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2纪念白求恩练习新人教版
纪念白求恩
1.写作背景
白求恩是加拿大共产党员,胸外科医师,国际主义战士。为了支援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他接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率领一支医疗队到中国解放区。1938年3月到延安,不久转到晋察冀边区工作,他对工作极端负责,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后因抢救伤员感染病毒,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省唐县逝世。《纪念白求恩》是毛泽东为悼念白求恩而写的一篇纪念性文章,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共产主义精神。
2.阅读考点链接
对 比
对比是把对立的意思、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
【技法点睛】对比手法可以突出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的对立,给人极鲜明的形象和极强烈的感受。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答题格式】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通过对比,将……和……对比,强调/突出(表达/表现、赞扬/讽刺等)了……。
【习题链接】见“课内精读”T8,“拓展阅读”T13。3.基础考点链接
成语的感情色彩
根据爱憎、美丑、肯否等,明确词语是褒义、贬义,还是中性。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为了起到讽刺、幽默的效果,可以采用“说反话”的方法。
【褒贬误用】根据语境(爱憎、美丑、肯否等),明确词语(含成语、熟语)的感情色彩。如“锐不可当”形容来势汹汹,不可阻挡,多用来形容英勇的、正义的行为,是褒义词,不能用来形容敌军。
【习题链接】见“积累与运用”T5。01 积累与运用 ◆课前预习◆
1.汉字积累——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派遣(qiǎn)xùn(殉)职
狭隘(ài)拈轻怕重(niān)...热chén(忱)纯cuì(粹)鄙薄(bǐ)mò(漠)不关心 .2.文化积累——文学常识填空。
《纪念白求恩》的作者是毛泽东,字润之。白求恩,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国籍)共产党员,他是抗日战争爆发后来到中国援助的胸外科医师。
3.语言运用——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1)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设问)(2)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对比)(3)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排比)◆基础提升◆
4.汉字积累——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C)A.狭隘(yì)极端
麻木不仁(rén)动机 ..B.教训(xùn)纯萃 拈轻怕重(niān)冷清 ..C.鄙薄(bó)殖民 见异思迁(qiān)趣味 ..D.晋察冀(yì)佩服 微不足道(dào)医疗 ..(解析:A.“隘”应读作“ài”;B.“萃”应写作“粹”;D.“冀”应读作“jì”。)5.词语积累——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B)【详见本课“基础考点链接”】
A.白求恩同志支持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事迹在中国家喻户晓。....B.在新的形势下,我们更应该不断学习,见异思迁,积极进取。....C.有了乐于吃苦的理念和心态,才不会在工作中拈轻怕重。....D.医学属于经验科学,必须凭借累积的经验,精益求精,才能让医疗技术有更新的突....破。
(解析:B.“见异思迁”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此处褒贬误用。)6.语言运用——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C)A.“哎呀,真是太美了!”张老师说:“我非常喜欢!” B.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
C.遵义水果批发市场摆满了甜瓜啊,香蕉啊,苹果啊,柑桔啊……还没走进去就能闻到一股清香味儿。
D.我们本学期学了《论语十二章》这篇课文。
(解析:A.冒号应改为逗号;B.倒装句式,应把问号改成逗号,句号改成问号;D.考查书名号的用法,应改为《〈论语〉十二章》。)7.语言运用——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B)A.通过学习《纪念白求恩》,使医疗工作者增强了责任感,为实现“健康中国”做出了新贡献。
B.白求恩纪念馆详细介绍了白求恩大夫光辉的一生,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C.《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虽然是学习援外医疗队精神的好课堂,也是锤炼纯粹品质、保持崇高信仰的加油站。
D.语文课上,我们讨论并学习了《纪念白求恩》,感触很多。(解析:A.缺少主语,删去“通过”或“使”;C.关联词搭配不当,“虽然”改为“不仅”;D.语序不当,将“讨论”和“学习”互换位置。)02 课内精读
阅读“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回答下列问题。
8.选段采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详见本课“阅读考点链接”】
对比。通过与“不少的人”的对比,突出了白求恩对工作极其负责、对同志对人民极其热忱的高贵品质,又联系实际阐明了学习白求恩精神的现实意义。
9.请将“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一句改写为一般陈述句,并比较两句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一般陈述句: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都佩服,都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表达效果:原句是双重否定表肯定,改后句子的语气没有原句强烈,没有起到强调的作用,不能突出白求恩精神的感人至深。03 拓展阅读
学者的态度与精神
宗白华
①我向来最佩服的,是古印度学者的态度;最景仰的,是欧洲中古学者的精神。②古印度学者的态度怎么样?他们的态度就是:绝对地服从真理,猛烈地牺牲成见。③古印度学说的派别将近百种,他们互相争辩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但他们争辩的态度,却很可注意。当未辩论以前,那辩论者往往宣言:“若辩论败了,就自杀以报,或归依做弟子。”辩论之后,那辩论败的不是立刻自杀,就是立刻归依对方做弟子,决不作狡辩,决不作遁词①,更没有无理的谩骂,话出题外,另生枝词的现象,像我们中国学者的常态。这种态度,你佩服不佩服?这才真是“只晓得有真理,不晓得有成见”呢!这就是古印度学者的态度,我希望中国的新学者也有这种态度。
④欧洲中古学者的精神又怎么样呢?他们的精神就是:宁愿牺牲性命,不愿牺牲真理。⑤欧洲中古时的学者,因发明真理,拥护真理,以致焚身或入狱的,很不鲜见。他们那为真理而牺牲生命时所受的痛苦,若给中国学者看了,觉得很不值得。但真理却因此昌明了!人类却因此进化了!那学者一时的生命与痛苦又算得什么,那学者的心中只晓得真理的价值,不晓得自己生命的价值,这才真正是“学者的精神”!
⑥总之,学者的责任本是探求真理,真理是学者的第一生命。小我的成见与外界的势力,都是真理的大敌。抵抗这种大敌的器械,莫过于古印度学者服从真理、牺牲成见的态度;欧洲中古学者拥护真理,牺牲生命的精神。这种态度,这种精神,正是我们中国学者应具有的态度,应抱的精神!
(选自《百年老课文》,有改动)【注释】 ①遁词:因为理屈词穷而故意避开正题的话。10.请概括文章的主要观点。
(中国)学者应该具有服从真理、牺牲成见的态度和拥护真理、牺牲生命的精神。11.从第③段画线句子看,如果辩论失败,中国学者会有哪些“常态”?
如果辩论失败,中国学者的“常态”主要有:在失败后常“作狡辩”,常“作遁词”,甚至出现“无理的谩骂,话出题外,另生枝词”等现象。
12.对选文的结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13.第⑤段谈欧洲中古学者的精神时,提到“中国学者”有什么作用?请加以分析。【详见本课“阅读考点链接”】
通过对比,证明了“什么是真正的学者的精神”,也说明了中国学者缺乏“真正的学者精神”;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观点(倡导什么,反对什么)。
04 综合性学习学完本课后,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领会白求恩精神的实质,老师建议同学们办一期相关的黑板报,请完成下面的准备工作。
14.为这次黑板报确定一个鲜明的主题。[示例]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
15.请设置几个栏目,并简要介绍一下每个栏目的名称及设置的目的。(至少三个栏目)[示例]①生平简介:介绍白求恩的生平事迹。②名人风采:着重介绍白求恩的精神品质。③代代相传:介绍我们今天该如何继承和发扬白求恩的精神。
05 写作创新
16.课文第三段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先正面赞扬白求恩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然后又 3 与一些人“见异思迁”“鄙薄技术工作”的表现作对比,突出白求恩精神的难能可贵。请运用对比的手法,以“听取意见,才能集思广益,成就大业”为中心,写一个100字左右的片段。
【写法分析】在写作中使用对比的手法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横向对比。即将两个事物的不同方面作对比,或是将两种性质截然相反的或者是有差异的事物进行比较。二是纵向对比。即按照时间的顺序将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情况进行对比,或是将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时间、地点的不同情况进行对比。三是正反对比。即把两个某方面正反相对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正反两个方面进行对比,以突出文章主旨。
【例文】听取意见,才能集思广益,成就大业。商纣王自高自大,一意孤行,落得个葬身火海的下场;齐威王善于纳谏,门庭若市,赢得诸侯朝拜;楚怀王闭目塞听,弃屈子的诤谏于不顾,终客死他乡;唐太宗虚心纳谏,开创“贞观之治”的局面,终得大唐盛世太平。
第二篇: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3课《纪念白求恩》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
纪念白求恩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读准下列字音:隘、拈、冀、鄙、忱。
理解并运用“漠不关心”“见异思迁”“拈轻怕重”“精益求精”五个成语。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常用方法。
3、学习文中对比的作用。
(二)能力目标:
1、品味议论文语言概括有力的特点。
2、练习运用记叙、议论两种表达方式。
(三)情感目标:
学习白求恩同志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所表现出来的思想美、行为美。教学重点:
弄清议论文中议论与记叙的关系,学习本文采用对比的写法。教学难点:
议论文中议论与记叙的关系。教(学)法: 课时安排:2节课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先请同学们听一首诗朗诵:“秋风吹着细雨/廷水奏着哀曲/从遥远的五台山/传来了悲痛的消息/我们用无边的哀悼/来纪念您/这里——/河边的石头/山上的野草/也在为您流泪/但是,亲爱的白求恩大夫/您静静地安息吧/在您的后面,全世界被压迫的兄弟/已经起来了/我们将追随您的光辉/高举新医学的旗帜/向白求恩开辟的道路/勇往直前/……
这是由朱子奇先生写的《纪念白求恩纪念歌》。诗歌表达了对白求恩逝世的沉痛心情和继承白求恩遗志的决心,催人奋进。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毛泽东同志为悼念白求恩同志的逝世而于1939年12月21日写成的《纪念白求恩》,看看白求恩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二、新课教学:
(一)课前热身
1、简介白求恩生平和文章写作的时代背景。
诺尔曼•白求恩(1890-1939),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生。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受加拿大共产党的派遣、率领由加拿大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于1938年初来到中国、1月间经延安到达晋察冀边区。1939年10月白求恩在涞源摩天岭前线医院医治伤员时,不幸手指感染中毒,由于他坚持工作,肘关节又发生转移性脓疡、于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省唐县逝世。他最后一句话是:“努力吧!向着伟大的路,开辟前面的事业!”白求恩逝世一个月后的12月21日,毛泽东同志写下了《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号召大家都要向白求恩同志学习。
2、掌握下列生字的读音。
派遗()以身殉职()狭隘()热忱()拈轻怕重()鄙薄()纯粹()漠不关心()晋察冀()()
3、掌握下列词语的意思。
派遣:(政府、机关、团体等)命人到某处做某项工作。
狭隘:(心胸、气量、见识等)局限在一个小范围里,不宽宏大量。极端:<副>达到极点。热忱:热情。忱:真实的情义
麻木不仁:原意是肢体麻木,感觉不灵。这里指缺乏政治敏感和政治热情,对集体和人民利益不关心。
微不足道:不值得一提。
纯粹:<形>不搀杂别的成分的。本课指真正、名副其实。漠不关心:冷淡,不关心。
拈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易的,害怕繁重的。低级趣味:无聊而不高尚的情趣。
(二)合作探究
1、整体感知
根据纪念白求恩、学习白求恩的写作目的,根据白求恩精神的三个方面的内容,文章很自然地用三段文字从不同的角度来加以阐述,最后再用一段文字总结,号召全党同志向白求恩学习。这样,就构成了文章四段文字的内容。白求恩精神就是共产主义精神,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本节课我们主要理清思路,了解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
2、四边互动
互动
1、朗读课文。(教师范读、学生齐读、听课文录音均可)明确:学生边听边画出各段的重点句,归纳各段要点。互动
2、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纪念白求恩,更要学习白求恩。
互动
3、请找出各段的重点句,再参照重点句的意思归纳各段要点。明确:
第一段的重点句是:“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要点: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
第二段的重点是:“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要点: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第三段重点句是:“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 精益求精。”
要点:赞扬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第四段重点句是:“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要点: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互动
4、“叙”和“议”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议论文,以“议”为主,“叙”是为证明论点提出事实根据,“叙”要扣住论点,“叙”得简明、概括。记叙文也“叙”和“议”,记叙文以“叙”为主,“议”是用于揭示事物的本质和意义,起画龙点睛,突出中心的作用。本文是议论文,运用夹叙夹议的写法,谈谈课文是怎样夹叙夹议的?
明确:(1)第一段“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不幸以身殉职”是记叙,其余是议论。先叙后议。先概括简叙白求恩事迹,后赞扬他的国际主义精神。
(2)第三段“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是记叙,其余是议论。先叙后议。先简叙白求恩对技术的钻研和医术高明,由此及彼联系两种“一班人”给以批评教育。
(3)第四段“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我是很悲痛的”是记叙,其余是议论。先叙后议。先叙述自己与白求恩的交往,然后分析和强调学习白求恩的意义。
互动
5、分析第一部分。这段文字分几层写的?各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分三层。第一层(从开头到“不幸以身殉职”):高度概括白求恩同志的主要事迹。
第二层(从“一个子外国人”到“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高度概括白求恩的思想和行动,点明本文的中心论点。
第三层(从“列宁主义认为”到结束):引用马列主义观点论述白求恩同志具有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互动
6、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他身上最本质的东西是什么?(用文中的原话来回答。)
明确:“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
互动
7、文章开头对白求恩同志的介绍包含了哪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明确:他是资本主义国家中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一员;年岁虽大,壮心不已;肩负重担,奔赴前线;以身殉职,重于泰山。
扣住国际主义的原则概述白求恩同志的简历,是对逝者的追忆,也是论述白求恩具有国际主义精神的事实依据。从阅读者的角度来说,让读者先产生“情”,再认识“理”,情理结合,大大增强了议论的逻辑说服力。
互动
8、引用“列宁主义认为”一段话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是为了突出白求恩同志这一精神的重要意义。作者在这里引用马列主义的观点作为自己立论的根据,这是运用论证法中的“引证法”,论述白求恩同志是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
互动
9、学生朗读此段。
明确:加深体会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
三、课堂小结:
1、内容总结
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理清全文写作思路;了解白求恩同志共产主义精神的表现之一——国际主义精神;理清局部思路(第一部分的思路、某些句子的思路);初步理解议论文中叙述的作用。
2、方法归纳
首先,阅读有关白求恩事迹的材料,搜集白求恩同志的故事。以阅读为切入点,在对白求恩生平事迹逐步了解的过程中得到教育,从而唤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效果。
其次,学会结合上下文语言环境来理解词语的含义。如“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情,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一句中,“麻木不仁”一词的原意是指肢体麻木,感觉不灵,而在本句中则指缺乏政治敏感与热情,对集体、对人民的利益不关心。
四、作业布置:
(一)下列各句属于哪种修辞手法,将相应的序号填入括号内。A、拟人 B、比喻 C、排比 D、反问 E、设问
1、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精神。()
2、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3、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
4、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二)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将序号填入括号中。
A、“记叙”和“议论”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记叙文”和“议论文”是两种不同的体裁,所以议论文中不允许有记叙的成份。
B、《纪念白求恩》是毛泽东同志为悼念白求恩同志逝世而写的。文章中高度赞扬了白求恩同志的共产主义精神。
C、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证、结论。D、《纪念白求恩》一文的文体是记叙文。答()
(三)用成语概括下列句意。
1、冷漠不关心。__________
2、比喻对事物反应迟钝,情绪淡漠。__________
3、微小得不值得一谈。__________
4、在工作中挑轻的,躲避繁重的。__________
5、好了还力求做得更好。__________
五、板书设计:
六、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复习检查,让学生拼读、解释一些词语:派遣、狭隘、热忱、拈轻怕重、麻木不仁、精益求精、见异思迁、鄙薄。检查学生熟读课文情况。
二、新课教学:
(一)课前热身
1、《纪念白求恩》一文中心论点是()
A. 白求恩精神就是共产主义精神、国际主义精神。B.白求恩毫不利已、专门利人。
C.纪念白求恩,就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共产主义精神。D.白求恩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2、《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题目中“纪念”二字揭示了文章的()A写作目的与文章主旨 B.文章内容与论述重点 C写作动机与论述缘由 D.表达方式与论述方式
(二)合作探究
1、整体感知
作为一篇纪念抗日战争而献身的国际主义战士的文章,夹叙夹议既能使读者由表及里的认识白求恩同志,又能使读者懂得向白求恩同志学习什么,为什么要向他学习,怎样向他学习。通过对比,褒贬分明,白求恩的精神显得更加突出,更加难能可贵;通过对比,显出差距,更加有力地证明学习白求恩的必要性。本节课主要学习对比在文中的运用。
2、四边互动
互动
1、学生朗读2、3部分,思考白求恩同志的共产主精神的第二个方面是什么?作者为了突出这一精神,分几层来写?
明确:白求恩同志的共产主义精神的第二个方面是: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精神。分三层写:第一层(从开头到“至少不能算是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从正面介绍白求恩的这种精神。第二层(从“从前线回来的人”到“无不为之感动”),从侧面烘托白求恩的这种精神。第三层,作者再次号召大家向白求恩同志学习。
互动
2、作者在赞扬白求恩这一精神时,用了怎样的论证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文章 用了对比论证,将白求恩同志与“不少的人”的情况相比较。这样一比较,一正一反,褒贬分明,批评中肯。通过对比,白求恩高贵品质显得更加突出,强调了学习白求恩的现实意义和迫切性。
互动
3、作者为什么先举“前线回来的人”的例子,再举“晋察冀边区军民”的例子? 明确:从前线进一步扩大到整个边区,用广大军民的反映来证明自己的诊断,证明书第二部分中的两个“极端”的判断是准确无疑的。
互动
4、白求恩同志共产主义精神具体表现在第三个方面是: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这一部分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为什么这一部分内容写得这么少?
明确: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白求恩大夫是个杰出的医生,他医疗技术的高超是解放区军民都了解的事,所以作者只用了一句话作了概括,而不作过多的论述。
互动
5、阅读第四部分。作者回忆了同白求恩同志的交往,写了哪些内容?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明确:作者按时间顺序先后写出两人的会面和通信。
互动
6、“只见过一面”的“只”字流露出怎样的心情?“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说明了什么?
明确:“只”表达了一种遗憾之情。“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见白求恩同志对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袖那种倾心的热爱和忠诚。
互动
7、“我是很悲痛的”可以改成“我很悲痛”吗?为什么?
明确:不行。“是”在这里有强调作用,语气很沉重,朴实地表达了一种沉痛哀悼的心情。
互动
8、向白求恩学习的意义是什么?学生齐读“从这点出发,……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五个短语“一个……的人”组杨排比形式,是从哪几个角度来说的?
明确:“高尚”是指人格;“纯粹”是指品质;“有道德”指修养;“脱离了低级趣味”是指志趣;“有益于人民”是指人生意义。五个短语由短而稍长;气势越发磅礴,内容五彩缤纷,有如赞美诗一般。
互动
9、学生齐读最后一段,背诵。明确:按两层指导背诵。
互动
10、本文语言概括有力,一是恰当运用成语,使语言生动简洁,感情色彩鲜明,音节整齐均匀,便于诵读;二是双重否定句式和长句子的使用,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论证的鲜明性,使论证更准确、严密;三是对比句式和排比句式的运用增强了文章的气势,也增添了说理的雄辩力量。你能从文中找出一两个例句来体会吗?
明确:言之有理即可。
三、课堂小结:
1、内容总结
文章概述了白求恩同志来华帮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经过,表达了对白求恩同志逝世的深切悼念,高度赞扬了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精神和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并号召全党同志向白求恩同志学习。
2、方法归纳
文章采用了夹叙夹议,以议为主的表达方式,运用对比的方式摆事实讲道理,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学习时,可采用比较阅读法感知文章内容及写作特色。
四、作业布置: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武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精神,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1、这段文字的论点是什么?选出说法正确的一项,将序号填入括号中。()A、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的动机。
B、白求恩同志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C、白求恩同志具有国际主义精神。
D、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精神。
2、指出文中的三个“这”字,一个“这种精神”各指代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文字运用的论证方法是什么?选出说法正确的一项,将序号填入括号中。()
A、例证法 B、引证法 C、对比论证法 D、比喻论证法
4、用横线将文中论据画出来,并指出是什么论据。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指出文中划线句子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D
2、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当作自己的事业;共产主义精神(国际主义精神)
3、A
4、白求恩同志……当作自己的事业”。事实。
5、运用设问句,提出疑问,引起读者的思考,强调突出论点。
五、板书设计:
六、课后反思:
第三篇:2018年七年级语文上册12纪念白求恩课后习题新人教版
纪念白求恩
知能演练活用
夯基达标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狭隘(yì)
解放(jiě)
微不足道(wēi)...B.殉职(xùn)极端(duān)拈轻怕重(zhān)C.鄙薄(báo)纯粹(cuì)漠不关心(mò)...D.热忱(chén).
派遣(qiǎn)冷冷清清(qīnɡ)..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白求恩同志支持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事迹在中国家喻户晓。....B.正是凭着这种对群众负责和对工作精益求精的态度,十年来,她经手的三百余起案件,无一起错....案。
C.有了乐于吃苦的理念和心态,就不会在工作中拈轻怕重。....D.张先生如往常一样漠不关心地上网核对前一天下午买的五注双色球机选号码。....3.在下面文段的横线上选填恰当的称呼。
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
,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
的治疗和亲眼看过
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
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A.白求恩同志
B.白求恩
C.白求恩医生 4.下列有关各句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分析:这个句子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
B.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分析:这个句子中“没有一个不”表达了肯定的意思。
C.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分析:运用对比手法,严厉批评了“不少的人”,指出了向白求恩学习的必要性。
D.这就是我们的国际主义,这就是我们用以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的国际主义。
分析:运用反复手法,突出表明“我们的国际主义”是“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的”,是有着鲜明的针对性的。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在《纪念白求恩》中,毛泽东号召中国共产党人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
的人,一个
的人,一个
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课内品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10题。
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6.作者为什么要突出白求恩的年龄和来华路途?
7.指出选文第一段中的三个“这”字,一个“这种精神”各指代什么。
8.选文第一段文字运用的论证方法是()A.例证法
B.引证法 C.对比论证 D.比喻论证
9.选文中作者把白求恩与一些人对比,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0.“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中“只”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课外拓展
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1~15题。
让文明素养追上现代化的脚步
李浩燃
①“海星被摸死!巨蜥模型的脚趾也被摸断了!”最近一则微信广泛传播,从一个侧面表明,开馆不足一个月的上海自然博物馆,陷入了喜忧参半的处境。博物馆受公众热捧令人欣喜,但观展过程中暴露出的不文明行为,又引人忧虑。
②事实上,“海星被摸死”只是网上持续热议的文明话题的一个新注脚。从埃及卢克索神庙浮雕到成都武侯祠《前出师表》石刻,“路培国”们的“到此一游”刻字,至今没有绝迹;向空服人员泼面、攀爬红军雕塑照相,种种劣行仍然在各种场合上演。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成都女司机被打”事件,一些地方出现的当街暴打妇孺现象,更引来群情激愤。
③无论是出境旅游的不良行为被媒体打“差评”,还是公路上的违章驾驶、危险飙车等,许多不文明现象,可说是腰包“鼓起来”、生活“阔起来”后遭遇的社会发展新课题。搭乘着城镇化、现代化的时代快车,许多人逐步远离了物质匮乏的窘迫,又浑然不觉地陷入了另一种窘境。“发展的列车匆匆驶过精神的站台,现实的变化把心灵的地图抛在身外。”充满诗意的语言,道出了一些人“脑袋”轻于“口袋”、灵魂跟不上身体的尴尬状态。如果从社会层面来思考,公民文明素养如何与现代化同步,精神文明如何与物质文明比翼齐飞,已经成为亟待破解的现实课题。
④恩格斯说,“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关键词汇,“文明”折射国家发展的境界、社会进步的状态,是凝聚当代中国价值公约数的重要平台。应当看到,文明不仅仅需要被唤醒,更应在制度设计层面体现软硬结合、标本兼治。日前,继《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正式施行近一个月后,国家旅游局公布首批全国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大闹亚航、强行打开飞机应急舱门、攀爬红军雕塑照相等不文明事件的四个当事人被列入“黑名单”,便是一种积极的尝试。惩恶扬善、久久为功,以不断加大的外力强化约束,让放纵自我、妨碍他人、侵害公序良俗的行为付出代价,方能防止“破窗效应”,变压力为动力,促使文明变成公民的行为自觉与生活方式。
⑤看得见的硬伤容易修复,看不见的短板却难补齐。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文明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从不文明到文明,从文明的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递进,自然需要一个“进化”的过程。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也不应一味批评公民素质参差不齐,更当以每一次问题暴露为契机,优化管理方式,.....加强机制构建,真正从治理现代化的高度推进文明建设,依靠“制度文明”稳步提升“公民文明”,不断推高全社会的文明水位。
⑥文明不是空洞浮泛的口号,而要仰赖一点一滴的践行去成全。因此,与其做一个对不文明现象义愤填膺的“键盘侠”,莫如迈出坚实步伐,用双手书写文明的笔画。你的文明,或许就存在于银行ATM机(自动柜员机)的一米线旁,展现于人潮涌动的公交车站牌下,闪耀在川流不息的行车道中。如果说,遵守公共空间的秩序与规则是底线要求,那么,主动为别人着想、做社会关系的润滑剂,则是更高境界。从这个意义出发,知行合一,做一个更加文明的公民,其实也是在打造一个更好的自己,过一种更值得过的生活。
⑦一位西班牙作家说过,“礼貌是人类共处的金钥匙”。文明是世间最动人的语言,一个视文明为阳光的国家、一个视德行如生命的民族,让文明素养追上现代化的脚步,必将更富有魅力,也必能赢得真诚的尊重。
(选自《人民日报》2015年05月14日)1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12.选文前三段列举众多不文明现象有何目的?
13.在下面横线处按例句的结构样式仿写一组句子,使其上下文连贯。
你的文明,或许就存在于银行ATM机的一米线旁,展现于人潮涌动的公交车站牌下,闪耀在川流不息的行车道中。你的文明,或许
。
1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最后一段引用西班牙作家的话,强调了文明是公民交际中必须具备的素养。
B.文章第⑤段加点的词语呼应紧密,既对公民有宽容的心态,又从制度建设的高度指出了提高公民素养的路径。
C.“看得见的硬伤容易修复,看不见的短板却难补齐。”这里的“短板”指的是公民素养的严重缺失。
D.为了制止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国家旅游局制定了《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有了这个管理办法,就能从根本上杜绝游客种种不文明现象。15.简略分析文章是怎样层层深入论证中心论点的。
表达交流
16.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相应的题目。
白求恩遗嘱让钢铁将军聂荣臻泪流满面
[提要]这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临终前的遗嘱:请求国际援华委员会给我的离婚妻子坎贝尔夫人拨一笔生活款子,分期给也可以„„一箱子食品和文学书籍送给董同志,算我给他和他的夫人、孩子们的新年礼物„„
(1)【真情永驻】白求恩的遗嘱为什么能让钢铁将军聂荣臻泪流满面?
(2)【彩旗飘飘】
1970年10月,中国和加拿大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972年白求恩获得“加拿大历史名人”称号,1973年加拿大联邦政府出资购买了白求恩降生的故居,按白求恩出生时房子的原貌进行了修缮,建成了白求恩故居博物馆。
结合上述材料,请你为白求恩故居补写对联来凭吊伟人。上联:伟人音容今宛在
下联:
横批:万古流芳
体验中考
17.(2017山东泰安)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做题。
尽管社会飞速发展,但是雷锋精神依然不会过时。雷锋无限忠诚、乐于助人、积极向上、无私奉献的精神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他是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坚守道德高地的时代英雄。
50多年来,雷锋精神始终与我们同在。对于那些质疑、恶搞、丑化雷锋一样英雄人物的歪风,我们要坚决说“不”!
“英雄者,国之干;庶民者,国之本。”英雄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更是凝聚起人民群众向心力的关键所在。对英雄尊重与否,体现了一个民族认知水平、理性能力的高低。有英雄而不敬重,无疑是自毁精神长城,是民族风骨的自我矮化。捍卫英雄,是当代人
的使命,每一个青少年都
。我们要让雷锋精神在祖国大地蔚然成风。
(1)在文中两处横线上分别填上一个四字短语(成语)。
(2)读了上面的文字后,你有什么感想?请写出一段话。(不超过50字)作为新时期的青少年、未来祖国建设的主力军,知能演练·活用
1.D 解析 A项,“隘”读音应为“ài”;B项,“拈”读音应为“niān”;C项,“薄”读音应为“bó”。
2.D 解析 D项,“漠不关心”形容对人或事物冷淡,一点儿也不关心。不符合语境,可改为“漫不经心”。
3.解析 转述从前线回来的人说的话,直称“白求恩”;就从事医疗工作而言,人们则称之为“白求恩医生”;从其作为共产党员来说,则称“白求恩同志”,突出他与中国人民的亲密无间和共产主义战士的身份。答案 B C C A 4.A 解析 A项,这个句子运用的是“设问”,不是“反问”。二者的区别是:“设问”是有问有答,而“反问”是问后没有回答,但问中就带有答案了。5.纯粹 有道德 脱离了低级趣味
6.突出白求恩的年龄和来华路途,是为了强调白求恩精神的难能可贵。7.解析 代词的指代内容一般来说应从上文去找。
参考答案 “这”指代前文中的“一个外国人„„自己的事业”。“这种精神”指代“国际主义的精神”“共产主义的精神”。8.A 9.解析 作者利用对比手法,表现了白求恩的精神,目的是论证学习白求恩精神的重要性。参考答案 强调了学习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精神的重要性。10.表达了作者对未能与白求恩同志经常见面的深深遗憾。11.解析 文章的题目就是本文的中心论点。参考答案 让文明素养追上现代化的脚步。
12.①列举不文明现象,从生活中引出议论话题。②围绕这些现象,为后文展开议论奠定基础,增强了论证的针对性。(意思对即可)13.示例 就存在于食堂窗口边的队伍中 展现于同学们平时的语言里 闪耀在互帮互助的友爱间 14.D 解析 国家旅游局制定的《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并不能从根本上杜绝游客的种种不文明现象,而只能是从制度设计层面引导人们提升个人素养。
15.①列举生活中的不文明现象,引发思考,提出论题。②通过道理论证和事实论证,从制度建设、公民个体要求诸方面提出提高公民素养的措施。③照应前文,总结提出“让文明素养追上现代化的脚步”的中心论点。(意思对即可)16.(1)因为在遗嘱中白求恩首先想到的是别人:远在家乡的前妻和异国的朋友。这是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精神的体现,是一位伟人的真情流露。(2)示例 中加友谊世代传
17.示例(1)义不容辞 责无旁贷
(2)我们要学习并弘扬雷锋(英雄)精神,捍卫英雄,抵制、摒弃一切污损英雄精神的行为,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四篇:新人教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文指导
新人教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文指导
表达自己的看法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同一事物,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它,得到的结论自然不同。生活中,我们读书看报,总不免要发表自己的看法,我们谈论事物,总不免要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何正确流利有理有据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呢?这就需要我们学点议论的知识。
训练目标1、2、3、学习议论的表达方式,用议论的表达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习夹叙夹议的写作手法,初步掌握夹叙夹议文章的构成。记叙身边的事情并通过事件表达自己的观点。
文题设计
文题一
从课文或你课外阅读的作品中选择一个叙述或描写的段落,试着自己加上几句话,表明你从中读出的观点
文题二
选择一件你感兴趣的新闻事件,写一篇短文,叙述事件的经过并写下你的思考。文题三
写一篇文章,记叙一件在你身边发生的,令你受到深刻触动或引起你思考的事情,并写出你对这件事的看法。不少于500字
写作导航
文题一解析
写作要求
从课文或你课外阅读的作品中选择一个叙述或描写的段落,试着自己加上几句话,表明你从中读出的观点 写作点拨
一、审题指导
这个作文题是写一个片段,要求从课文或者课外阅读的作品中选择一个段落,写出自己的观点。如下面这段文字:
爱因斯坦成名之后,比利时国王和王后邀请他去做客。国王按约定的时间派了宫廷小汽车去火车站接她。火车来了,司机却找不到爱因斯坦,便空车回去向国王报告,说教授没有来。可是半小时以后,爱因斯坦身穿沾满尘土的破雨衣,脚着一双旧皮鞋来了。原来是司机只看衣冠不认人,爱因斯坦便自己步行而来。从此材料中通过运用以上展开议论的方式可以找出以下几个观点:
①就事论事——接站,尤其是接不认识的人,应该约好联系方式,这样才不至于有国王司机的错误。
②以小论大——由爱因斯坦衣着看出不摆名人架子平易近人。
③引申生发——爱因斯坦专注于科学事业,成名之后也不追求个人享受。
④类比对照——把爱因斯坦与科学家作类比,再与当代所谓名人做对比,良莠毕现。⑤反意为之——爱因斯坦衣着不整去做客体现对国王的不敬。
二、知识点拨: 读后感的写作方法
一篇读后感至少要有三个部分的内容组成:一是要介绍原作的篇名内容和特点;二是根据自己的认识对原作的内容和特点进行分析和评价,也就是概括地谈谈对作品的总体印象;三是读后的感想和体会。即一是说明的部分,二是要有根据评价作品的部分,三是有感而发,重点在“感”字上。
首要的一点是“读”。“读”是感的基础,“感”是由“读”而生。只有认真的读书,弄懂难点疑点,理清文章的思路,透彻的掌握文章的内容和要点,深刻地领会原文精神所在,结合历史的经验、当前的形势和个人的实际,才能真有所“感”。所以,要写读后感,首先要弄懂原作。
其次要认真思考。读后感的主体是“感”。要写实感,还要在读懂原作的基础上作出自己的分析和评价。分析和评价是有所“感”的酝酿、集中和演化的过程,有了这个 分析和评价,才有可能使“感”紧扣原作的主要思想和主要观点,避免脱离原作,东拉西扯,离开中心太远。
所以,写读后感就必须要边读边思考,结合历史的经验,当前的形势和自己的实际展开联想,从书中的人和事联系到自己和自己所见的人和事,那些与书中相近、相似,那些与书中相反、相对,自己赞成书中的什么,反对些什么,从而把自己的感想激发出来,并把它条理化,系统化,理论化。总之,想的深入,才能写的深刻感人。
第三,要抓住重点。读完一篇(部)作品,会有很多感想和体会,但不能把他们都写出来。读后感是写感受最深的一点,不是书评,不能全面地介绍和评价作品。因此,要认真地选择对现实生活有一定意义的、有针对性的感想,就可以避免泛泛而谈,文章散乱,漫无中心和不与事例挂钩等弊病。
佳作展示
乌鸦的故事:上帝要捡最美丽的鸟作禽类的王,乌鸦把孔雀的长毛披在身上,插在尾巴上,到上帝前面去应选,果然为上帝挑中,其它鸟类大怒,把它插上的毛羽都扯下来,依然现出乌鸦的本相。这就是说:披着长头发的,未必就真是艺术家;反过来说,秃顶无发的人,当然未必是学者或思想家,寸草也不生的头脑,你想还会产生什麽旁的东西?这个寓言也不就此结束,这只乌鸦借来的羽毛全给人家拔去,现了原形,老羞成怒,提议索性大家把自己天生的毛羽也拔个干净,到那时候,大家光着身子,看真正的孔雀、天鹅等跟乌鸦有何分别。这个遮羞的方法至少人类是常用的。
简评
这段文字针对《伊索寓言》 中乌鸦的故事,写出了自己的见解。文段前半部分叙述故事,由“这就是说”引出作者的观点,在用“反过来说”进行推理,把道理向更深一层引进。然后又把故事向纵深一层引,由“这个遮羞的方法至少人类是常用的”一句进一步指出道理,显示了作者很强的思辨能力。
名作欣赏
咏柳赏析
袁行霈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第一句“碧玉妆成一树高”,用一个比喻形容柳树的丰姿。一树绿柳,高高地站在那儿,好像是用碧玉妆饰而成的。碧玉的比喻,显出柳树的鲜嫩新翠,那一片片细叶仿佛带着玉石的光泽。碧玉,又是南朝宋代汝南王的小妾的名字,乐府歌曲有《碧玉歌》,歌中有“碧玉小家女”之句,后世遂以“小家碧玉”指小户人家出身的年轻美貌的女子。“碧玉妆成一树高”,在诗人的想象里,也许觉得那袅娜多姿的柳树,宛如凝妆而立的碧玉一般。
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丝绦”,就是丝带。上句是写柳树给人的总的印象,这句是具体地写柳树,那茂密的、轻柔的,下垂的柳枝最足以代表柳的特征了。诗人用“绿丝绦”来形容柳枝,将柳枝随风飘拂的样子,十分形象地展示在读者眼前,用笔很巧妙。
第三句和第四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进而描写柳树的嫩叶。诗人设问:那细细的柳叶儿是谁裁出来的呢?噢,原来二月的春风好似剪刀,这一树碧玉,万条丝绦和数也数不清的细叶,就是她的杰作啊!
这首诗很短,只有四句,28个字,艺术上有许多值得注意的地方。
首先,这是咏物诗,从“咏柳”这题目一看就知道了,是歌咏柳树的。这首诗的确是处处扣紧柳树来写的。但是我觉得诗人所歌咏的决不仅仅是柳树,他是借着柳树歌咏了春风,歌咏了春天的到来。人们对于春之来临,往往是从自然界的变化中得知的。水的解冻,燕子的北翔,都是春回大地的信号。不要忘记,柳树也是一位报春的使者。民间谚语说:“五九、六九,隔河看柳。”早在五九、六九的时候,远望之中的柳梢已经隐约地带上一丝儿新绿了。贺知章借着描绘柳树的新妆,歌咏春天的来临,很能唤起读者共鸣。咏柳,而不局限于柳,借咏柳而咏春,这是高出于一般咏物诗的地方。
其次,这首诗的构思新颖,比喻巧妙,诗的形象仿佛要凸出于纸面之上。特别是后两句,用剪刀比喻春风。她裁出细叶,剪好丝绦,妆成碧树,吹到哪里,就把勃勃的生机带到哪里。她剪破严冬的笼罩,裁出万紫千红的世界,她的轻捷,她的锐利,随之而来的创造的喜悦——种种美好的想象都可以由这两句诗产生出来。好诗都是富于启示性的,言近而意远,能够通过一两个鲜明的形象唤起读者的联想,启发读者在自己的头脑中构成无数新鲜的画面。这首诗正是这样,它通过一株柳树写出了整个的春天;通过似剪刀的春风,赞美了一切创造性的劳动。这样新颖的构思,这样清新的艺术境界,即使在唐诗里也并不多见。
第三,这首诗只有四句,却很富于层次的变化。第一句“碧玉妆成一树高”,先写总的印象,也为全诗定下了基调。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单就柳枝作一番细致的描写。第三句、第四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再进一步写柳叶。先从大处着眼,愈写愈细,好像绘画,先勾出轮廓,再添枝加叶补充细节。这首诗前两句和后两句写法也不一样,前两句是描写形容,碧树如玉,柳枝如丝,碧树怎样高上去,柳枝怎样垂下来。后两句写柳叶,如果还用这种写法,说柳叶怎样细,怎样嫩,好像是刚刚剪裁出来的一样,那就显得呆板了。诗人在后两句上换了一种写法,不对细叶作任何形容,也不打什么比喻,只是猜测谁裁出了这美丽的细叶。描写的重点悄悄地转移到春风上来,是春风裁出了细叶。这就在前两句的艺术境界之外,开辟了新的艺术境界,使读者耳目为之一新。
赏析
文章从分析诗的语言入手,在揣摩《咏柳》诗句含义时,再现诗中形象。用多种手法说明了难以言传的诗的艺术境界。学好此文,对学生学习欣赏诗歌的方法不无裨益。
文题二解析
每一天,社会上都会有各种新闻事件发生,吸引着人们的注意。你有关注时事的习惯吗?从近期报刊或网络上选择一件你感兴趣的新闻事件,写一篇短文,叙述事件的经过并写下你的思考。
写作点拨
一、审题指导
本次要求选择一件你感兴趣的新闻事件,写一篇短文,在短文中叙述事件的经过,并写下你的思考。这就要求我们注以下几个问题:
1、选择有价值的新闻事件,仔细分析,从中提炼出要表达的看法。
2、写作时要考虑读者对象,看法和观点要明确、集中,最好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不用展开。
3、写完后加以修改,有条件的,可向报社投稿或发表在博客上。
二、知识点拨 1.一事一议的概念:
一事一议是较简单的议论文,篇幅短小,结构也不复杂。其中的“一事”指现实生活中某一件或某一种现象,它是具体的,带有普遍意义的。这些事又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但又是认识不深,处理不当和需要去解决的,或者是需要去弘扬的。“一议”是对“一事”的分析,是从这“一事”中揭示出来的深刻道理,或表扬,或批评。无论怎样,写“一事一议”的文章要做到:使人读后能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2.一事一议的文章结构:
“一事一议”的文章一般由叙事和说理两部分组成。先叙述一件事,再就这件事进行议论,发表自己的见解,说明一个道理。
概括事实——提出论点——证明论点——收束全文 写法指导
一事一议的文章基本写法,一般是以简洁精练的文笔,先要言不烦地介绍事件或概括事件的主要内容,然后围绕一个要点,一个中心进行议论。有很多事物、现象中,包含着不止一个方面的道理,我们也只能选取一个方面进行议论,决不可“一事二议”、“一事三议”。
(一)叙事部分。
叙事是发表议论的对象,也是产生看法的基础。议论中的叙述要注意以下几点: 1.叙事要有选择。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耳闻目睹的事情很多,我们要选择那些有话可说、有理可讲的事情。它可以是应该肯定的正面事例,也可以是应该批评或引为教训的反面事例;最好是那些发生在自己身边、且较有普遍意义或应引起大家重视、而自己感受也最深的事情来写。
2.叙事要清楚、简约。对所叙的事情的叙述,既要清楚,以便于议论,又要简约。还要根据说理的需要对有关材料作适当的取舍。与说理有关的部分要叙述得详一些,反之,与之无关的要少叙或不叙。
(二)议论部分
“一事一议”的文章,总由“叙”生“议”,但重在“发表议论”。议论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议论要有针对性。就是要针对事情谈见解。针对“好事”谈见 解,要说出它好在哪里,为什么是好事,给大家什么样的启发;针对“坏事”谈看法,同样要说出它什么地方不好,为什么会发生,它的实质是什么,从中应得到什么教训。此外,还可以就这件事进行联想,表达自己的一点看法,阐述一个道理。
2.议论的角度要新颖。事物本身往往具有多面性,对同一件事,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挖掘出不同的内涵,得出不同的见解和看法来。因此,我们要尽可能扩展思维,力求从新的角度、新的层面写出新意。
“一事一议”的议论文写作训练,是议论文写作训练的基本功训练。由于表达方式和议论角度的不同,在先叙后议的基础之上,“一事一议”有如下展开议论的方式。就事论事 以小论大
引申生发
类比对照
反意为之 以上五种“先叙后议”、“一事一议”的笔法,都是“议”的基本模式,每种模式都有许许多多变换角度。拿“就事论事”写法来讲,其中的“议论”部分,可以是分析道理;也可以是揭示本质;可以表达情感,也可以是表现感受。所以我们在练习写作中,要时时注意变换角度,使自己的笔越练越活。
(三)要处理好“叙事”与“议论”的关系
“一事一议”的文章重在议论,所以“叙事”要根据“议论”的需要对有关材料作适当的取舍。与所说之理相关的部分要叙述的具体一些,突出一些;反之,则可以少叙或不叙。
四、注意事项
要注意的是,在写作过程中,“一事一议”要有力度。
所谓“力度”,是指文章精粹有力。不少初中生的议论文,拉不开,理不清,说不深,读起来让人不知所云,这就是没有“力度”。所以我们在构思写作时,应注意如下方面的要求。
(1)口子要“小”
这是指文章的主题要专一,要着重谈好一个问题,谈清一个观点,既不要大而化之,也不要游移不定。一事一议,一题一议,一材料一议,一件事一议,或者一说、一感,都要在“一”字上下功夫,才会给人以深厚、有力的感觉。
(2)结构要“紧”
指文章的内部紧密,浑然成为一体。每一个段落都有它的位置和作用,段与段之间又有相应的方法相勾联。结构紧凑的文章,必然给人以有力的感觉。
(3)语言要“精”
这是指用语要准确、恰当、精练,同时了尽可能生动活泼,文中成语的使用,格言的引用,比喻句、设问句的运用等,都要恰到好处,使文章内容生动、深刻、有力。
佳作展示
说“友谊”
“疾风知劲草,患难见真情。”
长久以来,这句格言清晰地印在我的脑海中。这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是一句发自肺腑的深切问候,是一张淡雅的贺卡,是一封远方的来信,是雨中为你撑起的一把伞,是充满鼓励与期待的眸子,是危难之中向你伸出的一双双热情的手,是流露在一言一行中的爱……。
我无法忘记那个英文故事。在茂密的森林中,两个年轻人结伴而行。他们彼此允诺一旦有野兽袭来,会互相帮助。而当那只熊出现的时候,两个人立刻各奔东西,早已把刚才信誓旦旦的话语抛到九霄云外去了。这个故事使我深深地体会到患难之中,才见知己。所谓朋友,在顺利的时候很难分辨真假,而在逆境中却可以看得分明:真朋友帮助你,假朋友疏远你。生活本来是很平凡的,我们也许没有在生死攸关的时刻考验友谊的机会。但仔细想想,真正的友谊不正是渗透在每一件也许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之中吗?
田径场上,望着那似乎永远也跑不到的终点,我的信心在一点点消失,步子越迈越小,这时一个急促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快跑!加油!”一个熟悉的身影在身旁出现。是什么给了我力量,促使我越过了那道本来在我心中可望而不可即的白线,是你鼓励的声音和一颗充满爱的心!在你的搀扶下我走回休息场地。有人搬过椅子,有人递过一瓶汽水,粗心的我却没有发觉是谁做的。也许并不需要寻找,对我来说,你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朋友
生病了,我无精打采地趴在桌上,有人轻声询问病情,有人默默拿过本子替我抄笔记,有人递过一杯热水……疾病,很可怕吗?此时此刻,在这炽热的友情面前,病又算得了什么!
在蜿蜒的山路上,我们彼此牵着手,艰难地向上攀登。终于,疲惫不堪的我坐在石阶上再也不想起来,又是谁提醒我“行百里者半九十”,又是谁轻轻地拉起我,是你,我的朋友!
生活中总会有些坎坷不平,总会有些挫折,当我失意、彷徨、郁闷时,是你,静静地聆听我的诉说,然后娓娓道来,清泉般的话语流进我的心里。当我遇到烦恼或伤心的事,忍不住啜泣时,又是你,默默地递上一块手绢。哦,有了你真诚的友情,什么苦闷、忧愁不能排解,又有什么痛苦不能忘却呢!
朋友,幸福欢乐的时刻你只是默默地与我同享,使欢乐倍增。而在痛苦失落的日子里,你始终留在我的身旁,让我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我怎能忘记你真挚的友情,无需用言语来表达,那一双双热情的手,那愈久愈醇的情感在我的记忆中,在我的心灵深处!过去的岁月,这一双双热情的手引导我度过许多平凡却不平不淡的日子,它使我永不绝望,使生活充满阳光。未来的日子里,这友谊会越来越深厚、浓郁,世界会越来越美好!
让我们搭起热情的臂膀,迈出坚定的步伐,一起走向更美好的明天!简评
此篇习作由一诗句引发,抓住能够鲜明地说明什么是真正的朋友这个论题的事例,展开议论,实事求是地对事情进行分析,从事情中引出道理。说理是非分明,合情合理,分寸掌握适当。练习一事一议文章,最忌脱离事实的空发议论或不分析说理就简单做结论的作法。另外,一事一议的文章也需要避免语言的呆板、涩滞。本篇习作在阐述观点时,恰当运用了形象化的语言,生动的比喻,文章之理娓娓道来,给人以亲切之感,读者接受起来也非常自然,既产生了说服力,又产生了感染力。文题三解析
写作要求
写一篇文章,记叙一件在你身边发生的,令你受到深刻触动或引起你思考的事情,并写出你对这件事的看法。不少于500字。
写作点拨
一、审题指导
这次要求写一篇夹叙夹议的文章,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随意选一件事来写,要写让自己确实有所感悟的经历。
2、结合记叙、描写表达自己的观点,写出自己独特的思考。
3、议论性的文字要简洁,重点在于讲清楚自己的体会,引起读者的进一步思考。
二、知识点拨
夹叙夹议是一种写作方法,它要求一面叙述某一件事,一面又对这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这种方法的好处是:笔法灵活多变,生动活泼,还可以起到总起、提示、过渡和总结等作用。正是由于这种方法能够具体地记叙事件,充分地抒发感情,而且能直接揭示所写对象的意义,因而历来为人们所重视。叙、议二者的关系是:叙是议的基础,议是叙的深化。换一种说法,叙是铺陈,议是点染。一般说来,议的文字不宜太长,用语应精辟、凝练。
夹叙夹议主要有以下三种表达形式:一是先议后叙(概括式)。这时的议论往往出现在文章的篇首,主要作用是提示和点题。二是先叙后议(总结式)。这时的议论往往出现在文章或一段文字的结尾,其作用是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画龙点睛、启迪思维等。三是边叙边议(包容式),即边叙述事实,边进行议论,以发表对所叙事实的看法。
夹叙夹议中,“议”是作者表达的一种认识。这种认识要富于哲理,还要富有激情。古人云:“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这正是对“议”最好的诠释。最后需要指出的是,议论要看准当口,选择时机,掌握火候,做到恰到好处。
不能写出来油是油,水是水,叙与议不能有机有序结合,其要领可概括为“引、析、点、联、结”五步法。具体地说,就是: 引 文章一开头:就把供料中最能提炼出观点、论点或最能加以引申和发挥的中心语句、关键语引入文中。或全引,或摘引,或意引,使文章内容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做到紧扣材料展开议论。析 对所引用的材料,从不同角度--或正反,或今昔,或中外,或褒贬,进行一分为二的辩证分析,为亮出论点张本。但分析不宜过多、过长,以避免就事论事,喧宾夺主。点 在分析所引供料的基础上,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地亮出提炼出来的论点。承上启下,过渡到联系社会、生活、思想实际,选用论据对论点加以论证。论点力求鲜明、深刻,语句力求概括,凝练。联 紧扣论点联系实际,运用典型论据,或举实例,或讲道理,通过最佳论证方法,或正反对比,或比喻证明,用喻证法,或层层递进,对论点展开论证。结 对论证过程的内容加以提纲挈领式的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做到既符合供料的主旨;又紧扣从供料中提炼出来的论点 如何处理记叙和议论的关系?
(一)记叙和议论的结合是有机的,二者不能相互脱钩。记叙为主,议论为适当的提炼、概括和升华。
(二)合理安排议论的位置。议论用在全文或一个大层次的开头,起提示、概括文章内容、表明作者思想、立场而展开下文的作用。也可以用在文章结尾或一个大层次的结尾,用来深化主题,揭示自己的思想、看法。
第一步,写好“夹叙夹议”中的“叙”。一般说来,“夹叙夹议”中的“叙”常见的有三种情况:记叙性叙述、描写性叙述和议论性叙述。记叙性叙述带有很强的叙事性。描写性叙述有浓厚的描写色彩。议论性叙述往往由几个事例构成,常采用排比的句式,酣畅淋漓,大气磅礴,表达出飞扬的激情和深邃的思想,极具感染力。这种“叙”难说是叙还是议,实际上是理性化的叙述,叙议一体,渗透了作者的思想与情感。这三种叙述方法,记叙性叙述要把事件的过程写清楚,适合举一个事例时使用;描写性叙述要有对人物和情节的想像再造,适合对一个场景或情境的描述;议论性叙述要选择几个相关的事例,具有概括性,适合列举一组典型事例时使用。在训练中,可以针对所选事例和自己的写作习惯而采取恰当的叙述方法。
第二步,写好“夹叙夹议”中的“议”。“议”是“夹叙夹议”语段的核心、灵魂,是事例叙述的意义之所在。“议”,有四种常见的议论方式。
(一)分析性议论。这是一种最常见的议论形式,是对叙述的事例加以分析,揭示事例的内涵,阐释事例的意义,透析事例的实质,使读者能够悟道明理。
(二)感悟性议论。这种议论在叙述事例之后生发开去,着重表达作者的感想和领悟。
(三)联想性议论。由事例引发联想,由此及彼,联想到过去、现实、未来,联想到包含着类似道理的事例,表达出作者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认知。
(四)对比性议论。先是对所叙述的事例阐述、挖掘,然后再举出事例与之比较分析,找出二者的相同点或不同点,通过对比,孰优孰劣,褒贬分明。
佳作展示
那只哀伤的骆驼
从来没有想过,在四季如春、气候温润的昆明,我会碰见一只骆驼,一只眼神哀伤的骆驼。
今年暑假,我与家人一起去昆明旅游。我们去了“金殿”,一个位于昆明原始森林最多的山上的景点,据说当年吴三桂为爱妾陈圆圆修建的“铜房子”屹立至今。
我们沿着石级登山,就在快要到半山腰的景点时,我听见了一阵恐怖的嘶鸣,比象鸣马嘶更加奇异。我当时就吓坏了,那声音简直就象电脑游戏里怪兽的吼叫。我半是胆怯半是好奇地张望,几十级台阶后的平地上,就在路旁,一个庞然大物瘫软在地!“是只骆驼吧?”母亲轻声地说。我飞快地跑了上去,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真的,真的是一只骆驼!
我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它,它并没有倒下,我看见它的急剧下降是因为它由战栗变为跪下的姿态。或许这只是它的一种休息方式吧!只见它的后腿被一根粗铁链子系在树上,而它出现在这里的意义,不过是为了主人赚几张与顾客合影拍照的钱。
那是怎样的一匹骆驼啊!粟色的皮毛,魁梧的身躯,却又因为失去生命活力的光彩而显得衰老不堪。定睛细看,你永远不会忘记那触目惊心的画面:它那跪着的左腿,就在膝盖骨那儿,露出了惊心动魄的森然白骨!尚有皮毛包裹的右腿的膝盖部更加映衬左腿处的伤残。灰白色的很粗的骨头,周围是一圈绽开的破碎的皮毛。我一阵阵心寒,不忍注视这般恐怖的创伤又忍不住将视线停留不愿挪开。终于将视线顺着骆驼的膝盖往上移,我看见了它的眼睛。瞳孔很大,有浓厚的黑色,眼神黯淡飘忽不定。我怔怔地望着这哀伤的眼神,你是想对我说点什么吗?获得自由?安度晚年?重返沙漠?……它静静地注视着我,只是眼神依然黯淡。
扫视四周,它的主人正在打牌。主人对它丝毫不闻不问;从它面前走过的游客络绎不绝,却无人愿意多看它一眼。几个叫嚷着“骆驼,有骆驼”的小孩也被大人拽走,两边众多的小摊贩只是一个劲地招徕游客……人们或是在忙于打牌,忙于拍照,忙于赶路观景等,难道除了我之外却再也没有人愿为这只可怜的骆驼驻足吗?
我以为,骆驼只是属于沙漠的,从漫天黄沙中缓缓走来,带着优雅的驼铃和气定神闲的神气。而不是现在这样,也不应该是现在这样的!
从“金殿”归来,我没记住豪华的“铜房子”,只记得那只骆驼,那只不应该属于那儿的骆驼。
简评
本文是一篇记叙文,却又在平静的叙述和细致的描写中饱含着个人鲜明的情感立场和态度。特别是非常注重细节描写,使文章内容充实而又细致深入,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如文中对骆驼的伤口、骆驼眼神以及对众人反映都作了精妙描写。此外这篇文章还带有作者真实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富有真情实感,难能可贵。
名作欣赏
刹刹说情风
当前,干部队伍中有一种不良现象值得重视,这就是愈演愈烈的说情风。一些领导干部,遇到同自己关系不错的人跑官要官,不仅不加制止,反而为之四处活动.穿针引线,铺路搭桥:有的为了使自己的亲戚、朋友、同乡、同学、老同事、老部下等得到某些好处,不顾政策规定和本人条件,想方设法为之谋求“方便“和“特殊关照”;有的当本单位或本部门的干部出现问题时,不是积极地支持纪检监察机关和司法部门调查,而是遮遮掩掩,或为之公开说情,总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有的看到同自己亲近的人因违法乱纪将被绳之以党纪国法时,不是秉公办事,而是亲自出马,四处活动,千方百计地为之开脱罪责。这些说情者,为了替人办不该办的事情,或解决不该解决的问题,所采取的手段也五花八门:有的是动之以“情”,让对方看在旧日的情分,或要求高抬责手,予以提携,或要求手下留情,网开一面;有的是晓之以“理”,尽力阐述不合理要求的合理性,并且讲得振振有词,堂而皇之;有的是恃之以权,凭借自己的权势或打着上级领导和名人的招牌,拉大旗作虎皮,迫使有关部门和领导就范;有的是诱之以利,以请客送礼或许之以好处作为敲门砖。说情风严重干扰正常的工作秩序,涣散组织纪律,腐蚀干部思想,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损害党的形象,必须坚决予以制止.决不能任其通行无阻。
说情者替人说情的动因有各种各样。有的是借情面软,有的是怕得罪人、丢选票,有的是热衷于搞关系,有的是得过别人的好处,有的是与求情者关系微妙,怕“拔出萝卜带出泥”,等等。可见,干部队伍中的说情风,是好人主义、自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表现,是剥削阶级那种低级庸俗的处世哲学、拉帮结派的宗法观念和惟利是图的市侩作风在我们干部队伍中的反映。刹住说情风,必须提高广大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要大力营造干部队伍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氛围,使每个干部都能够自觉地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懂得坚持原则和按制度办事对于维护党和人民利益的重要性,不仅自己不求情,不说情,不送情,而且对说情风旗帜鲜明地加以反对。领导干部要做到不怕人家说“无情”,因为对少数人的“有倩”,恰恰是对多数人的“无情”;不怕得罪人,因为只有得罪这少数人,才能赢得多数人;不怕丢选票,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保住我们党在人民群众中的“选票”。
说情风之所以盛行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相当一部分人没有充分认识说情风的实质与危害。不错,人是要讲感情的。常言道;“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人们之间的感情友爱,同志之间的关心帮助,是应该大力祟尚的,但这种“情”绝不能凌驾于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之上,不能以牺牲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代价。还要看到,说情者往往只讲面子不讲真理,只讲人情不讲原则,只讲关系不讲党性,只讲个人和少数人的利益不讲党和人民的利益,这本身就是一种不正之风,并且对其他方面的不正之风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所以,说情风决不是危害不大,而是影响很坏,危害甚烈。对此熟视无暗、无动于衷是政治上麻木的表现。至于那些言行不一,说一套做一套的人,更是一种不道德、不光彩的行为。说情风所以愈演愈烈,也与一些地方和部门对涉及说情的人和事不抓不管,姑息迁就.甚至大开绿灯有直接关系。因此,反对和制止说情风,必须教育广大干部充分认识说情风的实质与危害,并且在行动上自觉地加以抵制。各级党组织和组织部门对于部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对说情者要及时提醒,严肃批评。郑重指出,促其改正;对那些与违法乱纪有牵连、造成恶劣影响的说情者.更要严格执行党的纪律,认真查处。赏析
破立结合气势充沛
讲义气不讲正气,是干部队伍中的一种现象。其表现之一就是说情风盛行,正所谓“案件一上门,就有说情人。”《刹刹说情风》论述了说情风的危害,分析了说情风形成的原因,有力配合了“三讲”教育活动。
狭义的驳论是指古代文论中所说的“辨”,广义的驳论则指一切旨在否定某种现象和事物、行为或思想的评论。它以一切违背社会发展主流、阻碍社会进步的事物及思想为评论对象,以批评、反驳、揭露为手段,帮助人们澄清是非。《刹刹说情风》属于后一种驳论。文章一开头先提出观点。然后在列举了说情风的四种表现及三种常用的手段后,便着力分析了说情风盛行的原因。这些实际上都是在“破”。紧接其后,作者提出了刹说情风的对策,这又是“立”;文章最后一段,作者又竖起靶子“什么叫讲感情”,并进行了正面阐述,也是破立结合。光破不立,道理易平淡;光立不破,道理易偏颇;破立结合,使文章说理既全面又深刻。
我国的议论文向来讲究气势,让人有力透纸背之感。这种气势在外部的表现就是:句子短而有力,节奏快,层层推进,步步紧逼。读《刹刹说情风》,我们就有这样的感觉。比如在分析替人说情的原因时作者说:有的是惜情面软,有的是怕得罪人、丢选票,有的是怕“拔出萝卜带出泥”。这是好人主义、自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表现。语言简洁有力,行文丝丝入口,节奏感强,气势充沛。
第五篇: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14分)
1、下列加线的字解释有误的是()
A 寥寥可数(非常少)精神恍惚(精神不集中)
B 妄行出入(随便进出)笑容可掬(捧水喝)
C 旁若无人(好像)喜不自胜(承受控制)
D力倦神疲(劳累、疲乏)锋芒毕露(全部)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A 程老师是个二十多岁。
B 朗读课文难道一定不要唱歌的嗓子吗?
C 他胸前闪耀着的勋章绶带,比我记忆中任何将级官衔以下的人都要多。
D 他的到来使她变成了孤儿,孩子们变成了寡妇。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京京在座位上不安地扭动着身子”说明他心理斗争很激烈。
B “她的丈夫和她的三个小小的孩子,惊异地盯着他”,惊异是因为他是个突然冒出来的美国伞兵,而这是德军占领区。
C “她毫不犹豫地把他送回壁炉边的碗橱里”说明法国妇女是完全支持反德国法西斯的战斗 的。
D “京京叹了口气,走起神来”,走神的原因是京京不想读书,想回到乡下去。
4、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比喻修辞的一项()
A乌云的前沿像衣袖似的伸展开来,像穹隆 似的压了过来。
B晚霞如火一般地燃烧。
C被轻风拂动的小草,像小手一样招唤着同伴。
D远处出现轻柔的雾气,一副暖洋洋的样子。
5、下列一段话的顺序被打乱,正确顺序的一项是()
(1)那山顶上有一块仙石(2)内育仙胎(3)遂有灵通之意(4)每受天真地秀(5)日精月华(6)感之既久(7)自开辟以来
A(1)(2)(3)(7)(4)(5)(6)B(7)(1)(2)(3)(6)(4)(5)
C(1)(4)(5)(6)(7)(2)(3)D(1)(7)(4)(5)(6)(3)(2)
6、下列成语中有错别字的是哪几项()
A风花雪月 B若有所失 C括目相看 D苦心孤指
E乳嗅未干 F指高气扬 G趋之如归 H无病呻吟
二、文段阅读。
(一)(14分)
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军,自飞马远远望之。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看见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麈尾。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旁若无人。
懿看罢大疑,便到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而退。次子司马昭曰:“莫非诸葛亮无军,故作此态?父亲何故便退兵?”懿曰:“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汝辈岂知?宜速退。”
7、解释下列词语。
(1)笑容可掬:(2)旁若无人:
8、“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中的“如此模样”指的是什么?先用文中的话回答,然后用自己的话概括(不超过十个字)。
9、“司马懿笑而不信”他为什么“笑” ?他心里怎样想?“孔明笑容可掬”他为什么笑?心里又是 怎样想?(4分)
第一个笑是 的笑,心里想
第二个笑是 的笑,心里想
10、由哪个词可看出司马懿的心理变化,并决定退兵?他退兵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11、如果统帅换了司马昭,空城计还会成功吗?理由是什么?
12、根据语段,概括诸葛亮、司马懿的性格。
诸葛亮:
司马懿:
(二)(12分)
程老师脸上有点发白。她严厉地咳嗽了一声,赵小桢还是没有举手。全班都没有人举手。事先说好的呀!
京京在座位上不安地扭动着身子。他真想站起来。可是,如果举了手,程老师会喊他吗?课后赵小桢会不会嘲笑他?他真想念。不是要出风头,而是心理有种憋了很久的感情,想痛痛快快地念出来,吐出来。
他咬紧了嘴唇,郑重地举起右手,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程老师。
程老师有点慌乱了。她的目光在全班同学脸上扫了一遍,想鼓励更多的人举手,可是仍然只有一个李京京,这个声音沙哑的李京京。她只好说了声:“李京京,请你接下去读。”
13、用一句话概括文段的内容
14、从描写方法看,第二自然段运用了 描写,第三自然段运用了 描写。
15、“她严厉地咳嗽了一声”她的目的何在?从哪里看出来?
16、“可是仍然只有一个李京京,这个声音沙哑的李京京。”加线的词在句子中有何作用?
17、“她只好说了声”中的“只好”一词能不能去掉?为什么?照应了上文哪个句子?
18、李京京为什么那么渴望朗读课文?用文中的话回答。
(三)(10分)
“啊,太凉 了!”妈妈用双手抚摸着我的脸颊,因为妈妈的手冰凉冰凉,我禁不住高声喊了起来。
妈妈一面 仍然用手摸着我的脸,一面和蔼地说:“妈妈的手确实很凉啊!一到冬天,不仅肿得老高老高,还特别粗糙呢。”
我几乎对妈妈的哪个地方都喜欢,只讨厌一个地方,那就是这双冰凉的手。妈妈的手既粗大,又满是皱纹,还脏乎乎的,简直像老祖母的手。
“妈妈,您为什么有这样一双手呢?您不能让手变得纤细白嫩些吗?”每当我指着妈妈的手这样说的时候,妈妈总是推开我的手,爱抚地看着我,笑着说:“这双手既是做父亲的手,又是做妈妈的手!因为这双手要做的工作太多太重,根本不能变细变白啦!”
我拼命地思考着:到底怎样才能使妈妈的手变得又纤细又干净呢?
19、试给文段拟一个标题。
20、妈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双手?
21、明明是妈妈的手,为什么说“简直像老祖母的手” ?
22、文中,体现妈妈对“我”的爱的词语是
集中表现“我”对妈妈的爱的句子是
三、探究题(10分)
23、据说,周恩来总理观看京剧《霸王别姬》时,用了六个带“一”的词语,对项羽的行为作了精辟的概括。请在横线上补充完整。
戏是从刘邦起兵攻打项羽开始的。项羽得知刘邦起兵来犯,马上召集文武大臣商议,但却不听群臣的劝说,执意发兵与刘邦对抗。周总理看到这里评论说:“一言堂。”项羽回宫后,虞姬继续劝说不可发兵,免得中了刘邦之计。项羽却说:“孤意已决,明日发兵。”周总理说:“一家之长。”出兵后,项羽又不听谋士之言,固执己见,周总理说:“。”结果项羽中了刘邦之计,陷入重围,被困垓下,没了办法。这时,周总理评论项羽道:“。”项羽借酒浇愁,唱起那首著名的“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垓下曲”时,周总理评道:“一曲挽歌。”项羽最终在四面楚歌声中,眼看虞姬自刎而死,自己也兵败身亡。周对此情景说:“。”
24、如果我班用“静、净、敬、竞”四个字作为班训,那么它从哪四个方面给全班同学做出了要求?(4分)
四、作文题(40分)
25、家是什么?是难舍的亲情,是温馨的集体,是亲爱的祖国。在这里,父母用慈爱的伞为儿女撑起一方晴空,儿女用孝顺的心给父母奉上一份慰籍;在这里,洋溢着浓浓的师生之情、伙伴之谊……
请你以“有家真好”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