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活力四射
为增强学生体质、凝聚团队精神、释放学习压力、提高学习效率、形成强身健体、阳光运动的氛围和校园文化,近几年来,我校一直坚持开展冬季“阳光跑操”活动。学校应地制宜制定了阳光跑操活动方案,明确各班跑操路线、到场位置、跑操队形等,保证了阳光跑操有序进行,每天大课间,伴随着《中国军魂》雄壮的音乐声,全校各班组成的跑操方队精神抖擞地行进在塑胶跑道上,学生们昂首挺胸,口号响亮,令人振奋;各班班主任以身作则,步伐铿锵。整个校园在音乐声中陶冶情操,在律动中健体强身。阳光跑操不仅是体育锻炼活动,更是提升校园精神文化的集体励志活动。阳光跑操,让我们的校园在这个冬天青春洋溢、活力四射!
第二篇:活力四射的课堂
活力四射的课堂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活动的有效性
常州市正衡中学 蒋月云
[摘要]
“有效教学”这一理念20世纪已经提出,内涵非常丰富,笔者研究了其中一个小分支——活动的有效性。目前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课堂热闹,课后“曲终人散”,达不到教学目标,学生也没有收获。因此,笔者在自己的实践中不断总结如何让活动更有效,总结出两大方面:一是活动设计要有效,二是课堂实施要有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活动,就能达到发展学生的目的,达到《思想品德》课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 活动有效性 活动设计 学生实际 活动实施
引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设计课堂活动成为教师落实这一新课程理念的常用方式。初中思想品德课重在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教学目标,是要通过学生直接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而实现的,于是活动成了思想品德课教与学的主要形式。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活动起来热热闹闹,但结束后,似乎没有多少收获。活动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组织开展活动,活动场景是否热闹,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在活动中学到什么,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那这个活动就是失败的,是无效或低效教学。怎样才能让活动有效地开展起来,真正在活动中能培养学生的一系列能力,真正能将教学目标落实到位,我们一直在思考“活动有效性”这一课题。
常州市教研室为了提高思想品德老师的教学水平和研究水平,本学期组织了一系列市级研究课题,其中一个课题为《如何提高课堂活动的有效性》,本人有幸参与研究,并开了一节市级研究课。下面我将结合《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这一研究课,从两方面谈一谈如何提高思想品德课活动的有效性。
一、活动设计的有效性——活动有效性的基础和起点
(一)紧扣教学目标,设计有效活动。
思想品德课程目标充分体现了目标的综合性这一特点。它有“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几个方面的分目标。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为了体现新课程理念,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设计、安排了大量的活动,整个课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气氛活跃。但仔细想想,有不少活动是流于形式,缺乏目的性和针对性的,是为活动而活动的,没有很好的把握活动的目标。因此,我们在教学时,首先应了解课标,建立课标理念,把握好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以及学生的生活经验,预设解决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将这些问题确定为本课的教学目标。
在对《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在班级同学中进行了一个小测试,看看同学们有没有自我保护的意识:
陌生人到教室门口找***同学:你是***吧?今天你爸妈在外面有事情,让我把你接过去吃饭。结果只有个别同学提出了疑惑,说明平时的确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
接下来在全班进行书面小调查:
1、你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过哪些意外伤害?当时你是怎么做的?
2、你的课余时间通常是怎样度过的?
A、阅读B、逛街C、上网D、看电视E、其他__________
3、你在上网的过程中遇到哪些诱惑?
搜集同学们曾经受到过侵害的例子,以及曾经的应对方式,以便课堂活动设计时更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更有讨论、借鉴的价值。
在教学中预设的活动首先要围绕目标来设定。活动实施的时候,时时刻刻都要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教学中可能会生成新问题,我们要及时根据目标灵活处理。这样,既可以生成新目标并及时解决,也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总之,我们在每个教学环节中都要有明确的目标意识。我们在采用活动化教学方式时,还应把握教学要求与学生精神需要的最佳结合点,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在深入了解学生的需要、经验和能力的基础上,设计出适合于本班学生的活动方案,使“活动”为实现“目标”服务,从而增强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
(二)贴近学生生活,关注学生感受。
课程是以学生生活为基础的,但并不是学生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教育的意义在于对学生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学生。作为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我们应该尊重学生不同于成人的生存状态、生命特征和生活方式,承认他们的生活与成人生活的等价性,尊重他们现实的生活和需要。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做到:解读教材内容,让教材回归到生活中。
1、创造性地利用教材。在教学中,我们不应该是教教材,也不应该是简单地备教材,而应通过我们教师这座桥梁,让教材回归到生活中,回到学生的生活中。所以,解读教材时,我们的着眼点该是学生这个主体,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如教材在这一课中举的例子是一个农村小姑娘初中没毕业出去找工作,结果上当受骗,要求学生讨论教训。而我们的学生生活环境不同,根本不会碰到类似的经历,所以我们不能一成不变地按照书上的讨论题来操作我们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活动,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到现实的社会环境,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生活实际。因此我就将课前调查到的一个实例,设计成一个小品拍成视频,让学生来点评,取得良好的效果。
2、建构教材。建构教材是我们尊重每个学生独特的情感和生活体验,关注学生的思考和创造能力的表现,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识顺序。教材对学生来说,是开放的、生成的。如教材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一课设计成两框,但其中内容有重复和颠倒,因此我对教材进行整合,分成“受侵害前”“受侵害时”“受侵害后”,同样所提供的情境来自于课前的调查,让学生再次审视自己存在的不足,在活动中提高自身保护意识和能力。
3、师生共同提升教材。教材和师生的关系,是一种意义关系,也是一种对话关系。教材文本中所提出的问题,是教材中的学生和教室中的学生一起要面对和思考的。教室中的学生在分享教材中的学生的感受和体验的同时,也在激活着自己的思考,丰富着自己的认识。教室中的学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了对自己生活经验的反思和提升。教学活动强调的是通过具体的“做”来达到个体认识和行为改变的目的。但是,活动教育并不是满足感知的、比较低级的教育活动。在我们的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蜻蜓点水”式的活动形式——教师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生去经历,但是又缺乏引导学生去反思亲历的过程。其实,只要学生参与其中就必然会若有所思、若有所感、若有所悟,但如果没有及时捕捉这些浅表的、零散的体验,就往往会停留在感知层面而没有完成道德建构的过程。而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对相同情境的认识和感受都是千差万别的。因此,作为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我们应该珍惜学生的独特体验,并鼓励他们相互交流与分享。
二、课堂活动实施的有效性
1、注重生活体验,让活动还原到生活中。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
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受知识和参与的程度就越高。因此,我们既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又要善于把问题还原于生活中,即创设生活情境,组织富有情趣的活动,诱发和唤醒学生参与活动体验。我们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即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意义的内容,将教材中的原有材料与学生现实生活中的鲜活材料结合起来。如我在《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这一课中,设计一个版块“还原现场”,让几个有类似经历的同学,课前将自己不同的做法拍成TV,课堂上播放,让大家讨论TV中的做法是否有可取之处,讨论如我自己碰到了怎样机智应对,这样,教材与学生实际生活的结合,把教材还原到孩子们的生活中,使教学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让生活走进课堂,从课堂走向生活,改变过去那种思想品德教育与现实生活相脱离的德育灌输方式,我们的《思想品德》课程活动才能取得最有效的成果。
2、注重情境体验,共同融入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的形成和能力的发展,是在各种情境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因此,我们要根据教材内容精心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让学生在真切的情境中获得直接体验,并对那些通过分享获得的间接经验进行领悟内化,这一内化的过程,是通过情感的转移,加深而实现的。情感,在人的实践活动中起着巨大作用,“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只有受到环境、事物、气氛的感染时,人才会产生相应的情感。因此,我们创设生动的场景,制造特定氛围,进而引发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逐渐完成从情到理的深化。如我在课堂上设计了一系列问题情境,有课前从学生调查中收集到的,有的是我预想学生可能会碰到的,有的是两难的问题情境,营造出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和积极探究的氛围,让学生融入问题情境之中,积极地进行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主动寻求解决办法,得出有价值的观点和结论。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将生活中的典型事例用小品、角色游戏的形式再现于课堂,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亲身体验他人的处境和内心感受,从而加深对自己行为方式的道德价值的判断,形成健康的道德情感。还可以老师提供一个不完整的情境,有学生充分发挥能动性来序演,然后通过相互的评价,来最终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
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明确我们自身也是一个平等的参与者,更要把自己真正地作为课程的资源,与孩子们同学习、同体验、同探讨,共同融入到生活中,构建一种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给学生一种心理的支持,师生共同获得一种情感体验,这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如我在上《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这一课时,我就将自己小时候的一段经历和学生分享,坦言自己小时候的无知和幼稚,从而让学生觉得并不是每个人天生具备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是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和培养的,从而在整个课堂活动中,学生都愿意积极参与,把自己真实的体验和感受表达出来,从而顺利达成教学目标。
此外,活动有效性的设计还可以延伸到课后,《思想品德》活动是否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更多的是要看课后学生是否能将课堂上形成的方法、价值观落实到实践中。比如《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后,组织小组学生讨论并形成了《青少年绿色上网公约》,并在平时相互督促,增强自护能力。
总之,初中《思想品德》是一门综合课程,建构这门课程的基础不可能是别的什么,必须,而且只能是初中生的实际生活,必须也只能在这样的平台和基础之上,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法律意识的树立和价值观的发展,这些从来都不是空泛的理念,而是实实在在地、时时刻刻地存在于人的各种活动之中的。因此,在解读教材和进行活动设计时,我们教师的角色定位是教材的开发者,我们需要将教学目标、学生的实际生活、学习效果、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等有效地结合起来,以确定活动的必要性,确认是否一定需要一个活动设计,从而把握活动的目的性。活动需要符合目标,但活动不是目的本身,活动只是一个中介和载体。我们通过活动体验的分享,是要帮助学生有所领悟、达到行为迁移和品质内化。在活动中,学生不仅是愉快的,也是思考的。所以,我们在设计活动和活动过程中,一定要
注意活动的生活性和可操作性,力求活动的实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作者:谌业锋2006年9月
《有效教学的五种教学行为》作者:朱锡民2006年12月
《〈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与思考》 2007年8月 ——作者: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张秀芝
第三篇:“动态生成”使语文课堂活力四射
“动态生成”使语文课堂活力四射
江阴市西石桥中心小学盛琴凤
走进新课程,我们看到了令人振奋的课堂风景——语文课正由静态走向动态,由呆板而变得鲜活。我们每天都在实践、都在享受,一句句富有创意而充满真情实感的回答,一个个思维的碰撞,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素养获得了提升——“动态生成”使语文课堂活力四射!这就是理想的语文课堂!
那么,什么是理想的语文课堂呢?理想的语文课堂就是“春色满园关不住”;理想的语文课堂就是“万紫千红总是春”;理想的语文课堂就是“千里莺啼绿映红”。而教师所要做的就是为学生营造“动态生成”的温床。
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不应是预设的“圈套”。语文课堂上播下的种子,收获的可以是情感的升华,思想的启迪,价值观的引领„„是啊,唯有“生成”,才有师生真正意义上的生命活动,才有师生对固有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的创新发展与智慧超越。那么,如何让语文课堂因生成而春意盎然呢?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风送暖鸭先知
一、预约“意料生成”设计“弹性区间”
新课程呼唤生成的课堂,但这并不表示可以摈弃“预设”。“生成”决定着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其间会出现一些与预设并非完全一致的现场生成的学情。如果我们用封闭、硬性的教学设计去套用,显然会将“课堂生成”扼制在萌芽状态。由此可见,倡导“生成”的课堂,其预设必然是弹性的、灵动的,包括道德目标、道德主题及教学环节等都应为学生的动态生成预留充裕的变更余地。
(一)弹性目标——随机升降
预设的目标并不是不可调整的唯一行为方向、也不是行为检测的唯一标准。课堂教学具有较强的现场性,学习的状态、条件随时会发生变化。当条件发生变化的时候,目标需要开放地纳入弹性灵活的成分,接纳始料未及的信息。随着课堂的推进,预设目标会显出它的不合理、不完善,教学就要合理地删补、升降预设目标,从而即时生成目标。
(二)弹性过程——预留空白
设计按结构性要求重组教学内容、研究学生实际状态并考虑学生发展需要,把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精成条线式地策划起来,改变形式限制,以师生三个活动区域,形成留有“空白”的教学策略,为师生在教学活动中主动参与、积极互动、创造生成创设条件。如《西门豹》第二课时的设计,横向上分“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四个层面;纵向上分“复习引入--提出问题,指导学法--学习‘破除迷信'部分--学习‘兴修水利'部分--质疑问难”五个层面。就“破除迷信”设计:(1)教师活动为:提出要求(自读“送新娘”自选方法,体会西门豹的方法妙在哪里?)--研读了解--班际交流。(2)“学生活动”为:自读感悟--读文划句思考--朗读扮演。(3)设计活动意图:还学生自选方法的权利,使教学内容有“弹性区间”--收集信息--多元感悟。
(三)弹性思维——个性解读
新课程中的语文课堂,应该完全摒弃那种“对不对”、“美不美”的唯一答案的问题设计。生成性的预设,应注重引导学生感悟文章语言,领略文章的表达方法;更多关注学生的独特体验。弹性预设倡导感悟、体验型;多维发散式的问题设计。如下例子:
老师,我从“一字儿摆开”体会出诸葛亮的的神机妙算„„
我从调转船头也能体会出神机妙算„„
学生滔滔不绝,而我却急的心发慌,头出汗。《草船借箭》的教学中,我预估到学生会围绕“神机妙算”,展开激烈的讨论。但我以为,他们会首先谈到开头的“大雾漫天”。对此,我做好了充分的预设—“只读这句话能体会出神机妙算吗?”万一这场大雾是碰巧赶上的呢?从而引导学生联系前文进一步深入体会诸葛亮善识天相的卓越才能。并以此为突破顺势指导学生用联系的方法继续深入阅读,进一步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我自以为设计得精妙、恰当,天衣无缝。没想到一上来,学生就离题千里,避而不谈“大雾漫天”。
课后,静心反思:用联系的方法引导读书,不只表现在“大雾漫天”上,为什么只想到由此突破呢?一字儿摆开、调转船头同样可以点拨、突破呀!
新课标指引下的预设要求教师要更深更细地钻研教材,要求教师眼中更要有“人”的概念,在这样的基础上,逐渐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智慧,找寻自己驾驭课堂的方法。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二、邂逅“精彩生成”捕捉“智慧瞬间”
真实的课堂应该是丰富多彩的课堂,能够真实地反映学生的情况。对一些意想不到的“高见”和“高潮”,作为教师,应发挥教学机智善于捕捉课堂教学中生成和变动着的各种有价值的信息,作为活的教育资源,努力创造条件去扶植它,栽培它,让擦出的火花燃烧起来。
(一)偶发事件,采用“特写镜头”拍摄
教学《小镇的早晨》一课,我出示了一张小镇清晨的图片。图片中的小镇:清澈的小河、古老的石桥、幽静的长廊、隐约的灯光,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而甜美。
师:看看这张图片,如果让你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你会用什么?
生1:小镇的早晨很安静。
生2:这是一个古色古香的小镇。
生3:小镇的早晨是恬静的。
„„
学生的发言踊跃,课堂气氛热闹,但都是围着教材打转--如出一辙,我心中又有了一丝遗憾。不过,我暗自宽慰,毕竟孩子们的许多答案都在预设之中。又是一位学生站起来,是一个平时爱顶真的孩子:“老师,我觉得这个小镇很热闹。” 师:哦,热闹,与众不同的答案,说说你的理由吧!
生3:图上挂着的红灯笼还亮着,而且小店都已经点着灯了,说明人们在工作了,不是很热闹吗?
师:咱们班中有早上四、五点钟起过床的孩子吗?(四五十个学生,如果有最好,如果没有,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感受)这时候你走到大街上,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感觉到什么?
生1:清早的大街基本上没什么人,街上能听到小店里人的工作声。
生2:偶尔会传来一些说话的声音,但一会儿又消失了,小镇依然很安静。生3:街道上空荡荡的,没有什么人。
师:是啊,清晨街道是安静的,我们不会因为偶尔的人语声,就觉得热闹;也不会因为店里工作的声音而感到小镇的热闹。相反,那几盏点着的灯笼,亮着的电
灯,依然在守护着即将过去的黑夜,反而更增添了小镇早晨的恬静和优美。请同学们看着画面,一起读一读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话。
每一次意外,都是师生生命潜质的一次提醒,恰当的处理,则是对生命潜质的积极激发;而草率的处理,则是对生命潜质的压制。只有保持这样的理解和信念,才会对面对课堂意外的时候,保持冷静和睿智,才能展现课堂教学的精彩,才能使语文教学展现勃勃生机。
(二)错误信息,置于“投影仪”上放大
一位老师执教《林海》一课时,学生把课文中说大兴安岭的岭与秦岭的岭“大不一样”错读成“不大一样”。这仅仅是一字顺序之倒,但没有被老师的倾听疏忽,于是,以“错”为契机,当堂生成了一个教学新环节,并付诸实施:
师:课文中写的是“不大一样”吗?
(生齐答:“是大不一样”)“大不一样”与“不大一样”有什么不一样? 生:“不大一样”是只有一点儿不一样;“大不一样”是非常不一样。这里的区别可大了!
师:说得好,“大不一样”是十分不一样,那么大兴安岭的“岭”与秦岭的“岭”大不一样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大家从课文中找出具体的根据,再说说自己的体会。于是,围绕大兴安岭的“岭”大不一样的探究便热烈地展开了。
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引发这种碰撞,并且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开拓思维,引发创新欲望。这就要求教师及时发现稍纵即逝的生成资源,抓住它,放大它,让个别的创造变为全体的创造,让星星之火得以燎原。
(三)异样声音,请到“主席台”上陈述
我们很多课文的主旨如诗所云,是“横看成岭侧成峰”,疏影横斜,暗香浮动。因此,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上,常会出现令人感到意外而又惊喜的回答。面对这些生成性资源,我们不能听之任之,放任自流,而要给予密切的关注与亲切的呵护,让“有益”的课堂生成信息开出绚烂的花朵。
一教师上《草船借箭》,在就题质疑时,大多数学生都围绕“是谁借,怎样借,借到没有”等提出问题,唯独一个学生提出“《草船借箭》这个题目不准确。因为‘借'是要经人同意的,而这个故事中是曹操中了诸葛亮的计。我认为题目应是'草船诈箭或草船骗箭'”。一石激起千层浪。“老师,我也这样想。”“老师,我不同意。”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此时,教师没有敷衍、搪塞,也没有按
自己的教学预设强行施教,而是顺水推舟。“究竟是千百年流传下来的‘借'好,还是用‘诈、骗'准确,我们先把课文细细的读一读,想一想,然后在小组内讨论讨论,待会儿,我们来个现场辩论。”
教例中的老师面对学生“异样的声音”,不急于表态,而是把球踢回去,是非曲直由学生说。其实课题是否准确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求证的过程。由此可见,只要我们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多一些欣赏,多一些机智,把握住“生成”,让异样的声音,有机会站到“主席台”(有时空、有听众)上陈述,“异样的声音”将如珠玑落盘,悦耳动听。
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
三、重建“创意生成”灵感“随风而动”
现代心理学指出,每个学生是一个世界,都有属于他自己的丰富的感觉世界和多彩的经验世界,都可以对某个问题形成不同的假设和推论,但自己的假设和推论又往往不免片面和挂一漏万。甚至有时,学生生成的看法和推论是较为极端的。这时,就需要教师运用教学机智,正确判断学生所生成的信息的准确性、全面性。及时引导学生通过有效的合作、讨论、交流活动,促使他们多角度地去思索、梳理、表述自己的见解,在相互接纳、赞赏、争辩、互助的过程中了解问题的不同侧面,反思自己的感悟,取人之长补已之短,从而对自己所建构的“意义”产生新的洞察。由此,使课堂生成更趋全面、更有创意。
(一)找准“生长点”
教师应对学生提的看法认真思考,并与备课预料情况进行比较,如果出现预料之中的情况则按预先设计的对策教学;如果出现预料之外的情况,要思考是否有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如有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即使偏离原来的目标,也要跟学生思路走,生成新的问题“生长点”;如学生提的看法没有价值甚至越轨,且这一问题又不能提高学生的能力,教师就不能跟学生走。
(二)抓住“讨论点”
教学过程是生生互动的多纬度动态过程,由于学生的差异,过程中会出现学生的疑惑,会产生认知的误区,也会出现创新的思维火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生成的种种信息又为我们老师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如果教师不利用,这些资源就会白白流失。因此教师要让学生通过生生之间合作讨论,使新的信息更趋全面。
(三)推动“闪光点”
有时学生的认识水平,解决问题的能力毕竟有限。这时就要通过教师来参与其中,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共同鉴赏美文,师生共同探讨,在赞赏、接纳、互助的过程中使课堂“生成”更有新意。
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孕育着创造,蕴藏着生成。这就要求教师从关注预设的教案,走向关注学生、学情和生成。教师要练就敏锐、迅速、准确地作出判断并能灵活、机智、巧妙地处理课堂生成的真本领。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学技巧和艺术,就在于一旦有这个必要,教师就能随时改变自己的授课计划。”当然,教学本身也总是不断地从遗憾走向遗憾,总会有一些教学机智是料想不到的,这就需要我们及时捕捉、记录,及时反思,并以此为契机,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智慧。只要我们从心底认可、尊重课堂中的动态生成,把它当作是宝贵的课堂教育资源,那么就一定能让我们的小语课堂充满了绚烂的生命情趣与浓郁的春天气息。
第四篇:让思品课堂“活力四射”
让思品课堂“活力四射”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2-0087-01
新课程改革犹如一股春风,给我们的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但是受传统观念的束缚,为了追求升学率,新课程倡导的自主、探索、合作的观念并未深入人心。尤其是思想品德课,仍然是重理论,轻实践;重接受,轻创造。这种满堂灌、注入式的教学方法,抑制了教学活力的同时,也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如何使课堂教学“活”起来,是有效实施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基础。
一、教师要“活”起来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教师的态度、教法直接影响着课堂气氛和教学质量。
1.发扬教学民主,创设和谐气氛。
传统的教育由于师道尊严,紧张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不敢想、不敢说,这种现象压制了创新精神的发扬。所以在新课改不断深化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建立起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营造宽松的气氛。
2.认真钻研教材、激活各种教学资源。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要善于将教育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学习需要,把思想教育目标转化为学生自身的追求。
教师必须精心备课,钻研大纲、教材。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事例、图片、表格,设计“走进生活、创新实践平台”等环节,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深入浅出、融会贯通,为激发教学的活力打好基础。充分了解学生,开发多种教学资源。搜集社会热点和时政要闻,搜集学生关注的身边事例,既充实了教学内容,又引发学生浓厚的兴趣。
3.制造课堂亮点,让课堂迸发活力。
学生的注意力会随老师讲课的节奏、讲课的内容而改变,如果一个老师的讲课是按部就班的,时间长了学生就会乏味。所以老师要经常注意制造课堂亮点,一个感动的故事,一个有趣的小品,一个幽默的笑话,一句经典的名言,一段振奋人心的演讲等等,都会让平静的课堂激起波澜。
二、让学生“活”起来
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活”其实就是激活学生的情绪,使之精神振奋起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将这种积极性迁移到整个教学过程中。
1.把机会留给学生,真正发挥其主体作用。
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认识过程,在这个认识过程中,知识和技能是认识的客体,学生是认识的主体,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我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实现了由封闭型教学向开放型教学的转变。采取课前预习、课上自习、课后复习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感悟、实现对基础知识的内化和吸收。
2.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习自主是基础,合作是条件,自主探究、合作探究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潜能,使学生能摆脱教师这一权威的束缚,极大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大了学生课堂的参与程度。要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让学生自己去读书,去感悟,去探究。强化学生的自主意识,让学生这个主体独立领受和驾驭教材。
3.设置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设疑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也是启发式教学的核心。通常我会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联系生活,设置一些精巧别致的小问题,做到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引导学生讨论探究。例如在讲《科教兴国战略》时,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 :①比较一下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科技和创新方面的差距。②分析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有哪些?③为了缩小这种差距,我国该怎么做?就这几个问题,一下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引发了学生深入的思考,真正让学生的大脑“活”力四射。
三、让教学方法和手段“活”起来
单
一、古板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只能让课堂变得枯燥乏味、死气沉沉。新课改新形势下的课堂教学应该是灵活多样的、丰富多彩的,而不是“黑白”无声的。
1.进行课前演讲,关注社会热点。
每节课的前5分钟,我都会安排两名同学播报社会新闻,然后让大家共同评论,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这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教材的滞后性,使课堂显现出时代的活力。
2.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共鸣。
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是教师为了发展学生的心理机能,通过调动“情商”来增强教学效果。思想品德课是学生思想教育的主阵地,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同化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而且可以“以境生情”,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
3.组织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
思想品德课作为德育的主渠道,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存在着知与信、信与行的特殊矛盾。教学实践中,我采用走出去的方式,让学生带着疑虑走向社会,通过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形式,在社会实践中验证知识,增强理论的可信度和说服力,以解决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例如,在讲到《孝敬父母》一课时,我让学生回家当一天的爸爸(妈妈),进行角色转换,并写出心得体会,这样他们就充分的体会到了父母的辛劳,真正理解父母、回报父母。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课堂活起来。只要教师不断地更新观念,不断地完善教法,就能以生动的教学、丰富的情感,吸引学生,带动学生,就一定会让课堂活起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第五篇:活动,让品德课堂活力四射
活动,让品德课堂活力四射
戴山学校
费丽雯
内容摘要: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和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在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尽情为学生安排充实、丰富的活动,给予充分表现的机会,不断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让他们在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自行判断、共同评价中,明辨是非,感知善恶,加速道德认识的内化,促进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
关健词:
小学
品德教学
活动体验
主体参与
小学《品德与生活》是小学阶段对儿童进行德育的主要课程,它以态度、情感和行为的改变为主要目标。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否真正走向素质教育,其重要标志是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过程的程度。在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尽情为学生安排充实、丰富的活动,给予充分表现的机会,不断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让他们在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自行判断、共同评价中,明辨是非,感知善恶,加速道德认识的内化,促进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
一、角色扮演 引发共鸣
近年来,有识之士提出“让学生中在活动中学习思品”、“思品教学体现活动化”等观点。在思想品德课中,一篇故事完整、情节生动、表象鲜明的课文,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表演出整个故事情节。通过一台有血有肉、情节生动的课本剧,学生可从中领悟到课文中的思想内涵。这是一种以社会经验为基础而设计出的教育模式。它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增强社会中的角色意识,唤起责任感。
例如《我想要我能要》一课,有关星星和爸爸妈妈逛商场吵着买东西的一段情节,我让学生以模拟的百货商店为背景,由学生来扮演爸爸妈妈和星星,双方都试图说服对方。让学生演了后评,评了再演。这样在评演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言行,认识到想要的和能要的之间的区别、差距,加上老师的点拨和激励,学生的道德认识不知不觉内化为学生的行动而外显出来。
再如教学《父母的疼爱》一课时,我又让学生来扮演自己的父亲或母亲是怎样关爱自己的。以剧本的形式,进行亲身体验,学生有如身临其境之感,充分体会到父母之爱的伟大与无私,深切地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互动,从而使学生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想法油然而生。
二、组织辩论 深化明理 学生的道德认识不能只局限于课本,有时必须通过活动拓展认识,深化明理,而开展课堂辩论,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方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道德认知冲突或抓住学生认知冲突,让学生采用辩论的方式解决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在辩论中深化明理,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如教学《讲信用》时,我出示了这样一则真实的案例:下岗工人张阿姨借了一笔钱在镇上开了家鞋店。为招揽顾客,她在店外贴了张告示,承诺以全镇最低价销售。开业之日,生意十分兴隆,一连卖出了好几双皮鞋。可是,第二天有两位顾客来反映另一家鞋店,同样牌子、型号的鞋子价格更低,只卖110元,要求她退还差价。这时,张阿姨有些为难了:这一型号的鞋进价就要112元,每双她只挣了6元,退还差价岂不是要亏本了。请就张阿姨该不该退还差价发表你的意见。此时,学生的认知冲突已经形成,他们的情绪高涨,小组讨论后,全班分为AB两派,经过激烈的辩论,最后,得出了结论:张阿姨虽然是个下岗工人,但作为个体经营户,最要紧的就是讲信用。无论什么原因,在任何情况下,这一条做人的基本原则都不能丢!
再如上网,这是目前在学生中比较流行的一种活动方式。对于它的利弊,社会上的看法众说不一。但在家长和老师看来,学生上网利大于弊,因为学生尤其是小学生自控能力差,很容易入迷而耽搁学习。那么学生的想法呢?是受不了诱惑还是逆反心理作祟?以至于屡禁不止。为此我在教学《哪些地方不能去》时,有意安排了学生辩论赛的教学形式,让学生通过彼此的唇枪舌战来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进行总结和正确引导,肯定学生积极参与的精神,表扬他们勤于思考,善于辩论,这样在辩论的过程中,加深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使思想品德教育落在实处。
三、开展实践 知行结合
思品课的教学应注重课堂明理,课外导行。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除了课内教学,校内训练,还要有意识地抓住各种教育时机,组织学生主动地、愉快地进行实践活动,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有利于知行统一,形成道德评价的能力,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现代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很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而大部分家长是只重视智力的开发,忽略了对其他方面的要求,这就造成了部分学生不关注周围的人和事,对他人的劳动无感激之情,觉得一切都是自然的、应该的,逐步养成了惟我独尊、我行我素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倾向。
在教学《我的劳动感受》一课时,我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会关注他人,知道学校内、社会上有许许多多的工作岗位,这些岗位上的人们都在辛勤地劳动着,他们每天都在默默地为我们服务着;一方面让学生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有意识地尝试不同的工作岗位,体验劳动的过程,感受劳动的艰辛,激发对劳动的热爱之情和对劳动者的理解和尊重,同时进行“生活小能手”的竞赛。用这样的竞赛,既达到了本节课的目标,又能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和实践能力,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更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再如教学《请到我的家乡来》后我安排了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家乡的工厂、街道、名胜古迹。通过参观,使学生亲眼目睹家乡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激起对家乡、对党、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激起为建设家乡,建设祖国而学习的积极性。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强调“做、学、教合一”。他说:“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思想品德课的实践,就是“做中学”的一种体现,促进儿童由“知”向“行”的转化,从而知行统一。
四、换位体验 内化认识
换位体验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而引起共鸣的一种情感体验。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采取换位体验方式,以促成有如亲身感受的体验,增强学生对道德知识的理解,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内化为道德认识。
例如在《有多少人为了我》一课中,有一组名为„你能为他们想一想吗?‟的漫画。教学时,我首先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还有哪些只图自己方便,给他人添乱的事;然后让学生设身处地想想:假如这些劳动者是自己的亲人,自己的态度会怎样?假如自己是这些劳动者,会有什么感受?从而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对劳动者的态度,倡导“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念,使学生懂得凡事不要只为自己着想,只图自己痛快,要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让学生更深层次地接受道德知识,进一步指导行为实践。
再如《同学之间》一课中,有这样一个故事:王辉的父母离婚后,王辉由爸爸抚养。他的一些同学知道后,在背后议论他是一个没妈的孩子。教学时,我让学生换位体验王辉的心情,即设计这样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如果你处在这样的情境中将会怎么想?同学们将心比心,真正感受到离异子女已经够痛苦了,别人不同情,反而嘲笑、戏弄,就使他更难过了。有了这样的情感体验,就会自觉地去同情和帮助离异子女。这样的换位体验,无疑对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起着积极作用。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和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只有通过丰富的、灵活的、开放的学习形式,给学生大量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才能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能力,让品德课堂活力四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