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青年心理挫折表现及教育
论青年心理挫折表现及教育
摘要:文章集中讨论了关于当代青年成长中遭遇的挫折等心理健康问题及心理教育和咨询系统的改善问题等。青年所遇到的心理挫折、负担或困惑,大体上可以分为自我心理、性心理、家庭(亲子)关系、朋友关系及社会适应等方面。如何帮助青年避免或消除由上述种种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增进心身健康,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预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发生,加强对当代青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各高校迫切的需要和共同关注的问题。心理咨询有着不容忽视的引导和辅助强年健康成长功能,因而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关键词:心理挫折,教育,青年
正文:
青年心理学是研究青年期个体的心理特征,及其发展规律的发展心理学分支。内容包括青年的智力发展、个性形成、情感和意志表现、世界观的形成、心理卫生等多方面的问题。
现代社会的竞争已经不单纯是智力和体力的竞争,更重要是心理素质和人格品质等意识形态的较量,社会压力的不断加大,社会竞争的剧烈以及来自世界各地与本土自有文化的碰撞和冲突加深,使当代青年面临的生活、情感、就业等压力不断的增大,随之产生并加剧的还有青年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影响青年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加强和改进青年心理健康的引导和辅导工作,对于促进青年正确看待和衡量心理健康问题,增强青年心理素质,以及提高自身应对心理困扰的能力有着关键性作用。而青年所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大体分为以下几种:
1、随着心理的成熟,自我意识的发展,青年心理经历着一个特别明显、典型的分化、矛盾和统一的过程。这个过程表现为:青年能以更为客观的眼光和更清晰的标准不断观察自己,更主动细致地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进行着更为复杂的自我沉思、自我反省等内心认识活动,并更理智地进行自我控制,同时带来诸如喜悦、激动、焦虑、失望等更为丰富的情感体验。
在日新月异、快速成长的过程中,觉得时时刻刻都要去摸索自己,即去发觉自己的性格如何,自己在别人眼里的印象,自己的兴趣及志向在何处,将来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等等。由于对成长变化的自我肖像常摸索不清而感到烦恼,同时也对别人的批评与反应甚为敏感,只要稍微被人批评就反应强烈,而且很难过。如何正确认识自己,并增强自己的信心,是青年们常遇到的内心顾虑。当代青年的自我认识的迫切性、主动性、自觉性,与大学生对自己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和对自身责任的认识有关。大学和中学相比,带有较高层次的职业定向性,随着社会的各种媒介对当前社会形势的介绍以及大学生深入社区和农村进行服务咨询和社会调查等多种活动的开展,青年对自己将来所要从事的职业的特点以及素质要求有了清晰的认识。他们也明确意识到,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在校做好提前准备,这使青年迫切要求进一步认识自我,找出自己现状与将来职业要求的差距,这是青年的社会责任,也是他们胜任未来社会角色的必然要求。
2、性心理是指在性生理的基础上,与性征、性欲、性行为有关的心理状态与心理过程,也包括了与异性交
往和婚恋等心理状态。
由于历史的原因 ,我国青少年的性教育起步较晚 ,以致于不少人进入青年时代后还有不少的性知识盲 ,性心理障碍和不良性行为等问题。随着日益增长的性兴趣与愿望,青年人的情绪动摇不定,容易变化,如果不注意及时引导,常可为过度好奇、热情、幻想、冲动、性欲等驱使而不能自制。若再受社会上不良现象的影响,常可使某些青年滋长不健康的性心理,以致早恋早婚、荒废学业,有的甚至触犯刑法,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不论青年本人、家长或老师,均应对青春期的性心理变化有一定了解,要培养出不仅体质健美而且有健康性心理的青年一代。而如何适应社会文化的要求而加以控制是青年们必须面对的问题。这些心理上的问题,也常是烦恼、压力的来源。
3、由于当今的孩子几乎都是独生子女一代,唯由其“独”,家长们对他们的教育和成长就过度重视,并普遍对他们抱有过高期望。由于青年在能力水平上的自然态势,其差别和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特别是一些自身智力条件、身心发展条件相对较差的学生,在父母过高期望的压力下,会产生出许多情绪问题、心理问题、消极、悲观、文饰、偏执、自卑、过度抑郁等人格问题,这将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发展;即使是能力水平较好的青年,由于家长过高期望下往往采取关心过度或控制过度的家庭教育,几乎又造成他们普遍的心理情绪上的抵触性,过高期望也经常由于反作用而失效。而随着思考方式的改变,成长后的年轻人往往不能够和父母对于自我要求和期望的想法相一致。假如父母处理不当,就有亲子关系的冲突而不悦。再者,年轻人追求独立自主,力求减少依赖父母,而有些父母却不关心孩子的自主精神,造成亲子争吵、家庭不睦。家庭关系如何与父母亲相处,是青年们的心理负担与困难之一。
4、青年报与搜狐网联合调查显示:八成网友的好朋友来自同学,而近半网友认为平时的烦恼是来自于工作中的同事或者上下级关系的平衡;过半网友觉得自己既不善于也不喜欢刻意讨好上司,也讨厌与同事进行“明争暗斗”。尽管许多青年表示自己不喜欢搞人际关系这套,可是大多数青年都表示认识到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朋友关系与同学、朋友交往是青年的一种需要,在交往中相互学习、帮助,会增长知识。因此青年们的朋友感情非常浓厚,自己是否被别人喜欢,是否被朋友接纳,很是重要。对于同学或朋友的言语接纳很敏感,也容易产生嫉妒或争夺别人关心的现象。有时,受到群体朋友的压力,非采取某种行为不可,唯恐被大家排除,也是心理问题根源之一。
5、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 青年社会适应是影响青年心理发展和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社会适应青年们对自己的社会环境常常很敏感,崇尚时髦,追随社会上流行的风气,最易被感染或鼓动,也容易批评传统的社会观念。假如发生剧烈的社会变革,价值观念改革,年轻人常易落入变迁的漩涡当中,首当其冲受社会文
化剧变的影响。从社会适应的角度来说,影响青年适应状况的环境因素青年是无能为力的。但是如果他们获得更多社会适应的心理技巧,比如提高情绪智力,改善个人因素中的保护性,那么这对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和预防青年的偏差行为十分有意义。
针对青年存在心理障碍的现状及原因,学校、社会、家庭教育必须采取相应对策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以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
(1)进行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方法,让学生掌握一些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的心理调节方法。
(2)学校和医疗、社会机构应设立悄悄话投递信箱和心理咨询室,设立信箱能够有利于教育者与青年进行沟通。这种方式为一些不善于进行面对面谈话的青年提供了方便,也使有些碍于颜面的话可以比较自由轻松地在书信中交流,这样可以使教育者和社会工作者更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中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
(3)讲究家庭教育的科学化、民主化,父母要讲究与孩子沟通的方法,首先与处于青年时期的孩子要求平等交谈,要尊重他们的意见,要心平气和、耐心地与孩子交换看法,统一认识,使孩子愿意与父母交谈。家长还要引导孩子处理好各方面的人际关系,鼓励孩子与同龄人一起生活、学习、工作,从中学会与人相处的方法。
总之,教育工作者、家长、社会三方应当重视当代青年中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调查了解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学习掌握消除心理障碍的教育方法,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心理健康的维护,帮助有心理健康问题的青年克服障碍,走出不良心理的阴影,摆脱不良情绪的影响,从而使每一位青年都能身心健康地去面对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参考文献:
孔繁英;浅析高职学生人际交往障碍产生的原因[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魏荣;论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和谐教育观[D];合肥工业大学;2002年
第二篇:挫折教育和积极心理
挫折教育与积极心理
在家长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5.11.14 各位家长,欢迎大家的光临。今天我就挫折教育与积极心理与各位家长分享一下我的心得。请问大家,谁是独生子女?你的孩子是独生子女吗?你的经历告诉了你什么?
随着经济的发展,不仅仅独生子女,就是多生子女也普遍拥有比较优越的生活环境,父母容易把所有的爱、所有的关怀,都倾注在孩子身上。对孩子非常宠爱,有的甚至达到溺爱,都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受到挫折,事事包办代替,所以造成很多独生子女心理承受能力差,经不住失败的打击,因此电视上、报纸上时常作这样的报道:有的学生因怕老师批评或家长责骂而离家出走;有的小学生因不堪忍受同学的“欺负”而轻生自杀;有的精神失常;有的失足犯罪......所有这些现象都是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弱、耐挫力差的表现。所以开展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加强对学生的挫折教育,培养他们积极的心理,已经成为广大家长和教师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使我们的下一代在未来的生活中成为不畏艰难困苦,能够经受挫折,勇于开拓创新的强者,我们必须从现在做起,让孩子走出温室,经受艰苦生活的磨炼,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一、联系实际生活,引导学生正视挫折
挫折是人们在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无法克服或自认为是无法克服的障碍,使其需要和动机无法获得满足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在实际生活中,人难免会碰到失败和挫折,尤其是幼小的孩子,他们能力十分有限,经历和经验缺乏,更容易遭受失败和挫折。有时成人看来是微小的一次失败,对于孩子来说,可能是一次不小的危机。因此,儿童更必须尝试失败和挫折。失败和挫折本身并不可怕,关键是如何看待它们。如果能以积极正确的态度来看待,它们就可能成为孩子的动力。首先,应培养学生对待失败的正确态度。儿童在碰到困难和失败时,他们往往会产生消极情绪,不能以正确态度对待失败,表现出畏缩、退却、逃避等消极行为。这时,我们成人要告诉他:“不要怕,你能行”、“失败并不可怕,你要勇敢,想想办法”、“从这次失败中找找原因,争取下次做得更好”。成人要有意识地将孩子的失败作为教育的契机,引导孩子重新鼓起勇气,大胆自信地再次尝试。从而,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不再惧怕挫折。
其次,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独立思考。受操作能力和经验的限制,孩子有时失败后实在找不到问题的答案,确实需要成人的指导和帮助。这时,就要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孩子克服困难。但帮助孩子克服困难不等于鼓励独立。相反,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最终目的是要发展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孩子的不同特点,给予恰当的帮助。如教孩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包括请其它同学教、自己想想办法等)或直接为孩子指明解决问题的方向,让孩子自己尝试努力完成。尽可能在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鼓励独立解决之间找到平衡点,使幼儿在遇到困难和失败时有个正确对待遭遇的心态。尝试着独立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再是期望成人的帮助或替代。
二、树立榜样形象,增强学生挫折承受能力
所谓的挫折承受能力,是指个体在遭遇挫折情境时,能否经得起打击和压力,有无摆脱和排解困境而使自己避免心理行为失常的一种耐受能力。对人生而言,挫折是不可避免的,没有经历过失败的人生不是完整的人生。没有河床的冲涮,便没有钻石的璀璨;没有挫折的考验,也便没有不屈的人格。正因为有挫折,才有勇士与懦夫之分。古人云“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增益其所不能。”巴尔扎克也说过:“挫折和不幸,是天才的进身之阶;信徒的洗礼之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深渊。”因此,挫折既是成功的不利因素,又能催人奋进,锻炼人的意志。可以说,挫折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人生莫怕少时挫,“梅花香自苦寒来”。因此我们可以搜集一些伟人、名人战胜各种困难、挫折的典型事例,向学生讲述,从学习、人际、情感、理想各个方面,给他们树立出优秀的榜样。如:贝多芬双目失明,张海迪高位截肢,他们身残志坚,终成名人;古人凿壁偷光,映雪而读,终于学有所成;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史迁宫刑,《史记》传世;这些都可作为学生们的楷模。这样,在他们遇到挫折时就会向榜样看齐,化成巨大的精神力量。又如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从童年开始便多灾多难,在母腹中只呆了七个月就早早来到了人间。后来,天花又把他变成了麻子,猩红热又弄坏了他的眼睛。但他凭着顽强、坚毅的品德发愤读书,学习成绩遥遥领先于他的同伴。后来因父亲欠债使他失去了读书的机会,他就边自学边研究天文学。在以后的生活中,他又经历了多病、良师去世、妻子去世等一连串的打击,但他仍未停下天文学研究,终于在59岁时发现了天体运行的三大定律。他把一切不幸都化作了推动自己前进的动力,以惊人的毅力,摘取了科学的桂冠,成为“天空的立法者”。一篇好的故事,可以让小孩在强烈的模仿心理的驱使下,对小孩起到很大的激励作用。例如,希腊阿基米德想出利用比重来辨别黄金的故事,引发起学生也想专心思考、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热情;毛泽东利用冷水浴、日光浴锻炼身体,也会点燃小孩去模仿磨练的火花;有了这些榜样,学生就好像有了无穷的蕴力,不断向前进。一些生动的媒体也是一个激发学生参与挫折训练动力的一种好手段,而且它具有形象性强,内容逼真等特点。例如,一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电影,令多少人眼角湿润。小孩看后,心中肯定也会默默地铭刻着,同时涌动起勇于接受困难挑战的决心。
三、设置实践磨炼,提高学生抵御挫折的能力在实践中得到磨炼,是挫折教育的核心。缺乏亲身体验,学生对挫折的认知只能停留在表面,更谈不上具有抵御挫折的能力。只要有顽强的意志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就能锻炼和提高他们抵御挫折的能力,促使每个学生在挫折磨炼中成人、成才。要想培养学生抵御挫折的能力, 首先要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它是抵御挫折能力的基础。我经常利用生活中现成的磨炼机会,如在数学教学中,经常设置学习障碍,让每个学生都要经过多步思考后,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同时在其他学科的教学活动中,我也都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遵循晓之以理,循序渐进,逐步提高,难度适当的原则,采用指导、教育、咨询、疏导、教会学生自我调节等方法,得了良好的效果,使许多受了挫折的学生能够从逆境中摆脱出来,适应新的形势,成为学习、生活中的强者。其次,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没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就没有抗挫折能力。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克敌制胜、战胜挫折的武器,不要因为挫折难以克服就丧失信心,就自暴自弃,不管做什么都要有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态度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胸怀宽广,意志坚强、乐观开朗、独立性强、有自信的人,对挫折的承受能力较强,在挫折前能够百折不挠,积极进取;相反,那些心胸狭窄、意志薄弱、孤僻抑郁、依赖性强、自卑感重的人,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就较低,往往稍遇挫折,就会一蹶不振,甚至悲观失望。爱迪生曾经说过:“伟大人物的最明显标志,就是他坚强的意志,不管环境变换到何种地步,他的初衷与希望不会有丝毫的改变,而终于克服障碍,以达到期望的目的。”这清楚地告诉我们,对广大青少年应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加强品格教育。他们缺乏的不单是才华,更缺乏健康的心理品质。我们必须创造条件对他们进行意志品格的磨炼和教育,以伟人和意志坚强者为榜样,培养他们具有进取、乐观、独立和心胸宽阔的性格,坚韧顽强的毅力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再有, 我还有意识地创造挫折情境,利用体育课组织学生长跑以及各种竞赛活动,这些体育运动竞争激烈,对抗性强,它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坚韧的意志。每次体育竞赛参与对抗,都使学生品尝到战胜对手的喜悦或失败的滋味,从而使其心身得到锻炼,精神得到升华。因此,坚持让学生参加体
育竞赛活动既增强体质,更能磨炼其意志,锻炼毅力,增强竞争和拼搏意识,提高心理素质,让学生领略生活的艰辛,体验劳动的艰苦,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坚韧不拔的精神。第四, 经常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参加体育训练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年龄,有针对性地将他们放到社会中进行实践锻炼,让其亲自尝试。如我们组织学生开展双休日家务劳动竞赛,我们还组织学生参加爱校、建校劳动,假日让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事实证明这些活动使学生们真正尝到人生的甜酸苦辣,往往会在他们幼稚的心灵引起不少的波澜,促使其向成熟发展。如今的小学生正处在一个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改革开放在有力地冲击人们旧有观念的前提下,经年轻的一代提供了更多脱颖而出,超前施展才干的机遇和广阔的舞台。同时,也带来了压力和挑战,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挫折感。跨世纪的接班人没有理由四平八稳、随遇而安,时代需要进取精神,时代也正造就期进取精神。我们必须适应新的形势,认真抓好挫折教育,使学生自觉增强民族忧患意识,自觉增强挫折承受力。
四、加强家校联系,共同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在我们中国独生子女多的这种特殊情况下,老师要开展挫折教育,是一件比较有难度的事情,小孩在家长的眼中是“小公主”,是“小皇帝”,常常都不希望小孩受一点点的委屈和挫折,这就要求老师事先要召开全体学生家长会,教育学生家长重视孩子心理素质的培养,注意对孩子进行意志品质的磨炼,从而取得他们的同意、支持、合作,解决有可能出现安全问题的后顾之忧。否则,许多挫折教育的行为训练,老师将会冒很大的风险,以至怕这怕那,缩手缩脚,最终肯定是半途而废,无功而返。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影响着孩子的社会适应性。生活表明:从小受过逆境磨炼的人,成年以后能有效适应社会环境;而幼年时挫折太少则长大以后,面临挫折将不知所措。现在的孩子大多是娇生惯养,在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环境中长大,一旦遇到挫折和打击,后果不堪设想。俗话说:“猴子也有从树上掉下来的时候”,孩子在竞争中受挫,失败是正常的,受点挫折未必就是坏事,只要有信心,跌倒站起来后会走得更稳更快。因此家长对子女要爱,但不可溺爱,要全面教育,要逼真地创设逆境,切实施以挫折教育。
1.利用一切手段,克服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过分依赖成人的惰性,不要事事都让孩子“一帆风顺”。做到不包办、不斥责,耐心启发和诱导,给孩子以信心和勇气。
2.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或孩子适度参与社会活动,使孩子懂得“逆境奋进”,只有在挫折中成长,才能学会如何对待处置挫折的技能。
3.要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当孩子遇到挫折时,家长要及时了解孩子受挫时的思想和心理状态。抓住时机尽早用爱心和情感去对待孩子,使他们早日成熟,避免过分幼稚和脆弱,而经不起挫折的打击。
4.学会宣泄,摆脱压力。面对挫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有人惆怅,有人犹豫,此时不妨找一两个亲近的人、理解你的人,把心里的话全部倾吐出来。从心理健康角度而言,宣泄可以消除因挫折而带来的精神压力,可以减轻精神疲劳;同时,宣泄也是一种自我心理救护措施,它能使不良情绪得到淡化和减轻。
5.学会幽默,自我解嘲。“幽默”和“自嘲”是宣泄积郁、平衡心态、制造快乐的良方。当你遭受挫折时,不妨采用阿Q的精神胜利法,比如“吃亏是福”、“破财免灾”、“有失有得”等等来调节一下你失衡的心理。或者“难得糊涂”,冷静看待挫折,用幽默的方法调整心态。
6.必要时求助于心理咨询。当人们遭遇到挫折不知所措时,不妨求助于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医生会对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循循善诱,使你从“山穷水复疑无路”的困境中,步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另外,提倡家长也要在业余时间,认真阅读一些有关学生心理方面的优秀书籍,要求家长,提高自身教育孩子的能力,和教师一起为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而努力。
在21世纪,我们已经过了13年,现在的国际竞争更为激烈,挫折更是无处不在。家庭与学校的挫折教育并不相分离,而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赴命。只有家庭挫折教育与学校的挫折教育密切配合,才能可能提高孩子的挫折承受力。拥有良好的承受挫折的能力,会让学生磨练出坚强的意志。有韧性,有抗挫折的能力,使他们终身受益,在漫长的人生之路上,永远看到光明,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而我们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将再次感到肩上的担子更加沉重,如果我们所教的学生没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没有起码的道德人伦,纵然他学习再优秀,成绩再拔尖,我们的教育也只能是失败的教育。因此,加强对当前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让儿童从小有个健康的心理,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神圣职责!
古人说:“人生逆境十之八九”。在人生道路上的挫折是难免的、暂时的,是可以战胜的。因此我们要帮助学生运用科学的世界观,认真分析挫折的主观、客观原因,从中吸取教训,找出战胜挫折的有效方法,使他们从挫折中崛起,勇敢地面对现实,面对挑战,愈挫愈奋,成为生活的强者,成为跨世纪的一代栋梁。
第三篇:中学生心理挫折及教育
中学生心理挫折及教育
学生的心理挫折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和教学目标的实现。有挫折感的学生,如果不能正确疏导,往往意志消沉,情绪低落,甚至一蹶不振,产生的负面影响也可能影响本人的一生,在学生的管理活动中,对其应给予充分的重视,防患于未然,对不可避免的挫折应及时把握事态的发展,做好消极因素向积极因素的转化。
所谓心理挫折就是人们在从事有目的的实践活动中,由于主观或客观方面的原因,其动机不能得到满足,目的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情感情绪状态。造成学生心理挫折的原因较复杂,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的环境不适应
由小学到初中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一次飞跃.首先初中阶段与小学相比学科增多,内容加深,每门学科有不同的教师;其次进入中学以后,人际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同班同学来自不同的小学或不同的地区,再次由于小学阶段课程少,在教师教育和家长要求下,绝大多数的学生成绩优秀,表现也较好,经常得到老师的和家长的表扬和夸奖,进初一后仍沉浸在小学阶段的光荣感中,不能及时适应中学阶段的学习,当发现自己落后了,就会怪这怪那,从而放纵自己,不思学习,不求进取,造成心理挫折。
二、心理品质的不成熟
正处在少年期向青春期转变过程中的中学生,心理发育大大落后于生理的发育,他们外表虽然逐渐具有了成人的体态,但心理上仍带有孩子的烙印。一般地他们都不客观地评价自己,再加上这个时期剧烈发展着自尊、自立、友谊、交往、公正、自我实现等社会性需要,使他们不容易理性地对待危机和处理矛盾。往往会因身材的高矮,体态的胖瘦,长相的缺撼,学习成绩的落伍以及意外的刺激而导致怯懦、自卑、孤僻、离群、意志消沉等不良倾向,他们中有的人会因此放弃追求的目标,逃避现实,从而造成心理挫折。
三、家庭教育的不适当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我国几千年来中华民族遗留下来的文化传统,反映在当前独生子女家庭的便是不可忽视的“温室”教育。父母对子女过份照顾、溺爱和娇惯,使学生缺乏足够的责任感和忍耐力,形成了以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念。有的学生某些方面有困难请同学帮忙,同学动作稍慢或“指挥”不动其它同学时便闷闷不乐,好象失了面子,误认为自己无能;有的不合理的要求得不到满足便认为教师看不起自己,是和自己过不去;有的缺少自知之明,不能客观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表现在日常生活中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遇到失败便自暴自弃,听之任之,遇难而退束手无策,从而造成心理挫折。
四、教师的评价不全面
当前仍有部分教师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同时,仍然热衷于“应试”教育,对学生的评价仍然是单一的,全面教育已沦为智育,而智育又以分数至上,将学生按分数的高低进行优劣排队,“三好”变“一好”,“一好”就全好,这不仅‟造就了一批牺牲其它发展为代价而换取„智育低效增长‟的„优等生”,也“造就了往往以勇敢、热爱劳动以及具有其它特长的所谓„差生‟。由于教师评价的偏差,促使我们不知不觉都有可能给“优等生”或“差生”造成心理挫折。
心理挫折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就对学生本人来讲,会造成意志消沉,学习消极,1
逃避现实。对学校来讲,会表现为怨天尤人,嫉妒冷酷,会给学校在今后的教育上带来一定的麻烦。目前,中学仍有一部分学生厌学情绪较高,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心理挫折造成的,笔者认为,对具有心理挫折感的学生,应加强这几个方面的教育。
1.尊重学生,引导学生树立自信。(1)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对学生来讲,最好的教师是在教学活动中忘记自己是教师,而把自己的学生视为朋友,志同道合者的那种教师”。教师传授知识能力的同时,要给予学生刚关怀、尊重和理解,使学生感到你是良师益友,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要把微笑带进教室,要用和蔼的目光覆盖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被重视和关注的,尤其是具有心理挫折感的学生,教师更要给予支持、鼓励、关心和同情,从而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一个愉悦轻松的教育教学氛围。(2)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的成功和失败,同时还要创造给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成功的体验对动机的激励作用大于失败的体验,尤其是对有心理挫折感的学生来,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会导致对学习丧失信心,从而产生厌学情绪:而一次又一次的成功则能成为学习的强大动力,初中生,对成功的事情易感兴趣,易产生成功感和自我满足感,并愉悦其整个身心。这时我们更要注意积极引导,促使他们在得意中不断追求成功,而对暂时失败的学生我们千万不能讽刺、挖苦,应更好地耐心地帮助他们寻找失败的原因,对他们改正后取得的成功,同样给予肯定表扬和鼓励,对他们在乎时的一切活动中;表现出哪怕是很少的闪光点,我们都要倍加呵护,对每个人来说,其成功与失败并存,信心越大成功的希望也就越大,成功了也越有信心,则能形成良性循环,反之则形成恶性循环,将会影响人的一生。
2.交流情感,引导学生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大家知道,情感是通过交流触发人们积极的情感体验,唤起人们自我教育的主动性,促使人们在互相信赖,彼此尊重的心理基础上,将正确的认识转化为自觉行为的教育方法,情感交流是人们一种有目的的活动,这种活动的目的性一般是由交流双方的内在需要所决定的,并具有多样化的特点。例如:当人们处在悲痛的情绪状态时,往往希望通过情感交流唤起别人的同情,使自己痛苦的心灵得到慰藉;当人们处在喜悦的情绪状态时往往通过情感交流与别人一起分享自己的愉快和快乐;当人们处在忧愤的情绪状态时,又往往希望通过情感交流,使别人对自己表示同情,理解和支持。作为教育方法的情感交流当然不排斥上述多样的目的。因为如果忽略了人们在一般情感交流那些直接的具体的目的,其教育也就无法普遍进行,通过给青少年以积极、健康的情感信息,促使他们在情感方面得到良好的发展,并由此引导他们产生正确的行为。多年的教师工作使我们懂得,我们积极的、健康的情感交流是给人鼓舞,催人奋起,促人进步的情交流,能使人在挫折中看到希望,在失败中获得成功.
3.根据个体差异,引导其发挥特长。造成学生的心理挫折与个体的差异也紧密相关,学生之间的差异是普遍存在的事实,作为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特长,并且促进其独特的发展,不能用同样的尺度来要求一切并要求于所有的学生,事实上有些造成心理挫折的学生,正是因为其独特风格不被教师认同而不受欢迎。.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不要让任何一颗心灵的火药未被点燃,面要使一切的天赋和才能都能最充分的发挥出来”。教师应在班上引导其它学生客观、实事求是地看待生活,学习上的失败的学生,应给他们
创造条件并形成一种关心,激励他们奋发向上的良好舆论氛围,让他们充分显露出自己的才能,增强信心,重树勇气。如;有位“电脑迷”的学生,原在班上各方面的表现、学习都较好,自从迷上了电脑,认为自己比别人强,不服从教师管理,同学问的关系也开始紧张,经常迟到,成绩下降,影响班级荣誉,心理开始发生偏差,针对这种情况,我首先找他谈话交心,采取正面诱导,其次想法发挥他的特长;一是安排他做课外兴趣小组的辅导员,二是让他准备一篇演讲稿——(我熟悉的电脑》,并在班会上为大家演讲,正当同学们喷喷称羡这位同学懂得如此多的电脑知识时,我又因势利导,组织大家讨论“过度玩电脑‟好不好?一番“论战”以后,即使大家重新认识这位同学,又使这位同学认识了玩电脑的利和弊,从而自觉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在期终考评中,得到同学们的好评。
4.通力协作,帮助学生克服心理挫折.班主任与各课任教师必须形成合力,同时与家庭、社会密切配合,调动和借助各方面的力量,共同矫治学生中出现的心理挫折。
学校应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举办心理知识讲座等,班主任应与任课教师紧密联系,及时向他们介绍班级学生情况,只要发现学生有异常表现,及时向任课教师通报,求得他们的协作,共同做好化解工作,另一方面通过家访,邀请学生家长来校等多种形式与家长沟通,对学生身体、爱好、兴趣、经历等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家长一起针对学生心理挫折的原因,共同制定矫治方案,帮助他们树立起生活、学习的信心,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精神,力争反败为胜,重塑一个新的自我。
第四篇:高中生心理挫折教育初探
高中生心理挫折教育初探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提高他们心理承受能力,应是班主任工作中一个值得我们去探讨的课题。
挫折是人们在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了无法克服或自认为是无法克服的障碍,使其需要和动机无法获得满足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对青少年进行挫折教育的基本任务包括提高他们的挫折认知能力,正确认识和对待所遇到的种种挫折,提高他们主动积极地对待和处理挫折的能力,尽可能地减少、避免挫折的消极影响,充分发挥和提高它对人的砥砺功能,使他们能在挫折磨炼中成人、成才,使他们学会正确地使用心理防卫机制,重点发展和提高他们对付挫折的心理调节能力。为此,两年来,本人就高中生心理挫折教育方面作了努力,似有成效,现将做法简述如下:
那么,中学生常见心理挫折有哪些呢?经几年的探索、总结,本人认为主要有如下几种。
1、学习挫折
指由于学习上的失败或偶尔失败而给学生造成的一种心理障碍。这种障碍使人倍感苦恼。这种情况大体有两种:①好学生偶尔失败的挫折。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不仅在同学中有威信,而且也受到老师的偏爱,时间长了,自己“只有好不能差”的心态越来越强烈。对失败缺乏心理准备,一旦某一次考试失误,便感到十分苦恼。如上文提到的本班班长卢范芳,因一次期考成绩不理想,便觉无脸做班长了。②差生的学习挫折。有的差生很想把学习搞上去,也知道努力,但成绩仍上不去,为此心烦意乱,有的甚至想退学。如本班学生施鑫,入学成绩较差,上高中后,一直很努力,但仍然赶不上同学,在高三第一个学期时曾提出要退学的要求。
2、交往挫折
人际交往是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获得愉快情感体验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有些高中生却在人际交往中感到不适、惶恐、害怕与人接触。如本班女生邝海梅,因在一次班会上,上台发言,讲错了话,加上普通话讲得不流利,有些字音咬得不准,台下有个别同学大笑起来,她便全身发抖,再没有勇气讲下去了。此后,该生不敢与同学接触,整天独来独往,有段时间不想到教室学习,一到教室总觉得别人在对自己指指点点,严重影响学习。
3、情感挫折
人活在世上,除了工作、学习、生活之外,感情的获得和满足也是必不可少的需要。高中生往往把感情看得很重,很执着,因而极容易受到伤害,受伤害后又往往受不住沉重打击,苦闷、抑郁,甚至不能自拔。
高中生感情挫折主要有两种:①来自朋友之间的情感挫折。朋友之间的交流、沟通可以获得情感满足。这是人类情感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在中学生中,因为朋友之间的变故而造成情绪、情感波动是很常见的,如,本文开头提到的李天轩同学,因与好朋友闹矛盾,朋友不理自己,便倍感苦恼,以至于不想到教室学习,因一见好朋友就会伤心、苦恼。②来自异性的情感挫折。伴随着青春期的来临,高中生对异生产生了好感,很想与异性接触,有的发展到早恋,因高中生思想还未成熟,故在与异性交往中,容易出现矛盾,加上他们感情上很执着,很敏感,一旦出现矛盾便十分苦恼,严重影响学习。如,本班某男生是班干,学习成绩好,高一时与邻桌的某个女生关系较好,常一起讨论问题,渐渐地该男生对该女生产生了好感,上高二后,该女生调了座位,从此,该女生也很少与该男生讨论问题了,有时,故意躲开,这样,该男生便感到很失落,很痛苦,成绩不断下降,最后连班干也当不成了。
当代中学生面对挫折,是那样脆弱,那样害怕,那么,如何提高高中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呢?本人主要从下面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人生,要有受挫折的心理准备。
俗话说“有备无患”,中学生之所以一遇到小小的挫折,便一蹶不振,如临灾难,是因为他们没有正确认识人生,没有心理准备。为此,本人常用班会时间跟学生谈人生,讲挫折,告诉学生人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每个人时刻都有可能会遇到“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那样的或大或小的挫折,只要我们有心理准备,当挫折降临时就不会至于觉得眼前一片黑,既然,挫折是不可回避的,我们就应冷静对待它。
(二)教育学生正确对待挫折。
①通过学习一些格言,让学生认识挫折的两重性。法国大文豪巴尔扎克曾说过:“世界上的事情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完全因人而异。挫折对于天才是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我国大文豪鲁迅也曾说过:“伟大的心胸应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不幸。”他又说:“失败也是我所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通过这样的格言,使学生认识到,挫折给人带来的不只是灾难、失意和无情打击,它也能引导人不断提高认识能力,增长才干,古人云“吃一堑,长一智”,正是这个道理,这就是挫折的两重性。当挫折降临时,只要我们冷静对待,将挫折当成动力,就会战胜挫折,走向成功。
②用一些实例来教育学生正确对待挫折。
本人用正反两方面实例来教育学生要冷静对待挫折。用邓小平冷静对待政治生活中的“三起三落”的挫折,终于成为一代伟人;张海迪战胜病魔,自学成才等成功人士的例子教育学生以顽强的意志来对待挫折,迎接胜利。同时,用下面的实例教育学生在挫折面前千万冷静,不要走向极端。前几年,武汉市一高三女生,家境很好,平时成绩优秀,参加高考后,觉得自己考糟了,便整天坐立不安,想到落选后人们的白眼,再也忍不住了,就悬梁自尽了,更令人惋惜的是第二天高考成绩揭晓,她的成绩超过大学录取线7分。还
有,前几年,南宁市某中学一男生,因女朋友提出分手,便觉得自己什么都完了,一气之下将女朋友杀了,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实例,教育学生认识到:挫折能毁掉一个人,也能激励一个人,关键是如何对待它。
(三)教授学生对待挫折的方法、向学生贯彻遭受挫折的思想
在现实生活中,不遭受挫折是不可能的,没有知识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是会处处碰壁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要给学生贯彻遭受挫折的思想,让学生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不至于遭到挫折便束手无策。教师要教育学生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有敢于面对现实的勇气,在逆境中也能够顺利走出来,满怀激情地拥抱生活。教师在教学中要多给学生讲解那些身处逆境仍然自强不息、奋力拼搏的人生经历,如:在一个漆黑的山洞中,在没有任何亮光可以凭借的情况下,意志顽强的人是如何走出这个山洞的;在地震过后的废墟中,没有水,缺乏氧气,无助且坚强的人是怎样坚持直到获救的等等,这对于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是有帮助的,并且让学生终生受益。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学生百折不挠的探究精神,从而提高其适应社会的能力。、人为地制造挫折
针对有些学生比较聪明,以及家庭、经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生活中遭到挫折的机会可能很少。这种学生在顺境中应对自如,但一旦遭到挫折,便一撅不振,对生活失去信心。对于这样的学生应人为地设置障碍制造挫折,以训练其对逆境的忍受能力,以求更好地适应生活。如可以在考试中出一些比较难的题目让学生去做,学生可能费了好大的劲却无法得出正确的答案,让其人为地遭受挫折,学生在遭受挫折的同时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这对于培养学生忍受挫折的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3、对待挫折的正确方法
⑴、正视挫折
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正视挫折,在现实生活中,不遭受挫折是不可能的,关键是对待挫折的态度。如果遇到挫折便心灰意冷,没有生活下去的勇气,那么,你的一生将会一无所成。因此,每个人都应当树立这样的思想:挫折使我们又多学到了一些在通常情况下无法学到的知识,是使我们更加倾向成熟的一种有效途径,只有这样,我们才会不怕挫折,才能会更加正确地对待挫折。
⑵、克服挫折
有了正确的思想,接下来便要有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遭到挫折以后,便要想方设
法去克服它。这不仅能够使学生掌握一个问题的答案,更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在解决问题后对成功的喜悦,这是在其它任何情况下都无法提供的。
⑶、避开挫折
在尽可能的情况下,避开挫折是我们的一条较为理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需要付出太多的努力便能够达到我们的目的。但避开挫折是需要一定的技巧的,不是一般的人能够做到的,它需要特别的解决问题的熟练程度。
⑷、从挫折中学到知识,吃一堑,长一智
不能从失败中学到知识的人是没有什么希望的,人不应当两次在同一个地方跌倒。对于在生活中遭到的挫折,我们要善于总结,以便从中学到一些经验,从而内化为我们的知识,为我们以后使用,帮助我们不要在同一个地方再跌倒,这才是我们要做到的,也是挫折带给我们的礼物。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说我们已经初步掌握了对待挫折的正确方法,才能够对我们的人生有一定的帮助。
实践证明,一个人的成长和未来的成功与否,除了智力因素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意志毅力等非智力因素,以往,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老师往往只重视对学生智力的开发,教育学生埋头读书,拼命考试,而忽略了对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其实,许多中学生在挫折面前束手无策,心理承受能力差,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课题。
第五篇:浅析小学生挫折心理教育
浅析小学生挫折心理教育
耿水马鞍山市濮塘中心小学
内容摘要:挫折是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和干扰,个人行动目标不能达到,需要不能满足时产生的消极情绪状态。人生的旅途总会遇到种种的坎坷和挫折,在教育过程中,对受教育者开展挫折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学校、家庭、老师、家长都要有意识地学生加强挫折教育,增强其心理承受力,让他们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下面就如何开展挫折教育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挫折心理、耐挫力
挫折是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和干扰,个人行动目标不能达到,需要不能满足时产生的消极情绪状态。人生的旅途总会遇到种种的坎坷和挫折,在教育过程中,对受教育者开展挫折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学校、家庭、老师、家长都要有意识地学生加强挫折教育,增强其心理承受力,让他们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下面就如何开展挫折教育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小学生的挫折情境
所谓挫折情境是指使需要不能满足的内外障碍或干扰等情绪状态或情境条件。小学生挫折情境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自我实现受挫。
许多学生内心深处或多或少有上进的愿望,比如:一年级小学生想早早地带上红领巾;有的小学生想当小干部、三好生;也有的学生期望在比赛中得名次,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而一旦达不到内心的期望,小学生就很容易对自己不满。特别在当前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的情况下,学生学习失败后,往往会遭受指责,使小学生小小年纪就处于焦虑状态。
2.同伴交往受挫。
小学生年龄较小,自我意识差,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和别人,在人际关系中难免会产生一些问题。比如:受同学嘲笑,遭同学欺侮,背后被人说坏话,玩耍时不受同伴欢迎等,使小学生遭受心理挫折,易于陷入孤独、自卑的境界。
3.教师评价受挫。
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向师性,他们渴望得到教师的表扬和欣赏。可是他们的行为又不能自控,做错事受到老师的批评、向家长告状,小学生会感到很没有面子。有时也可能会受到老师的误解,小学生就会处于担心、失意,厌学等不良心境。
5.家庭变故受挫。
小学生年龄尚小,对家庭的依赖性强。那些亲人伤亡、父母离异等重大家庭变故,往往会使有直接关系的孩子受到影响,产生消极心理,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6.生理缺陷受挫。
由于个人的生理条件限制,会使个人的目标无法实现,产生挫折感。例如:一位患有哮喘病的孩子,他就不能和正常儿童一样参加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内心就会产生挫折感。
二、小学生受挫的表现
1.攻击性行为。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小学生争强好胜,自控力又较弱,受挫后很容易引起攻击性行为。如学生受到教师批评,不敢反抗,会将怒气发泄到比自己弱小的同学身上,1
或偷偷地破坏公物。
2.散漫性行为。小学生一旦受挫,心理上就会受到较大伤害,产生“我就不行了”的消极心理,自暴自弃,发生迟到、早退、旷课的现象,自由散漫。
3.逃性行为。有的小学生对学习中的困难估计不足,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和挫折,预期目标一旦不能实现,难以正视挫折。先是产生恐惧感和焦虑感,进而会怀疑自己的智力和能力。性格外向的学生会变得少言寡语,不苟言笑;性格内向的学生会变得更加心灰意冷,消极悲观,放弃目标,逃避现实。
4.报复性行为。大量因父母离异而受挫的小学生有较强的报复心理,同学之间稍有磕磕碰碰,就不原谅,哪怕是同学在写字的时候挨了他一下,他也会立刻反碰一下。有的甚至用撕别人的作业本、偷别人书籍或文具的方式进行报复。
5.固执性行为。一些常受教师指责的学生,其实心中已经知道自己的某种行为不当。如果教师采用惩罚手段,或是经常性地训斥,则会使学生更加固执,坚持不当行为。
三、小学生耐挫力的培养
古人云:“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学生个人成长的道路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人生挫折是难免的,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对待挫折,拥有承受挫折的能力,那将是人生的一笔精神财富。
1.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挫折。
首先,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挫折是任何人都不能避免的。当自己设立的目标与实际目标产生差异时,当尽了最大努力还不能完成预定的目标时,当自己的合理要求不能满足时等等都会产生挫折。例如:鲁迅曾彷徨过,贝多芬还曾想过自杀,但他们都顽强地战胜了自己的消沉和软弱,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坚定地走向成功。
其次,要看到挫折并不可怕,生活中的挫折和磨难,给人打击和悲伤,但也能使人坚强和奋起。有一句名言说得好:“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腾,不遇着岛屿和暗礁,难于激起美丽的水花。”春秋时期的越王勾践,被吴国打败后成了吴王的奴仆。他并不就此认命,而是卧薪尝胆,终于他率众如愿以偿地打败了吴国„„无数事实告诉我们:只要你吸取教训,不被困难吓倒,就能重整旗鼓,在新的起跑线上搏击,去夺取新的胜利。
2.创设磨练意志的挫折环境。
前几年,孙云晓的《夏令营的较量》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有必要对孩子创设一定的挫折情境,作为磨练。许多研究也表明,早年的挫折经验对成年后的影响甚大。如:有人用动物做电击实验,发现凡幼年受过刺激的动物,成年后对刺激就能表现出迅速而有效的反应;反之,则不能反应或反应迟缓,且有效性差。对人类来说也是如此。一个从小经过逆境磨练的人,成年后就更能有效地适应环境。所谓“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正因为.如此,许多有远见的教育家,都非常强调从小让孩子经受艰苦磨练,使其懂得生活中还有逆境、坎坷、困难等字眼。对于小学生,可以从身边的小事、琐事做起。比如:坚持独立完成作业,特别是作业中的难题,要想办法解决;逐步学会自己照顾自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要尽量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社会劳动;结合实际,组织登山、长跑等耐力活动;开展军训活动,增加学生对困难的体验等等。
3.开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进行集体辅导。
(1)开展“优点轰炸”活动,培养自信心。活动中先由学生本人找自己的优点,再由其他同学找自己没有发现的优点,尽可能的把优点“炸开”,找出更多的优点,让其释放光芒。这样可使学生心情愉悦,自由畅谈,连平时较自卑、极少发言的学生也找出了不少优点,现出了“闪光点”,培养了自信心。
(2)开展“优秀人物伴我行”活动,进行榜样示范。小学生喜欢模仿,善于模仿,一旦
有了榜样,他们会模仿榜样的行动去做,并进行比较,找出差距,明确努力方向。利用古今中外的典型人物在挫折中成才的事例教育学生,鼓励学生在逆境中振作精神,变压力为动力。选取的榜样,要有远有近,才有说服力。遭受失聪挫折而努力奋起终于成为世界著名大音乐家贝多芬,半身瘫痪、身残志坚,以顽强的毅力战胜挫折,精通多门外语,掌握许多医学知识,出版多部著作,在事业上取得辉煌成就的张海迪,这是“远”的榜样,令人心灵震撼。同时,我们生活中间许多战胜挫折的事例更具有生动的教育意义。如下岗工人重新重新找到生活的坐标,高考落榜者自学成才等等。
(3)开展“模拟咨询”活动,培养承挫能力。首先,让学生把自己的挫折(或苦恼)写在纸上,收集后让每位学生扮演心理医生,随机抽取一张,帮助解决,排忧解难。在帮助他人解除烦恼的过程中,达到自我调节、自我教育的目的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每个人都会有挫折,都会有烦恼。这样,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就会明显增强。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在小学生中进行抗挫折教育不仅是社会的要求,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为了下一代能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从容应对各种困难挫折,宠辱不惊,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同撑起一片灿烂的晴空。
参考文献:
1.《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手册》
2.《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文件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