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传染病院检验科医务人员职业危害因素与对策
传染病院检验科医务人员职业危害因素与对策
摘要:目的探讨传染病院检验科医务人员职业安全存在的危险因素、防护措施和应急预案。方法完善防护制度,严格执行操作堆积;使用安全防护产品,防止锐器伤;防止交叉感染,规范手卫生。结果充分认识传染病院检验科医务人员职业安全存在的危险因素,树立安全管理理念,增强自身防护意识,完善并严格执行安全防护措施,是避免职业伤害,保证职业安全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传染病院检验科职业危险因素防护
职业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1]。
检验科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科室,检验人员每天不仅与众多的门诊患者接触,而且还接触大量的临床标本,部分标本含有各种可以致病的微生物,有较强的传染性(如:结核病人的痰液、肝炎病人的血液、体液等)。检验人员的职业风险日趋加大。现将传染病院检验科医务人员职业危害因素与对策分析、报道如下:
1检验科职业安全的主要危害因素
1.1生物因素
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是经血源性感染疾病HIV、HBV、HCV等感染和主要危险因素,开放性肺结核患者的痰液是呼吸道传染的危险因素。由于检验科汇集各类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及排泄物等各种检验标本,这些标本有不同种类的病原微生物,如检验人员在接触这些标本时,防护意识不强,就有可能发生实验室获得性感染。
1.2 消毒隔离观念不强
检验科工作人员接触患者血、尿、便、分泌物等增加了职业危害机会。但工作人员的防护意识令人担忧,有调查表明,医院医务人员中医技科室人员的职业防护知识知晓率最低[2]。检验技师在操作中应强调“双向防护”:既防止疾病从患者传给工作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工作要员传给患者。在工作中要有标准预防的概念即认定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均具有传染性,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这就要求检验技师要有严格消毒隔离观念,高度防护意识和崇高和职业道德。但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工作人员不按消毒隔离制度操作,图方便不戴工作帽、口罩和手套工作;只重视自身防护,轻视对患者的保护;有的工作人员戴着手套接听电话、填写资料,无处不摸;感染性废物处理不规范等,使消毒隔离和防护工作执行难以到位。
1.3 工作环境污染
检验科门诊抽血室接触的患者中有呼吸系统疾病、肝炎等传染病,患者在检验窗口咳嗽、打喷嚏等会引起空气污染,标本离心操作造成气溶胶、标本外溢等造成空气、台面的地面污染。
1.4 检验仪器污染
检验科使用的仪器有的直接与标本接触,如血细胞计数仪、血气分析仪等,其他如冰箱、培养箱、显微镜等都有可能被污染。仪器污染如不及时消毒处理也是可能引起工作人员感染的隐患。
1.5 医疗废物处理不当
医疗废物包括检验用品如采血针、吸管、注射器、试管等一次性用品,还有检验后的废弃标本,如血、尿、便标本;微生物室的医用垃圾,如细菌标本、培养基细菌鉴定条、药敏条等;自动分析仪的废物和废液,若处理不当,也易引起医院感染。
2防护措施
2.1 加强组织管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医院感染管理科协助检验科制定《检验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传染病防护和报告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及应对职业暴露的应急预案并严格执行。院感科人员定期监督、检查,纳
入全院医院感染管理范畴。
2.2 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提高防护意识
由医院感染管理科组织医务人员学习《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消毒技术规范》、《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传染病防治法》等法规,强化检验科工作人员控制医院感染的理念,强调其对控制医院感染各项措施的具体落实。把措施落实到每一个岗位、环节上。
2.3 改善工作环境,严格分区管理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检验科业务用房改造,划分污染区、潜在污染区和清洁区。各室固定清扫工具。每日对空气、物体表面和地面进行消毒。改善洗手和手消毒条件。检验单统一用电脑打印后发出。留取血液、腹水、胸水标本时使用负压试管,使用密封标本盒留取尿、便、痰标本,减少对室内空气的污染。
2.4 加强检验人员的自身防护
由于检验科工作人员在操作时直接接触的血液、体液等标本有感染的可能。因此,工作人员在操作时应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口罩、手套,必要时穿隔离衣。重视手卫生,严格按六步洗手法洗手。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静脉采血必须实施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对每个患者操作前洗手或使用手消毒剂喷手。检验人员应预防锐器伤,若在操作时被针头、锐器、碎玻璃刺伤,应立即挤压伤口,排出血液,清洗消毒,必要时根据污染物失事的病毒及细菌种类及时注射相应的抗病毒疫苗或免疫球蛋白加以预防[3]。
2.5 加强对医疗废物的管理
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区分感染性垃圾、生活垃圾,不混收混放,每日收集,及时处理,严防感染性垃圾外泄。
总之,医务人员面临的各种职业危害既是客观存在的,又是可以预防的[4],检验科工作人员只要提高自我防护能力,积极寻找应对措施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严格遵守各科诊疗操作规程和消毒隔离制度,就能很好地预防和控制职业损伤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毕惠贤 赵坤 王维佳 沈璇 王赞 张媛 口腔正畸科医护人员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2);64
[2]张雪 罗阳 张波 黄君富 府伟灵 大中型医院医技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现状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31);40
[3]李伟宏 伦国有 邓旭 检验人员应牢固树立自我防护意识避免污染及损伤[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6);670
[1]曾祥连 杨秀兰 苏学珍 浅谈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因素与防护对策.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7,4(2);102
第二篇:肿瘤科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对策
肿瘤科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对策
来源:创新医学网
作者:韩志慧
作者单位:北海市人民医院放疗科,广西北海,536000
【摘要】 危害护士执业安全的因素有机械性,物理性,化学性,心理性,工作环境[1]本文从心理社会性危害、化学性危害、物理性危害、生物性危害等方面分析肿瘤科护士在执行医疗护理活动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防护对策。
【关键词】 肿瘤科护士,职业危害,防护对策
随着人们的工作生活压力加重,环境污染及不良生活习惯和饮食方式,肿瘤的发病率也随之上升。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以死亡率统计仅次于心血管疾病而占第二位[2]。综合治疗已成为当前肿瘤治疗的主要方向,而肿瘤内科治疗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随着医学发展,各种新抗癌药增多及高新技术推广使肿瘤科护士暴露于多种职业危害之中。目前,护士职业防护日益受到重视。现分析肿瘤科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职业危险因素
1.1 心理社会因素 肿瘤科护士面对的是各类肿瘤患者,病情各异,并有些伴有各类急慢性感染性疾病,甚至烈性传染病原携带者,这均可导致护理人员心理压力和工作压力增加;另一方面,肿瘤患者既要承受来自疾病和治疗的痛苦,还要随时面临死亡的威胁,常出现抑郁、焦虑、绝望,甚至精神崩溃现象,因不堪忍受疾病的折磨和经济的窘迫常无端发脾气或不配合治疗,训斥护士;肿瘤科护士经常面对患者痛苦的表情、无助的眼神、悲伤的情绪,为晚期肿瘤患者送终等,这些不良刺激严重地影响着护士的心理健康。美国卫生界人士普遍认为:尽管护士有体谅患者、进行周到护理的满腔热情,但这种热情因某种原因被长期禁锢,以至丧失热情,护理变得表面化、机械式、出现不能对病人的生活质量提高给予帮助现象[3]。
1.2 化学性危害因素 大多数抗肿瘤药物为细胞毒剂,在正常组织细胞和肿瘤细胞之间缺乏选择[4],近年来,文献报道使用抗肿瘤药物可诱发二种癌,尤其是烷化剂的癌诱发作用和致癌作用[5],经常接触抗肿瘤药物的医务人员的体细胞染色体有较多的异常现象[6]。这对长期接触抗肿瘤药物的肿瘤科护士具有极大危害性,抗癌药物能在空气中挥发,经皮肤吸收、呼吸道及消化道吸收进入人体,造成护士白细胞减少、月经失调、自发性流产率增高、畸胎、脱发、头晕等职业危害风险。
1.3 物理性危害因素 放射治疗也是护士职业损伤危险因素之一,在治疗子宫癌行腔内放射治疗所采用的放射性核素为钴60,而释放出的γ射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其穿透能力很强,如果放疗护士在没有任何防护的情况下接触放射线,会造成机体损伤,如白细胞减少、不孕、放射病、致癌、致畸等[7]。护士给病区空气消毒及配制消毒剂时,如果防护不当,紫外线会使眼睛、皮肤受损。
1.4 生物性危害因素 随着无症状病毒携带者的增多及细菌致病力传染性增强,护士受到职业危害性更大。护士在进行护理操作过程中,常接触到肿瘤病人的血液、体液,尤其是针刺伤时常有发生,通过血液、体液可能被传染多种疾病。病房环境细菌污染机会增多,易感染各种传染病,如开放性肺结核等。随着抗肿瘤治疗领域发展,生物治疗中的病毒制剂已广泛用于临床,因此增加了肿瘤科护士病毒感染的机会。防护对策
2.1 避免心理、生理疲劳 职业心态是影响其身心健康的决定因素,管理者应充分合理调配人力资源,科学弹性排班。使护理人员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能得到劳逸结合;积极营造促进护士身心健康的环境氛围,定期组织护士的福利性娱乐活动,以集体出游、KTV等生动活泼形式,使护士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彼此交流、营造和谐关系,释放心理压力,保持良好身心状态。护理人员应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继续教育学习,不断更新专业知识,丰富知识内涵,提高与患者沟通技巧及能力,加强自身修养,减少身心疲劳。
2.2 加强职业防护意识培训 培养护理人员树立自我防护和“慎独”意识,执行化疗的护士必须经过相关化疗防护专业培训,建立相关工作制度、措施及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学习与考核。使护理人员充分认识到职业防护的重要性,并针对性地熟练运用自身防护技能,当危害发生时能及时处理。管理者应对经常接触化疗药物的护士应建立健康档案,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并且同时进行轮岗制,以减少接触化疗药物的时间。
2.3 化学性危害因素防护 肿瘤科护士首先应熟悉各种细胞毒素类药物的药理作用、化学特性、不良反应、对人体造成危害及操作防护。把接触抗癌药操作规程制成简表,挂在配药室醒目的位置,提醒护士注意。配制化疗药物操作流程是:洗手一穿一次性手术衣一戴一次性口罩、帽子一戴双层手套一打开粉剂安瓿时用无菌纱布包裹;瓶装药物稀释后抽取时插入双针头,排除瓶内压力一配制结束。用75%酒精擦拭操作台一弃置于专用袋内集中封闭处理一洗手[8]。
2.4 物理危害因素防护
2.4.1 防锐利器损伤 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操作时应规范操作,割玻璃安瓿时,用纱布垫于安瓿与手指间,用力均匀;各类针头、锐利医疗废物严格按《医院废物处理条例》进行分装、集中处理。
2.4.2 参加放射治疗护士必须掌握防护知识和有关法规,经培训考核合格;进入放疗场所必须佩戴个人剂量仪,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2.5 生物危害因素防护 护理人员在治疗护理操作中,应按照标准预防的原则进行预防,采取相应防护措施,严格遵守《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对手卫生要求。定期进行乙肝疫苗的免疫接种,提高机体抵抗力。小结
肿瘤学在医学领域中新的理论、新的诊断、治疗方法和新抗肿瘤药物不断出现,护理工作范围日益扩大[9]。需肿瘤科护士不断丰富专业知识的同时,应具有高度职业危害防护意识,重视抗肿瘤药物在化疗过程中对护理人员的身体危害性,注重工作中细节,增强自我保护和环境保护意识,生活中还应加强体育煅炼,增强体质,才能胜任工作,充分发挥护士在肿瘤防治工作中的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董顺红.护士职业损伤的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J].当代护士,2007,(1):69-71.[2] 胡雁,陆箴琦.实用肿瘤护理[M].第一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7-10.[3] 周郁秋.护理心理学[M].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42-58.[4] 张惠兰,陈荣秀,主编.肿瘤护理学[M].天津:天津出版社,2000:183~184.[5] 孙燕,主编.内科肿瘤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59.[6] 何海丽,吕菊红,鲁娟.抗肿瘤药物对医护人员健康影响及防护的研究现状和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4,21(2):33—34.[7] 张月英,穆进军.职业接触抗肿瘤药物对护士的危害及防护相关研究[J].临床医药实践,2006,15(4):243.245.[8] 章鸣.非肿瘤科护士接触化疗药物的自我防护[J].临床护理杂志,2004,12(4):6-7.[9] 王艳荣.运用奥沙利铂联合化疗治疗大肠癌的观察及护理[J].现代护理,2001,7(10):39.
第三篇:检验科人员的职业危害与防护
检验科人员的职业危害与防护
检验科是医院重要的医技科室,承担着对各类病人标本进行分析处理的重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后,检验人员的职业暴露问题引起了全社会和卫生行政部门的广泛关注。卫生部等管理机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相续制定了《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环境管理办法》、《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毒研究实验室暂行管理办法》、《可感染人类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种或样品运输管理规定》、《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消毒管理办法》、《医疗废弃物管理条例》、《医疗废物管理行政处罚办法(试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等行政法规,加强检验科人员的职业防护已成为医疗领域中一个重大的职业性问题。本文就几种与检验人员职业危害与防护应注意的事项综述如下。血源性传播疾病危害与防护
1.1 血源性传播疾病危害 目前已确定的20多种可经血液传播疾病。被污染的器械等刺伤、割伤是医院检验人员感染血源性乙型肝炎(HBV)、丙型肝炎(HCV)、艾滋病(AIDS)的主要途径。从张玉翠等人报道的文章看出,检验人员被针刺伤占第二位。
1.1.1 乙型肝炎(HBV)
我国是HBV高发地区,HBV表面抗原的携带率为8%—20%,约有1.3亿人。HBV是检验人员面临传播危险性最大的血源性疾病,HBV在血液中的浓度可以高达108~109拷贝/ml,检验人员感染率较高。HBV主要传播途径是经血液的传播,病毒携带者血液中HBV的浓度很高,针刺伤时,只需0.004ml带有HBV的血液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BV。
1.1.2 丙型肝炎(HCV)
检验人员在工作中有被HCV感染的可能。HCV在血液中的浓度在102~103拷贝/ml左右。被HCV污染的锐器刺伤而感染的比率为1.8%。据总后勤部卫生部防疫队唐晓敏等统计显示,护士和检验人员HCV感染率较高,抗-HCV阳性率分别为5.3%(17/318)和4.9%(3/61),而且有76.7%的HCV感染者为经常接触病人血液标本的护士和检验人员。
1.1.3 艾滋病(AIDS)AIDS的流行对检验人员造成了职业性感染的威胁。HIV在血液中的浓度通常在100~104拷贝/ml,被HIV污染的锐器刺伤而感染的比率为0.3%。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最新资料显示,截止到2000年底美国医护人员中已有57人被确诊感染了艾滋病毒,其中实验室技术人员19人。有报道说,广东去年一年医护人员在治疗护理艾滋病人的过程中就发生了15起职业暴露。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1988年对HIV职业暴露的建议,以下几个方面将增加暴露后感染的危险性:器械上有明显血迹;器械直接接触患者的静脉或动脉血管;伤口较深;无保护接触患者血液时间较长;晚期患者或患者病毒载量较高。李秀兰等认为侵入性医疗操作确实有暴露HIV的危险性,从事HIV/AIDS工作的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性高达31.8%,略低于国外报道的35%。国外报道职业暴露后HIV感染率为0.33%。
2.1 血源性传播疾病的防护措施
血源性传播疾病是检验人员的主要职业危害。我国蔡景一等学者报道:皮肤损伤是检验人员职业接触HBV、HCV、HIV等疾病的主要途径。在调查北医大一院和三院28名医护人员发生意外损伤的种类构成中,针刺损伤占首位,占调查人数的71.6%,与国外调查结果一致。综合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研究资料,检验人员因针刺或损伤接触受污染的血,感染HBV的危险性为2%—40%,感染HCV为3%—10%,感染HIV为0.2%—0.5%。血源性HBV、HCV、HIV感染在检验人员中占绝大多数。
2.1.1 无论病人是否已被诊断有传染病,都应视为传染病人。1987年6月,美国医院联合咨询委员会对于医院的传染性疾病发布了“工作人员对血液传染疾病保护声明”,建议医院把所有病人的血液和体液都视为具有危险性。所有标本、试剂、使用中能造成伤害的所有锐器、接触过标本的仪器设备,都应视为传染源,在实验时或是在维护时都要十分小心,应彻底消毒处理,避免对人造成感染。
2.1.2 严格物品分类,检验后的废弃物分别装入不同污染袋中。检验人员接触污物时,必须戴手套、戴口罩和洗手,减少皮肤粘膜接触,严格消毒隔离程序,避免意外损伤,必要时戴防护眼镜。
2.1.3 洗手是控制感染的重要步骤,也是预防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重要的措施,检验人员应特别重视,并认真坚持。在高危区域,如ICU、隔离间,以及做侵入性操作之前,需用酒精或0.5%洗必泰进行手消毒。
2.1.4 如不慎皮肤损伤,应让血尽量流出,再用肥皂、水冲洗,3%碘酒及75%酒精消毒,并尽快注射疫苗。对一些经免疫注射可降低传染的疾病,应推行预防接种。检验人员被带有艾滋病病毒的针头刺伤后,应由专门医生进行检查,尽量在接触后几小时内开始预防工作,并注意监测受伤人员的血清学变化和应用抗病毒药物。
2.1.5 检验人员必须懂得常见血源性传播疾病知识,了解其危害因素、传播方式与途径,消除恐惧心理。如HIV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很弱,常用的消毒剂都可以将其灭活。化学试剂的危害与防护
1.2.1 酸、碱气体
如盐酸、硝酸、硫化氢、二氧化硫、氰氢酸、氨等气体,对人的呼吸系统和眼有强烈的刺激性,大量吸入会引起呼吸麻痹。
1.2.2 有毒的化学物质
苯类能刺激眼睛、皮肤和呼吸系统,破坏皮肤自然油脂,引起粘膜红肿、干燥,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和红细胞的生成。长期接触会引起癌症。高浓度或反复接触能引起肝、肾损害和血液病,还可扩散到实验室空气中,牢固粘附在物体的表面,对实验人员增大了接触的危害性。反复接触甲醛,可能引起过敏和癌症,能使过敏个体引起哮喘,接触性皮炎;不过敏的人,长期吸入低浓度甲醛可能引起慢性肺损伤。人类接触甲醛,将导致白血病、肾、口腔、喉、肺、脑肿瘤的危害性增加。有毒的化学废弃物要经过处理,使之毒性降低后才能倒去或用泥土深埋,否则直接倒入水槽,会引起严重的环境污染,秧及他人。氰化钾、氰化钠、氰化氢等属剧毒物质,误食极小量在很短时间内就会致命。氰化物可在碱性条件下,加入次氯酸钠进行二级分解。
1.2.3 化学消毒剂
大多数化学消毒剂对皮肤有刺激作用,长期接触或吸入含有较高浓度的戊二醛、84消毒液或含氯的空气、二甲苯,可引起结膜炎、皮炎、头晕、头痛、胸闷、咽喉干痒、中毒、皮肤色素沉着等症状。
2.1 化学试剂的防护
化学试剂对实验室工作人员造成的危害也是不可轻视的。在预防上,检验人员工作时应着装整齐,穿工作服,带工作帽,戴口罩,带橡胶手套,防护眼镜,实验室内应注意通风换气。紫外线的危害与防护
紫外线是一种传统有效的消毒方法,但紫外线使用不当可造成实验室人员辐射损伤,不得使紫外线光源直接照射到人,以防引起结膜炎及皮肤红斑。紫外线可放出臭氧,臭氧的浓度不得超过0.3mg/m3,紫外线消毒应在无人的情况下进行。放射性元素的危害与防护
放射性元素不仅会对检验人员造成伤害,还可对环境造成污染,所以检验科放免室的人员要特别提高警惕,防止污染,应使用底部宽上面窄的烧瓶,对放射性元素搁置让其衰变,并在其下垫有纸垫,防止底部碎裂。使用后的试管、试剂不得随意乱丢,要定人定时定点收集并按要求销毁。医学微生物的危害与防护
具有传染的医学微生物,都能对检验员造成传染,检验人员在工作中应提高警惕,充分了解病人的病情,是否具有传染性,以便及时做好自我防护。其它因素的危害与防护
高压灭菌锅使用过程中的噪音对身体的危害应引起检验人员的重视;不应在实验室吃东西,吸烟等;不用未洗的手触摸暴露的皮肤;工作人员不应留长甲;离心、加样、全自动生化仪工作等过程产生的气溶胶,长期悬浮于空气中,是比较大的潜在危害,在离心机未完全停止时不能揭开保护盖。小结
加强对检验科人员职业危害与防护的宣传和教育。掌握本职业感染的知识,了解其危害性,对检验人员强化自我保护意识,预防为主,定期体检,并进行预防接种,减少皮肤针刺损伤是预防职业感染的主要措施,检验人员手的皮肤如有破损,即告知检验科主任,并使用闭合性敷料,也可戴手套,如破损严重则去保健科诊治、评估,暂停工作。手接触患者的血液或体液后,一定要洗手,手的清洁消毒是减少检验人员感染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对所有污染物品,不论其来源如何,都视为潜在感染源,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规范操作。
第四篇:机械制造业职业危害因素
机械制造工业范围很广,包括运输工具、机床、农业机械、纺织机械、动力机械和精密仪器等各种机械的制造,一般有铸造、锻造、热处理、机加工及装配车间,工种混杂,但职业危害因素大致相同。
(1)生产性粉尘主要粉尘作业是铸造,在型砂配制、制型、落砂、清砂等过程,都可使粉尘飞扬,特别是用喷砂工艺修整铸件时,粉尘浓度很高,所用的石英危害较大。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对金属零件的磨光与抛光过程可产生金属和矿物性粉尘,引起磨工尘肺。电焊时焊药、焊条芯及被焊接的材料,在高温下蒸发产生大量的电焊粉尘和有害气体,长期吸入较高浓度的电焊粉尘可引起电焊工尘肺。
(2)高温、热辐射机械制造厂的高温和热辐射主要在铸造、锻造和热处理工种。铸造车间的熔炉、干燥炉、熔化的金属、热铸件,锻造及热处理车间的加热炉和赤热的金属部件都产生强烈的热辐射,形成高温环境.严重时发生中暑。
(3)有害气体熔炼炉和加热炉均可产生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加料口处的浓度往往高;用酚醛树脂等作粘结剂时产生甲醛和氨;黄铜熔炼时产生氧化锌烟,引起“铸造热”;热处理时可产生有机溶剂蒸气,如苯、甲苯、甲醇等;电镀时可产生铬酸雾、镍酸雾、硫酸雾及氰化氰;电焊时可产生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喷漆时可产生苯、甲苯二甲苯蒸气。
(4)噪声振动和紫外线机械制造过程中,使用砂型捣固机、风动工具、各种锻锤、砂轮磨光、铆钉等,均可产生强烈的噪声;电焊、气焊、亚弧焊及等离子焊接产生的紫外线,如防护不当可引起电光性眼炎。
(5)重体力劳动和外伤、烫伤在机械化程度较差的企业,浇铸、落砂、手工锻造时都是较繁重的体力劳动,即使使用气锤或水压机,由于需要变换工件的位置和方向,体力劳动强度很大,同时要在高温下作业,故易引起体温调节和心血管系统的改变。
铸造和锻造的外伤及烫伤率较高,多是由于铁水、钢水、铁屑、铁渣飞溅所致;机加工车间发生眼、手指外伤的较多。另外金属切削的过程中使用的冷却液对工人的皮肤也有一定的影响。
第五篇:医院供应室工作人员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与对策
医院供应室工作人员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与对策
【摘要】在本文中,笔者详细指出当前医院供应室工作人员的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以及工作人员自身生理、心理性等多方面的职业危害因素,并针对具体危害因素提出相应应对策略,旨在最大限度降低医院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损伤事件发生率。【关键词】医院;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危害;防护
前言
医院供应室又被称为消毒供应中心,承担着医院各种无菌物品的重要供给作用,同时,由于医院供应室对于相关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科学性与技术性要求,因此,供应室的实际工作质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整个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同时,也正是由于医院供应室工作环境以及医疗服务对象的特殊性质,在具体的医院供应室的日常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极易遭受多种职业危害因素侵袭,特别是在进行医用器械的回收、清洗以及灭菌工作中,供应室工作人员会长时间与致病菌、锐器、化学制剂相接触,此时,职业危害、职业损伤等事件发生概率将明显提升。由此可见,针对医院供应室的常见职业危害因素进行相关总结,并积极采取相应应对策略,应成为每位工作人员必须重视的问题。
1.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 1.1物理性因素
供应室中常常设置有高压灭菌器、毁形粉碎机、大功率排风扇、超声清洗器等设备,而这些设备在运转时会发出较大的噪声。从劳动部门的检测报告中得知,在使用高压灭菌器抽真空时,其发出的噪声在90~98db之间,而这个数值远远高出了我国对于工业区噪声的限定标准(55~60db)。长期在噪声中工作的人,会有烦躁、疲劳、头晕、头痛、听力减退等症状。另外,供应室的工作人员常常因为工作需要而长期在高温、寒冷、潮湿的环境下工作,高温则是由于干热灭菌、蒸汽灭菌、蒸馏水的制作等,当进行这类工作时,常会出现烫伤、划伤等情况,而在夏天进行高温操作做常常引发中暑。寒冷、潮湿则是由于医疗用品的洗涤等工作,无论是严寒还是酷暑,洗涤作为供应室一个重要的工作内容,是不可间断的,在冬天进行洗涤操作,则会产生冻疮、冻伤等。使用紫外线照射进行空气消毒属于医院卫生的常规工作,虽然紫外线辐射对于清洁空气有着很好的作用,但对于人体来说却有着较高的伤害。当长期照射于人体皮肤时,会出现皮炎,严重者则会出现皮肤癌,照射于人眼部时,则会出现角膜炎、结膜炎、白内障等。若医院的各项电源设备没有进行定期的检修和正确的安装时,工作人员对潮湿的电线以及裸露在外的电线进行修整时,则会引起短路、起火或者触电,给医院经济和人体带来较大的损害。[1]1.2化学性因素
医院治疗常用的消毒剂中就有含氯的消毒剂,不管是患者还是医护人员只要长时间接触,皮肤就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灼烧感,严重者还会引起感觉迟钝和皮肤过敏,对有伤口的皮肤进行擦拭则会使暴露的组织产生损伤。若使用热水来对含氯的消毒剂进行配置时,则会使消毒剂中的氯快速挥发成氯气,人体吸入后可造成机体的损伤。其次,在化疗药物进行回收处理工作中,残余药物可引起工作人员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红疹和脱发。环氧乙烷气体具有较大毒性,在日常供应室工作中,若工作人员长时间处于环氧乙烷气体浓度大于2mg/m的环境,则会出现头晕、恶心、头痛、呕吐等中毒症状。中毒较深时可致肺水肿、肝功能受损、肾功能受损等疾病。从Hemminki的报道中可知,孕妇在长期接触环氧乙烷的状态下, 流产率可高达16.7%。另外当人体在浓度为20mg/m的甲醛环境下工作时,会出现体重减轻、食欲不振、持续头痛、失眠、心悸等症状,最主要的是长期吸入甲醛物质可导致癌症的产生。而长期接触戊二醛等挥发性化学消毒剂的人群,则会产生头痛、灼眼、皮肤过敏、咽喉炎、气喘、腹泻、荨麻疹等症状。而在进行敷料的制作、物品的包装、棉球的制作、给橡胶手套上滑石粉时均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化学粉尘,如粉尘、棉尘等。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则呼吸系统以及视力均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1.3生物性因素
医院中各科室进行日常工作后所产生的医疗器械、器具、医疗物品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而这类污染品则是由供应室的工作人员进行回收的,最常见的污染为血液污染、体液污染、分泌物污染等。被污染过的医疗用品含有大量的病原体与致病菌,病原微生物的种类非常复杂,例如血液污染中,则可能含有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等。从以往的研究报道中可知,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针刺治疗时若不慎接触到患者的血液,则有2%~40%的可能性感染上乙肝,有3%~10%的可能性感染上丙肝,有0.2%~0.5%的可能性感染上艾滋病。供应室的工作人员需要对污染物品进行回收、清洗、分类,不可避免的会接触到较多的病原体,若在工作过程中被尖锐器物所刺伤出血,则会引起不同程度的感染。对于一些生命力较强的病原体仅给予常规消毒是无法祛除的,部分医院在供应室方面的条件非常苛刻,工作人员的生命健康无法得到全面的保障。
1.4生理性和心理性因素
医院的各类无菌产品均由供应室进行供应,所以供应室对于医院的正常运作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也容不得供应室的工作人员出现任何差错。每一次无菌用品的出库与入库都需要超强的劳动量,而下收下送无菌物品更是使劳动量再一次加强。工作人员在进行工作时没有[3][2]
33合理用力或是搬运过重的物品时,均会引起腰伤、肌肉疼痛、腿伤等。而在归类分配环节则需要工作人员长期低头站立操作,这样会引起颈椎病、下肢静脉曲张、慢性腰腿病、胃下垂等。而由于化学性因素与物理性因素的影响,供应室的工作人员大多容易产生神经衰弱、焦虑、急躁等不良情绪。供应室中每一环节都非常重要,参与其中的工作人员担负着重要的责任,若某一环节出错则会使供应的物品不合格无法利用,医院经济受损或是患者的生命健康受到威胁,所以,综合以上,在供应室中工作的员工,普遍心理压力较大。
2.防护措施
2.3物理性危害的预防
因供应室产生的超声波与噪声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因此首先需挑选宽敞的空间作为消毒间,安装消音设施,并做好机器的检修工作,及时更换破旧的设备,以最大限度减少噪声。还要要求工作人员操作机器时,带好护耳塞,并与机器保持一定的距离,应站于通风良好,且能完全观察到设备的地方,以便及时发现机器异常情况。若是有异常情况出现,需立即停机,并及时上报情况。同时,需在供应室内安装冷暖气设施,热水供应设施,于高压灭菌室内安装排气设施。实施高压灭菌时,需规定一定集中灭菌的时间段,在完成灭菌工作后及时关闭相应设备,减少噪声污染。在进行密闭的臭氧或紫外线消毒操作时,工作人员不可进入消毒区域。在对紫外线强度进行监测时,需佩戴好防护眼镜。使用挥发性臭氧消毒空气时,要控制解离时间、消毒时间,做好消毒后通风工作。在避免电击的危险及烫伤等相关工作防护方面,工作人员应确保所有用电设备均连接地线,设备周围地面必须保持干燥,人员操作时手部也需保持干燥,在取出经灭菌后的物品时,应穿戴好防护用具。设备使用完后需首先切断电源,然后再做其他处理。若是设备出现故障,则需请专业人员来进行维修。
2.2化学性危害的预防
由于化学消毒剂可通过空气传播来对人体造成一定的危害,因而在预防化学消毒剂带来的化学性危害时,相关工作人员应注意做好室内通风工作或采用安装空气净化装置的形式有效减少减少室内空气中消毒剂的含量,避免消毒剂对呼吸道形成刺激。从工作人员角度上说,首先,相关管理人员应要求供应室工作人员对各类化学消毒剂的性能、浓度、功效等有充分了解,并分配专门人员来负责化学消毒剂保管工作。其次,相关工作人员在接触、使用消毒剂时,必须做好各项防护措施,佩戴好防护用具,在进行化学消毒剂配制工作中,需准确控制其浓度,实施正确的配制操作,避免消毒剂外溅。例如,在配制含氯的消毒剂时,应将水温控制于30℃以下,采用加盖的浸泡容器;在对物品使用戊二醛完成消毒后,应使用无菌蒸馏水对此物品进行冲洗,避免有戊二醛残留于物品上面。若是操作人员被含氯、戊二醛等挥发性消毒剂溅到皮肤或眼睛时,则需用水立即对溅到部位进行冲洗。再有,由于甲醛具备较高的毒性与刺激性,因而使用过程中应尽量减少熏箱打开次数,提高熏箱开关效率。除此之外,环氧乙烷试剂会在接触人体后会造成其相关部位烧伤,因而在使用环氧乙烷灭菌器时,首先应确保其安装位置周围无密集人群,有完善的排风系统,然后挑选充分掌握环氧甲烷性质、功效、注意事项的专业技术人员来管理与使用环氧甲烷灭菌器。在使用灭菌器的过程中,首先应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若是身上被环氧甲烷溅到,则需立即对溅到部位使用蒸馏水进行冲洗。在进行制作棉球、敷料、上滑石粉等化学粉尘相关的工作时,相关工作人员应严格穿戴好帽子、口罩、目镜等防护措施,其中帽子需完全遮盖头发,口罩需完全遮盖口鼻,且需保证口罩为12层以上。还要避免随意更换工作人员,避免人员随意走动。
2.1对生物性危害因素的防护
在器械清洗方面,所有回收和清洗的物品均应视为污染物品,供应室的操作人员在对此类物品进行处理时应该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操作,未穿戴好手套、帽子、口罩、隔离服的操作人员均不允许进入污染品回收室,在离开去污区前需将身上与污染品有直接接触的衣物去除。在医疗器械的清洗过程中,尽量使用全自动清洗机进行清洁,事后再给予相应的人工检查,而内镜、导管等精密仪器则应使用人工清洁,但必须做好隔离措施。在使用超声波清洗机进行器械清洁时需要注意的是,水温应控制在45℃以下,清洗所用水应为软化水。清洗过后进行分类干燥处理,例如塑胶类的器械,在干燥时应当使温度在65~75℃内,过高则会损坏器械;金属类器械,在干燥时应当使温度在70~90℃内。完成清洗和干燥处理后,对所有参与本次清洗的器械进行清点和检查,确认数量无误和无任何损坏后,归类密封进行消毒处理。对于尖锐的器械需要制作一个防摔、耐刺、防漏的容器来进行存放,在使用这类器械的同时要培养医护人员养成良好的习惯,例如,在使用后将被污染的针头和锐利器械取出,放入专用的容器内。在清洗这类器械时,不要过于分心和马虎,要集中注意力,以免针头、刀片等刺穿皮肤,也不要过于用力。若操作人员手上有伤时,则尽量避免对尖锐污染物的触碰。在操作和清洗的过程中不慎被尖锐污染物刺伤,则应立即将伤口内的血液挤出,用清水和肥皂水进行全面的清洁,再使用碘伏进行伤口的消毒。到血液化验部门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检查,上报给医院的相关部门,并对刺伤人员进行随访。供应室内的相关工作人员在工作期间一律不能佩戴首饰、留长指甲。在疾病的预防中,最初步和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就为洗手。使用6步洗手法给予双手全面的清洁,洗手时间不能少于15秒。在医院内,经由手部传播的疾病感染率高达30%,若医院内人人认真洗手,将洗手合格率提高至100%,医院感染率也会随着降低[8]。相关管理人员应为供应室内的所有工作人员简历健康档案,每年至少进行2次以上的全身检查,接受乙肝疫苗等,注重提高工作人员的免疫力。
2.4生理性和心理性危害的防护
首先,供应室管理人员应为每位工作人员合理安排、协调其工作时间,从而在确保供应室正常运作的基础上减轻工作压力。在具体工作中,工作人员应善于做好具体操作的初步风险评估工作,尽可能避免有危险的体力处理,例如,在搬运重物时,应尽可能借助推车、升降设备等工具以辅助。而在日常休息活动时,工作人员可进行适当的放松运动,如伸腰、护肩、摇颈等,从而起到一定的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腰椎颈椎损伤、下肢静脉曲张等职业病的目的。工作人员自身应时刻保持良好的工作卫生习惯,在工作中形成良好操作规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生理疲劳,进一步提高其工作效率。除此之外,保持良好、健康的工作心态也是促进工作人员缓解工作倦怠心理的重要途径,所以,工作人员应加强自身工作的适应能力与心理承受能力的锻炼提高。
3.加强医院供应室工作质量管理
从制度方面上说,医院供应室可以建立、制定出一系列与工作内容相适应,且具有针对性的安全工作管理制度,其中,所包含的内容主要包括医用器械、器具的消毒隔离、查对制度、不同工作人员的相应工作职责以及规范化的工作流程等。只有依照供应室具体工作特点而不断完善的科学、合理操作规章才能真正起到一定意义的指导作用,才能使得每位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受到良好的职业规范保护。而对于工作人员而言,在进行医院供应室的安全防护工作中必须要严格落实具体规章制度,并熟练掌握各种仪器、物品的操作规范及其所要达到的防护要求。医院方面则可以定期组织供应室工作人员参与到安全防护知识的学习工作中,并督促其做好自我总结反思工作,从而实现增强其自我防护意识的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医院供应室工作环境以及服务对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若不注意个人安全防护,则极易造成职业性损伤,严重威胁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因此,在实际供应室工作中,工作人员应针对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以及工作人员自身生理、心理性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积极展开相应的防护工作,将职业危害降低到最低,有效提升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性。【参考文献】
[1]杨少榕.供应室人员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对策[J].中华民族民间医药,2016(04):158-159.[2]闫桂茹.浅析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危险因素[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08):80+86.[3]黄兰.基层医院消毒供应室的职业危害与防护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2015(28):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