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考核规范要求与管理体系文件对照检查表
考核规范要求与管理体系文件对照检查表
页
考核规范条款 4组织和管理 4.1地位
4.1.1依法设置的机构 4.1.2授权建立的机构 4.2责任 4.2.1职责 4.2.2任务 4.3基本条件 4.3.1总则 4.3.2基本要求 4.3.3沟通机制 5 管理体系 5.1总体要求 5.2管理职责 5.3体系文件 5.3.1总则
5.3.2质量方针与总体目标5.3.3质量手册 5.3.4程序文件 5.4文件控制 5.5记录控制 5.6管理评审 5.6.1总则 5.6.2评审输入 5.6.3评审输出 6资源配置和管理 6.1总则 6.2人员 6.2.1人员配备
第 页,共
管理体系文件编号及条款号 考核结果 考核说明
XXXX-0-002 2 XXXX-0-002 2.2 XXXX-0-002 2.2
无
XXXX-0-002 2.3 XXXX-0-002 2.3.1
XXXX-0-002 2.3.2
XXXX-0-002 2.4 XXXX-0-0022.4.1,2.4.2,2.4.3
XXXX-0-002 2.4.4-2.4.9
XXXX-0-002 2.5
XXXX-0-003 3 XXXX-0-003 3.1
XXXX-0-003 3.6
XXXX-0-003 3.5 XXXX-0-003 3.5
XXXX-0-003 3.2,3.3
XXXX-0-003 3.5.1
XXXX-0-003 3.5.2
XXXX-0-004
XXXX-0-005
XXXX-0-006 XXXX-0-006 6.1
XXXX-0-006 6.2
XXXX-0-006 6.2
XXXX-0-007 XXXX-0-007 7.1
XXXX-0-007 7.9.4 XXXX-0-007 7.2
6.2.2人员资质 6.2.3人员培训 6.2.4人员职责 6.2.5授权与记录 6.3设施和环境条件 6.3.1总则 6.3.2环境条件控制 6.3.3实验室设施 6.4测量设备 6.4.1设备配置 6.4.2设备性能 6.4.3设备使用 6.4.4设备记录 6.4.5设备管理
7检定、校准和检测的实施
7.1检定、校准和检测实施的策划 7.2与顾客有关的过程 7.2.1要求、标书和合同的评审 7.2.2服务顾客
7.3检定、校准和检测方法及方法的确认 7.3.1总则 7.3.2方法的选择 7.3.3机构制定的方法 7.3.4非标准的方法 7.3.5方法的确认 7.3.6校准测量能力 7.3.7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7.3.8数据控制 7.4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 7.4.1采购过程 7.4.2采购信息
7.4.3服务和供应品的验证 7.5分包 7.5.1分包原则
XXXX-0-007 7.3
XXXX-0-007 7.4
XXXX-0-007 7.6
XXXX-0-007 7.8
XXXX-0-008 XXXX-0-008 8.1
XXXX-0-008 8.3,8.4,8.5
XXXX-0-008 8.3
XXXX-0-009 XXXX-0-009 9.2
XXXX-0-009 9.3
XXXX-0-009 9.4
XXXX-0-009 9.5
XXXX-0-009 9.6
XXXX-0-010
XXXX-0-010
XXXX-0-011 XXXX-0-011 11.2
XXXX-0-011 11.3
XXXX-0-012 XXXX-0-012 12.1
XXXX-0-012 12.4
无
无
XXXX-0-012 12.4.1-12.4.3
XXXX-0-012 12.5
XXXX-0-012 12.6
XXXX-0-013
XXXX-0-013 13.2-13.4 XXXX-0-013 13.8
XXXX-0-013 13.8
XXXX-0-024
XXXX-0-024 24.2 XXXX-0-024 24.3
7.5.2校准分包 7.6量值溯源 7.6.1总则
7.6.2设备的检定(或校准)7.6.3计量基标准和标准物质 7.7抽样 7.7.1抽样过程 7.7.2抽样控制 7.7.3抽样记录
7.8检定、校准和检测物品的处置 7.8.1 物品处置过程 7.8.2物品标识 7.8.3物品接收 7.8.4物品存储
7.9检定、校准和检测质量的保证 7.9.1检定、校准和检测过程的控制
7.9.2检定、校准和检测结果的控制
7.9.3计量比对和能力验证的实施 7.9.4质量控制数据分析 7.10原始记录和数据处理 7.10.1记录内容 7.10.2记录时机 7.10.3记录改动 7.11结果报告 7.11.1总则 7.11.2检定证书 7.11.3校准证书 7.11.4检测报告 7.11.5 意见和解释 7.11.6结果的电子传输 7.11.7证书和报告的格式 7.11.8证书和报告的修改 7.11.9证书和报告的管理
XXXX-0-014
XXXX-0-014 14.2 XXXX-0-014 14.3
XXXX-0-014 14.4
XXXX-0-024 24.4
XXXX-0-024 24.4.1-24.4.3 XXXX-0-024 24.4-24.7
XXXX-0-024 24.4.6-24.4.8
XXXX-0-015
XXXX-0-015 15.3.1 XXXX-0-015 15.2.4
XXXX-0-015 15.2.1
XXXX-0-015 15.2.2
XXXX-0-016
XXXX-0-016 16.2
XXXX-0-016 16.3
XXXX-0-016 16.4
XXXX-0-016 16.5
XXXX-0-017
XXXX-0-017 17.2.2 XXXX-0-017 17.2.4
XXXX-0-017 17.2.5
XXXX-0-018
XXXX-0-018 18.1 XXXX-0-018 18.2-18.3
XXXX-0-018 18.2-18.3
XXXX-0-018 18.2-18.3
XXXX-0-018 18.2.4
XXXX-0-018 18.6.2
XXXX-0-018 18.2.3
XXXX-0-018 18.4
XXXX-0-018 18.6.1
XXXX-0-019
8管理体系改进 8.1改进
8.2不符合工作的控制 8.3顾客满意和投诉 8.3.1顾客满意 8.3.2顾客投诉 8.4内部审核 8.4.1审核过程 8.4.2消除不符合及原因 8.4.3审核记录 8.4.4后续活动 8.5纠正措施 8.5.1总则 8.5.2原因分析
8.5.3纠正措施的选择和实施 8.5.4纠正措施的监控 8.5.5附加审核 8.6预防措施
填表说明:
XXXX-0-019 19.1 XXXX-0-019 19.2 XXXX-0-020 XXXX-0-020 XXXX-0-020 XXXX-0-021
XXXX-0-021 21.3.1 XXXX-0-021 21.2.4,21.2.5 XXXX-0-021 21.2.6 XXXX-0-021 21.2.5,21.2.6 XXXX-0-022 XXXX-0-022 22.1 XXXX-0-022 22.2.1 XXXX-0-022 22.2.2-22.2.3 XXXX-0-022 22.2.4 XXXX-0-022 22.2.5 XXXX-0-023 XXXX-0-023
1、“管理体系文件编号及条款号”由申请考核机构负责填写,“考核结果”、“考核说明”两栏由考核组负责填写。
2、“考核结果”应逐个条款进行评价。当某条款符合时用Y表示,当某条款存在不符合项时用N表示,当某条款存在缺陷项时用D表示,当某条款该机构不适用时用N/A表示。
3、当某条款存在不符合或缺陷项时,应同时在“考核说明”中详细描述,或者说明“不符合项/缺陷项记录表”编号。
第二篇:安全管理体系与保证措施文件
安全管理体系与保证措施
1.1 安全目标
杜绝重伤及重伤以上人身伤亡事故,无重大机械设备火灾及交通事故;杜绝因工程管理不善引起的各类事故的发生。1.2 安全保证体系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实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项目经理对安全生产负第一位责任。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时,优先为安全“开绿灯”,切实把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
建立以项目总工为首的技术安全保证体系,研究、制定和落实安全技术措施,组织安全知识的教育和安全技术知识培训工作。
建立以安全科长为首的专业安全检查保证体系,配备专职安检员,坚持经常检查与定期检查相结合,普通检查与重点检查相结合的安全检查制度。查出事故隐患,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1.3 安全教育与培训
(1)一般性安全教育包括:
全体职工进入施工现场前的入场教育; 定期安全意识教育; 新工人上岗教育;
各工种结合培训的安全操作规程教育。(2)安全技术交底有:
具体分部分项工程及新工艺、新材料使用的技术安全交底; 每次安排生产任务的安全技术交底; 每天的上岗安全交底。1.4 事故隐患的控制与防范措施
1.4.1 事故隐患的控制要求
(1)工程项目部对各类事故隐患应确定相应的处理部门和人员,规定其职责和权限,要求一般问题当天解决,重大问题限期解决。
(2)隐患处理后的复查验证
①对存在隐患的安全设施、安全防护用品的整改措施落实情况,必要时由工程项目部安全部门组织有关专业人员对其进行复查验证,并做好记录。
②上级或政府行业主管部门提出的事故隐患通知,由工程项目部及时报告企业主管部门,同时制定措施、实施整改,自查合格报企业主管部门复查后,再报有关上级或政府行业主管部门销项。
(3)事故隐患的控制要按规定表式和内容填写并保存有关记录。1.4.2 事故隐患的处理与纠正措施
(1)存在事故隐患的设施、设备、安全防护用品,做好标识,必要时派专人值班,防止误用;
(2)对系统的、普遍的事故隐患,或可能产生严重后果的事故隐患,或上级及政府行业主管部门指出的事故隐患,工程项目部必须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调查,查明原因,制定消除隐患的纠正措施;
(3)实施纠正措施并监督验证其有效性;(4)建立并保持适当的记录。1.4.3 预防措施实施要求
工程项目开工前的策划阶段或开工后的实施阶段,有关部门和人员应对施工过程中易发生的安全事故和可能的危险点、风险因素,采取预防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
(1)收集、利用适当的信息,发现并确认潜在的事故隐患和可能表现。
(2)分析潜在事故隐患的引发原因,制定消除引发潜在事故隐患原因的措施,确定所需的处理步骤和程序。
(3)明确部门和人员负责预防措施的执行、控制、验证、总结,确保措施的正确实施和措施有效性、可行性的验证活动的落实。
(4)将所采取的预防措施及有关信息反馈给工程项目部有关部门和项目经理。
(5)建立并保持适当的记录。1.5 安全技术交底
(1)施工员在安排生产任务的同时,结合分部、分项施工的特点,实施安全技术交底,操作人员签证认可,并保持记录。
(2)施工员或安全员对班组安全员进行安全监控职责范围交底。1.6 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生产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生产顺利进行,防止伤亡事故发生,而采取的各种对策。它既管人又要管生产现场的物、环境。
(1)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根据我公司实际和本工程特点,组成由项经部经理、项经部专职安全员、施工队和班组兼职安全员以及工地安全用电负责人参加的安全生产管理网,全面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抓好本工程的安全生产工作。
(2)在编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时,把安全生产列为主要内容之一,针对本工程特点和各施工面的实际情况,研究采取各种安全技术措施,改善劳动条件,消除生产中的不安全因素。
(3)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搭设完毕以后,必需经过验收合格挂牌后方可投入施工使用。
(4)工程实施前,对投入本工程施工的机电设备和施工设施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未经有关安全部门验收的设备和设施不准使用,不符合安全规定的地方立即整改完善。并在施工现场设置必要的护拦、安全标志和警告牌。
(5)工程实施时,严格按照经公司和项目监理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生产措施的要求进行施工,操作工人必须严守岗位履行职
责,遵守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特种作业人员应经培训,持证上岗,各级安全员要深入施工现场,督促操作工人和指挥人员遵守操作规程,制止违章操作、无证操作、违章指挥和违章施工。
(6)工程实施时,每周召开一次安全例会,检查安全生产措施的落实情况,研究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补充完善安全措施。
(7)重视个人自我防护,进入工地按规定佩戴安全帽,进行高空作业和特殊作业前,先要落实防护设施,正确使用攀登工具、安全带或特殊防护用品,防止发生人身安全事故。
(1)安全检查
①每月一次全面安全检查,由工地各级负责人与有关业务人员实施。
②每旬一次例行定期检查,由安全员和施工员共同实施。③班组每天进行上岗安全检查、上岗安全交底、上岗安全记录和每周一次的安全讲评活动。
④在节假前后、汛期、高温季节组织施工用电、防汛、防高温的专项安全检查。1.7 安全保证措施
(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制度,编制切实、可行、完整的安全生产计划,将安全机构的设置、专职人员的配备以及防火、防毒、防噪声、防洪、救护、警报、治安等的安全措施表述清楚。
(2)现场人员入场前结合施工特点,编印安全防护手册,工人上岗前进行安全操作的考试和考核。合格者方可上岗。班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特殊工种要持证上岗。
(3)加强对危险作业的安全检查,建立专门检查机构,配备专职的安检人员,坚持“五同时”、“三不放过”制度,严格安全管理。
(4)合理使用“三保”,定期发给现场施工的工作人员必需的劳动保护用品,按劳动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发给特殊工种作业人员的劳动
保护津贴和营养补助。
(5)在施工区危险地带设置足够的安全警示牌。交通频繁的交叉路口,设专人指挥;夜间施工,有足够的照明强度。在不便于使用电器照明的工作面采用特殊照明设施,潮湿和易触及带电体场所的照明供电电压不大于36V,在施工作业区、施工道路、临时设施、办公区和生活区域设置的照明强度不得低于设计及规范要求。
(6)加强夜间施工安全管理。夜间施工中,机械设备交叉作业,不安全隐患多,现场管理人员来回巡视,发现不安全隐患,马上责令其停止施工,并进行纠正。
(7)现场用电实行三级用电两级保护,各种电器元件灵敏有效,并做好用电设施的接地接零。现场用电线路严禁使用护导线及拖地布设,用黑胶皮线架设在有绝缘子的临时线杆上。用电设备上的脏物、水、油和其他物质彻底清除干净。凡可能漏电伤人或易受雷击的电器及建筑物均设置接地或避雷装置,并定期检查。
(1)油料等特殊材料仓库严格按监理人批准的地点进行布置和修建,远离施工现场和生活区,并遵守国家有关安全规程的规定;在仓库生活区醒目位置设置足够的灭火器具,确保消防水源充足和供水系统工作正常,灭火器具经常检查和保养,同时培训足够的消防人员。
(9)重视天气预报,做好洪水和气象灾害的防护工作,一旦发现可能危及工程和人身财产安全的洪水或气象灾害的预兆时,立即采取有效的防洪和防灾措施,确保工程和人员财产的安全。
(10)在施工区内设置一切必需的信号装置,并负责维修和保护,按监理人的指示,经常补充或更换失效的信号装置,信号包括:
①标准道路信号 ②报警信号 ③危险信号 ④控制信号
⑤安全信号 ⑥指示信号
若万一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立即通知发包人,并在事故发生后24小时内向发包人提交事故情况的书面报告。
(11)配备相应的消防设备,做好日常防火安全巡视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经常开展消防宣传教育活动和灭火、应急疏散救护的演练;宿舍、办公室、休息室内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未经许可不得使用电炉;利用电热的车间、办公室及住室,电热设施应有专人负责管理。
(12)木材加工厂(场、车间)应遵守下列规定:
①独立建筑,与周围其他设施、建筑之间的安全防火距离不应小于20m。
②安全消防通道保持畅通。
③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堆放整齐有序,并留有足够的通道,保持畅通。
④木屑、刨花、边角料等弃物及时清除,严禁置留在场内,保持场内整洁。
⑤设有10m3以上的消防水池、消防栓及相应数量的灭火器材。⑥作业场所内禁止使用明火和吸烟。
⑦明显位置设置醒目的禁火警示标志及安全防火规定标识。(13)脚手架施工应遵守下列规定:
①脚手架基础应牢固,禁止将脚手架固定在不牢固的建筑物或其他不稳定的物件之上,在楼面或其它建筑物上搭设脚手架时,均应验算承重部位的结构强度。
②脚手架各节点应连接可靠,拧紧,各杆件连接处相互伸出的端头长度应大于10cm,以防构件滑脱。
③外侧及每隔2~3道横杆设剪刀撑,排架基础以上12m范围内
每排横杆均应设置剪刀撑。
④脚手架与边坡相连处应设置连墙杆,每11m设一个点,且连墙杆的竖向间距不应大于4m。连墙杆采用钢管横杆,与墙体预埋锚筋相连,以增加整体稳定性。
⑤脚手架相邻立杆和上下相邻平杆的接头应相互错开,应置于不同的框架格内。搭接杆接头长度,扣件式钢管排架不应小于1.0m。
⑥搭设架子时,所用扳手应系绳保护,所用的紧固件、工具应放在工具袋内,传递所用紧固件材料、工具不应抛掷。
⑦搭设架子,应尽量避免夜间工作,夜间搭设架子,应有足够的照明,搭设高度不应超过二级高处作业标准。
⑧钢管脚手架的立杆,应垂直稳放在金属底座或垫木上。⑨脚手架验收投入使用后,未经有关人员同意,不应任意改变脚手架的结构和拆除部分杆件及改变使用用途。
⑩拆除架子时,应统一指挥,按顺序自上而下地进行,严禁上下层同时拆除或自下而上地进行;严禁用将整个脚手架推倒的方法进行拆除,拆除脚手架的区域内,无关人员严禁逗留和通过,在交通要道应设专人警戒。
第三篇:体育课要求与规范
体育课要求与规范
1前一堂课下课后立即去洗手间,体育课原则上不可以去洗手间。
2、课前体委在教师门前排成两路纵队,保证上课铃响时到达上课地点。如果队伍不齐,返回重走,体育课进行队列队形和站姿训练,并通报班主任。
3、学生上课迟到需报告,老师同意后方可入列,课堂途中不得离开上课地点(如教室、图书馆、超市),特殊情况必须离开须征得老师同意。
4、为了防止伤害事故发生,按照要求穿戴运动裤、运动鞋,认真做好准备活动。
5、因病不能剧烈运动的学生,一律经班主任签字,由本人将请假条带给体育老师,由教师安排活动内容,上课过程中不得到其它地方。不允许出现口头请假,如果没有班主任签字同意,擅自不来上课,将以旷课论处,按学校规定进行处理。
6、如遇下雨天,体委提前到办公室联系老师,安排上课地点,不得擅自带到操场。
7、爱护体育用品,注意安全,不得出现拉拽篮球框、足球门等情况。
8、上课过程中和下课后严禁去超市,可以自带饮用水,课前需要统一放置整齐,下课后各班学生统一整队返回,到教学区方可解散。
9、注意环境卫生。
课堂常规
1、体委整队:“稍息,立正。向右看——齐,向前——看。各排报数。”
2、体委检查后向体育老师报告:“报告老师,初()班应到()人,实到()人,请假()人。
3、师生问好,开始上课。
第四篇: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
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
DA/T28—2002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工程)(以下简称项目)文件归档与档案整理的要求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的新建、扩建、改建和技术改造等项目的竣工文件编制、档案整理及竣工档案验收.其他建设项目可参照本标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着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予本标准。
GB/T10609.3技术用图复制图的折叠方法
档发字[1997]20号国家档案局《城市建设档案归属与流向暂行办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建设项目construction project 指建筑、安装等形成固定资产的活动中,按照一个总体设计进行施工,独立组成的,在经济上统一核算、行政上有独立组织形式、实行统一管理的单位. 3.2单项工程unit of project 指建设项目中具有独立设计文件、可独立组织施工,建成后可以独立发挥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的工程.
3.3单位工程subunit of project 指具有独立设计文件、可独立组织施工.但建成后不能独立发挥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的工程.
3.4项目文件records of project 指建设项目在立项、审批、招投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及竣工验收全过程中形成的文字、图表、声像等形式的全部文件.包括项目前期文件、项目竣工文件和项目竣工验收文件等.
3.5项目前期文件prophase records of project 指工程开工以前在立项、审批、招投标、勘察、设计以及工程准备过程中形成的文件. 3.6项目竣工文件records on completion of project 指项目竣工时形成的反映施工(指建筑、安装)过程和项目真实面貌的文件,主要由项目施工文件、项目竣工图和监理文件组成.
3.7项目施工文件Implementing records of project 指项目施工过程中形成的反映项目建筑、安装情况的文件. 3.8项目竣工图drawing on completion of project 指项目竣工后按照工程实际情况所绘制的图纸. 3.9项目监理文件records of supervision 指监理单位对项目工程质量、进度和建设资金使用等进行控制的文件. 3.10项目竣工验收文件reoords of test on completion 指项目竣工后试运行中以及项目竣工验收时形成的文件. 3.11项目档案archives of project 指经过鉴定、整理并归档的项目文件.
3.12项目文件归档filing of project records 建设项目的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在项目完成时向建设单位或受委托的承包单位移交经整理的全部相应文件:项目建设单位各机构将项目各阶段形成并经过整理的文件定期报送档案管理机构.
3.13项目档案移交transfer of project archives 项目竣工验收后。建设单位根据合同、协议和规定向业主单位、生产使用单位、项目主管部门及有关档案管理部门移交有关项目档案.
4总则
4.1项目建设单位(业主、项目法人)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编制项目竣工文件和整理项目文件.
4.2在签订项目设计、施工及监理合同、协议时,应设立专门条欺.明确有关方面提交相应项目文件以及所提交文件的整理、归档责任.
4.3项目文件的收集、整理、归档和项目档案的移交应与项目的立项准备、建设和竣工验收同步进行。项目档案应完整、准确、系统.
4.4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材料、构件及设备供应单位应根据本规范的要求.完成各自职责范围或合同规定的竣工文件的编制和项目文件整理、归档工作。5项目文件的收集
5.1项目文件的形成和积累
项目文件产生于项目建设金过程.其形成、积累和管理应列入项目建设计划和有关部门及人员的职责范围、工作标准或岗位责任制.并有相应的检查、控制及考核措施 5.2项目建设各阶段文件的收集及其责任 5.2.1项目准备阶段
建设单位各机构负责收集、积累和整理项目翦期文件以及设备,工艺和涉外文件:勘察、设计单位负责收集、积累勘察、设计文件.并按规定向建设单位档案部门提交有关设计基础资料和设计文件. 5.2.2项目施工阶段
项目实行总承包的.由各分包单位负责其分包项目全部文件的收集、积累、整理,并提交总承包单位汇总;由建设单位分别向几个单位发包的。由各承包单位负责收集、积累其承包项目的全部文件;项目监理单位负责收集,积累项目监理文件.
建设单位委托的项目监理单位负责监督、检查项目建设中文件收集、积累和完整、准确.系统情况.审核,签认竣工文件。并向建设单位提交有关专项报告、验证材料及其他监理文件.
5.2.3项目试运行阶段 试运行单位负责收集、积累在生产技术准备和试运行中形成的文件:项目器材供应、财务管理单位或部门应负责收集、积累所承建项目的器材供应和财务管理中形成的文件. 5.3收集范围
反映与项目有关的重要职能活动、具有查考利用价值的各种载体的文件,应收集齐全,归入建设项目档案.
项目文件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见附录A. 5.4收集时间
各类文件应按文件形成的先后顺序或项目完成情况及时收集:引进技术、设备文件应首先由建设单位或接受委托的承包单位登记、归档.再行译校、复制和分发使用。5.5项目文件质量要求
5.5.1字迹清楚,图样清晰。图表整洁.签字手续完备.
5.5.2需永久.长期保存的文件不应用易褪色的书写材料(红色墨水、纯蓝墨水、圆珠笔、复写纸、铅笔等)书写、绘制.
5.5.3复印、打印文件及照片的字迹、线条和影像的清晰及牢固程度应符合设备标定质量的要求。
5.5.4录音、录像文件应保证载体的有效性.
5.5.5长期存储的电子文件应使用不可擦除型光盘。6项目竣工文件的编制
6.1竣工文件编制要求
6.1.1项目施工及调试完成后,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行业蝴定、标准以及合同规定的要求编制项目竣工文件.
6.1.2竣工文件由施工单位负责编制,监理单位负责审核.主要内容有:施工综台管理文件、测量文件.原始记录及质量评定文件,材料(构,配件)质量保证书及复试文件、测试(调试)及随工检查记录、建筑及安装工程总量表、工程说明、竣工图、重要工程质量事故报告等.
6.1.3根据附录A及建设项目实际情况,进一步收集所缺少的重要文件:文件数量未满足合同或协议规定份数的.应按要求复制补齐.
6.1.4对施工文件、旌工图及设备技术文件的准确性和更改情况进行核实.并按要求修改成补充标注到相应的文件上.
6.1.5与施工图有关的设计变更、现场洽商和材料变更可与竣工圈图编在一起,也可以单独组卷,但应由项目主管部门或建设殳单位作出统一规定.
6.1.6凡为易褪色材料(如复写纸、热敏纸等)形成的并需要永久和长期保存的文件,应附一份复印件.
6.2竣工图编制要求
6.2.1各项新建、扩建、改建、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在项目竣工时要编制竣工图.项目竣工图应由施工单位负责编制.如行业主管部门规定设计单位编制或施工单位委托设计单位编制竣工图的.应明确规定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审核和签认责任.
6.2.2竣工图应完整、准确、清晰、规范.修改到位.真实反映项目竣工验收时的实际情况. 6.2.3按施工图施工没有变动的.由竣工图编制单位在施工图上加盖并签署竣工图章. 6.2.4一般性图纸变更及符合杠改或划改耍求的变更。可在原图上更改.加盖并签署竣工图章.
6.2.5涉及结构形式、工艺、平面布置、项目等重大改变及圈面变更面积超过35%的。应重新绘制竣工图.重绘图按原圈编号,末尾加注“竣”宇.或在新图图标内注明“竣工阶段”并签署竣工图章。
6.2.6同一建筑物、构筑物重复的标准图.通用图可不编入竣工图中,但应在图纸目录中列出图号,指明该图所在位置并在编制说明中注明:不同建筑物、构筑物应分别编制。6.2.7建设单位应负责或委托有资质的单位编制项目总平面图和综合管线竣工图. 6.2.8竣工图图幅应按GB/T10609.3要求统一折叠.
6.2.9编制竣工图总说明及各专业的编制说明,叙述竣工图编制原则、各专业目录及编制情况.
6.3竣工图的更改方法
6.3.1文字、数字更改一般是杠改;线条更改一般是划改;局部图形更改可以圈出更改部位,在原图空白地重新绘制.
6.3.2利用施工图更改,应在更改处注明更改依据文件的名称、日期、编号和条款号。6.3.3无法在图纸上表达清楚的.应在标题栏上方或左边用文字说明. 6.3.4图上各种引出说明应与图框平行.引出线不交叉.不遮盖其他线条.
6.3.5有关施工技术要求或材料明细表等有文字更改的.应在修改变更处进行杠改。当更改内容较多时,可采用注记说明.
6.3.6新增加的文字说明,应在其涉及的竣工图上作相应的添加和变更. 6.4竣工图章的使用
6.4.1竣工图章内容、尺寸如图1所示.
6.4.2所有竣工图应由编制单位逐张加盖并签署竣工图章.竣工图章中的内容填写应齐全、清楚,不得代签。
6.4.3行业主管部门规定由设计单位编制竣工图的,可在新图中采用竣工图标,并按要求签署竣工图标.竣工图标的内容格式由行业统一规定。
6.4.4竣工图章应使用红色印泥,盖在标题栏附近空白处,6.5竣工图的审核
6.5.1竣工图编制完成后.监理单位应督促和协助竣工图编制单位检查其竣工图编制情况,发现不准确或短缺时要及时修改和补齐。
6.5.2竣工图内容应与施工图设计、设计变更、洽商、材料变更,施工及质检记录相符合。
6.5.3竣工图按单位工程、装置或专业编制.并配有详细编制说明和目录。6.5.4竣工图应使用新的或干净的施工图.并按要求加盖并签署竣工图章。
6.5.5一张更改通知单涉及多图的.如果图纸不在同一卷册的.应将复印件附在有关卷册中,或在备考表中说明。
6.5.6国外引进项目、引进技术或由外方承包的建设项目。外方提供的竣工图应由外方签字确认。6.6竣工图套数
项目竣工图一般为两套。由建设单位向业主和生产(使用)单位移交;建设项目主管单位或上级主管机关需要接收的.按主管机关的要求办理.按照FIDIC《设计一建造与交钥匙工程合同条件》建设的项目.竣工图套数按合同条件的规定提交.在大中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重点建设项目.应根据《城市建设档案归属与流向暂行办法》第五条的规定,另编制一份与城市建设、规划及其管理有关的主要建筑物及综合管线竣工图。6.7编制竣工图的费用
6.7.1编制竣工图所需的费用应在项目建设投资中解决.由建设单位或有关部门在与承包单位签订合同时确定。
6.7.2施工单位应向建设单位提交两套属于职责范围内形成的竣工文件,其费用由施工单位负贵。
6.7.3建设单位主管部门要求增加套数或行业主管部门要求由设计单位负责编制竣工图的,费用由建设单位负责。
6.7.4因修改需重新绘图的.除含同规定外.应由设计单位负责绘制新图的费用。6.8合同要求
6.8.1建设项目中各方应以合同形式约定竣工图编制和提交的责任;可在施工合同或设计合同中明确。也可单独签订竣工图编制合同。
6.8.2由施工单位编制竣工图的.应在设计合同中明确留作竣工图用的施工图套数(包括必须套数和主管机关要求套数)。以及因修改增加新图的责任:凡由设计单位编制竣工图的.可单独签订竣工图编制合同。
6.8.3施工合同中应明确施工单位提交建设单位项目档案的名称、内容、版本、套数、时间、费用、质量要求及违约责任。
6.8.4监理合同中应明确监理单位对竣工文件审核和向建设单位提交监理档案的责任. 7项目文件的整理与归档 7.1项目文件的整理
7.1.1建设项目所形成的全部项目文件在归档前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并按档案管理的要求.由文件形成单位进行整理。
7.1.2建设单位各机构形成或收到的有关建设项目的前期文件、设备技术文件、竣工试运行文件及验收文件.应根据文件的性质.内容分别按、项目的单项或单位工程整理. 7.1.3勘察、设计单位形成的基础材料和项目设计文件.应按项目或专业整理。
7.1.4施工技术文件应按单项工程的专业,阶段整理:检查验收记录、质量评定及监理文件按单位工程整理。
7.1.5设备、技术、工艺、专利及商检索赔文件应由承办单位整理;现场使用的译文及安装调试形成的非标准图、竣工图、设计变更、试运行及维护中形成的文件,工程事故处理文件由施工单位整理。7.2项目文件的组卷
7.2.1组卷要遵循项目文件的形成规律和成套性特点.保持卷内文件的有机联系:分类科学,组卷合理;法律性文件手续齐备。符合档案管理要求.
7.2.2项目施工文件按单项工程、单位工程或装置、阶段、结构、专业组卷:项目竣工图按建筑、结构,水电、暖通、电梯、消防,环保等顺序组卷;设备文件按专业、台件等组卷;管理性文件按问题、时间或项目依据性、基础性、竣工验收文件组卷;监理文件按文种组卷;原材料试验按单项工程、单位工程组卷.
7.2,3案卷及卷内文件不重份;同一卷内有不同保管期限的文件。该卷保管期限从长. 7.3案卷与卷内文件的排列
7.3.1管理性文件按问题、时问或重要程度排列.
7.3.2施工文件按管理、依据、建筑、安装、检测实验记录、评定、验收排列。7.3.3设备文件按依据性、开箱验收、随机图样、安装调试和运行维修等顺序排列。7.3.4竣工图按专业、幽号排列.
7.3.5卷内文件一般文字在前,图样在后;译文在前,原文在后;正件在前,附件在后;印件在前,定(草)稿在后. 7.4案卷编目
7.4.1卷内文件页号的编写
卷内文件有书写内容的页面均应编写页号;页号编写位置:单面书写文件在右下角;双 面书写文件,正面在右下角,背面在左下角;图样的页号编写在右下角,或标题栏外右上方;
成套图样或印刷成册文件,不必重新编写页号:各卷之间不连续编页号.7.4.2卷内目录的编制、卷内目录包括的内容如下,——序号,应用阿拉伯数字从l起依次标注卷内文件的顺序.一个文件一个号; ——文件编号,应填写文件文号或图样的图号,或设备、项目代号; ——责任者,应填写文件形成部门或主要责任者; ——文件题名。应填写文件标题全称; ——日期,应填写文件形成日期;
——页号,应填写每份文件首尾页上标注的页号; ——备注(需要时填写). 7.4.3案卷封面和脊背的编制
案卷封面可采用案卷外封面和案卷内封面两种形式.主要内容如下:
——案卷题名,应简明、准确揭示卷内文件的内容.主要包括项目名称、代字、代号及 结构、部件、阶段的代号和名称等;项目名称应与批准的原立项,设计(包括代号)相符;归档外文资料的题名及主要内容应译成中文;
——立卷单位,应填写文件组卷部门或项日负责部门; ——起止日期,应填写卷内文件形成的起止日期;
——保管期限.应依据有关规定填写组卷时划定的保管期限; ——密级,应依据保密规定填写卷内文件的最高密级;
——档号,应依据建设单位提供的项目档案分类编号方案,填写档案的项目代号、分类号和案卷流水号。
案卷脊背,应填写保管期限、档号和案卷题名或关键词。
案卷封面及脊背的档号,暂用铅笔填写;移交后由接收单位统一正式填写。7.4.4卷内备考表 一一卷内备考表要标明卷内文件的件数、页数。不同载体文件的数量(见示例),说明 组卷情况,如立卷人,检查人,立卷时间等。
示例:文字材科20件,100页,照片IO张,附图1张. ——卷内备考表排列在卷内文件之后。
——互见号应填写反映同一内容而形式不同且另行保管的档案保管单位的档号,并注明 其载体形式。7.5案卷装订要求
7.5.1文字材料可采用整卷装订与单份文件装订两种形式;图纸可不装订.但同一项目应统一。
7.5.2案卷内不应有金属物。
7.5.3单份文件装订时,应在卷内每份文件首页右上方加盖、填写档号章.档号章内容有:档号、序号。
7.5.4外文资料应保持原来的案卷及文件排列顺序,文号及装订形式。7.6卷皮、卷内表格规格及制成材料
7.6.1卷皮一般采用卷盒、卷夹两种.其外表规格为310mmX220mm.厚度分别为lom m、20mm、30mm、40mm,50mm.用牛皮纸板双裱压制.
7.6.2案卷内封面,卷内目录、备考表的尺寸为297mmX210mm. 7.6.3卷盒和卷内表格印制应清晰端正.
7.7声像材料整理
声像材料整理时应附文字说明.对事由、时间、地点、人物、作者等内容进行著录.7.8项目文件的归档
7.8.1建设单位各机构、各施工承包单位、监理单位应在建设项目完成后。将经整理、编目后所形成的项目文件按合同协议规定的要求.向建设单位档案管理机构归档. 7.8.2根据基本建设程序和项目特点.归档可按阶段分期进行.也可在单项工程或单位工程完成并通过竣工验收后与竣工验收文件一并归档。
7.8.3归档文件应完整、成套、系统.应记述和反映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及竣工验收的全过程;真实记录和准确反映项目建设过程和竣工时的实际情况,图物相符,技术数据可靠、签字手续完备;文件质量应符合5.5的规定.
7.8.4勘察、设计、施工及监理单位需要向本单位归档的文件.应按国家有关档案管理的规定和附录A的要求单独立卷归档.
7.8.5外文资料应将题名、卷内章节目录译成中文,经翻译人、审校人签署的译文稿与原文一起归档.
7.9项目文件的归档审查
施工单位在项目竣工文件收集,编制和整理后.应依次由竣工文件的编制方、质监部门、监理部门对文件的完整、准确情况和案卷质量进行审查或三方会审,经建设单位确认并办理交接手续后连同审查记录全部交建设单位档案管理机构. 7.10项目文件的归档时间
除受委托进行项目档案汇总整理外,各施工承包单位应在项目实体完成后三个月内将项目文件向建设单位归档;有尾工的应在尾工完成后及时归档. 8项目档案的整理与移交
8.1项目档案的整理
全部项目档案的汇总整理应由建设单位负责进行或组织.其内容包括:
a)根据专业主管部门的建设项目档案分类编号觌则以及项目实际情况,设计、制定统一的项目档案分类编号体系.小型项目直接按项目、结构或专业分类;大中型项目按工程或专业分类.下设属类.
b)依据项目档案分类编号体系对全部项目档案进行统一的分类和编号;生产使用单位需要按企业档案统一进行分类和编号的,建设单位(并责成设计、施工及监理单位)可用铅笔临时填写档案号.
c)对全部项目档案进行清点、编目,并编制项目档案案卷目录及档案整理情况说明。d)负责贯彻执行国家及本行业的技术规范及各种技术文件表格. 8.2项目档案的移交
8.2.1项目档案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应按合同及规定的要求,在项目正式通过竣工验收后三个月内,向生产使用单位及其他有关单位办理档案移交.凡分期或分机组的项目,应在每期或每机组正式通过竣工验收后办理档案移交。
8.2.2建设单位与业主单位、生产使用单位及其他有关单位应办理项目档案移交手续,明确档案移交的内容、案卷数、图纸张数等,并有完备的清点、签字等交按手续:建设单位转为生产单位的,按企业档案管理要求办理.
8.2.3竣工验收以后,在大中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重要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在6个月内向城市建设档案接收单位报送与城市规划、建没及其管理有关的项目档案.
附录A(规范性附录)
国家重大档案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 序号 归 档 文 件 保管期限
建设单位 施工单位 设计单位 1 可行性研究、任务书
1.1 项目建议书及报批文件 永久 长期
1.2 项目选址意见书及其报批文件 永久 长期
1.3 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其评估、报批文件 永久 长期 1.4 项目评估(包括借贷承诺评估)、论证文件 永久 长期 1.5 环境预测、调查报告、环境影响报告书和批复 永久 长期 1.6 设计任务书、计划任务书、报批文件 永久 永久 设计基础文件
2.1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勘察设计、勘察报告、地质图、勘察记录、化验、试验报告、重要土、岩样及说明 永久 永久 2.2 地形、地貌、控制点、建筑物、构筑物及重要设备安装测量定位、观测记录 永久 长期
2.3 水文、气象、地震等其它设计基础资料 永久 长期设计文件
3.1 总体规划设计 永久 永久 3.2 方案设计 永久 永久
3.3 初步设计及其报批文件 永久 永久 3.4 技术设计 永久 永久 3.5 施工图设计 长期 永久
3.6 技术秘密材料、专利文件 永久 3.7 工程设计计算书 长期 长期 3.8 关键技术试验 永久 永久
3.9 设计评价、鉴定及审批 永久 永久 项目管理文件
4.1 征地、移民文件
4.1.1 征用土地申请、批准文件、红线图、坐标图、行政区域图 永久 4.1.2 征地移民拆迁、安置、补偿批准文件、协议书 永久 4.1.3 建设前原始地形、地貌、状况图、照片 永久 4.1.4 施工执照 永久
4.2 计划、投资、统计、管理文件
4.2.1 有关投资、进度、物资、工程量的建议计划、实施计划和调整计划 长期 4.2.2 概算、预算管理、差价管理文件 长期 4.2.3 合同变更、索赔等涉及法律事务的文件 长期 4.2.4 规程、规范、标准、规划、方案、规定 长期 4.2.5 招标文件审查、技术设计审查、技术协议 长期 4.2.6 投资、进度、质量、安全、合同控制文件 长期 4.3 招标投标、承发包合同协议
4.3.1 招标书、招标修改文件、招标补遗及答疑文件 长期 长期 长期
4.3.2 投标书、资质材料、履约类保函、委托授权书和投标澄清文件、修正文件 永久 永久 长期
4.3.3 开标议程、开标大会签字表、报价表、评标纪律、评标人员签字表、评标记录、报告 长期
4.3.4 中标通知书 长期 长期 长期
4.3.5 合同谈判纪要、合同审查文件、合同书、合同变更文件 永久 长期 长期 4.4 专项申请、批复文件
4.4.1 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卫生、消防、人防、规划等文件,永久 4.4.2 水、暖、电、煤气、通信、排水等配套协议文件 长期 4.4.3 原料、材料、燃料供应等来源协议文件 长期 5 施工文件
5.1 建筑施工文件
5.1.1 开工报告、工程技术要求、技术交底、图纸会审纪要 长期 长期
5.1.2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及报批文件、施工计划、施工技术及安全措施、施工工艺文件 长期 长期
5.1.3 原材料及构件出厂证职、质量鉴定、复验单 长期 长期 5.1.4 建筑材料试验报告 长期 长期
5.1.5 设计变更、工程更改洽商单、材料代用核定审批手续、技术核定单、业务联系单、备忘录等 永久 长期
5.1.6 施工定位(水准点、导线点、基准线、控制点等)测量、复核记录、地质勘探 永久 长期
5.1.7 土、岩试验报告、基础处理、基础工程图、桩基工程记录、地基验销记录 永久 长期
5.1.8 施工日记、大事记 长期 5.1.9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永久 长期
5.1.10 各类工程记录及测试、沉降、位移、变形监测记录、事故处理报告 永久 长期 5.1.11 工程质量检查、评定 永久 长期 5.1.12 技术总结、施工预、决算 长期 5.1.13 交工验收记录证明 永久 长期
5.1.14 竣工报告、竣工验收报告 永久 永久 5.1.15 竣工图 永久 长期 5.1.16 声像材料 长期 长期 5.2 设备及管线安装施工文件
5.2.1 开工报告、工程技术要求、技术交底、图纸会审纪要 长期 长期
5.2.2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及其报批文件、施工计划、技术措施文件 长期 长期 5.2.3 原材料及构件出厂证明、质量鉴定、复验单 长期 长期
5.2.4 建筑材料试验报告 长期 长期
5.2.5 设计变更通知、工程更改洽商单、材料、零部件、设备代用审批手续、技术核定单、业务联系单、备忘录等 永久 长期
5.2.6 焊接试验记录、报告、施工检验、探伤记录 永久 长期 5.2.7 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 永久 长期 5.2.8 强度、密闭性试验报告 长期 长期
5.2.9 设备、网络调试记录 长期 长期
5.2.10 施工安装记录、安装质量检查、评定、事故处理报告 长期 长期 5.2.11 系统调试、调试记录 长期 长期
5.2.12 管线清洗、试压、通水、通气、消毒等记录 短期 长期 5.2.13 管线标高、位置、坡度测量记录 长期 长期
5.2.14 中间教交工验收记录证明、工程质量评定 永久 长期 5.2.15 竣工报告、竣工验收报告、施工预、决算 永久 长期 5.2.16 竣工图 永久 长期
5.3 电气、仪表安装施工文件
5.3.1 开工报告、工程技术要求、技术交底、图纸会审纪要 长期 长期
5.3.2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及其报批文件、施工计划、技术措施文件 短期 长期 5.3.3 原材料及构件出厂证明、质量鉴定、复验单 长期 长期 5.3.4 建筑材料试验报告 长期 长期
5.3.5 设计变更通知、工程更改洽商单、材料、零部件、设备代用审批手续、技术核定单、业务联系单、备忘录等 永久 长期
5.3.6 系统测试、整定记录. 长期 长期
5.3.7 绝缘、接地电阻等性能测试、校核 长期 长期 5.3.8 材料设备明细表及检验记录、施工安装记录、质量检查评定、事故处理报告 永久 长期
5.3.9 操作、联动试验 短期 长期 5.3.10 电气装置交接记录 短期 长期
5.3.11 中间交工验收记录、工程质量评定 永久 长期 5.3.12 竣工报告、竣工验收报告 永久 长期 5.3.13 竣工图 永久 长期 5.3.14 声像材料 长期 长期 监理文件 监理单位
6.1 施工监理文件、资料
6.1.1 监理合同协议、监理大纲、监理规划、细则及批复 长期 长期 6.1.2 施工及设备器材供应单位资质审核、设备、材料报审 长期 长期
6.1.3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施工计划、技术措施审核、施工进度、延长工期、索赔、及付款报审 长期 长期
6.1.4 开(停、复、返)工令、许可证、中间验收证明书 长期 长期
6.1.5 设计变更、材料、零部件、设备代用审批 长期 长期
6.1.6 监理通知、协调会审纪要、监理工程师指令、指示、来往函件 长期 长期 6.1.7 工程材料监理检查、复检、实验记录、报告 长期 长期
6.1.8 监理日志、监理周(月、季、年)报、备忘录 长期 长期
6.1.9 各项测控量成果及复核文件、外观、质量、文件等检查、抽查记录 长期 长期 6.1.10 施工质量检查分析评估、工程质量事故、施工安全事故报告 长期 长期 6.1.11 工程进度计划、实施、分析统计文件 长期 长期
6.1.12 变更价格审查、支付审批、索赔处理文件 长期 长期
6.1.13 单元工程检查及开工(开仓)签证、工程分部、分项质量认证、评估 长期 长期
6.1.14 主要材料及工程投资计划、完成报表 长期 长期 6.2 设备采购、监造工作监理资料
6.2.1 设备采购委托监理合同、采购方案、监造计划 长期 长期 6.2.2 市场调查、考察报告 长期 长期
6.2.3 设备制造的检验计划和检验要求、检验记录及试验报告、分包单位资格报审表 长期 长期
6.2.4 原材料、零配件等的质量证明文件和检验报告 长期 长期 6.2.5 开动、复工报审表、暂停令 长期 长期 6.2.6 会议纪要、来往文件 长期 长期
6.2.7 监理工程师通知单、监理工作联系单 长期 长期 6.2.8 监理日志、监理月报 长期 长期
6.2.9 质量事故处理文件、设备制造索赔文件 长期 长期
6.2.10 设备验收、交接文件、支付证书和设备制造结算审核文件 长期 长期 6.2.11 设备采购、监造工作总结 长期 长期 6.3 监理工作声像材料 长期 长期 工艺设备文件 设计单位
7.1 工艺说明、规程、路线、试验、技术总结 长期
7.2 产品检验、包装、工装图、检测记录 长期
7.3 设备、材料采购、招投标文件、合同、出厂质量合格证明 长期 长期 7.4 设备、材料装箱单、开箱记录、工具单、备品备件单 长期 7.5 设备图纸、使用说明书、零部件目录 长期 7.6 设备测绘、验收记录及索赔文件 长期 7.7 设备安装调试、测定数据、性能鉴定 长期科研项目
8.1 开题报告、任务书、批准书 永久 8.2 协议书、委托书、合同 永久
8.3 研究方案、计划、调查研究报告 永久 8.4 试验记录、图表、照片 永久
8.5 实验分析、计算、整理数据 永久
8.6 实验装置及特殊设备图纸、工艺技术规范说明书 永久 8.7 实验装置操作规程、安全措施、事故分析 长期 8.8 阶段报告、科研报告、技术鉴定 永久
8.9 成果申报、鉴定、审批及成果推广应用材料。永久 8.10 考察报告、重要课题研究报告 永久涉外文件
9.1 询价、报价、投标文件 短期 9.2 合同、合同附件 永久 9.3 谈判协议、议定书 永久 9.4 谈判记录 长期 9.5 谈判过程中外商提交的材料 长期
9.6 出国考察及收集来的有关材料 短期
9.7 国外各设计阶段文件及设计联络文件 永久 9.8 各设计阶段审查议定书 永久
9.9 技术问题来往函电 永久
9.10 国外设备、材料检验、安装手册、操作使用说明书等随机文件 永久 9.11 国外设备合格证明、装箱单、提单、商业发票、保险单证明 短期 9.12 设备开箱检验记录、商检、海关及索赔文件 永久 9.13 国外设备、材料的防腐、保护措施 短期 9.14 外国技术人员现场提供的文件材料 长期 生产技术准备、试生产文件 10.1 技术准备计划 短期
10.2 试生产管理、技术责任制 短期 lO.3 开停车方案 短期
10.4 设备试车、验收、运转、维护记录 长期 10.5 试生产产品质量鉴定报告 短期 10.6 安全操作规程、事故分析报告 长期 10.7 运行记录 短期
10.8 技术培训材料 短期
10.9 产品技术参数、性能、图纸 永久
10.10 工业卫生、劳动保护材料、环保、消防运行检测记录 短期
ll 财务、器材管理文件
11.1 财务计划及执行、计划及执行、投资统计 短期 11.2 工程概算、预算、标底、合同价、决算、审计及说明。永久 11.3 主要材料消耗、器材管理 短期
11.4 交付使用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清册 永久 竣工验收文件
12.1 项目竣工验收报告 永久 长期 长期 12.2 工程设计总结 永久 长期 12.3 工程施工总结 永久 长期 12.4 工程监理总结 永久 长期 12.5 项目质量评审文件 永久 长期 12.6 工程现场声像文件 永久 长期
12.7 工程审计文件、材料、决算报告 永久
12.8 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卫生、消防、人防、规划、档案等验收审批文件 永久 12.9 竣工验收会议决议文件、验收证书及验收委员会名册、签字、验收备案文件 永久 长期 长期
12.10 项目评优报奖申报材料、批准文件及证书 长期 长期
第五篇:督导考核流程与规范
市场督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管理系统的建立是以工作目标考核为主、兼顾管理能力与行为态度考核,实施绩效目标过程指导、绩效改进、绩效沟通和绩效诊断分析的绩效管理体系,目标的制订与公司整体目标相结合,对员工的技能和业绩表现进行科学评价,与薪酬紧密挂钩,使薪酬作为绩效管理的调节杠杆,通过薪酬体现员工的绩效并引导员工不断提高绩效,使员工绩效与薪酬、职务晋升、调整紧密结合,为员工的晋升和发展提供了公平竞争的机会,使绩效管理真正成为公司发展的保证,我们按照“能量化的量化,不能量化的细化”的指导思想来进行。目的:
(1)落实督导工作流程和行为的规范。
(2)提高自我管理、技能和执行力。
(3)能有效改善企业管理流程,增进竞争力。
(4)激发员工潜力,提高工作效率,塑造企业绩效文化。
绩效考核人:各部门经理或直线上级
考核对象:市场督导、直接下级。
绩效考核指标的设计:
(1)能力考核指标:每月的问卷考试得分、培训效果评估、促销、陈列效果的评
估。
(2)态度考核指标,根据代理商走访、回访结果分析、对店长的《月度绩效沟通》、行政奖励或处罚。
(3)业绩考核指标,根据销售量、销售增长率、单店成活率、月度计划完成情况
具体要求见《市场督导每月绩效考核表》。
注:此考核系统以上述三项考核指标为基础展开,在确定考核结果时平衡三者辨证
关系,使考核结果公平公正。
考核方式:
我们采取直线管理考核方式以完成对督导三个层次的考核。为充分发挥绩效考核效应,建立沟通评估机制,我们通过月度计划执行考核、季度述职考核、综合业绩考核三种方式围绕计划、执行、评估、反馈四个环节进行。
一、月度计划执行考核管理
第一步、计划制定
月度计划制定应遵循SMART原则(计划事项应细化到具体内容,目标应是可衡量的、可证明的确存在的,应确定达成目标的时间)及责任到人,以方便个人绩效的考核。月度计划制定包括两个项目,是事务性计划制定和任务业绩指标制定。
1、计划内容应包括如下:
A、事务性计划中事项内容
①、市场开发计划
a计划月内加盟商发展情况
b广告投放宣传计划
c对准加盟商支持(协助店址选择、新店装修、开业促销与宣传等)②、计划月内直营店管理情况
a目标营业额及提高方法
b门店促销计划
c门店管理改进提高措施
③、加盟市场维护计划
a市场管理及巡店计划
b加盟商培训开会沟通计划
c市场信息及竞争对手调查收集
④、员工队伍管理及培训计划
a人员培训计划
b新进人员补充拓展培训计划
c加盟商员工培训
⑤、财务、库管计划
⑥、权益金收缴情况
⑦、其他
B、任务业绩指标,是指所在单位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能量化的经营任务指标,其作为重要的考核基调。
2、责任人
责任人是指计划事项的主要实施执行人,对计划完成情况负主要责任,其作为
对考核的主要依据。
3、完成时间
在计划制定时应写明完成时间,以便上级对计划实施完成情况及时掌控并对
责任人进行考核。
注意:完成时间不能统一写到月底,应阶梯式分解到各天。详见《市场督导月工作
计划表》
4、协助支持
协助支持是指其它部门或上级领导及公司职能部门须要支援。应积极配合其高质量完成拟订的计划。
5、完成情况反馈情况
完成情况反馈应在计划完成后根据实际完成情况如实填写,并分析见《月工作
总结》。
6、权重(和为130%)
是衡量每一计划事项的重要程度。是计算绩效工资的主要依据。
所有完成事项所获的权重和是整月绩效的综合体现,同样也是计算绩效工资的主要
依据。
7、备注
如遇特殊情况导致计划未达成目标,在备注栏说明。
各市场督导在实习期满后,都应在每月28日将下月计划上报给上级批准后按计
划实施。
注;月工作计划应围绕年或配货中心的计划或当月指标进行制订。
须要制作的表格
表一《月度计划执行反馈表》
一、上级组织执行,做完成情况评估
计划事项责任单位在完成时间结束后根据事项完成情况,做自我评估(在完成情况一览中填写)和直线上级评估,确认完成情况。
任务指标计划表在当月结束后依据财务数据,计算当月完成情况。
根据完成情况结合考核指标权重计算绩效工资
职能部门
月度工资=基本工资+绩效工资*绩效系数(完成事项的权重总和)+福利补贴如绩效工资为500,而本月绩效考核你得分为80(50以下不计绩效工资),则计资
为(500×0.8=400)
公平公正性由营运总监监督。
第三步、进行绩效考核面谈沟通
直线上级领导应通过沟通和激励使员工将日常的工作与整个公司的发展方向和宏伟目标联系起来。除了目标设定外,更重要的是绩效辅导。应通过有效的沟通和系统的培训向被考核者讲授完成工作任务所必备的技能和经验,帮助其提高绩效能力,以维持被考核者持续的热情,同时或得持续的绩效改进。
二、半年考核管理
采用公司考核评估和岗位述职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1、述职报告应遵循自述性、自评性、报告性。
(1)、自述性指采用自述的方式向绩效管理委员会陈述在这一时期内履行职责的情况,计划完成情况和主要业绩等。
(2)自评性指依据岗位规范和职责目标,对自己这一时期内的德、能、勤、绩等
方面的情况,作自我评估、自我鉴定。
(3)报告性指向公司报告自己和自己所辖区域在这一时期内所存在的不足和下一
时期努力改进的方向和主要工作计划。
通过述职人的报告,上级根据月度绩效业绩档案、述职报告评估做出综合绩效评估,确定出下一时期的主要工作方向。述职报告的评估同样采用与月度考核同样口径的权重衡量方式。
2、半年考核评估,按月度考核表执行。
以月度考核评估、述职评估绩效权重的平均值做为半年考核依据。具体体现:①权重均值在50%以下的做(免职)处理
②权重均值在50%—70%之间的做职位降级处理
③权重均值在71%—80%之间的做工资降级处理
④权重均值在81%—110%之间的做不变。
⑤权重均值在110%—130%之间的工资级别提高一个档次,并与职位晋升挂钩。述职报告评估结果同样列入绩效业绩档案,累计到综合业绩评估。
具体内容:附《半述职报告内容及评估标准表》《半年考核评估表》
三、综合业绩考核
绩效综合业绩考核是建立在月度计划执行考核、半年述职考核基础上,通过述职、全年业绩任务完成情况、下发展规划方面的对被考核者做出综合评估。综合业绩考核作为年终奖的依据,我认为年终奖是对员工一年来努力工作的一种奖赏,更重要的也是公司对员工在来年工作表现的一种“预支”。分配合理,不仅会留住人,更会留住员工的心。
管理上有句名言,没有考核就没有管理。通过考核,对人员的绩效进行合理的评价,让有才能的人脱颖而出,让有贡献的人得到合理回报。这样就会逐步形成奖优惩劣、崇尚绩效、崇尚执行的企业文化。通过考核,同样可以发现阻碍企业目标达成的原因,认清企业自身的不足和人员存在的差距;通过设计合理的提升和改进方式,弥补差距,改善业绩,从而为企业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综上来说,绩效考核既保证企业核心目标达成,又能给人员充分的激励,从而实现企业与人员的双赢,希望各级人员认真配合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