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南北合作共建苏北开发区实践与探索(大全)
南北合作共建苏北开发区实践与探索
南北共建苏北开发区是省委、省政府统筹区域发展、加快苏北振兴的又一重大战略举措,是实行南北共建的重要载体和工作抓手,为推动产业转移和区域优势互补提供了契机和平台,对我市加快工业化、城市化、经济国际化进程,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南北共建苏北开发区现状和制约因素入手,研究探索如何又好又快推进南北共建苏北开发区的工作。
一、南北共建苏北开发区取得重大进展
自去年苏北协调小组第五次会议之后,我市和无锡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南北合作共建开发区的文件精神,建立高层次、全方位的合作机制,签订了《合作共建开发区原则协议》,今年8月9日在无锡举行了徐州-无锡挂钩合作工作座谈会暨签约仪式,强力推动合作共建开发园区工作。我市各级、各部门本着真诚友好的合作态度和积极主动的工作作风,积极磋商,有效对接,全力推动,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我市8家省级开发区有7家已经与无锡市开发区签定了合作协议,进入了共建园区工作程序。新沂经济
开放处 开发区与无锡高新区、丰县经济开发区与无锡锡山经济开发区、睢宁经济开发区与无锡江阴经济开发区、睢宁经济开发区与江阴经济开发区合作共建工业园通过省政府有关部门批准为共建园区,徐州工业园区与无锡蠡园经济开发区、沛县经济开发区与无锡宜兴环保科技园申报材料已报省政府待审批。在 共建园区过程中,徐州、无锡两市各级、各部门做了大量积极有效的工作。
(一)领导重视,强力推进南北共建苏北开发区 丰县经济开发区与无锡锡山经济开发区合作共建的锡丰工业园、新沂经济开发区与无锡高新区合作共建的锡沂工业园是2006年省政府指定地合作共建试点开发区。无锡高新区和新沂市、锡山区和丰县双方领导高度重视,行动迅速,频频互访,积极对接,签订了共建开发区的框架协议,制订了共建工业园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规,成立了园区建设领导小组和共建工业园管委会,注册成立了共建工业园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引进了项目,启动了标准厂房建设。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锡丰工业园成为全省10个共建试点开发区中第一个被省发改委、省外经贸厅审批通过的共建工业园,赢得了发展先机。2007年6月6日,锡沂工业园也被省政府批准为合作共建园区。
在睢宁县和江阴市两地领导的强力推动下,睢宁经济开发区与江阴经济开发区于2007年8月9日签订了江阴-睢 宁工业园共建工业园合作协议,并于9月21日被省政府批准为合作共建园区,是全省非指定试点、获省政府批准的第一家合作共建园区。
(二)科学定位,高起点编制共建园区规划
在共建工业园区工作中,我市始终坚持科学定位、高起点规划,将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同步进行,全面铺开共建园区的规划和建设。一是坚持科学定位。锡沂工业园和沭东新城定位为:力争用5-8年时间再造一个新新沂(经济总量),用10年左右时间把工业园建成东陇海线上先进制造业集聚区、苏鲁边界区域物流集散区、苏北地区和谐宜人示范区。二是高起点规划。委托国内外知名规划机构,依托《开发区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等文件参数,对园区的空间结构、道路交通等进行设计论证,并坚持把污水处理厂、高层标准厂房的建设放在特别突出的位置,切实做到集约优先、环保优先。三是积极推进。锡沂工业园和沭东新城的规划已通过论证,3.2亿元的基础设施投资已经注入,2平方公里启动区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全面铺开了启动区“七路、两房(管委会大楼、标准厂房)、一厂(污水处理厂)”的“十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锡丰工业园新建5条、6.29公里主干道路,高标准配套完善了沿路排水、供电、通信、路灯、绿化、有线电视等功能性基础设施,并依法取得了96亩土地使用证,斥资6020万元高标准启动 建设了占地214亩的1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极大改善了园区投资硬环境。
(三)创新机制,明确共建工业园管理职能
我市在共建工业园区工作中,坚持把“封闭管理、市场运作、优势互补、合作双赢”作为双方合作的基本原则,创新机制,理顺关系,明确职能,确保工作落实。一是组建管理机构。按照“精干、高效、统一、快捷”的原则,设立了共建园区管委会,作为当地政府的派出机构,管委会主任由无锡方担任。管委会下设办公室、规划建设局、财政局、经发局等机构。双方选调素质高的业务骨干到管委会工作;二是建立“优势互补、分工明确、运转高效、合作共赢”的管理体制。工业园实行市场化和封闭式管理,无锡方侧重负责园区规划、建设、招商引资、财政和融资管理,我市方侧重负责园区的征地、拆迁安置、基础设施及社会事务管理等工作。当地政府充分授权,享受当地开发区同等管理权限;三是实行市场化运作。园区成立投资公司,多渠道运作资金。锡沂工业园、锡丰工业园分别获得国家开发银行江苏分行首批贷款3000万元。2007年12月24日新沂市政府、无锡高新区与江苏国信集团签约协议,在未来的5年内江苏国信集团将投资15亿元,共同开发建设锡沂工业园。同时通过BT、BOT等形式,广泛进行项目融资,为共建工业园加快开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四)强化招商,大力拓展招大引强渠道
在努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搭建招商平台、“筑巢引凤”的同时,采取多途径、多措施招商,并坚持环保优先、节约优先,做到注重承接转移,注重择商选资,提升发展质量。一是创新招商模式。锡丰工业园管委会审时度势,把招商阵地前移,率先在南北共建园区中组建了锡丰工业园无锡办事处。5名办事处的同志依靠锡山开发区在信息、人脉上的优势展开工作,吸引了上亚电动车、永新合金、友和制衣等一批企业和客商前来考察。二是围绕产业招商。工业园借助无锡、徐州两市优势,积极运用苏南开发区的知名品牌、招商渠道和商业信誉,加大先进产业引进的力度,合力推动产业优化升级。锡丰工业园突出纺织服装、盐化工、电动车辆等产业重点招商,锡沂工业园突出机械制造、电子信息、轻型纺织等产业招商。三是注重节能环保。结合当地实际,坚持高起点规划、高强度投入、高标准建设、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环境不良影响的“三高一低”的招商标准,对来园区投资的有污染企业进行了一票否决。重点引进能耗低、污染少、科技含量高的项目。目前,我市共建工业园已注册项目21个,投资额16.1亿元,其中外资项目3个,开工在建项目12个,建成投产项目7个。美国迪派溢公司投资5000万美元的石油机械项目科技含量高、投资强度大、市场范围广已落户锡沂工业园;无锡益多集团投资11亿元的年产50万吨联碱重 大项目已签约落户锡丰工业园。
二、共建工业园区进一步快速发展的制约因素
1、行政推动内在动力因素。新沂、丰县是省政府指定合作共建试点单位,从上到下都把这项工作既作为经济工作,更作为政治任务,合作速度快,效果明显。其他开发区采取“自愿合作,自由恋爱”的合作模式,以经济利益为目的,无锡方共建工业园区的内在动力不足,政府行政推动力度不够大,在协商注册投资公司时不积极主动,资金迟迟不到位,实质性工作开展较慢。
2、经济利益驱动因素。一是无锡多数开发区是去年新批省级开发区,仍处于发展上升时期,产业链和产业规模正在形成壮大,产业集聚效应和规模优势没有完全体现出来,产业转移没有无锡高新区迫切,“腾笼换鸟”还需时日。二是无锡方多数开发区基础设施投入同样需要大量资金,开发区融资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共建园区注册投资公司所需资金尚未全部到位。三是经济利益驱动。企业转移是导致财税流失的直接原因,区内企业和招商入区的大项目转移到我市开发区还需要一个过程。
3、承载能力因素。按有关文件要求共建园区选址,必须在国家审核公告的规划范围内。目前,我市大部分开发区规划面积已基本开发完毕,或者空间狭小,不利于共建园区工作开展。
4、投资环境因素。一是无锡方在无锡能通过变通方式解决银行贷款、项目审批等问题,而在我市操作起来仍有一定难度,影响了对方投资和共建工作信心。二是部分开发区环评和规划工作没有完成,共建工作进度受到影响。
三、下一步共建工业园区应采取的对策
(一)抓住机遇,加快推动共建工业园区进程 南北挂钩合作共建开发区是实现省委、省政府加快苏北发展重要战略举措的具体方式,不仅带来产业的梯次转移,还带来管理理念、招商思路、创新思维方式、发展观念等思维上的变化。我市由腹地空间发展间接的转变为前沿经济平台,要善于利用外力作用实现开发区的跨越式发展,善于借助这个平台实现经济的提档升级。高层领导加强推动,基层部门加强与对方的联系、交流和互访,调动合作共建的积极因素,总结合作成功经验,努力推动双方利益共享,实现双方广泛合作。通过合作共建努力把我市开发区建设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产业集聚的载体和高效服务的平台,进而成为引领苏北科学发展的示范区和加快振兴的先行区。
(二)优化环境,提高共建工业园区工作平台 我市与无锡在思想观念和客观条件上存在差异,必须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放权力度,提高合作平台。一是坚持高效优质服务,倾力打造优良投资环境。园区将成立项目服务中心,为企业全程无偿代理服务,项目落实到人,全程 跟踪服务,不断探索和创新为投资者服务的形式、方式和内容,推行效率化、人性化服务,为投资者提供更便捷、优质、高效服务。二是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大放权力度,确保共建园享受当地相关职能部门同等管理职能,建立一级财政,给共建园区更多更大的自主权和财力保证。三是规范收费和检查。对共建园区收费实行扎口管理,杜绝乱收费、乱罚款。统一扎口管理园区内企业的各项检查,各级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不得进区随意检查。四是进一步加大拓宽融资渠道,实现资金运作机制的新突破。除积极落实省、市有关扶持资金到位,争取国家政策性贷款支持外,还要强化经营意识,谋划要素经营,走出一条多元化投入、市场化运作、规范化管理的共建园区新路子。
(三)突出产业,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
目前开发区的竞争已不是土地价格的竞争,而是商业成本、交易成本和生产成本的竞争,要降低成本,必须突出主导产业,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形成产业集聚和产业配套。一是共建园区必须结合当地资源特点实现与无锡方有效对接,制定产业规划,明确2-3个主导产业,尽快推进产业做大做强,提高园区经济竞争力;二是注重引进龙头企业,特别是世界500强的企业。按照“注重质量,招大引强”的招商思路,根据产业规划,注重引进国际跨国公司的龙头型、基地型大项目,培育产业集聚的支点,高度重视和发挥大企业、龙头 企业的辐射能力和溢出能力,加强与中小企业的配套协作,拉长产业链,带动上下游,形成以专业化协作为基础的产前、产中及产后多个环节紧密相关的产业链。三是狠抓项目招商,加快产业集聚步伐。坚持把引进项目作为共建园区发展的重中之重,广开渠道,多措并举,多方联动,千方百计加大项目引进力度,以项目集中带动产业形成,推动共建园区建设发展。充分利用无锡各开发区的品牌效应,致力于引大引强,引进产业链长、科技含量高、带动力强的龙头型项目,以项目集聚形成一批外商投资集中、发展速度快、外贸出口多、经济效益好的主导产业。
(四)环保优先,建立和谐生态共建工业园区 在共建园区的起步期,必须高度重视环保工作,在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的同时要重点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加快推进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管网建设,加快推进供热中心及其管网建设以及固体废弃物暂存、收集和处置体系建设,完善园区绿化体系。根据自身产业发展的特点和地理所处环境,因地制宜的编制绿地建设规划,明确绿地空间布局、结构、用地指标及建设目标,强调生态绿地和防护绿地的建设,对入区企业及单位须根据不同性质、特点制定绿地建设规划,确定建设标准。对在谈项目进行环境综合评价分析,控制“三高一低”项目进入园区,提高项目入区门槛,改善园区生态环境质量。对已经建立的企业加大考核与监督机制,确 保园区绿化按规划实施。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推动清洁生产,促进区内环境保护,打造和谐环保生态园区。
二OO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第二篇:省政府办公厅关于申报南北挂钩共建苏北开发区有关问题的通知
省政府办公厅关于申报南北挂钩共建苏北开发区有关问题的通知
各有关市人民政府,省各有关部门:
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支持南北挂钩共建苏北开发区政策措施的通知》(苏政发〔2006〕119号)精神,规范南北挂钩共建苏北开发区(以下简称“共建园区”)设立工作,根据先由各地申报、然后再统一批准发布的要求,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条件
共建园区的设立必须严格执行苏政发〔2006〕119号文件规定,并符合以下条件:
(一)共建园区必须在国家已经审核公告的苏北地区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或经济技术开发区范围内,土地权属清晰,用地手续完备。
(二)共建双方已签订合作协议,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或成立相应管理机构,园区管理运作规范。
(三)已编制共建园区规划,并根据规划和合作协议开展招商引资工作。
二、申报材料
(一)江苏省南北挂钩共建苏北开发区申报表;
(二)开发区所在地的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现状图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共建园区总体规划和首期开发控制性详细规划;
(三)共建园区合作协议;
(四)共建园区所在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审批文件(如共建园区规划、范围、产业定位与所在开发区原有内容发生变化,须重新报批环评文件);
(五)共建园区管理办法及成立管理机构文件。
三、申报程序
(一)由共建园区所在地省辖市人民政府向省人民政府具文申报。
(二)由省发展改革委、外经贸厅、财政厅、国土资源厅、建设厅、环保厅等部门对申报材料审核后,提出意见,报省人民政府。
(三)经省人民政府同意后,由省发展改革委、省外经贸厅批复,抄送省有关部门。
四、其他事项
(一)凡符合上述条件的南北挂钩共建园区,均可向省人民政府申报。共建园区经批准后,可按规定享受有关扶持政策。
(二)共建园区建设必须坚持环保优先和节约优先,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政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项目审批(核准、备案)应当符合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精神,严格禁止国家和省相关产业指导目录规定的禁止类、淘汰类项目进入共建园区。
(三)共建园区认定后1年内,建成区面积要达到首期开发面积的20%以上,基础设施建设进度达50%以上。
(四)省外经贸厅负责共建园区的业务管理。各共建园区管委会按开发区管理有关规定,及时上报园区生产经营和建设发展情况。苏北发展协调小组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定期对共建园区的运作情况进行督查。
附件:江苏省南北挂钩共建苏北开发区申报表
苏政办发〔2006〕154号
二○○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第三篇:实践与探索
§22.3实践与探索(1)说课教案
兴化市板桥初级中学宗树信
教学目标:
1.学生在已有的一元二次议程的学习基础上,能将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数学建模解决问题,从而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2.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并在其中体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3.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严谨性,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通过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克服困难的经历,增进应用数学的自信心.重点难点:
1.重点:利用一元一次方程对实际问题进行数学建模,从而解决实际问题.2.难点:会分析方程的解是否符合题意,自主探索得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最佳方案.教具准备:投影仪,自制胶片.学具准备:边长为10cm的正方形硬纸板,剪刀,胶带纸,计算器.
第四篇:国有企业党群共建一体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国有企业党群共建一体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国有企业硬实力是企业软实力发挥作用的基础,而企业软实力的提升又能够维持、增强和延续企业的硬实力,二者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等方面都属于软实力的范畴,延伸开来包括党、纪、工、团工作等等。整合党工团工作,打造党纪工团一体化模式,不但能够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形成合力,而且对于在内构建和谐企业、增强员工凝聚力、对外树立优秀企业形象、提升企业软实力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
一、实施党群共建一体化建设的背景
国有企业党纪工团工作和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是密不可分的。在企业生产经营高速发展的特殊时期,做好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形成企业党纪工团齐抓共管的局面尤为重要,这是有利于创造内部和谐良好氛围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国有企业各级群团组织(包括各级党组织、纪检组织、工会组织、共青团组织)在履行各自职能、发挥各自优势中切实开展了一些富有成效的工作,为企业的和谐稳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助推作用。但是,在工作中依然存在着“从事群团工作的专兼职人员在工作经验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欠缺、各组织的相关制度不健全、各级组织工作不能均衡推进”等等不理想的地方,特别是各组织团体工作展现和先进个人评定的平台不完善,党群团整体工作一直没有形成科学的考核与评价标准。因此,国有企业应创新政工工作机制,积极探索党群共建一体化的模式,努力构建抓党建、带群体、保大局、促发展的政工工作新格局,以确保各群团组织真正实现优势互补,经验共享,共同进步。(关注公众号:公文类写作)
二、党群共建一体化探索实践
所谓“党群共建一体化”工作模式是指在企业党委的统一领导下,依托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把党、纪、工、团整合为一体,探索形成一种党群工作同步推进,党群干部相互兼职,党的工作通过群众工作实施,真正实现各群团管理体制一体化、组织建设一体化、活动开展一体化和绩效考核一体化的工作模式。
(一)管理体制实现一体化。
企业党委要确立“党群共建一体化”的思路,逐步建立以党建为核心、以党纪工团为平台和载体、以青年组织为重点、以关心员工成长、成才为基础的相对独立但密切联系的开放性组织体系。党组织要紧密联系工会组织和共青团组织,有效借助工会组织密切联系群众和共青团组织团结青年、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成长方面的优势开展工作。管理体制一体化的实现,有利于整合人、财、物等多方面资源,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资源优势,形成合力。(二)组织建设实现一体化。
配备和建设具有创新能力、高文化层次、素质高、自信心强、勇于奉献的工作人员和团队,这是构建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新体系的前提和基础。企业要按照落实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要求,全面健全各级党工团基层组织,按照“专兼结合”的原则,配齐配强党、工、团组织负责人,形成一个上下左右联动、纵横交错、立体交叉、覆盖全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党政一把手要担任思想政治工作第一责任人,做到行政、党务工作同安排、同落实、同检查、同奖惩。这有利于增强领导人员的责任心,便于在行政、党务、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达成共识。(三)活动开展实现一体化。
党群共建一体化工作的核心性问题是企业文明形象的塑造,这就要求企业通过开展全方位的党工团活动,促进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因此,企业党组织、工会和团组织在活动设计、组织开展方面要做到统一规划部署,统一配置力量,做到思想工作联抓、人才培养联手、文体活动联谊、公益事业联做,形成优势互补和合作共赢的工作格局。要建立并实施党纪工团联席会的会议制度,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建立起党组织、工会、团组织的协商沟通机制,协调各组织之间的关系,统一安排和部署工作计划,分析和研究职工思想动态,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沟通交流,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真正实现会议一体化、管理一体化和活动一体化。(四)绩效考核实现一体化。
要想充分调动各级党纪工团组织和谐创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要把基层组织考核与企业生产经营相结合,摸索和建立一套适合自身企业特点的绩效考核管理办法,调动各基层组织参与活动的热情。企业党委要搭建“群团共建一体化”竞赛平台,制定以“创建红旗党支部”、“模范职工之家”、“红旗团支部”为基础考核内容的竞赛实施办法,将党群绩效考核纳入生产经营考核当中,形成自查自评与组织互评、考评相结合的评价体系。要改变以往年终测评的静态考核评价机制,实施月自评,季考核,半年通报,年终总评表彰的动态考评办法,定期听取支部汇报,座谈了解,查阅资料,组织对各基层组织按照考核评分标准逐条对照检查考核打分,并进行分类定级,考核情况和评分情况进行公示通报,使考核工作真正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形成党内带党外、党员带群众齐争共创的局面。第五篇:家校合作的实践与探索1
家校合作的实践与探索
教育的定义一度被狭义地理解为学校有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可见学校教育的确是人们心目中最重要的教育途径。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素质的提高,家庭教育才逐渐被提到重要的位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到:“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要把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当今世界各国也普遍认为,青少年的教育仅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需要社会各方面,尤其是家庭的通力合作。因此,如何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教育的最佳功能,是教育者必须认真探讨的话题。
我校位于改革开放的窗口城市——深圳,家长的整体素质相对较高,对学校教育也有较高的要求标准,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与家长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最佳方法,成了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为此,我校在成立之初就确立了“家校合作”的校本课题,并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和探索。
一、建立完善的家校合作体系。
学校要与家长交流合作,首先要有规范的运作体系。我校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逐步建立了家长委员会、家长监督委员会、家长学校和社区联络组等四个组织体系,为实现更好的家校合作奠定了基础。
1.家长委员会。家长委员会的宗旨是团结全校学生家长,密切学
校与家庭的联系,充分发挥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参谋、监督作用,宣传教育和教学的相关政策法规,提高家长教育子女的水平,促进学校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家长委员会由一名主任、三名副主任和若干个委员组成,委员由班级和年级进行推选,一般选择文化素质较高、热心学校教育、关心学校发展的家长代表。
2.家长监督委员会。家长监督委员会的任务是长期监督学校的办学行为,对学校依法办学、依法治校等内容进行严格监督,促使学校健康发展。相对于家长委员会来说,监督委员会的监督力度会更大,也更具权威性。监督委员会实际上就是家长委员会的衍生机构,监督委员会的委员由家长委员会选举产生,一般由5~10人组成。但监督委员会与家长委员会又相对独立,监督委员会的委员不同时兼任家长委员会的委员。这样的架构,使得监督委员会能够充分地发挥好监督功能,更好地促进学校的健康发展。
3.家长学校。家长学校的宗旨是宣传国家教育方针,向家长传授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法,并向家长沟通各类教育的联系。我们与一些权威教育机构合作,邀请一些家庭教育的专家学者与学校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由他们作为家校学校的老师。此外,我们还与街道关工委联系,邀请了部分有教育经验的“五老”为家长学校上课。4.社区联络组。我们的生源一般分布在各个花园、社区当中,具
有相对集中的特点,为此,我们成立了各个社区的家长联络组,使我们的家校合作走出校园,走进社区。社区家长联络组的主要任务是加强学校与社区的联系,便于解决相对集中的家长问题和较有共通性的社区教育问题。
二、搭建良好的家校沟通平台。
有了以上的家校合作体系以后,学校还要搭建好供这些体系运作的平台。我们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从以下几方面搭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平台。
1.学校每学期召开至少两次的家长委员会会议,一般在学期初和学期后段各召开一次。会议的内容主要包括向家长汇报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学期工作计划、学校工作成果、学校工作难题等,并聆听家长的意见,收集委员的提案,作为学校工作和学校发展的参考。由于委员们熟知学校运作情况,了解学校办学思路,所以他们就成为我们学校最好的宣传员和调解员,一些细小的家校矛盾都能在家长委员层面消化。
2.家长监督委员会是学校健康发展的监督者,我们主要通过电话、书信等方式进行沟通,每个学期定期举行一次座谈会。因为监督委员会是长期监督学校运作的,所以与学校的沟通也相对较多,发现任何不利于学校发展、损害学生或家长利益的事情的时候,委员就会直接与校长沟通,校长必须将事件内容记录在案,并委托相关部门调查处理,最后形成处理意见反馈给委员。监督委员会的设立,大大减少了学校工作的漏洞,也经
常能将一些大隐患消除在萌芽阶段。
3.家长学校是影响面最大的家校合作体系,因为它面向的群体是全体家长,因此也显得特别地重要。我们每个月开办一次家长学校,确定相关主题,首先由学校领导宣讲一些教育政策,宣传国家教育方针,然后由一些家庭教育专家向家长传授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并向家长说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联系。为了提高家长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我们还将家长每学期参加家长学校的次数记录到学生的成长记录中。长期以来,家长学校受到了家长们的普遍欢迎,也很好地促进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共同发展。
4.让家校合作走出校园、走进社区,是我们家校合作的新举措,也是结合生源分布特点所采取的一种非常有效的家校沟通方式。我们一般以花园为社区单位,成立社区联络组,联络组的成员保持与学校的紧密联系,经常向学校反映社区家长和学生的共同心声。同一个社区的家长或学生具有集中性和共通性,所反映的问题也多数是该社区的普遍问题,通过这种社区联络,学校便于集中、准确地解决社区教育的问题,达到更好的合作教育效果。比如,某社区反映网吧多,孩子上网耽误学习的情况后,我们与有关部门组织了多次清查,大大减少了学生上网的事件发生,同时,我们专门召开这个社区的学生会议,共同学习网络安全知识,达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此外,我们每个学期都会分批走进各个社区,召开社区家长会,最大程度
地了解和解决社区家长和学生的教育问题。
三、开展长期有效的家校互动。
要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真正有机结合,只依靠上面几个体系还不够,因为以上体系很大程度是家长与学校整体层面的合作,而涉及到学生个体的家校合作,则需要通过其他方式进行,而家长们最重视的,往往还是孩子个体的发展。为了更好地实现家校合作,我们在学生个体发展的家校沟通方面推出了以下措施。
1.家校连心桥。我们为每个学生准备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以学期为单位填写,其中每学期又以月为单位,设置了家校连心桥栏目,其中有教师对学生表现的评语,也有家长对孩子表现的评价。把学生的表现和评价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2.学生每月在家表现评价表。为了更具体地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情况,也为了家校携手达到共同教育的目的,我们为学生设置了每月在家表现评价表,根据年段特点,分别设置二十个评价内容,如“在家主动做家务情况”、“在家主动完成作业情况”、“在家卫生保洁情况”、“对父母是否尊重”、“是否主动帮助邻居朋友”等。评价表包括学生自评和家长评价,每月评价完毕以后由学校收集统计,班主任对学生的每项表现进行列表观察,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这样,学校的教育就延伸到了家庭,家庭的教育也反馈到了学校,真正体现了家校合作的功能。3.学生成长记录。学生的成长经历是家长们非常关心的内容,也
是学校实施发展性教育的基础。为此,我们对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成长经历进行记录,并根据实际情况分为成长记录袋和成长记录系统两种方式进行。成长记录袋中收集了学生每学期的代表性作业、书画作品、家长和教师寄语、获奖证书等,成长记录系统中则是一个电脑软件,记录学生基本信息、每学期学业成绩、综合表现评价、身体健康状况、家长和教师寄语等。这些记录内容,成了学生们非常在意的成长档案,成了家长们非常关注的育儿经历,也成了学校非常宝贵的教育心得。4.家校通信息平台。随着科技与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家校沟通也找到了更快捷的途径,现代化的家校沟通平台——家校通,为学校、教师与家长建立了沟通快车。家校通平台让家长与老师、学校之间的联系更紧密,也更频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沟通效果。
5.家访和家长会。家访和家长会都是家校合作的最基本方式,它们的作用都不可替代。家访提供了家长和教师直接交流的机会,同时也体现了教师对学生教育的高度关注;家长会则体现了家长对孩子教育的关心,并为学校展示教学成果提供了平台。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和复杂的任务。这就是说教师和父母都是无可替代的孩子的教
育者。教育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工程,要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完美地揉合,发挥教育的最佳功能,这个工程就更加繁杂了。我们对家校合作的实践和探索仍然处于起步阶段,需要不断地总结和反思,努力寻求更优的合作方式,才能真正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和复杂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