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充分发挥集体魅力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充分发挥集体魅力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摘要信息:
学生班集体是学生集体的基层组织,是学生共同学习、生活的地方。集体具有巨大的教育力量,是社会影响学生个体,帮助学生进入社会的通道之一,它具有强大的功能。儿童教育应强调学生学会关心,即跳出自己的圈子,关心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关心社会、国家,关心家庭、朋友和同行。通过集体生
活,孩子们接触面扩大了。在集体中,教师的爱是集体成员积极上进的重要动力,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在集体生活中,模仿是指在集体的一定刺激的影响下而产生与他人相似的行为;在班集体中,越是有威信、有影响的人,其暗示效应越高,容易引起别人的模仿;在集体生活中,集体的情绪状态是一种影响集体心理气氛和心理行为的重要因素。集体是群体发展的最高、最完善的阶段。集体是一个有组织的群体,其成员是对于整个群体和每个个体都有意义的共同价值。学生班集体是学生集体的基层组织,使学生共同学习、生活的地方。
一、集体具有巨大的教育力量,是社会影响学生个体,帮助学生进入社会的通道之一。它具有强大的功能。
(一)关心身边,感受温暖。
现在的中小学生,讲是21世纪的主人,儿童教育应强调学生学会关心,即跳出自己的圈子,关心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关心社会、国家,关心家庭、朋友和同行。而如今独生子女多,大多数孩子在较优越的环境中,享受着别人为自己服务,很少有机会去为他人做些什么。作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集体这块沃土,培养孩子良好的情感,运用集体的魅力感染孩子们,使他们关心的重点由“自我”转变到“他人”和“社会”。
(二)适应变换,争做主人。
校园也许是社会中最纯净的一方沃土,但集体仍旧是一个小型社会--儿童社会。告别了家庭的温馨呵护,远离了幼儿园老师的温柔话语,孩子们猛然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个小学生,每天要学习很多知识,按时完成作业,和别人比高低,突然之间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环境中。通过集体生活,孩子们接触面扩大了。在集体,有老师、同学,它们来自不同的家庭,这就使得集体成员间的交往突破了亲缘的界限,具有了社会性质,而孩子们在这个新的环境中,也进行了角色的转化,已经不再是只受保护的对象了,作为集体一员,他们除了学习之外,还要尽自己的义务,承担对集体的责任,享受集体生活的权利,争做集体的小主人。这种角色的转换,是每个人准备进入社会、做社会主人所必需的。学校的各种规则,则使孩子们不断地学习如何适应社会。
(三)发展个性,健康成长。
只有在集体中,儿童的个性才能得到最充分、最全面的发展。个性化的核心因素主要包括自我意识的发展,以及行动、认识、智能、兴趣、思想、情感等所有个人特质的综合发展。集体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功能表现为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水平及其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以环境和教育的社会化为媒体,通过儿童主体性的内化机制,形成和发展儿童的的个性。
实践证明,优秀的集体可以使个人的潜能和聪明才智得到充分的发展,优秀的集体能够给予个人丰富的精神财富。一个团结向上的集体,配合着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谐的人际关系,共同的责任与荣誉,可以使每个成员的个性得到健康的发展。
二、了解集体功能,发挥集体魅力,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强大集体的教育力量是由于其本身的特殊结构以及这种结构所产生的心理效应决定的。
集体的凝聚效应
集体的凝聚效应是指集体对其成员有一种吸引作用,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它能满足青少年儿童多种不同的需要。
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儿童对交往的需要越来越强烈,他们需要朋友,希望把自己的心里话告诉朋友,对朋友的信赖逐渐超过对家长的信赖。在与同龄人的交往中,孩子们能够体验到被理解的幸福。这更加促使孩子愿意加入到某一集体中,希望受到集体的关心和爱护,希望得到这个集体的认可。而一个良好的集体总是充满着爱,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关系融洽,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关怀,相互爱护,可以不断地满足孩子们对于爱的需求。
值得强调的是,集体可以满足孩子们成就的需要。要知道,孩子们普遍具有一种探索、创造并且取得成就的需要,当孩子们通过努力,在某个方面取得哪怕一点点成绩的时候,他们就会产生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就会感到精神上的满足。然而正如刚才所述,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如果能够得到集体中成员的帮助和支持,他们不仅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集体的力量、魅力,更会在集体的帮助下取得更大的成就。
在集体生活中,孩子们不仅得到多种需要的满足,同时还逐步认识到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只有集体每个成员都对集体负责,主动承担集体义务,逐渐形成集体意识,产生集体责任感、荣誉感的时候,集体才真正具有凝聚力,才能产生凝聚效应。需要指出的是,凝聚效应也具有两重性,防止狭隘小团体思想的滋生,是教师在集体教育中需要正确引导的。
集体的驱动效应
驱
第二篇:关注孩子生命安全 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关注孩子生命安全 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城镇一中暑假告家长书
各位学生家长:
根据上级规定,城镇学校暑假自2011年7月3日(星期日,农历闰6月3日)开始,2011年8月31日(星期三,农历8月3日)结束。
暑假期间学生分散在家,请各位家长履行监护人的责任,关注学生的安全,关注孩子的成长,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孩子的管理教育,确保孩子平安、愉快、健康的度过假期。
1.交通安全方面。教育孩子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在公路上靠右行走,不乱穿马路;不在公路上打闹玩耍做游戏,有车来要及早避让;不搭乘超载车辆,不搭乘农用车、三轮车等非载客车辆,不搭乘无牌无证的摩托车。
2.建议您的孩子在放假期间减少不必要的聚会、旅游;注意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保持室内良好的通风。
3.饮食方面的安全。家长要教育子女不购买无安全保证的食品;不吃变质的饭菜,不吃不干净的水果;少吃生冷食品,不喝生水;不吃山上的野果,严防食物中毒。
4.要教育监管孩子不去沟塘河坝水库等不明水域洗澡游泳;不私自或擅自结伴到水边玩耍,防止溺水事故发生。
5.教会孩子正确使用电器、煤气等设施,安全使用、规范操作,做好防火灾、防触电、防煤气中毒的教育;教育孩子学会防雷电、防台风等避险常识。
6.教育孩子安全上网、文明上网,坚决不进营业性网吧、游戏厅、舞厅等场所,不看不健康的书籍、杂志等。
7.教育孩子学习自救自护的常识,牢记并学会使用110、119、120等求助电话。重视提高孩子防拐骗、防绑架、防敲诈、防盗窃的意识,教育孩子不经监护人同意不要在外过夜,不去僻静小路,不随便和陌生人交往。
8.为孩子营造读书学习的良好氛围,适当购置适合学生阅读的课外书籍;引导孩子合理安排好作息时间,有计划地完成暑期作业,多阅读课外读物,参加体育锻炼。
9.今年是建党九十周年,请家长引导孩子通过网络、电视、阅读报纸等了解新中国和家乡的历史,关心国内外大事;适当安排孩子参加劳动和社会实践,懂得关心他人,提高小公民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尊敬的各位家长,孩子的安全健康成长,关系着千万个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稳定,让我们密切配合,加强对子女的安全教育,引导他们学会自主学习、学会自我管理,促进孩子安全、健康、快乐的成长。
城镇一中
2011年7月1日《暑假告家长书》请家长阅后签字:__
学生签名:年级班姓名____
第三篇:树立良好家风 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树立良好家风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作为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身体好、品德好、学习好、生活好、工作好,能如愿以偿的不很多,但有的往往事与愿违。于是,有的家长就不断的埋怨孩子,埋怨学校,埋怨老师。殊不知,这是自己造成的,是家庭因素造成的。有的家长一下班,就麻将一摆,稀里哗啦的洗牌声,让自己孩子到里屋去学习。这样,孩子能学得进去吗?还有心思学习吗?事实上,没有好的家风,没有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孩子也是难于学习好的,难于健康成长的。甚至会影响孩子的学习与成长。
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围、成员的性格爱好等构成了家风。家风是一种综合的教育力量,它是思想、生活习惯、情感、态度、精神、情趣及其他心理因素等多种成分的综合体。如语言环境、情感环境、人际环境、道德环境。家风通过日常生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心灵,塑造着孩子的人格,它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它对孩子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性格特征、兴趣爱好、道德素养、为人处事、生活习惯等,每个方面都会打上家风的烙印,留下家风的痕迹。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孩子。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孩子。那么,我们应树立什么样的家风呢?我以为,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培养高尚的精神情趣
家长要追求高尚的精神情趣,带头把家里的精神生活搞得充实、高雅、丰富、健康,防止精神污染。有些家长让低级趣味充斥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极坏。如在家打麻将、打扑克、打长牌等娱乐活动,吵吵闹闹、夫妻不和,这样就迁怒于孩子。试想,孩子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怎能健康成长?
二、营造浓厚的学习气氛
在信息化时代,要求我们要建立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学习型家庭。无论家长的文化程度有多高多低,做什么工作,在什么行业,都应该热爱学习,拥有书籍,崇尚知识,让家庭充满学习的气氛。这样,就会影响到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习惯和行为。
三、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
良好家风的重要基础是团结、平等、民主、和谐的家庭关系。如果,家庭关系不正常,互相指责、埋怨、争斗、打骂、吵架,孩子感受到的是家庭的冷淡、冷酷、敌对情绪,心灵深处就会留下痛苦的伤痕,就会影响到学习的兴趣、学习的效果。为了给孩子的成长创造一个良好家庭环境,家庭成员之间应该和睦相处,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谅解。家长对孩子也要民主,主动倾听他的意见、平等协商。为了孩子,一定要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团结,给孩子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夫妻争吵甚至动手,爸爸妈妈整天吵架,不是砸玻璃就是摔东西。孩子会不烦吗?还有心思学习吗?这样的家庭能培养出有教养的文明人吗?
四、家庭要有歌声和笑声。
要让孩子的生活充实、开心、快乐,家庭中必须要有健康的精神生活。因为,人们需要物质生活,同时也需要精神生活;需要学习、工作,也需要游戏、休息;需要严肃,也需要活泼、幽默。如果,家庭气氛过于沉闷、严肃,这样不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有些家长担心与孩子嬉笑、打闹,有失长辈的尊严与威信,怕影响对孩子的教育。其实不然,与孩子在一起欢乐地游戏,有助于调节两代人的情感,有助于沟通家长与孩子的感情。孩子和你亲近了,反而会听你的话,会有安全感和依赖感。家长如果总是板着脸、瞪着眼,孩子反而会敬而远之、避而远之,慢慢的就不会与家长交流思想、沟通情感。这样,家庭教育就难以收到实效,就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总之,要使家庭充满欢乐情趣,才能使孩子、大人的情绪得到调节,体会到天伦之乐,提高家庭的凝聚力,从而形成综合的家庭教育力量,推动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第四篇:家校合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家校合作,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现在教学管理中体罚、心罚学生现象还没有杜绝,传统教育观念是主要原因,依法执教还没有深入到每一位教师心中,教师的短期功利思想不可忽视。教师要依法执教、熟悉教育政策,尊重自己,尊重学生,尊重家长。这样才能建成和谐的班校,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一、师生关系现状分析
这些年来师生关系的主旋律是民主、平等、和谐的,但有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几年来,中小学一些现象发人深思:
1、因课堂上学生回答不出问题,一怒之下推搡学生,2、因学生不会或调皮,在教室外罚站、罚作业;
3、因学生不会或调皮,教室里面壁而站;
4、学生有错回答不出问题,大声训斥、指责、面沉似水、双目圆睁、剑拔弩张;
5、对差生的语言不恭:“我们班这俩笨蛋,拉了我很多分”、“他呀,活神仙也教不会”、“脑子进水了,什么也不会”„„等等说法不绝于耳;
二、剖析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有:
其一,评价观错位,不到位。传统教学观念在一部分教师头脑中还根深蒂固。片面理解“严师出高徒”,信奉“不打不成材”、“棒下出孝子”,“师道尊严”思想还在深深的影响着我们的教师。新的师生观还没有真正形成,还没有把学生当成平起平坐的“人”来看待。总认为,我是教师,你是学生,我说什么你就听什么。如果教学中“动口”不起作用就只能“动手”了。我们的教师还没有认识到孩子之所以是孩子,就是因为他们不成熟,他们处在发展中;还没有认识到,由于他们来自各个不同的家庭,由于他们的遗传素质不同,家庭、社会、环境教育不同,学习的方式、接受知识的快慢,学习的结果也不同。
其二、心理失衡,迁怒学生。部分青年教师由于个人近期或家里生活、情感、情绪变化,加之学生犯错误的诱因,极易将情绪迁怒于学生,因而产生“师源性”伤害。
其三、没有真正做到依法治教。
三、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对策:
1.让自己的教学行为在合法中进行:
《教育法》第九条指出:“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这给我们的启示要优生差生同样对待。
《教育法》第36条:“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的权利。”我们在一年级新生招生时就不能有远近亲疏之分。
《义务教育法》第四条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这就告诉我们保证巩固率100%,“一个都不能少”是我们教师的第一职责。
《教师法》规定教师的义务款中“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的现象。”这说明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是教师法所不允许的。“支持教师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这说明大张旗鼓的反对制止体罚与变相体罚现象,是法律所赋予教育管理者的职责。2.要掌握一些国家关于教育的政策: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指出,“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面性作用。”“2010年在全国实现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和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目标。”
农村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为‘三农’服务的方向,增强办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学习需求;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三教统筹’,有效整合教育资源,发挥农村教育的综合功能,提高办学效益。”“农村教育实行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到2007年,争取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享受到‘两免一补’,努力做到不让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这些政策意味着什么?确保普及率、巩固率100%,确保学生健康快乐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是我们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基本职责。意味着我们不但教学生知识,还要开发家长教育资源,提高家长素质,进而提高农民素质,在教育上为“三农”服务。教育部长周济说:“投入再不足也不能乱收费。在这一点上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手软”。3.设立警戒区,警醒教师不越雷池一步:
(1)把好一年级新生入学关,毫不含糊的执行学籍管理办法。
(2)从学前班抓起,强化学生纪律教育,强化班规、校规,形成学校教育力度,向张淑英、王丽老师那样,重视学习习惯培养。邪气一定要压下去,正气一定要树起来。大张旗鼓地评选学校
“十佳少年”,表彰奖励,让他们给学生作报告,让身边的榜样发挥作用。(3)对情节严重的教师采取通报批评、考评扣分、评摸、授奖限制、调离原学校等方式,绝不漠然处之;对情节一般,习惯性动作的采取戒勉谈话,量化扣分、调换班级,限制量化奖励等措施,促其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还教师以良好的社会形象。
(4)严格规范转入学手续。随着“两免一补”政策的执行,在学生身上打创收主意的做法已经没了市场。只要符合就近入学的原则,有正确的转学手续,学校就要无条件接收,纳入学籍管理,就要允许学生参加班校活动,参加考试,任何人也不能剥夺学生参加考试的权利。中心校依据新的学籍管理办法调整政策,从寒假开始,一律停止对弱智儿童的认定,所有学生全纳入量化考核范畴。这是出于对儿童权利的最大尊重。一年级新生入学时,对特别弱智的儿童,对聋哑儿童,劝家长上滦平特教。如果条件限制,不能上特教,也应无条件接受。
4、从深层次理解融洽师生关系、家校关系对管理好学校的重要作用:
首先,教师自己要把自己当成“人”来看待,也就是尊重自己的人格。其实人是特殊的高级的动物。表现在性格、气质、能力、品质上叫人格,人格还表现在有独立的权利、义务,人人平等、不分种族、性别、大人、孩子。《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明确说明这一点。尊重自己的人品,行得正、立得住、堂堂正正、坦坦荡荡;真理面前,刚毅不拔;错误面前,敢于正视,敢于承认,清澈透明如水。要强化职业感。教学生学习是我们的工作,和工人生产、农民做工、军人保国一样,是一种社会分工,生计生存需要。是在遵循一定的游戏规则,也就是《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下工作的。不能超越“临界线”,即下限指教育法规,上线指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家长拿一位知识渊博的教师形象比较我们,学生崇拜我们无所不能,无所不知。孩子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享受应该享受的权利,尽应该尽的义务。孩子是正在成长中的人,是身心还没有发育成熟的人,犯这样那样的错误是他们的权利。如果孩子不犯错误,什么都会,那我们也就失去了工作。为了生存,就要爱岗敬业;爱岗敬业,就要爱孩子;爱孩子,就要包容孩子;就要包括包容孩子犯错误,甚至犯我们忍无可忍的错误。
其次,教师要把家长当成“人”来看待,包容家长,开发家长的教育资源,进而提升家长的素质,为“三农”服务。孩子之间闹矛盾,或师生之间有摩擦很正常,有的家长通情达理,有的家长不依不饶。教师不恼不愠,“冷处理”。在这方面杨久平老师几次给刁钻家长解决纷争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学习。大家不妨认真思考;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家长喜欢宋桂平,喜欢张秀芝、刁淑燕、杨淑芬、封淑华„„唯一的答案,他们是站在家长的角度考虑问题,把别人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有时瞻前顾后不是错,是对自己潜滋暗长的不良情绪的收敛、控制,是自省,是成熟的表现。古人说:“年少气盛,戒之在斗;年老体衰,戒之在得”。我们都要带头研究学生,带头家访,带头研究有问题的学生。
第三,教师要智慧的教学。要用辩证统一的方法教学。传统教学讲究传授知识,今天讲究重过程、方法、体验;但如果忽视知识的传授,那么过程、方法、体验也就成了空中楼阁。今天提倡“以学论教”、“依学路设计教路”,但不能“唯儿童论”;“放”的是孩子的思维,“放”的是孩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严格要求,严肃纪律,严谨班风,严格作业永远没有错。但还应该注意,严而有度,严而有法,严中有爱。善待万物,善待自然,就能形成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善待他人,与人为善,就能与他人和谐相处,社会就和谐。学校教育工作说到底就是在构建“和谐班级”、“和谐课堂”。和谐的干群关系、师生关系、家校关系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教师幸福快乐的人生,学生幸福欢乐的童年,是我们最大的满足。
第五篇:同心协力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同心协力 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非常荣幸教育局领导给我这样一次机会与各位领导、各位同仁一起学习和探讨家长学校工作。下面将我校家长学校工作的开展情况向各位领导做以汇报。如有不当之处请领导、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我汇报的题目是《同心协力 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我校位于阜南县城北郊,近年来,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帮助支持下,我校的办学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教育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在社会上的信誉也得到了一定的增强。为了实现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对学生进行有效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发挥家庭教育对学生的促进作用,我校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在家长学校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些成绩,现将将相关工作汇报如下:
多年来,我校围绕“依法执教、共同发展”的办学理念,全面启动家长素质教育工程,深入开展家校携手的办学策略,切实把家长学校工作纳入到学校重要工作日程,引导家长以正确的教育方式,协助学校延伸教育内容,拓展教育层次。家长学校的开办,得到了广大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形成家校携手的良好氛围。
我校创办家长学校初期,校领导多次召开教师会议,学习有关教育政策、法规,认真贯彻《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明确举办家长学校的重要性。通过光盘培训、外出培训、网络培训、进修培训,使大家认识到,创办家长学校是为了更好地拓宽教育渠道,更好地为实施素质教育服务,是构建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一体化的需要,是学校整体改革的需要,是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需要。
二、建章立制、规范管理,是做好家校携手的有力保障。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形成以家长学校为中心,各年级家长委员会各司其责的家长学校教育模式,明确了家长学校在学校德育网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家长学校的工作由学校校长亲自主抓,主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长负总责,校领导、班主任代表、家长代表组成的家长委员会,每年拟定家长学校工作计划,设计活动内容,使家长学校的教育活动做到四有“有目标、有内容、有重点、有系统,”保证了教育效果。各班级成立家长委员会组织机构,在班级成立家长委员会组织机构的基础上,学校成立校级家长委员会组织机构,学校还制定了“家长委员会”的各种规章制度,健全的制度规范的管理成为家长学校工作的有力保障。
三、系统培训、丰富内容,取得家校携手的实际效果。
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给他们提供有效的教育方法,倾听他们对学校教育的各种意见和建议,向他们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促进教师和家长的沟通,对此,我们开展了如下教育活动。
1、定期召开家长会。学校每学期在阶段成绩检测之后召开全校家长会,由校领导介绍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班主任介绍学生在校表现,取得的成绩,请学生家长对学校工作提出建议,召开座谈会,在此期间教师要完成三项任务,一是要提前撰写家长会授课教案,想清楚家长会都要和家长汇报交流哪些问题;二是要整理好家长会签到薄,以便有事时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三是做好家长会座谈提纲,针对班级近期存在的问题,确立座谈内容,对家长反馈的内容做好记录,同时认真讨论改进措施。
2、举办“家长开放周”活动。我们创造性的实施了家长开放周活动,向家长全方位展示课堂教学,让家长们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参加孩子的活动、与孩子共同听课,了解老师的教育教学方法,了解孩子课上表现,还向家长展示老师的备课笔记和学生的优秀作业,进一步增进老师与家长的理解。从而使家长正确认识学校教育,正确认识评价自己孩子的能力、特长、兴趣等,同时对家庭教育如何与学校教育配合也有清楚的认识,家长们反响很好,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3、开设心理咨询室。鼓励班主任教师参加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学校为其报销学费,使班主任教师从心理咨询师职业的角度面对学生成长中出现的问题及家长施教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心理辅导和行为矫正。近两年的工作时间各位心理咨询师都对特殊学生进行跟踪调查,目前我校已有三级心理咨询师10人,二级心理咨询师5人。在今年我校还专门建立了校园心理咨询室,设立了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岗位,这支队伍的壮大,促使我校从更加专业的角度开展家长学校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搭建平台,多方协作,实现家校携手的广泛开展。
由于学生家长的素质参差不一,部分家长把孩子交给学校就完全依赖学校,忽视了自己是孩子的第一任教育者的作用。当孩子出现了一些差错时,又不知道如何去正确引导,只会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加上现如今的家庭普遍都是独生子女,家长身上所反映出的“过份溺爱、过份放纵、过度教育、过度期望”的“四过”现象十分严重,给学校教育带来了困难。为了对家长的家庭教育给予指导,使家长掌握正确的教育思想和科学的育人方法,使家长学校更加扎实开展,学校多方面搭建平台,整合社会力量进行专家讲座,不断扩展延伸家长学校内涵,丰富培训内容。
1、整合社会力量,搭建平台进行专题报告。
对学生中出现的比较敏感、棘手的问题,请有关专家进行专题教育、专题研讨,最大限度地减少这些问题带给学生的负面影响。我们组织了全校家长观看孙云晓的讲座,卢琴的讲座,推荐家长看卢琴的书籍,我们还邀请北京四中网校延边分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主任王宇、二级心理咨询师郑东伟老师、综合教研室杨树梅主任、中国感恩文化全国讲学团金牌讲师玄浩老师及法制副校长、辅导员进行专题讲座, 《感恩教育》专题讲座、《改变就在瞬间,一切从现在开始》、《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增强法制意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创建平安校园》、《珍爱生命,安全出行》交通安全专题讲座、《交通安全、消防安全》教育讲座、《未成年人自护教育》---消防实践活动、《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少年犯现身说法》家长会、《留守、流动、单亲、无亲儿童》心理健康讲座、《学会感恩与爱同行》感恩教育演讲会、《家长一课,孩子一生》专题讲座,这些活动的开展有效提高了家长的教育水平,牵动了师生之间、家长和孩子之间心灵的对话,拉近了三方的距离,每一次活动都使家长和老师感受心灵的震撼和灵魂的洗礼。
2、以评价为载体促进家校的联系。
为了能够阶段性的让教师和家长取得联系,共同监督学生的在家和在校表现,从而达到共同教育孩子,使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目的。我校根据教育局德育工作的要求,结合学校工作实际,把学生在“学习、卫生、纪律、文礼”四方面的要求归纳到学校的校风“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处”中去,开展了“四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活动。活动分为“学生日评”和“学生四会评价手册”。学生评价过程我们设计了家长与孩子共同制定月初目标栏目、家长意见栏目,让家长参与评价活动和孩子一起学习,和孩子一起成长,活动的开展使教师、学生、家长建立了联系,促进学校的各项工作的开展。
3、创办校报《新芽》,构建家校联系平台。
我校在2010年创办了学校校报《新芽》,专门开设了家校携手的栏目,我们将学生的优秀作品、学校师生的获奖情况、将学校一个时期内开展的活动、教师好的教育方式在校报中宣传,家长们好的教育经验在此交流。校报从创办之日起坚持每学期办好两期,每两月一期,下发到每位队员手中,让科学的家教知识、先进的育人经验、鲜活的案例反思,润物细无声地传播给学生的家长,使他们得以借鉴、反思,形成育子心理和方法。同时也让老师的经验与所有家长共享,以此扩大家教知识的传播力度,使之成为家校教育的连心桥,使家长学校进一步增设了交流的平台。
几年的实践,我们觉得做好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学校受益、家长受益、学生受益,确实不失为一条学校、社会、家庭共同育人的新路。我们家校联合教育的做法,得到了社会、家长的大力支持,产生了良好的效益。一是提高了家长素质,规范了家长行为,促进了家庭文明程度的提高;二是密切了学校与家庭的联系,教师的辛勤劳动得到了家长的理解和肯定,尊师重教的气氛更加浓厚;三是家长参与学校管理,优化了学校管理;四是优化了德育大环境,形成了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增强了德育实效,提高了学生思想素质;五是学校各项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学校教学质量得以大幅提高,全面提升了学校的教育质量,学校因此获得省级优秀家长学校,延边州标准化家长学校,延边州优秀青少年维权岗、省教育厅命名为“卫生安全工作先进集体”、省红领巾示范校、省优秀少先大队、省创新教育先进校、省传统美德先进校、州师德达标校、全国红旗大队、州教育局和州环保局联合命名为“全州绿色学校”,被省教育厅评为省学校卫生安全工作先进单位、省教育系统“五五”普法先进学校、市文明单位的殊荣。
泰山不择杯土,故其大;江河不择细流,故其深。今天的教育正面临着新的变革,面对庞大而复杂的教育系统工程,我们要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继续开创新的路子,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结合,努力使家长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成效。我们将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根据学校实际,群策群力,不断提高家长学校的办学质量,聚家庭、社会的合力,共同关心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我们将不懈努力,家校携手,为孩子共撑一片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