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体制外职业青年动员方式的研究
体制外职业青年动员方式的研究
内容摘要
本文针对目前青年群体的信息传达、沟通工作中,“小白领群体”(22-35岁体制外职业青年)的特殊状况开展研究。职业青年踏上工作岗位后,与组织联系逐渐削弱,同时,随着社会文化变迁,体制外职业青年中出现了众多新兴的信息传递方式与组织动员方式,与传统的信息沟通、传达模式有很大差异。面对新形势,共青团组织应开拓新的工作方式,以充分发挥其团结、凝聚、带领区域内体制外职业青年的作用,使他们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坚定不移地跟党走,为党巩固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
关键词
体制外 职业青年 动员方式 共青团
一、基本情况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背景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共青团工作面临一些亟待认真研究解决的问题。青年群体的信息传达、沟通现状有了许多变化,对于共青团而言,剖析共青团工作面临的问题,并在比较现有的交流模式基础上,总结经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案,探索形成符合区域特点、强化基层组织、有效服务青年的共青团工作新模式正是亟待研究的问题。
目前,青年群体的信息传达、沟通工作中,“小白领群体”(22-35岁体制外职业青年)几乎完全不可控。年轻人踏上工作岗位后,与团组织联系逐渐削弱。另一方面,随着社会文化变迁,体制外职业青年中出现了众多新兴的信息传递方式与组织动员方式,与团组织传统的信息传达方式有很大差异。
因此,我们希望借助此次研究,进一步理解体制外职业青年在工作、生活各方面的信息传递与组织动员方式,并将其与团组织常规工作方式进行比较,从而为改进体制外职业青年动员方式提出指导性建议。
(二)研究方法
我们选择了定性研究的方法,共召开了7组不同年龄、背景的职业青年座谈会,用以收集原型案例,提供细致、丰富的素材及解剖分析;并要求受访者采集平时生活、工作的沟通及组织形式原型材料,包括文字、图片等,并制作资料,以便比较座谈的情况,完善数据收集。
本次研究对象设定为22-35岁的职业青年,以新经济、新社会组织、自由职业者、外资及合资企业的体制外职业青年群体为主;并以党政机关、国有及集体企事业单位工作的体制内职业青年作为参照对比。受访者基本情况如下:
22-25岁组26-30岁组31-35岁组参照组
样本数1010106
婚姻状况未婚1081
3已婚无孩子----
已婚有孩子-293
公司性质民营企业563-
外资/合资547-
体制内单位---6
月收入2000-2999-23
13000-49998553
5000-59992211
6000-6999-111
二、体制外职业青年的基本特征分析
(一)普遍危机意识强,积极提升个人能力
体制外职业青年普遍具有强烈的竞争和危机意识,他们精力充沛而且努力上进,有着很强的紧迫感和压力。也正因为工作压力大,精力和知识的长期透支,使他们的充电意识非常强,大多数被访者都在进行着各种培训和学习。
从参与培训的动机上看,多数被访者认为是工作需要,为了提高自身竞争力,参照组(即体制内职业青年)提及参加培训与工资挂钩。从培训的内容上看,技术、语言以及学历类培训占了大部分,有少数被访者提到了人格魅力培训和安利培训,并认为其内容有趣,帮助提升个人能力。
多数被访者表示乐于参加培训,并且有所收获;然而参照组(即体制内职业青年)的部分被访者认为单位的内训流于形式化,毫无意义。
(二)工作压力大,依靠交际娱乐活动减压
工作时“吃苦玩命”,娱乐时“全情投入”,几乎已成为体制外职业青年的共识。下班后,不愿回家,就和朋友泡吧至凌晨,第二天精神抖擞地去上班,对于他们来说也是常事。到了周末,安排会更加丰富多彩,健身,旅行,聚会,时间表排到爆满,也乐此不疲。
26-30岁组和31-35岁组被访者,他们收入不菲,娱乐活动随性而富有创意。他们可能会开车去扬州画舫游湖,也可能去阳澄湖吃蟹,或是去江浙山区避暑。
(三)信奉“能者居上”,较少权力意识
一般来说,距离体制核心最近的政府机关和最远的外资企业的两部分是收入相对较高,中间部分收入则相对较低。体制外职业青年收入虽然差距较大,但被访者没有对此表现出明显的不满情绪,他们认为这种收入差距是一种激励机制,只要勤奋努力、业绩好,谁都有希望提高收入。
而参照组(即体制内职业青年)被访者则表现出更明显的等级意识。
(四)个人修养较高,热心公益事业
体制外职业青年大多接受过高等教育,拥有良好的个人修养,他们除了努力工作,追求物质满足之外,也希望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因此他们对公益活动也并不排斥。
多数被访者表示愿意参加各类公益活动,他们对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对失学的儿童都表示出强烈的同情。但被访者普遍认为公益活动需要组织,目前很多人觉悟没有那么高,而且一个人也想不到去。
现在,很多社区活动也带有公益性质,例如周末定期维修自行车,家用电器,水管道,捐款捐物赈灾,小区环境清洁等。虽然被访者的工作都很忙,但都表示只要没事,都会去的,尤其是,31-35岁组的被访者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五)追求自由,对传统意义上的集体活动兴趣不大
在传统的教育体制里,学生们一直处于组织的约束之下,他们被要求服从集体意志,统一行动,还要参加没完没了的集体活动,开会,听报告。
然而一旦离开学校,摆脱了严密的组织束缚,体制外职业青年拥有了更多的个人空间,他们对传统的集体活动,尤其是党团活动很少能提起兴趣,因此能免则免,对那些必须参加的集体活动也是颇为不满。
三、体制外职业青年的沟通模式分析
(一)组织者与参与者的地位趋于平等,组织者具有不确定性
在传统的组织结构里,组织者往往拥有高高在上的优越地位与权力,采取强制的方式进行宣传,组织活动。很多年轻的被访者曾提到在学校时被迫参加学校团委的报告会的经历。然而当学生们离开校园,传统的党团组织不再对他们具有有效的控制。
事实上,在现代社会里,组织者与参与者的地位已趋于平等,传播者和受众的界限也被打破了。通过互联网,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组织者,每个人都可以发送个人编制的信息,时间地点不受限制,对象更具有无限性,既可以是发送至个体,也可以是群体。只要其想法够吸引,就可以召集众人,没人会在乎其的社会地位如何。一般来说甚至不用担心发布这些消息会带来什么惩罚。
在2005年上半年发生的涉日游行中,组织者匿名在一些网站和反日论坛上公布了游行的时间和设计路线,引起网友的强烈反响,大家通过网络、邮件、手机短信、口耳相传的方式传递着这个消息。参与者并不知道组织者是谁,事实上他们并不关心。活动对参与者没有任何限制,他们可能邀请朋友同往,但大多数参与游行者之间并不相识,沿途还不断有人加入。整个活动参与者众多,却鲜有明确的正确的引导者,也因此出现了部分游行者有过激行为。
(二)互联网普及,网络成为重要的沟通渠道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应用,人们的沟通早已不再局限于依靠家庭、单位或现有交际网络来传递信息,因为互联网和个人电脑的普及已经使传统的沟通渠道产生了历史性的变革。
人们在虚拟的网络上的交流是多方位的,既有以单纯通信为目的的电子邮件以及相关的新闻组和邮件组等;也有结成相对固定的成员、分享信息、观点和服务的“虚拟社区”,如电子公告板或论坛(BBS)、博客(Blog)等;还有以QQ,MSN等双向聊天工具。在访谈中,每一位被访者都谈及了他们的上网经历,并一致认为网络是他们获得信息的重要来源。另外,他们也会以网络作为平台,认识更多的朋友,或集合众人的力量完成共同的目标。比较典型的有网络游戏,网络俱乐部以及网上团购。
(三)利用即时通讯工具实现快速实时沟通
即时通讯(IM),顾名思义,它的交谈是即时的,它允许两人或多人使用网络即时的传递文字讯息、档案、语音与视频交流。从 ICQ 的出现到现在QQ和 MSN 的流行,时下年轻人已经把网络即时通讯工具与移动电话,短信息当成了最常用的沟通工具。
它们不仅实现了克服远距离沟通的障碍,也解决了信息在传播和反馈过程中的时滞性问题。我们越来越少打开邮箱,取而代之的是QQ和MSN,它们早已不再是百无聊赖时,与网上陌生人搭讪聊天的工具,而成为职业青年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沟通手段。
另一方面,随着移动通讯话费的不断下调,和各式消费套餐的推出,年轻人用手机通话和发短信的热情空前高涨,即使固定电话唾手可得,也会习惯性按下手机里的存储键。
(四)平等互动的双向沟通模式取代传统的单向沟通模式
随着现代公民意识的觉醒和沟通渠道的发展,缺少反馈的传统的单向沟通模式,已经明显难以适应现实的需要,于是双向沟通模式应运而生。在双向沟通模式中,组织者与参与者处于平等协商对话的地位上,也打破了参与者被动接受信息的局面。
这种单向沟通模式向双向沟通模式的转变,反映到大众媒体的传播过程中,表现在观众的参与和反馈成了大众传播过程中的必不可少的环节。无论是电视新闻,文艺晚会还是电视连续剧,总有类似“移动用户请发送……,联通用户请发送……”的信息鼓励观众(听众)参与互动。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引起了全国媒体和民众的高度关注,是平等互动的双向沟通激发民众参与热情的经典案例。
(五)临时性组织的迅速集聚与分散
由于现代社会的流动性特点,人们通过网络等通讯渠道迅速聚集到一起,形成临时性组织,人们聚集到一起来,大多数不是“为了一个共同的远大目标”,而是为了各自自身的不同利益。但在短期目标达成之后,组织可能同样迅速的解散。
例如,网上组织的团购,有被访者提及组织汽车团购的经历,被访者是通过召集一些相同车型的计划购车者,集体向经销商购车,以求获得更多的折扣和优惠。在团购前,组织者会在相关网站上对该车型的购买需求进行民意调查,因为有购买欲望的网友较多,于是在几个团购网和汽车论坛上发出团购邀请贴,有购买意愿的可以再后面跟贴或直接和组织者联系,再由组织者和经销商联系进行交易。当交易结束后,购车团也就随之解散,彼此一般不会再有联系。然而并非每次团购都可以顺利完成,被访者组织的团购就因为买卖双方价格谈不拢而告吹,之后大家也就各奔东西。
四、体制外职业青年动员方式的探索
从一定意义上讲,团组织的动员能力决定着共青团作用的发挥,决定着共青团事业的发展。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大量的团员青年游离到体制外,从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传统的组织联系方式已很难联系、影响、覆盖到他们。
在对体制外职业青年的特征和沟通模式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团组织的现有资源,我们提出了“以青年中心为阵地,青年社团为平台,电子社区为渠道”的EMI(平等、互动、即时)体制外职业青年动员方式。
(一)以青年中心为阵地,广泛地凝聚、吸引体制外职业青年
以会员制为基本形式,吸纳体制外职业青年加入青年中心。以青年中心为阵地,在增强青年中心服务功能和加大青年中心宣传力度的基础上,广泛地吸引、凝聚体制外职业青年。
在增强青年中心服务功能方面,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紧紧围绕体制外青年在学习成才、创业就业、生活娱乐、身心发展、维护权益和社会参与等方面的需求,为体制外青年提供菜单式服务;按照“政府委托、中心承办”的方式,积极争取政府有关部门在青年中心实施青年发展项目;加强与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的项目合作,充分发掘社会资源,动员各方面力量,丰富服务内容和手段。
在加大青年中心宣传力度方面,要有效运用报刊、电视、广播、互联网、短信等现代传媒,吸引公众的关注和体制外职业青年的参与。还要通过采取公开选拔形象代言人、招募理事会成员等新型动员、宣传方式,调动体制外职业青年的内在的参与积极性。
(二)以青年社团为平台,有效地联系、服务体制外职业青年
针对体制外职业青年的需求,整合多方资源,大力组建各类协会、俱乐部等青年社团。以青年社团为平台,有效地联系、服务体制外职业青年。
青年社团的组建要运用多种手段整合多方资源。充分发挥青年联合会、青年企业家协会的资源优势,扶持青年社团的组建和运作;可以利用区域内已有的体制外青年自发组建的社团资源,通过引导方向和健全机制,在原有基础上组建青年社团;尝试搭建青年社团与高校社团之间资源和人员上对接的桥梁,把服务、凝聚体制外职业青年的工作前移,减少资源和人员的流失。
青年社团可以作为团体会员吸纳进青年中心,充分利用青年中心的活动场地、组织构架、政府和企业的支持等各种有形、无形的资源,实现青年社团和青年中心的相互补充、相互促进。要加强对青年社团的引导、扶持和管理,帮助他们按照正确的方向发展壮大。鼓励青年社团根据各自的特点,采取单独、联合等方式,经常性地开展活动,通过兴趣和需求纽带有效地联系和服务青年。
(三)以电子社区为渠道,快捷地教育、动员体制外职业青年
要打破传统的红头文件式沟通方式,顺应时代潮流,实现信息传播渠道的变革。以电子社区为渠道,快捷有效地教育、动员体制外职业青年。
从体制外职业青年最常用的网络信息渠道入手,利用徐汇青年电子社区,快捷有效的传达信息和获取反馈意见,及时了解体制外职业青年的思想动态,快捷有效的教育、动员体制外职业青年。
(四)EMI体制外职业青年动员方式
E——Equal(平等)
M——Mutual(互动)
I——Immediate(即时)
在青年中心阵地建设、青年社团平台搭建、电子社区渠道畅通的基础上,团组织可以通过“平等、互动、即时”的动员方式,有效实现对体制外职业青年的动员。
平等:引导体制外职业青年在青年中心和青年社团民主管理中发挥作用,切实保障他们对青年中心和青年社团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建议权、监督权。
互动:在体制外职业青年的动员过程中,必须保持反馈渠道的畅通,实现团组织与他们之间“传达——接受——反馈”的双向沟通,充分体现互动。
即时:利用短信、电子社区,新闻组和邮件组,QQ、MSN等网络即时通讯工具,迅速传达、获取信息。
第二篇:青年职业生涯规划研究
青年职业生涯规划研究
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工作经历中所包括的一系列活动和行为。职业生涯管理分为个人的职业生涯管理和组织的职业生涯管理。个人的职业生涯管理是以实现个人发展的成就最大化为目的,通过对个人兴趣、能力和个人发展目标的有效管理实现个人的发展愿望。企业职业管理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帮助员工的职业发展,以求组织的持续发展,实现组织目标。组织职业生涯管理是以提高公司人力资源质量,发挥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为目的,通过个人发展愿望与组织发展需求的结合实现组织的发展。职业生涯管理是一种互动式的管理,个人和组织必须都承担一定的责任,双方共同完成对职业生涯的管理。在职业生涯管理中,员工个人和组织须按照职业生涯管理工作的具体要求做好各项工作。无论是个人或组织都不能过分依赖于对方,因为有些工作是对方不能替代的,从个人角度看,职业生涯规划必须由自己决定,要结合自己的性格、兴趣进行设计。而组织在进行职业生涯管理时,所考虑的因素主要是组织的整体,以及所有组织成员的整体职业生涯发展,通过对所有员工的管理,充分发挥组织成员的集体潜力和效能,最终实现组织经营管理。在职业生涯管理中,员工个人需要了解和掌握有关组织各方面:例如组织的发展战略、经营观念、人力资源的供求情况、职位的空缺等。组织也需要全面掌握组织成员的情况,例如员工个人性格、智能、潜能、情绪能以及价值观等。
随着理论的不断完善以及实践的不断成功,职业生涯管理也不断得到国际、国内的企业和员工的认可,这也给共青团组织开辟了一条参与企业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新途径:在团员青年中大力推进职业生涯自我规划、自我设计活动,以团组织为纽带,把组织和个人的职业生涯管理结合起来,帮助团员青年做好自我诊断、评价和分析,帮助团员青年制定个人人生目标及与长期阶段目标相配套的生涯发展战略,与短期阶段目标相配套的生涯发展策略等。紧紧抓住团员青年对实现自身价值、开发发展潜能、赢得更大发展的迫切愿望,积极继承原有传统项目长期积累的工作优势,推动青年朝着成才目标加速前进,并最终实现企业、青年的共同发展。
一、职业生涯自我规划、自我设计活动是共青团组织创新工作的有效形式
在现代企业中,共青团的工作对象、工作环境,乃至共青团组织自身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运用创新的方式思考团的工作方式、工作内容,尤其是在育人方面,极需要我们进一步审视自我,处理好与企业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分工合作关系,取得工作地位,建立工作机制,体现工作成效,从青年人才上为企业实现各项目标提供有力的服务和坚实的支撑。
职业生涯自我规划、自我设计活动的引入,打破了原有的以活动、项目为中心的传统育人模式,转变为以团员青年个人发展为中心的运作模式,走出了许多活动“雷声大、雨点小”的困境,也增强了团员青年对团组织以及活动本身的归属感。
职业生涯自我规划、自我设计活动的引入,打破了原有的组织结构分割和工作领域分割,整合企业组织、人力资源等相关部门,甚至合理利用企业外部相关资源,综合各方优势,在领域上,把工作、学习和生活通过职业生涯管理统筹组织,抛弃功利思想,力求整体效应和积极成果。
二、职业生涯自我规划、自我设计活动是对团员青年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载体
对团员青年进行思想教育一直是共青团组织的一项重要职责,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到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教育,再到世界观、价值观、择业观、成才观教育,企业各级共青团组织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方式大都是以社会、组织为出发点的灌输式教育,很少以团员青年个体发展为核心的引导和帮助,在当前青年追求个性发挥、自我意识增强的时代,这种教育方式的效果一直不能令人满意。而职业生涯自我规划、自我设计活动恰恰解决了这一难题,从培育团员青年的自我发展意识入手,把企业的发展和对人才需求与团员青年的个人职业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以职业发展为结合点,把组织单方面的主动变为组织和个体双方主动,从而实现企业和青年的双赢。
职业生涯自我规划、自我设计活动采取开放式的互动设计平台,在青年与企业的互动沟通中,客观地描绘青年的成长轨迹和成才目标,并由企业提供必要的资源保障,对青年给予必要的人文关怀、事业关注和生活关心,进行有效的思想教育、行为指导,推动青年朝着成才目标加速前进,最终使青年积累专业的厚度甚至获得全面的发展,进而使企业获取对其竞争者的竞争优势。这项活动使青年看到了
自己的锦绣前程,而且还有一条直观、可行的成长路线供自己参考和实践,青年就会更加愿意沉下心来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自己的职业生涯,从而减少了年轻人的浮躁和急功近利;企业则真正实现了由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更注重了对人的发展的关心,必然会使企业更多地获得并留住想要获得、想要留住的人才,也会更好地培养出想要得到的各级各类人才。这无疑会增强共青团组织在青年中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也使共青团组织思想教育工作更加有效,服务企业中心工作、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的职责也得到了有效履行。
三、职业生涯自我规划、自我设计活动是学习型组织建设的有效切入点近年来,国内学习型组织建设活动方兴未艾,大到社会,小到班组,都明确提出了建设学习型组织的口号,天生就具备学习型组织某些特点的共青团组织也积极行动并有所成效。但部分专家指出,目前国内的学习型组织创建活动有“泛”、“虚”的倾向,很多组织把学习型组织创建活动形式化、表面化,只停留在做表面文章,没有与企业的业务相结合。那么共青团组织如何避免口号化,如何避免空洞化,如何真正激发团员青年学习的原动力,如何推动团员青年学习的终身化、工作化、组织化,引入职业生涯自我规划、自我设计活动是一个较好的切入点。首先职业生涯自我规划、自我设计活动立足于帮助团员青年做好自我评估。从团员青年的自我诊断、评价、分析入手,通过分析兴趣、特长、性格、学识、技能、智商、情商、思维方式、思维方法、道德水准以及社会和企业中的位臵等等,充分考虑每个人的优缺点及专长、个人职业目标与组织目标的一致性、职业生涯目标管理的动态性及滚动的修正性,组织和个人双方根据工作效率、表现、绩效及优缺点的分析做出初步设计草案,形成一个阶段性的职业生涯管理的目标。明确了自身的优势、缺陷和发展机会,团员青年的个体学习也就具备了明确的方向和充实的内容,团员青年也因为自身职业发展的需求而具备了学习原动力,从而也解决了学习的“自然与人为”的矛盾。
其次,职业生涯自我规划、自我设计活动通过职业生涯概念的引入,帮助团员青年树立了。管理个人职业生涯的意识,掌握了正确分析、评估自己的方法,具备了规划并随时修正自己职业生涯的能力,必将使团员青年的学习活动延续下去,这就避免了学习与工作的脱节,也解决了学习的“终身与阶段”的矛盾。同时,通过职业生涯自我规划、自我设计活动,企业团组织基本掌握了多数
团员青年的职业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这就方便了共青团组织对个体学习的分类引导,也使企业共青团组织长期坚持的竞赛、培训、交流等更加有的放矢,并为最终走向组织学习、互动学习打下了基础,这也解决了学习的“个体与组织”的矛盾。
职业生涯自我规划、自我设计活动是企业共青团组织工作的一个新载体、新抓手,也是企业共青团组织参与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效切入点,在当前职业生涯管理越来越得到企业和员工重视的背景下,只要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加强理论探讨和学习,研究活动参与渠道和工作机制,充分协调、整合各类资源,利用多种手段和工具,切实为团员青年在职业生涯规划和设计中不断提供有效的服务,这项活动必将成为新时期企业共青团组织的发力点和活力增长点。
第三篇:新形势下共青团联系动员青年方式创新之道
新形势下共青团联系动员青年方式创新之道
把青年群体充分地组织和动员起来,团结和凝聚起来,使他们在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成长、成才并发挥重要作用,这是各级团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大大加快,青年群体出现了价值多元化、需求多样化、流动经常化、参与自主化的趋势,共青团传统的组织网络、动员方式面临巨大的挑战。各级团组织只有通过积极探索建立新型工作机制,拓展联系途径,提升动员能力来弥补传统联系动员青年方式的弊端和局限,从而实现“两个全体青年”的目标。
一、共青团组织传统联系动员方式的简要回顾
在革命战争时代,团组织的“政治化动员”是发动青年投身革命、英勇奋斗的重要方式。正是这种经常性的政治动员、领导动员,帮助青年明确了革命的方向,激发了革命积极性,提高了思想政治觉悟,增强了胜利的信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群众性学习、开会、听报告这种面对面或层层发动的青年动员模式,可以称之为“组织化动员联系方式”,组织化动员能力是共青团成立以来开展各项工作的核心保障。这种方式沿用至今,只是效果已大不如前。第三种方式,就是我们现在经常说的“社会化动员联系方式”。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影响人们思想和行为的一个重要渠道, 而且这种影响力还在不断强化。这种强调开放性、参与性、互动性、时尚性的联系动员方式,已被我们各级团组织广泛运用。近几年,由青年自组织联系、发动青年参与各类群众性社会活动而产生了一种“参与式动员联系方式”,可以称之为第四种方式。
二、共青团联系动员青年方式创新的成功案例
案例一:充分运作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全方位、立体化联系、动员青年网络。代表团组织:上海团市委。
他们建设了覆盖全上海的共青团电子邮局系统、手机短信群发系统和即时通讯系统;加强了上海共青团两大门户网站——“上海青年电子社区”和“城市青年网”的建设;在上海市互联网舆论宣传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指导下,建立了上海青年网宣工作队伍;主动与上海户籍人口管理信息系统和外来人口管理信息系统相衔接,利用社会基础信息系统及时、准确地了解团员青年分布和流动状况。上海团市委通过在全市各级共青团组织中建立起快速动员和响应机制,加速推进信息化和数字化,全方位“拉近”组织上下之间、组织和青年之间的距离。
案例二:充分借助互联网优势,开创集群化、扁平化联系、组织青年平台,代表团组织:通州团市委和温岭团市委
走依托发展之路,通州团市委。八通网是一个在通州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民间社区网站,拥有注册网友24万名,其中80%以上的会员年龄在18-35岁之间,是青年群体高度聚集的网络平台。从2005年开始,通州团区委就主动加强与八通网联系、交流,依托八通网,发起适应青年兴趣需求的各类文体和公益活动,吸引了大批青年的参与。并以此逐步加强与青年自组织的接触与合作,由青年网友发起并 形成了公益类、体育类、文化类等30多个相对稳定青年自组织。八通网已成为通州共青团广泛联系、不断凝聚青年的一条有效途径。
走自主开发运作之路:温岭团市委。
温岭团市委采用现时网络上最流行的SNS网络社区模式,开发“新青年”(www.xiexiebang.com)网络互动平台,探索网络互动的方式组织动员青年,实现青年个性需求与网络动员新方式的有效对接。新青年网运用圈子发布各类组织信息和活动信息,设置青年喜爱的功能,在团员青年中实现了网上、网下的即时联系与沟通,激发团组织与青年间的直接互动交流,改变了以往单一的交流方式,提升青年对团组织的归属感和向心力。
案例三:开发服务青年新项目,打造时尚化、专业化凝聚、服务青年载体,代表团组织:温岭团市委。
2008年5月,温岭市共青团推出了青年卡服务项目。团市委在下属的青年网络信息协会中成立民办非企业单位“五四青年信息服务中心”,招聘了专职团队开展青年卡项目运作,获得了青年喜爱和社会认可。该卡有商家打折、组织团购、服务就业、青年交友,组织活动,开展培训、银行卡和报纸期刊等8大功能。通过专门网站、组建QQ群、开通二条热线以及邮寄系统等多种渠道,搭建交流平台联络凝聚各类青年。
案例四:培育和依托新兴青年社团,拓展组织联结和工作延伸,代表团组织:杭州团市委
杭州团市委着力提出了R&V的青年社团管理新模式。R是 reality,指的是共青团、青联、学联、少先队等传统青年社团组织和志愿者协会、青企协、青年中心等团的外围组织。V是virtuality,指的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和新兴青年社团类组织,尤其是依托互联网成立的新兴青年社团组织。通过R&V模式的实施,积极倡导团员青年自主设计、自发参与、自我评价,完善传统青年社团的组织动员、民主决策模式。在尊重青年自主性的同时,切实强化团组织在其中的核心联系作用。
从以上四个案例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紧紧抓住了当代青年群体追求个性、追逐时尚、从众、乐于当主角以及游戏的心理特征去开发、设计各项工作载体和项目,从根本上解决了“青年为什么跟你走”的问题。
二是这些团组织无一例外地顺应了社会发展的潮流,综合运用手机、MSN、QQ、BBS、电子邮件以及博客、短信平台等时尚的信息手段,掌握了网络媒体的主动权,解决“青年怎么跟你走的问题”。
三是把握了主动介入、尊重主体、逐步融入,扩大覆盖,正确引导,有效动员这一规律,强调了主体意识,民主意识,参与意识以及情感因素在联系动员青年工作中的作用,解决了“如何引领青年走的问题”。
三、我们的探索和实践
先进团组织的成功实践开阔了我们的思路,活跃了我们的思维,近几年来,我区各级共青团组织围绕联系动员青年方式创新,借鉴先进经验,结合本地实际,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今年,我们对基层涌现的优秀工作项目进行了有效整合,提出了“EMI”青年联系动员 方式,E即Equal(平等);M即Mutual(互动);I即Immediate(即时)。我们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构建一个以“XX青年极圈”为阵地、XX青年卡为触手,以XX青年互动社区为主渠道,以青年成长服务区为特色的联系动员工作新体系。
(一)以“XX青年极圈”为阵地,广泛凝聚、吸引青年 今年4月,甬江街道团工委依托新落成的北郊片服务中心成立了甬江街道“青春彩色部落”。彩色部落紧紧围绕青年在学习成才、创业就业、生活娱乐、身心发展、维护权益和社会参与等方面的需求,设置了紫色影视地带、红色志愿者地带、蓝色网络地带、橙色健康地带、青色秀舞地带、绿色书刊地带、粉色宣讲地带和棕色科普地带,并为青年提供菜单式服务。部落成立后,推出青年服务项目50余个,舒适的环境,丰富的项目,受到了周边企业青工的热烈欢迎。甬江街道团工委趁势推进,整合企业资源,将“青春彩色部落”作为品牌入驻企业。以会员制为基本联系制度,在周边企业逐渐建立分部落,协助企业搞活员工,实现对辖区青年联网式覆盖,嵌入式联系动员。目前,青春彩色部落联盟已经拥有9个下属部落,覆盖北郊片近万民企业青工,探索出一条复制性较强的青年联系动员路径。受这一项目的启发,团区委提出了建设“XX青年极圈”的设想。“XX青年极圈”之名,意为占领吸引XX青年注意力的至高点,辐射到XX各类青年的覆盖圈。在今后几年中,我们将把“XX青年极圈”项目推向各街道(镇)、社区(村)以及青年聚集的楼宇、产业园、特色行业街区等,通过统一标识,统一服务标准,推行3+X的服务项目,实现对青年最广泛的联系,进而增加对青年的动员能力。
(二)以青年卡项目为触手,有效地吸引、凝聚青年
XX青年卡是我们与XX万达广场针对青年学习,工作、生活、娱乐的实际需求,整合社会资源联手打造,面向XX团员青年发行的富有青年特色的综合性服务卡。功能涵盖文化体育、时尚消费、就业培训等诸多领域,持卡者可享受商家消费优惠、参加青年时尚派对、加盟青年社团活动、接收就业岗位信息、免费获赠青年期刊等多项服务功能。我们的设计理念是:将XX青年卡打造成XX青年的青春护照。青年卡的推广将进一步提升青年活动的文化性,娱乐性和实用性,允许青年自主选择感兴趣的活动项目和有需求的服务内容,打破了参与者被动接受信息的局面,使得组织者与参与者处于平等协商对话的地位上,这种平等互动的双向动员模式真正以兴趣和需求为纽带,更能够有效地联系和服务青年,激发青年的参与热情。
(三)以青年互动社区主为渠道,快捷地联系、动员青年 与温岭的“新青年”网定位一样,我们建设的U城网—青年互动社区也是一个面向青年群体开放的时尚个性化的实名制网络互动社区。与“新青年”一样也设置了青年人所喜爱的功能版块,以圈子为单位吸引各类青年在网上集聚。U城网试运行至今天,已吸收整合了10余个青年自组织,形成风格各异的青年圈。在各自的圈子中,不管是组织负责人还是普通群友都可以自主设计和选择各类感兴趣的圈子活动,实现了组织者与参与者的平等、互动。但与新青年有所不同的是,我们将此项目纳入了我区政务电子建设体系,今后三年,我们将每年得到政府的支持用于增加3-5个以居住地为单位的网络互动社区建设。如果说“新青年”建设的是一个网,那我们做得就是 要为XX青年建设若干个属于自己的网上家园。相信以青年互动社区这一网络平台的建设,将大大增强我区团组织对青年的吸引和凝聚。
(四)以开设“青年成长服务区”为特点,真诚的服务、助推青年
在与青年的广泛接触中,我们有一个深深的体会:每一位青年都有实现人生理想,获得幸福生活的人生追求,但是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许多青年感到茫然,无所事从。在青年遇到困难之时,在青年感到无助孤单之时,我们团组织就应该及时出现在他们的身边。我们将在U城网开设“青年成长服务区”,同时整合社会各界成功人士、各行业的青年骨干和热心于青年事务的志愿者组成顾问团,为青年提供人生规划、就业指导、情感婚恋等咨询服务,答疑解惑,真诚服务,在青年个人发展轨迹中刻上深深的共青团烙印,进而成为联系动员青年的又一增长点。
第四篇:中日财政体制比较研究
中日财政体制比较研究
摘要:我国自1994 年分税制改革以来,尽管建立了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分税体制,但还有许多地方要完善。日本亦属于集权型的国家,但其分税制财政建设十分完善。通过对中日财政体制的共同特征、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分配的不同模式、各级政府间财政收入分配及转移支付体系的比较分析,提出完善我国分税制财政体制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比较财政;财政体制;分税制;中国日本
一、财政体制的共同特征
虽然目前阶段我国的财政分权改革尚在进行之中,仍然不够完善,与日本相比,差距很大,但至少在运行模式上两者有以下几点共同特征:
1.中央政府掌握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日本财力高度集中于中央,中央政府掌握全国财政收入的2/3 左右。我国1994 年分税制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提高中央财政收入占总财政收入的比重,因此,分税制改革后各年中央财政收入占我国总财政收入的比重基本在60%左右。
2.中央与地方之间建立了合理的事权分工和规范的财政分配制度。凡是涉及整个国家利益,需要全国统一行动才能实现的政府职能都划为中央政府职能;不涉及全局性的事业,需要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动性,有利于提高政府活动效率的职能划归地方政府。以此为基础,明确划分了各级政府财政支出范围,即支出负担与事权分工相对应,虽然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在财政支出责任与可运用的财政收入存在不匹配的问题,但随着我国财政改革的深入,这一问题会得到解决。
3.中央对地方实行的财政补助制度。中央通过补助制度,一方面调节了中央与地方间的纵向财政资源分配,有利于中央财政经济政策的贯彻落实;另一方面,有利于协调各地方政府间的横向财政资源再分配,对地区之间的平衡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的不同模式
日本是一种集权与分权结合型财政体制。日本财政体制的明显特征是:收入上集权、支出上分权。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中央预算集中的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60%以上,实际支出则不到40%;相反,地方预算收入占预算总收入的40%左右,而实际支出占预算总支出的60%以上。中央政府集中大部分收入并控制税收管理权限,体现了集权,有利于加强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地方政府安排着大部分财政支出,体现了分权,有利于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我国在过去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财政实行统收统支,中央集中过多,调动和发挥地方的积极性不够。随着1994 年的分税制改革有所改善,但地方在财政支出方面的权限仍然有限,同时还存在地方之间的不平衡,对于调动地方的积极性严重受阻。
三、各级政府间财政收入分配的比较
1.税收收入的分配
日本的共享税式分税制。即除划定中央税和地方税之外,还设臵中央与地方共享税税种。目前,日本共有58 种税,其中国税26 种,都道府县税15 种,市町村税17 种。中央和地方收入分布格局大体保持在2/3 和1/3 之间。为了确保中央财政的主导地位和在宏观调控中的重要作用,日本政府间税收权限划分实行中央集权制。目前,我国地方税收收入分配权尚未专门制定基本法律制度,中和地方税收收入的分配按税种来划分的。在国务院1993 年颁布的《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的行政法规中,按税种明确划分了中央固定收入、地方固定收入和中央与地方共享收入三大类。国税占总税收收入的比例大体保持在70%左右。中央与地方的这种税收收入分配格局,使地方税税收收入规模相对较小。
2.各级政府的主体税种
日本每一级政府都以两种税为主体税种。中央财政的主体税种是个人所得税和法人所得税,都道府县的主体税种是事业税和居民税,市町村的主体税种是居民税和固定资产税。我国中央政府固定收入包括消费税、车辆购臵税、关税,地方政府固定收入包括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等,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享收入主要包括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
四、各级政府间的转移支付体系
1.在日本的税收收入结构中,中央税收收入大约是地方税收入的两倍。这样单靠地方税收入远远不能满足地方政府的需要。地方税收入与地方政府支出之间的差额由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加以弥补。以税收划转为主要形式的财政补助制度。与其他西方国家相比,日本中央对地方财政补助规模更大,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的依赖性更
强。1990 年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补助金额为318 590 亿日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49.6%。目前,日本中央对地方财政补助形式包括:交付地方税、国库支出金和让与地方税,其中前两种是基本形式。
2.我国现行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原财政包干体制中的转移支付因素、分税制中的税收返还和过渡期转移支付同时并存,双轨运行。但是,我国现阶段仍需注意以下问题:(1)目前均等化转移支付的规模还是很小,为了更好地取得省区之间横向平衡,转移支付体系应从“收入返还”调整为以均等化拨款为基础的转移支付体系;(2)加大过渡期转移支付力度,明确过渡期转移支付的规模;(3)财政转移支付要在广度上、深度上落实好,同降低税收负担结合起来。
五、我国财政体制改革可以借鉴的几点经验
日本财政体制的运行机制表明,其所实行分级管理的财政体制实现了其预期目的,一方面根据事权合理地配臵了财权,使各级政府的财权和事权达到了基本统一,另一方面,在确保中央政府财政收入规模和保障宏观调控有效实施的同时,维护了地方政府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是处理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一种规范化的分配制度。因此,我们至少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值得借鉴的经验:
1.在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事权的基础上,实行相对集权型财政体制。“相对集权型”财政体制,是指财权相对集中,事权相对分散。就财政体制来说,包括以下三方面:(1)重大的财政方针政策、国家预算法规、重要规章制度等必须统一由中央政府制定,在中央
统一规定的范围内,地方有权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制定贯彻中央方针政策的具体措施,安排自己的财政收支;(2)中央的事权主要是承担一些事关全局的重要事务,政府职能范围内的其他一些具体活动,包括大量社会发展事务,则应由地方承担;(3)在不影响地方财政增收积极性的前提下,中央要掌握主要财源,保证中央政府的主导地位。
2.在税制改革的基础上,合理划分中央税、地方税以及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实行共享税式分税制,稳定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来源。(1)我国社会主义管理制度,决定了我国分税制不可能像美国那样实行税源分享形式;(2)我国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将以流转税为主体,地方税收体系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这就决定了我国不能实行彻底的分税制;(3)我国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很大,税源分布极不平衡,一些地区财政收入能力与其财政支出需要差额很大。在这种情况下,实行彻底的分税制,只能导致一部分地区过分依赖于中央转移支付,不利于扩大地方自主权,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因此,在我国推行分税制,在划分中央税、地方税的改革过程中,必须考虑设臵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将一些税源增长快、同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税种划为中央与地方共享税,有利于协调中央与地方利益关系。
3.建立以平衡补助为主体的财政补助制度,促进各地区间社会经济的平衡发展。如何从财政体制上有效地平衡各地区经济发展,是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出发点。日本的经验表明,建立规范的、明晰的转移支付体系,是中央政府调节各地区经济平衡发展的最有效的手段。同时,从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看,那些需要财政补助的地区往往连最基本的财政需要都无力满足。如何保证全国最低水平的公共服务需要,是中央财政转移支付面临的首要任务。因此,本文主张建立一种以平衡补助为主的转移支付体系。
参考文献:
[1] 吴俊培.论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关系[J].经济研究,1994,(4).
[2] 黄肖广.中央与地方政府财政分配关系中公平与效率的经济学分析[J].现代经济探讨,2006,(12).
[3] 周宇宏,孙士和.日本财政体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经济研究,2003,(88).
[4] 宫岛洋,神野直彦.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关系的中日比较[J].管理世界,1994,(4).
[5] 吴昊.日本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关系[J].现代日本经济,1996,(2).
[6] 宋文献.日本的分级财政体制及评析[J].财经论坛,2004,(3).
第五篇:小城镇行政体制研究
1小城镇行政体制研究
--以宜都市为例
学生姓名:胡敏
班级学号:
专业名称:行政管理
指导老师:王守文
教学单位:政法学院
摘要:小城镇行政体制问题关系到能否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关系到能否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关系到能否实现现代化等重大问题,认真研究并解决好小城镇行政体制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际意义。纵观20多年来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小城镇行政体制还存在大量问题,本文以当今的形势背景为切入点,从小城镇行政体制改革的必要性进行分析,针对其在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通过实地调查归纳总结出相关的对策。
关键词:小城镇行政体制改革
前言
小城镇作为中国现行行政构架中的一个重要层级,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其行政体制暴露出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小城镇政府职能不适宜市场经济下的要求,现行市管县体制不利于小城镇政府的发展,县域经济的发展受限于现行的行政体制等。针对上述问题,宜都市政府提出了重塑小城镇政府的角色,加快转变现有小城镇政府的职能,优化小城镇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等对策。同时,积极倡导实行省直管县体质,进一步促进当地的政治经济发展。
一、理论奠定
(一)当前研究背景及学术观点
1、当前研究背景(1)中国是一个具有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通过不断地实践总结得出,目前中国的城市行政体制还存在相当大的问题,制约了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因此,从小处着手,必须在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下积极探索新的行政模式,全面改革城市的内部行政体制,强化小城镇行政体制的改革力度,构建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中国城市化进程要求的新型城市行政体制。
(2)相较于改革开放以来与中国友好来往的美国,其州政府在二十世纪初就开始进行行政体制的改革。在随后近百年的时间中,美国各州的行政体制改革陆续进行。通过这些行政体制的改革,各州的部门得到最优化的配置,部门职能实现了更好地发挥,机构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明显改善„„不难看出,美国各州的行政体制改革极大地促进了该国政治经济的发展。
(3)相对于一国政府的行政体制而言,国际性的行政体制具有跨国性和非主权性的特点,这也就
决定了国际性行政体制独特的运行方式。二战后,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国际性行政体制有了大规模的发展,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冷战结束后,国际性行政体制的变革引人注目,各类国际机构不断调整自我,以适应国际合作和国际竞争的需要。
2、学术观点(1)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一切发达的,以商品交换为媒介的分工的基础,都是城乡的分离。可以说,社会的全部经济史,都概括为这种对立的运动。”
(2)费孝通教授关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探讨,是一项重要的学术贡献。他提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四种模式,即工业化新模式、小城镇发展模式、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圈(带)模式。其中,在小城镇发展模式中,认为小城镇建设是发展农村经济、解决人口出路的一个大问题, “离土不离乡”和“离乡不背井”是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两条具体途径。
(3)小城镇是以聚集人口、商品、文化、信息、科技、教育、金融和服务为特征的地域系统。小城镇位于农村之首、城市之尾,与农村经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点;又与大中城市关系密切,是大中城市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和后盾。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二)小城镇与行政体制
1、小城镇小城镇,顾名思义即为较小的城镇。它介于城乡之间,地位特殊。归纳起来,不同的学科对小城镇概念的理解可以有狭义和广义两种。我国狭义上的小城镇是指除设市以外的建制镇,包括县城。建制镇是农村一定区域内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服务的中心。我国广义上的小城镇,除了狭义概念中所指的县城和建制镇外,还包括了集镇的概念。这一观点强调了小城镇发展的动态性和乡村性,是我国目前小城镇研究领域更为普遍的观点。因而集镇是农村中工农结合、城乡结合,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社会和生产活动中心,是今后我国农村城市化的重点。
2、行政体制行政体制又称行政管理体制,主要是指政府系统内部中行政权力的划分、政府机构的设置以及运行等各种关系和制度的总和。从国家的层面看,是指行政机关与立法、司法机关的权力的划分。行政体制是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体制决定行政体制。
3、小城镇与行政体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反之,上层建筑的好坏与否可以限制经济的发展。换言之,政治制度的适合与否限制当地经济的发展。因此,小城镇的行政体制改革有助于促进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有助于协调当地的人文和谐。
(三)小城镇行政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1、小城镇政府行政管理体制自身建设的需要小城镇政府作为中国现代行政构架中的一个重要层级,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遇到了职能转变的困境和前所未有的财政压力的挑战,构成了县政改革的根本动因。伴随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由“吃饭财政”引起的对小城镇政府规模增长的关注,重心主要集中在机构改革方面。然而,二十多年机构改革的种种努力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历史起点,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现行小城镇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仍然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方面。
(1)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对微观经济运行干预过多。
(2)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仍比较薄弱。
(3)部门职责交叉、权责脱节和效率不高的问题仍比较突出。
(4)小城镇政府机构设置不尽合理,行政运行和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5)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还不完善,滥用职权、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等现象仍然存在。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小城镇政府全面正确履行职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经济社会发展。
2、建立服务性政府的需要小城镇政府作为我国农村基本的区域性政权设置,是国家机构承
上启下的重要环节,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枢纽。同时,小城镇政府担负着许多繁重的任务,面临的困难和矛盾最为集中,职能转变的任务最为艰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对政府管理和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小城镇政府承担着不可替代的角色,而政府管理与服务的能力与政府职能的转变是密不可分的。小城镇政府要适应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必须全面加强政府管理的观念更新、职能转变和行为规范。
小城镇政府应当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需要,加大县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力度,推动小城镇政府职能不断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转变。小城镇级政府要努力实现从以行政手段管理为主向以经济和法律手段管理为主的转变,政府职能要适应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要求,减少对微观经济的干预,形成以间接管理为主的宏观调控框架,建立市场监管体系,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3、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小城镇政府担负着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职能,其中经济职能是极其重要的乃至核心的职能。小城镇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发展经济,实现地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并尽量减少市场力量的负面效应。
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大系统中处于基本层次,是宏观经济层次中最基本的调控单位,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的区域基础和基本支柱。县域经济贴近物质资料生产的实际,处于行政管理和政策落实的前沿,始终发挥着承上启下、连接城乡的作用。
县域经济的发展,不仅直接解决绝大多数人口的就业和生活问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而且直接从基础层面影响人地矛盾运动的性质、规模和方向。小城镇政府的体制改革是运作县域经济的必要条件。如何根据发展县域经济的需要,相应的进行小城镇政府的体制改革,就成为在当前形势下需要思考并解决得当务之急。
4、城镇化进程的需要宜都作为地处鄂西的新兴工业城市,产业结构单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典型,扶贫任务艰巨,加速推进城镇化,既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跨越的历史阶段,也是解决目前以及今后经济社会发展诸多问题的关键。发展小城镇,推进城镇化,实现社会、经济结构转型,把城镇化与农村工业化和产业化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实现城乡共荣、协调发展。因此,加快城镇化进程,提高城镇化水平,成为我市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1)推进城镇化,有利于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特别是像宜都市这样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要使农民致富,唯一的出路就是通过城镇化,实现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减少农民的数量,提高人均生产率。转移出来的农村劳动力收入增加了,农村劳动力的价值也大大提高,收入相应增长。而大中城市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又极为有限。因此,实现大规模农村人口转移只有发展小城镇,实现城镇化,改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人口、经济要素的合理分布和自由流动,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和城乡共同富裕,除此别无出路。
(2)推进城镇化,有利于加快实现农村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从理论上说,城镇化是社会分工的发展和生产专业化的结果。工业化和城镇化是现代化过程的两个侧面。工业化需要聚集状态,只有人类活动集中才会降低工业生产成本,才会形成聚集效应。因此,城镇化是工业化的必然产物,离开了城镇化,工业化的效率就会降低;离开了工业化,城镇化就无的放矢,就会失去发展的动力。目前,我市乡镇企业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通过发展小城镇,使乡镇企业向小城镇聚集。充分发挥小城镇作为农村交通中心、信息中心、技术中心和人才中心的作用,为乡镇工业的发展提供基础设施、市场、技术和人才条件;通过发挥小城镇对农村的辐射作用,带动农业产业化。
(3)推进城镇化,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通过城镇化,减少农民数量,在总量上相应减少现有耕
地承载人口数量,转变农民的谋生方式,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使他们向城镇聚集,给大自然以休养生息的机会,能够解决土壤退化、水土流失、森林覆盖率降低等生态环境问题。
综上所述,城镇化是农业现代化、缩短城乡差距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当前小城镇发展中暴露的行政体制问题
在几十年的城镇建设中,我国形成了与计划体制相适应的较为完善的小城镇行政体制,在这个背景下制定的有关城镇发展政策有其合理性。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小城镇特有的经济社会特点改变了原有的行政环境,过去制定的一些政策失去了效力,有的甚至成为束缚小城镇发展的障碍,对小城镇的健康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
(一)小城镇政府机构角色定位失当
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社会仍处于转型过程中,小城镇政府机构角色失当现象仍普遍存在。主要表现在:
1、小城镇政府自恃为“权威型”的领导者。由于受传统历史的熏陶,小城镇政府习惯于沿用传统体制下的政治、行政命令方式,靠行政强制力行使职能,重视行政干预,忽视协调指导。
2、小城镇政府充当了“全能型”的管理者。从古至今,中央决定地方的一切事务,小城镇政府也不例外。在日常工作中大包大揽,把对经济的管制和社会的管理都纳入了自己的职能范围,造成其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管理之间的职能错位。
3、小城镇政府担当了“忠实的”持家者。遵从中国的换届选举的规定,每三年地方政府也会进行一次换届选举,这样,县级领导干部轮换调动特别频繁。随着领导干部的轮换调动,县级干部的短期行为造成县属企业发展缓慢,财税资源枯竭,从而使县域经济的长远发展难以为继。
(二)政府职能不适宜市场经济下的要求
小城镇政府作为中国现代行政构架中的一个重要层级,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遇到了职能转变的困境和前所未有的财政压力的挑战,构成了县政改革的根本动因。伴随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由“吃饭财政”引起的对小城镇政府规模增长的关注,重心主要集中在机构改革方面。小城镇政府没有从根本上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来转变政府职能,基本上还是在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体制和框架内运转。小城镇政府的权力关系没有走上规范化的道路;政府过多地干预了县域的具体经济行为,“政企分开”并不彻底;“政事分开”仅仅流于形式,致使政府威信降低、动员能力低下;最突出、最根本的问题是财政制度、机制和程序的缺失,降低了小城镇政府的能力,扭曲了县政的基本功能。
(三)现行市管县体制不利于小城镇政府的发展
我国现行县级行政区划和设置的基本框架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是在当时生产力十分落后、交通和通讯能力极其低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正得以强化的历史背景下而确定的。通过近半个世纪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的大规模建设和高速度发展,实际情况和客观条件出现了巨大的变化,从而使现行县级行政区划和设置与当今时代不相适应的矛盾已日见显露。现有的县级行政区划和设置的基本格局,与当今我国各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和客观条件已经难以适应。
三、建立健全行政体制,促进小城镇和谐发展
(一)重塑小城镇政府的角色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小城镇政府角色的转换势在必行,而且刻不容缓。小城镇政府角色的转换是发展县域经济、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因此,小城镇政府必须从计划经济体制下全能者的角色转向市场经济条件下有限责任者的角色,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和公共服务意识,把服务型政府理念具体化、明晰化并落实到位。
此外,小城镇政府必须完成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换,从行政管制向依法行
政转换,从制定计划的政府向引导、培育市场的政府转换,从以权力为运转轴心的政府向以社会公共服务为核心的政府的转换,从人治政府向法治政府的转换。换言之,小城镇政府的角色应该由“权力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换。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小城镇政府必须对其性质、职能、权力界限、功能范围、行为方式和活动领域严格界定,履行好自身应该承担的任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小城镇政府必须充分保障农村基层群众各项民主权利,严禁干预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内的事情;必须改革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大政府、小社会”的旧格局;必须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政府机构臃肿、职能交叉重叠、运转效率低下的状况;此外,实现人员精干,高效运转,以最少的行政成本实现最优化的行政管理。
(二)实行省直管县体制
通过推行省直管县,可以改革目前我国行政区划中不合理因素,特别是参考政治、经济、社会、自然等因素情况下划小省区,划清边界,有利于改善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有利于加强中央的领导,有利于为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行政区划体制环境。在经济上实施强县扩权,在财政上实行省管县,可以赋予县级政府更大的自主权,把一些原本属于地市级政府的行为审批权里直接下放到县。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在我国目前虽然只是在试点阶段,但从目前的情况至少可以窥见其具有一定的优越性:第一,它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县的发展环境得到了优化,使之拥有更大的自主权,形成一批经济活力强、发展速度快、综合素质高、带动作用大的县,从而有利于城乡经济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第二,实行“县财省管”体制可以绕过市这一级周转和盘剥,提高了财政资金运转效率,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县的财政困难,强化了县主观上的努力程度,调动了县发展的积极性;第三,促进了市级政府工作职能由领导型向自我发展型的转变,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同时,为下一步行政体制改革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优化小城镇政府公共服务职能
对于我国来说,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改革和完善现行的农村经济体制,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根本途径,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出路。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小城镇政府的重要作用尤其值得关注和重视。对小城镇政府公共服务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小城镇政府公共服务机制的对策,有利于提高小城镇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有利于满足公众对公共服务日益复杂化、多样化的需求,进而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建立服务型政府就是要确立服务理念,树立服务意识,当好人民公仆。新形势下政府的一个重要职能,是为企业发展和各类创业者提供良好的环境。政府应通过发挥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职能,为企业发展创造宽松的宏观经济环境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通过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为企业及人民群众干事创业提供优质到位的服务;通过不断完善硬环境、优化软环境,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氛围,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在公共服务机制改革过程中,既要注重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也要注重社会公平,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既要注重发挥政府作用,也要注重发挥社会组织的积极性。一个有效的公共服务机制既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又要适当引入市场机制。在新的发展时期,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必须坚持以公众为导向,提高公众的认同和支持的程度。政府公共服务的提供必须从政府本位、官员本位向社会本位、公民本位转变。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应深入了解公众的意愿,广泛集中公众的智慧,应完善有关了解民意、公众参与和公众评价的机制,切实提高公众的认同和支持的程度,从而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志永,国际制度的国内影响——以人权公约和中国为例[D],中国人民大学,2005.[2]余潇枫,行政体制改革与行政现代化[J],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04).[3]汪玉凯,未来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趋势[J],学习月刊, 2007,(07).[4]王晓斌,当代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目标模式构成分析[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2).[5]马彦林、刘建平,现代城市管理学(现代城市管理丛书),科学出版社,2005,(08).[6]乔观民、黄天元,小城镇行政体制改革与机构改革思路,2003,(12).[7]赵月、葛长银,我国小城镇体制现存问题分析及改革方向[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8]梁尚敏,关于推进小城镇财政创新的若干构想[J],现代财经,2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