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铁路总公司公布了2013年一季度财报
日前,中国铁路总公司公布了2013年一季度财报。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铁总净亏损68.8亿元,亏损幅度较去年同期略微减少0.99亿。
数据一出,舆论哗然,辱骂和诘责充斥网络。
不过这真的是纯粹坏事一桩吗?
作为普通国民的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再来看一看。
从宏观角度看,铁路可谓动一发而牵全身。作为身处公共服务和国家战略安全领域的企业,运价、车票价格每一项都关系着国计民生,还有上下游的万千行业。在帮助实现政府交通、物流等公共政策的同时,铁路还承担着巨大社会职能,军事运输、重点物资抢运、学生往返、这些“义务”既天经地义也无法剥离。至少,截至目前,这些国家的相关补贴并没有落地,铁路企业独自消化。
也正因为如此,网上才有“XX买不到车票才铤而走险…”“XXX挤不上火车愤而拳打路人”等等奇葩的新闻。也正因为如此,一条条边疆铁路开通后,万千国人能够以低廉的票价圆了西藏梦、新疆梦…
如果从企业内部治理看,铁路“糟透了”。下属企业没有几个上市的,MBO从来没有过,更是与最近流行的“引进外来战略投资者”绝缘,看起来简直“落后的一塌糊涂”。
但是,中国铁路的效率世界领先。以2011年数据为例,中国铁路完成的旅客周转量、货物周转量、换算周转量均居世界第一位。(2012年11月28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多年来,国铁中除了老少边穷地方等政策铁路,投资失败、决策失误、运营不佳的线路几乎没有,即便不到节假日高峰,不少线路和设备人员都接近使用到极致。铁路进一步提升效率的空间有,但恐怕不大。
由此来看,用“效率低下”这个普遍适用于亏损国企的词汇来形容铁路这个国企,恐怕不太合适。
再换一个角度,与其他“成功走出去”的国企不同,铁路企业资产几乎全部位于国内,服务的对象也全部是中国国民。换句话说,服务的受益者、福利的享有者都在国内,铁路的好处没有“肥水流向外人田”,更不存在“污染留在国内,好处带到了境外”。
当然,这样子的铁路让不少人眼红、气愤。
从以上来看,铁路企业适度的亏损是不是看起来也不算那么坏?
如果说,铁路大涨票价、狂提货价,抑或布局海外、投资房地产可以扭亏为盈。作为屌丝,我宁愿它亏损。
第二篇:《中国铁路总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办法》《铁总财(2015)45号》
《中国铁路总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办法》《铁总财(2015)45号》
中 国 铁 路 总 公 司 铁总财[2015]45号 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印发 《中国铁路总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的通知 总公司所属各企业,总公司机关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现将《中国铁路总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中国铁路总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充分发挥固定资产的效能,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更好地为生产经营服务,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企业会计准则和中国铁路总公司(简称总公司,下同)有关文件等规定,结合总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总公司及所属企业。本办法所称所属企业包括铁路局、专业运输公司及其他由总公司直接出资的全资企业。
总公司及所属企业运输业务和非运输业务所用固定资产的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寿命超过一年,单位价值(含增值税)在5000元及以上,为铁路运输、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有形资产。
第四条 固定资产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一)发挥效能,提高效率的原则。
总公司及所属企业应科学、合理地组织生产经营,充分挖掘设备潜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固定资产的使用效能,及时处臵闲臵资产,盘活存量资产,提高资产效率。
(二)合理配臵,提高效益的原则。
所属企业应根据生产经营的需要,依据总公司制定的规划,充分考虑固定资产的适量性,进行合理调配和充分利用,贯彻投入产出原则,对利用率不高的固定资产,其功能可通过业务外包解决。
(三)明确责任,归口管理的原则。
总公司及所属企业作为企业法人,对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负责,按管理权限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总公司及所属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负责,确保固定资产安全完整和有效使用,各有关部门按管理权限和职责对固定资产进行归口管理。
(四)统筹调控,强化监管的原则。
总公司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所属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进行统筹调控,并加强固定资产监督管理,防止固定资产流失。固定资产管理应科学决策、依法决策、民主决策,建立完善决策后评估制度、依法追究决策责任制度,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
第二章固定资产的管理权限和责任
第五条 总公司作为所属企业的出资人,对所属企业实施以明确企业法人财产权为基础,以落实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为核心,以提高国有资产经营效益为目的的资产管理方式。根据统筹调控和强化监管的原则,对固定资产管理行使职权。
所属企业对其拥有的固定资产享有法人财产权,依据相关法规和总公司规定行使占有、使用、处臵和取得收益的权利,并负有维护出资人权益、保护资产安全完整的责任。
第六条 总公司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权限。
(一)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中国铁路总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监督检查所属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使用情况,督促所属企业对固定资产运用及管理采取改进措施。
(二)根据铁路发展和调整生产布局、提高使用效率的要求,制定铁路固定资产总体配臵规划和总公司确定项目的技术改造规划,对重要固定资产在全路统筹配臵。
(三)制定并不断优化固定资产的修程修制,降低修理成本。
(四)推行公开采购,坚持以招标为主的采购方式,发挥规模采购优势,降低采购成本,制定总公司集中采购和联合采购的固定资产目录并组织实施。
(五)属于总公司审批范围的固定资产处臵。
第七条 总公司对固定资产管理承担的责任。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固定资产管理的各项规定。
(二)按规定及时办理规定范围内固定资产的处臵批复手续。
(三)制定对所属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运用的考核办法,并进行检查考核。
(四)对所负责投资的固定资产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和后评价。
第八条 所属企业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权限。
(一)根据生产经营需要,合理配臵、调配企业内使用的固定资产。
(二)享有固定资产处臵权,即所属企业可根据总公司规定,自行决定除总公司审批权限范围以外的固定资产的报废、出租和转让等。
(三)享有在总公司规定的范围内对固定资产进行投资、抵押、担保、更新改造及大修理支出自主权。
(四)对所属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和使用情况实施有效监督检查。
第九条 所属企业对固定资产管理承担的责任。
(一)贯彻执行国家和总公司有关固定资产管理的各项规定。
(二)建立适合企业业务特点和管理要求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确保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和正常使用。
(三)及时提报联合采购固定资产需求,办理所属单位上报的固定资产增减动态及使用状态的变更批复手续,对需由总公司审批的应及时审核,并报总公司审批。
(四)制定固定资产管理业务流程,明确固定资产的取得与验收、日常保管、处臵与转移等环节的控制要求,并设臵相应的记录或凭证,如实记载各环节业务情况,保证固定资产管理业务全过程得到有效控制。
(五)制定对所属单位的固定资产考核指标,并进行检查考核。
(六)对所负责投资的固定资产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和后评价。
第十条 总公司及所属企业应建立固定资产归口、分级管理制度,明确计划管理部门、物资管理部门、使用部门和财务部门的职责权限,确保固定资产管理权责明晰、责任到人,督促、指导所属单位建立健全本单位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计划管理部门负责立项、经济评价等前期工作;物资管理部门负责购臵、处臵等管理工作;使用部门负责运用维护、修程修制、报废技术条件审查等管理工作;财务部门负责价值管理等财务工作。
第三章 固定资产的范围和分类
第十一条 固定资产按其经济用途和使用情况综合分类。
(一)生产用固定资产,指直接用于生产、经营的固定资产(包括基层站段管理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
(二)管理用固定资产,指管理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
(三)销售用固定资产,指销售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
(四)非生产用固定资产,指不直接用于生产经营而用于职工物质文化、科教等方面的固定资产。
(五)租出固定资产,指在经营性租赁方式下出租给外单位使用的固定资产。
(六)未使用固定资产,指尚未使用、封存、不需用的固定资产等。
(七)持有待售固定资产,是指企业已经做出处臵决议、与受让方签订了 不可撤销的转让协议、很可能在一年内完成转让、在当前状况下仅根据出售惯常条款即可立即出售的固定资产。
(八)土地,根据总公司有关规定处理的土地。
第十二条 固定资产按其结构和性能分为十七大类,具体项目按本办法附件1执行。分类目录以外的固定资产,各企业可在相近类、项、目、节中反映。
由于技术进步、设备转型、修制改革、价格变化等因素,固定资产的类别、名称、规格、型号、使用寿命发生重大变化,需修订固定资产目录时,由总公司适时修订后公布。
第十三条 固定资产按所有权分为自有的固定资产和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
第十四条 集装箱不论价值大小,都作为固定资产管理。下列资产不论价值大小,均不作为固定资产管理:
(一)临时性房屋建筑物,如临时搭盖的厕所、工料棚、风雨棚、菜窖、车棚、岗亭、茶水锅炉房、简易人行道、围栏、宣传廊、光荣榜、庆祝用牌坊等。
(二)容易损坏、更换频繁的玻璃器皿等。
(三)防湿篷布、货车篷布、垫仓板等。
(四)牲畜、图书、资料、标本、模型、文物、陈列品。
第四章 固定资产的列账单位
第十五条 企业按照“谁投资、谁列账”的原则,分别确认和计量固定资产。共同投资的固定资产,由各投资主体分别列账。企业内部固定资产原则上由经营使用单位列账,属于共用的固定资产由其上级部门指定单位列账。
国家铁路运输企业下列固定资产的列账单位为:
(一)线路、桥隧、信号设备、通信设备、接触网由维修单位列账。
(二)全路运用货车中,属总公司所属货车由总公司列账,总公司直接购臵分配给工务、电务等单位使用的专用货车由总公司指定单位列账,机械冷藏车、小汽车运输专用车和其他专用车辆由配属单位列账,其他单位所属货车由资产所属单位列账。
(三)土地由使用单位或土地管理部门列账,由使用单位列账的,土地管理部门应设立台账或备查簿进行登记。
(四)人防设施的产权属于铁路系统的,由管理人防设施单位列账。第十六条 除第十五条所列固定资产外,其他各项固定资产应由经营使用单位列账,属于共用的固定资产由其上级部门指定单位列账。
第十七条 铁路运输企业与其兴办的多元经营企业相互占用的固定资产应明确界定为投资或经营租赁关系。属于投资关系的,列账单位为接受投资单位;属于经营租赁关系的,列账单位为固定资产的租出单位。
第五章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和折旧
第十八条 固定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一)外购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
如果以一笔款项购入多项没有单独标价的固定资产,按各项固定资产公允
价值的比例对总成本进行分配,分别确定各项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
合同约定以延期付款方式购买固定资产,且超过正常信用条件(一般为三年及以上)的,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固定资产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
新购机车、车辆的随机配件,在发票账单中注明价格或另开发票账单可以单独计价进行区分。符合高价互换配件定义的,纳入固定资产的高价互换配件中单独核算;符合存货定义的,纳入存货核算。
(二)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按建造该项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的支出(包括工程用物资成本、人工成本、应予以资本化的固定资产借款费用、交纳的相关税金以及应分摊的其他间接费用等)作为入账价值。
(三)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按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入账价值。
(四)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租赁》的规定确定入账价值。
(五)债务重组中取得的固定资产,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的规定确定入账价值。
(六)非货币性交易取得的固定资产,按照《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规定确定入账价值。
(七)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按照以下规定确定其入账价值:
1.接受新固定资产捐赠。捐赠方提供了有关凭据的,按凭据上标明的金额加上应当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入账价值;捐赠方没有提供有关凭据的,按其公允价值入账。
2.接受旧固定资产捐赠。按上述方法确定的新固定资产价值减去按该项资产的新旧程度估计价值损耗后的余额,作为入账价值。
(八)盘盈的固定资产,按照接受旧固定资产捐赠的方法确定入账价值。
(九)经批准无偿调入的固定资产,按调出单位的账面价值加上本单位发生的拆卸费、运输费、安装费等相关费用作为入账价值。
其中,国家铁路运输企业间及内部单位间无偿划转固定资产,划出单位按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减少上级拨入投资,划入单位按原值、累计折旧和减值准备分别入账,按账面价值增加上级拨入投资。划入、划出单位所发生的拆卸费、运输费、安装费等相关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十)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借款费用,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的规定处理。
此外,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中,还应当包括为取得固定资产而交纳的契税、车辆购臵税等相关税费;不包括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特殊行业的特定固定资产,还应考虑弃臵费用;对于购臵计算机硬件所附带的、单独计价的软件,作为无形资产核算,并按规定的期限平均摊销。
第十九条 所建造的固定资产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在尚未办理竣工决算时,应当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日起,根据工程预算、造价或者工程实际成本等,暂估入账,待办理了竣工决算手续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原已计提的折旧额不再调整,并根据剩余使用寿命重新确定折旧率。
铁路基本建设项目一般于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由建设单位向接管企业提供“竣工验收项目资产估价入账明细表”和实物清单;接管企业根据“竣工验收项目资产估价入账明细表”和实物清单暂估入账,待建设项目正式验收并办理竣工决算和资产交接手续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
第二十条 除以下情况外,企业应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一)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二)按规定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
(三)线路中的钢轨(包括道岔)、轨枕、道砟。
(四)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和以融资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
(五)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
第二十一条 固定资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并根据用途分别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当期费用。在实际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提折旧,从下月
起停止计提折旧;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不论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提取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不再补提折旧。
第二十二条 固定资产一般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年限平均法基本计算公式为: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月折旧率
各类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和预计净残值率见本办法附件2。
第六章 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和减值
第二十三条 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同时将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扣除,重新预计使用寿命;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第二十四条 与固定资产有关的下列后续支出,按以下规定处理:
(一)固定资产的整体更新和成段更换改造、功能性升级、加装改造、改扩建等提高固定资产性能或延长使用寿命的支出予以资本化。
(二)铁路线路中的部分资产具有通过大修实现局部更新的特点,为避免成本重复列支,对线路中的钢轨(包括道岔)、轨枕和道砟不计提折旧,其后续支出予以费用化;为消除路基、桥梁、隧道的严重病害进行的局部修理,其后续支出予以费用化。
(三)成段更换接触网、成段更换电力贯通线、电务整站(整套、成段)联锁设备更新支出予以资本化。
(四)各项设备的更新、制式改变或升级支出予以资本化。
(五)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后续支出,按照固定资产准则处理。发生的装修费用,符合固定资产准则可予资本化的,应在两次装修期间、剩余租赁期、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寿命三者中较短的期间内,采用直线法单独计提折旧。
(六)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应通过“长期待摊费用”科目核算,并在剩余租赁期与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寿命两者中较短的期间内合理进行摊销。
第二十五条 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或者至少每年终了时对固定资产进行检查,对存在减值迹象的应当估计其可收回金额,当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
第二十六条 企业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原则、范围、方法、依据、审批等按照《中国铁路总公司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办法》确定。
第二十七条 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以及尚可使用寿命,扣除净残值后重新计算确定折旧率和折旧额。
第二十八条 固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第七章 固定资产的运用及动态管理
第二十九条 固定资产的增减动态和使用状态的变更,必须由各单位的技术、设备或其他管理部门根据有关动态变更文件或命令填制动态凭证,调整技术履历簿和档案,并及时通知财务部门按规定手续进行账务处理,确保固定资
产账、卡、物相符。
第三十条 固定资产新建、扩建、改建、购臵。
(一)新建、扩建、改建工程的竣工、验收交付使用。新建、扩建、改建工程竣工后,应按规定组成验收委员会或验收小组,按工程设计图纸和有关资料逐项进行验收。工程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根据固定资产登记对象(见附件3)分别计算单项固定资产价值,编制“新建(购臵)固定资产验收交接记录(财固—5)”,并附竣工决算和竣工图纸技术资料,与资产接收单位办理交接手续,技术业务部门应及时将“新建(购臵)固定资产验收交接记录(财固—5)”交财务部门。对既有土建工程又有设备购臵的综合性新建、扩建、改建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必须按能形成单个固定资产的名称、金额分别编制“新建(购臵)固定资产验收交接记录(财固—5)”,由财务部门列账建卡。
(二)固定资产购臵的验收交付。购臵的固定资产应由技术业务部门进行试运转鉴定(需要安装的要在安装后进行鉴定),各项数据达到设计要求后,按全部造价编制“新建(购臵)固定资产验收交接记录(财固—5)”;验收合格,技术业务部门将“新建(购臵)固定资产验收交接记录(财固—5)”及有关资料交由财务部门列账建卡。
(三)铁路运输企业购臵机车(含电务车载设备,下同)、动车组(含电务车载设备,下同)、客车,由配属段到工厂接车(进口机车、动车组、客车到指定地点接车),并与工厂办理交接手续(包括机车、动车组、客车履历簿、验收记录和其他技术资料)。铁路运输企业业务主管部门应及时将机车、动车组、客车交接记录及有关资料送交财务部门逐级下转列账;随车带回的需单独计价的机车、动车组、客车配件,不计入机车、动车组、客车固定资产价值,另发通知书,由使用单位按配件价值的大小分别列入固定资产中的高价互换配件和存货,但随车配备的工具应计入机车、动车组、客车固定资产价值,不另发列账通知书。配属段对已经交付使用但月末尚未收到上级列账通知书的,应将机车、动车组、客车暂估入账。
(四)基本建设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由建设单位向接管单位提供“竣工验收项目资产估价入账明细表”和实物清单,“竣工验收项目资产估价入账明细表”应按资产接收单位和固定资产类别编制。接管单位财务部门根据资产分布情况将“竣工验收项目资产估价入账明细表”转至资产接收单位。
建设项目办理竣工决算后,由建设单位将“新建(购臵)固定资产验收交接记录(财固—5)”、铁路项目竣工资产移交表及其他有关资料随同列账通知书通知财务部门列账并逐级下转。
上级投资购建的固定资产,由接受单位根据“新建(购臵)固定资产验收交接记录(财固—5)”列账、建卡;本单位投资购建的固定资产,根据“新建(购臵)固定资产验收交接记录(财固—5)”列账、建卡。
第三十一条 固定资产无偿划转。
固定资产的无偿划转按规定办理划转审批手续后,由划出单位根据调拨决定填写“固定资产接收、移交记录(财固—6)”,随同技术资料、卡片交划入单位盖章后,划入划出双方按固定资产接收、移交记录列账(对路内单位划转的以通知书通过上级财务部门列转划入单位)。
企业、单位改变隶属关系或合并、分立、关停的,其固定资产按有关规定处理。
第三十二条 固定资产的减值。
各单位应于期末对固定资产进行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判断是否需要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对需要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由单位减值小组按规定填制“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申报表(财固—2)”,按审批权限批准后,由财务部门进行账务处理。
第三十三条 固定资产转让、出售。
固定资产转让、出售,按审批权限批准后,由转让、出售单位根据“固定资产接收、移交记录(财固—6)”列销固定资产账。
固定资产的转让、出售价格,由双方协商确定。按有关规定必须进行评估的,应当委托具有资质的评估机构评估。
已出售的职工住宅应按规定及时清理、列销固定资产。对未全部出售的,应按已出售建筑面积占全部面积的比例核销固定资产价值。
第三十四条 固定资产投资转入、转出。
接受除上级单位以外的其他单位投资转入的固定资产,按审批权限批准后,按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及投资单位附送的有关资料,填写“固定资产投资转入、转出记录(财固—7)”,建立技术资料台账和固定资产卡片。
以固定资产对外投资,应按审批权限批准后,根据“固定资产投资转入、转出记录(财固—7)”列销固定资产账。
第三十五条 固定资产捐赠。
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根据有关资料填写“新建(购臵)固定资产验收交接记录(财固—5)”,建立技术资料台账和固定资产卡片。
对外捐赠固定资产,按审批权限批准后,填写“固定资产接收、移交记录(财固—6)”,列销固定资产账。
第三十六条 固定资产租入、租出。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验收交付使用手续,按新购固定资产验收交付使用手续办理。
经营性租入固定资产,不作为本单位固定资产核算,应另设备查簿进行登记。
出租固定资产,填写“固定资产出租申请表(财固—11)”,按审批权限批准后出租。
第三十七条 固定资产盘盈、盘亏。
固定资产盘盈,应进行技术鉴定,编制“固定资产盘盈、盘亏理由书(财固—10)”,按审批权限批准后,建立技术资料台账和固定资产卡片。固定资产盘亏,应查明原因,分清责任,由设备管理部门编制“固定资产盘盈、盘亏理由书(财固—10)”,按审批权限批准后,列销固定资产。
第三十八条 固定资产毁损、报废。
(一)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固定资产,可申请报废:
1.主要结构和部件损耗严重,无法修复的,或修复费用过大且不经济的; 2.因设备陈旧、技术性能低,无利用改造价值的; 3.因事故或意外灾害造成严重破坏,无法修复的; 4.因改建、扩建工程需要,必须拆除的;
5.因能耗过大,无法改造,继续使用得不偿失的; 6.因污染环境超过标准,无法改造的;
7.因固定资产使用年限长,破损严重,继续使用存在安全隐患的; 8.国家强制报废的。
(二)固定资产毁损、报废,由鉴定小组鉴定,编制“固定资产拆除、报废申请单(财固—8)”,按审批权限批准后列销固定资产账。
(三)由于事故造成的固定资产报废,应根据事故责任明确损失承担单位;事故责任单位不是固定资产配属单位的,配属单位应向事故责任单位要求赔偿。铁路货车的损失赔偿按总公司关于损坏铁路车辆赔偿规定执行。
由于人为事故原因造成固定资产毁损的,应查明原因,明确责任,其中属于过失人造成固定资产毁损的,应追究过失人的经济赔偿责任。
由于事故或人为原因造成固定资产报废、毁损的,应在“固定资产拆除、报废申请单(财固—8)”后另附有关明确事故责任人的资料。
(四)对报废的固定资产中可使用或经修理后尚能使用的单项固定资产,应另立固定资产卡片登记。
(五)新建、改建、扩建工程中规定应拆除的固定资产,由建设单位根据批准的设计文件,将需拆除部分书面通知产权单位。按规定办理固定资产注销手续后,施工单位方可施工。在设计文件中准备利用拆除的固定资产的,应经产权单位同意,在“固定资产拆除、报废申请单(财固—8)”注明“施工利用”字样。
基建项目拆除既有资产必须履行相关程序。被拆除资产企业应按资产性质,履行资产处臵的相关审批程序。基建项目拆除既有资产的,双方应在资产拆除前签订协议,在协议中予以明确拆除资产的相关补偿办法,否则,不得拆除。
第三十九条 固定资产使用状态及保管地点的变更。
固定资产由使用转入封存、未使用、不需用或启封使用以及变更保管地点 的,由单位技术、设备或其他管理部门编制“固定资产使用状态及保管地点变更申请表(财固—4)”,按审批权限批准后,调整固定资产卡片。
封存的固定资产,封存前应做好清洗、检修、涂油等工作,封存期间应指定专人负责养护,定期检查,不准任意拆卸零件,确保固定资产的完整状态。
第四十条 委托运输资产管理。
(一)受托铁路运输设施设备(简称为受托设施设备),是指委托方(特指合资铁路公司)与受托方(特指铁路运输企业)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通过协议等方式明确由受托方进行管理维护的铁路运输设施设备,包括运输设施和运输移动设备。
(二)委托方是受托设施设备的所有方,受托方根据协议对受托设施设备进行维修、养护、使用,接受委托方的监督检查。
(三)委托方应与受托方签订协议,明确受托设施设备的范围以及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特别是受托设施设备的安全管理、质量管理、技术管理以及其他特别事项的权责划分等。
(四)受托设施设备管理单位技术部门要对受托设施设备按不同委托方分别进行数量管理和技术管理,设臵受托设施设备技术履历簿,建立技术台账和档案,实施动态管理。
(五)委托方和受托方应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及时沟通受托设施设备的相关信息,全面掌握受托设施设备情况,不断提高设施设备的运维效率。
第八章 高价互换配件的管理
第四十一条 所属企业为运输设备等固定资产修理而储备的价值较高、使用期限较长且可反复修理使用的高价互换配件,购入时作为固定资产核算,在
预计可使用寿命内按类别计提折旧。
高价互换配件目录由总公司统一公布,各单位按目录进行管理。
第四十二条 所属企业应根据高价互换配件周转过程,建立健全高价互换配件管理责任制度,各有关部门按管理权限和职责对高价互换配件实行归口管理。
第四十三条 所属企业应加强高价互换配件的实物管理和会计核算,建立高价互换配件辅助核算台账,及时办理有关高价互换配件的增减动态和使用状态的变更手续,正确进行会计核算。
第四十四条 所属企业应加强高价互换配件的技术管理,建立高价互换配件技术履历簿和台账,做好技术档案管理和统计工作,掌握高价互换配件性能和状态,及时提供修理所需的高价互换配件及其相关资料。
第四十五条 总公司结合生产经营和检修能力等实际情况,统一制定高价互换配件目录,列明各种高价互换配件的类别、名称、规格、型号和使用期限等。
由于技术进步、设备转型、修制改革、价格变化等因素,高价互换配件的类别、名称、规格、型号、使用寿命发生重大变化,需修订高价互换配件目录时,由总公司适时修订后公布。
第四十六条 所属企业应根据生产经营需要,针对设备以配件互换修为基础的专业化和集中修不断发展的特点,结合检修能力的需要,合理规划、核定高价互换配件的储备定量,并根据生产力布局调整及生产情况的变化及时予以调整,对闲臵配件按有关程序和要求调剂调拨,提高高价互换配件使用效率。
第四十七条 高价互换配件应按规定地点妥善存放,保管部门负责动态数量台账管理和现场分存的数量管理;技术业务部门应建立技术台账,负责储备定量核定、修改和组织对互换配件的报废、鉴定;计划部门负责互换配件更新、补充款源的安排;财务部门负责金额核算。
第四十八条 高价互换配件的增减动态和使用状态的变更,必须由各单位的技术、设备或其他管理部门根据有关动态变更文件或命令填制有关凭证,调整技术履历簿和档案,并对高价互换配件增减变动及时进行会计处理。
第四十九条 高价互换配件折旧方法采用年限平均法。
各类高价互换配件的折旧年限和预计净残值率见本办法附件2“固定资产分类折旧率”。
第五十条 高价互换配件修理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第五十一条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高价互换配件,可以申请报废:
(一)主要结构和部件损耗严重,无法修复的,或修复费用过大且不经济的。
(二)因事故或意外灾害造成严重损坏,无法修复的。
(三)因能耗过大或环境污染超过标准,无法改造,继续使用得不偿失的。
(四)因技术进步被淘汰、不能继续使用的。
(五)国家强制报废的。
(六)因运输设备转型等,造成该类高价互换配件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五十二条 高价互换配件报废时,应严格履行报废申请、鉴定、审批手
续,并应按照先进先出法的原则选定报废对象,确认账面价值,并将账面价值计入当期损益。
第五十三条 高价互换配件拆下后因无法修复等原因产生其储备定量不足时,应及时予以补充,以保证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新增、补充高价互换配件按照购臵固定资产进行会计处理。
第五十四条 高价互换配件原则上不计提减值准备。
第九章 固定资产的清查
第五十五条 为保证固定资产的完整和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各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固定资产清查制度,明确固定资产清查的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内定期或不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终了前,必须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查盘点。对固定资产清查中发现的问题,应查明原因,追究责任,妥善处理。
各企业应结合设备检查和春、秋季鉴定,对固定资产进行查点、核实。移动使用的固定资产应经常轮流盘点、重点抽查,确保账、卡、物相符。
第五十六条 各企业负责人应组织财务部门、固定资产归口管理部门和保管、使用部门组成固定资产清查小组,遵循“以账对物、以物核账、账实相符”原则,按照以下程序进行清查:
(一)清查小组清查盘点单位所有的固定资产,并登记造册。
(二)财务部门核对固定资产账册和卡片。
(三)财务部门、固定资产归口管理部门、保管部门、使用部门相互核对固定资产台账(履历簿)和卡片。
(四)财务部门、固定资产归口管理部门、保管部门、使用部门根据盘点
结果详细填写“固定资产清查盘点表(财固-12)”。
清查盘点中发现账实不符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使用部门应当查明固定资产盘盈、盘亏的原因,编制固定资产盘盈、盘亏表并提出初步处理意见,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权限批准后作出相应处理;查出的闲臵固定资产、待处臵固定资产,应提出处理意见,按规定处理。
(五)全面资产清查应形成资产清查报告,内容包括固定资产管理状况和使用效益,账、卡、实清点核对结果,资产状况,盘盈、盘亏、毁损等原因、处理意见和责任认定。分析固定资产的分布、构成、增减变动和折旧提取、减值确认等情况,提出固定资产管理和效益效率提高的措施建议。
(六)根据委托运输资产管理协议,受托设施设备一般由委托方组织,受托设施设备管理单位配合,终了前,受托方应与委托方共同对受托设施设备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查盘点,根据盘点结果详细填写“受托资产清查盘点表”(财固-13),对清查结果分析原因,双方签字明确责任。
第五十七条 固定资产盘点清单和清查报告应单独归档保存,以便明确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
第十章 固定资产的披露
第五十八条 企业应按固定资产准则的要求,在附注中披露以下有关固定资产的信息:
(一)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分类、计量基础和折旧方法。
(二)各类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率。
(三)各类固定资产的期初和期末原价、累计折旧额及固定资产处臵、减值准备累计金额。
(四)当期确认的折旧费用。
(五)对固定资产所有权的限制及其金额和用于担保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
(六)准备处臵的固定资产名称、账面价值、公允价值、预计处臵费用和预计处臵时间等。第十一章附则
第五十九条 总公司及所属企业的控股企业通过内部程序决策后执行本办法。上市公司会计政策、会计估计与本办法不一致的,由其控股股东报总公司备案。
第六十条 本办法由总公司财务部负责解释。
第六十一条 本办法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前发《铁路运输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办法》(铁财2005235号)、《铁路运输企业高价互换配件管理办法》(铁财?2005?104号)同时停止执行。前发其他有关固定资产管理的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附件内容:
1.固定资产分类目录
2.固定资产分类折旧率、高价互换配件分类折旧率
3.各类固定资产登记对象
4.固定资产凭证格式和填制说明
主题词: 分送:财政部、审计署,各国铁控股合资铁路公司。
中国铁路总公司办公厅 2015年03月10日印发
第三篇:中国铁路总公司科研经费管理暂行办法铁总财[2015]298号
中国铁路总公司科研经费管理暂行办法
铁总财[2015]298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中国铁路总公司(以下简称总公司)科研经费管理,提高科技资金使用效益,促进铁路技术创新,参照《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1号)要求,结合国家主管部门和总公司科研、财务管理有关制度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总公司及所属企业。
第三条 总公司科研经费主要包括总公司及所属企业以自有资金为经费来源用于科技研究开发的资金。
第四条 总公司科研经费的使用范围如下:(一)科研计划课题研究(包括总公司科研计划重大、重点课题以及软科学研究课题)。
(二)科研试验(包括总公司立项的试验计划项目和总公司科研课题研发的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试验项目)。
(三)经总公司批准的其他科技开发专项(包括标准制修订专项、铁路产品质量抽查专项、铁科院研发中心专项、经规院科研专项、科研基础工作专项、知识产权专项等)。
(四)科研计划项目管理(包括科研管理部门为管理科研计划及其经费而发生的专家咨询、指南编制、申报立项组织、招投标组织、课题执行和结题验收、技术评审、科技成果统计等费用)。
上述四项以下统称科研项目。
/ 13
第五条 总公司及所属企业科研经费按以下原则管理和使用:(一)分级管理,逐级负责。科研经费应根据经费来源分级管理、逐级负责,总公司科研经费由总公司负责立项和管理,所属企业科研经费由所属企业负责立项和管理。总公司科研项目,由总公司所属单位安排的配套经费,应纳入所属单位科研经费管理。
(二)依法合规,科学安排。科研资金管理、申请和使用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总公司有关财务制度,严格按照课题的目标和任务,科学合理地编制预算,杜绝随意性。
(三)科学决策,突出重点。科研资金的分配和使用服从、服务于公司总体发展战略,基于全局,整体推进,同时又集中财力,有所侧重,既重点支持能够提高总公司技术创新能力能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研项目,为铁路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又重点支持能够加强企业管理,提升效益提供支持的科研项目。
(四)专款专用,注重绩效。科研经费应纳入财务统一管理,实行单独核算,确保专款专用,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加强科研资金运用各环节的管理、监督,提高科研经费使用的有效性。逐步建立和完善科研经费使用的绩效考核制度,促进科研经费发挥最大效益。
第六条 科研经费按项目实行预算管理。
(一)各级财务主管部门应根据科研任务实际需要和财力可能核定科研项目总预算。科主管部门应当在科研项目立项前,会同财务主管部门组织科研项目需求部门编制建议预算,根据科研项目总预算审核建议预算。科技主管部门应督促科研项目承担单位按照有关制度、规定和合同约定,在科研项目立项基础上,科学合理、实事求是地编制项目实施预算,并对仪器设备购臵、合作单位资质及拟外拨资金进行
/ 13
重点说明。
(二)计划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科技主管部门对购臵或试制科研专用仪器设备构成固定资产的项目,纳入相关的投资计划。
(三)科技主管部门应建立科研项目预算管理数据库,将项目预算安排情况、项目组织单位和项目承担单位、项目负责人和项目研究人员、承担单位承诺的科研条件等内容纳入数据库进行管理。
第七条 科技主管部门在组织科研项目承担单位签订科研合同时,应当在科研合同中体现本办法对科研经费管理的要求。
第二章科研经费预算内容
第八条 科研经费的预算内容由直接费、间接费、外委支出费和税金组成。
(一)直接费是指科研项目研究开发过程中发生的与之直接相关的费用,包括: 1.人工费:指直接参加科研项目研究人员的工资性费用及其附加,以及在科研项目研究过程中,支付给项目组成员中没有工资性收λ的相关人员(如在校研究生)和项目组临时聘用人员等劳务性费用。对于重大和重点项目,人工费不得超过项目经费扣除设备购臵费后的35%对于软科学研究项目,人工费不得超过项目经费扣除设备购臵费后的50%。
2.设备费:指在科研项目研究开发过程中购臵或试制专用仪器设备、对现有仪器设备进行升级改造,不构成或不新增固定资产的,或者符合《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国发[2006]6号)文件规定的可一次或分次摊入管理费的固定资产,以及租赁外单位仪器设备而发
/ 13
生的费用。科研经费要严格控制设备购臵费支出,构成固定资产的通用设备不得用科研经费购臵。
3.材料费:指在科研项目研究开发过程中消耗的各种原材料、辅助材料等低值易耗品的采购及运输、装卸、整理等费用。
4.测试化验加工费:指在科研项目研究开发过程中支付给外单位(包括项目承担单位内部独立经济核算单位)的检验、测试、化验及加工等费用。
5.燃料动力费:指在科研项目研究开发过程中相关大型仪器设备、专用科学装臵等运行发生的可以单独计量的水、电、气、燃料消耗费用等。
6.差旅费:指在科研项目研究开发过程中开展科学实验(试验)、科学考察、业务调研、学术交流等所发生的在国家和总公司规定标准范围内的差旅费。
7.会议费:指在科研项目研究开发过程中为组织开展学术研讨、咨询以及协调项目等活动而发生的会议费用。科研项目承担单位应按照国家和总公司有关规定,严格控制会议模、会议数量、会期和会议开支标准。
8.国际合作交流费:指在科研项目研究开发过程中项目研究人员出国及外国专家来华工作的费用。国际合作与交流费应当严格执行国家外事经费管理的有关规定。
9.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指在科研项目研究开发过程中,需要支付出版印刷费、资料费、专用软件购买费、文献检索费、专业通信费、专利申请及其他知识权事务等费用。
10.专家咨询费:指在科研项目研究开发过程中支付给临时聘请
/ 13
的咨询专家的费用,不支付给参与项目研究和项目管理相关的工作人员。专家咨询费参照《财政部、科技部关于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的通知》(财教[2006]159号)等规定执行。
(二)间接费是指承担科研项目任务的单位在组织实施科研项目过程中发生的无法在直接费中列支的相关费用,包括科研项目管理人员人工费、公用办公费、公用设施使用费等。间接费不得超过科研项目经费扣除设备费后的10%,实行分段超额累进比例法核定,其中: 1.科研项目总经费扣除设备费后的预算总额在10万元及以下的部分,按照10%以内的比例核支;2.超过100万元至200万元的部分,按照5%以内的比例核支;3.超过200万元至500万元的部分,按照3%以内的比例核支;4.超过500万元至100万元的部分,按照2%以内的比例核支;5.超过1000万元的部分,按照1%以内的比例核支。
(三)外委支出费是指科研项目承担单位将研究、试验等工作以合同或协议形式,委托给科研项目承担单位以外的其他单位所发生的费用。外委费支出比例不得超过科研经费扣除设备费后的30%。
(四)税金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章预算编制与审批
第九条 总公司及所属企业科技主管部门、财务主管部门应规范执行申报科研项目立项、经费预算编制、预算审核工作程序,充分发挥评估、评审对科研项目预算决策的咨询作用,从预算源头保障经费的合理配臵和有效利用。
(一)总公司及所属企业科技主管部门在组织研究提出科研项目立项建议时,应当同时商计统、财务主管部门按预算内容提出经
/ 13
费建议预算。经批准的重大、重点项目和科学试验应当包含项目分经费预算。
(二)总公司科研计划管理委员会及所属企业相关职能部门确定科研计划项目和重大试验后,按规定需要进行预算评审评估的,由财务主管部门牵头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专家或委托中介机构进行。总公司立项的科研项目中,单项经费预算总公司投资超过200万元,经费列入企业管理费的科研项目由财务部会同有关部门聘请专家评估审核。所属企业立项的科研项目按照其内部管理规定执行。
(三)总公司及所属企业科研计划项目管理费由总公司科技成果知识产权管理办公室及所属企业相关职能部门按规定每年向科技主管部门报送预算草案,科技主管部门初审后报同级财务部门核定。
第十条 科研项目预算由总公司及所属企业科技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财务主管部门、计划主管部门初审汇总、确定款源,报总公司科研计划管理委员会及所属企业相关职能部门审定后,纳入总公司及所属企业支出预算并按程序报批;能够事先直接确认为无形资产的,纳入总公司及所属企业无形资产投资计划。
第十一条 实行招标投标管理的科研项目,根据国家招投标法、总公司科研项目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及相关工作流程确定承担单位,并按科研经费预算制度执行。
第十二条 科研项目合同中应包括项目实施预算,按程序报经批准后,各级科技主管部门将其纳入科研项目预算管理数据库统一管理。
第四章预算的执行
第十三条 总公司管理科研项目经费预算下达后,科技主管部门负责组织与项目承担单位签订合同,合同应明确分经费预算、按
/ 13
履行进度支付款项、监督检查条款等内容。办理费用结算时,科技主管部门组织项目执行单位提供合同、预算执行文件、工作进度验收材料、合法票据并填写科研经费拨款申请表(见下表),科技主管部门汇总后统一向财务主管部门申请经费拨付。财务主管部门应根据批准经费预算,按科技主管部门提供的科研经费拨款申请表(汇总)、合同、合法票据向科研项目承担单位财务部门的银行账户拨付或结算经费。当科研项目由两个以上单位联合承担时,应在合同中明确各承担单位的任务、具体分工、责任和经费预算。总公司财务主管部门收到上述付款材料后,应根据合同约定向各参研单位财务部门的银行账户直接拨付或结算科研经费。
第十四条 为促进科研项目按期按质量要求完成,对重大、重点项目和科研试验项目设臵启动经费,在科研项目合同签订后的2个月内完成,拨款以经费开支计划和科研项目承担单位开具的发票为凭;以后各次续拨款于检查结束时进行,由科研项目负责人填报《中国铁路总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项目执行情况表》,经逐级审核,确认研究工作的进度、质量、经费使用等符合规定后拨付经费;预留重大、重点项目(软科学除外)和科研试验经费总额的10%作为尾款,该部分经费应在合同中约定由项目承担单位先行垫付,在验收合格后补拨,拨款以项目验收意见为凭。如未能通过验收,尾款不予拨付。科研项目负责人及其所在单位须按要求及时开具发票寄送总公司相关部门。
第十五条 科研经费分为研究支出与开发支出,对于单位价值在100万元以上能形成专利或非专利技术(专有技术),具有可用性和获得经济效益可能性的科研支出,以及能够进行知识产权登记的科研开
/ 13
发支出,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有关规定,认定为开发支出并予以资本化,将第十条纳入总公司及所属企业支出预算调整为总公司所属企业无形资产投资计划。
第五章总公司所属单位承担总公司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管理
第十六条 科研项目承担单位应当按下列要求组织编制项目实施预算。
(一)根据科研项目研究的合理需要,坚持目标相关性、政策相符性和经济合理性原则。
(二)编制经费来源预算与支出预算。来源预算中,有自筹经费来源的,应当提供出资证明及其他相关财务资料。支出预算应当对各项支出的主要用途和测算理由等进行详细说明。
(三)有多个单位共同承担一个科研项目的,应当同时编列其他单位承担的主要任务、经费预算等。
(四)科研项目预算书应当由项目负责人协助项目承担单位共同编制。
(五)编制科研项目预算时,应当提出项目实施可能形成的成果及知识产权与科研项目立项单位共有以及收益分配的方案。
第十七条 科研项目承担单位应当严格执行科研项目预算,一般不予调整,确有必要调整时,应当按照以下程序核批,并规范执行:(一)科研经费预算总额调整,应当按原审批渠道报经批准后执行。(二)科研项目预算总额不变,费用项目问预算、科研项目合作单位之间预算调整,应当由科研项目负责人协助该项目承担单位提出调整意见,按程序报下达项目的科技部,科技部提出审核意见,财务部核定发文。
/ 13
(三)科研经费预算总额不变,预算科目调整须按以下原则办理:直接费用中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燃料动力费、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如需调整,科研项目组和科研项目负责人须提出申请,由科研项目承担单位审批,科技部或相关主管部门在中期检查或项目验收时予以确认,调整比例一般不超过需调整科目核定预算的10%,或超过10%但科目调整企额不超过5万元;设备费、人工费、专家咨询费一般不予调增,如需调减可按上述程序调剂用于项目其他方面支出;会议费、差旅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之间可以调剂使用,但不得突破三项支出预算总额。间接费用和外委支出费不得调整。
第十八条 科研项目承担单位应严格按照规定的科研经费开支范围和标准核算科研项目支出,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项目经费的监督和管理。
第十九条 科研项目承担单位应当规范使用科研经费。严禁以下行为:(一)以项目费、咨询费、劳务费等各种名义,在科研经费中列支工资性支出,通过编造虚假合同、虚构人员名单等方式虚报冒领劳务费、专家咨询费,或超标准、超范围发放劳务费、专家咨询费。
(二)从科研经费中直接提取管理费计入科研项目成本。(三)挤占、挪用科研经费,超预算开支。(四)违反规定自行调整科研经费预算。(五)编制虚假预算套取科研经费。
(六)从科研经费中支付各种罚款、捐款、赞助及对外投资等。(七)利用科研经费以各种方式谋取私利。
(八)将科研项目占用的房屋、通用仪器设备原值等列入配套,加
/ 13
大配套资金额度套取科研经费。
(九)提供虚假配套承诺或不及时足额提供配套资金。(十)擅自调整外拨资金,利用虚假票据套取资金。(十一)科研经费未在单位财务部门账上核算。
(十二)科研经费脱离科研项目承担单位财务、审计部门监管。随意调账变动支出、随意修改记账凭证、以表代账应付财务审计和检查。
(十三)通过虚构测试化验内容、提高测试化验支出标准等方式违规开支测试化验加工费。
(十四)科研项目结题后不及时进行经费结算。
第二十条 科研项目承担单位应当在财务会计报告中如实反映科研经费预算执行情况,并单独编制科研经费预算执行情况报告。报告由科研项目承担单位会同项目负责人编制,报项目经费下达单位科技主管部门审核汇总。
第二十一条 科研经费形成的固定资产属国有资产,一般由科研项目承担单位统一管理和使用,科研合同另有约定的按照合同约定执行。科研合同中应当约定科研项目承担单位对科研经费形成的大型科研仪器设备、科学数据、自然科技资源等成果,要规范实行项目间共享,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第二十二条 科研项目因故终止,项目承担单位财务部门应当组织及时清理账目与资产,报送下达科研项目的科技主管部门、财务主管部门,经核实后收回相关经费。
第二十三条 预算执行过程中实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在总司科研项目实施期间出现科研项目计划任务调整、科研项目负责人变更或调动单位、科研项目承担单位变更等影响经费预算执行的重大事项, 10 / 13
按照《中国铁路总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管理办法》(铁总科技[2013]129号)执行。
第六章监督检查
第二十四条 各级财务、审计、科技部门应对科研经费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计统、企法、监察等有关部门应各司其责,密切配合上述部门,做好科研经费管理和风险防范工作。
第二十五条 总公司科技部、财务部认为有必要的且由总公司所属企业承担的科研项目,可组织专家或委托中介机构进行财务检查或中期评估。审计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审计。
第二十六条 项目完成后,重大、重点项目承担单位须根据合同约定形成专利及专有技术;软科学项目须根据合同约定发表论文、专著或取得由立项建议单位出具的应用证明。项目成果要及时向科技主管部门提出项目验收申请。
第二十七条 对科研经费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内容如下:(一)编报虚假预算,套取科研资金;(二)未对科研经费进行明细核算;(三)截留、挤占、挪用科研经费;(四)违反规定转拨、转移科研经费;(五)提供虚假财务会计资料;(六)未按规定执行和调整预算;(七)虚假承诺、自筹经费不到位;(八)其他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
第二十八条 科研项目验收后应在提交支付所需单据审核无误后一个月内办理财务结算手续。
/ 13
第二十九条 总公司及所属企业有关部门要逐步建立科研项目经费绩效评价制度,并纳入总公司科研信用系统管理。
第三十条 科研经费管理建立承诺机制、信用管理机制。科技主管部门对科研项目承担单位、科研项目负责人、中介机构和评审评议专家,在科研经费管理方面的信誉度进行评价和记录,建立“黑名单”制度,并纳入总公司科研信用系统管理。对提供虚假信息、滥用和挪用科研经费的项目单位或负责人,纳入“黑名单”,取消其今后申报铁路项目资格。
第三十一条 加强科技资金监管工作,建立考核问责机制,违反本办法第十九条规定的,财务部门会同同级科技部门按违纪金额收回经费,情节严重的终止项目。构成违纪的,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七章附则
第三十二条 铁路建设项目投资资金作为科研项目经费的,由铁路建设项目单位参照本办法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总公司及所属企业使用中央财政拨款作为科研经费来源的项目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三条 总公司所属各企业应当根据本办法规定制定实施细则。各控股合资铁路公司通过内部程序决策后执行本办法。
第三十四条 有关科研项目的立项、项目实施、结题与成果管理、监督与检查,按照铁总科技[2013]129号文执行。
第三十五条 总公司所属企业承担科研项目有关差旅费、会议费、出国经费、外宾接待费等管理,按照总公司所属企业相关办法执行。
第三十六条 办法由总公司财务部负责解释。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铁道部印发的《铁路
/ 13
科研经费管理暂行办法》(铁财[2008]162号)同时停止执行。前发其他有关科研经费管理的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2015年11月13日发布
/ 13
第四篇:中国铁路总公司铁路统计管理办法
中国铁路总公司铁路统计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中国铁路总公司(以下简称总公司)统计管理,科学、有效地组织总公司统计工作,保障总公司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充分发挥总公司统计工作在服务铁路改革发展、推进铁路运输生产经营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铁路行业统计管理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总公司机关、总公司直属机构、总公司所属单位(以下简称铁路统计调查单位)组织实施的铁路统计活动。
总公司采信总公司及所属企业控股和受托管理运输的非控股合资铁路公司的相关统计资料。总公司及所属企业要切实履行出资人或出资人代表职责,通过法定程序促使并保障控股和受托管理运输的非控股合资铁路公司参照本办法组织实施相关统计活动。
第三条 总公司统计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对铁路运输生产、经营管理、投资建设等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
第四条 总公司统计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
第五条 铁路统计调查单位应当依法开展统计工作,按照总公司对统计工作的规定和要求,加强对本单位统计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各项统计管理制度,保障统计工作所需的机构、人员、经费、设备和其他条件。
第六条 铁路统计调查单位必须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总公司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第七条 铁路统计调查单位的统计机构、有关部门及各单位的负责人应当维护统计数据的真实性、严肃性,不得自行修改按规定搜集、整理的统计资料,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有关人员伪造、篡改原始记录、统计台账和其他统计资料,不得打击报复依照本办法履行职责的统计人员。
第八条 铁路统计调查单位及有关人员不得利用虚假统计资料干扰企业经营管理活动、谋取不正当利益。
第九条 铁路统计调查单位的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严格按规定予以保护。
第十条 总公司加强铁路统计科学研究,建立科学、全面的铁路统计指标体系,不断完善统计调查方法,有计划地组织实施统计信息化建设,推进统计信息采集、处理、传输、共享、存储技术的现代化。
第二章 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
第十一条 铁路统计调查单位应当规范设置统计机构,明确各级、各部门统计职能,理顺管理关系,建立统一管理、分工合作、信息共享、协调高效的统计管理模式和工作机制。
第十二条 总公司设立统计主管部门,负责归口管理、组织指导、监督检查全公司统计工作,实施全公司统计调查和质量评估。
总公司所属运输企业(以下简称总公司运输企业)设立统计主管机构,管理、组织、协调、指导并监督本单位统计工作。各统计专业均应配备专职统计人员。
总公司运输企业所属运输站段的统计工作必须由职能机构承担,其机构名称应体现统计管理职能。统计工作量较大的运输站段应当配备专职统计人员。
其他铁路统计调查单位根据统计工作需要设立统计机构,或者在有关内设机构中设置统计管理岗位。
第十三条 铁路统计调查单位必须指定组织、管理和监督本单位统计工作的行政分管负责人。
第十四条 总公司统计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责:
(一)研究拟定总公司统计管理制度和办法,并组织、监督实施。
(二)负责总公司运输、设备、物流、劳动、节能、环保、物资、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等专业统计,并负责向有关部门报送或提供数据。
(三)负责组织总公司统计调查单位的统计业务培训,各级统计人员及各专业统计监察人员的上岗培训,并统一核发上岗证、监察证。
(四)拟定总公司统计工作质量检查管理办法和数据质量考核办法,组织开展总公司统计质量检查,协助相关部门查处重大统计违法违规行为。
(五)负责组织实施国家和总公司部署的普查、调查任务和专项调查工作,汇总、公布调查结果,提出调查分析报告。
(六)编制总公司统计资料汇编、统计手册,组织开展统计分析,发布统计资料,提出统计咨询建议。
(七)提出总公司统计管理信息化建设需求,推进统计信息化建设和运用。
第十五条 总公司运输企业统计机构的主要职责:
(一)依据总公司统计管理制度和办法,制定本单位实施细则,并组织、监督实施。
(二)负责本单位各专业统计工作,并向总公司统计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送、提供数据。
(三)负责组织本单位各级统计人员的上岗培训和业务培训工作。
(四)拟定本单位统计工作质量检查办法和数据质量考核办法,组织开展统计质量检查,纠正统计违纪违规行为。
(五)负责组织完成总公司部署的普查、调查任务和专项调查工作,汇总、报送调查结果,提出调查分析报告。
(六)负责管理、发布本单位统计资料,组织开展统计分析,提出统计咨询建议。
(七)按照总公司统计主管部门的统一规划,组织本单位统计信息化建设和运用。
第十六条 其他铁路统计调查单位统计机构的主要职责是:
(一)依据总公司统计管理制度和办法,制定本单位实施细则,并组织实施。
(二)组织完成上级统计主管部门部署的相关专业统计工作和普查、调查任务,并向上级统计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送、提供数据。
(三)负责本单位专、兼职统计人员及统计工作相关人员的业务培训。
(四)拟定本单位统计工作质量检查办法和数据质量考核办法,开展经常性的统计质量检查,纠正统计违纪违规行为。
(五)负责管理本单位统计资料,开展统计分析,提出统计咨询建议。
(六)组织本单位统计信息化建设和运用。
第十七条 铁路统计调查单位应当根据统计工作的需要,设置足够的统计岗位,配齐具有相应统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专兼职统计人员。
统计人员按照国家和总公司规定的条件,参加统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
第十八条 总公司建立统计岗位资格管理及继续教育制度。统计人员必须取得统计岗位资格,并接受统计继续教育。
第十九条 铁路统计调查单位应当组织并支持统计人员参加各类相关培训、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为其创造学习条件。
第二十条 铁路统计调查单位的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依照国家统计法规和本办法规定独立行使以下职权,不受侵犯:
(一)统计调查权:调查、搜集有关资料,要求有关单位和人员如实提供有关情况、资料并改正不真实、不准确的资料,检查与统计资料有关的各种原始记录、台账和报表。
(二)统计报告权:整理、分析统计调查资料,及时准确地向上级统计机构和本单位负责人提出统计报告,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阻挠、扣压。
(三)统计监督权:对铁路运输生产、经营管理、投资建设等情况进行统计监督,指出存在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参加本单位、本部门的有关会议,提供统计咨询。
有关部门对统计机构、统计人员指出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应当及时研究并妥善解决。
第二十一条 铁路统计调查单位的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应当坚持实事求是,恪守职业道德,严格履行职责,对其负责搜集、审核、录入、上报的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和一致性负责,不得伪造、篡改统计资料,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不真实的统计资料,不得有其他违反本办法及统计制度的行为。
第二十二条 铁路统计调查单位应当保持统计人员的相对稳定,建立统计工作交接制度。统计人员调离统计岗位时,应当办清交接手续,先补后调;对不称职、不合格的统计人员应及时进行调整。
第三章 统计调查管理
第二十三条 铁路统计调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统计调查项目管理制度、统计报表管理制度,保证统计工作的一致性、有效性和协调性。
第二十四条 总公司统计调查项目是指总公司运输生产、经营管理、投资建设方面基本情况的统计调查项目,归口总公司统计主管部门统一管理。
第二十五条 总公司统计调查项目及其制度,由总公司确定。
统计调查制度包括调查目的、调查内容、调查方法、调查对象、调查组织方式、调查表式、统计资料的报送和公布等方面的规定。
总公司统计调查项目由总公司统计主管部门按照其统计调查制度组织实施,或者由总公司统计主管部门会同总公司有关部门共同组织实施。
总公司运输企业及其他直属单位可以制定补充性调查项目、规定和实施办法,但不得与总公司的规定相抵触,不得与总公司统计调查项目重复、矛盾,不得影响总公司统计调查项目的实施,并应报总公司统计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六条 总公司各业务部门组织开展统计调查(含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制发专业性统计调查表,应当由总公司统计主管部门对其科学性、一致性进行审查,对调查表进行登记、统一编号。
铁路统计调查单位各业务部门向本单位制发的统计调查表,必须经同级统计机构审查、批准并报上级统计机构备案。
第二十七条 经总公司批准实施的统计调查表应当标明表号、制定机关、批准文号、统一编号等标志。
对未经总公司批准实施的统计调查表,铁路统计调查单位有权拒绝填报。
第二十八条 铁路统计调查单位必须执行总公司统一制定的统计调查计划、统计调查制度,保证总公司统计调查方法、统计指标体系、统计报表制度的完整和统一。
第四章 统计资料管理
第二十九条 铁路统计调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统计原始记录及台账的规范与管理制度、统计数据的管理与发布制度,防止数出多门、口径不一。
第三十条 铁路统计调查单位应当根据总公司各专业统计制度规定,设置原始记录、统计台账,并保证其真实、准确、完整。
第三十一条 铁路统计调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纸介质和其他介质统计资料的保存、交接、保密、调用和归档等管理制度,按各专业统计制度规定的期限保存原始记录、统计台账、统计报表及电子数据信息等统计资料。
铁路统计调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统计信息共享机制。
第三十二条 铁路统计调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统计资料的审核、确认制度。提供的统计资料,必须由本单位统计机构负责人审核,单位统计负责人确认后上报;有关财务统计资料,由本单位财务会计机构或会计人员根据专业统计制度或规则提供,并须经财务负责人审核确认后提供给本单位统计机构。
统计资料的审核确认人员应当对其审核确认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
第三十三条 铁路统计调查单位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向本单位统计机构提供统计所需的业务资料、财务资料及其他资料。
第三十四条 总公司统计数据由总公司统计主管部门归口管理,定期公布主要指标数据。
铁路统计调查单位统计机构负责审定、公布本单位统计数据。
第三十五条 总公司各部门使用统计数据时,必须以公布的为准,未公布的必须商统计主管部门核定,以规范口径,保证正确使用。
信息技术等部门、单位代为存储的统计数据,不得向任何单位、个人提供或对外发布。
第三十六条 铁路统计调查单位及所属部门使用统计资料时,必须以本单位统计机构公布或核定的为准。
第三十七条 铁路统计调查单位有义务向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国家统计局派出的调查机构提供所需要的统计资料。
第三十八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国家和总公司有关统计资料保密的规定。
第五章 监督检查与考核
第三十九条 总公司建立统计监察制度、统计质量监督检查制度、统计数据质量考核制度以及统计报表、统计分析、统计监察工作考评制度。
总公司统计主管部门对各级铁路统计调查单位执行本办法及统计制度的情况实施监督和检查,对统计数据质量及统计报表、统计分析、统计监察工作进行考核。
第四十条 铁路统计调查单位应当依据总公司规定,建立健全统计监察制度、统计质量检查制度、统计数据质量考核制度,以及统计报表、统计分析工作考评制度。
第四十一条 铁路统计调查单位应当设置统计监察人员。
总公司运输企业应当设置专职统计监察人员。
第四十二条 铁路统计调查单位统计机构及统计监察人员实施统计监督检查时,有权采取以下措施:
(一)要求受检单位如实反映情况,提供有关文电、原始记录、统计台账、报表资料和其他相关资料、信息,索取相关证据资料的复印件。
(二)进入受检单位的工作场所和与统计原始信息、数据相关的各类信息系统进行检查、核对。
(三)就与检查有关的事项询问有关人员。
(四)填发统计监察查询书,向受检单位查询有关事项。
(五)根据检查结果填发统计监察记录,由受检单位负责人签字确认。
(六)依据检查情况,提出对有关单位和人员的奖惩建议。
第四十三条 铁路统计调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统计工作质量责任制,明确各部门、各工种、各岗位统计工作职责和统计质量责任,并报上级统计机构备案。
第四十四条 总公司运输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统计数据质量监控制度,对统计工作全过程实施质量管理,对涉及运输生产组织、经营业绩考核、财务清算及总公司机关考核等重要统计指标数据质量进行重点监控,确保数据准确。
第四十五条 铁路统计调查单位对本单位内部的统计违纪违规行为,有权责令其限期改正、予以通报批评及提出处分建议。责任单位必须按照规定期限,将处理结果和整改措施报上级统计主管机构。
第四十六条 铁路统计调查单位发生统计违纪违规行为,造成不良影响后果的,按有关规定对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
对铁路统计调查单位及有关人员利用虚假统计资料的不当得利,按总公司有关规定予以追究和处理。
第四十七条 对在统计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可按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第六章 统计信息化建设
第四十八条 总公司统计信息化建设必须遵循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原则。
总公司统计信息化规划及实施方案,由总公司统计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定并统一协调实施。
第四十九条 总公司统计主管部门负责指导、检查总公司运输企业及其他铁路统计调查单位的统计信息化建设和运用。
铁路统计调查单位按照总公司统计信息化规划及实施方案,组织、实施本单位统计信息化建设。
第五十条 总公司统计信息化建设应当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规范统计标准,整合系统资源,强化数据集成,逐步实现信息采集自动化、数据管理集中化、系统应用网络化、统计产品多样化,推进统计信息资源共享,保障铁路统计信息的及时、准确、完整。
第五十一条 铁路统计调查单位应当积极推进统计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各专业信息系统资源,协调相关专业部门开发应用计算机程序并提供数据接口,逐步实现原始信息的自动采集。
第七章 附则
第五十二条 铁路统计调查单位可根据本办法,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并报上级统计机构备案。
第五十三条 本办法由总公司计划统计部负责解释。
第五十四条 本办法自2014年2月1日起施行。
第五篇:中国铁路总公司成立
中国铁路总公司成立 盛光祖为公司法定代表人
2013年03月14日19:45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3月14日电 据中国铁路总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2013年3月14日下午,中国铁路总公司成立大会在原铁道部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马凯出席并讲话。
这位负责人指出,国务院批复明确:中国铁路总公司是经国务院批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设立,由中央管理的国有独资企业,由财政部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依法对公司进行行业监管。中国铁路总公司注册资金为10360亿元。盛光祖为公司法定代表人。
中国铁路总公司的经营范围和主要职责是:以铁路客货运输服务为主业,实行多元化经营。负责铁路运输统一调度指挥,负责国家铁路运输经营管理,承担国家规定的公益性运输,保证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运输和特运、专运、抢险救灾运输等任务。负责拟定铁路投资建设计划,提出国家铁路网建设和筹资方案建议。负责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管理建设项目。负责国家铁路运输安全,承担铁路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这位负责人介绍,盛光祖在大会上代表中国铁路总公司表示,中国铁路总公司组建后,要加强铁路运输调度集中统一指挥,维护良好运输秩序,保证重点运输、公益性运输,确保铁路运输安全和职工队伍稳定。要有序推进铁路建设,按期完成“十二五”规划建设任务。要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完善路网结构,优化运输组织,强化安全管理,提升服务质量,提高运输效率和效益,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要继续深化铁路企业改革,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推进体制机制创新,逐步建立完善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当前要精心组织改革方案的实施,全面做好铁路各项工作,确保运输安全稳定,确保职工队伍稳定,确保改革的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