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政府监管体制研究

时间:2019-05-14 00:34: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食品安全政府监管体制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食品安全政府监管体制研究》。

第一篇:食品安全政府监管体制研究

食品安全政府监管体制研究

一、立项依据于研究内容

(一)研究食品安全政府监管体制的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贸易一体化的发展,食品安全事件的不断出现,食品安全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和全球性的焦点问题食品安全既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更是广大人民群众最重要、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食品安全的问题处理不好就会引发社会矛盾,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乃至上升为政治问题。因此,加强食品安全政府监管,对规范食品生产经营活动,防范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增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规范性、科学性和有效性,保障广大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高我国食品安全整体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国内外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现状 国外:

1、单部门监管模式

⑴加拿大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为了提高效率,减少部门职能重叠,降低联邦开支,加拿大于1996年进行了食品安全监管机构的重组,将加拿大卫生、农业、渔业和海洋部门的食品安全监管职能合并,成立加拿大食品监督署(CFIA),于1997年4月开始工作。

加拿大食品安全监管机构重组后,取得了3个方面的成效:①节省财政预算支出,1997-1998年财政年度的支出减少了10%;②减少机构监管的重叠,避免了不同部门开展同样监督检查的现象;③明确职责,加强协作,减少了政府监管的“盲区”。

⑵英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1999年,经议会通过,英国女王颁布法律,成立独立的食品标准局,成立食品安全局的法律于2000年4月1日正式生效。

在食品安全体系改革之前,英国的食品安全职能由几个中央政府部门分担,如农业、渔业、食品部,卫生部,以及地方政府。1999年,为解决公众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如疯牛病等),议会通过了《食品标准法》,建立独立的食品标准局(FSA),作为国家食品安全的领导机构。FSA负有食品安全监管的职责,但没有促进农业或食品发展的责任。

独立委员会由主席、副主席和12名成员组成,代表公众利益对食品标准局进行管理。委员会主席决定食品政策,公开召集政策问题的讨论。

2.多部门监管模式

美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由联邦政府、州和地方政府部门组成。在联邦政府层面上,有12个部门涉及食品安全监管,即:美国农业部食品安全监督局(FSIS);美国农业部农业市场局;美国农业部动植物监督局;美国农业部粮食、包装、储存管理局;美国人类卫生服务部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美国人类卫生服务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美国国家海洋渔业商贸局;美国财政关税局;美国财政部烟、酒、火炮局;美国环保署;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所。然而,美国联邦政府主要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是美国农业部的FSIS和美国人类卫生服务部的FDA。

美国农业部的FSIS负责肉、禽及蛋制品的食品安全监管,美国人类卫生服务部的FDA负责农业部监管之外的食品的安全监管。据此,FSIS和FDA被称作美国的两大食品安全系统(America s Two Food Safety System)。由此可见,美国实行的是多个部门参与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这种体制在职责和工作范围上似乎界定得很清楚,但实际上仍存在缺陷:①食品安全监管职能重叠。②重复监督检查。③食品监管的权限不一致。

鉴于上述问题,美国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就开始关注欧盟和加拿大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并着手美国食品安全体制改革的研究。美国政府责任办公室(GAO)于2004年建议国会考虑:①制定综合性的、统一的、以风险分析为基础的食品安全法律;②建立单一的、独立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

国内: 我国中央一级的食品安全管理工作主要由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卫生部、农业部、国家质检总局、工商总局和商务部共同负责,向国务院报告工作。目前,我国采取的是典型的多部门管理模式.按照生产、流通、消费的环节进行分段监管。根据相关文献.归纳出各部门职责及管理环六部门均有权对食品安全进行监管.这种分阶段监管模式本是为了分权制衡,并实现对食品的全方位监管。但在实践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将注意力更多集中在食品卫生的层次.未能上升到食品安全层面。在历次打击“假冒伪劣”的行动中.牵头者多为工商行政部门,打击重心也多是小作坊、黑作坊等“假冒伪劣”产品.对正规生产商家生产的“劣” 产品关注不多。2o08年席卷全国的“三鹿事件”充分暴露了这一特点

(2)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众多,且职能交错,难形成合力.易出现“多头管理,无人负责”的现象。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监管权力多集中在两至三个部门.易组织“联合执法”行动.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权力过于分散.“联合执法”具有天然的劣势。且过多的监管环节也易滋生“权力寻租”.不利于守法企业的发展壮大。

二、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

三、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一)、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搜集现有实际资料,学习借鉴已有的研究,加以深化。

2、调查研究法:通过对国内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情况的调查研究,确定本课题的作用的实际效果。

3、案例研究法:对北京、上海、成都、广州、西安等地了解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提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模式。

4、通过实证分析法和经验总结法,提出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思路和建议。

(二)调研方案

1、课题设计 ⑴人员组成:

崔玉凤 西安市政府研究室 主任

白湘林 西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局长 万学军 西安市政府研究室 副处长 靳雷利 西安市政府研究室 副处长 王景红 西安文理学院商学院 副教授 涂兴中 市农委办公室 副主任 党建伟 农村处 主任科员 孙 杰 农村处 副主任科员

⑵、人员分工

执笔:崔玉凤、万学军、靳雷利、王景红、涂兴中、党建伟、孙杰

材料收集:靳雷利、党建伟、孙杰 调研联系、安排:万学军、党建伟、孙杰 座谈接洽组织:万学军、靳雷利、孙杰 ⑶、准备工作:

收集整理资料,加深对食品安全工作的认识,深入食品一线实地调研。

⑷、材料分工: 第一部分 党建伟 孙杰 第二部分 党建伟 孙杰

第三部分 靳雷利 王景红 党建伟 第四部分 万学军 王景红 涂兴中 第五部分 万学军 靳雷利 涂兴中

3、进度安排

2011年9月,确定课题研究人员,明确人员分工,组织搜集课题相关资料,对框架提纲进行讨论。

按提纲分块进行调研并搜集相关的实际数据和理论研究成果,完成基本框架和主要观点的撰写任务。课题小组进行一次交流,对课题提纲进行完善补充,对主要观点进行一次研讨。

2011年11月,课题小组成员按照任务要求进行调研,中期组织骨干人员到外地实地考察,拿出初稿。

2012年1月:小组人员修改课题,经过再次交流,进行统稿,确保课题研究质量。

2012年2月总结评估阶段:期间课题小组要进行三次交流,对撰写的内容相互完善补充,讨论定稿,送有关专家征求意见进行修改,送分管主任审示后进行讨论修改,最后申请结题。

4、课题成果取向:

⑴、服务国家与政府领导决策

⑵、服务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卫生部、农业部、国家质检总局、工商总局和商务部等部门经济工作

⑶、服务地方政府和基层一线

四、本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对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从理论上进行再认识、认识上的再提高,进一步丰富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内涵,进一步明晰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发展方向和思路,丰富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理论研究内容,推进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理论研究的深化,推动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加快形成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发展新格局。本课题在借鉴国外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经验的基础上,着重对我国情进行研究,在操作平面上更具切实可行的指导性,为政府统筹发展和决策提供依据,使我国在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能够顺利进行并创出独特的发展道路,最终实现让老百姓享受到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带来的实惠,促进我国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五、研究计划及预期研究结果

第二篇: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监管体制的调查与研究 葛华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监管体制的调查与研究

制药81101葛华110021112 食品安全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研究食品卫生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建设对食品卫生安全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具有重要价值与意义。为了解我国现行的食品卫生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及其现状,我们要采用文献查阅、问卷调查、走访等形式对我国各主要地区的食品卫生安全监管体制、机制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发现,现行的食品卫生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存在许多缺陷。

在体制方面,存在法律依据不足、打击不力、部门之间职责分工不明、多头管理、配合不力等问题。在机制方面则存在人员不足、缺乏统一调配部门、监管力度不够等问题。导致了食品安全执法效率低,效果差。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弥补食品安全卫生监管体制、机制的缺陷是解决食品卫生安全问题的主要任务,是保障食品卫生安全与人民群众的饮食健康的关键。

那什么是食品呢?食品,说的普通一点就是人们每天吃的和喝的。具体指的是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

那什么又是食品安全?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不安全的食品成为“问题食品”。

现在我国的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那么食品安全中,到底有哪些不安全的因素呢?它有三个方面,第一方面物理的,一方面是化学的,还有一方面是生物的,物理的因素,它有两方面,杂质,杂质有很多,有本来我的生产过程里面它带进去的,沙子,一些树枝,甚至一些排泄物,这些属于杂质,有人为加进去的,为了掺假,我加点铁钉子进去,增重,我在里面注水,等等,这都是一些杂质,这些是由于杂质的一些因素,那么还有放射性的,放射性的就是我们环境里面它有一些放射性的污染物,那么分地区,分地域,这些东西如果是在这里种了庄稼了,或者养了动物了,或者你有生产的厂子,那么你有可能从环境里面就转移到食品中来了,这也是一个污染因素。还有就是添加剂,我们这食品要改变它的风味,要让它保存期延长,我们要使它食品做出来这品质要好,比如说饼干,要蓬松,要疏松等等都要加添加剂,但是这个添加剂加多了,对人体也是有害的,这个也是一个化学的因素,还有亚硝基化合物,亚硝基化合物就是

我们平时比如说我们的泡菜,我们的其他一些酸菜制品,腌制品这个里面产生很多亚硝酸盐,这些化合物它是致癌的。所以使用无公害的绿色食品就显得尤为重要。

可是在食品安全方面出现问题又该找谁呢? 食品安全中出现问题,人们都会首先想到出售商和制造商。是的,追求利益是企业的天职,但他们不能丢失了人性;是的,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竞争的是价格,但是他们不能向猪肉中注水;是的,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内部之间,企业与民众之间有时会利益分配扭曲,但是他们不能拿消费者的健康来负担。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向来都是人民生活的根本,国家稳定的基础,社会发展的前提。而最近接二连三爆出的社会食品安全问题,搀有苏丹红的咸鸭蛋,含有孔雀绿的多宝鱼,加农药的金华火腿,三鹿奶粉事件等着一连串的食品质量问题的曝光,却大大增加了我们对这一国之根本的关注和担忧。

这一连串的食品问题,是目前特殊条件下多方社会经济道德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我国目前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期间,原有制度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明显有些“力不从心”,这就给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他们利用当前法律的盲点和漏洞,大肆造假,以谋取不法利润。当前社会大众对食品安全观念的淡漠也大大加重了食品安全的危险,而且当前的政管力度尚需加强也是原因之一,个别地方政府处于对保护地方利益或一己私利的考量,对于食品造假者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更加助长了造假者的嚣张气焰。此外,当前社会“金钱至上,利润第一”的道德观无疑更加深了造假者的危害性。纵观原因种种,我们不难发现目前食品安全问题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而是跟我们目前特殊的社会大环境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只有从多方面着手,才能真正解决当前问题。

目前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表现:

据国家有关部门对水果、大米、婴幼儿配方乳粉、水产品、饮料、蔬菜、鲜肉、发酵性豆制品、膨化食品、葡萄酒等10种关乎百姓日常生活的食品进行检测中发现,不合格率接近10%。导致食品不合格的因素很多,有些因素直接威胁到我国的食品安全。

1.食品添加剂不符合标准规定。发酵性食品违规添加防腐剂苯甲酸的情况较多,一些不法经营者为了防止产品变质,延长产品的变质期,不按标准要求组织生产,导致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也有的企业由于采购的原料中含有防腐剂,造成产品防腐剂含量不符合标准。

2.成分含量不符合要求。少数奶粉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掺入大量的代用品,经过极为简单的加工、调味、膨化等工艺过程配制而成,有些甚至根本没有牛奶成分,蛋白质含量严重不足,低于3%,实质上已不是奶粉,危害极大,以致出现“大头娃娃”怪相。更有甚者,为了提高牛奶中蛋白质含量值,大量添加能致人死亡的三聚氰安等化工原料。

3.卫生指标不合格。在有些食品中,绝大多数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不合格,严重危及消费者的人身健康。食品制作工艺不严谨,原料处理不规范,外包装不严密均有可能造成大肠菌群和菌落总数超标。

4.包装类食品标签不规范。一些食品标志不清、不齐,包装外观比较粗糙,食品标志上配料表标注不全,食品没有标注食品名称、厂名、厂址,没有生产日期或保质期。食品添加了防腐剂,但在标志中没有注明。这些情况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危及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5.水产品重金属超标问题比较严重。水产品的问题集中在重金属超标。这是因为水产品需经过保藏、运输、保鲜,如果控制不严,会造成新鲜度指标不合格,为保证水产品的新鲜度,经营者往往使用重金属超标的营养液。另外,由于近年来海水污染日益严重,亦反映到海产品中,重金属“镉”超标是环境污染带来的结果。

从以上可以看出,我国目前的食品安全问题既有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问题,又有政府监管中的问题,也有消费监督中的问题。

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暴露,我国《食品卫生法》也逐渐暴露出许多弊端:第一,《食品卫生法》等法律法规所调整的范围过于狭窄。《食品卫生法》

第四条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的,都必须遵守本法。”从此条可以看出,《食品卫生法》的“食品”概念是狭义的,并没有包括种植、养殖、储存等环节中的食品以及与食品相关的食品添加剂、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的生产、经营或者使用。而食品安全问题本身涵盖了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法律应当反映出食品在这个过程中的整个生物链条,仅对食品生产经营阶段中发生的食品安全法律关系进行调整使得该法出现了较大的法律监管盲区,从而造成了政府部门对饲料中加入瘦肉精、农药大量残留、滥用抗生素、食品储存污染等诸多问题的监管滞后和监管不力。

第二,《食品卫生法》确定的执法主体职责与现实情况有所脱节。根据该法第三条的规定:“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主管全国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食品卫生管理工作。”而1998年机构改革之

后,我国食品监管主要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安部、农业部、商务部、卫生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海关总署等多个部委共同按职能分段监管,已形成了食品安全多部门的监管体制。2004年9月1日颁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再次对有关部委的职责分工加以调整和明确。《食品卫生法》关于执法主体职责的内容应当顺应现实的改变做出相应的调整。

第三,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内容比较单薄,对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所导致的食品安全的新情况、新问题大多尚未涉及。和经济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法规相比,我国缺少一系列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制度。例如食品安全应急处理机制、食品安全风险评价制度、食品安全信用制度以及食品安全信息发布制度等。同时,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对“食品安全”等最重要最基本的概念尚未有明确的法律定义。

第四,食品安全法律责任的规定不严、衔接不顺、内容不全。以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核心《食品卫生法》为例,对违反该法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不符合卫生要求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处以五千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吊销卫生许可证。食品卫生是食品安全最基本的要求,对违反卫生规定的当予重罚。

第五,现行食品安全法律体系中尚欠缺对食品安全监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管职责的落实和失职责任的追究机制。

法律的尊严是执行出来的,而不是制定出来的。无论多严密、多完善的法律,还必须经由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的正确施行,才能真正发挥其保障食品安全的强大规范作用。如果行政执法部门不严格执法或者出于各种原因错误地理解和适

用了食品安全法律法规,那么就算这些法律法规再完善,也不能产生预期的效果。在现今的食品安全监管中,执法不力的问题不容回避。从我们了解并研究的一些案例看,有不少食品安全事故是由于失职或渎职等执法不力造成的,再加上地方保护主义,食品安全事故频发也就不足为怪了。因此,“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成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执法中的一个顽症,究其原因,不外乎是执法人员对法律法规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不强、碍于情面和各方压力办“人情案”以及部分执法人员以权谋私、地方保护等等。要做到依法行政,就必须注重对执法人员的法律培训和思想道德教育、制订严密的工作纪律和内部审批程序、完善行政执法人员责任追究机制、建立大案要案领导集体决定制度,不断强化执法和执法监督,使法律法规落到实处。

所以我国应该加强立法发面的建设,首先:建立和完善统一协调、权责明晰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其次是要建立较为完善的食品安全应急处理体系。再次是要完善统一全面的食品安全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

第三篇:杭州市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机制创新研究

杭州市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机制创新研究

[阅读:252 次] 日期:11/03/28来源: [字号:大 中 小]

提要:本文在总结杭州市国有资产监管经验的基础上,重点探讨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和企业运营机制,厘清国有资产监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推进国有资产监管国企发展的对策建议,规范监管行为,进一步提高对国有资产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

关键词:国资监管机制保值增值杭州

作者许仁龙,杭州市国资委政策法规处副处长、高级会计师(邮政编码310009)。

杭州市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以下称国资委)自2005年成立以来,牢牢把握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这条主线,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有效落实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有力地增强了企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截至2009年底,杭州市国资委监管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资产总额达1280.93亿元,国有资产总量达433.1亿元,分别比国资委组建前2004年增长60.18%、165.75%,年均增长12.04%、33.15%。2009年,杭州市国资委监管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80.6亿元,利润总额50.26亿元,分别比2004年增长94.88%、145.29%,年均增长18.98%、29.06%;经营性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每年在109%以上,净资产收益率年均12.43%[1]。2005—2009年是杭州市国资监管新体制从初创到逐步规范运行的五年,数据表明,这五年也是杭州市国有企业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效益最好、活力和竞争力提升最明显的五年。

一、国有资产监管成绩喜人

(一)初步构建具有杭州特色的国资监管新体系

建立健全保证出资人职责落实的组织和制度体系,构建起市、区(县)两级、“国资委—国有资产营运机构—国有和国有控股、参股企业”的“两级管理、三层架构”的国资管理组织体系,使多头管理模式转变为统一行使出资人职责的管理模式。以制度建设为重点,制订出台了40多个规范性文件,形成了政策法规、业绩考核、收入分配和调控、统计评价与财

务监督、国有产权股权变动监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投资风险监控、企业领导人员管理、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八大体系”,初步实现了国资监管制度的全面覆盖,使国资监管逐步走上规范化、法制化、制度化的轨道。

(二)创新寓监控和调节于一体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模式

在多年收缴国有资本收益的基础上,2009年开始试行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成为国有资本增量投资的有效平台,充分发挥预算在国有资本战略调整中的作用;运行并完善国有资产营运机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实行“两上两下”管理模式,探索建立预算实时监控和预警系统,实现从单纯的监督型预算向监督与考核相结合的预算转变,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成为国资监管的重要平台;推行企业全面预算制度。通过构建互为统一、有机衔接的三层次的预算管理体系,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成为国资管理的综合平台和有效手段。

为形成责任落实和压力传递相统一的机制,探索了年薪制和任期中长期激励相结合的有效形式,推行了经济增加值(EVA)考核,强化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在年薪制考核中,因企制宜地导入自主创新、技术改造、安全生产、企业党建、党风廉政等考核内容,使考核更加科学。为避免利益短期化问题,在部分企业对经营者试行了虚拟股权激励和建立离职保证金等形式的中长期激励办法。

(三)强化出资人监管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相继开展了企业清产核资、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等工作,全面摸清国有资产家底;加快不良资产处置,提高了国有资产质量;构建以治理商业贿赂为重点的产权交易监督系统,实现对产权交易全过程的监督。特别是在资产评估管理中,坚持合规性和合理性审核,公开选聘了12家资产评估机构,建立起中介机构资产评估质量档案库;公开选聘了70名专家组成评审专家库,建立起国有资产评估重大项目专家会审制度,大大提高了国有资产评估质量,实现了国有资产价值最大化。

构建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控机制。一是建立财务统计、审计制度和工作规程,形成“三套财务报表体系”和“两个审计”,加强了对监管企业的动态监测,形成了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相结合的机制;委托中介机构承担企业财务审计、建设工程项目审计工作的形式,大大提高了国资监管工作的公正性和专业性。二是制定出台了重大事项监督管理办法,强化对企业投融资、股权变动、产权转让等重大事项的监督管理,确保了国有资产安全。三是充分发挥监事会和财务总监的监督作用。通过向社会公开招聘财务总监,实行以财务监督为核心的财务总监委派制度,强化对企业资金安全的监督作用。实行外派专职、兼职监事和内部推选职工监事制度,有效强化了出资人监管,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四)深化改革调整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

坚持以出资人为主导、企业为主体,进一步深化企业改制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结构优化调整。一是积极推进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制订出台了《关于推进我市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装备制造、化工医药、现代服务业四大优势产业板块和优势企业的发展,进一步促进国有资源的优化配置。二是充分发挥国有资产营运平台作用。市城投集团、工投集团、交投集团调整管理架构和职能,加强了对系统资源的整合,强化了大项目推动,进一步发挥投融资、建设管理、资本运作三大平台作用。其他大型企业集团也在创新管理体制、深化调整结构中取得了明显成效,如杭氧等一批企业同时实现了整体搬迁、规模扩张、技术提升、结构优化。三是不断深化企业改制改革。稳步推进了公交、自来水、燃气、垃圾处理等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取

得重要进展,辅业改制基本完成。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如杭州银行、杭州工商信托、市燃气集团等引入了国际战略投资者,再创企业体制和机制新优势。四是积极推进企业上市。重点推动杭氧、杭橡、杭州大厦、杭州银行等龙头企业上市,加大了企业改制重组的力度和培育工作,为下一步做大做强打下了基础。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活力,使国有企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企业规模和竞争力大大提升,一批优势企业迅速成长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和行业的排头兵。据统计,2009年涌现出销售收入超百亿企业2家(杭橡、杭汽轮)、超20亿企业3家(金鱼电器、杭氧、杭州大厦),利润超亿元企业13家。在2009中国企业500强发布会上,杭橡和杭汽轮集团再次入围中国企业500强,杭橡、杭汽轮、华东医药、金鱼电器4家集团再次入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杭州大厦、解百集团、长运集团3家企业再次入围中国服务业500强。

二、国有资产监管工作中值得重视的问题

杭州市国有资产监管工作虽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某些工作甚至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前面,但不可否认,在逐步走出国际金融危机阴影、经济平稳回升但基础尚欠稳固的后危机时代,企业国有资产监管中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困扰国有资产监管国企发展的主客观问题依然存在:

(一)国有资产监管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部分经营性国有资产仍游离于国资监管部门监管之外,国有资产监管的责任主体仍不落实。实际操作中,由于监督管理主体不明确,存在监管制度不统一,国有资产监管信息分散等问题,不利于监管效益的提高;企业领导人员管理基本上按传统路径进行,主要负责人由组织部门直接管理,部分企业的副职由国有资产监管机构管理,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相脱节的现象仍然存在,国有资产监管机构“三统一、三结合”的职能没有完全到位,不利于现代企业管理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二)国有企业转方式、调结构的任务十分紧迫

部分国有企业尽管认识到转方式、调结构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但对如何转、怎么调心中无底;部分企业迫于现金流量与转型发展需付出大量资金、成本以及上级考核的压力,仍然存在以追求资产净利润等现实经济指标为主的误区,重规模扩张、轻内涵提升,重产品经营、轻资本运作,将转方式、调结构视为一项“长期奋斗”的目标,难见实际行动。

(三)国有企业体制机制创新步伐滞后

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还没有普遍建立起来,部分企业董事会、监事会仍不健全,与各负其责、有效制衡、协调运转的法人治理结构要求尚有不少差距;部分企业董事会成员由内部产生,且与经理层高度重叠,行政任命的内部人员同时担当战略制定者、决策监督者、方案执行者的角色,其定位存在冲突;董事会、监事会、决策层、经营层的权责和分工不清,不同程度出现内部人控制和“一言堂”现象,企业管理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

(四)在资产配置上,国有经济布局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主要表现为国有经济分布依然过宽,国有资本再投入机制和制度不够健全;企业的层级关系有待进一步理顺,一些企业管理链条过长,投资层级过多,产权关系错综复杂,不利于国有资产的监管和权益的维护;部分企业多元化经营造成主业不明,部分企业投资大多集中于基础设施产业和回收期较长的行业,不利于现金迅速回流,风险抵御能力不高,国有经济结构亟需进一步调整优化。

三、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对策措施

加强企业国有资产监管,必须认真落实《企业国有资产法》,依靠深化改革,进一步健全企业国有资产监管的配套规章制度,规范监管行为,提高监管水平。

(一)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监管机制

1.合理鉴定国有资产监管机构的监管范围

针对监管主体多元、部分经营性国有资产游离于国资监管机构监管范围之外的情况,要根据《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条例》《企业国有资产法》的有关规定,积极推进政府出资人职能与公共管理职能的分开,构建统一的企业国有资产监管体系,促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可借鉴上海、天津等地的经验,将政府其他部门管理的经营性国有资产分离出来,交由市国资委统一管理;对于确需政府其他部门管理的经营性国有资产,可由市国资委采取委托代理方式进行管理。在监管体制没有完全理顺的情况下,可以探索先通过派驻监事会的方式实现企业国有资产监管的全覆盖。

2.改革监管企业管理者管理体制

依照《公司法》《企业国有资产法》的规定,把“党管干部”的原则与市场化选聘、依法选择管理者结合起来。党委是“党管干部”的实施主体,主要制定“党管干部”的方针政策,但党委对企业干部的管理应当通过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对企业管理者的选择体现出来。国资监管机构作为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是法定的企业管理者的任免机构,其对监管企业管理者的任免具有法律效力。因此应改革目前企业管理者选择的管理体制,在同一出资人监管的企业中,不再按领导班子、职务管理企业管理者,由地方党委授权国资监管机构对企业管理者进行统一管理。对监管企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人员的任免和建议任免、选举和更换、聘任和解聘程序,必须作出明确的规定。地方党委应根据“党管干部”的原则,做好企业管理者的资格审查、提名和推荐工作;国资监管机构按照地方党委的提名推荐,根据国家出资企业的不同情况,依法进行任免或提出任免建议。

(二)加强发展战略监管,推动国有企业转方式、调结构

转方式、调结构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攻方向,也是杭州市国企改革发展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国资监管机构要指导企业加强战略规划动态管理,保障企业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发挥好战略规划的引领导向作用。一是正确把握转方式、调结构工作重点,主动适应全球范围内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着力解决产业结构不合理、产能落后过剩、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调整、退出一批没有竞争力的劣势产业、企业和产品,坚决淘汰消耗高、污染重、水平低的落后生产能力。二是积极推动国有资本向资源性、基础性重点行业以及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向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方向发展。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新信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一批支柱产

业及主导产业群。三是坚定不移地突出发展主业,推动资金、人才、技术等各类资源向主业集中。按照“主业相同、产业相近、行业相关”的原则,以优势企业和名牌产品为核心,积极稳妥地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合作,加快培育一批规模较大、行业领先、竞争力较强、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四是加大研发投入和创新力度,加快产业、产品、技术升级换代步伐,努力在关键技术、重要产品方面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

(三)加强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设

进一步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形成高效运转、有效制衡的内部监督约束机制。

1.完善董事会制度,优化董事会的结构和功能,规范董事会运作

按照《公司法》《企业国有资产法》的要求,在公司章程中明确将董事会作为企业的主要决策机构,并约定企业董事会成员的职数。国资监管机构要按照法定程序委派董事,企业要建立职工董事制度,并使董事会成员按章程规定到位。积极探索党委会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途径和方法,要明确党委会和董事会决定重大事项的范围和界限,企业党委会主要保证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企业的贯彻执行,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支持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人员依法行使职权。企业生产经营重大事项的最终决策权,应通过企业董事会权利的充分行使来实现。积极建立健全董事会专门委员会,细化董事会专门委员会的职责权限、履职程序,强化董事会的决策支持系统。积极探索推行外部董事制度,拓宽外部董事选择渠道,加强对外部董事的考核评价,提高外部董事履职能力。

2.加强监事会建设,积极探索监事会与现代企业制度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在企业章程中,对监事会的地位、职责、行权履职方式做出明确具体、操作性强的规定,使监事会真正独立于董事会和经理层;在配齐企业监事会主席的前提下,要优化监事会组成结构,逐步扩大企业身份监事会成员比例,选拔财务、经营管理、法律等专业人员进入监事会担任监事;建立职工监事制度,增加一线员工对公司重大事项的监督权和建议权。在全面落实监事会法定职权的基础上,扩大监事会监督范围,进一步转变当前监事会的事后监督模式,探索对企业选人用人、生产经营、重大投融资、关联交易、财务状况和经营行为等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监督,提高监事会监督的效果和效率。建立健全监事会责任追究制度,促使监事切实认真履行职责。

(四)强化国资监管举措,规范国有企业经营行为

进一步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完善风险管理流程和工作机制,强化运营监控和预警,防止发生重大风险损失。一要强化企业财务风险防控。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监测、评价和应对体系。切实加强现金流量管理,确保资金链安全。强化成本管理,严格控制非生产性开支,有效降低成本费用。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及时回笼资金,切实避免出现呆坏账。二要强化投资监管。要建立健全内部投资管理制度,完善投资办法,严把投资方向,严格投资程序,严管投资项目,严控投资成本,严禁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投资,严禁超过自身实力的过度投资。三要继续完善企业预算管理,提高国有资本经营效益。要以提高有效性为重点,深化预算管理,建立出资人预算与经营者预算相结合的预算体系,完善全面预算管理考评体系,进一步发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对企业改革重组的引导支持作用,推动国有经济布局不断优化,提高国有资产收益。进一步完善工资总额预算管理,加强人工成本和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规范职务消费,研究、探索、建立中长期激励机制。四要继续加强业绩考核,落实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要建立经营绩效和促进企业长远发展的业绩考核机制,完善企业增加值考核制度,健全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履职评价、公认度考察“三位一体”的综合考核评价办法,重点考核涉及企业长远、可持续发展的资产质量和债务风险指标,以切实可行的考核制度鼓励企业转方式、调结构;探索行业目标考核制,鼓励企业选择标杆企业进行目标考核,把考核结果与企业负责人任用结合起来,并强化经济责任审计,进一步提高企业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第四篇:政府监管文化产业的策略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政府监管文化产业的策略研究

作者:朱 苗等

来源:《科学与管理》2010年第04期

摘要:文化产业的发展既依赖于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也依赖于政府和公共部门发挥相应功能。当前文化产业政府监管存在漏洞,基于监管博弈分析的对策思路,具有较强的解析力和可行性。

第五篇:中国台湾地区公共卫生监管体制及相关法律建设研究

中国台湾地区传染病防控体制及相关法律建设研究

刘洋1符丽媛2陈亨赐1

(1.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江苏 南京 210029 2.苏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江苏 苏州 215021)

[摘 要]:本文从中国台湾地区传染病防控工作的组织框架、疾病管制署的业务范围、疾病管制署的防疫理念、传染病防控工作的政策法规四个方面入手,简要地介绍了中国台湾地区传染病防控工作的整体概况。[关键词] 中国台湾 传染病防控

The study of construction of infectious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regulatory system and related laws in Taiwan of China Liu yang

1Fu-liyuan

2Chen-henci1

(1.Jiangsu entry-exit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bureau, Jiangsu nanjing 210029

2.Suzhou entry-exit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bureau, Jiangsu suzhou 215021)

[Abstract]: This article gives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overall profile of infectious disease prevention work in Taiwan of China from organizational framework infectious disease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work in Taiwan of China, the business scope the Department of Disease Control, the concept of prevention for Disease Control Department,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of infectious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Keyword] Taiwan of China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中国台湾地区近年来随着日益频繁的国际交流,外籍游客及劳工入境人数直线上升,使得传染病传入机会也大幅增加。面对未来新发传染病威胁,加上台湾本地区原有传染病也伺机卷土重来复杂情况,原有的防疫政策、检疫措施、疫情监视及检验研究能力,已经远远满足不了疫情疫病控制需求。在高科技、国际化发展的背景下,防疫工作必须具备整体性、迅速性、有效性及国际性。因此,建立现代化防疫体系,维护人民健康,成为中国台湾地区各界的殷切期望。

1.中国台湾地区公共卫生监管的组织框架

为有效应对传染病疫情不断变化,整合防疫资源,构建防疫体系,以迎接二十一世纪挑战,2014 年 7 月 23 日,原中国台湾地区“行政院卫生署”配合“行政院”组织改组而成的“行政院卫生福利部”负责卫生行政工作[1],从原“卫生署”内21 个单位与任务编组、5 个所属机关、“内政部社会司”、儿童局、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员会、国民年金监理会以及“教育部”国立中国医药研作者简介:刘洋(1977-),营养与食品专业硕士,从事卫生检疫工作,电子邮箱@liuyang@jsciq.gov.cn “中外国境卫生检疫体系比较与我国国境卫生检疫改革发展研究”,江苏检验检疫局立项课题,计划编号:2014KJ35 究所等单位,合并为事权统一的新机关。“卫生福利部”及 6个所属三级机关(构)包括: 疾病管制署、食品药物管理署、健康保险署、国民健康署、社会及家庭署及中医药研究所。疾病管制署的组织框架见图1。

图1:疾病管制署框架图

2.疾病管制署的业务范围

其中传染病防控的职能由“行政院卫生福利部”所辖疾病管制署负责,其业务范围如下:(1)防疫制度的规划及法规的研拟事项;(2)各种疫病的预防、控制、调查及研究事项;(3)疫病暴发的应变处理事项;(4)台湾地区疫病的通报及疫情监视事项 ;(5)国际疫情的搜集、交换及报告事项;(6)防疫药物的采购及管理事项;(7)预防接种的规划、推动及受害救济事项;(8)疫苗及生物制剂的制造、供应、研发及技术转移事项;(9)各种疫病的检验事项;(10)疫病检验标准的订定及检验认证事项;(11)国际港埠的检疫及卫生管理事项;(12)营业卫生的规划、推动及督导事项;(13)外籍劳工的卫生管理事项;(14)结核病的防治、小区巡回检查及个案追踪管理事项;(15)地方卫生机关执行本署主管事务的指挥及督导事项;(16)疫病管制事务的国际合作及交流事项;(17)疫病管制专业人员的培训事项;(18)其他有关防疫、预防医作者简介:刘洋(1977-),营养与食品专业硕士,从事卫生检疫工作,电子邮箱@liuyang@jsciq.gov.cn “中外国境卫生检疫体系比较与我国国境卫生检疫改革发展研究”,江苏检验检疫局立项课题,计划编号:2014KJ35 学的研究与发展、检疫及经 “卫生福利部” 指定的疾病管制事项。

3.疾病管制署的防疫理念 3.1防疫机动化

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培养危机处理的能力,随时应对突发疫情。掌握本地区和国际疫情信息,保持随时备战的状态,迅速处理各种疫情。

3.2防疫信息化

构建完整的网络系统,包括法定传染病通报系统、综合征通报系统及传染病通报地理信息系统、疾病网络监测系统、预防接种信息系统等,通过网络系统的联系,使各防疫相关单位能在最短时间取得所需数据,有效且迅速地推动防疫工作。

3.3防疫专业化

致力于网罗专家,鼓励研究,以科学化的方式办理疫病防治,使各项措施透明化、客观化,并将积极培养防疫人才、广泛培养锻炼人才,提升防疫专业能力。

3.4防疫全民化

各种传染病都有预防途径,只有民众正确的认识疾病及其预防方法,才能有效防治疫病的发生与散播。此外,防疫工作更需要全民的参与配合才能成功。

4.中国台湾地区传染病防控相关法律的主要内容

中国台湾地区以传染病疫情之轻重,成立 “中央”疫情指挥中心,区分主管行政机关强制权力的内涵,以符合比例原则之基本权利保护[2]。

中国台湾地区疾病管制法律制度包括对传染病的防治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传染防治的规制,此外,还有对负责疾病管制机关组织制度的相关规定。“立法院”制定了《传染病防治法》、《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传染防治及感染者权益保障条例》,从主管机关、防治体系、疾病预防、防疫措施、检疫措施及罚则等事项进行规制。本篇主要介绍中国台湾地区制定的《传染病防治法》。

该法共分为总则、防治体系、传染病预防、防疫措施、检疫措施、罚则、附则共七个章节,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内容:一是规定了立法目的、主管机关及其权责和防治义务、传染病之分类、名词定义、流行疫情疫区之认定、发布及解除机关、传染病讯息错误或传播媒体报导不实应立即更正、保密义务、人格权益、不得拒绝就学、工作、赡养、居住或其他不公平之待遇以及视同传染病人之规定;二是建立传染病防治医疗网、设置防疫队、主管机关指挥监督事宜、“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成立的条件和相关事宜、全民动员相关防疫措施;三是各机关防治训练及倡导、防治药品器材储备、水源保护、公私厕所改良、传染病媒介处理、补偿费、病媒扑灭、病媒孳生场所清除、建立疫情监视、预警及防疫资源系统、疫苗采购及预防接种之基金来源、医疗机构之防治措施、救济补偿之请求、病人应据实陈述病情、执行感染控制措施、赡养机构等场所防治措施、生物材料持有保存及管理等传染病预防相关事宜;四是传染病发生时之实行、限制、禁止或措施,民众应配合检查、治疗、预防接种或其他防疫检疫,防疫工作施行,医师报告义务,医事人员报告义务,通知义务,主管机关报告义务,传染病病人之处置,隔离治疗,病人检体之采检、检验与报告、确定及消毒原则,检体之处理及研究,疑似被传染人之处置及危险群及特定对象之检查,病人住所之消毒或处置,传染病致死之尸体之处置,流行疫情及相关信息之报导、医疗机构之指定征用及相关人员之征调、防疫物资之征用调用及补偿、代售征用或配销之防疫物资免税、借用公有财产之规定等防疫相关措施;五是防止传染病传入、传出国境得实行措施,作者简介:刘洋(1977-),营养与食品专业硕士,从事卫生检疫工作,电子邮箱@liuyang@jsciq.gov.cn “中外国境卫生检疫体系比较与我国国境卫生检疫改革发展研究”,江苏检验检疫局立项课题,计划编号:2014KJ35 检疫结果应实行措施、入出境人员传染病书表之申报等相关检疫措施;六是对囤积特定防疫物资或哄抬物价之处罚、明知染病却传染于人之处罚、散布有关传染病流行疫情之谣言等情况的罚则和经费补助、救济及奖励的附则。

参考文献:

[1]覃慧.我国台湾地区卫生法律规范体系研究及启示[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5,8(4):41-46 [2] 林玉玲,李寿星.“传染病防治法”强制规定之比较法研究[J].金陵法律评论,2013(8):234-246

作者简介:刘洋(1977-),营养与食品专业硕士,从事卫生检疫工作,电子邮箱@liuyang@jsciq.gov.cn “中外国境卫生检疫体系比较与我国国境卫生检疫改革发展研究”,江苏检验检疫局立项课题,计划编号:2014KJ35

下载食品安全政府监管体制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食品安全政府监管体制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药品的监管体制(最终定稿)

    浅谈药品的监管体制、机制和现状 一. 现状:论述现状,各种药物储存-管理-价格上的缺陷,和近年来的毒胶囊等事件。我国的药物监管发展史。关系民众的切身利益。民众的关心程度。......

    创新政府投资工程招投标监管体制机制5篇

    创新政府投资工程招投标监管体制机制在政府投资工程招投标监管工作中,我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积极推动政府相关部门创新体制机制,强化监督检查,着力规范招投标市场秩序,促进了全省......

    《比较政府体制》练习题5篇

    《比较政府体制》 练习题一 一、单项选择 1.资产阶级通过与封建势力妥协而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是 A.法国 B.英国C.德国 D.美国 2.首次将政府具体界定为“政府是表达社会......

    比较政府体制(专科完成)

    期末作业考核 《比较政府体制》 满分100分 一、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请简要说明行政体制的作用有哪些? 答:科学的行政体制能够提高政府生产力,提高行政效率;科学的行政体制......

    我国慈善组织政府监管问题研究

    我国慈善组织政府监管问题研究 摘要:我国慈善组织的发展始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改革开放以来,慈善组织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截至2010年底,在民政部门依法登记的各类社会组......

    金融危机和政府监管

    金融危机和政府监管 朱苏力 目前中国面临着经济危机,并主要是由于国际因素引发,如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所以有人认为这是资本主义的失败,是华尔街的失败,是资本主义......

    金融危机和政府监管

    金融危机和政府监管.txt生活是过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放得下的是曾经,放不下的是记忆。无论我在哪里,我离你都只有一转身的距离。金融危机和政府监管 朱苏力 目前中国面临着......

    关于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政府监管政策的研究

    关于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政府监管政策的研究 [摘 要]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种具有经济互助性质的组织与重要的生产方式。近年来,在政府的有效推动下,我国各地农民合作社呈现出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