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求真文化润泽师生学习5则范文

时间:2019-05-14 11:18: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让求真文化润泽师生学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让求真文化润泽师生学习》。

第一篇:让求真文化润泽师生学习

让求真文化润泽师生学习、工作、生活的每一天

学校是教师发展、学生成长的摇篮,学校文化就是教师发展、学生成长的土壤,只有在优秀文化的引领中教师才能健康发展、学生才能茁壮成长,基于这样的理念,建东小学在不断的进行求真文化的建设中,用求真文化润泽建东师生学习、工作、生活的每一天。

我校的求真文化是在“求真教育”的理念指导下进行的。

所谓求真教育有三个方面的涵义:

一、求真教育是追求正确的教育理想,也就是去真实面对学生差异,面对生活现实,面对不同情况,去实现正确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育方法,以及有效的教育行为。

二、求真教育是追求纯洁的教育思想,师生在共同研究探索中,品味知识的乐趣,探求世界的奥秘。教师潜心治学教书心无旁骛,学生格物致知穷理思辨。教师不为‘颜如玉’而教,学生不为‘黄金屋’而学,为追求真理,为学习真本事而努力。

三、求真教育是追求真实的教育行为,让孩子们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用自己的耳朵去聆听窗外的声音,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思想,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人生,用自己的双手在做中学,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体验社会。

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我校以建设“求真的教师文化,求真的学生文化,求真的课程文化,求真的家长文化,求真的校园文化”为载体,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 求真、博学、善教、进取”涵盖了建东小学求真的教师文化。教师职业是一种极富创造力的职业,所面临的是千姿百态的教育情境,所面向的是千变万化的教育内容,所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教师只有在各种活动中用“真心”研究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在教学管理中以“真情”研究学生发展的外部环境、心理环境的变化;在教育活动中用“真爱”融入每位学生的心田。教师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

“心在哪里,时间就在哪里”,我校教师心系学生,为学生的茁壮成长倾注“真心”、付出“真情”、给予“真爱”,把师德放在首位,把提高自身素质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老师们忙里偷闲,写教育故事、记录学生成长的轨迹、听名师讲座、读教育专著、研新课程内涵、悟学生成长的规律,在实践中使自己的师德修养、业务水平和奉献精神不断得到提升。

教师素质的提高为教师的教育行为增添了智慧,教育方法更加得心应手,各类优秀教育案例不断推出。与学生沟通的方法灵活多样,更有利的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心灵之约”、“悄悄话”信箱、“做一片美的叶子”等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育教学方式为学生打开了一扇通往“快乐向上、健康成长”的大门。特别是在重建课堂教学模式的过程中以“效益在每一个课时,希望在每一个学生,成功在每一个环节”为理念,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为目标,探索与实践“三阶段教学”模式,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使学生更喜欢课堂、更喜欢学校生活,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升,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自信、合作、健康、向上”是建东小学学生文化建设的目标。求真的的教师文化使老师们能准确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找到因材施教的科学方法,为孩子们的健全心理和整体人性的完善发展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有机统一于教育之中。学校开展以落实《建东小学生十项权利》、《建东小学生十项义务》及《建东小学生十个良好行为习惯》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形成自主学习、健康快乐、自信自律、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上,教师丰富生动的国旗下讲话、学生严肃庄重的国旗下宣誓,让学生的思想受到一次次振撼。同时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重点,重视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身心健康教育,注重学生学业水平和学习素养、艺术素养、审美情趣、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提高,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还以创建个性化班级为载体,创设学生个性培养的环境,搭建能广泛选择富有创造性和实践性的平台,促进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形成个性,通过主题班会、读书沙龙等活动形式,利用校园广播、英语角等平台,走进图书室、实验室、电脑室、阅览室等活动室尽情地自主参与。让学生在道德实践的过程中体验参与的喜悦、留下快乐成长的经历,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阳光雨露的滋润、文化知识的熏陶,拓展了学生的生活空间、学习空间,从小确立远大的志向,树立正确的理想,促进学生在乐此不疲的活动中形成个性,让每个学生都扬起了理想的风帆。

“让课程文化永远充盈着开放、真实、和谐之情意,达到宽松和谐的至高境界的教育环境。”建东小学用这样独特的理念来展示课程文化的魅力。我们上好每一节思想想品德课、法制及健康教育课,并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努力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形成高效的课堂教学和科学的学习方式,把思想品德教育贯穿在各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大胆实践的创新能力,同时教育学生主动拒绝不健康的内容,有效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加强英语校本课程的开发,创设英语学习的氛围,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培养有中国灵魂世界眼光的一代新人;充分挖掘教材中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使学科综合实践活动得到很好落实,进一步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创造意识、环境意识、进取精神、科学精神。我们还把课程落实中存在的问题作为研究的课题,如:对爱搞恶作剧的学生怎样教育?学生站起来答非所问怎么办?怎样解决课堂上的偶发事件?对不爱参加集体活动的学生如何进行教育?„„在研究这一个个相互之间看似与课程并无关系的问题中把对学生的教育进行在润物无声中。

“家长是孩子一生中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在孩子的思想道德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我校提出了建设求真的家长文化,即:榜样、信任、成长。为了发挥好家长教育的作用,丰富家长文化,学校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引导家长以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为子女做榜样,同时让家长了解学校的办学思想、参与学校各项活动、熟悉新课程应具备的新理念。通过定期召开家长会,真诚沟通,加强家长与学校的联系,指导、帮助家长制定对孩子有针对性的教育计划,并与教师一起共同寻求教育学生的最佳途径,帮助家长走出在教育子女特别是独生子女的观念和方法上存在的误区。还通过各科教师向家长介绍教材内容,让家长走进文本,与孩子进行有效交流,在交流中增进感情,感受家庭的幸福体验人生的快乐。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

我校虽然地处闹市,但校园里却处处洋溢着绿色、人文、和谐的气息。校院内的一草一木,墙壁上的名言警句,走廊里的个性标语,图书阅览区、科技活动区以及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无不透露出建东小学“求真”的校园文化。

我校教学楼内的标语“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天下难事必做于易”“细节显现品质”、“小事成就大事业”等就是时刻提醒教师关注教育的细节,呵护每一个幼小的心灵,引导每一名学生积极向上、健康成长。时刻提醒学生把小事做好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长大后做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我校求真文化的建设就是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让求真文化润泽师生学习、工作、生活的每一天。

第二篇:让数学文化润泽数学课堂修改稿

让数学文化润泽数学课堂

泰州师专泰兴附属实验小学 徐伟

本学期,我们学校开展了数学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的数学文化贯穿了我们这一学期的数学教学,数学4格漫画,激发了学生创作的热情;数学文化展板,让孩子们了解了除了语文外,数学也有那么丰厚的文化底蕴;而五六年级的魔方达人比赛,更是点燃了学生对于首届数学文化节前所未有的激情。孩子们一颗颗怀揣对数学学习美好向往的心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得到了回馈,他们的学习成绩都有所提高,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如何让数学文化真正的走进我们的数学课堂,渗入到教学之中,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受到文化的感染,体会数学的文化品位,让文化成为数学课堂的一种自然本色。基于对数学文化的粗浅认识,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做了如下的尝试。

一、营造追寻“数学文化”的氛围

我们使用的是苏教版课本,苏教版教材注重体现数学文化的价值,从小学三年级开始以生动有趣、易于阅读的形式“你知道吗?”为题,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关数学家的故事、数学趣闻、数学史等知识。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内容的呈现,学生了解到祖冲之、刘徽等著名的数学家以及《九章算术》经典的著作,了解到圆周率等数学知识丰富的历史渊源,了解祖先的聪明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通过数学文化知识的渗透,可以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健康发展。

例如:三年级学习了“24时计时法”后,我们可利用课后的“你知道吗?”向同学们展示计时方法的演变过程,让学生知道,我们今天虽然是从钟表知道时间,但之前却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古人最初计时是用立竿测影的方法,后来是用日晷、沙漏等计时工具,让学生体验到这个演变过程融合了多少先人的聪明才智,汇集了多少先人的辛勤劳动。

再如:三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学习后,课后安排的“你知道吗?”例举了许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以及古今中外许多的著名建筑,像故宫、黄鹤楼、印度泰姬陵、巴黎埃菲尔铁塔,看一看这些对称的建筑,我们能感受到它们的奇妙和美丽。四年级下册学完乘法分配律,课后的“你知道吗?”介绍了欧洲人采用“双倍法”计算乘法,显示了国外数学家在探究方面的智慧及精神。努力营造文化氛围,从而激励学生热爱祖国文化,学习先人的精神,时时处处留心生活。由此可见,通过数学文化知识的熏陶,可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求知欲,培养独立观察

问题、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课堂教学中凸显数学的文化属性

在学生的心目中,数学总是与符号、定理、法则、记忆、运算、机械等联系在一起,难学难教、枯燥乏味一直成为阻碍学生学习数学的绊脚石。事实上,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单纯注重数学知识的传递、数学技能的训练,漠视数学本身所蕴含的鲜活的文化背景,忽略了浸润在数学发展演变过程中的人类不断探索、不断发现的精神本质以及数学与生活千丝万缕的联系。数学课堂教学可以通过语言的内涵品质来关注数学文化,通过教学内容的行进适时渗透数学文化,通过师生的互动交流来提升课堂文化。

在市教研室组织的听课活动中,我有幸聆听了《圆的认识》一课,快要下课时,授课老师做了如下安排。师:有人说,因为有了圆,我们的世界才变得如此美妙而神奇。其实在我们人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圆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成为美的使者和化身。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伴随着优美的音乐,以下的画面一一展现在学生眼前:阳光下绽放的向日葵、生活中的圆形拱桥、中国著名的圆形景德镇瓷器、中国民间的圆形中国节、中国传统的圆形剪纸、世界著名的圆形建筑、奥运会的五环标志等等。)师:感觉怎么样?生:我觉得圆真是太美了!生:我无法想象生活中如果没有了圆,将会是什么样子。师:从古至今,人们对于圆都赋予了深刻的文化内涵,比如餐桌做成圆形,预示着家人、朋友团团圆圆,新郎新娘结婚时人们总是送上祝福的话:婚姻圆满。同学们,再过几天,就是我国的传统佳节-----中秋节,中秋节的晚上,许多家里的亲人会围坐在一起,一边欣赏着圆圆的月亮,一边吃着那圆圆的月饼,这是多么美好的场景!这一切都和我们今天学习的圆有着必然的联系„„丰富多彩的数学学习中,层层铺染,不断推进,努力使圆所具有的文化特性浸润于学生的心间,成为学生数学学习成长不竭的动力源泉,让数学课堂摆脱原有的习惯思维与阴影,真正地美丽、动人起来。

又如三年级下册的《轴对称图形》教学,练习中可以设计这样的题目:一出示中国、加拿大、俄罗斯、美国的国旗图案以及一些平时见到的交通标志,让学生判断一下平时熟悉的国旗中的图案是否是轴对称图形?交通标志中的图案有哪些是轴对称图形?二设计想象练习,老师给出图形的一半,学生猜另一半是什么,可能是什么图案。如奔驰汽车的标志、奥运五环图案等等。这些环节的设计,图形的对称美、整齐美尽在其中,而且与社会文化紧密联系,有效地沟通了课堂与生活。

数学本身内含着数学文化的特性,数学文化不需要从数学之外去寻找。数学课堂应该反映数学的个性,体现数学的思维魅力。如果学生真正感受到了思维的快乐,思维品质得到优化,思维能力得到提升。那么,数学的文化张力也就真正得到了彰显。

三、开展多样化的“数学文化”活动

数学活动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苏教版教材注重数学综合活动的开展,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扩大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才干。归纳小学数学课本中的数学活动,内容和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开展游戏竞赛活动。如:举行数学24点比赛(二年级),玩七巧板(一年级、二年级、四年级),数学文化知识抢答赛、数学手抄报展评(高年级)。

2、讲述故事。结合有关的数学知识,可以讲祖冲之与圆周率的故事(六年级),讲陈景润与哥德巴赫猜想(四年级),讲刘徽与《九章算术》(五年级),以此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数学的情感。

3、智力活动。如“找规律,用规律”活动,速算与巧算活动,数学百宝箱、趣味数学题、一题多解活动,数图形、变图形活动、取卡片活动(例如下面的题目)等等,比如有9张卡片,上面分别标有数学1,2,3,4,5,6,7,8,9。甲乙两人轮流从中取卡片,每人取1张,谁取的卡片中最先有3张卡片上所标的数之和是15,谁就是赢家。如果甲先取,应该怎样取?乙再取时,又该怎样取呢?他们的策略分别是什么?

这些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训练与发展学生的思维,增长学生的智慧等等都大有补益。

4、动手操作。从一年级开始便有做一做、折一折、拼一拼、剪一剪、画一画,学生既动手又动脑,培养了能力,发展了智力。

5、实践应用。苏教版教材有很多的综合活动,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社会实践,了解数学知识在社会生产和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实际测量、做小营业员、校园的绿化、调查访问周围家庭的生活等,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四、渗透重在日积月累

当然,数学更多的价值观念应该渗透于日常的教学内容与学习活动当中。教学“小数点移动引起大小变化”,引导学生感受踏实、严谨的数学作风;教学“交换律”、“正反比例”时,适时给学生渗透些“变与不变”的观念等。如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作为规定性知识,直接告知未尝不可。然而,倘若引导学生作这样的思考:如果将长方体12条棱中擦掉1条,你还能想像出这个长方体的大小吗?如果擦掉2条、3条„„呢?试一试,看至少留下几条棱,才能确保想像出长方体的大小?当学生在经历尝试、探索、操作、优化等数学活动后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这样三条棱时,规定性的数学常识“长、宽、高”在这一刻被“活化”了,并被学生生动、深刻地予以建构。我以为,像这样的“头脑创造”可以还原数学概念的内在生命力量,相对于概念的授受而言,其文化价值显然更大。

如二年级(上册)学习《对称图形》一课,课至结尾,老师激情地说道:“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对称图形’的世界。其实,大自然对于对称的创造,还远远不止这些。仰望苍天,俯瞰大地,有生命的地方,何处没有对称的足迹?看花丛中翩翩的蝴蝶、蜜蜂,那翱翔天际的大雁、白鸽,那横跨天空的彩虹、片片翻飞的落叶,以至于我们每一个人,每一张绽开的笑脸,你难道没有感受到对称的力量吗„„”伴随着老师激情地描述,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一幅幅大自然的杰作,学生沉浸在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中,相信他们的思维已经飞出了课堂,飞向了遥远的数学世界„„

渗透重在日积月累,如果在日常、朴素的数学内容中都挖掘并渗透上一点数学文化,那么,小学阶段六年的数学学习对于学生而言,难道不正是一趟美妙、丰硕的精神之旅吗?

教师的文化底蕴是数学“文化”的保证,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对数学的理解,对教学活动的组织都反映了教师的文化修养。只有我们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修养,当我们的数学课不再仅将知识点作为课堂教学的全部,而努力演绎数学文化的厚重与缤纷,用信息传递数学文化的睿智与豁达,当数学文化的魅力真正渗入教材、到达课堂、溶入教学时,学生才会进一步热爱数学、理解数学。

数学不只是知识和方法的简单汇聚,它应该是一个开放的文化体系,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它在给予我们知识与方法的同时,更以一种文化的姿态改变人类的思考品质,拓展人类的视野,丰富人类的精神世界,增进人的本质力量。数学的文化特征不仅仅只在于数学的历史性和美学价值,凝聚在数学之中的美妙

绝伦的数学思维方法、探索不止的数学精神、求真臻善达美的数学品格,对于一个人全面和谐的发展,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可以说,数学是“真”、“善”、“美”的完美集合!因而,我们在承认和弘扬数学工具价值的同时,更应该看到它的文化价值,并借助日常的数学教育实践,使其外化为一种现实的数学影响,努力彰显数学的文化品性,真正使数学学习成为学生获得知识、形成方法、感悟价值、提升精神的生命历程。

第三篇:润泽师生心灵

句容华小:润泽师生心灵,让校园文化落地生根

为使每个孩子的终身发展积淀厚重的国学底蕴,让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勃勃生机,“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以促进学生终身发展,学校积极了营造“诵读国学经典,积淀文化底蕴”的书香校园氛围。学校“书香濡染心灵”这一亮点让人驻足流连。

一是创设了诗意校园文化氛围。校园处处弥漫着浓郁的书香气,大路两旁树立的名人头像和名言警句,让人深受启迪,见贤思齐;集贤大道上镌刻的三首古诗《劝学》《冬夜读书示子聿》《望岳》,时刻提醒着孩子们进入校园要勤奋学习、勇于实践、胸怀远大;精心设计的富有层次的楼道文化,如楼道旁的《三字经》《弟子规》《论语》《孟子》中的经典名句,让孩子们抬头能见,随口诵来,在耳濡目染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古典文化的无穷魅力,更在每日的接触中明理修身,化育灵魂;异彩纷呈的班报专栏让墙壁充满生机和活力。走进各班如同走进了知识的海洋,时而是诗的王国,时而是画的殿堂。形成各自特色,百花齐放的书香校园文化。还有孩子们的优秀作品如诗文小报、诗配画作品,让我们感到他们正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

二是让诵读经典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⑴早晨,坚持经典诵读。将《古诗文诵读》(前半部分是古诗,后半部分是《千字文》《百家姓》《论语》等国学经典)学生人手一本,每周在黑板上的“日积月累”栏目写上本周的诵读及积累内容,每周安排一个早读,全年级统一,营造诵读经典的氛围。⑵中午,进行补充阅读。每天利用30分钟的午读时间,语文教师进行《新补充读本》阅读指导,并将阅读内容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慢慢吸收消化。⑶课外,开设“阅读超市”。“走进神秘的神话世界”,“杨柳依依送别情”,六年级“走近李清照”等专题阅读指导课,组织全年级学生参加听课。⑷校外,开展专题阅读。每学期按年级提供统一的必读书目,每学期共读4本,每月一本。通过小手拉大手,倡导“亲子读书”活动。每学期开展“书香班级”“书香家庭”“小书虫”系列评比活动。孩子

们在老师的引领下走进了书的世界,品“美文”、诵经典,吮吸着文化的乳汁,享受着阅读的乐趣。另外,学校先后特邀了著名作家祁智、黄蓓佳、小林叮当、沈石溪、六小龄童等来校作了读书专题报告,让学生与名作家面对面交流,以此来培养学生善读书,乐读书的好习惯,三是在教师中开展“国学讲坛”活动。国学经典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支柱,是我们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的智慧源泉;国学文化更是博大精深。为传承国学文化,促进教师加强国学文化学习,进一步提升教师国学修养,学校特别邀请了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常务编委、教材培训部主任、小语界资深专家高林生做“国学讲坛”顾问。目前,全校教师已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国学讲坛》(第一辑)学习背诵。学校营造了积极向上、清新高雅、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

第四篇:文化润泽,特色创校 ——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文化润泽,特色创校 ——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北集坡一中 王玉宝 10月23日我们高新区教育代表团11人赴山东临朐参观学习。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人员,参加这次活动,感受很深刻很震撼,回来之后也一直在感动,在振奋。

我们首先在24日参加了全国第七届“推动学校文化建设、打造特色名牌学校实施战略研讨会”。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林仕梁、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王坦等领导出席开幕式,会议规格之高让我们深感振奋。之后通过参观他们的校园风貌及校园文化建设,我们感受到了他们先进的办学理念,鲜明的办学特色,明确的办学目标,执着的办学精神。首先谈谈自己的见闻及体会:

(一)文化建设与环境建设浑然一体,凸显“显性”文化

良好的育人环境有利于学生陶冶情操、美化心灵、激发灵感、启迪智慧,也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我们参观的这些学校大到整个校园的布局,小到教室及走廊每一个角落的布置,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学校的走廊、角落无不洋溢着文化的清香。比如临朐东城双语学校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占地330亩的校园整体布局体现“天圆地方”的理念构思,整座校园突出了生态化、园林化、人文化。学校理念墙、墙体宣传牌醒目精练,广场和墙壁空间及走廊文化主题鲜明、格调高雅。

(二)突出特色办学发展

东城双语学校的艺术教育---“选课走班制”,注重学生潜能开发,实施幸福工程。学校组织了花束队、彩扇队、秧歌队等一系列校本特色课程,把休闲与锻炼,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在一起。纸浮雕、陶艺、书法、剪纸、编织、刺绣、糕点制作、乒乓球等兴趣课堂开展得扎实有效。

柳山中学的情智教育落实广泛,尤其是阳光体育与艺术结合彰显磅礴大气。他们学校的校长都有自己独特鲜明的特色教育个性特征,并能够保持下去,形成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

(三)、构建校园精神文化,铸造校园文化之魂

1、各学校都用融汇了精神内核、历史脉络、未来愿景的校徽、校歌、校旗等显性的符号来展现各自的校园文化精神。

2、都精心打造传承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宣传栏、校报、校刊等。

因此,我觉得我们要乐于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吸收和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并且结合自己的实际,把自己武装成有先进教育理念的学校管理者,才能提高办学水平,才能办好一所学校,才能让学校向前发展。

对比反思之后又有一点感悟:

(一)、校园文化不能杂散要树立主魂,一味地模仿塑造不出真正的灵魂

而塑造校园文化之灵魂,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决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决不能奢望一蹴而就。

(二)校园文化建设要富有文化教育的传承性和时代的创造性。学校管理者,对于校园规划一定要高瞻远瞩,不能感情用事。校园建设中更不能今天建,明天拆,或前任建、后任拆。

(三)制度建设应在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基础上,立足于如何激励师生员工、如何有效地发挥其创造力的宗旨上。如果把制度的建设当作是紧箍咒、狼牙棒。制度建设就失去了其统一思想、规范行为、激励员工、形成合力的文化价值。那种没有群众基础、空洞而无操作依据的制度,只能是一纸空文,不仅不会为学校文化的建设起什么的保障作用,反而会成为学校文化的杀手,窒息着校园文化的形成。

北集坡一中 王玉宝 2015年10月30日

第五篇:让国学经典润泽小学语文课堂

让国学经典润泽小学语文课堂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国学经典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适当进行渗透,对于提高学生素养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国学经典渗透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国学经典;课堂教学;渗透

“国学”是指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和学术,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诵读国学经典对于提高学生素养具有明显作用。而将国学经典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合理渗透,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经典的感染和熏陶,还有助于学生个人素养的全面提升。那么,如何让国学经典润泽整个语文课堂教学呢?可以从以下诸方面入手:

一、在识字、写字中渗透

汉字是中华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方块字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领略汉字之美,是国学经典传承的基础。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有义务、有责任在识字、写字教学中引领学生真正走进汉字,走进我国经典传统文化,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中华汉字之美,经典传承之可贵,更产生将之不断发扬光大的情感。

汉字,有形可识,有音可读,有义可循。为了使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汉字演变之源远流长,在识字教学时,教师可以充分借助多媒体技术手段,向学生展示汉字演变的规律――从最早的甲骨文到象形文字,到小篆,到隶书,再到现在的宋体。比如,在学习“门”字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向学生边播放“门”字的演变过程,边用语言进行讲解描述,这样教学,将学生的思维从形象思维转化到理性思维,不仅关注了汉字形体的变化,对文字的意义也有了具体、生动、形象的认识,做到了寓教于乐,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h字的兴趣,也让他们在汉字演变的规律中,在书法的艺术美中感受到古代人民的智慧,从而更加热爱我国经典传统文化。

对于小学生来说,识字、写字是阅读教学的基础,也是学好其他各门学科的前提,因此,打好识字、写字基础也是打好学习国学经典的基础。在小学生识字教学中,教师要充分重视挖掘汉字中的经典因素,或是讲解汉字的由来,或是让学生在阅读国学典籍作品中识字,从而让我国的优秀文化不断发扬光大。

二、在经典诵读中熏陶

在北师大语文教材中,编排了许多古诗词诵读和名言警句,这些作品之中蕴含着众多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既有描写优美风景的,又有歌颂品格情操的。这些古诗词用词讲究,押韵有序,读起来琅琅上口,可以使读者心灵受到启迪,情感受到熏陶。因此,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要引领学生反复诵读,感受美好。例如,在北师大积累应用中的“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胜古人。若使年华虚度过,到老空留后悔心„„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身怕不动,脑怕不用。手越用越巧,脑越用越灵„„熟能生巧,业精于勤”等内容。学习、感悟这些经典语句,对于学生健康成长、成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而古诗词也是一种对学生进行国学经典传承教育的有效媒介。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对于这些国学经典内容,教师要提倡学生反复朗读,熟读成诵,在读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在读中感受到亲情、友情的珍贵,明白做人的道理。

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文本中的古诗词或者经典语句,都是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的良好素材,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反复吟诵,读出真感觉,读出真滋味,进而提升学生个人素养。

三、在历史故事中感染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很强的学科,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历史故事,蕴含着深刻的做人道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挖掘文本教材中跟国学经典相关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渗透,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可以使国学经典真正得到发扬光大,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

例如,在《母亲的恩情》一课中,主要描写了诗人在临行前母亲为其细细缝补衣物的情景,充分体现了“儿行千里母担忧”的母爱关怀与母子之间流淌的浓浓亲情。在教学时,教师就可以以此为凭借,向学生延伸《三字经》里的相关内容:“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这是为人们所耳熟能详的《三字经》中的经典名句,它讲述的是我国历史上孟子的母亲为了使孟子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曾经三次搬家的故事。同样是母亲,同样有一颗慈母之心,孟郊的“报得三春晖”和《三字经》中的这一名句在千百年来一直被广为传诵,是有着特别的道理和缘由的。在《三字经》里,还有许多告诫人们为人处世和做人道理的名言警句,也可以适时引导感兴趣的同学进行阅读。在苏教版语文教材中,还有许多历史名人故事,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凭借这些故事,结合国学经典向学生传递做人的道理。

总之,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是每个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以国学经典诵读为抓手,为培养出知书达理的人、高尚的人、有理想有追求的“上品”中国人。

下载让求真文化润泽师生学习5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让求真文化润泽师生学习5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传承经典文化 润泽学生心灵

    传承经典文化润泽学生心灵 ----安丘市实验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纪实 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厚的民族精神和道德理念,对少年儿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等方面的教育......

    让阅读润泽孩子们的生命(本站推荐)

    让阅读润泽孩子们的生命 ——记实验中学快乐读书阅读工程启动仪式 振兴阅读意存高远——共襄读书盛典 在茌平举行的“快乐读书”活动开幕式上,市教育局教研室主任和茌平振兴......

    让经典诗文润泽学生的生命

    让经典诗文润泽学生的生命 ——解读“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实验”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是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点实验课题“学校教育与儿童发展”的一个子课题,由华东师范大......

    阅读润泽生命文化引领发展

    阅读润泽生命文化引领发展——我为金坛教育发展献一计金坛市河滨小学孔蕙萍活动名称激励式培训——青年教师读吧系列活动实施背景从某种意义上说,读书就意味着教育。在一所学......

    让师生体验幸福

    让师生体验幸福 ——湖口县第三小学2011年度目标管理考评汇报材料 李晓峰 二0一一年我校继续以 “让人民满意、让孩子快乐”,创建“示范一方、影响全市”的一流和谐校园为办......

    让师生成为自己

    让师生成为自己 ——对话洛阳市西工区西下池小学校长李艳丽好学校是一方池塘。这句话在河南省洛阳市西工区西下池小学得到了完美的呈现。 也许是一种巧合,洛阳西下池这个地方......

    让书香润泽童年 让和谐洋溢校园

    让书香润泽童年 让和谐洋溢校园——舒洪小学09学年开展 “新教育实验”研究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围绕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实验”的总课题计划,坚决,以学生发展为基础,通过创设......

    让文明洒满校园,让德育润泽生命

    让德育润泽生命,让文明洒满校园 ——2011-2012学年度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同学们: 下午好! 新学期开学了,在这熟悉的校园里,我们全体师生又欢聚在一起。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