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极限教学为例论高中数学与大学数学的衔接
以极限教学为例论高中数学与大学数学的衔接
【摘要】高中数学和大学数学教学的衔接问题对于高中数学教学和学生学好高中数学课是十分重要的,而目前的高中数学和大学数学在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学习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脱节的现象。本文通过分析极限的含义,使用具体的案例,对高中和大学的极限教学做出对比,并对如何做好高中数学和大学数学衔接进行探讨。
【关键词】极限教学 高中数学 大学数学 衔接
【中图分类号】G633.6;O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76-02
近年来,大学新生纷纷表示难以适应大学数学教师的教课方式,导致数学成绩严重下滑。另外,由于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不同,导致学生成绩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而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学校和教师只注重升学率,另一方面是学生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智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不同。因此,如何解决好高中数学与大学数学的衔接问题尤为重要。
一、极限定义
极限包括两个方面:函数极限和数列极限。而我们主要是通过对高中数列极限和大学数列极限的分析,来认识极限问题。
高中数列极限的含义:当n无限增大时,如果数列{an}的一般项an无限接近常数a,则数列{an}收敛a,如果n增大到一定程度之后,|an-a|能小于事先给的任意小的正数,当n无限增大时,an无限接近于常数a。而大学数列极限的定义:设为一个数列,如果存在常数a,对于任意给定的正数ε(不论它多么小),总存在正整数N,使得当n>N时,不等式|Xn-a|<ε都成立,那么就称常数a是数列的极限,或者称数列收敛于a,即为Xn→a(n→∞)。
二、高中与大学的极限教学对比
高中和大学的数学的极限教学知识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第一方面,高中的数学教育是以学生的知识点学习为主要内容,只注重让学生把所学习的内容运用到具体的相关试卷题目中,不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过程中淡化了知识结构。而大学数学教学中更加侧重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遇到问题、分析问题、归纳总结问题的习惯。第二方面,高中数学对数学的概念和专业术语的使用比较浅显,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和推理能力达不到大学的标准要求。在教师教课的过程中,中学教师往往会对某一个知识点反复的讲解,把大量的时间消耗在同一个问题上,使同学很难在短时间的学习中掌握更多的知识重点。而相对于大学来说,这一现象就不存在,大学课堂的学习内容侧重于某一个知识难点的讲解,在课堂上讲授更多的知识点,并留给学生课后问题,让学生课下思考、理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逻辑思维能力。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极限知识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同时也贯穿在大学数学分析中[1],因此,要在高中时期学好极限知识,做好高中数学和大学数学的衔接,才能在大学的数学中得心应手。
三、高中数学和大学数学教学内容衔接的对比
(一)教学对象不同
高中生学习数学知识,主要目的为参加全国统一高考做准备,学习的内容较为浅显。高中时期,学校会定期的进行周期性的模拟考试,并通过考试筛选出成绩优秀的学生,公开表扬并且颁发证书或者奖状之类的作为奖品。这种现象违背了新教育体制改革的目的,与鼓励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的目的背道而驰,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而在大学生数学课程的学习中,课程都是通过研究和探索式的学习方法,通过讲解知识点再引导学生自主练习,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创造力。这种方式有利于提高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然而,在新生进入大学阶段,由于考上大学的愿望已经实现,所以失去了学习的目的性,找不到努力的方向,学习主动性下降。进入了大学之后,课余时间较多并且相对自由,加之,学校的老师和家长对学生缺少监督,就导致了学生没有学习目标,学习成绩下降。因此,高中与大学时期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好高中到大学的过渡计划[2]。
(二)教学方法不同
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高中老师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式,不断的创新教学手段,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教学水平。但是“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的思想仍然存在,如果教课的过程中不注重内容的侧重点,让学生抓不住重点,就会导致高中与大学数学学习能力断层现象。而大学的教学内容多且深奥,在教学上更加注重知识拓展,注重对概念、定理和结论的分析要求,把理论与知识相结合,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教学目的不同
高中教学注重学生的成绩,所以教学中会增加学生的习题练习数量,而大学与高中不同,大学注重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相联系的实际教学,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高职数学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立足与培养学生实际能力为出发点,解决学生的数学计算问题。在课堂的教学中,高职教师要充分挖掘习题中的重要内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认真做好高职数学与大学数学的衔接。
四、高中数学和大学数学衔接的思考
(一)对教师的思考
高中教学与大学教学有很大的区别,那么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好高中数学与大学数学的衔接。高中老师要引导学生多学习数学课程之外的知识,不固步自封,防止发生与大学数学学习的脱节现象。同时大学教师,要做好从中学数学到大学的过渡,通过举例对比的方式让学生了解高中数学与大学数学的差别,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了解学生的真实反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对学生的思考
教师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重要导师,在高中数学和大学数学的衔接过程中一定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掌握数学学科之外的重要知识,更加系统的学习。首先,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上课之前,要对即将学习的内容进行预习,有计划的听课,对自己预习时候的难点多听,多做笔记,提高听课效率,方便课后复习。其次,在听课的过程中,带着浓厚的兴趣和知识难点,仔细听讲,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提问,分析老师在讲解难点时候的解题技巧。有助于学生掌握学习技巧,提高学习效率。最后,要认真落实课后复习。课后对课堂上记录的问题进行反复思考,掌握住一类知识类型,做到“举一反三”[3]。
(三)对数学教学方法的思考
虽然,高中数学和大学数学在难度上有差异,但是教学思想方式上有很多共性。大学的数学课程有部分都是在高中时接触到的,虽然大学的数学更加复杂难懂,但是数学思想方法运用是相同的。数学方法是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使用的方式。数学思想是数学方式的实际精神,数学方法是数学思想的表现。在教学中不断给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用数学思想去解决数学问题的习惯,用数学思想去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困扰。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简单有趣的方式,带动学生的兴趣。比如:在讲解数列的时候,可以说阿基里斯是希腊跑的最快的人,却追不上100米前面爬行的乌龟,利用有趣的故事讲解,让学生对数列{an},当n无限大时,an接近常数a,那么就说a是数列{an}的极限。
(四)对数学教学方式的思考
高中数学过于注重教学的定理证明和解题技巧。高中课程中教课45分钟,先是由教师讲解一个定义和例题,学生再进行大量的习题演练,然后根据情况进行周期性的测试。大学数学同样是由教师讲解定义和例题,但不同的是,老师会讲解大量的例题,信息量比较大,如果学生没有课前复预习,很难充分理解学习内容。所以就要求教师加强对学生对学习方法的引导。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方式,调整学生的心态。在开始阶段,教师要放慢教学脚步,让大部分同学跟上步伐,接着对重点难点的内容详细讲解,让学生慢慢的适应教学的方式,主动适应课堂,提高学习效率。
(五)对学生应用能力的思考
“数学建模大赛”在我国开展了20多年,对培养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难题的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大学新生学习时应该渗透数学建模的方法和思想,例如,在大学第一堂“函数”课程的学习中,可以使用函数建模的方法来讲解,使学生领略到数学知识的魅力,启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创新思想,为学生参加数学建模竞赛打下基础。此外,采用潜移默化的形式在基础课程中加入数学建模思想,在平常的习题练习、理论知识讲解中引入数学建模习题,或者对数学建模开设课程,集中系统的学习,同时安排课程作业,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结语
大学数学课对大学理工科学生有很重要的影响,要想做好高中和大学数学的衔接,一方面要做到思想衔接和知识衔接,另一方面要做到实际应用的衔接。因此,大学数学老师要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在授课时不断创新数学教学方法,注意课程讲解的讲课方式,提高同学们对数学课程的兴趣,并引导学生规划好自己未来的学习和工作。
参考文献:
[1]孙丹.以极限为例谈中学数学与大学数学的衔接[J].林区教学,2014,(7):75-76.[2]倪诗婷.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问题的研究[J].新课程?下旬,2014,(2):42-43.[3]汤琼,刘罗华,刘霞文等.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探讨[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11,(5):92-94.
第二篇:谈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教学衔接
谈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教学衔接
【摘要】 目前我国的教育有好几个阶段,而高中与大学可以说是核心阶段,现今提倡的教学改革,使得人们对高中数学与大学数学的衔接教育进行了思考.数学是一个体系,每个阶段的有效衔接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有巨大的帮助,通过分析目前高等数学教学与高中数学的现状,总结衔接的各方面,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研究问题,为实现两者的高效衔接提高向导,增加学生尤其是受高等教育的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也为教学改革提供巨大的帮助.【关键词】 教学衔接,教学现状,衔接措施
很多大学生对于高数的第一反应就是难,然而作为普遍高等院校的一门至关重要的基本课程,它对于大部分专业后续的帮助也是毋庸置疑的,那么,如何学好高等数学显得至关重要.高中的数学与高等数学相差一个巨大的台阶,学生们在这个过程中会感到有很大的障碍,同时,习惯了应试教育的学生面对大学里新的教学方式难免有很大的不适应.因此,如何让学生更加迅速的适应大学教育,更好的学习高等数学值得关注.一、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的教学现状
1.高中数学的教学现状
作为应试教育最明显的高中教学,在数学方面更加突出,往往高中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的是考试,不考的内容就直接略过,学生也就不去关注了,而学生到大学后往往发现,高中略过的内容在大学也仍需要重点掌握.同时,高中数学每节课教学内容相对大学较少,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关注的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非常重视对例题的讲解,反复讲解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技巧.而这样的教学往往阻碍了学生思维的自主性,导致很多大学生也缺乏自我创新的能力.2.大学数学的教学现状
翻开高等数学,几乎每一页都是密密麻麻,与高中数学相比,其内容和深度都有一个很大的升华,同时大学老师的讲课速度也非常之快,这就导致了学生无法很快的适应和接收新的知识.不仅如此,大学的课堂更注重的是知识的扩展,强调的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思考,很多的问题都留给学生自主思考,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对于适应了应试教育的新生来说,如果缺乏自主能动性,就无法很好的适应这种新的教学方式,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引发很多的问题.二、高中数学与高等数学的衔接方面
1.教学内容的有效衔接
(1)精简大学教材中的高中知识
面对新鲜的大学课本,当学生看到熟悉的高中知识往往会导致对于学习兴趣的丧失,好奇心往往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而在高等数学与概率论与疏离统计中都出现了一些与高中几乎一样的知识,而当老师讲这些内容时,学生往往采取不听对策,这就导致了课堂效率的低下.大学的教材应该是对高中的深化,而不是重复!
(2)对高中删除的内容进行补充
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删除了反函数、极坐标的相关知识,可考虑在大学教学第一章第一节“映射与函数”中加入反函数、反三角函数、极坐标的相关知识,以衔接以后学习中的相关内容.(3)数学的应用实用性衔接
高中在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面已经作出了贡献,那么大学也应当延续这样的思想,学数学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生活.生活中数学应用的实例,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是所有科学的基础.不论哪个领域,数学的应用都是非常广泛的.而作为学生步入社会的过渡,大学数学的实用性教学在大学里显得更加重要.2.数学思想与方法的衔接
数学思想与方法贯彻整个数学体系,同时,深入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应用,对提高数学思维能力有很大的帮助.无论在高中还是大学的数学,这些思想都体现得非常明显.因此,在大学中可以实施开放性的课题研究,提高学生对数学思想的运用能力.三、高等数学与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措施
1.起始阶段做好方法向导
在学生踏进大学数学课堂的第一步,就应当让他们清楚高等数学与高中数学的区别与联系并对高等数学做一个总的概括解说,争取引起学生对高等数学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学习高等数学.大学数学教学还要向学生介绍数学的整体结构,让学生清楚学习的内容,与此同时,还可以结合不同专业的学生,介绍数学教学与其专业的联系,帮助学生意识到大学数学学习的意义和目的,使得学生能够立志积极地学好数学.2.合理科学的编制高等数学教材
现阶段大学数学的教材与高中数学的教材有许多衔接不足的问题,应当仔细比对,结合学生的反应,合理删除与高中内容完全重复的部分,补充高中教材删除了而确实是大学一些基础内容的知识,保证数学教学内容上的高效衔接.同时,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专业设计相应的专题,结合未来专业中数学的运用,增强学生对于数学的应用知识,以便更好地为以后的专业服务.3.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法
从应试教育经历过来的大一新生,往往在自主性方面不够.那么,积极引导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培养其自主能动性非常重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当起到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的作用,使学生从自主解决问题中获取成就感.同时,应当给予学生更大的自主创造空间,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唯一的,这样往往能让学生有自己意想不到的收获,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四、结 论
人才的培养在各个阶段都非常的重要,做好相互之间的衔接更是关键,每一个科目都是一个体系,各阶段都密不可分,数学教学更是如此.教学的改革不仅仅是自身,同时要考虑到前后相互之间的衔接,高中数学与高等数学之间的衔接是教学研究的重点,需要大家共同努力,进而更好的完善.
第三篇:论大学高等数学与高中数学的衔接问题
论大学高等数学与高中数学的衔接问题
摘要:各个大学理工科学生在校期间必须要学的一门课程就是高等数学,高等数学在大学生的基础教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高中数学和高等数学之间的衔接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关的衔接对策。
关键词:高中数学 高等数学 衔接
1.高等数学和高中数学的衔接存在的问题
1.1教学内容
新课改之后,高校的各个教学科目都有了相应的改变,然而大学和高中的课改之间严重脱节。很多时候他们之间的脱节,使得两者之间的改革步伐不同,使得内容的衔接度较差。高校的大多数老师都是在新课改之前参加的培训,在教学中不可避免的还是遵循的原有教学内容和方法。高中的新课改,使很多原有的内容变成了选修,所以在高中阶段不作为重点的内容,在大学也被忽视了,因为两者之间的衔接性较差,没有沟通,所以大学老师不知道哪些知识点在高中数学上出现过,哪些知识点在高中数学上没有出现过。
1.2教学方式
目前高中还是传统的应试教育,为了高分,教学模式还是采用的细致的讲解模式,课堂的信息量较少,讲课速度较慢。大多数的高中老师,都是先讲课本,然后再讲课后习题和部分试题,这种应试教育,对于培养孩子们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十分不利。高校数学的教学实践,多是采用的纲领式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自学和综合运用能力。课堂上老师讲解的东西,并不能及时消化,使得很多学生经历高考之后,不能很好的适应这种点到辄止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不是太好。
1.3学习方式
高中传统的应试教育,老师说让做什么学生就做什么,学生们的独创性较差,解题没有自己独到的想法和方法。有些学生的创新性比较强,敢于突破常规的思路,通过自己的学习方式得到较好的学习效果。但是平时高中的学习任务比较重,使得学生们本身研究题目的机会和时间减少,造成了他们只是单纯的套公式思维。高校高等数学,学生有很大的主体性,课前和课上以及课后的工作对于掌握高等数学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大学生自学能力比较强,通过独立的完成教学知识点,培养了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对于刚高考过的学生来说,很难适应被动和主动形式的转变。
1.4教学环境
高中的教学目标就是高考,学习的环境比较封闭,老师的监督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很少有学生逃课,老师的监督使得师生之间的交流有所增加。步入大学的大门,学生如脱缰的骏马,学习环境比较开放,老师的要求比较低,对学生的监督力度不大,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比较多,使得很多学生不再追求高分,只是心存侥幸只要及格就万岁了。及格万岁的思想,使很多学生没有了动力,而且大部分学生都是课堂上不注意听讲,等快考试画重点,进行突击。
2.高等数学和高中数学衔接策略
2.1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
一是要对新课标仔细研读,以对高中数学教学内容有所了解,讲解知识点时注意查缺补漏,再对重点难点一一解决。二是老师要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大学很多专业既招文又招理,且学生都来自不同的地方,同样他们的数学基础有好有坏,大学教师要想清楚地了解学生高中时的知识储备情况,就应该通过课堂提问、问卷调查、教学信息反馈等方式。同时,还不能忽视促进各专业任课教师间的交流,以了解不同专业后续课程的学习对高等数学教学侧重点的深层次要求。三是在对以上信息全面掌握以后,及时调整教学大纲,合理组织教案内容,准确把握教学进度,尽力使教学内容安排得充实合理。一方面,不能忽视新旧知识点的承袭,从新旧知识相同的地方着手,利用联想回顾的方式引入,接着利用对比引导另外引入新知识点,防止学生自以为已掌握而主观上不重视。另一方面,讲解数学知识点时不能偏离由近及远、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的原则,通过分析、类比和推理等方法来加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训练,实现高等数学与高中数学的完美衔接。
2.2教学方法要与时俱进
一是应学会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许多学生有“高等数学枯燥无味”的感觉,但如果将讲解数学史、数学家故事等内容引入教学,则可以使学生对高等数学大大改观。二是可以积极引入讨论式教学。在教学难度不大高的课堂上或习题课上,可以多让学生上台讲解,另外让其他学生予以补充,教师则通过在一旁记录和点评来计入学生的平时成绩。在这种讨论式的教学氛围中,学生便能形成课堂上的良好习惯。三是要大胆尝试多媒体教学。由于高等数学包含了大量的公式推导、定理证明、数据计算的这一特点,教师普遍使用“黑板式”教学,但受到高等数学学时的限制,之前的这种方式会使得教学进度很难跟上,而多媒体教学能动画演示,这样便能在弥补这一缺憾的基础上,又能使知识点形象直观,以便于学生对数学有进一步的理解。
2.3培养自学变通能力
自学能力是指一个人独立学习的能力,也是一个人获取知识的能力。它是一个人多种智力因素的结合和多种心理机制参与的综合性能力。自学能力也是衡量一个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要素。学习高等数学需要全力提倡阅读思考、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主动学习方式,打破传统的听讲、记忆、模仿的被动学习模式。在高等数学教学时,一方面我们要传授知识,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继续学习能力,不能“读死书”,让他们学会更为有效地自学,这对他们的一生都将有益。在教学过程中,要准确把握好讲课的难易程度和内容的涉及面大小,给学生留有积极思考的余地,让他们知道如何通过学校的图书资源、网络资源来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知道如何在实践中拓展所学的知识,从而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3.结语
高等数学和高中数学衔接的好与坏,在很大程度上对高等数学的教学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老师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手段,吸取先进的教学精髓,改变教学的方法,增加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培养学生学习高数的兴趣和学习的能力。最终使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所提升,摆脱传统应试教育带来的弊端,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高原.中、高职课程衔接制约因素分析及对策[J].中国高职高专教育,2001;(9)
[2]高雪芬.关于大学数学与高中街接问题的研究[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
(责任编辑:张彬)
第四篇:高中数学-公式-极限与导数
极限与导数
一、极限
1、常用的几个数列极限:limCC(C为常数);lim10,limqn0(a<1,q为常数);(4)无穷递缩等比数nnnn
列各项和公式SlimSa1(0 (1)当x趋向于无穷大时,函数的极限为alimf(x)limf(x)ann (2)当xx0时函数的极限为alimf(x)limf(x)a: xx0xx03、函数的连续性: (1)如果对函数f(x)在点x=x0处及其附近有定义,而且还有limf(x)f(x0),就说函数f(x)在点x0处连续; xx0 (2)若f(x)与g(x)都在点x0处连续,则f(x)±g(x),f(x)g(x),f(x)(g(x)≠0)也在点x0处连续; g(x) (3)若u(x)在点x0处连续,且f(u)在u0=u(x0)处连续,则复合函数f[u(x)]在点x0处也连续; 4、连续函数的极限运算:如果函数在点x0处有极限,那么limf(x)f(x0); xx0 二、导数 1、导数的定义:f(x)在点x0处的导数记作yxx0f(x0)limx0f(x0x)f(x0); x2、根据导数的定义,求函数的导数步骤为:(1)求函数的增量 yf(xx)f(x);(2)求平均变化率yf(xx)f(x);(3)取极限,得导数f(x)limy;x0xxx3、可导与连续的关系:如果函数y=f(x)在点x0处可导,那么函数y=f(x)在点x0处连续;但是y=f(x)在点x0处连续却不一定可导; 4、导数的几何意义:曲线y=f(x)在点P(x0,f(x0))处的切线的斜率是f(x0).相应地,切线方程是yy0f(x0)(xx0); 5、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g(x/)](uv)uv[f(x)/f(x)/g(x) (uv)uvuvf(x)g(x)f(x)g(x)f(x)g(x)推论:cf(x)cf(x)(C为常数) f(x)f(x)g(x)f(x)g(x)(g(x)0)g(x)2g(x) 6、复合函数的导数:yxyuux;uuvuv()vv27、导数的应用:(1)利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设函数y=f(x)在某个区间内可导,如果f(x)0,那么f(x)为增函数;如果f(x)0,那么f(x)为减函数;如果在某个区间内恒有f(x)0,那么f(x)为常数; (2)求可导函数极值的步骤:①求导数f(x);②求方程f(x)0的根;③检验f(x)在方程f(x)0根的左右的符号,如果左正右负,那么函数y=f(x)在这个根处取得最大值;如果左负右正,那么函数y=f(x)在这个根处取得最小值; (3)求可导函数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步骤:①求y=f(x)在(a,b)内的极值;②将y=f(x)在各极值点的极值与f(a)、f(b)比较,其中最大的一个为最大值,最小的一个是最小值。 论大学的发展与城市建设的关系以天津北洋大学为例 摘要:始建于1895年的北洋大学,在我国高等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伴随着天津城市建设的发展,北洋大学充分发挥自身的学科优势,积极参与发展城市的公共卫生事业,培养了大量卫生工程人才,并且筹设医学院及附属医院。在参与市政建设的过程中,北洋大学自身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为实现犬学与城市的共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关键词:北洋大学;公共卫生;卫生工程;人才 中图分类号:k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1)06-0113-05近代以来,公共卫生成为城市发展中引起人们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成为人们评价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我国城市的公共卫生事业最早产生于沿海开放城市的租界中,天津市作为北方最早开埠的城市,早在19世纪末便出现了以租界居民为服务对象的公共卫生事业。到了20世纪30年代民国政府掀起了市政建设的热潮,为天津的城市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带来了契机。 其中北洋大学就是最早关注城市公共卫生的机构建设的新型大学,该校创建于1895年10月2日,在课程设置、办学理念、培养标准等方面均定位于世界一流大学,因此获得“东方康奈尔”之称,是我国近代享誉海外的知名高校。北洋大学在办学过程中,关注城市的发展,在城市公共卫生方面有独特的研究,开创了办大学与城市共同发展的先河,同时也为我们今天办好大学提供了有益的启 示:大学的发展要与城市协调发展,才能推进自身发展壮大。 一、打造卫生工程人才培养平台 北洋大学建校之初,便将城市公共卫生工程作为工科专业必修科目,并重金聘请外国专家授课,如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卫生工程专业毕业的阿瑟·布雷德弗德·毛理尔(arthur b.morrill)等。因此,北洋大学的早期毕业生,普遍具备一定的公共卫生工程知识。民国时期,著名工程教育家李书田担任北洋大学校长后,明确提出将公共卫生人才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的重点方向。李书田在《卫生工程人才与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一文中,将公共卫生所需的人才分为公共卫生人才、公共卫生工程人才和卫生工程人才三类:“公共卫生人才,须受具体之应用生物学、卫生生物学、细菌学、卫生设施、卫生行政技术、生命统计、工业卫生等学科训练。公共卫生工程人才须受具有系统之细菌学、卫生设施、公共卫生、工业卫生公共卫生行政及基本的工程技术等学科之训练。卫生工程人才应习知给水清水等工程与污渠工程及秽水及废物处置工事之设计、建筑、养护与管理。对于卫生设施之全领域及其与公共卫生之关系,亦需加以相当之注意。土木工程学术之各部门,凡与卫生工程建设之有关者,均须受此训练。机械及电机工程之有关抽水厂与清水及净污等厂设备选购事宜部分,亦应具有相当之训练。”李书田并根据国内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指出,各大学在人才的培养上,应有不同的分工侧重。他“分别聘请在国内素著之大学医学院及工学院的教授,造就公共卫生与公共卫生工程暨卫生工程人才。”即北洋大学应以 工科优势为基础,要侧重培养卫生工程方向的人才。 1934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北洋大学在土木工-程学系设水利与卫生工程专业,同时着手设立卫生工程实验室。将卫生工程与水利工程共同设置在一个专业中,这是具有前瞻性、跨领域的专业设置,其中包含着学校对于自身发展规划、学科建设和大城市发展的需要等多方面的考虑。一方面,天津城历史上水灾频仍,近代以来更是多次威胁天津城市的安全。在1917年的特大水灾中,市区五分之四的面积被洪水淹没,受灾人口达八十多万。因此,水利工程人才一直是北洋大学人才培养的重点方向。另一方面,就天津市的情况来说,20世纪初,公共卫生事业的重点是控制导致传染病发生的环境因素,水患引起的防病防疫是天津地区公共卫生领域的主要课题。因此,学校参考国际上高校相关专业的设置情况,特别是较早开设公共卫生工程专业的美国高校,如康奈尔大学水利卫生工程专业的学科设置和课程安排,以公共卫生原有优势学科为基础,打造兼具利与公共卫生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平台。为了加快新设学科的建设步伐,学校引进了一批优秀师资,聘请时任华北水利委员会主席的李赋都为专任研究教授,徐世大、涂允成为水利与卫生工程专业兼任教授和专任副教授。徐、涂二位教授均毕业于北洋大学本科,后留学美国康奈尔大学学习水利卫生工程。重返北洋大学后充分发挥自身科研优势,为水利卫生工程专业的起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截至抗战爆发以前,北洋大学水利卫生工程专业共培养出两届20名毕业生,为探索我国卫生工程人才的培养做出了贡献。 在此基础上,校长李书田还积极筹备成立“中国公共卫生协会”,“以协力研究公共卫生学术,促进公共卫生事业及增进国民健康。”学校还围绕公共卫生这一课题,进行了跨学科研究的探索。1935年,北洋大学教授涂允成受学校委托赴河北省定县做卫生状况的调查,并撰写论文《定县卫生调查》,[习对当地的饮水、食物、空气质量、垃圾排放、污水处理、动植物防疫等公共安全要件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和记录,为研究和改进乡村社会的公共卫生事业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数据。值得注意的是,这不仅是北洋大学以科学方法进行社会考察的重要尝试,也是对中国近代社会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定县调查”的重要补充。 二、积极筹办北洋大学医学院及附属医院 20世纪30年代,天津已经发展成为拥有130万人口的大都市。伴随人口增长,城市医疗资源严重不足。1937年,天津市各级医院床位总数仅有400余张,远远没有达到当时直具备的卫生标准:城市中应每千人拥有一张病床。这一医疗资源的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的巨大缺口:“天津市政虽日渐进步,然卫生及医院设施,犹未臻完善。„„我天津市虽有市立、租界立、私立及教会立各医院,然究无尽美尽善之医院”。医疗设施的不足已经成为当时天津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个难题。 另一方面,医学院的设置对于北洋大学自身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929年国民政府教育部相继颁布《大学组织法》和《大学规程》规定:大学分文、理、法、教育、农、工、商、医8个学院,具备3个学院或9个以上系科者为大学。由于北洋大学当时未能满足其要求,同年被降格为独立学院,北洋大学改称“国立北洋工学院”。虽然如此,北洋工学院并未放弃重新恢复大学称号的努力。早在改名当年的1929年8月16日就聘请王宠惠、王正廷、李煜瀛、王劭廉、赵天麟、茅以升等7位知名校友为“国立北洋大学筹备委员会委员”,筹备恢复大学称号的准备工作。李书田到任校长之后,制订了《国立北洋大学筹备缘起及分期完成计划》,作为学校未来发展的详细规划,并着手分阶段实施。截止到1937年以前,已经完成“整饬充实发展工学院与筹设理学院”的工作,并将设立医学院作为学校下一阶段发展的方向。要恢复北洋大学,医学院的设置也成为学校建设规划中的关键布局。当时计划“至筹设医学院 及附属医院„„俾可于二十七年夏季招考本科一年级学生”,“本校名称拟即自二十六年七月一日起正式恢复十七年夏季以来之旧称‘国立北洋大学’。” 医学院初步规划学生总数不超过300人,每年招收学生40名为限。附属医院作为学校产业,同时也是学生的实习基地,设有床位150张、手术室、药局、剖检室、实验室、门诊处及x光室等。按照当时大学组织规程,医学院初建时暂不分系,“嗣后于医学系之外,添设公共卫生学系”。学生5年毕业,于第6年前往医院实习,并提交毕业论文。医学院建成之后,还将与天津市政府合作设置卫生所,卫生所与医学院附属医院门诊处保持密切联系,既充实了城市公共卫生机构,又为北洋大学相关学科学生提供实习的平台。在医 学院与附属医院的设立规划中,贯穿了北洋大学一贯注重实用人才培养的育才思想。按照计划,为完善医科体系,还将设立生物与生理学系以及医药学系,扩大学科的外延,并以医科为中心,继续设立药学、生物等专业,并独立设置公共卫生工程系,在此基础上成立“国立北洋大学研究院”,使“理、工、医三系之各系组,互相联系,综合成为一有机的学术集团。”为学科之间的交叉发展搭建了平台。 在筹办北洋大学医学院过程中,北洋大学采取以依托天津市既有的教育资源为主、国家拨款为辅的办法,对占份额不大的办学经常费用,申请列入国家岁出教育文化预算之内。而新学院第一年开办时的启动资金,则利用原天津北洋海军医学校的校产来补充。北洋海军医学校前身为北洋海军医学堂,1930年该学校因经费不足停办,将这些经费用来筹建北洋大学医学院。“天津昔有陆军与海军医学校两所,后或迁京或停办,以百三十万人口之大都市,而尚无医学院及市民可以托命之医院,殊与文化水准及促进公共卫生有碍„„天津应有完备之医学院及附属医院各一所。”这样在解决启动资金的同时,也整合了地方原有的教育资源。 在筹办医学院及附属医院过程中,北洋大学也加强了与天津市各界之间的联系,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北洋大学因庚子之乱中,校舍被德军占领,被迫于1903年迁往距天津城北10里处的西沽,此后便长期位于郊外。学校认为“医学院及附属医院,必须设于市内,以便诊病与就医。”目因此决定将医学院及附属医院迁回原北 洋大学的校址。由于时过境迁,原校址产权涉及多个单位和私人宅地。为争取回迁顺利,学校及校友会成员多方奔走,并积极与天津市政府进行沟通,表明北洋大学与城市共谋发展之意。“天津为华北一大都市,将来北洋大学医学院及附属医院,于本市亦一重要贡献,将期与贵市政府之市政建设相得益彰。”北洋大学的真诚意愿得到了天津市政府的积极支持,时任天津市长的张自忠对北洋大学医学院及附属医院规划方案非常赞成,认为“极属有益地方之举,允协助进行。”张自忠特别派出秘书马彦翀和参事边洁清作为市府代表。与北洋大学校方共同商议在天津市内购拨院址事宜。除市政府支持之外,北洋大学也得到了天津本地知名人士的支持。卢木斋、娄鲁青等得知北洋医学院选址涉及自己的房产后,均欣然同意出让,并在价格方面给予了相当优惠。 北洋大学筹办医学院及附属医院,还有另—个目的,就是在全国各大学的激烈竞争中得以壮大发展,实现“以其与匕海同济医工,南北并美”的期望。按计划学院及附属医院的建立应自1938年起,5年内完成。“本校拟于=十七年夏季正式添设医学院,开始招生„„一切设备及附属医院,务期于三十—年夏季完成。”由于地址临近中山路,“中山先生又曾医人医国,则定名为国立北洋大学中山医学院。岂非千秋万世,弥资纪念哉!遗憾的是,由于不久之唇抗日战争爆发,该计划只好暂时搁置。 三、北洋大学与天津城市建设共同发展 “九一八事变”以后,战争的阴影笼罩在城市上空。随着战争的迫近,化学武器对公共卫生安全的危害威胁着人们。当时的化学武器主要以各种毒气为主。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使用的毒气,主要用于欧洲战场,毒气的使用对交战双方及平民百姓造成了重大伤害。由于毒气具有巨大的杀伤力,战后各国列强都将毒气作为主要战争武器进行重点研究和开发。早在1932年日本侵华的“一二·八事变”中,日军突袭中国驻军,侵占上海市闸北。当时有传言日军将使用毒气,造成了极大恐慌和社会混乱。“一二·八之战,沪地人民,唯恐日人施用有悖人道之毒气,此乃由于吾人平素对于毒气之防御无相当准备之故。”这次事变的过程中,学者们发现有必要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研究毒气的防御,以减少民众由于对毒气的了解不足所造成的损害。 北洋大学首先在校刊上刊登有关毒气的防御和治疗方法的文章,普及相关知识。继而在军事工程研究会机械化学研究小组下特设毒气化学研究系。北洋大学教师王子祜撰写了论文《毒气战争概论》,详细介绍了毒气的历史、种类、效用、防毒措施和原理等知识。其中特别提到普通居民遇毒气攻击时,“须立将住室之窗户及其他与外界相通之处,严为封闭(需事前准备),以免毒气侵入,然后攀登楼上或较高之地,或用浸水或稀薄酉全溶液之手帕,封住口部及鼻孔,权当简单之防毒面具”。 北洋大学的高乃谦教授则在其论文《军用毒气之化学浅说》中详尽分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上出现的各种毒气的成分、分子排列、中毒症状等。在他的另一篇论文《军用毒气之防御》中不但 介绍了防毒面具的制作方法及各种应急防护措施,而且前瞻性地提出目前以活性炭为主的防毒措施,是建立在未发现活性炭所不能吸收的毒物之基础上,未来有可能出现针对现有防毒措施的反制办法。“恐将来之毒调必能夺取活性炭素之能力;否则必将以活性炭素为促进化学反应之媒介,而利用其机能,发明适当之混合剂,导致此炭素之上,使面具内起猛烈有毒之化学反应,以资反制。”不仅教师,在校学生齐玉亭也以战场出现率最高的糜烂性毒气为题,在丁绪淮教授的指导下完成了《糜烂性毒气制法及防御}---文。战争同样引起了北洋大学的学者对于城市供水安全的担忧。作为沿海商埠,天津市是中国较早出现自来水系统的城市之一,早在1898年,英国仁记洋行发起成立了主要以租界内居民为服务对象的“天津自来水公司”,这也是华北地区最早的自来水事业。然而自此以后,天津市自来水事业一直掌握在私人和外国人中。到20世纪30年代,天津市内自来水供应商主要有英租界工部局自来水部(原“天津自来水公司”)和济安自来水公司,两家公司均由外资控制。其中济安自来水公司依仗外资特权,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跨越老城区和各国租界的城市供水系统,垄断了除英租界外几乎全部的城市供水业务。 面对近代中国复杂的国内外形势,这种城市供水完全为外资垄断的现实引起知识界的忧虑。曾经在北洋大学读书的马寅初先生,在《北洋理工季刊》发表论文,指出自来水事业对于城市安全的重要性,并提倡国有以代替私人或外国资本控制。“试想中国各大都市的自来水,是由私人来办,假设若掌握在几个私人第五篇:论大学的发展与城市建设的关系以天津北洋大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