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十二不当得利与侵权行为的区别(精选5篇)

时间:2019-05-14 00:27: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案例十二不当得利与侵权行为的区别》,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案例十二不当得利与侵权行为的区别》。

第一篇:案例十二不当得利与侵权行为的区别

案例十二不当得利与侵权行为的区别

一、案情介绍

原告:陈某,女45岁,住某县A乡甲村

被告:王甲,女,36岁,住址同上

被告:王乙,男,32岁,住某县B乡乙村

1994年12月间,陈某和同村的王甲同去F省。同月17日,在返回途中发生撞车事故,陈某受伤住院,由王甲护理。肇事单位补给陈某伤残补助费及其它费用共计6707元,由王乙(王甲之弟)代为领取后转交给王甲,王甲收款后,只付给陈某500元,余款未付。为此,陈某向人民法院提诉讼,认为余款被王甲私吞,要求判令其如数返还。

王甲答辩称:陈某的补助款确在我处,已给付500元,余款未付,是因为我已为陈某住院支付各种费6075.33元,而陈某现时仍住我家,由我照顾其生活。因此,陈某要求返还余款无理。

二、相关法理知识:

1、债是特定民事主体间特定的财产法律关系。债 是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在当事人间产生的特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债是相对性的法律关系,债权是对人权,债的客体可以是物,也可以是行为。债是依照合同约定和法律规定产生的,产生债的法律事实既可以是合法行为,也可以是违法行为。债权不能直接支配作为债权客体的物。

2、债发生的根据:合同、侵权行为、不当得利、无因管理、其他根据。

3、债的变更与终止:履行、抵销、提存、双方当事人的协议、混同、法律规定或行政命令、债务人破产或死亡。

4、不当得利是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

在不当利利情况下,不当得利人取得不当利益,在主观上往往处于一种不知或者因疏忽大意而轻信是正当利益的状态之中,即不当得利人主观上没有过错或只有过失;受害一方则往往存在过失。

5、无因管理是指没有法定或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而进行管理或服务的行为。

管理人或者服务人可要求受益人偿付的必要费用,包括在管理或者服务活动中直接支出的费用,以及在该活动中受到的实际损失。

6、本案中,王甲在陈某受伤后予以护理照顾,双方并没有法律上或者合同上约定的照顾护理义务,是一种自动为他人利益管理其事务的行为,即无因管理行为。

三、处理结果:

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陈某因车祸致伤所得赔偿款6707元,是其合法财产,应受法律保护,王甲在陈某受伤后能主动进行护理照料应当由陈某对此给予适当补偿。但王甲妄图侵吞陈某的赔偿款,是严竽的侵权行为。根据王甲举证所列各项费用,认定王甲为陈某支出的各种费用及王甲应得的护理工资共计1676元,应当由陈某承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未能通则》第九十二条、第一百一十七条、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一款第(四)项之规定,人民法院判决如下:除王甲已给付的500元外,王甲还应返还陈某4351元。

第二篇:不当得利与无因管理的区别

关于不当得利和无因管理方面的问题,时间关系课堂不及展开,感兴趣的同学请参考以下资料——

一、不当得利

1、不当得利的性质问题

不当得利的性质我国法律无规定,学理上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不当得利属于事件,另一种观点认为不当得利属于事实行为。我们认为,应当具体分析。非给付的不当得利认定为事件比较恰当,如甲家鱼池的鱼跃入乙家的鱼池;给付的不当得利认定为事实行为,如银行因错误多付给取款人1万元。

不属于不当得利的情况

① 履行道德义务而为给付。如养子女对生父母不具有赡养义务,但是养子女支付了赡养费后悔的,不能以不当得利为由要求返还。

② 履行未到期债务而交付财产。如甲因提前履行债务而丧失的期限利益。

③ 因不法原因而交付财产。如甲因赌博向乙支付的赌债。

④ 明知无给付义务而交付财产。如甲因售货员的错误而少付了货款500元。

例:王先生驾车前往某酒店就餐,将轿车停在酒店停车场内。饭后驾车离去时,停车场工作人员称:“已经给你洗了车,请付洗车费5元。”王先生表示“我并未让你们帮我洗车”,双方发生争执。本案应如何处理?

A.基于不当得利,王先生须返还5元

B.基于无因管理,王先生须支付5元

C.基于合同关系,王先生须支付5元

D.无法律依据,王先生无须支付5元

分析:本案中,王先生获得利益很难说没有法律上的根据。因为王先生驾车前往该酒店就餐时,其与酒店之间形成了一种服务合同关系,而停车场的工作人员正式基于王先生与酒店之间的关系才为王先生洗车的,故不属于不当得利,A错。同时,由于停车场工作人员为王先生洗车是“明知是他人事务,而出于为自己利益管理”,不属于无因管理,B错;此外,停车场工作人员与王先生并未就洗车这项服务协商一致,因此王先生并无合同上的义务需要向酒店支付洗车费用。故本题应选。

例:在下列何种情形中,乙构成不当得利?(D)

A甲欠乙500元,丙在甲不知情的情况下自愿代为偿还

B甲大学新建校区,当地居民乙的房屋大幅升值

C甲以拾得的100元还了欠乙的债务

D甲雇人耕田,雇工误耕了乙的数亩待耕之田

2、返还不当得利的范围,因收益人的善意或恶意而不同。

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的标的为受有利益的一方所取得的不当利益。受益人返还的不当利益,可以是原物、原物所生的孳息、原物的价金、使用原物所取得的利益,也可以是其他利益。返还不当利益请求权的标的的范围,也就是受益人返还义务的范围。具体有三种情况:

第一,受益人在获利时善意,返还的利益仅以现存利益为限。利益已不存在时,受益人不负返还义务。受益人受有的利益大于受损人的损失时,受益人返还的利益范围以受损人受到的损失为准;

例:甲服装厂和乙百货公司签订服装买卖合同。合同约定由甲服装厂出售5万件服装给乙百货公司,由乙百货公司于11月5日之前到甲服装厂提货。11月4日乙百货公司派员工前往甲服装厂提货,该服装是500件一包。在装货时,由于装卸工人的失误共装105包,双方人员当时均未察觉。货车回商场途中因雾气太重致与一辆运油车相撞起火,车上货物全部被烧毁。双方就5包货物的现存利益为损失承担发生纠纷,如何处理?

分析:甲乙公司之间构成不当得利。但乙公司善意,故其返还范围以现存利益为限,但5包货物已被烧毁,无现存利益。故甲公司就5包货物的损失自行承担。

第二,受益人获利时恶意的,应当返还其所取得的全部利益,即使其利益不存在,也应负责返还。若受益人所得到的利益少于受损人的损失时,受益人除返还其所取得的全部实际利益外,还须就其损失与得利的差额另行赔偿。利用不当得利所获得的收益,扣除劳务费后,予以收缴。

例:2008年1月5日上午,原告李某在一家银行办理汇款业务时,因疏忽将3万元现金误存到被告吴某在中国工商银行的牡丹灵通卡帐户上。当日原告李某即与被告吴某联系,要求其退还误存的现金3万元,遭被告拒绝,遂引起诉讼。

分析:本案中,被告明知其取得3万元没有合法根据而取得该利益,是为恶意。恶意的不当利益返还的范围应是受损人的全部损失,即除了返还3万元外还应返还3万元的存款利息。

例:某甲向银行取款时,银行工作人员因点钞失误多付给1万元。甲以这1万元作本钱经商,获利5000元,其中2000元为其劳务管理费用成本。1个月以后银行发现了多付款的事实,要求甲退回,甲不同意。下列有关该案的哪一表述是正确的?(C)

A,甲无需返还,因系银行自身失误所致

B,甲应返还银行多付的1万元

C,甲应返还银行多付的1万元,同时还应返还1个月的利息

D、甲应返还银行多付的1万元,同时还应返还同时还应返还1个月的利息及3000元利润

分析:《民法通则》第92条规定,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对民法通则的解释,退还的不当利益,应当包括原物和原物所生的孳息。利用不当得利取得的其他利益,扣除劳务管理费用后,应当予以收缴。本题中银行工作人员因点钞失误多付给某甲1万元,构成不当得利。甲作为债务人应返还包括原物1万元和原物1万元所生的1个月的利息。因此,正确的选项为C。甲以这1万元作本钱经商,获利5000元,属于利用不当得利所取得的其他利益,扣除劳务管理费用后的3000元应当予以收缴(5000-2000=3000),收缴主体是国家而非银行。

第三,受益人在获利时不知而后才知的,即受益人受益时为善意而其后为恶意的,以知道的时间为界,以前以及此后分别按照上述两种情况决定其返还利益的范围。

3、不当得利之债与侵权之债的竞合

① 在得利人为恶意的情况下,只要得利人受有利益,不管实际得利与否,均负有不当得利之债。在此种情况下,实际上形成不当得利与侵权行为竞合,受损人可以侵权行为请求损害赔偿。

② 在得利人为善意的情况下,应以得利人实际受有利益为限,但得利人因重大过失而失去利益,应负有不当得利之债。

二、无因管理

一种观点认为:无因管理以本人的受益为限,其理论意义在于防止他人对本人事务的干涉。另一种观点认为:无因管理不以本人的受益为限,其理论意义在于张扬助人为乐的伦理价值。我国司法实践中采用的是第二种观点。所以,在无因管理之债中,即使管理行为没有使财产保存下来,但并不影响无因管理本身的成立。

1、不构成无因管理的情况:

① 违法的或者违背社会公德的行为,② 不足以发生民事法律后果的,③ 纯粹道义上的、宗教上的、一般生活事务的行为、④ 单纯的不作为、⑤ 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由本人实施的或经本人授权才能实施的行为。

2、必要费用

包括在管理或者服务活动中直接支出的费用,以及在该活动中受到的实际损失。

例:甲看见乙独自一人在田里插秧,于是喊到:我下来帮忙啦。帮乙插秧一小时,被蛇咬伤,为此发生医药费200元。

以受益为限要赔偿10元,如果不是要赔偿200元。我国司法实践强调助人为乐这种伦理价值应当得到张扬,因此无因管理不以本人的受益为限。

3、管理人赔偿责任

管理人基于故意、重大过失而致被管理人损害的,应负赔偿责任,一般过失应免除或减轻管理人责任。

三、无因管理和不当得利的区分

例:甲饲养一只山羊,误入乙饲养的羊群,乙误以为是自己的山羊而饲养。在该山羊生病时,请人医治花去费用20元。后经确认是甲之山羊,甲要求返还,乙要求支付20元的费用。对该20元的费用,在性质上应定为(A)

A. 不当得利之债

B. 合同之债

C. 无因管理之债

D. 不当得利之债或无因管理之债

分析:在本题中,乙为山羊看病在主观上不是为了他人的利益,因此它不符合无因管理的构成要件,但符合不当得利的构成条件。

补充练习:

1、送奶人误将王某订的牛奶放人其邻居张某家的奶箱中,张不明所以,取而弃之。张某行为的性质应如何应定?(D)

A.构成不当得利

B.构成侵权行 为

C.构成无权代理 D.并无不当

2、甲不慎落水,乙奋勇抢救,抢救过程中致甲面部受伤,同时乙丢失手机一部。下列表述中哪一说法是正确的?(D)

A.乙应赔偿甲面部受伤的损失,甲不应赔偿乙失落手机的损失

B.乙应赔偿甲面部受伤的损失,甲应赔偿乙失落手机的损失

C.乙不应赔偿甲面部受伤的损失,甲不应赔偿乙失落手机的损失

D.乙不应赔偿甲面部受伤的损失,甲应赔偿乙失落手机的损失

分析:乙奋勇抢救落水的甲,属于无因管理,其在抢救过程中丢失手机一部,应由甲赔偿。乙抢救过程中致甲面部受伤,但乙不存在重大过失,可以免责,因此,乙不应赔偿甲面部受伤的损失,3、下列选项中,哪些构成无因管理之债?(ABD)

A、甲发现乙一个忙脱粒,主动帮助。因谷子飞进甲眼睛受伤,花去医药费1000元,甲请求乙支付医药费

B、甲见乙拉车上坡非常吃力,主动在车后帮甲推车。乙因受力肩上的皮带松动,致车后滑撞伤甲,花去医药费500元,甲请求乙支付医药费

C、某天傍晚,大雾迷漫,某村青年甲、乙在张大妈家的柴禾旁谈恋爱,张大妈出来抱柴禾,青年甲、乙急忙跑走,张在妈以为遇上了鬼,惊吓成病,花去医院费1000元。张大妈请求甲、乙支付1000元

D、甲将乙丢失的羊牵回家中,乙向甲索要,甲要求乙支付草料费200元

4、甲捡到了一只母山羊饲养起来,并在良种站花钱为母山羊配种,此后母山羊生了两只小山羊,后失主乙找到甲要羊。本案应如何处理?(C)A.失主无权要回山羊

B.母山羊归还失主,小山羊归甲

C.大小山羊全归还失主,失主付给甲饲养费和配种费

D.大小山羊全归还失主,失主付给甲配种费但不付饲养费

5、甲发现一头牛在自家田里吃麦苗。便将此牛牵回进行喂养。过了10天,乙发现自家走失的牛在甲家牛圈,向甲要牛。甲让乙将牛牵回但提出了一些请求,双方为此发生纠纷。现问甲的如下诉讼请求哪些能够成立?(AC)A.甲请求乙支付麦苗损失费 B.甲请求乙支付拾牛报酬 C.甲请求乙支付饲料费

D.甲请求乙支付误工损失费

第三篇:“不当得利”纠纷案案例分析

“不当得利”纠纷案庭审分析要点

鉴于司法工作强调的“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本案在客观上是原告方操作人员安装计量装置错误造成的。由于计量装置接线错误而原告方漏算电费假设成立的话,原告漏算电费使得被告漏算了成本降低了产品销售价格,因而被告未获得漏算电费价值利益,被告不构成“不当得利”,这就是本案的“关联性”。至于“合法性”,原告违反合同约定的供电计量装置是500倍结算方法,若按1000倍结算要被告追补电费,这就不具备“合法性”。

原告方在庭审过程中提供的漏算电费记录及其一切材料只能证明被告方砂场生产过程中增加消耗了这么多电费;由于事件的关联性,因电费漏算使被告未计入生产成本,该成本未摊入被告方产品销售价格中,使得漏算电费价值流入社会广大需求群体中。原告方在庭审中提交的材料不能证明被告方得到了漏算电费价值的利益。

更值得说明的是:根据诚实守信的原则,被告所生产的机砂是根据我县河砂资源紧缺,价格昂贵为降低我县工程建设成本而第一家引进机砂生产线的企业,被告在我县生产销售该产品是推广性,前期推广销售存在极大的难度,产品不可能在推广销售阶段获得丰厚的利润,也更说明成本核算对该产品销售中的重要性。可想而知,被告能另外获得不当得利价值在客观条件下是不可能的。

本案被告不当得利构成的话应具备两个必须条件,其一,取得手段不合法的司法鉴定能否推翻有效的供用电合同,合同中明确约定计量装置为500倍,该司法鉴定为1000倍是否有效。

其二,原告务需提供合法有效能说明被告真正得到了漏算电费价值利益的证据。

综上所述,法院至今未作出裁决,也未驳回原告的诉求。

第四篇:误存误取,不当得利类案例

第三章 储蓄存款业务纠纷案例

第二类 不当得利类

目录

1.储户取钱 银行失误多给 法院判决储户返还 2.银行起诉储户少给钱 证据不足败诉 3.银行多记账 法院判决储户返还

4.未经储户同意扣划不当得利 银行遭起诉侵权 5.存款误存他人账户 法院判决银行协助返还

1.储户取钱 银行失误多给 法院判决储户返还 【简要案情】

储户秦女士在某支行取了22400元,银行的柜员却给了她24000元。事后,银行向秦女士讨要多给的1600元钱,秦女士认为她在这件事上没有过错,是银行的失误造成的,银行可以规定储户取钱后“离柜概不负责”,她也可以“离柜概不负责”,因此拒绝返还。银行一纸诉状以“不当得利”为由,将秦女士告上了法庭。【法院判决】

法院在审理中调取了银行的监控录象,认为秦女士对多拿的1600元是明知的,这1600元相当于利用了银行的失误取得的利益,这种利益的取得没有合法的根据,造成银行受到损失,构成民法上规定的不当得利,依法应予返还。遂判决秦女士多拿的1600元属于不当得利,判决3日内返还给银行。

2.银行起诉储户少给钱 证据不足败诉 【简要案情】

莱阳市民朱先生到银行汇款,却被银行告上了法院,告他少给银行1万元钱,要求返还不当得利。银行在起诉状称,2008年10月5日下午14点30分左右,市民朱先生到该银行办理汇款业务,汇款金额为64422元,但实际只交付了54422元。16时许,柜员发现这笔业务错误,朱先生少交付1万元钱。后银行向朱先生索要,被拒绝,银行遂起诉到法院,请求法院判令朱先生返还不当得利1万元。

银行方面还提供了证据,监控录像的视频资料显示,朱先生付给柜员的是5捆人民币。而朱先生则提交了当时的单据,即银行给出具的一份汇款单,一份客户寄来的回执,以证明他在5日汇出了64422元的款,客户收到64422元款项,还有银行分2次将54422元和1万元汇出的手续费每次20元的凭证。【法院判决】

法院经审理认为,在监控录像中,朱先生交给柜员5捆人民币,并不一定是人民币50000元,因为现行法律法规等并未规定每一捆人民币金额应当为1万元。另外,银行方面也没有提供分两次汇款的录像。而朱先生有充分证据证实,银行柜员收到了他的64422元款,而银行方面的举证却存有重大不足。因此,法院对银行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

3.银行多记账 法院判决储户返还 【简要案情】

2006年6月21日,储户张先生来到某银行永川市支行办理存款事宜。张先生先用他人的存折取款1.7万余元,然后新开设一个账户,并将取出的1.7万余元和随身携带的800元现金一同存进新账户。就这样,新账户中应有1.78余万元,但账户余额却显示是2.5万余元。因发生差款,永川支行将该储户起诉至

法院,要求返还多记账款项。【法院判决】

庭审中,永川支行称,张先生在填写存款凭条时,误将800元当作8000元,并和先取出的1.7万元相加,得出了2.5万余元的存款额,而营业员也按照张先生填写的金额打了2.5万余元到他的账户上。当天下午轧账时,他们发现差了7200元。他们多次找张协商解决,张却拒绝还款。他们认为,张账户中多出的7200元属于不当得利。而张先生称,他当天存进的现金确为8000元,不存在退钱一说。

法院为查明事实真相,主持双方观看了当时的监控录像。录像显示,张在清点随身携带的现金时,现金厚度较薄,只数了6下,递给营业员时说了声“800元”。但张却称,录像里“800元”的声音听不清楚。

法院审理后认为,从录像上表现的现金厚度、数钱次数等相关内容已经证明,张当时存的钱实际为800元。为此,判决他账户中多出的7200元属于不当得利,应当返还。作为银行,工作人员应当尽职尽责。因营业员存在过失,所在银行应承担部分诉讼费用。最后法院判决由永川支行承担一半的诉讼费用。

4.未经储户同意扣划不当得利 银行遭起诉侵权 【简要案情】

2012年9月10日上午9时许,何女士持存折到某银行营业厅取款。她向银行窗口柜员提出要取3万元现金,不一会儿,何女士像往常一样接过存折和现金后,便放入提包内回家了。下午,她从3万现金中抽出了4张百元钞,用于支付日常家用,之后将 剩余的2.96万元存入了其家附近的该行另一支行。

当晚6时许,何女士接到该行经办柜员电话,说她上午取款时,多拿走了一万元。这名柜员还和其家人一起来到了何女士家 提此事,何女士明确告诉她没多拿。

11月14日,何女士发现自己的银行账户上突然少了一万元。银行证实确实从何女士的账号上划走了一万元。相关负责人表示,何女士取钱离开银行后,工作人员结算时发现少了一万元,通过监控录像,发现是由于柜员的疏忽,多给了何女士一万元,于是希望她能还这笔钱。银行曾多次通知对方予以配合,对方却不予配合,银行就按照银行的规章制度,将其账户上的存款做了 等额冻结,并最终扣收了那笔钱。何女士决定讨个说法,随后向宁德市蕉城区人民法院起诉,要求银行归还擅自划走的一万元,目前法院已经立案,尚未作出判决。【律师观点】

某律师事务所律师杨先生认为,银行与储户之间是一种储蓄合同关系,如果银行没有经过储户许可,擅自从储户账户中扣划 款项,既违反了合同约定,又侵犯了储户的财产权。目前银行认为何女士多拿一万元钱,既没有得到储户的确认,又没有经过法

律途径认定。银行要讨回这一万元的款项,就必须通过法定的诉讼程序,而不能强行扣款。如果是强行划拨走,涉嫌侵犯客户合法权益。

5.存款误存他人账户 法院判决银行协助返还 【简要案情】

2006年6月27日,李先生去某银行海淀支行香山路储蓄所给儿子存1万元学费。因不知卡被调换,误将1万元存到用户名为金先生的卡上。当时钱存到卡上后,李先生发现用户名不对,立即和银行进行交涉,银行坚持自己无法将钱退还给我,多次和银行交涉无果,李先生无奈只能依法向法院起诉,请求法院判令农行海淀支行及金先生返还1万元存款。

银行海淀支行辩称,李先生的钱并没有入到银行帐户,而是在金先生的帐户上,故与我单位无关。我单位可以协助夏先生办理此事。【法院判决】

海淀法院经审理认为,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本案中,金先生没有合法依据获得李先生1万元存款,给李先生造成财产损失,故对于该1万元存款应予以返还。对于李先生提出要求银行海淀支行共同承担赔偿义务的诉讼请求,法院认为银行海淀支行在业务操作过程中存在过错,故不承担赔偿责任。海淀法院一

审判决金先生将借记卡内的1万元存款返还李先生,银行海淀支行予以协助办理,驳回李先生的其他诉讼请求。【法律风险提示】

一、按照《民法》的相关规定,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构成不当得利应当符合四个条件:

一是己方得到了利益,这个利益既包括积极的利益,又包括消极的利益。积极的利益,是通过不当得利行为,使自己的财产增加了;消极的利益,是通过不当得利的行为,自己原本应当减少的财产没有减少。二是必须是使他方受损。三是必须是因一方受益导致另一方利益受损,二者之间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四是己方得到的利益没有合法的依据。凡是满足这四个条件都可以构成不当得利。

二、储户存款时银行多记账或者取款时银行多付款,储户因此而取得的利益都属于不当得利,依照法律的规定应当返还,法院通常会依法判决返还,但法院同时认为储户不当得利的取得系因银行操作失误导致,因此银行存在一定过错,故往往判决银行承担全部或部分诉讼费用。

三、银行工作人员办理业务时一定认真审核,提高警惕,杜绝和防范不当得利纠纷及给银行带来的声誉风险。

四、发现储户取得不当得利情形时,应注意采取以下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法律风险:

(一)积极主动联系储户,向储户真诚致歉,说明情况,陈述不返还的法律后果,征得储户理解,争取储户主动返还不当得利;

(二)保存好案发当时的录像资料,为诉讼过程中的举证做准备,杜绝和避免因举证不力导致承担不利的后果。

(三)若储户拒不返还则立即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若未经储户认可或同意擅自扣划储户账户资金,将面临被诉侵权的法律风险。

【相关法律规定】

《民法通则》第92条规定: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31条规定:返还的不当得利,应当包括原物和原物所生的孳息。利用不当得利所取得的其他利益,扣除劳务管理费用后,应当予以收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

第五篇:英美侵权行为典型案例分析

英美侵权行为典型案例分析:

1、自愿承担风险问题:

1)一个装卸工人上方有一个起重机,他知道可能有危险。他曾经对此提出过抗议,但起重机在移走之前他继续在危险状态下工作,最后他受了伤并起诉了他的雇主。

判决的结果是,他知道危险,一方面,继续在危险下工作,并不是他成为一个自愿者,因为他并不是真正的统一;另外一个方面,如果一个雇员遵从他的雇主的指示而行为并因此受伤,那么他几乎不被认为是一个自愿者,除非他面临的危险对他的工作而言是必需的或是经常性的事故。

2)一个女孩搭乘被告的便车,她知道他喝了酒,也知道他已经喝醉了。在正常情况下,她应该乘坐公共汽车。判决结果是,上述事实不能使原告成为一个自愿者,她以被告过失侵权行为而胜诉。

自愿承担风险应注意的问题:

(1)被告的行为依赖于侵权行为发生前原告的同意(得到事先同意的许可),则被告可免除责任;

(2)尺度是:是否存在对一种临近危险的“真实同意”,“知道”危险的存在不代表“自愿”承担这一风险

2、不法侵害

包括对土地的不法侵害、对动产的不法侵害、对人身的不法侵害

特点:1)一种不法侵害包括对设计原告土地、货物或个人的“直接”的不法侵害;2)不法侵害的成立不需要实际的损害,如没有合法授权的人,在他人土地上行走,即使没有损害发生,也是一种不法侵害,原告无须证明存在特殊的损害。

对人身的不法侵害:威胁、殴打、错误监禁

只有一种行为造成了“即可暴力的合理恐惧”,这种行为才可能是一种威胁。不如,原告不能看见威胁的行为,只是后来听说了这种威胁,那么就不存在威胁。相似的,如果被告离原告非常遥远,以致于他不能形成一个“即刻”的殴打,那么就不存在威胁。

错误监禁是指“任何”形式的“对人身自由不适当的剥夺”,这种剥夺不必定通过力量或监禁的形式,存在非法组织的行为就足够了。

注意的地方:1)“剥夺”必须是完全的,如果原告有“合理的”方式离开,那么就不存在错误监禁;2)仅仅没有为个人提供方便的房屋出口,不构成错误监禁

3、过失

“过失是一个理智的人没有去做他应该做的某事,或者一个文雅和理智的人做了他不应该做的某事。”

提起过失侵权行为的原告必须证明:

1)被告对原告负有一种“关注的法律责任”;

2)被告“违反”了他关注的法律责任;

3)原告因“违反的结果”遭受损失,而且该损失必定不是“太遥远”。关注的原则:

“邻居原则”——一个人要对其“邻居”承担关注责任;“你必须采用合理的关注去避免作为或不作为,去合理地预测可能伤害你邻居的行为”。

1)合理的预见:如果被告能“合理预见”到他的作为或不作为会对他的邻居造成损失或损害,那么他将负关注之责;

2)合理的关注:如果被告合理地预见了他邻居的损失或损害,而不采取合理的关注去避免它,那么他将违反关注的责任。

对儿童要负较高标准的关注责任;紧急情况是危险合法化

制造商对其产品的最后消费者或使用者承担关注责任;原、被告之间缺少合同相互关系,不阻碍侵权行为诉讼。

与有过失(促成过失)

原告也有错误——起初如果原告受损害部分原因来自自己的过失时是不能获得赔偿的,后来改革后规定:“当一个人遭受损害,···不应该因为遭受损害者的过错而无效,该损害应该按照法院对权利主张者在损害责任中的份额,公平和公正地按照成都减少。”

如果原告不对被告负有责任,比如因为原告有权确信没有危险,那么原告不能构成与有过失。所以,除非经验告诉他行人经常违反交通规则,一位司机可确信其他人遵守交通规则。进一步地,如果被告误导他没有危险,那么原告将不构成与有过失。

如果因为“被告”的过失,原告被置于“两难境地”,“在恼怒的时候”,他选择了不适当的方法,如从开动的汽车上跳下或留在车上,那么原告将不属于与有过失的情况。

不当出生:1)过失造成的天生残疾儿童;2)由于被告过失而造就的却又不应该出生的儿童。这种诉讼由儿童父母以“不当出生”诉讼形式提起。案例:

A拥有和开办一家酒吧,顾客B在酒吧里被另外一位顾客枪杀而死亡。在此以前,酒吧里发生过多次的枪击和打斗,但是A从未雇用过任何安全人员。在B被枪杀的那个时候,A将酒吧来给了一位不能维持秩序的女雇员负责。B的妻子提起被告过失的侵权行为诉讼。A边界说,他不应该承担责任,因为他并不知道强撒B的凶手的危险倾向。一审判决判定有利于B夫人,A上诉,上诉同意一审判决。

分析:公共娱乐场所的业主,要对他的被邀请者承担合理的关注责任,即使其房屋处于合理安全的条件之下,他也要采取与在那里发生发生活动程度相一致的关注责任。

4、名誉损害问题:

名誉损害的尺度是客观的,即一个普通正常思维的社会成员是否认为“在那种情况下”是名誉损害?

分为诽谤和诋毁:

诽谤:这种名誉损害具有“永久”的形式;它本身就是可诉讼的,无须损害的证明;它可以是一种“犯罪”,如煽动性或猥亵性的诽谤

诋毁:这种名誉损害具有“非永久性”形式;只有在具有特别损害证据的情况下,这种案件才是可诉讼的,即原告可以证实和估价的实际金钱损失;它可能构成犯罪。

名誉损害要与下述情况区分开来:仅为粗俗的辱骂(损害的是一个人的“尊严”而不是“名誉”);有害的谎言(如有害于他的商业,但没有损害他个人名誉的陈述,不是名誉损害)

原告必须提供的证据:1)被告的陈述是一种“名誉损害”;2)该陈述“指向”原告;3)该陈述是应该被惩罚的无辜的传播:

缺乏知识:如果被告不知道或者非过失而未能发现眼前的事件就是一种名誉损害,那么,传播不会导致可以诉讼的“公开”。

如被告是一个报刊商,他广泛地传播载有名誉损害的事件的报道。判决的结果是,不构成公开,因为他既不存在知道的情况,也不是一种过失。

被告的辩解:

1)否认事件是对名誉的损害;2)否认公开;3)其他(如证实、公正评论、特权、同意的等)

5、家庭关系侵权行为:

1)孩子服务的损失:当一个小孩被事实侵权行为是,父母中的任何一位都可以对侵权行为者提起诉讼,要求因为侵权行为而发生的该小孩所提供服务的损失;如果被告被证实对儿童有侵权行为,那么父母可以获得赔偿。

2)妻子服务和配偶权利的损失

一位丈夫可以因为其妻子所遭受的侵权行为提起诉讼,诉讼的范围是“妻子服务的损失”和因为侵权行为而减损的“配偶权利”。包括:妻子家务损失;不便和费用;陪伴损失

6、为他人侵权行为承担的责任(转承责任):雇主和雇员

1)被代理和代理人

被代理人对代理人实施的、得到被代理人“授权”或“批准”的侵权行为,承担“共同的”责任及其“分别的”责任。

2)雇主和雇员:

雇主对其雇员在其“受雇佣期间”实施的侵权行为,承担“共同”的责任和“分别”的责任(雇主和雇员的关系必须是一种资源关系)

案例:

被告是以为律师,在没有告诉被告的情况下,被告所雇用的主管职员欺骗原告,让原告将一定财产转让给他个人。判决的结果是,被告要承担转承责任,因为,尽管他的职责是在谋取自己的利益,但是他们做出的如此行为是处于被告的雇佣期间之内,雇员做了“那种”他受雇去做的“行为”

但是对于雇员的独立行为,雇主不承担转承责任。雇主不承担其雇员雇用范围“之外”的侵权行为责任,这是雇员自己任意作乐的行为。如果雇员在工作时间里使用雇主的设备“自己作乐”,那么情况也是如此。

案例:被告汽车公司的“售票员”私自驾驶汽车,对此,驾驶员不知,售票员也没有得到他的同意,结果伤害了原告。原告状告汽车公司。判决的结果是,不存在转承责任,因为售票员的行为超出了他所雇用的范围。

在一定的情况下,存在一种隐含的授权。雇主对雇员因该“授权”而做出的行为承担转承责任。这种授权不必定是直接的,但是可以“从当时的情况中推演出来”。比如,雇员在危险时刻为了保护雇主的财产而做出的某些行为。

案例:被告的车夫相信一个男孩偷了被告存放在大车里的东西,他因此撞倒并且辗过该男孩,男孩严重受伤。判决的结果是,被告承担转承责任,因为在这里,雇员具有隐含的授权去保护被告的财产。

7、特殊个体的情况

(1)未成年人

一般的讲,“未成年”不能成为侵权行为的辩解,这意味着,未成年人要对其侵权行为承担责任。但要注意,未成年的被告可能被认为太小而无法表达“恶意”;在“合理注意”方面,对未成年人所要求的关注程度应该与他的年龄和理解力相称。

案例:一个未成年人租赁一匹马去“骑乘”,因为“过度乘骑”马受到伤害。马的主人对于该未成年人提起侵权行为诉讼。判决的结果是,侵权行为责任不成立,因为从根本上讲,这是一种违反合同的行为,而未成年人不承担合同的责任。

对比:一个未成年人租赁一匹母马“乘骑”,该未成年人违反合同的条款,即“使马跳跃”,结果马意外死亡。马的主人对于该未成年人提起侵权行为诉讼。判决的结果是,侵权行为责任成立,因为该未成年人既违反了合同的条款,同时也超出了合同的范围。

父母不为孩子的侵权行为承担责任,但要注意:1)父母可能因为为孩子的侵权行为“提供机会”而承担“过失”的责任;2)未成年人可以是父母的“雇员”,因此父母作为“雇主”承担转承责任。

(2)精神病人

在侵权行为法中,“丧失理智”现象本身不是一种有效的辩解,但是,在下述情况下可以应用为辩解:

1)“被告恶意或目的”。在这种案件中,比如欺骗和恶意起诉,要求被告具有邪恶的目的,然而,他的心理疾病可以被认定他缺乏这种恶意和目的2)“丧失理智到达如此极端的程度,以致使被告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可以作为一种辩解。(前提是:他不知道自己行为的性质和特征)

下载案例十二不当得利与侵权行为的区别(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案例十二不当得利与侵权行为的区别(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学案例与教学叙事的区别

    教学案例与教学叙事的区别 一、 教学案例的特点 教学叙事、案例、实录、论文、设计的概念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从广义上说,案例包括叙事,从狭义上说又各有不同。现以“三个不同......

    教学案例与教学叙事的区别

    作为教研人员,我们征集教学叙事,往往收到不少的是教学设计或教学案例或教学论文;当征集教学设计时,往往又收到不少的教学案例、叙事……那么,这几者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呢?xmlnames......

    教育案例与教学案例的区别

    一、 什么是教育案例1. 教育案例的定义 关于教育案例的含义,许多专家学者有过不同的表述。虽然说法不同,却也有一定的共识,如果概括为一个定义,即:教育案例是一个教育情境的故事,在......

    教学案例与教育叙事的区别

    教学案例与教育叙事的区别 案例:是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的真实发生的典型事件。包括三个要点:1、是故事,有完整的过程;2、是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的事件,包含问题或者也包括解决......

    教学案例与教育叙事的区别

    教学案例与教育叙事的区别 案例:是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的真实发生的典型事件。包括三个要点:1、是故事,有完整的过程;2、是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的事件,包含问题或者也包括解决......

    十二篇案例剖析材料

    目录 1. 贪欲无厌 自毁前程…………………………………………(3) ——冯树文贪污、受贿案剖析 大庆油田公司纪委、监察部 2. 贪腐失自律 试法葬前程………………………………......

    企业文化案例选编之十二

    企业文化案例选编之十二——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之学习型组织文化[日期:2009-07-07]来源:市联社办公室作者:市联社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阅读次数:444案例74:李嘉诚14岁......

    案例指导制度与西方国家判例制度的区别

    关键词: 案例指导制度;指导性案例;司法改革 内容提要: 探索建立刑事司法案例指导制度,是当前我国司法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案例指导制度的必要性、功能和价值、效力和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