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青年群体价值观的时代变迁及其原因

时间:2019-05-14 01:25: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析青年群体价值观的时代变迁及其原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析青年群体价值观的时代变迁及其原因》。

第一篇:浅析青年群体价值观的时代变迁及其原因

浅析青年群体价值观的时代变迁及其原因

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10-1班费强20105828

摘要:青年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群体,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青年群体在社会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从“五四运动”青年群体的觉醒,青年作为一个独立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到新世纪初的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每一个社会历史阶段,青年都有其特殊的理想信念、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集中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的鲜明特征,其背后也有着特定的原因。

关键词:青年价值观理想信念时代变迁

价值观问题一直是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所关注的问题,是指一个人对周围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体评价和看法,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价值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其一旦确立就具有相对稳定性,每个人都有各自独立的思想,有自己的价值观念并用它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对于社会和群体而言,同一个群体往往具有一些相同或类似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比如说教师们的共同认识就是教书育人,传播知识与文化,医生们就是救死扶伤,为人类健康服务等等,青年这个群体也是如此,青年也有着自己独特的思想,而且在特定历史时期有着鲜明的特征,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和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变化,彼此之间对比鲜明。研究青年的价值观,离不开青年的思想、文化等主观因素以及社会大背景等客观状况,这样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青年价值观的历史变迁

(一)“五四运动”与青年的觉醒

由于我国长期的封建宗法统治以及近代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欺压,中国青年一直处于被压迫的状态,虽然有个别的热血青年,但整体上是处于坚冰之下,直到20世纪的新文化运动促进了青年的觉醒与思想解放,揭开了青年运动的序幕。在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先驱积极介绍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倡导民主与科学,倡导社会改革和文化进步,要求解放思想禁锢,学习外来先进的思想文化,为青年的觉醒和青年运动的开展作了理论上的准备和实践上的尝试,大批青年摆脱了思想桎梏,摆脱了生活的狭隘的圈子,开始意识带自身存在的社会价值和对社会的责任,对社会与青年,青年与人生等问题作了大量思考和探索,并积极投入社会变革的洪流中去。这一阶段的青年群体,都具有极大的热情,都有着对国家、对民族深深的爱,为了国家的独立与主权,为了民族的振兴,可谓赴汤蹈火在所不惜,这个时代的青年是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的,国家与民族的利益大于一切,可以牺牲自己报效祖国,这一阶段的青年,受到帝国主义的影响,大多提倡外国的先进文化、制度观念,在思想上积极学习西方的政治、文化模式,学习西方的改革之路,在服饰、饮食音乐等方面也较多

崇尚国外,他们希望通过学习西方来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的落后局面,总之,青年群体认识到了自身的价值,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为中国的改革与发展打下基础。

(二)战争中的青年

“五四运动”后,中国进入了混乱的战争之中,帝国主义的入侵,国共双方的对峙,地方军阀等等,人民生活在**之中,这个阶段的青年群体,受到“五四运动”影响,纷纷投入到革命大潮中去,以自己之所长为社会服务,弃笔从戎、弃笔从医者数不胜数,进步的共产主义青年,听党指挥,为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为民族独立于人民的幸福生活奉献了自己的一切,在这个时期的青年的眼中,民族的、人民的的事是最重要的,就是正确,与反动势力斗争,为人民服务、为国家献身就是实现了自己的价值。但是,长期的政治和军事斗争使得青年自身的发展逐渐被淹没,在革命和社会的大潮中,青年的个性无法彰显,青年的思想、行为习惯具有了高度的政治倾向,自我的观念也逐渐淡化,被时代主题冲淡乃至掩盖,这在建国后很长一段的时间内得到充分反映。

(三)隐没的青年

新中国的成立,让中国人民振奋不已,人民推翻了压迫,当家做主,成为社会的主人,内心的激动与喜悦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广大青年,更是热血沸腾,对党和国家,对社会主义充满信心,仿佛有无穷的精力去建设社会主义。由于当时的政治、经济体制及管理制度都不是很完善,青年自觉地把时代的选择当做自己的选择,干一行爱一行,“党叫干啥就干啥”成了最时髦口号。那时候的青年,可以说全中国人,对领袖与伟人的崇拜是心甘情愿的,他们按照自己心中的理想与期待来造就自己的人格形象,规划自己的未来,所有的信息媒介都是一种声音,一个腔调,有个性的人和有个性的思维难以发展,那是主流文化占绝对优势的时代,并且由于政治环境等原因,个性的声音被掩盖,青年就是听党和国家的话,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自身价值的实现,青年自身的思想文化没有独立的发展空间,那是一个政治氛围浓厚的时代,并且青年群体对此有强烈的认同,他们把政治看得和生命同等重要,孜孜以求在政治上得到组织的信任和器重,学马列主义,学领袖著作,读书看报关心时事是潮流,他们的业余生活及情感生活同样充满政治色彩。从各种文学作品集影视作品中都可以看到,当时人们的生活是很单一的,看的是苏联小说,听的是革命歌曲,业余的活动也是一些政治庆典与集会,婚恋观上,则偶的标准是政治面貌与家庭出身,谈恋爱先谈理想等等,所以说,这个阶段的青年是高度政治化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个性淹没的时代。

(四)“十年**”中的青年

20世纪开始的“文化大革命”,打乱了社会发展和青年发展的正常秩序,“文革”初期,红卫兵在革命的名义下进行着狂热的造反,他们走上街头,向“封资修”开战,破“四旧”,“大串联”,全面夺权。他们搞乱了学校,搞乱了工厂,高考也被废止,文学作品是“毒草”,影视音乐成了“靡靡之音”,火热的苏联文学也被冠以“修正主义”,只剩下“忠”字舞和八个样板戏,青年的发展遭到很大冲击,进入了畸形发展。

经过狂热的造反之后,青年们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以及给社会给民族带来的灾难,他们开始反思,秘密对中国政治,对“文革”进行批判性思考,逐渐出现了与主流文化相疏离的异质文化,他们开始反思自身的命运与境况,随后“文革”后期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更使广大青年去反思自己的命运,在农村,在社会基层,他们深入了解到了这个社会和民族的深层,开始觉醒和成熟,抛弃

盲目的个人崇拜与政治宣传,加速了共同命运的认同,出现了“伤痕文学”、朦胧诗等具有一代人共同性特征的亚文化,1976年粉碎“四人帮”,标志着“文革”的结束,青年带着创伤、忏悔与希望,揭开了中国青年发展的新的一页。

(五)改革开放中的青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了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改革使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特别是在思想解放运动的推动下,从“文革”中走出来的青年开始了知识价值、心灵伤痕、人生价值的反思,“潘晓”来信对人生价值的反思更是在全国引起了大讨论,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青年的困惑记忆在人生价值判断与选择上的迷茫。

改革开放使中国与国际逐渐接轨,外国的思想及先进的制度对青年群体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在饮食与服饰上得到了鲜明的体现,吃西餐,穿西装,牛仔裤,取代了蓝制服、绿军装,青年开始追求个性与自我,港台音乐、影视作品的进入丰富了青年业余生活,1977年恢复高考后,“读书热”出现并达到高潮,改革开放后的“经商热”、“出国热”高潮都在青年中出现,体现了青年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趋同性,追求个性,彰显自我成为了时代的强音。

这一时期的青年虽然摆脱了高度的政治化,但并不代表不参与政治生活,他们采取了更理性、更合理的方式参与社会生活与政治生活中去,热情丝毫不减当年,并涌现出一大批像张海迪一样的优秀的青年,成为青年的榜样。

(六)世纪末的青年

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中国与国际社会的交融日益紧密,思想的自由度不断扩大,更加解放,社会逐步进入到“多元化”的时代,青年的服饰、消费行为、娱乐活动、社交活动千姿百态,各具特色,“多元化”中体现出张扬的个性与青年独特的魅力,但在张扬个性的同时也去思考传统和自省,尽量与社会主流价值观想融合,避免冲突的发生,尽量将自我价值的实现与社会的认同相统一。

20世纪90年代的青年发展是相对平稳的,在积极接受新的事物的同时,没有忘记优秀传统的价值,传统的价值观念诸如“义利”、“善恶”等被青年重新认识和确立,并形成了学习马列主义及领袖思想的风气,90年代的青年价值观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在平稳交合中不断发展。

(七)网络时代中的青年

进入新世纪的最显著的特征就是高科技对社会的影响之巨大,人民生活水平较以前有了成倍的提高,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对于青年来说,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网络了。互联网的发展到普及对中国的青年的生活造成巨大冲击,所谓“冲击”,自然是有好也有坏,网络的发展改变着青年的学习、工作于生活,大部分青年都是选择网络,看新闻,网上聊天,写博客,发微博,逛论坛贴吧,代替了传统的读书看报、写信打电话、记日记等,网络给青年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与乐趣,但是也产生了很多问题,诸如网上的诚信问题,青年过度沉迷于网络游戏,浏览色情网站等一些违背法律、道德的行为,青年的犯罪率也有上升,这些与网络的发展是不可分的。这一阶段的青年眼中,主流文化似乎是微不足道的,个性的张扬可以完全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相背离,出现了所谓的“非主流”,同时,这一阶段的青年的心理问题也尤其突出,沉迷网络造成的孤单感,孤僻的性格,不会与人交流,以个人主义为主,思想过于极端,长期沉迷网络,青年群体的身体健康状况也令人担忧,“新读书无用论”的出现造成很

多青年不学无术,综合素质较低,社会问题突出。

新世纪的青年,在物质上基本上是富有的,但在精神文化上与前人相比缺少了很多,但这只是一部分青年,依然有很大一部分青年在前人的教育与借鉴下,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全面发展自己,利用各种资源为自己服务,将最优秀的自己展现在新世纪的曙光之下,正是这一部分青年的努力,社会风气才会逐渐好转,国家与民族的未来才有保障。

时代变迁与社会发展进步的同时,封建意识残余、西方腐朽思想的冲击,使青年在发展过程中与前人相比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金钱的欲望在人们的心中攀升,青年也是如此,商业文化的实利性对青年产生了难以抗拒的诱惑力,青年经商的很多,少数青年经商成功对社会的强烈反响出现了“新读书无用论”,使得教育水平难以提升达到与发达国家的同等水平,教育资源的浪费现象严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之风盛行,过度看重物质生活,忽视了精神文化的建设及自身素质的提高。

世俗化的价值意识和行为模式对青年的价值观念及思维方式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青年的探索创新的意识、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也不如前人,心中似乎少了那份激情,不像20世纪50、60年代的青年充满干劲,建设社会主义,世俗化的社会逐渐瓦解了青年的某些特殊品质,如对社会的批判精神、敏锐的感知现实的能力,面对社会的不公与现实的不满,他们往往采取漠视的态度,在世俗化的浪潮下,青年不同程度地丧失了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对人生价值观的珍视,缺少了“文革”后的那批青年的反思与探索,过度关注自我,将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念抛到九霄云外,导致问题接二连三的出现。

网络对青年的影响体现在方方面面,其中一个就是语言,各种各样的文字,诸如火星文,艺术字等,风靡青年群体之中,用表情代替感受、代替文字,汉字却不认识几个不会写,英语很差却很喜欢听英文歌,看外国大片,用试听文化代替读写文化,盲目追求时髦、名牌,不思进取、急功近利,而对中国传统的文化嗤之以鼻,认为很土,很明显的崇洋媚外,自以为很有品味,殊不知只是一个精神上的矮子,造成这些种种的原因是都方面的,教育、社会、家庭、以及青年个人的思想都是源头,只有从多方面全面介入,在全社会全面展开,才能逐渐改善。

读史使人明智,这话一点都不假,纵观青年群体的思想信念、价值观的发展变化,我们可以得到很多的经验与教训,作为当代大学生和有志青年,要担负起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利用现有的资源,借鉴上世纪前人的精神与干劲,努力学习知识,完善自身,在社会的发展中要学会抵制不良思想的影响,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安宁,用所学回报社会,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进步,投资脑袋才能丰富口袋,知识的投资永远有最佳的回报。作为奋发有为的当代青年,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才能保持生命力,才能使思想走在时代前沿,用思想引领青春,做一个合格的中国青年。

参考文献:

【1】 苏令银《当代青年文化发展解读》上海师范大学

【2】 江传英《论改革开放到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青年知识价值观的变迁》

第二篇:青年价值观原因分析

二、青年价值观问题原因分析

经过上文对青年价值观的分析,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是由于市场经济与社会不良思潮的负面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不健全和网络时代的不确定性造成的。青年价值观存在的问题有其产生的特定原因,以下将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一)市场经济的影响

当今时代,市场经济高度繁荣,市场经济自身存在的盲目性、自发性和滞后性特点以及利益原则、等价交换原则的消极方面,影响着当代青年的人生价值取向。同时,市场经济自主性鼓励了自主意识的发展,青年更加追求自由以及自我的价值选择,也使得当代青年价值选择更为多元化。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价值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我国建立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着质的区别,但由于我们的市场经济体制也仍然处在不断完善之中,因而还是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价值观的冲突与价值失范问题。社会价值观呈现出价值主体自我化、价值标准模糊化、价值选择多样化、价值取向功利化、价值驱动复杂化、价值观念现代化等特征。而这一切不可避免地对当代青年的价值观造成了影响,其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呈现出明显的二重性:既重视理想与信念的追求,又注重实惠,淡化空头政治,厌恶形式主义;既重视精神生活的追求,又注重物质生活的享受;既重视对金钱的追求,又信守“取之有道”的君子行为。总之,当代青年的价值观受到了社会变革的影响,受到了市场经济原则的导向,在矛盾与冲突中发展前进。市场经济越繁荣,社会所面临的问题就越多,市场经济给青年带来无限上升的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令人无法避免的问题。在利益至上价值观熏陶下,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盛行,这无形中加大了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压力,由此看,市场经济的繁荣,所带来的弊端对青年价值观的影响是巨大的,是开创性的。

(二)西方文化的冲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刻快速发展,西方文化、思潮大量涌入中国,对当代青年造成巨大影响。独立意识、民主意识、主体意识等思潮使得当代青年逐步抛弃集体本位的思想,而选择个人本位。

1自由主义 自由主义的思想特征主要为:追求个人的自由和幸福;以市场经济和宪法法律作为个人自由的基本保障;主张推行渐进式改良;待人处事的重要价值在于宽容或容忍。自由主义所追求的是个人权利和自由,从道德层面来看,这种自由必然导致对道德判断的多元化认可和评价,实际上,自由主义已经成为了道德多元主义的保护者和根据。道德多元主义在实践中所构成的特征往往是一种占有性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以竞争为主要模式,所带来的不是相互合作帮助的群体,而是群体的不同利益冲突,而以追求个人的自由和幸福为基本准则的自由主义者,让道德的伦理价值不断下降,人们的行为和价值观的标准逐步转移到个人的自由和幸福这种随意的主观标准上,对于公众和他人的自由容易造成巨大的伤害。功利主义

功利主义伦理思想的创始人杰罗米·边沁解释道:“所谓功利,意指一种外物给当事者求福避祸的那种特性。”凡是带来幸福或快乐的事情就决定去做,凡是使人不幸或痛苦的事情就拒绝去做。功利原则是判断价值、决定取舍的标准,凡符合功利原则的即为善,违背功利原则的即为恶。

根据功利原则,个人行为的最高价值——“善”不再是对最高理念的把握,不再是形而上学的实体,也不再是凡人难以企及的彼岸世界,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可经验、可体察到的东西——由金钱、财富、名誉、权力及各种感觉而构成的幸福与快乐。这样的“善”,清楚明白地昭示人们:资产阶级的发财欲望和追求超额利润的行为都是“善”的。在巨大的贫富差别已经显现并日益发展的时代,在“善”这一最高伦理层面上鼓动人们利用手中的财富不择手段地、自由地进行剥削、投机、冒险,以此来获得更大的幸福,其结果必然是经济不平等进而是政治不平等的凸现,更严重的是对整个社会的秩序和人们的行为准则造成混乱。

受西方文化的冲击,中国传统文化遭到部分青年的否定,传统美德和中华民族的优良品格遭到质疑,他们开始追逐物欲的享乐,不思进取之风日益弥漫。

从大规模进军我国的西方影视业即可看出西方文化对我国当代青年的影响之深。青年们更加热衷于对欧美大片的追捧,票房市场上,欧美大片总是遥遥领先,而国产电影则毫无竞争优势。随欧美大片而来的则是西方的价值观念和利益取向,日益渗透的西方文化对当代青年的价值取向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部分青年对感官享受、刺激的追求日益热切。总之,西方文化的冲击是当代青年价值观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不健全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不健全也是影响青年价值观问题的重要原因。其中,价值观教育内容比较单一,宣传雷锋精神,集体主义等等传统文化,但形式老化,形式主义盛行,另外,校园文化也影响青年的成长,高中校园背负着应试教育的包袱,一切以分数为重,影响占主导地位;高校扩招后,许多高校功利主义盛行,纯学术的大学校园不再是象牙塔,无处不牵扯着利益的关系,校园亚文化的影响应该引起重视。

1价值观教育内容较为薄弱及教育手段的落后性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片面性及教育手段的落后性是青年价值观取向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偏离的主要原因”。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片面性或许可以理解为价值观教育内容的薄弱,它体现于只注重灌输理论知识,忽视了青年的价值观教育以及主体需求。目前,价值观教育带有形式单调、内容僵化、针对性不强等缺陷,这样就很难使青年接受和认同主流价值观念。此外,青年的主体需求也未得到充分考虑。当代青年受教育程度日渐提高,也都培育了各自的文化需求,因而忽视主体需求的教育内容很有可能得不到青年的认同。

此外,当前的价值观教育缺乏有效的手段,方式方法不得当,难以对青年的价值观教育产生效果。再者,只是注重正面宣传,忽略了负面宣传的作用,容易引发青年的抵触情绪,反而起不到教育作用。2校园亚文化的影响

校园文化中的亚文化对青年价值观念的培育形成了不良影响。校园亚文化包括拇指文化、碟片文化、“看文化”、电玩文化、垃圾文化等,这些“副”文化对青年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不仅浪费了青年的大量时间,也使得部分青年日益好逸恶劳,失去毅力,失去理想信念,进而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念。

(四)互联网对青年价值观的负面影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科技的发展,互联网成为人们生活必需品,给青年带来好处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严重影响青年价值观的形成。第一、政治观:意识形态西化

国际上的强势集团趁机构建新的意识形态霸权,冲击青年人正确理想信念的培养。互联网本来没有中心,强调平等,但因为美国在互联网方面绝对的技术优势以及扩张本能,美国无疑成了事实上的全球互联网中心。对中国来说,这种不平衡发展的首要的后果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受到严重冲击。第二、国家观:民族认同感弱化

互联网促进了当代青年的国际化,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来青年人民族认同感的弱化。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互联网对新时期青年与青年工作的影响“课题组的调查研究发现,”互联网在强化了青年地球村村民意识的同时,弱化了他们的民族意识。‘新人类‘的身上本来就带有很强的国际化色彩,而互联网的使用跨越了时空的界限,增强了他们作为地球村村民的意识,这有利于他们在日益‘一体化’意识相伴的是种族、民族意识的弱化,民族认同感减弱,民族身份逐步消解。在某种意义上不利于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

在青年网民中,相当多的人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的熟悉程度、认可程度要超过对本民族的熟悉、认同程度。今天的大学生中又一个经常见到的现象:某大学生谈起美国的某个州,不论天气、人口、经济、交通,都可以口若悬河,但若问及中国某个省,则瞠目结舌,对前者的了解之细远胜于后者。这种对本民族认同感的弱化带来了一个最直接也是最严重的后果是:许多大学生在择业时不再看重就业机构的国家、民族属性,而将为全人类工作作为自己的原则。第三、自由观:行为为取向无政府主义化

互联网让使用者更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但过度自由无约束,让各种虚假的错误的信息充斥于网上,缺乏明确的思想导向。网络给每个用户都提供了成为传播者的可能。这提高了首重的地位,打破了传统媒体传播的单向性,但也带来了传播权的滥用,任何人都可以以任何目的传播任何消息。这其中,有谣言,有泄密,有些甚至直接危害到国家安全。在网络传播的空间中,从某种意义上实现了绝对的自由和民主。没有政府的管理,没有领导的监督,任何使用者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图发表言论。这使得一些年轻网民在虚拟空间里完全忽视现实世界的约束力量,随心所欲地进行反政府、反社会的传播活动。第四、道德观:道德评判相对化

互联网为使用者构成一个与现实完全不同的虚拟的空间,其无中心感与非真实化使得现实世界中的道德规范在其中并不能一如既往地发生作用。因此,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是,进入互联网的青年人往往会产生道德失范的意识与行为。一方面,认为网络上很难讲道德;另一方面,有意或无意地做些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

第五、交往观:心理空间封闭化

互联网为青年人打开了世界的大门,扩大了眼界与交往面,但过度依赖网络,会让使用者逃避直接交往,大量采用匿名的间接的交流方式,甚至造成心理畸形。

传媒是人与外部世界交换信息的中介形式。与传统的媒体形式报刊、广播、电视相比,网络的实效性、信息量和表现手法更有优势,它集多种交往介质于一体,文字、图画、声音、影像等尽在其中,用户可以通过各种介质形式接收传播内容;同时,网络让用户有了更大的交往空间,地理的限制烟消云散。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一些迷恋于网络的年轻用户,接触信息面是更加开阔了,但个人心理发育却越加封闭了。

这一部分分析了这四个影响青年价值观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家庭、学校、社会三方未形成合也对青少年价值观形成有一定的影响。

一直以来,家庭、社会都对青年价值观念的培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但却忽视了三者的合力效果。不同价值观教育者的有效整合对青年价值观教育极为重要,但长久以来,人们都忽视了这点。近些年来,学校不断发生一些学生轻生的行为,教育圈才逐渐讨论这一问题,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不是各自为战,而是应该寻找一个契合点,对于三者合力的研究应该不断继续下去,更好地培养我们的青年如何生活的更好。

第三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青年价值观的变迁探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青年价值观的变迁探析

摘 要:青年人青春时尚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给社会注入了新的活力,深深地吸引着全社会的人们,并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全民族的价值观。但是,青年人的叛逆和自我等负面的价值观念,全社会也应进行正确估计和科学引导。

关键词: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青年人;价值观;变迁

中图分类号:D4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6-0284-02

青年是祖国未来的主人翁和建设者,他们的成长成才直接关系到是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整个民族的未来和明天。在青年人的成长过程中,价值观是最核心的部分。所谓价值观,就是人们关于基本价值的信念、信仰、理想系统。它是人和社会精神文化系统中深层的、相对稳定而起主导作用的成分,是人的精神心理活动的中枢系统。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全体公民的主流价值观,实际上是它的思想文化、意识形态体系中沉淀最深的最核心的内容对于一个人来说,其价值观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精神追求和发展动力。青年人的价值观同样对他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重要,可以说是其精神世界的灵魂。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思想意识包括价值观在内,是基于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我国从改革开放至今,已有整整三十多年的时间。在这三十多年的时间里,我国的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社会体制发生了显著变化。随之而来的,是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年人的思想意识的明显变化。

一、改革开放后青年人价值观的主要变化

(一)从一元独占到多元并存

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中国人包括青年人在内其思想领域绝对是一元独占,在他们内心里几乎只有一种颜色,那就是红色,这是一种热烈奔放、充满激情的颜色。在青年人看来,红色就是一种近乎神圣的颜色,不容任何人去玷污它,它代表着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信仰和革命精神,代表着中国人为之努力为之奋斗的目标和旗帜,同时也代表着一个个中国人自己的梦想和希望。

社会主义思想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中国青年人有着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和崇高的革命精神,他们坚信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终将实现,他们崇拜“高”“大”“全”的英雄人物,强调国家和集体,把个人利益最小化甚至没有个人利益。

这种中国青年人精神世界一元独占的格局一直持续到改革开放。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殚精竭虑,勾画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蓝图。在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这理想中的宏伟规划终于变成现实。西方的各种思潮接踵而来,并迅速融人中国年青一代人的思想中,一元格局被打破,多元并存成为新气象。辉煌、灿烂、繁华,让一元社会中的中国青年人应接不暇,他们年轻的心在浮华中躁动,狂热地去追求一切新奇的东西。多种价值观念并存成了这一时期的显著标志。

(二)从近“理想”到近“现实”

建国后,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分配制度让中国人更多的关注于什么时候实现社会主义,怎样加速实现社会主义。青年人从《毛主席语录》和其他精神领域中获取的是社会主义信念。理想的精神世界在他们的生活中占据及其重要地位,以至于走向畸形。国家对大学生的就业政策是包分配或接班,个人没有决定权,只能服从。所以,青年人不用过多地去关注自己的前途,他们的一切就如同一颗小行星照着预定的轨道运行,平稳,波澜不惊。

改革开放打开了中国人固守的理想之门,经济地位的迅速上升让现实主义和物质利益占据了绝对的统治地位。社会中的绝大多数人在为个人或家庭的利益奔波,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对于普通人来说太过遥远,只是新闻媒体关注的主流标题,与他们柴米油盐的日常生活完全是两个小世界。很少有人去实实在在地思考自己为社会所做的贡献,去认认真真地考虑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绝大多数人会更加倾斜于个人的成本和收益,而有意无意地忽略国家、集体和他人。这在青年人身上,表现非常明显。青年人越来越现实,距离“理想”越来越遥远。面对来自各方面沉重的竞争压力和复杂的人际关系,青年人权衡抉择的最终结果就是愿意更多的把时间和精力投在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的事情上,如努力争取优质的教育机会、获得稳定的工作岗位、建立和谐的幸福家庭,却较少考虑投身社会公益事业,较少思考社会现实和将要承担的社会责任。

二、引起青年人价值观变化的主要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年青人价值观发生了显著变化,这其中有方方面面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中国近代以来思想界不同声音的影响

巍巍中华,地大物博,唯我独大,腐朽的清政府一直陷这样的美梦中无法自拔,他们不愿面对中国日渐没落的社会现实,依旧声色犬马。这种黄粱美梦在1840年鸦片战争中被外国的坚船利炮彻底震醒,面对清政府的唯唯诺诺,一些有志之士开始在救国危亡和民族发展方面苦苦探索。从虎门硝烟到戊戌变法,从辛亥革命到开国大典,无数中国先辈在迷惘中探求,在绝望中奋起,他们著书立说,他们投笔从戎,他们振臂高呼,他们用自己的最高音喊出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

苦难的民族历史,觉醒的民族意识,让青年人热血沸腾。他们从先人那里学会了用一种全新的怀疑目光去看待历史,正视社会现实,审视民族弱点。这种民族民主的思想萌芽轻轻触碰了现代青年人的敏锐神经,他们的价值观从一开始就继承了这种骚动不安,这种怀疑创新。

(二)西方青年人价值观的影响

改革开放给全体中国人一个看待世界的全新视角,青春活跃的中国青年人也显然受到西方文化和西方青年人价值观的全面洗礼。他们在有意无意地学习和模仿西方思潮。良莠混杂的西方生活方式直接冲击了青年人思想上传统道德文化的结构和观念,新旧观念和经济体制的撞击,中西方文化的交融,使中国青年人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态势。他们极力张扬自我个性和自我需求,崇尚自由,爱好探索,追求新奇,爱冒险冲动,喜性感浪漫,力求站在时尚的最前沿。虽然社会主义的主流价值观念依然没变,但传统价值观念在青年人心中已渐渐淡漠。

(三)网络文化的影响

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网络的迅速普及极大地改变了整个世界,网络让世界各地的人如同住在一个小小的地球村。这种技术与文明的发展给社会与青年之间价值观念的互动和交流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和环境,并且这种交流不限地域,不分种族,不问年龄。人们可以充分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捷,在这个充满想象和自由的世界里尽情徜徉。但不可否认,网络同时也让人们跨入了虚拟的世界之中,冷漠的数字下也有一些与伦理道德、法律相违背的丑恶东西,这种真假、美丑并存的二重属性给社会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对身心发展尚不健全的年青人的影响更是巨大。

青年是一个庞大的网络使用群体,其生理、心理的不成熟性和非稳定性,使青年人容易冲动情绪化,容易被各类反面思想所误导。网络上各种垃圾信息会弱化青年的道德意识,腐蚀其伦理观念,以至于走向歧途。因此,网络文化对青年人价值观念的影响不可低估。

回顾改革开放三来中国青年人价值观的发展历程,虽然在经济体制和各种思潮影响下出现了一些偏差,但总体来说,并没有脱离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没有违背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价值,而是与社会主义信念表现出了高度的认同和统一。青年人青春时尚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给社会注入了新的活力,深深地吸引着全社会的人们,并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全民族的价值观。但是,青年人的叛逆和自我等负面的价值观念,全社会也应进行正确估计和科学引导,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武装青年人,净化社会环境,整合网络资源,给青年人提供健康成长的空间。

[责任编辑 陈 鹤]

第四篇:近代消费观念变迁原因浅析

近代消费观念变迁原因浅析

摘要:消费观念是一种主观的价值型判断,作为一种认识,受社会实践的制约,其形成和变迁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生产方式、进出口贸易、消费文化、近代工业发展等多方面的原因。

关键词:消费观念;变迁;原因

工业革命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运用坚船利炮逐步打开了中国的大门,用廉价的工业生产品冲击着中国刚刚起步的资本主义萌芽,冲击着中国城市社会的各个方面,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了“三千年来未有之变局”,传统消费观念也经历了重大的变迁,在多方面因素影响下,奢侈型消费观念逐渐取代节俭型消费观念。

1、生产方式是消费观念变迁的主要原因

马哲认为消费观念作为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经济基础的最直接代表是生产力水平,集中体现于生产方式。因此,近代生产方式是当时消费观念变迁的主要原因。当时社会性质下的生产方式主要由三种生产方式共同构成,其相互关系又在不断变化。第一是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外国资本长期控制中国的财政经济命脉,直接操纵中国的金融市场及主要商品进出口贸易和重要的工矿交通产业,促进了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制约了本国的资本主义发展。第二是一种特殊的、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即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其先后经历了清政府的洋务派企业,北洋军阀政府的官办企业,直到后来的四大家族将其发展到高峰。第三是主要集中在轻、手工业部门及商业行业始终未能得到充分发展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这类经济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存在着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对立性,另一方面又对其具有严重的依赖性。此外,封建地主经济与外国资本、官僚资本互相勾结和利用,使近代中国社会制度更为复杂和特殊以及受封建地主经济控制的小农经济和受资本经济影响的个体经济等等。多种经济生产方式并存冲击着我国传统的商品经济,从而影响着消费观念的变迁。

2、进出口贸易对消费观念产生重大影响

当时我国的进出口贸易的发展也对消费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外来商品的涌入,冲击着原有商品品种产量与价格,人们不仅能从市场上买到各种各样的生活必需品,可购买商品数量与可选购商家数量也非常庞大,而且能以比家庭手工成本低得多的价格买到这些商品。相对以前的大量生活必需品都必须自己生产自己制造的过程,工艺还有可能不太完备,在市场商品数量质量都比较好且获得方式比较便利的情况下,人们越来越倾向于购买物美价廉的外来商品。最为明显的就是当时棉纱价格的不断下降,最后洋纱价格竟与中国棉花价格相等,传统纺织业受到毁灭性打击。这种影响最初主要是通商口岸等少数沿海沿江地区和官僚富裕之家,随着通商口岸的不断增多,洋货在中国的倾销已深入到广大的中小城镇,甚至在某些偏僻乡村也不难见到洋货的身影。同时,由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被破坏之后,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进入工厂,成为新兴的产业工人,也成为了最初的消费者。

3、近代工业的发展促进了消费观念变迁

近代工业的出现与发展刺激了国内的经济发展,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并由此造就了中国首批市民阶层,使之成为近代城市消费生活的主体。中国虽然还在资本主义经济刚刚萌芽的阶段就被外来资本主义干扰,但是城市工业也较快地发展起来。在各个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和地区,近代企业如雨后竹笋般建立起来。外资企业、官僚资本企业、中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均有了较大发展。近代工业的出现不仅使得资金、技术、人才大量集中于城市,促进了城市工业与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且使城市的结构、功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城市开始从传统的以政治军事功能为主转向以生产――消费功能为主,由单一功能逐渐转向多功能,并首次在经济上取得了对周围农村的支配地位。一方面,大量读书人员及清政府官员开始投身近代工业,成为中国首批企业家阶层;另一方面,城市的发展引发了一系列现代职业的诞生,如银行业、邮政业、新闻出版业等,增加了就业机会,进一步增强了城市吸呐能力。

4、消费文化传播对消费观念变迁起推动作用

另一个原因便是当时消费文化的影响。我国传统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一直很低,生产与需求一直面临着巨大的矛盾,为缓解这一矛盾,“贵义贱利”“黜奢崇俭”的观念变成了我国传统的消费理念。但随着近代国内商品市场的逐渐开放以及商品经济的发展,外来的消费理念逐渐被当时的文人所学习接受,他们提出了一系列鼓励消费的消费文化观念,对人们的消费行为产生了重大影响。谭嗣同认为消费和节俭是相对的,他反对“黜奢崇俭”的传统观念,指出节俭与奢侈对于穷人和富人的含义是不相同的。穷人的节俭是不得不为生存而产生的被迫行为,对于富人而言,节俭却是不应该的,富人更应该将自己的钱财拿出来进行消费和投资,以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章太炎则高度评价且大力宣扬奢侈,他认为奢侈并非穷奢极侈地挥霍物质财富,消费是人的正常物质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消费水平也应该随之提升,所谓的奢侈其实只是在适当的时机进行适当的消费,并不是要人们完全无节制的消费,他认为侈靡对物质生产和物质文明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正是这些人,引导了当时的消费文化的发展,从而影响了当时人们的消费观念。(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参考文献

[1]王敏.论近代中国消费转型与社会阶层多极化趋势变迁.东南学术.2013年第5 期

[2]赵璐.近代中国消费价值观的和谐意蕴及其现实意义.唐都学刊.2012年1月

[3]王慧.明清及近代鼓励消费的经济思想研究.[M].2010年

[4]郭立珍.近代中国洋货进口与消费观念变迁探究.郑州大学学报.2009年7月

[5]李自茂.论传统消费伦理思想在近代的变迁.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01期

[6]陈国庆.杨玛丽.中国近代消费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探讨与争鸣.2006.08期

[7]柳思维.浅论中国近代消费模式的主要特征.消费经济.1991.04期

[8]谯珊.近代城市消费生活变迁的原因及其特点.中华文化论坛.2001.02期

[9]朱英.近代中国商业发展与消费习俗变迁.江苏社会科学.2000.01期

[10]董雅丽.张燕.消费观念实证分析.商业时代.2002.18期

第五篇:人生价值观的变迁

摘要:大学生价值观的变迁是社会变迁的晴雨表,对社会主导价值观有重要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价值观先后经历了反思与觉醒期、多元分化与价值冲突期、理性与世俗化时期、多元整合与回归超越期。社会变迁特别是阶层结构和利益关系的变化是大学生价值观变迁的原动力,多维价值冲突以及社会主导价值整合是其变迁的次生动力和外在表现形式,外来文化的辐射和高校校园文化的浸润是大学生价值观变迁的催化剂。

价值观是一种外显的或内隐的,关于价值的一定的信念、倾向、主张和态度的基本观点,是关于现实的人对全部生活实践所产生的意义的一种评价标准、取舍标准的思想体系。价值观具有驱动、导向、统摄和选择等功能。价值观念的内容,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评价标准,成为主体判断客体有无价值及其大小的观念模式和框架。大学生属于思维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群体,他们具有极其敏锐的感受力,极易受社会环境变迁的影响,其价值取向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中国社会转型的思想折射。在社会急剧转型的30年间,大学生的价值观表现出“日新月异”、“多彩纷呈”,但其在心理结构和行为方式上究竟多大程度地认同了现代的、后现代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又在多大程度上背离了或者传承与扬弃了传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其价值变迁是碎片式的杂乱无章,还是遵循一定的规律,需要理论的研究和实证的考察。笔者在历史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全国30多所高校的调查与分析,希冀掀开大学生价值观变迁的“神秘面纱”,探究其变迁的内在机制,为在大学生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方法和思路。

一、大学生价值观变迁的轨迹及其特点

(一)第一阶段(1978年~1984年):价值观的批判与分蘖期

1.价值主体意识萌动,由抽象的自我向现实的自我转变

改革开放前,“人”这个主体不断地被虚化,特别是在“文革”中,主体甚至被消解,人完全成了一种政治工具而被客体化和异化,国家代替了一切社会主体和个人主体。因此,不仅社会结构,而且人们的价值观都显示出“铁板一块”的状态,社会价值观高度一元化。

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充分发挥社会成员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意识成为一种客观需要。思想的解放为价值主体意识的萌动和追求自我价值、实现价值的多维化提供了自由空间。社会承认存在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党的工作方针也提出要兼顾三者利益,集体主义已经不再对个人的意愿和个性的发展完全排斥,集体的奋斗目标也容纳了个人的个体选择和个人成才的目标。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开始寻找迷失的自我,重塑主体的价值。由于社会出现国家、集体、个人等不同主体,同一主体也有不同的需求,而不同需求导致不同价值观的产生,所以价值观开始出现多元化。关于“潘晓的来信”讨论中所出现的不同声音,既是价值观由单一向多维发展的典型体现,也是大学生价值主体意识增强的结果。

2.价值取向由重义轻利、贵义贱利向重义言利、不耻言利转变

改革开放之前,大学生的价值观与其它社会阶层的价值观一样,都是以集体、社会为本位的整体主义价值观,强调“大公无私”、“甘当革命的螺丝钉”。然而,改革开放初期城市的“浮动工资制”和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改革,使经济利益直接与个人的劳动和付出挂钩,打破传统“大锅饭”体制,带来利益格局新变化,促使大学生重新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同时,组织部门提出“学历和学习成绩同工作经历、工作成绩一样,作为使用和提拔干部的重要依据”。于是,单一的整体利益开始松动,个人利益开始萌芽。大学生中出现两种倾向:一是要求社会承认求利的合理性,让“义”本身就包括“利”;二是希望取得、占有更多的社会资源。虽然也有人赞同合理利己主义,但多数学生仍然从国家、集体利益出发评价社会和自我,他们在奉献于社会的同时,也关注个人的利益和权利。

3.价值目标中自我价值和个人价值的成分增加

改革开放前社会典型的价值目标是“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好些”,而改革开放初期大学生在反思批判后发出了重视自我价值、实现自我价值的强烈诉求。1978年全国“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和1980年“潘晓来信”的讨论,标志着价值主体意识的觉醒——对人的个体价值的肯定与张扬,标志着大学生从对政治、社会的关注转向了对自我的思考。青年们提出“社会应重视‘人的价值’,集体应重视‘个人价值’,人应自觉地按照社会需要提高‘自我价值。’”但在怎样看待自我价值上,有不同的选择:一种主张应该纠正“文革”中忽视自我价值的极端倾向,强调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一致性。五六十年代的大学生认同“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八十年代初大学生则强调“小河有水,大河才会有水”。也就是说:前者认为离开了集体,个人的价值等于零;后者认为,离开了个人,也就无所谓集体价值可言。另一种是极端“自我”,他们认为“你应该去发觉自我,只有自我才是绝对的。历史是由人的活动组成的,所以每个认识到自我价值的个人都可以问心无愧的说:‘我就是历史’”。

4.价值评价标准:由单一的整体主义转向了社会——个人的取向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经过批判与反思,多数大学生开始从集体本位出发评价社会和自我,他们在奉献社会的同时,也注意到个人的利益和权利。他们既注重社会对个人的意义,也注重个人对社会的价值,力图以自主、自觉的奋斗过程来为社会做贡献。人活着,就要有价值,而人生的价值只有在所从事的事业上才能展现出来。但也有部分学生在群己观念上发生了向个人本位和利己主义的偏移,从自我本位出发评价社会和集体,凡事从自我利益出发,以市场经济的互利原则处理个人和集体、社会、他人的关系。

(二)第二阶段(1984年~1992年):价值观的多元分化与冲突期

1.价值观的多元分化

1984后,中国社会转型、体制转轨实质性启动,西方社会思潮也开始大量在中国传播,大学生的价值观既在传统的价值体系中萌芽生成,也受到现代价值体系的滋润催化,还受到外来价值观的渗透辐射。因而,当时的价值观呈现“时空压缩、多元并存、新旧互动”的特点。具体说来,在价值内容上,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建立在计划经济基础上的价值观念、过去“左”的一套价值观念、西方传入的价值观念以及改革开放实践中新生的价值观念同时并存。在价值标准上,有的“唯书”,有的“唯上”,有的“唯实”,有的“跟着感觉走”;有的以中国的价值观为标准,有的以国外的特别是西方的价值观为标准。在价值取向上,有的重钱,有的重义;有的重理想,有的重现实。还有更多的人是兼顾。多元化的价值观既给大学生多种选择,也容易导致他们的价值困惑和价值冲突。

2.价值冲突凸显

这一代的大学生跨越了“文革”和“改革”两个不同的时期,理想与现实的反差导致学生价值冲突凸显,大学生处于一个价值眩晕期。价值冲突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社会主导价值观与大学生的主体价值观的冲突。由于社会主导价值观功能的弱化,新的社会主导价值观没有及时重塑,这就导致价值观念的整合程度不高。1988年,《中国青年》刊登朗朗的来信引发关于“寻找丢失了的‘草帽’的讨论”,反映了大学生社会化与世俗化的价值冲突。社会化要求他们成为“道德人、伦理人”,而世俗化则肯定及时享乐——现在的快乐就是未来的理想,这便导致他们不仅找不到真正的快乐,反而陷入更深的迷茫。二是大学生自身的多维价值取向和价值评价标准的冲突。主要表现为价值认知与价值行为的冲突。具体反映在:第一,对不同事物或现象的价值判断依循不同的标准,造成各类价值判断之间缺少较高程度的一致性。第二,价值选择常常自相矛盾。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与评价方面的矛盾表现得较为明显。选择与评价的依据一会儿被定在“收入”上,一会儿被定在“声望”上,一会儿被定为“自我表现”。

3.价值取向:自我价值凸显,世俗化初见端倪

改革的实质是对社会资源和利益的重新分配和调整。1984年后体制改革特别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给全社会价值观变化带来了最直接最有力的影响,它一方面导致大学生的主体意识、自我意识凸显,同时也导致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进一步世俗功利化。在认知层次上,多数学生仍能认同集体主义的观念,承认国家利益优先的原则。但他们在从事一项具体行为时,开始理性地考虑行为对于自己发展的意义,并且不讳言自我设计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有效途径。既为国家,又为自己,“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这种实用理想主义是这个时代大学生占多数的自我价值观。一项调查显示,71.2%的学生坚持“按劳取酬”,13.2%的学生坚持“任何劳动都应有报酬”,46.2%的学生认为“大学生应理直气壮地争取个人功利”。更令人关注的是,在申请入党的学生中,竟有42.1%的人把谋取个人利益和自我实现,作为入党的动机。”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于参与社会受挫以及社会中的不公平因素和西方社会思潮的影响,他们对改革开放和国家发展的前景,对个人的前途都产生了困惑。于是,经商热、厌学风和出国潮在大学生中盛行,这就打破了自我与社会、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关系在80年代中期一度出现的和谐,而且价值观向个人本位方向的倾斜度,远远超过了80年代初期。

4.价值评价参照体系:从国内转向国外,从纵向转向横向

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初期,大学生的价值评价参照体系是传统价值体系和新时期的社会主导价值体系,评价参照体系是“唯上”、“唯书”。而随着开放的深入,特别是1984年后西方社会思潮的大量涌入,为大学生认识和改造社会,认识和重塑自我提供了新的参照体系和分析工具。大学生是这场社会思潮的传播者和追随者,他们因长期的封闭和对传统价值观的反思而求新求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他们开始以西方的价值体系为参照,来指导和评价中国的改革开放,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于是,西方价值体系的个人主义核心价值观就纷纷浸润大学生的心灵,对传统的整体主义价值体系带来巨大的冲击,也导致了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中的自由化思潮。

(三)第三阶段(1992年~2002年):价值观的个体化与世俗化时期

1.价值本位由社会——个人取向向个人——社会取向倾斜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行,竞争原则、利益原则正在影响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他们的价值本位虽然仍然以社会本位为主,但其价值观已明显向个人本位偏移,倾向于把社会作为个人发展的现实条件。在1999年教育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中,针对“大学生择业的主要考虑”因素,选择“兼顾国家需要与个人兴趣”的占39.3%,选择“有利于个人的发展”的占32.6%,选择“自我设计、自我选择”的占22.9%。从这三项就可以看出大学生的自我价值和个体价值的重要地位。针对“当有人需要你的帮助时,你可能”的选择时,有40.5%的学生选择“在不损害自身利益的前提下可以帮助”,有33.1%的学生选择“五条件地尽力而为”,12.8%的学生选择“视关系密切程度而定”。(文中涉及1998~2006年有关高校师生的调查资料都来自于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汇编的《新时期高校师生思想政治状况研究(1998~2006)》。)这表明他们虽然追求个人与他人、社会的统一,但这种追求是基于自我基础之上,以不损害自身利益甚至把社会对个人的回报作为价值取向的条件的,与传统的无私奉献以及社会本位基础上追求个人利益是不同的。

2.价值取向由理想价值观向世俗价值观、精神价值观向物质价值观倾斜

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的世俗化倾向还主要停留在价值观的浅层,还主要停留在意识层面上,那么,1992年以后,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以政策改革为导向向以体制改革为导向转变的新阶段,社会转轨的方向已基本清晰,世俗价值观开始上升到信仰层面,并开始指导实践。即世俗化和物质主义价值取向逐渐从表层和话语层面深入到内在和行动层面。

首先,大学生讲究务实,注重实惠。一项调查显示,大学生在选择工作时考虑的重要因素依次为:经济收入(78.4%),能否实现个人价值(59.6%),权力和社会地位(55.6%),工作舒适、位于城市(53.7%),出国深造机会多(32%)。同期对上海重点高校大学生择业观的一项调查发现,73%的毕业生概括自己的职业选择是所谓“新三到”(到国外去,到沿海去,到赚钱最多的地方去)。其次,大众文化的兴起,导致校园和社会公共价值的衰落和文化相对主义的出现,使得大学生的主流思维模式从传统的价值理性逐渐转向现代社会的工具理性。大学生考量生活和行动的重心,不再是衡量其有何终极性意义,而是作为达到特定世俗目的之手段,是否有效和合理。市场的标准成为了价值评价的标准,流行和时尚内化为大多数人的审美观念和价值准则。再者,由于部分改革政策缺乏稳定性,导致大学生对未来的社会预期模糊,大学生的价值目标出现短期化,突出表现为急功近利。在一段时间里,大学里的基础专业也纷纷迎合功利化的社会风气之所需,改为社会热门的经济管理、计算机技术、广告设计、法律等等专业,大学生也把就读于上述专业作为荣耀和资本。

3.价值主体更加理性化

首先,价值标准由单向的、非此即彼式向多维宽容互动转变。过去大学生判断事物的标准大多是单维的、非此即彼式的。而现在他们看待事物时更多地呈现出以下态势:第一,更趋向于强调事物的客观性、多样性;第二,标准的多维性导致了学生心态的宽容性。在2000年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中,针对“你认为当前处理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应该遵循的原则”:有41.0%的学生选择没有固定的原则,根据具体情况而定;30.1%的学生选择利己而不损人原则,15.9%的学生选择先利人后利己的原则。这足以反映大学生价值选择和评价的理性化。

其次,在价值选择和评价上,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明显增强,追求和取向日趋多样化。他们用自己的好恶判断事物,不再盲目听从统一的评价,个人的价值取舍也不再盲目服从统一意志的安排。进入20世纪90年代初期,基于国内的政治**、苏东巨变和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封锁制裁,大学生开始静下心来反思前一段的所作所为。他们开始从前一阶段的盲目、经验、感情用事走向了主体的自觉、理性和现实,逐渐走向了成熟。一项关于“对成功者的看法”的调查显示:“命运自主、个性洒脱”占22.1%,“事业顺利、收入可观”占15.72%,“人品高尚、富有魅力”占14.59%,“婚姻美满、幸福占12.05%”,“知识渊博、品味高雅”占11.2%。从中可以看出,各项之间差距不大,没有一项占绝对优势,这反映出他们的价值评价标准的自主性、多样化。

(四)第四阶段(2002年至今):价值观的多元整合与回归超越期

进入新世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其运行机制日趋完善,中国的改革开放成绩斐然,中国的大国地位和风范日趋突出,创新型国家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既为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施展舞台,又增强了他们对日趋完善的社会制度、政策及其主导价值观的认同。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八荣八耻”对社会的引领与整合,大学生的价值观也由分化开始走向整合,微观上多维,宏观上一致特征渐显。1.价值取向:多元取向中现代性价值观继续发酵,后现代价值观初见端倪

(1)世俗化进一步凸显

世俗化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指随着科学的发展,普遍主义与理性原则取代神学教条;二是指一种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注重现世的生活,而不是来世的生活,世俗化表明信仰力量的消解和宗教禁忌的瓦解。其价值取向体现为以追求现世具体功利为目的,以感官的愉悦为满足,以短期利益为目标。20世纪末,中国卷入了经济全球化的行列,本土性的物欲主义价值观得到了全球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支持与催化。同时,信仰层面的“真空”使得物欲主义乘虚而人,甚嚣尘上。一方面,大学生表现得更加务实。随着大学生中独生子女的增多,大学生自我本位的思想达到一种极致,广大学生渴望实现自身价值的“大跃进”。特别是本科和研究生扩招带来的学历高消费和就业压力,大学生的“天之骄子”的地位更是一去不复返了。他们的价值追求更加理性、务实。另一方面,世俗化所追求的效果最大化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弱化了以信仰为基础的崇高感和道义感,导致部分大学生丧失激情冲动,批判意识削弱,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淡化。“经济理性人”是其真实写照。

(2)后现代主义价值观初见端倪

传统观点认为价值观变迁遵循传统——现代的单向度的现代化理论分析范式,而英格莱哈特根据1990~1993年对40多个国家所做的“世界价值观调查”的数据分析后提出,当今世界各国的价值观变迁实际上存在“两个维度”:一个是“现代化”维度,它反映的是从“传统价值观”向“现代价值观”转变的程度;另一个是“后现代化”维度,它反映的是从“生存价值”向“幸福价值”转变的程度。后现代主义的基本倾向是用多元性反对统一性、用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等取代确定性,用破碎性、边缘性取代中心性,用情感和冲动反对理性。

但由于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中国式的后现代主义不是以严肃地反思、批评现代的姿态出现于中国社会,而是以形形色色的“现代”的面目通过各种模仿和生活方式,特别是通过大众传媒,浸染着我们的大学校园。大学生的后现代价值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主体意识的增强与主体意识的弱化同在。

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理念的确立及其实施,社会发展进入马克思的摆脱“人对人的依赖”和“人对物的依赖”时期,人的主体意识增强,权利意识、自主意识、个人奋斗意识浓厚。大学生逐步摆脱了社会义务本位的主流价值,由传统的政治化、道德化的价值倾向转变为以经济为基础的功利实用倾向,开始全面重新审视并高度重视自我价值,显示出强烈的“自我”意识,崇尚价值主体的自我化。然而,世俗化和大众文化的进一步加强,将使大学生裹挟在大众文化的价值洪流中,缺少思维的空间和理想价值的维度,导致主体不能自主。

第二,价值评价出现模糊甚至错乱。

教育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中,针对“社会主义终究可以战胜资本主义”,1999年有18.0%的学生选择“说不清”,2002年有33.2%的学生选择“说不清”,2006年有30.9%的学生选择“说不清”。否认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发展趋势,主张社会历史进程的碎片化和不确定性,正是后现代主义的基本主张。受后现代主义中的相对主义和非理性主义思潮的影响,一些大学生误认为只有彻底否定才能有所革新和创造,因而对我国传统的价值观念和文化采取一概排斥的态度,对现行的一些合理的价值观念也抱冷漠、抵触的情绪。于是,正常的道德教育被视为“伪善”,对违纪悖德的行为感到的不是耻辱,反而是“个性”,诚实、厚道是“无能”;不少大学生把追求“报效祖国、建设祖国、辛勤奉献”等崇高理想视为过时、“出风头”、“作秀”和“迂腐”。

第三,责任意识功利化甚至责任消解。

首先,大学生群体自觉将责任与前途等同起来,将义务与道德私有化。部分大学生赋予“责任”以新的含义,“如果指的不是法律意义上的责任,我觉得责任是一种习惯吧,我权衡一下怎样是更合算的,我破坏这种习惯的成本和我维持这种习惯的成本,如果我觉得继续维持下去比较合算的话,就是我尽责任了”。责任,已不再具有群体意义和道德评判,转而呈现出一种个体性——对于国家、民族、社会的责任都转化为对于自我的责任。其次,他们从博弈论出发,认为整个社会都处在一种博弈之中——以最小成本来获取道德上的“善”。于是,基于博弈论而建立的交往理性彻底毁灭了中国传统的人情社会,在这种背景下,大学生的责任承担成为一种建立于成本——收益模型上的社会经济学,交往成为一种检测有用性的功利主义诉求。

2.价值整合的趋势凸显:集体主义的回归与超越

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大学生价值观“动态整合”趋势渐显:学生从比较注重理想和追求,到比较注重现实和功利,把理想追求和现实功利结合起来;从注重奉献的理想主义,转向注重实惠、实用和物质享受的现实生活,倾向于奉献与索取并重;从否定传统取向向辩证看待传统取向,从机械地选择现代取向向实现传统与现代取向有机融合转变,使现代价值取向更具有时代精神和中国特色。而此阶段最大的变化是集体主义的回归与超越。首先,学生对“集体”有了新的认识。在传统意义上,集体是介于个人与国家之间的一个范畴。然而,介于个人与国家之间的是社会,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集体。同时并不是贴上了“集体”的标签以后,任何行为就都会高尚和合法起来,特别是社会对“特殊利益集团”(指那些利用公共权力获取本集团内部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公共部门或集团)的揭露和愤恨,更让大学生对传统“集体”概念进行反思。其次,大学生对集体主义有新的见解。集体主义是我们的一项基本道德原则,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主旋律。他们认为新型的集体主义,既不是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整体主义,也不是西方传统意义上的个人主义,而是对两者的整合与超越。在1999年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中,同意“正当地索取,积极地奉献”的占90.3%,“兼顾国家和个人兴趣”排在学生择业时考虑因素的第一位。多数被调查者仍然认为“市场经济也需要雷锋精神”,不同意“个人利益最大限度的满足是实现社会整体利益的前提”这一说法。第三,在如何处理集体与个人之间的张力上,大学生更加理性化。他们认为,在社会生活、公共领域应该以社会本位、集体主义为主,在个人生活、私人领域应该以个人本位为主。因此,在当代中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正处于重构阶段,体现为集体主义的压倒性优势,逐渐被个人与集体关系的平等基础上的互利所取代。

二、大学生价值观变迁的规律

(一)价值观的演变与时代变迁具有相依共振性

价值观的演变有其内在的逻辑路径:社会变迁——主体变化——观念变迁。价值观是主体根据自身需要而进行的评估、选择、实现价值等的看法、观念和态度。而人们的需要和利益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决定的,“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经济形态的变化)是价值观演变的最终根源,国家政治权力对价值观的演变起着重大的控制作用(主流意识形态的调控),哲学对价值观的演变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各种观念连续不断的矛盾冲突和融合为其演变的内在动力。”但社会变迁与价值观念的变迁不是简单的亦步亦趋的关系,而是保持一定的张力。

1.价值观的转变与社会结构变迁和体制转轨同步

依照价值观变迁的机制,社会经济发展与大学生价值观的变迁之间有联动效应。改革的实质是利益的重新分配和调整,因而由社会转型带来的利益格局的变迁直接主导大学生主体价值观的变迁,大学生根据社会的变化,适时地对自己的首位价值观进行价值清理与价值排序(见表1)。

大学生首位价值观的演变说明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的演变与整个社会演变趋势基本上同步,反映了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对社会环境的依从性。1984年的政治型的价值观雄居榜首,体现了当时传统的“学而优则仕”思想仍存留在大学生们的头脑中。1992年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社会开始注重实用价值,注重经济效益,大学生的首要价值观也转向实用型。1997年后,国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注重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倡导公平正义、助人为乐、宽容协作、强调团体的凝聚力和集团效应,使社会型价值观念跃居第一。但从2001年后,由于中国加入WTO所带来的后现代主义浪潮,以及大学生扩招后带来的就业压力凸显,实用型价值观又成为大学生的主导价值观,但与1992年后的实用主义又有所区别,其实用主义中的金钱本位意识明显减弱,个人和家庭的幸福成为其主导。

2.大学生的主体价值观与社会主导价值观存在一定的张力。

大学生主体价值观与社会主导价值观之间在偏离与回归、引领与反哺的互动伴随变迁的整个过程,并将日趋明显。总的说来,大学生的主体价值观与社会主导价值观的整合度比较低,这是中国社会急剧转型的正常现象。当社会经济处于协调发展和良性循环状态时,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便处于“升波”阶段,社会主导价值观对大学生主体价值观“吸纳”功能明显;而当社会经济处于矛盾和问题时,其价值取向便处于“降波”时段,主体价值观与社会主导价值观偏离明显。在每一个变迁时期内,都有一个“升波”和一千“降波”。[10]但随着社会转型的逐步到位,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和谐社会的构建逐步取得成功,大学生将逐步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价值观)的引领与整合;主导价值观也将在一定条件下吸纳大学生价值观中有积极意义的成分,使社会因得到反哺而走向年轻化。

(二)价值观的变迁与主体自我意识的日益觉醒交相辉映

观念变迁的实质是主体性的变迁。主体意识的觉醒是价值变迁的内因和载体,主体意识的觉醒导致价值观的多样化、多层次性(高尚的、普通的、低级的并存)、个性化,而后者又促使主体意识进一步凸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一个最大的变化,就是主体意识的觉醒和高扬。大学生的主体意识经历了从主体的虚无、异化到主体意识的觉醒,经历了无主体性——主体性的觉醒——主体性(凸显)成熟——到主体间性,经历了一场从“身份意识”向“契约意识”的运动,从直接现实社会中机械确立自我道德价值观到按自我需求寻求人生定位的变迁。20世纪80年代,“主体觉醒”成了“中国社会思潮的主流”;90年代,这一主流继续演绎,与时俱进,出现主体觉醒基础上人的权利意识的生成与增长;21世纪以来,在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的启迪下,全社会的人本意识、人权意识凸现并成为强势、主流话语,人们的价值思维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革,人的价值主体地位在观念上和实践中被确立起来。

(三)价值观变迁的双重性

大学生在社会变革的不同时期价值观变化呈现出明显的二重性、内在冲突性交融共生的特点。

1.变迁主线的双重性

三十年来,大学生价值观的演变发展过程极为复杂,具有一定的阶段性,整个过程交织着两条不同的主线:一条是激昂的、奋进的、积极的向外幅射的心态;一条是消沉的、困惑的、矛盾的向内闭锁的心态。1978~1980年是困惑与彷徨,1980~1984年是追寻与觉醒;1984~1986年是激情与张扬,1986年后则是矛盾与消极;1992~2002年是个人本位与金钱本位凸显,2002年后则是个人与社会的互动契合。这两条线索时而前者为主线,时而后者为主线,时而两者同进并存,若隐若现。变化包括两个基本维度:第一,开放——保守,即该维度的一端包含自我取向和推陈出新等价值类型,另一端包含安定、依从和传统等价值类型。第二,自我强化——自我超越,即一端包含金钱、权力与成就等价值,另一端包含宽容、仁爱、互助等价值。

2.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非同一性

(1)人生理想与现实选择的非同一性

首先,最崇拜的职业与最想从事的职业的非同一性。调查结果显示,他们最崇拜的是科学家,而最愿意成为的是企业家;他们认为教授的社会声望是最高的,但他们却不愿当教师。这表明在对作为人生道路的具体职业类型选择上,大学生所欣赏的职业与所选择的职业之间存在着差异,这一情形反映出在他们的择业观念中,理想价值与现实价值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分离状态。其次,进取精神中的内在张力。大学生在表层的人生价值取向中表现出积极进取精神,但在深层的人格特征上仍表现出重协调性和中庸处世的传统。在“您认为人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一题中,“诚实”被大学生认为是人品中最重要的,在14种品质中居第1位,占17.4%;其次是“正直”,占17.2%。在被认为最重要品质的前10项中,有4项(诚实、正直、善良、自尊)侧重于协调性内容,其目的都是通过完善自身修养,达到人际关系的和谐。仅有3项偏重于进取性,即勇敢坚忍、自信、进取,而“进取”屈居第7位,占4.1%。同时,对“知足常乐”赞成和有点赞成占73.6%。

(2)价值取向与行为选择的双重性

“观念超前,行为滞后”是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一大特点,现实中普遍存在着学生“知而不行”、“知而错行”等许多脱节现象。大学生一方面强烈地期望改革进一步深入,社会朝着更加开放的方向发展,营造更加公正的竞争环境,但是,改革涉及自身利益时(如对大学生实行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政策),他们却表现得保守世故、恐惧和失落。他们关心长期的利益,但在具体的选择上又常常从短期利益着眼,如果说必须为长期利益而失去短期利益,那么也必是以长期利益的明确预期为前提。在观念上认同甚至崇尚先公后私或者大公无私,但在行为上却表现为“先己后人”或“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甚至损人利己;在观念上认同“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崇尚“舍生取义”的壮举,但在行为上却表现为价值追求短期化、实用化和功利化。一方面要求别人给他们更多的“包容”,而他们的“包容”别人的意识却在逐渐淡化。

(四)价值观变迁的趋向:在公正的基础上寻求多维价值之间的动态平衡

首先,传统价值观被大学生不断扬弃和超越。从大学生价值观变迁的轨迹我们发现,由于文化的传承性、内嵌性等因素,新旧价值观并不是简单的非此即彼,而是有的旧价值观仍有相当的市场,有的改头换面成为新价值观的一部分,有的仍凭借其惯性在某些方面保持着优势。因此,当价值观念发生变化时,并不意味主体完全抛弃了旧价值观而向新价值观极端地倾斜,而是在多元价值主体和多维价值观念之间寻找平衡。在许多表层价值观较容易受到生活潮流影响而发生变化或进行更新的同时,一些轴心观念在深层次上仍然保留着社会主导文化长期形成的重要影响。比如“人情”和“面子”是传统中国价值和行为的核心要素,但由于其符合改革开放后社会的工具理性和和实用理性的要求,其不但没有消解,反而“与时俱进”,演变成为“关系学”。

其次,大学生根据社会的变迁和自我的需要不断调焦与对焦,期望实现动态平衡。我们可以从个人与社会,理想与现实这两对核心关系来考查其内在张力与平衡。大学生在关注“自我价值”的同时,并没有否定社会价值,他们追求的是“兼顾”而不是“损害”,是在不妨碍他人利益和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实现个人价值,即所谓“公私兼顾”、“积极地奉献正当地索取”。课题组调查显示,在处理奉献与索取的关系时,有90.3%的人选择“正当地索取,积极的贡献”;在“如果放下您自己的事情为集体做些事,您通常会怎么做”时,有82%的人选择“看哪个事情重要就做哪件事”。因此他们的价值选择是积极的,这种进取的价值观与“损人利已”、“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是根本不同的。同时,世俗化是大学生价值观变迁的重要特点和趋势,但这并不意味着理想主义在大学生心目中毫无地位,他们对理想的追求和执着并未减弱,他们的心灵深处仍然涌动着对生活意义的追问和对超越世俗生活的理想的追求。只是没有了过去的那种宏大叙事般的虚幻理想,而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将抽象的理想转化为现实的理想,将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有机结合形成新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判断标准。

作者:陕西师范大学王涛 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 戴均 来源:《高等教育研究》2009年第10期

下载浅析青年群体价值观的时代变迁及其原因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析青年群体价值观的时代变迁及其原因.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婚姻习俗的时代变迁

    论婚俗的时代变迁与发展 摘要:婚姻是人一生中最关键也是最幸福的时刻,人们常常把婚姻当做人生中的头等大事。爱情的美好,婚姻的魅力,人们常常陶醉在其中。婚姻起源于原始社会。......

    大学“毕业典礼”的时代变迁

    大学“毕业典礼”的时代变迁 又是一年毕业季。毕业典礼这个最盛大的离别仪式在所有大学连番上演。舞台上,领导、嘉宾、学生„„人人都是主角;舞台下,拼创意、拼排场„„处处都......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变迁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变迁 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必然会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近代以来,中国的社会经济、政治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带来了更加日新月异......

    时代青年征稿启事

    杂志简介: 《时代青年》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共青团河南省委主管、主办的优秀社科期刊。创刊于1950年5月。本刊主要刊登文学、教育、社科类论文,为中国期刊网;知网......

    青年群体思想调研问卷

    85、90后青年思想问卷调查各位青年们: 您好!感谢您抽出时间参加我们的调查。为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公司内85后、90后青年群体当前的思想状况,有针对性地加强共青团和青年工作,更好......

    从《非诚勿扰》看当代青年婚恋价值观的变迁

    从《非诚勿扰》看当代青年婚恋价值观的变迁 摘 要:婚恋问题,是每一代青年人都会面临的人生重大问题。在中国社会的转型期,当代中国青年恋爱模式正在发生转变,他们告别传统交往模......

    变迁的时代,不变的精神(演讲稿)

    变迁的时代,不变的精神 二牧场 李佩霞 “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这一曲《国家》讲述了多少中华儿女的心声,曾经,中国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前人......

    改革开放三十年,服装折射时代变迁

    改革开放前,人们的衣着款式、颜色都很单一,甚至有西方人用嘲讽的口气将中国人形容为“蓝蚂蚁”“灰蚂蚁”。那时候老人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个高不算富,多穿二尺布”。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