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隐私权是否被侵犯(共5篇)

时间:2019-05-14 00:37: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学生隐私权是否被侵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学生隐私权是否被侵犯》。

第一篇:大学生隐私权是否被侵犯

男女大学生宿舍同床续闻 学生状告学校侵犯隐私权

2001年4月13日09:12 新华社 新华网长沙4月13日电 6名男女大学生先后两次在女生宿舍同床过夜被学校开除,学生以“学校在公众场合宣扬此事侵害了隐私权”将学校告上法庭,而法院一审二审判决结果迥异。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终审裁定“本案不属于人民法院民事受案范围”,认定岳麓区人民法院对此立案违反了最高人民法院有关规定。该案原告中有4人属未成年人,且诉讼内容涉及隐私事实,采取公开审理,违反有关法律规定。该院认定一审法院违法立案、违规收费、违法开庭、违法判决,对当事的7名法官作出免职、降级等处分。

这件事最近在湖南省社会各界引发了对“隐私权”的大讨论。

1999年11月,湖南外语外贸学院的6名男女学生因先后两次在女生宿舍同床过夜被学校开除。6名学生以自己的隐私权和名誉权被侵犯为由,将学校告上法庭。长沙市岳麓区人民法院进行了公开审理,一审判决校方败诉。而校方认为,一审法院既然认为本案的关键在于“学校在公众场合将此事加以宣扬,侵害了学生的隐私权”,那么,法庭公开审理此案并准许记者采访报道,“隐私”又何从谈起?紧接着,湖南外语外贸学院向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上诉。

近年来,人们保护“隐私”的意识增强,因隐私权引起的诉讼增多,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什么是隐私?哪些隐私应该得到保护?哪些行为构成侵犯隐私权?这些在法律上都尚无明确规定,隐私权成为法律界的一大热点、难点问题。

民法学教材《侵权行为法》中解释“隐私权”为“自然人享有的对某个人、与公众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私人生活和私人领域进行支配的具体人格权。”

根据这一定义,湖南省骄阳律师事务所高级律师康笃华推断,与公众利益相冲突的“个人隐私”是无权得到法律保护的,因为公众利益是我们每个人赖以生存的基石,而男女大学生同宿案件恰与公众利益紧密相关。

全国“十佳”律师秦希燕则认为,本案的关键是男女大学生有无违纪行为发生。如果确有男生留宿女生寝室行为,则不受法律保护。学校在宣布时,没有披露具体的细节,只是说明一个事实,而且这个事实是在众目睽睽下发生。校方没有进行人身攻击,也没有在社会上公布,因此不是故意丑化其人格、损害其名誉。

原告律师吕耀湘说,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对未成年人的隐私,不得随意公布。学校应该有义务为未成年人保守隐私。即使确有男女生同睡一床的行为,也不能公开宣讲。

华东政法学院张弛副教授认为,隐私是人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质上与公共利益无关,但两者难免会有冲突。本案又涉及隐私中最隐秘的部分——阴私,学校进行处理是完全正确的,但不应该传播出去。他强调,对犯错误的学生进行处罚,目的是教育他、帮助他,而不应以牺牲其人格尊严为代价。当处分可能涉及到个人名誉、隐私时,校方要慎重考虑。(记者明星)

第二篇:校园安装摄像头引发争议 是否侵犯学生隐私权

校园安装摄像头引发争议 是否侵犯学生隐

私权 本期主持:纪秀君(本报记者)访谈嘉宾:佟丽华(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高万祥(苏州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王晓霞(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人员学生家长)本期话题:摄像头与学生隐私

日前,海南省农垦海口中等专业学校向媒体反映,该校近期在校园内安装了18个摄像头,有的摄像头对着男、女学生宿舍,有些学生觉得随时有被偷窥的感觉。此事在校园内外引发了争议。

摄像头监控校园是否会侵犯学生隐私权,在什么情况下可能产生侵犯学生隐私权的结果,在使用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本报记者日前邀请中学校长、学生家长、青少年法律专家,从不同角度探讨这一话题。校园里安装摄像头是否侵犯学生隐私权?

主持人:摄像头监控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摄像头安装在校园里,是否会侵犯学生的隐私权?

高万祥:在校园里安装摄像头根本不存在侵犯学生隐私权的问题。按照上级对现代化校园建设的要求,我们学校办公楼、图书馆、实验室等主要建筑物都安装了摄像头,这是为了保证校园安全,不受外界不良因素的干扰。教室和宿舍楼道是公共场所,学生应该遵守学校的行为规范,不应该发生男女拥抱、亲吻等涉及隐私的行为。当然,宿舍楼道的摄像头应安装在楼梯口位置,而不应该对着学生宿舍。

王晓霞:作为家长,我是支持学校安装摄像头这一举措的。学校是公共场所,不应该暴露隐私,这是对自己的尊重,也是对别人的尊重。安装摄像头反而可以约束学生的言谈举止,使之趋于文明,并培养他们坦荡的人格。

佟丽华:安装摄像头是保证孩子安全的有效措施。北京市政府发布的《北京市公共安全图像信息系统管理办法》规定,学校、幼儿园等应当安装公共安全图像信息系统,这为学校安装摄像头的合法性提供了现实的法律依据。但是,安装摄像头有可能侵犯学生隐私权。摄像头采集到的不违法、也不会对其他学生造成伤害的内容,比如日记、悄悄话、亲密动作等,属于隐私的范畴,如果使用不当,完全有可能对学生隐私权造成侵害。

摄像头监控课堂带来什么影响? 主持人:摄像头装进校园后,发挥了防盗保安全的作用,同时也有学校用它来监控教学质量、课堂秩序。2003年,上海两学生状告学校侵犯隐私权的案件,起因就是学校播放了他们在教室后排接吻的录像,摄像头到底应不应该安装在教室里用来监控教学呢?

高万祥:在教室里安装摄像头监控教学,对教学有促进作用,但没有也不要紧。安装摄像头积极的功能是,一打开电脑就可以看到教学状况,教师可以相互观摩学习,也利于领导检查工作。但是,电脑里看到的是虚拟的,观看方式是隐蔽的,跟现场公开坦诚地看不一样,它含有一种对教师和学生的不尊重,使他们产生一种接受上的不愉悦。王晓霞:学生有个体差异,对于一些学习好、纪律强的学生,教室里安装摄像头对他们无所谓妨碍,不会成为压力和负担,反而能促进他们积极表现,成为班里的表率。对于一些学习、纪律表现稍差的学生,在摄像头监控下,会有一定的心理压力,但是,老师可以从监控录像中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加以表扬。这样,孩子就不会再敌视摄像头,而是积极表现,争取赢得老师、同学的认可。佟丽华:我不赞同学校把摄像头用于监视学生在课堂上有没有违纪行为,这让学生太紧张了。一个人长时间处于监控之下,会对心理及情绪造成不良影响。

在公权与私权之间如何寻求平衡? 主持人:现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及城市的学校大多安装了监控设备,但到目前为止,学校在摄像头的安装和使用上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学校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 佟丽华:有几点需要注意:一是学校安装摄像头之前应充分履行告知义务。学校应当告诉学生摄像头的具体位置、开启时间、谁有权查看监控、监控资料的用途等具体事项。二是摄像头安装场所及使用要有适当限制。摄像头应该安装在公共场所,学生宿舍、卫生间、更衣室等场所应该坚决禁止安装摄像头。三是监控资料要合理保管和使用。学校安装摄像头与学生隐私权之间的冲突可以说是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冲突的体现。学校虽然要行使教育管理权,但应当对监控范围和监控资料的使用作出严格限制;学生的隐私权、肖像权等需要保护,但也应当为了公共利益作出必要的让步。

王晓霞:在校园里安装摄像头,就像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但总的来说,利大于弊。当然,为了避免侵犯学生隐私,学校可以采取更人性化的管理,分场合、分时段来安装和使用摄像头,尽量把摄像头安装在教室等公共场合,如果宿舍楼里要安摄像头,一定要分时段使用。

高万祥:出现侵犯学生隐私权的问题,并不是监控设备的错,而是学校处理不当的过错。即使学生发生违纪行为,学校也不应该把学生的监控资料曝光,而应该采取与学生个人谈话教育等恰当方式。学生勇于维护自己的权利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反映,教育工作者要考虑的是如何处理好先进技术设备进入校园所带来的人际交往、个体与集体的矛盾与冲突。

第三篇:“人肉搜索”侵犯隐私权初探 重庆交通大学

“人肉搜索”侵犯隐私权初探

马千里田禀炜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2010级民商法专业研究生

【摘要】网络为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给权利保护带来了严峻挑战,“人肉搜索”最为典型。“人肉搜索”是公民言论自由在网络空间的延伸,也有利于监督权的行使。其基本构成是网友发布、交流和获取信息,这也就极易侵害到他人隐私权,现实中也时常发生这样的案例。因此,如何界定“人肉搜索”侵权行为,保护公民隐私,势在必行。

【关键词】人肉搜索隐私权隐私权保护作为一种“数字时代中国独特现象”,“人肉搜索”产生于网络。其最常见的定义也来自网络:“人肉搜索,是一种以互联网为媒介,部分基于人工方式对搜索引擎所提供信息逐个甄别真伪,部分又基于匿名知情人公开数据的方式搜集信息,以查找人物或者事件真相的群众运动”(维基百科);本质是更多利用人工参与来提纯搜索引擎提供信息(百度百科)。无可否认,“人肉搜索”在我国社会民主化进程中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急速发展的同时,其负面影响也高度彰显:乘机炒作获取不当利益;恶意披露他人信息侵犯隐私权;诋毁侮辱他人侵犯名誉权等。“人肉搜索”是一柄双刃剑,这一点大多数人已达成共识,但如何对其进行合理规制,保护公民合法权益成为争论焦点。本文将着重围绕“人肉搜索”侵犯公民隐私权的相关问题展开探讨。

一、人肉搜索中隐私权的认定

隐私权是法律赋予民事主体实现或保护隐私利益的手段。通说认为,隐私权指的是自然人有的私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等的一种人格权。我国规范层面,在《侵权责任法》出台之前,虽然学理上已经接受隐私权为一种独立具体的人格权,但我国法律体系并没有采纳,而是通过保护人格尊严或名誉权的间接方式来保护个人隐私。2009年12月颁布的《侵权责任法》首次明确了隐私权的独立地位,第二条规定,“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本法所称民事权益,包括„„肖像权、隐私权„„”保护隐私权的前提在于准确认定隐私权,其权利内容的基础在于 隐私的范围。认定“人肉搜索”中的隐私权,实际上是确定可能受到“人肉搜索”侵害的隐私。隐私是指私人生活安宁不受他人非法干扰、私人信息不受他人非法搜集、刺探和公开等。一般认为隐私包括以下十个内容:①自然人得保有姓名、肖像、住址、住宅电话、身体肌肤形态的秘密;②个人活动,尤其是住宅内活动不受监视、监听、窥视、录像等;③住宅不受非法侵入、窥视或骚扰;④性生活情况;⑤储蓄、财产状况;⑥通信、日记和其他私人文件;⑦社会关系,包括亲属关系和朋友关系;⑧档案材料;⑨自然人不向社会公开的纯属个人的情况⑩任何其他纯属于私人内容的个人数据。这十项基本内容都有可能成为“人肉搜索”侵害的对象。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隐私的范围有了进一步的扩展,笔者认为应该包括以下新的内容,这些也极易成为“人肉搜索”侵害的对象:①个人网上信息,包括与个人网络活动相关的一切基本资料、通信信息和其他文件,如上网账号、IP地址、各类账户及密码(如QQ、e-mail)、电子邮件内容、聊天信息等;②网络活动,指的是个人在网络中的行为及行为记录,如浏览记录、网站登录信息、网上交易消费清单等;③网络空间的安宁,如个人网站或主页不受他人非法入侵,个人计算机不得受他人非法入侵或控制,个人不受他人强迫接受骚扰邮件、交友或聊天等。

二、人肉搜索侵犯隐私权的判定

“人肉搜索”中故意或过失侵害他人隐私权的行为,是侵权行为,受害人有权要求加害人承担侵权赔偿责任。需要强调的是,此处论及的“人肉搜索”侵权仅仅指的针对个人非公事件而进行的“人肉搜索”,而因公共利益而针对政府官员、公众人物或违法案件开展的“人肉搜索”不在此规制范围。关于网络侵权问题,我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六条做了简单的规定,“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规定

过于原则,实践操作上存在一定难点。如何具体适用于“人肉搜索”侵权案件,笔者认为难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侵权主体及归责原则。传统的侵害隐私权案件中,加害人比较容易确定。而在网络环境下,由于涉及到最初发布者,网站、论坛等网络服务商,信息传播者等民事主体,各主体又分别实施了不同的行为,损害后果又是诸多行为相结合而造成的,所以如何认定侵权主体上存在较大困难。笔者认为,应该结合“人肉搜索”的传播流程进行分析。一个完整的人肉搜索的传播流程为:典型事件诱发→网友发布“人肉搜索令”(针对具体的人或事)→诸多网友相应,并参与搜集、公布相关信息→网友的后续行为,包括评价、批判、进一步传播等,其中参与者包括“人肉搜索”发起者、信息公布者和传播评论者等。

(1)“人肉搜索”发起者。发起者引发了“人肉搜索”的进行,不同情况下又有不同:如果发起者明知会侵害他人隐私权还发起“人肉搜索”,那么其地位相当于《侵权责任法》第九条规定的“教唆、帮助他人实施侵权行为”,应当与其他侵害人承担连带责任;如果发起者针对违法案件、官员监督等涉及公共利益事件而发起“人肉搜索”,搜索过程中因他人的额外行为导致侵害了原对象以外其他人隐私权的,对这一侵害行为不负责任,而由加害人承担。对于发起者应采取过错推定原则,因为其在发起搜索时,应当预见到自己的发起行为所预期产生的后果,行为人需要通过证明自己没有过错获得免责。

(2)信息公布者。“人肉搜索”信息最初公布者,是泄露他人隐私,侵犯他人隐私权的直接行为人,应承担侵权责任。归责原则方面,笔者认为也应适用过错推定,一方面信息公布者是“人肉搜索”中最直接的侵权主体,主观上一般是故意,有时甚至具有通过披露他人隐私而达到不法目的的恶意,采取过错推定归责原则更能体现对其的限制和否定;另一方面,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发布者身份难以确定,受害人取证极为困难,过错推定原则可以更加有效的防范侵权行为的发生,保护权利人合法权益。

(3)评论者、传播者等后续行为者。“人肉搜索”能够形成强大的舆

论压力正是来自于评论者、传播者等后续行为者,而这些参与者也是最难以确定的群体。他们人数众多,通常不存在恶意,其评论、传播行为是言论自由最直接的体现。正当的评论行为是公民意见的合法陈述,不应受到追究;侮辱诽谤行为则构成侵犯名誉权。对传播者应采用过错责任归责原则,传播者若故意将当事人的隐私信息予以散布,造成侵害当事人隐私权的,应承担侵权责任。

(4)网络服务提供者。网络服务提供者应该分情况而定:一类主要投资建立网络中转站、租用信道和电话线路,以及提供技术服务,包括连线服务、IP分配等,如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从内容上看,其处于相当中立的地位,无法编辑信息也无法对特定信息进行控制,并不具有审查内容的义务,所以无须承担侵权责任。另一类是利用IAP线路,通过设立网站等形式为广大用户提供信息服务,就应该适用《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在提供服务时对网站内容履行合理注意或常规监察义务。在举证责任方面,笔者建议采用举证责任倒置,因为网络服务商处于技术、管理上的优势地位,更容易获得证据。

2.加害行为。从传播流程可以看出,“人肉搜索”可能侵犯隐私权的行为集中发生在“发布人肉搜索令”到“后续行为”阶段,集中表现在以下几种:

(1)搜集行为。判断的搜集行为是否违法,在于搜集的对象和搜集的方式、渠道。首先,搜集的信息属于个人隐私是搜集行为违法性的必要条件之一。如何判断信息是否属于个人隐私范围,应该结合隐私客观“私”和主观“隐”两方面特征分析。其次,通过非正当渠道获取他人隐私构成侵犯他人隐私权。如果权利人在网络上自行披露个人信息,“人肉搜索”行为人通过公开渠道获得了此信息,就不能简单认定为侵权;如果“人肉搜索”行为人通过“木马”等黑客手段侵入他人计算机系统,或其他刺探、间谍、窃听手段窃取了他人信息,必然构成侵权。(2)公布行为。一般情况下,“人肉搜索”中将他人隐私私自在网上

予以公布的行为,属于典型的侵犯隐私权行为。(3)传播行为。“人肉搜索”中的传播指的是行为人在网络上获取相关信息之后,再次在网络上向他人转发的行为。如果传播行为造成了或进一步扩大了侵害,应该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即使单个的搜集行为正当、合法,但将搜集到的数个零散信息进行拼凑、整理,并再行公布、传播的,同样构成违法行为。另外,在判断上述几种行为的违法性时,还应结合受害人的主观意愿。比如本身的搜集行为合法,比如在一些网站注册过程中保存的个人信息(姓名、账号、电子邮箱地址等),网站管理者未经允许而将此类信息在网上披露的,也构成侵权。如果受害人自行在网上公开个人信息,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其本身希望或不排斥他人获取此类信息,那么针对此类信息的传播行为则排除了违法性。而“人肉搜索”中的后续行为,如评论、批判,如果转化为现实中对当事人的骚扰、侮辱、攻击行为,则可以直接追究其侵犯名誉权、隐私权的民事责任,还可能导致担刑事责任。

三、人肉搜索侵权责任的承担

侵权责任承担方式是法律针对侵权行为规定的具体救济方式。《侵权责任法》第十五条规定了八种不同形式: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赔偿损失;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人肉搜索”侵犯隐私权情形下,受害人可以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赔偿损失、赔礼道歉和消除影响等。其中,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和人格权请求权存在竞合,受害人可以择一适用。按照《侵权责任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受害人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在赔偿数额方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条规定可以考虑以下因素: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后果等。另外,“人肉搜索”存在于网络之中,其侵权手段、影响范围及程度存在特殊性,所以“消除影响”的方式也需要与侵权行为的传播、影响范围相对应,受害者可以要求侵权行为人在网络上声明致歉、消除影响。但是网络声明存在一个问题,就是信息量大、更新速度极快,并且易删除。如果简单地要求侵权行为人一次或几次声明,很可能造成这个道歉行为影响力不够,不能消除原先不当言论的不良影响,这样行为人承担责任只是形式上的,并不能使受害者得到实质性的救济。所以,笔者考虑侵权行为人的网络声明应该给予特殊限定,比如可以在特定位置,一定数量、一定流量级别以上的网站、论坛,在一定时间内持续发布等。

四、结语

作为现代人格权的重要组成部分,隐私权符合现代社会公众的内心需求,经过了法学家理性化提纯并得到了法官、立法者的认可。对隐私权益的保护是承认人的价值、尊重人性及人格尊严的必然结果。不受规制的“人肉搜索”必然侵害到了隐私权,但实现隐私权的保护并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可以通过禁止“人肉搜索”来实现。在现有体系构架之内,准确解释法律规范,并结合具体案件加以适用,是在承认“人肉搜索”积极意义基础之上,寻求公民“言论自由”、“监督权”和“隐私权”协调共存的必然之路。

参考文献:

[1]张新宝:《互联网上的侵权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72页。[2]张新宝:《互联网上的侵权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68页。[3]王利明:《人格权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6页。

[4]张新宝:《互联网上的侵权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69页。[5]杜伦:《我国公民隐私权保护探析———以“人肉搜索第一案”为例》,兰州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

[6]张新宝:《互联网上的侵权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68页。[7]白汝亮:《人肉搜素与网络隐私权保护研究》,山东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

第四篇:《不可侵犯的隐私权》教学设计(修改)

《不可侵犯的隐私权》教学设计

一.课标要求

知道法律保护公民个人隐私,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能够自觉的尊重他人的隐私。二.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树立维护自己隐私权的意识,培养尊重他人隐私的责任感和信誉感。

(二)能力目标

培养自我保护能力,增强寻求法律保护的能力。

(三)知识目标

知道我国法律保护公民个人隐私;知道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三.教学重难点

保护未成年人的隐私是本课的重点(公民维权意识的增强,但尚未有专门的法律来规定和保护隐私权,未成年学生因认知、社会经验、角色等,其隐私权易受到侵害)四.教学过程

(一)视频激趣,导入新知(2分钟)

观看视频《女儿写英文日记防偷看 母亲请家教翻译遭拒绝》

思考:为什么母亲的请求遭到大学生的拒绝?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二)案例探究,生成新知(12分钟)环节一:自主学习,完成以下问题 1.什么是隐私权?

2.法律对我国公民隐私权做了什么规定?(因势利导学生思考公民隐私的范围)环节二:新闻追踪,讨论以下问题

女儿从新闻报道上得知,母亲不仅自己偷看日记,看不懂还打算让别人来翻译,生气的她找母亲理论:“你这种行为侵犯了我的隐私权,是违法的„„”,母亲却说:“小孩子家,有什么隐私权?”无奈之下,女儿离家出走以示抗议。

思考1:你如何看待“小孩子家有什么隐私权?”的说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0条: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思考2:“女儿离家出走以示抗议”的做法又是否可行呢?面对自己的隐私被侵犯,该怎么办?(重点讨论:女儿离家出走可能带来什么后果?面对隐私权被侵害,我们的通常做法是?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思考3:大学生拒绝母亲翻译的请求,体现了大学生们对他人隐私权的什么态度?

(三)走进生活,运用新知(3分钟)1.下列现象属于侵犯公民隐私权行为的是()

①公民乘飞机前,治安警察检查公民的身份证和所带包裹②学生余某为集邮需要而偷拆了孙某的信③李某偷看同桌王某的微信、QQ聊天记录④办公室秘书拆阅主任的家信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有相关规定,公安机关人员为维护社会治安,依法执行职务时,可以检查公民的相关身份信息。

2.遇到下图漫画所示情况,我们应该()

①提高警惕,避免受骗

②增强安全意识,注意自我保护

③树立隐私意识,避免泄露个人信息

④丰富业余生活,积极参与 解析:(本句话虽然无误,但与题干无关)

(四)归纳总结,收获新知(3分钟)通过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保护自己的隐私是我们的权利,尊重他人的隐私是我们的义务,只有将权利与义务有机统一于我们的日常行为中,我们的家庭、校园、社会才得以和谐,而和谐的环境才有利于我们健康成长,快乐学习!

第五篇:美国侵犯儿童网络隐私权经典案例4

For Release: 08/15/2011

Mobile Apps Developer Settles FTC Charges It Violated Children's Privacy Rule Company Collected Kids' Information Without Their Parents' Consent

A developer of mobile applications, including children’s games for the iPhone and iPod touch, will pay $50,000 to settle Federal Trade Commission charges that it violated the Children’s Online Privacy Protection Act(COPPA)and the FTC’s COPPA Rule by illegally collecting and disclosing personal information from tens of thousands of children under age 13 without their parents’ prior consent.This is the Commission’s first case involving mobile applications, known as apps.“The FTC’s COPPA Rule requires parental notice and consent before collecting children’s personal information online, whether through a website or a mobile app,” said Chairman Jon Leibowitz.“Companies must give parents the opportunity to make smart choices when it comes to their children’s sharing of information on smart phones.”

The FTC’s complaint charged that W3 Innovations, LLC, doing business as Broken Thumbs Apps, and company president and owner Justin Maples, develop and distribute mobile apps for the iPhone and iPod touch that allow users to play games and share information online.According to the FTC, several of the apps, including the Emily’s Girl World, Emily’s Dress Up, Emily’s Dress Up & Shop, and Emily’s Runway High Fashion, were directed to children and were listed in the Games-Kids section of Apple, Inc.’s App Store.There have been more than 50,000 downloads of these apps, which allowed children to play classic games such as Cootie Catcher and Truth or Dare, and to create virtual models and design outfits.The Emily apps encouraged children to email “Emily” their comments and submit blogs to “Emily’s Blog” via email, such as “shout-outs” to friends and requests for advice.The FTC alleges that the defendants collected and maintained thousands of email addresses from users of the Emily apps.In addition to collecting and maintaining children’s email addresses, the FTC alleges that the defendants also allowed children to publicly post information, including personal information, on message boards.These interactive apps send and receive information via the Internet, and are online services covered by the COPPA Rule, according to the FTC complaint.The FTC’s COPPA Rule requires that website operators notify parents and obtain their consent before they collect, use, or disclose children’s personal information.The Rule also requires that website operators post a privacy policy that is clear, understandable, and complete.According to the complaint, the defendants did not provide notice of their information-collection practices and did not obtain verifiable parental consent before collecting and/or disclosing personal information from children.The FTC charged that those practices violated the COPPA Rule.In addition to imposing the $50,000 penalty, the settlement will bar the defendants from future violations of the COPPA Rule and require them to delete all personal information collected in violation of the Rule.The FTC has a new publication Living Life Online to help tweens and teens navigate the Net safely.The Commission vote to authorize the staff to refer the complaint to the Department of Justice, and to approve the proposed consent decree, was 5-0.The DOJ filed the complaint and proposed consent decree on behalf of the Commission in U.S.District Court for the Northern District of California, in San Jose on August 12, 2011.The proposed consent decree is subject to court approval.NOTE: The Commission authorizes the filing of a complaint when it has “reason to believe” that the law has been or is being violated, and it appears to the Commission that a proceeding is in the public interest.The complaint is not a finding or ruling that the defendants have actually violated the law.This consent decree is for settlement purposes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 admission by the defendants of a law violation.Consent decrees have the force of law when signed by the District Court judge.The Federal Trade Commission works for consumers to prevent fraudulent, deceptive, and unfair business practices and to provide information to help spot, stop, and avoid them.To file a complaint in English or Spanish, visit the FTC’s online Complaint Assistant or call 1-877-FTC-HELP(1-877-382-4357).The FTC enters complaints into Consumer Sentinel, a secure, online database available to more than 2,000 civil and criminal law enforcement agencies in the U.S.and abroad.The FTC’s website provides free information on a variety of consumer topics.Like the FTC on Facebook and follow us on Twitter.MEDIA CONTACT:

Claudia Bourne Farrell

Office of Public Affairs

202-326-2181STAFF CONTACT:Mamie Kresses or Michael Ostheimer Bureau of Consumer Protection 202-326-2070 or 202-326-2699

下载大学生隐私权是否被侵犯(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学生隐私权是否被侵犯(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