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升旗仪式真正发挥教育作用
规范升旗仪式
充分发挥其教育作用
“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升降国旗、奏唱国歌时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这是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第一条。然而,每次升旗仪式上,我们总可以看到一部分学生人站得歪歪斜斜,礼行得零零落落,还忙着窃窃私语;老师们呢,有的在检查学生的行为是否符合规范,有的在对学生进行现场教育,有的也趁此机会与同事谈公事或是联络感情。这样的升旗仪式不仅形同虚设,发挥不了其应有的教育作用,而且学生那种轻视、随便的态度甚至也是对国旗的一种玷污。
为了使升旗仪式显得庄严、隆重,以维护国旗的尊严,教育学生尊重和爱护国旗,激发学生爱国的情感,我们学校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使升旗仪式得到进一步的规范,并以此为切入口,强化养成教育和文明礼仪教育,注重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理想教育,积极开拓少先队工作新途径和新领域,真正发挥了升旗仪式应有的教育作用。
一、明确意义
强化礼仪规范
首先,结合校首届读书节活动,组织引导学生积极阅读、积极活动,明白其重要意义。我们专门印发了跟国旗相关的资料(比如《国旗法》)、故事(《绣红旗》等),利用班会课、晨间谈话、国旗下讲话时间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国旗法》,让学生真正熟知国旗、国徽的涵义及国家性质,并学会正确地唱国歌;引导学生课外阅读五星红旗的故事、诗篇,积极参加“弘扬民族精神”等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活动,利用电视、广播等传播手段了解国家大事,让了解我国几千年的历史,了解我国的国情,了解中国革命的光辉历史和党旗的意义,从而理解体会升旗仪式之所以如此庄严神圣的缘由。
第二,结合“礼仪实小”系列教育活动,进行专题强化训练。为真正落实德育的首要地位,切实改变目前学生存在的言行不文明,仪表不端庄的不良习惯,逐步推进学校德育工作深层发展,我校以文明礼仪教育为抓手,推出了“礼仪实小”系列教育活动。其中要求学生升国旗仪式时,应列队整齐排列,面向国旗,肃立致敬。当升国旗,奏国歌时,要立正,脱帽;行注目礼,直至升旗完毕。强调升旗是一种严肃、庄重的活动,一定要保持安静,切忌自由活动,嘻嘻哈哈或东张西望。神态要庄严,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所有在场的人都应抬头注视。针对这样的要求,各中队还开展了队列、行队礼等行为训练,强化了升旗仪式时的礼仪规范。
二、制订制度
树立学习榜样
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尤其是老师的垂范。为此,我们要求让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首先做到。为进一步规范升旗仪式,学校决定让教师带头,充分发挥“身教”作用,给学生树立学习榜样。为此,特拟了一份《关于教师参加升旗仪式的要求》,《要求》规定:
1、无特殊情况,每位教师都必须准时参加升旗仪式。
2、升旗仪式的过程中,每位老师都必须按指定地点肃立,向国旗行注目礼。杜绝随意走动、交头接耳。《要求》以年级组为单位指定了每位老师应站立的地点,特别强调了班主任老师对学生的纪律教育必须放在仪式前后,而在仪式过程中则应注重发挥榜样教育的作用。
另外,我们也充分发挥了“礼仪班”学生、文明学生、“小雷锋”的示范榜样作用。我们定期表彰“礼仪班”、文明学生和“小雷锋”,让他们优秀的事迹去感动、教育广大的学生;同时,我们还让他们在升旗仪式时站到主席台上去,接受表彰的他们总是那么自豪地挺立在台上,整个升旗仪式的过程都显得那么专注,而学生们正可以领略他们的这种精神风貌。
三、改革讲话
发挥教育作用
传统的升旗仪式形式比较单
一、模式化,比较强调升旗仪式的庄严和神圣,所以整个升旗仪式一般都是让领导讲话或者让老师发言,很少有机会看到学生出现在周一的升旗仪式上,而且讲话的内容显得空、大、远,不切合实际,学生感到这样的升旗仪式跟他们无关,自然更谈不上有兴趣了。为此,我们从讲话内容到讲话形式,乃至讲话人的确定,都作了相应的改革。第一,精选升旗讲话专题,注重内容的生成性。我们要求升旗讲话有专题,有计划,既要有连续性,又要有时效性,更要有教育性,还要有科学性。特别要求能结合学校、年级组、班级、学生的实际,结合学校主题月活动及各类节假日、纪念日自己撰写讲话材料,以弘扬学校好人好事和先进典型,揭露问题,正面引导,使国旗下讲话成为我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窗口。撰写好讲话稿之后,必须及时填写《红旗畅想曲——国旗下讲话》记载表,并于前一周周五之前上传至FTP空间,以确保科室负责人进行质量把关。目前,《红旗畅想曲——国旗下讲话》已成为我们的校本课程开发项目之一,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料。
第二,以“自荐为主,推荐为辅”确定讲话人,体现参与的自主性。要求教师或班级主动报名,并邀请一些领导或在德育教育方面有特殊贡献或成绩的老师来参与。为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在校领导的支持下,我们还与考评挂钩,给参与讲话的老师或指导老师适当加分。同时,在保持升旗仪式庄重、神圣性的前提下,我们尝试着让学生成为升旗仪式的主导者,让他们自己确定主题和形式,自己主持升旗仪式,自己写发言稿,自己写宣誓词,自己编排节目上台表演。
第三,不断创新讲话形式,呈现形式的多样性。原先常常采用单一的讲话,形式枯燥、单调,一成不变。由于学生的加入,有老师就与学生合作采用现场采访试、故事串讲式等,也有老师直接指导学生用诗歌朗诵式、表演式等,还有老师更是别具一格,利用这个时间进行文明学生的表彰、“礼仪班”标志的授予仪式、各级各类学生竞赛获奖证书的颁发等等,不仅使讲话显得生动活泼,更赋予了讲话实质性的内涵,体现了学校、年级组和班级的特色,发扬了教师、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收到了良好的教育作用。
现在,我校的升旗教育逐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可以说从无序走向有序,从不规范走向规范,从无制度走向有制度。因而,升旗仪式也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成为我校德育工作的又一道亮丽风景线。
姚凹学校
第二篇:让升旗仪式真正发挥教育作用
规范升旗仪式
充分发挥其教育作用
“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升降国旗、奏唱国歌时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这是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第一条。然而,每次升旗仪式上,我们总可以看到一部分学生人站得歪歪斜斜,礼行得零零落落,还忙着窃窃私语;老师们呢,有的在检查学生的行为是否符合规范,有的在对学生进行现场教育,有的也趁此机会与同事谈公事或是联络感情。这样的升旗仪式不仅形同虚设,发挥不了其应有的教育作用,而且学生那种轻视、随便的态度甚至也是对国旗的一种玷污。
为了使升旗仪式显得庄严、隆重,以维护国旗的尊严,教育学生尊重和爱护国旗,激发学生爱国的情感,我们学校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使升旗仪式得到进一步的规范,并以此为切入口,强化养成教育和文明礼仪教育,注重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理想教育,积极开拓少先队工作新途径和新领域,真正发挥了升旗仪式应有的教育作用。
一、明确意义
强化礼仪规范
首先,结合校首届读书节活动,组织引导学生积极阅读、积极活动,明白其重要意义。我们专门印发了跟国旗相关的资料(比如《国旗法》)、故事(《绣红旗》等),利用班会课、晨间谈话、国旗下讲话时间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国旗法》,让学生真正熟知国旗、国徽的涵义及国家性质,并学会正确地唱国歌;引导学生课外阅读五星红旗的故事、诗篇,积极参加“弘扬民族精神”等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活动,利用电视、广播等传播手段了解国家大事,让了解我国几千年的历史,了解我国的国情,了解中国革命的光辉历史和党旗的意义,从而理解体会升旗仪式之所以如此庄严神圣的缘由。
第二,结合“礼仪实小”系列教育活动,进行专题强化训练。为真正落实德育的首要地位,切实改变目前学生存在的言行不文明,仪表不端庄的不良习惯,逐步推进学校德育工作深层发展,我校以文明礼仪教育为抓手,推出了“礼仪实小”系列教育活动。其中要求学生升国旗仪式时,应列队整齐排列,面向国旗,肃立致敬。当升国旗,奏国歌时,要立正,脱帽;行注目礼,直至升旗完毕。强调升旗是一种严肃、庄重的活动,一定要保持安静,切忌自由活动,嘻嘻哈哈或东张西望。神态要庄严,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所有在场的人都应抬头注视。针对这样的要求,各中队还开展了队列、行队礼等行为训练,强化了升旗仪式时的礼仪规范。
二、制订制度
树立学习榜样
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尤其是老师的垂范。为此,我们要求让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首先做到。为进一步规范升旗仪式,学校决定让教师带头,充分发挥“身教”作用,给学生树立学习榜样。为此,特拟了一份《关于教师参加升旗仪式的要求》,《要求》规定:
1、无特殊情况,每位教师都必须准时参加升旗仪式。
2、升旗仪式的过程中,每位老师都必须按指定地点肃立,向国旗行注目礼。杜绝随意走动、交头接耳。《要求》以年级组为单位指定了每位老师应站立的地点,特别强调了班主任老师对学生的纪律教育必须放在仪式前后,而在仪式过程中则应注重发挥榜样教育的作用。
另外,我们也充分发挥了“礼仪班”学生、文明学生、“小雷锋”的示范榜样作用。我们定期表彰“礼仪班”、文明学生和“小雷锋”,让他们优秀的事迹去感动、教育广大的学生;同时,我们还让他们在升旗仪式时站到主席台上去,接受表彰的他们总是那么自豪地挺立在台上,整个升旗仪式的过程都显得那么专注,而学生们正可以领略他们的这种精神风貌。
三、改革讲话
发挥教育作用
传统的升旗仪式形式比较单
一、模式化,比较强调升旗仪式的庄严和神圣,所以整个升旗仪式一般都是让领导讲话或者让老师发言,很少有机会看到学生出现在周一的升旗仪式上,而且讲话的内容显得空、大、远,不切合实际,学生感到这样的升旗仪式跟他们无关,自然更谈不上有兴趣了。为此,我们从讲话内容到讲话形式,乃至讲话人的确定,都作了相应的改革。第一,精选升旗讲话专题,注重内容的生成性。我们要求升旗讲话有专题,有计划,既要有连续性,又要有时效性,更要有教育性,还要有科学性。特别要求能结合学校、年级组、班级、学生的实际,结合学校主题月活动及各类节假日、纪念日自己撰写讲话材料,以弘扬学校好人好事和先进典型,揭露问题,正面引导,使国旗下讲话成为我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窗口。撰写好讲话稿之后,必须及时填写《红旗畅想曲——国旗下讲话》记载表,并于前一周周五之前上传至FTP空间,以确保科室负责人进行质量把关。目前,《红旗畅想曲——国旗下讲话》已成为我们的校本课程开发项目之一,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料。
第二,以“自荐为主,推荐为辅”确定讲话人,体现参与的自主性。要求教师或班级主动报名,并邀请一些领导或在德育教育方面有特殊贡献或成绩的老师来参与。为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在校领导的支持下,我们还与考评挂钩,给参与讲话的老师或指导老师适当加分。同时,在保持升旗仪式庄重、神圣性的前提下,我们尝试着让学生成为升旗仪式的主导者,让他们自己确定主题和形式,自己主持升旗仪式,自己写发言稿,自己写宣誓词,自己编排节目上台表演。
第三,不断创新讲话形式,呈现形式的多样性。原先常常采用单一的讲话,形式枯燥、单调,一成不变。由于学生的加入,有老师就与学生合作采用现场采访试、故事串讲式等,也有老师直接指导学生用诗歌朗诵式、表演式等,还有老师更是别具一格,利用这个时间进行文明学生的表彰、“礼仪班”标志的授予仪式、各级各类学生竞赛获奖证书的颁发等等,不仅使讲话显得生动活泼,更赋予了讲话实质性的内涵,体现了学校、年级组和班级的特色,发扬了教师、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收到了良好的教育作用。
现在,我校的升旗教育逐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可以说从无序走向有序,从不规范走向规范,从无制度走向有制度。因而,升旗仪式也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成为我校德育工作的又一道亮丽风景线。
诸暨市实验小学
郦泺静
第三篇:如何让阳光体育发挥真正的作用
如何让阳光体育发挥真正的作用
1.加大体育理论课的作用,培养体育锻炼意识加强体育卫生知识教学和中学生的自觉锻炼身体的意识,这样才能“理论结合实际”的促进“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
2.要尽可能的加强场地器材的建设要因地制宜地加强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建设。同时场地器材问题解决了,随之运动伤害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也降低了,体育教师也可以更好的发挥其主导作用,促使学生更好的掌握体育技术技能,提高学生运动能力,促进“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
3.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只有建设一支素质高、业务精、勤奋实干的体育教师队伍,才能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模式。要不懈的强化师范意识,抓好学校体育教育事业的师德教育,适当扩大专业知识面,加强基本功和教学能力的培养,加强教学研究,培养更多研究、创造型的体育教师。
4.区别对待,尊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应注意少数民族学生的传统生活习惯。区别对待适当放宽对少数民族学生的要求,同时还要加强思想教育,使少数民族学生能够充分的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体育卫生的重要性。让他们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体育锻炼中。体育教师还要学习更多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把一些好的易于开展的民族体育项目引入到课堂体育教学中,使课堂体育教学丰富多彩。
5.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在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做用。如何确保每天有质量的锻炼一小时?就要求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要丰富,积极调动学生自觉锻炼的兴趣,使学生走出教室,走向操场。另外中学体育教学工作者还要制定课外体育活动的监督机制,防止以外事故发生。
6.发挥体育社团功能,推进“阳光体育运动”体育社团是由具有相同体育兴趣、爱好的学生自发组长的群众性业余团体。它以共同的观念、追求目标为基础以体育运动为活动内容,多种形式开展活动。体育社团种类繁多、活动内容丰富,极大的满足了学生多样化需求。体育社团的这些特点使得体育社团成为当前学校体育的重要组织形式。所以要充分发挥体育社团的作用和功能,学校要加强对体育社团的支持、管理、和指导。
第四篇:让职业院校真正发挥培养职业人才的作用(本站推荐)
让职业院校真正发挥培养职业人才的作用
——石家庄外语翻译职业学院坚持职业教育办学方向积极拓展毕业生就业渠道纪实
走进石家庄外语翻译职业学院,提到“让学生成为准职业人、让教师成为专家型职业人、让职业院校真正发挥培养职业人才的作用”这三句话,无论教师还是学生,人人都能讲得头头是道。该院严格按照高职院校的规律开展教育教学和就业工作,力争让职业院校真正发挥培养职业人才的作用,确实做出了一些成绩,摸索出了一些办法,有人说石家庄外语翻译职业学院办学很有特色,我们认为高职院校本来就应该像“外译”这个样子。
让我们来看看石家庄外语翻译职业学院校园里的几道风景。
老总“乐于”为学院的就业工作分忧
就业是学校和用人单位两方面的事情,剃头挑子一头热,光学校着急不行,如果用人单位也能上心学校的就业工作,效果可就大不一样了,那么,如何让用人单位上心?我们看一看石家庄外语翻译职业学院的做法。
让老总走进校园。各企事业单位的老总、资深经理人、行业精英、岗位能手,在其专业领域有着无比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是学校里的从大学一毕业就进入大学任教的一些专业课教师所不能及的。鉴于此,外译通过多种渠道,积极从企业引进一些专业基础扎实,有丰富实践经验或操作技能,并且熟悉本地区、本行业情况、具备教师基本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来校担任专、兼职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这些行业专家们不仅能把行业经营、管理及服务等方面的最新情况与学生所学的内容紧密、及时地结合起来,真正体现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学以致用,还保证了学院培养出的毕业生一进入就业岗位就接近成手。目前,该院已与300多名行业精英建立了这种关系。
让老总走进校园,外译尝到了不少甜头:那就是在外译任教的老总们可以直接消化一大批毕业生,一是学生由他们亲手培养,他们非常了解学生是否符合本单位的需要,比仅靠一次面试来的全面、放心;二是他们自己教出来的学生就业率高,他们会有很强的成就感,这是其大力启用和推荐毕业生的一大动力,而且在校任教的老总们不但给自己的企业网罗人才,还发动自身关系资源网,给其他企业推荐外译的毕业生,逐渐形成一个学院学生就业局域信息网络;三是他们在教学中主动把自己企业培训员工的办法毫无保留地在课堂上直接运用,让外译的学生在学校就接受良好的企业文化的训练,避免了毕业生进入企业后企业必须再培训的无奈,并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经济成本和精力,使学生变得更受欢迎,这就是老总们甘于低收入甚至免费到石家庄外语翻译职业学院教学或为学生提供实习指导的原因。外译每年通过这种形式就业的毕业生占到毕业生总数的近50%。
为了吸引老总进入校园,来自行业中的老总们进入学院后,学院因材使用,让他们的才能各得其所,人人找到较强的归属感,外译对进入学院的行业人员按照其行业特点、行业类型、岗位特点及个人工作背景等分别聘为“学院顾问”、“‘准职业人’培养委员会委员”、“客座教授”、“客座讲师”等,同时制定了相应的聘任条件。
也许有人会问,来自行业的“职业人”,大多没有经过师范院校那样系统的教学理论培训,会不会出现因缺乏教学经验、教学技巧讲不了课的情况?针对这部分人,外译制定了相应的对策:
让“老总”学会当“老师”。
1、学院通过开展公开课、观摩课、引路课、现场教学示范课、教学经验交流会、课堂教学技巧练兵等形式,引导“老总”进入教师角色,提高他们的授课技巧;
2、变系统的理论讲授为岗位案例描述:鼓励老总们对行业岗位职能及所需能力进行分解,直接给学生叙述行业岗位的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和操作技巧。
让“老总”把操作室搬进课堂。这种模式,让老总可以更自如的把职业技术、技能、职业精神以生动形象的形式传授给学生。
例如:来自河北经济广播电台的主持人黄杰,2005年来到石家庄外语翻译职业学院外事系任教。黄老师在课堂上利用直播设备进行全真模拟,经过一段实践的培养,黄老师逐渐熟悉了课堂教学,能够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并使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播音水平有了很大提高。2006年9月,该院外事系04级播音主持专业景静、魏淑敏等6名同学到石家庄人民广播电台实习,实习期间,表现出色,全部与该单位签订就业协议。
产、学、研相结合:使用人单位与学校由“邻居”变成“亲家”
“产学研”相结合是我国高职院校应走好的一条成功之路,但目前一些高职院校的“产”、“学”、“研”三者却仍处于分离状态,多数院校对于教师“教”的科研比较重视,花了不少精力、出了不少成果,但对于学生的“学”和生产实践应用中的“产”的结合研究还较为薄弱,在“产”中的“研”就更谈不上了。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本应该用人单位拿过来马上就能用,但许多用人单位在招来毕业生之后,还要进行两到三年的再培养才能真正为其所用,这给用人单位带来了经济和精力上的双重负担。那么,高职院校应如何走“产、学、研”之路?石家庄外语翻译职业学院的回答是:
让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实现对接。企、事业单位一线是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的最好场所。石家庄外语翻译职业学院将对学生的职业精神和企业文化的教育融入实践教学环节,从而让广大学生在就业时赢得主动。学院一方面按照企业的管理模式组织对学生的实训,突破只限于“理论性”认识的旧模式,建立起有利于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应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新模式。让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尽可能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相一致,形成真实或仿真的训练环境;另一方面,学院把与自己合作的企业作为校外实训基地,学生作为“职业人”去参与企业生产,在参与企业生产过程中学院利用多语种优势,免费为合作单位翻译资料,变消费性实习为生产性实习、变封闭式实习基地为开放式实践场地。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一进入学校就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与职业道德,在实践中感受现代企业精神的熏陶和严格的职业素质训练。“实践教学”使学校与企业的关系由单向援助转变为互利双赢,由过去走动不多的“邻居”变成现在常来常往的“亲家”,合作由单一到多元,使校企成为“一家人”。目前,外译已与235家用人单位建立了这种“产学研”合作关系。
创建集群式文科实训室,把企业文化移植到校园。为了使学生在校期间就接触带有行业背景的文化,外译结合自身实际,创造性地建设了大型文科实训基地和语言情景实训室,包含综合商务实训室、酒店及客房实训室、秘书实训室、速录师实训室、德语、法语、西班牙语、俄语、英语、日语、韩语和阿拉伯语等八个语种语言情景实训室和有线、无线同声传译实训室等多个部分。置身语言情景实训室,漫步于“绅士部落”或是“和尔小镇”,浓厚的异域情调迎面而来,仿真微缩的景观
建筑、具有异域风情的家具陈设以及装饰装修,让人不得不在这个环境中体味和实践有关异域的语言、民俗和习惯。下面对其中几个实训室的功能作简要介绍。日语情景实训室。和室:体验原汁原味的和式建筑风格,进行插花、茶道、和服穿着以及日本礼仪等方面的演示和操练,练习日常会话,进行小型的学术和文体活动;办公室:了解日式办公室的空间布局和工作流程,进行电话应答、接待、会客、谈判、面试等方面的模拟训练;餐厅:体验日本饮食文化,了解日式用餐的特点及礼仪,掌握各种日式菜肴的表达。
法语情景实训室。咖啡馆:进行咖啡馆和餐馆饮食方面的情景训练,练习在咖啡馆的约会、交流、讨论等活动,模拟旅店服务台进行接待训练;沙龙:练习在法国人家中的礼仪,拜访朋友,进行日常生活话题的讨论,模拟视听课相关情景进行操练;多功能室:利用投影设备模拟各种不同场景,进行介绍和对话,充当会议、商务谈判的地点,进行现场翻译模拟训练,收看法国电视节目。
利用社会实践课堂,与用人单位搭建就业虹桥
该院社会实践课堂经长期地精心培育与建设,得以丰富和发展,呈现出了全方位、经常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等特点。从内容上看,有顶岗实习类、调查类、宣传类、阶段性服务类、自主创业类;从时间上看:有寒、暑期社会实践和非寒、暑期社会实践;从范围上看,有全院性、全系型、年级型、班级型、小组型、公寓型;从性质上看,有专业性和非专业性,专业性实践以翻译实践课为主,规定专门时间,为社会各行各业提供有偿或无偿翻译服务。学院还规定,学生必须带着课题,每学年走访够10个以上行业成功人士,体验他们创业的艰辛、学习他们成功的秘诀和经验,并撰写调查报告和“成功人士访谈录”,以此作为学生毕业的一项考核内容。在该院,社会实践已成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自觉行动,成为全体学生在校学习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这不仅对毕业生就业起到了很好的启蒙作用,而且在走访过程中还获得了很多潜在的就业机会,石家庄外语翻译职业学院通过社会实践让学生、学校与用人单位搭建了一条就业的虹桥。
让高职生享受“研究生”待遇
导师制已被公认为是一种成功的教学形式。但就目前来看,导师制习惯上还只是用于研究生以上层次。那么,是不是导师制只适合教学型、科研型人才的培养?能不能把这种教学、科研型培养模式与师傅带徒弟(职业性教育)的传统培养方式进行整合、优化,创造出一种新的,符合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呢?石家庄外语翻译职业学院的回答是:能!
高职教育突出或强调能力的培养,如同音乐、美术类教育一样,需要建立一种“一对一”的“教”、“学”关系,以获得专业教师的更多指导。因此,外译在现行“班建制”课堂运作模式的基础上,采用导师制,并建设了三支导师队伍,即:人生导师队伍、技能导师队伍和学识导师队伍。人生导师由辅导员组成(该院把辅导员定位成“人生导师”);技能导师由行业专家组成,主要指导和传授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实际操作的本领;学识导师由基础知识课教师组成,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掌握用于指导实践的必要的原理、定律、规律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发展学生的各种特长(通过担任各学生组织的指导教师等形式实现)。
该院实施导师制的具体做法是:由学院向全院学生公布导师名单,学生根据兴趣特长、所学专业和实际需要,自愿报名参加并选择导师;由导师制定指导计划,定期与学生见面,学院根据导师所带学生人数为导师发放辅导津贴。这不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大班教学和实训方面的缺陷,而且更好地开展了个性化教育。
以“假招聘”促进真就业
外译每年都与河北工人报、河北青年报等相关媒体联合举办一次“校园求职竞聘大擂台”,由几十家实力型企业公司组成模拟招聘团,以现场模拟招聘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和求职的练兵平台。擂台赛主要面向大三学生,大一和大二的学生代表参与竞聘,其他同学做观众。形式是让用人单位登台介绍本单位的用人机制、标准、要求和招聘岗位,求职学生根据用人单位介绍的岗位进行有针对性地竞聘讲演,用人单位采取公开点评和当面投票的形式进行取舍,最终根据用人单位投票数的多少,决定演讲学生的名次。通过竞聘擂台,让学生真切感受求职面试的实况,激励他们根据社会的要求和自身的特长,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和应对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的准备;同时搭建用人单位和求职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也为用人单位实际用人提供了借鉴。
该院院长孙建中说:“我们举办这类活动很有意义,通过用人单位和学生的实质性问答接触,学院可根据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调整学院的教学计划,调整教师的授课方式、取舍授课内容。另外,通过学生与用人单位面对面地仿真式交锋,让各教育教学单位更加了解学生的就业观,从而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从业教育和就业指导。在模拟选拔和评选过程中,也使学生比较客观地了解了自己的学识结构、素质结构、能力结构与用人单位需要的差距,进一步拨正自己的就业观,同时也能深刻地理解‘先就业后择业’是害人害己的择业观,最终实现以“假招聘”促进真就业的目的。”
让毕业生知道自己就业的最大资本是职业技能“实用、适用”
石家庄外语翻译职业学院按照“对内加强就业观教育和指导,对外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积极开展就业服务工作。学院制定了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每年专门召开一次就业总结大会,查找问题,总结经验。学院对毕业生进行的跟踪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对外译毕业生的职业道德、事业心、责任感、吃苦耐劳精神、职业和专业技能、专业知识、实践动手能力的评价称职率为98%以上。
21岁的女孩陆冉是今年外译韩语专业毕业生。几个月前,她与300多名本科生同时竞聘北京锦华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结果脱颖而出,成为该公司招聘的唯一一名员工。上岗后,她利用自己能说一口流利的韩语优势,主要从事对韩国进行产品宣传和销售工作。开朗的陆冉善于交流沟通,韩语口语的流利与出色,赢得了公司领导的赏识。目前,她已由项目经理、区域部门经理,走上了总部经理助理的岗位。虽然离毕业还有半年,但是她已成了该企业的骨干力量。
曾先后多次到外译招聘学生的东方航空公司石家庄分公司的人事处朱处长说,大学生找工作难,但用人单位找人才更难,我们有很多工作岗位就是找不到合适的人来做。有的人学历不低,但综合素质较差。招聘人才不能完全以学历高低作为“尺度”,学历证书只是一个人一段学习经历的证明。其实企业用人标准关键是看:招到的人是否实用、适用。
石家庄外语翻译职业学院正在努力地践行着这样一个命题:让学生成为“准职业人”,让教师成为“专家型职业人”,让“职业人”来培养“准职业人”,让职业院校真正发挥培养职业人才的作用„„
(海涛习伟 王振岭)
第五篇:让班组长发挥大作用
让班组长发挥大作用
2月份以来,榆林公司坚持将发挥好班组长作用作为班组建设重要环节,使班组长在生产一线发挥“政治指导员”、“安全管理员”、“生产指挥员”的作用,有利促进了公司各项生产工作的完成。
发挥“政治指导员”作用。该公司充分依托班组长做好一线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首先明确班组长职责,将班组思想工作列入班组长工作日程,要求班组长及时了解班组成员的思想动态,及时消除员工思想波动。针对扁平化管理带来的班组整合、岗位合并、人员转岗等问题,要求班组长耐心做好思想疏导工作,正确传达公司的工作思路,消除员工抵触情绪。合理地疏通处理好班组内的人际关系,帮助消除员工之间的思想隔阂,做班组的“润滑剂”。对待表现优秀的员工给予鼓励,对工作消极的员工耐心的给予引导,避免出现“两极分化”,做班组的“粘合剂”。对班组中不合群、自信心不足的员工,要深入其中,尊重其个性,多安排其参加集体活动,使其感受到关注,增强自信心。
发挥“安全管理员”作用。该公司要求班组长肩负起基层安全管理的职责。要有超前意识,对班组安全工作有预见性,能够及时掌握班组成员的思想动态和情绪变化,抓住安全工作要害,对易发生事故的因素和岗位做到心中有数;要针对现场的危险因素对班组成员进行必要的提醒并部署防范措施;要充分利用班组学习、班前会等时机进行安全教育,提高班组成员安全意识。要有监督意识,组织班组成员做好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对查出的安全隐患及时处理;要加强对班组成员的岗前检查,确认班组成员劳保穿戴齐全;要监督好班组成员在操作中对安全规程的执行情况,防止违章操作;对重点人员、重点岗位、重点作业的安全防范措施要亲自上阵亲自审核,确保万无一失。要有事后总结的意识,对出色完成的工作要提炼经验,并做好上传下达;对不完善的工作要及时总结教训,并做好教育工作,避免类似事情在班组内再次发生。
发挥“生产指挥员”作用。该公司要求班组长既要做班组好的战斗员又要做好班组的指挥员,在响应公司生产号召的同时组织好本班组的生产工作。要有一颗公心,通过公平公正的分配生产任务和绩效奖金维持班组生产均衡。要有进取心,在工作中能够身先垂范,勇于创优争先,敢于承担责任,对上级交代的任务不推诿、不叫难,不折不扣的完成。要有良好的精神风貌,能够充分带动起班组干事创业的氛围。在工作中要有创意,不满足于程式化的完成工作,要通过创新的优化摸索新的工作方法或工艺方法,促进班组整体水平的提升。要有新意,善于结合公司在不同时期的不同要求,更新管理思路,时刻将班组中心任务聚焦到公司的中心生产工作上,凝聚班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