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课型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夯实课外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语文教研组
阅读和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而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提升决非一朝一夕之功,如何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找到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提升学生人格品位的方法和途径,这是我们永远的目标。开展经典作品阅读,让学生走近经典、阅读经典,确是一条很好的“捷径”。而且,新课程下的语文课改(包括中考试题命题)也很重视学生的阅读和积累,因此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是我们迫在眉睫的任务。
一、课题的提出
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及新教材的改革,标志着我国语文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纪元。《语文课程标准》非常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第一次明确规定了课内外阅读量:初中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并积极倡导学生“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因此,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是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的任务。心理学研究发现,课外阅读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上,不仅诞生了一批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大师,而且出现了许多宏篇巨著和艺术精品。这些千百年来传唱不衰的古诗词、经典小说名著和现当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我国灿烂文化中瑰丽的奇葩。继承祖国的文化遗产,在学生中开展课外经典作品阅读,让他们自 小就扎根于祖国的文化传统之中,不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能在传统文化与价值观方面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有利于培养美好的思想情操,提升良好的文学素养,健全人格的发育。
在大语文教育观的指导下,我校在几年前就针对学生课外阅读“量少而窄”,开设“自由阅读”课,并把学生的课外阅读、背诵作为考查内容。面对新课标的实施,尤其是新形势下的中考命题改革趋势,考查内容大多侧重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课外积累,我们应重新审视课外阅读在语文教育中所处的位置,加强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才能帮助学生积累尽可能多的语言材料和语感经验,从而不断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积淀。
二、关键词概念的界定
1、经典作品:千百年来传唱不衰的古诗词、古典名著和现当代的优秀文学作品。
2、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它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拓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3、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
三、研究目标
1、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入手,点燃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渴望,全面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爱读书、勤读书、读好书的良 好习惯。通过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使学生会阅读、能阅读,从而拓宽视野,增加知识信息量,亲近母语,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养,丰厚语文积累,打造一个充满浓郁文化气息的书香校园,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2、通过研究,使教师形成正确的阅读教学观,养成阅读习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在亲历阅读的过程中实现多重对话,初步构建集字词句积累、阅读理解、情感体验、口头表达、书面表达等多维一体的语文发展体系。指导阅读必须做到质和量相统一:既要让他们完成量的规定,更要让他们在阅读中真正受益,努力使每一次阅读都成为丰富语言和精神的有效阅读。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给予学生展示课外阅读的舞台,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外阅读效率。
3、通过校本研究,构建学习化教师团队,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研究氛围,帮助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使教师主动成为行动研究者,研究并形成一定的课外阅读指导策略,促进教师人文素养的提高和专业成长。
四、研究内容
(一)研究如何指导学生选择阅读内容
1、辨别阅读内容的是非,培养学生自觉抵制虚伪丑恶的能力;
2、辨别阅读内容的优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3、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读物,培养学生把握自己发展方向的能力;
4、选择阅读的重点,培养学生果断筛选,提炼重点的能力。
(二)研究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
1、根据阅读不同的读物,指导学生灵活掌握“三读法”(1)浏览性的泛读。对大部分浅显易懂的书或阅读价值不高的书籍报刊,可采取浏览法,即“随便翻翻”,以大致了解其主要内容,或通过看标题、目录、内容提要、前言等,以求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2)探求性的速读。有时读书是为了达到某个特定的目的或完成某项任务,如寻求某个问题的答案,专门搜集某方面的知识等,这就要求“一目十行”。快速阅读的奥秘在于让大脑跑在眼球前面,掌握快速阅读的孩子每分钟能读200多个字,未受训练的每分钟只能读八九十字。速读能求得新知识新信息成倍成倍增长,赶上时代发展的需要。
(3)品味性的精读。对名篇名著和其他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需要静心细读,体会立意构思,揣摩布局谋篇,欣赏妙词佳句,像人吃东西那样,经过细嚼慢咽,才能把书中的精华变为自己的知识营养。有的好文章要反复地读几遍,甚至熟读成诵。
2、根据阅读的需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即“不动笔墨不读书”。
(1)圈点勾画。即用相关的符号在书或文章上记录下自己阅读时的见解、感受,或爱,或憎,或疑,或思。
(2)作批注。即在文章旁边写出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可以品评遣词造句的精妙,写出自己的理解、体会和感想,可以谈谈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见解或由此引发的联想,还可以指评原文的纰漏等。
(3)写读书笔记。可作摘抄、编提纲、写体会。
3、根据阅读的目的,促使学生形成边读边思考的阅读意识。边读边思考是阅读的基本要求,也是其他各类方法的基础和前提。通过概括内容、复述原文、体会思想感情、理清文章条理等多种形式的专项训练,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分析、概括、比较、综合、联想等思维方法,达到以读促思、以读促写的境界
(三)研究如何组织阅读的交流讨论
阅读的交流讨论,让阅读成果得以共享,提高了阅读效率,但由于是在动态中进行的,不利于教师调控和操作,因此也成为需要研究的内容。
(1)组织学生开展课前展示活动。利用课前几分钟时间,让学生轮流上台自由表达,把课外阅读的成果向同学展示。如文本的背景、作者介绍、相关知识等等,也可以讲一个故事,出一则谜语,背诵一首诗,介绍一条标题性新闻等。
(2)组织学生开展交流讨论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读书讨论活动,在阅读后互相启发、补充、修正,完善自读的体会和认识。交流阅读中的收获,解决阅读中遇到的疑问,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组织学生开展竞赛、表演活动。鼓励学生读古诗,开展比一比谁背的古诗多;读优美的文段,进行诵读比赛;读寓言、童话,进行表演等,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4)开辟宣传园地。充分利用教室墙报、黑板报,开辟“读书角”、“阅读之星”、“向您介绍一本好书”、“读书笔记”等园地,让学生有展示阅读成果的场所。学生可以摘录并张贴从课外阅读中获得的知识,或出手抄画报,或写名人警句条幅,形式不拘一格。
(四)研究如何拓宽学生阅读的渠道
1、扩大课外阅读的阵地。
(1)立足课堂向课外拓展。语文阅读课上,在不增加师生负担的前提下,补充与教材主题相一致的课外阅读材料。
(2)充分利用图书馆(室)、教学网络等资源,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广阔天地。
(3)增设班级图书角,定期举办“换书节”,引导学生交换自己的课外读物,在交流互动中进行阅读分享,利用学生的图书资源提高阅读量。
2、丰富课外阅读的方式(1)学生自读
通过创设民主、平等、对话的阅读氛围,引领学生自悟、体验,相互交流,指导并帮助学生积累、运用语言,形成良好的语感,以纠正知识灌输和理性分析式的语言阅读教学的缺损。注重学习效果,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2)师生共读
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需要教师采取多种措施。我们要求教师发挥引领作用,与学生共读一本书,做一个忠实的读者,与学生一起围绕书中的问题展开交流探讨,既交流阅读的感受,又交流各人的读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撰写读书体会,一起分享阅读的快乐;在阅读中教师通过巧设悬念来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讲述书中精彩片段后嘎然而止,让学生带着疑惑主动走近阅读;教师向学生推荐自己曾读过的名著、经典篇目„„在共读中,教师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感受,一起成长。(3)亲子共读
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家庭的影响举足轻重,因此,我们提倡亲子阅读,让阅读真正走近孩子,走近父母,并渗透到他们的心灵。班级构建读书交流的平台,定期开展“亲子阅读交流活动”,家长、孩子共谈家庭阅读的做法,交流学习的感受,共抒读书心得,在彼此的交流中分享读书的乐趣,增强阅读的兴趣,从而自觉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3、丰富课外阅读指导课的形式
(1)上好课外阅读导读课,如文学导读、名著导读,同主题导读等,为学生寻找阅读的突破口与方向。
(2)上好课外阅读交流课,在质疑解难中把学生的阅读向纵深引进,提高阅读的质量。
(3)上好课外阅读分享课,引导学生将课外阅读的成果在班内展示,与同伴分享,相互借鉴、提高。
(4)上好课外阅读辩论课,针对学生在阅读中的不同观点、不同体验组织辩论,一方面鼓励学生在阅读中获得与众不同的个性化体验,另一方面使学生的分析能力与思维水平得到提高。
五、研究措施
1、健全研究组织,明确人员分工
2、加强理论学习。每位教师根据课题研究方案,认真学习关于阅读教学的教育类论著,关注国内外阅读教学研究动态,提高课题组教师的理论水平,指导日常阅读教学实践。
3、建立研讨制度。建立骨干教师每月沙龙活动制度,两月一次的 语文教师论坛制度和教研组研讨制度,让课题研究渗透到语文教学的诸多环节。
六、研修步骤
第一阶段(2017年9月)准备、启动阶段
组织研修组成员,形成研修方案,进行研究动员,搜集研究资料,组织理论学习。每个成员全员参与学习,学习有关阅读理论,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等相关资料。班级建设学生阅览室,增加名著藏书量。研修组成员广泛收集资料,确定研修方向,设计研究方法,制定研修方案。
第二阶段(2017年10月—2018年5月)实验、研究阶段 研修组成员在一定范围内开展学生阅读名著状况调查,制定调查表,收集并分析整理。制定文学名著阅读计划,明确阅读目的,加强文学名著阅读方法的指导。构建名著阅读教学模式并开展各类阅读活动,形成检测评价机制,检验阅读效果,以培养学生养成阅读名著的良好习惯。
第三阶段(2018年6月)研修组成员对探究过程中的各种材料进行整理、分析,经验反馈,实践经验交流、小结。撰写论文,展示成果。
2017年9月
第二篇:《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课型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课型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立项人:泗洲中学 仲 英
一、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与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
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及新教材的改革,标志着我国语文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纪元。《语文课程标准》非常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第一次明确规定了课内外阅读量:初中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并积极倡导学生“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因此,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是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的任务。心理学研究发现,课外阅读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我国课外阅读的现状却不容乐观,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课外阅读的时间少:在电视、电影、网络等多种活动方式的包围之下,学生们有了更多活动选择,他们的课余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同时,在这些活动方式的冲击下,越来越多的时间被电视、电脑占据,而课外阅读的时间相应就变得越来越少。
(2)没有养成经常阅读的习惯:主观因素主要是:不能正确认识课外阅读的意义,不能排除外界的干扰,缺乏主动性与积极性。客观因素主要是:到了初中,学生学习生活变得紧凑,为了应付升学考试,在学校和家长的压力下,他们整天围绕着教科书或辅导书打转,整天钻在作业、习题或试卷中,一天下来几乎没有时间看书,也就谈不上阅读习惯的养成了。(3)阅读目的不明,阅读书目芜杂:都说是“开卷有益”,但学生的阅读若随意性太大,只凭个人兴趣去阅读,或心血来潮,有什么书就看什么书,看一本是一本,或随波逐流,泛泛而读,这种阅读的盲目性也是让人担忧的。尤其是现今书目芜杂,有一些打着“灵幻小说”旗号的垃圾书,融合了中国的迷信和肤浅的西方魔怪传说,学生认为是这潮流与时髦,争先恐后地传借、购买。另外,很多学生读书缺少计划,阅读中以浏览、略读为主者多,占86%;精读者少,占10%;不清楚的占4%。阅读过程中也少有圈点批注、好词佳句的摘抄,心得体会、新的思考是有的,但行诸笔端、整理留存者少。
(4)有效的阅读指导不够,阅读兴趣难以持久:有问卷调查显示,大部分中学生都认为阅读课外书籍是必要的,但由于没有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从而造成阅读效率低下或阅读兴趣下降。由此可见,给学生提供阅读方法上的指导,是帮助学生更好地展开阅读以吸收书中营养的重要措施。学生或浅尝辄止、或浮光掠影,出现以上状况的主要原因,还在于学生不会读。因此,阅读的指导显得至关重要。吕叔湘先生也说过:“课外阅读的指导很重要。”为了提高江学生阅读的效率,必须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切实解决“怎么读”、“读什么”的问题。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借助丰富的人类文化精品滋养学生的心灵,充实学生的头脑,无疑是使孩子终生受益的重要措施。
教师应根据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对其进行适当的指导,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外阅读指导课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课外阅读的巨大动力。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学生对课外阅读有了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以兴趣这把钥匙去开启学生的心扉,引导学生走进知识宝库的大门。2.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许多学生有了课外阅读的兴趣,但如何“读”还不是很明确;有的学生只凭兴趣,凡是情节生动的内容就走马看花地读读,有的读了文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吸取技巧,用在写作上。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进一步引导学生不但爱“读”,而且会“读”,这就要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因此,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尤其重要。曾国藩曾指出读书之法:“不同之书,区别对待,应读之书,宜缓宜熟,应阅之书,宜速宜多。阅读如攻城,轻骑剽悍,所向无前。” 我们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应教育学生要根据不同体裁、不同内容的文章采用不同的方法去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养成经常阅读的习惯
“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语文之塔不是一砖一瓦构建的,没有日积月累,就没有学生的语文功底,就没有丰厚的智力背景。学生有了阅读的兴趣,懂得了阅读的方法,也就能养成经常阅读的习惯,能让学生在课外阅读的广阔土地上尽情畅游,让孩子们在浩瀚的书海里愉快遨游,才能从中获取知识营养,从而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
二、概念的界定
所谓课外阅读课课型:余映潮老师认为,所谓课型,就是教学过程的基本形态,一般指根据教学任务而划分出来的课堂教学的类型。可以说,课型是由“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地位所决定的一种课堂教学结构;也可以说,一节课中,主要的教学活动方式是什么,这节课就可以称为是什么课型。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及预期目标
(一)课题研究的内容
课外阅读指导课的课型有很多,大致包括:读物推荐课、读物鉴赏课、师生共读课、读后讲述课、读物讨论课、读书笔记指导课、课外阅读检查课、读书交流课等等。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我校学生的阅读情况,本课题选定“读物推荐课”、“读书指导课”、“读物鉴赏课”和“交流汇报课”四种类型进行研究。
1.推荐型:是指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基础,以课内阅读中所学到的方法作为课外阅读的“奠基”和“引领”,用生动活泼的方式向学生推荐各种有益的课外读物,让学生把阅读范围延伸向课外。推荐的读物可以是书刊的推荐、篇目的推荐和内容的介绍;形式上可以是教师推荐和学生推荐相结合、统一推荐和分散推荐相结合。它的教学流程应根据学生的的阅读情况和要阅读的书籍内容来确定。
2.指导型:读书指导课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教给学生阅读方法的一种课型,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系统科学的读书方法,养成习惯,形成能力,最终达到“自能读书”。它包括读书方法的指导和读书笔记的指导
3.鉴赏型:这类课型就是让学生参与阅读过程,参与讨论、探究、合作学习,并在学习中掌握科学灵活的学习方法,逐渐形成语文能力,思维上得到启发,思想上受到感染与熏陶,情感上引起共鸣。它的大体模式是:激发兴趣,导入主题——课内指导,例子引路——学法迁移,自主赏读——畅谈心得,拓展延伸。对一些文质兼美的文学精品,教师先引导学生品读体味,重在通过朗读揣摩推敲作者运用语言文字的功力,感悟其表现方式,并积累优美词语,以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其朗读能力和鉴赏能力。
4.交流汇报型:这类课型是通过学生交流汇报,教师来检查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与效果。由于学生的喜好不同,理解能力不同,个性体验不同,只要让学生充分地各抒己见,畅所欲言,道其知,说其悟,谈其感,达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目的即可。交流与汇报可分二个阶段进行,也可同时进行。读书交流课:根据所阅读的书的主要内容后说感想、谈体会、议写法、抒己见、析内容、评人物等等。读书汇报课以展示学生的课外阅读成果为主,指导学生阅读为辅,形式不拘一格,达到目的即可。如:举办讲演会;开展故事比赛或朗读比赛或成语连赛或古诗文背诵比赛的活动;读书笔记展览;读物插图设计赛或手抄报竞赛;书面作业练习等。
(二)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1.学生会选择有益的书籍。从学生课外阅读情况来看,学生阅读随机性比较强,通过“推荐型”课外阅读课,立争使学生从名目杂多的书目中学会选择思想健康、知识性强、有益于学习的读物。只有读好书,才能陶冶情操,提高素质。
2.学生会一定的阅读方法。科学的阅读方法会收到事半功倍的阅读效果,而阅读方法的确定应根据内容和阅读需要来确定,什么样的文章适合于泛读,什么情况下可采用精读,要一清二楚。明确了阅读目的,才能确定科学的阅读方法。
3.学生会做读书笔记。在课外阅读时我们要求学生注重积累。以摘录句子、片断,概括主要内容和写心得体会为主。教会学生做文摘卡片。卡片上可摘录书名,作者,优秀片断,好词佳句等。平时在读报时发现自己喜爱的文章或资料及时剪下来,分门别类贴在准备好的本子上。
4.学生会鉴赏。通过指导学生写阅读心得,点评精彩片段等方式,逐渐培养起学生以欣赏的眼光阅读、以评判的思维体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四、课题研究的对象
七~九年级的学生。
五、课题研究的操作措施与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课例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经验总结法、学习成果展示法等方法。
六、课题研究的时间规划与步骤 本课题计划一年完成,分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11年3月至6月)
成立研究课题,了解目前初中学生的阅读现状,写出课题研究的具体方案。2.实施阶段(2011年7月至2012年5月)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实践活动,定计划按时开设四种类型的课外阅读指导课,对教学实际问题及时总结并作出调整。
3.总结阶段(2012年6月)
(1)收集、归纳、整理课题研究的相关资料,完成课题研究结题主体报告;(2)装订有关资料及论文。
第三篇:小学科学课课型
以认识自然规律为主要内容的课型研究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对小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了比较详细的阐述,认为“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必须紧密结合科学知识的学习,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而不能简单地通过讲授教给学生……”明确要求学生必须直接参与探究活动和连续的实践,必须从直接参与探究的体验中获得对探究特征的初步认识。
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以认识自然规律为主要内容的课是小学科学中比较普遍的一种课型,它要求学生亲历实验探究过程。在青岛版小学科学教材中许多课属以认识自然规律为主要内容的课的范畴,如:《有趣的不到翁》、《有趣的浮沉现象》、《改变浮与沉》、《声音的产生》、《谁的本领大》、《谁能传播声音》等等。所以探讨以认识自然规律为主要内容的课的基本模式对科学课堂教学大有裨益。
该教学模式分以下四个环节:提出问题——假设实验——验证实验——总结规律——应用规律。
一、提出问题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继而自主合作探究,不仅仅是一个学习方式方法的问题,更是一种教育观念的更新和转变,它的根本点在于突出了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回归于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成为“问题”的主体,成为一个个的“问题信息源”,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被大大激发。学生提出的问题总是以自身的积极思考为前提,常言说得好,教师与其“给”学生10个问题,不如创设情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产生”一个问题。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所以上课要通过小游戏、小魔术、讲故事、猜谜语、播放多媒体课件等多种形式再现生活场景,为学生创设活动氛围,引领学生进入探究领地,激发探究欲望。比如: 《杠杆》一课,有位老师设计了一个“比谁的力气大”的游戏,让学生推荐出班级中公认的一个力气大的和一个力气小的两位同学来比试。力气小的压离支点远的一端木棍,力气大的压离支点近的一端木棍,结果力气小的几次都轻而易举地取得了胜利。这样的结果,很显然出乎学生的意料,于是学生提出问题“这到底是什么原因?”从而激发学生研究杠杆的兴趣。
二、假设实验
猜想与假设已成为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猜想与假设能力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发展学生对科学活动预见性的重要实施渠道。
教师要引导学生以小组或全班为单位,针对要研究的问题,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预测或作假设性解释,要注意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并在想象的基础上让学生畅所欲言。
例如:研究不倒翁的秘密,教师让学生玩一玩不倒翁并拆开看看,让学生大胆猜想不倒翁不倒的秘密与什么有关?学生认为:“可能与里面的泥块有关,可能与底部是球形有关,可能与泥块在底部有关,可能与……”。从材料的“结构性”出发,做合理假设,学生就会紧扣主题,自主探究,步步深入,层层推进。
假设实验和包括制定实验方案,《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能根据假想答案,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让学生放开思路,自主地、大胆地设计制定实验方案,这也是一种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在具体操作中,一般要采取分组活动方式,让各小组针对本组要研究的问题,制定自己的计划方案。比如《有趣的浮沉现象》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学生制定的实验方案是:把物体放入水中。
各小组把制定的实验方案在班内交流,其他小组提建议,进一步完善探究方案,如果方案切实可行,就进入验证阶段。这样做防止学生盲目实验,浪费时间。比如《有趣的浮沉现象》一节,有的小组制定了把物体放入水中的实验方案,在全班交流,其他小组都觉得此方案简单、可行,因此都可按此方法进行实验。
三、验证实验
根据假设实验实施探究是科学探究课的中心环节。新课程的实施和推广,更注重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强调学生在经历实验探究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掌握科学方法,感悟科学知识,从而形成良好的科学态度与价值观。
探究活动主要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假设实验方案对问题进行独立的探索,在一定范围内收集和处理信息。如《有趣的浮沉现象》,学生们把事先准备好的材料都放入了水中,记下物体的浮沉情况。
四、总结规律
各小组通过实验现象,发现总结出实验结论和规律,在全班交流。教师及时引导学生总结建构,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知识体系。课堂上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倾听他人意见中使自己成长、在肯定自我中培养自主意识、在交流评价中发现新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此环节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创设民主氛围。
学生的认知活动是受情绪因素的影响的,宽松、活跃、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学生自主学习,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敢于交流的催化剂。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完全放松,全身心投入,才会有活跃的思维,才敢畅所欲言。
2、允许学生犯错。在交流时,给予学生犯错误的权利,维护他们的自尊心,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发现,而无所顾忌。
五、运用规律
在学生总结规律之后,让学生利用规律解决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比仅仅是对规律认识的深化,更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如《自行车胎为什么爆裂》一课,学生得出“一般情况下物体都有热胀冷缩性质”的规律后,教师出示“电线杆之间电线较松”的图片,提出问题“为什么电线杆之间的电线一般都会比较松”?学生运用规律进行解释,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附:认识自然规律为中心的课型案例
《热气球上升的秘密》
教学目标:
1、知道科学探究要从提出问题开始,能将自己的研究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进行比较;能提出进行科学探究的大致思路;能用简单的器材进行实验并做记录。
2、积极查阅资料,关心新科技、新发明对生活等问题的重大影响;意识到要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科学。
3、学生能感知热空气的存在,知道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会上升的性质。
活动准备:
大塑料袋、纸蛇、纸伞、蜡烛、火柴、蒸发皿、瓶装酒精、实验记录表、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图片和录像,请大家欣赏一下。播放课件:热气球图片和点火升空的录像。问:刚才你看到了什么?
关于热气球,你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提出来? 谈话:同学们真爱动脑筋,提出了很多有关热气球的问题。这节课我们就先来研究:点火后,热气球为什么会升起来?〈板书课题:热气球上升的秘密〉
[设计意图:把研究的问题定位在:点火后,热气球为什么升起来,缩小了探究的范围,使探究主题更加明确。]
二、提出假设,设计方案
(一)提出假设
1、谈话:同学们猜一猜,点火后,热气球为什么会升起来?
2、生猜测:点火后有热气,热气会把热气球顶上去。为什么这样猜测?
[设计意图:
1、让学生明白猜测也是需要依据的;
2、唤起学生的一些生活感知,比如:刚出笼的馒头热气腾腾,烟囱的烟向上冒出„„]
3、师补充讲述:你的这种猜想包含有两个方面:(1)
点火后有“热气”
(2)“热气”会升上去
板书猜想。
3、师讲述:猜测很重要,可是,科学研究不能光靠猜测,要通过实验来验证!
(二)引导学生设计初步方案
1、谈话:点火后有“热气”吗?怎样通过实验来验证呢?
2、鼓励学生大胆说方法:如用手感觉、用空瓶上套气球来观察„„
3、一生上前示范用手感觉的方法,师提示:当未点火时,蜡烛上方有什么? 师故意问:没看见空气呀?为什么说有空气?
[设计意图:1、巩固学生对空气的感性认识,空气是看不见,它无所不在;2、为学生认识“热气”就是受热的空气做铺垫]
4、各小组选择简单的方法来实验
5、汇报:说一说,在刚才实验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6、小结:通过亲身实验,证明了点火后,确实有热气。热气也就是受热了的空气,简称热空气。〈板书:热空气〉
三、设计最终方案,实验验证
1、谈话:在刚才的实验中,大家还感受到热空气在向上升〈顶〉,热空气真的会向上升吗?
2、出示实验材料,并简介示范蒸发皿、酒精的用法:[提示注意安全用火。一旦着火,迅速用湿抹布盖住],你能否利用这些材料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猜想呢?
3、生设计方案
4、交流完善实验方案
5、分组实验探究,填写实验记录表
[设计意图:用记录来引导学生更细致地观察和感受空气受热后的体积变化、轻重变化、运动情况等]
四、总结规律
1、汇报:说一说实验中有什么现象? 〈生带记录表于投影仪上展示汇报〉
2、小组讨论:点火后塑料袋胀大了,说明了什么? 塑料袋胀大时,手有种被向上拉的感觉,这说明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汇报一一板书:空气受热 体积膨胀;热空气在上升〉
3、引导生小结: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就会上升,热空气上升时就会让塑料袋升上去。
4、谈话:老师还为大家准备了两组实验材料,(出示实验材料),看哪组最先利用它们让纸蛇、纸伞转动起来。
5、生实验汇报
4、讨论:纸蛇、纸伞为什么能转起来?
6、引导生小结: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就会上升,热空气上升时,就会推动纸蛇、纸伞转动。这组实验再次验证了热空气会上升的性质。[设计意图:单一的结论作为科学依据太单薄,科学结论需要多次验证。]
五、运用规律
1、现在谁来解释一下,点火后,热气球为什么能升起来?
2、生答。师评价。
六、拓展
了解热空气在生活中的应用
1、讲述:热气球是利用了热空气的的原理,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利用了这一原理?
2、学生小组交流,汇报。(师相机出示热空气在生活中应用的课件)
3、谈话:热空气为人类做了很多事情,你都搜集到哪些有关的资料呢?
4、生展示搜集的资料,师补充展示相关资料课件。
以学习科学方法为主要内容的课型研究
这种课型以掌握科学方法、发展学生的技能为核心,进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真正实现学与做的统一。它适用于科学教材中关于设计制作、测量、种植、分类、鉴别、观测等相关内容的教学。课堂教学中共分四个环节: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探究演练,学习方法——运用方法,反思改进——拓展延伸,实践应用
环节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师可以借助自然界中的动植物、多媒体、歌曲、图片、游戏活动等手段创设情境,提出要研究的问题。
操作要点:
1、课前认真分析教材和学生的情况,精心设计高质量的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生倾情投入。
2、创设的情境如果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的经验发生冲突,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3、尽量使情境贴近生活,让学生觉得自己也见过、做过,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觉得自己如果认真对待也能做到。
4、情境要突出重点、难点,使学生产生深刻印象。环节二:探究演练,学习方法
这一环节是学习科学方法课的重要部分,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潜能,可按不同的途径途径开展活动。
1、有些课程内容学生并不陌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已经无意识的运用过,并已经了解过。如《指南针》、《种辣椒》等。这样的课程可以按照以下流程进行教学:初步尝试 交流评价——讨论归纳 规范操作(讲解演示)——再次尝试 教师指导。第二环节可以按照课程内容和学生认知水平选择一种方法或同时出现。可以采取组内交流或全班交流。
2、有些课程内容学生知道甚少,甚至没有任何经验,如:四年下册《岩石的科学》这一单元中的《认识岩石》、《做个岩石百宝箱》等课。可以按照以下流程进行操作:讲解示范 讨论归纳——模仿练习交流改进——独立操作 教师指导。
3、有些课程带有明显的制作痕迹。如:《我的风向仪》、《我的雨量器》等,可按以下几个环节进行:大胆设想 自己设计方案——限定材料 合理制定方案——指导点拨 动手完成制作。
操作要点:
1、交流是认真倾听、深入思考,提高课堂有效性。避免课堂交流是一言堂局面;流于形式,学生么有深入思考;避免交流时间短促,学生意犹未尽。
2、发挥“小老师”的作用。如果内容简单可以把可以把课堂完全开放给学生,选择经验丰富的学生做“小老师”既要.以点带面,又要考虑到每个学生的情绪,还要注重学生锻炼机会的均衡性,让每个孩子都得到发展。
3、教师要有熟练的技能技巧,演示示范要操作规范、科学准确无误。
4、教师可以亲自演示。
5、学生不仅要知道怎么做,会动手做,还要知道为什么这样做,否则只能是照“葫芦画瓢”,很难形成方法。还要因地制宜,选择简单、易得、操作性强的训练材料。
环节三:运用方法 反思改进
只有通过练习学生才能经理不会到会,由不熟到熟的过程。再通过反思自己操作时的成功和失败之处,通过评价其他同学吸取经验,完善改进。
1、充分重视学生的探究成果。充分肯定被评价学生的成绩和独特之处。
2、练习时要注意“由简单到复杂,由快到慢”,练习的项目应有计划、有层次、有数量,只有经过循序渐进、反复的练习,才能真真正的把握。
3、在反思评价时学生和老师都要客观正确客观的分析问题之所在,找出问题原因,解决方法。
环节四:拓展延伸 实践应用
科学方法的培养源于实践,用于实践,反复实践,可以熟能生巧。同时根据能力迁移的原理,组织、启发、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科学技能技巧从多方位、多角度去解释自然现象,灵活性、创造性地解决一些问题。可以改进原有的作品,还可以进一步创造、发明。
操作要点:
1、精心组织好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如小制作、饲养、栽培、观测天气等。
2、让课外实践活动有实效。方法一
教师要给以足够的关注,给学生创造展示的机会和平台。如:展示栏、科学自然角、观测记录、手抄报等。
方法二
结合教学内容,积极开展制作赛车、制作水钟等多种竞赛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习科学方法为主的课,对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具有无法比拟的意义。但是教学有法,却无定法,还有待于我们深入探索和研究。如果能对科学教师更好地掌握此类课型的教学规律、提高教学实施能力和教学质量、对培养学生有所帮助,将是对我们最有力的支持。
测量重力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苹果为什么落地》一课的基础上继续研究关于地球引力的相关知识,认识测量重力的工具——测力计,并学习用测力计测量物体受到的重力,培养学生利用工具进行观察的技能,使学生认识到使用工具测量比利用感官判断更有效。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经历了一年的科学学科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操作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合作探究。本课重点在于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测力计的使用,学生活动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指导学生科学、合理、准确地测量物体受到的重力,引导学生准确地读出并记录下被测量物体受到的重力。虽然四年级的学生对我们的家园——地球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于地球引力(重力)等新的知识领域的探究相对来说还是有些困难的,这正是需要学习研究的课题。通过本课的学习主要是让学生学会用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使学生学会使用测力计测量重力的技能,并能将之应用到实践中。
教学目标:
1、能用测力计对物体进行测量观察,采集数据,并进行简单记录;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体思路。
2、保持与发展对身边自然事物的好奇心,培养兴趣,善于猜想,乐于合作交流。
3、会使用测力计测物体的重力。能用测力计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教学重点:掌握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教学准备:苹果,橘子,圆筒测力计,平板测力计,钩码,硬纸板,橡皮筋,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样礼物——苹果和桔子。如果现在我松手,它们会怎么样?
学生回答:掉到地上 问:为什么会掉到地上? 学生回答。
是的,地球上所有的物体都会受到地球吸引产生一个向下的力,这个力叫重力,那它们受到的重力一样吗?
学生猜想。
那么到底一样不一样呢?我们要来具体测量一下才能得出结论。到底怎样来测量物体受的重力的大小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测量物体受到的重力,引出课题:测量重力。(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对水果喜爱、倍感新鲜、好奇的心理特点,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究问题的情境之中,激起探究兴趣,形成探究动机。】
二、探究演练,学习方法
1、认识测力计各部分名称
谈话:想一想,用什么工具测量物体的重力呢? 学生思考、回答,引出测力计。
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吧。出示平板测力计和圆筒测力计。它们的外观不一样,但内部构造都是差不多的。
请每组派代表到前面领取一只平板测力计,在小组内观察研究一下,看看它由哪几部分构成? 学生自由观察、交流发现。
根据学生介绍,课件出示测力计各部分的名称。(测力计的构造:由底板、刻度、弹簧、指针、挂钩、提手组成。)
2、了解测力计的刻度
谈话: 仔细观察测力计,你还能发现什么? 学生回答。(发现有字母N和g,测力计两边有刻度„„。)g和N都属于单位名称,g是质量单位,而我们今天学习的重力的单位就是牛顿,用英文字母N表示,简称牛。为了纪念英国著名的科学家牛顿在力学方面做出的伟大贡献,全世界都统一用“牛顿”作为力的单位,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测力计两边的刻度,你还能发现什么? 师引导观察:它们记录刻度的数值也不一样。那么我们测重力的时候应该读哪边(牛顿这边)因为重力的单位是牛顿。同学们再看,每个大格是1牛顿。在0和1之间有10个小格,1小格是0.1牛顿。
3、学习使用测力计的方法
谈话:我们认识了测力计各部分名称,一个钩码所受的重力是多少? 学生先估计后测量
学生用测力计测量一个钩码所受的重力,交流测量结果。
提出疑问:一个钩码所受的重力是0.5牛,为什么大家测量的却不一样? 学生讨论可能出现的原因,集体交流。
学生汇报后,出示课件:(1)、先将指针调到零刻度处(如何调整)(2)、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怎样钩住钩码,如何使视线与眼睛相平)(3)、每个测力计都有一定的测量范围,不能超出这个范围,因此先要估计重力的大小。
4、练习使用测力计测量重力。
谈话:我们学会了正确使用测力计,想不想测量一下物体受到的重力?
5、反复练习,形成方法
各小组有秩序地选取喜欢的物体,先估计被测物体所受到的重力大小,再轮流使用测力计进行测量,把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之后交流结果。【设计意图:以课件的形式为学生提供了不同的测力计图片的感性材料,并且还提供了足够的实物实验器材,注重观察方法的指导,给学生充分观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观看图片和亲手触摸感受,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主动的去发现测力计的组成部分,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充分体现了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运用方法,制作测力计
谈话:同学们用测力计测量了许多物体所受的重力,你想不想自己动手制作一个测力计? 交流:制作测力计需要的材料和制作的关键。出示制作步骤,学生制作。
学生展示作品,师生点评,现场使用,测量物体所受重力。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既可以再次点燃孩子们学习的热情,又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前面的知识。同时也让学生在制作测力计的过程中,强化测力计各部分功能的知识,真正做到在动手制作过程中学习科学知识。学生在动手制作后,用评价的方式及时肯定学生的作品,这样学生在一种相互激励,相互学习的气氛中探究就会感到探究的乐趣。】
四、拓展应用
神舟七号成功发射,想一想它在地球轨道和月球轨道所受的重力一样吗?请同学们查阅资料了解一下,下节课我们再交流。
【设计意图:拓展内容的设计,意在引导学生了解地球引力和月球引力不同,让他们考虑的更加深入。同时把课堂知识延伸到课外,鼓励学生不断去探究,更加热爱科学。】 教后反思: 这节课学生兴趣浓厚,学得积极主动,主要体现在以学生活动为主,通过引导他们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新知。
1、合作探究,认识测力计。
测力计是学生生活中不常见的测量工具,通过让学生自己观察、研究、发现测力计的结构、原理及重力的单位。这一环节,学生学得较好,能在相互补充、完善中认识测力计各部分的名称,为使用测力计作了有利铺垫。
2、动手测量,总结方法。
让学生自己用测力计测量一个钩码所受重力,然后根据测量结果总结测力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操作过程进行思考,不但培养了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同时提高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3、真观察,动手操作,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通过学生的观察,交流,动手操作的一系列活动,让学生能够认识测力计的构造和功能,能够使用测力计对物体受到重力进行测量。注重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引导学生准确的读出并记录下被测物体受到的重力,使学生的认知过程又上升了一个新的层次。
认识自然规律
说明
声音的产生
附:认识自然规律为中心的课型案例
《热气球上升的秘密》
教学目标:
1、知道科学探究要从提出问题开始,能将自己的研究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进行比较;能提出进行科学探究的大致思路;能用简单的器材进行实验并做记录。
2、积极查阅资料,关心新科技、新发明对生活等问题的重大影响;意识到要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科学。
3、学生能感知热空气的存在,知道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会上升的性质。
活动准备:
大塑料袋、纸蛇、纸伞、蜡烛、火柴、蒸发皿、瓶装酒精、实验记录表、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图片和录像,请大家欣赏一下。播放课件:热气球图片和点火升空的录像。问:刚才你看到了什么?
关于热气球,你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提出来? 谈话:同学们真爱动脑筋,提出了很多有关热气球的问题。这节课我们就先来研究:点火后,热气球为什么会升起来?〈板书课题:热气球上升的秘密〉
[设计意图:把研究的问题定位在:点火后,热气球为什么升起来,缩小了探究的范围,使探究主题更加明确。]
二、提出假设,设计方案
(一)提出假设
1、谈话:同学们猜一猜,点火后,热气球为什么会升起来?
2、生猜测:点火后有热气,热气会把热气球顶上去。为什么这样猜测?
[设计意图:
1、让学生明白猜测也是需要依据的;
2、唤起学生的一些生活感知,比如:刚出笼的馒头热气腾腾,烟囱的烟向上冒出„„]
3、师补充讲述:你的这种猜想包含有两个方面:(1)
点火后有“热气”
(2)“热气”会升上去
板书猜想。
3、师讲述:猜测很重要,可是,科学研究不能光靠猜测,要通过实验来验证!
(二)引导学生设计初步方案
1、谈话:点火后有“热气”吗?怎样通过实验来验证呢?
2、鼓励学生大胆说方法:如用手感觉、用空瓶上套气球来观察„„
3、一生上前示范用手感觉的方法,师提示:当未点火时,蜡烛上方有什么? 师故意问:没看见空气呀?为什么说有空气?
[设计意图:1、巩固学生对空气的感性认识,空气是看不见,它无所不在;2、为学生认识“热气”就是受热的空气做铺垫]
4、各小组选择简单的方法来实验
5、汇报:说一说,在刚才实验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6、小结:通过亲身实验,证明了点火后,确实有热气。热气也就是受热了的空气,简称热空气。〈板书:热空气〉
三、设计最终方案,实验验证
1、谈话:在刚才的实验中,大家还感受到热空气在向上升〈顶〉,热空气真的会向上升吗?
2、出示实验材料,并简介示范蒸发皿、酒精的用法:[提示注意安全用火。一旦着火,迅速用湿抹布盖住],你能否利用这些材料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猜想呢?
3、生设计方案
4、交流完善实验方案
5、分组实验探究,填写实验记录表
[设计意图:用记录来引导学生更细致地观察和感受空气受热后的体积变化、轻重变化、运动情况等]
四、总结规律
1、汇报:说一说实验中有什么现象? 〈生带记录表于投影仪上展示汇报〉
2、小组讨论:点火后塑料袋胀大了,说明了什么? 塑料袋胀大时,手有种被向上拉的感觉,这说明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汇报一一板书:空气受热 体积膨胀;热空气在上升〉
3、引导生小结: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就会上升,热空气上升时就会让塑料袋升上去。
4、谈话:老师还为大家准备了两组实验材料,(出示实验材料),看哪组最先利用它们让纸蛇、纸伞转动起来。
5、生实验汇报
4、讨论:纸蛇、纸伞为什么能转起来?
6、引导生小结: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就会上升,热空气上升时,就会推动纸蛇、纸伞转动。这组实验再次验证了热空气会上升的性质。[设计意图:单一的结论作为科学依据太单薄,科学结论需要多次验证。]
五、运用规律
1、现在谁来解释一下,点火后,热气球为什么能升起来?
2、生答。师评价。
六、拓展
了解热空气在生活中的应用
1、讲述:热气球是利用了热空气的的原理,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利用了这一原理?
2、学生小组交流,汇报。(师相机出示热空气在生活中应用的课件)
3、谈话:热空气为人类做了很多事情,你都搜集到哪些有关的资料呢?
4、生展示搜集的资料,师补充展示相关资料课件
我的案例:认识自然规律为中心的课型案例
《声音的产生》
教学目标:
1.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声音的产生做假社性解设; 2.在探究过程中,有乐于观察,善于发现的欲望; 3.知道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瓶子、小棒、鼓、音叉等。
2、学生准备:尺子、橡皮筋、铅笔盒等。
3、演示实验:锣、棒槌、有关各种声音的课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件礼物,请同学们认真听,告诉大家,你听到了什么?
(播放一段交响曲)2:交流:你听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
3:大家听的很认真!这么多声音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支美妙、动听的交响曲。在生活中你还常常听到过什么声音?
(学生回答生活中熟悉的声音。)
4:是啊,你们说得真好,各种各样的声音时时伴随着我们,风声雨声流水声,诉说着大自然的千变万化;欢声笑声读书声,倾诉着同学们的幸福和快乐,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声音王国,去探索有关声音的奥秘。
【设计意图:由学生熟悉的声音导入课题,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唤醒学生和本课有关的已有知识储备。】 5:你想知道关于声音的什么问题?(进行整合并简单板书)
6,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板书:声音的产生)
二、提出假设,设计方案。
(一)提出假设
1、了解学生对该问题的认知水平。
根据你的知识经验,你认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学生动脑思考后发言。)
为什么这样猜测? [设计意图:
1、让学生明白猜测也是需要依据的;
2、唤起学生的一些生活感知,比如: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声音„„]
2、师补充讲述:许多声音不管它们来自哪里,都能够为我们传递信息。
3、提问:(出示保鲜袋)你有什么办法可以使这个食品保鲜袋发出声音呢? 【设计意图】这个开放性活动让学生感受发声方法的多样性和发 声物体的多样性,丰富学生对于制造声音的感性认识。(学生制造声音。)
4、学生交流让物体发出声音的办法。
(二)提出自己的猜想。
1、谈话:同学们真聪明。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个小小的比赛:不借助其他任何物体,只利用自己的身体,你能用什么办法发出声音?
2、学生活动、汇报,教师肯定学生的创意。
3、谈话:刚才同学们用了多种方法使物体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为什么使用不同的方法都能使物体发出声音?同学们再来猜一猜,到底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 【设计意图】猜测的目的是为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4、教师对学生的猜测进行简单板书。
5、师讲述:同学们有这么多的想法,究竟谁的猜测是正确的呢? 怎样才能知道?(生:实验)
(三)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1、那声音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想不想继续探究?
2、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验来研究。
3、谈话:大家看看,在桌上老师已经为大家准备了些什么材料? 这些材料要怎样操作呢?
4、学生观察材料并汇报。
5、教师肯定学生的细心观察并强调实验要求:实验时注意要对比,物体发声前是什么样的?发声时又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现象?这些 现象说明了什么?把你们的发现用简单的文字、符号或图形及时记录下来。小组成员要密切分工与合作。【设计意图】运用间接观察法,借助于些其它物体将物体的振动可视化,学生充分体验和感受。
三、实验验证。
1、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表扬观察细心、合作好 的同学和小组,并相机参与学生的活动。
2、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实验情况。
3、学生代表汇报,全般同学交流,互相质疑和评价。
4、引导学生进行归纳:通过以上实验与分析,我们发现:物体发声前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发声时呢?从中我们可以初步得出什么结论?(板书: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概括,建立振动的概念,使学生的思维由具体形象上升为抽象思维。
5、(用对比实验法进行反证)提问:既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 产生的,那么,终止声音,振动会停止吗?终止振动,声音会消失吗? 以下实验又说明了什么? 【设计意图】运用反证法的实验进行对比,可再次让学生感受声音与振动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并以此对学生进行逆向思维的训练。
6、反证活动:两个学生上台演示敲锣的实验。
7、思考并汇报:这个实验又说明了什么?
8、小结:以上实验进一步说明声音确实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9、总结(强化核心概念)。通过上述正、反两方面的研究,我们发现声音确实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四、总结规律。
1.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研究了“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对这个问题的探究过程我们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主要用了哪些探究的方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
2、学生反思、汇报,教师及时肯定。
3、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组内同学互说互相肯定自己的点滴进步,再个别汇报。)
4、学到这里,对于声音,你还有什么问题吗?(学生说出自己心中还存在的疑问。)
【设计意图: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引导学生对别人研究的结论提出补充、质疑。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整合,对结论进行概括提升。】
五、运用规律。
1、同学们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很轻松地就分辨自然界中的声音,你能不能露一手,模仿几种喜欢的声音?
(学生模仿。)
2、同学们真了不起,模仿出了这么动听、可爱的声音,那你知道人发声时是哪儿在振动吗?
(学生进行猜测。)
3、教师总结概括。是我们的声带在振动。请用手摸摸声带,感受发声时声带的振动。
(学生动手感受。)
4、声带振动人就能发出声音,如果声带坏了人就不能发出声音。同学们要保护声带,不要大声喊叫。
【设计意图:体现了科学课“由问题开始——到问题结束”的轮回特点。使学生意识到对科学的探究是无止境的,今天所学的知识,又成了研究下一个问题的基础。
第四篇:美术课课型模式解读
一、欣赏·评述课
基本模式:情境导入――感受欣赏――审美导引――综合评述
主要是通过对美作品、美常识的绍与欣赏,引导学生去感受美、认识美,了解“美”的文化知识。是一以审美为主的教学活,也是一通过艺形象去认识客观世界的思活。此类课,一般是以教师讲述与启发相结合,引导学生欣赏、议论、评述、认知、助解等方式进行行审美导向的教学。
二、造型·表现课
基本模式:直观感受――示范讲解――实践探索――指导评议
主要是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美术的形式特点和基本表现方法。学习用科学的方法来观察、研究和表现客观物象的形、结构、比例、明暗、色彩、立、空间等。同时也是对学生行审美教育、展智力、培养多能力的过程。既有基础知识的传,又有技能、技的训练,一节课中需完成多任务。此类课,教师一般应通过欣赏、启、讲解来传绘的基本知识,运用引导分析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整观察、认识和表现物象的能力。示范讲解方法。指导训练技能、技。实践性、作性强。教学模式应采用“合作模式”或“个性模式”。
三、设计·应用课
基本模式:情境导入――讲解启思――实践探索――指导评议
设计·应用课,内容比较繁多,形式多样。主要是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设计有关门类的基本原理、法则、基本构成方法和制作方法。通过练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工具、材料的性能及使用方法。懂得基本造型和制作的原理,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和设计能力。操作性很强。课时,教师应运用精练的语,结合欣赏来讲述概念、原理、法则,直观演示方法,引导学生设计思路的养成,培养学生对形式美的感受能力。
四、综合·探索课
基本模式:直观感受――讲解启思――实践探索――指导评议 本课型主要是从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角度出发,挖掘其它学科与美术有关联的因素,再根据其它学科的特征采用游戏、演出、展览等方法展开综合探索活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技能,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时,可将美术与学校的文体活动如:班会、运动会、艺术节、演讲比赛、拔河比赛等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第五篇:新授课课型模式(模版)
新授课课型模式:
学生自学——找出问题——合作讨论——提出问题——学生先教——教师点拨——总结延伸——练习巩固。
注重学生掌握新知识和形成相应的能力。
复习课课型模式:
构建知识网络——问题检测——提供答案——学生思考——合作研究——提出问题——学生先教——教师点拨——归纳总结。注重知识的复习与巩固和知识系统化,同时提升教学目标,促进学生智能的形成与发展。
讲评课课型模型:
试卷点评——自我顿悟——合作探究——提出问题——学生先教——教师点拨——师生共析——总结延伸——巩固提高。注重对学生进行矫正教学和延伸性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