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书海快乐起航——小学低年级学生启蒙阅读的实践与思考(终稿)(精选5篇)

时间:2019-05-13 23:53: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漫步书海快乐起航——小学低年级学生启蒙阅读的实践与思考(终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漫步书海快乐起航——小学低年级学生启蒙阅读的实践与思考(终稿)》。

第一篇:漫步书海快乐起航——小学低年级学生启蒙阅读的实践与思考(终稿)

漫步书海快乐起航

——小学低年级学生启蒙阅读的实践与思考

【内容摘要】低年级孩子处于课外阅读启蒙的重要阶段,能否引导孩子养成自发、积极、正确地进行课外阅读的习惯,将影响孩子的整个阅读人生。本文就针对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和习惯,结合多年的实践,提出了自己的主张与策略:营造氛围,给孩子一片温馨的港湾;推荐书目,给孩子一个明确的航向;诱发期待,给孩子一座阅读的航标;分享评价,给孩子一份不竭的动力……通过多种有效策略,让孩子漫步书海,快乐起航。

【关键词】启蒙悦读素养 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对于低年级学生的阅读有着明确规定: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对于课外阅读,则规定了5万字的最低阅读总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研究表明,儿童阅读能力培养的关键期在一、二年级,中年级之后就会相对困难。也就是说,我们应该使孩子在8岁左右就进入自由阅读状态。因此,引导儿童自发、积极、正确地进行课外阅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一波接一波的书香浪潮中,课外阅读走进了我们的教学。我们欣喜地发现很多班级增设了图书角,老师的作业布置中出现了看课外书,新华书店里买书的家长也越来越多,这些都让人感觉课外阅读正走向火热中。但深入调查,我们却发现真正喜欢课外阅读的孩子并不多,很多孩子是迫于老师或家长的权威而无奈地捧起课外书的。我们的孩子,还没有真正喜欢上阅读,我们的老师对如何指导孩子们阅读,还没有找到适当的策略,这样的课外阅读现状与启蒙阶段的阅读重要性是完全相悖的。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而言,什么东西最应该被重视起来?我们认为:培养兴趣最重要!“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就没有一切”。因此,低年级启蒙阅读,应该是真正意义上的“悦读”,让阅读,从孩子们跨入校门的那一刻开始,便始终相伴。

那么,如何激发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如何让他们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形成一定的阅读素养,进而极早引导学生走进纷繁而又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下面,结合这些年的教学实践谈几条基本的策略:

一.营造悦读氛围,给孩子一片温馨的港湾

怎样的环境培养出怎样的孩子,“孟母三迁”用实事向我们证明了这一点——环境影响人。同样,环境也影响着孩子阅读兴趣的滋生。童真、童趣、童心、童爱的阅读环境,能够以其生动活泼的形式、充满人文气息的内容,把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寓于可感知的情景中,从而造成一种意境,滋润孩子的心田,熏陶孩子的心灵。那如何营造一个人文环境,更好地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欲望呢?

1.让墙壁飘溢书香

创设情境、营造氛围,能更好地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欲望。如在教室后面的墙报上,在教室四周的墙壁和窗玻璃上写上醒目的读书口号:“感受文字之美,尽享读书之乐”;“与经典同行,为生命阅读”;“最是书香能致远,读书之乐乐无穷”;“腹有诗书气自华”。1

墙壁上还可以挂上一些精美的卡通人物。布置富有新意的学习园地,命名为“小荷尖尖”,展示学生的读书心得、优秀习作、优秀的采蜜本、读书手抄报,张贴阅读之星的照片等等。努力让教室的墙壁也溢满浓浓的书香味。

2.让图书充盈校园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一所学校可以什么也没有,但只要有图书馆,就可以称之为学校。我们可以把相对封闭的图书馆创意成开放的书吧,让图书馆收起严肃的面容,亲近孩子。墙壁上,“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等富有感召力的名人名言,书架上摆放的是经典的读物,书架旁是可以席地而坐的读书台。孩子们在这样的书吧里阅读,沉浸其中,这是何等的享受。还可以开发更大的空间,校园的走廊处,开放式书架次第陈列,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处取阅,享受阅读的快乐。更精彩纷呈的是班级小书吧,由孩子们给自己的小书吧起好听的名字“狗尾巴草”、“丫丫书吧”、“三味书屋”„„小书吧的藏书由孩子自愿捐借。并设立图书交换站,定期开展“好书换着看” 班与班流通活动。这样,给学生一个“图书室就在身边”的感觉,让图书充盈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3.让活动吸引学生

活动是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好方法好途径。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点燃学生阅读的热情,时时唤起学生创造与想象的灵性,奏响学生心中诗文的琴弦。在培养阅读兴趣的活动中,我们注重争取每一天里可利用的每一段时间,抓住校内外可供开发的每一份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比如开辟读书专栏:晨读课开设“相约美文”,背诵古诗文及一些经典散文等等,语文课前5分钟,进行“好歌天天见”,把《三字经》、《唐诗三百首》等的诗词编成歌曲进行吟唱。再如,跟高年级开展手拉手活动。在“童话节”主题阅读活动中,由学生代表组成的“童话故事团”每天轮流到一、二年级各班讲童话故事。各种活动有效地激发着学生对阅读更浓厚而持久的兴趣。

二.推荐悦读书目,给孩子一个努力的航向

麻木的阅读如同无头苍蝇,在茫茫书海迷失方向。低年级儿童由于年龄较小,分辨是非能力差,他们对课外读物的择别很大程度上来自老师、家长和同伴的影响。读好书能造就人,读不适合的书不仅浪费时间,还有可能丧失阅读兴趣,甚至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因此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给孩子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是教育者极重要的任务。处于课外阅读启蒙阶段的孩子适合读哪些书?王林博士给予我们明确的方向——应该强调“儿童本位,兴趣优先”的原则。

1.让绘本成为孩子最爱

当生命从童年开始之时,个体的视觉发展和艺术感受也就从儿童开始了。面对色彩斑斓的图画,孩子的眼睛是那样明亮,对图画的反应是出奇的灵敏,他们不仅喜欢在图画中探寻,还充满渴求。这,就是儿童从视觉到心灵的图画需求。可以说,绘本在儿童的心灵成长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将绘本引入我们的课堂,让绘本这一特殊的文学样式,以适切的方式,走进孩子的生命,成为孩子们读写文本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训练孩子们读图能力的有效载体。这是时代的理性选择和儿童心灵成长的必然。再者,低年级孩子的思维是一种具体形象性的思维,是一种表象的思维,他们对图画的喜

欢远远胜于文字,特别是阅读初期,受拼读能力和识字量等影响,他们的阅读很大程度上得借助图画来理解,因此图文并茂、画面精美的彩绘本比一般纯文本更能激发孩子的兴趣,也更符合孩子早期阅读的特点和习惯。像《可爱的鼠小弟》、《爷爷一定有办法》等优秀的绘本,孩子们能通过直观化的绘本内容,吸收、激荡、转化各种观点,无形中开拓想象空间,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培养孩子的语文阅读能力,并促使他们积极地向文字阅读过渡。

2.让童话伴随整个童年

低年级学生想象力非常丰富,而经典的童话故事都以贴近孩子生活实际的题材为内容,以接近孩子口吻的语言来叙述,又极富想象的张力。因此,童话故事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一种文学形式,也是他们认识世界的门户。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文字阅读能力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短篇注音读物,如《白雪公主》、《小红帽》等,这些故事虽然学生早已经耳熟能详,但是,以文字的方式呈现在他们面前,让他们自己通过拼音通过文字自行阅读,走进故事走进文本触摸文字,这对刚刚接触课外阅读的小读者来说会有一番别样的滋味,会使他们特别有成就感。而且,他们会在故事的跌宕起伏中获得对真善美的把握和领悟。因此对低年级孩子来说,再也没有比童话故事更吸引人的了。

3.从课堂走向广袤世界

紧紧抓住课堂教学的单位时间,精心整合教材内容,以课内材料为主,课外材料为辅。从学生的阅读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阅读基础、阅读心理,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乘势插入资源,课内课外互相渗透,不同角度的几个信息在结合教学中形成合力,同时促进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例如在学习了李白的古诗《望庐山瀑布》后,选择适合一、二年级学生阅读的李白诗歌,如《静夜诗》、《古朗月行》、《赠汪伦》、《早发白帝城》、《望天门山》等让学生诵读。

教师要积极利用教材资源,为学生提供信息渠道,向学生推荐各类好书,还要善于鼓励学生把课外阅读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课内,进一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从而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率。作为教师,我们要为学生精心推荐读物,帮助他们选择精致的文化点心。让适合低段学生的优秀读物扣开孩子们课外阅读的心扉,让他们在阅读起步阶段漫步书海,兴趣盎然。

三.诱发悦读期待,给孩子一座阅读的航标

低年级孩子阅读兴趣的激发单靠物化环境的熏陶是远远不够的,很多班级图书角堆放了很多课外书,但老师却纳闷为什么很少有孩子去翻阅,就是因为光有物化环境,而忽视了人文环境。孩子往往精力旺盛,好动、好玩,这些都是他们的天性,让他们毫无兴趣地捧一本书呆坐着,这不太可能,因此我们要做的是引导他们对这些书产生兴趣,产生翻的欲望,激发他们的阅读期待。

1.师生美丽共读

爱听故事、喜欢模仿、学得快是低年级孩子的特性,因此“听老师大声阅读”不失为一种好方法,特别是阅读启蒙初期。因为低年级孩子识字量少,有意注意时间短,自己看书很容易疲劳,选择孩子们感兴趣的故事,借助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将孩子们带入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令人感动的情感世界里,并尽量利用空白让他们边听边

猜想,将他们置于心有所盼、兴致昂然的阅读期待中,效果肯定不同一般。

当然让孩子们翻起书来喜欢上看书,那是我们的最终目的,也是我们的启蒙职责。但很多老师都把希望寄托在家长的身上,希望通过亲子阅读等达到阅读启蒙的目的。当然亲子阅读也是一种好办法,对低年级孩子阅读兴趣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却也受到了很多限制,家长的文化水平、家庭背景等因素无法确保每位孩子都能拥有亲子阅读的好环境。而“亲生阅读”却不同,只要我们老师能每天安排二十分钟师生共读,那么在老师和同伴的陪伴下,在浓浓的阅读氛围中,每一位孩子都能享受到“亲生阅读”的快乐,自然而然地走进阅读,走进故事,感受书香。

2.巧用故事悬念

小学生因为年龄小,他们最容易产生的就是对事物的直接兴趣,所以在激发阅读时,还得讲究一定的方法和策略。故事人人都爱听,尤其是从小就着奶奶的童谣、妈妈的童话长大的孩子,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一定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教师要经常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介绍一些书中人物,内容梗概或精彩片断,当老师声情并茂地把孩子们带入悬念百出的故事世界时,便嘎然而止:欲知详情,请自读原文。此时,学生就会被兴趣推动,争相阅读。例如在阅读《动物童话故事——老虎过生日》时,我先创设情景导入:在美丽而神秘的森林王国里,生活着一群可爱的小动物,有聪明活泼的小猴子、乖巧可爱的兔子、威猛凶霸的老虎等等,在森林里,每天都发生着许多有趣的故事。今天又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哦,原来是老虎大王要过生日了。你瞧,森林里多热闹呀,许多小动物都赶来了。他们给老虎大王带来了精心准备的礼物。瞧瞧,小白兔捧着又大又红的萝卜来到了老虎跟前,可就在这时,老虎却发怒了,它龇着牙向小白兔扑去,这是怎么回事?小白兔的命运将会如何?请小朋友们看《老虎过生日》。这样的导入,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

3.教给一定方法

要领和方法虽然不能直接演变成技术和技能,但瞎摸索可能更难入门。教给低年级的孩子如何去阅读整本书,如何和同伴交流自己阅读的书,怎么合作,怎么聆听,怎么回应,怎么批判,也就是怎么去“骑车”。有位老师的《小熊温尼·菩》导读引趣课就是在游玩的过程中,将阅读策略融入其间,通过“猜猜猜,有趣故事我来猜”;“读读读,精彩情节我来读”;“说说说,真心话儿我来说”这三种方式去阅读,还精心截选了“小猪被洪水围困”这个故事,以此为“拐杖”,引导孩子怎么去读。这三种方式就像游戏规则,好玩也好用,不管哪一本书,我们都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去阅读,从封面到目录,从整本到章节,从情节到语言,将一节课的学习延伸至一生的阅读。

四、开展悦读评价,给孩子一份持久的动力

一时一日甚至于一段时间的阅读,并不难,难的是养成一个读书的习惯。我们的课外阅读启蒙就要达到养成孩子阅读习惯的目的,这就需要坚持,谁坚持了谁就胜利了。这就要求我们重视内驱力的培养。让孩子们分享悦读快乐,开展多元评价,激励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兴趣,给孩子一份阅读的动力。

1.为每一个孩子建立阅读存折

阅读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它是学生个人、家长、老师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过程本身,而不是结果。因此,只要学生正在读,我们就应该给予鼓励。如我们班制作了 “阅读存折”,就像在商场里购买货物一样,多买多积分,少买少积分。读完100 页,可积分1分。要求学生们每天针对自己的阅读情况如实填写。阅读内容一栏要求学生把当天所看书目的名称以及所看的页数填写出来。阅读时间根据学生们及家长们的意见,规定每天课外阅读40分钟左右。学生们每天针对自己的阅读收获、阅读态度、阅读时间以及与家长的交流情况做一个简单的自我评价,并在自我评价一栏中填写出来。而家长评价一栏中填写的是:家长与孩子的读书交流情况,所观察到的孩子的阅读态度、阅读时间以及对孩子在读书方面的期望,对教师的建议。教师每周根据孩子们的阅读存折的填写情况,对学生们的阅读作出一个评价。这样就使得每位家长及时地了解到了自己孩子的阅读情况,以便更好的督促孩子阅读。一个月后,当累计到全班最高分时,就可评为“阅读之星”。这样,可鼓励学生积极地投入到阅读的过程中来。通过“阅读积分卡”,使学生获得成功。成功又使学生信心十足,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阅读中。

2、组织班级读书会分享悦读快乐

悦读着,快乐着。作为老师,我们要精心组织读书交流,让孩子们和老师一起在分享中过一种真正的“悦读”生活。班级读书会,就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

班级读书会,顾名思义,就是以班级为单位,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在语文课堂上开展的阅读活动。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课外阅读,而是由老师指定(或师生共同确定)一本书,利用课内外的时间共同阅读,然后在班上进行讨论。因此,班级读书会包括了选书——阅读——讨论这样一个完整过程。在班级读书会的课堂上,学生的阅读材料不再是一篇篇的课文,而是整本的书籍和作品;在班级读书会的课堂上,教师一般不进行字、词、句的单向教学,而是通过和学生平等的讨论,激发学生持续的阅读兴趣;在班级读书会的课堂上,师生既可以对某一段、章进行深入研读,也可以就整本书中的人物形象、作者观点进行讨论。总之,班级读书会所倡导的学习理念,更加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中倡导的学习方式,如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强调在合作学习中解决问题。

在尝试中,我们借鉴了江苏新教育实验小学的一些经验,将班级读书会分为“导读课”——“推进课”——“主题交流课”等课型。导读课旨在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推进课旨在引发学生与文本深入对话;主题交流课旨在师生分享读书快乐,升华读书认识。这种班级读书会,与传统的阅读教学相比,在教学内容上,读书会更开放一些;在教学组织上,读书会更真实松散些;在阅读策略上,班级读书会更重视实际阅读能力的培养。

开展悦读分享,让我们的孩子们从此走上美丽的悦读旅程。

3.让阅读热情绵绵不绝地旺下去

其实只要孩子起步了,也就离成功不远了,我们要做的是定期给他们动力,时不时地来点催发剂,为他们的兴趣之火加点柴,以防冷却和熄灭,让它绵绵不断地一路旺下去。这催发剂可以是有趣的阅读推荐,过一段时间向孩子们推荐一本新书,通过猜想导读等多种手段吊起孩子们的阅读胃口,哄得孩子们非看不可;也可以隔三差五地来点阅读交流展示,让孩子们体会到阅读所带来的成功和快乐,在交流中引导孩子深入地阅读,投入更大的阅读激情;还可以换个角色,孩子考老师,因为很多孩子往往停留在课外阅

读的量上,总是关注读了几本几页,平时读过一遍的书就不愿再读,通过让他们考考老师,促进他们多次阅读,用心阅读,不让好书一晃而过,这样的活动还能让孩子过过小老师的瘾,真可谓读在乐中,乐在读中;当然必要的奖励措施是离不开也少不了的,定时的“阅读小能手”、“故事小精灵”评选,在班级中树立榜样,通过同伴引领来达到全班共进的目的。

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灯,这些都取决于教师”。我们作为儿童课外阅读的启蒙者,身为儿童课外阅读的点灯人,让我们携起手来,给孩子一片温馨的港湾,一个明确的航向,一座阅读的航标,一份不竭的动力,让孩子漫步书海,快乐起航,驶向阅读的海洋„„

【参考文献】

①教育部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②彭 懿 《绘本:阅读与经典》 21世纪出版社2006年5月

③史建国 《新课程背景下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策略》 教育科学研究 2007第二期 ④网络 《新理念下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指导》2008.12

⑤蒋军晶 《打磨课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年版

⑥张祖庆 《张祖庆讲语文》语文出版社 2008年版

第二篇:低年级学生数感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学低年级学生数感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复制链接]

一、问题的提出

1、对学生数感状态了解不深入

以一年级数学为例,初入学的小学生禀赋各异,再加上学前教育水平的参差不齐,他们在数学学习方面的准备和能力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如何去发展学生的数感呢?这给承担一年级数学教学的教师提出了极大的挑战。为把新课标的精神和要求落到实处,一年级的教师一方面要坦然面对学生之间智力上和知识积累上存在的差异,树立信心去帮助每一位学生,另一方面要下工夫钻研实验教材精心备课。

2、教材的编排与学生生活经验没有完全相结合现在大部分学生通过学前教育,都已学会1—10这些简单的数字,而且在调查中还显示出他们对1—10这些数字的意义已有初步理解,所以教材内容的安排可以紧凑一点,把1到10的数字安排在一起学习。

3、在培养学生数感时没有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他们的接受能力

新教材第四册的第一单元例题1是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而例题2则是两步计算应用题和小括号的教学。如果按照教材这么做,就会使学生难以接受,因为这个单元是学生刚刚接触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这对于中等水平的学生是有一定难度的,在刚刚接触还没深入理解的时候教材在第二个例题就又加入了小括号的教学难点在里面。这使得学生无所适从,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当然没问题,但对于中等或中等偏下的同学来说这是不合适的。而且这是第一单元的学习,学生一旦对刚开始的新学期感到恐惧那他接下来的数学兴趣也就没有了,我们的教学也会变得更难了。

二、数感培养的策略

1、整合教材内容帮助建立数感

低年级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低年级的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接受能力强。这就需要教师精心备好每一节课,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的内容或进度。我曾对自己担任教学的班在入学初进行测试和调查,摸清了学生们在学前已积累的数学知识及形成的能力。

调查结果表明:这个班学生的数学知识和能力水平分布比较均衡,20%的同学已掌握了〈〈实验教材一年级数学上册〉〉的主要内容,有51%的同学已经会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另外有40%的同学尚需系统学习上册才能达到要求的水平。整个班级的数学能力比较好。

这一册实验教材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认识20以内的数字和学习相关的加减法。为了帮助初入学的学生初步建立数感,能够很快很好地认识20以内的数,我根据自己班里的具体情况,调整了教学进度,大胆整合教材相关内容,当我上到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 时,考虑到班上绝大多数同学会很容易学会1—5这几个数字。遂决定把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第六单元“6—10的认识” 整合为一课时来完成。当学生学完这几个数后能够马上举出

生活中的实例,例如自己的岁数、家里的电话号码、自己的学号、还能说出我们的书都有页码这些页码是数字组成的等等。这说明学生已经理解了这些数的意义,并且知道这些数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在快乐游戏中形成数感

游戏是低年级学生数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的形式,学生在参与教师设计的游戏中,能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在这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中自主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思路、途径和方法从而培养了学生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化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与意识。

低年级在认数教学中可让学生联系身边的具体情景,通过观察、操作、相互交流等游戏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可以简单明了地表示许多生活现象。我在教学1—10的认识时,根据小朋友对游戏具有浓烈的兴趣,设计了一场情景教学。具体如是:准备好红、蓝两套纸制球码,号码分别为1、2、3、4、5(红)6、7、8、9、10(蓝)。然后模拟打一场篮球比赛,比赛分五节进行,每节5分钟。比赛规则:下场队员根据教师指令去盯防相应号码的同学。人人参赛,交叉盯防,旨在引导学生正确辨认1—10的数字(教师佩戴“0”号球码。)

在教学过程中,我还经常组织学生做 “小蚂蚁找家”“青蛙比赛跳荷叶”“过独木桥”等游戏。让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从而让他们牢固地掌握了所要学的知识并提高了他们学数学的兴趣。通过这样具体的尝试,把具体的教学任务完全融合在游戏中让学生体会了“数”的意义而且还知道了这些数在平时生活中是可以用来交流的,使他们对“数”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

3、在实践操作中培养数感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智慧之花开在指尖上。”实践证明,学生在动手操作时,眼、耳、口、手相结合,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有助于他们正确、全面、深刻地感知数、认识数。实践操作活动是学生主动发展的自由天地,注重实践活动的数学课堂将成为学生探索的乐园,创新的摇篮。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动手做数学,用数学,而不是听数学,记数学,让学生体会到“数”就在身边,感受到“数”的趣味和作用,对数产生亲切感。

例如,认识11—20以内各数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摆学具。教师请学生先思考:“怎么摆就能一下子看出圆片的个数?”这时,小朋友们的思维被激活了,有的一字儿排开;有的2个2个摆成一堆;有的5个5个摆;还有(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的先把10个小圆片放在一起,再把剩下的放在另一边。通过观看同学间不同的摆法,比较优缺点得出最佳的答案。接着教师再让小朋友思考:“你想现在可以怎样表示15这个数呢?”此时,学生已经模糊感受到15即为10个加上5个。小朋友们能用各种形式来表示15这个数:有的用10个正方体再加5个正方体,有的用10朵花加5朵花,有的用10根小棒加5根小棒„„这些丰富多彩的作品都是学生在向我们传递着同一个信息:这些图案我们都可以用来表示“15”这个数,从而达到对“15”这个数本质意义上的感悟与把握。

如在教学长度单位时,可通过让学生到操场上跑跑、测测、量量,让学生感受50米、100米、500米的距离,在春游、秋游中感受1千米的路程

又如,教学找规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老师给出的涂色卡上涂颜色,使它们变成一组有规律的图案。这时,小朋友们的积极性大增,他们会创造出很多美丽的图案,再请他的同伴找一找规律在哪里?最后通过学生来摆一摆学具,自己来摆出一组有规律的图形。学生深入到数学内部,才能使学生触摸到数学的本质。通过实践操作,还可以让学生估计一下一把糖有几颗?一本故事书有多少页?一筐苹果有多少个?从而逐步地增强学生的数感。

4、在已有生活经验中体验数感

低年级学生的数感是他们在学前主动建构他们自己的知识和对事物做出理解而形成的。是比较模糊比较肤浅的,我们如何在这样的基础上去发展他们的数感呢?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应该鼓励儿童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知识)去经历学习过程,用他们自己理解的方式去探索和重建数学知识,这就是实现“再创造”。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充分利用好身边的数学素材,努力挖掘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自己试着去感知、去发现数学就在身边。例如:在第一册准备课“同样多、多些、少些”中,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帮助学生建立“一一对应”的概念:小明家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以及他五人,妈妈把晚饭准备好了,让小明帮忙摆椅子、分碗筷,你能帮小明想一想,他要摆几把椅子,放几个碗,几双筷子吗?通过这些熟悉的场景学生根据自己平时在家吃饭的经验明确地知道,每人必须要有一把椅子、一个碗、一双筷子。学生置身于这种模拟的生活情景中,人人参与,有效地从实践中获取知识,兴趣盎然。儿童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充满了好奇、想象,而生活是数学的宝库,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优化生活,启蒙学生的数感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经验。只有当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内化知识。数感不是通过传授而能得到培养的,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去感知、发现,让学生在自己的活动中积累经验,体会、感觉数的大小,表达交流自己的所见所想„„

5、在应用探索中升华数感

课程改革给数学课堂的教学资源带来了开放性,扩大了课堂教学的范围。让生活世界中的数学问题走进了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中学习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数感的培养就是让学生学到一种“活”的数学,是能够在实践中应用的数学。例如:人教版第四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中出现四个班的小朋友乘船去鸟岛观鸟的实际问题,一班有23人,二班有31人,三班有32人,四班有39人。每条船只限乘68人,怎样安排才比较合算?通过这样的具体问题,让学生感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否合理与问题的实际背景有关系。

又比如二年级租船方案:学校组织学生划船,大船每条坐6人,租金10元;小船每条坐4人,租金8元;全班50人,请你设计一种租船方案,计算出钱数,比较哪种方案租金最省?并说说理由。春游是一件让学生快乐的事情,学生思维异常活跃,想出了多种解决方案:①1条大船和11条小船,租金98元;②3条大船和8条小船,租金94元;③5条大船和5条小船,租金90元;④7条大船和2条小船,租金86元。经过比较发现租7条大船、2条小船租金最省。因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种,而且答案也并非只有一个,因此结合实际问题选择恰当的算法,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渗透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数学思想。通过这些途径,加深学生对运算实际意义的理解,促进学生数感的建立和数学素养的提高。

三、形成数感对教育教学的作用

经过一个学期对学生数感的培养,我发现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浓了,经调查喜欢数学课的学生由原来的50%上升到了90%,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断地提升,优秀率也急剧上升。看到学生的进步,让我感受到学生数感的培养是多么的重要;我还发现学生更喜欢学习了,不仅喜欢数学还喜欢其他学科的学习,比如我们班的同学特别喜欢下象棋,还特别喜欢拼七巧板,学生在形成了数感后在不知不觉中对知识产生了迁移;除此外,学生还能自觉把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中去。例如在学习“锐角和钝角”时,通过学生动手对自己做的一些角的分类,分成了直角、比直角小的教、比直角大的角的不同类别,从而获得“锐角”和“钝角”的概念,在学习了概念后,学生在课堂或生活中都能找锐角、钝角,并且还知道了这些角在日常生活中是无处不在而且作用是非常大的。这样,拓展了数学的课堂,把数学真正延伸到生活中来。

总之,数感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用较长的时间逐步培养。而且,随着小学生年龄的增长,数学学习内容的深入,数感的培养必将被赋予新的内容。因此,作为教师,一方面要努力钻研教材,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巧设教学环节,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把帮助学生建立数感作为教学的基本目标,落实到具体课堂教学中去。另一方面要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促进学生数感的建立和数学素养的提高。

第三篇:低年级语文体验式教学实践与思考

低年级语文体验式教学实践与思考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是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却较短;对具体可感的对象比较容易接受,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语文综合运用能力不强。基于这些特点,教学中更需要教师去启发、引导。而情境教学是“以情感为依托,以体验为途径”,让学生知、情、意和谐统一,在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并获得知识,这样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如何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体验创造乐趣、提高教学效果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突破。

一是游戏与问题相结合。从学生发展的特点出发来看,好的教学情境的创设既要有“情”又要有“趣”,“情”与“趣”相结合的情境更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情境创设中把游戏与问题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游戏中获得学习乐趣,在问题中获得领悟,正是寓教于乐教学的体现。

例如,我在上一年级汉语拼音“ang,eng,ing,ong”的复习教学时,就有很多学生发不准后鼻音。为了让学生掌握好后鼻音的发音,我设置了一个游戏情境来吸引学生,以此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很适合低年级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兴趣低的特点。

具体情境是:课前,我制作了一些汉语拼音的小卡片,找了几个性格比较开朗、又喜欢表现的学生,并把小卡片分发给他们,并做了一些讲解和安排。然后在课堂上,我把学生领到操场上,让他们放松心情,接着我给学生讲故事:前鼻韵母“an,en,in”此时就像我们一样在操场上玩耍,突然“g”追来了,它很坏,冲着“an,en,in”就开始追着打。“an,en,in”这几个孩子都吓坏了,于是发出的声音都是“ang,eng,ing”了。在故事讲的同时让之前安排的那几个学生进行表演,听着我描述的故事动起来,让学生快速地融入到学习情境中,这个时候我问学生,大家应该怎么办啊?我发现有的学生皱着眉毛、有的学生跟着叫,甚至有个特别性急的学生跑去拽住那个带着卡片“g”的学生……接着我说:“大家看汉语拼音的字母宝宝里有很多聪明的噢!看,‘o’和‘n’来了,他俩对g说:‘咱们一起玩吧!’于是这3个小伙伴玩的非常开心。你们听,他们还在“ong……ong……的唱着歌谣呢!”故事已经结束了,学生学习的心情放松了,学生的学习从被动变为主动,我看到学生几个一组的自己去玩这个游戏了,在玩中还互相纠正后鼻音的发音,使他们自然地掌握了发音。

二是民主与合作相结合。让学生在民主的、相互合作的教学中获得思维上的锻炼,让他们能够辨别是非,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获得情感上的升华,使学生得以全面发展。

例如,我在上二年级的一堂识字课上是这样教学的:由于二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又比较好动,每次上课都得费很大的力气,要想让他们尽快进入听课状态,还是得多下功夫。于是,我让一个女生到讲台上领读生字的时候,她拿的小教鞭不小心把写着“鸽”这个字的卡片碰到了地上,下面就有好几个学生喊:“老师,谢文瑶把卡片碰到地上了。”这个时候很多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这件事上了,有的笑、有的拍桌子……班级一下子变得乱糟糟的,那个碰掉卡片的女生很紧张地望着我,这个时候我灵机一动,拍手让学生安静下来,接着问他们:“谢文瑶刚才碰掉的是哪张卡片。”学生很快从自己的卡片中找出刚才碰到的“鸽”字卡片。这时候我接着说:“为什么只有这张‘鸽’掉下来啊,我想一定是你们有些人没读准这个字,‘鸽’生气了,就自己跑下去了,不愿意跟你们在一起,那么大家现在想个办法让它回来吧!”这个时候,学生都很认真的练习发音,我马上把卡片放了回去,此时已没有学生再去关注卡片是怎么下去的了。对此事我没有进行强制性的管制,而是在和谐的氛围中让学生自动地回归到学习上,也促使了学生灵动的生成,让课堂更顺利地进行下去。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情境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有利于学生情感的开发和培养,我们必须结合工作实践进行深入研究。

第四篇:对小学低年级教材进行文本再构的实践与思考

对小学低年级教材进行文本再构的实践与思考

一、引言

教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应能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灵活地、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正确处理与活用教材已成为教师的一项基本功,所有老师都有责任与义务对教材进行改编以满足当地学生与教学环境的需求(王蔷,2000)。

但是在教材使用上,许多教师的观念仍然较为传统,在认识和行动上表现为“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不少教师对如何使用统一的教材进行适应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二次开发关注度不高(朱浦,2008a)。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依旧深陷于先教单词、再教句型、最后教对话或短文的误区。由于缺乏完整的、有真实交际意义的语言情景,学生只能依靠单调的重复来记忆知识,语言运用能力没有得到真正的提高。文本再构是解决此难题的一种有效方法。

二、文本再构的内涵

文本再构指教师基于教材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从不同层面对教学内容进行改编、重组与整合,建构成新的、有实际意义的、有完整情景的语言材料,并组织学生在新的情景中巩固和运用所学语言,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文本再构是对教材的二度开发,是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在教材原有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剪裁与整合,以有效达成教学目标。文本再构还要基于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太难或太易都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文本再构还有赖于教师的个人素养。教师应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各自的特长,再构出各具特色的个性化文本。

三、文本再构的实践

教师在教学中进行文本再构时要达到完整性、真实性和情景性的要求(高飞,2010)。本文以《牛津英语》(上海版,下同)2A为例,探讨小学低年级英语文本再构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1.文本再构要注重完整性

《牛津英语》教材按单元编排,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每个主题分成对话、词汇、句型、活动、歌曲歌谣五个板块,但各板块之间缺少有机联系,比较零散。这些缺乏联系的板块不仅不利于学生建构相关的语言知识体系,还会使诸多零碎的语言知识逐渐从学生的记忆中淡去(钱希洁,2010)。因此,教师需要对各板块的内容进行合理整合,再构成一个完整的、具有连贯性的文本。

[案例1]

2A Unit 4 Going About共分成五个小板块:

Let's Act部分呈现的目标句型为:Get in the car.Get off the bus.Let's Talk部分的目标句型为:How do you go to the par? We go to the park by bus.We go to the park by taxi.Let's Learn部分的目标单词为:plane,ferry,train,taxi,car,bus,van。

Let's Play部分呈现四个人物走迷宫的图片,要求灵活运用句型“I go to„by„”表达。Let's Enjoy部分要求能吟唱一首有关交通工具的歌曲。

笔者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认知水平,再构出如下文本:I am Sanmao(三毛).I have no home.I live under a tree.I miss my mom.Mom, Mom, where are you?Get in, get in, get in the car.Get off, get off, get off the bus.How do you go to the park?

By bus, by bus.How do you go to Hangzhou? By car, by car.How do you go to Shanghai? By train, by train.How do you go to Guangzhou?

By taxi, by taxi.How do you go to Xiamen?

By ferry, by ferry.How do you go to Beijing?

By plane, by plane.Oh, Mom.You are here.I am happy.So so so happy.I love you, Mom.Oh, no!Mom, Mom, where are you?

Oh,my god!It's a dream(它是一个梦)!

再构的文本以一条清晰的主线——“三毛找妈妈”贯穿始终,把各个独立、零散的板块串联起来,呈现了一个由寻找妈妈、找到妈妈和最终发现是一场梦的情节构成的完整故事。故事情节扣人心弦,学生在阅读时自始至终都沉浸在故事中。学生在故事情景中复习“I live in...I have...I love...Where are you?”等已学句型,并理解和建构了有关交通工具的新知识。故事文本的整体性使学生的思维保持连贯性,留在学生记忆中的不再是零散的单词或者句子,而是有系统、有条理的语段,这种完整的语段更符合学生的记忆特点。

另外,学生在阅读再构文本的过程中,会碰到许多新单词与新句型,此时教师就应帮助学生在整体情景中去建构、理解新知识,达成教学目标。

2.文本再构要体现真实性

再构的文本要力求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在课堂教学中,无论是教学词汇还是句型,都应为学生提供真实、有趣的语用情景,培养学生在恰当的语境中用英语思维和表达的能力(任洁,2010)。

[案例2]

2A Unit 2 A Snack Bar需要掌握的有pizza,biscuit,hot dog,water,juice等词以及“Have some noodles./Have some soup./May I have„”等句型。如果脱离语境单纯教学这些词句,课堂就会显得单

一、枯燥。有位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再构出如下文本:

I am Tom.I am tall.I like to play.Play, play, play, I like to play.Jump, jump, jump, I like to jump.Run, run, run, I like to run.Oh, I am tired.I am hungry.Hungry? What do you like to eat?

Have some noodles.(妈妈的声音)

No, I don't like noodles.Have some soup.No, I don't like soup.Then, what do you like to eat? Oh, I see.Let's go to the snack bar.(徐华燕,2010)

Tom玩累后不想在家吃面条而想去快餐店吃西餐的情景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动作类单词jump,run,play是该册第三单元的目标单词,再构文本时可以巧妙地整合前后两个单元的知识点;接着,教师还可以再构出一段在快餐店里Tom与服务员之间的对话:

A: May I have a pizza?

B: Sure, here you are.A: May I have a hot dog?

B: Sure, here you are.A: May I have some biscuits?

B: Sure, here you are.A: May I have some juice?

B: Sure, here you are....Eat, eat, eat, drink, drink, oh, I am full.此时,教师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如果你是Tom,你还会向服务员点什么?由学生自己来续构文本,有效地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说出了如下内容:

May I have some hamburgers?

May I have some mil

k?

May I have some apples / bananas...?

在巩固阶段,教师在Tom的名字下划线,要求学生替换成自己的名字,并表演故事。这种开放性的活动激发了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

可见,创设真实有趣的文本,不仅能使枯燥的词汇、句型教学变得生动活泼,而且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3.文本再构要富有情景性

[案例3]

2A Unit 6 Christmas的板块内容有:

Let's Act: Put the tree in the room.Put the star on the tree.Put the presents under the tree.Let's Talk: Merry Christmas!Here are your presents.Thank you.Let's Learn:学习单词in,on,under,bell,star,present,tree。

Let's Play:呈现May找圣诞礼物的故事情景。

Let's Enjoy:欣赏一首有关圣诞节的韵律诗。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在教材的五个板块中,除了一个词汇板块,其余四个板块都呈现了有关圣诞节的情景,但各个情景之间联系松散,没有一个统领各个板块内容的主情景。教师可以再构出如下文本:

Christmas Day is coming.Merry Christmas!Merry Christmas!

Merry Christmas to you all!

We are singing, we are dancing.Merry Christmas to you all!

In the room, in the room, put the tree in the room.On the tree, on the tree, put the star on the tree.Under the tree, under the tree, put the bell under the tree.Wow, so beautiful!

Father Christmas is coming.Merry Christmas.Merry Christmas!Merry Christmas to you!

Presents, presents, here are your presents.Find, find, find your presents.Where? Where? Where? Where? Where?...(徐华燕,2010)情景化的文本再构使整个文本主线明确,脉络清楚。从圣诞节来了、装饰圣诞树、圣诞老人送礼物、孩子们找礼物、找到礼物,到庆贺圣诞的情景,衔接自然,环环相扣,体现出层递性。多个情景有机融合在圣诞节的主情景中,课堂因此而自然流畅,学生的思维保持连贯,在整合的情景中更好地理解、掌握、记忆语言知识。

情景的巧妙串联,使文本再构后的内容与原有教材内容相比显得更加丰实、具体。但这并不意味着增加了文本的难度,而只是拓展了宽度(朱浦,2008b)。教师在再构时融入了大量学生已学的知识,并用歌谣、歌曲等方式来呈现新知,使新旧知识得到完美结合,文本因此显得丰厚起来。

四、总结与思考

教师在再构文本时要立足于教材,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从文本的完整系统性、真实有趣性、情景连贯性三要素出发。笔者在文本再构的实践中也有以下两点思考:

(1)每个单元、每个课时是否都需要进行文本再构?如今许多教师都对教材内容进行再构,尤其是在公开课上,似乎只有进行了文本再构的课才是好课。难道没有经过文本再构的课就一定不是好课吗?如果教材已经提供了一些有趣的故事、短文或语篇,或者教学内容本身就是一些生活化、真实性的主题时,教师是否还有必要另辟蹊径去再构文本?

(2)文本再构对教师的教学理论素养和教材把握能力等专业素养提出了很高要求,也加重了教师的备课工作量,这对一线教师而言是很大挑战。新课程倡导合理利用并共享资源。教材编者能否在教材中提供一些构建好的优质文本,以供教师在平时教学时参考与借鉴?这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第五篇:小学低年级写话教学研究与实践

“小学低年级写话教学研究与实践”课题

研究实施方案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1-2年级)阶段目标中对低年级的写话专门提出的具体要求是:

1、对写话有兴趣,写出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方面又提出:

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

2、结合课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观察所得。

《语文课程标准》虽然对低年级段学生的写话教学作出了非常明确的界定,但现实教学中,并没按课标的要求去操作实施的现象屡见不鲜。通过对我县小学语文教学现状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听课访谈等,发现如下现象值得深思:

1、从教师方面来说,对写话教学不够重视。虽然“说话写话”等写作教材已经编入课本,但不少教师仍重视识字、阅读教学,以任务观点对待写话教学,从而缺少有效的方法指导,教师喜欢用模仿范句、填空等形式进行写话教学,忽视了阅读积累,更不能把听、说、读、写有机地相结合。从学生方面来说,农村的孩子,课外阅读量小,对大千世界的接触面太窄,加之家长文化水平不高,还有很多是留守学生,缺乏家长的正确引导。在写话时经常出现语言贫乏、用词不当、语句不通顺等现象,故对写话兴趣不高。普遍认为写话是一种“苦差使”,讨厌写话,惧怕写话,产生“谈文色变”的压抑心理,或者是不知从何入手,一写话就有求助于家长或其他人的依赖心理。由于低年级没有打好写话的基础,直接影响到今后升入高年级时习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于是产生学生怕写作文,作文能力低下,习作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不正常现象,造成作文教学事倍功半的后果,因此,改革作文教学,提高学生作文质量,必须从源头抓起,从小学低年级抓起。

二、本课题研究的目标

研究如何引导学生观察、感受生活,训练他们把观察与感受能先说出来然后再写出来,把说与写很好地结合起来,以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与写话能力。

1、搞好低年级写话教学的基本策略与方法。

2、写话教学的基本模式。

3、写话兴趣的培养。

4、写话教学的情境创设。

5、学生观察生活能力的培养。

6、学生的阅读与语言积累指导、想象能力的培养。

7、写话的方法指导。

8、探求运用不同的激励评价机制,激发低年级学生写话兴趣。

三、本课题研究的基本策略和原则

(一)本课题研究的策略

1、立足文本,激发写话兴趣。苏教版低年级教材新选入的阅读教材非常贴近低年级学生的生活,生动活泼的儿歌、童谣;美妙动听的童话、寓言、故事;富有节奏的韵文、古诗……给学生带来的不仅是美的享受,更是他们自我表现的舞台。因此,教师应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引导学生说话,想象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写话环境,引领学生在享受美好的体验中,去感受阅读、说话、想象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喜悦。学生有了高涨的情感体验,教师再适时地进行引导学生进行写话训练,把自己所说所想的用文字表达出来,或者读读文中表现的句子仿照写一写。从而做到读中生趣,趣中求写,为学生开启写话之门。

2、降低难度,提前进入写话。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知识面窄,识字量少,语言积累贫乏,所以对写话有一定的畏惧心理。在这方面老师应消除孩子对写作畏惧感,不要把写作当一件神圣的事来做,把写话当作一件慎重的事来对待,使学生以轻松的心态来对待写话。从想说一句话把它写下来,到想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把它写下来,自然上升,循序渐进,从而达到螺旋上升的要求。

3、丰富写话形式及模式,保持写话的热情。丰富写话形式的模式,让学生保持对写话的热情,要求教师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解除各种束缚,降低门槛,开放写话的教学的模式,使写话教学多样化,这样才能营造有利于发展学生语言的氛围,扩展写话材源及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具体内容与模式有:①遣词造句;②听说写话;③看图写话;④观察写话;⑤动手操作写话;⑥开展活动写话;⑦拓展写话;⑧续编故事写话;⑨情景写话;⑩写日记。

4、在写话方法上作“开放式”的指导,鼓励学生“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心,我手写我口”,从而让学生的兴趣写话思维之花时时绽放。另外,要加强课内外整合,注重实践锻炼也至关重要,苏教版低年级教材每课都有较广阔的空间,教师应努力挖掘文本的内涵,拓展文本的空间,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如:想象心理活动,给故事加个结尾;说说你读文后的收获……这些想象的拓展训练,都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在学生通过流利的表达后,再让学生把这些话写下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写话兴趣,又使学生的语言得到了内容,大大促进了学生写话水平的提高。苏教版低年级教材中的词串及读读背背是指导低年级写话教学的丰富资源,有的展示的是优美的湖光山色,有的展示的是动物乐园,有的展示是七彩斑澜的春天,有的展示的是充满丰收喜悦的金色秋天……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连词成句,连句成段,甚至连段成篇。

(二)本课题研究的原则

2、注重写话方法的研究与指导,坚持循序渐进原则。写话教学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最初的拼音写话逐渐转化为汉字写话;由最初的一、两句话转化为一段话;由最初的仿写句式到自己变化句式,自己创造句式……这样小步子快节奏,循序渐进,螺旋上升,逐步提高学生的写话水平。

3、利用课文插图训练学生说话、写话。

4、研究阅读教学中渗透词语积累,并训练学生把积累的词语运用于口语交际,在说话的基础上进行写话指导,探索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说话的能力。

5、能力不是教的,是在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来的,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写话机会,让学生在写话中提高写话能力,通过一定量的合理练习,螺旋上升,为学生在头脑中逐渐建构起用笔写话的快速通道。

四、课题研究的有关要求

1、为了确保本课题按预期目标取得成功,课题组主要负责人要加强与南京凤凰母语教育科学研究所的联系,及时汇报并反馈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及所遇到的困难与问题。课题组主要负责人对课题研究全程负责。指导、督促各子课题组按预订计划完成各项实验研究目标与任务。

2、各子课题组最迟要在5月10日前将子提交1-2篇专题研究论文,每学期至少要上一次公开课,写一篇教学反思。

6、各子课题组要及时收集整理本课题在研究与实验过程中的各项活动资料并归类存放。

7、各子课题组要在本课题研究时间内的每年6月30日与12月31日前分别写出阶段研究报告并上报县课题组(课题主要负责人方绳东收)。

五、课题研究的时间和主要活动安排

整个课题研究为期两年零四个月(2006年4月-2008年8月)课题研究总体上以行动研究为主,再辅之以各种方法。

第一阶段(2006年4月-2007年1月)

1、制定并完善课题研究《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的原则和方法等,组织召开课题成员协调会,认真学习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安排有关子课题的人员分工(主持人:方绳东)

2、各子课题组在4月30日前,做好研究准备,如制订并上交研究方案、计划、制度等,购买相关研究资料,组织课题成员学习并做好相关的读书体会点学习心得。

3、请严仍江老师与南京凤凰母语研究所协调联系并邀请专家来指导课题的开题活动等(主持人:严仍江)

4、开始研究实践,并做好反思与研讨。

5、各子课题组上交课题研究案例一份。

6、组织各子课题负责人第二次理论学习(主讲:方绳东)7、2006年10月中旬,开展研究中期自评与反;邀请南京凤凰母语研究所、市教研室等专家来进行课题研究中期评估与指导。

8、深入承担子课题研究的实验学校或班级,检查课题研究的进展与实施情况(主要查在计划、制度的落实与执行、教学案例、听课、学生写话作品等)

第一阶段预期成果收集与汇总:教学案例、教师阶段论文、学生写话练习、阶段总结等

第二阶段(2007年2月-2008年1月)

1、组织全体课题成员进行第三次理论学习(主讲:方绳东)

2、各子课题的负责人,要对课题研究全程负责,每学期上半年6月30日和下半年12月30日,必须提交所承担的子课题的阶段研究总结。

3、于2007年3月8日、4月2日、5月17日、9月27日、10月26日、11月22日分别在城关中心小学、逸夫小学、石店中心小学、姚李中心校、乌龙中心小学、城关二小观摩实验班级的写话研究课教学,并做研究反思及课题研讨。收集整理教师教学反思、论文及学生写话作品。

4、请严仍江老师来作专题研究指导。

第二阶段预期成果收集与汇总,学生优秀写话作品展示,教师课堂实录,教学论文、教学反思、阶段总结。

第三阶段(2008年2月-2008年8月)

1、组织召集各子课题负责人进行研究成果的展示与经验交流

2、请严仍江老师来作研究指导。

3、于2008年3月8日,在城关中心小学上成果展示课。

4、组织专家评审组对各子课题的研究的过程、方法、结果(包括教学案例、反思、听课与评课记录,开展活动资料、图片及记录、学生写话作品、教师论文,子课题组的各个阶段小结等)评估验收,通过评估对获得前7位名次的子课题组及实验班级、学校进行总结表彰。并给予相应的奖励。

第三阶段预期成果整理:学生优秀写话作品,教师优秀案例及反思、资料录相图片、教学论文,最终完成《小学低年级写话教学研究与实践指南》。

下载漫步书海快乐起航——小学低年级学生启蒙阅读的实践与思考(终稿)(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漫步书海快乐起航——小学低年级学生启蒙阅读的实践与思考(终稿)(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低年级写话教学研究与实践

    《小学低年级写话教学研究与实践》课题结题报告 奉贤区泰日学校低年级语文组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低年级同学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他们最感兴趣的是童话、故事......

    学生自我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中学生健康成长中班主任的助推作用 中学阶段是学生正逐步走向成熟、走向独立、走向社会的重要阶段,班主任是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生活相处最紧密的人,其工作态度、教育方法和艺......

    低年级思想品德课“一言一行”养成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低年级思想品德课“一言一行”养成教育的实践与思考根据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学生的最基本要求和儿童的年龄特点,养成教育应该是低年级思品课教 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因......

    学生自主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学生自主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斯宾塞曾说,记住你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培养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别人来管理的人。班主任工作头绪多,工作任务重,常常很忙碌,特别是初中九年级班......

    中专学生就业辅导思考与实践论文

    关键词:中专生就业思考实践摘要:“老师,我们马上就要毕业了,拿中专文凭,我们能找到工作吗?”“人家大学生都难找工作,我们中专生更不用说了。”“出去不能做会计,我们还有必要学习财......

    《小学低年级学生诚信教育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诚信是人类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美德,世界各国均重视国民的诚信教育。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文明发展史,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自古以来看重诚信。《公民道德建设实施......

    小学低年级学生写话训练的实践研究

    小学低年级学生写话训练的实践研究 结题 报 告 课题名称 小学低年级学生写话的实践研究 摘要和关键词: 实践研究 结题报告 措施 实践过程 研究成果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基础......

    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自主识字方法的培养的实践与研究

    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自主识字方法的培养的实践与研究 姓名:吴小娟 单位:雁鸣湖镇朱固学校 电话:*** 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自主识字方法的培养的实践与研究 一、课题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