如:不高兴可以说出来,怎么说,怎么表达,需要大人引导,在家做情景模拟就好。
其实大人不要看到孩子打人就生气,孩子还小最直接的额发泄方式就是“打”。上幼儿园小班的孩子可以语言长期的一点点引导。
【轩轩0810】:我家孩子刚上学那会就也有过打人。在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小朋友,他会就有交往上的矛盾以及情绪。
【源源0908】:我们去姨妈家玩,儿子喜欢把一岁多的小表妹弄哭,用脚踩脚,或者什么的,小表妹马上哭了,弄得姨夫很不高兴,打他,但是两个小家伙出去玩的时候很好,手牵手,觉得孩子小的时候还是在家里比较好,现在孩子都是宝贝,别人家长都很在意。【文文1101】:也未必是在家就比较好。带出去适当的让孩子多和孩子接触是有好处的。
【源源0908】:也是,多和别的孩子接触了才知道什么问题。【happy_banana】:我觉得我家孩子现在是在模仿别的小朋友,她有时候说“我打你”,其实是在和你闹着玩,这样怎么引导比较好?抢玩具发生的争执基本很少,好朋友她就让着对方,如果是不熟的人,她就说“这是我的,我不同意。”
【文文1101】:这样孩子没错哦。说“是我的,我不同意”已经会表达了,不错。【源源0908】:我如果不理会宝宝的问题,他会一个劲问,然后就会打我。有时候我生气了,睡觉后,尿湿的衣服不肯换。
【文文1101】:不肯换,同理心,妈妈知道你想睡觉,但是尿湿了不舒服,妈妈马上就换好了。一边说一边换呗。
【源源0908】:有时候就是不肯。不过他睡足醒来后,很通情达理。后来我在他醒的时候告诉他,尿湿了要换衣服的。结果昨晚上尿湿了我给他换,没哭闹,还是有效果的。
【SOPHIAMAMA1207】:上周六,宝宝喝的牛奶还有一点点放在茶机上,然后又去玩了。我顺手就拿来喝了。之前,她发现我喝了,她的奶,生气了,说:“妈妈,我的牛奶不见了,你喝了我的牛奶,我不喜欢你了。”然后就哭闹,那这种情况要如何处理呀?
【尧尧0903】:我家的非得要我问过她,我才能喝,否则,会被批的。
【叮当A梦0610】:没有征求孩子意见啊,妈妈有错在先,妈妈还没发现自己错? 【SOPHIAMAMA1207】:我道歉了“妈妈错了,喝了你的牛奶”,也给了一支全新的她。可她还是哭。
【尧尧0903】:嗯,我现在动她的啥都得先问她。
【宁宁0902】:我家也是,昨天问:“你的吃的可以给阿姨嘛?”宁说“不可以”。我就说好的,宁宁自己决定。
【文文1101】:是的,可以立刻承认啊“对不起哦,妈妈没问过你就把牛奶喝掉了,妈妈下次注意好不好?你能原谅妈妈吗”哈哈,多么好的情景教育啊。妈妈还问该怎么处理。该处理的是妈妈自己。
【SOPHIAMAMA1207】:我都说了,但她还是哭,不依不饶。【米高】:我家的才1.6岁不会表达怎么办?
【张老师】:孩子太小,讲不通道理的,你说了也不明白的,就需要大人经常提醒,多说出孩子的感受就好,因为这个,孩子感受得到的,太小的孩子需要,大人经常提醒“宝贝是不是不高兴了呀,跟妈妈说说,妈妈知道你现在的心情,妈妈不开心的时候都是说出来的,妈妈会对着瓶子说话,然后把瓶子口封好,丢到垃圾桶里就好了。。(任何可以健康安全可以帮助孩子舒缓愤怒等情绪的小方法都可以告诉孩子)”
【文文1101】:张老师,问个问题,比如我宝宝自己在玩玩具车,来了个别的小孩,没经过同意,然后把他玩具车拿起来玩,结果不给回他,也不和他一起玩,我说来一起玩好不好,那个小孩也不一起玩。(5、6岁),我小孩这时候也没表现出来要回来,也没说不要,可能是有点不乐意。但是他立刻去玩别的了。我应该帮他要回来或者说他没表示要回来,我可以让那个小孩继续玩吗?
【张老师】:跟那个孩子说啊,用同理心“阿姨知道你很喜欢这辆车,想玩是吧,但是你要说‘可以借给我玩一下吗?’得到允许才可以拿去玩,有礼貌的小朋友都是这样做的。阿姨知道你想做有礼貌的小朋友,是吗?你现在要跟说什么呢?(提醒孩子玩玩送回来,告诉他因为他的有礼貌让你有多高兴,鼓励他以后都这样做)”。另外,平时要引导自己的孩子“这是你的玩具车,知道别的小朋友也想玩,可以邀请他一起玩(教孩子会说‘我们一起玩吧’)”。平时就要教会孩子如何保护好自己的玩具等。
如果那个孩子是邻居经常见面的,就要多走动对方家里,跟对放父母交朋友,像开玩笑一样说一下那孩子那宝宝玩具车的事情,对方家长会教育引导孩子的,平时多走动,慢慢也许两个孩子会变成朋友,这样以后不只有了玩伴,互相保护学习是好事情哦。
小区里孩子多,孩子间的摩擦发生是难免的,关键看家长如何把控这个度了。如果是自己孩子打人啦,妈妈先替孩子跟对方道歉,礼貌总是好的,先让对方心理平衡一下,不要逼问孩子呵斥孩子不对,孩子已经很怕了。
先了解情况为主,引导孩子。询问自己的孩子“妈妈知道你不想那样做的,一定有原因的是吗?跟妈妈说说。”这样你的孩子就会明白:哦,原来妈妈不是来骂我的,而是想帮我。
了解情况后,如果是自己的孩子受委屈了才打对方的,我想家长应该知道该如何说了吧,但后面必须引导孩子,动手肯定不对,引导如何说出来,找谁说等等,让孩子思考问题,再教方法。
【文文1101】:张老师谢谢,你说的太好了。我一定好好的学习。
【源源0908】:我家小孩的自行车,上次有个4岁的小姐姐,强行骑走玩了,弄得小人很不开心,到现在都还不肯骑那自行车。
【文文1101】:是的,我现在最头疼的就是带孩子出去,拿的玩具,被别的小孩拿走时,我该怎么处理呢?我孩子现在还不会表现出来哭或者打人,但是如果总是让被抢,他的感受会不好。但是其他大人又在旁边不很好的引导自己的孩子,我又不能直接问其他孩子去要。
【宁宁0902】:不带玩具出门,玩沙子都很少带。
【文文1101】:这样不好吧。我之前这么想。但是后来我想,如果我永远不带玩具出门,孩子永远不知道,当玩具和别人一起玩的时候出现问题怎么解决。以后在幼儿园里遇到这样的问题该怎么解决。所以我觉得大人最主要的是知道怎么处理。要去面对。
【悦悦1006】:我会跟其他的孩子说“这是**的玩具,你要玩的话,要经过他的同意才行”,如果我孩要别人的玩具,也这么对她说,一般大人都会接受,但有时碰到别人的小孩硬抱着我家的玩具,我也很头痛。
【宁宁0902】:文文,你是想给他创造这样的机会吧,让他学会保护玩具?
【文文1101】:我也想啊,但是你想宝宝在玩玩具车,一下子,车就跑出去了,我不能追着把车抓回来,不给别的小孩摸一下都不行,那别人以后都不理我们了。
【宁宁0902】:还是要看你需要解决的是什么。
【文文1101】:嗯,不过我已经大概明白我该怎么做了。悦悦说的没错。悦悦下次我会试试你说的。
【源源0908】:我家的喜欢跟小孩子玩,看到别的小孩子,就跑过去一起,结果别的孩子远远用脚踢,他家3个儿子,经常打架,我儿子一看这个动作马上跑回来,他也不说,但我看到了别的小孩子这个不礼貌的动作,我该怎么教导他,离远点。
【文文1101】:嘿嘿,之前总是觉得不好意思,让那个孩子的大人自己去和孩子讲,结果那家长不懂教孩子,我又不好意思说。
【清清0904】:我女儿不喜欢别的小朋友拥抱自己或靠近自己,这种情况怎么处理呢?今天班上有个小女孩看到我女儿穿了新裙子,夸赞说很漂亮,然后就想抱抱我女儿,我女儿板着脸扭着身体挣扎着不肯抱,那个小女孩很惊诧也很受伤的表情。我跟女儿说“她很喜欢你,所以想抱抱你。”但是女儿说,“我不喜欢和小朋友抱抱。”没办法,我只好安慰那个小女孩,“你很友好,来,阿姨跟你抱抱吧。”那小女孩抱抱我就开心地跑了。象我女儿这种情况怎么引导呢?她一直比较排斥跟别的小朋友抱抱或牵手(除了我们小区的一个小朋友她比较愿意抱抱以外,跟别的小朋友都不太愿意拥抱或拉手,包括相处了一年的同班小朋友,她也不愿意)。
【文文1101】:清清,你女儿没错。
【Carola】:不要强迫她抱,告诉她“等你准备好了再抱吧。”
【清清0904】: 文文1101清清“你女儿没错”,Carola“不要强迫她抱,告诉她,等你准备好了再抱吧”——我也不觉得她有什么错,但是怎样才能引导她跟小朋友友好相处呢?除了我们小区的那个小朋友,她愿意跟她一起玩以外,其它的小朋友,她都很排斥,班上的同学已经相处整整一年了,还是建立不起感情来。别的小朋友找她玩,她就躲开。世界上这么多孩子,她总不能就跟一个孩子玩吧。
【文文1101】:那个小女孩,要抱你女儿之前要证得他的同意才可以。
【清清0904】:“文文1101那个小女孩,要抱你女儿之前要证得他的同意才可以。”——你说的有一定道理。但是那个小女孩才2岁半,语言表达上稍微差一点。另外,就算她说了:“我可以抱抱你吗?”我估计我女儿也会掉头就走,情绪好的话,可能会回应一句:“不好。”经常有这种情况,别的小朋友跑来问她:“我们一起玩好吗?”我女儿立刻说“不好”,有时不说话,拿上玩具转身就走了。
【文文1101】:清清,那你小孩的问题不单纯是不要这个小孩抱的问题,而是她现在拒绝和小朋友们一起玩的问题了。我刚开始还以为单纯只是要抱这个问题。
【悦0911】:张老师,我们家孩子老爱打和咬他爸爸,她爸爸每次都会以牙还牙的还回去,我该怎么办呢?
【张老师】:爸爸应该是平时喜欢逗孩子吧,不可能没原因的打爸爸。另外爸爸没有引导反而还回去,哈哈这个爸爸很适合幽默的方式引导孩子的。我的意思是,先改变爸爸,爸爸的方式孩子不接受,这样只会加深不愉快。
【悦0911】:是的,平时爸爸总爱跟孩子开玩笑,而且我家孩子咬人,估计也是爸爸教会的。
【方方0804】:打爸爸妈妈如何引导? 【张老师】:
同理心:“妈妈知道你一定是不高兴才这样的是吗?能否说说吗?”
先示爱后教育:“爸爸妈妈都很爱你,我们都希望你开心,但是你这样做,爸爸妈妈有点伤心啊,有什么事情可以说出来,你刚才说不喜欢看电视的时候被爸爸挡住,那你可以跟爸爸说:‘爸爸请靠边,挡到我了’„„”
平时的生活教育很重要。孩子有脾气正常,但是要学会表达出来。人是有思维有感受的,如果孩子大一些可以引导孩子换位思考一下,但如果孩子小,就要经常提醒了。我通常引导孩子时,不会在人多的情况下,会把孩子带到一边,现在的孩子都很要面子的。然后我会请孩子先坐下来,稍微停顿一下才会跟孩子说话,我想给孩子时间思考。我的第一句永远都是理解孩子的话,因为我知道所有的事情都是有原因的。所以在我不确定孩子想法的时候,我都会先说理解他的话,先打开孩子心,这样我说的话,孩子才会听到心里去。
记住:教育孩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真的是对大人的一种修炼,什么事情都生气,那还得了,所以做聪明的父母,尽量不要动怒。相信我,当你知道孩子真正地天真想法时,你会庆幸你控制住了自己的火爆脾气。这也就是我经常说的理解孩子,大人先有正能量。
【紫竹0810】:我家不会打人,受委屈了就回来跟我哭一会,让妈妈去解决问题,有时忙了没照顾好她让她受了不少委屈。时间长了我感觉依赖了,还不懂得自己保护好自己。
【张老师】:孩子受委屈很心疼,但是受委屈一定要说出来不可以憋在心里,这点很重要,我允许孩子哭,这是很好的发泄途径。另外,家长心就算心里都心疼死孩子了,嘴上也不要说。这时候,嘴上说什么?
要说:“宝贝妈妈知道你的感受,有什么话可以说出来,妈妈喜欢听你说自己的想法,妈妈知道你是个勇敢的孩子是吗?”
教育孩子用的是内心的爱。今天在拥挤的公车内,没人给一个3、4岁的孩子让座,一家三口跟我站在一起,有个男人挤到孩子了没有道歉,态度很不好,那位妈妈就讲道理的,男人不吭声了,听那位妈吗讲话,听得出文化不高,但她再用自己的方式保护孩子。我们都受高等教育,是不是应该用更科学的方式引导孩子呢?先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看看自己平时都是怎样教育引导孩子的,然后再多理解站在孩子角度去想想,内心的“火”应该会变小的。
【阿妹0811】:抢的时候,我女儿如果不放手,他就打她,有时候手上有啥就扔过来了,我真的很生气,时刻担心着他会不会扔东西过来。
【张老师】:发现哥哥抢妹妹玩具,一定要第一时间出现,分开教育,不要先说抢玩具的。
先,跟被抢玩具的孩子说话,“宝贝心里难过,妈妈知道,哥哥喜欢玩具也想玩,但是这种方式不对,我想他也知道自己做得不对,喜欢别人的玩具想玩的话要说:‘借我玩一下好吗?’你想这样说是吗?那你有空就告诉哥哥教教他,你会原谅他是吗?哥哥以前也保护过你是吗?„„(引导吧)”
然后,跟哥哥说话,“你想玩妹妹玩具,我知道,但是你这样做对吗?你看妹妹平时很喜欢你的,你这样做她多难过呀,下次再想玩别人的玩具要说:‘借给我玩一下可以吗?’得到允许才可以拿,这才是有礼貌孩子做的,我相信你可以做到是吗?”„„(教育引导,说出他的不对,教给正确的做(方)法)”
最后,带着两个孩子一起玩一些互相合作帮助的游戏,如拥抱游戏,一起搭积木玩泥巴等,或者邀请两人一起帮你洗菜都可以呀。
问题还是有很多的,我简单找出几个普遍的问题详细回答了,有相似的问题就可以听听我的回答怎么说怎么做的,大家看到我的引导,不会严厉批评孩子,不会呵斥孩子,引导孩子让孩子思考问题,最后教育孩子正确的做法,有空就做情景模拟。
孩子打人也好,被打也好,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希望孩子明白改正,尽量淡化不愉快的错误。尽量不要对孩子吼叫。我希望:引导完之后,孩子依然是快乐的,而不是回屋子一个人面壁思过,大家明白吗?
从小一定要照顾到孩子的心里,孩子需要尊重,平等教育,你的做法真的平等吗?大家要反思啊。
【玖玖0804】:张老师,这个对于其他的错误也应该是一样的吧,不一定是光打人。【张老师】:是的,非常正确。
第四篇:关于高中政治教学引导学生方法
关于高中政治教学引导学生方法
【摘要】思想政治课是高中教学计划中的一门主干课程,也是向高中生传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的重要课程,更是对他们系统地进行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但长期以来,现行的高中政治课教学仍然处在应试教育的僵化的轨道上。在实际教学中,高中政治课经常留给学生的印象是:枯燥、乏味、单调、没意思,学生毫无学习兴趣。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兴趣;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2
引言
思想政治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如何比较强的科目,学生在进行学习的时候会感觉比较枯燥以及烦闷,很容易对学习失去兴趣,那么在进行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时候老师要利用有效的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中政治由于受文理分科的影响,在理科学生中受不到重视,文科生即使非常重视政治,但也是出于升学成绩的目的,这种对高中政治比较片面的认识致使高中政治不能准确的给自己定位。其实,高中政治担任着培养学生政治素养的任务,对学生的人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重要性
1.1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还没有达到完全成熟,具有注意力集中持久度弱、善疑、形象思维能力强等特点。并且高中的政治学科理论性是比较强的,部分概念比较抽象,不借助具体的案例和形象是很难理解的,如果没有学习兴趣的支撑,学生很难深入的投入到政治的学习中,学习兴趣能够使学生发现政治学习的乐趣,自觉地理解并掌握相关的政治理论知识,提高政治的学习效率。
1.2是政治教师有效开展教育活动的需求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有义务积极主动的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将相关的政治知识和思想有效的传达给学生,这就需要教师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将政治的理论性和趣味性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解并掌握相关的理论及知识,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一个“四有”青年。并且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生成为了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需要依据学生的具体需求积极的改进教学形式和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高中政治教学的效果。
二、激发学生政治学习兴趣的有效措施
2.1课堂的导入要多样化
适当教学方式的运用,对教学活动来说事半功倍,深入浅出的方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的导入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对整个教学活动有着重大影响。课堂的导入方式有多种,例如故事导入、音乐导入、新闻导入等等,教师要能够依据具体的情况,采取恰当的导入形式。比如,在学生在长时间学习产生疲惫的状况下,使用音乐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2将政治理论与具体的时政案例有效的结合在一块
高中的政治教材中穿插着相关的材料和案例,这都是专家经过精心编排设置的,所以,高中政治教师在政治教学的过程中,要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具体的案例结合起来,并注重搜集相关的时政热点,并用相关的政治理论来评析时政热点,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对事实现状有一定的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政治学习兴趣。
2.3课堂教学中多使用手势及肢体语言,活跃课堂气氛
表情、手势和肢体语言也是人们表达情感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它们简单、清晰、易懂,能够很好的调动课堂氛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表情比较呆板、严肃,很容易使学生产生距离感,而减少课堂参与程度。所以,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自己的肢体语言,时常保持微笑,把握好课堂的节奏,不紧不慢,张弛有度,使学生从政治学习中感受乐趣,提高课堂效率。
2.4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适当延伸教学内容
随着国家对教育的重视不断加大,学校的教学设施也越来越完备,很多中学都已经配备了多媒体设备,丰富了教师的教学形式。高中的政治所包含的教学内容是比较广泛的,特别是部分抽象的理论知识,对高中学生的学习来说是比较困难的。这就需要教师能够有效地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简单。教师还要从网络中搜集与政治教学内容相关的有趣的图片、音频等资料,展示给学生,并适当的延伸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政治学习兴趣,使学生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
2.5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师和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两个最大主角,他们的关系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特别是高中的学生,有一定的认知能力,会对老师产生一定的情绪体验,而喜欢一些老师,讨厌一些老师,从而喜欢一些学科和讨厌一些学科。而高中政治的学习就特别需要良好的师生关系来支撑。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人格魅力,并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多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尊重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学习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从而提高政治的学习兴趣。
2.6创设的情境要贴近生活,简单有趣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学内容要理论联系实际,所以,政治课程的模块是要建立在具体的生活基础之上的。由于政治教材的局限性,致使政治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一定的距离,但是实际上高中政治所学的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设置具体的教学情境就能充分的表现出来。合适的教学情境一定取材于现实生活,并且具有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能够有效的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身临其境,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情景设置中。例如,在向学生讲解“多变的价格”这一节课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个模拟市场买卖的情境,请部分学生扮演卖鸡蛋的角色,部分学生扮演卖鸡蛋的卖家,其余学生扮演养鸡场的老板,养鸡场的老板要依据鸡蛋价格的波动情况和供求关系的变化做出正确的决策,并请学生对决策进行讨论。
结语
高中政治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然而目前我国的高中政治教学依然存在很大的问题,升学为目的倾向严重,教学内容比较僵化,教师教学满堂灌,课堂比较枯燥无味,学生的政治学习兴趣不高。学生通过政治学习只是习得一些教条类的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不紧密。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改变高中政治现状的最好方法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最为一种探索事物和力求认知的心理倾向,能够有效的转化为学习动机,大大的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高中政治教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学生兴趣的激发,教师发挥这种大的作用,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整体水平,有针对性的采取有效措施,使高中政治的学习变得更加有趣,真正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高中政治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蔡仙炜.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政治教学的改革[]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07).[2]范汝香.高中政治教学策略浅谈[]J.新课程(教师).2011(01).[3]康伟.论高中政治教学的结课方式[]J.考试周刊.2012(06)
第五篇:家长引导孩子的学习一些方法
家长引导孩子的学习一些方法 1.建立和谐平等的家庭关系
孩子进入初中之后,家长就应该有这样一个意识,孩子长大啦,可以承担责任啦。因此您与孩子是平等的,孩子是家庭中的重要成员,他有责任、有义务参与家庭的管理及建设。
建立和谐平等的家庭关系:一要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对于任何有关孩子的事,不管是生活方面还是学习方面,都要尽可能听从孩子自己的意见,即使我们认为是不正确的,也要尊重他的想法,给出诚恳的建议,不粗暴地予以否定;二要家里的一些重大事情要让孩子参与,孩子在参与的过程中,可以体现自我,树立起责任意识;可以增进家庭成员的关系;可以开发其思维;可以使孩子有学习的目标和动力。三要创造快乐环境,特别是在早晨要轻松愉快,早晨快乐,一天快乐,快乐可以促进思维,促进人的身体发育。四要父母不能包办代替,要让孩子拿主意,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减少依赖性。当孩子断然做出某个决定或承诺时,告诉他,要对自己的做法及所能产生的后果负责。这样可以避免事后不必要的埋怨和牢骚。英川6岁时愿意学钢琴,父亲也希望他能学一门乐器,以提升生活品质。在激起了孩子的兴趣后,父亲告诉英川,学钢琴跟学别的本领一样,都是有困难的,你再考虑一下,明天早上告诉我。一旦学了以后就要克服困难,坚持到底。英川作了承诺。两年以后,英川对每天的练习厌烦了,流露出不愿学的情绪,父亲跟他谈心,并激将他:“当初你可是答应过我的。我们是男人哪,答应了的事,做出的承诺是一定要努力去实现的。”此后,这个9岁的“男人”发奋努力,现在已经弹得一手好钢琴了;四是家庭多组织户外活动或体育活动。
2.寻找且培养孩子的兴趣点
兴趣是一个人学习工作的基点,也是其动力。所有的名人在某一领域取得成就源于他们对此的兴趣和不懈努力。
爱迪生是19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人。爱迪生的成就归结于他母亲对她兴趣的挖掘和培养。爱迪生小的时候很淘气,不好好念书,老师非常不喜欢他,甚至曾经用皮带狠狠教训过他。因为他在学校的表现不符合老师的要求,而且总提出许多“荒唐”的问题,考试成绩也非常差。最后,老师干脆把他赶出了学校。幸运的是,爱迪生的母亲是一位明智的母亲,她发现爱迪生的学习与其它孩子有所不同,他好动,动手能力很强,不喜欢死记几条框的东西,于是母亲采取了与众不同的教学方式,她把教育和学习过程变成了一种游戏,让爱迪生在游戏中去发现问题,去学习知识,爱迪生非常喜欢这种学习。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被激发出来,以至于他的母亲很快就无法再教给他更多的东西。但是,母亲激发出的这种学习热情持续了一生,爱迪生继续学习、探索和实验,最终成为最著名的自学成才者。他一生中完成了1093件发明,而且大部分发明都在现实生活中作为产品贡献给了社会。
其实很多自学成才的人都是在自己的兴趣上得到极大的发挥。寻找且培养孩子的兴趣点:一是鼓励孩子多做事情,只要是孩子利所能及的都要孩子亲自做,在做的过程中发现其兴趣点(我的一个学生,在初中极其不爱学习,不爱写作业,很懒,于是进入初中后,建议家长首先从做家务开始,发现他的审美和空间感很好,于是鼓励其学建筑,后来孩子在建筑上很有成就);二是积极引导孩子参加各种活动,在此锻炼孩子的自信心,激发各种能力(小楠在初一时学习一直处于中游偏下,在一次外语单词的比赛,他获得班里第一,发现他对外语有一定爱好,于是鼓励其努力学习,继续参加市级及省级比赛,一次次的成功,激发了他的学习兴趣,使他的学习一路直上,在中考中以学校第二名成绩考上重点高中);三是经常有意识地与孩子争论问题。自己站在错误的立场上,让孩子在争论中取胜,然后及时予以表扬鼓励。以此树立信心,激发学习兴趣;四是鼓励孩子多讲(我儿子小的时候对语文不感兴趣,也很差,我就有意识在吃饭或空闲时间让他给我讲古文、成语、讲看过文章的感受,使他有成就感,后来语文成了他的强项);五是经常用暗示的方法,当孩子不确定自己的目标,发现不了自己的兴趣时,我们可以经常采用暗示的方法,使孩子相信自己是个特殊人物,将来必定有出息。这样能使孩子经常保持良好的自我感觉,而且对自己也会有较严格的要求,对学习产生兴趣。六要正确地引导,每个孩子都有在他看来重要的事情,可以把这种兴趣和他当下的学习任务联系起来,让他对于学习的价值有个亲身的体验;设置合理并且略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让他不断体会到努力后成功的喜悦,避免他因为感到难以胜任而退却甚至放弃,逐步引导孩子把注意力放到知识本身上来。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有意识的让孩子接触到一些学科概念,让他理解其中的含义,获得情绪上的成功感,这样他就知道了怎样上课,每天该做些什么,进一步增强学习情绪,形成良性循环,3.引导孩子学会计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什么事有了计划就容易取得好的结果。养成事事计划的好习惯,对孩子的一生有益。初中阶段的孩子处于青春期,因此要注意不能教给孩子制定计划或替代孩子制定计划,而是引导孩子自己学习定计划。一是从生活如手,每天一起来或在前一天晚上,可以让孩子制定一天的计划,此时家长若有不同意见,可以与孩子协商;二是让孩子对家庭一年的经济做计划,使孩子有主人翁意识,培养经济意识;三是让孩子制定外出活动计划;四是鼓励孩子制订长期和短期学习计划,在计划中一定要切合孩子的实际,且有玩的时间。所有的计划要一家人一起监督执行。长此以往,不仅能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能培养孩子做事坚持到底的意志品质。
4.引导孩子形成好习惯
培根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在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享受着它的利息。”而坏习惯则是“道德上无法偿情的债务,这种债务能够用不断增长的利息去折磨人,去麻痹他的最好创举,并使他达到道德破产的地步。”,初中阶段是孩子的思维、认识的发展趋于完善,习惯的形成是关键期,但此时不在是家长培养习惯的最佳期,而是孩子自我完善习惯的最佳期,这时需要家长引导,孩子自我完善。怎样引导孩子形成习惯?我认为,一是要让孩子明确形成好习惯的作用,可以借鉴别人的经验。
肖恩·柯维,现任弗兰克林柯维公司的零售商店副总裁,该公司为世界顶尖的时间与生活管理的权威之一。肖恩·柯维的《杰出青少年的七个习惯》是给予青少年心灵的一份真正礼物,不论你在生活中遇到什么难题,这本书都能给你带来希望。杰出青少年的七个习惯:
习惯一:积极处世,对自己的生活负责。
习惯二:先定目标后有行动,确认你的使命和生活目标。
习惯三:重要的事情要先做,排出优先顺序,首先做最重要的事情。习惯四:双赢的想法,抱着人人都能成功的态度。
习惯五:先理解别人,再争取别人理解自己。真心诚意地倾听。习惯六:协作增效,协同工作成就更好的业绩。习惯七:磨刀不误砍柴工,定期让自己得到休整和充电。
习惯一二三是自我完善,可称之为“个人的成功”。习惯四五六涉及感情关系和团队工作,可称之为“公众领域中的成功”。在成为称职的团队一分子之前,你必须首先完善自己的个人行为。而习惯七则是让自己得到休整恢复的习惯,它支持着其他六个习惯。
二是协助孩子形成好习惯,帮助孩子要坚持。心理学告诉我们:新的条件反射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在成长“定型”之前,总是不稳定的;而旧的条件反射形成的神经联系“定型”在彻底瓦解前,又总具有某些回归的本能。因而,学习习惯的养成与改变,在取得彻底胜利之前,不能有丝毫的懈怠。一直坚持到坏习惯上崩瓦解,好习惯根深蒂固的时候为止。(不要唠叨、发脾气、说教、,而是适时提醒,要诚恳、和蔼)。
三是家长要坚定。家长帮助孩子制定目标,坚定不移地推进。每次朝向目标的行动,都得当机立断,坚持不懈。短期目标达到以后,可以回顾孩子所取得的“成果”,再订下一步目标,以利再战。还要预防反复的发生。
四是以身作则,给孩子作榜样。孩子好的习惯取决于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的表现。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习惯,要想让孩子有好的学习习惯,在孩子学习时,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应以身作则,自觉学习,如读书、看报等,能与孩子一起讨论问题,共同学习则更好。
5.以欣赏的态度面对孩子 激励是最好的兴奋剂,欣赏表扬是激励的基础。你只有不断地找到孩子的优点,你才能欣赏孩子,才能激励孩子,这不仅对一般孩子有效果,即使是优秀的孩子也很需要鼓励,天才也需要从自己的成果中获取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如果自己的成果得不到及时的承认,天才也会因为缺乏动力而枯萎。对那些成绩较差的孩子来说,更需要用这种方法来培养他的自尊和自信。
家长留言:(如何寻找孩子的优点)
老师的办法可真好用呀,我和孩子关系的转变也是源于寻找她的优点,女儿一遇到作业多的时候或者难题的时候,她就很生气或者不写作业了,以前,我就很不理解给她讲道理,:“遇到难题是好事,你能不断扫除前进路上的障碍,没什么”可女儿依然不高兴,还是不想写作业,我的心那个急呀,可那次,我摸着她的小手,微笑着说:“女儿,妈妈很理解你的感受,面对难题,你很着急,这说明你是个有上进心的孩子,想努力奋进的孩子都这样着急,那么先玩一玩,做个你喜欢的事,然后再回来写作业,好吧!”并亲了亲她的额头。女儿居然,没有去玩耍,而是带着一种很幸福的眼神去写作业了。那一刻,我的心就甭提有多高兴了。
每个孩子都有很多的优点,它们都很可爱,只是我们以欣赏的态度去观察他们,你会发现孩子们都很优秀,在你欣赏的眼光下孩子们会努力,学习成绩也会提高。
6.树立孩子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孩子学习的原动力。怎样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建议您不妨从以下方面进行尝试:第一做父母的要对自己的孩子有自信。放手大胆的让孩子做每一件事;第二当孩子面临一场考试或一场比赛出现情绪低落等状况时,家长们要及时给予鼓励,让他们相信自己是最棒的;第三家长要用放大镜找他们的闪光点,帮助子女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第四在孩子遇到困难时,适当的给于帮助,用暗示的方法使孩子相信天无绝人之路,并用塞翁失马的故事进行开导,使孩子相信有时坏事会变成好事。使孩子在努力中获得成功,在成功中增强自信;第五和孩子一起分享自己的经验。小时候一定也曾经遇到过和孩子类似的情况,当时是怎样对待的或现在遇到了什么难题又是怎样处理的,那实际上是为孩子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总之,学习是一种能力,学习成绩的好坏与很多因素有关,作为家长切记不能出现一下行为:
1.对孩子学习、生活中的表现,喋喋不休地抱怨、批评、指责,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2.经常训斥孩子,看不到孩子的优点,总看到孩子的缺点,经常用严厉、粗暴的语言指责批评孩子。
3.忽略孩子的身心健康,一味以高分标准、高名次地要求孩子。4.盲目增加学习时间和课业负担,使孩子承受过重的心理和生理压力,打疲劳战和消耗战。
5.在孩子日常生活、学习和完成作业过程中,家长越俎代庖,包办代替。6.对孩子不放心,经常监看孩子,使孩子产生强烈的反感情绪
孩子就是一本书,是一本在变化的书,做父母的也许今天读懂了,但明天未必一定读懂。因此称职的父母应该不断地学习,一辈子读孩子这本书,才能与孩子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